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艺术教育

2024-05-24

管乐艺术教育(精选十篇)

管乐艺术教育 篇1

关键词:管乐艺术教育,普通高校,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 艺术教育成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管乐艺术这种综合性的艺术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管乐艺术教育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本文主要对国内普通高校的管乐艺术教育进行研究, 明确管乐艺术在音乐教育中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价值。

一、对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

(一) 规范化建设教育管理体制

规范的管理体制是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使管乐艺术教育实现制度化与规范化, 管理机制能够使分工协调更加全面。在学校的管乐艺术教育方面应该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 与艺术相关部门相联系。教育机构的人员安排方面, 由一位学校领导主管管乐教育工作, 其他工作人员由教务处、管乐艺术教师等人员组成。

(二) 将管乐艺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管乐艺术教育实践是管乐艺术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 要与理论相结合, 通过教育与教学的主导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的内容包括音乐技能学习 (乐器演奏、合奏训练等) 文艺汇演 (联欢、庆祝、比赛、汇报演出等) 演出交流 (国内外校际演出、社会团体演出、参与音乐比赛等) 表演观摩等[1]。

(三) 完善管乐教育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才能够使普通高校的管乐艺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办学条件制约着管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学校应该设置管乐艺术教育机构, 为管乐艺术教育提供师资等条件;学校要在建设管乐艺术教育教学与活动的场所、购置配套的乐器与教学资料、购置演出服装、音响设备方面适当地加大投资力度。

二、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学的思考

(一) 管乐艺术教学目标

在普通高校中, 管乐艺术实质上是一种教育媒介, 通过管乐艺术技能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大学生们实现自我尊重与自我满足。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管乐各方面的学习, 将其与其他相关知识渗透结合, 实现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和艺术实践能力,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使大学生成为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

(二) 管乐艺术教学课程设置

教育与教学的目标都要通过课程这个载体来实现。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有计划地开展管乐艺术教育课程, 使管乐艺术教育能够健康的发展。优化课程设置需要将重点放在理论与时间的结合点上, 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与实践能力, 构建应用型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2]。

(三) 管乐艺术教学内容

1. 综合性的音乐基础知识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够对音乐进行欣赏、鉴赏和理解, 普通高校的管乐艺术教学应该从音乐基础知识入手, 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音乐的基础知识重要包括音乐理论知识、管乐器演奏知识、管乐艺术发展史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等方面。

2.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音乐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具有民族审美观, 强化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往往与宗教信仰、文化思想、美学观点和民俗习惯等相联系, 大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对本民族的精神与气韵有一定的感知, 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与判断力的目的。在管乐艺术教育中要注意教学内容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3. 吸收多元的文化精髓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各国音乐的精粹及文化进行兼容并蓄。结合各国的独特文化与背景来剖析和欣赏音乐作品, 让大学生从音乐的语言、内涵、形象中认识到音乐风格的变化, 深化大学生的管乐音乐认识, 领会人文内涵,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使美育在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

4. 教学方法要实现灵活多样

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了, 尤其是在管乐艺术课堂教学中。普通高校的管乐艺术课程中, “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 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要根据管乐艺术教学的体系和学生具体情况来采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比如情境法、比较法、研讨法等。

5. 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音乐教育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并不是表面的, 而是需要深入到音乐中才能够感受到。管乐艺术也是一种文化, 要在音乐的基础上向着文化拓展, 让大学生能够站在文化的角度上来赏析音乐[3]。

(四) 管乐艺术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学条件来为教学目的服务, 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 应该要不断的创新和扩展才能够促进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的发展。管乐艺术中的情感性与形象性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体现出来。

(五) 管乐艺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是管乐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缺少的环节, 主要的作用包括通过增强学生自信心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管乐艺术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将教学情况反馈给教师。

总结

管乐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美育教育与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管乐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表现力、应变能力和创造力,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本文对于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与教学的论述, 希望对各高校探索适合本校的管乐艺术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实现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玮.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管乐教学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 2011, 12 (14) :22-23.

[2]张小冬.走出普通高校开展艺术类课程教育的认识误区——基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教通讯) , 2012, 27 (21) :38-43.

加入艺术管乐队的申请书 篇2

在此,本人怀着深切期盼的心情递交我加入管乐队的申请。从小我就喜欢管乐,很喜欢听管乐演奏。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是一位管乐迷,经常带我去听管乐演奏会。

受到父亲的熏陶影响,我对于管乐也有天生的喜爱。从小我就喜欢肯尼吉的萨克斯曲,《going home》、《我心永恒》与《断桥蓝梦》等优美曲目深深得打动了我,由此我就立志要学习管乐,即便天赋有限,自己也要在业余时间、力所能及得条件下学习管乐,参与管乐演奏。然而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里经济条件并不能够给予我足够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学到现在,我只有初一的短短半年时间有时间学习管乐,并且当年参加了所在市的管乐演奏比赛,获得了萨克斯独奏项目的季军。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足够好的机会学练管乐了。

时光匆匆,转眼我进入了大学,眼下正逢学校艺术管乐队招贤纳新,这让我重新拾起了对于管乐的热情。我想大学之前的自己毕竟年轻,积累的文化学识不够,领悟能力也欠缺,加上身边也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而如今大学就会大不一样吧,首先是学校提供给了我们良好的环境条件,其次大学阶段的空余时间也相对多了起来。并且如果我加入管乐艺术队,就能够有幸融入这个大家庭,能够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在此,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递交我加入艺术管乐队的申请,希望组织上能够考虑我的情况,批准我的申请。倘若有幸成为艺术管乐队的一员,我一定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努力练好管乐,提高管乐水平,在各大比赛当中认真表现取得良好成绩,从而为学校争光。

中国管乐演奏艺术迈入新时期 篇3

音乐会首先由青年优秀指挥家、国际指挥大赛“金指挥棒奖”获得者张海峰指挥解放军军乐团一队交响管乐队演出了指定曲目《飞溅的火花》,作品系比利时新生代作曲家汤姆·德·黑斯(Tom De Haes,1979-)为庆祝比利时托克莫斯特音乐会号角乐团成立115周年而作。是一首庄严恢弘而又充满青春活力,展现管乐交响化水平的力作。

“一队”在张海峰的指挥下,还演奏了戴尔福特作曲的《庄严时刻》(号角乐队),作品在传统乐队编制的基础上,撤消了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等声部,采用了近20年来盛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乐队形式,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亮相,从而使我国的管乐表演艺术形式更趋于多样化。

张海峰指挥演出的最后一首曲目为德尔·罗斯特作曲的《匈牙利交响曲》第三乐章“伊斯特万”,作品于2001年为庆祝匈牙利千年华诞而作,是一首辉煌壮丽的颂歌,其中描绘战争的场面与虔诚、宁静的问奏以及复调写作技法和戏剧性的张力,堪与古典交响乐经典之作媲美。

张海峰背谱指挥,其指挥预示鲜明,线条流畅,把握不同风格的乐曲成竹在胸,游刃有余。乐队富于歌唱,层次清晰,生气勃勃,引人入胜。

指挥新秀王登梅指挥“二队”在我国首演了阿诺尔德·勋伯格的《主题与变奏》(作品43号)获得成功,生动地表明我国管乐团应用曲目的选择,已步入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化的艺术高度。年轻指挥家雄心勃勃的艺术视野和充满自信的艺术实践。对提高我国管乐表演艺术的整体水平,无疑是一次具有前瞻意义的推动。

最后出场的是曾获得第七、第八届全军文艺汇演优秀指挥奖的资深军乐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张治荣,由他指挥的《更尽酒》是此次汇报演出唯一的中国作品,是著名作曲家陈黔据唐王维(701-761)《送元二使安西》之诗意而作。作曲家以古曲《阳关三叠》为素材,清新古朴的民族韵律贯穿全曲,通过引人入胜的管乐独奏、合奏和多声部进行以及民族打击乐的巧妙运用,将原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的临别依依之情娓娓道来,始终给人以悠远雅致、怡然宁静,充满诗情画意、赏心悦耳的感受,是近年来我国管乐乐坛难得欣赏到的一首上乘之作。

最近,又欣闻我国年轻作曲家吴羿明创作的管乐交响曲《空想的花园》,荣获2008年比利时国际管乐作曲比赛第二名。如果说自19世纪下半叶起,三大音乐体裁一交响乐、歌剧、舞剧统治了世界音乐舞台的话,而当今世界无疑已进入了交响乐、歌剧、舞剧、民乐和管乐五大体裁的时代了。总之,是我国作曲家关注和投入管乐这一广阔领域并大有作为的时候了。

根据管乐学会的初步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约5000个管乐团,其中北京的大、中、小学约有500个管乐团,深圳约有120个管乐团;而日本拥有约21000个管乐团;美国则拥有约45000个管乐团。相比之下,我国的管乐艺术(创作与表演)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有待于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坚持不懈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大力推进我国的管乐艺术事业,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军乐团所属的三支交响管乐队,利用各队在圆满完成国家外事司礼演奏任务和演出任务的间隙,进行严格认真的训练,积累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中外曲目,其中包括将近年来引进的300多首交响管乐作品,排演了三分之二,从而使各队的演奏水平得以不断地提升,同时大大地增强了队员的音乐修养和艺术造诣,为乐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从解放军军乐团三支交响管乐队在现场演奏规定曲目《飞溅的火花》和各自选奏曲目的竞技状态来看,解放军军乐团无论其建制(一团三队)和整体水平,列为我国当今管乐团的模范乐团,是当之无愧的。虽然名为“乐队汇报音乐会”。而实际上是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管乐学会的代表举办的一次示范展演。解放军军乐团三支交响管乐队精彩的演出受到了黄飞立、吴祖强、李华德和俞峰诸教授以及陶纯孝、赵瑞林、戴中晖、孙铭红、韩国良等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对我国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的思考 篇4

一、西方管乐在我国发展里程

(一)西方管乐的发展及影响

早在清朝晚期年间,西方管乐以乐队的形式进入我国,在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者时,就是由这只军乐队所演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世纪中叶西方管乐开始对中国的音乐和民众产生重大影响,民国时期,军阀建立了音乐学校,使得军乐越来越深入民心。到了90年代,管乐就开始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并且开设了相应的音乐课程,逐渐组织建立起管乐队。直到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完善,国际地位的提高,加大了艺术文化建设和艺术沟通,为今后的管乐技术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管乐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

西方管乐传入中国后,最初的“学堂乐歌”“军乐”在社会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慢慢开始把音乐教育带到课堂中来,是中国最早的发展形势。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后进入21世纪,学校的教育事业以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渐渐渗透到学校文化当中,从教育的方面来讲,并没有完全认识到管乐艺术在学校中作用,所以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加强学校音乐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我国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学情况

目前我国的管乐艺术教育止步于初级的演奏以及简单的欣赏水平上,这样不利于培养人才,无法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也无法适应现阶段形势的多样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普通高校对管乐艺术教育认知水平较低,并没有完全贯彻落实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继而对我国十所高校展开调查,分析教学情况。

(一)高校课程状况

根据我们的对十所高校的调查,在非音乐专业的高校中开设管乐选修课只有百分之三十。目前的高校基本上是以文化课为主,并没有将管乐艺术教育普及。而且在调查中,很多高校设有管乐队却没有开设选修课,只能说明开设的管乐队只是一种形式和特色文化。

(二)高校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校虽然建有管乐队,但是只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没有没向全体学生,因此学校也没有建立管乐艺术教育的课程,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音乐教育课程。学校应该开设管乐艺术教育中器乐表演和理论等课程,把授课重点放在管乐的演奏和管乐的欣赏上,加强介绍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

(三)教学设备及教材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的十所高校中了解到,百分之八十的高校中的器乐和琴房都相对缺乏,剩下百分之二十的高校情况较好。而且大多数的高校对于学校管乐教育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高校硬件措施不足直接制约高校管乐教育的发展。教材方面来说,自从管乐艺术教育发展以来并没有适合的教材出现,没有办法系统和统一的对管乐教学进行开展,目前大部分的管乐艺术教育是以器乐演奏和管乐队的合奏为主,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训练,随意性较大。

(四)艺术实践

调查中的十所高校中,绝大部分都有开展管乐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开展较好,都能组建高校管乐队或管乐团进行艺术实践。虽然开展和演奏较稳定,但始终没有摆脱这种非专业的社团模式。这跟我们的艺术教育目的所有不同,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极个别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完善系统的教学模式及体系,同时加强对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的培养以及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发展。对于艺术实践,一方面要稳定高校管乐队的发展,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其氛围,实现教育的价值。

三、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的体制的思考

(一)规范化建设教育管理体制

普通高校中管乐艺术教育顺利展开的前提是一种规范的管理机制,管乐艺术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和系统,使教育工作更好的展开。学校管乐教育有关部门,应当成立专门的管乐教务处,由学校领导专门进行相关教育的工作,其他工作人员还应由教育处管理人员和管乐艺术教师共同组成。

(二)管乐艺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管乐教书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作为艺术教学课程的一部分,要在两者相结合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实践主要包括,音乐技能,文艺演出和交流表演等,具体来说像器乐演奏、汇报演出、音乐比赛等。

(三)完善管乐教育办学条件

大多数的高校由于对于管乐艺术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对管乐艺术教育办学条件进行完善,这使得高校关于艺术教育停滞不前。而现在高校应该首先设立管乐艺术教育体制,为师资建设做好保障,还应该建立相对应训练的琴房、器乐及教材等。努力把管乐艺术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学的思考

(一)管乐艺术教学目标

管乐艺术教育虽然作为一门教育课程,实则是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这种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方面的学习能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管乐艺术教学课程设置

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对学生们进行培养的。使管乐教育得到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能够在教育课程中良好并有计划的实施管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完善要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三)管乐艺术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管乐艺术教育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综合性的音乐基础知识,其中包括音乐理论知识、器乐演奏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第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提高审美和文化思想来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精神;第三,吸收多元的文化精髓,对多国文化艺术的积累提高自身内涵;第四,简单方法要实现灵活多样,学会根据管乐艺术教育体系和实际情况变换教学方法;第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让学生能在文化的角度欣赏音乐。

(四)管乐艺术教学方式

管乐艺术教学模式不是死板不可改变的,它是灵活多变是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条件来进行改变的,我们应该加强创新改革让高校管乐艺术教育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使管乐中的技术性充分的发挥出来。

(五)管乐艺术教学评价

管乐艺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关于艺术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自信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还可以对管乐艺术教学进行一定的指导,是管乐艺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五、结语

管乐艺术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的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调查相关信息后得出,我国对于高校管乐艺术教育不够重视,存在理念上的差异,但在研究中发现管乐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努力发展高校管乐艺术教育,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克歆,李珊珊.高校音乐教育中管乐团的组建与教学改革--以钦州学院管乐团为例[J].音乐时空,2016,10:98-99.

[2]张良.高职院校管乐教学开展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16,05:68.

学习管乐的体会 篇5

管乐伴我走过的日子 ——记难忘的学艺生活

从中学里毕业已经一年多了,但母校的画面依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熟悉的旋律时时萦绕在耳边。每每路过学校的大门,虽然学校已经有了些许变化,但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望一眼坐落在东南角那依旧不变的排练厅;在路上偶遇一些提着乐器的学弟,听他们谈论训练生活时,我的心中油然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突然想起了校长的一句话:校园建筑会随着岁月的流淌而日渐褪色,而凝固在其间的学校文化内涵会像酒一样醇香。年龄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长,而定格在中学校园的记忆会像茶香一样值得回味。

于是思绪又飘回了7年前„„

小学毕业的时候,大人们说中学里开设了管乐班,有机会接受较好的音乐教育。当时懵懂无知的我只是凭着一股对音乐的好奇心加入了管乐队。就这样悠扬的管乐声伴我走过了6个春秋,伴我走过了美好的中学时代。

刚开始对管乐的感觉还是挺新鲜的,觉得其中充满了乐趣。尤其是初一时乐团举行第一次音乐会,坐在音乐厅里,听到学长们在舞台上吹奏出华丽、优美的旋律时,我真的很羡慕,当时就下定决心有一天要像他们一样站在舞台上,让所有的观众都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可是不久以后就遇到了挫折,我终于发现管乐训练是多么单调、枯燥;专业老师是多么无情、严厉,每天机械地重复,除了反复还是反复,毫无一点乐趣可言。更糟糕的是,我的小号水平也始终不如其他同学,以至于我一直对吹奏没有什么信心。是否要放弃的念头一直困扰着我。

但那时专业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半途而废,那就不是我的学生!做了我的学生,就要刻苦练习!一天不练,三天白练!”可不知为什么后来我就再也没有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尽管我的演奏水平从那以后也一直平平。

专业老师们真的是一群可爱的人,长号和长笛老师机智、幽默,小号和单簧管老师沉稳、谨慎,他们不仅仅教会了我们许多乐器的演奏技艺,更用他们的言行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原则。我的专业老师对我的影响最深刻,他对演奏的要求极其严格,稍有错误就会严厉地指出。但他对我一直很有耐心,在我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不时地给我以鼓励。每每我有稍许进步,都会毫不吝惜他的称赞。老师的言行让我深深感动。老师都这样不厌其烦地耐心教导,更何况是我这个学生。

从那以后,我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练到汗流浃背就擦干汗水继续练习,嘴唇磨破就忍痛坚持。这些旁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在我看来早已是很自然的了。左手举着号时留下的压痕至今清晰可见。现在想来,也正是老师在背后不断给予的支持和对演奏的始终如一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对待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充满信心,即使漫长也要坚持不懈。初三的时候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我竟然被选入了校管乐队,这意味着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即将实现。

我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训练时的情景,快速复杂的节奏转换、声部间的频繁交替、多种多样的表情变化,对此我不知所措,晕头转向。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却非常迷恋旋律进行中那种稍纵即逝的微妙感觉。

也正是从那次以后,我开始真正喜欢上了管乐,喜欢上了乐队排练。可单单喜欢是没有什么用的。要演奏高难度的乐曲,最基本的就是要每个人的演奏技术都过关。这对我的个人演奏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我只有更加刻苦地训练才能达到要求。从此多听、多练这两个词几乎每天要在脑海里出现。

然而真正让我有更深层次的提高的是在校管乐队里接触两位指挥老师,是他们让我初尝了音乐那无与伦比的滋味,并把我引入了音乐这个美妙的世界。“不要光顾着自己在那里吹,要用心聆听其它声部”;“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注意气息,注意停顿,力度适中”„„可能是受老师的影响太深了吧,所以这些话总是不知不觉地在耳边响起。

高二的时候是最忙的时候,学业紧张,可是乐队排练更加紧张、繁忙。每个周末都要加练。有时反复地练习同一个地方,而且一练就是一个多小时。可我从来没有一丝厌倦,相反每次都尽力去表现得最好。也是在那段频繁排练的日子里,我真的学会了很多东西,进步也很快。

那时我懂得了倾听,不仅要听自己,也要去感受别人的声音。因为乐队是个整体,缺了谁都不行。乐队里每个人都很重要,而乐队整体的配合比个人的技术更加重要。聆听每个成员独特的声音是从各个角度理解和把握乐曲的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其他人更好地合作,更好地发挥整体效果。

另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不断地排练中养成的捕捉细节、一丝不苟的习惯。这很大程度上是指挥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训练。即使训练内容很多,可是他们对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标记仍是那样仔细,并且记忆力惊人。只要演奏中有些许的异样,他们都要停下来纠正,并且尽量详尽地给我们讲解一些与音乐有关的知识、音乐家故事等等,教我们如何去听懂音乐,去欣赏音乐。正是这样的潜移默化,我也不自觉地学会了关注那些重要但很容易让人忽视的细节处,即使音乐的行进再快、再变化多端,也能捕捉到其中蕴含的东西,并从不同的角度去聆听音乐。由此开始,我对音乐的喜爱不再因为当初那种感性的表面认识,而是逐渐理性地理解。

乐队训练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培养了我的自信和责任感。指挥老师总是跟我们说:“虽然看似我和起他老师在管理乐队,但你们才是乐队的主人,是你们在支撑着整个乐队,所以要相信自己!”刚进校队的那段时间,每次遇到一些技术要求高的独奏乐句我就特别不自信,即使单独训练准备地很好,可一到合奏的时候就害怕出错,不敢大胆地演奏而大大影响整体表现效果。只是那时幸亏有学长们在支撑。然而压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就在学长们毕业以后出现了,因为我成为了学长,我们的声部就要由我来支撑了。遇到那些演奏难度大的地方,我总是一而再地认真训练,保证合练的时候能够符合要求。因为我知道后辈们都在看着我,所以一定要为他们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极大地帮助我克服了不自信,虽然我知道我的技术不是最出色的,但我觉得一定要带领好后辈们,与他们默契合作表现出最出色的合奏效果。

校队的成员来自各个年级。这也给我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认识更多的朋友。频繁的训练给了我充分的时间与他们交谈,在不断的合作中不仅形成了一定的默契,还建立了友谊。在和这些朋友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乐团外出演奏、交流的机会很多,我们的足迹也因此远至香港、维也纳,真的让我大开了眼界。演奏交流活动中,其它乐团扎实的演奏功底让我不禁感叹“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淋漓尽致的演绎让我窥探到了音乐世界的博大精深。以色列和日本的指挥亲临指导,让我领略了其它民族的音乐风格。虽然语言不通,可他们却带我遨游于音乐的殿堂,教会我如何用心体会音乐,体会更深层、更博大的世界。欧洲之行的各种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爱乐人心中的胜地——维也纳金色大厅、莫扎特故居、海顿像、约翰斯特劳斯金像前留下了我的脚步;维也纳、威尼斯、罗马、米兰,置身美景之中的我流连忘返;古罗马竞技场、梵蒂冈大教堂让我惊叹欧洲的文明史„„

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次校管乐团专场音乐会。当我站上期盼已久的舞台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梦寐已久的梦想终于在那一刻实现。从奏出第一个音符开始,我就以最佳的状态应对。直到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我才松了一口气。掌声响起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含义,也为自己的表现而感到自豪。维也纳的比赛我最后一次参加的正式演出,最后夺得了银奖,也给我的管乐队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训练生活从高三开始就停止了,进了大学以后更是没有什么机会再参加训练,演奏水平也早已不如前。但在空余时间里我还是会拿出我的乐器,吹奏曾经烂熟于胸的练习曲,然后仔仔细细地擦拭好乐器,再封存起来。

管乐艺术教育 篇6

一、特色成就未来,特色成就品牌

我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现代办学理念,以传承创新为核心,通过“建设特色项目-形成办学特色-打造优质学校-成为品牌学校”的特色化办学之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形成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态势,提高教育整体实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办促进学生幸福、家长满意的教育。

伴着“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美妙音符,和着“质量立校、艺术融校、品牌强校”的优美旋律,迈着“为品牌增辉、为品牌增效、为品牌增色”的强健步伐,承载着“立足新起点,铸造新辉煌”的美好愿望,我校致力于用艺术丰富校园文化,用艺术点缀学习生活,用艺术增加学生内涵,更用艺术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坚持以管乐为特色项目,形成艺术办学特色,打造优质教育,成为松江品牌学校。

二、艺术走进校园,管乐走近心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管乐团是我校艺术教育特色中的一大亮点,其悠扬的乐声已从校内响彻校外,在区内赢得声誉,并在市内崭露头角。学生通过参加管乐队的活动,不仅能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更能充分地领略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并使自己的情感世界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陶。同时,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形成团结协作、平等互助的团队意识,并在严格的训练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1.开办基础——土壤肥沃

我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确立了走一条特色办学之路的思想,为打造出有文化内涵的校园品牌寻找艺术特色。管乐项目就是在那时走进了我校。

2008年,上海市松江区分管领导及教育局领导大胆提出筹建以学生为主的少年管乐队这一设想,经过多方的分析研究、交流协商,形成了联合组建学生管乐队的初步方案。2009年,管乐项目正式落户我校。2012年,我校正式成立了松江区学生管乐培训基地。

自管乐项目落户我校以来,松江区教育局关心扶持,每年财政拨款约60万元,用于师资引进、乐器增补,免费向学生普及管乐知识与技能。自我校管乐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共开展招生七次,造福学生近千人,目前固定学员为240名。

2.声部设置——种类丰富

我校的管乐乐器配置十分齐全,管乐声部达到十一个,分别是:长笛、单簧管、小号、长号、圆号、中音号、双簧管、大管、大号、打击乐器。这些声部的完备使得乐团的音乐浑厚完整,这些极具特色的艺术课程丰富了学生们对西乐的学习体验,并使学生们体会到了乐团成员合作与默契的重要性。

乐团建立管乐一团和管乐二团两个梯队,以实现乐团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周日上午,校园里总是管乐声声、欣欣向荣。各梯队的学员分布在各个不同的教室,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楼层管理教师的协助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参加学习。一团和二团的学员在专业学习之后,集中到梦剧场参加合排,检验学习成果,体会合作的乐趣,感受管乐的魅力。

3.乐团招生——层层绽放

我校在乐团招生时,需要兼顾满足乐团人数需求、平衡乐团声部和谐、照顾学生学习热情、立足学员能力水平等诸多要素。具体招生流程如下所示。

第一,招生。两年普招,一年补招,考核面试,择优录取。

第二,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每年乐团收获及家庭乐器训练管理建议。

第三,观摩演出。让学生感悟高雅艺术,促进其学习热情。

第四,乐队培训。乐团梯队建设,分一团、二团,考核面试,择优录取。

4.师资队伍——养料充足

(1)外聘教师

我们聘请国家一级指挥林友声老师为乐团名誉顾问,区级拔尖人才岳伟强老师担任管乐团的艺术总监,为乐团的艺术水准保驾护航。

2014年8月,我校管乐团聘请上海青年指挥家章民老师担任乐团常任指挥,全权负责乐团的合排,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乐团音色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共外请11名教师,分别负责11种乐器的培训。这11名教师都是专业人才,分别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教授经验。

(2)校内教师

跟着管。我们每周日的管乐课共涉及到两个楼层和阶梯教室及音乐教室。我们安排2名教师分别负责一个楼层,另1名教师分管阶梯教室及音乐教室的乐器。由他们负责日常出勤的考核、学员的管理及班级的协调。

跟着学。上述的3名教师也分别跟着学生一起学习管乐。庄爱辉老师的萨克斯吹奏已经上过学校电视台的达人秀栏目及学校的春晚。黄红老师的打击乐水平也日趋成熟。

跟着教。我校的两名音乐教师从2008年开始与培训班一起成长,现在已是学校乐团的指挥。他们先后师承区艺术拔尖人才岳伟强老师及全国指挥大师林有声,现在跟随章民老师学习。他们先后多次参加国际级、市级的指挥培训,积极学习指挥技巧,现已能独立指挥乐团曲目。

5.管理模式——精心养护

天天练。每天督促学生开展不间断的管乐训练,并做好训练记录。我们设计了《管乐培训班常规记录手册》,它是监督记录“天天练”的有效载体。我们核定的标准是一个月内,每日训练及每周日专业课缺勤率控制在4次以内的为优秀,6次以内的为良好,7次以上的为不合格,一学期中有两个不合格者将被免除学习资格。

周周演。周周演是学生展示管乐才艺的最好的舞台。我们每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周周演表演,各年级的管乐节目在这一刻就缤纷亮相了,才艺的优越性将树立学生的自信。

季季展。这是2008年延续至今的保留曲目。每个季度,我们全部的学员将集合在一起进行管乐水平展示,这同时也是我们对全部学员进行逐个考核的方式之一。通过考核,我们根据评委的打分给出等级及不合格名单,一年中有两次不合格者将被免除学习资格。这样督促学员时刻保持学习的节奏。

年年赛。从2011年开始,我们代表松江区参加市级的西乐类专项比赛。当年,乐团经验还不够丰富,学员水平还不够高,但我们勇敢迈出了第一步,在比赛中切磋学习。在不断的历练中,乐团训练规范有方,学员训练与指挥的配合日渐默契,乐团的表演日臻成熟。

夏令营。从2010年起,我们就开始了管乐夏令营之路。在2012年暑假飞赴美国西雅图以及2013年暑期飞赴台湾新竹的演出中,印证了艺术学习无国界的论调。

学习观摩。我校的管乐团于周六借力于区活动中心,进行交响乐的进一步深造。我校也常常组织学生去上海音乐厅、贺绿汀音乐厅观摩交响音乐会和管乐音乐会,聆听西乐的精髓。

6.艺术实践——向阳绽放

我校积极搭建各类展演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各类艺术展演比赛中,校管乐队多次获奖,如曾获上海市非职业管乐团队银奖及新苗奖、上海市学生艺术节西乐专场比赛一等奖、“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银奖等荣誉。我校单簧管学员曹帷韬同学还在2015年上海市艺术单项比赛中荣获金奖。

我校连续三年参加了区级庆“六一”文艺汇演、辰山植物园亲子音乐会专场演出、上海市体育教育教师开幕式演出、中国中学生击剑锦标赛开幕式演出、区交响乐揭牌演出等。这些演出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是学生成长中的宝贵财富,也是我校向社会介绍及宣传本校艺术教育成果的窗口。

三、坚持管乐特色,展望美好未来

我校“鹿鸣”管乐团已初见成效,在区、市内有一定影响力,并且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划学校管乐团的发展,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积极参加艺术比赛与演出,定期举办专场音乐会。借此强调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更多师生参与,为师生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其通过耳濡目染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趣味。

期望管乐能像初升的朝阳照亮民乐校园,希望管乐能以艺术的清泉净化民乐学子的心灵,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受到艺术的熏陶,用艺术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妆点人生。

管乐艺术在美育中的意义和优势分析 篇7

一、管乐艺术在审美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1. 管乐艺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 管乐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虽然管乐艺术教育本身并不是思想教育, 但是却能够在欣赏和表演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的完成思想教育的全过程。也就是说, 优秀的管乐作品, 其思想因素是蕴含于作品之中的, 通过鉴赏、表演等形式, 就可以接触到这些思想。而且这种接触并不是强制性的, 而是从审美这个环节出发, 渗透和扩散。虽然不能够立竿见影, 却是细致和深入的。其次, 管乐艺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21世纪, 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乎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管乐艺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激发, 有着独特的功效。比如可以进行音乐创作, 即兴演奏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 使创新的意识得到培养和激发。最后, 管乐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管乐艺术本身就是和身体机密结合在一起的, 因为管乐演奏主要是气息的运用, 而各种音乐表演中都将气息作为第一要素, 这就使得管乐要比弦乐、键盘乐来说, 能够和音乐实现更加紧密的接触。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锻炼。而且在演奏中, 需要演奏者有良好的风貌, 将精神美和行为美表现出来,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心情愉快,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之前很多不良的身心行为, 都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

2. 管乐艺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人类的思维, 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大类, 两者是有机组合在一起的, 不可分割。而管乐艺术对这两种思维的培养, 都有着独特的功效。作为逻辑思维来说, 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 要对作品进行有机的分析。如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了解作曲家的信息、熟悉整个作品的结构等等, 然后眼、耳、口、手协调并用, 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而作为形象思维的培养来说,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形象的艺术, 对于音乐的理解, 就是一个对音乐形象构建的过程。很多科学家都纷纷表示, 自己在音乐活动中受益匪浅。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就多次表示, 一个人只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 就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 从而犯下机械和片面的错误, 而一个科学家如果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 则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管乐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 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并且有效的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3. 管乐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丰富的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 一个人是不是具有丰富的情感, 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管乐艺术的作用不仅仅是掌握一门乐器, 或者是演奏一首乐曲, 而是能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 接受情感的陶冶。这是一个多种感情合一的过程。学生真正觉得钢琴是一门情感的、优美的艺术时, 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会被激发, 从而为更好的表现作品中的情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 时刻注重的对作品进行情感体验, 有了这种体验基础, 能够将作品的情感和自身的情感融为一炉, 继而艺术的表达出来。演奏者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 从容大方的开始演奏, 完全融入到作品中去, 这样的演奏一定是充满情感的, 观众们也会为这种情感表达所感染, 从而获得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4. 管乐艺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审美情趣

管乐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 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乐艺术教育是以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 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 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 对大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同时, 加强和发展管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和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古今中外, 许多著名人物都喜欢音乐, 如孔子、列宁、爱因斯坦, 他们把学习音乐当成对自己事业的催化剂, 从音乐中启发自己的灵感, 启迪智慧, 最终成为有成就的人。这不能否认音乐教育的功劳。管乐艺术在音乐实践基础上, 通过音乐作品生动的内容、优美的音乐旋律, 鲜明的音乐形象潜移默化地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管乐艺术教育用各种手段表情达意, 鲜明的节奏, 能使人陶醉于无穷的联想与想象之中, 美妙的音色, 又使人感到快意和满足, 而恰如其分的配器, 则使人置于音乐的独特境界。

二、管乐艺术在审美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

1. 管乐艺术的学习相对简单

相对于钢琴、声乐等艺术种类来说, 管乐学习的起步年龄要晚很多, 或者说不需要有太长时间段的童子功练习作为基础。进入大学之后, 完全可以从零开始。虽然之前没有基础, 但是这一时期的大学生, 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趋于一种成熟的阶段, 学习起来将会更加的容易。而且相对于钢琴和弦乐艺术来说, 管乐的学习周期比较短, 即使是普通的学习者, 经过一两年的学习之后, 也基本上能够掌握一些出初级的演奏技能, 当其它乐器的学习者还站在音乐门外时, 管乐艺术的学习者已经可以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了。所以完全可以在高校中大力普及管乐艺术, 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的获得成功的喜悦。

2. 管乐艺术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良好

因为大部分管乐乐器的体积都比较小, 所以十分便于携带, 演奏者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演出。现实中、影视作品中, 不乏有这样的场景出现。很多学生们都认为演奏者十分有魅力, 将其看作是一种帅气和时尚的行为, 所以当有了学习的机会时, 管乐艺术往往更受青睐。尤其是作为学校方面来说, 一些大型乐器, 如钢琴、电子琴等, 其数量是有限的, 难以满足众多学习者的需要, 而管乐乐器相对价格则比较低廉, 处于学习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更加具有普及的优势。当学生获得他们心目中喜欢乐器的学习机会时, 就会倍加珍惜,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 21世纪的发展, 区别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对于人才的水平和能力, 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之所大力开展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 就是为了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本文中分析了管乐艺术在审美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和意义, 希望各个学校对此有充分的重视, 在公共音乐教育中对管乐艺术更加关注, 使之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出管乐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独具的优势, 这对于管乐艺术和学生的发展来说, 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易松《论现代管乐的审美特征》美与时代2003年6月下

[2].张道一《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国音乐教育1995年第2期

[3].杜晓十《面向学生素质的高等音乐教育》中国音乐教育1997年第3期

管乐艺术教育 篇8

关于管乐教学, 这是一门既强调理论性也强调技术性的实用性课程, 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技艺水平, 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全面综合艺术素质。提起管乐器, 我们会想起长笛、短笛、萨克管乐器、长号、短号等等, 而这些管乐器都是比钢琴等大件的乐器便宜很多, 而且可携带性较强。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管乐教学的特点:投资较少、见效较快, 容易学习和掌握, 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当今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管乐教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现状并不是那么乐观。很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了管乐教学的课程, 但是只是形式上开设, 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效能, 这就使学生不能真正学到才艺, 也造成了人才流失的不良现象。关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当前的管乐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存在偏差和不足, 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培训学生的技能, 而忽略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我们知道,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在将来大多数都是从事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师。而当前的管乐教学课程, 大多数只是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 而造成所要教学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要学的内容相脱节。

(三)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 中小学的教学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高师仍旧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四) 高师的师资力量薄弱, 阻碍了管乐课程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扩充学生的综合性知识。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应该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长期以来, 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比较单一的,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误解和偏见, 对未来音乐教师的培养更多的是向着专业音乐院校看齐, 课程的开设一般是音乐专业课程外加两至三门教育学基础课程, 即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 基本忽略了综合艺术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结果培养出来的教师是音乐素质有余而教育素质不足。管乐是一门既强调理论性也强调实用性的独特艺术, 因此在学习管乐过程中, 我们可以学到乐理、演奏等知识, 还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 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方式等。

(二)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任何一门艺术学科,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管乐学科也是如此。管乐教学, 是强调集体性和合作性的,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分工, 学生完成好自己的分工的同时, 还要注意集体的演奏, 配合大家的演奏, 这样才能演奏出好的乐曲。

(三) 促进学校的发展。管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还可以推动学校的建设发展。我们可以想象, 管乐课程的开设, 让学生掌握多一门技能;而开展管乐比赛, 就可以给学生增添了一个在舞台上展示的机会, 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更好地在舞台上展现自我,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合作能力。

(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知道, 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学生, 其经验浅薄、知识层面不够完备。而音乐教育专业的管乐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其专业课知识的不足,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三、总结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度提高, 再加上中国逐渐掀起的“管乐热”, 这都意味着我们是很有必要将管乐课程融入到音乐教育专业中去, 培养出更多的音乐艺术人才, 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在学习管乐课程的时候, 应该将其视为自己的必修课, 而不是选修课, 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管乐, 才能将更多的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

摘要: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 大多都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教学任务, 以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教育人才为教学目标。由于历史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都发展得比较慢, 一般只要求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掌握“钢琴、声乐”便可以进行教学, 而没有要求其进行管乐教学, 因此管乐教学一直没有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发展起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人们对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因此对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丰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 如今要求将管乐教学纳入到音乐教育专业中去, 从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本文首先分析音乐教育专业管乐教学的现状;然后分析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教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对全文做一个总结。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管乐学科,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侯晓东.关于管乐集体课教学[M].黄河之声, 2001.

大管乐器及演奏家邓韬的演奏艺术 篇9

一、大管的构造及在乐队中的地位

大管大管更多的用途是在各种重奏 (大管重奏, 木管重奏, 管乐重奏等) 和乐队中, 合作能力此时要比掌握各种高难度技巧更重要。当然, 要想提高大管的演奏水平听现场音乐会和唱片是使你进步的最好办法, 要知道, 高水平的演奏给你的启发和动力要比你埋头苦练更有成效。不要只听大管独奏的, 其它的同样会给你莫大的帮助, 如果开始觉得交响乐听不懂, 先从通俗易懂的世界名曲开始。

大管和双簧管都是属于簧管乐器家族, 乐器的发声是靠在嘴巴和气的控制下, 簧片振动时产生的。这个双簧片, 俗称哨子, 它的材料是用芦苇的茎秆做成的。目前是法国哨子做的最好, 俗称法国苇片。但据说, 法国人是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从我们中国的安徽买走了大批的芦竹根茎, 回去后请懂业务的人长期培植, 用淘汰的办法反复选良种留了下来, 以致形成今天的法国苇片霸居世界的局面。

二、大管演奏名曲简介

在比才 ( 法 ) 的歌剧《卡门》中的第一幕与第二幕间奏曲就应用了大管这种乐器。最著名的巴松管协奏曲莫过于《降B大调巴松管协奏曲》作曲家为奥地利古典音乐主义著名大师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 (t1756—1791) 《, 匈牙利幻想曲》作曲家为德国的K.M. 韦伯K.M.Bebep (1786—1826) , 《宣叙调西西里舞曲和回旋曲》作曲家为法国的E. 包扎Eugene Bozza。

管乐艺术教育 篇10

一、“90后”心理特点的形成

“90后”出生于计划生育时代, 家庭主要成员基本是由父母、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组成。相对于“80后”, “90后”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90后”家长对子女的溺爱与过度保护, 形成“90”后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抗挫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等特点。

“90后”大学生成长在市场经济兴盛、网络发达、偶像层出的时代。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视野, 但也使得他们需要面对许多诱惑, 尤其是在娱乐与时尚方面。许多“90后”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定位为人生目标:追求高档的美食、服饰与化妆品、昂贵的电子产品。轻视文化, 失去理想的“90后”往往容易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 这类心理状况增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同时也使得找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成为当代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一) 心理承受力不强。

“90后”成长在一个物质、精神生活都非常丰富的时代。由于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苗”, 他们在成长中得到家人的精心呵护, 在物质上也几乎有求必应。然而事情总有两面, “90后”在这种环境下极易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一旦遭受到打击与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 难以振作。

(二) 既活泼又孤独, 欲独立亦依赖。

“90后”大学生充满热情、富有活力, 但这种热情与活力很多时候是一种表面现象, 在陌生人面前他们容易表现得沉默、不善言辞。看起来富有活力的大学生们, 一旦与同学、朋友发生摩擦、产生矛盾, 很多就会变得沉默、不合群, 在内心中滋生出强烈的孤独感。“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为强烈的独立意识, 渴望自己的空间, 与父母、老师甚至同学、朋友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处理日常事务能力不强, 在经济上仍然依赖父母。一方面保持独立性, 另一方面存在依赖性, 是“90后”大学生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

(三) 善于接受新事物, 责任感较弱。

“90后”大学生成长在网络时代, 善于从网络上寻找、接受新信息。得益于此, 他们大多思维活跃,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与创造性。但是, “90后”们在网络上往往更关注偶像、明星、娱乐, 而不关心国家、政治、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90后”大学生在责任感与使命感上的缺失。

三、针对“90后”心理特点开展大学管乐教学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大学和高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 刚入校的大学生们往往既感到新鲜、向往, 又不免有一丝忐忑。对于以“一对一”为主要上课形式的管乐专业课而言, 大学生们要从过去的传统式课堂学习向独自面对教师学习的上课形式转换, 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很快地适应这种变化, 这就需要教师尽快地帮助学生适应。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以及心理特征, 并充分地尊重和理解学生, 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互信, 力图在心理层面与学生成为朋友, 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与学关系, 顺利展开教学工作。

当前, 很多“90后”大学生容易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充满疑惑。信心不足, 则动力不足, 更易迷失方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若要顺利展开教学, 首先帮学生树立并不断巩固学习的信心, 培养其动力和积极性。在管乐学习中取得何种成果, 由三个要素决定:学生的能力 (或天赋) 、学生的努力、教师的正确指导。前者是先天性因素, 不易改变, 是定量;后两者分别由学生和教师把握, 是变量。教师的正确引导, 很大程度上又会影响学生的努力程度, 换言之, 教师会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变量, 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 不应仅停留在专业上, 且应在思想上努力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人生观, 成为学生人生阶段性的领航者。

(二)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90后”大学生往往缺乏耐心, 在管乐学习过程中, 面对略显枯燥的基础练习经常浅尝辄止、难以为继, 只注重旋律优美的乐曲的练习。殊不知基础练习就像地基之于楼房, 若仅以一种兴趣来看待管乐的学习, 因长音、吐音、音阶等练习枯燥单调而摒弃, 学习的结果最终难免如空中楼阁。因此, 由于基础练习的不足, 进步较为缓慢, 演奏作品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管乐学习是漫长而枯燥的, 教师要引导“90后”大学生在学习中付出大量的努力, 同时需要高度的自制力与专注去对抗厌烦情绪, 最终使学生逐步获得强大的意志力。一些已具备一定演奏能力的管乐专业学生往往过于注重演奏技巧与速度, 而忽视了对于作品艺术风格与对于作品的个人理解与表现, 不明确技术、技巧的训练只是表现音乐作品内容的手段, 忽略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只有当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 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 这种学习行为才是良性的。真正认识到管乐学习的过程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基础练习与乐曲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前者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提高演奏水平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演奏技巧不是管乐学习的目的, 它应作为一种手段来为表现乐曲的内涵服务。

(三) 帮助学生提高演奏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 它在学习过程与艺术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人具备较强的自信心, 对成功充满渴望, 乐于接受挑战, 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另一类人在心理上常常对自己缺乏信心, 对成功渴望, 却又害怕因失败而遭人鄙夷,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在艺术实践中常会诱发自身的生理变化, 如口腔与喉部肌肉的僵硬、手指发抖或不受控制, 使得准备好的演奏不能达到正常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在众多“90后”学生中, 后者占多数。所以, 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态, 使学生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紧张情绪, 对教师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当前, 对于大学专业音乐教育中的管乐教学来讲, 艺术实践的能力高低是检验学生与教师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足, 有的放矢地提高他们艺术实践时的心理素质, 是大学专业管乐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于容易紧张而导致学习不顺利或诱发演出失败的学生, 教师不应一味指责。恰恰相反, 应尽力鼓励学生, 一次的失败不能说明什么, 应永远将目光放在“下一次”。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 他们每一次成功或失败的表演, 教师都应积极地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例如, 可以告诉学生, 器乐演奏者只是音乐的“传递者”, 演奏时要寻找音乐的根本意义, 无需将不必要的荣辱感强加在自己身上, 徒增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应明确作为演奏者与音乐的关系, 将音乐的真实意境体现出来, 从而在学习与演奏中获得成功。

摘要:“90后”泛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当前,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对于当前以“一对一”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专业音乐中的管乐教学来讲, 掌握“90后”学生的心理状况, 就成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管乐教学,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曹琳婧.心理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中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 (科学教育版) , 2011

[2].邓小英.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上一篇:风险评估电信网络安全下一篇:常规火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