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析与点评

2024-05-01

应用分析与点评(精选十篇)

应用分析与点评 篇1

1 点评方法

1.1 制度与标准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处方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由医院医疗质控科、医务科、感染科和药剂科制定控制表,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整体质量控制的要求,保证质量控制与点评的实效性,每月定时召开质量分析和不合理用药分析会,并下发书面通报。

1.2 资料

每月随机抽查药房连续10~11d的门诊处方1500张左右,每月对归档的病历50份,参照标准进行合理性审核、统计分析。

1.3 每月对药房出库量来统计排前十名抗生素。

2 不合理用药点评与分析

2.1 普遍存在问题

(1)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卫生部规定门诊使用抗生素率不高于20%,住院抗生素使用率不高于60%。(2)根据临床经验用药,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不合理联合用药与配伍,重复用药,给药次数和用药剂量过大等问题进行整体点评。

2.2 典型病例分析

(1)重复用药:实例1:女性患者,34岁,临床诊断:清宫术后。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注射用青霉素钠800万U,甲硝唑注射液250m L,用法:静脉滴注,1次/d,共3d,同时又有口服塞克硝唑片0.25g×12#×2盒。用药分析:清宫术后在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下,不提倡预防使用抗生素,甲硝唑与塞克硝唑同属于硝基咪唑类药物,塞克硝唑是硝基咪唑类第三代药物,对抗厌氧菌作用非常强,甲硝唑与塞克硝唑重复用药。实例2:男性患者,2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10%葡萄糖注射液100m 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1g,用法:静脉滴注,1次/d,共3d,头孢拉定干混悬剂125mg×12代,口服每天3次,一次125mg。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细菌感染时宜选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不宜选用第三代头孢。头孢拉定干混悬剂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属于重复使用抗生素。(2)无适应证用药:实例1:女性患者,30岁足月顺产,体温血象正常,有会阴切口,医嘱:5%葡萄糖氯化钠250m L,注射用青霉素钠800万U;5%葡萄糖氯化钠250m L,注射用头孢曲松钠4g,甲硝唑注射液250m L,静脉滴注,1次/d,共4天。青霉素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作用强;头孢曲松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部分厌氧菌具广谱抗菌作用,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1]。分娩是女性一个特殊生理过程和阶段,机体会通过生理调节使其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在没有感染情况下,不提倡预防使用抗生素,更不宜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的确需要用可选用青霉素钠或甲硝唑注射液,但应用甲硝唑时停止哺乳[2],三药联合应用既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又加重耐药菌产生。(3)不合理联合用药:实例1:男性患者1岁4个月,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嘱:5%葡萄糖注射液100m L注射用阿奇霉素0.1g;5%葡萄糖注射液100m L,注射用头孢他啶1g,静脉滴注,1次/d,共3d。头孢他啶是头孢菌素类属于繁殖期杀菌药,阿奇霉素是大环内脂类属于快速抑菌药,抑菌药迅速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造成头孢他啶的抗菌活性减弱[3],确需联用时,可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以获得更好的疗效[4]。实例2:女性患者33岁,临床诊断:急性盆腔炎。医嘱: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克林霉素注射液0.6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静脉滴注,1次/d,共3d。克林霉素可增强骨骼肌松弛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神经—肌肉阻断;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对神经-肌肉接头有阻滞作用,偶可致呼吸抑制和肌麻痹,两用联用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滞作用[1]。(4)选择抗生素不合理:实例1:女性患者35岁,临床诊断:泌感。处方:10%葡萄糖注射液500m L,阿米卡星注射液0.2g×3支,静脉滴注,1次/d,共3d。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泌感不宜选择阿米卡星,宜选用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过敏者宜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呋喃类药物,阿米卡星不宜用于单纯性尿路感染初治病例[1],阿米卡星注射液0.6g一次剂量过大易引起肾、耳毒性。实例2:女性患者43岁,临床诊断:霉菌性阴道炎,处方:替硝唑注射液0.4g×100m L×8瓶,静脉滴注,1次/d,一次200ml,氟康唑片50mg×3片×3盒,1次/d,一次口服150mg。替硝唑对厌氧菌作用强大,对真菌感染无效。(5)超剂量用药:实例1:女性患者29岁,临床诊断:阴道炎,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克林霉素注射液0.9g;甲硝唑注射液250m L,静脉滴注,1次/d,共3d。克林霉素单次使用剂量过大,易引起胃肠道反应,神经肌肉阻滞。实例1:女性患者45岁,临床诊断:宫颈活检术后,处方:5%葡萄糖氯化钠250ml,青霉素钠1200万U,静脉滴注,1次/d,共3d,青霉素静脉滴注一日200万~1000万U,分2~4次给药,青霉素一次剂量过大易引起代谢性碱中毒,高钠血症[1]。(6)给药次数不合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克林霉素类等t1/2大多数2~3h左右(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钠除外t1/2=8h),实例1:女性患者27岁,临床诊断:剖宫产,血象升高,医嘱:5%葡萄糖氯化钠250m L注射用头孢他啶钠4g,甲硝唑注射液250m L,静脉滴注,1次/d,共5d。头孢他啶钠的半衰期为1.65~2.05h,需分3次给药才能达到效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克林霉素类等属于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与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是每次大剂量给药,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5]。我院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常采用1次/d的静脉滴注给药,一方面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符合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另一方面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细菌耐药的产生。(7)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实例1:男性患者78岁,临床诊断:左胸腔积液,医嘱:0.9%氯化钠250m L,头孢噻肟钠4g;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阿米卡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1次/d,共14d。阿米卡星不在体内代谢,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出,阿米卡星1个疗程不超过10d,特别老年人肾功能排泄差,更容易引起耳、肾等毒性,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耐药菌过度生长[1]。实例2:女性患者30岁,临床诊断:乳腺脓肿术前检查血象有点偏高。医嘱:5%葡萄糖氯化钠250m L,头孢曲松钠4g,静脉滴注,1次/d,共9d。术前应用一天头孢曲松钠4g,术后第三天检查血象正常,按照卫生部《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生素,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规定术前0.5~2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1500m 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2]。

3 结论

通过对我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性点评,我院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降低,门诊抗生素使用率基本上达到卫生部规定20%标准,而且提高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但离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相差甚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开展临床药学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还应健全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做到督查工作有章可循,结合药师查房,对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点评、分析,及时反馈、纠正,提高合理用药,保证医疗质量。

摘要:目的 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每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质控科、医务科、感染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对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进行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审核,提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存在问题,在医院的质量分析会上对用药指征、剂量、用法、联合用药原则及无指征超剂量使用药物的处方和病历,重点是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实例分析和点评。结果 通过点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结论 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点评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点评

参考文献

[1]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2010.

[2]2004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基本原则[S].2004.

[3]朱依谆.药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苏敏静.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9):16-18.

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点评 篇2

1.1概述 1.1.1开发背景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管理系统MIS事实上已成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深入到各个部门,为其提供更加丰富和人性化的服务。对于江苏大学而言,学生成绩的记录和管理对学校和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手工记录数据已不能满足现代学校的发展需求,当数据量繁杂冗长时,依靠人工查找是没有效率的。采用计算机来管理学生的成绩信息,大大提高了查询的速度,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计算机已应用到社会的各领域,走进人们的生活和视野。

1.1.2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

1、系统目标

本系统开发混合运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与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结合两种开发方法各自的优势进行系统开发。

系统计划实现后,计算机系统代替原来繁琐的人工档案管理,能完成以下功能:(1)档案查询;

(2)档案更新;(3)档案输出。

对原来的库存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使之能为学生成绩管理提供强大的管理支持和查询服务。具体完成以下功能:(1)库存输入,(2)库存修改;

(3)库存查询。

2、系统开发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开发本系统要求开发人员能够熟练运用VB、VF等编程语言。目前技术人员已经掌握这些编程语言。因此,本次系统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时间可行性:开发时间需要两个月左右。前一个半月,主要用于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后面的时间用于调试。

资金可行性:对项目的经济上进行分析评价,其核心是成本/效益分析:①支出的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管理和维护费用、人员工资和培训费(对编程语言和基本操作的学习)等;②收益: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是学校必备的。

人员可行性:经过前期对编程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培训,从这个层面上是基本可行的。综上所述,此系统开发目标已明确,在技术、经济等方面都可行,并且投入少、内容完善,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在江苏大学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1.2系统需求分析

微课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微课 短篇阅读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80-04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九年级为全一册。本套教材共有14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两部分组成,Section A和Section B。Section A 是单元内容的基础教学,包括词汇、语法、功能,以听力输入、口语输出、阅读输入为主要教学形式,是体验和感知语言的阶段。Section B 是单元内容的拔高训练,在Section A的基础上围绕单元话题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拓展。除了深入听说训练,着力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本部分是语言的学习、巩固和运用阶段。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九年级为全一册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本单元以 “Mysteries”神秘事件为话题,集中呈现与学习表示推断的相关词汇。学生能根据相关信息做推断(Make inferences),能正确运用must, might, could和cant进行推断。本课例的教学内容是Section A部分的阅读教学,即3a-3c的阅读板块,是一则短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语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目标语言的表意功能,为后面的语法归纳与学习做好铺垫。由于本课例是一节微课录制课,根据微课堂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教材的截取与整合。本节课是阅读课1,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即关注reading comprehension,只完成3a和3c的任务。3b裁出放入该阅读课2的微课内容,即关注language learning。本课例的阅读教材是关于小镇怪声的文章,活动3a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最佳标题。活动3c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找出文中各个人物对奇怪声音的推断和观点。本篇阅读语篇结构清晰,文章以“怪声”为主线,交代了“怪声”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受访对象Victor展开小镇上一系列人物对“怪声”的来源猜测,但最终还是留下悬念。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3课,在前面两节课的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运用核心句型——用情态动词表推断,但熟悉程度和实践中“能根据相关信息预测、推断”的准确性、流畅性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里与学生的互动中,要多鼓励学生运用表推测的完整句式。

在前几个单元的长篇阅读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多种阅读策略和学习策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教师需要引导、激发学生将已获得的学习体验在阅读活动和任务中大胆实践。《课标》对五级阅读目标有这样的描述:“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本课阅读文本中含有连接词however, but, so,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这些连接词的中文释义,但放于文章中起着关键作用的逻辑联系,即使是九年级学生,对此理解也可能存在难度。因此,合理使用阅读策略才能帮助学生快而准地把握段落和语篇大意,也能有助于快速理解文章的重要细节。在教师的引导下,九年级学生能够运用快速阅读(略读)的技能找到关键词和主题句,从而归纳出主旨大意。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本能根据获取的阅读信息,归纳巩固,复述文章。但使用目标语言进行复述的逻辑顺序性、流畅性、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语言目标

1. 能正确使用下列词汇(Curriculum words)

happening, noise, policeman, wolf, uneasy

2. 能正确运用must, might, could和cant进行推断

It could be an animal.

It must be teenagers having fun.

It might be the wind.

It cant be a dog.

(二)能力目标

1. 能够有效获取阅读信息,归纳主题。

2. 能够根据相关信息猜测、推断。

3. 能够关注连接词,感知它对语句理解的推动作用。

(三)情感目标

噪音让人感到心烦不安。噪音也是一种污染。减少噪音,从自身做起,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学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应该是具备的,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对于重点新词happening, noise, policeman, wolf, uneasy,教师需要提供合理的语境自然渗透,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新词的掌握重点还在于让学生把握词性,词的变化,在本课中设计了wolf-wolves,其余词汇的重点学习放在阅读课2—Language learning。在阅读中体会目标语言的表意功能,运用情态动词表推测是本节课的语言输入重点。运用找关键词、找主题句的略读阅读策略,关注连接词however的上下文逻辑联系,把握文章大意是本课的难点。

五、设计理念

本课时根据微课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见教材分析),细化了知识要点,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在语篇中体会表推测的情态动词用法。在阅读活动设计方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读前”、“读中”和“读后”,体现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读前”音图结合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与预测,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适当处理个别新词如uneasy,降低阅读难度。“读中”略读精读任务明确,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读后”运用表格或思维导图构建的文章框架与主旨进行拓展性语言训练如本课时的角色扮演。阅读教学需要关注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重视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在文本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材,深度设计,深度教学,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语言的深度运用。教师需要将教法与学法相结合(如图1)。

六、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教师通过幻灯片分别播放狗、熊、狼的声音,学生以听音辨物的方式猜测声音来源,如两人或以上同时观看视频学习,可以抢答分享猜测结果。教师呈现图片与单词以方便学生检测猜测是否正确。再播放一种奇特的声音,营造紧张氛围,教师提问:What might be happening? Who is the noise-maker? 学生可回放视频,重复听音,发挥想象,自由回答。教师追问: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hear strange noises? 学生回答的关键形容词有:nervous, worried, scared等,鼓励学生联想更多的相关感受的形容词。老师此时补充呈现新词uneasy。

[设计意图]

课前热身辨音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入了本节课即将阅读的材料话题strange noises。教师通过问题What might be happening? Who is the noise-maker? 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重点情态动词进行合理推测并给出适当理由,又通过询问学生对奇怪声音的感受,复习表达情感的形容词,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好铺垫。此外,狗dog、熊bear、狼wolf是阅读材料中即将提到的,wolf是词汇表中要求掌握的新词,教师还设计了以图片形式引导学生将wolf变为wolves,突出新词的要点与考点。重点词汇uneasy与noise-maker也在层层引入、话题讨论中呈现给学生,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境辅助下猜测把握这些新词的含义。在读前尝试了扫清本课词汇上的阅读障碍。

Step 2:Pre-reading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见图2),并提问:Is this woman uneasy, too?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给出适当理由。

教师追问与图相关的信息,预测师生对话示例:

T: Where is she?

S1: She is in her home.

S2: She stands by the window of the house.

T: When is it?

S1: Its at night. Its dark outside.

S2: It must be midnight. I can see the moon in the sky.

T: What is she doing? What might be happening?

S1: Shes looking at something.

S2: She wants to know what happened outside.

S3: She might hear something unusual.

S4: …

[设计意图]

新教材中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插图。插图中含有大量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充分挖掘图中信息,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有助于预测和了解阅读材料的主题,继续为学生正式阅读文本做好铺垫。由于语言学习需要交流,在英语学科微课录制中,一般请学生按住暂停键,充分思考,鼓励学生头脑风暴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预测越多的答案,形成更多的学习期许,教师同时将预测答案呈现于ppt,形成思维碰撞,学生学会自我检测。

Step 3:While-reading

(一)Fast-reading

学生浏览3a中提供的三个标题选项(见下框),教师示范找出题目A中的中心词并以“下划线”形式勾画出来。学生模仿老师勾画出标题B、C的中心词。学生带着这些中心词、关键词快速阅读文章,选出文章的最佳题目。

A. A small and Quiet Town

B. Strange Happenings in My Town

C. Animals in Our Neighborhood

学生选出正确答案B。

[设计意图]

教师渗透快速阅读策略,学生通过了解抓住关键词的策略,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实现阅读材料与最佳标题的匹配,顺利进入语篇。在此环节,教师要抓住学生在开篇问题被激发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快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回放,模仿学习英语阅读策略的应用。

(二)Careful-reading

1.教师请学生再次回归文本,阅读材料,细化最佳标题的理由。学生通过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进行分析阐述选B的理由及排除A、C的理由。

(1)引导学生找出并关注首段的主题句:We live in a small town and almost everyone knows each other. It used to be very quiet. Nothing much ever happened around here. However, these days, something unusual is happening in our town … 并通过找出下文照应信息strange noises, 结尾段中There must be something visiting the homes in our neighborhood. 了解到全篇都是围绕主题句而展开,提供了选B依据。

(2)同时,根据首段的主题句,引起学生关注转折词however,时间对比词used to be——these days,找出句子的逻辑联系,前面围绕a small and quiet town的信息可判定为文章的背景信息即background information,重点是后面的主题句,即文章中心大意main idea。得出排除A选项的依据。

(3)根据C选项Animals in Our Neighborhood学生勾画出的中心词animals,学生能够在文中找出animal,dog,bear,wolf的动物名词,但很快能发现文章并未展开介绍这些动物的习性与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总结文中提及这些动物仅仅是对奇怪事件的解释即explanations to strange happenings。进而排除了C选项,力证了最佳标题B. Strange Happenings in My Town。

[设计意图]

教师拔高难度,设计了阅读逻辑分析。意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文章大意,着重教会学生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找主题句。并采用圈词的方式突出文中的重点连接词,引导学生关注连接词,如表示句意转折的however。让学生感知、判断连接词在句子之间所起的连接作用,同时为本单元重要阅读策略identifying linking language,让学生能借助连接词感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作铺垫。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梳理了文章脉络,为写作打下基石。学生主动思维,挑战高难度任务,虽看似枯燥的环节,在层层递进的教材挖掘中也能让学生增强解题能力,增加信心,获得成就感。学生在教师层层引领中完成任务,也可根据自身学习水平与接受程度选择回放,反复研究学习,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难点,充分利用微课学习的有利因素为提高学习效率而服务。

2.教师以strange happenings——strange noises为主线,提出“What are the strange noises?”,请学生再次细读文章,找出不同的人对奇怪声音来源的不同看法与猜测。教师仍然指导完成阅读任务的方法策略。首先,从表格中读出有哪些人的观点即关注who。在文中圈出这些人物代表,那么相应的表达观点的句子即what也能找到。学生在文中勾圈划,找到主要信息,再仔细观察表格中的例子(见表格)发现,不能照抄文中句子,要有适当的变化。最后,学生根据表格形式填写出正确的内容。

[设计意图]

始终围绕文章主线开展阅读任务。细读任务需要独立阅读,也需要合作交流。任务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清晰、有效地掌握对奇怪声音来源的各种猜测与观点,也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在读中学,学中做。在阅读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验表推测的情态动词在语篇中的恰当运用,为后面的语法课做好隐性铺垫。微课中如教师示例清晰,方法策略指导到位,相信学生能找到并读懂想要获得的信息。

(三)Step 4:Post-reading

教师引用文中一句话来创设读后活动的语境,“But what is it? We have no idea.” 以“究竟是什么?无人知晓”来引发学生好奇心,以及做进一步推测。Such strange happenings must be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 这样的奇闻奇事一定会上新闻,请学生进行多角色扮演,以记者做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的形式,根据3c表格信息提示,复述故事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表格信息开放性地使用语言,运用情态动词恰当地进行推测。教师录制范例并加入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

在学生个体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景中,运用已获取的细节信息以角色扮演的新颖形式合作复述文章,并尝试注入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活动,串起重要的细节信息,能够在巩固所学内容的同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如两人或多人观看视频,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环境。然而,通常情况下,微课是为个体服务的,英语微课的局限性就在于语言的交流很难实现。更多地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并参照范例能进行自我检测。

Step 6:Conclusion and Homework

1.课堂总结

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构建思维导图回顾重点词汇、目标语言和文章大意。(见图3)

教师抓住关键疑问词what(strange noises/strange happenings), where(in a small and quiet town), when(in the night), what it is(must/might/could/cant be…), how people feels(uneasy)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并从人们的感受出发找出文中句子:Everyone in our town is feeling uneasy. 教师利用连接词so引出人们想要的结果:So most people hope that this animal or person will simply go sway. 进入话题讨论: Usually, nobody likes noises. Noise pollution is becoming worse and worse in China. What daily noises do you know? What can we do to help cut down such noises? 学生可能联想到的日常噪音污染如老年人跳广场舞,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尖叫、打电话,夜晚城市飙车一族等。教师渗透德育情感教育目标,强调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2.课后作业

结合文章中留下的悬念,让学生结合文中已知信息,充分发挥想象力,发表自己对奇怪声音的合理推测与观点。并将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好友分享。

[设计意图]

复习文章内容,关注阅读细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倡导课后自主合作学习,分享学习体验。

七、案列点评与反思

(一)案例点评

1.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注入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满堂讲,学生被迫接受知识,形成两累局面,教师喊累,学生也喊累。负面效应让学生无法体会阅读的快乐。本课阅读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在导入环节用声音刺激学生思维,在读后一人分饰多角色扮演环节,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运用目标语言做合理推测。在完成3a的任务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比较筛选出最佳题目,不仅仅选出正确答案,还着力回归文本分析文本结构和中心思想。在读后活动中,学生演绎故事,教师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意。在本课总结中关注文本结构、思维导图的构建,升华情感教育,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努力实现“启发式”的教学,学生始终带着任务在做中学,让阅读成为悦读。

2.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又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感知目标语言在语篇中的恰当运用,也能丰富自己的语言。本节阅读课在关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注意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在阅读文章大意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起着关键作用的连接词,感知它反映的逻辑关系,从而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做得较好的方面有:

1.导入自然、激趣和结尾落实、升华

本节课的导入播放音频,给学生以听觉冲击,学生听音辨物,并以抢答方式积极思维,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开篇热身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猜测,设计层次由易到难,学生遇到挑战,参与性更加高涨。结尾设计归纳总结,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本课要点。 话题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简要谈谈减少噪音污染,情感升华。

2.实现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

教师在各个环节都创设能启迪学生思考的语境,有音频形式、图表形式等。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去学习,去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有独立安静地阅读分析,有与老师的,或许同伴的思维碰撞,最后享受分享式的学习。

然而,本节课不足的方面是缺少阅读文化,在文化方面挖掘不够,而提炼出的情感目标似乎也不够流畅、自然。由于微课可能只针对一个学生,在设计的最后环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人分饰多角色很难实施与评价,最后可能变成单一的表格复述,大大降低了语言输出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九年级全一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处方点评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08份门诊处方是在处方点评制度实施之前开具的, 而1720份门诊处方则是在该制度实施之后开具的。所有处方在内容、格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规范制度, 由本院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临床药师和质检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对上述处方进行筛选, 通过责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工作人员认真对两个时期不合格的处方数量和种类进行筛选、汇总、分析, 归纳总结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前后处方合格率、相关的制度措施实施的利弊、汇总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1.3 处方点评的内容

处方点评的内容主要包含处方书写、处方开具、处方合理性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首先对处方的前记、正文内容、后记三个主体框架的内容进行点评, 依据相关的管理办法对处方书写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项目填写的清晰度等进行点评;其次,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 衡量处方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处方开具的药品适用症状、药理作用、用药用量和用法、服药期间的禁忌证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进行点评;最后, 药剂医师应对处方所示的用药剂量、用药方法、服药时间等内容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综合考虑药品与疾病的对称性和药物配伍禁忌等内容的合理性。就上述内容给予综合的处方点评。

2 结果

处方点评前总合格1420份, 占83.1%;处方点评后总合格1698份, 占98.7%;处方点评前后不合格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3.1 处方开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处方管理办法》对医师开具处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规定要求医师开具的处方必须达到字迹清晰、无涂改、无重叠, 如需对处方内容进行修正, 需在修改处署名并标注修改时间。本研究发现, 在处方点评制度实施之前, 处方开具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 与《处方管理办法》不符。其中最为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写诊断、科别或剂量、错写 (漏写) ID号或规格、字迹不清、书写不规范、医师未签名、药师未复核以及单处方超过5种药品。采用电子处方的方式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师开具处方的效率和准确性, 便于修改;一方面也有助于后期审核工作的开展, 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 提高处方开具、审查的合格率。

3.2 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用药和诊断不符、用药配伍禁忌、用法、用量错误等是影响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关键性因素。以孟鲁斯特片用药为例, 针对具有过敏史或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其用药时间为每晚1次, 而部分处方开具的时间则出现错误, 将服药时间调到早晨;又如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给药应按照1次/d, 而给患者开具超剂量或者剂量不足的用药处方, 造成患者用药的不安全性升高。此外, 溶媒错误和配伍禁忌也是处方开具中缺乏合理性的重要方面, 如按照用药标准和规范, 血必净注射液应配合0.9%氯化钠溶液用药, 而部分处方却开具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媒, 致使患者出现用药时体内p H的改变, 甚至产生肉眼结晶的现象, 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配伍禁忌用药中严禁将还原性维生素C注射液与胰岛素配合用药, 却仍旧有部分处方犯此类错误, 大大降低了胰岛素的药效。针对老年患者和患儿而言, 医师开具处方过程中应考虑其特殊性, 关注老年人肝肾功能不足、儿童禁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情况, 谨慎给药,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总而言之, 处方点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此, 医院应构建完善完整的处方点评考核制度, 将医师、用药和患者三方有效的建立联系, 积极推广电子处方的应用, 做到每日一审、有错必纠, 提高处方开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3]。此外, 制定综合的考核评价制度, 构建处方质量与科室奖金相挂钩、责任与追究惩罚机制相衔接, 强化医师的职业素质和责任性, 使其努力提高职业素质, 推动医疗处方开具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合理性, 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保驾护航。总之, 处方点评制度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处方点评在门诊应用前后处方质量的变化。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开具的1708份门诊处方与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开具的1720份门诊处方, 其中1708份处方为处方点评前开具的, 1720份处方为处方点评后开具的。回顾性分析两个不同时期处方不合格的类型与所占的比例, 汇总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 处方点评前总合格1420份, 占83.1% (1420/1708) ;处方点评后总合格1698份, 占98.7% (1698/1720) 。结论 处方点评在门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够显著提高门诊处方的开具质量,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门诊医疗,处方点评,用药系统, 医院

参考文献

[1] 朱少惠, 梁永洪, 梁秀梅, 等.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5) :157-159.

[2] 李丽, 梁忠明, 莫敏施.处方点评对本院门诊处方质量的促进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9) :180-182.

应用分析与点评 篇5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

1、本题属于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目,“材料”是引用了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的名言。名言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第二层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简言之,一是改变世界,一是改变自己。材料言简意赅,富有哲理。

2、深入思考,约翰列侬的一句话揭示了一个基本的社会现实——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总是要经历一段“冲突——和谐”的历史。从思想根源来看,这句话体现了辩证的哲学观,“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处在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之中。

3、“要求”考生要写的是这段名言引发自己的思考,可以写自己生活中与这个名言有关的体验,或表明自己对这个名言的认识,无论是“体验”还是“认识”,都要与自选的文体相符。写作中,可以选择写“改变世界”,也可以写“改变自己”,还可以二者都写,但无论怎样写,都应该体现二者的内在冲突,选择写一面也应该以另一面作为背景,如果完全抛开一面而孤立的写另一面,在立意上虽不算偏题,但显然不是最佳的角度。

如:考场文章《改变自己》,全文三个分论点,集中谈“改变自己”的具体做法,要改变心态,改变思想,改变方法,其写作的重点就落在了心态、思想和方法上,无视“改变世界”这一对立面,自然无法获取高分。

4、材料提出的是一个有关“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的取舍问题,既是限制也是提示,如果考生只用例子去印证提示语,面面俱到,没有自己的分析与感悟,就不可能取得高分。

如:考生生硬套用层进式“什么是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怎样去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这样的文章虽不会跑题,但只看分论点就基本可以判定文章毫无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立意角度】“一篇文章应试的角度,能区分考生的思维与综合能力。”角度清晰是高分作文的前提条件,角度分散会造成没有中心论点或在800字这有限的篇幅内无法 1 写深写透。陈妙云曾说,一篇800字的作文,只写一个角度更好,如果写两个角度,就等于考生自己把作文的水平降低为400字的作文了。

好的“角度”应该包含那些要件呢?

第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文章都应该立足当下,体现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态度。本题与当下“民主自由”“创新发展”“社会和谐”“顺应潮流”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最好能够立足现实,透过历史与传统,思考时尚与未来。第二,要有思维的显现。写作能力首先是思维能力,很多考生文章表达的思想都比较肤浅陈旧,缺乏思考。拘泥于就事论事,结果文章没有新意和思想性。这首先和立意角度的选择有关,其次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基本观点缺乏,往往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结构语言】

第一、多领域+个性思维。考生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题材,并在理解题意、确定基本观点后,迅速搜寻材料库中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可以论证观点的各种材料,选择足以感人的生活经历写记叙文,或比较新颖的观点、比较新鲜的材料写议论文。同时考生可以尝试异向、逆向的立意构思,来达到主题思想的突破,如: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除了排斥、对立的关系,还可以统一和转化,可以说“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的第一步”“虽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也无需改变自己”,这样的立意就显示出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与深度。第二、需要有统帅全篇的观点。自己的文章内容具有内在逻辑性,避免文章看起来支离破碎。很多考生写作都是三段式,这个结构没错,但是如果考生按照三段式的格式机械性地往里面填充内容,会造成三段的内容相互脱节,孤立无援。第三、能聚焦归纳文中的材料,观点与材料统一。举例子要符合观点,有很多同学举了改变自己的例子是错的,恰恰是改变世界的例子,或者是例子看不出他是如何改变自己或改变世界的。还有,观点是“改变自己”,却使用“乔布斯”“屈原”等人作为例子,显然难以自圆其说。在动笔前,就要构思好,明确中心思想、段落布排、详略分配等,应胸有成竹,不宜边写边想。突出结构要不要写分论点呢?如果分论点能有一个总论点归纳聚焦,不妨写分论点;如果不写分论点,要注意“差别举例,同义分解”。

改变自己

高三(12)刘怡仙

阿尔卑斯山的两侧生长着截然不同的松树。然而,每次大雪过后,总是南侧的雪松更显茂盛。原来,层层积雪覆于身上时,雪松适时弯垂,雪落后便更轻松,只等来年再次挺起。不低头的松树则在重压之下折断。

这使我想起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所说的:“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我不禁为阿尔卑斯山的南侧的松树叫好,因为并不是所有生命都可以适应严寒和重压,适时改变自己,顺应环境便能更加强大。

说到严寒,想起“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黛玉。我以为我读得懂那从骨子里透出的高傲,也钦佩那颗于困境中悲哀挣扎的心。但是,有时候倒希望黛玉能如宝钗一般,融入这世界之中。于亡母的黛玉而言,寄人篱下是无限的凄苦,无论宫花,手饰皆是有偏差和等级的,敲不开院门时只能暗自垂泪。但纷繁芜杂的大观园岂可因一人而变,能改变的唯有自己。化开心结,不妨想想贾母的疼爱,众姐妹的相依,又何来“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凄凉呢?能依贾母口味,赢得众人爱戴的宝钗恰是因改变自己,才能在宝玉一袭红袍离家后安然处之,打点上下。改变自己,是智者的选择,于艰难处境中找到生命能生根发芽的土壤。

再者,如若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改变自己不仅能让自己收获安宁,也能改变世界的一局部。陶潜“采菊东篱下”在许多人眼中是消极避世之举,远没有站出来于时代洪流中奔走呼告的鲁迅高尚而让人肃然起敬。而在我看来,这仅是抗争的不同方式而已,陶渊明给人的应该是泰然处之的心境,无声的控诉。面对无际的黑暗,无崖的峭壁,所能做的便是隐世,宣告世人我不赞同这样的丑恶,这对许多蒙昧之中的人而言不正是一种唤醒吗?记得王力宏歌词中有一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在此刻它展现了一种深意,改变自己也许是你改变世界的第一步,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学说验证了这一点。

海子无法接受世界,也不能改变自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终究在铁轨上粉碎;王国维不希望王朝的覆灭,国学已逝,投湖后留下世人无限的遗憾;老舍的暗淡退场,引来一阵唏嘘。生命中有许多难以承受的痛,所以尝试改变自己,生命才能有更大的容量。

改变自己,让生命容下大海。得分:53分

点评:本文立意非常集中——改变自己。但是文章绝不是仅仅谈改变自己什么,而是先用雪松的例子引出观点“并不是所有生命都可以适应严寒,适时改变自己,也许更能创造一个奇迹。”,这里有一个前提,当你的生命不能适应“严寒”,也就是“当你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很好地显示出对作文题准确的解读。接着用“黛玉”“陶渊明”两个材料证明观点,两个材料中各有对比,很有说服力。(王冬)

改变自己 高三(17班)陈曼丽

“如果你无法托起这个世界,那你可以先改变自己。”那行文字如泓清泉,不经意间松动了我心里的巨石,给人生旅途中略有疲倦的我以清新的慰藉。诚然,这是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但我们却可以尽力培养出一种完美的态度——改变自己。或许有一天,我们有能力去影响整个世界。

罗曼-罗兰曾说,要想照射别人阳光,自己心里必须有阳光。我想也许是基于此,巴金在暮年时,深知自己已无力托起这个世界,因此他并未把时间用于颐养天年,而是思索个人在时代大潮中的种种命途与际遇,留给世人的是闪光熠熠的《随想录》,用心中的阳光去照射世界,催人反省,巴金的生命之水注入了常青的元素,因为改变自己,足以使生命永恒和动人。

总会怀想季羡 林老先生,即使历经磨难,却能用温和的方式写下《牛棚杂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经历使他的为人和文字都变得异常谦和,他的文字柔和而思想深邃,他是用自己的思想去浇灌泥土中的芽儿,希望芽儿的生长能使这片土地变得肥沃而富有生机。我不禁掩卷深思,他的改变使我感动。梵高的《麦田的乌鸦》低沉的色调,深邃的意境;《向日葵》拥挤杂乱,凋零枯败额花朵,别有一种妖冶美;他用自己的光与影传递思想,他也用自己的思想来诠释世界,他一反常态,改变画风,改变自己,留给世人一缕缕风中余香。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很多事情,比如全球变暖问题、温室效应、战争冲突等,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培养出一种完美的生活态度,从自己做起,从点滴着手。也许我们看不懂华尔街各种经济曲线的升降,也许我们不明白福布斯富豪榜与胡润富豪榜日新月异的数据,甚至,我们也不完全明白中国经济发展的函数曲线,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去影响周围的人,甚至可能,慢慢的去影响世界。

年轻的心啊,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意气风发,如果无法突起这个世界,那就先改变自己,尽力培养出一种完美的生活态度,正如孟德斯鸠所言:“每个人就是整个世界。”改变自己,我们才有能力去托起整个世界。

得分:54分

点评:文章语言优美,思想健康向上,富有朝气。材料新颖,分别来自于当代文豪巴金、国学大师季羡林和梵高的画作,引用句也精挑细选,来自罗曼罗兰和孟德斯鸠的名言,起点不俗,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能力强,解析也比较深刻。首尾圆合,结构谨严。(金文)

改变自己

高三(17)班 陈梦舒

曾听人说过:很久很久以前的仙人掌,也如牡丹花般有柔软舒展的绿叶和娇艳欲滴的恶化多,但自从被移植到沙漠后,为了适应沙漠干涸的环境,绿叶便演变成尖刺,花朵变浓缩成花蕾。仙人掌无力改变其周围的环境,最后选择改变了自己,得以续存。也许,你我无力改变世界,唯有改变自己。

地坛里仍有车轮转动的回声,周围仍低语着史铁生对地坛的倾诉。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自由奔跑的双腿后,史铁生也曾厌世,也曾自暴自弃,但也许是因其母亲,史铁生猛然醒悟。失去双腿也是现实,永远无法改变,于是他尝试改变自己,改变对母亲的态度,答应去看母亲喜欢的花,举起仍能活动自如的双手,谱写了改变自己生活的乐曲,史铁生没有去尝试改变世界而转向改变自己,中国的文学也因他而有些许的不同。更多软弱的人因他而改变了命运。

无独有偶,中国达人秀中的无腿钢琴师刘伟说“要么精彩的活着,要么赶紧死去。”他将改变自己做了最好的诠释,在遭遇髙伏电击失去双腿后,刘伟走向残疾游泳选手之路,在满心期待参加中国残奥队而被告诉不可能继续游泳之后,刘伟未曾放弃。在一次次的打击后,刘伟仍执着的选择改变自己,蛹终化为蝶,冲破黑暗而出。没有双手这是事实,但但当坐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优雅的弹奏“茉莉花”时,也是改变自己最好的奖赏。

然而,总有那么些人,不能改变世界,也固执地不改变自己,最后只会一无所获。晚年的牛顿在解释不了部分的天体运动时,断然认为存在上帝的第一推力,推动着甜甜的运动。当被质疑时,牛顿还是一味的坚信自己的荒谬理论。诚然,牛顿定律是人类进步了一大步,但这些辉煌都只是属于早年的牛顿,晚年的牛顿不屑于改变自己,最终收获全无。倘若牛顿愿意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改变自己,或许他的辉煌将被续写的更加久远。

反观当下,人们总在抱怨生活不幸福,命运不公平,抱怨世界太现实,然而,人们何方尝试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正如列侬所言:“如果你不可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或许,当你改变了自己,世界也会因你而会有一点点的不同。

得分:50分

点评:本文以“仙人掌的改变”的小故事情景式开头,非常亮丽、抢眼,全文结构采用正反式,说理充分。史铁生、刘伟、牛顿的材料的转述和解析吻合题旨。文章的承接自然流转。(金文)

懂得改变,方为上策 高三13班 章卓亮

难忘约翰列侬的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的确,生活难免有不如意之时,我们不应总是去埋怨,而是要适度作出调整。人生如水,因为懂得改变流向,终将奔向大海。

因势而变,也许这是孔明先生最为人所折服的谋略。新野小城,如何能抵挡孟德八十万亲征。硬碰,则必死无疑!所幸诸葛亮能够因势改变策略。走樊城,转当阳,弃江陵,奔夏口,从容不迫。为促成孙刘联盟,孤身使吴,难张温,责骆统,诘虞翻,羞陆绩,愧薛综,舌战群儒。终不辱联吴抗曹的使命。

我想,正是诸葛亮懂得改变策略,不为前途之困难所吓倒,才能一步一步化险为夷。因此,我们怎能不好好从先人之经历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懂得改变,来为我们所用呢?

懂得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一尊无字之碑足以让史册记住你的大名。

武则天,一个令后人敬畏的女子,无论是称帝还是改元,仍旧无法与她为她自己所立的无字碑相提并论。古之碑者,或文或画,或庄或谐;或洋洋千言,或寥寥数语;或歌功颂德,或道罪说过;古之众人,无不对修陵筑墓,树碑立传之事孜孜以求。这一思维模式,有多少人逃得过呢?然惟武则天懂得改变这思维模式,以这一无字之碑,让自己的功与过,尽赋后人去评说。而她这一举动,不也昭示她那令后人无法企及的睿智吗?

事实上,要改变旧的思维模式,实非易事,可我们应当有这份勇气与智慧,才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然而当下,随着接三连四的关于“道德缺失”的种种负面新闻的曝光,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遭遇了“道德寒冬”。无论是“彭宇案”还是“小悦悦”事件,都在一步步地震惊我们的心灵。但我们在受伤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地改变这“道德寒冬”的现状。每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剖析社会所存在的丑陋和弊端,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风吹进每家每户„„

我想,因时、事、世、势的不同懂得及时调整,适时改变,人生的困境往往会被巧妙地绕过或甩掉。改变自己,抑或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完美,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很高?

得分:56分

不能改变世界,却能改变自己

309 陶靖贻

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样的岸边,我都讲以主人的身份上岸。——贺拉斯

相比于卡夫卡所说的:“无论我将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贺拉斯却告诉了我们即使世界不能改变,即使总有黑浪迎面打来,但只要以主人的身份上岸,改变自身的态度,我们就能化危机为转机,成就自我。

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从古到今,无数名人为我们验证了这句话的合理性。“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身为宰相的韩愈因给皇帝提建议而被贬潮州,这已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然而韩愈纵有满怀悲屈,却仍埋下头来,为潮州办了许多好事:兴办学校、兴修水利„„短短数月却泽及千年,让今天的潮州能够跻身全国文化历史名城之列,更有后世诗人称赞道:“民心如镜长相映,潮州山水皆姓韩。”假如韩愈因被贬而一蹶不振,从未想过改变自己的心态,何来这“潮州山水皆姓韩”的崇高美誉啊!

再看近代那摧残人性的文革年代,扼杀了无数人的希望,无数人都是在面临自己无力改变的世界面前,选择了放弃,放弃最后一丝可以改变自己的希望,走向了生命的悬崖。然后,王蒙在混乱年代,既没有发疯也没有自杀,毅然坚持了自己的作家之路,有朋友问他在被下放到新疆的16年间都做了些什么,他调侃地称自己是读了16年维吾尔语的博士后,他在不能改变世界之时,改变了自己的心境。国学大师季羡林同样经历了“文革”,被下放到农村,白天要辛勤劳作,晚上还要被批斗,受尽百般屈辱,可他也同样地选择了改变自己,乐观面对一切,将苦难最小化,最后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牛棚札记》。他们都改变了自己,用“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面对了世界,造就了自己。

“世界以痛吻我,我将回报以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像海子一样,卧轨自杀,永远也看不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一天了,他的确改变不了世界带来的苦难,却也没有想过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只能留给后世无限的哀叹与惋惜。

请相信,无论什么样的岸边都是机遇,即使世界处于最黑暗的时刻、你不能改变的时刻,但只要心中有灯、相信你能改变自己,一切都会是光明的。得分:56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5分)

312班 周璐

也许约翰列侬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仍无法赞同改变不了自己的人能改变世界,就像一屋不扫却想着扫除天下的人,只会被自己屋中杂物阻碍连门都迈不出一样。但是,我却相信,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的人,终将以其执著之信念改变世界,就像星星之火,终将燎亮整个世界。(观点新颖,主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世界)

历史告诉我们,现实总是难以完满如意,世界可能总将你拒之门外。就像明朝的张居正一腔改革情终被皇权灭,像春秋的孔丘渴望着诸侯仁道,却终日累如丧家犬。现实中太多既得利益者不会让你改变世界的理想如愿。

可难道,改变不了世界就一派气馁偃旗息鼓了么?当然不!历史之所以前进,社会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有那无数最初无法改变世界却奋发立志改变自己,以至世界终因其而改变的人,就是因为那千年不易的知识分子情怀与操守。(不能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对列侬的观点进行发展性思考)

改变自己的人终能改变世界,是因为他有一种精神的宏大气量可感染他人。陈寅恪先生在为王国维作悼词时曾写:“惟独立自由之精神,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王国维身处乱世,他最初改变世界宣扬文伦的努力失败了,可他却改变了自己,埋首文学,坚守信仰,最终仍成功感染一代代人,激励他们改变了世界。这种精神气量再溯源来看,可看到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审判雅典民主。苏格拉底无法改变雅典公民的蒙昧,但他却一直改变着自己,让自己更睿智更博学,最终他发出哲学史上千古绝唱:“我知我无知!”这样圣哲理性的精神,不正是让今天的哲学更为广博以指导人们改变世界的原因么?

改变自己的人因其殉道者的情怀而改变世界。从耶稣被钉十字架前夜在橄榄园里的情景,我们可看到一种信仰精神的忧伤。耶稣无法改变教徒的贪欲凶恶,他让自己决然殉道。一千六百年之后,帕斯卡尔深切感受到耶稣殉道之伟大,明白了他的忧伤,提笔写下:“耶稣永将忧伤,直到世界终了。”这已是耶稣改变了世界。

(差别举例,同义分解。以王国维、苏格拉底、耶稣为例,论证在文学、智慧、信仰三个领域,伟人或智慧或勇敢的“改变自己”,最终“改变世界”,“变”中有“不变”,充满思辨性。可惜未能充分阐明,欠缺仔细推敲)

拥有这样改变自己的精神与殉道情怀的人太多了,比如在二战中自己坚守正义永抗纳粹的德国科学家劳鹤,比如为犹太上尉控诉的左拉,比如卧轨殉道的海子,比如将自己逼上极限的海明威、川端康成。

他们最初被世界拒绝,无法改变世界,但却以自身改变感染了一代代知识分子,激励别人,以至改变了世界。

就像今天,我们不能阻止十八路人冷眼旁观,但却可以改变自己,做弯腰拾起道德的第十九人。让爱与善良之星火燎亮整个中华大地!(结尾回到现实热点,让高远的立意落到实处,体现现实关怀)

不当处方质量点评与分析 篇6

1点评方法

1.1制定和完善质控制度与标准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试行) 》和《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的基本要求[1], 医院质控科及药事管理组织制定了详细的处方质量控制分析统计表, 每年对处方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改完善, 对组织内的成员及时调整和补充, 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整体质量控制的要求, 随时增减质控内容, 保证质量控制与处方点评的实效性。每月定时召开质量分析与不当处方点评分析会, 并下发书面通报。

1.2定期点评考核

1.2.1每月随机抽取各药房3 d~5 d的处方, 按照标准进行处方正确性和用药合理性审核, 统计分析。

1.2.2每月对药品出库量进行动态监测, 并对除大输液及普药外, 药品单价相对较高的前十位药品和二线以上的抗生素进行出库量统计和排序, 观察动态变化。

1.2.3每月对非专科特殊用药的百元以上大处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审核。

1.2.4每月对随机抽查的质控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和正确性的审核和统计分析。

1.2.5财务科每月对药物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和通报。

1.3随机医疗业务查房点评考核:跟随日常的业务查房, 查看医生的用药是否正确与合理, 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现场指导, 提出合理用药意见或建议, 以示教育警示和现场纠偏。

2实例点评与分析

2.1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常见的错误处方:如书写不规范、空项、用法用量有偏差、用药部位不具体等。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2], 审核处方的合格率, 不达标的科室分门别类提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点评。

2.2典型实例分析

2.2.1无适应证用药

实例1:足月顺产产后1 d, 26岁, 体温血象正常, 无会阴切口和创伤, 子宫底于脐耻之间, 恶露深红无味,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 注射用氨苄青霉素3.0 g, 环丙沙星注射液100 m L, 静滴, 每天2次。用药分析:分娩是女性的一种特殊生理过程和阶段, 机体会通过生理调节使其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在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下, 不提倡预防使用抗生素。特别是环丙沙星注射液主要用于对其他抗生素药物耐药的G-杆菌所致的感染, 它可以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 哺乳期应慎用或禁用, 如确需使用可首选口服方式用药。

实例2:男性患者, 6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 注射用头孢他啶3.0 g, 用法:静滴, 每天1次。用药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 病程有自限性, 而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因此, 根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只需对症治疗。只有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时, 才予以抗菌治疗。即使发生细菌感染, 小儿也主要以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为主, 治疗以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或第一代头孢为首选, 而不宜选用第三代头孢。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克林霉素。

2.2.2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式用药

实例:患儿女性, 2岁9个月。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复方福尔可定、小儿退热口服液、布洛芬口服液、注射用赖胺匹林、地塞米松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用药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伴有高热症状, 退热时针对儿童首先不主张使用激素类药地塞米松注射液, 原因是激素类药有掩盖病情的可能, 同时对于儿童可产生较大的免疫抑制作用, 在使用赖胺匹林入壶后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入壶就是重复用药了。还有, 处方中也应注明布洛芬混悬液是高热备用药。再者, 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 即使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 治疗时也应以抗菌谱较广的青霉素类或头孢一代为主。

2.2.3重复用药

实例:患儿男性, 5岁。临床诊断:咽炎。处方:氯雷他定颗粒、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用药分析:氯雷他定颗粒为H1受体拮抗剂,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中盐酸曲普利啶是一种具有中枢镇定及抗毒作用的强效H1受体拮抗剂, 用于抗阻胺作用, 选其一即可, 建议停用氯雷他定颗粒。

2.2.4不合理联合用药

实例:患儿女性, 7个月。同时开具两张处方, 处方一,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处方用药:小儿退热口服液, 头孢克肟颗粒,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处方二, 临床诊断:补维生素D;腹泻。处方用药: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蒙脱石散、肠泰口服液。用药分析:患儿年龄较小用药量较大, 用药品种较多, 治疗无重点, 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在诊断为腹泻时, 使用维生素AD滴剂胶囊补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无作用。蒙脱石散可吸附多种病原体, 将其固定在肠表面, 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 其吸附作用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 必须合用时应在服用蒙脱石散之前1 h服用或等小儿腹泻治愈后再预以补维生素D.肠泰口服液中含有双歧杆菌培养液, 同时使用头孢克肟颗粒, 可因头孢克肟的抗菌作用而灭活或抑制双歧杆菌的活性, 有配伍禁忌。

2.2.5超剂量用药

实例1:产妇, 25岁。临床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后, 处方:催产素注射液40 U, 注射。用药分析:催产素是为从动物脑垂体后叶中提取主要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 用于产后止血, 每次为5~10 U, 最大剂量每次不超过20 U.目前虽然所用的催产素基本为人工合成, 但其中可能含少量加压素, 该产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大剂量 (即使为合成的纯制剂) 亦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等现象加重病情, 一次用极量的催产素不管用哪种方式注射都是很危险的。可以在监测血压的同时, 分次少量地使用该药, 或使用其他促进子宫收缩和止血的药物, 综合治疗。

实例2:男性患者, 6岁。临床诊断:恶心、呕吐。处方:甲氧氯普胺片, 用法:每次5 mg, 每日3次, 口服。用药分析:该患者为一名6岁儿童, 在使用甲氧氯普胺时, 必须按照儿童体重进行换算使用。6岁~14岁儿童使用剂量为2.5~5 mg, 每日剂量不宜超过0.5 mg/kg, 该患者体重20 kg, 每日用量不超过10 mg, 而该患者一次使用5 mg, 每日3次, 剂量偏大, 应该调整减少, 否则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2.2.6用法用量不当

实例:患者女性, 38岁。临床诊断:外阴炎。处方:头孢克洛胶囊, 0.25 g×6粒, 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粒, 每日2次。用药分析:头孢克洛胶囊口服吸收后半衰期 (T1/2) 为0.6 h~0.9 h, 药物由尿原形排出, 一次口服0.25 g, 尿药峰浓度可达600μg/m L, 应每8 h给药0.25 g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每日2次给药不足以维持24 h有效血液浓度, 口服给药时应让患者补充足量的水, 以防止药物在肾小管沉积, 药师应作补充交待或建议医师局部用药。

2.2.7给药途径及用法不合理

实例1:女性患者, 37岁。临床诊断:阴道炎。处方:制霉菌素片50万U, 阴道给药, 每晚1次。用药分析:治疗阴道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 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制霉菌素片为口服片剂, 置于阴道内片剂崩解释放所需体液量根本无法达到要求, 局部药物难以崩解和释放, 就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且刺激性大, 易导致阴道黏膜损伤。宜选用相应的栓剂或泡腾片, 如制霉菌素泡腾片等作为局部用药。

实例2:男性患者, 15 d.临床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处方:茵栀黄注射液, 口服3 m L, 每日3次。用药分析:该处方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提取中药西制注射用药,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 仅用于静脉和肌内注射。用于口服治疗可用口服液, 因为注射用剂在没有加入口服用药的赋型剂时进入消化道, 首关效应可使药效破坏, 加之其口感不佳, 使新生儿服药的依从性差。

2.2.8不注重药品的不良反应

实例:女性患者, 12岁。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处方:环丙沙星注射液100 m L, 静滴, 每天2次;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 口服, 1 d 3次。用药分析:庆大霉素是由小单胞菌所产生的一种多组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不是口服制剂;环丙沙星与庆大霉素共同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耳毒、肾毒和胃肠道反应, 加之患者的呕吐、腹泻和不能进食, 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两药联用毒性叠加。特别是女性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更应回避不良反应, 尽量以补液等综合治疗为主, 如果口服治疗可在胃肠道症状减轻后选用口服胶囊或缓释片。

2.2.9抗生素联用不符合原则[3]

实例:患者女性, 32岁。临床诊断:卵巢畸胎瘤, 入院时患者感咽部不适, 查体无发热等症状。处方:琥乙红霉素0.5 g, 每日4次, 入院后第2天下午开腹行肿瘤切除术, 术后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 氨苄青霉素3.0 g, 0.4%甲硝唑注射液100 m L, 每日2次, 静脉注射。用药分析:红霉素可透过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处于静息状态达到消炎的目的, 其为抑菌剂;青霉素则为活跃期杀菌剂, 作用机制是在细菌生长时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杀菌目的, 如果选用了红霉素, 青霉素就不能发挥作用, 两者有拮抗作用。此患者入院时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和用药指征, 且已经预计到要手术治疗, 就应在用药上全面考虑, 术后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可以选用与术前同一作用机制的抗生素或可以进行围术期用药。

2.2.10围术期用药处方不规范

实例:女性患者, 28岁。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围手术用药)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 林可霉素0.6 g, 每日2次, 从术前1 d用到拆线后1 d共10 d.处方分析:围术期用药主要是手术切开前到手术后24 h内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 按照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4]: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确需使用时, 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 术前0.5 h~2 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于1 500 m 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此患者就可以选用围手术用药。

处方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范的用药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通过处方质量的考核、不当处方的点评, 既遏制了医药领域的不正之风, 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又可以通过温习各种疾病的治疗和用药知识, 使医务人员不断学习, 医疗质量得到提高, 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10.9.

[2]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医师处方管理规范 (试行) [S].2005:4.3-8.

[3]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医疗应用指导原则[S].2005:4.45-48.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与对策 篇7

1资料与方法

2010年7~12月每月抽取一日处方, 按科室分层等比例抽取100人次处方, 共600人次处方。处方样本 覆盖全院门诊各科,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 统计相关用药指标, 参考《处方管理办法》 (卫医发[2007]53号)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2]、第16版《新编药物学》[3] 、药品说明书等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 判断其用药合理性, 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600人次处方中共617张处方, 人均就诊及发药交代时间分别为9.8 min和22.1秒, 人均用药品种数1.6种,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0%, 人均用药金额54.6元, 处方针剂使用率13.6%, 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13.0%, 抗菌药物费用占处方总费用百分率为16.9%。600人次处方中合理使用率95.5%, 不合理处方共27人次 (27张) 。不合理处方点评结果见表1。

3讨论

由于医院实行电子处方, 处方的用药规范事先已经在程序中设定, 使各项指标较为合理, 如手写处方书写不规范或字迹难以辨认的,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等不合理情况都可以避免。导致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要原因为医师对电子处方操作不熟练及对一些药品适应证了解不清楚。

不规范处方中, 包括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 如处方中性别空项或药品用法空项;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或“自用”, 如处方用法为“备用”;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如某处方临床诊断空项;无特殊情况下, 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 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 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 如诊断为微量元素缺乏需长期用药未特殊说明处方超过7日用量。

不适宜处方中, 包括适应证不适宜, 如上呼吸道感染给予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金钱草片;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如早孕患者阴道炎给予孕妇禁用的甲硝唑片;药品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 如阴道用药的妇炎消泡腾片口服给药;用法、用量不适宜, 如维生素K4片用法为30片涂口腔;重复给药, 如处方中开具同一药物的片剂和胶囊。超常处方为无适应证用药, 如阴道炎患者给予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蒲地蓝口服液。

总之, 为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保障医疗安全, 医师应认真开具处方, 药师应仔细审核处方, 树立责任心及安全用药意识, 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医院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电子处方的使用等知识的培训, 加大处方合理用药考核力度, 对于不合理用药处方, 应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避免再犯同类错误, 对多次开具不合理处方相关责任人实行经济处罚并与个人考核挂钩;药师临床及药学知识掌握不足, 把关能力不强, 应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真正发挥审核监督的职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卫医发[2007]53号.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530-1532.

医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对该院的门诊处方3 960张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合理处方按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3种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

2 结果

抽取的3 960处方中,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 注射剂使用率为14.8%。不合格处方642张, 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6.2%。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147张, 占22.9%, 未注明日期的处方修改18张, 占2.8%, 联合用药不适宜104张, 占16.2%, 选药不适宜与诊断和用药不符134张, 占20.9%,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197张, 占30.7%, 重复给药69张, 占10.7%, 溶媒和浓度不当15张, 占2.3%。有些处方存在2种以上不规范或错误情况。

3 分析

3.1 不规范处方

3.1.1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处方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 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 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 d”。因为门诊就诊患者较多, 平均每例患者就诊时间约是2 min, 医师不可以坚持在涂改处签名并标明修改日期, “保证处方时效性”的目的不能达到[2]。这都为门诊处方常见的问题。

3.1.2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如诊断“胃炎”, 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 但没有HP阳性的诊断, 又如普通皮下出血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静脉滴注等。医患双方因为认识上的错误, 盲目的要求使用抗菌药物, 这样不但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而且也增加细菌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

3.2 不适宜处方

3.2.1 适应证不适宜

这是该院门诊处方中多见的问题。如诊断“眩晕”使用雷贝拉唑肠溶片, 诊断“高血压”使用云南白药散、复方伪麻黄碱胶囊, 开具的药品与诊断无直接关系, 故诊断与用药不相符合。

3.2.2 用法用量不适宜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细菌暴露在有效浓度中的时间, 1个给药间隔期期间内超过MIC的时间必须>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3], 所以原则上应采用1 d剂量分次给予的方式。通过抽查发现门诊处方大都1次/d给药, 即1次给予l d总用药量。这样单次药物剂量就偏大, 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这主要是因患儿家长不愿意接受1 d多次给药。实际上,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仍然可以开具一次静脉用量, 同时开具口服抗菌药物处方, 交代患者在适宜时间口服药物, 补充体内抗菌药物, 以保证细菌在有效药物浓度中的暴露时间, 提高疗效。

3.2.3 联合用药不适宜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不合理)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不合理是门诊处方中常见的问题。如诊断“肠炎”选用左氧氟沙星、妥舒沙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与妥舒沙星系同类药物, 抗菌谱相同, 两者合用不仅不能提高疗效, 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再联合甲硝唑就更没有必要了。

3.2.4 重复给药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咳痰”给予溴己新和氨溴索。溴己新为氨溴索的前体药物, 在体内代谢为氨溴索而发挥药理作用, 只用其中一种即可。再如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给予氨茶碱或多索茶碱联合使用茶碱缓释片。氨茶碱、多索茶碱及茶碱缓释片3者在体内均为同种成分发挥作用, 因此, 依据说明书推荐的剂量使用时只用其中一种药物就可以了。

3.2.5 溶媒与浓度控制不当

在临床用药中, 溶媒有着桥梁的作用, 药物本身理化性质以及患者病情状况决定溶媒选择主要取决。合理的药物配制才能达到目标治疗效果, 否则会引起治疗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处方为“注射用青霉素32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配制”。青霉素遇水易水解, 一般要求在1 h内输注完, 以免引起β-内酰胺环开环水解,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因此, 溶媒体积一般选择50~100 mL配制。同时由于溶媒体积太大, 药物浓度大大降低, 也会引起疗效降低。又如处方为“克林霉素1.2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制”。克林霉素静脉输注常可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疼痛, 因此说明书要求1.2 g克林霉素至少要用250 mL液体配制, 以减轻局部刺激症状。

3.3 超常处方

无适应证用药:如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开具头孢克肟、甲硝唑、妥舒沙星等。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所引起, 不需用抗菌药物, 继发细菌性感染可能出现在少数患者上, 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可采用青霉素类或第1、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4]。头孢克肟作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多用于G-菌引起的感染, 妥舒沙星为喹诺酮类, 可用于G+、G-菌引起的感染, 而甲硝唑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这样不合理选药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浪费, 也容易产生耐药菌株。

4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临床医生要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医院也应定期组织合理用药的培训。对新进药品要向临床医生进行正确使用的指导和宣传。医院还应加强临床药师队伍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 使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实践工作, 同临床医生一起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使临床药师担负起保障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的责任。对门诊患者的合理用药教育, 医院可建立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师门诊, 这不仅可弥补临床医生在合理用药方面对患者的教育, 同时也加强了门诊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意识, 强化了广大患者对合理用药的观念, 这对普及全民安全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医师和药师共同承担着合理用药的重要职责, 医师和药师之间需多沟通, 相互学习, 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和医疗支出。

摘要: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 了解医院用药基本情况,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份处方门诊3960张, 并对处方进行点评, 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 注射剂使用率为14.8%, 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 不合理用药率为6.16%。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地方, 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学习, 提高处方质量, 减少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

[2]黄秀纯, 吴雪荣.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格处方分析[J].医药导报, 2009, 28 (7) :961.

[3]范义风.该院门诊常见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 (4) :310.

门诊处方点评模式与效果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 1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未实施处方点评之前 ( 2013 年1 月至12 月) 的门诊处方700 张为A组, 随机选取处方点评后 ( 2014 年4 月至12 月) 的门诊处方700 张为B组。

1. 2 方法由专人组成处方点评小组, 包含有药剂科主任、医务科主任、临床药学人员等专业领域的专家, 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2], 根据以下重点方面对两组处方进行点评: ( 1) 处方书写的规范性; ( 2) 选用药物的合理性; ( 3) 用法用量的正确性; ( 4) 联合用药是否恰当; ( 5) 是否有重复用药情况; ( 6) 用药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将不合格处方概括为以下3 大类: 第1 类是不规范的处方, 主要是指内容缺项, 中药、西药未分别开方, 临床诊断未明确录入等; 第2类是不适宜处方, 主要是遴选的药物、剂型、用法用量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或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 第3 类是超常处方, 主要是指无用药适应证、故意开具高价药品、超出说明书用量但不具备正当理由、1 次开具≥2 种同样药理作用的药品等。

1. 3统计学方法将所得资料用SPSS 17.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处方合格率由实施处方点评前的80. 9 % ( 566 /700) 上升到实施处方点评后的94. 7 % ( 663 /700) , 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χ2= 62. 6792, P < 0. 05) , 见表1。

3 讨论

门诊是医疗机构的服务窗口, 门诊合理用药, 是指在门诊诊疗工作中既安全有效又符合经济性地用药, 强调对药物的正确选择, 对剂量的适当把握, 对联合用药的合理配置,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安全隐患不断上升, 医疗费用的不断高涨, 社会对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引起了高度重视, 也引起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的反思[3], 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对门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 保障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非常迫切的一项工作。

处方点评作为一种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办法, 是近年来医疗管理系统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药管理模式, 它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4]。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综合性的统计分析, 能够在不同层面上反映门诊处方工作的质量, 有利于协调临床和药房直接的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机制, 更好地维护患者利益, 有利于维护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5,6]。药师与医师之间应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 有利于促使医师及时掌握新药动态、药物的新用法和新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对处方点评工作的大力支持, 也更好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中, 经过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制度, 处方合格率由实施处方点评前的80. 9 % 上升到实施处方点评后的94. 7 % , 说明在门诊部实施处方点评能够提升处方合格率, 有利于临床规范化用药。

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模式在门诊处方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未实施处方点评之前 (2013年1月至12月) 的门诊处方700张为A组, 随机选取实施处方点评后 (2014年4月至12月) 的门诊处方700张为B组。统计分析实施处方点评前后两组处方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处方合格率由实施处方点评前的80.9% (566/700) 上升到实施处方点评后的94.7% (663/700) , 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门诊部实施处方点评能够提升处方合格率, 有利于临床规范化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合格率,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Cicero T J, Dart R C, Inciardi J A, 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Risk-Management Program for Prescription Opioid Analgesics:Researched Abuse, Diversion and Addiction-Related Surveillance (RADARS?) [J].Pain Medicine, 2007, 8 (2) :157-170.

[2]杨兰梅.《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实施前后门急诊处方规范性比较[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1, 20 (11) :579-581.

[3]Ling W, Mooney L, Hillhouse M.Prescription opioid abuse, pain and addiction:clinical issues and implications[J].Drug and alcohol review, 2011, 30 (3) :300-305.

[5]朱红燕, 朱春丽, 贾巍.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J].医药导报, 2012, 31 (4) :544-546.

应用分析与点评 篇10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干预效果

临床对照试验已证实,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并发感染, 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因治疗并发感染产生额外费用、减少脓毒血症病死率,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围手术期不规范应用抗菌药物, 可增加手术感染率, 还可能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1]。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规文件, 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了指导性的管理。依据上述法规、规定, 我院临床药师对我院2014年、2015年归档手术病历各400份进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并加以干预, 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次分析的病历来源为我院随机抽取的2014年、2015年归档手术病历各400份。

1.2点评方法

1.2.1病历抽样方法:临床药师按照病历号大小分别对归档的2014年、2015年手术病历进行排序, 按照总病历数除以400的整数作为间隔数, 起始病历的选取为随机选取, 抽取病历数不满足时可循环抽取,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2.2病历点评内容: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切口分类方法, 结合点评依据, 对抗菌药物选用指征、抗菌药物选择品种、抗菌药物剂型、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溶媒选择、联合用药指征、重复用药、配伍禁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基本药物选择、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进行点评。

1.2.3点评依据:围手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点评依据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84号)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药品说明书等。

2分析数据处理

对Ⅰ类切口、Ⅱ类切口、Ⅲ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干预前后效果分析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

从表1看出,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干预前后效果有显著差异。

从表2看出, 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干预前后效果有显著差异。

从表3看出, 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干预前后效果有显著差异。

3讨论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主要为预防围手术期切口感染, 手术野涉及的脏器、腔隙感染, 一般根据手术感染的可能性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一般不选用抗菌药物, 仅在有感染风险的情况下选用, 如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大,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有异物植入, 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患者等;Ⅱ类切口因手术经过有污染手术野可能的腔道操作, 一般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但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及给药时机、给药疗程均应受到一定限制;Ⅲ类切口需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视污染情况而定[2]。

本次处方点评中分别对Ⅰ类切口、Ⅱ类切口、Ⅲ类切口进行专项点评,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主要集中在: (1) 部分Ⅰ类切口无选用抗菌药物指征, 如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术、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等; (2) 部分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符合指南要求, 如单纯性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在切皮前0.5~2 h选用抗菌药物, 手术超过3 h或术中失血超过1500 m L需追加一次抗菌药物, 部分Ⅲ类切口手术给药时机选择不当, 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行阑尾切除术, 术前大于2 h选用抗菌药物, 而手术开始时未再次给予抗菌药物;肝胆结石联合手术超过3 h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等; (4) Ⅰ类切口手术、Ⅱ类切口手术给药疗程较长, 如脑出血微创置管术围手术期选用抗菌药物超过24 h, 输尿管狭窄双“J”管植入术疗程超过48 h等; (5) 部分药品给药方案不当, 如克林霉素1.2 g选用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头孢西丁1日2次给药等; (6) 联合用药不适宜, 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等; (7) 不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 如应用头孢硫脒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品种, 而不优先选用头孢唑林等; (8) 违反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如住院医师开具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超过24 h等。

针对围手术期专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 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 (1) 加强围手术期专项点评工作, 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规范化培训, 《药事通讯》, 把专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 使临床医师树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明晰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所在。 (2) 加强临床药师查房工作, 临床药师采取定点、定科的方式对点评中发现问题较多的临床科室进行干预, 使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纠正。 (3) 把合理用药指标作为临床科室目标责任书内容的重要部分, 把临床用药指标考核和临床药师的绩效考核相关联管理。

通过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及干预,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得到了规范。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好, 这和相关报道较为一致[2]。但随着外科学的飞速发展, 外科手术技术日新月异, 这也要求临床药师需不断学习[3], 才能更更好的理解外科手术, 更好做好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及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22 (8) :90-93.

[2]范伟.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2) :435-437.

上一篇:通用算法下一篇:名牌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