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改革

2024-05-08

农信社改革(精选十篇)

农信社改革 篇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路径,合作本质

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历程

1.1 1949—1996年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1957年底, 全国成立由农民“自愿入股”的农村信用社8.8万多个, 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一乡一社” 。

20世纪70年代国家将信用社先交给中国人民银行、后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管理, 实际上走上了“官办”的道路。这是一条自我否定的道路, 农村信用社所呈现出的是仅有“合作”之名而无“合作”之实。

1984年以恢复和加强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为目的, 农村信用社在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开始了以上述“三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但事与愿违。实行经营责任制后, 农信社的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存贷业务占当时农村金融市场的六成以上。可由于其“官办”的行政色彩日趋浓厚, 恢复“三性”成为一纸空文。

1.2 1996年改革方案

1996年8月,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 农信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逐步改革为“由农民入股、有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 这一轮改革的核心是要把农村信用社从越走越远的“官办”路上拉回来, 重新赋予“民办合作金融”的性质。

1996年的方案认识到农村信用合作社背离合作性质的现状, 提出在一些地方设立农村合作银行的设想。但是随后1997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指出, 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 实行社员民主管理, 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这实际上又否定了1996年的方案。因此尽管在1996年就提出了农村合作银行的大胆设想, 但是直到2003年4月8日, 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浙江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才正式挂牌。

1.3 1998年改革方案

1998年, 国务院转发了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工作的意见》, 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做了新的安排。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必须按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总体思路, 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办成合作金融组织, 促进我国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促进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的完善发展。但事实上, 我国各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大多数尽管有“信用合作”之名, 却缺乏“信用合作”之实, 许多农村信用合作社事实上进行的是商业化的经营。因此, 1998年的方案注定是一个难以成功的方案。所以很快2003年的改革方案就问世了。

1.4 2003年改革方案

2003年, 为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步伐, 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方案》 (国发[2003]15号文件) , 确定了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而且, 2003年方案指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模式有以下三种: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现有基础上建立县级联社一级法人结构和县乡镇二级法人结构;组建农村合作银行 (据2008年9月19日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统计, 截至2007年末, 全国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7家, 农村合作银行113家, 以县 (市) 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1825家) 。

方案设计的三种改革模式应该说是承认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 2003年方案“破”了中国现有的所谓农村信用合作体系, 指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度的转变, 但却没有立起中国真正的农村信用社合作体系。

从本质上说2003年方案只是解决了目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去路而没有解决中国真正的信用合作组织的来路。

2 规范的信用合作组织的改革原则

笔者认为, 真正的信用合作组织改革应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2.1 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

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 合和组织的建立必须在充分自愿的条件下进行, 否则, 合作组织的效率难以保证。中国农村信用社50多年的坎坷发展也说明了, 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 尊重农民的意愿,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才有可能。因此, 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中, 究竟农民是否加入农村信用合作社, 究竟某个地方是否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 都应当由农民自己决定, 而不可由政府或他人代替决定。

2.2 坚持分化重组的原则

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用合作社, 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已经偏离了合作的初衷和本质, 而在一步步靠近商业性金融组织。因此,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应该允许那些已经进行商业性经营并且能够正常运转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演变为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事实上, 只要农村能够承载商业金融机构的存在, 那么, 收缩信用合作社是一个组织演进的必然路径。因为,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农民不能从商业性金融机构融到资金。如果这一个前提不存在, 农村信用社也就可以退出, 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2.3 按合作原则为主规范农村信用社

在分化重组实施后, 留下来的农村信用社应该按照信用合作的基本原则规范管理。合作原则是经济理论和合作实践长期积淀的结果, 反映了合作的本质和基本要求, 是合作组织的基本制度规范。那么, 留下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就可能也应该按照自愿、互助、平等、非营利等合作原则规范管理, 这将有利于信用合作社的长期健康发展。

这里, 笔者引用一下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王曙光教授的观点:我国目前3万多家信用社, 已经在实质上成为遍布城乡的社区银行, 我们应该尊重这一事实。在此基本定位下, 农信社应着力进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改造, 增加投资股的比重, 应该改善现有的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应该建立跨地区的竞争体系和全国性的结算支付网络。在这一前提下, 按照增量改革的思路来建立新的真正的合作制度。这样, 一旦这个增量的部分成长起来了, 那么原有的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改革也就顺理成章。

3 信用合作组织的改革新进展

2006年12月, 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 并提出要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 被金融业界称作第四轮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破冰之举。

作为新规定的实践者, 2007年3月9日, 中国第一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吉林四平梨树县闫家村正式挂牌营业。2007年7月5日, 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战略入股江苏省启东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实现了跨区域的机构整合。截至2007年末, 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股金共计3.06亿元。

2008年5月,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银发[2008]137号) , 充分肯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4 结论

不论走向市场化的农村信用社是要回归合作本质, 抑或走商业化运作的可持续之路, 摆在我们面前的确是一个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在内的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正逐渐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生根、发芽, 并最终造福于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美国作家伦纳德·里德《我, 铅笔》中有一句话“只有上帝才能造出一棵树”。让我们相信市场这双无形之手的自主抉择吧。

参考文献

[1]尹志超.信用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曙光.草根金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3]林毅夫.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2003.

农信社改革发展方向 篇2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业整体中的薄弱环节,表现为大而不强,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最脆弱点,其潜在着很大的支付风险和信贷资产风险。因此如何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谋求出路和发展,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地区金融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根据一年来工作的实践和了解,试图就大通信用社当前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困难及解决办法作粗浅的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问题:

一、基础薄弱,经济活动单一,目前据我所知,大通县农民收入主要靠小麦,油菜,且一年只有一次收割

二、基础设施落后,结算渠道单一,汇路不畅通。

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办公条件简陋,营业场所狭窄,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仅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创新困难重重,而且结算渠道单一,异地结算仅靠农信银汇款方式进行,其他方式的汇路不畅通,在途资金时间长、环节多、速度慢、资金运转效率低,造成农村资金倒流进城。低成本存款流失以及客户存款搬家现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处于劣势,市场占有率低。

二、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基础知识不够,队伍不够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大多数来自当地,而且大部分是照顾性质吸收的,世袭现象严重,家属子女偏多,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差,内部管理淡薄。同时,由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缓慢,经济效益差,职工待遇较低原因,导致队伍不够稳定。

发展:

(一)正视问题,牢固树立防范和化解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意识。

(二)减员增效,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用工制度的改革步伐。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量小,成本费用率高,经营效益低,严重制约着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求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和自身经营状况,客观确定业务经营与发展所需员工数量,对员工进行全面考试、考核,通过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改善员工队伍结构,减员增效。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职务聘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关键一步。

(三)优化网点结构,激活经营活力。要从过去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转变为按中心乡镇和经济流向,将邻近的业务规模小、效益差的信用社,以撤并降格等方式,进行优化重组,彻底改变目前“一镇一社”和“一社多点”的格局。对偏僻、业务量小的网点撤并后形成的服务空白,可根据实际,以流动信用社形式定时、定点服务,以方便农户,取信于民。实践证明,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兼并经营有利于增强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减少管理环节,避免行政干预,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存在问题。

(四)狠抓清贷,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清收贷款本息,盘活资金存量,不仅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减少亏损,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而且是农村信用社恢复元气,转人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做好清贷工作。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如实地向当地政府汇报经营情况和间题,取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并将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向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情况向当地政府详细汇报,要求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积极归还贷款本息,以此带动清收贷款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求以政府的名义动员和约束贷款企业和个人,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规定,履约还款,打开收贷工作的新局面,盘活农村信用社的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优惠政策。对于目前已经陷人经营困境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来说,仅靠现有的政策和内部治理是无法走出困境的。因此,建议政农和有关部门实行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提高呆帐、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二是扩大存贷款利差,主要是扩大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三是降低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率;四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了发行国债等办法补充资本金,优先分期分批核销已经损失的贷款;五是划转资金,妥善解决行社“脱钩”遗留资金间题,上级人行应积极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与农行理顺脱钩资金遗留问题,减转历史包袱,使其焕发活力。六是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实资本率,并置换部份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减少历史包袱。此外,当地联社也应采取优惠措施,降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上存资金的比例,降低拆借资金利率;降低运钞费等管理费的上缴标准。通过采取上述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完善金融补偿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其稳健运行。

(六)稳定队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经济环境较差,内部经济效益较低,职工福利水平较低,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较大,不仅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而且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扶贫力度,增加贫困地区的资金投放,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环境,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从而增加当地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来源。三是妥善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职工的工资待遇、生活福利间题。通过采取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同时,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知识、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理论、金融业务等教育,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从业人员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促进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

(三)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信社要通过创新服务,从消费、医疗、社会保险、环保、卫生等各个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积极开办消费类业务,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一是开发住房、汽车等大宗物品按揭消费类贷款业务,帮助农民解决买房难、购车难等问题;二是开发助学类贷款业务,支持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试办农民就业培训贷款,增强农民在劳务市场就业能力;三是积极开办信用卡发行业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消费信贷支持;四是在社区建立金融超市,公开提供各种个人消费金融服务产品供客户选择,引导农村居民消费。

2、开办各类中间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一是与医疗、保险及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办财险、寿险、农村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及社会养老统筹业务的代理,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二是开办代收水电费、通讯费、学杂费、代发食粮直补资金、民政补助款、代理个人理财等业务,进一步提升农信社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开展农村信息咨询、个人理财、资产评估等其他中间业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便捷的金融服务。

农信社改革:“形变”更要“神似” 篇3

一是快入新政

当代社会,处于知识爆炸时期,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和时代的步伐。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方式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学习中央重大决策和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学习现代银行业的最新知识,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新农村商业银行出台的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使思想成为行动的先导。

二是定准转型

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产权制度的根本变革,是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发展理念、风险管理、监管标杆的全方位变化;是社会地位和形象的提升,是能力素质、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工作节奏、工作业绩的全面提升;是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的全面提升,要深刻领会思想、作风、目标“转型”主题,做“转型跨越”的明白人。

三是树正观念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是非常短暂的。古话说得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如果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就会对社会和时代有所贡献。因此,要珍惜农村信用社几十年的积累声誉,珍惜单位荣誉和组织交给的工作岗位和职权,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以正确的人生观从严约束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诚实守法,廉洁奉公,不贪赃枉法,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

四是开拓创新

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后工作千头万绪,业务发展更是任重道远,需要每位员工以实际行动为之添砖加瓦。就一线服务而言,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一切”的理念,学习和借鉴国有专业银行、兄弟行社等单位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方法,把精力用在进社区、进园区、进市场、进企业上,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为客户量身定做并提供最便捷、最优质、最贴心的金融服务,通过每个柜员,每个客户经理、每个高级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是夯实基础

成立农商行得一切从零起步。但是,一张白纸可以作最好的画,写最好的文章,当务之急就是根据农商行的职能定位,结合现有人员状况,细分职能,组建专业团队,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和内控要求,定岗定责定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和业务流程。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员工教育培训,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优质文明服务、业务操作流程、内部规章制度、风险控制措施、新业务新知识等,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一流员工队伍,为业务发展夯实坚实基础。

六是当好表率

新单位在各个方面部应当好标杆和榜样。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日常工作中,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付出在前,索取在后。要做学习提高的模范、遵章守纪的模范、爱岗敬业的模范、业务拓展的模范、团结协作的模范、务实创新的模范。让员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让员工做的自己带头做到,通过自身力行,弘扬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

农信社改革 篇4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情况

呈贡县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要求, 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经营活动, 采取有效措施, 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内部管理, 不断改善经营状况, 提高服务水平。

(一) 法人治理初步完善, 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2005年12月29日呈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统一法人正式挂牌开业,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了产权关系, 并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 组建了一个新型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了一套激励、约束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自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 已先后于2005年、2006年、2007年召开社员代表大会3次、理事会7次、监事会7次, 主任办公会及社务会96次。统一法人后, 呈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斗南、吴家营等七个信用社和古城、新村等30个营业机构的经营和管理, 依法实施授权, 规范信用社经营行为。

(二) 强化了内控管理, 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统一法人改革后, 呈贡县农村信用社根据《章程》和业务发展要求, 修订、完善内控规章制度98项, 保证了各项业务在制度的约束、控制下进行, 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在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 重点突出在五个方面:一是实施风险防范和责权利相统一的信贷业务管理制度, 重点实行信贷授权、授信管理制度、贷款定价制度、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信贷管理,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 实施了与业务发展速度相适应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三是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规范, 人才计划实施有效;四是建立起了完备的稽核保障制度;五是建立了信息披露制度, 强化外部约束, 提高经营透明度。

(三) 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帮助农村信用社摆脱历史包袱, 提高了资金实力

2005年3月呈贡县农村信用社作为云南省首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对象, 通过考核, 于6月2日获准认购了3573.5万元的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转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为呈贡县农村信用社置换不良贷款2803.6万元, 使信用社不良贷款率下降19.54个百分点;弥补历年挂账亏损769.9万元, 使农村信用资本充足率提高4.98个百分点。经营状况得到了历史性好转, 为呈贡县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两年的监测考核, 2007年9月6日呈贡县农村信用社认购的3573.5万元央行票据实现兑付, 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 对加大“三农”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 地方政府承诺的扶持政策得到落实

中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农村信用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扶持奠定了坚实基础, 呈贡县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 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扶持政策。一是落实了财政部门对1994-1997年间保值储蓄贴补息补助政策, 获得保值贴补息补偿资金4.51万元, 信用社社全部转入一般准备, 用于增加资本金;二是落实了税收优惠政策, 2004年至2007年享受营业税及附加税收优惠656万元、所得税免征1735万元, 该项资金信用社社全部用于增加资本金;三是帮助信用社清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728万元;四是县政府拨付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 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共拨给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

二、改革成效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 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 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呈贡县农村信用社通过改革取得如下成果:

(一) 股本金增加较快, 资本充足率提高, 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 (银监发[2004]23号) 的文件精神, 为扩大股金, 增加资本净额, 呈贡县农村信用社在规范原股本金的基础上, 先后于2005年、2006年两次增资扩股, 2007年末信用社股金余额4940万元, 分别较2002年末、2005年末增加4603万元、3685万元, 分别增长501.41%、293.62%。随着资本金额大幅增加, 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 2005年至2008年9月末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了4.74%、9.34%、8.17%、9.74%。通过采取多种措施, 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 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二) 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逐年下降, 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2005年6月获准认购3573.5万元央行票据后, 为保障央行票据按时兑付, 呈贡县农村信用社加强了对新增贷款的风险控制, 强化贷款“三查”制度, 不断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工作力度, 健全清收机制, 采取多种措施手段实施不良清收盘活工作, 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逐年持续双降。截至2008年9月末, 不良贷款余额为10, 975万元, 较2002年末减少3276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3.9%, 较2002年末下降26.29个百分点, 降幅为87.08%。

(三) 经营环境逐步改善, 盈利水平逐年提高

呈贡县农村信用社社自获准认购专项票据以来, 严格按照兑付考核的相关要求, 建立完善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构, 不断整章建制, 加强内部管理, 有效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三年来, 实现存贷业务快速发展, 经营效益明显提高的良好局面。自2002年末到2008年9月末, 存、贷款实现跨越式增长, 分别由65, 977万元、47, 198万元增长到389, 548万元、281, 439万元, 分别增长了5.9倍和5.96倍;经营效益大幅度增长。各项业务收入和账面利润分别由3297万元、24万元增长到2007年度的15, 931万元、1616万元,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尽避呈贡县农村信用社按要求建立的“三会”制度, 但在实际运作中难以充分体现“三会”的民主管理功能, “三会一层”架构流于形式, 表现在一是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社员代表大会无决策和监督能力, 县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候选人仍由省联社提名, 省联社对县联社拥有经营管理的权利;二是监事会很难做到独立于本社利益之外, 难以对经营管理层极其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二) 股权结构单一, 股金稳定性不强

表现在一是只有资格股、无投资股;

(四) 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

2002年末~2008年9月末, 呈贡县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由19, 880万元增至137, 073万元, 增加了117, 093万元, 增长了586.05%;分别占贷款总额的42.12%和48.7%。2005、2006、2007年、2008年9月末农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了36, 343万元、40, 358万元、110, 806万元和137, 073万元, 农户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 501万元、29, 710万元、43, 653万元和49, 035万元, 支农贷款投入逐年增加。至2008年9月末, 我社贷款余额为281, 439万元, 贷款较年初增加72, 052万元, 占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投放总量的96%;其中, 全县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增加26, 267万元, 新增占比36.46%, 贷款规模、支农资金投放规模均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在支农服务中信用社做到与时俱进, 根据农户发展需求, 适时创新业务品种和服务方式、手段, 切实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实现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 广大农民信赖和拥护农村信用社的鱼水之情。探索出一条依靠支农实现农民增收,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双赢之路。

三、存在问题

(一) 法人治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二是自然人股多, 法人股少。呈贡县农村信用社目前股本金额4940万元, 全部为资格股, 其中法人股1183万元, 占总股金总额的23.94%。

(三) 结算渠道单一, 结算周期过长, 影响了信用社的发展后劲

中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实施后各省、市先后组建了自己的省、市联社, 区域范围内资金结算逐步得到缓解, 但更大范围资金结算仍存在缺陷, 竞争力弱于商业银行。

四、建议

(一) 进一步加强法人治理, 完善“三会一层”治理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 是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际工作成效的标志, 也是实现“增强服务功能”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完善“三会一层”制度, 切实按照“三会”规程运作, 切实履行职责, 真正构筑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制衡、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 完善股权结构, 增强股金稳定性

根据《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 (银监发[2004]23号) 文件中关于资格股满足规定条件可以退股, 而资格股则可以转让, 不得退股的规定, 信用社规范后首次入股 (全部是资格股) 期限已满三年, 如社员 (股东) 提出申请就要退给, 这势必影响到信用社股金的稳定。建议信用社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 增加投资股, 适当提高法人股占股金总额比例。

(三) 农村信用社要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 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农村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改革, 夯实内力, 不断改善金融服务, 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为此, 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 主动发挥自身资金实力、点多面广的优势, 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以应对新区建设, 失地农民不断增加, 小额信贷需求逐渐减少的发展局面。

(四) 加强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后的后续监测考核工作

四个推进“助力农信社改革 篇5

2010

农信社改革必有之路是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机制,在保持支农定位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市场竞争,笔者认为,当前农信社要以“四个推进”为抓手,为改革发展增添动力。

一、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一是把握产权改革重点,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增资扩股、定向溢价增发、农户股金集中转让给专业合作社、建立股权溢价流通转让机制等方式,促进股权适度集中;进一步放宽投资入股比例、投资人地域限制和企业法人盈利年限限制,提高投资者入股积极性;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快推进省内、省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合作、区域联合和兼并重组,开展业务合作与资本联合,拓宽机构资金来源。二是对组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要严格准入条件,严格标准程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审慎稳妥开展筹建工作。

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要理顺行业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关系,行业管理是通过制定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准则,引导各地农信社共同遵守。经营管理即省联社围绕增强提升服务功能,依据市场原则办理部分自营业务,提高全辖社的整体防范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加强对县级联社的经营风险防控,省联社可以实行稽核垂直管理制,防控经营风险。以激励有效、约

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经营原则,重点抓好劳动用工、财务分配制度改革,强化信贷问责制,确保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真正转换。

三、推进金融创新,促使竞争多元化。

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相较专业银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创新,实施多元化竞争策略,来稳固并扩大市场。要密切联系各农村行业协会,了解其资金需求情况。推行支农贷款限时服务,推广“阳光信贷”,满足农民贷款的时令需求,建立涉农贷款的“快车道”。建立农村信息传输平台,畅通资金、技术、金融服务等对称信息。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推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同时,积极探索林权、渔权、土地经营权和农户作为贷款抵(质)物的贷款品种,拓宽有效抵押品范围,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农信社多方参与的担保制度,完善农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建立与专业合作社合作信贷机制,建立与农业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构建农业贷款风险转移机制。

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信社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的企业文化,把全体职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有效的团体。要通过制度的导向、渗透和约束力量,形成员工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

河南农信社:改革中求发展 篇6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于传统农业大省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更是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长,保持农村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支农资金主渠道的作用。作为省内金融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农信社做到了“接天立地”。“接天”就是准确把握国家顶层设计的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和落实国家的相关的政策法规;“立地”就是从河南的实际出发,从基层大众出发,广泛听取群众声音,做到服务于广大的农村人员,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社区人员。它是联系着国家宏观政策和基层人民的纽带。在新形势的发展规划中,特别是处于现在金融银行业发展的迅速改革期,河南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增强和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加强优质文明服务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的主体,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银行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直接涉及到千万客户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着银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和提升银行业的服务水平,势在必行。优质文明的服务质量是我们服务“三农”的根本,也是展现自我的第一道窗口。由于农信社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基层人员,农村以及社区居民,所以服务人员的态度和质量,是顾客们衡量我们的第一标准,因此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质量,是我们扎根社区,服务基层的根本。用我们的服务质量,去满足客户的需求;用我们的服务态度,去吸引更多的客户;让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才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努力打造出我们河南农村信用社的优质品牌,提高公众对我们服务的满意度,才是促进和增强我们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依法合规经营

俗话说:“无规矩何以成方圆”,农村信用社要想在新金融环境下,求发展,促创新,必须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在任何时候都要依法而行,依规办理。依法合规是我们防范金融风险,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只有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增强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只有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处处依法,实时合规,风险无小事,合规需永恒。我们只有把合规建设贯彻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合规在我心中,合规促进发展”的理念,才能促进银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自身的发展。

三、改革创新,吐旧纳新,跟随时代潮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同样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信社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废除一些不合时宜,早已过期的陈旧条款,推出一些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气象的措施举措,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近来在全省范围内推出的网上银行服务,就是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产品,不仅大大方便了自身的客户,也扩大了自身的业务范围,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只有在不断的改革发展浪潮中,去摸索,去创新,农村信用社才能跟随时代潮流,保持自己的青春活力,实现自身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只有跟随新时代的潮流,努力创造自我,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利用自身遍布城乡的优势,增强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争取抓住创时代的潮流,更好地去服务三农,去寻求农村和广大社区的发展,从而去营造自身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创造出自身发展革新的新道路,我想这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应所必须坚持而又必须追求的。

(作者单位: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农信社改革 篇7

一、佛山某辖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

佛山某辖区农信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已有三年时间, 顺利通过了清产核资、增资扩股、票据置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一系列的改革工作环节,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 一级法人社“佛山市某辖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筹建、挂牌开业等工作已顺利结束。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深入, 改革工作对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作用更趋明显, 农村信用社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体现到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农信社继续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支持“三农”发展为经营目标, 抓改革促发展, 坚持规范经营、稳步发展的工作方针, 使各项存贷款业务稳步增长, 支农力度不断增强, 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 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

(一) 财务经营状况

到2007年12月底止, 该区农信社资产总额132亿元, 比上年末增加24.7亿元, 增长23.07%。在资产总额中, 各项贷款 (含贴现) 占比最大, 余额达58.2亿元, 占资产总额比例44.06%, 余额比上年末增加11.2亿元, 增长23.93%。贷款月均余额占某区金融机构的52.04%, 在全区排列首位。该区农信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不遗余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到12月底止, 支农贷款余额达25.9亿元, 比年初增加4.4亿元, 增长20.27%, 有力支持了该区农户、农业和农村发展。

到2007年12月底止, 该区农信社负债总额为130.3亿元, 比上年末增24.7亿元, 增长23.43%;在负债总额中, 各项存款余额为88.8亿元, 占负债总额的68.17%, 余额比上年末净增14亿元, 增长18.74%。该区农信社能抓住存款资金大幅增长的契机, 通过合理有效的运用, 带来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二) 经营效益情况

到2007年12月底止, 该区农信社实现的账面利润为2346万元, 比去年同期增734万元, 增长45.35%, 经营效益明显好转。主要是由于农信社能整合创新营销策略, 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加大信贷资金投入。2007年, 该区农信社在加强风险资产管理和继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 整合创新金融业务品种, 通过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的营销工作以及加大债券市场投资的力度, 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提升经营效益。通过加强财务核算, 有效实施费用开支制度, 今年在努力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 有效地控制好各项费用开支。

二、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一) 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逐步推开, 处置率稳步提高

1.加强管理, 促进压降工作的开展。

在2005年6月2日, 该区农信社获准申请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4847万元, 并用于置换历年亏损挂帐450万元和置换不良贷款14397万元。为更好地加强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的管理工作, 他们在信贷管理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开展管理工作, 通过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思想认识, 在严格管理、明确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制定了《某区农村信用社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并在联社和基层社分别专门设立票据置换贷款台账, 结合档案资料的集中归档, 实行专管员负责统一管理, 严密监控, 并制定清收计划做好对票据所置换不良贷款的保全、盘活和处置清收工作。

2.加大清收力度, 清收工作初见成效。

该区农信社为最大限度地保全本社的资产, 采取了多种方式对置换贷款进行了处置清收, 加大处置清收力度。能抓准了有利的时机, 依法、尽职地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进行清收、保全工作, 使清收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对清收工作采取了签订“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实施法律诉讼和取得相关的处置证明材料等方法进行清收。由于管理、追收工作比较到位,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数据分析来看, 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 共处置票据置换不良贷款14175万元, 占票据置换不良贷款总额的98.46%, 达到了票据兑付置换资产处置率不低于80%的考核要求, 其中:通过现金方式共累计收回了票据置换不良贷款514万元 (包括收回呆帐贷款71万元, 收回呆滞贷款443万元) , 占票据置换不良贷款总额的3.57%, ;通过法律诉讼、取得相关处置证明等的方式处置票据置换不良贷款13661万元, 占票据置换不良贷款总额的94.89%。可见该区农信社在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的管理、处置、清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 不良贷款压降工作有序进行, 并取得一定成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专项票据考核兑付要求, 不良贷款压降工作是专项票据兑付的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按该区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计算, 需压降不良贷款占比要下降到19.56%, 才能达到票据兑付的条件, 因此压降不良贷款的工作十分艰巨。面对如此艰巨任务, 该区农信社根据实际情况, 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压降计划和措施, 并积极组织开展实施。该区农信社在往年不良贷款压降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力度。到2007年12月底止, 不良贷款余额为92110万元, 比上年末压降了8027万元, 不良贷款占比为15.84%, 比年初不良贷款占比21.34%下降了5.5个百分点, 对比2002年不良贷款占比39.11%则下降了23.27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为59.5%, 在帐面上 (剔除票据兑付“40/50口径”的考核标准) 基本达到票据兑付考核不良贷款占比较2002年末下降50%的要求。

(三)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

1.改革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建立竞争上岗、择优用人制度, 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以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做到人员能进能出, 职工收入与经营效益和工作业绩挂钩。

2.建立信息管理中心, 开展对资料的搜集和归类, 强化资源的网络效应, 充分利用信息手段, 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价、成本控制等机制, 进一步强化对信贷投放、费用开支、成本核算等业务的监督管理, 全面提高内控管理水平和资金营运质量。

3.严格执行有关信息披露规定, 公开办事程序、办理结果。按照银监部门关于披露经营信息的工作程序和规定, 披露农村信用社的有关信息, 包括经营情况、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状况、财务状况、历年分红情况、法人治理结构情况和信用社发展规划、风险提示等。

4.认真落实上级行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监测考核系统”的建设工作, 并积极配合推广应用, 确保该区系统能按时正常运行。

(四) 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 达到兑付标准

该区农信社通过增强资本实力, 优化风险资产结构等途径, 真实、有效地提高资本充足率, 增强抗风险能力。到2007年12月底止, 资本净额为28799万元, 比上年末增7239万元, 增长33.58%, 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为436664万元, 比上年末增加35665万元, 增长8.9%, 资本充足率为6.6%, 比2006年上升1.22个百分点, 如剔除“40/50口径”, 则比央行专项票据兑付的条件4%则高出2.6个百分点, 完全达到央行专项票据兑付的关于资本充足率考核指标的要求。

三、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的不良贷款压降措施到位难, 兑付条件倍受影响

目前辖区政府为帮助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但由于某些原因, 仍未完全得到有效实施, 扶持力度不足, 致使部分不良贷款压降指标仍未落实。到2007年12月末, 有38052万元的不良贷款压降任务仍未确定落实意向, 占不良贷款压降任务95252万元的39.95%, 如此雷声大, 雨点小, 将严重影响该区农信社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相关指标的完成, 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良贷款压降的工作的开展, 成为阻碍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

(二) 历史包袱大, 偿还能力低

由于各镇级政府在农信社遗下的历史债务数额较大, 债务形成时间长, 加上地方的财政收入不大, 有效的资产少, 财力薄弱, 致使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有限, 而且无力支付征地补偿费及办证费, 所有这些不利因素, 无疑给该区农信社的清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阻碍了压降不良贷款工作的进展。

(三) 处置土地转让税费高, 增大操作成本

以物抵债是压降不良贷款的方式之一, 按照有关政策规定, 商住用地及原划拨的土地在办理转让过程中需缴交土地出让金及各项税费, 但由于所制订的收费标准太高, 如按照佛府[2005]102号文中指出的“土地出让金按市场价格的40%计收”的标准计算, 其出让金达3亿多元, 处置成本的增大, 对于农信社来说难以承受, 无疑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难。

(四) 抵债资产的确权手续仍未办理, 影响农信社对抵债土地产权的合规、合法性

按照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接收、处置、管理的有关工作要求, 农信社接收的抵债资产应尽快完善对抵债资产的确权和过户手续。但是, 目前该区农信社在已签定以物抵债协议的1061亩抵债资产中, 尚有769.69亩土地仍未能办理改变土地功能、土地确权、完善过户等有关手续, 占比达72.54%, 影响了该区农信社对拥有抵债土地产权的合规、合法性。

(五) 没有从产权和机制上解决农信社的根本问题

现时, 农信社的理事、高管人员甚至社员代表的提名权或任免权实际掌握在区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手中, 没有建立起市场化用人机制, 代理人成本仍然较高, 股权分散, 行业主管部门和区政府行政干预较大, 股东或股东代表大会没有利益驱动和意愿参与农信社的法人治理, 也很难对经营管理者形成有效的制约。在现有的制度下, 当农信社经营出现重大亏损时, 很难保证股金的稳定性, 更谈不上建立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长此以往, 农信社应付习惯于让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主导决定一切, 这样, 良好的法人治理和明晰产权的改革目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四、加快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 落实有关措施, 疏通压降渠道

政府在高度重视此次农信社改革工作的同时, 对制定的措施加以落实, 想方设法, 加大扶持力度, 鼎力支持不良贷款的压降工作, 对剩下的38052万元不良贷款尽快落实压降意向, 形成共促改革的合力。

(二) 协调各方关系, 为农信社税费减负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切实加强领导, 应从农村信用社压降不良贷款工作的实际情况考虑, 体察土地置换不良贷款工作中有关交纳巨额税费所存在的事实困难及政策法规冲突, 尽快协调有关部门, 采取灵活措施, 最大限度减轻农村信用社压降不良贷款的有关税费负担, 为农信社压降不良贷款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 为农信社改革释疑解惑, 营造有利于农信社改革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协调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 认真制订和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扶持政策, 在评估、过户、办证等有关产权转移时, 尽可能简化有关手续, 有关收费能免则免、能减则减, 真正给予农信社政策优惠, 减轻农信社压降不良贷款工作的负担;三是尽快完善对抵债资产的确权和过户手续, 确保农信社对拥有抵债土地产权的合规、合法性。

(三) 寻找平衡点, 共同肩负改革重担

对为落实不良贷款压降任务而置换的土地, 该区农信社已考虑当地政府的实际困难, 以宽容的态度以相对高价接收, 无疑为政府减轻了负担, 因而建议对有关过户税费、出让金等由政府酌情考虑统筹解决, 为农信社沉重的包袱解压, 以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如土地出让金方面, 政府承担一部分费用, 按每平方米20元计算, 则可为农信社减轻1400万元的费用, 从而有利于协助农村信用社顺利完成压降不良贷款的工作任务。

(四) 细化操作规程, 确保压降工作顺利开展

建议省政府出台一套指导地方政府支持农村信用社压降不良贷款的操作方案, 从目标责任、目标实现、信息反馈、优惠政策以及清收压降不良贷款采取的方式、措施等方面进行细化, 以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措施执行, 以进一步确保压降不良贷款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五) 加大支农力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组织资金, 增强支农实力。在拓展农村资金市场的同时, 加强与财政、税务、国土、水、电、通讯等行业的密切合作, 争取涉农资金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存款, 增加资金实力。二是转变观念, 立足大三农, 积极拓宽信贷服务领域, 扩大信贷服务范围。在满足农民小规模种养小额贷款的资金需求, 促进小型种养农户增产增收的基础上, 信贷支农服务由单纯支持农民简单再生产逐步延伸到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扶持建立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 推动规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三是建立完善贷款客户市场准入机制。四是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进和完善对涉农龙头企业, 农村经济组织、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服务, 培养和发展重点客户, 不断扩大农村信贷市场份额, 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支持城市经济发展, 有可能的话, 信贷资金积极投向“非农”领域, 增强市场份额, 扩大农信社的影响。

(六)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信社市场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

农信社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彻底的商业化改革, 就必须摘掉农信社的“免死牌”,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退出机制。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制实现农信社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使农信社按照商业银行的统一监管标准独立自主经营成为可能, 但由于中小金融机构竞争力差, 抗风险能力弱, 市场退出不可避免。农信社的负债主要以农民和居民的储蓄存款为主, 市场退出必须对自然人的负债 (广大小额存款人的利益) 给予一定的强制性保护, 因此, 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深化农信社改革, 建立和完善金融安全网, 维护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维护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2]李伟.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中国金融, 2005.

农信社改革 篇8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在为贫瘠、单一的中国农村金融带来一抹亮点的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发展的忧虑和担心:如果不能直接面对当前农村信用合作社 (现已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 改革的困境、不吸取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基会) 整体覆灭的经验教训, 新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农信社、农基会?针对这样的问题, 笔者在对农信社改革之困境和农基会覆灭原因深度分析的基础上, 对引导和发展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一、农信社改革困境分析

自1996年开始, 国家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改革, 并于1996年实现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的分离。1997年以后, 各商业银行开始从县域、农村大规模撤离, 只保留农业银行对农村的政策性金融功能。这样, 对大多数农民而言, 他们可以面对的国家正式农村金融组织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从2003年开始, 国家先后投入近2000亿元 (其中:央行发行专项票据1656亿元, 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187亿元) 的巨额资金对农信社实施国家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然而, 事实证明, 国家这种“花钱买机制”的做法并非有效, 农信社的运行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1.定位模糊, 互助、扶贫功能缺失

自1996年开始, 国家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方向不断调整:首先是恢复信用合作社的“合作社性质”和“支农”双重目标;之后以“合作制”为主, 仍强调“支农”;最后追求“股份化”、“银行化”, 对 “合作制”已不再关注。在外部环境上, 国家将农信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 地方政府有了对农信社的最高决策权, 农信社被打上了强烈的官办金融组织的烙印, 从而异化成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1]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重要依据的“互助”、“扶贫”功能在市场利率、信贷收益下变得苍白无力, 农户贷款难和农业企业贷款难成了不争的事实。

2.法人治理结构残缺, 金融监管缺位

目前, 信用社采用的是股份合作制, 每个信用社 (或联社) 都设立有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信用社 (或联社) 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 实行一人一票制, 社员与信用社 (或联社)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信用社 (或联社)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从理论上讲, 目前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完整的, 但在现实中, 却不尽然。一是法人自治形式表面化:虽然设置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 但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是法人代表“一言堂”, 没有民主管理的实质内容, 社员代表大会只不过充当陪衬而已;二是法人自治职能弱化, 特别是监事会几乎空置, 没有起到对理事会经营决策和行为进行监督的作用;[2]三是合作制名存实亡, “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从信用社的性质和成立的初衷来看, 其应体现自愿性、互助性、民主管理和非营利性。但我国的信用社自产生时就主要是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撮合的, 很难体现自愿性的原则, 名义上信用社为入股社员所有, 但由于入股社员股本非常低, 而且高度分散, 社员普遍存在一种“搭便车”心理, 事实上也很少有社员真正关心信用社的发展。

3.营业网点少, 支农力度弱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 应该发挥对“三农”的金融支撑作用, 但是受农村金融整体改革的影响, 信用社在农村的代办服务全部取消, 加之信用社自身历史、体制、资金实力等原因, 农信社并没有马上填补商业银行从农村撤离留下来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笔者通过走访甘肃省张掖市的部分县、乡, 也深刻感受到农村金融网点的稀缺性, 绝大部分乡镇的金融机构仅有一个信用社网点, 离农户最远的达到30多公里路程, 使得当地农民办理存贷业务非常困难, 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4.信贷资金非农化, 农村资金流失严重

由于农业固有的弱质性, 信贷资金在农村的收益相对较低, 影响了农信社信贷资金投放的积极性, 尤其在信用社改制以后, 农信社信贷资金投放有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 农业资金流向非农项目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而信用社吸取的农业存款则通过农信社流向非农行业, 造成农村资金通过信用社严重外流。[3]因此, 农信社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过程中扮演的只是农村经济剩余的“输出管道”, 而非“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无法满足农民融资的需要, 更谈不上与农民建立投资项目指导、统一采购和销售支持等其他关系。

5.从业人员业务综合素质低

信用社从业人员来源复杂, 业务水平低, 一直是信用社发展的障碍。笔者在研究本专题时, 走访了部分信用社, 发现不少乡 (镇) 地区信用社的业务经办人员的专业五花八门, 有会计、财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济类专业, 也有机械制造、美术、中文等非经济专业。某信用社业务人员中的唯一的高学历是大专, 且为某大学远程教育的市场营销专业, 而大部分人员为中专、高中学历, 其严重影响了信贷业务创新的可能性。

6.缺乏退出机制

国家先后多次大批量投入资金对农信社进行改革, 属于典型的国家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根据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I:农信社体制基本成形后, 就存在着制度惯性, 制度变迁就容易变成“修修补补” 的游戏, 若没有重大外力冲击, 则其存在的惯性趋势不易被打破;根据“路径依赖”理论Ⅱ:现存农信社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4]当前农信社改革困境也证明, 在退出机制缺位的情况下, 国家这种“花钱买机制”的做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应该对那些长期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扭亏增盈无望的高风险农信社的市场退出进行初步探索和有益尝试, 按照市场化的规则去分配利益, 由市场决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农信社的命运。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基会) 覆灭的经验教训评析

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至1999年1月, 国务院发布[1999]3号文件在全国统一取缔农基会, 期间其经历了10多年的兴衰。农基会在机构性质上与正在试点的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相同, 是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非银行的农村金融组织。在成立初期, 农基会取得了明显的制度绩效:一是加强和改善了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 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二是有效增加了农业投入, 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三是拓展了融资渠道, 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5]

农基会作为农村基层自发创立的内部融资组织, 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制度性缺陷, 使得农基会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 最终演化为金融悲剧——被国家严令禁止并取缔。总结农基会整体覆灭的过程, 其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不清,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农基会在定性、定位问题上的争议, 一直没有解决。从名义上看, 农基会的经营活动归农业部等农经行政管理部门管理, 而不归中国人民银行管辖, 但农经行政管理部门与农基会的关系松散, 而地方政府则利用农基会依托县、乡 (镇) 农经站建立的条件, 牢牢掌握着对农基会的控制权, 县、乡 (镇) 长则俨然成为农基会的绝对领导, 从各自利益出发, 对农基会发展进行种种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加之, 农基会自身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如产权制度、利率制度、财务制度、信贷制度的不健全) , 使得农基会整体内部管理混乱。

2.资产质量低劣, 盲目高息揽存

由于缺乏规范的运营机制, 农基会在发展后期的不良资产比重过大的问题十分突出, 存在着较大的支付风险。一方面是由于行政干预过多, 地方政府 (尤其是乡镇政府) 的部分党政领导为追求政绩而违背资金营运的基本规律, 强行要求合作基金会为修路、办学、建医院等公益事业借款, 甚至直接划拨财政以缓解财政资金短缺的矛盾, 这部分资金基本不能偿还, 使合作基金会不堪重负;[6]另一方面是部分农基会为吸收存款, 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争夺客户资源而盲目高息揽存 (到1996年, 农基会的存款规模达到农信社的1/9) , 严重违背“成本收益”原则, 成为农基会发展隐入绝境的直接诱因。

3.业务经营银行化, 内外金融监管缺位

农基会本应是为内部成员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区性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但许多地方的农基会刚成立不久, 就要求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和服务对象, 变相经营银行业务, 与农业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进行业务竞争, 逐步演变为一个超区域经营、公众性的金融机构, 俨然就是“第二个农信社”。[7]但是, 农基会在当时却不被认定为“金融机构”, 从而游离于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在其内部, 虽然各个合作基金会都无一例外地成立了会员代表大会, 但却不是名副其实的最高权力机构, 对合作基金会的实际运行过程的监督作用微乎其微。会员代表大会的虚置和流于形式, 使农基会不能形成内部监督和制衡功能, 也无法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使金融风险和经营损失不断滚动累计, 最后集中爆发, 在不少地区引发农民挤兑风潮后, 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取缔。

4.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差

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和培训, 农基会的高管人员和从业人员来源复杂, 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 业务水平低下, 这对于农基会发展中后期金融风险的形成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5.退出机制缺位

和农村信用社一样, 农基会在其存在的十多年里一直没有建立起退出机制。退出机制的缺位使得部分地区的农基会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家采取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对其取缔的措施。而事实上, 有相当部分地区的农基会在总体上仍然是盈利的, 与当时大面积亏损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较, 合作基金会的经营绩效并不算差, [8]可是, 退出机制的缺位却使得国家不得不对农基会采取“一刀切”的整体封杀措施。农基会的兴衰, 也反映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无论中央政府, 还是地方政府, 其所建立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存在着重大制度缺陷, 只有村级以下的社区性合作金融仍然具有生命力。[9]

三、农信社改革困境和农基会覆灭共性因素的深度分析

在对农信社改革困境和农基会覆灭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发现导致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陷入困境的一些共性因素:定位模糊, 缺乏效率;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缺乏机构创新;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金融监管缺位;退出机制缺位等。然而, 对这些共性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就可以发现, 农信社和农基会的发展都违背了国际上通行的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自愿性、民主管理和非营利性原则。[10]

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比较成功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看, [11]他们的农村金融组织无一例外的践行了以上三个原则。而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 农信社成立之初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的合作金融, 而是通过行政命令建立的;农基会在发展中后期, 政府选择也代替了农民选择。在民主管理方面, 农信社和农基会也是政府管理而不是民主管理, 内部人员配置和经营决策带有明显行政色彩, 社员的改革主张很难被采用, 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在非营利性方面, 农信社和农基会发展都偏离了这个原则, 农信社变成了银行, 农基会变成了准银行, 因此, 之后出现的农信社改革陷入困境、农基会整体覆灭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 农信社和农基会两类组织自身脆弱的稳定性不是来自组织内部, 而是来自国家意志、特殊利益群体等外部参量。由于农信社和农基会定性、定位上的异化, 使其经营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目标。而我国目前农村的发展迫切需要农村合作金融和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对策建议

新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是为缓和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而产生的。作为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的代表, 农村资金互助社承担着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的重任, 而如何引导和发展这些新生机构, 则需要认真总结以往的改革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 推进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尽早出台合作金融法

西方国家大多数都有《合作金融法》、《合作银行法》之类的合作金融专门法律制度, 而我国已发展合作金融50多年却没有《合作金融法》, 这是我国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制度缺陷。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允许农民合作社具有金融功能, 这就使得农村融资比较困难。而农信社和农基会的变革也充分印证了没有专业合作金融法律的支持, 很难建立起健全的农村金融法人治理结构。从目前银监会新批准的几家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来看, 还是具有政策的随意性, 不排除以后再次禁止、全面取缔的可能性。如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税务部门将其定位为金融保险股份合作企业, 工商部门将其定位为股份合作企业, 而银监部门则将其定位为农村金融机构。[12]只有合作金融法律才能从整体上定性、定位并依法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才能真正保障合作金融组织的权利, 使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处于有法可依、依法监督的法律控制范围内。

2.恢复“民办”自组织性质

从农信社改革和农基会覆灭教训来看, 它们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政府的行政干预, 沦为基层政府的“小金库”, 都是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 从而缺乏效率。在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出现后, 政府应主要以立法、政策扶持等方式营造宽松的合作金融发展环境, 如在税收、工商管理上给予优惠政策, 在营业场所上给予方便, 在政策咨询、安全保卫方面提供服务, 让广大群众和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放手开展多种形式、不拘一格的资金合作, 以促进经济发展, 方便群众生活。

3.区域合作原则

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时, 应鼓励、引导农村地区小范围、小圈子内的资金合作, 不宜提倡较大范围内的金融合作。2007年3月允许成立以行政村为边界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在业务方面,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应吸取农基会超区域、公众性经营带来的经验教训, 严格执行社员会员制, 为会员办理存贷款和融资服务, 不变相经营跨区域、超会员制的金融业务。

4.加强金融监管, 及时避免金融风险

从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来看, 这个新机构的运行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管理账目单一, 没有设立总账、分账户, 只是利用微机记录业务发生的流水账;二是从业人员不符合规定, 无“会计证”上岗, 没有规定如何报送相关的金融统计数据;三是由于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定性不同, 在所得税率上存在异议;四是流动性支付压力大, 由于没有同业拆借市场融资的权利, 当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时, 存款者的损失该如何弥补。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及其主管机构加强金融监管, 进行经常性的现场检查, 帮助这些新机构及时避免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

5.建立退出机制

由于缺乏相应的合作金融法律, 农村资金互助社也面临着退出机制缺位的尴尬情形。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 其本身发展也存在缺陷, 只有建立起退出机制, 当这些新机构在出现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后国家才能采取破产、兼并等相应的清理措施, 而不是“一刀切”的整体封杀;只有建立起退出机制, 在这些机构出现经营危机后, 国家才能采取代价更小和更能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另一种选择, 比如“关闭一块, 改造一块的”的分类处置办法, 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 促进农村金融的实质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毋俊芝, 安建平.试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异化[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4) .

[2]张琦.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的思考——以西北地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3) .

[3]李邵玲.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海南金融, 2008, (03) .

[4]彭克强.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制度经济学视角[J].南方金融, 2007, (09) .

[5]王继权, 董杰.我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制度变迁[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 (03) .

[6]李静.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6) .

[7]梅兴保, 张军.从合作基金会事件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8) .

[8]吴永红, 郭晓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与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10) .

[9]温铁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1984~1999年——农村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分析报告之二[Z].三农中国调查研究专栏, 2006-10-29.

[10]杜朝运, 郑瑜.自组织视角下的台湾农村合作金融运作及启示[J].台湾研究, 2008, (01) .

[11]Fabio R.Chaddad, Michael, Cook and Thomas Heckelei.Testing for the Presence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U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An Investment Behaviour Approach[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5, (03) .

农信社改革 篇9

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基础和中国化成果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始终坚持群众观点, 深入贯彻群众路线, 不断创新和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一)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看, 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就是群众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群众历史观看, 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 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群众历史观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 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1) 。列宁指出, 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 (2) 。毛泽东在指出,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3) 。

(二) 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化成果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在党的群众路线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经典论述进行了中国化改造, 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 在内容、方法和表述上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形成了三个要素。一是主题要素, 即党的领导;二是群众观点, 即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三是领导方法与途径, 即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的理论基石。毛泽东指出, 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 (4) 。邓小平指出, 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 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 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 是实事求是的, 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 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 这就叫群众路线 (5) 。群众路线贯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属于合作组织, 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有庞大的组织机构, 1848年, 德国人雷发巽 (Friedrich Wilhelm Raiffeisen)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内农村信用社在上世纪50年代大量发展起来, 是中国成立最早、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支农力度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一)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历程

国内农村信用社历经了“文革”动乱、农行托管和深化改革等历史阶段。2003年, 国务院确立了“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 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 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 (6) 的监督管理体制,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步入了快车道, 省级联社和县级法人联社逐步组建;县乡信用社统一法人社改革、组建市级联社和省联社都是这一改革的重要成果。2010年11月23日, 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 (银监发[2010]92号) , 正式明确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方向。

(二)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农村信用社建立以来, 遵循合作制原则, 不断发展壮大, 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弱小经济组织融资困难、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发展,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发生了深刻变化, 成为服务“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主力军。近年来, 在政策扶持和体制改革的双重作用下, 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但经营管理体制仍未理顺, 所有制仍然模糊, 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3年9月16日,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十三次会员大会上,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对银行业下一步推动内部管理升级提出了“六项改革” (7) 。2013年, 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组建“目标一致、管理统一、运作高效、防控有力”的云南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 当前, 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对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尽快实现改革目标意义重大。

(一) “一切为了群众”是农村信用社立社的根本要求

江泽民指出,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 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 。农村信用社最初由社员入股建立, 建社的初衷是本着互助合作原则, 为社员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 建社60余年来, 虽历经曲折, 仍能不断发展壮大, 根本原因是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 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 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金融纽带作用,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二) “一切依靠群众”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量之源

胡锦涛指出, 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 查找发展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 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 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 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9) 。基层职工和广大城乡客户群体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农村信用社从背包银行服务到把高效快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带入千家万户靠的是一代代基层信合员工的不懈奋斗, 农村信用社成为地方金融主力军、“草根金融终成一哥”靠的是长期风雨与共的广大城乡客户群体的支持。

(三)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

党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领导核心,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农村信用社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深入群众、走村入户、服务基层, 从基层查实情, 为群众解难题, 从而推动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持续发展,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60余年的风雨洗礼中屹立不倒、铸就辉煌。

(四) “优良的作风”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指出,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 任其发展下去, 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 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10)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农村信用社长期扎根农村形成的优良传统, 是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城乡客户建立深厚感情的基础, 是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曲靖农信社改革发展及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成效分析

2005年3月28日,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以下简称省联社) 成立, 开启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新纪元。在省联社和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长期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中, 曲靖市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下, 曲靖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一) 曲靖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成效分析

曲靖市最早的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1983年, 县级农村信用联社相继成立;2000年, 曲靖市成立了地 (市) 级农村信用联社;2007年, 全市辖内农村信用社完成了县级统一法人联社改革, 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成效来源于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领导方法和优良作风,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1. 实现经营规模与效益并进, 夯实服务群众基础。

截至2013年末, 曲靖市有市级联社1个、县级法人联社9个、对外营业网点232个, 职工2179人;各项存款余额446亿元, 较年初净增79亿元, 增长21.45%;各项贷款余额263亿元, 较年初净增39亿元, 增长17.37%;存贷款余额均居全市同行首位。2013年度, 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 同比增加6亿元, 增长22.48%;实现利润总额9亿元, 同比增加2亿元, 增长26.4%, 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农村信用社实现了经营规模与效益并进, 进一步夯实了服务群众基础。

2. 建成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 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在省联社的科技引领和推动下, 曲靖市农村信用社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现代化金融服务网络, 成为全市营业网点覆盖面最广、最贴近基层群众的金融机构, 现代化金融服务覆盖千家万户, 农户足不出村就可在惠农支付点就近办理取款和转账等基本业务, 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手机银行办理各类网银业务。

3. 推出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 满足群众多样需求。

全市农村信用社针对不同客户群体, 推出了惠商通、惠农通、惠民通系列共28类信贷产品和金碧一卡通、惠农卡、校园卡、贷记卡等银行卡系列产品, 开通了社内转汇、农信银、大小额支付系统、网上跨行支付、惠农支付点、手机银行等高效快捷的支付结算渠道, 代理惠农补贴、城乡低保、烟叶收购款、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等发放和投资理财、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等业务, 满足了客户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4. 代理惠农及社保资金结算, 惠及群众千家万户。

全市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网络和服务优势,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免费代理财政、民政等部门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和低保补助资金, 积极配合社保部门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与烟草公司合作代理烟叶收购电子化支付, 与保险公司合作代理保险业务, 全力推动现代金融服务走进千村万户。

(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分析

2013年8月至12月, 按照党中央、省委和省联社党委的安排部署, 以“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 曲靖市联社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

1.改进作风、建章立制, 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曲靖市联社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完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认真查摆了存在的问题, 制定了整改方案, 落实了整改措施, 提升了班子凝聚力, 做到立说、立改、立纠, 完善了工作制度, 提高了管理效率。一是完善了各类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 规范了权力运行机制;二是深入基层了解实情, 在解决职工生活、工作困难和提高服务客户水平上下工夫, 从更好地服务群众出发, 研究制定了大量内控管理制度, 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 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2. 高位营销、全员营销, 推动业务逆势而上。

曲靖市联社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业务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在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全市煤化工支柱产业遭受重挫、同行竞争压力倍增的严峻形势下, 按照省联社“人人当经理、个个会营销”的理念, 曲靖市联社领导带头垂范开展高位营销, 带动基层全员营销, 有力推动各项业务逆势而上。一是从群众利益出发, 与市农业局、林业局、税务局、工商局、工商联、供销合作社、农资公司、烟草公司、农发行等市级九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深化银政、银企和同业合作, 增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实力;二是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出发, 争取市政府与省联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十二五”期间, 农村信用社在将全市投放1000亿元的信贷授信额度, 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3. 创新思路、明确措施,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按照地方政府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高原特色农业、庄园经济等发展战略, 曲靖市联社今年提出了“调整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效率、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工作思路, 制定了“2256”工作措施, 即强化两个基础、确保两个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着力六个提高。强化两个基础:强化服务传统常规农贷基础, 满足农户常规生产经营和消费贷款需求;强化稳存增存工作, 为各项业务发展奠定基础。确保两个重点:围绕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和高原特色农业经济建设, 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庄园经济发展;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抓好五项工作:一是以马龙龙腾科技园建设为突破口, 抓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二是抓好林权抵押、贴息贷款发放工作, 有效支持森林曲靖建设;三是抓好水利建设信贷支持工作, 为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基础;四是抓好种养殖贴息贷款和小额信用贴息贷款工作;五是围绕国家和地方政府乌蒙片区扶贫攻坚和滇桂黔石漠化治理工作, 抓好信贷支持工作。着力六个提高:一是加强科技投入, 着力提高自助机具替代率;二是加强财务管理, 着力提高财务核算水平;三是加强统计分析工作, 着力提高统计督导能力;四是强化不良资产管理, 着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五是强化稽核审计工作, 着力提高整改规范执行力;六是强化案件防控和安保工作, 着力提高整改规范执行力。

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

通过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曲靖市农村信用社的实践成效分析,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农村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是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保障。银监会提出的“六项改革”不仅代表着银行业未来改革发展与行业监管的重要方向, 也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是股份制,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是组建“目标一致、管理统一、运作高效、防控有力”的云南农村商业银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提出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标,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将从传统“三农”逐步向以农业庄园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经济组织延伸。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不仅仅是组织形式的转变, 一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把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从基层入手, 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争取群众支持, 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要把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和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四是要按照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 整合全省农村信用社资源,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整体优势, 增强业务创新和抗风险能力;五是要统筹兼顾体制改革和业务发展目标, 以良好的业绩推动改革。

(二)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农信社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近年来, 为提升竞争力、拓展盈利空间, 银行与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合作和产品融合不断加强, 理财产品迅速发展, 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理财等业务也得到较快发展。银行业从单一市场创新走向跨市场业务创新, 在实现盈利多元化的同时, 关联业务风险的叠加将暴露更大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挑战。为保护客户利益, 降低经营风险, 为改革发展积累实力, 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风险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体系;二是要设置业务“栅栏”, 实施风险隔离, 搭建信贷、理财、代理及投资业务“栅栏”, 防止各类业务风险的交叉感染和叠加暴露;三是要在风险承受范围内、在明确双方权责的基础上, 开展业务创新、开办代理业务。

(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农信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 国内银行业产品服务趋同、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稳定的存贷利差使银行通过做大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 存贷利差空间越来越小, 银行差异化竞争格局开始出现, 一是互联网金融的颠覆性冲击分化了客户群体;二是存贷利差收窄促使银行通过综合经营、交叉销售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三是市场竞争促使银行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向表外业务延伸。在激烈的竞争中, 农村信用社一是要推动产品特色化、精细化、专业化, 开发高附加值的差异化金融产品, 降低产品的可替代率, 增强客户粘度, 打造农村信用社的特色品牌。二是要推动城乡布局差异化, 提高统筹城区和农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农村网点要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 成为农户最信赖、最贴心的银行;城区网点要专心致力于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 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精品社区银行。三是要充分发掘农村信用社60余年沉淀、历久弥新的企业文化, 与时俱进, 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体活力。

(四)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农信社加快产品服务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和金融网络化的强力推动下, 群众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和高效化特征。农村信用社作为最贴近群众的银行金融机构,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要加强理念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要通过持续学习, 突破传统思维、更新经营理念, 并转化为创新行动。二是要围绕客户的需求, 凝聚职工智慧, 集中优势资源, 组建研发团队, 为不同的客户群体量身定制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三是要深入研究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动向, 以超前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吸引客户体验、引领客户需求, 抢夺市场先机。四是要通过服务流程和渠道的创新, 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

(五)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农信社增强科技引领动力

信息技术是推动现代金融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科技信息建设的大量投入。进一步夯实科技支撑实力、增强科技引领动力是推动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发展、创新产品, 更好的服务群众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科技信息建设, 争创一流的软硬件金融科技平台, 满足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 夯实科技支撑业务发展的基础。二是要加强金融科技信息创新, 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推动业务和流程创新, 增强科技引领业务发展的动力, 增强科技信息对业务操作风险防控的支撑能力和对客户权益保障的支撑能力。三是要加强科技信息风险管理, 建立多层级的系统安全保障机制, 确保软硬件设施、业务处理系统、网络线路和前台业务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3.

[2]中共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3.

[5]尚福林.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中国农村金融, 2013 (19) .

农信社改革 篇10

2011年7月21日, 云南省政府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工作现场会在昭通水富县召开。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 副省长曹建方,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副总经理毕亚雄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 曹建方副省长明确指出, 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移民工作。三峡集团公司、省移民局、省农村信用联社要发挥各自优势, 在移民安置、工程建设、水电开发等各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均居全省第1位, 年内存贷款有望突破3000亿元和2000亿元人民币, 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 完全有能力服务好三峡集团公司、服务好“两站”移民和建设工作。省农村信用联社要进一步做好基础金融服务, 与大企业、大集团强强联合, 创新金融产品, 开拓业务领域, 提升服务水平, 在金融支持移民工作和水电项目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后, 省联社迅速组织与会各级联社召开会议, 研究贯彻落实曹副省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 对移民金融服务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蒋兆岗书记指出, 农村信用社根植地方、贴近“三农”, 具有做好移民金融服务工作的天然优势, 目前仅昭通四县农村信用社就已兑付移民补偿资金13.5亿元, 向1.18万户移民发放安置贷款9.1亿元人民币, 积极配合了移民工作的开展和“两站”建设。省联社要以学习贯彻建方副省长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与省财政厅、云南省移民局的沟通协调, 与云南省移民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千方百计地争取更多移民安置资金落户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专项贷款规模, 支持“两站”移民安置、旅游小镇建设及相关信贷项目;要加强与三峡集团公司、云南建工集团的联系, 努力争取介入大型水电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 为“两站”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实现强强联合、共促发展。

上一篇:渠道选择评估下一篇:电视天气预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