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2024-05-07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精选十篇)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篇1

关键词:食品,甲醛,检测方法

近几年来, 有关甲醛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如2008年10月查出的螃蟹和银鱼中加入甲醛;2012年5月, 山东白菜喷甲醛用于保鲜等。因为甲醛已被WHO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质, 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 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2位。也就是说, 大量食用甲醛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长期食用可致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向食品中添加甲醛。美国环境保护局给出的建议是:甲醛每日的容许摄入量 (ADI) 为每公斤体重0.2 mg。我们综述了食品中的甲醛的检测方法, 以供将来开发我们更便捷的甲醛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1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目前, 国内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甲醛的标准主要有:SN/T 1547-2011进出口食品中甲醛的测定液相色谱法[1], NY/T 1283-2007香菇中甲醛含量的测定[2], SC/T 3025-2006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3]。根据相关研究文献, 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大致可归纳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法、催化动力学法5大类及其他检测方法。其中常用的是色谱法, 涉及的食品有啤酒、香菇、果汁、乙醇类饮料、牛百叶和虾仁等, 具体如下。

1.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甲醛与某种显色试剂反应, 生成在一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性的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特定物质, 而后依据测定的吸光度值计算甲醛的含量。根据显色剂的不同, 分光光度法主要有乙酰丙酮法[2,3,4,5,6]、变色酸法[7]、酚试剂法[8]、品红-亚硫酸法[9]、AHMT法[10]间苯三酚法[11,12]和盐酸苯肼法[13]等。如文献[12]用间苯三酚作为显色剂通过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在室温条件下, 甲醛和间苯三酚能快速反应生成一种不稳定的能够吸收474 nm波长光的衍生物, 利用流动注射技术控制试剂和样品的混合及反应时间, 可以建立起测定限为0.023μg/ml的甲醛检测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加工食品中甲醛的测定。

1.2 色谱法

色谱分析方法具有高速、高效及高灵敏、样品用量少等特点, 适于分离复杂混合物,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农业等领域。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甲醛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联用法。

1.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主要有直接法、衍生气相色谱法。直接法方法简单、快速, 样品经柱分离后, 用FID检测, 方法检出限可达0.01 mg/L。衍生气相色谱法主要是利用2, 4-二硝基苯肼 (DNPH) 和食品中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生成2, 4-二硝基苯腙, 如黄伟雄[14]报道了面类制品中游离甲醛的GC测定, 样品经DNPH衍生后用正己烷萃取, HP-17分离, ECD检测。该法优点是灵敏度高, 对低分子量醛的分离非常有效。

1.2.2 离子色谱法

该原理是将甲醛氧化成甲酸, 从而测定甲酸根离子的含量。该方法检出限为2.5 mg/L。刘甜[15]利用英蓝渗析技术结合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吊白块 (可释放出甲醛) , 样品经浸泡超声提取, 经英蓝渗析后直接进样分析, 结果重现性好, 干扰小, 回收率高。黄凤妹[16]利用超声萃取技术结合离子色谱法成功用于腐竹样品中吊白块的检测。

1.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食品中甲醛的经典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547-2011进出口食品中甲醛的测定液相色谱法[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标准SC/T 3025-2006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3]的定量测定方法部分用到了高效液相法。

另外, Wang等[17]利用2, 4-二硝基苯肼 (DNPH) 修饰的强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起测定果汁中甲醛的方法;Xu等[18]利用基于离子液体分散的液液微萃取和微波辅助衍生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起测定饮料中甲醛的方法;Liu等[19]利用液相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起测定香菇中甲醛方法;Wang等[20]建立起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啤酒中甲醛的方法, 将甲醛和2, 4-二硝基苯肼在含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114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衍生化合物, 当反应溶液升温至60℃时, 溶液发生分层, 衍生化合物会富集到富含表面活性剂相中。在最优化条件下, 检测甲醛的检测限为0.7 ng/ml,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以RSD表示) 分别是4.2%和5.5%。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啤酒样品中甲醛的检测, 这些啤酒样品中甲醛含量范围为172~385 ng/ml。上述测试结果与使用中国国家标准方法测试的结果一致。建立起的方法能够快速灵敏地萃取和检测啤酒中甲醛。

1.2.4 气相色谱-质谱 (GC-MS) 联用法

黄晓兰等[21]建立了用GC-MS测定食品中甲醛和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方法, 回收率在88.4%~93.8%, 检出限为0.1mg/kg。该方法已应用于面粉、面条、啤酒、饮料等各类食品中甲醛和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测定。Bianchi等[22]用五氟苄基羟胺盐酸盐进行探针衍生化结合固相微萃取技术, 建立起GC-MS测定12种鱼类样品中甲醛的方法;朱晓楠等[23]建立了一种高压微波同时提取和衍生化食品中甲醛的方法, 快速高效地提取干制虾仁中的甲醛, 利用GC-MS检测甲醛的衍生物。

1.3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检测食品中甲醛主要有示波极谱法、电位法和传感器法。

1.3.1 示波极谱法

示波极谱法是一种控制电流极谱法, 用示波器观察或记录极谱曲线。如张文德[24]在p H值为5.0的醋酸-醋酸钠介质中, 用示波极谱法测定饮料中甲醛, 结果显示, 峰电流与甲醛浓度在0.1~0.8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 且测定不受干扰。

1.3.2电位法

电位法也称离子选择电极法, 是利用膜电极将被测离子的活度转换为电极电位而加以测定的一种分析方法。如邓殳[25]利用p H复合电极测出溶液中的电位值, 得出溶液中甲醛的含量, 结果表明, 甲醛含量在1.5~500 pg/ml范围内时,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可达0.4μg/ml。该方法用于4种冰冻鱼产品甲醛的含量测定, 结果满意。

1.3.3 传感器法

用于检测甲醛的传感器有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光生化传感器等。电化学传感器比较简单, 成本较低。缺点是所受干扰物质多。光学传感器价格比较贵, 且使用的广泛性受到限制。虽然光生化传感器提高了选择性, 但是由于酶的活力及其他因素导致传感器不稳定, 缺乏实用性。Herschkovitz等[26]利用甲醛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该方法采用生物测定仪器和流动注射仪器联用, 用酶甲醛脱氢酶和Pos-EA化学修饰screenprinted电极, 该传感器能测定水溶液中30 ng/ml的浓度。该方法选择性好, 适用性强, 稳定, 使用相应的脱氢酶可以测定相应的物质。

1.4 荧光法

荧光光度法因其快速简便, 灵敏度高而得到广泛重视, 在微量甲醛的分析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张建霞等[27]建立一种测定食品中痕量甲醛的荧光分光光度法, 与乙酰丙酮法对照, 结果基本一致。赵小青[28]建立了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食品及饮料中痕量甲醛的方法。甲醛浓度在5μg/L~3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1.28μg/L。Fabio等[29]采用荧光检测器和一灵敏的流动注射分析体系测定乙醇类饮料中的微量甲醛。主要应用三氟乙醛-P (4-氨基-3-戊烯-2-酮) 与甲醛的反应, 生成3, 5-二乙酰基-1, 4-二氢二甲基吡啶 (DDL) , 荧光波长为410和510 nm, 该方法的检测限为3.0 ng/ml。无需样品前处理, 已成功用于乙醇类饮料中甲醛的检测, 用FIA系统可达每小时处理60个样品。Zhao等[30]利用在线微波辅助衍生化技术结合流动注射荧光检测建立起检测食品中甲醛的方法, 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2 ng/ml, 适用于甲醛含量在0.05 ng/ml~2.000μg/ml之间的样品检测, 该方法测试速度可达28次/h。

1.5 催化动力学法

李国强等[31]建立了测定微量甲醛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并用于测定水发食品牛百叶和虾仁中甲醛的含量, 结果与国标方法一致。刘京萍等[32]建立起测定干燥食品中的甲醛方法,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7×10-5g/L, 线性范围为0.109 2~0.312 0mg/L。用于实际样品的甲醛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7.9%~103.0%, 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ui等[33]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动态分光光度检测食品样品中超痕量甲醛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在硫酸介质中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而进行的。Yue等[34]介绍了一种合并区辅助气驱流动注射装置快速检测浅色啤酒中甲醛技术, 本技术是基于甲醛在磷酸介质中催化维多利亚蓝B和溴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的。通过光度计测量维多利亚蓝B在其最大吸收波长618 nm处的吸收衰减情况来检测相关的氧化反应。进行本方法测试仅需160μl试剂和40μl样品溶液即可。可检测浓度在8~700 ng/ml范围内的甲醛, 测试速度大约为每小时50个样品, 对于浓度为20 ng/ml的甲醛样品, 本方法对标准偏差 (RSD) 为2.1%。该法可直接用于测定啤酒中的甲醛含量。另外, Vladimiy等[35]建立起基于乙醇氧化酶和甲醛脱氢酶催化反应的检测鱼类食品中甲醛的方法, 并用于鳕鱼食品中甲醛的检测, 效果良好。

1.6 其他检测方法

随着分析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分析方法用于食品中甲醛的分析检测, 如微电泳法、电子鼻法、磷光猝灭法及原子吸收间接法。

1.6.1 微电泳法

Zhang等[36]采用新型微电泳测定甲醛和乙醛, 该方法无需浓缩等前处理, 采用电化学检测器和新型微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甲醛和乙醛。本研究甲醛最低检测限为9.10×10-9g/ml。

1.6.2 电子鼻法

Zhang等[37]建立起利用电子鼻测定海鲜食品中的甲醛及其腐败气味。结果表明, 动态模式下章鱼中甲醛含量测试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4.1%, 各种浓度甲醛测试结果的符合率为93.1%。

1.6.3磷光猝灭法

Liu等[38]在玫瑰红-溴酸钾-吐温80体系的基础上, 利用固相基质-室温磷光猝灭的方法测定痕量甲醛。因为玫瑰红在滤纸上能发射强烈的室温磷光。溴酸钾有氧化作用, 能使室温磷光猝灭。甲醛的存在, 能与溴酸钾反应生成溴单质, 溴能氧化玫瑰红, 从而引起磷光猝灭。磷光强度与甲醛的浓度呈正比。吐温80的存在能使磷光强度增强9.1倍, 或者更高。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040~4.0 pg/ml, 检测限是1.1×10-14g/ml, 该法灵敏、简单、快速。

1.6.4 原子吸收间接法

冯玲等[39]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方法。利用甲醛与斐林溶液反应,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反应中定量释出的铜量或银量, 间接换算成甲醛含量。结果表明, 铜和银的质量浓度分别在7.000和6.000 mg/L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且回收率在99.6%~101%之间 (Cu) 和81.9%~84.2%之间 (Ag) 。

2 展望

室内新房甲醛检测方法 篇2

室内甲醛检测方法:

一、电化学传感器法

电子感应设备检测,这是最为简单的方法之一,在我们家庭中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过在购买这类仪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质量问题,很多市场上面这类仪器检测出来的室内甲醛含量值不精确;

二、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甲醛要酸性条件下吸附在涂有二硝基苯担体上,生成稳定的甲醛腙。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OV色谱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测定范围:若以0.1L/min流量采样20L时,测定范围为0.02-1mg/m3。检出下限:0.01mg/m3。

三、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是根据空气中甲醛和酚试剂产生化学反应,根据在试纸上颜色的深浅作为参考,这有点类似我们初中上化学课做的ph实验。

四、甲醛快速检测试纸法

试纸前端的反应部分为黄色,当试纸的反应部分黄色较深事。代表室内甲醛的浓度较高;试纸的反应部分黄色较浅时,代表室内甲醛的浓度较低,具体要参照标准比色卡,读出大体的数值,判定室内甲醛浓度是否超标或超标的大体范围。

室内甲醛检测收费标准:

1、质监局、环保局有大型单位,测试结果精确到零点几倍,测量相对精确,但费用高,30平的收费就在400元左右.

2、个人空气治理公司。小型检测仪器,费用50200元,现场检测,时时出数据。

3、自购家用甲醛监测仪,24小时实时监控室内的甲醛浓度,超标自动报警,可随时查看。

4、甲醛自测盒,从网上购买,按照使用说明自己动手进行检测,特点就是省钱、方便,但相对存在的误差也高于其它三类检测标准。

专家介绍,正规测量甲醛公司会到现场采集空气样本,取得样本以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样本分析化验,一般在3-7个工作日内出检测结果。

一个房间为一个点;

20平为一个点,即一个收费标准,市场价格在350-400元;

50平的情况下就定义为3个点,这时的收费标准就会在900-1000元。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检测公司均按照这样甲醛检测收费标准来收费的,根据房间的数量以及房间的大小来划分点,最后进行收费测量。

普通除甲醛方法:

1.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甲醛污染有着吸附作用,可以适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家具吸附宝:对室内有害物有些催化分解作用,可以适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除味剂及甲醛捕捉剂:在装修工程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

4.甲醛封闭剂:涂刷于未经油漆处理的家具内壁板和人造板,减少甲醛释放量。

催化技术强力除甲醛方法:

催化技术也被称为冷触媒技术,以多元多相催化为主,结合超微过滤,从而保证在常温常压下使多种有害有味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物质,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边吸附边分解,提高了吸附污染颗粒物种类、吸附效率和饱和容量,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吸附材料的的寿命是普通材料的20倍以上,针对性比较强,可以对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分解。

化学中和技术除甲醛方法:

目前森美环保专家研制出了各种除味剂和甲醛捕捉剂,这类产品一般采用络合技术,破坏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分子结构,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而逐步清除,最终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但要注意使用时机,最好结合装修工程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

植物除甲醛方法:

1、吊兰

特性:养殖容易,适应性强,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一般房间养l~2盆吊兰,空气中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2、虎尾兰

特性:叶簇生,剑叶刚直立,叶全缘,表面乳白、淡黄、深绿相间,呈横带斑纹。常见的家庭盆栽品种,耐干旱,喜阳光温暖,也耐阴,忌水涝。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3、长春藤

特性:是最理想的室内外垂直绿化品种,常绿藤本,枝蔓细弱而柔软,具气生根,能攀援在其他物体上。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卵形,盆栽需要量日渐增多。它典型的阴性植物,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

功效:强盗除甲醛。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

4、芦荟

特性: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茎节较短,直立,叶肥厚,多汁,披针形。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能力不强,不耐荫。

功效:它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杀菌、美容的功效。现已经开发出不少盆栽品种,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用于装饰居室。

除甲醛注意事项说明:

根据室内环境污染有针对性的选择植物。有的植物对某种有害物质的净化吸附效果比较强,如果在室内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养殖,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污染治理效果

根据室内环境污染程度选择植物。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污染、污染值超过国家标准1倍以下的环境,采用植物净化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选择和摆放植物。夜间植物呼吸作用旺盛,放出二氧化碳,卧室内摆放过多植物不利于夜间睡眠。卫生间、书房、客厅、厨房装修材料不同污染物质也不同,可以选择不同净化功能的植物

根据房间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植物净化室内环境与植物的叶面表面积有直接关系,所以,植株的高低、冠径的大小、绿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净化效果。一般情况下,10平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篇3

关键词:空气 甲醛污染物 分光光度 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13-01

甲醛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属于一种具有高度危害的化学品,被人们称为健康的无形杀手,会使人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现象,还会使人出现肝损伤以及中枢神经损伤等危害,严重的会造成胎儿畸形,甚至出现鼻咽癌等疾病。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甲醛的危害,集中精力于甲醛检测方法的研究中,进而对甲醛的危害進行更好的控制。

1 酚试剂比色法测定甲醛

1.1 试验原理

酚试剂与存在于空气中的甲醛反应,生成嗪,在酸性溶液中嗪会被高铁离子氧化,进而形成一种蓝绿色的化合物,结合这种化合物颜色的深浅程度展开比色定量。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4mg/m3。

1.2 分析步骤

绘制标准曲线,取具塞比色管10ml,通过甲醛标准溶液对标准系列进行制备(见表1)。

在各管中加吸收液至5.00mL,再加入0.4mL的硫酸铁铵溶液(1%),将其摇匀,放置15min,取1cm的比色皿,在波长630nm的作用下以水作参比,对各管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测定。

1.3 试药

用来配制吸收液的酚试剂属于进口产品,与其他原料相比成本费用非常高,其他试药可以使用分析纯试剂(见表2)。

1.4 精密度与准确度

经过分析,含甲醛的两个统一样品(2.97mg/L和3.55mg/L)的测定结果分别为2.87、3.00、2.89、2.97、2.88、2.98、2.98 mg/L和3.49、3.48、3.47、3.49、3.51、3.55、3.55 mg/L,重复性标准偏差分别是0.056mg/L和0.033mg/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1.9%和0.9%。

2 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甲醛

2.1 原理

用水将甲醛吸收后与乙酰丙酮在PH=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发生作用,在沸水浴条件下很快生成一种稳定的黄色化合物,测定需在波长413nm处进行。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mg/m3。

2.2 分析步骤

对标准曲线进行绘制。通过6支25ml的比色管按照下表中的内容对标准系列进行配制。(见表3)

通过水稀释定容到10.0ml刻线,将2.0ml的0.25%乙酰丙酮溶液加入其中,将其混匀后置于沸水浴中,将其加热3min,然后放冷至室温,将水作为参比,吸光度确定应在波长413nm处进行测定。

2.3 试药

所有试药都是分析纯,需要对乙酰丙酮进行蒸馏提纯(见表4)。

2.4 精密度与准确度

经过分析,含甲醛的两个统一样品(2.97mg/L和3.55mg/L)的测定结果分别为2.98、2.98、2.89、2.91、2.92、2.97、2.96mg/L和3.49、3.51、3.47、3.48、3.52、3.53、3.55mg/L,重复性标准偏差分别是0.037mg/L和0.029mg/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1.3%和0.8%。

3 结语

通过两种分光光度法对空气中的甲醛进行测定,试验中两种方法都用同种样品展开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两种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以及精密度准确度均与要求相符合。通过简易的操作和对成本的检测以及对样品的处理等方式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对空气中的甲醛进行测定的方法都很适用,但是因为试验中使用的酚试剂价格比较昂贵,其检测成本与乙酰丙酮法相比明显高出很多,因此在允许的范围内应该通过乙酰丙酮法针对样品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1]尚秀丽,冯文成,索陇宁,陈淑芬,唐蓉萍.室内装修材料中甲醛污染物的检测与防治方法[J].中国建材科技,2013,(5):12-16.

[2]万才超,焦月,李正伟.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检测方法研究现状[J].当代化工,2014,(2):310-312+316.

[3]范睿.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1):107-109 +1 12.

食品中甲醛污染物的来源和检测方法 篇4

1 食品中甲醛污染物的4个来源

1.1 动植物和微生物天然代谢产物中的甲醛

大量研究已证明在鱼、贝、虾、香菇、瓜果、蔬菜中均可检出天然存在的本底甲醛[3,4],其中香菇和水产品中甲醛的产生机制研究得最为清楚。香菇菌酸在γ-谷氨酞转肽酶作用下脱去香菇酸上的谷氨酰生成脱谷氨酰香菇酸,而后在半胱氨酰亚砜裂解酶作用下产生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并同时转化为香菇精和甲醛等物质[2]。水产品主要指海水鱼、虾、贝类、蟹,体内的氧化三甲胺在氧化三甲胺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内源性甲醛,由于淡水鱼类中没有氧化三甲胺酶,因此检测到的内源性甲醛含量很低[5]。

1.2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甲醛

一些食物成分受物理因素(光、热、高温、高压)、化学因素(酸、碱、盐、水解)、生物因素(微生物发酵)的影响,能够自动氧化分解为甲醛等物质。此外,美拉德反应、Strecker降解反应、糖类的脱水和热解反应均可能使碳-碳键断裂生成甲醛和其它挥发性物质[6]。例如,香菇子实体在干燥加工的过程中甲醛含量显著上升,这与干燥工艺本身相关;研究发现鱿鱼丝在加工过程中,蒸煮和焙烤工序使鱼体内氧化三甲胺在高温条件下迅速分解成二甲胺和甲醛[7,8];甲醛是啤酒酵母的一种代谢产物,在啤酒发酵过程中麦汁溶氧、接种酵母代数、接种酵母数、还原温度、麦汁浓度等因素会影响啤酒中甲醛浓度[9]。

1.3 食品原(辅)料中引入的甲醛

有研究对生产鱿鱼丝的几种辅料的甲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辅料醋酸中的甲醛会对鱿鱼丝成品造成污染[8];Buckley等人比较了所食饲料中含有和不含有甲醛的奶牛产奶中甲醛的含量,结果证明前者含量是后者的10倍[10]。

1.4 食品容器和环境中存在的甲醛

甲醛作为一种化工材料可能存在于塑料、蜜胺、纸、罐头等食品包装材料中,并在与食品发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迁移从而污染食品[11,12,13]。

2 食品中甲醛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目前食品中甲醛检测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5类: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催化动力学法和电泳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色谱法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光谱法中的分光光度法,各类方法原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相关检验标准见表1。

注:相关检验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SC/T 3025-2006、GB/T 21126-2007、SN/T 1547-2011、SN/T 3546-2013、SN/T 4010-2014;乙酰丙酮法:NY/T 1283-2007;GB/T 5009.49-2008;NY 5172-2002;SN/T 2183-2008;盐酸苯肼法:GB/T 5009.61-2003;变色酸法:SN/T 2183-2008;示波极谱法:GB/T5009.178-2003

3 食品中甲醛污染物的检测意义

3.1 食品安全监管

测定食品中甲醛污染物含量可以准确掌握食品中甲醛本底值数据,保证依法公正裁量向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违法行为,防止执法过程中失之于宽,亦或失之于严。2015年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法,严厉的法律处罚更加需要精确、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和证据材料,食品污染物限量值及卫生标准是其中关键组成部分。在我国虽然甲醛已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但由于食物中甲醛污染物来源甚广,且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食物自身代谢或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谓无法避免,因此不应将甲醛限量值一刀切式的规定为“不得检出”,而应根据由科学的检验方法获得的各类食品中甲醛本底值范围的权威数据制定合理的甲醛限量值。目前我国与食品中甲醛污染物相关的卫生标准仅有卫生部发布的GB 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甲醛限量值为≤2.0 mg/L和农业部发布的NY/T273-2002《淡色啤酒行标》,甲醛限量值为≤0.2 mg/L。

3.2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加强事前防范减少事后监管是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核心,对于如甲醛一类对消费者健康危害大且存在范围广的污染物应加强检测力度。目前,我国食品污染物网监测工作重点放在非法添加物、有限量值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和农、兽药、重金属残留方面,忽视如食物中甲醛污染物等一类食物中天然存在、目前尚无限量值的污染物,原因在于限量值缺失使监测结果无法评判,导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结果存在难度。然笔者认为,此类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并不应只限于行政任务需求,而应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控制的角度兼顾食品污染物种类及含量的大数据搜集工作,一方面,为国家制定污染物限量值提供可靠的官方数据;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此类数据细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从而更好地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加以控制,保证百姓吃得放心。

3.3 社会舆论

科学、可靠的食品中甲醛污染物检测数据,能够防止个别由甲醛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或舆论话题的非理性发酵导致的食品安全舆论危机。目前,我国国民舆论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态度已达到“零容忍”的程度,消费者向往无瑕疵食品安全环境的愿望无可厚非,但若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可靠的信息来源,就极易产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用脚投票”的不良情绪,因此应用科学的手段获得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并由此提供合理解释成为破解食品安全舆论危机之利器。甲醛在我国消费者眼中早已达到食品安全之殇的程度,可谓谈之色变,获得并公布食品中天然存在的甲醛含量数据和以国家标准形式公布的安全限量值,有利于疏导公众对食品中甲醛的紧张情绪,使其能够以更加科学的心态对待此类问题。

3.4 社会经济

在甲醛含量较高的食品如香菇、奶酪等进出口贸易中,我国亟需建立起自己的限量标准,借用欧盟、日本等地区或国家的标准并非长久之计,测定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甲醛污染物本底值是基础。此外,通过了解各类食物中甲醛本底值及生产、加工工艺对此值的贡献程度,还能更好地指导消费者对甲醛含量较高的食物的消费行为,以及食品加工企业对生产、加工过程的把控。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甲醛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食品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文章将食品中非法添加甲醛与甲醛污染物加以区分,综述了食品中甲醛污染物的来源,各类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标准,最后从安全监管、风险监控、社会舆论和经济4个方面论述检测食品中甲醛污染物的重要意义。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验检测方法论文 篇5

(1)有些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得该环境的有毒重金属量会高于一般地区,比如一些特殊的矿区、海底火山附近等,使得该地区的动植物有毒含量高于其他地区。

(2)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有害重金属也污染了食品。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等造成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而生物通过环境摄取了重金属后又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到人体内发生潜在的危害。

3种方法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比较 篇6

关键词:食品检测 菌落总数 效果 比较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6-0000-00

1简析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法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乳制类食品的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且从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中,可以知道:2010年,我国乳制类食品的人均消费量就已经达到了16千克左右,是2000年乳制类食品人均消费量的两倍。可见,我国乳制类食品在社会经济市场中的需求量是呈递增趋势发展的。其次,由于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可以直接反应出其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采用最先进的菌落总数检测法,对食品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检测。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具有较高的质量,我们就应当加强对食品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检测的力度,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探析三种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法的对比实验

目前,因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出现,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法也实现了更新换代,且这些新型的检测法较传统检测法来说,也具有更高的检测效果,其操作性也比较高。因此,现针对三种目前最为常见的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法,对其进行对比实验,以为我国食品检测部门的工作提供主要依据。

2.1实验材料及设备

本实验所需运用到的材料有:

(1)实验样本:来自于某一农场中的原乳;(2)实验材料:牛肉膏、氢氧化钠、葡萄糖、琼脂、

磷酸氢钾、蛋白胨以及其它实验试剂;(3)实验设备:隔水式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PH测试仪、电子调温仪、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浴炉以及电子分析天平等。

2.2实验过程

2.2.1实验步骤

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量取一定量的实验样品;(2)用十倍系列对实验样品进行稀释;(3)取三份稀释液,每份1毫升,并分别将其放入三个无菌培养皿中;(4)分别在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8毫升已经配置好的培养基,然后对其进行充分摇匀;(5)将三个培养皿进行倒置培养;(6)静置一定时间之后,对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总数进行统计。

2.2.2实验选取的三种食品菌落总数检测法

2.2.3检测

(1)实验样品的稀释:1)量取四份等量的原乳样品,并将其进行编号S1、S2、S3、S4;2)量取25毫升原乳样品,置于250毫升的稀释液内,搅拌均匀,将其制成10-1的待检液;3)量取1毫升10-1的待检液,将其加入装有10毫升稀释液的试管中,摇匀,制成10-2的待检液,按照此步骤,分别制取10-3、10-4以及10-5三种类型的待检液。值得提出来的是:配置待检液到加入培养基的这段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2)培养:1)分别量取1毫升的10-3、10-4以及10-5的待检液,将它们进行倾倒接种;2)每种类型的培养基做2个平板,并配置空白对照组实验;3)当琼脂固化之后,将待检液进行倒置培养。

(3)统计:选择形状较好,且生长情况良好的菌落平板,对其进行菌落总数统计。其中,统计周期为一天,连续统计三个周期。

3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3.1统计结果

按照我们之前选取的三种食品菌落总数检测法,分别对四份待检液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检测。

当实验所用到的材料相同,但培养的温度不同时,FDA检测法的检测效果比GB/T检测法要高。其次,在通过等时间培养后,我们依照统计出来的结果,对培养温度变量下菌落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其比较结果为:FDA检测法>GB/T检测法>IDF检测法。可见,当培养温度在35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更有利于原乳样品中菌落的生长,其检测效果也比较好。

3.2三种检测法的检测效果对比

三种菌落总数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如下表2。

分析表3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IDF检测法的检出效率明显比其它两种检测法要高,且该检测法的检出效率是GB/T检测法的2.1倍,而FDA检测法的检出效率却是GB/T检测法的1.4倍。

3.3三种检测法检测效果的差异性

针对这三种检测法,我们对其的检测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将分析得出的方差制成了表3。

从统计学的角度上,对表3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四份待检液间F=0.32<1时,这四份待检液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表明该检测结果适合不同待检液的检测。而当三种检测法间的F=2.08>F0.05的时候,这三种检测法的检测结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也就是:IDF检测法>FDA检测法>GB/T检测法。

3.4检测结果

从上述几个表中,我们可以得知:IDF检测法的效果最好,具有菌落成长情况优良、形状清晰、容易辨别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较为突出的,那就是检测的时间比较长。其次,虽然FDA检测法的效果比GB/T检测法要好,但是它们具有的优点都是相同的,即:易于操作、检测时间短。另外,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能够影响菌落总数检测结果的因素有: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检测法以及培养温度等。

因此,我们现从培养温度的方面上,对其进行简单的说明:因不同食品中所含的细菌种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它们的检测温度也就随之具有了差异性。在本实验中,我们对三种检测法使用到的培养温度都不同,为:37、30以及25摄氏度。其中FDA检测法与GB/T检测法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统计的范围以及培养温度上面,从表2中我们可以知道:在35摄氏度的温度下,待检液中菌落总数的检出效率明显比37摄氏度时要好,所以,35摄氏度的温度更有利于待检液中细菌的生长。

4结语

从三种菌落总数检测法的对比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35摄氏度的培养温度是食品中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且从检测效果的角度上来看,IDF检测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FDA检测法,最后才是GB/T检测法。虽然,这三种检测法的检测效果不尽相同,但由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从不同的层面上来看,它们都是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的最佳方法。

收稿日期:2015-02-24

作者简介:刘清清(1986—),男,江苏盐城人,助理工程师,本科,目前在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从事检验工作。

食品中甲醛定量测定方法进展 篇7

一、分光光度法

(一)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原理是甲醛在过量铵盐存在的情况下, 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的2, 5-二乙基-1, 4-二氢卢剔啶, 在该化合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 然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甲醛含量[1]。此方法受金属离子干扰小, 显色液常温下可稳定10小时以上, 检出限为0.2mg/kg。

(二)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原理是甲醛在浓酸存在的条件下与变色酸 (1, 8-二羟基萘-3, 6-二磺酸) 生成紫色化合物, 在该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 (580nm) 处,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定量[2], 检出限为0.1mg/L[3]。刘劭钢等用0.1%变色酸和86%浓硫酸作吸收液, 检测限达到20μg/L[4]。柏林洋等使用浓磷酸和过氧化氢混合体系替代原来具有危险腐蚀性的浓硫酸, 与甲醛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在特征波长570nm处作光度测定, 使原方法更为简便安全[5]。

(三) 乙酸乙酯分光光度法

乙酸乙酯法测定甲醛的原理是甲醛在弱酸环境下与乙酸乙酯及氨反应, 生成的化合物在375nm处有最大吸收, 甲醛浓度与其吸光度符合比尔定律[4]。

(四) 荧光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的原理是利用乙酰丙酮、铵盐和醛基反应生成黄色的荧光产物, 然后用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

二、色谱法

现阶段, 用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甲醛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甲醛分子太小, 若直接进入GC分析, 出峰太快且在FID检测器上无反应。液相色谱法也因甲醛极性太大而与溶剂峰同时流出, 且在紫外光处无吸收而无法检测。因此, 食品中的甲醛测定一般要先将其衍生, 再进行测定。

(一) 衍生气相色谱法

衍生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衍生剂是2, 4-二硝基苯肼。含有甲醛的样品与DNPH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2, 4-二硝基苯腙, 用二硫化碳洗脱, 经2000mm×3mm OV色谱柱分离, 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 保留时间定性, 峰高定量。王佰华等[6]用此种方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游离甲醛, 结果显示, 甲醛的检出限为0.05mg/kg, 在0.1~20.0mg/L范围内, 甲醛线性关系良好。在0.5~5.0mg/kg浓度水平下, 分别请3个不同实验室用此种方法进行甲醛测定, 3个实验室间的RSD为2.7~4.4%, 说明此方法的准确度良好。徐天源等[7]将此种方法用于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检出限为0.1μg/ml, 甲醛浓度在0.2~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干扰试验中, 当甲醛浓度为4.0μg/ml, 相对误差控制在±5%时, 钾离子、500倍的钠离子、铵根离子、400倍的乙醇、锌离子、钙离子、300倍的镁离子、铅离子、200倍的乙醚、铜离子、10倍的钡离子均不产生干扰, 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由此可见, 使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醛具有准确度高和选择性好的优点。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甲醛检测方法之一, 目前已被美国环保局 (EPA) 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 等采纳为标准方法[8~9]。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 甲醛与衍生剂2, 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2, 4-二硝基苯腙, 经萃取剂二氯甲烷提取、浓缩、干燥, 再经甲醇溶解, ODS-C18柱分离, 紫外检测器在65nm处检测, 以峰的保留时间定性, 峰面积定量。国内有很多学者已将此种方法应用于食品中甲醛的检测实验中。彭锦峰等[10]用此方法测定六种食用香菇中的甲醛含量, 以乙腈和水 (V/V=70/30) 为流动相, 352nm为检测波长, 结果是六个样品中有五种均检测到甲醛, 甲醛质量分数为34~292mg/kg。甲醛的检测限为8.2μg/L, 线性范围在10.7~856μg/L, 加标回收率为72%~93%。殷茂荣等[11]在对水发海参的测定实验中, 用甲醇和水 (V/V=65/35) 作为流动相, 365nm为检测波长进行测定, 方法检出限为0.05mg/L, 并对样品衍生后的稳定性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样品衍生后室温放置72小时后分析, 结果无明显改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彭科怀等[12]对啤酒中的微量甲醛进行了检测, 实验表明, 该法分离效果良好, 定量准确, 平均回收率为94%, 变异系数2.96%, 标准工作曲线在0.0125~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实测样品甲醛含量在0.04~0.043ppm范围内结果较好。

用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 具有精密度好, 回收率高, 线性关系良好, 性能稳定, 结果准确, 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其不足之处是检测前需将样品衍生化, 检测较为费时, 对仪器设备要求高, 不适于现场快速检测。

三、滴定法

室内甲醛检测方法 篇8

关键词:甲醛,检测

本文在对室内空气污染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对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周期;当室内有固定污染源时,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分布以及扩散程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1 甲醛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释放周期研究

1.1.1 实验目的及意义

为了解甲醛的释放特性, 以确定家全净化的必要性, 进行了此次研究。此次研究实验确定一新放入居民客厅的柜子为室内污染源, 对其内以及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分别进行逐月的连续检测, 以确定柜子 (可代表人造板家具) 甲醛散发的特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甲醛浓度的影响。并根据其散发特性确定是否有必要采取净化措施。

1.1.2 实验方法

此实验在一居民的客厅中进行, 客厅中有一1*0.8*0.5m的人造板柜子, 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源。对未放入柜子以及放入柜子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以及柜子中甲醛浓度进行每月七天, 每天三次的连续检测。其中室内空气甲醛浓度在距柜子2m处检测, 因居民经常在这一位置活动。在每次检测完成后, 将柜门打开一定时间, 是柜内甲醛放出。并在每天使用的过程中开柜门一次。

1.2 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分布研究

1.2.1 实验目的及意义

在一有固定污染源的封闭房间里, 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分布是否均匀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 使本次处理研究的基地, 此次实验通过对一门窗全部关闭的办公室的不同位置三点, 一天内不同时间浓度的检测, 来确定在有固定污染源的封闭房间里室内甲醛浓度的分布情况以及相互影响状况。

1.2.2 实验方法

次实验在一有窗户与外界相连的办公室进行。室内甲醛散发源为两个面积为1.28平方米的人造板半工桌。在门窗全部关闭的情况下, 对室内不同位置 (窗口、办公桌、以及门口处) 进行一天三次不同时间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检测, 室内采样点布置见图1-1。其中窗口实验点3与办公桌实验点2间距为2.25m, 办公桌实验点2与门口处实验点1间距为4.05m。

1.2.3扩散研究

1.2.3.1实验目的及意义

在有固定污染源的情况下, 封闭室内甲醛的扩散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 以及各影响因素众多, 以及各影响的不确定性, 目前国内外对此还没有确定的数据表述。此次研究仅为粗劣的确定甲醛扩散的快慢程度, 以极其扩散后, 距污染源一定距离处的浓度增长情况。因此, 此次实验研究选在一居民的客厅中进行, 首先确定其室内空气中甲醛未放入柜子前的本底浓度, 然后放入一人造板柜子作为固定污染源。通过对开柜门前后柜子内以及距柜子一定距离各点的甲醛浓度的检测, 定性的说明其扩散快慢程度。

1.2.3.2实验方法

此实验在一户居民的客厅里进行。客厅室内空气甲醛本底浓度检测结果为0.049-0.065mg/m3, 后放进一个人造板柜子, 从而引起甲醛污染。柜子放置位置距门、窗都有一定距离。在门窗全部关闭的情况下, 其位置处空气流速为0.01-0.05m/s。

在柜子内、距柜子0m、1m、2m处分别设采样点1、2、3, 对甲醛浓度进行检测, 其布置见图1-2。由于柜子放在地上, 因此采样时采样器放置在地上。首先, 对柜子外0m、1m、2m处进行室内空气甲醛浓度本底采样, 然后再关闭柜门的情况下, 对柜子内甲醛进行采样。采样后, 将柜门开启20min后, 关闭柜门, 然后分别对柜子内、距柜子0m、1m、2m处进行采样。

1.2.4实验分析方法

在以上实验中, 释放周期实验和扩散实验甲醛分析遵循《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9GB/T16129-1995) , 分析采用752型分光光度计。所有实验采样用KB-6A型空气采样器进行。

2 甲醛释放的长期性

2.1 实验结果

通过连续检测, 各月柜子中甲醛浓度以及距柜子2m处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见表1-1。

2.2 实验讨论结果

此次实验对柜子中甲醛浓度进行了连续七个月的检测, 由图1-2的连续检测结果, 人造板柜子中的甲醛浓度水平一直很高 (0.417-9.664mg/m3) ,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一段时间的浓度下降后还有升高的趋势。可见, 由于在人造板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甲醛, 在随后的时间里, 人造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人造板中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的污染过程, 正常条件下, 甲醛的挥发速度很慢, 人造板在投入使用10年之内, 都会持续不停地向外散发甲醛, 并且其污染水平不会随着时间推移降低, 相反其浓度水平还有还有升高的可能性。因此, 人造板中的甲醛具有释放时间长、释放量大的特性, 单纯的依靠短时间的开柜门释放其中的甲醛是无法彻底消除甲醛污染的,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去除。

3 室内空气甲醛浓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3.1 实验结果

通过对办公室连续三天, 每天三次的检测, 由一天内不同时段的甲醛浓度分布, 我们可得出在上午的两个采样时间中, 位于桌子处的2点浓度相对较低, 且多数情况下 (第二天检测结果除外) 都是1点浓度高于3点。下午16:30的结果为2点浓度最高, 1、3两点浓度偏低, 并且相差不大。从总的一天来看, 1、3两实验点全天变化浓度差较实验2点浓度差大。

3.2 实验结果讨论

在此次试验中, 位于室内的两个人造板办公桌为室内污染源。在上午时1点浓度最高, 这是因为1点位于墙角, 室内很少通风, 污染物在1点形成了浓度积累;3点位于窗口, 虽然室内甲醛不断向此扩散也造成了一定积累, 但渗风对其室内甲醛浓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天风速较小, 渗风影响微弱) , 致使其点浓度低于1点;2点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散发源, 在一天晚上和当天的上午没有阳光直射桌面, 在上午的测量中, 其点温度相对较低, 甲醛散发量较小, 而前一天其点形成的高浓度不断向低浓度扩散, 由于三个实验点微小的误差, 使得空气密度由微小差别, 也导致气体两侧运动带走污染物, 因此其点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相对较低。

在下午太阳直射桌面, 导致桌面温度上升, 增加了甲醛的释放量, 而且空气流通慢, 短时间内不易扩散, 因此, 在两点形成了较高的浓度, 而1、3两点还没有受到影响。同时1、3两点在前一天和上午形成的较高浓度, 由于浓度差的存在而向低浓度缓慢扩散, 导致浓度有所降低。

在位于污染源的2点, 由于其点存在着气、固两相平衡, 在气象污染物被带走的同时, 固相污染源会向气象传递污染物以保持一定平衡;同时, 由于污染源处浓度较其周围稍高, 易形成涡流, 从而污染物不易散去。因此, 全天浓度变化1、3两点浓度差大于2点。

可见, 即使再有渗风的影响下, 在同一天内, 位于同一室内的不同点, 室内空气甲醛浓度分布并不均匀, 并且其相互之间影响非常缓慢。

参考文献

[1]张国强, 喻李葵《.室内装修谨防人类健康杀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162

浅谈甲醛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影响因素 篇9

甲醛是细胞原生质毒物, 它可直接作用于氨基、巯基和羧基, 生成次甲基衍生物, 从而破坏机体蛋白质和酶, 使组织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凝固、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后, 可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 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 能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 能引起慢性中毒, 出现粘膜充血, 皮肤刺激症, 过敏性皮炎, 指甲角化后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室内空气中如果甲醛类含量过高, 对眼睛和皮肤都有刺激作用, 若长期接触、会使人感到周身不适、头痛、眩晕、恶心、甚至可引起鼻癌。由此可见, 甲醛已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 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甲醛含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 对其含量的分析方法按样品的不同也各不相同, 一般可分为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 色谱法具有准确、稳定、灵敏等特点, 但是因仪器昂贵而不易推广, 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经典的方法, 可不受一些经济条件、人员水平等因素的限制, 具有其独特的推广价值。

1 定性检测

1.1 间苯三酚法

取样品制备液5ml于10ml纳氏比色管中, 然后加入1ml 1%间苯三酚溶液, 2min内观察颜色变化。溶液若呈橙红色, 则有甲醛存在, 且甲醛含量较高;溶液若呈浅红色, 则含有甲醛, 且含量较低, 溶液若无颜色变化, 甲醛未检出。

该方法操作时显色时间短, 应在2min内观察颜色变化, 若样液的颜色较深或者呈浅红色, 则不适合此法。

1.2 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法

取样品制备溶液5ml于10ml纳氏比色管中, 然后加入1ml 4%盐酸苯肼, 3~5滴新配的5%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溶液, 再加入3~5滴10%氢氧化钾溶液5min内观察颜色变化, 溶液若呈蓝色或灰蓝色, 说明有甲醛, 且甲醛含量高, 溶液若呈浅蓝色, 说明有甲醛且甲醛含量低, 溶液若呈淡黄色, 甲醛未检出。

1.3 品红-亚硫酸法

利用甲醛与品红-亚硫酸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呈紫色的特性, 此法操作简便, 其他甲醛和酚不干扰测定, 测定范围宽, 但是其比色液很不稳定, 重现性差, 在测定低含量的甲醛时差异较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2 定量检测

2.1 高浓度甲醛 (1mg/ml) 碘量法

取含20mg甲醛左右的溶液与25ml碘标准溶液 (0.1mol/L) 于250ml碘量瓶中混合, 立即用3%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至颜色退至浅黄色, 静置暗处15min后, 加入100ml新煮沸但已冷却的蒸馏水。多余的碘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滴定接近终点时 (淡黄色) , 加入新配制的1g/100ml的淀粉指示剂1ml, 继续滴定到溶液变为无色为止, 同时用蒸馏水做平行试验, 经计算得甲醛含量。

2.2 乙酰丙酮法

乙酰丙酮法指在过量铵盐存在下, 甲醛与乙酰丙酮通过沸水浴反应3min或25℃室温下经2.5h反应生成黄色的二乙酰基二氢二甲基吡啶, 于波长413nm比色定量甲醛含量。

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的特异性好, 干扰因素小, 酚类和其它醛类共存时均不干扰, 测定时生成的显色物质在10h内显色稳定, 检出限达到0.25mg/L[1], 测定线性范围较宽, 适合相对高含量甲醛的检测,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对部分甲醛样品进行乙酰丙酮法比色分析时, 曾出现样液稀释后吸光度反而大于稀释前吸光度的现象, 这说明乙酰丙酮法测定甲醛时吸光度与甲醛量的关系不属于单调函数, 即同一吸光度可能有不同量的甲醛与之对应, 为此曾做了一些实验, 了解了乙酰丙酮法测定甲醛时, 在一定范围内甲醛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 而随着甲醛量的不断加大, 吸光度会出现不会增大甚至下降的现象, 因此, 如果直接用该吸光度参与回归计算, 就可能出现错误。在实际操作中, 对于甲醛大概浓度范围未知的样液,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必须确定样品甲醛含量是否在回归方程的线性范围内, 可将待测样液按不同稀释比稀释后取系列浓度的样液加显色剂后观察溶液颜色, 如果a加入显色剂混匀后, 溶液黄色开始不明显或无色, 水浴后才显黄色, 一般含量不是很高。b加入显色剂混匀后即显黄色, 甲醛含量通常很高;若是沸水浴并冷却后溶液中有针状晶体析出或是黄色会慢慢退去等现象时, 甲醛含量超高, 需要稀释近百倍后比色检测或是直接用碘量法滴定甲醛含量。

2.3 4-氨基-3-联氨-5-巯基-1, 2, 4-三氮杂茂 (AHMT) 比色法

AHMT法指甲醛在碱性溶液中与AHMT缩合反应, 经高碘酸氧化生成6-巯基-5-三氮杂茂[4, 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 溶液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比色定量[2]。

该法特异性和选择性均较好, 在大量乙醛、丙醛、丁醛、苯甲醛等醛类物质共存时不干扰测定, 大量的SO32-、S2-、NH3对测定也无干扰, 检出限0.04mg/L, 但是, 该法在操作过程中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 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 重现性较差, 不易操作。

2.4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甲醛与酚试剂 (MBTH) 反应生成嗪, 嗪在酸性溶液中被三价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 根据颜色深浅, 比色定量。此法适宜低含量甲醛的检测, 一般情况下应用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 该法操作中显色时间与温度有关, 若室温低于15℃时, 显色时间一般30min, 20~35℃时一般15min显色完全, 放置4h稳定不变[3], 该法优点是灵敏度高, 干扰小, 一般少量的酚、乙醇、其它醛干扰测定较少, 但二氧化硫共存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滤纸过滤器予于以排除[4], 酸度过大将抑制显色反应, 一般p H 3~5[5]。

2.5 变色酸法

变色酸法指将甲醛在浓硫酸介质中与铬变酸 (1, 8-二羟基萘-3, 6-二磺酸) 作用, 在沸水浴中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于波长580nm进行比色定量的方法, 此法灵敏度高, 操作简单, 检出限为0.1mg/L[6], 比色液稳定, 缺点是在浓硫酸介质中进行不易掌握且不同的醛类、烯类化合物及二氧化氮等对测定呈正干扰或负干扰, 醇共存时不干扰测定, 主要受到酚类的干扰、酚含量在2ug以上时测定结果明显偏低。

综上所述, 测定甲醛的方法较多, 但是各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在样品测量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因而在选用何种测量方法上要多方考虑、对比确定。

摘要:分析比较甲醛的常用检测方法中的优缺点, 重点论述了各种测定甲醛的分光光度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甲醛,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

参考文献

[1]GB13197-1997, 水质甲醛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1]GB13197-1997, 水质甲醛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2]何小青, 罗美中, 蓝勇波等.直接蒸馏滴定-AHMT法联合测定食品中的吊白块[J].冶金丛刊, 2004, 151 (3) :16-18.[2]何小青, 罗美中, 蓝勇波等.直接蒸馏滴定-AHMT法联合测定食品中的吊白块[J].冶金丛刊, 2004, 151 (3) :16-18.

[3]刘文君, 赵红, 白亮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检测, 2003, 19 (4) :32-35.[3]刘文君, 赵红, 白亮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检测, 2003, 19 (4) :32-35.

[4]杨建忠, 王耀武.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和限定标准[J].毛纺科技, 2003 (4) :55-58.[4]杨建忠, 王耀武.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和限定标准[J].毛纺科技, 2003 (4) :55-58.

[5]杨玉华, 李利军, 刘延冬.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影响因素[J].化学建材, 2005, 21 (3) :9-11.[5]杨玉华, 李利军, 刘延冬.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影响因素[J].化学建材, 2005, 21 (3) :9-11.

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检测方法的探讨 篇10

关键词:人造板,甲醛,检测

人造板的使用是现代装饰装修的一大亮点,其主要包括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及其表面装饰板等。就当前的生产技术而言,因甲醛具有强烈的粘合性及有加强板材硬度、防虫、防腐等功能,使得人造板的生产还不能抛开甲醛。人造板装饰材料具有实用性、耐用性、美观性,且价格便宜,是目前首选作为室内装饰的主要材料。但甲醛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甲醛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进入人体,引发多种疾病。高浓度的甲醛接触人体时会刺激眼,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水肿,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甚至诱发癌变,引起白血病。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类对生活中的必需品——室内装修材料的质量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性、耐用性、美观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而安全性、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求绿色、环保、零污染、无毒害的装饰材料已经成为当今研发、生产和消费的主流。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大问题,同时人造板甲醛的释放量检测也成为质检人员的大问题,如何做到准确、高效、公平、公正是每个质检人员的终极目标。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甲醛释放量测定的注意事项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580-2001《室内装饰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中甲醛释放量的测定引用GB/T17657-2013《人造板及其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甲醛释放量测定方法,测定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甲醛标准曲线

甲醛标准曲线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影响标准曲线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甲醛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性。GB/T 17657新旧版本标准中规定标定甲醛标准溶液的方法——碘量法,GB/T 2912.11-2009中规定甲醛标准溶液的标定采用亚硫酸钠法,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比较繁琐,标定一次连同前期准备差不多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可以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购买甲醛标准溶液,其价格与标定成本相当,发货速度很快,使用起来方便,更重要的是准确度高。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检测过程中标定甲醛标准溶液带来的很多麻烦,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保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笔者建议购买甲醛标准溶液来绘制标准曲线。

2.乙酰丙酮试剂

GB/T 17657-2013指出标准曲线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乙酰丙酮储存开始12 h颜色逐渐变深,为此,使用前必须储存12 h,有效期为6周。乙酰丙酮试剂经长时间贮存后其灵敏度会稍有改变,所以每月都应重新做标准工作曲线,每周都应检查标准曲线。

3.光度计测定时强光的影响

通过做两组平行样,将已显现出黄色的一组暴露于阳光下,一定时间后暴露在阳光下的那一组会退色,吸光度也比没有暴露那一组明显变小,因此在用光度计测定样品多的情况下一定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4.样品的取样部位

GB/T 17657-2013中没有对样品的取样部位作明确规定,只是给出了试样的长宽和厚度以及试样平衡处理的要求,而实际上对于同一个试验样品,尤其是成品板材,要测定其甲醛含量时,正确选择取样部位是常重要的,有时甚至关系到检测产品的合格情况。表1是同一样品不同取样部位所测的甲醛释放量。

由表1可以看出,在样品边缘取样的甲醛释放量明显比距离边缘20 cm处取样测得的甲醛释放量小。试样再做成成品后靠边缘的部位很容易挥发,而越到样品的中间部位越不容易挥发,因此,取样时一定要从样品的中间取,切不可为了省时省力造成检测数据的不准确。

5.温度和湿度

在干燥器法测定甲醛释放量中温湿度对甲醛释放量结果的影响很大。温度对结果的影响是随着收集温度的升高,收集液显色后的吸光度值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固化后的脲醛树脂就开始分解而放出甲醛,并且随处理温度的不断上升,分解的速度也在加剧。甲醛的聚合物在湿度大的环境中还会逐步水解,水解过程中释放大量甲醛。相对高的湿度可以促使更多的甲醛从人造板及其制品中释放出来。由此可知,高温高湿使得人造板释放更多的甲醛。因此,需建立一个恒温恒湿试验室,以保证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均匀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是很有必要的。

GB/T 17657-1999与GB/T 17657-2013新旧版本共同使用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使用现状是GB/T 17657-1999与GB/T 17657-2013共同使用,由于GB18580-2001《室内装饰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甲醛释放量引用的还是GB/T 17657-1999,旧版就不能作废。标准在修订后有了新的版本,过了过渡期,旧版本理应作废,否则,修订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笔者认为发行标准时应该考虑到标准的协调配套,应及时对GB 18580-2001《室内装饰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进行修订。

缺检出限

GB/T 17657-1999与GB/T 17657-2013新旧版本都没给出检出限。检出限定义是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国内把检出限分为3类:仪器的检出限、方法的检出限、样品的检出限。方法的检出限是指一个给定的分析方法在特定条件下能以合理的置信水平检出被测物的最小浓度。是表征分析方法的最主要的参数之一。而本标准中没有给出检出限,也没有给出甲醛在低于多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比如增加取样的倍数。因此,为适应检验工作实际需要,应当给出检出限,提高检验结果的科学性。

上一篇:艾滋病基本知识下一篇:英语中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