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微创治疗真相

2024-05-14

妇科微创治疗真相(精选四篇)

妇科微创治疗真相 篇1

1术前护理

1.1 基础护理

术前配合医师向患者介绍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点:住院时间短, 皮肤切口小, 盆腔粘连发生率低, 术后腹痛的机会减少。向有腹腔镜适应证的患者介绍已做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增加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信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解除患者对术中中转开腹的顾虑, 并向患者解释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治疗。很多患者对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费用有顾虑, 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若中转开腹手术, 则按开腹手术标准收费。有不少患者对有关麻醉的风险问题内心感到惧怕, 此时需积极配合医师, 耐心细致地安慰患者, 不以无限扩大手术风险的方式和患者交流, 使患者能够以平常心态选择最佳手术方案, 争取手术成功。

1.2 皮肤和胃肠道的准备

备皮范围与开腹手术完全相同, 尤其是脐部皮肤穿刺切口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既要彻底清除脐部污垢, 又要保持脐轮部皮肤完好无损。我们清洁脐轮部皮肤的方法是:先用棉签蘸松节油涂擦脐内污垢, 再用清水擦洗, 清除过程中, 手法要轻柔, 询问患者是否有烧灼感, 以免造成皮肤破损, 影响手术, 清洁完毕再用3%碘伏消毒。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前禁食8~12 h, 除宫外孕手术前忌灌肠, 以防破裂出血外, 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 以免胃肠道胀气影响手术视野, 妨碍手术操作。

1.3 阴道准备

术前常规行阴道检查, 有阴道炎性疾病者, 治愈后再行手术, 需放置举宫器及涉及子宫腔、阴道操作的手术, 术前3 d及术晨进行常规阴道清, 用3%碘伏溶液灌洗阴道。

1.4 尿管放置的时间

全子宫切除术按开腹手术标准置尿管, 手术时间短的附件手术术前可不置尿管, 改在术后置尿管。

2术后护理

2.1 轻微伤口疼痛

可暂不做处理, 不需使用止痛剂。注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对腹腔置引流管的患者尤其要重视引流袋内液体色和量的变化, 发现有异常变化, 要及时报告医师。术后48 h内要重视患者对“腹痛”的主诉, 详细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 密切观察有无腹部刺激症状。将观察到的症状和体征及时报告医师, 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使之转危为安。

2.2 肩背部疼痛的处理

与腹腔内滞留CO2气体多少有关, CO2气体可转换成碳酸, 而碳酸对膈肌可产生刺激, 使受同一神经支配的肩部引起放射性疼痛, 将床位摇至45°或侧卧位, 可减轻症状。

2.3 膀胱截石位对患者的影响

由于腹腔镜妇科手术采取膀胱截石位较多, 不适当的体位, 可造成患者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尤其是下肢静脉的压迫, 可形成深静脉栓塞。为减少上述并发症, 硬膜外麻醉6 h后, 可协助患者在床上翻身, 鼓励患者早日下床。

2.4 腹壁伤口的护理

腹壁伤口、脐轮伤口渗血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引起, 少量渗血可加压压迫止血, 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师, 请医师处置。另外, 局部伤口不易涂抹过多的医用胶, 过多反而会影响伤口愈合, 不仅结痂缓慢, 而且受不洁因素的影响, 伤口还会长期渗液, 常需数次换药才能愈合。

2.5 术后饮食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术后排气时间较腹部手术患者短, 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 术后4~6 h可进食, 可予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 逐渐过渡到普食, 禁食奶、糖、豆制品类, 防止术后肠胀气。

3讨论

盆腔疼痛的妇科内分泌治疗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 笔者对某医院妇科患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症状患者进行分析调查, 总共124例患者, 年龄25~48岁, 患者的盆腔疼痛症状持续时间7个月~9年。124例患者都有性生活史, 其中除6例患者没有生育之外, 其他所有患者都有生育史;45例患者之前有过剖宫产术, 38例患者之前有过流产, 21例患者之前有过放置节育器节育。根据调查的病例分析, 其中, 43例患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 21例患者有子宫腺肌症, 55例患者有慢性盆腔炎症, 5例患者病症为其他类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首先以影像学检查的方法, 经过引道或者腹部的超声, 查找出盆腔内部的异常, 之后进行解剖, 作出初始的诊断分析。其次利用内镜进行检查, 对具体部位使用结肠镜或膀胱镜进行排查。最后再使用腹腔镜检查进行检查, 将其作为直视的诊断工具[1]。

1.2.2 治疗方法:

一般的治疗方法, 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 然后进行用药治疗, 一般情况下, 经常使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在药物的剂量和药物种类减少的同时, 也要抑制药物的不良反应, 经常使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止痛药和器官特异性药物。在除过药物治疗外, 还有心理和手术治疗等。

1.3 疗效判定:

在治疗中, 如果患者的病症痊愈了, 就会表现出月经时间和白带正常, 没有自觉性的盆腔疼痛, 而且子宫和一些附件都会恢复正常, 没有明显的压痛。明显的效果有, 盆腔疼痛已经完全消失了, 月经和白带表现正常, 子宫和其他附件也会恢复正常, 偶尔会出现轻微的压痛。没有效果的治疗表现为, 盆腔疼痛的病症没有很大的改变, 月经白带也没有改善, 依旧还有子宫和其他附件的相关病症, 进行轻压后依旧有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治疗方法是用的统计学软件系统是SPSS17.0, 根据此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使用 (±s) 计量资料, %进行计数资料,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 124例患者有42例患者痊愈, 比率是33.87%;其中有66例患者显效, 比率是52.23%;痊愈和显效的总体比率是87.10%, 其余是患者无效。在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时, 总的有效患者是40例, 3例患者是无效, 2例患者出现无效是因为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根据相关结果显示, 无效患者的病程都超过了5年, 而且一直在服用药物, 在使用综合法进行治疗来减少疼痛病症, 有效减少患者盆腔疼痛, 5例患者属于其他病症, 3例患者是有效, 2例病情不明, 治疗效果差。

在治疗的过程中, 1例患者因为严重的器官粘连出现慢性盆腔炎, 经过手术治疗后, 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其他45例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 大部分患者有用药史, 采用药物和理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出现了显著的效果, 但有9例还没有明显的表现;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 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

3 讨论

导致盆腔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不仅非常复杂, 而且很容易复发, 目前在医学中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依然是抑制疼痛, 使用药物和一些物理手段, 以及相关的手术和心理治疗等, 抑制疼痛的治疗方法可以进一步增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妇科病中, 慢性盆腔炎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 也是导致盆腔疼痛的病症, 该病症有非常高的复发率, 并且复发病症的时间比较长, 是一种特殊的疑难杂症, 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和镇痛药物, 以此来抑制疼痛, 改善气血循环, 如果患者年龄较大, 病情非常严重, 在不要求生育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妇科内分泌的治疗, 可以有效调节妇科的内分泌, 尤其是子宫的改变和卵巢的新陈代谢, 此治疗又称作激素治疗, 将机体功能进行有效调节, 达到抑制腹腔疼痛的目的。在此次的治疗研究过程中, 使用孕激素或者抗孕激素进行治疗, 有效的抑制内膜的分泌和增生;同时谨慎小心使用Gn RHa抑制排卵, 有效缓解痛经以及性交痛等症状[3,4,5,6]。

在盆腔疼痛的治疗过程中, 应详细分析诊断进行质量, 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此外, 针对有激素反应型的妇科患者, 治疗的方法一般采用内分泌治疗法。

摘要:目的 研究盆腔疼痛的治疗。方法 针对某医院124例盆腔疼痛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探讨。结果 124例患者有42例患者痊愈, 66例患者显效, 其余无效, 疗效显著。结论 以抑制患者疼痛症状为目的, 有效提高盆腔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盆腔疼痛,内分泌

参考文献

[1]许薇.中医辩证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78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18) :178-179.

[2]李秀萍.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20) :41-42.

[3]杨春.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7) :265-266.

[4]许红英.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观察[C].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2013.

[5]彭国雏.桂派中医妇科湿瘀并治法在盆腔疼痛证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13) :102-103.

妇科治疗室制度 篇3

一、治疗室有专人负责和固定的护士,保持清洁整齐。

二、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应衣帽整洁、仪表端庄。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日认真清点药品、物品、器材数目,登记并签名,保持器材清洁、性能良好,遇有损坏或丢失及时查明原因。

五、治疗室、治疗柜内各种物品、医疗器械应标签(标识)完整、字迹清楚、位置固定、分类放置、专人保管,并按时整理补充,保持整洁有序,用后放回原处。

六、定期检查无菌物品、药品在有效期内,做好物品管理,严格分类放置。

七、医生检查过程中要求做到一人一垫,器械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中药治疗妇科炎症的体会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64例患者均是2012年7月~2013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治疗的住院部妇科炎症疾病患者。患者年龄26~53岁, 平均年龄 (34.24±5.63) 岁;病程5d~8年, 平均13个月。为64例患者行阴道镜、宫颈活检、B超检测等, 确诊为阴道炎20例、盆腔炎16例、宫颈炎16例、外阴炎12例。

1.2 临床症状

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腹胀腹痛, 坠痛, 经期不规律, 痛经, 白带量大、质稠, 味重, 颜色表现以黄色为主, 同时伴随小便疼痛、尿频、尿急, 腰酸腰痛, 易累, 劳累后病情加重, 行房事后病情加重, 浑身无力, 面色不佳, 舌象脉象表现为湿寒症[2]。

2 中医辨证治疗

2.1 湿热下注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 颜色偏黄, 呈脓性或泡沫状, 严重者出现赤带, 外阴瘙痒, 心燥难眠, 舌苔薄腻, 脉弦。选择清热利湿, 祛味止痒, 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的配方构成为:生地黄20 g, 泽泻12 g, 柴胡10 g, 黄芩、山栀子、木通、车前子各9 g, 当归8 g, 龙胆草、生甘草各6 g。如果妇女处于身体虚弱阶段, 摄生不慎, 导致邪气入体, 聚集于下焦, 储存于腹中, 冲突于气血, 气血受阻,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选用清利湿热, 活气散血, 选择四逆散合四妙散加减。该配方组成为:薏苡仁、荔枝核各30 g, 黄柏、皂角刺、川楝子各15 g, 柴胡、赤白芍、枳壳各12 g, 桃仁、元胡各10 g, 醋香附、乌药、厚朴各10 g, 制乳没6 g。

2.2 脾虚湿盛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带量大, 色偏黄, 质较稀, 似涕状或唾状, 淋漓不尽。无味, 外阴瘙痒, 面色枯黄, 易疲乏, 四肢无力, 纳少便溏, 也可四肢浮肿, 舌淡胖, 苔白或腻, 脉象缓。施以强脾燥湿, 杀虫止痒, 可选择完带汤加减。完带汤药物构成:炒山药、土炒白术各30 g, 酒炒白芍15 g, 苍术、酒炒车前子、丹皮各10 g, 人参7 g, 生甘草4 g, 柴胡、黑荆芥各2 g。若患者脾虚温蕴化热, 表现为带量大, 色黄、质稠、味臭, 应以健脾祛湿、祛热止带为主, 可选用易黄汤。易黄汤药物构成:炒山药、芡实各30 g, 白果10 g, 黄柏9 g, 车前子6 g。根据症状加减:脾脏亏虚加黄芪、白术、党参、茯苓;温热者加龙胆草、山栀、木通、黄连;表现为肾阳虚者加生姜、鹿角片、吴茱萸;肾阴虚者加知母、赤芍、丹皮、旱莲草、女贞子。

2.3 肾阴亏损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带下增多, 色偏黄, 阴户灼痛, 腰腿酸软, 头部昏沉, 心慌烦躁, 汗液量大, 口干尿赤, 舌色泛红, 苔薄, 脉象细数或细软。施以润阴祛火、固涩止带, 可以在“培坤丸”药方基础上, 加炒山药30 g, 医用党参15 g, 杜仲炭、川断、炒白术、当归、熟地、杭白芍各10 g。经血不尽者加施金樱子、海螵蛸各30 g, 焦荆芥穗、山萸肉、茜草根、地榆、芡实各10 g。

3 结果

64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坚持服用药物, 1剂/d, 水煎服, 以1个月为1个疗程。64例患者持续服用3个疗程, 其中48例症状表现消失, 完全治愈;7例症状明显减轻, 白带量减少, 效果显著;4例症状有所减轻, 白带量稍微减少, 治疗有效;5例症状无缓解迹象, 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19%。总有效率= (完全治愈+效果显著+有效) /总例数×100%。

4 讨论

祖国医学中认为脾脏不健会导致水湿停聚, 水湿为患, 从而阻塞气运, 气阻则血不畅, 长期会形成聚集、包块, 胞脉受阻易引起腰部酸痛、腹痛等女性妇科症状。若妇科急性炎症患者病情危急, 可能发高热、腹内包块、腹痛, 白带量大、味臭, 子宫出血不受控, 严重者还会出现意识模糊, 休克昏迷症状, 应对其扶正祛邪。注射适量的中、西药抗菌类药物, 通过静脉滴注有效抑制感染, 可选用甲硝唑注射液、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清开灵等;患者神志模糊, 脉弱体凉需行抗休克治疗, 也可服用独参汤;热度炽盛阶段以消热祛毒, 凉血止血, 祛湿止带为主, 选择红藤饮加味。药用双花、连翘、红藤、败酱草、苡薏仁各30 g, 玄参12 g, 黄柏、紫草、茜草根、丹皮、当归各10 g, 病程后期应注重气血调养, 治标治本, 使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邓艳杰, 汪洁平, 姜晓晶, 等.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4, 13 (5) :385-386.

上一篇:初中计算机实践教学下一篇:功能模块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