新建地方大学

2024-05-01

新建地方大学(精选十篇)

新建地方大学 篇1

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亟待就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原因主要有:国有企业为了改制减员增效,使失业待岗人员大为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精减机构,裁减编制来提高工作效能,新招收人员自然也大为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涌入城填,努力寻找各行各业的就业岗位等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社会上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就业队伍。而另一方面单位工作所需求的人员大大减少,使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反观地方高校所处环境与省属、直属高校恰恰相反,不但地方财政投入有限,而且在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可用资源、信息渠道等都与老牌高校相差甚远,所以很难在吸引高水平的教师和优秀生源方面与老牌高校竞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与老牌高校相比。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新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优势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明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保证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发扬过去的优势和特点,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在提高实践育人质量上下功夫。切实转变办学观念,建立“地方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有重点地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了解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

新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面临成立时间较短,办学经验不够丰富,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当地联系紧密,拥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解,拥有长期服务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经历,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更容易为当地接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模式灵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紧贴当地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通过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大力发展实训基地、高校强强合作等形式,做到瞄准社会需求,先于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创新型专门人才。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更能贴近实际,实现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要求的密切结合。”

4、办好新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

首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完善地方教育发展,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结构的需要。所以办好地方本科院校,有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为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其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省会之外的地级市,只有办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才能够吸引硕士、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到当地工作、生活,为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出力。第三,投资商选择是否在当地投资,人才是否能够得到充足供应是其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办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促进地方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

三、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劣势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念存在一定偏差

随着高校扩招效果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然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家庭、城乡差异和消极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尚存误区。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短缺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相较于老牌本科学校而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整体质量不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将进一步拉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出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老牌高校人才输送地的被动局面。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不畅

毕业后找一份工作,成为每一名大学生毕业时必须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急于找到工作,大学生上当受骗,个人权益遭到侵害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社会之间的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建立或健全,导致就业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无法保证,影响学生就业率。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机遇

1、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建设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目前,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地都将精力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调整,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作保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牢牢把握历史性机遇,发挥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密切这一优势,优化专业建设,大力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2、各级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始终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1)就业工作管理体制方面。各地方政府先后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方面。一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单位聘用大学毕业生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国家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来进行选拨。(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方面。2007年8月30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不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体系,也为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基地,高校更要明确责任,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好,当好政府的参谋,争取政府的支持,了解企业的需求,广开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刘飞燕.关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

新建地方大学 篇2

(1)大学英语教学跟不上形势发展,脱离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服务地方发展建设。依此办学定位,大学英语教学应当积极服务专业发展,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推进,适应并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但是从目前这类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院校依然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教学也过分强调四六级通过率,这种课程定位脱离人才培养目标,也脱离学生实际水平,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同老牌本科院校比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英语基础薄弱,个体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普遍不高。不仅学生个体水平差异大,不同专业之间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也不平衡,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但是学生所用教材相同,教师也基本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这样必定造成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教学效果不佳。

新建地方大学 篇3

摘 要: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转型发展之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分析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经验欠缺、师资差、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明确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探索一条自政府层面到高校自身的改革之路是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转型

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阶段。在此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于2013年7月由各地方本科院校发起建立;国务院于2014年2月29日举行的常务会议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为技术型高校。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遇到的问题

与一些底蕴深厚的资深大学相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起点低、资历浅,追赶和提升的任务异常艰巨。许多学校成为本科院校后,在探索本科教育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办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区域优势不强

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为专科或者成人院校,当地经济欠发达,有些学校甚至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区域优势较弱、生源质量不理想、高水平人才吸引力小等问题成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通病。

2.办学经验欠缺,特色定位模糊

相比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灵活、实践针对性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鲜明的优势,新建本科院校因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成,从原来的资深专科级的“老前辈”变为本科大家庭的“新人”,导致多数学校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准确把握办学定位,甚至照搬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故常造成“水土不服”的症状。这种变化就是高校的转型。

3.师资整体实力偏弱,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对于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大多没有强制要求。有些高校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双师型师资的认定标准,且企业与高校间的交流活动也存在政策上的层层障碍。

4.实训设施不完备,学生缺乏实践

良好实践实训环境是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保证,但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以来学生人数激增,所需基本设施的需求加大,因此学校无力更新教学设备,导致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与社会生产脱节。

5.缺乏政策扶持,办学经费紧张

当前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需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转型建设中去。然而,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能为其投入的转型发展经费及扶植政策更是少之又少。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必然之路

1.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各行业因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对引进人才的规模、结构层次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麦肯锡全球教育研究院的一则报告指出,我国到2020年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将骤增,如若不提高高等人才的技能水平,将会导致超过2000万的岗位空缺。地方高校如能成功转型,将会很快融入到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生产建设的行列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2.转型发展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布局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具有了明显的区域性,培养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便成为了地方高校的战略布局。因此高等院校要及时调整当前教育结构,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1.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前提

政府要扮演好“掌舵者”角色,通过强化行政责任,制订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1)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建设目标。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发展难度都较大,必须在国家整体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政策上明确目标,要鼓励一些学校大胆去创新改革,创立一个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

(2)匹配帮扶政策,建立评估体系。政府必须为转型发展匹配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既体现引导功能,同时保证高校规范发展。政府一是要引导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人才培养,对校企合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二是制订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评估指标体系,专业设置权下放到各院校,由学校根据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自主设置专业。

2.高校自身改革是根本

(1)明确办学特色,坚持应用型培养。许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由侧重于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发展而来,过去的实践教学资源和传统恰恰是它们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因此,这类院校应在保证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下,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深化校企合作,共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与真实生产环节相联系,积极应对现代技术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实践应用,将教学方式与方法结合起来,要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将科学研究、实践教学、技术应用及创新创业四个层面整合起来,尤其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和科研成果转换环节,这些环节要与企业应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周世厚,江芳.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歧途”与“正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审视与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2(8):50-54.

[2]夏建国,易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上海机电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4-21.

新建地方大学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反哺教学,创新人才

2003年前后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分类研究开始形成热潮, 研究的重点在于高校分类, 特别是高校的层次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校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1]。纵观这几种代表性的分类方法, 均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一个共同的分析方法, 即“教学—科研”二分法。比如, 杨兴林[2]提出依据社会对多类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校整体上可以考虑分成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陈厚丰[3]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四型, 构建起了一个纵横向结合的综合性分类框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基本职[1,4,5]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造。不同学校的基础不一样, 发展的条件不一样, 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范围与力度也不一样, 两项职能侧重也各不相同, 职能间可以有所侧重、有所选择, 但不能肢解二者间的密切关联。

我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应用型大学, 如何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的优势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把握好科研与教学的轻重平衡, 是保证教学质量, 提高办学水平, 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以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为例, 对“科研反哺教学”的学理支撑、实施途径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以期为其他院校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

科研与教学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这方面, 二者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最终都统一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上。从这一点上说, 科研与教学是内在统一的, 并且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科研可以创新教学的内容, 科研深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通过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验证解决;科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被动教学, 具有主动探究的不确定性,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教师运用科研手段验证理论和开发新成果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提高, 同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未来的科研提供一个好的人才队伍基础。

(一) 科研融入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科研团队教师主动把科研工作的成果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引入相关研究成果、带入前沿问题, 以教学案例的方式自然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不断地充实教学的内涵, 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有效整合, 既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热点, 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促进了师生有效互动和双向交流, 使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不再枯燥,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环境化学》课程中, 教师向学生讲解土壤环境化学的相关内容时结合教师自身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展开互动式教学, 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到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过程, 研究设计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并实施, 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让学生亲身去感知土壤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和起源、反应及转化、状态结构的变化, 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解决了学生所学知识与现代科技前沿、社会实践隔膜的弊病。

(二) 以科研为基础, 改进教学方式

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不但可以拓宽教师个人的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 而且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丰富了教学内容, 创新了教学方法, 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 我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在科研课题的开题论证、实验研究及成果鉴定等多个环节组织学生参加, 并把所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中收集的素材与理论课程知识结合, 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将科研成果以生动翔实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 加强了科研活动与理论教学间的联系, 促进了理论教学内容的知识更新,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部分内容模糊不清且逻辑性不强的缺陷, 使课堂教学内容变的形象生动;同时,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化学问题, 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师全程仅以辅助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抽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运用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全程贯彻互动式教学的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还将有关教师发表的与这些课程有关的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 使学生了解到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使原本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培养科研兴趣, 提高科研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有效形式, 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对提高化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 帮助学生验证理论知识, 理解化学概念, 获得实验技能和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团队每年在新生中筛选有意愿、学习兴趣高的学生, 让他们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走进实验室, 引导他们逐渐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 利用开放实验室和检测中心的仪器设备完成实验, 科研兴趣与科研创新意识得到了全面培养与提高。到大四他们可以自主的完成课题设计和毕业论文。这种新的实验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照方抓药”,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弊端。教师将科研课题适当分解, 指导学生查阅文献, 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关键步骤及解决方案, 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科研训练[7]。这种方式将过去一切由老师准备好的学生只按实验讲义照方操作的方式, 改为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分组讨论评价实验结果的方式, 从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和认识,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探索能力。

金凤有教授承担的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先后有2008届、2009届化学专业6人参与到项目研究中, 刘利军教授承担的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先后有2011届、2012届应用化学专业学生8人参与到项目中, 该项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初步了解了相关学科前沿以及课题申请、论证、立项的过程, 公开发表论文3篇, 有6人分别在学院科技创新实验竞赛和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二、结论

科研反哺教学, 可有效提高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程度。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 教师不再简单地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将本领域的相关热点问题引入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中, 改变以往“照葫芦画瓢”的简单重复实验,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浓厚兴趣,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总之, 科研反哺教学不仅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满足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求新的需要,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也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厚丰.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现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 2010.

[2]杨兴林."四分法"理论的重新审视与我国高校分类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 2007.

[3]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周长春.高校分类分层标准的探索[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02.

[5]顾丽娜.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6]王冬梅, 卜长堃, 郭树东.试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

新建地方大学 篇5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一支素质高、品德好、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对一所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即所谓“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专业发展不容忽视。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专科学校单独或者合并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这批院校由于建立时间不长,体制上属于省市地方政府部门管辖,因此亦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水平、办学质量、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比不上老牌的本科院校,笔者以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质量普遍较低。教师有生命周期之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雷蒙德·弗龙提出教师成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35岁以下为青年期、35~50岁为中年期、50岁以上为老年期。本文高校青年教师是指35周岁以下的在高校任教的年轻教师,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是个特殊群体,他们和老牌高校青年教师一样,是一个“很阳光”的群体,拥有高学历,年富力强,是教学和科研的生力军甚至是主力军,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从年龄角度来看,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处于青年阶段,他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热烈奔放,想象力丰富。他们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冲动,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渴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学历角度来看,如今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学历、学位层次都比较高,大多都具有研究生学位,其中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大多来源于各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经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系统的专业训练,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并且他们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高,年青有朝气,易于同学生交流和沟通。但事实上,由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从“校门到校门”的过程当中,在职业生涯初期,学术创造和人生规划的起步阶段,他们要经历社会现实的多种冲击,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下面以贺州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概况

贺州学院是广西一所2006年升本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院校,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贺州、服务周边、面向全国、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678人。有专任教师48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23人,博士27人(含在读),硕士195人(含在读)。另有外籍教师4人。35岁以下专任教师251人,占专任教师的55.5%,博士2人占博士人数7.4%,占青年教师0.8%;研究生91人,占全部专任教师18.8%,占青年教师36.2%;本科153人,占专任教师的31.7%,占青年教师的61%;讲师31人,占青年教师的12.4%;助教人127人,占青年教师50.6%;无职称或教员93人,占青年教师37%,专业包括农、林、医、语、数、外、物电生化、计算机、工程软件等。年青教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自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激增。正所谓水涨船高,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数量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增长。他们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随着“量的增长”,青年教师的“质的提升”问题日益突出,备受关注。据教育部人事司透露,2006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超过30%,40岁以下教师超过2/3,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的主力。我校和其他高校一样,青年教师数量已经在学校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其质量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当前部分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敬业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育人意识淡化,奉献精神不够,一味追求个人名誉与待遇,职业道德与专业意识亟待提高。

2.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待增强。青年教师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由于大多青年教师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接触和参与教学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尤其是我校有相当部分非教师教育毕业的年轻教师,没有接受过有关教育科学知识、教学技能系统化训练,这部分青年教师虽然经过岗前培训,且专业知识扎实,但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3.科研水平低。新建本科院校的部分青年教师,是本科毕业生,甚至有的是原来的专科毕业生,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取得本科、硕士学历,与当时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相比,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学术水平低,发表的科研成果少,层次低,且在各种学术资源的享有与争取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同时他们很少能承担较高级别和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领域的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越多,资源和机会越多,而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一般都面临着缺乏科研启动资金、机会少。

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待遇较低,经济压力比较大,我校是新建地方院校,底子薄,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更大,他们事业刚起步,经济报酬处于高校经济分配金字塔的最底端,还面临着“买房子、建家庭、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且我国目前青年教师的待遇整体上不高。

2.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学任务重。我校师生比为20:1,中高级职称人数偏低,硕士以上的教师人数相对少,(占青年教师36.2%),还没达到优秀指标,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短缺成为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使得教师的队伍进一步年轻化,这些青年教师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直接承担主讲教师的職责,不少年轻教师的年课时量在400节以上,像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有的教师每周课时多达20节,成为名副其实的“上课机器”。

3.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学术带头人匮乏,目前年轻博士生仅有2人,占博士人数7.4%,占青年教师0.8%;研究生91人,占全部专任教师18.8%,占青年教师36.2%;讲师31人,占青年教师的12.4%;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传统学科专业人员富裕,学科带头人要遴选,科研人才偏少,科研项目层次低,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结合有待加强。这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标志之一。

4.经费投入仍有较大缺口,优秀师资补充困难。受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优秀师资引进较为困难,许多素质高、实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往往选择国内知名高校而不大愿意进地方高校,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亦难引进,办学经费不足,培训力度较弱,学校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几乎都投入了大量经费修建新校区,因此学校无力或不能完全承担多层次的进修、学术交流的经费,导致大多数年轻教师缺乏对外交流,知识结构不能及时更新和改善,制约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及对学术前沿和教学改革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四、我校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新建地方大学 篇6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改革

1 引言

我国大陆地区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一批新建本科院校便是这次转变发展的产物, 用来缓解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不足之间的矛盾, 如今已成为我国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这些院校大都由地方高等专科学校或高职院校发展而成, 其主要生源与办学经费主要依托地方, 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定位。教育界不少专家也针对这类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多将其目标区别于研究性院校。

我国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标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第二类为单科性或多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 目标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为职业技术型院校, 目标是培养管理、生产和服务等一线人才。目前教育界基本把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第二类, 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适度培养部分基础性复合型人才。这也就要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探索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用当地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是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 因此,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 大学英语教学贯穿始终, 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其中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贯彻《课程要求》, 实现其确立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全国各高校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努力尝试和探索, 但是由于全国高校的客观条件不尽相同, 学生入学水平和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这类资源分配中处于较弱的地位, 因此要结合实际, 探索出一条符合此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改革途径。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经过这么多年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与地方发展需求的联系更加紧密,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条件制约, 这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如今仍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将找出问题所在, 深入分析内在原因, 并试图探索出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建议。

(1) 大学英语教学跟不上形势发展, 脱离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服务地方发展建设。依此办学定位, 大学英语教学应当积极服务专业发展, 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推进, 适应并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但是从目前这类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 大部分院校依然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 教学也过分强调四六级通过率, 这种课程定位脱离人才培养目标, 也脱离学生实际水平, 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同老牌本科院校比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英语基础薄弱, 个体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普遍不高。不仅学生个体水平差异大, 不同专业之间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也不平衡, 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但是学生所用教材相同, 教师也基本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这样必定造成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 教学效果不佳。

(3) 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高等专科学校或者高职院校升级而成, 因此师资力量需要加强。大部分教师都熟悉大专英语的教学情况和模式, 院校升级为本科后, 还是由这批教师直接去教授大学英语本科课程, 虽然这些教师也经过一些学习和培训, 但是学历不高、教学经验不足,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课堂上常用的方法依然是以单词、课文、语法为主,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而不能主动有兴趣地主动参与其中, 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发展,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建设,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今后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 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积极探索改革思路,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 准确定位, 优化课程设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 为地方发展服务, 大学英语教学则既要满足部分学习能力较强、有继续深造目标的“学术型”学生的需求, 又要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这些院校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 加强英语学习效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为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可设置为两大模块和四大体系。两大模块即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两种;四大课程体系则分为语言基础课程、语言文化课程、语言技能课程和高级英语课程, 其中第一类课程为基础课程, 后三类为提高课程。这四类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时合理分配。大学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主要教授听、说、读、写、译等几种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 尤其要加大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通过音频、视频和网络等丰富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熟悉英语的思维方式, 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提高课程包括语言文化课程、语言技能课程和高级英语课程。语言文化课程主要教授一些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技能课程侧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 使学生熟悉一般的英语应用文写作、用英语接电话、写英文简历、读写产品英文介绍等未来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英语技能。高级英语课程则面对那些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并有继续深造需求的学生开设, 主要侧重高级英语的教授, 如考研英语、六级强化、高级翻译、高级口译等, 为学生通过各类考试和考取证书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为这类学生提高英语高级技能提供学习机会。

(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和引导者, 教师能力水平和素质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摒弃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 只注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顾及学生的感受, 教学效果不佳。新的教学理念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作为引导者, 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发掘学生潜能, 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 主动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其次, 学校应当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吸纳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 同时组织适当的培训、讲座等活动使教师有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和途径。对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 以老带新, 使青年教师可以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学习授课技能和教学经验, 从而能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并提升个人业务水平。

(3) 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目前, 国际上对教育改革的一种主流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其在早期的建构主义思想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 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学习理论, 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革命, 对我国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意义。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是学习和认知过程中的主体, 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课堂中, 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在此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 并能通过主动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探讨或者是求助老师等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也要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 使他们由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思考寻求知识,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 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规模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发展趋势, 其办学定位是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作为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 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要立足实际, 首先注重自身业务能力发展和提升, 并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探索, 更新教学观念,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有效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有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清.新建本科高校大学英语形式互动教学探析[J].临沂大学学报, 2014 (5) .

[2]贺金玉.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实行) [M].背景:高教教育出版社, 2004.

新建地方大学 篇7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新设的,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 截至2012年, 共有647所, 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总数的55.3%, 占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61.3%。其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也都超过了50%。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必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生力军, 为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了适应我国教育大众化进程, 发展速度比较快, 规模扩张迅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作用的显现, 适龄人口减少, 高考人数的下降, 招生竞争日趋激烈,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逐步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 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1.学校定位日趋合理, 但顶层设计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 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展以来,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改变了以前盲目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学校办学定位基本为地方型、应用型、教学型普通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未形成统一共识, 部分教职工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不十分清晰, 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对学校整体办学定位的理解不够充分, 部分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目标及模式认识滞后, 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未能很好地理解与把握。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思想未能很好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中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落实不够, 体现不明显。

2.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规模快速发展导致专业发展过猛, 专业设置过程中存在受短期效益因素影响现象, 部分专业缺乏科学论证, 设置有一定的盲目性。专业分布不够合理, 专业跨度过大, 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不够。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紧贴地方企业升级、经济转型, 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不够完善。错位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还没有形成系统, 培养规格比较模糊, 专业方向与市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不紧密。专业建设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不足, 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专业优势与特色不明显。没有建立根据录取率、报到率、就业率、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等数据进行专业调整,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3.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受“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指导;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训练”等传统教育观影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标准认识还不够,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规格、方案和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选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不能完全吻合。

4.教师结构不尽合理, “双师素质”教师不足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数量总体偏少, 生师比偏高,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尽合理, 教师数量与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年龄偏大, 缺少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从年龄结构看, 60岁以上及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 缺少年富力强, 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偏重学历提高和课程进修, 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交流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具有专业 (行业) 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较少, 而且专业分布不均衡。绝大多数新进教师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 从高校到高校, 没有企业实践经历, 缺乏行业工程背景, 相对而言, 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实践教学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 部分人员实践指导能力不强, 不能很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5.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

新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经费、场地、时间、指导等有待进一步落实。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有待提高。课内实践教学、单独开课的实践课程、集中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内容、考核方式需要进行系统整合。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 场地有限, 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适用多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综合性基地偏少, 集中实习岗位缺乏, 分散实习比例偏高。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较好地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需求的对接, 难以达到实践教学体系深度改革的要求。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指导和考核方式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广度深度不够, 与企业实质性的合作不多。从顶层到二级学院, 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系统设计和举措, 合作成果不显著, 社会效益不高, 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对地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不够, 广泛开创校企互利共赢局面的难度较大。

6.教研教改成果应用推广不够, 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教学改革整体规划性不够, 在教学研究与改革中, 存在“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的倾向, 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的研究偏少, 对优秀教改案例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有待加大。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 科研横向项目数量与经费偏少, 应用性科研力量不强, 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 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7.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 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近年来虽然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但是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 执行力度不强。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单一, 教学质量监控“重监轻控”, 质量监控的及时性、有效性、循环闭合过程性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需要加强, 全员性、全方位的质量保障监控仍然不到位, 监控手段主要依靠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督导听课、评教、评课等传统方法, 包括教学质量信息采集、分析、反馈、改进等环节在内的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8.毕业生就业困难, 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依然存在

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 据分析, 到2015年, 我国年均高校毕业生仍将在700万人左右, 除了数量的增加, 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岗位结构矛盾。企业急需大量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但是高校毕业生与这些岗位并不匹配, 高校毕业生无法选择到合适的岗位, 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趋势

针对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 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为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存在的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 国家正在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引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 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指出: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 (集群) 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多措并举, 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从上述文件、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将成为连通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立交桥的重要环节。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剖析的那样,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转变观念难、学校理念转变难、教材建设难、专业建设难、师资队伍建设难、学校布局难”等困难。但是, 地方新建院校应转变思想观念, 积极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趋势, 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手段和模式, 开拓创新, 主动转型, 努力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1.转变思想观念, 主动实现转型

我们应当敏感地意识到, 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大学 (学院) 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在行动, 2013年6月, 由全国三十多所院校发起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截至2014年4月, 有178所地方高校加入, 致力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的探索。因此,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改变以往惯性思维定式, 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 主动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和适合学院自身发展需要的转型路径和方法, 争取国家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项目, 实现主动转型。

2.科学确定学校办学定位, 制订可行发展战略规划

以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 科学准确进行学校定位, 即办地方性、应用型大学, 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将学校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同时, 制订适合自身实际, 彰显自身特色, 切实可行的学校转型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调整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 并稳步实施各项战略规划。

3.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加大现有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构建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化事业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技术型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 建设若干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群, 注重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学科专业竞争力。整合课程资源, 优化课程结构, 健全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注重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了解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方向和需求, 进一步深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注重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积极争取企业、行业参与, 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 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原则, 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及其比例。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采取“专兼结合、引培并举、才智并重”的原则, 加强适应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学历、高职称和高层次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引进力度, 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工作和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 加强在职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大批技术应用型的“双师素质教师”;按照“唯求所用, 不求所有”的理念, 积极从合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6.创新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 创新教学方法, 注重更新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方式、手段等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小班教学, 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项目教学、典型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教学、教学一体化教学,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采用“学院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模式, 开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题的自主学习课程, 构建多元学习模式, 加强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 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深化以能力提高为中心的过程考试制度改革,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 积极推动普及过程考试, 采用机试、小论文、口试、笔试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促进以考风带学风的学习鞭策机制的建设。

7.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 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健全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的合作, 拓宽合作的领域, 强化合作的深度,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 实现“资源共用、人才共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四个层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实现“招工与招生、教学与生产、实习与就业”趋于同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硬环境建设, 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校内实训坚持“学做合一、校企合一、教研合一”;校外实习坚持“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维一体。

8.完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适应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完善相应的教学与管理制度, 构建和完善“督导、教务两线监控;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强化“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工作,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 教学过程的检测, 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 尤其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合作教育等方面质量的管理与评价, 确保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 以更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摘要:我国正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高等学校将由学术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模式转型。虽然转型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但同时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一次机遇, 新建本科院校需积极主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转型。

新建地方大学 篇8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隶属于地方教育机构,其最明显的特点即是办学实践起步较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当中一个新的办学群体,其多属于市级公办本科院校。目前我国本科教育当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约260所,占本科院校数量的三分之一。随着新建本科院校阵容的不断扩充,其已经成为我国本科教育格局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因素在于学校所处环境、经济因素、就业服务等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有着明显不同。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态势之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应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上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办学定位,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经过综合考量和实践的选择,其明确规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第二是专业特色建设。专业特色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吸引学生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学校特色发展任务的承载者。第三是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价值体现在人才类型、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上。

二、调整和优化高校专业的结构

1、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人才培养

影响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果是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优势的核心组成部分。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是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学校应该以自身办学的目标定位和区域性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支柱性产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拓展人才培养方向。将一些与优势产业联系紧密的学科要作为重点拓展对象,以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对于那些和学校特色不鲜明、与学校定位发展相背离的学科,要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区域的趋势。真正做到专业对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之一即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拥有高素质、优秀工作能力的学生是企业所青睐的对象。为切实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不能用传统教育当中单一、僵化的教学办法,这样会束缚人才思想,不利于人才个性化能力的发展。方法创新要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设置要尽可能地贴近经济发展需求,舍弃一些僵硬的知识(指的是一些和实际工作没有联系的知识);在教学课程开展中,要注意突出教学实践环节,高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一些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当中,应该避免传统的程序化线性教学,努力开拓现代化的教学措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1、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

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的时代不仅强调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也关注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注重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增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工作重点。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祖国、爱人民具有远大抱负的大学生是新时期祖国的建设者。同时,具有高度责任感,具备艰苦奉献、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企业选拔人才的考虑因素之一。另外,思想教育方面也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应时代发展,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视觉角度看待世界。个性心理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对于自我价值取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帮助其在人际交往当中获得他人肯定。拥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引导,奠定了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基础。

2、精心组织招聘策划

校园作为就业渠道之一,在校内组织一些招聘洽谈会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通过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让二者进行“双向选择”,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积极的就业平台。同时,企业在校的一些就业招聘宣讲会也是对学生的一个启迪,通过这些会议,学生能够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技巧做出一个初步判断,减少学生在就业当中的盲目性。此外,这些招聘策划也可以当做一个模拟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策划锻炼和提升自己在就业当中的应变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招聘策划的组织也可以结合到互联网进行开展,利用网络无形市场的优势,扩大招聘工作的方向,以提供给学生更多选择。

四、总结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面,要做好校内校外的工作,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将优秀人才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优势。同时不断利用外界资源为大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以更好的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汪旭.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2).

[2]曾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3):3-7.

新建地方大学 篇9

1. 引言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体系。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支撑条件,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等。[1]随着中国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也相应地进行改革。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这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3]

2002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部分项目的通知》,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新教学模式试点行列。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教司分别于2006年4月和2007年6月在试点单位中共选出65所高校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明确要求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的建设,总结并推广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完善并推进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在示范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4]然而,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不到位,影响了教学模式的实施。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脱节,没有做到有机结合。[5]尤其在新建地方院校,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新建地方院校无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多媒体教室也有限,无法将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面授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语言学习的自我意识也慢慢淡化。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认知动机和学习意识,探索构建适合新建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2. 传统教学模式及其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甚至唯一场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局限于传统的“三P”模式,即Presentation(呈现性知识),Practice(实践)和Production(输出),可以说课堂教学承担了外语教学的多项功能:已有知识的巩固、新知识的呈现和练习、课外作业的布置等,其中又以新知识的传授为最主要的任务。[6]大学英语课堂形式单一,上课程序化、模式化。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体,侧重于英语知识的传授,上课已经成了简单的程序;学生则是课上忙于记笔记,课下忙着背单词和语言知识点。有的学校的课堂教学甚至完全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服务,课堂教学以学生做题、教师讲题为主。教师担任了讲解员的职责,学生配合课堂练习,被动接受教师课堂上所讲的一切,师生间缺乏真正的交流;课堂的功能基本上是灌输新知识。教师单方面讲解,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对学生了解不多,配合练习很少。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尽力避免错误,对学生的错误会采取有错必纠的态度,但并不关心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他们究竟需要什么,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课后应该如何自主学习。这一传统的教学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语言学习的自我意识也慢慢淡化,使得“哑巴英语”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很多人在工作后不得不继续上培训班补课,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 构建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不应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而应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所需的能力与技巧,[7]为他们日后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上除了粉笔和黑板外,虽然部分教室有图文声并茂的投影、录像、录音等视听媒体,但只适合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缺乏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与发现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便无从谈起。众所周知,外语学习具有其本身特殊的规律,大量事实证明学生所学到的大部分内容并非课堂所教,也就是说,课堂的讲解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十分有限。因为课堂教学无论在时间还是在功能上都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仅通过课堂学习就获得有关目的语的所有知识,并获得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外语学习是一个艰苦的实践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语言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大量的成功经验说明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策略的训练、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等。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有目的地学习和使用目的语。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课堂上向学生提供接触和练习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外,更应该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起到一个引导、指导和检查、督促的作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认为:(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应用所学的知识;(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认识客观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使教室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它要求学生:(1)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搜集并分析相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3)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变加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和指导作用体现在:(1)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4. 新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实践形式

4.1 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基于以上理论的指导,2007年,我们开始了在我校2006级和2007级本科学生中进行新教学模式的尝试。我们所要实验的新的教学模式坚持“听说为先,阅读为本,读写为精”的基本教学理念,防止重点抓听说,忽视阅读和读写的片面教学倾向的出现。重点在于既要注重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要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我校是一所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起步晚,基础薄弱,教学条件有限,生源质量相对差,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我校实行小班授课与小班操练,创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第二课堂活动、自主学习为辅助的教学体系,初步把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定为“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二课堂实践活动”,即构建理论与实践互动、一二课堂相结合、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4.2 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与要求。

为了顺利地实施这一教学模式,首先我们为此设计了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大纲提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旨在进行英语语言素质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引导,使学生学会查找并使用各种英语工具书(包括Internet这一现代工具)和参考书,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英语语言方面,打下坚实的语音、语法、词汇基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纲详细列出了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所要使用的教材、考核形式与方式、课程内容、学分及学时分配。根据大纲,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覆盖大学两个学年,共有四个学期,16个学分。每学期共18周,其中第一、二学期每周有4个学时;第三、四学期每周有5个学时,共计324学时。从2007年开始,普通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分两种课型,即读写课和听说课,并分别由不同教师讲授(试行)。在第一学年平均每周4个学时中有3个学时用于读写课,进行阅读、写作和翻译训练,有1个学时用于听说课,进行听说技能(主要是口头表述)的训练,每两周上一次课;在第二学年增加了1个学时的听说课。

根据英语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这一特点,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我校的读写课和听说课都按自然班级上课,读写课和听说课采用教师面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们为读写课选用了《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完成一个教学单元(两篇课文)需要两周6个学时。为听说课选用了《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完成一个教学单元需要1—2个学时。在学校局域网上安装这两种教材的学习软件,学生可自主完成本单元的相关练习达到自测巩固的效果,这样使学生及时了解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鼓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或根据英语专项技能情况组成英语学习互助小组。

4.3 课堂教学活动、方法与环境。

读写课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以教材中的话题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学方式,重视课堂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选择某些重点语言形式,通过适当的交际活动和形式操练活动。由于课前学生要自主学习大量的老师布置的内容,因此课堂活动主要检查学生课外独立学习的效果如何。在阅读方面,可以采取“判断式”、“归纳主题式”、“问答式”等。例如老师在讲解课文前,要求学生搜集与话题相关的内容并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找问题(包括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点、篇章结构等)。讲解时,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是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由于大家是有备而来,学生会主动站起来解答其他学生的问题,有时同一问题会引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最后由老师总结或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的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了一种轻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提高阅读技能,我们还为学生选用辅助资料,如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阅读教程》(只选用其中一种),要求学生每周自学完成一个单元,遇到问题的学生会主动向其他同学、任课老师或二课堂指导老师请教寻求解决途径。此外还鼓励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量,阅读范围不限,但必须是英语材料,并有学习记录或写出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定期检查,并把指定在课外自学的教材内容完成情况、读书笔记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而且在期末笔试中,阅读占35%。

写作和翻译方面以学生实践为主,简要介绍各单元讲到的基本的写作技巧及翻译技巧。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技巧,在5—8分中内写一篇微型作文。此外,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或根据教师所给的经典作品选段或小诗(作品选段或小诗采用听写的形式)要求学生每两周写一篇120—150字的作文,然后尝试着先让组内同学互相批改,写出评语,再进行修改,最后由老师作进一步批改,老师在课堂上有选择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按例分析;这样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逐渐提高。对于翻译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已学过的词汇和技巧先翻译,然后提问个别同学,发现存在的共同问题,老师才给出参考答案。鼓励并指导那些对翻译有浓厚兴趣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更多相关的练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说的方面结合课文对相关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赛,开展此项活动时,教师在课前告诉学生正反两方要辩论的主题,他们为了获胜,课下多方收集各种资料,课上与其他同学精诚合作,逐渐塑造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要求学生在学完每篇课文后,用所学课文中的词或词块编故事。

听说课的模式采用课堂面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听说教材中的C、D部分内容由学生借助二课堂的教学电台或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进行。面授课上主要检查和解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问题,扩展学生在这一个单元的词汇和句型,重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掌握诸如Listening for the main idea,Drawing inferences,Summarizing等重要听力技能,帮助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听力材料,获得重要信息。学生的听说水平的提高可通过结合教材就每个单元的主题开展讨论、自编对话等。有时增加额外素材,有时要求学生跟读听力材料,转换人称复述或听写所听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录音材料朗读所写下的对话或短文,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它改成短剧,同时要求有编剧、导演和演员,各司其职,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协作,有的小组不但加编了剧情,而且在表演时加上了道具,相当精彩。这样的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4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设情景,导方向,激兴趣,教方法,引思路,诱思考,排疑难,补漏洞,合理有效地整和课堂各种因素,鼓励创新。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六度”:“参与度”,主要指课堂教学的学生要求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亲和度”,师生之间要有愉快的合作态度、真诚交流的心理和默契合作的行为。“自由度”,主要是指民主气氛的创设,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表明观点,既可见仁又可见智,特别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要容忍,甚至鼓励学生提出错误的问题”。[8]“整和度”,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整和知识的智慧和方法。“联系度”,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动手、动口、动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延展度”,在知识整和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现实生活。

4.5 课外实践活动。

根据Rivers的教学原则,要使学生把一门外语真正学到手,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必须创造能让学生进行实际交际交往的生动活泼的外语环境,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兴趣和能力(转载甘美)。[9]积极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教学,大学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的主要方法有:成立“大学英语二课堂活动中

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讨

金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摘要: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研究入手谈谈自主学习的涵义,以及如何培养基础阶段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者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涵义

1.1概念综述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很多,如主动心”(下面简称“中心”),该“中心”下设三个协会(口语协会、读写协会、文娱协会);创建大学英语广播站、大学英语无限调频台和“大学英语二课堂活动学习网站”。除了教务处领导和分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系领导加强对该“中心”的管理外,还安排一名教师负责整个“中心”的具体工作,同时每个协会又配一名指导老师具体负责指导本协会的常规活动。此外,各协会有理事长、秘书、理事等成员协助指导老师的工作。学校每年拨专项经费支持该“中心”的工作。自该“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每每每英语活动”,即每天大学英语广播站和教学电台向全院师生播放英语听力节目;每周要组织学生参加如英语角、英语影视欣赏、英语读书活动、课外自主学习和过级考试辅导等常规活动;每年举行大学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演讲赛、英语阅读比赛、听力比赛、写作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歌曲赛、英语戏剧赛、大学英语文化节和圣诞晚会等10多次大型的英语活动或竞赛。真正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期期有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英语学习环境。并使之具有系统性、持续性和目的性;也为学生搭建了学习英语的平台,创造操练交际英语的机会,提供施展才华、培养特长的场所。现在我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已成为我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色之一。

总之,这种有组织、有计划、多形式的体验英语活动可使第一、二课堂相辅相承,弥补第一课堂因学时少、容量大、难以达到学以致练的不足,使第二课堂成为消化、实践和扩展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基地,使知识变为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同步提高。

4.6 新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是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规范、公平和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测试方式。好的测试方式不仅能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所学的内容,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10]所以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对其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从原来的以评估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评估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

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出勤、课堂活动、课后作业和课外活动及课外学习记录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主,按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组织考试。

评价方式:考试+考查。前三个学期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全

樊永前

学习(active learning)、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自我计划的学习(self-planned 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自我监控的学习(self-monitored learning),但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还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模式。无论持何种观点,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校统一闭卷考试,考核内容包括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内容。第四学期采用考查方式。

评价类别:笔试+口试。为了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试、口试有合理的比例,考核内容也都有合理的比例。

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成绩的统计采用的方法是:以每学期的期末课程考试和形成性评价成绩综合计分:口试占9%,形成性评价占21%,期末考试成绩占70%。

5. 结论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和听说能力。我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较改革前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英语考研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08“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暨湖南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我校获团体二等奖,其中两名非英语专业选手分别获一、二等奖。现在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和各类英语竞赛的人数明显增加,同时,这种新教学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该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新的教学模式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0.

[2]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2004,(5).

[3]教育部教高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2007,(9).

[4]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2.

[5]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4.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2.

[7]Mc.Donough,S.H.Strategy and Skill in Learing a Foreign Language[M].London:Edwars Arnold,1955.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7.

[9]甘美,李敬华.试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4):44-47.

新建地方大学 篇10

關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考试方式改革 教学质量

一、引言

在高校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课程考试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多少,考多少”、“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由于考试方式单一,试题内容过于依附教材,片面强调期末考试而忽略学习过程考核等问题,导致考试既不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个性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又可能引起学生因目标单一(考试及格)而失去学习兴趣和惧怕考试,甚至出现买卖试题、代考作弊、成绩作假等侥幸和功利行为。

国内部分专家提出全过程考核[1],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2],实施“多元型”考核模式[3]等新观点,期望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带动和深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以促进学生实质性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应该从实际出发,突出培养人才的“应用性”特征,探寻适合的考试改革途径。

二、考试方式改革的意义

首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时间比较集中。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常常集中复习应考,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看书、查阅资料和做题。这既不利于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更容易在高强度复习和极度紧张中消磨学生意志,使其对考试产生厌恶感和畏惧感。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化期末突击式学习为日常全过程学习,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性、应用性学习,使考试这种手段真正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其次,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改革传统“一卷定高低”的考试方式,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个性特长的发展情况,避免死记硬背,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多种渠道对课堂知识进行吸收和拓展,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次,可以反映不同课程的特点。理论课常常采用笔试考核,实践课和艺体类课程则多采用现场操作、表演、创作等进行考核。不同的课程,学科背景、知识体系、能力要求和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即使同属一个专业的理论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课程的考核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体现课程特点,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建立多种方式并存的考试体系,完善现有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科学、有效,有利于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建设,更准确地反映教学效果,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工作思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专业特点不同,课程差异较大,学生基础良莠不齐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要找到适合的考试方式改革之路,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分析考试各环节,找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如何转变固有学习评价观念。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一直都面临考试,走出校园后仍然要参加各种考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考试决定成败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虽然许多专家倡导改变这种“分数决定命运”的考试评价模式,但就现实情况看,考试仍然是检验和评价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施行未被取代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在高校,特别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不是以选拔升学为目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的结果,而是以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考核为主。只有师生都认识到这一点,才会逐渐改变“考试评价效果”的固有观念。

(二)如何激励教师从事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

是否考试、怎样考试,都是教师主导实施的。观念的改变要求教师积极进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普遍不足,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重,一些教师宁愿采用熟悉的流程简单的“出卷、考试、改卷”评价学业成绩,而不想多花精力研究新的考试方式。对学校来说,采用哪些措施激励教师们从事考试方面的改革研究,也是管理层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如何找到适合众多课程和不同学生个性的考核方式。

专业各具特点,课程五花八门,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势必会让教师们思考:什么课程适用什么考试方式,哪种学生适合哪种考核方法。考试方式绝不能定格在某几种上,必须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然后梳理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寻求最能评价学生学习特点的考核方式。

(四)如何评价考核方式对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考核方式是否适合课程建设需要,能否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探索、论证并通过实践证明是恰当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又引出如何评价考核方式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从学生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自主实践等方面分析考试是否反映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四、推进考试方式改革的措施

(一)发现现行考核方式的问题。

考试改革主要包括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和考试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其中考试方式的改革是目前最紧迫且效果最显著的抓手。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课程上千门,各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性质各异、内容差异很大。必须分门别类地研究各类课程的特点,发掘现行考核方式的问题,借鉴已有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现有考核方式阻碍学生应用能力提高问题的措施。

(二)转变师生的考试观念。

剖析发现的问题,引导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改变固有的考试观。特别是教师的考试观对整个教学和考核效果的影响。通过各种学习、讨论、会议,让教师明白,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又是对自己教学方法和施教结果的检验,必须通过考试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要树立考试不是为了分数,考试不在期末,考试不是结果是过程的观念。

必须强调的是,教学和考核的过程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建本科院校制订的实践教学计划往往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践,不太注意引导学生的实践,造成一部分学生“理论说得上一点,实践不会做一点”的现象。原因有观念上的,大家认为难懂的理论都学会了,实践就不会有问题,考核应以笔试为主。事实恰恰相反,缺少了这“第二次实践”,理论就得不到进一步升华。因此,必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分,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三)积极推进考试方式改革。

1.充分调动教学单位和教师探索新的考试方式的积极性。

学校鼓励考核方式改革,并立项资助经费。通过项目建设推动教师研究考试方式,探索在现有教学资源条件下提高考试质量的方法。学校还可以在职称评定方面制定激励教师参与教改积极性的规定。如项目应用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则主持项目的教师在评先晋级时学校予以优先考虑,等等。

2.教師和学生共同参与。

改革不只是管理者和老师的事,也与学生休戚相关。提出的新方式必须充分论证,并在教研室监督下具体实施。新方式可以先在高年级试点采用,有效果再推广到低年级。同时建议,先在实验课、技能课、艺体课等实践性很强和强调学习过程的课程中尝试考试方式改革。

3.可以采用的考核方式。

从形式上说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如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半开卷”考试,课程论文(设计),操作表演,讨论,等等。从实践上说,既要有终结性考核,又要注重过程性考核;也可以采用节点式考核,即没有期末考试,而在每个教学节点结束后就进行考核。从评分标准上说,可以调整平时与期末考核分值比例,采用等级制不用分数等。还可以加强校外合作、引入社会评价等,凡是能够体现课程特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都可以采用。

4.修订、完善现有的评价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较多而教学资源缺乏,不可能完全对每名学生做出个性化的评价,但是可以因材评学,实现考试评价标准灵活化[5]。也就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例如将学生参加专业比赛的成绩折算到综合成绩中,把学生的创新设计纳入考试内容,试卷中设置不同难度的试题由学生选答,等等。同时,学校管理层改变按分值的高低判定学生学业的优劣,在推优评先、结业授位中,综合考虑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思维等因素。

(四)采用在线考试系统,实现教考分离,提高考核效益。

传统考试,需要印制大量试卷,制作成本高,教师出题、阅卷工作量大,而且试题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由于试题固化,存在泄题风险,考试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突击式复习,产生死记硬背甚至猜题、套题等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教考分离,即把教学和考试分开,教师不参与所任课程考试的出题、监考、评卷等环节。这需要按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建立一套试题库,并开发具有自动组题、阅卷、评分、成绩分析与管理等功能的考试管理系统。系统可以只有智能组卷功能,生成试卷后,仍旧印制试卷组织学生考试。虽然减少出题环节的种种问题,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来阅卷、分析,况且人工阅卷极有可能出错,影响考核的公正。若采用在线考试方式,则学生通过网络在电脑上答题,每名学生的考试题都不全同,考核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可避免考场抄袭作弊,提高考试效率。但是,如何建立科学的题库和设计智能的组题算法是一个难点。因此,此方法比较适合像政治基础理论、英语、计算机理论等以客观考题为主的课程考试。

参考文献:

[1]王云飞,郑晓娟.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高校考试模式探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4.(3):48-50.

[2]匡海学,殷越,杨炳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型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5.(3):1-2.

[3]谢东垒,李端.模拟电子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与考试改革[J].内江科技,2014.(8):127-128.

[4]罗江.项目管理理念在计算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78):123.

[5]王晓岚,刘恩全.高校考试改革的原则与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4.(5):132.

上一篇:种子质量存在问题下一篇:拼图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