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诊治

2024-05-09

妇科肿瘤诊治(精选十篇)

妇科肿瘤诊治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各29例,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患者年龄32~75 (53.65.57±3.26) 岁, 对照组患者年龄32~75 (54.15±3.78) 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

所有患者均行B超、CT检查及病理检查, 行B超检查时, 提醒患者憋尿, 使膀胱充盈, 利用彩超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CT扫描层厚为5mm, 主要检查项目有病例性质、定位、病灶大小、病灶转移情况[3]。经检查, 对照组子宫肌瘤6例、卵巢畸胎瘤10例、卵巢囊肿7例、卵巢黏液性腺瘤6例;观察组子宫肌瘤6例、卵巢畸胎瘤11例、卵巢囊肿7例、卵巢黏液性腺瘤5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以患者分期和年龄为依据, 取50mg阿霉素、80~100μg顺铂、400μg更生霉素、0.5~1g甲氨蝶呤通过三种或四种药物联合使用, 给予患者治疗。取平卧位, 将下肢外展, 行常规消毒, 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 行穿刺插管, 明确肿瘤供氧血管后, 取2/3药物量, 为患者注射, 选择健侧髂内动脉, 将导管插入其中, 取剩余1/3药物, 为患者注入。化疗药物需混合充分后, 才可配置。护理人员要合理控制患者的药物浓度与注射速度。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首选需行气管插管与静脉麻醉, 然后行手术操作。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剜出术, 将子宫保留。卵巢癌患者行全面分期手术, 观察膈肌, 了解其是否存在病灶转移现象。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病灶基本消除, 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病灶消除比例超过50%,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病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得知, 观察组中治疗显效20例, 有效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89.7%, 对照组中显效14例, 有效5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65.6%,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妇科肿瘤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生活, 现阶段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5]。化疗基本未发生较大改变, 不过现阶段, 人们已经将治疗重点放在降低副作用发生率上, 使肿瘤患者生命质量大大提升。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起来, 通过采用这种治疗方法, 可取的较好的临床疗效。据临床研究表明,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 促使其生活质量的提升[6]。

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 显效20例, 有效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89.7%, 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手术对于妇科肿瘤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这种手术方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器官较大, 手术难以处理, 且取出难度很大。在手术治疗前, 要了解其适应症, 有利于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各29例病例,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治疗显效者20例, 治疗有效者6例, 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治疗显效, 5例患者治疗有效, 总有效率为65.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妇科肿瘤疾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选择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较好, 同时要预防疾病的复发。

关键词:妇科,肿瘤,诊断

参考文献

[1]谭先杰, 吕江涛, 郎景和.201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妇科肿瘤内容介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11) :874-877.

[2]刘彩玲.对妇科肿瘤临床诊治的探讨[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3, 11 (5) :103.

[3]罗兵.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评价及Toll样受体接头蛋白SARM、MyD88、TRIF在妇科肿瘤中表达情况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12.

[4]徐元宏, 熊自忠, 肖春红, 等.HE4、CA125、CA72-4、CA153、CA19-9、CYFRA21-1、TSH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评价[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7 (1) :71-74.

[5]徐嘉文, 叶海燕, 陈建国.老年妇科肿瘤277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 2012, 33 (9) :1261-1263.

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篇2

2.1 在术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掌握好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首先就是要求工作人员对心理学知识很熟悉并且能够掌握护理的关键。

首先就是要和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要做到对待患者要热情,细心的观察,采用沟通的方式了解患者内心中情况。

用安慰和支持的方式和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来影响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患者在刚到医院时,对于医院会产生陌生感觉,作为这里工作人员要积极向患者医院环境,病区的环境,主管的医生。

使得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患者心中的陌生感,给患者一种亲切的感觉,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要尽量的多喝患者沟通,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可以少量的向患者介绍一下有关于肿瘤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有利于患者本身病情的内容。

热情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专业细致的解答,实行全面的24小时护理,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和恐惧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适度的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对于对子宫以及卵巢进行切除是很多患者都不能接受的,尤其是未婚的女性。

他们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所以要求护理工作者对家属进行工作,要对患者给予精神和生活上的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数量正确的价值观,勇敢的面对生活。

2.2 在术后对患者的饮食护理

在手术之后有一个良好的饮食护理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病人在术前的一段时间要摄取一定量的营养,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营养。

若是交消瘦的人就应该摄取一定的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的物质,促使患者能在短期增加自己的体重。

若是较胖的患者,就要食用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可以将部分的蛋白质消耗并且存储在体内用于消耗,因为在手术过后若是脂肪过多会影响到伤口的愈合速度。

3 结语

不同的女性,在做肿瘤手术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护理上应该通过咨询、开导,启迪、循序煽诱等办法,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诚心诚意的对待,能够解除患者在手术中产生不良的心理,使患者在术后对手术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

用最佳的心态去接受治疗。

若是工作者对患者把好护理这一关,就会使得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疾病接受手术,不能由于心理状态的问题导致引起手术并发症。

由此可见,在妇科肿瘤的手术中,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2]郝敏.妇科恶性肿瘤现代非手术治疗[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妇科常见肿瘤 篇3

卵巢囊肿 卵巢肿瘤很常见,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一般有良性恶性之分。卵巢恶性肿瘤由于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因此往往被患者忽视,就诊时70%已属晚期,成为目前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务必每年定期到医院妇科检查,早發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子宫颈癌 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宫颈癌发病年龄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个高峰出现。

子宫内膜癌 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颈癌,平均年龄60岁左右,多见于老年妇女。此病为激素依赖型疾病,与高雌激素水平有关。

绒毛膜痛(绒癌) 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特点是滋养细胞失去了原来绒毛或葡萄胎的结构,侵入子宫肌层,不仅造成局部坏死出血等严重破坏,而且早期就通过血行转移至其他脏器或组织,进而导致死亡发生。

青春期前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 篇4

鉴于青春期前妇科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故一旦发现青春期前儿童及少女出现外生殖器或生殖道肿物、女性男性化、性早熟、腹痛、腹部肿块、慢性生殖道溃疡、非外伤性的隆起物、恶臭的血性分泌物以及阴道组织突出等症状及体征均应警惕妇科恶性肿瘤可能性。

1 外阴肿瘤

因为儿童缺乏包括暴露在如HPV等相关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环境, 故儿童外阴肿瘤相对成人更为罕见。尽管这个年龄源于外阴的恶性肿瘤非常罕见, 但是横纹肌肉瘤和内胚窦瘤已有报道, 此外, Al-Tonbary等也报道了阴蒂的横纹肌肉瘤。表现为外阴肿胀或进行性增大的块物, 外观呈息肉状, 若侵犯皮肤形成溃疡可出现疼痛。患者往往因肿块、出血和疼痛而就诊。由于外阴肿瘤病变表浅, 易于活检, 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除临床表现外, 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也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横纹肌肉瘤常常表达肌间线蛋白, 可将其视为最佳单一标志物;虽然在横纹肌肿瘤中肌红蛋白是骨骼肌的特异性标志物, 但在分化较差的横纹肌肉瘤中其表达受到抑制, 在原始细胞中常可出现表达缺失;而在原始肿瘤细胞中表达的典型横纹肌谱系细胞核抗体Myo-D1, 是一种横纹肌肉瘤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1]。

外阴恶性肿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辅以化疗或放射治疗可望提高患儿的疗效。虽然青春期前外阴的恶性肿瘤较罕见, 但仍应该尽可能考虑其后的生育和生理功能。

2 阴道和宫颈肿瘤

青春期前最常见的阴道和宫颈恶性肿瘤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其次是内胚窦瘤以及透明细胞癌。而成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鳞状细胞癌几乎不发生于幼女。

2.1 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是常见于婴儿和幼儿时期阴道的一种胚胎变异, 主要见于小于2岁的幼儿。横纹肌肉瘤的外观呈葡萄样, 这是由于在葡萄状肿物的黏膜下的一层梭形细胞被向上推挤所致, 这些病变在临床上通常肉眼可见。绝大多数患儿以阴道流血、明显阴道和宫颈肿块为主要症状, 但偶尔患儿也以阴道流血或腹腔盆腔包块为唯一症状而就诊。诊断时应排除阴道内异物、卵巢功能性肿瘤及内胚窦瘤引起的阴道流血。若儿童出现持续性阴道流血或淡血性分泌物, 应进行细致观察, 有时可发现肿瘤突出于阴道口处, 可对其进行活检。必要时也可在麻醉下行阴道检查及活检以明确诊断。

既往局部的广泛切除联合化疗、放射治疗虽然能延长早期横纹肌肉瘤患儿的生存, 但仅有少数患儿能保留生育功能。目前, 横纹肌肉瘤的治疗已不再采用以前的根治性手术, 而主张先行新辅助化疗, 然后行保守性手术, 必要时再考虑放射治疗, 以求保留患儿的生育功能。术前化疗方案常用VAC (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和环磷酰胺) 。

2.2 内胚窦瘤

内胚窦瘤除多见于卵巢之外, 在儿童还常见于阴道, 宫颈次之, 而外阴和宫体极为少见。最常见于小于3岁的幼儿。阴道及宫颈内胚窦瘤的总体特点和组织学特征与卵巢起源的此类肿瘤相似。典型临床表现是阴道血性分泌物或阴道流血。大体外观形态为呈息肉状的棕色或白色包块。该肿瘤具有以下特点[2]:①可见卵黄囊小体 (schiller-duval bodies) ;②PAS阳性小体 (PAS-positive globules) ;③免疫组化AFP (α-fetoprotein) 阳性;④血清AFP在该肿瘤中通常有相当程度的升高。上述这些特征均能协助该病的诊断。

化疗或化疗后手术用于内胚窦瘤, 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由于阴道内胚窦瘤位置表浅, 症状出现早, 且对含铂类的BEP[博来霉素 (BLM) 、依托泊苷 (VP16) 、顺铂 (DDP) ]或BVP[BLM、长春新碱 (VCR) 、DDP]化疗方案敏感, 联合化疗和局部手术切除已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样不但使肿瘤可获治愈, 尚可保留生理、生育功能。虽然放射治疗对其有一定的疗效, 但由于放射治疗会破坏幼女的生理、生育功能, 故临床现已极少应用。

2.3 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常与患者出生前孕母有口服己烯雌酚的病史有关, 患者的发病年龄7~34岁, 以14~22岁年龄段最为常见。肿瘤位于阴道或宫颈, 呈息肉状或结节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流血。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对于透明细胞癌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变情况术后可辅助放射治疗或化疗。近年来, 应用新辅助化疗能降低术前肿瘤的大小, 有利于随后行保留生育功能的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尽管目前治疗仍十分棘手, 但疗效已较以前有所提高。

3 子宫肿瘤

子宫肿瘤在该年龄组发病罕见, 且成人常见的子宫内膜癌几乎不发生于幼女, 但是一旦子宫肿瘤发生在幼儿和青少年, 几乎均为恶性。据报道, 子宫内膜癌常发生在绝经后, 15%发生在围绝经期的女性, 只有大约1%的患者小于40岁。文献仅报道了很少几例发生于青少年的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在子宫恶性肿瘤所占比例小于4%。最主要的3种组织学类型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SS)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MMT) 以及子宫平滑肌肉瘤 (LMS) 。LMS比MMT更易发生于年轻女性。尽管一些系列研究显示在围绝经期的妇女中LMS (32%) 比MMT (9%) 发病率更高, 但LMS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间发生却非常罕见。女孩的LMS已有报道, 以意外发现盆腔包块为主要表现。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4 卵巢恶性肿瘤

青春期前常见的卵巢包块多数是良性肿瘤或功能性囊肿或囊样病变, 大概有13%~20%的卵巢肿瘤是恶性的。卵巢肿瘤主要病理类型包括: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及上皮性癌。

4.1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 甚至幼女。其种类包括:内胚窦瘤、无性细胞瘤、未成熟畸胎瘤、胚胎癌、多胚瘤、原发性绒毛膜癌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等。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殖细胞成分组成。虽然卵巢恶性肿瘤偶见于青春期前, 却以生殖细胞肿瘤多见, 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病率各不相同。

无性细胞瘤和内胚窦瘤在该年龄组最为常见。在所有的生殖细胞恶性肿瘤中, 无性细胞瘤双侧发病率最高, 约为9%~15%, 而其他卵巢的生殖细胞肿瘤常为单侧发病。无性细胞瘤和性腺的不典型增生以及对雄激素不敏感有关。因此, 患者应该鉴定染色体核型。而未成熟畸胎瘤很少见, 并占发生在20岁前肿瘤的20%。这些肿瘤常为单侧发病, 但往往伴随对侧卵巢的成熟囊性畸胎瘤。原发于卵巢的绒毛膜癌极为罕见, 常见于小于20岁的女孩。胚胎癌也极为少见, 体积常较大 (10~15 cm) , 常为单侧卵巢包块, 且见于平均年龄14岁的女孩。

卵巢恶性肿瘤往往起病隐匿, 因其在早期多无特殊的症状, 所以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腹痛和腹部膨隆或包块是最常见的体征。尽管患者常表现出类似腹部膨隆的症状, 但由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很少发生肿瘤, 故常被认为是肥胖引起的腹壁增厚而容易被忽视。约有65%的青春期前卵巢肿瘤患者表现出因肿瘤扭转或破裂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腹痛;也可表现出类似结核的表现, 如消瘦、乏力和腹水等, 应注意和结核性腹膜炎鉴别;由于肿瘤生长迅速, 出血坏死, 患者可出现贫血、发热、消瘦。同时, 肿瘤标志物非常有助于不同类型肿瘤的诊断, 其动态变化可及早准确地提示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肿瘤复发, 这对怀疑卵巢恶性肿瘤的青少年患者而言可能更为有益。甲胎蛋白 (AFP) 是内胚窦瘤、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而在未成熟畸胎瘤中很难出现升高。同样,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的测定是诊断胚胎性癌和绒癌很敏感的指标。另外, 血清抑制素 (inhibin) 对诊断颗粒细胞瘤亦很有意义。而乳酸脱氢酶 (LDH) 水平显著增高提示无性细胞瘤。CA125是针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肿瘤标志物, 特别是浆液性的, 但其特异性较差。而其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如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等缺乏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目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已趋保守, 不能实施所谓的“根治术”, 而提倡保留卵巢和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 原因如下:①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发生于单侧卵巢;②即使肿瘤累及上腹部, 而对侧卵巢与子宫一般也很少受累;③对BEP、BVP化疗方案十分敏感有效;④未成熟畸胎瘤经过手术、化疗有向良性逆转的特征。基于上述特点, 生殖细胞肿瘤的手术方式应该限制在单侧卵巢切除, 从而保留患者的生育和内分泌功能。在术中尤其应注意:①由于幼女的卵巢尚未发育, 形态与大小都和成人不同, 一般菲薄且体积很小, 有时因对侧的肿瘤巨大而被烂鱼肉样的肿瘤组织“包裹”其中, 术中应根据解剖仔细辨认, 以免误切;②由于幼女生殖细胞肿瘤外观正常的部位, 很少有孤立的转移病灶, 故不必实施全面的分期手术, 对有可疑病变的部位才进行切除活检;③探查对侧卵巢, 如肉眼观无异常, 可以不进行切开探查活检。

生殖细胞肿瘤的化疗首选BEP方案, 适用于上述各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应特别注意根据患者体重和体表面积酌情调整剂量。由于BLM有致肺纤维化的副反应, 故总量不超过300mg。初治患者已很少采用放射治疗 (包括对放射治疗极敏感的无性细胞瘤) , 主要是由于该类肿瘤对化疗敏感有效, 且放射治疗对青春期前女孩的生理、生育功能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肿瘤复发且化疗无效的患者。

4.2 性索间质肿瘤

对于恶性的性索间质肿瘤, 幼年型颗粒细胞瘤最为常见, 其次是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由于颗粒细胞瘤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功能型肿瘤, 分泌的雌激素使约80%的患者出现青春期前第二性征的性早熟。Sivasankaran等[3]报道小于1岁的婴儿患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出现性早熟和肾上腺功能初现等症状, 而实验室检查显示雌二醇和inhibin B升高, 但总的以及游离睾丸激素并没显著提高。Fleming等[4]也报道了更为罕见的卵巢幼年型颗粒-泡膜细胞瘤引起的性早熟。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0.2%。由于该类肿瘤能分泌雄激素产物从而引起女性男性化, 声音低沉、多毛症、阴蒂肥大、乳房萎缩以及痤疮等, 上述是该类肿瘤患儿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对幼女恶性性索间质肿瘤的治疗, 仍主张行保留患儿的子宫与健侧卵巢。术后采用BEP方案化疗。此类肿瘤的预后幼女比老年患者要好。

4.3 上皮性癌

成人以卵巢上皮性癌最为常见, 而在青春期前的幼女中则极为罕见。对该年龄组的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常以交界性肿瘤多见, 癌的分化也多较好且期别也较早[5]。青少年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一般遵循成人的治疗原则, 但需要强调的是, 应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理解剖功能, 尤其是对于早期患者。对于ⅠB期及以后期别的患者, 保留生育功能是非常困难的, 在做好知情告知的前提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所幸的是, 幼女的卵巢上皮性癌极为罕见。

5 小 结

尽管青春期前儿童和青少年的妇科肿瘤并不常见, 但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却往往高于成人。青春期前的妇科恶性肿瘤对患儿和家长的身心均是沉重的打击, 而这对临床医生而言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正是由于青春期前的患者对生育和功能要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故在进行治疗决策时, 医生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对生理和生育功能的要求和个人意愿等因素, 特别是针对于青春期前的女孩更应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文化的结合, 遵循个体化处理原则来作出综合判断,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法。提倡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治疗, 尽可能保留其生育和生理功能, 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Puranik RB, Naik S, Kulkarni S, et al.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 of vulva[J].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 2010, 53 (1) :167-168.

[2]Wani NA, Robbani I, Andrabi AH, et al.Vaginal yolk sac tumor cau-sing infantile hydrometra:use of 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J].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10, 23 (3) :e115-e118.

[3]Sivasankaran S, Itam P, Ayensu-Coker L, et al.Juvenile granulosa cell ovarian tumor:a case report and reviewof literature[J].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09, 22 (5) :e114-e117.

[4] Fleming NA, de Nanassy J, Lawrence S, et al.Juvenile granulosa and theca cell tumor of the ovary as a rare cause of precocious puberty: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10, 23 (4) :e127-e131.

警惕妇科肿瘤5大信号 篇5

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生育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易患上特有的肿瘤,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妇科肿瘤呢?请留心下面这些信号——

◇ 阴道异常分泌物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宫颈内膜的分泌物及阴道渗出物形成白带,一般量不多,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当女性生殖道发生肿瘤,肿瘤组织坏死、破溃,可出现水样、血性和米汤样白带,如合并感染,还可有臭味。

白带异常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输卵管癌的表现。

◇ 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就是两次月经第一天相隔的时间,一般女性月经周期是28~30天,也有人40天来1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经期平均3~5天,月经量平均30~50毫升。

当女性出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绒毛膜癌时,可出现月经的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等。

卵巢的某些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能分泌雌性激素,也可干扰月经周期,引起月经异常。

◇ 绝经后出血

在闭经的第一年内,有些女性会偶有阴道出血。如停经1年以上又有阴道出血则称为绝经后出血。

绝经后出血原因很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不能忽视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可能,虽然有时出血量并不多。出现绝经后出血要及时到医院行B超等检查。

◇ 腹痛

卵巢肿物扭转、破裂或感染、子宫黏膜下肌瘤自宫口脱出或肌瘤变性,均可引起较剧烈的下腹痛,要引起重视

◇ 饮食及大小便改变

卵巢癌的最初表现可能仅有腹胀、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当肿瘤压迫或侵犯膀胱和直肠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大便干燥等。

妇科肿瘤诊治 篇6

关键词:妇科肿瘤诊治,肿瘤标志物,CA125,CEA

12项肿瘤标志物分别为β-HCG、HCH、PSA、f-PSA、AFP、CA153、CA125、CA242、CEA、NSE、CA19-9以及Ferritin,通过对其表达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为各类恶性肿瘤诊断提供相对有效的依据,尤其是一些临床表现为高度疑似恶性肿瘤,却又很难找到肿瘤的具体部位的患者[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某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共有64例妇科肿瘤患者需要准备手术,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4岁至65岁之间且平均年龄为(37.4±8.9)岁。该院根据临床诊断以及影像学诊断等,将患者的病理诊断分成良性妇科肿瘤与恶性妇科肿瘤,并将良性妇科肿瘤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该院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采集患者术前静脉血3ml,并静置1h后进行离心分离血清,然后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CA125与CEA值进行检测,该院通过选择部分血清CA125正常表达着与高表达者,依据病理结果与临床分期对肿瘤类型进行划分,并做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应用sp法。

1.3 统计学方法

该院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统计主要是采用SSPS12.0软件,而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CA125对比则是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并以p值小于0.05作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院的相关调查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根据表1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对照组的CA125值在术前与术后分别是(41.8±55.2)Unit/ml与(32.2±49.1)Unit/ml,且t值为5.051,p值小于0.01;观察组的CA125值在术前与术后分别是(41.8±55.2) Unit/ml与(32.2±49.1)Unit/ml,且t值为3.551,p值小于0.01。因此,对照组与观察组C术前术后的CA125值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根据表2与表3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CA125水平在卵巢癌早期为低水平,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有所升高[2]。

3. 讨论

妇科肿瘤对广大女性的生命质量与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妇科肿瘤检查已经日益普遍并持续进行改进,力图通过几个关键检测项目检查妇科常见肿瘤,并使其能够得到及早的发现与治疗[3]。血清CA125与CE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主要是能够对良恶性肿瘤进行有效的辨别,从而为患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相对有效的依据,值得的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伟,王东,李增鹏等.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及判别函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18):2324-2325,2328.

[2]王莉莉,王伟,杨秀珍等.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常见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3,23(2):544-544.

肿瘤标志物与妇科肿瘤 篇7

肿瘤产生的物质理论上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性抗原。由于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差,目前临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几乎全部是肿瘤相关抗原。因其特异性受限,仅能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半衰期短、易于检测、浓度应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可根据其水平的升降监测治疗效果及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3,4]。

由于肿瘤标志物的来源和性质非常复杂,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肿瘤标志物分类方法。目前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肿瘤标志物的来源,分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和肿瘤辅助标志物。二是按肿瘤标志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和免疫学特性分类可分为胚胎抗原、蛋白类标志物、糖类标志物、酶类标志物、激素类标志物、基因类标志物及其他肿瘤标志物。

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志物具有以下用途:①恶性肿瘤的筛选:目前有关标志物对妇科恶性肿瘤的筛选的有用性尚未确立,但是对于有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为早期发现卵巢癌,应该使用阴式超声检查并辅以标志物检测;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③辅助判定肿瘤的原发脏器和组织学类型:如绒癌的HCG、鳞癌的SCC;④推测临床期别及预后;⑤辅助治疗效果的判定,⑥辅助复发的早期诊断。

现将妇科常见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1血清CA125

1.1 CA125抗原

1981年Bast最先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中获得卵巢癌细胞株OVCA433,获得单克隆抗体OC 25,该抗体所能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即为CA125。它是一分子质量在20×103的大分子糖蛋白。被认为是目前卵巢上皮癌最好的标志物。但CA125并非卵巢癌特异性抗原,该抗原可存在于苗勒管上皮、间皮和苗勒管衍生物所发生的疾病,正常成人的输卵管内皮、子宫内膜、腹膜间皮细胞及胸膜中也可存在,但含量甚微。

1.2卵巢上皮癌CA125的临床意义

1.2.1术前CA125水平与卵巢癌理想减瘤术

由于化疗对于体积较大肿瘤效果不好,在目前的卵巢癌治疗中,尽最大可能减灭肿瘤非常重要,能否达到理想减瘤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术前较准确地预测减瘤程度是十分重要的。术前CA125水平以500U/mL为界值可作为术前判断能否实施理想减瘤术的重要指标。以500U/mL为界值,其预测理想减瘤术的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73%[5]。

1.2.2术后CA125水平监测

由于手术导致腹膜损伤刺激等原因,术后C A125水平可能在短期内会升高,其升高持续2~3周,在第2周升高最明显(升高3~336U/mL)。以后逐渐下降,术后8周恢复正常,所以,在手术后短期内的血清CA125水平不一定完全反映肿瘤的情况,术后至少3周的CA125水平作为基线是比较合适的。

1.2.3 CA125对病情的监测

系统的血清CA125检测可作为卵巢癌治疗过程中良好的监测指标,评价卵巢癌化疗效果并监测病情发展。每隔4周检测CA125值,若第3次检测较第一次下降50%,并经第4次证实,即认为肿瘤有50%缓解;若连续3次检测,每次下降幅度超过前次的50%,即认为肿瘤有75%缓解[6]。

CA125可以较早预测复发,但其预测复发的敏感性低于特异性。即CA125升高在很大程度上提示复发,但CA125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复发。Meier等报道,预测值≥20U/mL时,预测复发的敏感度是90%,特异度是80%;若界值提高至25U/mL,特异性可达100%。CA125预测复发较临床复发提前的中位数是4个月,一般为3~9个月,最长可达1~2年。通过CA125检测可及早发现卵巢癌复发。若持续升高可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1.2.4 CA125与遗传性卵巢癌

遗传性卵巢癌组术前CA125<500U/mL的患者有59%的获得满意手术,CA125>500U/mL的也有52%的患者获满意手术,结论是CA125不能作为遗传性卵巢癌减瘤满意度的预测指标[7]。

1.3子宫内膜癌CA125的表达

Duk等[8]通过对110例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提出子宫内膜癌血清CA125的升高发生在人体内的“自然屏障”遭到破坏时,由于肿瘤细胞的脱落使抗原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了CA125的升高。虽然CA125对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意义不大,但对子宫外转移、复发患者有一定参考价值[9]。也有学者通过多因素分析,认为治疗前血清C A125水平是子宫内膜癌最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10]。CA125目前已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最有用的肿瘤标志物,但与卵巢癌相比,其测定值及阳性率均较低,敏感度不高[9,11]。

2血清CA199

2.1 CA199抗原

CA199为Koprowski等1979年用人结肠癌细胞株免疫B A L B/C纯种小鼠并与骨f髓瘤细胞进行杂交得到一单克隆抗体,用该抗体识别的抗原为CA199。CA199在血清中以黏蛋白的形式存在,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2.2 CA199在临床中的运用

1992年,Fioretti等[12]检测卵巢癌中的CA199,结果显示,黏液性癌中的阳性率为83.3%。作者认为它对卵巢黏液性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 A 199在子宫内膜腺癌、宫颈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Borras等[3]报道宫颈腺癌CA199的阳性率可达32%。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排除来自消化道肿瘤,还要与卵巢本身的良性疾病鉴别。虽然多数卵巢黏液性癌发现时为早期,但因多数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不敏感,预后并不好。在化疗过程中若C A199下降不满意,常提示对该化疗方案不敏感。卵巢粘液癌术后复发时多为CA199上升,常先于发现复发病灶0.1~1.7个月,平均1个月[4]。

CA199与成熟畸胎瘤密切有关。Ito研究发现,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前血清CA199的平均水平为79.4U/mL,术后为27.4U/mL,成熟畸胎瘤其CA199的阳性率可达38.8%,双侧发病的明显高于单侧发病患者。

3甲胎蛋白(AFP)

3.1 AFP是胎儿发育早期,由不成熟的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胚胎血清中可检测出极高量的AFP。随胚胎的发育成熟、卵黄囊退化及肝细胞的成熟,血清内AFP逐渐减少,出生一年后浓度一般低于20μg/mL。

3.2 AFP在临床中的运用

AFP是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敏感并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内胚窦瘤及胚胎癌,AFP值更高。大多数卵巢内胚窦瘤AFP阳性,Kawai等[5]报道阳性率为100%;未成熟畸胎瘤为61.9%,这对于鉴别卵巢肿瘤的类型很有价值。若血清检测阳性,AFP亦可作为患者治疗后随访的一个重要指标,若AFP值持续不降低,往往预示病变持续存在;若AFP值降至正常后复又升高,往往预示肿瘤复发。凡卵巢肿瘤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在术前均应检测AFP以期发现生殖细胞肿瘤。

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4.1鳞状细胞癌抗原是1977年Kato等从子宫颈鳞癌组织中提纯的一种抗原,Crombach发现SCC存在于正常鳞状上皮和鳞癌细胞内。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肺部疾病、头颈部疾病及肝肾疾病有增高。由于正常鳞状细胞的该成分并不释放入血,因此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只有极少量。在鳞状上皮恶性病变的患者血清值升高,如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食道癌在内的鳞状上皮癌。从而为SC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根据。

4.2宫颈鳞癌SCC的临床意义

4.2.1血清SCC的阳性率随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升高而逐渐递增,I期患者的SCC阳性率为30%~40%,II期为60%~70%,Ⅲ~Ⅳ期为80%~90%。

4.2.2 SCC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血清SCC水平与治疗反应率高度相关[16],治疗后SCC持续阳性者,临床常显示治疗无效。

4.2.3 SCC与复发的关系

Maiman[17]认为SCC随访过程中由阴转阳且>4 ng/mL时,应高度怀疑复发。而多数学者赞成血油SCC为2.5~3.5ng/mL时即应带惕复发。

4.2.4 SCC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Takeshima[18]征实宫颈癌治疗前SCC高浓度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SCC>4ng/mL者,淋巴结转移危险性增加8倍,约2/3的患者SCC4ng/mL时有淋巴转移,作者认为SCC高水平可能有先于临床、CT等辅助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的作用。

4.2.5 SCC对于I期宫颈癌患者灵敏度不足30%,因此,不适用于宫颈鳞癌的筛查。

5 HCG及-βHCG

5.1 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是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α亚单位是92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与其他糖蛋白激素亚单位相似,β亚单位是145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结构独特,决定了HCG与其他糖蛋白激素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于滋养细胞肿瘤,若能除外妊娠,则尚无从敏感性、特异性、简便性、重复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超过HCG的肿瘤标志物。由于HCG和LH有交叉免疫反应,在运用微量检测方法进行HCG测定时,会出现假阳性(实际为LH)。在月经期,特别在排卵前,HCG可出现阳性(实际为LH),绝经后,由于垂体分泌大量的LH,HCG可出现假阳性。

5.2 HCG在临床上的运用

5.2.1诊断

正常妊娠血清HCG妊10周达到峰值,中位数为10万IU/L,葡萄胎远大于20万IU/L,且持续不降。葡萄胎排出后60~90d,血清HCG仍未降到正常,或持续不下降甚至上升,提示可能已发生恶变,但需排除葡萄胎残留或合并巨大卵巢黄素化囊肿的可能。流产、分娩、异位妊娠后HCG8周仍未降到正常,应高度怀疑绒癌。

5.2.2治疗及评定疗效

HCG的含量反映了体内生长活跃的滋养细胞的含量。105个滋养细胞工作一天可产生1 IU的HCG。如果连续化疗两疗程,HCG下降不到一个对数,说明药物无效或用量不足或用法不当,需纠正或换用别的方案。化疗疗程需患者达到完全恢复标准,即血清HCG每周1次,连续3次正常,转移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无临床症状,再巩固2~3个疗程。因目前的检测方法,1~5 IU的HCG尚不能检出,此时体内可能有几万生长活跃的滋养细胞。

5.2.3随访

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血清HCG上升,为复发。但需排外假阳性的可能。

5.3造成HCG假阳性的原因

5.3.1人血液中动物抗体的存在

在人的体内,由于牛奶、肉类的食用,生活工作中与动物的接触及医疗中动物蛋白的注射,使人体产生动物抗体即嗜异染抗体,从而造成检测时HCG阳性。

特点:①低水平表达:目前所报道[19]HCG假阳性结果都<1000 IU/L,多数<150 IU/L,②血清中HCG大于50 IU/L,而尿液阴性。因为嗜异染抗体为IgG,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肾屏障而出现在尿液;③血清稀释试验无线性关系。样本稀释后其HCG检测值可以比同倍稀释的标准HCG值高或低;④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治疗后血清HCG值没有明显的波动;⑤不同实验室、不同实验方法测定可能出现阴性结果。

5.3.2垂体性HCG升高

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或双侧卵巢已切除的患者,由于失去了卵巢对垂体的反馈抑制,造成垂体功能亢进,增加LH分泌,和HCG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出现假阳性。

5.3.3所用试管、试剂盒HCC污染,特别是在一些自动免疫检测仪器使用当中

目前,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检测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尚未发现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因此,目前多采用几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应用肿瘤标志物不仅要考虑灵敏度与特异性的关系,而且要考虑性价比。肿瘤标志物的分析要结合临床情况,从多个角度比较,才能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

妇科肿瘤的化疗进展 篇8

1 卵巢癌

尽管卵巢癌是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之一, 但是每年新发病例数仍有21550人, 2009年的死亡14600人[1],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大约有70%~80%的新发患者使用铂类联合紫杉醇化疗。

1.1 初发卵巢癌

1.1.1 早期卵巢癌。

低危患者一般行手术治疗, 5a生存率为95%, 此类患者不需要化疗。存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 有化疗的必要。目前推荐IA期、IB期和IC期的患者加用辅助化疗。

目前早期卵巢癌治疗上最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是持续治疗的时间。妇科肿瘤学组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GOG) 对IA期、IB期、IC期或行卵巢切除术的患者用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 分别进行3个周期和6个周期的治疗。彻底手术后, 3个周期的化疗对于高危、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是有效的, 而6个周期的传统化疗时间稍微减少了复发风险, 但是却大大增加了药物毒性, 前者复发率为25.4%, 后者为20.1%[2]。

1.1.2 进展期卵巢癌。

尽管近10a来, 以铂类和紫杉醇为基础的静脉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基本方案, 但是目前也出现了不少新的、有效的化疗方式, 例如腹腔内化疗。GOG 172报道用顺铂联合紫杉醇, 分别行静脉和腹腔内化疗, 在腹腔内化疗前, 先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手术后残留肿瘤的最大直径≤1cm) , 化疗后随访16个月, 结果在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上, 腹腔内化疗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正是基于此项研究, 2006年,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荐使用腹腔内化疗。然而, 由于使用的是顺铂而非卡铂, 导致这种治疗方式的副作用稍高。为了向腹腔内注入药物, 也需要留置导管, 这样就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 目前向世界范围推广这种化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临床上已有部分医师采用腹腔内化疗, 另外一些仍然使用卡铂联合紫杉醇行静脉化疗。

新辅助化疗可能是卵巢癌治疗方式上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55791试验随机选取了718名IIIC-IV期的卵巢癌患者, 让她们进行3个周期的化疗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之后再化疗3个周期, 或者手术后行6个周期的化疗, 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和传统治疗相比, 在疾病无进展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别, 但是降低了死亡率, 它可能成为治疗进展期卵巢癌的标准方案[4]。

1.2 复发卵巢癌。进展期的卵巢癌容易复发, 进一步的治疗取决于患者对铂类化合物的敏感程度。

1.2.1 对铂类敏感的复发卵巢癌。

每个复发患者都应该进行个体化治疗, 包括对铂类的敏感性、药物毒性、用药方式等。只要没有禁忌症,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研究表明, 卡铂或顺铂与紫杉醇联合使用, 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单用卡铂[5]。因此, 此类患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用铂类药物。

1.2.2 对铂类耐药的复发卵巢癌。

对于这类患者来讲, 联合用药还是单用药都需要个体化的选择。这类患者可用的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托泊替康、阿霉素、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脂质体、2, 2-二氟脱氧胞嘧啶核苷、长春瑞滨等。

1.3 靶向治疗。

最近10a来, 前沿医学进行了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抗血管生成剂-贝伐单抗用于卵巢癌II期的疗效较好, 它能够通过阻止新生血管的生成来阻止新肿瘤生长。对复发和耐药的卵巢癌, 单用贝伐单抗有20%的反应率[6,7]。

2 子宫内膜癌

2009年, 子宫内膜癌的新增病例数为42160人, 死亡7700人[1]。大多数腺癌可以在早期被检测出来, 此时肿瘤未浸润到子宫外, 因此预后较好, 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 II期达83%。辅助化疗常被用于高危细胞亚型的早期患者, 如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进展期和复发患者。最有效的药物是顺铂、卡铂、阿霉素和紫杉醇。

2.1 早期高危患者的辅助化疗。

高危子宫内膜癌如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占子宫内膜癌的10%~15%, 这两种类型的肿瘤具有很强的浸润性, 即使早期也容易复发, 并且预后很差。回顾性研究表明, 这类患者需要采用全身化疗, 联合或者不联合放疗。74名I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患者使用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疾病无进展率和生存率都得到了改善[8], 接受过腔内近距离放疗的患者没有出现阴道转移。透明细胞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类似, 因此把它们做相同处理。

2.2 进展期和复发的子宫内膜癌。

顺铂是最有效的单药, 在联合化疗方案中, 常用顺铂联合阿霉素或紫杉醇进行化疗。EORTC证实[9], 顺铂联合阿霉素化疗的生存率为43%, 单用阿霉素仅为17%, 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顺铂联合紫杉醇的药物反应率高,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 是目前最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10]。

3 宫颈癌

对于宫颈癌来说, 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80%~90%, II期患者为50%~65%, III期为25%~35%, IV期患者为0%~-15%, 大约有80%的复发患者只能存活2年。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体积的大小, 肿瘤细胞浸润子宫间质的深度、子宫旁组织及血管是否侵袭和神经内分泌因素。

3.1 早期、进展期及复发宫颈癌的传统化疗。

早期患者一般行手术治疗, 而对于进展期和复发患者,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荐使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如果不能耐受手术和/或放疗治疗, 那么全身化疗将是他合理的选择, 最有效的单药是顺铂。为了找到好的联合化疗方案, GOG204实施了III期随机对照实验, 将顺铂分别与紫杉醇、2, 2-二氟脱氧胞嘧啶核苷、长春瑞滨或托泊替康联合应用, 结果显示顺铂与紫杉醇联合效果最好[11]。

3.2 生物制剂。

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 有许多生物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来改善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和生存率, 较常见的有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GOG进行了II期试验, 用贝伐单抗来治疗复发的宫颈鳞癌患者, 结果显示药物反应率为11%, 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个月或者更长[12]。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来验证。

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60~72岁, 平均年龄 (66.3±3.1) 岁;绝经年龄41~58岁, 平均年龄 (50.3±3.2) 岁;绝经年限3~23年, 平均年限 (12.8±2.4) 年;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妇科肿瘤。其中良性肿瘤64例, 包括子宫肌瘤38例, 子宫腺肌瘤5例, 卵巢良性肿瘤11例, 输卵管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56例, 包括宫颈癌28例, 卵巢癌18例, 子宫内膜癌10例。

1.2 方法

对12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 对其临床症状、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手术治疗、麻醉方法、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总结老年妇科肿瘤疾病的临床特点。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最为常见的症状为绝经后无痛性阴道出血与腹部包块, 120例患者中, 表现有无痛性阴道出血72例, 占比为60.00% (72/120) ;表现有腹部包块患者64例, 占比为53.33% (64/120) 。

2.2 肿瘤与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的相关性

患者绝经年龄低的恶性肿瘤发生占比低于绝经年龄高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绝经年限长的患者, 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绝经年限短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术前合并症

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患者4 3例, 占比为3 5.8 3% (43/120) ;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2例, 占比为18.33% (22/120) ;合并有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5例, 占比为20.83% (25/120) ;少数患者同时有2种及以上合并症。

2.4 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

120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手术治疗, 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患者68例, 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37例, 接受经阴道切除肿瘤术12例,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接受姑息手术治疗3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78例, 其余均接受全麻患者42例。术后并发症是以尿潴留、电解质紊乱、感染等为主。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宫颈以及卵巢是发生老年妇科肿瘤的常见部位。在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占比较高;在恶性肿瘤中, 宫颈癌、卵巢癌占比较高。恶性患者通常在绝经后出现腹部包块、无痛性阴道出血症状;因此在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 应积极进行疾病诊疗,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免错失肿瘤治疗的最佳时间[3]。女性在绝经后, 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会有所增加, 因此建议绝经后的女性应每隔0.5~1年进行1次体检, 排查肿瘤病变风险[4]。

对于老年妇科肿瘤患者而言, 肿瘤切除术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作为首选疗法。但老年患者的各器官功能减退, 机体免疫力低下, 耐受性较差, 会增加其围术期风险[5], 使其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影响其术后康复效果。故对于老年妇科肿瘤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为手术治疗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其围术期应要好并发症预防。尽量为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 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等优势, 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均较为理想, 且不会致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6]。

此次研究中, 对我院近1年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 得出腹部包块、无痛性阴道出血是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常见表现;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与患者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相关;患者术后易出现尿潴留、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对以上结果进行总结得出, 老年女性应积极参与体检, 对于绝经年龄低、绝经年限久的腹部包块、无痛性阴道出血女性应予以重视, 预防恶性肿瘤。在肿瘤患者的围术期, 应积极进行并发症防治。

摘要:目的 本文就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研究其病历资料, 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绝经年龄、肿瘤分类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包块、无痛性阴道出血是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常见表现;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与患者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相关;患者术后易出现尿潴留、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结论 临床中对于绝经年龄低、绝经年限久的腹部包块、无痛性阴道出血患者应予以重视, 预防恶性肿瘤发生。在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 应积极进行并发症防治。

关键词:老年妇科肿瘤,绝经,临床症状,恶性肿瘤,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何雪莲, 王晓银, 庄琳, 等.老年妇科肿瘤116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 2014, 20 (15) :2837-2838.

[2]李芳琳.老年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 (2) :326-328.

[3]王永莉, 廖丹英.老年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20) :69-71.

[4]周惠玲, 程秀华, 甘燕玲, 等.经络弹力袜预防老年妇女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20) :5882-5883.

[5]朱彦迪.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生大黄对促进老年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肠蠕动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 2016, 15 (2) :158-160.

孔为民:常见妇科肿瘤的防治 篇10

“治疗肿瘤最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妇女朋友们应该定期进行妇科查体;对一些妇科肿瘤的早期信号予以充分的重视。如不幸患有妇科恶性肿瘤,应充分相信现代医学的水平进行积极的治疗。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以防复发。”

——孔为民

人们越来越关注妇科肿瘤,一方面是它对女性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是它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该如何应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在就来跟着孔为民主任一起了解妇科肿瘤的相关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尽一份力做好防治工作。

了解妇科肿瘤

常见的妇科肿瘤

人类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长肿瘤,生殖系统也不例外。按肿瘤的生长特点及危害程度,常见妇科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的妇科肿瘤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等;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按发病部位主要包括外阴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这5种。其中前3种妇科肿瘤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总体5年生存率大约70%;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预后更好,侵蚀性葡萄胎的5年生存率近100%,绒癌的5年生存率在80%左右;卵巢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总体5年生存率在30%~40%左右。

妇科肿瘤的危害

宫颈癌、卵巢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尤其是卵巢癌,治愈率比较低,5年生存率在30%~40%左右,大多数病人最终会死于肿瘤。而宫颈癌,由于目前普查普治广泛的推广,总体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国内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推广得比较好,农村及边远山区相对差一点,边远山区晚期宫颈癌还比较多。另外宫颈癌虽然发病率在下降,却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这也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关注宫颈癌

子宫颈癌(宫颈癌)是起源于宫颈(子宫的开口)的癌症。宫颈的细胞开始异常地生长后,有时如果不给予治疗,它们就会发展为癌。但是,这些早期改变(癌前病变)也可以自行消失,而不引起症状。

宫颈癌与性行为的关系

宫颈癌的发生与性行为的关系是肯定的,有了性行为才有可能患宫颈癌。一些人因此判断宫颈癌是性传播疾病,但是宫颈癌不具有传染性,只有导致宫颈癌的病毒会传染。

宫颈癌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HPV感染不治疗就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力自行消失;但是有时,HPV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多年,使某些妇女最终发生子宫颈癌。

宫颈癌并不是性传播疾病,但是HPV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在男性和女性都相当常见。感染HPV的妇女中,只有少数发展为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几年后,其中部分人可以在感染HPV多年后发展为子宫颈癌。应该强调的是,只有极少数感染HPV的妇女最终会发展成宫颈癌,所以说感染HPV不等于一定会患宫颈癌。

所有有过性生活的女性,都有患宫颈癌的潜在危险,因为有可能感染HPV。目前,最佳的宫颈癌预防措施是通过筛查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在其发展为子宫颈癌之前及时进行治疗。

宫颈癌的治疗原则

宫颈癌分为4期,即I、II、III、IV期,每期又分为a、b两个亚型。原则上,IIa期以前的首选手术;IIb以上的首选放疗或同步化放疗。

当然IIa期以前的病人如不能耐受手术者也首选放疗。需要切记的两点是:宫颈癌是可以通过单独放疗就可能得到根治的恶性肿瘤,而且任何期别的宫颈癌放疗效果都不比手术差。

怀孕后发现得了宫颈癌怎么办?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孕前检查应常规包括宫颈癌的筛查。孕期合并宫颈癌的治疗原则主要根据孕周的大小及宫颈癌的分期。

如果是在怀孕中晚期发现早期宫颈癌,可以观察为主,在生育之后再进行治疗。如果是怀孕早期发现晚期宫颈癌,应该积极尽早的治疗宫颈癌;如果是怀孕晚期发现晚期宫颈癌,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前分娩。

切除子宫会影响性生活吗?

在做子宫切除手术时,很多女性会有一些顾虑,担心无法有正常性生活。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女性在性生活中获得快感的来源主要是阴道中下段的刺激,和子宫的关系不大。一些女性在切除子宫后,由于没有了担心怀孕的可能,性生活甚至有可能变得更加和谐。

手术后,医生都会建议尽早开始并维持正常的性生活,这样有利于调节夫妻感情,为病人的康复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妇科肿瘤相关问题解答

怎样早期发现妇科肿瘤?

要注意妇科肿瘤的常见信号,比如妇女白带带血,不规则的阴道流血,绝经后流血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腹痛要予以重视。

突发剧痛有可能是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持续性剧痛可能是晚期肿瘤;持续性地隐痛有可能是炎症。还有腹部触及肿块要予以重视,及时就诊。

事实上,妇科肿瘤仅依靠自检还是不太容易发现的,所以定期进行妇科查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妇检合适呢?

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体检尚无统一定论,要根据各种疾病的自然史和个人情况具体考虑。

目前建议:自30岁开始普查,为避免假阳性,间隔一年再查一次,根据第一、二次的检查结果列出重点高危人群(如HPV病毒感染和性病患者等),和高危人群(如初次性交年龄在18岁以下、性生活紊乱、经期卫生不良、宫颈糜烂等)。然后重点高危人群应每年查一次,高危人群每两年查一次,非高危人群每三年查一次,两次阴性后每五年查一次,两次检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病变。

对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的筛查,应每年检查1~2次,如出现症状及早就医。

子宫肌瘤需不需要积极治疗?

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并不会影响生命安全,卵巢囊肿也是如此。子宫肌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医生一般不鼓励吃药,大多主张复查动态观察肌瘤的变化,有的肌瘤比较小的一年查一次,肌瘤比较大可以半年做一次B超。

定期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恶变,因子宫肌瘤有0.5%的恶变率。但是这种恶变一般都发生的绝经后的妇女,而且肌瘤比较大才容易恶变,因此没有必要为子宫肌瘤过度紧张。

妇科肿瘤手术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调整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 很多病人做完手术后背负着很重的包袱,觉得做完手术后就等着哪一天复发,这对病人来说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很多病人觉得癌症五年生存率就是只能活五年,实际上,判断癌症治疗的效果分为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就是治疗后短期的效果;我们常用5年生存率来判定肿瘤治疗的远期疗效,这是因为一般五年以内没有复发,那基本上以后也不会复发了,因此所谓的五年生存率就是肿瘤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的概率,所以我们说五年内存活率70%实际上就相当于是70%的治愈可能。

定期检查 手术等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一定要主动到医院定期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并尽早进行治疗。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推荐肿瘤患者的饮食是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身体的康复提供营养支持。

上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一篇:加强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