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2024-05-11

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精选十篇)

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篇1

建筑经济是指对建设领域内的建设项目相关经济方面进行的预测、决策、实施、分析和评估等活动。建筑经济相关问题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一项建设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由于不同经济体制的引进,建筑经济也逐渐呈现出繁荣和多样的发展,并且建筑经济还是调整产业结构、阻止恶意竞争的主要手段。

建筑经济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公有制建筑经济和私有制建筑经济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公有制建筑经济。

公有制建筑经济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任务,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极大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私有制建筑经济。

私有制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结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提供就业机会给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总之,公有制建筑经济和私有制建筑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承。公有制建筑经济处于主体地位,对建筑经济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私有制建筑经济可以有效地深化公有制的改革,促进建筑市场的管理和建筑经济的发展。目前公有制建筑经济存在出售资质、压价压级、挂户的现象,甚至存在工资拖欠,工期延迟等严重问题。发展私有制建筑经济,对不法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2 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因为建筑产业的自身特点和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影响,公有制建筑经济和私有制建筑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 公有制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是利用国有资产的重组,建立起另类的家族式的建筑公司,通过将利润丰厚的建筑工程,交由该重组的公司承包,从而公开的将集体利润转入个人钱包。二是部分国有制建筑企业片面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忽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而造成了企业领导富裕、企业资金短缺,员工工资欠发的现象。

2.2 发展私有制建筑经济存在困难

私有制建筑经济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但私有制建筑经济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法制环境欠缺。私有制建筑企业常常存在被乱收费和乱罚款的现象,但是没有相关的法律对私有制建筑企业进行保护。私有制建筑企业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属于合伙企业,规模不大,融资力小,造成企业发展受阻,竞争力不够,抗风险能力较弱。过度竞争太明显,未建立信用体系。建筑企业间存在竞相压价和恶性让利的现象,并且建筑企业主体缺乏信用和履约的意识,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的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如设备的效能低、系统设计不合理、材料浪费等加重了建筑经济负担,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我国建筑经济的竞争力较低,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3 促进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公有制建筑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将产权制度作为公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的重点,进一步明确大中型公有制企业的产权,健全产权制度改革的制度,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制度和经验对我国的公有制建筑企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对小型的公有制建筑企业进行出售、租赁、兼并和股份合作,从而为私有制建筑经济提供发展的空间。此外,对相关建筑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加强建筑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

3.2 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几个指导思想进行把握。首先,大力发展企业员工成为集体经济的强大力量基础,使员工由劳动者发展为投资参与者,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排除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掌握市场大量份额的问题,提高效率。其次,推动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对国有、集体和个人的多种交叉渗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发展;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推动产权的多元化,改组旧集体建筑企业。

3.3 发展私有制建筑经济

发展私有制建筑经济首先要转变对私有制建筑经济的认识,处理好公有制、私有制建筑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相辅相承。充分认识到私有制建筑经济的作用,通过对私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提高建筑水平,实现建筑企业的改革。其次要对公有制建筑经济的数量进行控制,合理分配公有制建筑经济数量与私有制建筑经济数量比例。

3.4 发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推动建筑企业以工程、贸易和劳务的途经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工程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的提升。建筑企业与具有国际优势的国内同类型企业强势联合,实现带动作用,走向国际,并利用国内成本较低的劳动力,降低经营成本。建筑工程与有实力的、技术能力较强的国际知名企业和承包商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实力和管理水平。

3.5 实现科技兴企和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兴企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新技术新科技的使用,选择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建材,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3.6 政府加强建筑经济的监管

政府加强私有制建筑经济的监管主要通过减少行政审批事务,放开市场准入限制和对束缚生产发展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来实现。推动私有建筑经济进入市场宏观调控,保证私有制建筑经济的规范和发展。

4 结语

针对目前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需要正确地处理公有制和私有制建筑经济的关系,加强国际市场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的相关经验,从而促进建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净.探讨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地球,2014,(8)

建筑经济的现状与对策 篇2

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经济繁荣多样,建筑经济市场活跃异常,为了促进建筑经济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对建筑经济的全面深刻的认识,转变观念,意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方面的作用,同时看到国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严厉打击国有建筑企业中不正当的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以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

一、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1.我国公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今在我国公有制建筑经济中存在着诸多不正当行为问题,一些企业贪赃枉法,借着重组国有资产的名义成立新的公司,然后由有着利益关系的人掌握新公司的控股权,变相把国家的集体利益转移到个人手中,无视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导致我国国有建筑企业日益畸形发展。

2.我国民营建筑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当今发展阶段,我国的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抵御风险以及市场竞争上都缺乏优势.建筑管理部门通常都会对民营建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因为没有有利的法制环境,

民营建筑企业常常没有受到民营建筑经济有效的法律保护.而且我国民营建筑的企业规模也不是很大,在形式上比较单一,而且融资能力也相对较弱.我国的民营建筑企业一般都是独资或者是合伙企业,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阻碍了民营建筑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1.积极发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今世界,我国国内建筑经济行业要想调整企业的战略结构,拓宽建筑企业的.经营渠道,优化建筑企业的经济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积极参与建筑经济行业的全球化.我国建筑经济行业可以通过工程、贸易、劳务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结合,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实力。

国内建筑工程企业不但可以与自己国内其他行业企业强强联合,增加自身实力,走出国门,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经济能力,并且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国内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有效利用国内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通过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可以有效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同时,国内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利用当今先进的互联网优势,广泛搜集有利信息,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国际建筑经济市场的变化及趋势,并根据这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结构。

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我国在发展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同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强大我国国民经济的力量:促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积极发展国有、集体、个人的多种方式相互渗透的混合制经济。

不断解决国有经济涉及面过宽的问题,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逐渐转变员工由单纯的劳动者到劳动者与投资者结合的角色。

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把国有中小型建筑企业逐渐改组为国有建筑经济参股的新型公有制经济。

明晰产权,实现集体建筑企业的改组。

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正确处理好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的关系,转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认识,要认识到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要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有效改革,让我国建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

应该适当控制国有建筑经济在我国建筑经济中的总量,协调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数量的比例,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国有建筑经济淡出建筑经济,促进我国建筑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4.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要逐渐深化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制度作为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建立完善的产权改革制度,不断引进洗手国外的先进改革经验,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

进行积极有效的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相关的建筑经济方面的政策,加快建筑经济领域的法制方面的进程,为我国私有建筑经济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

5.克服缺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

为了克服私有建筑经济管理的缺点,必须加强对私有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督,以提高工程质量,改变私营建筑企业原先的落后的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优化私有建筑经济的产权制度,

使私有建筑经济从独资企业的产权结构转变为股份制产权结构,让私有建筑经济企业的规模逐渐公司化以及集团化,从而提高私有建筑经济企业的整理经济实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经济繁荣多样,建筑经济市场活跃异常,为了促进建筑经济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对建筑经济的全面深刻的认识,转变观念,意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方面的作用,同时看到国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严厉打击国有建筑企业中不正当的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以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

一、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中企业的经营以及生产是一种具有很强系统化的过程。

我国建筑行业生产主要将建筑安装工程自身施工作为前提和基础,强调为我国社会提供自身所需要的设备安装工作、构筑物以及建筑物。

与此同时,还要生产一些能够对人们建筑需求进行满足的产品,主要包括医院、商场、运动场以及影剧院等等。

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就是城市建筑,城市建筑在本质上象征着人类文明以及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奠基石。

但是,近些年来城乡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房屋建设自身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建筑行业可以说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可持续发展状态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和必要的趋势。

在,我国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已经达到了四万多亿元,和前一年相比较增长百分之三十三,其中,商品住宅的投资增长了百分之十三十二,投资为三万多亿元,占到了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的百分之七十,其中,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的面积达到了四十多亿平方米,和前一年相比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六。

房屋的新开工面积达到了十六亿平方米,增长幅度为百分之四十,房屋的竣工面积达到了七点六亿平方米,增长了百分之四点五。

在这其中,住宅的竣工面积为六点一二平方米,增长幅度为百分之二点七。

二、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我国建筑经济发展要向市场经济发展转变

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要实施资本机构进行欧化,使得我国国有资产逐渐向大企业来靠拢,并且要对非国有经济社会的资本进行吸纳,以此来将国有资本功能有效放大,与此同时,为了对市场经济需求进行适应,

必须要将国有资产转向为国有独资模式以及国资控股模式,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效能,使得建筑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除此之外,企业资本还要逐渐将国有建筑企业淡出,将企业转变成为私有建筑企业,以便能够对市场竞争进行适应和顺应。

(二)我国建筑经济发展要增强自主意识

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要将市场经济作为出发点,将企业自主自强的意识突出,以便能够有效促进建筑企业自身在改革过程中的不断发展。

建筑企业还要将自身私有制经济特点以及公有制经济特点明确,逐渐将自身的认识提升,做到企业上下统一思想,从本质上将建筑企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市场经济这一个特殊的机会进行充分利用,将企业做强做大,与此同时,将对经济发展进行束缚的制约进行打破,明确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

加强建筑企业自身管理,通过管理来要到一定的效益,将改革促进发簪,使得建筑企业能够步入到健康发展这一个轨道之中。

(三)我国建筑经济发展要对行业标准进行完善

我国的建筑行业仍然处在大规模发展的级锻造会中,保证建筑行业能够得到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行业标准,所以,如果想要将建筑的整体效益以及建筑经济提升,就必须要完善建筑标准,在不断检验、实践、论证以及研究过程中,

参照经验来制定出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不断适应的行业标准,并且要对其进行颁发,以此来对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的发展进行推动。

与此同时,建筑标准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来实施具体划分,主要包括监理标准、质量标准、内控标准、产品标准以及方法标准等等,通过对不同的标准来实施划分,进而对建筑行业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领域进行监督,确保我国的建筑能够对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以及社会生产生活需求进行满足。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步入到了全新的阶段之中,建筑行业的产业效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建筑业水平的收效很小,因此,要求人们必须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在政策以及产业方面实施创新。

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篇3

关键词:私营;建筑经济;私营建筑企业;发展

一、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必要性

1.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需求

我们知道,石油化工业、汽车业和机械电子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龙头支柱产业,而建筑业也已经被列入其中。由于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早在1984年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垂范进行改革,随之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行业又不断崛起,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对建筑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传统建筑业的资源配置、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建筑市场的规范等的滞后性,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从建筑业的整体来说,属于粗放型的劳动密集产业。仍具备着四低的特点。

另外,在公有建筑经济仍处于建筑经济总量主体地位的今天,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处于包袱重、权责不清、亏损严重等情况。而私营建筑企业的诞生使这—些情况豁然开朗。私营建筑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二、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1.观念落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观念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社会主义私营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准确,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为“异己”,对其持一定排斥态度;担心私营经济发展速度的过快,影响到国有经济的核心地位;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不以为然,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已具有的雄厚实力基础;对私营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不放心,债务债权还不了等。

2.现实环境的束缚。(1)对于私营建筑经济法治环境的不完善,合法财产的法律法规保护缺乏。如,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现象,甚至比国有企业还要严重。(2)私营建筑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缺乏平等竞争的机会。(3)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进行培训或职工职称评定以及申报户口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的“严格”限制,缺乏提供服务的良好社会环境。

3.自身存在缺陷。就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私营企业来说,很多都是家族企业,随着家族化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或一些独裁型管理模式,实行“厂长说了算”,使企业丧失公平、公正、民主的管理观念。如,在一个私人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最高权力集中在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这样或许在可以在一个短时期内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恐怕很难再继续实行下去,使得其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而个人专断的决策管理模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凡事都能做出准确、合理的决策,致使私营企业的发展出现障碍。

三、加强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1.狠抓技术开发。加速工程技术开发,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手段,迅速掌握成熟的超高层施工技术、快速脱模技术、高效预应力技術、深基础处理技术、新型建筑材料运用技术、电算技术等。提高技术装备率和动力装备率,根据普通提高、局部换代的原则,在一些重点市场、重点环节,实行大投入、高投入和连续不断投入,装备一批特殊和超高层建筑施工所必需的先进机械设备,占领建筑市场的“制高点”。

2.严把质量关。随着建筑经济市场行业的竞争激烈,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私营建筑企业深切感受到了竞争的危机感,对于自身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经营中,必须本着质量兴企的发展理念,坚持靠质量树立信誉,在圈内行业争创优质名牌,为市场的经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将质量作为项目经营的生命,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加强质量目标管理,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3.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1)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长远发展规划,为最大限度地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确立目标和指明方向。(2)制定一切有利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投标、工程质量评比、工程安全评定、企业贷款、用人用工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3)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安全组织机构的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工作。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安全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法律的规定,针对性更强,体现出安全生产具有的可操作实效性。安全组织机构要本着高效精炼的责任心和一定的吃苦耐劳工作精神;不但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也具需要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分析能力。

四、总结

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也逐渐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原动力。但是, 建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 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建筑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状, 应采取相关的监管手段, 使得我国建筑经济能够健康稳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1 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 缺乏相关的政策规定,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在制定我国建筑行业的规范制度的时候, 由于在各个方面欠缺考虑, 对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 或者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整体竞争机制, 从而使其难以在竞争力较强的市场站稳脚跟[1]。一方面,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较为混乱, 缺乏相关机构的监管或者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等, 导致部分的建筑企业只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 而没有顾及到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权益, 经常酿造各种悲剧的发生。这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名誉和利益, 而且也大幅度的减弱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 由于人们过于的信赖国企, 对一些民营企业产生歧视的心理, 严重的制约着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

(二) 我国公有建筑经济中存在的不足

(1) 目前, 在很多的企业经理以改制为理由, 将国有资产进行重新组合, 成立新的建筑公司, 控股权归自己所有, 或者交给自己的亲属。而在工程的承包和资金到位方面, 一般都由改制公司来做, 这样就能够获得丰厚的“油水”, 因此, 公有企业的有效资产和利润也就有“公”到“私”。

(2) 还有部分的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以负责为理由, 打着自己是国有建筑企业的名号揽私活, 无论亏盈, 只顾自己能从中得到写什么样的回报。这样就容易在建筑企业中出现企业、职工喊穷, 领导边富有的不平衡现象。

(3) 还有些建筑企业外的人, 占据着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在某某国有企业, 就挂着其工程办事处或者项目部为名,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是一具“空壳”, 往往还会让一些大中型的国有建筑企业出现外强中空。抓住了这些手段和其中的漏洞, 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三) 民营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 观念落后, 市场环境差。在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观念和市场环境极为重要, 如果这两个方面受到一定的障碍, 那么将严重的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筑经济的发展方向认识不准确。

第二, 对于私营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定位把握不全面, 容易把民营建筑经济看成是建筑经济中的“异己”而排斥, 或者是互相进行打击。

第三, 由于现阶段的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迅速, 严重的影响到了国有建筑经济的主体地位, 这样容易出现夸大或者是过于浮躁的倾向, 因此, 工程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

(2) 管理模式过于家庭化。在民营建筑经济企业的管理中, 采取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化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前期, 如果采用家庭化的管理, 能够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本, 加快企业的发展以及资金的累积。但是在企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之后, 家庭化的管理方式难以培养出动力主体和个人化的决策方式, 将严重的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3) 组织和经营模式过于单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筑经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过于单一, 将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些民营建筑企业的规模较小, 加上发展滞后, 融资的方式单一, 在一定程度上将限制其扩张能力和融资能力, 同时也制约了其发展规模的扩大。

2 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对策

(1) 完善建筑经济监管制度

近些年来, 随着建筑经济的迅速发展, 从事建筑经济行业的相关人员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是有些企业或者企业人员利用工作上的各种便利在建筑的各个环节中为自己谋取利益, 而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种现象, 以维护各个业主自身的利益,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单位的监管制度, 目前, 我国建筑经济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 而各种建筑行业的行为、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 建筑经济监管制度也在慢慢的向前发展[2]。因此, 要不断的完善建筑经济监管制度, 不但是对本身职责的一种监督, 同时也能够让一些私营建筑经济企业更好的参与到竞争当中, 从而有效的保护其权益。

(2)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提高认识

在私营建筑经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 国家应加大其支持力度, 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指导。以促进私营建筑经济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不断的改变其过于单一的发展模式, 合理适当的调整产业结构。因此, 在企业内部也应采取一定的奖励方式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以促进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良性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以保护私营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国家也应出列各种政策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公平公正的环境, 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指导, 以不断的发展其生产力。特别是在注册、审批以及投招标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竞争机会, 并大力的支持其收购一些中小型的国有企业。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私营建筑企业应加强其工程的技术含量, 以创新的一种形式来谋求发展。一些劳动密集的建筑企业要不断的改变其发展模式, 培养创新的技术型人才, 以不断的提高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3)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在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其产权的制度, 并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制度, 做到国有企业的职责分明。其次, 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 提高用人水平和综合素养, 对于相关的经济政策一定要落实到位, 这样才能够促进国有建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最后, 要加强国有建筑企业的监管力度, 杜绝在职人员滥用职权, 谋取私有的利益, 而损害企业的利益和名誉。因此, 有些方面还是要做到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 把权利交给企业, 让企业在发展中拥有自主的权利, 这样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 同时也是在国家控股下国有企业自由发展的保证。

(4) 加强建筑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现阶段,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速, 城市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 城市建设规模的基础设施将会逐渐加大投入。在我国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 对能源以及资源的需求上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所以, 建筑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的重要。在材料方面, 要充分合理的运用, 不得过多的浪费;在工程的设计方面, 设计理念要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在人力资源方面, 要做到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分配, 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因地制宜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但有利于增强建筑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还能够促进建筑业在可持续道路上发展的更好。

(5) 提高建筑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日益发展, 国内的建筑经济行业要想调整其战略结构, 拓宽其经营渠道, 优化其经济结构, 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竞争力, 积极的参与到建筑经济行业的全球化竞争当中。可以从工程、贸易与劳务等方面和国外的建筑企业相结合, 以提高我国建筑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一方面可以与国内其他的建筑企业相联合, 增强自身的经济实体, 从而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经营成本, 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企业互相合作, 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 同时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拓宽搜集资料的渠道, 能够有效的了解国际建筑经济行业的市场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及时的对我国建筑经济行业的战略结构进行调整具有重大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建筑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 并详细的介绍其发展对策, 以促进我国建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文章将对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以突出建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扈红霞.浅谈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世界家苑, 2014, (8) :290-291.

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的论文 篇5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就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建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空间,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保持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1模式分析

1.1单体企业自然资源节约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各企业或部门内部节约资源,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企业都与建筑行业有关。包括建设开发企业、建筑设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企业等。比如,对生产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由施工承包商对施工工艺、流程等进行优化,从而减少建筑材料耗能。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使其成为可再用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将比分建筑垃圾作为基础回填料,这样也能提高废物利用率。

1.2企业共生管理模式

企业共生管理模式,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之间形成“生态链”,从而在企业之间建立起共生关系。比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有许多垃圾产生,也会有许多报废物产生,这些垃圾和报废物可用于作为生产墙体材料的原材料。而在构建建筑物实体时,必须要选用墙体材料。水泥生产商作为核心企业,可为建筑企业提供水泥类材料,墙体材料生产生则可将矿渣作为生产原料,而水泥包装袋则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在回收过程中能产生热能,可提供给部分企业。而在生产水泥时,可将城市垃圾中的灰尘、污泥等作为原料,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产业链资源利用模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将建筑产品报废材料进行回收处理,实现材料的再生。比如,施工过程中会有一些报废的钢筋混凝土,将其进行破碎、筛分处理,可以得到粗细骨料,用于制作再生混凝土。在建筑产品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对3R原理进行充分的运用,可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可将再生能源作为建筑基本能源,将处理过的回收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将处理过的污水用于浇灌和养殖。通过产业链资源利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策略分析

2.1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

目前,虽然大家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仍然不足。所以,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让每个人都能树立起环保意识。比如,建筑企业要定期组织宣讲会、培训会,定期宣传绿色建筑,让全体员工都能够对国内外的绿色建筑发展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明白绿色建筑对我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绿色建筑的标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如用地指标中规定,地层建筑不高于43m2,多层建筑不高于28m2,中高层不高于24m2,高层不高于15m2。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宣传,可让建筑施工人员对绿色建筑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心。

2.2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会影响实际的能耗,也会影响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特别是传统的施工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积极的采用节能环保型技术。比如,采用地热源泵,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在一年四季都比较稳定,土壤与空气温差一般为17℃,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这种温度特性能够使地热源泵比传统的空调系统运行效率高40%-60%,所以可节能、节省运行费用40%-50%。没消耗1KW的能量,用户所获得的热能可达到5KW,获得的冷量可达到4KW。所以,地热源泵也被称为节能型空调系统。

2.3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从建筑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都不太高,缺乏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也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要加强对建筑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将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促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培训过程中让建筑管理人员明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容、实现方式,在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促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主要有单体企业自然资源节约模式、企业共生管理模式和产业链资源利用模式等多种方式。因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让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建筑工作人员心中,促进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凡.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若干思考[J].新经济,,(14):42.

[2]王东红.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及现实意义分析[J].中国经贸,,(21):164.

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建筑发展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60

低碳经济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学者甚至断言低碳经济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即低碳革命,它与全球各个国家息息相关,没有谁可以独善起身。由于绿色建筑能够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在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的同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2.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建筑业的影响

1.建筑节能是低碳经济的要求

低碳经济在给全球建筑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机遇,从世界范围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已将建筑业列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重点。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2005年下降46%的基础上,到2020年,比2005年再下降40—45%,而且仍将同“十一五”规划一样,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接受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保证承诺的实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可见,建筑节能是我们国家节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作潜力非常大。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且是刚性排放领域,一旦现在建造的建筑不节能,今后再修正难以改变。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低碳”和“节能”都刻不容缓!

2.发展绿色建筑是低碳经济的目标

发展绿色建筑可以节省相关能源的投资、提高系统可靠性、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贫困、改善当地和房屋的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的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带动就业,可以说,绿色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既是形势所迫,顺应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潮流的重要战略转型,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不仅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未来发展,绿色建筑既符合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日益体现出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绿色建筑是低碳经济下建筑的发展方向

1.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政府应承担起行政责任,充分调动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建筑节能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落实及绿色建筑的发展。

2.示范工程要贴近民生

我国自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工程以来,已经有多项工程入围,据悉,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工程,广州亚运会工程均在其中。但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不应该只在大城市,只是大项目,小城市小项目难见踪影,这样就很难普及推广,示范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即使数量少,也应该尽可能照顾到面上,使之均衡分布,这样可以让更多业内人士及普通老百姓都能就近有机会去看,去接触,切实感受到绿色建筑就在我们身边,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示范的作用会更好,效果更明显。

3.绿色建筑规范要着眼现实

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只是凤毛麟角,在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上,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越很长的气候带,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环境,经济发展也不均衡,绿色建筑设计人才严重不足,某些单项技术与系统设计整体水平还不高,全社会包括建筑业内人士对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的认识还很缺乏,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没有转变过来,目前只是停留在政府层面的节能减排目标上,真正能把节能减排目标落到实处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4.建立统一的绿色建筑价值观

绿色建筑需要政府重视,更需要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涉及的所有参建单位以及全社会都来积极参与并关注,改变过去高碳经济下的生产模式,建立统一的绿色建筑价值观,共同承担起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建筑设计师不能仅考虑技术设计、开发商不能光考虑盈利、施工单位不能只考虑进度与利益问题,利益各方应该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绿色建筑目标为中心,通盘考虑,将传统的各自为政,变为多方多专业合作模式,才有可能实现绿色建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 绿色建筑编写组 绿色建筑 [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作者简介:

建筑经济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篇7

一、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经济包括国有建筑经济与非国有建筑经济, 非国有建筑经济又包括民营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 国有建筑经济与非国有建筑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并为我国增加大量的财政收入。目前我国的建筑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终极力量。

二、当前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发展现状

1.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的工程建设成就辉煌, 目前, 建筑业不仅在设计理念、结构造型上有所创新, 而且在技术含量、施工难度上也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 我国完成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 为改善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

2. 产业规模不断提高

目前, 我国的建筑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而且产业规模不断提高, 据有关人士统计, 在2010年, 我国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已突破9万亿元,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9千多亿, 而全社会建筑业实现的增加值也有2万6千多亿元, 建筑业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 非国有建筑经济不断崛起

国有建筑经济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而近几年来, 我国的非国有建筑经济不断崛起, 例如, 集体建筑经济、私营建筑经济, 这种建筑经济使劳动者自主合作、自筹资金、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目前, 这种非国有建筑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并在容纳劳动就业、完成建筑总产值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4.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的建筑业不仅在设计理念方面还是在施工技术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而且已趋于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 我国的建筑企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据有关资料显示, 近几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正在逐年增长, 而且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许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在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施工技术, 为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产业规模积极备战。

(二) 存在问题

1.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目前, 一些国有建筑企业和私营建筑企业们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 在管理上缺乏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 而即使一些单位制定了, 也是着眼点较近, 在制度的制定上不能对工程建设做长远的统筹和规划, 而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 使规章制度不能真正的落实, 因为制度的不完善, 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缺少必要的监控与指导, 从而影响建筑经济的发展。

2. 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而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偏低, 技术水平落后, 并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合理利用资源, 浪费现象严重, 污染严重。这些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市场主体行为不够规范

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施工, 他们有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进行虚假招标或恶意压价;有的不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进度任意压缩工期;有的出卖出借资质坐收渔翁之利;有的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因为市场主体行为的不规范, 不仅影响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 更不利于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4.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 他们不仅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而且技术水平也不高。而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资金与时间, 也不对建筑工人进行素质与技术培训, 这使一些刚走向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无法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从而导致工程进展的速度慢、质量差。

5. 一些民营建筑企业的认识不足

目前民营建筑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和国有建筑企业一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但一些民营建筑企业, 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行事, 不能准确理解民营建筑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互相排挤, 互相打击, 而且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惜缩短工期、减少质量安全生产的投入, 使建筑工程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这不仅制约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影响我国建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加快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 创新和完善建筑市场体系

首先要完善建筑业法律法规体系, 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使相应的建筑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所以要完善建筑业法律法规体系, 尽快修订《建筑法》, 完善相关法规, 从而明确相关工程承包制度的法律地位, 加大对业主行为的规范力度、以规范建筑市场行为、解决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界定不清和执法效力弱等问题。其次, 要提高自然准入壁垒,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具有大量资金和符合标准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调整产业结构。再次, 要改革企业资质评级方式, 建立不同资质等级企业的市场分工制度, 以此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充分发挥资质管理对建筑企业择优汰劣的作用, 从而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高效率。

(二) 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要遵循“质量第一, 安全至上”的原则, 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不仅是建设问题、经济问题, 更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建筑经济要想发展创新, 首先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为此, 建筑企业要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例如, 完善监管立法体系, 进一步完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联合监管机制, 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对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才能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 才能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三) 政府及建筑企业应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

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 首先要根据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建筑业中长期技术研发与应用规划, 为建筑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其次要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来规范建筑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等相关法规政策, 促进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传播与应用。

(四) 培养从事建筑业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知道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建筑行业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 就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 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人才是指参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一个人, 上到企业经理, 下到建筑工人, 只有打造高素质施工队伍, 才能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经济的产业效益, 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点, 政府和建筑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要不断通过教育、培训、技能训练以及国际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 提高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使其更好地为建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五)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进入国际市场既是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最佳选择。因此, 我国建筑企业首先要加快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比较优势, 增强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紧迫性。其次, 要联合商务、外交等相关部门, 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此外, 要大力发展越南、柬埔寨等亚洲新兴市场和南非、西非地区的市场, 争取扩大中东市场覆盖率, 而对于欧洲、北美等壁垒较高的地区, 可以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积极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 学习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 为挺进欧美建筑市场做准备。只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才能为我国的建筑经济注入更多的资金。

三、小结

总之, 当前, 我国的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建筑业的重视, 给予建筑业更多的支持。建筑企业也要加强管理, 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和建筑质量, 使我国的建筑经济始终处于有利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篇8

社会发展月新日异,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赋予了建筑更多新的职能。因此,在建筑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收集社会信息,以便于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 建筑功能的变异对建筑教学的影响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人们的交际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就促进了建筑的职能的多样化,尤其是在公共性建筑方面,在这方面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现代剧场就不像从前那样专门为了看戏而建。现代的大剧院已经是典型的走向多元化的一例,它已经由简单的表演戏剧的舞台发展成了一个集剧场、影剧院、娱乐设施、展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功能变异对在校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同时产生了影响。

首先,功能变异对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发起了挑战,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动与静的界限,改变着交通与交流的界限。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改变设计思路就显得十分必需了。懂得了功能变异的道理,就可以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对功能作个整体考虑,有了整体分区的大体构思后,动手做空间和造型,再反过来仔细推敲功能分布。

2 环境意识的增强对建筑教学的影响

我们的生活和建筑应该是有人情味的,有机的,不应该是机械的,分裂的。我们应该把全新的环境理念注入我们的建筑设计之中,更进一步地增强我们的环境意识,以创造优良的、综合的、多功能的优秀人居环境。

2.1 自然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的发现我们虽然建造

了很多伟大的建筑,但却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都相信对环境的破坏会给我们更大的报复,因此有很多的人提出了建在“绿色建筑”。现在我国的大学院校建筑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外国的建筑标准为大纲的,但我们也明白这套大纲已经违背了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更应该去依靠东方的哲学观去指导建筑教学,让学生明白城市和建筑,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必须调节好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中更多的考虑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筑的可行性问题。

2.2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了区位环境的概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

展迅速的信息时代,拉近了我们同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世界范围内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更加容易交流。而反映在建筑上我们就该考虑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区位等。这种区位环境的改变使得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应更明确桥梁的角色,设计更具开放性。区位变化往往意味着城市定位的变化,从而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手法和风格。

2.3 人文环境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进展正在发生显著的、

急剧的变迁。往往民族形式只能作为一种建筑语汇被纳入建筑作品中,已失去了它的传统的大部分涵义。至于地方性,过去我们似乎强调就地取材,这样的结果当然有助于地方性的增强,从而使地方文化情态增强。在目前大规模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确保项目都能优质快速的完成,另一方面是在建设时注意保护已有的文脉关系,并创造新的人文景观。在建筑教学中,老师在强调设计手法和设计技术的同时,应该要求学生认识到目前市场对人文环境的重视。

3 设计手法的变革对建筑教学的影响

在设计手段上:当代建筑设计正在进行着一次大的变革,这就是电脑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在建筑教学中经常强调的,手工绘图打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随着电脑的日渐普及,很多本科学生在手工绘图这一基本功还没有完全练好时就匆忙学习电脑了,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认识到这种设计手段变革带来的影响,既向学生阐明电脑的应用给设计带来的重要变化,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手头工夫的作用,不要成为机器的奴隶,而要用自己的思维使机器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在设计过程上:计算机的普及使我们的设计周期变短了很多。以往几个月的设计可能现在几周就可完成,甚至在方案阶段几天就能成图。那么,如何既高效地完成设计,又做到考虑充分就是我们建筑师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了。业主经常是希望昨天方案,今天扩初,明天施工图,后天楼就盖好,再后天就见效益。急功近利恐怕不仅是当代建筑市场的通病,还是相当长时间内建筑师需要努力抗争的陋习,同社会风气抗争,更重要的是和自己心态抗争。

在设计方法上:新的设计过程带来了新的设计方法。现在市场上有种新兴的运做过程是:先邀请几家单位做快速概念设计,再进行投标。业主没有时间去等建筑师思考良久后再拿出如意的方案,几轮投标,大家都做得筋疲力尽。业主们更希望看到设计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表现出他对项目的概念,以快速、准确、清晰的表现手法,把项目的造型、平面意象告诉甲方。这种做法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有科学根据的。在校学生应该看到在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自己所必须加强的技能,在平常的学习中有重点的锻炼自己,顺应规律。

总之,建筑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适应市场经济进行教学改革的有力措施。通过实际工程锻炼,同学们能认识课堂方案与实际工程之差距,进而了解社会和适应市场。作为新一代的建筑专业学生除了扎实地掌握课堂上应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紧紧跟上时代的变化,建筑业的发展潮流,为走出校门尽快满足时代要求,进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筑师做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旭东.职业高中建筑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

低碳经济下建筑的发展方向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时下, 低碳经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学者甚至断言低碳经济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即低碳革命, 它与全球各个国家息息相关, 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 无论政府, 还是普通民众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共同面对, 戮力前行。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 尤其是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近年来, 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已基本达成一致, 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 (尤其是二氧化碳) 不断增多, 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 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 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2 低碳经济对建筑业的影响

2.1 建筑使用能源状况

目前, 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49.5%左右。其中, 建材生产能耗约占20%, 建造能耗约占1.5%, 使用能耗约占28%。据测算, 我国民用建筑在达到相同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 使用能耗高出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3倍。绝大多数采暖地区住宅外围护的热工性能比发达国家差许多, 外墙的散热系数是他们的3.5倍~4.5倍, 外窗为2倍~3倍, 屋面为3倍~6倍, 即使全部执行国家规定的65%的节能标准, 使用能耗仍高出50%以上。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已超过400×108m2, 目前, 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快速推进的时期, 预计今后每年将新增建筑面积约为16×108m2~20×108m2, 到2020年累积新增约160×108m2~200×108m2, 届时, 建筑能耗总量及比重将持续增加, 很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建筑使用能耗水平, 及达到30%~40%。据有关部门推测, 预计到2020年, 建筑使用能耗将超过工业、交通能耗, 占全社会终端总能耗的比例将超过1/3, 成为用能的主要领域。

2.2 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低碳经济在给全球建筑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机遇, 从世界范围看, 欧盟、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已将建筑业列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重点。2008年11月,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文章指出, 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建筑物能耗引起的, 必须要改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 并动员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 于2008年倡议并成立了可持续建筑联盟。2009年, 英国政府发布了“解热节能低碳战略”, 提出将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法国为建筑行业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照明及室内空气质量方面制定了目标:所有新建建筑在2012年前能耗不高于50kW·h/ (cm2·a) 。2020年前, 既有建筑能耗要降低38%。2010年以前, 可再生能源在总的能源消耗中比例要上升到23%。

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1990年~2005年下降46%的基础上, 到2020年, 比2005年再下降40%~45%, 而且仍将同“十一五”规划一样, 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接受法律和舆论的监督, 保证承诺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 大体上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通过节流, 降低能耗, 降低26%~30%;通过开源, 发展非化石类能源, 降低8%~10%;通过优化, 主要是煤的洁净化, 降低6%~7%。这其中都与建筑节能相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 大力推进节能, 提高能源效率”, “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 可见, 建筑节能是我们国家节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工作潜力非常大, 面临的形势严峻, 任重道远。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而且是刚性排放领域, 一旦现在建造的建筑不节能, 今后再修正难以改变。因此,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 建筑的“低碳”和“节能”都刻不容缓!

2.3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从1986年颁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 》算起, 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要求,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立的“十一五”两阶段的节能目标:第一个阶段, 到2010年, 全国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同时, 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个阶段, 到2020年, 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65%的目标。如果目标能够实现, 那么, 我国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当于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

伴随着目标的具体工作是:新建建筑严格按照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主要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 (主要是住宅) 节能改造;大力推广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化施工;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 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 政府及其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研发新技术, 加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节省能源消耗”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再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还处于第一、第二阶段, 正在朝着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建筑发展。

3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3.1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中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 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 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狭隘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当然, 绿色建筑也不是高、新、尖的技术的堆砌和实验品, 它代表着一种概念或象征, 是贯穿整个开发环节中的理念, 体现的是一种健康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 特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是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环保建筑、低碳建筑的和谐统一体, 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小的代价, 换取到最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建筑。

3.2 绿色建筑的特点与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

我国的绿色建筑主要有三个特点: (1) 节能建筑, 节能包含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2) 保护环境, 强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减少环境污染; (3) 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 强调建筑的品质, 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发展绿色建筑可以节省相关能源的投资、提高系统可靠性、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贫困、改善当地和房屋的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的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带动就业。可以说, 绿色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 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 既是形势所迫, 顺应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潮流的重要战略转型, 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因此, 发展低碳经济,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不仅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未来发展, 绿色建筑既符合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 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日益体现出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 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发展绿色建筑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成为在气候极端变化下, 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也成为建设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 建设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已有共识,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动, 随后经过建设部门多年的努力, 关于什么是绿色建筑, 从概念到理论再到实践, 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框架。2006年6月1日, 我国正式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8年, 绿色建筑从零起步, 截止2009年底已有56栋建筑取得了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2010年计划完成对200栋-300栋大型公共建筑的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建设部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一百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一百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简称“双百工程”) 工作, 通过“双百工程”建设, 形成一批以科技为先导、节能减排为重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旨在通过典型引路, 来宣传绿色建筑, 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建筑, 认识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 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只是凤毛麟角, 在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上, 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幅员辽阔,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越很长的气候带,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环境, 经济发展也不均衡, 绿色建筑设计人才严重不足, 某些单项技术与系统设计整体水平还不高, 全社会包括建筑业内人士对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的认识还很缺乏, 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没有转变过来, 目前只是停留在政府层面的节能减排目标上, 真正能把节能减排目标落到实处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绿色建筑需要政府重视, 更需要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涉及的所有参建单位以及全社会都来积极参与并关注, 如: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业管理单位等等都应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改变过去高碳经济下的生产模式, 建立统一的绿色建筑价值观, 共同承担起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虽然在整个建筑的生产过程中扮演不同的专业角色, 但在绿色建筑的形成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是一致的, 对于建筑生产行为需要有整体的概念和整合的思考, 也就是说, 建筑设计师不只考虑技术设计、开发商不只考虑盈利、施工单位不能只考虑进度与利益问题, 大家应该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以实现绿色建筑目标为中心, 通盘考虑, 将传统的各自为政, 变为多方多专业合作模式, 才有可能实现绿色建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论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思考 篇10

1 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符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 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 (12%) 。2003年~2006年间, 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 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当前, 非国有企业还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有人认为, 国有经济是为国家赚钱的, 非国有经济是为个人赚钱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企业的贡献, 从国家财政角度看, 主要体现在税收上。现在国有企业与民有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基本上是一样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1年产值利润率国有企业为3.2%, 城镇集体企业为5.1%。按国家税法规定, 建筑企业营业税为产值的3%, 附加为0.3%, 合计3.3%。国有企业实现的3.2%, 应该说不足以纳税, 实际上是亏损的。民有企业, 必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收了税, 就是国家的钱, 就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建国50多年来, 国家对建筑业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854.75亿元 (原值) , 对民有企业基本没有投资。那他们的效益情况又如何呢?我们来看看2001年的数据吧。国有企业2001年为国家创造的增加值为1317.24亿元, 仅占全行业增加值的40%;而同期民有企业为国家创造的增加值达1909.36亿元, 占全行业增加值的60%。现在国有企业向国家纳税还不到全行业的40%, 而他们从国家银行得到的贷款却占全行业的80%以上。这种政策倾斜, 其实是不公平的。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 最有效益的才应该是最公平的。再来看社会公共利益, 在当前的中国, 社会公共利益莫过于劳动就业了。2001年, 国有建筑企业为社会提供828.6万个劳动岗位, 占全行业的24.7%, 虽然比改革开放前的1997年增加了444.6万个, 却比2000年减少了27.3万个, 这里还不包括下岗而未离职的人员。同一年, 民有建筑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岗位有2520.4万个, 占全行业的75.3%, 不仅比1990年增加了1905.7万个, 而且比2000年也增加了384万个。2001年, 全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 增加的这一部分和国有企业释放的这一部分, 都是由非国有企业解决的。多就业才有多购买, 多购买才能进一步扩大内需, 这就是贡献。以下两组数据, 也可以看出贡献大小。在2001年建筑业总产值中, 非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58.27%。从1990年到1995年, 建筑业总产值由1947.98亿元增加到9505亿元, 在增加的7557.42亿元中, 63.8%来自非国有企业。1995年到2001年, 建筑业总产值增加了2957.57亿元, 其中71%来自非国有企业。这些数字足以证实非国有建筑经济所做的贡献了。

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 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 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又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非国有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因此, 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 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 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

2 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措施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 引导非国有企业明确市场定位, 确定经营策略, 壮大经济规模, 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 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 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 消除非国有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短期化行为问题, 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非国有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在产权制度上, 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在企业管理上, 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在企业规模上, 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在经济增长方式上, 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在企业扩张上, 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非国有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 壮大和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

同时, 应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 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形式, 加快搞活, 从而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此外, 还应全面落实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规划, 确立其法律地位, 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非国有建筑企业的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非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非国有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 尤其是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 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 强化服务意识, 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挥的是引导、监督和管理功能。

结语

总之, 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历史时期, 建筑市场潜力无穷, 正是非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非国有建筑企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也是竞争性行业。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非国有建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金雁, 孔根土.WTO新形势下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思考.科技经济市场.2006-07-30.期刊

[2]傅仁章, 靳玉英.正确认识和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 (一) .建筑经济.1999-11-18.期刊

上一篇:经济发展中商标翻译下一篇: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