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原因

2024-05-22

背景及原因(精选十篇)

背景及原因 篇1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

1978年,高考的恢复,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由衷的欢呼。时至今日,高考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改革高考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取消高考的呼声此起彼伏。

1999年2月,教育部推出“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是3门课程的拼盘而已。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了3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有媒体报道称,现在这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始于2005年,可谓“九年磨一剑”。

2013年12月7日,教育部网站首页发布消息称,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将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同时,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于2014上半年出台。

2014年9月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弊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二、高考英语改革的原因

高考改革多年难产,英语成了突破口。有学者认为英语教学本身弊端人人共知,选择英语能最大程度上凝聚共识,减少阻力。主要原因有:

1.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英语学习本身就变味了,追求高分,结果成了哑巴英语,分数很高,和外国人照样不能交流。近年来,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情持续升温,琳琅满目的英语培训班,办学机构充斥着全社会。很多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有些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英语课,并一直延续到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时间上的投入多达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金钱的大量投入也很可观。英语在升学考试以及毕业、就业、评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行的高考中,英语是必考科目;大学英语没过级就毕不了业;研究生的录取,英语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票否决权;很多在职人员去苦读不知何时才用到的英语,原因就在于职务、晋升的需要,英语水平高低已成为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门槛。如此庞大规模的金钱和实践的投入应该取得显著的效果,但现实却是:当下的英语教育“费时低效”,即投入和效果不成正比,人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差。造成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低下现象的原因很多,但究其主要根源还是应试教育、教育的功利性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造成的。高考改革多年难产,英语成了突破口。有学者认为,英语教学本身弊端人人共知,选择英语能最大程度上凝聚共识,减少阻力。

2.有不少的人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因为英语而忽视了汉语的学习。学习英语本是件好事,英语达到一定水平,是中国走向进步的一个标志性的事情。但很多学者担心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认为学生在加强英语学习的同时,应把握尺度,不能顾此失彼,忽略中文的学习,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不能忽视对中国优秀文化和文字的学习。当下中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中文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许多国家开始兴起“汉语热”。

汉语在国外受到热捧,国人的汉语水平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滑。现在大学英语都是必修课,可却没有和汉语有关的必修课程。教育部似乎也对此非常关注和重视,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完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一些地方的高考改革也在尝试增加语文分数在总分数中所占的比例。

三、高考英语改革的现状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改革考试科目设置上,要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同时,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实际上,浙江、天津、云南等省市早已开始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考”,且大多是从听力、口语部分进行尝试。如浙江高考中英语150分,从2009年起,30分的英语听力考试被放到了平时举行,即每年的3月和9月,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在云南,考生可参加两次听力和口语测试,选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山东省教育厅也确定从2014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招生录取方面,2011年浙江省实施了“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拟从2016年起,中考英语分值由120分降到100分,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到100分;与此相对应的是,中考语文分值由120分提高到150分,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笔者所在地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说,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公布,确保改革有序进行。对于方案要求的“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陈大琪表示,国家方案2014年上半年公布,河南省将按教育部要求执行。

“教育部方案发布后,还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后,还需要修改。河南省将按教育部要求制定我省方案。”陈大琪说,2014年普通高考仍使用现行的“3+文综理综”考试科目设置。

在中国,高考被称之为国考,指导并最终影响着学校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学习科目的取向。1978年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语、数、外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让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学生都望其项背。这种全民学英语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人的整体英语水平,同时,国人还通过英语这种国际语言了解了世界,扩展了思维,也改变了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

背景及原因 篇2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浮躁、焦虑的不良心态,尤其是在青年人当中。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种不良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第一是文化的断裂。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却无法根除两千年多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意识:譬如体现在家庭与婚姻观念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残留的封建思想与现代开放社会的观念无法融合甚至产生冲突,导致许多国人尤其是从小接受现代新型教育的青年人陷入了一种“纠结”和“无所适从”的境地之中,导致了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和烦恼,渐渐影响了他们的心情,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浮躁焦虑的不良心态。

第二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浪潮席卷中国,却并没有让全国人都富起来。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未来很多年,地域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仍将存在。从国家全局角度看,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但中国是人口大国,从个人局部角度看,伴随着“先”“后”顺序就带来了竞争的问题,而在中国竞争的标准通常就是成绩。这让孩子从小就背着沉重的书包,背负着作业与考试的双重压力,这导致了很多年一直在讨论的高考体制的缺陷以及中式教育的不足,这也导致了毕业大学生经历十数载寒窗苦读后却因竞争激烈而无法就业的问题。小孩因学业压力失去童年的乐趣,产生浮躁焦虑的心态;大学生又何尝不面临着“对当下状况之不满,对未来生活之迷茫”的现状?压力的确带来了动力,但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盲目前进的动力,这让他们多了焦虑、浮躁,少了冷静、憧憬。

第三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许多青年人的自控能力不强,面对强大的网络诱惑难以克制自己,他们往往溺于享受和消遣这些新奇的事物。上网玩游戏就如同吸毒一般,他们明知会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前途,却难以克制内心一种强烈的需求欲望,网瘾。久而久之,他们耽搁了自己的学业,缺失了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和照看,而出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浮躁和对未来生活的焦虑等等不良心态。归根结底,则是这些人缺乏对自我的约束和律省、对未来生活没有明晰的理想和目标、意志力不坚定导致的。

背景及原因 篇3

【关键词】营改增挑战应对措施

一、引言

营业税在我国开始征收始于1950年,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在最终到达商品消费者和使用者之前,其经过环节越多,各环节所累计营业额也越多,这使得按营业额计收营业税有可能成为商品成本主要增长因素。所以,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营业税课税范围是有所不同或有所变动,如商品生产及流通及劳务服务等,取消征收营业税,而以流通环节中税负较低增值税代替。按照原有税法,增值税征收税目包含货物销售及加工、修理修配,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行为则进行征收营业税。但是,对于纳税人兼营两个以上税目就容易出现征税范围交叉或界限不清问题,也给税收环节征收管理带来了不必要麻烦。

二、营改增背景原因分析

增值税退税抵扣以及不存在重复征税,进而纳税人税负相对较轻。营业税则是全额征税,无法抵扣进项税额,不可避免地对原营业税单位重复征税,所以税负相对较重,对国内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形成不利影响。由此而造成国内不同产业之间税负差异,产业发展不均衡,日渐显现出两税并存不合理和缺陷。将营业税(价内税)改为增值税(价外税),形成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销项税额关系,减轻纳税人税务负担,从深层次、宽领域改变我国产业结构链,实现产业平衡发展,有效减轻企业税负。

三、营改增过程

我国营改增通过三步实现:一)根据国家规划,在2012年1月1日,上海针对交运业、六个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试点,之后范围扩大至10个省市。二)2014年1月1日起,邮政业、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自新旧税制改变当天,缴纳营业税纳税人改为缴纳增值税。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营改增”,税改范围扩大到全部行业,彻底取消营业税,标志着我国税改征管进入新时代。

四、营改增未来挑战

“营改增”对于企业未来发展不仅是机遇也将是新挑战。首先,营改增克服了重复征税现状,绝大部分企业可以不同程度降低税负;对于小企业,提高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后,众多小型企业可按照征收率纳税,税负明显降低。仅2013年,我国营改增试点地区税负减少1222亿元,截止2015年底,我国营改增试点范围已实现减税超过6000亿元。其次,试点开始阶段,部分企业会由于生产成本、企业结构等原因,企业业务中进项税额较少,出现税负增加情况。从首批试点地区行业反馈情况来看,交运企业税负增加较为明显。同时,“营改增”后,以前交营业税企业缺乏熟练掌握增值税纳税核算专业人才,在拿到进项税额可抵扣纳税申报表时较为陌生,对于部分纳税大企业税制改革后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财务工作量也会大幅增加。企业应在业务发生时,提前进行税务筹划、投资经营安排,尽可能为企业节税。税改后,由于征税范围扩大,加上混业经营企业较普遍,难免会计核算时会出现一笔业务多税目多个税率,税务机关监控会面临一定挑战。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不完整也会使得纳税人税负增加且无法返还,这就需要企业注意增值税发票可能引致行政风险。

五、企业应对措施

(一)完善财务核算制度。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建立适用本企业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有专业会计人员,设置总账和有关明细账,施行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营改增后,原征收营业税企业要能准确核算增值税纳税税额,严格实行企业内控,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应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期间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状况。

(二)明确税率变化。营改增实施后,增值税实行5级(17%、13%、11%、6%、0)税率制,小规模纳税人,可选择简易办法征收3%增值税。

(三)纳税申报。一般纳税人:1.按照营业税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试点纳税人,其应税行为营业额按未扣除前营业额计算。2.试点纳税人混业经营,在计算年应税销售额纳税人归属标准时,生产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额和应税服务销售额时应分别核算,不可以合并计算。3.销售额=应税营业收入/(1+营业税税率)4.购进货物非正常损失及相关加工、修理修配和交通运输业、接受旅客运输服务、自用应纳消费税两车一艇,提供交运服务运输工具和租赁服务客体不能抵扣进项税额。5.纳税申报表主表包括销售额、纳税计算、税款缴纳,分别反映纳税人全部销售额、计算过程和纳税人应纳税额及查补缴纳税款情况。小规模纳税人:1.小规模纳税人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经认证后以后年度不得更改。2.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包含计税依据和税款两项内容。其他注意事项:1.营改增后需要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办理“三证合一”,企业应按规定提供各种证明文件。2.填写《营改增纳税人核实确认表》交至国税机关。3.如实填写《营改增纳税人调查核实确认表》信息,增值税发票领用数量按照原发票使用数量申请。

(四)纳税申报包含上面申报和网上申报,相对来说网上申报方便易做,具体流程是抄税、网上申报、远程报税、扣缴税款、清卡操作。

背景及原因 篇4

共享是与循环型社会相关的一种现象。随着IT技术的高度发展, 交流突破了距离的限制, 需求与供给的一致性在个人层面得以实现。两个人即使相隔万里, 即便不曾谋面, 也可以共享物品或者资源。共享既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变革, 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

世界正处于向循环型社会的转变之中。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已成为共识, 各地都在不约而同地、有意识地探索着某种不同于以往产业社会的, 全新的社会体系。而所谓的共享, 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发现象。人们既非为了追寻循环型社会才进行共享, 也不可能经由共享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而然地实现循环型社会。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 凭着感觉所指引的方向, 在人的心理层面逐渐显现出更深层次的变化。

二、个人所有的延伸

粗略地讲, 共享的作用可分为经济性、创造性、交流性三种。共享的参与者对哪方面更重视则根据情况而有所不同。

共享对经济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既可以节省不必要的需求, 减少浪费, 还能使贵重的资源被重复利用。房屋的所有者可以在其外出之时, 把空置的房子出租给他人使用。作息黑白颠倒的两个人如果能共用空间的话, 甚至只需要一个屋子就可以了。上述对同一个空间交错时间使用的情况, 近年来已逐渐司空见惯。该现象不仅仅限于空间方面的利用, 在汽车、自行车以及其他很多物品的共享中都有体现1。通过削弱对物品的个人占有欲, 人类得以向循环型社会迈进一步。

但这并不代表颠覆了人类对物品的所有权的概念。从人类个人占有欲的角度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改变的是使用对象的定义。过去人们拥有的是物品, 而现在人们拥有的是一个时间阶段内对该物品的使用权。即便物品是共有的, 但在某段时间之内还是属于某个人所有的。也就是说, 即便放弃了独占物品的欲求, 也并不意味着放弃独自使用的欲求。占有对象的这种从空间向时间的转变, 对于个人的占有欲求而言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错开时间来使用空间与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空间在本质上是迥然不同的。 在不压抑个人欲求的情况下, 共有物品或者资源, 在当今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这是一种容易被人接受的向循环型社会迈进的手段。

三、创造性的分享

近年来出现的共享, 不仅限于物品, 在提出设想或创造性的领域也非常广泛。通过网络, 很多人可以为某一个产品的制作提供千差万别的创意。在不知不觉中, 诸多的认知被统合起来, 由此而诞生出很多新的产品。在该过程中, 创意的所有权似乎被忽视2。[1]参与者们提出自己得意的创意, 因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而感到满足, 这也成为人们投身工作的动力。当今社会中通过专利的手段保护个人创意所有权的形式直到很晚才在人类历史上萌芽。作为西方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这种通过专利来保护的创意, 与人类大脑中本能具有的意识是无法比拟的, 只不过是附着在大脑皮层上的浅层记忆而已。

在18世纪以前, 对于创意的肯定来源于获得国王的恩赐3, 但被肯定的并非创意的所有权, 而是创意对于国家而言的实用性。针对创意提出者的权利的讨论始于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 涌现出大量的技术发明和改良。由于当时的专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对专利制度的批判声也随之而起。19世纪的圣西蒙主义者Michel Chevalier说:

“发明要达到可以在现实中加以应用的状态需要经历很多阶段。该过程需要在很多地方, 经由很多人的智慧和劳作才能实现。为什么最终所有的权利, 都只能归掌握着专利权的人所拥有?而其他为此付出了诸多辛勤劳动的人只是获得了劳动的报酬? 获取了专利权, 就可以获得独占权吗?”[2]

针对专利制度的争议时至今日仍在持续。关于创意的所有权是否应该归个人所有的问题, 类似上文那样的意见依然具有广泛的支持者。

另一方面, 即使那些赞成创意共有的人, 如果对象是与艺术相关的创造性, 会对其另当别论。Chevalier也说过:“除了荷马, 任何人都不可能写出伊利亚特中的诗句;除了拉辛, 其他人也写不出同样精彩的菲德拉。”[2]

近年的知识共享概念, 在创造性的领域也表现出了共享的趋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相比于专利的形式, 知识共享更具历史角度的创新性。专利保护的是创意, 著作权保护的是创意的表现。从根本上而言, 知识共享是在以著作权为对象的基础之上, 创造性地把表现领域进行了共享。[3]

关于对创造性进行共享的思考和想法, 尚存诸多需要讨论的地方4。 相比于知识共享表面上的目的—通过共享获得更具创意的结果, 其更希望达成的目的是:能够创造性地促进著作物的普及和再利用。[3]或许知识共享能够像一枚抛入静水的石子, 在如今服务于既得利益者和大企业的制度中激起些许的涟漪。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相对少量的投资资本或许也有可能进入著作权领域—以往未曾有个人涉足的领域。

四、近代所有权意识的变化

空间的共享增强了当事人之间的团结意识。这一点与前述的两个分享的功能在概念上稍有区别。前述的共享形态的基础依然是对于个人主义的尊重。

居住空间共享的缘由因参与者的差异而存在区别。总体而言, 欧美与日本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欧美国家, 特别是美国, 大部分共享是出于经济的原因;而在日本, 则更倾向于通过共享追求团结感和密切的联系 (图1) 。当然, 从每一个个体的案例出发, 这种模式化的概括并不一定成立, 但是根据近些年的研究成果来看, 上述的倾向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在像美国那样以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价值观为主导的地域, 以追求与经济水平相协调的生活方式为目标, 节约生活费或是追求便利性总是被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则被置于次位5。[1]因此, 由共享而形成的交流无论如何都是建立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之上的。与此相对, 在日本, 人们对于共享居住更加期待的是与他人的交流、联系, 以及团结的感觉。经济性的原因则被放在了次位。而且, 为了实现交流, 或多或少地宁愿牺牲一点自我的隐私6。[4]

人们对于共享的不同的侧重, 应该与各国的政策、传统、习惯具有某种联系。空间的共享与场所和土地的所有权概念之间也有关联。西方的民主革命形成了其个人的私有概念。最需明确的是:个人所得是通过个人劳动换来的。对于土地而言, 虽然当时也存在着不接受土地私有化的情况, 但在从农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 土地附着着最大的经济价值, 因此占有土地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此之后, 土地、劳动的产物都开始向私有化推进。[5]

另一方面, 在追求西化的日本, 土地所有权概念的产生晚于西方社会一个世纪。明治时期的土地改革和战后的农田改革是两大重要的转机。从那时起, 日本人终于也具备了自己的土地应当归自己所有的意识。土地因可生产出具有经济价值的农产物而具有了价值, 随之而来出现了以贩卖土地而获取利润的经济活动形式。

然而,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意味着土地神话的同时崩溃, 对土地所有权的迷信开始出现动摇。经济变得更加成熟, 城市开始缩小。在此社会背景之下, 日本关于空间的概念由私有转向共享也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势。该倾向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一致, 但因日本私有制观念的历史与欧美相比较短, 所以对于向作为原点的社区回归的抵制7自然也相对较弱。再者, 由于岛国的地理特征以及单一民族国家的特点, 日本对于领土的意识相对薄弱。这些特点也成了此倾向形成的基础。由上述分析可见: 与其说日本的共享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延伸之上, 以经济性的价值观出发从空间共享中获取利益, 不如说是从社区的建立中获得价值的论点更为普遍。

五、新社会的底层结构

“三一一”东日本大地震更加促进了日本的共享居住。在这种巨大灾难之后, 人们追求的不仅是对物质的复兴, 同时也在追求对交流性、情感纽带以及交流的复兴。在应对震灾的复兴支援提案中, 以共享空间的方式追寻失去的社区尝试非常多见8。[6]因为大地震的原因, 日本对于社区的重视增强了。

社区或许是循环型社会得以形成的底层结构。基于此, 对共享的原因的探讨, 不应该基于近代价值观的延伸, 而是应该以新的社会价值观为基础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关于这一点, 日本在共享空间方面有很多有趣的案例。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研究能够基于各地域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 进一步探讨共享的课题。

循環型社会

シェアは、循環型社会における一現象である。IT技術の発達により、コミュ ニケーションから距離が失われ、需要と供給の一致は個人レベルでおこなわ れるようになる。遠く離れた二者が、互いの顔を見ることなくモノや資源を共有しあう。シェアは確実に現代社会に変革をもたらす一方で、それは現代社会の変革の産物でもある。

世界はいま、循環型社会へと変貌しつつある。地球資源の有限性が自覚さ れ、これまでの産業社会とは異なる、新しい社会システムの形成が求められ ており、そのための意識的な活動が、各地で試行錯誤されている。一方、シェ アは、どちらかといえば無意識の現象だろう。人々は循環型社会をつくりたい がためにシェアをするのではなく、またシェアの延長線上に、循環型社会の 達成をとらえているわけでもない。現代社会の変化のなかで、感覚的にある 方向にむかって、人々の深層心理が変化しはじめている。

個人所有の延長

シェアの効能をおおまかに分類すれば、経済性、創造性、連帯性に関する ものがあげられる。シェアの当事者が何を重視するかは、それぞれの場合で 異なる。

シェアの経済的側面からの効能は、明快である。シェアは、無駄を省き、浪費を減らし、貴重な資源のリサイクルを可能にする。一つの部屋の所有者が、 不在時に他の人にその部屋を貸す。昼と夜が逆転したもの同士が空間を共有すれば、部屋は一つですむ。同じ空間を時間をずらして利用することは、近年、よくみられる行為であるが、これは空間にかぎらず、車や自転車、その他い ろいろなモノについておこなわれるシェアの形態である1。モノを私的に所有するという欲求をあきらめると、循環型社会に一歩近づく。

ただし、ここでは私的所有という概念そのものが、転覆されているわけで はない。私的所有という欲求はそのままに、所有の対象が変化しているにす ぎない。従来は、人はモノを所有したが、ここでは時間が所有される。モノ自体は共有しても、一定の時間、それを独り占めするのである。モノを独り占め するという欲求はあきらめるが、それを独占的に利用するという欲求は、あき らめる必要はない。所有する対象は、空間から時間へと変化するが、なにか を所有するという欲求自体は変わらない。時間をずらして一つの空間をシェ アすることと、一つの空間に複数人で住むことは、本質的に異なる。私的所有 の欲求をあきらめずに、その延長上に、モノや資源を共有していくこと、これ は現代の自由主義や市場経済の前提のなかで受け入れられやすい、循環型社会実現への一つの手段である。

創造性のシェア

一方、近年シェアは、モノだけでなく、アイディアの発想や創造性の領域に までおよんでいる。ウェブ上で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通じて、複数の人々が ある製品の制作に、アイディアを提供する。そしてこれらの無作為に集められ た知が統合され、新たな製品が生み出される。この過程において、アイディア の私的所有権はそれほど重視されないようである2。[1]参加者たちは、自らす すんでアイディアを提供し、その制作に貢献したことについての満足感を得 ることが、労働の大きなモチベーションとなっている。

アイディアの所有権は、現代では特許によって保証されるが、その歴史は さほど古くない。これは、西洋の近代化における一側面でしかなく、人類の太古の脳に根付いた本能というよりも、むしろ大脳の表皮にようやく付着しは じめた、定着のあさい記憶である。

十八世紀以前、アイディアについての保証は、王から与えられる「恩賜 (Faveur) 」でしかなかった3。またそこで保証されたのも、アイディアの所有権ではなく、そのアイディアの国家にたいする有用性でしかなかった。発想者の権利が議論されるはじめるのは、ようやく十九世紀になってからである。 産業革命の最盛期、多くの技術が開発され、改良されていった。特許は、とも すれば産業の発展を阻害することもあり、特許制度にたいする批判は多かっ た。十九世紀のサン=シモン主義者ミシェル・シュヴァリエは、以下のように 述べている。

「発明は、それが実用的な状態に到達するまでに、たえず多くの段階をへ てきている。これらは大抵別々の場所で、またいうまでもなく、多くの人々の 配慮と手引きによりおこなわれるのである。どうして、そしていかなる権利で、 このような一連の創意に富む知性の持ち主たちのうちの最後のものだけ が、その他大勢の人々の労働の報いをあたえられ、そして特許を得ることで、 その独占権をあたえられるのだろうか?」[2]

特許制度の是非については今日まで議論がつづいているが、アイディアの 所有権を個人に帰すべきかについては、上述のような意見が根強くあること は注目される。

一方、アイディアの共有に賛同するものでも、対象が芸術的創造性となる と、話は別である。上述のシュヴァリエによれば、「ホメロス以外のいかなる 人も、イリアスのなかの詩句を生み出すことはできず、また何人たりとも、ラ シーヌと同一のファイドラの一場面をつくりだすことはできない」という。[2]

近年のクリエイティブ・コモンズの概念は、このような創造性の領域までを も、シェアの対象にしようとするものである。その点、クリエイティブ・コモンズ は、特許にくらべ、歴史的にみて新奇性がつよい。特許はアイディアを保護し、 著作権はアイディアの表現を保護する。クリエイティブ・コモンズは、基本的に 著作権を対象としているため、創造的な表現の領域が共有されることとなる。[3]

創造性をシェアするという考え方については、議論の余地があるだろう4。 ただし、クリエイティブ・コモンズの当面の目的は、シェアによって、よりすぐれ た創造的な結果を期待するというよりは、著作物の再利用の促進や普及に あるようだ。[3]これによって、既得権益者や大企業にのみ有利な現在の著作権制度に、一石を投じることが期待されているわけである。これはある意味 で、IT化により、個人が従来踏み込めなかった領域にも、少ない資本で進出 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たととらえることも可能だろう。

近代的所有意識の変化

空間をシェアすることで当事者間の連帯意識をつよめること、これは上述 の二つのシェアの効能とは、やや異質の概念である。上述のようなシェアを とりまく様態は、依然、個人主義を尊重する基盤の上に成立しているように みえる。

居住空間をシェアする理由は、当事者によりさまざまであるが、大局的に みて、欧米と日本との比較において、一定の差異がみられる。欧米、とりわけア メリカにおいては、シェアの理由として、経済的要因によるものが多く、一方、 日本では、シェアによって精神的な連帯感やつながりを求める傾向がつよい ようである (図1) 。もちろん個々人のレベルに掘り下げれば、そのような一般化は成立しないとしても、近年の研究成果をみると、上述のような傾向が確認される。アメリカのように、自由主義や市場経済の価値観のつよい地域で は、協調的なライフスタイルを求める理由は、生活費の節約や利便性が上位 に位置し、社会貢献や環境への配慮は二次的であるという5。[1]そして、シェア によるコミュニティ形成も、あくまでプライバシーが確保されることが前提で ある。これにたいし、日本では人々がシェア居住に期待するものは、他者との 交流やつながり、連帯感であり、経済的な要因はその次に位置する。またコ ミュニティ形成のために、多少のプライバシーを犠牲にする傾向もみられる のである6。[4]

シェアに関して、どのような側面を重視するかについて、国ごとの政策的な 伝統や習慣が関係するのではないか。空間のシェアと、場所や土地の所有概念には関連がありそうである。西洋では市民革命によって、私的所有の概念 が形成されていく。ここでまず明確に私的所有が認められたのは、個人の労働によって生み出されたものである。土地に関しては当時から私有化の概念 になじまないところはあったものの、とはいえ、当時の農業生産を主とする社会において、土地は最大の経済価値をもっていたから、所有の対象としての 土地には大きな魅力があった。こうして、土地も、労働の産物と同様、私有化 が進んでいったという。[5]

一方、近代化=西洋化であった日本は、土地の所有権の概念は、西洋から 約一世紀遅れてやってくる。明治の地租改正と戦後の農地改革が、二大転機 だ。ここから、ようやく日本人にとっても、自分の土地を所有する、という意識 がめばえはじめる。当初は、その土地からの生産物が経済価値を生み出して いたが、次第に、その土地そのものが経済価値をもつようになり、その売買に より利潤が発生する経済活動形態が生まれる。

しかしながら、日本ではバブル経済の崩壊は、土地神話の崩壊をも意味 し、土地所有への信頼にもかげりがみえはじめる。経済が成熟し、都市も縮小 をはじめるなか、日本のおける空間概念が、所有から共有へとうつりかわるこ とは、その社会背景を考慮すれば、自然な趨勢にもみえる。この傾向は先進諸国に共通するものだとしても、私的所有概念の歴史が、欧米のそれに比し てあさい日本では、コミュニティへの原点回帰にたいする抵抗は7、より少な いはずである。さらにいえば、島国という地理的条件や、ほぼ単一民族国家 であることが、領土意識の希薄さにおいて、このような傾向の基盤にあるだろ う。こういうわけで、あくまで個人主義の延長線上に、経済的価値観から空間共有のメリットをとなえる論調とくらべ、日本ではシェアのメリットを、コミュ ニティ形成からとらえる論調が多いといえる。

新しい社会の下部構造

3.11の東日本大震災は、日本のシェア居住のながれに拍車をかけた。この 災害の直後、人々が求めたのは、物質的な復興とともに、つながりや連帯感と いったコミュニティの復興であった。震災後の復興支援の提案にも、シェアを とおして失われたコミュニティをとり戻すための空間が多くみられる8。[6]この 大災害をきっかけとして、日本におけるコミュニティ重視の姿勢は、さらにつ よまっていくと思われる。

コミュニティとは、きたるべき循環型社会の下部構造となりうる概念だろ う。その点で、シェアの要因を、近代的価値観の延長上ではなく、新たな社会 の価値観の上に考察していくことが必要と思われる。日本のシェア空間は、そ の点において興味ぶかい事例であり、地域ごとの社会的文化的背景の比較 において、議論されることが期待される。

摘要:本文试图将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共享现象与各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关联起来展开研究。文中将共享的作用分成经济性、创造性、交流性这三种类型, 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征。欧美国家, 特别是美国对于共享的概念可以被看作是某种个人主义以及市场经济的延伸;而日本则表现出对于社区的重视。文章将上述现象与各国所有权、土地制度的差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由此得出以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共享空间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共享,循环型社会,知识共享,社区

参考文献

[1]クリス・アンダーソン.MAKERS―21世紀の産業革命が始まる[M].関美和, 訳.東京:NHK出版, 2012.

[2]MICHEL C.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Londres de 1862:Rapports des membres de la section française du jury international sur lʼensemble de lʼexposition[M].Paris: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s arts et métiers, 2008.

[3]バス・ファン・アベル.オープンデザイン―参加と共創から生まれる「つくりかたの未来」[M].田中浩也, 訳.東京:オライリー・ジャパン, 2013.

[4]増田亜斗夢.開放型シェア住居にみる人間関係に関する一考察[D].東京:東京工業大学, 2012.

[5]広井良典.コミュニティを問いなおす[M].東京:筑摩書房, 2009.

背景及原因 篇5

【关 键 词】后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 职业指导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特别是近十几年,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持续、大量的投入,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社会岗位需求下降,用人单位录用应届生对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使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消退,就业形势略有好转。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非常重视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不仅仅是国家的经济任务而且是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指导方法来引导,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经济社会环境的冲击与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经济增长相对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客观因素。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主要是第一、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和出口拉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业吸收了大批初级劳动力,而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以及以金融、高科技、中介服务类型为主的中高端服务业的相对落后导致了中高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吸纳人才能力有限,从而造成了人才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失调,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错位的就业格局,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充分流动,而且造成了人才资源的结构性过剩。

(二)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长期以来,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主观原因制约着就业情况,主要体现如下:首先,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从校园毕业后都是直接跨入面对企业的选择中,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经验或者对企业不熟悉和了解,甚至并没有过多的想过“如何就业的概念”。其次,大学生就业观念未及时更新,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形势,对就业过于理想化[1]。如对就业区域的选择并不是考虑企业环境和自身发展,而是将熟悉的习惯性生活环境如生源地、家庭父母工作所在地、恋爱关系这三个方面作为选择重要衡量标准,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就业的范围,影响到就业的广度和深度。再次,大学生面试技巧缺乏。很多大学生在企业招聘的时候缺乏面试准备,或者由于自己紧张的关系对面试细节不太在意;屡次面试失败,自信心受挫导致“就业恐惧”。最后,大学生缺乏了解企业选择人才角度方面分析。企业选择人才角度合理性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环节。

(三)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其作用发挥有限,主要表现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师资匮乏,职业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就业指导方式单一,相当一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仅停留在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登记就业协议书、上报就业方案、移交学生档案户口这个层次,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方法、就业手段等职业指导方面的内容偏少;就业信息收集滞后,对用人单位后期反馈、跟踪工作做得少或基本没做,不能及时有效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课程没有专职的任课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较差,有些高校基本上没做过职业全程指导这方面的工作。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笔者从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角度提出了以下三条指导对策: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

可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3]。首先,建立全方位的职业咨询。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可通过就业网络留言咨询、QQ 在线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预约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职业咨询与指导。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有渠道获得咨询,解答其求职困惑。其次,构建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一系列的职业指导选修课程,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事业导航》,为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能力攻略与求职宝典》,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法规导读》,使学生在校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指导。第三,举办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寓指导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指导,在活动中得长进,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活动形式可为职业指导系列讲座、职业规划大赛、职业规划演讲大赛、完美简历设计制作大赛、金牌面试、职业精英挑战赛、工作实践论坛、暑期工作实践活动等等。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指导资源。自成一体的网络职业指导系统资源,如各类讲座视频、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导航、专家疑难解答、最新的职场资讯、招聘信息等等,是学生进行自我指导的知识库。

(二)建立有特色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构建具有一定特色、针对不同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模式。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建立班级常任型职业指导导师负责制,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可利用本科生导师优势资源,或者挑选本学科优秀教师担任各学生班集体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深入到课堂和学生当中,及时答疑解惑,开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以及基础知识、专业课程的学习辅导,负责班级学生学习动态的综合监控。同时辅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并逐步去实现自我的人生设计。

二是面向学有所长的学生,建立学科竞赛型职业指导机制,给予重点培养。可聘请多门学科的优秀教师,组建多个学科竞赛导师团,集中开展具有特色的学科竞赛辅导,推动职业指导的纵深发展。

三是面向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建立学术研究型职业规划辅导导师制,提升层次。以学术讲座、课题参与、项目研发、实验室助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的研究动态,鼓励、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方向和兴趣调整到更深更广的学术研究领域。

四是面向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型生涯辅导导师制,培育精英。针对那些创新意识浓厚、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基地”,聘请老师组建多个各类科技创新型导师团,重点开展科技创新辅导,有意识、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

要主动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开展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就业目标分别加以指导:

大一新生是大学生活新鲜人,对大学学习生活充满新鲜感,对学好专业,树立人生理想有着强烈的追求,也对今后的就业问题非常关心,迫切希望了解所学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渴望通过四年的学习成长为有用之材,但面对新环境、新生活和新的学习方式,常感到很迷茫,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迷失方向。因此,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应该与新生入学教育紧密结合,应引导新生尽快适应从高中向大学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树立全方位就业和敢于竞争的意识。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职业兴趣,了解职业特点,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

大学二年级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观念的教育、就业能力的训练。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情商”的培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诚实守信。

大学三年级是专业学习阶段。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选修有关课程,并开展创业教育,掌握如何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学生有计划地提升就业竞争力。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储备知识和能量。

大学四年级是大学生个人生涯发展过程即将面临又一次转变的重要阶段,其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养成在前三个阶段已基本完成。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帮助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即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让金融危机为毕业生上生动的“择业课”,转变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顺利实现就业。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准备,进行求职技巧、就业形势与政策方面的实战性指导,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就业力和调适好求职心态,从而积极应对就业挑战[1]。大四毕业生在三月还没找到工作,焦虑情绪大增虽无可避免。但需要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其调整好心态,理性定位和加强自我情绪控制。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目前大经济形势下社会、自我和职业的情况,还可以教育大学生根据目前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理想、特长、素质来正确、客观地树立职业理想,转变就业观念,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就业岗位,迎接挑战,勇于创业,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丽贞,曹宁宁.直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对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4-77.

[2]陈颂坚,徐向东,刘琼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09,7:19-20.

背景及原因 篇6

关键词: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

本文提出“娄底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的概念, 一方面是参照学界先例, 通过群体研究更有利于探究娄底近代学人的办学特点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是清末新政以来, 娄底涌现了一批思维前卫、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披肝沥胆、身体力行的校长, 他们或弃官不做, 或毁家兴学, 或以校为家, 磨血兴学, 有力推动了娄底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湘中明珠的娄底, 其近代私立学校的逐步兴盛与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的形成, 与这一时期娄底乃至湖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走势紧密相联。同时, 也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 是传统兴学、重教风尚的传承, 亦得益于湘籍精英相互帮带风尚。

一、娄底近代私立学校校长群体产生的背景

1. 政治背景。

近代中国出现了一批为了加强民族主义、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挽救民族危亡的, 具有先进思想的社会阶层, 他们提出了一种社会思潮, 即“教育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湘人, 其虚骄、保守之气日甚。加之湖南僻处内陆, 受外来冲击较小, 仍处于封建旧制之中。教育方面表现为仍以传统的举业为主, 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未曾萌芽。甲午战争中湘军大溃于牛庄, 湘人方始“转侧豁悟, 其虚骄不可向迩之气, 亦顿馁矣”。素有热忱救世观念和强悍性格特征的湘人, 没有灰心丧气, 而是在放眼世界、比较中西、探究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原因中, 很快便意识到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之一在于中西文明之间的巨大落差, 而教育是解决这种落差的最佳方式, 开始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教育, 由言技转为言教。清末新政, 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废科举、倡新学、奖游学, 并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 在学制上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 为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乃至娄底近代私立校长群体的产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条件。“教育救国”之志在罗辀重、蒋孝原等一批私立学校校长的心中扎根。

2. 经济背景。

娄底境内开发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 即有先民栖息繁衍。至秦, 汉族南移, 人口逐渐增多。盛唐时期, 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宋熙宁五年 (1072年) , 导民“种桑植稻”, 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明政权巩固后, 境内手工业作坊问世, 锡矿山锑矿始做锡开采。新化城厢、永丰、蓝田、娄底等集镇形成。清朝统一中国后, 由于赋税减轻, 境内人口日繁, 荒地日辟, 农业得到发展, 工商业者增多, 煤、铁、硫磺等矿的开采初具规模, 造纸、铸锅、面粉加工、木版印刷、制革技术相应发展。两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遭受西方侵略而产生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 吃了洋人亏的国人, 方始意识到, 西方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以工商立国。于是, 一批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大办近代工商企业, 才是救国救民最实际的事业。

3. 文化背景。

正如黑格尔所言:理论工作所完成的事远超过实际的工作, 假如在思想的世界掀起一场革命, 那么, 实际的世界是抵挡不住了。近代湖湘教育思想历经了:“经世实学教育思想—洋务教育思想—维新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嬗变历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陈天华分别是各个时期湖湘教育改革的代表人物。近代湖湘精英的教育情结, 既受湖湘教育思想的指引, 又深受湖湘文化的熏染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 其基本的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 彰显突变求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重视“躬行实践”、“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铸就“霸蛮”的湖湘精神支柱。作为最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在湖南尤甚于他省。湘军兴起之前, 近代湖南人, 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子弟, 最理想的人生选择或者说是唯一选择就是发愤读书、以获取功名, 而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社会上层的地方士绅历来把兴办教育视为其当然之责, 也把教育当做取得社会地位与话语权的重要渠道。受这种思想文化的冲击, 娄底近代私立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娄底近代私利学校校长群体产生的原因

1. 中国近代史的推动。

1840年, 当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紧闭的国门,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受到惨烈冲击。鸦片战争失败后, 大批仁人志士痛定思痛, 审视积弊深重的封建王朝, 寻求救国良方。湖南人魏源极力主张变法革新, 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严厉驳斥封建顽固势力将西方先进技术看成“奇技淫巧, 坏乱人心”的观点。唯教育才能根本上使国人摈弃封建观念, 开明思想, 顺应历史发展大势, 步入强国行列。面对民族危机, 中国近代教育积极改革, 废八股兴办新式学堂, 建立新的教育体制, 成立教育行政机构, 编写新式教科书, 派遣留学生等, 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更为国家民族的复兴奠定了人才基础。

2. 湖南近代教育发展的连带。

湖南近代教育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先后有江标提倡新学, 谭嗣同、欧阳中鹄等人创办浏阳算学社, 湘乡士绅许时遂等人创办东山精舍, 熊希龄、蒋德钧等人创立湖南时务学堂。1901年, 清政府推行“新政”, 先制订了《钦定学堂章程》, 后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奏定学堂章程》, 在学制上为近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央发布大规模的改书院为学堂的政令、设立新式教育行政机构, 推动了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湖南近代出现了一股规模宏大的、以创办新式教育为内容的兴学热潮。同时, 为振兴中华, 湖南大批有识之士苦心探索、大力宣传, 许多新的教育主张孕育而生, 如:军国民教育思想、实业教育思想、国民教育思想, 形成了一股对湖南近代教育发展深远的社会思潮。

3. 湘籍精英之间相互帮带的影响。

周秋光先生认为:正是因为近代湖南人相互间的帮带、扶持、举荐, 才形成人才链, 出现教育群体现象。胡元亻炎、曹典球等湖南教育界声望卓著的领袖人物, 不仅在各自的学堂取得成就, 还同时担任省城长沙多所私立学校校董甚至董事长, 充分利用他们的声望, 为其所在学校极力争取最为有利的境地。作为湖南私立学校最早的倡导者———胡元亻炎, 在明德规模初具后, 又积极帮助朱剑凡创办周南女校, 长期担任周南的董事、董事长, 并将经正校舍赠与周南。他还鼓励和帮助周震麟、彭国钧办修业学堂, 陈润霖办楚怡, 方克刚办妙高峰。在这些领袖人物的倡导和带领下, 一批学界精英更是致力于兴办私学。

4. 娄底近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诉求。

娄底教育自宋代始才算真正开始产生, 到明末清初, 书院已是十分兴旺, 闻名于湖南。清代道光以后, 娄底教育界主张培养“经世致用”之人才, 新的教育理念迫切需要推广。1840年, 曾国藩任职翰林时, 就曾上折提出, 用诗赋小楷取士不合道理。他儿子曾纪泽学习外文, 开重视西学之先河。1895年, 谭人凤等在新化偏远山乡创办福田义学, “采取泰西教法, 以开学子知识”, 开湖南初等新法办学之先河。1898年, 新化实学堂创办, 又开湖南中等新法办学之先河。曾广钧的家熟也于1903年开始聘请日本人教日语, 并开设历史、地理、绘画等课程。到1905年, 境内先后有禹之谟、颜息奄、陈树人、苏鹏、陈天华等数十人, 到日本留学, 娄底近代教育渐成燎原之势。

总之, 随着娄底近代教育的兴盛, 一批呕心沥血, 殚精竭虑的校长群体也随之孕育而生, 为娄底近代教育的发展描绘了一番蓝图。

参考文献

[1]陈文联, 刘翔.论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特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 (2) :13-16.

背景及原因 篇7

一、女生对体育课厌学心理存在的原因

1. 消极被动心理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不断成熟, 大多女生喜静、怕动。体育课守纪律、听话, 但不爱动是女生的一大特点, 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强度较大、动作较难而又比较枯燥的练习时, 她们的惰性表现得较为明显, 常常要老师赶着、逼着去练。由于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 练习时情绪低落, 效果不佳。

2. 胆怯、害怕、自卑心理影响

胆小是女生的又一心理特点。随着生理发育的渐趋成熟, 女生皮下脂肪增厚, 重心降低, 导致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下降, 所以, 在学习动作时, 尤其在学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 产生犹豫、恐惧、信心不足等现象。其次, 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使得她们在身体素质、活动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 从而使部分体育能力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消极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影响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怕苦怕脏的心理影响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下降。如大多数女生由于怕吃苦, 对中长跑 (800m) 有较强的厌倦心理。另外, 由于体育课在室外, 又经常要用器械, 不少女生怕晒黑、怕弄脏手和衣服而不愿意参加活动。

4. 社会家庭的影响

目前, 社会上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而当前这一代学生的家长们普遍重视的是子女们的文化成绩, 担心的是否能考上重点学校。于是, 家长们送孩子上某某文化补习班、请家教, 却极少有家长给孩子补上体育这一课, 这些都逐步令学生形成了对体育轻视的态度。

5. 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女生的生理需求存在差异

求趣、求新是女生的特点, 大部分女生对新教材、新内容有较强的求知欲, 同样对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有较高的积极性。可目前中学体育课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教材内容还以素质练习为主, 而适合女生特点的教材内容较少, 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没有新意, 激不起女生学习的欲望,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女生体育课厌学心理所采取的措施

1. 培养学生的兴趣

研究表明, 学生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时, 各种生理指标会发生良好的变化, 心理上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导致行为上爱好该项活动, 就会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该项活动的知识技能, 从而养成行为习惯。学生进行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时, 也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活动的爱好, 对该项活动没有兴趣和爱好, 也就谈不上习惯的养成。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的学习活动是不会持久的, 学生将会随着体育学习的结束而终止该项活动。因此, 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需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注意教学内容搭配

由于女生的生理特点使她们的运动能力要比男生差得多, 因此大多数女生比较厌烦单纯的竞技锻炼, 而对能较好地体现她们的协调性、柔韧性和韵律感较强的练习项目有着深厚的兴趣, 故在教材内容安排上, 可适当增加一些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内容, 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3. 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应灵活多样, 使学生感到通过学习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课的准备部分可安排游戏、集体舞等。这样, 一是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 二是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课的基本部分有个好的开始。在课的基本部分要有一定强度的活动量, 使学生的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得到充分锻炼。但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应注意趣味性、多样性、艺术性, 如采用竞赛、游戏的方法或者在练习时配上适当的音乐, 既能完成教学任务, 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的结束部分不应仅仅做一些放松, 还要加一些简单的舞蹈和小游戏, 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课堂, 余兴未尽, 更期盼下次课的到来。

4. 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那些身体素质差、协调能力差、性格内向的学生, 大多对自己缺乏信心, 她们的自卑心理较重, 总认为自己不行, 不能完成较难的动作。对这些学生, 教师应多关心、帮助她们, 而不应冷落她们, 平时应经常与她们接触、交谈, 得到她们的信任, 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练习中加强对她们个别辅导, 并经常鼓励和表扬她们, 对她们取得的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 也应及时给予肯定, 使其树立信心。

5. 注意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

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起到一面镜子的作用, 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热爱学生, 热爱自己的工作, 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学生就会从心里敬佩、信任和喜欢老师, 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兴趣。

6. 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背景及原因 篇8

一、造成两极分化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复习找不准新旧知识的突破点。好多教师在复习旧知识时只是对所学过的课文机械的重复又重复;导入新课时对旧知识的复习不够,找不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有的甚至不复习旧的知识,直接导入新课,使得新旧知识脱节,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这样也就会产生差生。

2.教师往往喜欢超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教师喜欢抓时间,赶进度,然后用大量时间来搞题海战术。有的教师教学节奏过快,讲授新知识过多,而课上又很少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探究时间,大部分学生学习与教师无法同步推进,造成学生最终一知半解,学习收获不大,从而出现成绩下滑,渐渐厌倦了英语课。

3 . 教师在转化差生过程中治“标” 不治“本” 。有的教师只喜欢优生,一节课到头来,总是让优生在唱“独角戏”。中差生总是在当“配角”。当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时,只是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辅导,而忽视了对他们学习心态的指导。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边疆乡镇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导致了学生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

二、造成两极分化之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习态度不端正。八年级学生的心里和生理决定了他们情绪不稳定,兴趣不持久,好奇心已渐渐地减弱,学习英语也忽冷忽热。兴趣来时,干劲十足;如果遇到点困难挫折,他们就自暴自弃。

2.学习方法不妥当,语音不过关,单词没法记。从教过的众多学生中我调查过,音标不会读,不会用音标注音,而是在单词、句子下面用汉字注音读,这样的学生比例较大。如;mouth读作“毛司”、How do you do? 读作“好大的油肚”、Where are you going?读作“哪儿喂狗”、bus读作“爸死”、English读作“应该累死”等等。这样的注音读出来的不是被同学嘲笑,就是被老师指责,后来的恶果当然是不敢开口说了,以后会读的也只能说;“I am sorry”。

3.学生没有语言练习的环境。边疆地区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除了手中的课本,既没有录音磁带,也听不到更多人说英语,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只是机械地模仿老师。

4.师生关系不和谐,导致差生越来越差。学习基础差,其实他们也很难过,再加上教师的指责,同学的歧视,他们的自尊心,自卑感使他们对老师或同学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谨慎,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可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阴影,从而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差生的心理负担实在太重,如果长期积累,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教学中值得我们深思。

三、防止学生两级分化的对策措施

1.注重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理念,拓展教学手段的空间,研究当代中学生的心理个性特征,教学方法要做到有的放矢,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教材,进行全册系统备课,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育成果。

2.要认真遵循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要认真遵循教学规律以及认知规律,不要过高要求,也不要降低标准。做到突破难点,抓住重点,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景,情景交融,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3.复习中要找准知识点。每节课的复习不是仅仅对已经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根据新课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找到新旧知识跨越的桥梁,找出同异之处。

4.要认真处理好两极分化的“滑坡点”。注重兴趣习惯的培养。过好语音关、书写关、开口关,努力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避免大部分学生掉队,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滑坡点”,为全面攻坚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积极调动差生的学习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帮助差生树立学好外语的自信心,多鼓励,少指责,对差生不鄙视,不放弃,与优生同等对待,哪怕是他们的一小点进步,应当要给予当众表扬和肯定。同时要摸清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掉队原因以及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辅导,用他们各方面的闪光点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6.转化差生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教师要与差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差生的良师益母,做差生的思想工作,不但要有耐心,而且还要细心,认真指导,定任务,定指标要适度,纠正差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辅之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只要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时时看到自己都有进步。

7.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英语持之以恒的内驱力,教师是点燃兴趣的火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时机。

浅析“限广令”的出台背景和原因 篇9

1“限广令”的内容

“限广令”即国家广电总局针对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时间、长度以及广告类型等做出的一系列规定。2011年10月11日, 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11月28日, 又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同时, 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补充规定》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的内容包括:

(1) 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 规范影视剧中间插播广告行为; (3) 规范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行为; (4) 清理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5) 顿虚假违法健康资讯广告; (6) 坚决禁止在转播节目时插播各类广告; (7) 严格按规定要求播出公益广告; (8) 从严查处各类广告违规行为。

《通知》的下发预示着政府对于电视广告管理的政策, 之后出台《〈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更是严格加强了政府对于电视广告的管理。其内容主要是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 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 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补充规定》的范围广、影响大, 严禁电视剧播出时间中

所不包, 要想让自己的新闻在同质的基础上有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惊喜, 笔者以为, 一个优秀的记者需要时时持有陌生思维,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新闻创新能力。

作为新闻单位, 也要善于为采编人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商业广告, 范围囊括所有电视台全天候的所有电视剧资源。其产生的影响也对电视、广告、媒体等行业带来不小冲击。《补充规定》针对全境内全部电视媒体的电视剧资源, 央视、卫视、省市台无一例外, 目前不在限制之列的只是境外媒体。同时下发的《通知》也要求了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全面监看电视台的落实情况, 对仍插播广告的播出机构, 将按照相关法规规定, 给予严肃处理。

2“限广令”的出台背景及历程

“限广令”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它的出台并非突然。早在2003年颁布的17号令, 到2009年发布的61号令, 国家广电总局一直不间断地整顿电视台的广告播出环境。

2003年9月广电总局颁布《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广电总局令第17号, 规定19点至21点的黄金时间内所有播放的电视剧中不得插播广告, “除19∶00至21∶00以外, 电视台播放一集影视剧中, 可以插播一次广告, 插播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2009年9月出台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 (广电总局令第61号) 。其第十七条规定, 播出电视剧时, 可以在每集中插播出2次商业广告, 每次时长不得超过1分30秒。其中, 在19∶00至21∶00之间播出电视剧是, 每集中可以播出1次上演广告, 时长不得超过1分钟。

为了加强广播电视管理, 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1997年8月11日, 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广播电视管理条

员制造“陌生思维”, 条口记者没有必要都往“专家”的道路上发展, 必要的采编轮岗、条口轮岗很有必要, 因为同一个新闻让不同的人来做, 呈现出来的形式、视角、信息等必然会有所不同, 新闻就会常做常新。试想, 如果我是一例》, 规范国内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采编、制作、播放、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等活动。条例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规范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秩序, 促进广播电视广告业健康发展,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2010年1月1日起实行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 (即61号令) 。办法对广告内容、广告播出、监督管理、法律责任进行管理与说明。

为了管理电视媒体, 避免某些潮流过于疯狂, 产生不良影响, 广电总局也相继提出过各种限令:

在2002年, 全民热捧《流星花园》的时候, 广电总局下令停播;2004年, 广电总局规定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凶杀暴力涉案剧”;2006年3月, 广电总局要求停播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2006年8月, 广电总局下令9月1日起各级电视台黄金时间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2007年1月, 规定卫视黄金档只能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2007年8月15日, 广电总局下发通报, 要求立即停播《第一次心动》选拔活动;2007年8月23日, 广电总局叫停广东电视台女性整容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2007年9月6日, 国家广电总局严格禁止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作播出低俗、下流和涉及性生活、性药功能内容的节目。2011年广电总局政策调整也包括了2月13日下发的《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源、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 在4月2日,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 目前穿越剧越来越热,

个社区口子上的“新人”, 跑社区时我就会对一切看到的现象感到新鲜, 感到好奇, 进而就会小小地思考一下, 为什么会这样?新闻需要新发现、新思考、新视角…… (扬州晚报仲冬兰)

(扬州晚报, 江苏扬州225000) 但广电总局不提倡对历史表现得太随意。李京盛还称, 短期内四大名著不能再拍了, 也不提倡简单克隆国外电视节目。5月10日, 广电总局负责人表示将禁止在电视剧片头之后和片尾之前插播广告, 禁止用贴片广告覆盖研制人员表, 同时, 建立“黑名单”制度。10月13日, 广电总局发通知要求, 电视剧片头片尾禁止插播广告, 中间插播广告需限制市场。时政新闻类节目禁止使用企业或商品冠名。10月25日, 出台的“限娱令”要求婚恋交友、才艺竞秀等共计七类节目将严格受限, 每家卫视每周播出上述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 黄金时段节目市场不超过90分钟。相关的各种调整、控制政策举不胜举, 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管理。

3“限广令”出台的原因

3.1 电视的特性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的问题

3.1.1 具有大量观众

不单单是沿海发达的城市, 电视机已在国内普及, 普通百姓观看电视节目是平时休息娱乐的主要方式。更具央视索福瑞的研究显示, 我国4岁以上的电视观众已经超过11亿。特别是卫视的影响力覆盖全国, 需要合理的调控, 为电视观众创造良好的收视环境。

3.1.2 电视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体, 人们在看到电视画面的同时也能同时听到电视所传达的信息, 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 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 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直观性, 是其他任何媒介都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 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 不懂语言, 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电视是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 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 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 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 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 因此电视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

3.2 电视广告泛滥, 对观众产生不良影响

3.2.1 广告的广泛传播使受众陷于广告的魔幻文化情景中, 助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攀比陋习

广告为了实现产品的促销, 大宣特宣。“谁穿谁精神”、“XX男人的标志”、“地球人都知道”等等宣传, 无形中扭曲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人们相互攀比, 名牌消费成了趋势。在高度消费社会的时代, 通过物质来表现富裕的的生活态度, 造成了无休止的追求差异化的竞争, 而鼓励享受、鼓励奢华消费的广告无疑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追求享受、时尚与炫耀成为大众心理的一个构成因子时, 这又势必反过来影响广告的创作, 如此恶性循环, 只会将大众文化引向拜金主义的泥潭, 使大众文化走向庸俗堕落。我国仍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 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上, 对那些先行富裕起来的人们, 如何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广告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应当有所作为。

3.2.2 电视剧中插广告频繁, 干扰观众收看电视

不少观众对于电视剧中频繁的插播商业广告已经烦不胜烦。有网友抱怨2011年, 湖北卫视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雪豹》, 一集只有40余分钟, 可插播广告就有三次, 并且平均间隔10分钟一次, 频次高、时间长干扰完整的收看电视剧。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 电视台为了自身利益, 不顾观众收视感受, 让大众无法忍受。

3.3 对于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执行度不高

2011年2月24日,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中国电视广告监管调研报告》, 报告表明, 电视剧插播的商业广告时间和次数, 普遍高于法定最高值。在超时播发广告的电视台中, 云南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分别位居普通时段和黄金时段榜首。在2010年, 天津卫视在播出电视剧《大宅门》的时段中, 一集45分钟左右的电视剧, 在剧中前半部分别2次插播每次2分钟的广告节目外, 还在结尾部插播10分钟让观众无法忍受的电视销售广告。总共加在一起, 一集电视剧就插播了14分钟广告。

3.4 电视未能严于律己, 导致虚假广告泛滥

电视广告在今天是非常多的, 而且电视广告有着自身的一些优势, 比如发布面广, 受众多, 而且在进行广告叙述的时候非常形象而生动, 更是受到最多生产厂家的追捧。但是, 广告中也存在一种不和谐的音符, 各种虚假广告无孔不入, 尤其是一些医疗器械和保健品的广告, 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还阻碍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 更使得受众加剧了对电视广告的反感。

广告主选中媒体做广告, 既看中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 更看中媒体在公众中的信任度, 所以媒体刊登广告实际上也是拿自己的公众信任度作交换。从这个角度来讲, 媒体就应该承担起审查广告合法性、真实性的社会责任[2]。但为了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中争得更多的份额, 获取更高的利润, 一些媒体的广告部门放弃原则和职责, 置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于不顾, 降低广告审核标准, 一切向钱看, “有奶便是娘”。

对于电视而言, 是社会公共资源, 应该为社会提供准确、精彩、有用、健康的资讯。媒体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不能为了经济效益把任何个人的、企业的或小集团的利益置于社会公众利益之上。改善中国的广告宣传环境, 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责任造就公信力。新闻媒体除对广告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法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等“资格培训”外, 还要优选广告代理公司, 对它们进行信用等级考核, 一旦代理广告出现问题, 就要罚其代理额直至取消其代理资格;同时要设立虚假广告举报电话和曝光台, 经常刊播一些识别虚假广告的有关知识, 提高消费者识假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广电总局发布的“限广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打击虚假广告的目的, 从而净化行业风气。

摘要:2011年11月底, “限广令”正式出台。限广令出台是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历程的。究其出台原因, 在于电视的特性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电视广告泛滥, 尤其是一些劣质广告横行, 危害观众和消费者的利益, 再加上之前对于限制广告的相关政策执行度不高, 最终促使“限广令”的正式出台。

关键词:限广令,背景,原因

参考文献

[1]樊丽、吴晓东、王亚男:《1979-2010中国电视广告艺术》, 吉林大学出版社 (长春) 2010年版

[2]马德普:《改变中的中国公共政策》,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 1998年版

[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 2005年版

[4]陈振明:《政策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3版

[5]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媒法典 (应用版) 》法律出版社 (北京) 2008年版

[6]杜国清:《广告即战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 2004年版

背景及原因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2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提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改革思路,在基础年级启动了教学改革。我们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来进行突破:一是把教师授课的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训练时间;二是减少学生课外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课外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三是各学科老师探索形成和制定本单元或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四是理科学科的教学进度上加快与提速。我们采取了“全员参与,领导带头,重点推进,典型示范”的策略来推进。

通过这几年的实验与研讨,绝大部分老师的教改意识明显增强,使教改实验课走向了常态化,现在老师们对上教改实验课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是一种负担和压力了。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改革这一契机,推动了各科组的教学研究活动,课前研讨,集体备课,组织听课活动,集中讲评,集体做反思总结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科组研究的气氛日益浓厚。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了还有不少的问题,比如有一部分老师对于教改的精神把握还不够准确,对如何有效地進行课程改革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有效的应对措施,课改进行这么久还没看到成效,教师的授课水平还保持在原有的阶段水平上,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难以为继,改革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和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教师认识水平上的不足

误区一: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是完全对立的”。这种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在于没有弄明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哪里。要知道光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靠简单重复的练习和大规模的题海战来完成显然是不够的。课堂上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改变,教学各环节的优化,最终还是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课堂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想走另一条道路,那就是在不增加课时和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来达到上述目的,走出“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是完全对立的”的误区。

误区二:认为“既然是改革,就要把已有的作法全盘抛弃,推倒重来”。这就是犯了片面主义的错误,没有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校这次推动的教学改革,侧重点在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以往老师们在教学中积累的好的经验和作法,该继承的要继承,对那些过时的,低效甚至无效的作法要剔除和改造,但是并不是全盘都推翻,因为有些传统的做法还是有其精华的,我们一方面要适应教育和教学的需要,反映学生的内在需求,在课堂上适当地作些某些变革和创新,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保持已有做法中适应当前形势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明智的做法。

误区三: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与新课程的推进是完全对立的”。有人认为,现在我们搞的教改,就是为了应试,提高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这种观点是狭隘的的,新课程的推进就是为了推动教改的发展,反之教改是为了更好的推进行课程,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时间给学生,还课堂的主动权给学生,由老师主宰的课堂还原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真正学会学习。这些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误区四: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是完全对立的”。从现实的角度讲,高考对于在高中求学的学生而言是他们近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社会、家长所赋予学校的殷切期望也主要是通过高考来实现。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过于主观地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是完全对立的”。但实际却正好相反,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恰恰就是反对“应试教育”中僵化的部分。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才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仍旧是要应试,只不过,应试更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何况应试与素质教育本身并不矛盾。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念和操作存在的问题

1. 教育教学理论片面。现在我们有许多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如洋思中学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等。我们原本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可是一些老师只看到了这些成功模式表层的东西,又或者是把别人现存的经验和作法完全照搬,没有真正领会这些经验和作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这些教条主义的错误只会把教改引向歧途,对我们的日常教学而言,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反而弊病百出。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精讲的“精”从教材这一头看,是指教材的重点内容和知识体系中的关键部分;从学生这一头看,是指学习中的难点。它体现在表达方式上,则要求语言清晰、简练、确切。只有“精讲”,才能给学生的练习腾出时间,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只有“精讲”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精讲”,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所以,是教育教学理论片面性导致了教师自身理论和理念方面的缺乏,无法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取得进步。

2. 老师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和能力不足。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老师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和能力不足,就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无法让学生信服。“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又怎么能让学生死心塌地的跟随其思路学习没有后顾之忧呢?我们教师除了理论的知识过硬以外,还需要专业的引领,从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中获取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教学实践。争取每学期都开设公开课,这对我们来说,既是锻炼、又是提高,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激励我们奋进!记得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教师的基本功一般包括教师的仪表风度、语言表达、板书和课堂的组织与管理等等。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教学手段不断现代化的今天,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对老师的能力和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文学科,对老师的人文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兴趣,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影响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品位的发展。课堂是动态的、变化的,在课堂上要达到师生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教师有很强的功底和教学艺术。要想顺利推动教改进行,除了教学理念和理论的引导,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操作和技巧上多下工夫。

三、教师的言传身教问题

教改就客观而言给老师们增加了负担,多讲容易少讲难。因为在少讲的背后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比如说分析透学生和班情,收集大量的信息和材料,预设多种教学方案,制定学案,设计有梯度的习题等。

在教改中,老师的付出和奉献要唱出平常水平下很多,但是最本质的问题还在于教师本身。如果教师本身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还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那接下来的所有活动也都会变得顺理成章起来。所以说老师们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在教改中属于教改的精神支柱,也是教改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上一篇:荧光蛋白基因下一篇:中小寿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