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检修管理

2024-05-17

运行检修管理(精选十篇)

运行检修管理 篇1

1 抽水泵选型

应满足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时期供排水的要求。在平均扬程时, 水泵应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与最低扬程时, 水泵应能安全、稳定运行。排水泵站的主泵, 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其设计流量宜按最大单位流量计算。由多泥沙水源取水时, 应计入泥沙含量、粒径对水泵性能的影响;水源介质有腐蚀性时, 水泵叶轮及过流部件应有防腐措施。应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系列产品和经过鉴定的产品。当现有产品不能满足泵站设计要求时, 可设计新水泵。新设计的水泵必须进行模型试验或装置模型试验, 经鉴定合格后方可采用。采用国外先进产品时, 应有充分论证。具有多种泵型可供选择时, 应综合分析水力性能、机组造价、工程投资和运行检修等因素择优确定。条件相同时宜选用卧式离心泵。

对于重要的城市供水泵站, 工作机组3台及3台以下时, 应增设1台备用机组;多于3台时, 宜增设2台备用机组。对于灌溉泵站, 装机3~9台时, 其中应有1台备用机组;多于9台时应有2台备用机组。对于年利用小时数很低的泵站, 可不设备用机组。对于处于水源含沙量大或含腐蚀性介质的工作环境的泵站, 或有特殊要求的泵站, 备用机组经过论证后可增加数量。

水泵可降速或增速运行。增速运行的水泵, 其转速超过设计转速5%时, 应对其强度、磨损、汽蚀、水力振动等进行论证。

2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2.1 泵的流量或扬程下降

原因分析:泵反转;输送扬程过高;抽吸的介质走旁路;出水管泄漏;出水管局部可能被沉积物堵塞;泵局部堵塞;叶轮或底座磨损。

排出方法:关掉控制箱的总电源, 调换二相电源线;检查:选型是否正确;出水管尺寸是否正确;检查阀门是否被关死, 然后满负载测试泵;找出泄漏点, 并进行维修;检查管线, 清理或更换;检查和清理泵 (包括在过滤网内使用的) ;调整间隙或更换零件

2.2 泵运转后无流量

原因分析:气塞;检查出水排放阀门;泵反转。

排除方法:频繁打开和关闭阀门;启动停止泵数次, 启动/停止泵时间相隔2~3分钟之间;根据安装方法, 检查是否需要安装释放阀;打开阀门;检查阀门安装方向是否有误;关闭总电源, 调换二线电源线。

2.3 泵启动停止过于频繁

原因分析:浮球开关选定距离过短;逆止阀故障, 逆止阀不止回, 使液体倒流入污水池。

排除方法:重新调整浮球开关, 延长运行时间;检查阀门并维修。

2.4 泵无法停止

原因分析:浮球开关功能失灵;浮球浮子卡在工作位。

排除方法:检查并根据需要更换;松开, 根据需要调整位置。

2.5 泵启动后, 断路器、过载器跳开

原因分析:电压过低;电压过高;电机接线错误;在涡壳底部堆积有沉淀物。

排除方法:检查电压, 如果电压过低则不能使用;电缆线过长, 引起压降过大, 应尽量缩短电缆, 并适当选择粗些的电缆线;使用变压器, 将电压调整到正常范围;检查控制盒中电缆彩色编号和接头标号并检查接线;清理泵和进水池, 参见安装说明中的有关部分。

2.6 泵不能启动, 熔丝熔断或断路器跳开

原因分析:浮球故障;绕组、接头或电缆短路;泵被堵塞。

排除方法:检查旁路浮球开关是否能启动泵, 如是, 应检查浮球开关。用欧姆表检查, 如是短路应检查绕组、接线头及电缆。切断电源, 清除水池障碍物, 复位前先进行试用。

2.7 泵不能启动

原因分析:没有电;绕组、电缆、接线头或控制盒断路。

排除方法:检查控制盒电源是否正常;检查电缆、电机的接头和绕组。

3 抽水泵站运行管理

3.1 进水管道及泵房内出水管道

离心泵进水管道设计流速宜取1.5~2.0m/s, 出水管道设计流速宜取2.0~3.0m/s。离心泵进水管件应按下列要求配置:水泵进口最低点位于进水池最高运行水位以下时, 应有截流设施。进水管进口应设喇叭管, 喇叭口流速宜取1.0~1.5m/s, 喇叭口直径宜等于或大于1.25倍进水管直径。

离心泵进水管喇叭口与建筑物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喇叭口的悬空高度:1) 喇叭管垂直布置时, 取 (0.6~0.8) D (D为喇叭管进口直径, 下同) ;2) 喇叭管倾斜布置时, 取 (0.8~1.0) D;3) 喇叭管水平布置时, 取 (1.0~1.25) D。

喇叭口的淹没深度:喇叭管垂直布置时, 大于 (1.0~1.25) D;喇叭管倾斜布置时, 大于 (1.5~1.8) D;喇叭管水平布置时, 大于 (1.8~2.0) D。

喇叭管中心线与后墙距离取 (0.8~1.0) D, 同时应满足喇叭管安装的要求。喇叭管中心线与侧墙距离取1.5D。喇叭管中心线至进水室进口距离大于4D。

离心泵出水管件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泵出口应设工作阀门, 扬程高、管道长的大型泵站, 宜选用两阶段关闭的液压操作蝶阀。出水管工作阀门的额定工作压力及操作力矩, 应满足水泵关阀起动的要求。出水管不宜安装逆止阀。出水管应安装半固定式伸缩节, 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水泵的安装和拆卸;进水钢管穿墙时, 宜采用刚性穿墙管, 出水钢管穿墙时, 宜采用柔性穿墙管。

3.2 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有可能产生水锤危害的泵站, 在各设计阶段均应进行事故停泵水锤计算。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允许采用简易图解法计算;在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图阶段宜采用特征线法或其它精度比较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当事故停泵瞬态特性参数不能满足下列要求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

离心泵最高反转速度不应超过额定转速的1.2倍, 超过额定转速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min;立式机组在低于额定转速40%的持续运行时间不应超过2min;最高压力不应超过水泵出口额定压力的1.3~1.5倍。管道任何部位不应出现水柱断裂。真空破坏阀应有足够的过流面积, 动作应准确可靠;用拍门或快速闸门作为断流设施时, 其断流时间应满足水锤防护的要求。

3.3 真空、充水系统

泵站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宜设真空、充水系统:具有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轴流泵站和混流泵站;卧式泵叶轮淹没深度低于3/4时。

真空泵宜设2台, 互为备用, 其容量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轴流泵和混流泵抽除流道内最大空气容积的时间宜为10~20min;离心泵单泵抽气充水时间不宜超过5min;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泵站, 可利用已运行机组的驼峰负压, 作为待起动机组抽真空之用, 但抽气时间不应超过10~20min;抽真空系统应密封良好。

3.4 排水系统

泵站应设机组检修及泵房渗漏水的排水系统, 泵站有调相要求时, 应兼顾调相运行排水。检修排水与其它排水合成一个系统时, 应有防止外水倒灌的措施, 并宜采用自流排水方式。渗漏排水和调相排水应按水位变化实现自动操作, 检修排水可采用手动操作。叶轮脱水调相运行时, 流道内水位应低于叶轮下缘0.3~0.5m。排水泵的管道出口上缘应低于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 并在管口装设拍门。采用集水廊道时, 其尺寸应满足人工清淤的要求, 廊道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采用集水井时, 井的有效容积按6~8h的漏水量确定。在主泵进、出水管道的最低点或出水室的底部, 应设放空管。排水管道应有防止水生生物堵塞的措施。蓄电池室含酸污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 应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3.5 供水系统

泵站应设主泵机组和辅助设备的冷却、润滑、密封、消防等技术用水以及运行管理人员生活用水的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应满足用水对象对水质、水压和流量的要求。水源含沙量较大或水质不满足要求时, 应进行净化处理, 或采用其它水源。生活饮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自流供水时, 可直接从泵出水管取水;采用水泵供水时, 应设能自动投入工作的备用泵。供水管内流速宜按2~3m/s选取, 供水泵进水管流速宜按1.5~2.0m/s选取。

参考文献

[1]赵海凤, 陈伟.浅谈市政排水泵站施工和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规划要点[J].中国水利, 2005.

[3]刘利贤.排涝泵站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电力运行检修技术管理论文 篇2

一般来说,设备的初始状态主要是指在其未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的设计、制造、订货等一系列环节。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变电运行的状态检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检修工作,而是需要在设备全阶段的运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尤其是要特别做好两点工作:

①要充分保障设备在初始时就保持在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坚决不可以自身存在缺陷。并且,状态检修作为一种决策性的技术手段,其根本工作目标是要在恰当的时机对设备进行检修。

②在设备正式工作之前,变电运行人员要对设备各方面信息以及操作守则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

2.2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

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应该加大对新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测和实验,为后续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数据。但是,想要真正实现设备的在线监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还需要相关技术对其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开发。我国当前现有的在线监测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根本无法满足状态检修的需要。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加强对在线监测技术的改造和完善,并对设备进行测试,通过得到的参数数据来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加强做好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各部分要定期对设备出现的运行故障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重点阐释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向上级领导申请技术改造项目。

2.3制订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当得到了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诊断信息以后,我们要对变电设备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这样就能够准确判断出设备是否处于健康的状态,将这些采集到的状态信息作为状态检修工作的`根本依据,重点对于是数据、在测数据、自身缺陷、运行工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评分,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并对一些重要的状态信息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从而制定出最终完整的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流程,促使各项状态检修活动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状态检修工作的效率,有利于缩短检修周期,为电力企业减少一定的成本支出。

2.4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严格按照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手册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平时的检查要认真、仔细,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及时维修。另外还要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工作,避免设备维护不到位引起的设备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不稳定性。

2.5做好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案

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方案,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在事故发生时能够为操作人员的正确处理提供指导意义。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各种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工作,避免出现人员操作不熟练或者不当导致事故影响范围的扩大。

3结束语

关于配电线路运行及检修管理的探讨 篇3

【关键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检修管理;探讨

当前,配电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设施也越来越完备,然而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对配电线路进行优化时,需要注意的是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经验来不断的加强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同时实行规范化管理,重视管理的过程和对细节的把握,用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做好这项工作,从而更好的保证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可靠、更优质的电力使用。

1、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1.1网络结构的规范不够合理。网络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通常出现在城市中,由于我国的城市建设相对较快,而电网的规划建设较为落后,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就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变电所的分布设置不够合理,线路的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有些线路过长,并且缺少分支,造成线路电能损耗过大,对供电质量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发生故障,严重时还会发生大范围的停电现象。②同杆架设和交叉跨越的多,并且高压和低压都是同杆架设,在进行供电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故障,从而造成多回线路停电的现象。③线路的结构设置考虑不够全面,相对较单一,在电源失电后,不能进行线路的转移。④即使有环网结构的设计,仍然不能够达到N-1运行方式的需求。在某处电源发生失电后,另一处不能承担起负荷的作用。⑤线路电力运输中的薄弱环节。在配电网不断发展延伸的过程中,线路也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尤其是一些线路的首端线径小,进行负荷供电时,容易发生烧断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线路的供电。⑥分支线路和主线路之间没有使用断路器,而采用了高压熔断器。这样的情况通常在用户使用过多时,分支延长,电压不断增大,负荷也就不断增加,很多分支线承担的电压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支线的负荷就会超载,从而引起停电的事故。⑦配电变压器配数量少,并且分布不均匀,低压的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对线路的损耗过高,同时会造成用户使用的电压偏低,在用电的高峰期,这些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往往达不到应有的使用效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用电。⑧分段断路器的数量过少或者分段断路器的保护配置没有达到使用要求。如果线路出现故障,将会出现大范围停电的现象,整个线路都会受到影响。⑨开关柜传动机设计如果不规范,在进行操作的過程中,往往也容易引起用电事故的发生。

1.2配电的设施相对较为陈旧,并且更新的速度慢。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配网建设也在不断进行,但是还存在着设备老旧的现象,不能更好的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很多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不够稳定,同时操作的方式较为落后,很多功能难以实现。②高压熔断器的质量较差,经常发生损坏而造成电网的事故。③避雷器的质量也是引起配电网使用问题的重要因素,在电压过高时,不仅会发生爆炸还会产生线路的跳闸。

1.3配电网的运行维护。配电网的日常维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现如今配电网的日常维护工作都不够及时,很多设备在长期使用后,都难以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同时,如断路器和高压熔断器等设备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检修,也是容易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的配电网设备在进行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调试,在使用后往往难以正常运行,而运行维护工作又不够及时,这也给配电网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所以,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配电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

2.1沛县线路安全运行管理首先要建立起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点人员身上,同时按照各自负责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一条线路属两个及以上线路运行单位维护时,应有明确的运行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

2.2建立有效的交班制度。交班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加强交班工作的质量,交班人员通过交班工作能够对工作更好的实现充分的检测,在工作中,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定期巡查和维护,一方面有利于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高了电力运行的质量,从而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这也是提高供电管理的重要措施。

2.3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设备的日常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够减少因设备事故而造成了供电营销。在工作中,要及时的进行做好工作记录,并且通过对设备的信息记录来掌握设备的真实情况,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来提出相关的处理办法。

3、配电设备的检修和管理

3.1检修工作所遵循的原则。检修工作是供电企业必须要保证的一项日常工作,通过对设备的日常检修,能够保证线路的检查,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检录设备检修,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性,采取有效的检修措施。应当保证停电与供电相互结合,从而逐步的减少在停电过程中所检修工作的次数,这也是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保证。

3.2计划管理。电气企业需要根据设备的相关情况来制定未来的检修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维护方案,通过一段时期内的检修记录,制定出下一期的检修方案,并且交由上级进行审批,这样才能够进行实施,而整个计划管理的步骤要保证科学严谨的实施。

3.3施工及质量管理。施工及质量管理在电力企业工作中是确定检修岗位和提高施工质量的相关制度,要进行相应的工作统计和检修工作的维护。在出现相对较大的项目和大型的工程进行维护的过程中,要保障施工设计的合理完成,以科学的标准来对施工质量进行相应的控制。如与一些外包的工程单位签订相应的工作合同,并且执行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施工工作的质量管理控制。

3.4基建工程管理制度。运行单位应参与新建线路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审查以及线路工程勘测等工作,并参与设备选型及招标工作。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运行经验及反事故措施,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建议。

3.5技术专档管理制度。运行单位应按照其运行管理范围,分别存立或建立线路设备技术专档,专档形式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逐渐实现微机存档和管理。线路新设备投运或旧设备更新后,运行单位应及时建立或更新技术专档,保证资料与现场相符。另外,还要有可靠的运行分析与故障统计制度和加强配电线路运行人员技术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桂萍.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管理[J].云南电力技术,2010,(03).

配网运行与设备检修管理分析 篇4

1 配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线路布局不合理及解决措施

配网线路布局方案的要求是造价合理、经济适用、便于建设和管理。由于我县的配网改造大多是在原有配网的基础上进行的, 配网线路的路径以前可能是合理的,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有的农田或旱地变成了一幢幢房屋, 造成线路走廊变窄, 有些线路甚至从民房上空经过, 因此, 在改造设计前, 需要重新实地勘察线路经过的地区。例如, 原10 k V城东线红岌子段先前线路经过的路径大部分是旱地和低矮的房屋, 但现在被一幢幢两三层的民房和一片片的果园包围, 线路东面是高速公路, 西面是国道, 这就需要为城东线重新寻找新的线路走廊, 或者抬升线路高度, 使线路尽量避开民房或树木, 否则不利于线路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但这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 也增加了配网的造价。

1.2 电力设施保护不到位及解决措施

目前, 一些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而造成了盲目施工和野蛮施工的问题, 甚至挖断电缆管线、损坏电力设备。例如, 在205国道的改造过程中, 由于施工方缺乏沟通, 施工机械挖断了正在运行的10 k V城中线电缆, 虽然我局及时启动了电网停电的紧急预案, 但还是造成了近2 000用户停电3 h。事件发生后, 我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明确要加强配网线路的巡视, 遇到有危及电力设施的盲目施工和野蛮施工行为时, 要立即制止, 并向施工方大力宣传《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对于线路运行保护区内的高杆植物,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线路建设前种植的, 根据高杆植物的生长情况, 及时与业主沟通, 砍伐树木或修剪树木;在线路建设后种植的, 根据《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及时与业主沟通, 说服业主不要在线路保护区内种植高杆植物, 并让其自觉砍伐, 从而避免由高杆植物碰触配网线路造成的线路短路或人员伤亡情况。

1.3 配网运行管理水平较低及解决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型电力设备和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了配电网络中, 这对配网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只有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才能满足供电企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 我局采取了“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对于确实需要外出参观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 会挑选出一批业务骨干去其他单位进行学习;对于通过外请老师授课就能使我局管理人员掌握的知识, 就会请老师到我局授课, 从而使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管理知识。实践证明, 此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2 设备检修管理现状和解决措施

传统的设备检修管理模式是根据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和修理, 或者在发现设备故障时进行检修 (也叫抢修) , 即事后检修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模式。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能够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 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大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但高频次的定期检修不仅会造成停电损失, 也会造成检修工作中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所以, 传统的检修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设备的检修需求。对于运行中的配网设备, 我们必须准确判断其是否需要检修。

2.1 大力推广和加强设备状态检修

要加强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 就需要利用各种先进的检修技术和设备, 检修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多种技术, 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更新配网运行和设备检修管理理念, 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 确保设备的使用性能。例如, 我局各供电营业所均配备了红外线测温仪, 如果电力设备某部分即将损坏, 其温度必然会出现不正常升高的特征 (例如与开关设备连接的铜铝线耳, 如果铜铝部分即将烧断, 其连接部位就会变色, 温度也会比其他部位高) , 以此可随时掌握配网设备的运行状态。事实证明, 红外线测温仪的应用能及时发现许多潜在故障。

2.2 应用先进的管理和检修技术

供电企业可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带电检测, 并收集运行信息。将在线监测和常规检测结合起来诊断设备状态, 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缺陷, 为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设备可靠运行提供保障。例如, 我局对所有10 k V配网简易开关站的避雷器安装了WHS-10型避雷器在线监测仪, 对避雷器的在线运行情况做到实时监测。通过综合分析在线监测数据、历史数据, 从而得出设备状态的变化规律。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设备检修与电网的正常运行、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息息相关。供电企业要提高设备的检修、管理水平,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 加强设备状态检修和配电网运行管理,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对配网运行和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运行,设备检修,线路布局,检修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林勇.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有效管理措施[J].华东科技 (学术版) , 2014 (03) :306.

[2]覃小明.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分析[J].中华民居, 2013 (15) :285-286.

运行检修管理 篇5

【摘要】设备的运行维护是变电站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检修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凭据。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管理

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主要具备的特征为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高,同时能够完成测量、调节以及控制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使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1]。基于供电公司技术人员角度出发,便需要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检修技术管理等工作加以重视,在充分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变电站设备处于正常、安全运行状态。鉴于此,本文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管理要点”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1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分析

针对智能变电站来说,之所以能够获得有效发展,在很大一部分原因上因为技术的支撑。例如:智能互感器、智能高压设备以及一体化监控设备系统等,均需要技术的支持。渐渐地,在智能变电站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便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人员来说,便需要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保证技术得到合理科学的应用,进一步确保变电站设备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当中。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最大的不同就是,智能变电站将信息化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作支撑,同时具备保护、控制以及测量等功能,能够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智能变电站在技术得到有效完善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运行维护加以重视[2]。针对智能变电站设备,需采取专业的巡视措施,并对网络运行情况以及装置所处运行环境加以重视。积极做好变电站设备的评估工作,分析、统计设备潜在故障,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基于技术层面分析,针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了解变电站设备的历史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对变电站设备的未来状态进行预测。若通过状态检测,发现设备存有故障,可让网络专家进行远程诊断,从而确定检修的时间及部位。总之,在电力事业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变电站渐渐地从以往的传统变电站转化为智能变电站。而对于这一转变,需要工作也发生变化。针对智能变电站来说,做好其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所以,电力企业技术人员需对此充分重视起来。

2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提到做好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从技术层面出发,做好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本人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2.1硬、软件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对于变电站设备硬件来说,首先需进行外观检查,若存在问题,需对其风险进行详细评价。其次,进行功能层面上的检查,对于存在功能障碍的硬件设备,则需进一步评估其风险。此外,还需采取定期检查措施,以此实现及时发现故障,并将故障解决[3]。对于变电站软件设备来说,可能会出现外部信息异常,进而使装置发生报警的情况,例如过负荷以及CT断线等。因此,需以报警相关内容为依据,对数据源进行详细分析检查,进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此外,还可能会出现受到装置内部器件影响,进而致使装置发生异常的情况,例如CPU插件异常以及内部电源不足等。为此,需及时检查装置以及相关异常报文,进而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2.2一次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在一次设备当中,可能会出现互感器故障,主要是由于在硬件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加之型号以及尺寸等问题,从而使其安装失去正常。为此,需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做好互感器故障的检查工作,同时结合装置图纸,对存在的故障加以处理。互感器还容易在环境的影响下,进而引发故障,例如互感器受到电磁的干扰、互感器受到灰尘的影响等。这些故障一般难以发现,因此设备检修技术工作人员便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当采集卡出现损坏时,会导致采集卡所发送出去的数据遗失或者出现错误,为此需及时明确故障,并采取更换采集卡措施。除此之外,在运行指示灯异常的情况下,会导致CPU插件无法正常工作,在此故障出现时,需及时更换插件,从而使故障得到有效解决。

2.3二次设备检修管理要点分析

对于一些二次设备也容易出现故障,例如录波设备、保护设备以及计量设备等。这些设备在出现故障的特点方面,与传统装置基本没有差异。但需充分注意的是,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有IEC61850的通讯接口供应。基于交换机通讯中,易出现故障[4]。针对这一故障,需及时排查,倘若通过检查发现上层设备表现为正常,而设备在采样方面存在丢失状况,并且装置通讯表现为失败,那么需对其物理连接进行检查,看其是不是处于正常状态,进一步对IP地址以及MAC地址进行确立,此外还需要对别的一些配制信息进行检查,看是否正确。总之,需对二次设备做好相应的检修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在电力企业当中许多工作发生了变化。为了顺应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做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变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加以完善,比如做好硬软件设备、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总之,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的基础上,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将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运行检修管理 篇6

【关键词】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运行检修;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39-01

前言

输电线路在电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充当载体的作用,就相当于公路上的运行中的货车,它的现实意义主要是为用户供电,输电线路是电网运行的设备载体,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如果输电线路出现问题,它影响的不仅仅是电网系统,而且整个社会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这其中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及其他损失是非常大的,为了尽量避免这些损失,需要进行日常输电线路的检修监控。

一、关于输电电路的具体分析以及系统管理

电网建设蓬勃展开的今天,电网扩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运行模式也越来越复杂,伴随着输电量的增加,如果缺乏一定数量的检修人员,对于输电电力的影响是致命性质的,由于输电网络自身的庞大性,复杂性,要实现它的顺利运行,必须满足它苛刻的条件,首要要有足够数量的检修人员,及时有效的在电网传输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测,确保故障的及时清除,与此同时它也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检修人员,这样不仅有利于电网系统的顺利运行,也能极大的避免人力财产安全的损失,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发现故障,检修的效率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将维修与维护相结合,有效促进电网运输系统的运行。

1.对于设备管理环节的优化

对于必要线路设备的管理,有利于保证电网系统的顺利运行

1.1保持日常线路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定期性,积极做好相关记录,以确保日常线路维修的安全性,稳定性,有利于根据线路设备的质量情况,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优化线路设备管理,对于电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的预防是很有帮助的。对于线路日常的检测要定期定量,具体分配到每个检修人员日常流程,以确保,有故障及时排除,不会影响电力日常输送。对于已经出现的不安全设备,要采取系列措施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2、对于检修环节的具体分析

2.1该电网系统的内部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让线路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有利于电力传输。

2.2线路设备检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

2.3线路设备检修,要注意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一次停电检修对于操作检修人员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整个线路环节下的相关的社会经济环节的影响却是极为重要的,多一秒就多一秒的经济损失。在进行线路检修的时候,主要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具有更加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的特点,有利于确保检修的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环节的顺利进行。

3.关于计划管理的具体操作

电网内部管理系统的负责人员,要及时进行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的检查,对于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有利于防范一系列的安全故障问题。

二、关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关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效率低下,检修的质量也不高,经常出现故障遗漏现象,非常不利于日常电力网络的运行,定期检修制度就是以前经常运用的技术,这种技术以时间周期为循环,其灵活性比较差,不利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故障的排除,很大程度上利用过去的经验,进行故障排除,不能综合输电线路的具体运行环节进行综合考虑,比如其性能差异,线路设备质量,结构构成等,不能很好的利用现实条件,进行综合处理,不利于检修成本的降低,不利于降低线路故障的发展机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延伸,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更加自动化、大型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定期检修制度,未免有些捉襟见肘,不符合市场经济形势了。这就需要我们运行新型的电力检修制度。以逐渐的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检验,有利于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

2.关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延伸,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传输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在整个电力运输过程中,这些运输技术的更新带了一定的实际意义,也同时暴露了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实际,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运行新的技术,进行输电电路的检修一体化管理。最大程度的规范操作人员的检测,有利于避免误操作,应付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具体提升操作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了。

三、输电线路实施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关于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日常的输电线路运行检测一体化管理系统,是一项比较负责的工作,它需要输电网络内部系统环节的协调配合,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环节,必然会影响输电系统的其他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完善日常的输电线路检测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对每个环节的具体掌握,具体操作,实现输电网络系统的顺利运行。实际上,检修计划的校验需要涉及多个电网模型,并要综合分析电网模型、负荷数据、检修申请、运行状态、设备工况等多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的异常状态,并有针对性的迅速作出检修反应。

2.关于设备信息档案库的建立健全

随着输电规模的逐渐扩大化,其设备结构的组合也日趋复杂,为了方面日常的输电线路检修管理,需要积极采取检修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设备信息档案库,来实现整体系统的平稳运行。这个设备信息档案库,主要包括输电系统内部的运行参数、异常记录、以及试验信息等。这些设备原始技术档案数据,是对设备进行监测分析的比较基础,只有在清晰准确的对比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判断出设备当前状态。此外,还需要加强检修计划相关信息的管理,如检修主体数据、检修申请内容、检修时间安排、检修工作进展现状、输电线路负荷预测、基建扩建改建信息等,也需要纳入数据库中,以供系统汇总分析,评估和优化运行检修计划,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效率和供电安全。

3.关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技术分析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系统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对电网系统的故障排除,有利于保证电网系统内部环节的顺利运行,有利于提高电网系统的运作效率,减少日常维修的时间,减少停电检测的次数,最大程度的实现输电网络的高效化,安全化,科学化。要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需要提高系统智能数监测能力和方案优化分析水平,包括如状态监测技术、数据库分析技术、负荷预测技术、安全校验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

四、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说,目前,我们输电网系统取得了一些效果,与此同时也暴露也一些弊端,这些弊端的解决离不开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应用,通过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应用,提升输电电网的运作效率,减少维修时间,增强其运输的稳定性,可持续性运输。这对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张辉,吴辉文.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2]曾飞.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分析[J].科技风,2011(16)

[3]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03)

浅谈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 篇7

一直以来, 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检修采用的是计划检修形式。所谓计划检修形式是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 对相关电力设备按照一定的计划定时定量的进行相关检修工作。这种检修形式的特点在于检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强制性, 尤其是设备的检修时间十分固定。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的电力运行检修形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关电力企业自身更是在不断的发展。相关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积极引进新技术以及新设备, 各种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电力运行检修方式开始显现出各种弊病。传统的检修手段中由于时间过于古斯按, 难免会出现设备修理时间不适而出现无用功或者不及时等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检修工作效率不高, 甚至会影响企业生产, 严重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重视相关生产,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设备检修, 更谈不上有什么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管理观念。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 以及电力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电力运行检修的相关管理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来。电力运行检修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做好了相关管理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地进行企业运营,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 电力运行检修管理中的有效措施

2.1 注重前期收集资料

在进行设备检修时, 尤其应该注重前期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力求及时有效的解决相关设备问题。原始数据的收集对于电力运行检修是十分重要的。原始数据是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 以及相关实验数据, 是较为全面具体的反应设备状况的依据之一。在工作过程中,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当前环境下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及时收集数据, 并分析之。首先, 应该科学的收集数据, 包括分门别类的建立数据体系以及建立实时监控体系。实时监控体系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相关设备进行计算机监控, 及时采集有限现场实时数据, 并进行一定的积累。其次, 应该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仅仅采集原始数据而不加以有效利用将会使得原始数据收集工作沦为无用功, 只有将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 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才真正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2 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在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对设备异常状态的分析, 尤其是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完善设备状态检测系统, 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进行有效运行。在实时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设备出现异常状况应该及时进行跟踪观察,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予以解决。同时, 还应该为相关电力设备建立一定的健康数据库, 及时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 掌握相关设备运行变化规律, 以保障电力设备的良好运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及时有效的消除相关设备隐患, 做好相关设备的保养工作。

2.3 实施设备预知性管理

实施设备预知管理就是指以准确的实时原始数据为依托, 利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数据分析手段, 进行一定的数据预测。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减少一些无用功, 提高检修以及生产效率。例如, 在在进行设备监控时, 发现相关设备状态良好, 那么就可以适当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如若发现相关设备的数据预测数据存在一定的差距, 则需要适当提高检修频率, 及时进行检修。这种预知性设备管理办法可以合理科学的调节检修频率以及检修强度, 从而避免无效作业, 提高工作效率。预知性管理可以提前进行好相关设备检修的准备工作, 从而大大地节约相关时间, 可以合理确定相关检修工作, 节省工作时间。

2.4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电力运行检修是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风险性的。因此, 在进行电力运行检修的过程中建立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仅指做好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 更是指做好人员安全管理工作。首先, 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加强了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才有可能在生产生活中真正地将相关安全规章制度予以实施。在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其内容既要包括人员自身安全条例, 更要包括设备操作管理安全标准。应该同时进行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培训, 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真正提高了相关安全意识, 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安全生产以及电力设备运行检修工作。

3 结论

本文提出的状态检修即是强调对设备的实时监督与全方位的检查, 对设备运行状态的不同因素进行有效地综合分析。尤其是应该做到对设备进行预测性检修, 同时根据相关检查结果确认未来检修内容以及确检时间。实施设备预知性管理的本质是科学保养相关设备, 做到早检查早知道, 早发现早解决, 避免因为设备问题而影响生产。这种与传统周期性计划性相迥异的电力运行检修技术管理手段可以很好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降低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损耗, 从未提高相关经济效益。在电力设备检修的各个环节中, 只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检修才能更好的做好相关工作, 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云明.关于电力企业设备检修管理的科学探讨[J].电力研究, 2006.

[2]陈智.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检修工作研究[J].科学技术, 2005, 3 (1) .

浅谈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 篇8

1 电力运行检修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力企业一直都是采取计划检修的形式。所谓的计划检修形式, 简单来说就是在企业正常运作期间, 有计划地对相关电力装置, 进行定时定量检修工作。这种形式的检修特点就是检修有着相当明显的周期性与强制性, 特别是装置的检修时间相当的固定。在国家发展相关的电力企业的过程当中, 电力运行以往的检修形式为相关的电力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 相关电力企业本身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相关产业在营运过程当中一直在努力引进新技术以及新装置, 各种各样的规章体制也在不断改进完善, 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还由于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往的电力运行检修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各种弊端。以往的检修方法当中因为时间太过短暂, 很容易就会发生装置修理时间不适而产生无用功或者不及时等情况,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检修工作的效率, 甚至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 因为传统理念的影响, 我国企业对于相关生产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远远高于对设备检修的重视。所以, 也就谈不上能有什么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管理理念。伴随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以及电力企业本身的迅速发展, 电力运行检修的相关管理已经突显出它的重要性。电力运行检修保障了电力企业的迅猛发展, 我们只有把相关管理做好之后, 才可以使电力企业更好地展开企业运营, 进而使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2 电力运行检修技术管理的措施

其一, 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问题, 给电力设备建立一个完好的数据库, 实时地对设备进行监控,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必须做到及时有效, 特别应该在工作当中改善设备状态检测体系, 电力企业优先发展提供保证。在监测过程当中, 如果发现设备的情况不正常, 就要在第一时间展开观察并做下相关记录, 要及时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一定要有效。在一般的状况下, 要经常展开数据分析, 了解设备工作的相关状况以及变化的规律, 这样才可以把隐患消除, 为设备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其二, 在对电力运行开展检修工作的过程当中, 千万不能忽略相关资料的前期收集, 我们必须对前期的原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重视起来, 也必须这样, 我们才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地解决在设备当中出现的问题。这里的原始资料就是指设备的现存状态的资料和与其相关的实验资料, 这也是反映设备情况的根据之一。在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过程当中, 我们必须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所有相关的原始资料展开整理与分析, 这样才能够从中了解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 当前的形式必须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与装置在第一时间搜集并加以分析整理。展开科学的搜集, 就是把建立的数据系统以及实时的监控系统分门别类, 也就是一定要使用现代化的方法对相关的装置展开远程监控, 在第一时间收集有效的资料进行一定的积累。有效地分析整理已有资料, 假如只是收集原始的资料却不加以高效地分析整理也是无用功, 一定要把相关的资料进行高效地整理并且加以分析, 同时建立起有关的资料库。

其三, 预知性管理。这里展开的预知性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指使用精准的、实效性强的原始的资料, 同时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此同时, 还要展开与之相关的数据评估, 可以通过评估获得的数据展开分析整理, 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使得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得无用功的产生大大减少了, 效率也就相应的获得了提高。这种预知性的装置管理的手段可以科学合理有效地调整检修的频率与检修的强度, 进而能够避免无效的作业, 这有助于节约时间, 还能够有效地明确相应的检修工作, 节省时间, 使得效率得以提高。

其四, 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对于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 还是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风险, 因此在展开电力运行检修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系统,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持续地完善。这里的风险管理系统就是要做好相关的装置的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也包括工作人员安全的管理。

3 结语

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要重视对装置展开实时有效的检测, 综合有效地研究影响设备工作状态的相关因素。一定要做到对设备展开预知性检修。必须根据相关的检查结果确定内容与确检的时间, 对设备展开科学合理的保养, 一定要做到早检查、早知道, 早发现、早处理, 彻底杜绝由于设备问题进而影响生产的现象发生。

摘要:当前, 我国的电力经济增长模式处于极其重要的转型的过程当中, 对于电力运行来说, 以往检修技术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技术需要。要想实现现代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选择的道路与方法就是完成现代化的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带动电力企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本研究探讨了当前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运行检修,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云明.关于电力企业设备的检修管理的科学探讨[J].电力研究, 2009, (9) :141.

[2]陈智.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检修工作研究[J].科学技术, 2011, (3) :59-60.

基于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探讨 篇9

关键词:电力运行,检修,技术管理

0 引言

良好的电力检修工作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并面临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期间, 更应该做好基础工作, 从根本上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当今社会更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 从管理出经济效益也是新兴的理念之一。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电力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途径, 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手段。尤其是传统设备检修手段越来越不符合当前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进行科学的设备检修以及技术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

1 电力运行检修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 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检修采用的是计划检修形式。所谓计划检修形式是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 对相关电力设备按照一定的计划定时定量地进行相关检修工作。这种检修形式的特点在于检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强制性, 尤其是设备的检修时间十分固定。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的电力运行检修形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关电力企业自身更是在不断地发展。相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积极引进新技术以及新设备, 各种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电力运行检修方式开始显现出各种弊病。传统的检修手段中由于时间过于短暂, 难免会出现设备修理时间不适而出现无用功或者不及时等现象, 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检修工作效率不高, 甚至会影响企业生产, 严重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重视相关生产,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设备检修。更谈不上有什么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管理观念。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 以及电力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电力运行检修的相关管理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电力运行检修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做好了相关管理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地进行企业运营,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 电力运行检修管理中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预防性维修

状态检修主要指的是设备维修人员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 通过巡视、检查以及试验相互综合的方法, 综合评价设备的运行状态, 并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的方式, 获得一定数量级的实际运行状态, 然后在根据这种状态来决策具体的检修, 从而实现检修的高效, 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当电网企业规模较小, 设备较少时而且设备质量大抵相同时, 则可以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和累积一定的操作次数之后进行一次检修, 这种检修模式具有一定的效果, 那就是能够有效的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防患于未然, 但是这种定期检修的模式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会出现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从而不合适较大规模的电网公司的预防式的维修。

状态维修模式主要基于每一个电网设备的状态进行维修, 而基于可靠性的维修则是将整个电网系统融入一体, 通过综合评价和检测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 比如评测设备的安全系数和故障风险, 以及检修成本从而进行预防性的维修。

2.2 注重前期收集瓷料

在进行设备检修时, 尤其应该注重前期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力求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设备问题。原始数据的收集对于电力运行检修是十分重要的。原始数据是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以及相关实验数据, 是较为全面具体的反应设备状况的依据之一。在工作过程中,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当前环境下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及时收集数据, 并分析之。首先, 应该科学地收集数据, 包括分门别类地建立数据体系以及建立实时监控体系。实时监控体系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相关设备进行计算机监控, 及时采集有限现场实时数据, 并进行一定的积累。其次, 应该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仅仅采集原始数据而不加以有效利用将会使得原始数据收集工作沦为无用功, 只有将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 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才真正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3 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在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对设备异常状态的分析, 尤其是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完善设备状态检测系统, 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进行有效运行。在实时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设备出现异常状况应该及时进行跟踪观察,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予以解决。同时, 还应该为相关电力设备建立一定的健康数据库, 及时进行有效地数据分析, 掌握相关设备运行变化规律, 以保障电力设备的良好运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及时有效的消除相关设备隐患, 做好相关设备的保养。

2.4 实施设备预知性管理

实施设备预知管理就是指以准确的实时原始数据为依托, 利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数据分析手段, 进行一定的数据预测。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减少一些无用功, 提高检修以及生产效率。例如。在在进行设备监控时, 发现相关设备状态良好, 那么就可以适当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如若发现相关设备的数据预测存在一定的差距, 则需要适当提高检修频率, 及时进行检修。这种预知性设备管理办法可以合理科学的调节检修频率以及检修强度, 从而避免无效作业, 提高工作效率。预知性管理可以提前进行好相关设备检修的准备工作, 从而大大地节约相关时间, 可以合理确定相关检修工作, 节省工作时间。

2.5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电力运行检修是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风险性, 因此, 在进行电力运行检修的过程中建立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仅指做好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 更是指做好人员安全管理工作。首先, 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加强了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才有可能在生产生活中真正地将相关安全规章制度予以实施。在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其内容既要包括人员自身安全条例, 更要包括设备操作管理安全标准。应该同时进行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培训, 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真正提高了相关安全意识, 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安全生产以及电力设备运行检修工作。

3 结语

本文提出的状态检修即是强调对设备的实时监督与全方位的检查, 对设备运行状态的不同因素进行有效地综合分析。尤其是应该做到对设备进行预测性检修, 同时根据相关检查结果确认未来检修内容以及确认时间。实施设备预知性管理的本质是科学保养相关设备, 做到早检查早知道, 早发现早解决, 避免因为设备问题而影响生产。这种与传统周期性计划性相迥异的电力运行检修技术的管理手段可以很好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降低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损耗, 从未提高相关经济效益。在电力设备检修的各个环节中, 只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检修才能更好的做好相关工作, 从而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叶建明, 张黎明, 佘宇东.变电检修的“三控”目标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 (21) .

[2]马野.浅谈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 2011 (8) .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检修技术 篇10

目前, 国家对电网的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电网的主要设备要实现安全可靠运行, 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设备完好率, 才能达到电网坚强和供电可靠。如果没有可靠的运行技术水平, 企业就没有稳定的供电保障, 发生一次停电事故就会使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1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把“安全第一”这道防线牢牢地扎根在班组,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

1.1 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变电运行人员是以搞好设备管理为基础, 改善设备状况, 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稳定为己任。变电运行这个岗位, 每个值班员都有自己想法, 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作好本职工作不出事故, 要做好一名合格的运行值班员, 一定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还要有干好本职工作的素质、意识和责任心, 做到每件事心中有数。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 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 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

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运行管理制度, 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 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 如果只是按照规定的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不仅会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且对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变电运行设备的及时检修能够减轻现场的工作量, 降低变电所停电次数, 减少线损, 给电力企业节省了成本。往往就会使设备事故扩大, 造成更大事故, 因此, 当设备发信号时, 我们应沉着应对, 认真检查设备发出信号, 并做好记录, 并检查其他设备是否受到影响, 将有关设备情况汇报当值调度和当值值班负责人, 严密关注发信后设备运行情况, 进行现场分析, 听从上级指示;为保证遇到事故时运行人员能正确快捷地处理事故, 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 在日常的工作中运行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培训新技术, 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 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 避免事故的发生。

1.2 建章立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在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中, 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闭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和职效考核办法,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诚然有了健全的安全组织, 不等于就抓好了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还在于基层管理者, 能不能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对于高电压设备的验电, 在没有专用工具时, 可应用绝缘棒, 依据放电声和有无火花来加以判断。接地线的装设应放在感应电压可能产生和可能来电的位置, 根据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避免工作中的扯皮及安全管理脱节。

1.3 强化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巡视维护工作

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认真做好设备进场安装后提前介入工作;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 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 严格把好验收关, 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如果开关的构造是弹簧式的, 相关技术人员就要对弹簧储能进行检查以确定其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开关的构造是液压式的, 则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压力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符合规格。待所有的项目均已经检查过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下则可以进行电力的输送。变电运行工作, 危险性高, 安全事故突发性强,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变电运行安全的管理, 减少突发安全事故带来的灾难和损失, 必须做好防范工作, 建立有效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方案。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 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最后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 制定修试计划, 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 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 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 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2 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分析

2.1 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

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有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定期解体点检。在线监测是通过变电所的分散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式电液调节器、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 在线监测和显示各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离线监测是采用便携式振动监测仪、油液分析仪、红外线热成像仪、超声波检漏仪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而获得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定期解体点检是在设备的大、小修, 低谷消缺, 设备停运期间按设备解体点检标准、检修工艺及作业标准对设备解体以判断设备部件可能发生的劣化倾向状态。不同设备依据不同的等级可采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监测手段相结合, 设备等级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可靠性, 对人身、设备的安全性, 影响设备的出力和效率, 环保影响等方面的重要程度, 制定分值标准, 对设备评估打分, 以确定其等级。

2.2 设备的故障诊断

目前, 在设备故障诊断中, 结合现场实际, 有很多诊断方法:如振动诊断、噪声诊断、射线诊断、污染诊断及专家系统等。振动诊断是机械设备状态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简称。在设备诊断技术领域中, 振动诊断是普遍采用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可根据对振动信号 (位移、速度、加速度、高频能量、幅值、相位、频谱以及分析的频率范围) 测量处理和分析识别的结果, 在不停机、不解体的情况下, 就能对机器故障的原因、部位以及劣化程度有所了解。一般机器故障的60%~70%是通过振动和由振动辐射出的噪声反映出来的。专家系统有两类: (1) 是基于知识的智能诊断系统, (2) 是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系统又分为多种, 如基于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模糊神经网络诊断、基于分形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分形神经网络诊断及集成网络神经诊断等。

2.3 设备的状态预测

设备运行状态的预报实际上就是设备状态特征向量的预测, 若根据现场的要求设定设备的报警域值, 就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并能预测一段时间内设备的运行状态趋势。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模型很多, 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预测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因其仅用于短期敞测、机械磨损较理想, 因而对断路器等设备更为重要。灰色系统理论用于设备状态预测的模型主要有两种:基于灰色系统动态模型DM的灰色预测模型, 基于残差信息开发与应用的数据列残差辩识预测模型。转动设备轴承的机械磨损, 一般都是遵循浴盆曲线的规律, 因而对于这一类设备的轴承可以根据前一阶段磨损值运用灰色系统两种模型, 预测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磨损, 这对合理安排检修周期更为经济。从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看, 无论事故后检修还是预防性检修都是与技术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 状态检修也一样。实施状态检修, 是有技术基础的。只有把这个基础夯实, 我们的状态检修工作才能够健康地发展, 获得长期的利益。

3 结语

变电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过程, 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 认真做好各项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加强变电设备运行的检修技术, 才能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供电企业安全发展、创造效益, 给社会带来稳定。

参考文献

[1]谭英军, 贾恩学.浅谈“变电运行管理与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7) .

[2]谢衔.关于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学决策, 2008 (11) .

上一篇:外来音乐因素下一篇:烈士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