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疾病病例

2024-05-21

牙髓疾病病例(精选四篇)

牙髓疾病病例 篇1

1 病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动机

求知动机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动力, 青少年有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内在需要, 是其求知学习的内驱力。因此, 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学习目的的教育, 应用病例教学法尤其是在牙髓疾病这样的重点章节中可以很好地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动起来, 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 从而促使其自觉、主动的学习。病例教学法明确了每一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积极组织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把病例介绍给学生, 课后, 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材料, 进行分析和整理, 这种利用工具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学习活动力求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 积极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它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从社会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关心;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交往的主动关心。

3 情境导入, 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牙髓疾病病例 篇2

[概述]

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牙髓炎,多由深龋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不典型,故不被患者重视,也容易误诊。慢性牙髓炎病程较长,有时出现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每日出现定时钝痛。患牙一般多可定位。慢性牙髓炎根据髓腔穿通与否及暴露牙髓的状况而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和慢性增生性牙髓炎三型。

[诊断要点]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1)无明显自发痛,但患者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有的患者还有急性发作史。

(2)检查患牙有深龋洞,但无髓腔穿孔,洞底探诊反应迟钝。

(3)对温度测试多为迟缓性反应,或表现迟钝。

(4)患牙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多无自发痛,但患者常诉食物嵌入龋洞内时会引起剧烈疼痛,有冷热刺激痛。

(2)检查患牙有深龋洞,探查洞底有穿髓孔,探查穿髓孔时浅探不痛,深探有剧痛且有少量渗血。由于长期废用,患牙有大量软垢、牙石堆积。

(3)对温度测试敏感。

(4)患牙一般无叩痛。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1)一般无自发痛,但有时患牙有进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

(2)检查患牙大而深的龋洞内充满红色肉芽组织即牙髓息肉(息肉与牙体组织相连),探之不痛但易出血。

(3)由于长期废用,患牙及其邻牙有大量牙石堆积。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深龋 深龋温度测试反应正常,只有当冷热刺激进入龋洞内才出现敏感症状,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而慢性牙髓炎对温度测试引起的迟缓性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深龋洞底探查敏感,而慢性牙髓炎探查迟钝;深龋无叩痛,而慢性牙髓炎晚期可出现叩痛。

2.可复性牙髓炎 鉴别关键在于可复性牙髓炎绝无自发痛,而慢性牙髓炎多有自发痛史;可复性牙髓炎对温度测试反应为“一过性疼痛”,而慢性牙髓炎则在温度刺激去除后,疼痛仍要持续较长时间。

3.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 临床对此三种息肉进行鉴别的关键是,用探针仔细探查息肉蒂部以判断息肉的来源。对牙髓息肉和牙周膜息肉鉴别时,还应仔细检查髓室底的完整性,摄线片可助诊断。

[治疗原则]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则均采用根管治疗术。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早期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干髓术或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行活髓切断术。

(2)晚期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行根管治疗术。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有保留价值者,可行根管治疗术,术中要彻底去净根管内牙髓组织,并严密充填根管。对牙冠破坏严重、伴有严重牙内吸收,难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者,可予拔除。

[病例分析]

某患者,女,40岁。自诉右侧后牙近段时期来遇冷热刺激有不适感。

检查:右下6牙合面深龋,探诊不敏感,机械去腐反应迟钝,叩诊(—)。患牙热诊引起迟缓性疼痛,刺激去除后仍延续较长时间。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右下6慢性牙髓炎诊断依据:患牙有深龋,探诊不敏感,去腐迟钝,温度测试呈迟缓性反应痛,叩诊(-)

2.治疗 根据右下6的根管情况选行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3.注意事项 一般慢性牙髓炎,其牙髓多有坏死、分解或化脓性病灶,故不宜选行干髓术否则,易致残髓炎。

[思考题]

1.试述慢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慢性牙髓炎与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3.试述牙髓息肉与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的鉴别要点。

牙髓疾病病例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用医学盲法选取重度牙周炎的患者27例, 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入该科室门诊治疗。以上患者共纳入32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 它们均通过牙髓活力检测仪评估非死髓牙且无明显的牙髓症状, 其附着水平超过6 mm或者影像学检查显示受到损坏的牙槽骨大于根长2/3。患者中女性20例, 男性17例, 年龄24~59岁, 平均 (32.96±9.21) 岁, 患者其他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将32颗患牙分为观察组16例, 对照组16例。入选标准: (1) 符合Armitage的诊断标准[2]为重度牙周炎患者; (2) 近3个月未接受非甾体类相关药物的治疗; (3) 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4) 非妊娠期妇女。

1.2治疗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临床治疗步骤: (1) 患者取仰卧位, 治疗者对患者口腔做全面检查, 并详细记录牙周病变情况。 (2) 行辅助影像学检查, 分析全口曲面断层片。 (3) 在超声波仪器引导下, 对全口进行龈上洁治术。 (4) 详细记录下本研究中关注的患牙的各项基线指标。 (5) 对患处牙周局部麻醉, 各项器械准备就绪, 开髓、揭顶、拔髓、测量根管长度。 (6) 取2.5%的氯化钠和17%的乙二胺四乙酸各10 m L, 交替冲洗处理患牙10 min, 待干后封上氢氧化钙封闭冠部。 (7) 观察组:在步骤 (6) 1周后行根管治疗术:根管糊剂和牙胶尖采用侧方加压技术充填根管。对照组不做此处理。 (8) 行龈下刮治术以及根面平整。

1.3临床观察指标

超声下获得的线性指标:应用电子探针测得PPD (牙周袋底与游离龈边缘之间的距离) 、用Mazza提出的出血指数测得SBI (龈沟出血指数) 、用siline和loe研究出的菌斑指数分度法测得PLI (记录菌斑指数) 。通过数字化影像处理, 应用Digora软件 (4.0) 测影像学指标[3]:CEJ-BD (釉牙骨质界与骨缺陷底之间的数值) 、CEJ-AC (釉牙骨质界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数值) 。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结果

两组患牙不同时期的超声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获得指标数值, 见表1、表2。表1中的3项临床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均较基线有所改善, 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中的两项临床指标, 经过18周观察CEJ-BD减少0.67 mm;对照组减少0.21 mm, CEJ-BA减少0.23 mm;对照组减少0.34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此处提示, 牙周牙髓联合疗法对于牙周骨组织临床疗效较单纯牙周疗法更有优势。

3讨论

牙周炎的患病率和年龄成正相关, 患病人群多数是超过35岁, (55±5) 岁发病率达到顶峰值[4]。牙周炎以消除炎症、去除病因为首要措施, 因此院方应该做好口腔卫生的健康宣讲工作, 让患者了解牙周炎的形成原因和症状, 纠正口腔卫生的不良习惯, 指导患者清除牙菌斑以及正确刷牙方式。牙周炎早期采取龈上洁治术、根面平整术等基础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炎症程度让抗菌治疗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手段。临床上针对致病菌, 采取局部缓释等相关药物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重点在于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可有效减少牙髓组织感染几率, 降低牙髓的炎性反应, 从而达到保存活髓的目的[5,6]。该报道中分别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和单纯牙周治疗法对重度牙周炎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PPD、SBI、PLI观察组和对比组的差异性并不突出,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此种情况显示无论是两组采用的治疗方式在治疗后均较基线有所改善, CEJ-BD、CEJ-AC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此处提示, 牙周牙髓联合疗法对于牙周骨组织临床疗效较单纯牙周疗法更有优势。PPD、SBI、PLI 3项临床指标作为牙周软组织的疗效的评价参考方面, 从治疗后的第4、10、18周的数据较基线都有所下降, 从临床指数变化来判断, 两种治疗方法在对于重症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软组织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影像学检查指标与牙周骨组织变化相关。CEJ-BD反映了骨缺陷底部再生状况, 而CEJ-AC提示的是牙槽嵴顶骨的对应情况。治疗后的第4、10、18周的指标数据较基线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通过分析得出, 骨缺陷底部和中部骨组织的再生, 并且观察组的再生程度较对照组高。由此推断出联合治疗法治疗重度牙周炎更有利于牙周缺陷骨组织的恢复和再生。

综上所述,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在牙周软组织恢复上与单纯治疗该病无太大差异, 而在牙周骨组织的再生上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丁芳, 冯向辉, 孟焕新, 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疱疹病毒与牙周致病菌[J].北京大学学报, 2008, 4 (3) :318.

[2]G Armit age GC.Development of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periodontaldiseases an d conditions[J].Ann Periodont ol, 2010, 14 (7) :41-46.

[3]王朵.老年人牙髓牙周联合病变68例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6) :39-40.

[4]王艳梅, 赵云燕, 赵文杰.基础治疗在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研究[J].健康之路, 2013 (6) :58-59.

[5]王纯.综合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25例[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4) :489-490.

牙髓疾病病例 篇4

关键词:老年牙髓,根管治疗

牙髓疾病是老年口腔疾病中较为常见一种, 在对其进行治疗时, 应选择治疗效果较为良好的方式。而在对患者进行牙周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根管治疗, 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1]。本文就此问题对老年牙髓疾病患者的根管治疗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老年牙髓疾病患者7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年龄均>60岁。

对照组中有35例老年牙髓疾病患者, 其年龄段在60~78岁, 平均年龄为 (70.5±1.2) 岁, 其中男性牙髓疾病患者有19例, 女性牙髓疾病患者有16例。治疗组中有35例老年牙髓疾病患者, 其年龄段在31~79岁, 平均年龄为 (70.2±1.0) 岁, 其中男性牙髓疾病患者有20例, 女性牙髓疾病患者有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牙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患者的换牙有一定的了解后, 对对照组中的老年牙髓疾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即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 其中包括龈上洁治, 龈下刮治, 牙周袋冲洗治疗以及进行局部用药等, 必要时对患者进行牙周翻瓣术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老年牙髓疾病患者, 先进性完善的根管治疗手术并调颌, 在根管治疗完成后, 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 如对照组。对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半年以及1年时进行随访,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 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而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如下: (1) 显效:患者无主管症状, 且咬合功能良好, 探诊无出血现象, 其牙周无脓肿现象, 牙周袋消失或者变浅, 牙齿的松动度消失或者减轻, 经X线检查可显示患者的根尖周病变消失, 牙槽骨有重建现象; (2) 有效:患者无主管症状, 且咬合功能较为良好, 探诊无出血现象, 其牙周无脓肿、溢脓现象, 牙周袋没有消失或者变浅现象, 牙齿的松动度没有明显变化, 经X线检查可显示患者的牙槽骨没有明显改善现象; (3) 无效:患者的主管症状有一定的加重, 且患者反复发生牙周脓肿现象, 牙周袋有一定的加深, 咬合无力, 松动度有一定的增加, 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较为明显。

1.3 数据处理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χ—±s) 、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组间比较为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知, 相对于对照组, 治疗组中的老年牙髓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1个月、半个月以及1年后的治疗效果均更为良好,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牙髓疾病是口腔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毒素或者细菌通过血管、神经、淋巴管、牙本质小管以及牙尖孔等相互影响与扩散, 从而致使患者出现牙髓和牙周疾病等症状, 其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2]。在对老年牙髓疾病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 应选择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而在对老年牙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 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对于牙周牙髓的联合病变的治疗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3]。由表1、表2以及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知, 相对于对患者进行传统的牙周治疗, 对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更好, 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由于老年人的牙周组织随年龄增长, 其细胞成分减少等, 使其供血能力降低, 恢复能力降低, 所以也应进行较为完善的根管治疗。另一方面, 根管治疗时, 根管内的药物一定程度上能够杀灭细菌, 促进组织修复[4]。

所以, 在对老年牙髓疾病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 在进行基础牙周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根管治疗, 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5],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洪梅.根管治疗术在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09, 31 (8) :944-945.

[2]贺紫玲, 何世界, 谢一敦, 等.老年性隐裂牙碘仿糊剂根管治疗82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07, 36 (7) :914-915.

[3]林南雁, 姜毅.一次性根管治疗对老年人感染根管的疗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0, 13 (2) :135-137.

[4]陈燕, 杨明华, 李升, 等.根管长度电测仪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 2007, 27 (7) :370-371.

上一篇:职业中专学校教改下一篇:定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