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

2022-08-02

第一篇: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运用技巧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逐渐取代了人教版教材,成为全国统编教材。在此背景下,教师也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版教材的需要。首先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然后阐述了新教材的运用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特点;运用技巧

部编版语文教材是对人教版教材的发展和创新,一方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结合了以往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具有一定的反思性。对于教师而言,合理运用新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下对此进行探讨。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1.双线结构组织

新版语文教材在结构组织上,采用人文主题+语言要素的双线模式。相比于人教版教材,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人文主题组元进行改革,二是将语文知识点分解在各个单元中,更加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1]。本质上来看,双线结构组织是“双基回归”的体现。

2.突出学生地位

新版语文教材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便学生进行自学。以教读课文、自?x课文、课外阅读的设置为例,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又提供了自学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阅读写作并重

人教版教材重视阅读、轻视写作,新版教材则弥补了这一缺陷,阅读、写作并重,表现如下:一是教材中安排6个写作专题,且写作内容和单元学习相契合;二是专题写作以教学规律为准,从培养兴趣开始到创意表达为止,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教材内容更加科学完整。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运用技巧

1.坚持人本理念

整体来看,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突出语文素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人的理念。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理念,其一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充分参与,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2]。其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在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保证学生能真正获得知识。其三,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设计中应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教材应用效果。

2.合理设置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下,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充分理解语文知识点,实现转化和利用的效果。以《雨的四季》为例,文章内容是对一年四季不同时节下的雨水进行描述,重点在于学习景物描写技巧。教学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将教学目标设置为:①体会语言的美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②掌握景物描写方法,尤其是学习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3.完善情感体验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期间不能单纯关注语言知识,还要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以《纪念白求恩》为例,教学期间可以提取医学知识,向学生介绍基本救护知识,面对危险环境能进行规避和防范。此外,设置温暖的救护情景,利用多媒体呈现白求恩和医护人员临床诊疗的案例,促使学生树立感恩之心,体会到社会各界的温暖,更好地珍惜生命和生活,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4.改进教学模式

随着语文教学版本的改变,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也发生了变化,此时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以《秋天的怀念》为例,传统教学流程是:课程导入―分析秋天季节的特点―学习课程知识。相比之下,部编版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说明方式,此时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意境营造、说明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此外,合理利用单元提示、补白、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等要素,作为教学知识点、学生能力点的培养渠道,能改变盲目训练、重复训练的弊端。

综上所述,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在于双线结构组织、突出学生地位、阅读写作并重。对此,教师也应该相应改变教学方法,例如坚持人本理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完善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模式等,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珊,张禹芳.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使用刍议[J].江西教育,2016(35):46-47.

[2]田晓蕾,丰建霞.部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提示语比较[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8(2):5-7.

[3]卓巧文.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建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7):7-8.

编辑 李琴芳

第二篇: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专练

探求形象悟神志

言简意丰先定调

——古诗鉴赏之形象与情感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董元达

谢 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①破屋应数间。

注①

川:唐代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

这首诗中的董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学生答案】

(1)董元达不愿读书,跃马西入金城,经过一番艰苦生活后,容貌全改。

(2)董元达曾经受皇帝召见,慷慨议论,令皇帝高兴,但问及读书,脱身而逃。

(3)董元达晚年生活潦倒,隐居大梁,只有破屋数间。(2分)

【我来点评】

【问题总结一】

【规范思路】

【我来作答】

【备考答案】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听郑羽人弹琴

李 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学生答案】

诗歌的第三联写出了草间的小虫已经不再喧嚣、松顶的鹤惊鸣的画面。诗人选取一高一低两个意象,描绘了琴声的效果,很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特点。(3分)

【我来点评】

【问题总结二】

【规范思路】

【我来作答】

【备考答案】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病起书怀

陆 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①,京华父老望和銮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

庙社:宗庙、社稷。②和銮:又叫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的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的称“銮”。

注②

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6分)

【学生生答案】

此诗抒发了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客居江干,年老多病,想象京华父老希望早日看到皇帝的銮舆;诗人夜半挑灯细看《出师表》,盼望朝廷出兵,恢复中原。(2分)

【我来点评】

【问题总结三】

【规范思路】

【我来作答】

【备考答案】

【变式训练】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古剑篇

郭 震

君不见昆吾①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②。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注】 ①昆吾:传说中的山名。相传山有积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光如水精,削玉如泥。②“零落”句:《晋书·张华传》载,华见天上有紫气,使雷焕察释。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华使焕寻剑,焕掘丰城县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2)全诗句句写剑,实则以剑喻人,请赏析诗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答: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1)

“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4分)

(2)尾联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

(2)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登赏心亭①

陆 游

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②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涕已流。

注①

注②

孝宗淳熙五年(1178),陆游奉诏回临安面陈恢复大计,从四川回来舟经建康(南京),登亭有感而赋此诗。作为主战派,诗人曾向朝廷建议迁都建康,以利于防备,但不被采纳。

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纠偏补弱】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特别提醒】

(1)

明确关键词“形象”与“特点”的答题指向;

(2)

明确关键词“概括”与“分析”的答题指向;

(3)

平时多积累形象、意象的精神、情感、意蕴;

(4)

训练以文为本定基调,多角度、分小点解答。

第三篇: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情真意切,明白晓畅。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

2.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现力量; 3.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

【课前准备】

欣赏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相关视频,了解陕北风土民情。 查找资料,了解革命圣地延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情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请学生欣赏“信天游”歌词,谈一谈信天游。 小结“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①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 ②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

③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④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贺敬之:(学生查找和交流作者的经历成就,能更好的走进作者,体会作者的情感。) 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枣庄市峄(yì)县人(今山东台儿庄)。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岁入党。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对贺敬之创作活动产生巨大影响的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贺敬之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不少歌词,传唱至今的歌曲《南泥湾》就是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为慰劳三五九旅而创作的。

贺敬之是个在艺术上进行着不倦探求的诗人。从他的第一本诗集《并没有冬天》,到《乡村的夜》《朝阳花开》《放歌集》,到近作《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其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并呈现出自己的风格。代表作:《放歌集》《贺敬之诗歌选》

你了解延安那段历史吗?请搜集整理交流。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在这里,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

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受

1.教师范读。

注意:朗读时要有充沛而适当的感情,恰当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学生边听边圈画不理解的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2.梳理诗歌各个部分的基本意思:

第一部分,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第二部分,回忆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第三部分,写与延安亲人欢聚时 的热烈场面;第四部分,写今天在延安看到的新貌;第五部分,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然后讨论确定。

小结:回,忆,话,看,颂。

四、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诗歌第一部分,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的。

2.请学生标注出这一节中的动词,提问:你认为,诗中最能表现出作者激动心情的动词有哪些?

明确:此类动词有:抓,贴,搂,扑等。

3.品味:如果将上述动词做如下改动,体会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 手捧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抱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拥在亲人怀……

明确: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的意思。“贴”是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延安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扑”,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 亲人时极度的兴奋和喜悦。而“拥”字显现出的是一种柔情而已。

五、学习诗歌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诗歌第二部分。

2.提问:这一节中直接表现过去生活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描写过去生活的句子有: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这些内容,表明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作者长大成人,这就揭示了作者对延安的感激之情。

3.学生展示朗读诗歌第二部分。

六、学习诗歌第三部分

1.教师朗读诗歌第三部分。

要求:在教师朗读时,学生想象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聚时的情景。 2.指名学生讲述自己所想象的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聚时的情景。

要求学生注意从情景的特点、环境的渲染、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表达。 学生复述后,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3.教师补充:作者在表现这些内容时,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

①环境的烘托与渲染:“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写出延安人的热情好客。

②形象典型。诗 歌选取了三代人的典型代表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 ③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方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了双方相聚畅 谈的热闹气氛。 (提示笔记) 4.学生齐读诗歌第三部分。

七、学习诗歌第四部分

1.男生齐读诗歌第四部分。

思考:最能表现这一部分中心意思的句子是哪一句,关键词语是什么? 明确:表明中心意思的句子是:母亲延安换新衣。关键词语是:新 3.延安的新面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朗读这一部分中的相关诗句加以回答。

明确:具体体现在: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4.学生自由诵读这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感受到延安变化之后的喜悦之情。

八、学习诗歌第五部分内容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诗歌第五部分。

2.要求学生画出其中的地名。

思考:作者突出这几个地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因为和这些地点相关的事物分别是“红旗”“脚印”和“灯”,这些事物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作者将这些连接在一起,体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使读者在这些形象中感受到巨大的革命力量。

3.诗歌结尾写道:“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再”与标题和开头部分的内容形成呼应关系。同时,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诗人与延安的深厚情谊。

九、小结

1.“信天游”这一民歌形式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补充明确:信天游,又名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这种民歌形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以接连 数十段,同用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短的只有一节。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 字、铺排等表现手法。诵读歌唱时,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转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2.体会诗歌中各种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明确:诗中多处运用了比兴、夸张、拟人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对表现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感情都有很不错的效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分析。

十、朗读全诗 1.朗读提示:

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 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色彩,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注意朗读时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 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 层次。

2.结合朗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指名学生朗读。可以只读其中的某几节或某一节,不必全读。读后教师进行点评,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和感情。

最后可以编排朗读展演:

分段安排:第一部分——男生。第二部分——女生。第三部分——教师,第四部分——全体同学。第五部分——师生共读

全诗情感提示: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逛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头扑进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十一、全文总结

教学反思:

《回延安》是新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首现代诗,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说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八年级诗歌教学,应侧重在指导学生如何读诗,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的欣赏,并在欣赏品析过程中培养能力。

第四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二)少年有梦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二)享受学习 第三课 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二)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长青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二)师生交往

第七课 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二)爱在家人间

(三)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二)敬畏生命 第九课 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一)悄悄变化的我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七年级下册

(一)男生女生

(二)青春萌动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一)青春飞扬

(二)青春有格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一)青春的情绪

(二)情绪的管理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滋味

(一)我们的情感世界

(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

(一)集体生活邀请我

(二)集体生活成就我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一)单音与和声

(二)节奏与旋律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一)憧憬关好集体

(二)我与集体共成长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二)法律保障生活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一单元 走进公共生活

第一课 我们的公共生活

(一)我与社会

(二)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 公共生活新平台

(一)网络改变世界

(二)合理利用网络

第二单元 遵守公共规则

第三课 秩序与规则

(一)维护秩序

(二)遵守规则 第四课 与规则同行

(一)尊重他人

八年级上册

(二)以礼待人

(三)诚实守信 第五课 心中有法

(一)法不可违

(二)预防犯罪

(三)善用法律

第三单元 维护公共利益

第六课 我们的公共利益

(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二)做负责任的人 第七课 心系公共利益

(一)关爱他人

(二)服务社会

第四单元 践行公共精神

第八课 学会共处

(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二)维护国家安全 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一)关心国家发展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单元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课 我是中国公民 第二课 捍卫宪法尊严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四课 公民义务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第六课 我国国家结构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第一单元 改革与创新

第一课 感受经济改革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第四课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三单元 文明与发展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第二课 走向和平与发展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展现中国风范 第四课 奏响中国乐章

第三单元 少年的征程

第五课 少年的担当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第七课 未来在召唤

第五篇:部编版八下语文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民风民俗

阅读策略:了解民俗,尊重民间文化,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课文:

1、社戏;

2、回延安;

3、安塞腰鼓;

4、灯笼

写作:学习仿写

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科技之光(说明文单元)

阅读策略: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课文:

5、大自然的语言;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归来;

8、时间的脚印

写作:说明的顺序

7、大雁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三单元:养性怡情(文言文单元)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句式。

课文:

9、桃花源记;

10、小石潭记;

11、核舟记;

12、《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写作:学写读后感

名著阅读:《傅雷家书》

推荐:《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

课外古诗词诵读4首:

《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第四单元:思想光芒(活动探究单元)

任务一:学习演讲词

阅读策略: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获取有益的启示。

课文:

13、最后一次演讲;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任务二:撰写演讲稿

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

第五单元:江山多娇

阅读策略:阅读游记,了解游踪,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课文:

17、壶口瀑布;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9、灯勃朗峰;20、一滴水经过丽江

写作:学写游记

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第六单元:情趣与理趣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经典语句。

课文:

21、《庄子》二则;

22、《礼记》二则;

23、马说;

24、唐诗二首

写作: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平凡是世界》——路遥 《名人传》——罗曼˙罗兰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上一篇:北大版高数下册总结下一篇:鲍勃迪伦精选集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