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贸易格局

2024-05-20

粮食贸易格局(精选三篇)

粮食贸易格局 篇1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1]。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质上是粮食产量问题[2,3]。而粮食产量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近些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的研究表明,几十年来驱动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单产,其次才是播种面积[5]。我国自1952年来粮食总产的增加,已经可以完全归结为单产水平的提高[6]。粮食单产水平及其波动状况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及其稳定性,单产变化及其波动的区域差异已经引起我国许多学者的关注。党安荣等[5]采用GIS分析手段,通过对1984年以来我国粮食单产空间变化的定量研究表明,在1984-1994年这10年中我国北方地区粮食增产强度较大、南方地区下滑现象明显。程叶青[6]采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1980-2005年东北地区183个县(市)的粮食单产变异的分析,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单产水平空间格局变化特征,为东北地区粮食可持续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钟甫宁等[7]通过变异率和变异系数两个参数分析了全国各省市粮食单产波动特征,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的波动系数和波动幅度比其他地区高。殷培红等[8]利用去趋势波动方法对全国2 075个县(市)的20年粮食单产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吉林、辽宁东部、河南、安徽地区粮食单产波动系数较高。以往研究尽管基于国家或省级尺度,较好地揭示了粮食单产宏观格局的变化规律,却囿于统计分析和GIS的空间表达,难以反映区域内部粮食生产的异质性。而基于 GIS平台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方法是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与可视化,发现空间集聚和空间异常,解释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测度方法。目前,此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区域人口[9]、农业[10]、土地[11,12]等各种社会经济要素[13]的空间格局分布研究上,但用于粮食单产这一主要农业经济要素的地域格局变化的研究还鲜见报道。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14],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使河北省粮食生产只能走主攻单产之路,因此如何充分挖掘耕地增产潜力,稳定提高粮食单产就显得相当重要。但河北省地貌类型多样,农业类型区跨度较大,粮食单产水平空间分布不尽相同。基于此,本文以河北省136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基于泰尔指数模型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1987-2009年河北省136个县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以及动态演变格局进行了动态研究,以期从一个崭新的途径上反映区域粮食单产的差异特征,为该区域粮食生产宏观布局与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河北省地跨36°03′N~42°40′N,113°27′E~119°50′E之间,总面积为18.88万km2。该区域平均气温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逐渐降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平原分布在东南方,山地呈半环状耸于西北部,高原镶嵌在西北边缘,由海陆节节上升。河北省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农业区位优势,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确定的重点区域之一。根据全国农业生态类型区的划分标准,河北省范围内包含2个国家一级类型区和4个国家二级类型区,如表1和图1所示。

1.2 研究方法

1.2.1 泰尔系数

研究区域差异的定量化指标很多[15,16,17],如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Theil)系数等,其中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应用较为普遍。泰尔指数(Theil)的意义在于可将区域总体差异分解成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内差异(TWR)和区间差异(TBR),便于比较它们对区域整体差异的影响和贡献。

按照国家二级区的划分,对泰尔指数进行一阶段分解,可以将河北省总体差异分解4个生态类型区区间的差异和4个生态类型区内各县市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18]

undefined (1)

undefined (2)

式(1)中,N为县市数,yi为i地区的粮食产量占河北省的份额,Pi为i县市的播种面积占河北省的份额。式(2)中,T为泰尔指数,TwR为区内差异,TBR为区间差异,yi为i区播种面积占河北省的总播种面积的比重,pi为i区粮食产量占河北省的比重,yij为i区第j个县市占i区的播种面积,pij为i区第j个县市的粮食产量占i区的粮食产量密度。则

undefined (3)

其中,Cv为变异系数,y为河北省的平均粮食单产,yi为县市i的粮食单产,n为县市个数。

1.2.2 ESDA方法

ESDA方法是一系列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19],为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相关性测度提供了有效工具。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

1)全局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反映了观测变量在整个研究区域内空间相关性的总体趋势,Moran’s I指数是空间自相关分析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由于粮食单产是一个比率,在分析比率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时,比率所固有的方差不稳定性违背了方差稳定性的基本假设,尤其当区域的基数值存在极大差异时,方差不稳定性更为显著,从而导致Moran’s I 统计得出虚假的推论[19]。为了避免比率所固有的方差不稳定性,本文采用经验贝叶斯方法修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EBI。EBI统计量的定义[12]为

undefined (4)

其中,wij是空间权重,undefined,Pi是估计比率,vi用来估计Pi的边缘方差,b用来估计Pi的边缘期望,关于EBI的具体推导过程参考杨杨的文献[12]。EBI统计量取值介于-1和1之间,其绝对值越趋近于1,表示粮食单产的空间相关性越显著;EBI为0,表示粮食单产随机分布。其假设检验一般采用得分检验方式,即undefined。当undefined>1.96时,拒绝H0假设(p<0.05),可以认定存在空间相关性。本研究基于Rook’s邻接标准构建河北省136个县市的空间权重矩阵,当县市i和县市j至少有一条边相邻接时,wij为1,反之为0。所有计算通过Luc Anselin教授开发的GeoDa0.9.5-i软件实现。

2) 局部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的局部指标LISA可以进一步度量区域i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关联程度,其中Moran’s Ii的分解形式[20]。基于上文同样的原因,运用经验贝叶斯方法对Moran’s Ii指数修正得到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该统计量的定义[12]为

undefined (5)

式(5)参数定义同式(4)。EBIi为正,表示该区域单元周围相似性(高值或者低值)的空间聚集,EBIi为负,表示该区域单元周围非相似值(高低值或者低高值)的空间集聚。undefined,Zi为正,即EBIi大于E(EBIi),说明该区域单元的值相对较高,Zi为负,即EBIi小于 E(EBIi),说明该区域单元的值相对较低。

2 结果分析

2.1 区域动态差异特征

2.1.1 河北省粮食单产时序变化

采用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两种差异测度方法所得的河北省粮食单产总差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在1987-2009年间,粮食单产总差异呈现逐渐缩小趋势,大致分为3个阶段:1987-1992年的波动性增加趋势,1993-1999年之间的波浪式下降阶段以及2000-2009年的总差异现缓慢下降阶段。这种缩小趋势反映出河北省在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的基础上,粮食单产总体的差异在减小。河北省粮食单产差异变化,如图2所示。

2.1.2 生态类型区间差异特征

河北省粮食单产的整体差异由Ⅱ1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Ⅱ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区、Ⅵ1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区、Ⅵ2坝上高原区这四个生态类型区之间的差异以及各个生态类型区内部的差异构成。河北省粮食单产差异演化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4个区之间的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变动一致,均经历了逐渐缩小的过程。从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来看各区有所不同。Ⅵ1区对全省整体差异的贡献最大,历年平均贡献水平达到20%,Ⅱ2区次之,Ⅱ1区和Ⅵ2区对全省整体差异的贡献最低,平均贡献水平低于10%;Ⅵ1区涵盖河北省8个市,农业发展也各有差异,处于冀东地区和冀中地区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积极改善第一产业发展,冀北地区则由于经济相对薄弱,发展经济的同时农业提高并没有相应跟进。

2.1.3 生态类型区内差异特征

河北省粮食单产差异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4个生态类型区的区内差异均与总体差异的变动一致,均经历了逐渐缩小的过程。从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来看各区有所不同,Ⅱ1区、Ⅱ2区和Ⅵ2区的内部差异经历了缩小的趋势,Ⅵ1区的内部差异则呈现增长的势头,由12.37%增加到22.9%,共同导致区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由50.08%下降到48.44%。区内差异源自最初农业基础条件的差异,但各地区的农业发展轨迹改变了原有的基础差异,形成了目前的粮食单产空间格局。

综合来看,区间差异、冀鲁豫低洼平原区、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区内部差异“三足鼎立”,是河北省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在在未来粮食生产中, 应注意Ⅵ1,Ⅵ2区内差异的控制管理以确保河北省粮食生产安全。

3 河北省粮食单产空间演变特征

3.1 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

表2为河北省1987-2009年粮食单产的EBI估算值,在p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其检验统计量z均通过z值检验(z的临界值为1.96),且相关性显著。结果表明所有的EBI值为正,且具有波动性。对比泰尔系数的变化,二者所反应的变化基本上吻合。对于全局自相关不显著的年份,并不能由此推断其局部自相关也不显著,为了全面分析河北省粮食单产的局部空间演化特征,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3.2 空间分布格局的局部特征

进一步考察河北省各县粮食单产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类型,根据县域与其相邻县域的关系,即依据计算公式中Zi和利用EBIi及标准化Zi值可以判断县市i与周边区域的关联类型:①若EBIi>0且Zi>0,则为H—H关联类型,即区域自身和周边区域的观测值均较高,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小,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为高值集聚中心;②若EBIi>0且Zi<0,则为L—L关联类型,即区域自身和周边区域的观测值均较低,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小,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为低值集聚中心;③若EBIi<0且Zi>0,则为H—L关联类型,即区域自身观测值较高而周边区域较低,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大,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为高值孤立点;④若EBIi<0且Zi<0,则为低—高关联类型,即区域自身观测值较低而周边区域较高,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大,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为低值孤立点。

为挖掘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的可视化聚集信息,在Z检验(5%)的基础上绘制出了LISA聚集图(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①空间差异较小、区域自身和区域周边粮食单产均显著较高(H—H)的县市个数由25个减少到了16个。以石家庄市为中心基本保持不变,并辐射到周围的几个县市,成为粮食生产的“热点区域”, 该区域粮食生产集约化、集中化特征日益明显,始终保持着“齐头并进”发展粮食生产的大好局面,而以唐山市、秦皇岛为中心的地区,近些年则出现了一枝独秀的局面,仅有滦南、滦县保持着较高水平,自身的规模效益递增,但对周边的辐射作用未体现。②空间差异较小、区域自身和区域周边粮食单产均显著较低(显著LL)的县市个数由24个减少到了14个,主要表现在以衡水市、沧州市一带,随着农业投入水平的提高,大力改造盐碱地,逐步摆脱了单产水平低的局面。③在研究期间,张家口市始终是粮食单产的低值中心,但从其周边有H-L型的县市来看,其有扩张的趋势。在冀南地区的邢台、邯郸两个县市粮食单产空间分布格局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灾害、农田土壤及粮食作物是影响粮食单产的5大要素[6]。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粮食单产格局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7]。1987-2009年河北省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如图6所示。依据粮食单产变化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选择10个具体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X1代表有效灌溉面积保证率(%)、X2代表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104kg/hm2)、X3代表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104人/ hm2)、X4代表粮食收购价格指数、X5代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X6代表农作物成灾面积比例(%)、X7代表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104kW/hm2)、X8代表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折纯104t/hm2)、X9代表单位面积农村用电量(104kW/hm2)、X10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104元)。根据灰色建模理论[21],建立河北省各县市粮食单产变化量与上述各因素指标变化量的灰色系统模型,计算其关联度。结果显示,农业投入是影响粮食单产格局变化最为主要的因素,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粮食单产格局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大,有效灌溉面积保证率、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和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联度分别为0.836 3,0.795,0.742,在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在10个因素中分别位居第1、第2和第4位。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粮食收购价格始终对河北省粮食单产波动有很大影响,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粮食单产变化的关联度达到0.752,0.727,在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在10个因素中分别位居第3、第5位。自然灾害对粮食单产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位居第6位。农作物对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用电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粮食单产影响相对较小,处于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位居后4位。

4 结论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粮食单产地域格局变化对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与流通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保障京津冀都市圈的粮食供应及安全的河北省为例,应用泰尔指数和ESDA,探讨了1987-2009年河北省县域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得到如下结论:

1) 粮食单产的总体差异和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区间差异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生态类型区内差异则出现分异。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冀鲁豫低洼区和后山坝上高原区的内部总体差异在研究期内经历了先波动后缩小的过程,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的内部差异经历了波动性增长的过程,共同导致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下降。

2)基于GIS平台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可以很好地揭示河北省粮食单产的地域格局时空变换特征,有效地测度区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和异常。研究期间,河北省的粮食单产整体上趋于空间集聚下降状态。以石家庄市为中心粮食产量区域较为稳定,始终保持着“齐头并进”发展粮食生产的大好局面。而以唐山市、秦皇岛为中心的地区,近些年则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衡水市、沧州市一带,逐步摆脱了单产水平低的局面。而在研究期间,张家口市始终是粮食单产的低值中心,但从其周边有H-L型的县市来看,有继续扩大趋势。在冀南地区的邢台、邯郸两个县市粮食单产空间分布格局没有明显的变化。

结构失衡呼唤贸易新格局等 篇2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贸易体系还能持续多久?》(9月28日)

随着美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美国为维护稳定的贸易环境所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受益却越来越少。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建立始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元的超强地位,然而这个制度在建立之初就决定了迟早有崩塌的一天。

对任何国家而言,决策者在面对危机时都会优先考虑国内需求,然后才考虑外部失衡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失衡都是非健康的状态,经常性账户盈余或赤字的“好”与“坏”取决于一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美国的问题更为复杂,在面对内部失衡时,美国政府通常会以输出资本的方式刺激国内生产、促进就业。由此产生“特里芬难题”,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核心前提是保证美元的稳定与坚挺,成为一个贸易顺差国;另一方面,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势必在海外不断沉淀,发生长期贸易逆差。

随着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并纷纷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中,美国的经济地位正在不断衰落。美国为了维持当前贸易体系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其不断飙升的经常性账户赤字就是一个标志。若通过简单货币干预,用提高关税、限制海外美元资产等方式减少美元的流出仅仅是解燃眉之急,其本质上还是不稳定的,也许是时候设立一个新的贸易体系了。

持续复苏需要结构性改革

布鲁金斯学会《脆弱的经济复苏似已动能耗尽》(10月3日)

前不久,布鲁金斯学会和《金融时报》联合发布了全球经济复苏指数,从数据上看,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中逐渐陷入停滞状态。

美国在经历了强劲的就业增长后失业率降到6.1%,虽然当前就业人数高于危机前水平,但劳动参与率仍比最高点低了3个百分点。

欧元区仅仅是对经济进行了简单修补,因此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呈现出增长迹象时,通货紧缩的风险也不断加剧。

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相对于金融行业和其他市场化改革,政府没有采取激进的扩张政策,而是选择性地扩大信贷的可获得性,但房地产部门对经济有一定的拖累。

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出积极的态势,但由于尚未进行彻底改革,工业生产增长依然疲软。

总体而言,尽管今年全球复苏过程有一些亮点,但已表现出动能耗尽的态势。一方面,由于美联储的收缩政策,资本从部分脆弱的新兴市场流回美国本土,对这些国家的增长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和全球范围内的地域冲突加剧了增长的不确定性,各地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疲软。

从长期看,由一国或几国主导经济复苏无以为继,增长不能仅由中央银行主导,结构改革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美国或应成为能源出口国

外交关系协会《美国的能源出口》(10月2号)

经历了近几十年石油生产的不断下降,美国又一次迎来了能源生产的高峰。廉价的天然气得益于美国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据估计,美国的能源产量将达到40年来的最高峰。关于能源出口的争议也日益激烈。

美国若要向其他国家出口能源必须获得联邦政府的批准,而美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面对的是多个投资贸易伙伴。出口天然气会对国内消费者、生产者和行业发展会产生连一系列影响,美国天然气进入国际市场也会引起全球价格的波动。除天然气外,当前美国石油的供应量也大幅增加,关于石油出口的争论仅围绕3个备选方案:维持石油出口禁令、放宽或解除限制、临时允许出口。

对当前的美国而言,放宽能源出口利大于弊。一方面,短期内可以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推动国际自由贸易政策,并在存在国际制裁或冲突的情况下稳定能源价格。另一方,出口能源可以增加供给渠道,降低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的依赖,并缓解中东地区的冲突所引起的能源供给压力。

劳动力的流动应维持在合理区间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和经济绩效》(10月1日)

最近几十年,美国劳动力市场逐渐丧失了流动性,工作再分配的速度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1/4,年轻的工人转向一些老牌企业。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动力的流动会趋缓,但劳动力流动速率的大幅下降会影响到劳动技能的发展,和一国未来的发展潜力。

美国的经济已经历了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流动速率的下降成为常态。由统计数据可知,流动性下降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2000年后,工作再分配主要集中于零售业和服务业,高科技公司和新兴企业的职位创造率急剧下降。

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丧失意味着美国经济已逐渐失去活力。

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这一现象,劳动力老龄化,商业模式和供应链的改造以及信息革命均对雇佣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高科技领域创业活动的减少也导致了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降低。此外,由于雇主提供的社保福利,“就业锁”也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当前美国已经不可能恢复到持续的高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高流动性的状态,但劳动力流动速率的过分缓慢会影响到生产率的提升。正确评估产业发展状况,保证劳动力的流动速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将是未来制定就业政策的关键。

欧盟的气候政策有待完善

比利时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气候变化:平衡经济和环境问题》(10月3日)

在刚刚过去的9月,欧盟宣称,应对气候变化仍将是未来制定政策的重点,而其中的重点领域则包括建立气候和能源框架,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加入气候变化的因子。从这一系列措施看,欧盟似乎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但在可操作性上还需要打上个问号。

2008~2009年,欧盟以碳排放交易体系为核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政策,其中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普及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方面的目标。这就意味着欧盟在应对气候问题上需要制定出一个均衡的方案,而当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并没有允许供给弹性方面的规定。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竞争力和碳价格对竞争力的影响。究竟什么行业能真正反映出碳成本还值得商榷,其焦点集中在,这种做法是否有利于欧盟,是否会持续损害欧盟的产业基础。

粮食贸易格局 篇3

一、国际贸易格局的分化表现

1. 国际货物贸易的多极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 国际局势是以美国为唯一贸易核心的, 美国的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 美国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4。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 欧洲国家开始迅速发展, 在1950~1960年, 国际贸易格局呈现美国、欧洲双雄称霸、双雄对峙的局面。这时欧洲的总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近1/10, 欧洲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10, 美国的总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0, 美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12。在1970~1980年, 亚洲各国 (地区) 不断发展, 出现了“亚洲四小龙”的东亚经济体, 导致国际贸易格局呈现美、欧、亚多级发展的趋势。

2. 发达经济体以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实力变化

20世纪50年代, 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贸易额上所占的比重是6:3, 在20世纪60年代, 其比重发展为7:2, 在20世纪80年代, 其比重的变化微小, 直到20世纪末, 其比重始终维持在7:2的状态。在21世纪后, 其比重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 占国际贸易比重的一半。且在国际货物贸易额的比重上, 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额逐年上升, 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额逐年下降。

3. 国际服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全球服务贸易总的出口额达到4千亿美元[1]。现今, 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5千亿美元, 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从而使国际服务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球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越来越高,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其中, 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虽然在逐年升高, 但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仍然低于全球贸易出口额的比重, 且中国的货物贸易虽然发展较快, 但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发展相对落后。

二、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贸易秩序的建立基础是规则与规范[2]。现今国际贸易的规则与规范首先是WTO组织建立的关于国际多边贸易的规范, 然后是区域或两个国家间制定的关于对外贸易的规则与规范, 最后是国家与区域制定的单边的贸易管理制度。由于以上这些规则与规范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因此, 在制定相应的规则、规范时要充分体现其合理性。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主要取决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状况, 以及经济体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经济体的内部经济状态和内部关于贸易的实施政策。就其本质而言, 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可以充分体现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状况, 在国际上, 由于各个国家的逐步发展, 国际贸易秩序也在发生着改变。

三、面对国际贸易的变革,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策略

1. 立足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维护多边贸易秩序

我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与WTO制定的多变贸易秩序联系密切[3]。遵守WTO的多变贸易秩序, 是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在WTO中, 我国实现了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愿望, 为解决我国的国际贸易纠纷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通过运用WTO制定的关于国际贸易的规则, 可维护我国的正当利益, 进一步减少贸易的摩擦。现今多极化格局的出现, 进一步弱化了WTO的职能, 因此, 我国应立足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主动维护多边贸易的秩序, 在多边贸易的谈判中发挥我国应有的贡献。

2. 要努力维系与东亚经济体的区域贸易, 制定新的发展措施

经历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后, 在东南亚区域建立了东亚自由贸易区域。早期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域包括东南亚十三国, 发展至今, 其区域增添了澳大利亚以及印度、新西兰三个国家。建立这个区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减少贸易产生的摩擦, 但现今这个贸易组织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 呈现松散的状态,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应制定新的发展措施, 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软件的开发与建设, 促进东亚区域贸易的发展。

3. 要实现良好的双边贸易

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美国进行的货物贸易, 我国的广阔的市场使多国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但我国并未将自身的贸易实力转化为对外关系的改善, 反而使我国的对外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因此, 我国要时刻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关系理念, 充分调动自身的优势, 形成良好的国际互动机制。

4.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 我国对外贸易的货物数量在逐年升高, 因此, 加快结构的升级、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根本方法。我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发力度, 立足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逐步推动对外贸易的转型, 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 面对国际贸易格局分化与国际贸易秩序演变, 我国应积极主动应对不断变化的格局以及秩序, 努力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 各个经济共同体要时刻注意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 平衡利弊, 将自身的利益融入国际贸易秩序中。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贸易格局在不断的分化中, 产生了多级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是多极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国际贸易的分化, 导致多边贸易规则被进一步弱化, 使不同层级、规模、紧密程度的贸易并存, 推动了双边贸易协定的制定。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格局分化表现、国际贸易秩序演变进行分析, 提出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策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秩序,多边贸易

参考文献

[1]张乃根.试论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演变与中国的应对[J].中国法学, 2013, 1 (2) :180-191.

[2]何志鹏, 孙璐.贸易公平与国际法治:WTO多哈回合反思[J].东方法学, 2011, 3 (2) :62-74.

上一篇:学校管理道德规范下一篇:企业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