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遭遇

2024-05-23

不平凡的遭遇(精选三篇)

不平凡的遭遇 篇1

我本来十分守本分, 乖乖地长在一只美丽的、可爱的、活泼的、快乐的小母鸡身上, 可就在今天, 这个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日子里, 我被一双大手从那只美丽可爱的小母鸡身上拔了下来, 被装进了一个暗无天日的塑料袋之后, 便失去了知觉, 晕了过去。

等我再度醒来的时候, 却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教室里, 无数只好奇的小眼睛望着我, 看得我呀, 怪不好意思的呢!

接下来, 他们又对我进行了“非毛”的折磨:首先, 由一个老师使劲往上一扔, 紧接着鼓足力气对准我就是一吹。我晃晃悠悠地飘了上去。我正享受着, 可没过一会儿, 便疾速往下坠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一位同学对准我就是一阵狂吹, 我又晃晃悠悠地飘了上去, 周围响起了阵阵欢呼声。呀!不知什么时候, 我的边上都站满了人, 不但起劲地喊着, 一着急竟也帮着吹起来。哦, 我明白了, 他们在开展吹“我”——也就是吹鸡毛比赛呀!

正在我思考的时候, 我又开始往下坠落, 这回可没有什么人再一次对着我狂吹了。于是, 我顺利着陆, 而紧接着的便是一群人的欢呼雀跃与另一群人的不满抱怨。胜利的欢呼, 失败的不甘, 反正都与我无关, 我的使命已经结束了。

平凡中的不平凡 不平凡中的平凡 篇2

不平凡中的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记得第一次听说《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一一个闲暇的周日午后,在电台中DJ磁性的声音中,让我知道了有这样一本书,它简单平凡;有这样一群人,他简单平凡;有这样一个故事,它简单平凡。初时,并不理解,这样一本书为什么会获得“茅盾文学奖”?直到后来再读时,才明白书中的“平凡”与“不平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但在平凡中往往也有着不平凡。

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然而在这平凡中,也有着不平凡。

孙少平,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关于苦难,孙少平有着自己的解读,“……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这就是平凡人物身上的不平凡之处。在与千万劳苦大众相似的生活中,这种精神就是不平凡的!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这就是平凡与不平凡。

书中的另一主题——劳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劳动是平凡的,但平凡的劳动也会创出不平凡的价值。每个人的出身或多或少有些差异,但劳动是每个人都要做的。在平凡的劳动中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这是我在书中的另一个体会。

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喜欢这本书,喜欢路遥。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等。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良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表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路遥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

不平凡的遭遇 篇3

甚至以为,每个西方人都信仰基督教。也通过历史知道西方曾经有过宗教改革,至于为什么改怎么改,改前改后的教义差别,根本不理解似乎也没有必要去理解。

等到出国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华人,特别是很多大陆出去的华人皈依了耶稣基督,经常参加教堂礼拜和聚会,组成小组学习《圣经》并不断地向新来者传播“好消息”,也即“传教”,内心着实地被震撼了一下。因为周围的环境,我所接触的这些华人新基督徒,都是知识分子甚至高级知识分子,在国内也都是无神论者。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三十多岁精神世界已经成型的年龄,转变了信仰。

而这里的“查经班”的学习,跟国内的党小组学习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国内的党小组学习可以占用工作时间,这里的“查经班”的学习,全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更令我震惊的是,转变不仅仅发生在出国的华人中间。等到我在即将迈入四十岁的时候,自加拿大回国探亲,发现当年思想甚至有些“左”的,积极要求“进步”甚至“入党”的母亲,在一个房间里供奉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你问她佛教的教义是什么,观世音菩萨的由来,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她坚定地相信,只要她定期给观世音菩萨供奉点心苹果纯净水(或者矿泉水),给她老人家上香,观世音菩萨就会保佑她身体健康,阖家平安,福乐发财。

可是就在今年回乡过年的火车上,父亲跟我谈起在温哥华听说的一件逸事一一某企业家的儿子抛弃一切出家为僧,家族事业无人继承。母亲插嘴问:“为什么?”

父亲道:“信仰呗。”

我也附和:“信仰的力量是很巨大的。”

我出国后真的了解有些为了信仰而不顾一切,甚至拒绝输血而丧命的,只因为教义不允许输血。

母亲又以了然一切的口气说:“我才不信呢!肯定是遇到什么事,走投无路了才出家的!”

我对于母亲一向自以为是的态度很不以为然,半认真半是吓唬她说:“你这个人,我怎么说你!你家里供着菩萨,却蔑视信仰一一你当心菩萨生你的气,不保佑你哦!”

母亲眼睛里闪烁着疑惧的光,闭上嘴。

母亲的这种不知菩萨而供奉菩萨,到底算不算信仰?而当今的中国,轰轰烈烈的烧香供佛大军中,有多少像母亲这样实际上是迷信,而不算有信仰的人?我们的微博微信,每天可以收到很多朋友转发来的“心灵鸡汤”,多数带着佛教色彩,而这些佛教色彩的东西,可以看出是出自类似母亲这种似懂非懂,似信非信的“信徒”之手。

只不过她们比母亲有着更高的学历和更好的文笔。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了解佛教的“佛教徒”?当然是因为传统。佛教虽然不是中国本土原生宗教,但是它传入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据记载它是在西汉末年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两晋开始流行,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之后便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主流宗教。佛教脱胎于印度教,不是一种原始的自发宗教。它是由释迦牟尼创建的宗教。它在产生之初,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处世哲学。它本身不排斥印度教。正因为它最初的意识形态更接近于处世哲学,故而流行于南亚次大陆的上层社会,因为统治者提倡红火了一阵后不被大多数民众接受而日渐势微。因为这个宗教本身不排斥其他的神祗,传入中国后不妨碍中国人膜拜菩萨的同时也敬畏玉皇大帝土地神,所以它很快与中国文化和谐地融为一体,征服了很多善男信女,关于佛祖的传说,菩萨显灵的信仰,便成为中国人遗传密码的一部分。

在中国,不见得人人都信菩萨,但是人人都知道菩萨是谁。

基督教发端于犹太教。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督徒和犹太人信仰的是一个上帝。只不过在耶稣宣传救赎的时候,被犹太人的主流社会视为异端和邪教,宗教上层人士联合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将之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死后基督徒在罗马帝国境内遭到迫害,他的信徒们四散传教,使得基督教向耶路撒冷以外的地区传播。直到君士坦丁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才在罗马帝国合法化并成为国教,从此在欧洲成为主流宗教,其影响力成为欧洲人生命中的遗传密码。

之前欧洲人信奉的是原始多神宗教里的诸神,比如古罗马古希腊神话里的宙斯维纳斯等等。

时间的列车轰隆隆地开到今天,西方人也有很多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数量超出我的想象)。他们也许不信仰上帝,但是提起上帝他老人家,西方人人人都知道。西方人的口头语中最常常出现的就是“上帝啊”,“耶稣啊”这些词。这么说的人,也许他们并不相信上帝或者耶稣。

我本人什么也不信。但是最近我常常思考为什么中国人的文化遗传密码里,对待配偶和孩子那么严格和苛刻,甚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今年回故乡过春节期间,我对自己庞大的亲友团家庭做了近距离观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往往求全责备,一有自己看不顺眼的地方,就会斥责甚至谩骂。很多跟我同属一代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亲子间的交流方式,一笑而过或者默不作声:也有不喜欢不能适应这种方式的人奋起反抗,以激烈的形式反抗回去。

我觉得这跟不同的宗教传统在生活中的日积月累的浸淫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佛祖释迦牟尼本是一个王子,是肉身凡胎。他通过修炼成为佛祖,普度众生。也就是说,在佛教的伦理中,完美是一种可以达到的境界。任何人可以通过不断地修炼,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佛做祖,列居神界。于是很多人在自认为很完美的同时,也要求身边的人跟着自己完美。这种要求是通过不断地指责对方的错误,希望对方改进来完成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和压迫。

而基督教的教义则是这样认为的:凡夫俗子是带着原罪的。这个原罪来自于人类的先祖亚当和夏娃。我们人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上帝是完美的。而上帝只有一个。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上帝。因为我们的不完美,我们都需要谦卑。

圣经记载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个妇女正在行淫之时被人抓获,按犹太教法律这妇女必须用石头打死。法利赛人把她带到耶稣前让耶稣作判决,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他们听耶稣这样说后就一个一个地走了。

在基督教文化里,完美是不可追求的。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不完美一一这个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孩子。

中国文化呢?据说著名杂文家邵燕祥曾于1992年写过“《圣经》拟作”一文,为这个圣经故事戏拟了一个中国版本:听完耶稣的话后,从老到少面面相觑,他们自知都是有罪的。一个长胡子的法利赛人站出来说:“谁用石头打她,就能证明谁是没有罪的。”于是他们一个一个争先拿石头打那妇人。

读完这一段,我会心地一笑。似乎在我们的文化里,要撇清自己必须用抹黑别人的做法,实在诡异。在佛教里面,岂止人是不平等的,连神都是不平等的。佛祖释迦牟尼是老大,菩萨弥勒佛虽然也是神,官位要低一些。在西天,老大老二老三的法力不一样,在凡间,官越大辈分越高完美程度越高,有权对下属或者子女求全责备。

在加拿大,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就是在卡尔加里任店经理的时候,因为怕出错给公司带来损失而备感压力的时候,我的老板隔着电话这么对我说:“不要焦虑,即使出了错也没有人会因此而死(Nobody will die ofthis)!

我的印象中,公司从来没有因为出错而点名或者不点名地批评过任何人,只是出份通知,提醒大家注意某条操作规则。

而此时,中国的有些公司还流行什么羞耻教育和末位淘汰管理!

差异巨大!

蜜瓜

网络笔名汉代蜜瓜,本名秦岭,1969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杭州大学(现于浙江大学合并)中文系,出国前曾经从事过广告,外贸以及教育等多种职业。

作者2002年迁居加拿大多伦多,2005年在海外著名中文网站发表处士作都市情感故事《断指》,引起轰动。其后又陆续发表《所谓伊人》,《咖啡的几种喝法》,《全职太太的幸福生活》,《我曾经是你的士人》等婚姻爱情连载小说以及诗歌,小品文和评论文章,在海外华人读者群众有很高的知名度。2008年十月由北方文艺出版《悲情姐弟恋》(网络连载<孽情>),曾在新浪原创盘踞榜首一个月,创造日点击超过一百万的奇迹。

上一篇:农村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下一篇:促进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