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物理教学

2024-05-09

动手做物理教学(精选十篇)

动手做物理教学 篇1

一、“动手做、动手学”教学模式阐述

“动手做、动手学”是以问题情境的设置为基础, 通过引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寻求答案, 即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学习的知识点。整个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知识点的过程。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目标不能仅仅从理论知识上进行设定, 还需要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确立。即: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方法和原理;能力目标, 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 分析解决问题;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协作,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应用操作能力;其次要确立学习的形式和载体。即:通过任务布置、分析和完成来达到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关载体如相关的多媒体播放软件、实用的教学网站、视频资料等, 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再次要给学生列出任务清单。即:课前对任务的类型、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需要进行分析, 在课堂的开始环节下发任务单, 让学生对任务主题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在任务驱动下, 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实践, 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的不同之处

(一) 教学内容设计更贴近学生

书中的知识点在教师设计任务清单时, 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联系密切,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时, 是围绕某些具体任务实践的, 教师是在帮助学生去完成这些任务而进行教学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 提高课堂的教学收益。

(二) 教学的情景发生变化

区别于以往老师站讲台, 学生守课桌规矩严肃的教学情景来说, “动手做、动手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情景一是开放灵活, 为学生自主的、创造地进行学习提供了条件, 它能调动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学习时大胆想象、突破约束、发散思维, 从而进行创新;二是具有仿真性, 在教学设计中的项目、任务、环境等尽量贴近真实工作场景和要求, 更能体现知识点与实际运用的结合。

(三) 师生角色与以往的差异

教师变化为课堂的组织者, 而不再是命令者;变化为学生的帮助者, 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者;变化为任务完成的参与者, 而不再是一人站讲台。改变了以往满堂灌输的方法, 用各种科学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利用情境的设计、小组之间的协和知识的点拨启发学生的智慧。学生以往是被固定在座位上, 思维跟着教师的讲解而变化, 教师讲到哪, 学生学到哪。在此教学模式中, 学生不仅接受知识, 还参与到整个教学当中, 主动的收集资料, 主动的实验操作, 主动的分析探索, 和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动, 在动手做的同时进行体验和收获。

三、“动手做、动手学”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图文混排《贺卡制作》为例:

摘要: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设, 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往往不能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因此, 加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中采取“动手做、动手学”的教学模式很必要。

关键词:动手做,动手学,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秦旭芳, 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6) :35-38.

《动手做(一)》教学反思 篇2

2、在学生动手拼各种图形中,教师的示范还不够。导致学生在动手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实际操作中学生并不是很轻松的拼出书中的各个图案。因此在今后的练习中应该加强这项训练,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3、反思自己的教学综合能力:

动手做物理教学 篇3

1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不足

现阶段,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学习都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物理知识本身相对枯燥,并且初中阶段的某些物理知识给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对于一些概念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耐心的总结和分析,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一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产生畏惧的心理,进而自身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也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对于学生学习成绩较为关注,并且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也主要以知识被动讲授为主要方法,学生处于从属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满足对考试的应付,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低,长久以往,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耐心都会受到影响.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不能很好地被凸显,一些实践动手环节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机会,仅仅依靠眼睛进行观察,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受到影响,整体较低的参与度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外,部分学习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一些物理实践的组织效果不佳,实验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得到全面的指导,实践动手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失.正是由于以上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动手做”模式也就成为了当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应用的重点之一.

2“动手做”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动手做”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独实践的过程,更是对于动手和动脑进行结合,系统化的学习过程和模式.通过“动手做”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动作来对于大脑细胞进行刺激,这对于提高学生神经信息网络发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阅读和视觉方面来说,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对注意力进行调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参与,并且以高度精神集中的状态来进行思考,而思考的过程可以保证头脑一直处于兴奋的思索

状态.初中阶段,学生本身的求知欲望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其各方面意识也在不断成长,通过实际动手,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热情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3“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思路

3.1通过对教学内容优化,为“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物理教学过程中,“动手做”模式的应用前提,是具备合理的教学安排,并且相关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实践操作进行了明确设计,确保学生动手机会充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增加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其中对于知识的思考也可以实现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学习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得到满足.例如,在苏科版教材中《力 弹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导入案例,让学生对于基本弹力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的过程中,要增加相应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先让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解,并配合力的单位的概念,通过分组测量一些周围常见物体的重力,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掌握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来进行测力的操作;安排学生参与“橡皮筋测力计”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强化对弹力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实际动手,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自身的合作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3.2通过对教学情境设置,为“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参与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探索心理,他们对于一些未知的知识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兴趣.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这种积极心理,通过对教学情境合理设置,引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期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动手做”的活动当中.比如在苏科版教材《气体的压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预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一些大气压强的实验来进行验证.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这样的实验,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置在水槽中,若在顶端戳一小孔,水面会如何变化?学生会带着问题来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部分学生会认为水面不动,部分学生会认为水会向上喷出,而还有部分学生则会认为水面下降.不同的猜想,学生的思考切入点和方向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学生这种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动手进行尝试,来对猜想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水面下降,最终内外液面相平的现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现象一目了然,教师再配合压强的概念和相关现象的讲解,让学生将压强知识运用于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实际问题,能从中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通过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这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3.3通过对教学结构设计调整,为“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执行支持

教师在教学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创新,让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并且对“动手做”内容进行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初期,可以对于实验的命题进行安排,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对于实验的过程进行设计,充分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完成实验设计之后,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基本材料,让学生对实验中所需要的一些器材进行自主准备,锻炼学生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在完成前期准备之后,给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并且通过引导来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苏科版教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的过程中,关于“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改变玻璃杯到书本的距离,你看到的现象又有什么变化?”这个动动手的小实验教师可以安排到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时,作为奇妙的物理现象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为第四章的教学做铺垫.在学习到相关内容后,学生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由于之前的实验留下的疑惑,自然而然地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物距与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提供光具座、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等器材,学生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观察成像性质,记录焦距物距以及像距,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既真正参与了物理探究过程,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既有知识,引导学生用前一节中刚学过的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把成像的性质用作图的方法描绘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也同时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串接和延伸.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比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动手做”模式也能得到更好的推广.

动手做物理教学 篇4

关键词:“动手做”理念,中学物理,习题讲评,策略

当前,习题课教学似乎成了“训练”的代名词,习题课枯燥、乏味是不少学生的共识。尤其是物理习题课,很多学生是闻“物理”而色变,如何让学生变压力为动力,变厌烦为兴趣,将物理变为“悟理”,进而“通达”,是广大物理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心理学认为,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其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三个阶段,其中,动作思维属于一种初级的思维形式,它是通过感知而认识事物的,有鉴于此,“动手做”的教学理念也便产生了。这一理念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操作、设计、探索和研究,进而发现规律,获得新知识。所以,教师若在物理习题课中,引入“动手做”的教学理念,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现状会不会有所改善呢?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验证结论强化理解记忆

例题1:如图1所示,马拉动车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马拉车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无论车动与不动,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D.马拉车车不动或车匀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才相等

这道题考察的是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异同。课堂上讲解得很细致,可是学生仍然似是而非,依然会选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详细讲解之后,做了个小实验,请一个学生上台帮忙,装置如图2所示。

拉动弹簧秤,通过投影仪把实验现象投影到黑板上,大家一下就相信了自己的眼睛:“原来是这样啊!”“还有这等妙事?”“马拉车和车拉马的力真的相等啊!”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强调相互作用力中的“相互”的意义,学生此时心灵受到冲击,眼见为实,真正地理解了相互作用力。再趁热打铁地抛出类似的问题:人站在淤泥中,身体下陷,人压淤泥的力,淤泥支持人的力,人的重力,这几个力的关系学生能够快速并准确地理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他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理论上叙述的知识,进而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理论知识,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的抽象概括及时反复地强化,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和方法重复地讲一讲、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进而让学生自己不断地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增强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例题2:如图3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根钉子C,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不考虑细绳的质量和形变,细绳与钉子相碰前后,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钉子向上移动绳子容易断

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C.绳子的拉力变大

D.小球的线速度增大

这道题考察的是能量守恒及圆周运动的知识。经过课堂上细致地讲解,学生基本都能听懂,但是知识层面就停留在了“听懂”上,而不能掌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详细讲解之后,做了个小实验,自制教具,装置如图4、图5所示。

刚开始让它做圆周运动,接着双手静止,大家发现小球的转速逐渐大了,眼睛告诉他们自己:“原来角速度真的会变大哈!”“好有趣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他们能够快速并准确地搞定选项中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并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动手做”过程中,由于学生经历过参与、观察、思考、分析等学习环节,所以他们的主动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质疑、观察和创造,自己的学习思路也会变更加开阔,思维也会得到充分地发散,思维会呈现多元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感悟,不断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我们的学生就会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激情,这一过程也使学生变枯燥地学习知识转换为兴趣高昂地获取知识,进而也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本上的知识价值和作用也会得到体现。

三、再现情景突破分析难题

例题3:一根长L=60 cm的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已知球的质量m=0.5 kg,求:(1)试确定到达最高点时向心力的最小值;(2)当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3 m/s时,绳对小球的拉力。(g=10 m/s2)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认识。经过课堂上详细的讲解,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若是加上一问:小球能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多少?学生就只能“听懂”而不能“掌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做了个小实验,请一个学生上台帮忙,装置如图6至图8所示。

大家一下就相信了自己的眼睛:“原来是这样啊!”“速度小了最高点真的过不去啦!”“速度小了,小球爬不上去,只能半路上掉队——脱离原来轨道。”这时候,抛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绳子只能拉不能顶!再问,若是把绳子换成杆,结果会怎样?在此基础上,再抛出另一个模型问题:杆球!杆球模型能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利用实验——图7、图8区别两类模型。如此,这两个模型的最大的差别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搞定:和绳子在一起的小球,只能做“守门员”,而和杆在一起的小球本领大多了,进可攻,退可守!很轻易就解决了这类问题的理解难点。

四、经过实验增强过程分析的严谨性

例题4:如图9所示,大球半径R=10 cm,小球半径r=2.5 cm,小球放置在大球正上方处,两个球开始下落时,大球球心O1距离地面的高度h=0.9 m,大球质量为m1,小球质量为m2,而且m1=19 m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球的球心始终在同一竖直线上,两球的碰撞时间很短,且能量损耗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小球第一次反弹后,小球的球心能上升到距地面多高的位置;(2)若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H=4.25 m,则小球碰到天花板的瞬间速度有多大?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动量和能量、匀变速直线运动,难点在于物理过程的分析。事先准备一个篮球和一只网球,叫两名学生走向讲台进行实验演示,将网球放置在篮球的正上方处,使两只球的球心处在同一竖直线上,并让两只球在胸前静止释放,当篮球着地的时候,网球瞬间进行反弹,反弹的高度比较高,网球反弹上升后撞击天花板的声音让学生印象深刻。通过实验,学生对题目中的多过程理解透彻,碰撞的瞬间不再是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另外习题中涉及许多过程,如两球同时下落,大球反弹,大球和小球瞬间碰撞,小球的竖直上抛这四个过程通过实验一目了然,增强了过程分析的严密性。

五、结束语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要想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就必须通过“动手做”获取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放手做”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物理学科中的一些规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动手做”的形式,鼓励他们去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的目的应该是锻炼学生动手和动脑,培养动手动脑的意识和习惯,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过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许国梁,束炳如.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景春,王沛清.物理习题教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动手做(二)教学设计 篇5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四单元动手做

(二)42页-----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认识七巧板的结构,会用七巧板拼图形。

教学难点:能把七巧板还原成正方形,并能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和想象的图形。

教学准备:七巧板一副,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

(一):介绍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喜不喜欢拼图玩具?

(可能有说喜欢或不喜欢)

师:老师这个拼图玩具也许你会喜欢的。

师出示拼好的剪影,观察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怎么拼出来的 ?

再出示七巧板。

师:认识吗?(如果认识,让其介绍)。

2、初步感知七巧板的结构

师:你知道为什么叫“七巧板”吗?

(学生回答:不能,老师指导:七巧板由7块板组成的。)

师:对,“七巧板”就是七巧板拼成的。

介绍七巧板: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XX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个叫黄泊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等。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师:你认识“七巧板”中的这些图形吗?说一说。

(学生发言)

师:那这个“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呢?

学生: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电脑出示平行四边形,学生认识。

师:一副七巧板由三种图形组成的,那它是由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呢?

学生开书填在42页。

活动

(二)动手操作,拼一拼图

1、拼简单图形,按要求拼:(1)拼一个正方形,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图形,各有几个?

(2)拼出三角形,说说你用了哪些图形,各有几个?

2、拼图(引入剪影)图案欣赏

师:观察这些剪影都是由哪些图拼成的?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说,师可以展示)

3、动手操作,拼“守株待兔”的故事。

学生看图拼,师讲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到田里去干活。当他走到田边一棵大树下时,忽然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来,一头撞在树上,死了。农夫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很高兴。于是,从此不再去田间劳动,天天站在树下等兔子来撞树。

三人 扮演展示。

活动

(三):全课小结,回馈结束新课。

1、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看,喜欢什么?

2、请你把“七巧板”拼成一个正方形,收起来。

学生动手操作,一人板演。

3、回家拼一拼43页的练一练1题。

动手做物理教学 篇6

关键词:动手做数学:优点:初中数学教学:具体作用

数学是科目架构之内的根本学科,它密切关联着素养的培育;数学授课特有的根本目标,是让同学经由自主探究,增添化解掉各类疑难的能力。要变更旧有的授课思维,添加亲自动手这一授课模块。同学亲自去创设数学模型,就能把课本以内的多层知识,与制备出来的模型,有序衔接在一起。这样的新路径,强化了认知的根基,促动了数学素养的层级提升。

一、动手做数学特有的新颖思路和方法

做数学方法,是指人们从事数学活动的程序、途径,是实施数学思想的技术手段,也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反映。所以说,数学思想是内隐的,而数学方法是外显的,数学思想比数学方法更深刻,更抽象地反映了数学对象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数学是逐层抽象的,数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具有过程性和层次性特点,层次越低操作性越强。如变换方法包括恒等变换,恒等变换中又分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等。

1、创设真实氛围。数学这一科目,关涉平日以内的生活细节。创设带有生活特性的授课氛围,让同学经由亲自实践,进入拟定好的真實场景。数学依循的思考路径,要依托着选出来的真实物体、创设的真实情形。针对这一科目特性,预设带有关联性的、建构在现实根基之上的认知体系。把大纲架构下的多层级认知,还原成生动特性的现实形象。这样做,调动起了认知的兴趣。

2、关涉现实的探究。同学平日的生活,都潜藏了数学这样的学科痕迹。应当深入明辨教材内涵,把解析得来的分层知识,融汇进创设出来的课堂步骤以内。具体而言,可以经由解析及整合,创设密切关涉现实的探究板块;让同学经由真正的调研,体悟出深层级的原理内涵。

例如:同学平日惯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会包含某地段以内的降水倾向;温度更替的倾向等。可以指引同学,动手去描画出表征着温度更替、降水更替这样的曲线,再发觉数值更替的规律;让同学把累积得来的存款,亲自存到银行,并询问关涉存款利率这一事宜。在如上的流程内,同学就明辨了利率运算特有的疑难点,以及关联的化解思路。

3、多媒体的协同。传统范畴内的授课方式,凸显出枯燥的弊病。同学记录了偏多的笔记,然后依循试题演练这一路径,去攻克科目之内的疑难点。备课时段内,教师也很难制备出多媒体架构下的课件等,觉得放映这样的课件,会耗费掉偏多的讲解时间。这样的认知,是带有偏差的。实际上,若能借助特有的多媒体协同,来演示带有直观特性的课件等,同学就变更了原初的单调印象,参与到平日以内的科目课堂。

例如:多边形特有的各类原理,就可以经由多媒体这一范畴的展示,形成凸显出来的直观印象。备课时段中,教师可以经由搜索,获取表征着多边形的多样图片,如惯常见到的蜘蛛网、带有六角形架构的雪花。同学经由观察,能建构起系统特性的认知关联,提升原有的解析技能。在课余时段中,让同学亲自去查验这样的图案,并搜索得来多边形这一范畴的更多图案。这样的路径,供应了实践态势下的认知指引。

二、应被注重的事宜

1、建构精准模型。动手去做数学,应包含建构模型这一内涵。教师若建构了现成模型,同学很难体悟出亲自手动去创设的乐趣。因此,条件许可时,可以供应特有的制备材料,让同学亲手描画出模型轮廓,并制备出这样的模型。初中时段内的数学疑难,包含多层级的应用题。若能创设直观特性的模型,就能缩减耗费掉的做题时间,同时培育出高层级的应用水准。

选出来的建模实例,应是带有形象特性的真实问题。亲手去描画并建构模型,锻炼了抽象范畴内的数学思维,培养了突破惯常思路的创设能力。

2、课后时段的操作。创设必备条件,运用课堂以内的根本原理,化解掉平日以内遇到的疑难。依循给出来的授课线索,组织班内的同学,参与课后时段的动手实践。

例如:经由市场调研,明辨企业耗费掉的产出成本、年度创设出来的利润数值;同学平日以内的上放学,可以计时去走路,并估测这一路段的总长,然后运算得来步行速度。同学借助惯用的各类工具,可以化解原本很畏难的科目疑难。这样一来,就不再惧怕带有复杂特性的测试题目,尤其是惯常见到的应用题。

3、随时归结经验。亲手去做出特有的数学模型,或调研得来精准的数值以后,还要添加后续时段的总结步骤。若缺失这一步骤,那么同学搜集得来的各类材料,或建构起来的模型,就很难凸显出促动科目能力升高的价值。教师应协同同学,探究得来更深层级的数学思路。通过审慎的归结及反思,辨识生活潜藏着的数学规律。

例如:同学经由实地调研,搜集了某一菜价变更的多样数值。在这以后,还要经由思索及运算,表征出菜价更替关涉的季节规律。亲身搜集得来的各类材料,只有经过审慎的思索,才能归结出后续时段的解题指引。在这一步骤以内,教师应供应必备的指导。

三、结语

高中时段内的数学学科,与同学惯常见到的平日生活,潜藏着多样的关联。把带有单调特性的科目公式、同学很畏难的科目题目,变更成生活化特性的新颖形式。动手做数学这一总体指引,凸显出系统化这一指向。应当累积足量的经验,完善既有的授课体系;让初中时段的数学科目,带来很亲近的新颖印象。

动手做物理教学 篇7

一、“动手做数学”的优点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动手做数学”,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 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实现提升自身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和学习态度的目的。可见, “动手做数学”有其独特的优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动手做数学”具有培养初中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动手做数学”旨在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启发学生正确发现数学问题, 并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和突破, 从而实现提升数学素养的目的。由此可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动手做数学”, 设计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已是大势所趋。由学生亲身经历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整个过程,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进而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习惯及思维方式。

第二, “动手做数学”具有培养初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动手做数学”, 需要教师合理利用教学器材, 组织学生采取画画、拼图、剪裁等方式, 将各种教学器材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此过程中, 学生必须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经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积累更加全面和丰富的知识。同时, 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 许多问题并不是依靠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力量就可以完成的, 往往需要同学之间的通力协作, 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深刻认识到探究知识的艰辛, 从而对知识生出敬畏之意, 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二、“动手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动手做数学”, 创设数学情境。创设数学情境对导入新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式, 也是加强与学生沟通互动的关系纽带。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科学地创设数学情境,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 在讲授圆的周长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物体认识圆的周长是什么, 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圆的周长。当学生测量出其周长之后, 教师可以适当加深难度, 提出如何测量出摩天轮周长的相关问题, 而学生利用手中现有的材料是无法实现测量的, 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新知识。而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 不仅加深其对知识的了解, 还能培养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动手做数学”, 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动手做数学”的推动力, 只有学生抱着极大的兴趣爱好“动手做数学”, 才能从中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方法, 并从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性。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课之后,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根据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回家后会利用木棒等材料制作出平行四边形。在课堂上, 教师再提问:你觉得你做的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你是怎样做的?根据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 学生能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理解, 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并从中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动手做数学”,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 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 在讲授《找规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分组, 再以小组的形式制作有规律性的黑板报花边, 再从各小组中选取最新颖的板报花边, 并给予小组奖励。在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 通过互相的配合与分工, 不仅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还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动手做物理教学 篇8

《做框架》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在区组织的科学课堂教学竞赛中, 我选上了这一课。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根据教材编排, 本课的动手制作活动包括两个:一是通过动手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 探究发现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并且找到加固四边形框架的方法;二是亲自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框架, 并对框架进行加固。在两次的试教中, 我的教学课堂都失控了, 孩子们的情绪异常高涨, 特别是他们制作立体框架的热情、测试框架承重能力的兴奋, 只好让这节制作活动课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草草收场。我深深地感到这样的教学没有达到预设中的教学目标。学生制作活动过程中, 应是不断地动脑筋、想问题、查资料、画图样、定方案的过程, 应是反复试验改进及请教他人的过程。只有这样的科学制作活动课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那么, 如何才能在《做框架》一课的教学中实现动手与动脑的平衡, 以真正意义上体现科学制作活动教学以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为原则呢?

一、精心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制作材料

每一次制作活动的教学都离不开材料的准备。学生制作过程的顺利与否, 关键在于所用的材料。本课的教学材料看似简单:筷子、橡皮圈就可以用来进行制作。经过亲自动手制作, 我发现一般的筷子两端粗细不一样, 即使用圆形短棒状的一次性筷子但其长度有限, 在做正方体框架加固中长度不够。最后我在下河街一带寻到一种又长又坚固的竹签, 然后按照比例锯成三种不同长度。分别用来搭建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六个面的斜杆。另外, 橡皮圈的选择也有讲究。选择皮圈大的橡皮圈, 学生制作时缠绕圈数多, 制作时不但费时, 而且易断, 难得绕紧。但是一般的精品店有一种小橡皮圈, 虽然很薄, 皮圈小, 但是弹力非常好, 只要绕7圈左右。这些看似寻常的材料准备工作其实是开展好本次科学制作活动的关键, 为学生的动手制作活动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

二、让学生明确理解制作活动的要求

科学制作活动的教学, 要防止学生盲目的制作活动。在这课中, 学生的制作时间有十五分钟左右。如果老师控制不好, 就会出现我试教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不愿意停下来。学生仅仅动手, 不去深入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达到动手与动脑的平衡发展, 我将教学设计做了如下调整:将原定制作活动一通过动手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 探究发现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改为一生上台演示后指导捆扎技巧。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由教师课前让学生准备好, 因为学生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性。在探究并且找到加固四边形框架的方法时先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 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加一根斜杆它就稳固了, 难道它是魔棒, 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到底有什么作用?然后我将本课的制作活动时间集中在活动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其实这个活动的成败取决于动手前学生是否真正动脑。否则就会出现试教中所见:接到任务后急于动手;小组成员无头绪、无配合的盲目动手制作, 导致同伴之间互相指责;加固时以为斜地加得越多越好, 导致学生作品豆腐渣工程多, 浪费现象严重。如何在这个环节中实现动手与动脑的平衡呢?我向学生提出了“正方体框架加固比赛”的任务。先充分调动学生制作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中阅读比赛要求, 即让学生明确理解制作活动的要求: (1) 动手前先动脑。请精心设计实验方案, 奉行既牢固又节约的原则。先画草图, 计算好材料后, 由材料员上台选材。 (2) 小组分工合作, 齐心协力, 制作一个要承受向下的力的立体框架。同等条件下, 以材料节约的制作取胜。 (3) 本次比赛设计和制作时间共12分钟, 超时则黄牌罚下, 取消比赛成绩。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小组充分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 包括材料的预算, 我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组与全班交流, 指导他们改进设计方案。这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前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制作的作品完成得更加成功。

三、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师应关注学生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 要重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需求等, 方能使学生对制作活动保持满腔热情并持之以恒。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的制作活动给予适当而及时的指导。如有的小组将任务分解, 每人负责捆扎正方体的一个面, 我及时提醒他们注意图形拼装后是否会出现重复。有的组提前完成了作品, 我和他们一起参与测试, 激励他们抓紧时间改进作品, 再创佳绩。看到孩子们的作品不断完善, 一次次收获成功的喜悦, 我体会到及时的指导非常有意义。

四、组织好作品展示, 让学生在交流中反思

制作活动结束了, 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展示其作品, 这既能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劳动成果的重视, 也能让他们产生一种科学家搞发明似的成就感。在这样的情景之中, 让我们的小制作家静心欣赏, 静心交流, 静心反思。当全班九个小组的代表拿着作品并排站在讲台前时, 我先请本次的获胜小组介绍, 再留出时间给其他学生点评, 或向获胜小组提问。最后, 我请失败的小组谈谈自己失败的原因, 看看能从本次活动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就这样, 在展示、评价中交流, 制作过程中不同的制作者贡献出各自的成功做法, 在交流碰撞中学会涉取、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成果, 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作品。

动脑动手“做”科学 篇9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习思维,探究能力

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儿童具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 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因此,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应该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能否得以提升和发展。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一课教学案例, 从课堂教学上的“思考”和“动手操作”两方面, 浅谈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感悟及有效建议。

一、动脑, 培养学习思维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 能够从熟悉的资源环境中调取信息、处理信息, 进行科学探究。《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核心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探究能力。所以, 小学科学课程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 而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学会在现象中发现问题, 并善用资源, 整合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进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和探究能力。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 应该遵循“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 也就是说, 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务必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来提出问题, 然后充分鼓励学生, 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资源着手, 引导孩子们调动日常生活经验来探寻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利用熟悉的环境资源, 通过创新思维 (动脑) 和动手选取可行的实验方案, 来实现科学研究。比如, 上《骨骼》一课, 第一步让学生思考:一栋房子离不开钢筋的支撑, 那我们的皮囊又是靠什么支撑起来的?引导学生留意骨骼支撑人体的作用现象, 为进一步探究骨骼特点“抛砖引玉”, 更为后面探究骨骼的作用做铺垫。第二步利用“你可知道我们一共有多少块骨头?”来探一探学生对骨骼有哪些了解, 同时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日里你是从哪些渠道来获知关于骨骼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思路, 帮助教师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 同时又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分享了各自课外知识的学习渠道。第三步我抛出“左腿骨和左侧肋骨分别有多少块骨头?”的问题来以点带面, 引导学生认识骨骼的分布特点。我先让学生对以上两个部位的骨骼数量进行猜测, 紧接着我又追问:“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证实自己对左侧肋骨和左腿骨数量的推测?”如此一来, 学生便会在脑海里大量搜罗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资源来解决所遇到的这个科学问题。有的孩子说:“可以上网搜索这个部位的图片。”有的孩子说:“找一副骨骼模型来数一数。”还有的说:“我的肺部拍过X光, 我可以回去看看那张图片, 上面可以数出肋骨有多少块。”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动脑, 将科学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促进了思维发展。我及时地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 “没错。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就是要善于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来进行科学探究。”这样的“肯定”会给他们科学探究之路带来更多的启发, 同时也告诉了他们“科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思考”中筛选可行性探究方法, 落实实验方案, 证实自我推测并得出结论。新课标强调:“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 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 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在学生各自交换了探究指定部位骨骼数量的方法之后, 我又顺势引导学生:“眼下我们教室里没有X光的片子和骨骼模型, 也无法上网, 同学们能否再想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证实一下自己对指定部位骨骼数量的推测?”这样的处理, 让孩子们又进一步结合实地情况进行了可实施方案的筛选, 结果孩子们通过一番商榷之后一致选择了“摸骨头来数”这个方法进行指定部位骨骼数量的探究。我尊重了孩子们讨论后所做的决定, 让他们分为两大组, 各自负责一个部位, 摸着数了数指定部位的骨头数量。小组内有的孩子担心自己摸肋骨摸得不够准确, 还让旁边的同学帮忙摸摸对方肋骨一起数一数, 孩子们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一番探讨之后最终每个人都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生汇报结果后, 我通过出示相应部位的骨骼图片让他们数一数该部位的骨骼数量, 最终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发现了骨骼的分布具有对称特点, 同时也明白了原来摸着数这样的探究方法还是不够科学准确, 最准确的还得借助实物或图片才能有一个准确判断。

3.课堂上教师要还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如果说合作是通往智慧塔尖的“石阶”, 交流则是信息和智慧的碰撞, 更是收获知识时的“相互扶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我们要还给孩子们交流发言的机会。在教学《骨骼》一课时, 学生通过动手“摸着数”得出了自己的骨骼数量推测, 紧接着我让学生和与自己推测结果不一样的小伙伴交流, 向对方说明清楚自己数多出的那一块骨头在哪?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的过程必然会存在争议。这样的争议会让孩子们在脑海里形成新的质疑, 例如:对方所摸到的多出的这块骨头是不是我之前没发现的?它在哪里?我得再次确认一下究竟谁的推论更准确……学生之间的探讨不正是培养语言概括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大好时机吗?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才会以“主角”的身份走进科学。

二、动手, 掌握探究技能

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知识,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得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小学科学课堂要回归“真实”, 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 参与实验。动手之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 弄清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制定实验方案, 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 才能及时捕捉事物的细节, 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探索了骨骼分布特点之后, 我让学生通过“拼骨骼”、“观骨头”等两个动手实验活动来对骨骼的特点作进一步的探究。有了前面的学习, 学生对骨骼分布的位置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记忆。第一步, 我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参考着骨骼图样, 动手拼一拼人体骨骼图, 这样的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对各部分骨骼相应位置及对称特点有了更为形象直观的印象。第二步“观骨头”这一环节, 我自始至终让孩子们带着明确的观察目标来进行观察探究。我让学生先明确他们想要研究关于骨头哪些方面的信息, 然后再根据他们所需提供了新鲜大骨和观察骨头的相关工具。结果不出所料, 孩子们通过用观、嗅、敲、触碰等方法, 发现很多平日里不曾留意的现象, 如:骨腔内有液体;骨髓带有血腥味具有造血功能;还有坚硬的蜂窝状的骨密质究竟有何作用……还原课堂上科学探究的真实性, 我们就要尽量创造实验研究条件, 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丰富有趣的实验当中。学生参与实验、体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及时记录和反馈, 有助于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逐步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提高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方式,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课堂组织者身份的教师, 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尽可能地创建条件, 为学生构建认知平台, 给他们动手动脑“做”科学的机会。无论动手还是动脑, 教师做到了真实地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身份, 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获取科学探究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思维和能力远比获取多少知识都重要!它决定着孩子们后继的科学学习,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罗星凯, 余慧娟等.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篇10

一、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动手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的非智力因素, 是产生一切积极的认知行为、开动脑筋思考的原动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没有趣味性的事物很难激起学生学的激情。要让学生乐于动手, 真正动起来, 首先, 要激起学生对科学课的激情与动力。我们要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下工夫。教师可以说就是学科的代言人, 学生对教师的印象怎么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态度。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种和谐、愉悦、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 做学生的大朋友, 这样学生更能从心理上接受教师, 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然主动地投入到实验操作环节中来。首先, 教师要俯下身来,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 感受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 而是与他们站在平等位置, 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与紧张心理。其次, 要将微笑带给学生。微笑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给学生一个微笑换来的是全班学生灿烂的微笑。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会积极地参与到动手操作中来。

二、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主动动手

小学生天性好动, 动手能力强, 但是在动手时, 学生往往也会产生许多不安全的心理, 因此, 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至关重要。学生只有置身于安全的心理环境之中, 才能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动手欲望, 使得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安全感, 那么这种紧张与不安就会压制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学生的动手只是在机械地进行, 而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着重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处于最轻松、最活跃的状态。一方面运用激励。教师要用各种激励性的语言、动作等来鼓励学生勇敢地完成实验全过程。当学生对实验表现出畏难情绪时,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真诚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期待, 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与不安情绪, 独立完成实验。另一方面兼顾差异。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 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 我们也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评判, 而是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基础来制订不同的标准。只要学生基于自身基础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独立完成就是一种进步。

三、培养学生观察与动手能力, 让学生学会实验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动手操作, 这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实验, 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观察是思维的门户, 只有学会观察, 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是演示实验时认真观察。教师或学生在做演示实验时, 其他学生并不是没有事做, 就等着看实验结果, 而是要学生认真观察, 仔细思考, 从实验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与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二是创造机会积极动手。实验并不是教师或某些学生的特权, 而是全体学生的权利,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在亲自实验中来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概念, 再现发现过程,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 掌握学习科学课的方法。

四、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开拓动手新天地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实验, 尤其是一些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因此, 我们要将学生的操作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本着“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向宽广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享有更多实验的时间与机会。除了要让学生利用好教材所配备的实验器材, 还要发动学生, 发挥聪明才智, 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进行实验, 这样的实验操作富有宽广的想象空间,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来选择与创造各种器材, 这样的实验操作更加富有个性化特点, 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与认可, 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 使学生全程主动参与。在实验中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并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上一篇:电力电缆故障探测技术下一篇:实时模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