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基本知识

2024-05-07

艾滋病基本知识(精选十篇)

艾滋病基本知识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安阳市市区内2家医疗机构和3个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316名。

1.2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用Epi Data录入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316名调查者中,城区医务人员149名,其中男91名,女58名,年龄19~52岁,平均28.7岁;本科及以上28名,大专64名,中专57名。乡镇医务人员167名,其中男98名,女69名;年龄20~56岁,平均30.1岁;本科及以上10名,大专88名,中专69名。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相关知识

在18个调查题中,市区和乡镇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正确回答率超过50%的仅有6项,其中,市区的有8项,乡镇的只有6项。

3 讨论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窗口期”认识不足,83.54%的医务人员认为检查HIV为阴性,接诊时就不会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的可能性。8.86%的认为从外表就能看出是否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79.75%的医务人员还认为针头在使用后应该立即套上针帽。近1/4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不可能接触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病人。说明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还很欠缺,导致防护意识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相关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20.89%不知道被针头刺伤后首先要做的是立即用水清洗后消毒包扎,不了解在暴露后是先行局部紧急处理再报告的原则。79.43%的不知道最佳的预防性用药时间。由于缺乏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的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乡镇医务人员中,63.47%不知道使用过的穿刺针等锐器应该与棉签、敷贴等分别存放。21.56%的还缺乏对接触所有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意识。部分医务人员存在艾滋病恐惧心理。79.43%的医务人员认为艾滋病患者的尿液、大便、泪液、汗液有传染性,68.04%的医务人员认为艾滋病职业暴露后一定会感染,57.91%的医务人员认为皮肤完整接触血液,也会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情况会导致医务人员出现防护过度的现象,有可能对患者产生歧视态度。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暴露的检查和处理机制[3,4,5,6]。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防护技能,做到对艾滋病患者既不歧视、不恐慌,又严格做好自身保护,减少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联合国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R].2006.

[2]陶新学,黄华,章晓云.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l(13):66-68.

[3]蒋天伦,李兵,黎儒青,等.HIV流行形势及医院感染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4(11):396.

[4]周英凤.职业性危害对护士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19 (15):73-75.

[5]郭瑞章,刘保池.艾滋病病毒职业性暴露后的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5,2(06):15-16.

艾滋病基本知识 篇2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一、流行概况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截至XX年11月21日,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合计约3950万。其中成人3720万,妇女1770万,小于15岁的儿童230万。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XX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累计报告艾滋病19156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7713例;死亡13632例,估计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以下特点:

1.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2.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3.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4.艾滋病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5.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6.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1993年,甘肃省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至XX年12月底,全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32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4例,已死亡48例。流行范围波及甘肃所辖14个市55个县,超过全省所有县数的一半。目前,甘肃省虽属艾滋病低流行区,但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存在与高流行区相似的高危人群及高危行为。主要表现在:普通群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自我防范意识差;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低;通过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比例持续上升,女性患病比例逐年加大;吸毒人群静脉注射比例逐年上升。甘肃省艾滋病防治形势同全国一样正处于关键时期。

二、艾滋病的病原体及其特点HIV是一种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

HIV能发生变异,使机体产生出来的抗体不能识别病毒;病毒变异很快,给研制疫苗带来困难。

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不易存活;HIV对环境中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亦不强,高温蒸煮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三、艾滋病的传播1.艾滋病的传染源:艾滋病病人及HIV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人是HIV的惟一宿主。HIV一旦进入人体,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并且长期存活于人体内,成为持久的传染源。

2.HIV的传播的三个条件:有足够量的HIV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体内排出;

具备一定的途径使足够量的HIV从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HIV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体内。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注射被污染的血制品;移植感染者的器官;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使用不洁医疗器具,理发、美发工具。

性交传播:同性和异性性接触;gj具有最大的传染危险;无保护的性交或口交;传播效率:gj>阴道性交>口交。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通过母乳喂养过程中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传播概率:分娩>怀孕>哺乳。

4.非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不会造成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造成传播;蚊虫叮咬不会造成传播;家养动物的抓、咬伤不会造成传播;

与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家属一起工作、学习及日常接触也不会造成传播。

四、临床表现从HIV感染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一般包括4个时期。

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为非特异性,似感冒,能很快自愈。在感染HIV后最初的一段时间,血液中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时期在医学上称为窗口期,平均为2周-3个月。处在窗口期的患者体内艾滋病病毒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因此此时传染他人的危险度很高。

无症状感染期在急性感染期后的一段时间,感染者进入无明显症状的时期,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平均8-10年。

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机体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前的一段时间,称为艾滋病前期。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

艾滋病期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患者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最终患者的免疫功能全面崩溃,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即进入艾滋病期。

五、诊断与治疗确诊艾滋病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患者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当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现一系列艾滋病临床症状或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牗cD4细胞<200/mm3牘时,就要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初步形成了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也就是常说的“鸡尾酒疗法”。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增加cD4细胞数量、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除采取抗病毒治疗外,还采取及早治疗已出现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支持、免疫调节和心理治疗。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艾滋病病人要坚持规范服药,治疗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随意停药或不定时、不定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治疗失败。

六、预防控制1.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

3.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策略: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4.预防措施HIV/AIDS是可以预防的,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单一性,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了有利条件。

切断“流行三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能有效地阻断流行。

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医疗卫生机构在控制HIV医源性感染中起决定性作用。

5.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重要措施。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可消除或缓解因怀疑感染艾滋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可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采取适宜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VcT门诊进行咨询检测。

咨询和检测是保密的。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个人可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阳性者,可通过咨询获得有关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认试验、治疗、预防母婴传播、预防感染他人和得到关怀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或转介信息服务。

6.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

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是指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选用合适的药物,对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进行长期维持治疗,以减轻他们对阿片类物质的依赖,减少由于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引起的疾病、死亡和引发的违法犯罪,使阿片类物质成瘾者回归社会。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基本知识 篇3

(一)基本概述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也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般要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在这一期间,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工作和生活,但能够传染艾滋病病毒给其他人。艾滋病病毒的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可以治愈的药物和方法,如果得到恰当的治疗可以延长生命,但是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传播途径传播。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主要有: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或侵入人体的医疗器械;与他人共享注射器静脉吸毒;不安全的性行为;患有生殖道感染或者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可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者婴儿。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传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研究表明,在未干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达15%~50%,在欧美为16%~20%,泰国为19%~24%,非洲25%~40%。

(二)流行状况

据统计,2003年全世界每天有6 000育龄妇女和2 000儿童感染HIV,截至2003年估计有1 850~2 000万育龄妇女感染HIV,其中受到母婴传播威胁的儿童有250万,新感染儿童为70万,有1 400万儿童因为艾滋病成为孤儿,至今已有50万儿童因艾滋病死亡。艾滋病病毒感染使全球新生儿死亡率增加了75%。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全球已有3 7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近一半是女性。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专家估计截至2003年底艾滋病感染人数已经超过84万。中国艾滋病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表现在妇女感染比例增加,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人数的增加,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会快速增加。近几年,我国艾滋病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1998年的15.3%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39%。在部分高发地区研究显示,孕产妇中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3%~0.7%。艾滋病感染途径中母婴传播的比率从1997年的0.1%增长至2003年的0.5%。我国部分地区研究结果表明,在艾滋病高流行区,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35%~50%左右,说明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形势非常严峻。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4个措施:通过健康教育、避免危险行为、安全性行为等方法,预防育龄妇女感染HIV;预防感染的孕产妇的艾滋病母婴传播;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和家庭提供综合关怀和支持(PMTCT+)。国外的经验和研究证明,通过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如开展孕期自愿咨询与检测、应用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婴儿人工喂养等,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一)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供预防及治疗HIV/AIDS的相关知识。

2.对普通人群和夫妇进行健康行为倡导和干预。

3.积极治疗性传播疾病。

4.减少不安全输血。

5.告知相关的可能给妇女带来的不利因素,如歧视和暴力。

6.进行安全的性行为,倡导避孕套的使用。

7.进行婚前保健和艾滋病检测,了解婚前感染状态,以利于婚育选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性伴感染。

(二)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非意愿妊娠

1.帮助育龄妇女了解其HIV感染状态。

2.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供预防及治疗HIV/AIDS相关知识,包括母婴传播的预防。

3.向HIV感染妇女及其丈夫提供咨询服务,使他们充分了解母婴传播对本人、孩子和家庭的危害,对于今后妊娠能做出知情的选择。

4.提供避孕咨询,避免非意愿妊娠。

5.倡导使用避孕套作为避孕、计划生育和防病的理想工具。

(三)预防感染的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

1.向孕产妇提供充分的自愿咨询与检测(VCT)。

2.确保HIV感染孕产妇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相关服务。

3.让孕产妇和家庭充分了解母婴传播的危害,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

4.对终止妊娠者提供人工流产服务。

5.对继续妊娠者,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提供咨询、孕期保健、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等服务。

6.提倡住院分娩,提供安全分娩服务,避免产时感染。

7.为新生儿安全喂养提供支持与咨询服务。

(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关怀和支持(PMTCT+)

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和家庭提供综合关怀和支持,主要是在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预防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提供综合的支持和关怀,其中又以社区提供产后支持和关怀为主。提供综合的关怀和支持使服务范围扩大和延伸,可以使孕产妇和家庭得到更多的健康保证,进而使更多的孕产妇自愿接受此项服务,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和他们的新生儿以及家庭。关怀和支持包括以下内容:

1.治疗和关怀护理,主要有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和姑息治疗。

2.社会心理支持,包括提供咨询服务、精神和心理支持、随访咨询和社区支持。

3.人权和法律支持,以保障艾滋病患者的基本人权,包括HIV/AIDS患者的参与,使艾滋病患者能够得到基本的尊重,减少侮辱与歧视的发生。

4.社会经济因素的支持,主要是物质支持、多种渠道提高艾滋病家庭的经济收入和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仅在试点地区开展,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规范的预防工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较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相对滞后。为此,国家提出将预防母婴传播作为艾滋病综合防治重要工作之一,明确了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为预防工作的目标人群。国家为这一人群提供免费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为孕产妇提供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预防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正在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社会动员,形成多部门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预防体系。

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要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工作,通过加强孕产妇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产后随访等促进预防措施的落实。妇幼保健机构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承担辖区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培训、信息收集、汇总等工作。及时发现阳性孕产妇,并将情况报告疾病控制部门。疾病控制部门要对新婚人群和孕产妇的HIV筛查试验及确认试验给与积极的配合和指导,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孕产妇给与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承担助产服务及婚前保健的医疗保健机构,均要承担预防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并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

现阶段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主要包括:在各地区开展针对育龄妇女及孕产妇家庭的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多部门参与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群众的预防意识;医疗保健机构应该为婚前保健的男女双方、所有孕产妇免费提供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为孕产妇免费提供HIV检测服务;帮助艾滋病感染的孕妇知情选择妊娠结局,并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手术或者助产服务;开展咨询、心理支持和综合关怀服务;为阳性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预防用药;提供安全助产;指导阳性产妇人工喂养;为婴儿免费进行HIV检测等。

为做好预防工作,医务人员在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时还应该注意严守职业道德,做好保密工作,在工作中注意职业暴露的保护。

服务行业业主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篇4

关键词:艾滋病,服务行业,调查

为掌握宾馆饭店、美容美发厅、歌舞娱乐厅和桑拿按摩浴室等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对艾滋病防治的态度、行为,为政府制订艾滋病预防控制政策及相关单位确定艾滋病干预模式提供依据,对遂昌县城区的服务行业业主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县卫生监督所登记在册的所有县城的宾馆(饭店)、旅店、美容美发厅、歌舞娱乐厅、桑拿按摩浴室等娱乐服务行业业主。

1.2 材料与方法

经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法后自行设计“服务行业业主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内容包括业主基本情况,艾滋病传播、防治等基本知识及其法规政策,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的态度、行为等。由经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被调查者逐一说明,并采取现场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者本人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

1.3 调查基础资料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应调查139人,实际调查131人,调查率为94.24%,收回有效答卷127份,有效应答率为96.95%。

2.1.2 行业分布:在127人中,美容美发73人,占57.48%;宾馆饭店34人,占26.77%;桑拿按摩室17人,占13.39%;歌舞娱乐厅1人,占0.79%;同时兼营美容美发和桑拿按摩浴室2人,占1.57%。

2.1.3 年龄和性别特征:男性47人,占37.01%;女性80人,占62.99%。年龄15岁~组3人,占2.36%;20岁~组14人,占11.02%;25岁~组23人,占18.11%;30岁~组27人,占21.26%;35岁~组27人,占21.26%;40岁~组17人,占13.39%;45岁~组4人,占3.15%;50岁~组4人,占3.15%;拒答8人,占6.30%。

2.1.4 户籍状况:本县103人,占81.10%;本省外县21人,占16.54%;外省3人,占2.36%。

2.1.5 文化程度:小学16人,占12.66%;初中69人,占54.33%;高中或中专34人,占26.77%;大专以上7人,占5.51%;拒答1人,占0.79%。

2.1.6 婚姻状况:未婚35人,占27.56%;已婚79人,占62.20%;离婚7人,占5.51%;丧偶2人,占1.58%;拒答4人,占3.15%。

2.2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

平均知晓率为71.43%。其中,目前艾滋病是否可以疫苗预防、药物治愈,政府部门有无免费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和可否从人的外表判断感染艾滋病4个知识点的知晓率较低,见表1。

2.3 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

平均知晓率为80.66%,其中对共用碗筷或水杯、蚊虫叮咬和共用牙刷或剃须刀是否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见表2。

2.4 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平均知晓率为60.79%,明显低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桑拿按摩浴室的知晓率为69.41%,美容美发平均知晓率为62.74%,宾馆饭店的知晓率为53.53%,三类行业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01,P<0.05),见表3。

2.5 艾滋病相关态度持有率

除了不会让自己经营场所得了性病的人继续为客人服务外,其余有利于艾滋病防控的态度持有率均相当低,见表4。

2.6 艾滋病相关行为持有率

在最近一年,只与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有95人,占74.80%;偶尔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有10人,占7.87%;经常与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有12人,占9.45%;拒答10人,占7.88%。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避孕套的有24人,占18.90%;经常使用的有21人,占16.54%;偶尔使用的有22人,占17.32%;从不使用的有52人,占40.94%;拒答8人,占6.30%。在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22人中,美容美发发生率为19.18%,占63.64%;桑拿按摩浴室发生率为35.29%,占27.27%;宾馆饭店发生率为2.94%,占4.55%,三类行业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性(χ2=9.08,P<0.05)。在最近一年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并愿意接受调查的22人中,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避孕套的有8人,占36.36%;经常使用的有2人,占9.09%;偶尔使用的有8人,占36.37%;从不使用的有4人,占18.18%。χ2χ2

2.7 艾滋病防治相关需求

在本次调查之前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报纸杂志为45人,占35.43%;广播为20人,占15.75%;电视为95人,占74.80%;宣传手册为31人,占24.41%;黑板报、招贴画为13人,占10.24%;专题讲座13人,占10.24%;亲友7人,占5.51%。今后了解艾滋病知识希望通过的途径:报纸杂志为29人,占22.83%;广播为13人,占10.24%;电视为73人,占57.48%;宣传手册为36人,占28.35%;黑板报、招贴画为5人,占3.94%;专题讲座为27人,占21.26%;亲友介绍为2人,占1.57%;热线电话为6人,占4.72%。以前需要避孕套获得的途径:药店为44人,占34.65%;性保健品店为32人,占25.20%;计划生育部门为54人,占42.52%;旅店客房备用为3人,占2.36%;其他或不需要用为16人,占12.60%。今后如果需要避孕套希望获得的途径:药店为26人,占20.47%;性保健品店为27人,占21.26%;计划生育部门为77人,占60.63%;旅店客房备用为2人,占1.57%;其他或不需要用为13人,占10.24%。

3 讨论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进展,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或从某一人群向另一人群传播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1]。宾馆(饭店)、旅店、美容美发、歌舞娱乐、桑拿按摩浴室等娱乐服务行业属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个别场所不同程度的存在商业性行为。因此,娱乐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是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但其流动性较大,开展干预工作较困难。遂昌县所在的丽水市娱乐服务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58.50%,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仅为60.1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86.10%[2]。服务行业业主不仅因处于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因其特殊的身份和背景,对从业人员和嫖客等服务对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配合和支持情况也决定着今后在其场所开展干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显然,开展对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艾滋病的知信行调查和宣传教育活动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遂昌县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并不容乐观。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仅为71.43%,传播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0.66%,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0.79%。同意在自己的经营场所安装避孕套售卖机或放置避孕套的仅占36.22%,对感染艾滋病的人持同情的仅占25.20%,愿与感染艾滋病的亲友或同事继续交往的仅占25.98%,愿继续共事的占28.35%,对今后是否可能感染艾滋病仅3.15%的被调查者有此意识,有利于艾滋病防控的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行为持有率普遍较低。而且有17.32%的被调查者有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其中仅有36.36%的被调查者坚持每次使用避孕套。对于艾滋病防治相关需求,在本次调查之前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为电视,今后了解艾滋病知识最希望通过的途径仍以电视为主,但呈多样性;以前需要避孕套一般获得的途径为计划生育部门,最高为42.52%,今后如果需要避孕套最希望获得的途径为计划生育部门,占60.63%,可见计划生育部门提供避孕套的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

遂昌县在开展本次调查活动的同时,开展了以集中讲座、分发图片、宣传资料等形式的艾滋病防控培训,随后对重点场所相关人群开展深入访谈、发放安全套和VCD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活动,效果如何,尚待进一步观察。但是,充分利用电视等易于接受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影响周边人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向有利于艾滋病防控的方向发展,应成为共识。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 of Indonesia Center for Health Research.HIV risk behavioral surveillances in Jakarta,and Surabaya,and Manado[M].Jakarta:University of Indonesia,1997.

艾滋病基本知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艾滋病毒及艾滋病的基本概念。

2、学习本课后,能了解艾滋病是怎样产生的。

3、宣传并预防艾滋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设计思路:我由一个爱滋病家庭的惨痛故事展开,并把故事当成一条线,串连起各个知识点,分别介绍出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教学方法:讨论式、讲解式、探究式、启发式。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

2、教师收集相关的艾滋病的教学图片。教案设计:场坝小学

袁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感染了“20世纪瘟疫”的艾滋病。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这一堂课是艾滋病的知识的课。关于艾滋病病人的故事很多很多。有一个很悲惨的故事。今天老师请颜曌同学把这个故事再讲给你们听听。(播放音乐,学生在忧伤的音乐声中讲述故事)。

故事的男主角是个王姓男青年。10年前,为摆脱贫穷,他只身到外闯荡,并加入了卖血的行当。在一次卖血中,王某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可怕的是王某本人并不知道。在外靠卖血挣了一些钱后,王某回到他的家乡,在家乡娶了妻子,生了儿子。这时他还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患上了艾滋病。2000年,一次偶然患上的“感冒”使王某检查出患有艾滋病!尤为可怕的是,因为王某对自己身患艾滋病毫不知情,因此王某早已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了妻子,他的妻子又通过母婴传染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儿子。当这一切全然揭晓和明了的时候,王某已经不治,很快撒手人寰。接下来的结果不难想见,王某的妻子于2001年遭受同样厄运。不久,幼子也离开了人世。两年时间,一家三口死于艾滋病,这不能不说是个惨痛的悲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与王某同吃同住的老母亲,在两年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男主角得的是什么病吗?(学生回答)

二、设置疑点,进行新课。

(一)、艾滋病病毒?

教师问:我们知道,故事中的王某得的是爱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它们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2分钟左右),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现有的知识和态度,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解答、补充、明确、澄清疑问,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科学讲解:(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答案。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教师出示几张艾滋病病毒的图片。)

(二)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引入问题: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特性和进入人体后。它有哪些特点?它进入人体后给人体带来了哪些坏处? 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学生所得出的答案并板书:

1、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

(1)、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2)、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特点:(1)、病毒小(2).破坏人体白细胞(3).变异快

(4).侵犯人体免疫系统

(三)、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艾滋病病毒的知识。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是艾滋病?它的英文缩写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1钟)教师总结并板书答案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四)老师提问,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这一名话中,你能得出艾滋病的什么信息?请同学们思考或讨论。给他家讲一讲。明确:

1、“免疫缺陷”,免疫力

教师: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率极高的传染病。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艾滋病病毒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值得一提的是,艾滋病病毒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2、综合征

老师讲述一般出现的综征症状,如:(1)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又称为症状性HIV感染,是指HIV感染者出现多种慢性症状和体征,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老师出示几张患艾滋病病人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五)、学习与运用。

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有什么区别? HIV(艾滋病病毒)代表人类免役缺陷病毒。一个人感染了 HIV 以后,此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免役系统,人体免役系统的一个功能是击退疾病。经过几年,HIV 削弱了免役系统,这个时候,人体就会感染上机会性感染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一旦有机会性感染发生,这个人就被认为是患了艾滋病。艾滋病(AIDS)代表获得性免役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征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六)讲一讲,说一说。你了解艾滋流行的严峻形势吗?

1、由学生合作探究课本知道,教师提问:你能从课本中讲述的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作出几点概括吗?教学上让学生共同探讨,老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其特点。

2、由学生通过种渠道收集最近国内外有关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让同学们把得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读一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 艾滋病基本知识

修文县场坝小学

2010年9月 场坝小学“防治艾滋病宣传月”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我校将12月份确定为防治艾滋病宣传月,为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我校将12月份确定为防治艾滋病宣传月。

二、宣传主题:

“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

三、宣传口号: “倡导、参与、落实”

三、活动时间:

12月1日——12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1、张贴宣传标语,营造活动气氛。

2、宣读《“防艾禁毒 从我做起”倡议书》。

3、校园广播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

4、黑板报: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组织各班出一期防艾知识黑板报。

5、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各班级召开专题班会,旨在让学生深入认识艾滋病,树立正确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班会主题由各班级根据情况自行拟定。

6、书写心得体会:发动中高年级学生每人书写一篇防艾活动心得体会,强化学生防艾意识,提高宣传实效。

五、活动拓展

广大学生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生力军,是防艾工作的重要宣传员,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力量,通过开展 “告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发动广大学生对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做到每位学生都有一封告家长书,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作出积极贡献。

修文县场坝小学

2010年秋季 场坝小学“防治艾滋病宣传月”

活 动 方 案

我国将基本杜绝艾滋病经血传播 篇6

吴尊友研究员同时担任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由于他在中国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杰出贡献,2005年被授予国际诺莱斯敦(Rolleston)大奖,并荣登2006年美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名人堂”榜单。

据吴尊友研究员介绍,重大专项研制的新型核酸检测技术,一次能对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三种病原体同时检测,大大缩短检测“窗口期”。

据介绍,艾滋病和病毒性丙型肝炎都具有“窗口期”的特征。采用常规查免疫抗体的检测方法,对新近感染的人是查不出来的,虽然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实际上可能已经被这两种病毒感染。这种表面上“安全”的血液,实际上却可以传播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由于我国艾滋病感染率高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常常去献血,使得“窗口期”血液风险增大。

就艾滋病来说,新检测技术将“窗口期”从原方法的22天缩短到现在的11天,使输血病人因使用“窗口期”血液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减少了50%。

目前,这项新型核酸检测技术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大城市推广应用,明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在我国将基本杜绝艾滋病经血传播。

曾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专题评为“十一五”期间的标志性成果的“重点人群减少艾滋病感染预防技术研究”,其成果在全国艾滋病单阳家庭减少夫妻间传播方面进一步发挥着作用。研究发现,与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家庭相比,抗病毒治疗减少了66%的夫妻间艾滋病传播。

该项研究成果从2011年开始向全国推广,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掌握艾滋病单阳家庭94953个,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2010年的44.9%,提升到2014年的71.8%,使得2011-2013年全国接受治疗单阳家庭较未接受治疗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新发感染率减少73%。

科技重大专项优化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线治疗方案及针对乙肝、丙肝、结核等合并感染的适宜治疗方案,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为病死率显著下降提供技术支撑。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钦州市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 篇7

摘要:目的了解钦州市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 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调整下一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2008年9月,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4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城市居民65.10%、农村居民为39.61%、在校学生为50.67%、农民工为60.33%, 4类人群知晓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城市居民、农民工和在校学生知晓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 (χ2=40.10, P<0.01) ;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以电视为主, 占62.52%。结论4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来源范围较窄, 应充分发挥现有各种媒体资源, 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方式, 使社会各类人群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 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从而预防控制艾滋病。

关键词:人群,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傅朝阳.1997—2006年钦州市HIV流行特征分析.职业与健康, 2008, 24 (15) :1545-1547.

[2]张晓冰, 沈学凯, 班琼珍, 等.云南省大姚县农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分析.疾病监测, 2007, 22 (9) :601-603.

[3]郭秋荣.西部欠发达地区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6) :109-110.

[4]王新伦, 李雨波, 武俊龙, 等.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4) :260-262.

[5]杨冰香, 张静平, 叶曼, 等.外出务工人员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5) :910-913.

艾滋病基本知识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在观澜街道居住3个月以上,年龄在16~60岁之间。2008年3月在辖区内随机抽取一个社区居委会,然后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最终成功对82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2010年9月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完成了853人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2次调查均采用相同的问卷进行,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了解、行为及态度等。2次调查分别与该街道社区适宜技术试点的基线调查和试点结束后的调查同时进行,而且调查不记名,以尽可能保证调查到的结果是被调查者真实意思的表达。

1.3 知晓率的计算方法

人群知识总知晓率=人群合计知晓题数/(调查样本数×每份问卷题数)×100%。

1.4 态度、行为正确率计算方法

人群态度、行为的正确率=人群合计正确题数/(调查样本数×每份问卷题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次调查共完成1 682名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其中男性728例(43.28%),女性954例(56.72%);16~19岁339例(20.15%),20~29岁646例(38.41%),30~39岁501例(29.79%),40~49岁152例(9.04%),50~59岁44例(2.61%);小学及以下251例(14.92%),初中1 009例(59.99%),高中及中专269例(15.99%),大专以上153例(9.10%);未婚639例(37.99%),已婚1 012例(60.17%),离异或丧偶31例(1.84%);常住706例(41.97%),暂住976例(58.03%)。

2.2 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

2次调查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6.37%,其中2008年为72.65%,2010年为80.00%,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P<0.05)。见表1。

2.3 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情况

2次调查居民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总正确率为68.30%,其中2008年为67.58%,2010年为69.00%,其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68,P>0.05)。见表2。

2.4 对待预防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

2次调查居民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总的赞同率为14.48%;对使用安全套及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总赞同率为34.60%。见表3。

3 讨论

3.1 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观澜街道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2010年为80.00%,明显高于2008年的72.65%。这主要是2008年以来,观澜街道作为卫生部社区适宜技术的试点街道,加大了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方面人员等各方面的投入,加强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积极利用当地的有线电视,到企业和社区开展专题讲座,与当地计生部门一起联合开展相关活动,大量印制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及利用宣传栏进行广泛的宣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提出2010年底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仍有较大的差距。

3.2 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仍然较低

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中的蚊子叮咬、空气、握手拥抱、同桌用餐和共用泳池等的知晓率相对较低,这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较为不利。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3,4]。

3.3 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无明显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愿意与艾滋病病人或其感染者一起用餐、共用泳池的人数没有明显的上升,总赞成率只有33.65%。可见,接受调查居民中对艾滋病仍然存在明显的歧视或者是恐惧。因此,在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过程中,要更加全面、系统,尽可能使广大群众较全面地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做到关心、同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这样,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才能更有希望[5,6,7,8]。

3.4 赞同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人数较低

在2次调查中,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表示赞同的人数虽然2010年比2008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总的赞同率也仅有14.48%。大大低于李玉艳等[1]报道的深圳市流动人口婚前性行为发生率(55.2%),这可能与本次调查采用以家庭为单位有关。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良好的家庭生活对减少婚外性行为具有正面作用,对预防艾滋病也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3.5 对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及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性病率依然较低

2010年的调查结果对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及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性病的赞同率虽然较2008年分别上升了4.93%和4.75%,但是总的赞同率仍然只有34.60%。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要想尽办法便于居民获得相应的服务。例如进一步争取计生部门支持,扩大向居民提供免费安全套的人群;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正规医疗机构就医环境的改善,切实保护居民就医的隐私,减少居民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顾虑。

总之,需要加大力度广泛开展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迅速提高广大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特别是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等的认知水平,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尽快形成对待艾滋病的正确态度,积极进行行为干预,以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参考文献

[1]李玉艳,李娜,周颖,等.深圳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3):304-309.

[2]黄志平.观澜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9):23-24.

[3]郁晓慧,陈书文,苗云,等.深圳市盐田区居民艾滋病认知水平及知识需求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2-44.

[4]张昱,么鸿雁,孙谨芳,等.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知信行现况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11):667-670.

[5]廖枝成,刘烈茜,劳蓝茵,等.增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0):132-133.

[6]关晓颖.抚顺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131.

[7]庞世荣.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农村卫生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调查[J].广西医学,2006,28(7):990-992.

贵州对艾滋病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 篇9

日前贵州省民政厅、财政厅下发《关于发放全省艾滋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的通知》为全省携带艾滋病病毒及患有艾滋病的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 发放月份从2012年1月起计发。

通知要求申请领取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要由感染儿童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民政厅对此专门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270万元, 具体发放标准为:在社会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1000元, 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社会散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600元, 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500元, 不足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

《通知》要求, 为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隐私, 不得以公示的方式核实情况,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个人资料严格保管, 严禁外泄。

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 篇10

1 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校学生3 058名, 其中女生586名, 占19.16%, 男生2 472名, 占80.83%;最大年龄22岁, 最小年龄15岁, 平均年龄17.2岁。接受调查的学生均未接受过艾滋病的课堂教学。

1.2 方法

采取整体抽样的办法, 实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 参考国内外艾滋病防治知识等相关资料, 自行设计问卷, 利用课余时间, 现场发卷, 学生独立完成。

2 结果

2.1 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57.5%;全部答对58人, 占答题人数的1.7%;男生平均知晓率76.0%, 女性平均知晓率56.4%。82.4%的学生知道血液传播, 74.2%和70.3%的学生分别知道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对日常生活、握手、共用厕所、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只有31.6%。28.3%的学生知道目前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

2.2 获取相关知识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 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 从课堂、讲座中获取预防艾滋病知识最少。

2.3 对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

被调查学生中, 20.2%同意“同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和往常一样交往”, 53.1%的学生不愿意同艾滋病患者正常交往。多数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是否实行严格隔离认识模糊。

2.4 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态度与要求

多数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持积极态度, 90%的学生要求“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70%的学生认为“最好的健康教育宣传方式”是开展专题讲座, 其次是课堂教学、网络媒体。

3 讨论

艾滋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艾滋病的传播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选择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1 教育学生全面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从整体看, 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差, 总体知晓率只有57.5%, 尤其是女生, 其平均知晓率比男生低, 说明学校在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做得不够。女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较男生差, 这可能与女生对性有关的话题比较害羞、不主动去了解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健康教育工作者, 要提高认识, 认真做好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 消除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盲区和误区。

3.

引导学生同情关爱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结果表明, 有不少学生不愿意同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接触, 超过半数的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正常交往, 表现出对艾滋病患者不宽容、不同情的态度。这警示我们, 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对学生必须加强不歧视艾滋病患者的教育, 使他们真正懂得艾滋病患者本身就是受害者, 应该同情、关爱和帮助他们, 不能歧视、疏远他们。要共同呼吁社会、家庭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和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3 提高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认识

调查对象绝大多数同意“在学生中应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同时要求“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这表明, 学生对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认识清楚、态度积极, 这是做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学校必须高度重视, 加大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力度, 以满足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要求。

3.4 拓宽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信息渠道

上一篇:行政管理学位下一篇: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