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

2024-05-18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精选四篇)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 篇1

关键词: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重度内痔,痔上粘膜切除术,效果

内痔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 发病率较高, 其中重度内痔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 伴随内痔发病理论及内痔治疗理念的改变, PPH渐渐成为内痔外科治疗的主流手术方式[1], 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 但部分患者术后存在手术部位不适等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 TST术式在临床开始应用, 手术效果也较为满意[2], 为进一步评估TST术式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 本文对PPH与TST术式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肛肠外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重度内痔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 女48例;年龄29~69 (36.2±11.6) 岁;病程4~22 (9.4±4.7) 年;Ⅲ度内痔52例, Ⅳ度内痔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26~66 (36.9±10.8) 岁;病程4~18 (9.2±4.8) 年;Ⅲ度内痔25例, Ⅳ度内痔35例。研究组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27~69 (35.8±11.8) 岁;其中Ⅲ度内痔27例, Ⅳ度内痔33例。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研究内容符合伦理学要求。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内痔分度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PPH手术, 术前常规肠道准备, 手术前1d进流质饮食, 手术在腰麻下进行, 患者麻醉后采用截石位, 扩张肛管, 肛门镜观察痔核分布, 透明肛门镜扩张肛管, 自齿状线上方3~4cm缝合荷包线, 深度至粘膜下层, 避免缝合过深, PPH吻合器 (无锡博康医疗器械公司) 顶针帽插入荷包线上方, 拉出荷包线收收紧打结, 退出透明肛门镜, 插入PPH吻合器, 旋紧击发, 退出PPH吻合器后, 肛门镜直视下检测吻合口出血情况, 如有出血可吸收线8字缝合止血。研究组患者行TST手术, 术前肠道准备及麻醉同对照组, 患者术中采取俯卧折刀位, 扩肛后观察痔核位置, 依据痔核数目选择不同开口肛门镜, 使痔核显露在肛门镜开口处, 与痔核上方3~4cm做荷包缝合线, 两个痔核可分别缝荷包线, 痔核较多者可分段缝合, 插入顶针冒后收紧荷包线, 接入TST吻合器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公司) 后, 侧孔拉出荷包线, 旋紧吻合器后击发, 退出吻合器, 检查出血情况, 如有出血8字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均适度油纱条填塞, 留置引流管24h。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抗菌药48h预防感染, 术后进普通饮食, 有便意后去除填塞油纱。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术后1个月进行肛门坠涨感、肛门异物感及肛门瘙痒感、吻合口狭窄及排便困难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4 术后症状评分标准

术后症状评分标准参考专业文献制定[3,4], 肛门异物感:无异物感为0分, 排便时有异物感为1分, 增加腹压时有异物感为2分, 静息时有异物感为3分;肛门坠涨感:无肛门坠涨感为0分, 便后出现为1分, 经常出现为2分, 持续坠涨感为3分。肛门瘙痒感:无肛门不适为0分, 肛门潮湿为1分, 肛门有分泌物为2分, 肛门瘙痒为3分。吻合口狭窄:无狭窄为0分, 轻度狭窄吻合口直径>1.5cm为1分, 中度狭窄吻合口直径1~1.5cm为2分, 重度狭窄吻合口直径<1cm为3分, 排便困难:排便通畅为0分, 排便欠通畅, 但无需应用药物为1分, 排便不通畅, 需应用药物协助为2分, 排便困难, 常规药物无效, 需要灌肠处理为3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依据中医院管理局制定的《痔疗效标准》及相关专业文献修改制定[5]。痊愈: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 体征消失;有效:主要症状较前缓解, 肛门有肿物脱出, 但较前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评分比较

术后1个月研究组肛门异物感、肛门坠涨感、肛门不适感、吻合口狭窄及排便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愈54例, 显效6例, 研究组治愈52例, 显效8例,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内痔是临床常见的肛周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 肛垫下移是内痔发生的主要原因, Ⅲ、Ⅳ度内痔多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对患者生活及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多需要手术治疗。传统内痔手术多采用内剥外切的方式去除痔核, 近年来随着肛垫下移学说的发展, PPH成为临床治疗Ⅲ、Ⅳ度内痔的主要手术方式, 现对于传统的手术方式, 能够上移肛垫, 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手术效果较为肯定, 手术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7]。

虽然PPH相对与传统手术在疗效上要优于传统的痔核内剥外切的手术方式, 但是切除痔上黏膜后切除吻合部位留有环形的吻合钉, 部分患者术后不适感较为明显, 甚至发生较为剧烈的疼痛等, 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治疗效果, 由于PPH是环形切除痔上黏膜, 术后无法对切除范围进行准确的评估, 可能存在过度切除或切除不足的情况, 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甚至内痔复发, 而且环形切除痔上黏膜的损伤较大, 术后存在发生肛管狭窄的风险[8]。近年来TST手术方式在临床开始应用, 术中选择性切除痔上黏膜也是基于肛垫下移学说在PPH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术方式, 相对于PPH的非选择性切除, TST能够在直视下切除痔核上方部分直肠黏膜, 而且在肛门镜直视下, 降低切除的盲目性, 减少不必要的黏膜切除, 而且顶针座荷包线收紧后, 能够在直视下观察痔核的情况, 判断切除范围释放合理, 由于采用选择性切除, 术后残留在患者肛管直肠黏膜内的钛钉数量较少, 术后发生肛门不适症状的机率也大大降低。对TST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观察发现,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 但是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 说明TST手术并不增加患者术中风险, 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肛门部不适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及排便困难评分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说明采用TST治疗重度内痔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的肛门不适症状, 降低患者术后肛门狭窄等风险, 改善手术的治疗效果, 而且手术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友彬, 李昭仪, 杨中权, 等.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附120例报告) [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9, 15 (6) :392-393.

[2]王启, 陈会林, 刘铫, 等.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5, 22 (1) :54-56.

[3]林宏城, 苏丹, 任东林, 等.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器治疗Ⅱ~Ⅳ度痔22例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 2010, 31 (12) :1577-1578.

[4]杨高红.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4) :2263.

[5]万仁辉, 温宜清, 邓浩财.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研究[J].岭南现代外科, 2013, 13 (3) :184-188.

[6]任东林, 罗湛滨, 张思奋, 等.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肛垫复位固定术与外切内扎术治疗Ⅲ°-Ⅳ°痔的比较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7 (12) :714-715.

[7]林志扬, 赵文韬.探讨运用PPH吻合器对混合痔痔体切除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6) :129-130.

[8]王蓉荻, 张智航, 郭旭.PPH术后吻合口狭窄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34) :41-42.

[9]向锋, 冯静娟, 孙弋淇, 等.选择性痔上黏膜钉合术与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2 (25) :3753-3758.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 篇2

【关键词】混合痔;PPH;外剥内扎 ;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63-01

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混合痔是指内痔与外痔相互融合,形成一整体,外剥内扎是长期以来混合痔的经典术式。随着PPH的广泛推广,似有取代传统术式的趋势,我们通过对两种术式的比较,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现将本组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至2013年于岳阳县筻口镇中心卫生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接受外剥内扎术患者为A组,接受PPH患者为B组。其中A组100例,男74例,女26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1.2±3.8岁;B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2.6±3.4岁;两组患者均为Ⅲ、Ⅳ混合痔。且两者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的诊断暂行标准》[1],且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A、B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半流汁饮食,术前晚20时,术日晨8时均予以1000ml清洁灌肠。

1.2.2手术方式 A组患者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采用腰麻。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侧卧位,消毒、铺巾、扩肛、充分暴露痔核。扁桃体海绵钳钳夹内痔,于相对应处外痔作一“V”字型皮肤切口,剥离静脉丛至齿线稍上,连同内痔一并用十号丝线结扎,剪除残端,修剪创缘,同法处理其他痔核。B组患者采用常州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吻合器行PPH。腰麻生效后,患者取侧卧位,消毒、铺巾、扩肛,插入环形扩张器并固定。于齿线上4㎝作一荷包缝合,置抵钉座于荷包之上,连接吻合器组件,由侧孔勾出荷包线,并保持向外牵拉,旋紧吻合器并击发。保持关闭状态1分钟,松开后退出,如有活动性出血,需缝扎止血。

1.2.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均卧床休息,控制排便24小时,使用抗生素3-5天。术后第二天均使用通便药物,1: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伤口换药。术后随访3月、6月、1年,记录切口愈合后再次出现便血、肛门脱出物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参照《痔疮诊疗标准》[2],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好转:症状、体征未完全消失,便后仍有部分脱出,但能自行还纳,创面基本愈合;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术后疼痛情况(明显疼痛、轻微疼痛)、术后出血情况(便时滴血、术后大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3月、6月、1年)等。总有效率=(治愈+好转)/小组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A组患者治愈100例,B组患者治愈99例,好转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出血等情况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的对比分析,B组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月均无出血、脱出者;A组患者术后6月出血1例,无脱出者,B组患者术后6月出血1例,脱出1例;A组患者术后1年出血2例,脱出1例,B组患者术后1年出血2例,脱出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6月、1年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剥内扎术应用于临床几十年,经过不断创新改良,技术已非常成熟,疗效稳定可靠,且费用低廉,但疼痛明显,愈合时间长,给病人带来痛苦。PPH通过切除痔上粘膜,可上移脱垂的肛垫,切断血供使痔核萎缩。PPH由于未损伤肛管皮肤,所以无明显疼痛及水肿,且愈合时间短。但费用昂贵,术后大出血机率较高,且适应症局限,仅适用于以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临床上,孤立混合痔可用,但有点大材小用,合并乳头肥大、肛裂、皮赘等情况需配合其他手术,故应针对不同患者慎重选择,切忌盲目推荐[3]。

综上所述,外剥内扎术疗效可靠,价格低廉,但恢复周期长,疼痛明显,并发症多。PPH明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并发症少,但费用高,有较严格的适应症,应慎重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忱,侯学忠,赵东旭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老年环形混合痔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923-924.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 篇3

关键词:选择性痣上黏膜切除术,吻合器痣上黏膜环切钉合术,ⅢⅣ度痔,临床疗效

痔的本质是一个团块,病理机制为肛垫肥大下移和肛周血管丛血流瘀滞共同作用的结果,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分为4度,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排便疼痛、出血及肛门坠胀与突出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1]。痔为肛肠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疼痛会加剧,甚至会有发生肛周感染及败血症的危险,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2]。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术式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Milligan等于1937年提出来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是意大利学者Longo于1998年提出来的[3,4]。对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广泛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临床上对痔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对痔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情进展至Ⅲ~Ⅳ度的痔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男49例,女36例,年龄21~73岁,平均(48.5±3.6)岁,病程2~21年。试验组:男47例,女38例,年龄22~71岁,平均(49.2±3.7)岁,病程3~20年。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本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刀医生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试验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首先,扩肛暴露出痔核,插入合适的肛门镜并旋转,痔黏膜露出,分段式荷包缝合黏膜下层。然后,打结荷包线并拉紧,于吻合器侧孔引出荷包线,旋紧吻合器末端,击发,完成切割,翻转吻合器并取出。最后,止血,结扎吻合口,拿出肛门镜,引流,加压包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

1.2.2 试验组

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首先,四针缝合肛门2 cm处,牵开肛缘,插入扩肛器并超越齿状线(必要时用液体石蜡油进行润滑),缝合固定,此时直肠黏膜暴露。然后,用可吸收线荷包缝合齿状线上方2.5 cm处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旋开吻合器,将其底钉座插入至缝合线处,将线收紧并打结,于吻合器侧孔引出荷包线,牵拉并旋紧吻合器,当感觉有阻力时,击发,完成切割,翻转吻合器并取出。最后,止血,引流,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给予抗生素静滴,症状严重者给予洁尔阴坐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完全恢复时间、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痔疗效标准判定》,(1)治愈: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2)有效:症状改善、痔缩小;(3)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获得的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9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83,P<0.05),见表1。

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后发症发生率分别27.06%和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71,P<0.05),见表2。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住院及完全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痔为肛肠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疼痛会加剧,甚至会有发生肛周感染及败血症的危险,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5,6]。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指内服药物和外用痔疮膏,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无法彻底治好。手术治疗指征为内痔脱落下垂且流血严重(Ⅲ~Ⅳ度内痔)或保守治疗症状仍得不到缓解时。目前,临床上治疗Ⅲ~Ⅳ度痔广泛使用的术式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临床相关研究显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虽然有选择性地切除了部分直肠黏膜,较好保护了直肠部分功能,但是术后尿潴留、肛门坠胀、术后疼痛、吻合口狭窄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7,8]。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将患者肛周所有的病变组织完全切除,而是将患者脱落下垂的肛垫转移至肛管的内部并隔断支动脉,造成该部位血流减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逐渐会自行的萎缩,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96.4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06%和8.24%,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上对Ⅲ~Ⅳ度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智涛,温圣荣,王悦辉,等.TST与PPH治疗重度内痔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3):140-144.

[2]薄彪,于振国,杨凌洪,等.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的临床疗效观察[EB/OL].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3,7(1):67-69.

[3]Lin H C,Luo H X,Zbar A P,et al.The tissue selecting technique(TST)versus the 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 for prolapsing hemorrhoids: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J].Tech Coloproctol,2014,18(8):739-744.

[4]朱军,丁健华,赵克,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开放式外剥内扎痔切除术治疗Ⅲ度痔远期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5):398-402.

[5]杨军,于周满.TST与PPH治疗痔病的临床对比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13,27(2):172-176.

[6]杨杰,郭修田,曹永清.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7(7):810-811.

[7]Butterworth J W,Peravali R,Anwar R,et al.A four.year retro spective study and review of selection criteri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stapled haemorrhoidopexy[J].Tech Coloproctol,2013,16(5):369-372.

[8]AI-Haddad A,Ayyash K.Severe intra-abdominal bleeding plus large pneumoperitoneum after a procedure of prolapsed hemorrhoids[J].Am Surg,2014,78(9):401-403.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5例中, 男39例, 女36例, 年龄在16~102岁之间, 平均年龄48岁;Ⅲ度痔疮51例, Ⅳ度痔疮23例, 直肠粘膜脱垂1例。经PPH术后, 所有患者均痔块回缩, 无脱垂;住院时间2~5d, 平均3.5d。

2 舒适护理

2.1 生理舒适的护理

PPH术后不适主要有肛门疼痛, 肛门出血, 尿潴留, 排便困难。通过术后早期舒适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舒适度。

2.1.1 肛门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1]。由于会阴区躯体神经末梢丰富, 有“痛苦敏感区”之称[2]。尽管PPH术在肛周皮肤没有切口, 术后疼痛较轻, 但由于术中扩肛、牵拉及缝合深度的不易把握, 病人还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3]。以往施行PPH术的患者有较多的术后需要应用止痛剂等止痛。在本组病人护理中术前评估病人痛阈值, 选择不同的止痛措施减轻病人疼痛对睡眠及情结的影响。对疼痛较敏感及紧张的病人术后留置硬膜外持续镇痛泵, 24h后拨除。对疼痛较轻的病人使用温和口服镇痛药, 多在手术当晚临睡前使用。同时, 术后体位对疼痛的影响也较大, 因平卧位或端坐位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液聚集在最低点, 加重肛门部搏动性疼痛, 嘱病人术后侧卧位, 护理人员协助病人6h后尽量早期起床活动, 以减轻局部水肿, 减轻疼痛, 效果较好。

2.1.2 术后出血的防治护理

吻合口出血是PPH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中可采用折刀位, 便于暴露术野及止血。术后放置外包绕凡士林纱布的肛管以压迫止血, 引流8h后拨除。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肛管引流液情况。对小量渗血, 不必处理。对少数吻合口的活动性出血者需采取局部缝合止血。本组1例术后24h肛门流血需再次手术缝合止血。

2.1.3 尿潴留的护理

以往PPH术后出现尿潴留并发症为最多。多为腰麻、肛门部疼痛、手术牵拉反射引起的排尿困难所致。加上PPH术后麻醉科留置硬外管或静脉镇痛就可造成尿潴留, 特别是硬膜外留置管镇痛, 尿潴留发生率达15%~25%[4]。因此, 在本组病人的护理中, 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及鲁米那15min后常规留置尿管, 此时留置尿管感染率低, 舒适度相对较高, 术后24h尽早拨出尿管减轻病人的不适。

2.1.4 排便的护理

排便是PPH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术后病人常感到肛门坠胀及便意明显, 局部伤口有一定程度的充血、水肿, 常造成病人有痔疮仍然存在的错觉, 有便意而不敢排便, 造成生理和心理上不适。对本组病人常规耐心解释术后便意的生理过程, 减轻病人的心理紧张程度, 同时, 术后即给予易蒙停一粒口服以减轻便意。次日, 给予口服杜秘克15mL软化大便以减轻排便疼痛及排便时间过长引起的局部充血水肿;同时指导患者半流饮食及避免过早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术后24h后及每次便后以38℃1:5000P.P粉或芒硝溶液坐浴。保持会阴清洁。

2.2 心理舒适的护理

(1)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通过责任组长在科室组织业务学习, 将PPH术后舒适护理纳入常规护理中, 全科护理队伍都须掌握PPH术的基本流程。只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才能使病人有安全感。

(2) 建立一个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和谐安全的支持性护理环境, 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中保持心情舒畅, 积极参与到护理进程中, 从而最大限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的职业美感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心情, 要求护理人员举止优雅, 语言得体, 有亲切自然的表情。

2.3 社会舒适的护理

2.3.1 建立良好的医疗环境尽量将同一病种集中在同一病房 (区) ,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病友关系, 帮助病人从新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舒适的治病环境, 良好的医患关系, 能使病人缩短环境的适应期, 提高社会适应与战胜疾病的信心。

2.3.2 与患者的家庭、朋友、单位做好沟通,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经济及情感上的支持。尽量将治疗护理如坐盆等相对集中在固定的时间, 创造条件让亲友同事探视。

3 结语

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个体化、创造性、有效性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舒适愉悦的状态[5]。

在我们对PPH术后舒适护理的临床实践中, 患者反应良好, 而且通过医生对PPH术的改良、吻合器的选用等, 提高了疗效, 降低了医疗费用, 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了解并愿意接受PPH术。对PPH术舒适护理是以生理舒适为基础的, 采取早预防、早治疗、早护理, 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满意度, 从而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311.

[2]陈晓媛, 陈昕.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PPH) 的围手术期护理[J].热带医学杂志, 2003, 3 (2) , 231.

[3]陈双, 赖东明, 周太成, 等.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226例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5, 5 (4) ;256.

[4]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79.

上一篇:建筑乱象下一篇: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