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税收竞争

2024-05-02

国内税收竞争(精选八篇)

国内税收竞争 篇1

1 国内纵向税收竞争的线性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对国内纵向税收竞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性分析, 对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关系的探讨没有数据上的支持。本文通过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收入对比, 分别建立了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来进一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1.1 数据的选取

选取1998—2008年我国各省的中央税收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数据, 并计算二者之间的比例作为自变量。同时, 选取1998—2008年各省的GDP总量数据并且计算其增长率, 以增长率作为因变量。研究样本即为1998—2008年31个省市的相关指标所构成的面板数据集, 因为采用面板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的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

1.2 线性回归分析

1.2.1 模型的构建

建立GDP增长率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比例的函数关系模型 (见图1) , 目的是研究二者之间负的相关关系如何定量表示, 即用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比例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下面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被解释变量:RGDP表示GDP的增长率

解释变量:P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比例

考虑到上年度的GDP增长率会对本年度的GDP增长率产生影响, 即存在动态影响关系, 故将RGDP的滞后一阶变量纳入到自变量中, 从而构建研究需要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RGDP=α+β×RGDP (-1) +γ×P。

1.2.2 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针对上述模型, 采用一阶差分广义矩法估计进行模型估计, 一阶差分广义矩法估计的一致性在于所选择工具变量的有效性, 即采用Sargan检验法。Sargan检验的原假设为:过度识别限制是有效的, 即工具变量有效。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 Sargan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r-k的χ2分布 (r是工具变量的秩, k是待估参数个数) 。上面Eviews分析结果给出了J统计量和工具变量的秩r (J统计量即为Sargan统计量) , 据此通过scalar pvar=@chisq (J, r-k) 命令就可以求得检验的P值。此模型对应的P值是0.31, 即P >0.05, 故不拒绝原假设, 认为工具变量有效, 所以此模型估计合理。

回归结果对应的模型方程即为:

RGDP =-0.0053RGDP (-1) -0.0308P

t= (-70.23) (-100.83)

1.2.3 模型的结论

根据上述模型回归结果, 结合2007年与2008年的税收收入比例与GDP增长率的散点图, 可以发现:GDP增长率、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比率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和GDP的增长方面, 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比例越高, GDP的增长率具有降低的趋势越明显, 即中央政府收取的税收收入越多, 地方政府收入与其相差越大, 越不利于经济增长。反之亦然, 见图2。

1.3 线性相关分析

1.3.1 模型的构建

建立中央政府税收收入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函数关系模型, 目的是研究二者之间正的相关关系如何定量表示, 即用中央政府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下面通过定量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被解释变量:ZY为中央政府税收收入

解释变量:DF为地方政府税收收入

根据这个拟建立简单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zy=f (df) 。本节选取样本容量11年, 即1998—2008年。在这11年期间,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不断增加, 但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增幅大于地方政府, 见图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1.3.2 模型分析

利用1998—2008年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各自的税收收入总额进行分析, 从以上的图表的样本数据可以分析得出, 中央政府税收收入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存在一定的指数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Y=AXα, 并将其作简单线性形式为, LnY=c+α×LnX, 其中c=LnA。运用E-Views软件OLS估计, 该模型参数α得到如下结果:

LnZY=-0.632062+1.095842LnDF, t=27.69107 R2=0.988399 F=766.7952

1.3.3 一般统计检验

由于本模型是时间序列, 所以为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模型中采用ADF检验, 经过检验后发现若只有截距项, 那么检验不通过, 反之, 通过检验, 数据是平稳的。由于R2=0.988399, 所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给出显著性水平α=0.05, n=11, k=1, 查F分布表, 得临界值F0.05 (1, 11) =1.7959, 而得到的统计量F=766.7952, 显然F>Fa, 所以方程是显著的。查t分布表, 得临界值ta/2 (n-k) =t0.025 (11) =2.20, 由E-Views软件得到的统计量t=27.69107, 显然t>ta/2, 所以该变量是显著的, 故一般统计检验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收入有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 地方税收每增加1个百分点, 中央增加1.095824个百分点, 充分反映出我国中央政府税收收入和地方政府税税收收入的密切关系。

1.3.4 模型的结论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图如图4所示:无论是以中央政府, 还是以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为因变量, 税收收入都是在以向上倾斜45o线为界限的范围内变动, 而不会偏差很大。可以看出,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二者的增长幅度和变动方向都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且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大于地方政府。所以二者的同方向变动反映出在中央政府收入保证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也在一直扩大自己本身的税收收入。在纵向税收竞争中, 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地方政府自身掌握的经济资源与中央政府进行着预算外和制度外的税收竞争, 见图4 (a) 、 (b) 。

通过以上两个模型, 在国内纵向税收竞争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的优势地位, 也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利用其资源摆脱劣势地位的手段, 存在着恶性的纵向税收竞争。

2 我国恶性纵向税收竞争产生的原因

2.1 我国分税制体制的不完善

分税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中央事权和财权划分的不合理, 财税体制本身的不对等, 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不平衡。目前我国税收立法权的划分现状是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及全国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大税种和有潜力的税种都列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中, 中央集权导致的是中央政府对中央收入的过分关注, 而地方政府几乎没有话语权, 造成了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缺失, 这使得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纵向税收竞争中, 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变相的手段来维护本级政府的利益。表现出的特征是一方面独立主体对经济利益的渴求, 另一方面是被遏制的经济权利和无规则的税收竞争游戏, 使得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纵向税收竞争中使用不同的手段在夹缝中求生存。

2.2 不合理的税收计划考评体系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定式的影响, “依法治税”不得不让位于“任务治税”, 造成地方政府钻税收计划的漏洞, 规避中央税收负担。而我国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内容, 政绩观成为纵向税收竞争的驱动力。为了增加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GDP 的增长, 地方政府使用各种变相手段, 使上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损害, 违背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3 我国现行财税体制运行的宪政缺失

我国目前宪政缺失, 对税收立法权缺乏法律约束, 导致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同时缺乏对税收立法权的法律规制还导致具有税收性质而不以税收形式出现的收费、基金等政府收入泛滥, 且游离于预算之外, 支出随意性较大, 导致社会非税负担加重。另外, 缺乏对税收行政执法权的法律约束, 税务机关的征收自由裁量权缺乏必要的监督, 税收收入的数量多少成为税务机关征管的目标, 税收计划经过层层加码后由预算目标演变成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最后缺乏对财政支出的法律约束, 财政支出项目不透明,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增加了纳税人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在缺乏用税权法律约束的条件下, 政府支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纳税人急需的养老、医疗、失业、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财政支出的“缺位”与“越位”问题并存且相当严重。

3 构建我国国内纵向税收竞争的新模式

纵向税收竞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财政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原因, 在于我国高度集中的税收立法权和分散的税收执法权并行。因此, 我国合理的国内纵向税收竞争模式应主要从税收宪政的角度来构建。

3.1 推进税收立宪, 规范税收立法制度

在税法体系中, 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 在税收体系中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应尽快建立税收基本法, 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照税收基本法的规定进行各种税收活动, 达到各方税收效益的最大化和合理化。此外, 税收宪政的目标在于明确税收立法权, 防止税收立法权的滥用。要求各级政府之间的权益和义务的对等, 即要求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相当的税收立法权, 使地方政府有合理的途径维护本级政府的利益, 同时, 在权利和义务方面, 建立健全双方的约束机制, 通过税收立法约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非规范性的纵向税收竞争, 增强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3.2 加强宪政对税收相关法律的约束

虽然我国的财税体制一直在进行改革和进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体制仍离宪政体制相距较远。在矫正恶性纵向税收竞争时, 我们要加强宪政对税收相关法律的约束。

(1) 加强对税收立法权的法律约束, 税收计划的制定要结合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 使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通过对税收立法权的约束规制具有税收性质的非税收入, 减轻纳税人因纵向税收竞争而增加的税收负担。

(2) 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法律约束, 加强对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使税收计划不再是一个政治目标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目标。

(3) 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法律约束, 使财政支出项目透明,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 减少纳税人不必要的税收负担。改善纳税人急需的养老、医疗、失业、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 解决财政支出的“缺位”与“越位”问题。

通过宪政对财税体制的弥补, 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 防止上下级政府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引起征税过度, 从而加重人民负担和社会成本, 歪曲国内纵向税收竞争。

3.3 坚持依法治税和以宪治税的统一, 建立正常的纵向税收竞争机制

坚持依法治税和以宪治税的统一, 纵向税收竞争要有税收法律的规制, 在正常的司法运行机制内进行。同时要加强税收法制的完善和规范, 促使其对纵向税收竞争的监督和约束。纵向税收竞争和依法治税是相辅相成的, 法律是保障纵向税收竞争的有力手段, 而纵向税收竞争也促使着税收法律的不断完善。同时以税收宪政为改革目标, 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税收宪政的改革要求中央放权, 在放权的同时我们要遏制住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行为, 防止预算外和制度外的变相纵向税收竞争。地方政府的官员也要对税收宪政有深刻和正确的认识, 把纵向税收竞争引导到加强市场、消除市场障碍的方向上, 自觉维护税收宪政。所以, 只有加强税制和税法的改革, 坚持依法治税和以宪治税的统一, 做到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落实, 才能真正建立合理的国内纵向税收竞争机制。

摘要:目前我国学者对国内纵向税收竞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性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建立线性相关和回归模型分析了政府在纵向税收竞争中的地位, 对由此引发的恶性纵向税收竞争分析了其原因, 并从税收宪政的角度对于构建合理的国内纵向税收竞争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税收竞争,纵向税收竞争,宪政,税收宪政

参考文献

[1]尚铁力, 王娜.我国纵向税收竞争的格局、表现及对策[J].税务研究, 2008 (10) :34-37.

国际税收竞争的利弊 篇2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税收竞争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应对国际税收竞争已经逐步被各国政府和世界经济组织提上议事日程。税收竞争实际上是政府的制度竞争。它可以在国与国之间发生,也可以在一国的不同地区之间发生。适度的税收竞争有利于国家扩大税基、降低税负,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促进国际经济发展及税收中性原则的贯彻。过度的国际税收竞争是有害的、恶性的。要正确认识国际税收竞争的好处与不足,才能充分发挥税收在经济发展中得作用。

【关键词】国际税收;竞争;适度竞争;应对措施

一、国际税收竞争概述

(一)国际税收竞争的概念

税收竞争是各国(地区)通过税收手段,引导资源流动,维护本国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行为。税收竞争既有小范围的即一国之内各地区间的竞争,也有较大范围的即各经济区域间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资源在国家间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小,国际间的税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国际税收竞争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各主权国家通过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甚至施行避税地税制等方式,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吸引国际流动资本或经营活动、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行为。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特征

国际税收竞争除具有竞争的一般特征外,作为一种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又有其特有的特征。

1.国际税收竞争的主题是各个主权国家;

2.国际税收竞争的目的是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

3.国际税收竞争的工具是单方面运用的税收政策;

4.国际税收竞争行为具有负外部性。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利弊

(一)国际税收竞争的有利方面

一般认为适度税收竞争具有正效应,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首先,国际税收竞争有利于实现税收中性原则。按照税收中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应尽可能减少对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基础性作用的扭曲,减少对经济运行干扰的负面作用,影响资源配置。各国为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纷纷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措施,这将减少税收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同时,由于国际税收竞争,各国的税制结构纷纷改革。生产要素经营地点的决策,将侧重于考虑低税负国家的投资。通过各种税收优惠,可以引导外国资本在国内产业流向和地区流向,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1.适度的税收竞争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税收竞争的直接表现和结果是税率的降低及税负的减轻。低税收能吸引资本流入,从而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由于税负降低,使得政府的收入受到限制,促使政府提高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因而参与税收竞争,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国家,有利于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和经营环境,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

2.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价格信号所引导的产量能够使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税收的出现造成了价格的`扭曲,损害了价格作为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效率损失。通常认为,高税率、歧视性的课税范围和规范的税制内容等都将作用于经济,影响纳税人的决策和行为,从而破坏税收中性。而在税收竞争浪潮的冲击下,各国纷纷施行扩大税基、降低税率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

3.税率降低使得扭曲减少

基于全球视角,税率降低带来的全球性税负减少将从整体数量上削减了税收的额外负担,从而使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优化,提高了国际经济效率。扭曲作用的削弱还来源于税基的扩大。税基的扩大拓宽了税收政策工具调节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歧视性课税范围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诱导作用。

4.国际税收竞争调动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

促进效率提高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与国纷纷展开减税竞争、以低税率优惠吸引国际游资。从而从制度设计上减轻了投资者的税收负担水平,调动了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国际税收竞争能促进各国之间,包括各地区之间税收负担水平的均衡实现,有利于投资者在投资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5.加速了世界性税制改革的步伐,是世界税制结构出现趋同化

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税收竞争更加激烈,各国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竞相对本国现有的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一国的税制改革引起许多其他国家类似的改革。这样一国政府主观上力图以本国优惠的税收制度吸引外资流入,另外面对世界各国日新月异的税收制度改革而不断的调整变化,最终在客观上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税制差异的缩小,使世界税制结构出现竞争同化。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弊端

国际税收竞争还会有消极的作用,这种消极作用是以过度的恶性的税收竞争为前提条件。

1.侵蚀税基

一方面,过度的国际税收竞争会导致各国减少财政收入,不仅会使公共产品提供不足,而且会使各国政府运用政策工具管理经济的能力大大削弱。恶性的税收竞争甚至导致财政破产。另一面,有害的税收竞争过程中,税基向低税或者无税国转移,迫使各国相应降低本国税率,被动调节税收政策,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税基侵蚀。还有,国际税收竞争强化了国际避税动机,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之间的税制差异、各国涉外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法的漏洞,套取最大的税收利益,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受控外国企业等多种手段,将其在全世界的应纳税额减到最少,造成参与竞争的各国税收利益流失。

2.扭曲税负

有害的税收竞争会扭曲税负的分配,引发新的不公平。为吸引流动性强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各国降低对这些要素的税率,这实际上是对流动性弱的生产要素如劳动、消费等课以重税,间接转嫁了税负。对流动性若的经营活动增加税负的直接后果将是减少就业、降低消费;以个人所得税为载体的国际税收竞争会直接引导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高科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将从高税负国家流向低税负国家。智力流出国在蒙受巨大的无形损失后,不得不花费更大代价去吸引人才、技术,其中必然伴随各种形式的新的税收优惠,由此可能进一步加剧国际税收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3.破坏税收中性

按照税收的中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应尽可能减少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基础性作用的扭曲,减少对经济运行的干扰和负面作用。但当一国试图通过提高税率增加公共收入时,那些容易流动的要素如资本就会转移到税率较低国家去,这样无疑削弱了一国自主运用经济政策的能力。国际税收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投资人的正常选择,可能使资源从最能得到有效使用的地区流到使用效率不高但是有税收优惠的地方,导致国际资源的地域流向发生扭曲,严重破坏了税收中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海飞,谢颖.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税收问题探析[J].涉外税务,(8).

[2]邓立平,陈涛.当代西方国际税收竞争理论评述[J].税务研究,(7).

[3]邓立平.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研究:理论框架[A].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文集[C].中国税务出版社,.

[4]郑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税收政策[J].涉外税务,2002.

[5]梅春国.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税收竞争及其对我国税制的挑战[J].涉外税务,2001.

[6]陈涛.国际税收竞争与生产要素的税负分布[J].税务研究,2002(9).

[7]曾国祥著.税收管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8.

[8]余竣梅,魏佳.从国际税收竞争走向国际税收合作[J].涉外税务,2003(3).

[9]薛钢等.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认识及规范[J].涉外税务,(8).

国内融资租赁的税收制度分析 篇3

关键词 融资租赁 改革 税收优惠

一、基本概念

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财务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它的具体内容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并且承租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规定履行完全部义务后,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然不能确定的,租赁物件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由于其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適合中小企业融资。此外,融资租赁属于表外融资,不体现在企业财务报表的负债项目中,不影响企业的资信状况。这对需要多渠道融资的中小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一般而言,融资租赁有以下几个方面法律特征:(1)由三方当事人和两个合同构成,融资租赁合同由出租人与供货商签订的购买合同和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的租赁合同构成;(2)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方在租赁期间内对租赁物保留所有权,承租人仅享有使用权;(3)融资租赁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一般不得在合同期限内以任何理由撤销,即不得中途解约,但在少数情况下允许解除;(4)出租人一般不承担租赁物瑕疵的担保责任。

现代租赁理论认为融资租赁具有四大功能,即促进投资、融资、促销和资产管理。其中融资功能主要是针对于无力一次性给付物品全部价款而又有购买需求的当事人。物品供应商可能因为认为求购方资产负债信用不足或债务金额过大,不愿意赊销,于是出租人应承租人需求购买租赁物品,而将租赁物所有权攥在手上,靠在一定期间内回收租金取得收益。如此,承租人可以取得需求而无力一次性给付的物品使用权,供应商可以有效地避免对方债务不履行的风险,而出租人相当于为承租人投资,在租金收入中收回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我国融资租赁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融资租赁在营业税和印花税上所要缴纳的税金少于一般租赁,但由于融资租赁的支出在会计分录中被资本化,故不能成为所得税税前扣除中的营业成本,不及一般租赁的租赁支出可抵扣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豍而和一般销售活动相比,融资租赁要缴纳的税金在流转税、印花税上都低于一般销售,在所得税上还享有加速折旧的特别优待。

但在实践中几乎所有融资租赁的优惠政策只有我国融资租赁市场上的小部分企业,即对经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才能全部享受得到。在营业税和所得税方面,大量未经行政批准的融资租赁企业在税收政策上遭受着巨大的不公平待遇,并面临着税负征收不统一、实践操作混乱的局面。豎

在流转税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将融资租赁定性为金融业务,对行业的进入进行极为严苛的管制。其规定只认可经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对于这部分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征收营业税,不征增值税。其他单位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增值税;未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营业税。在实际上,该规定就是将没有经过审批的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租赁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的,认定为一般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将租赁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认定为一般租赁行为,以租金全额征收营业税。

另外,未经审批的融资租赁企业之间的税负也存在着不平等,被认定为销售行为的融资租赁被征收的税金显然大于被认定为租赁行为的融资租赁。1994年的税制改革分别确定了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以销售为主的纳税人一般适用增值税,以服务为主的纳税人一般适用营业税,这种人为设定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分别调节其实是割裂了货物与劳务之间的经济联系。融资租赁既包含了融资服务的销售行为,又包含了设备租赁的服务行为,很难准确地分别适用增值税或营业税,在税收实务中强调这种区分,不仅给税务人员的判定操作造成困扰,也容易造成未经审批的融资租赁之间的税负不公。

三、总结

在国内有很多事实未经行政批准的融资租赁企业,如果在缴纳增值部分的税款的时候被认定为一般租赁行为,所缴纳的营业税与一般租赁一样重,而在缴纳所得税时又得不到一般租赁的税前抵扣,其税负反而比一般租赁更重了。融资租赁本来是具有一般租赁所不具有的融资特性,有着自身独特而广阔的需求市场,并且比一般租赁对拉动投资等有着更大的作用,有很强的社会溢出效应,应当予以优惠政策鼓励。但在我国,未经批准的融资租赁业务的税负反而重于一般租赁业务,而行政审批的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少、经营范围相对狭窄,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因而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被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和过于严苛的行政管制扭曲,得不到充分的发育。

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内资融资租赁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作用,应该改革现行的中国内资融资租赁领域的税收政策。第一应该逐步放开融资租赁市场,取消审批体制内外企业税负的巨大差异。第二,应该树立融资租赁业作为一类独立经济业务的观念,制定统一框架下的各层级融资租赁法律法规,取消零散在各不同层级的规范中关于融资租赁的相互冲突的规定。第三,应该建立独立的融资租赁税收制度,对融资租赁实施统一、公平、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

注释:

豍窦伟,李炜.融资租赁相关税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税务,2010(10).

豎付容.制约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法律瓶颈及其破解[J].法学,2006(7).

有害税收竞争及其启示 篇4

一、OECD有害税收竞争的提出

OECD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组织, 共包括30个重要的发达国家, 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都是其成员国。20世纪80年代, 美国里根政府就曾通过降低税收的手段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后来的英国、爱尔兰等国也随即效仿, 从而掀起了税收竞争的浪潮。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缺乏, 也纷纷降低税率, 以吸引外国资本。但是并非所有国家都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投资。许多高税率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则表示强烈反对, 认为税收竞争将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从而进一步导致公共物品提供的减少。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 OECD对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特别是避税港的税收政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1996年5月, OECD成员国部长会议要求OECD组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抵制由于避税港有害的税收竞争而造成的对投资和融资决策的扭曲效应以及对侵蚀国家税基的影响。1998年, OECD公布了《有害税收竞争:一个正在出现的全球性问题》, 界定了有害的税收优惠制度和避税港概念, 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以抵制有害税收竞争。

1、OECD确定的有害税收竞争标准

《OECD报告》概括了有害的优惠税制有四个特点。

(1) 无税或实际税率很低。一国提供免税或仅有名义税率而实际税率却很低, 本身就被视为提供非居住者进行国际避税的场所。

(2) 优惠税制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当一国在税收上采取所谓“环形篱笆”时, 依据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国内经济予以部分或全部隔离。所谓“环形篱笆”政策, 是指一国为了吸引外资而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仅允许非当地居民享受。其具体方式有二:一是明示或默示地规定居民纳税人不得利用其税收优惠政策, 即指该规定仅为非居住者才能享受, 是指一种“超国民待遇”;二是明示或默示地禁止从该税收优惠政策中受益的企业在其国内市场营业, 即指其税收优惠规定限定为国内某一特定地区享受。

(3) 缺乏透明度。立法和行政规定缺乏透明度, 不但有助于投资者避税, 更助长非法活动。有些国家立法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将投资者的相关信息提供给税务稽查机关, 如此一来, 他国即无法通过税收协定或其他双边互助协定取得相关信息。

(4) 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一国为了吸引境外投资者, 通常提供法律或行政帮助或其他保护措施, 使得个人得以逃避税务机关的稽查, 其相关资料将不能被其母国的税务机关通过相互交换而取得。

为了确保1998年报告得到真正实施, OECD理事会对成员国政府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并对各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2000年6月26日, OECD提出了一份新的报告, 认为OECD成员国中实施的47种税收竞争措施都具有潜在有害性, 并且具体列出与此有关的一些机构的名字, 规定这些机构的有害税收竞争措施必须在2003年4月以前消除。

2、欧盟对待税收竞争的态度

由于欧盟的许多成员国都是OECD成员国, 因此, 他们对待税收竞争的态度跟OECD相似, 而且他们在1997年就通过了防止有害税收竞争的行为准则。2001年7月11日, 欧盟发起了一场对国家援助进行调查的运动, 矛头直指8个欧盟成员国的11项企业税收制度, 可以说这场运动加剧了欧盟内部消除有害税收竞争的势头。他们首先调查那些和欧共体条约不一致的税收制度是否构成国家援助。如果构成, 那么该国家援助就必须停止执行;如果国家援助已经“支付”, 那么必须立即从受益人那里收回。欧盟还建议另外四个成员国立即修正其税收制度, 以便与欧盟原则保持一致, 否则, 欧盟就可以按正规的公开程序对它们进行调查。

二、我国政府对税收竞争采取的政策取向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很大程度依赖于出口和招商引资,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对我国进行投资, 以及对出口产品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是一项长期的经济政策。然而OECD对有害税收竞争的提出给我国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实际上, 有害税收竞争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恶性的竞争态势。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 私开减税口子, 以各种名目给予多种税收返还, 分别以不同的, 甚至于竞相攀比的优惠条件来争夺投资。2003年年初, 位于长三角地带的部分城市在举办联合招商引资会时, 不顾其区域合作背景, 竞相用土地“跳楼价”来展开竞争。此类政策优惠大比拼的结果只能是“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最终导致的是国家税收的大幅度流失。另外, 无序的税收优惠也容易导致经济租金, 一些税收优惠对象之外的经济行为主体为了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有可能向有关政府部门寻租, 从而产生了新一轮的社会问题, 即腐败现象的滋生。这一恶性竞争的现象终于引起国内高层部门的重视。2004年年初, 国家税务总局开始了对全国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清查工作, 清查的结果表明, 在全国2527个开发区中, 共查出1000多家企业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问题, 接近全部被查企业的一半。检查中还发现不符合新办企业条件的企业享受了新办企业税收优惠、扩大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提高优惠比例、延长优惠期限、违规减免税收等问题。违规企业累计少缴税款4.3亿元。税务机关同时清理出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地方违规涉税文件88份。与此同时, 7月份税务总局展开了对各地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尽管我国目前大幅度减税没有可能, 但适度减税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税收竞争日益加剧的国际环境, 对我国实施适度减税政策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正在逐渐好转, 为适度减税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还有一点就是我国已经是WTO成员国, 其经济运行规则必须与其一致, 有害税收竞争的标准一旦被部分吸收进入WTO规则, 我国必将面临全面改革的问题。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用法律手段来控制有害税收竞争成为必要。尽管我国对于税收竞争有一定的法律作为依据 (如《税收征管法》) , 但仍存在法律缺失的情况, 执法力度不强, 受行政干预的程度过多等等, 这也是现今政府间税收竞争走向恶性方向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我国应尽快完善税收法制, 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限制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 做到依法治税, 从严治税, 从源头上遏制有害税收竞争的产生。

三、我国应对国际间有害的税收竞争的对策

有税收征纳行为就有税收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国际间的税收竞争更是不可避免。税收竞争固然存在有害的成分, 因为它减少了全球福利并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和破坏国际经济秩序。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有害的税收竞争是我国今后面临的迫切任务, 当然也是国际税收研究的重点课题。

1、顺应税收国际化趋势

税收竞争既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最终解决有害的税收竞争还是要靠税收的国际化。虽然不可能使全球税收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税制的趋同和一些世界性税种改革正缓慢向全球蔓延:从我国关税税率的逐步降低到增值税的广泛开征, 以至于所得税的降低税率、拓宽税基, 都无不显示着我国渐进性地向税收国际化迈进。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资本市场逐步对外开放, 我国将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随之税收制度与国外的依存度增强。所以, 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直面税收国际化和税收竞争是我国理智的选择。

2、站在国际税收竞争角度重新审视税收主权与协调

在当今现实制度约束条件下, 应对国际间有害的税收竞争最切实可行的措施当数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 这也是OECD国家首推方案。一方面, 为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 要消除税收障碍, 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尽可能跨国流动, 谋求在全球大市场中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在税收主权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税收的协调与合作, 国际税收合作应是两国间税制的全方面的合作, 包括税收信息的交流、税收管辖权和税率的选择以及是否采取资本流动限制等。因而, 我们同时面临着维护税收主权和部分超越税收管辖权的现实选择。

3、从中性与非中性结合的角度规范税收优惠

客观评价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制度, 虽然税收优惠不一定都属于有害的税收竞争范围, 但不能说我国的税收优惠不存在有害的税收优惠成分或者说非规范的税收优惠。如对内、外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税收优惠、过分依赖税收优惠引进外资, 既不符合税收中性原则又产生了过高的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 既不利于公平竞争又不利于税收调控。因此, 从税收中性出发, 从2008年1月1日起统一简化内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从非中性出发, 要保留投资环境较差的西部地区以及特殊产业诸如农林、能源、高技术等需要特殊调控的产业优惠, 并且, 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 动态地逐步减少特殊优惠, 以顺应正常的、公平的国际税收竞争需要。

4、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涉外税法和国际税法, 提升我国的税收竞争力

国际税收竞争和税收协调的现实说明, 一国税制的建设与完善应该放眼国际, 紧密结合世界发展的实际, 使本国税制与当前日益扩大的国际经贸往来相适应, 与不断发展的国际准则相适应, 与更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相适应。因此政府应加快与国际税收防盗网络的衔接, 优化税制, 加强税制的国际化建设, 提升税收的竞争力, 使我国税收制度不断透明、公平、规范, 真正达到税收法治化标准。

参考文献

[1]葛夕良:有害税收竞争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3 (2) .

[2]邓力平:税收竞争辩证观[J].涉外税务, 2000 (10) .

[3]陈贺菁:关于税收竞争的若干思考[J].税务研究, 2001 (2) .

国内税收竞争 篇5

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 它是由事物内在属性决定的, 具有稳定性和应然性。而作用则不同, 它是事物与外部环境互动后所产生的效应, 具有可变性和实然性。如互联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传播资讯, 这是互联网内部固有的效能。但是受众 (外部环境) 与互联网互动后所产生的效应则是可变的, 有人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的知识, 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发展, 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有人却通过互联网获得了不良信息, 从而可能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产生了消极作用。

虽然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交融重合, 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法的功能是由其内在属性决定的, 因此, 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可能对社会活动发生影响, 这是法内在的能量和潜力, 也是法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一个标志和属性。因此, 法的功能与法的作用所反映的内涵及所体现的意义有所区别:法之功能是法之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而法之作用则是法之功能在实践中的体现。

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协调相互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按照国际法有关主权和平等原则签订的, 对缔约各国具有约束力的书面协议。一般指关于对所得 (和财产) 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由于此类协定对缔约国有一定的约束力, 在国际法上属于硬法 (尽管没有强制性) 。国内税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税收关系的全部法律规范。其实施是由国家税务机关及司法机关等具有强制力的部门给予保证的, 即国家赋予了其强制性。由于两者都属于法的范畴, 它们的属性是基本相同的, 它们的功能也是基本相同的, 而功能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强制功能方面。另一方面, 由于两者的外部环境是不同的, 它们所外化出的作用是相异的。

二、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的功能比较

从法学的角度并结合法的内在属性分析, 法一般具有强制功能、约束功能、确认功能和保护功能。作为国际法的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都属于法的范畴, 两者的内在属性是相似的, 区别在于两者是否有强制力, 两者的功能区别主要体现在强制功能方面, 并因而在保护功能方面也有所区别。

(一) 两者功能的不同之处

1.两者在强制功能方面不同。

法的强制功能是指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强制性制裁的功能。一般来说, 因为国内法是在某一主权国家内部实行的法律, 主权国家内部有统一的立法、司法及行政部门。而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没有最高的权威机构存在, 使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没有相应的强制力对其进行制裁。

国内税法作为在一主权国家内部实行的规范, 对其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强制力, 因而具有强制功能。而作为国际法的税收协定由于没有缔约国以外的第三方强制力对违反协定的行为进行强制制裁, 因而不具有强制功能。

2.两者在保护功能方面不同。

法的保护功能是指法律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 使之不受侵犯并恢复或弥补被侵害的权利的功能。可见法的保护功能实际上是强制功能的自然延伸, 即具有强制力的法律, 其保护功能才能得以彰显。

作为国际法的税收协定不具有强制功能, 而亦没有保护功能, 当缔约一方违反协定时, 其他缔约方一般只能通过非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具有强制功能的国内税法, 从理论上说, 也应当具有保护功能。

(二) 两者功能的相同之处

1.两者均具有约束功能。

法的约束功能是指法律规范对发生在一定空间及时间内的法律主体的行为具有控制力的功能。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均具有约束功能。

税收协定对缔约国双方均在一定的空间及时间内具有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来自双方对不履行条约义务而可能引起的单方面制裁及国际信誉的丧失所产生的担忧。由此产生的约束力也是很多国际法得以实施的根本原因。国内税法作为国内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具有强制力, 并因此在其国内及法律施行期间对征税部门及纳税主体具有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也来自法律主体通过对法律的遵守而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愿望。

2.两者均具有确认功能。

法的确认功能是指借助法的规范和制度, 使一种新的法律关系或一种新的法律行为合法化, 使法律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得到认可, 从而确认他们在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均具有确认功能。

缔约国通过税收协定构建的制度及确立的规范, 使得缔约方相关的涉外法律行为有章可循, 国内税法的确认功能是指借助税法规范和税法制度, 使得税收法律关系及税收行为合法化, 使税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税法上得到认可, 从而确认在税法关系中的法律地位。

三、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的作用比较

法的作用是法通过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影响, 使法同外部世界亦即国家活动、社会活动和公民活动所发生的关系。法的作用不是天然的, 而是被创设亦即被赋予和设定的, 是外力即国家政权、法的创制者和一定的时空条件对法所赋予、设定或要求的, 用来影响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的力量。由于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的外部环境不同, 前者的外部环境是缔约国双方, 后者的环境是政府与纳税人双方, 而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在与各自的外部环境互动后, 所外化出的作用是相异的。

(一) 税收协定的作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税收事项不仅发生在境内, 也发生在境外。由于各国税收制度的不同, 特别是税收管辖权的差异和重叠, 带来了国家之间税收利益分配中的诸多矛盾, 其中最突出的是国际双重征税的矛盾。因而对于缔约国各方来说, 税收协定的主要作用便是避免双重征税。另外, 由于税收协定的实施, 客观上也对各缔约国国内的相关纳税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税收协定对缔约国各方的作用。避免双重征税是税收协定对缔约国各方的主要作用。人们公认世界最早的税收协定就是旨在解决双边税务合作问题, 冀求有效打击跨国偷、避税等活动。我国现已签订的各项税收协定中也明确愿意缔结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由于税收协定是避免对所得的双重征税, 从而为从事国际经济活动者实现税收合理负担创造条件, 从客观上减轻了各缔约方国内相关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二) 国内税法的作用

国内税法的产生是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 其产生的原因, 是政府为了保证税收收入的取得而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证税收工作顺利开展。所以对于政府来说, 税法的主要作用, 在于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政府税收收入的取得, 以满足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需要。另外, 税法对纳税人来说, 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1.国内税法对于政府的作用。

(1) 保证政府及时、足额地取得税收收入, 以满足各项财政支出, 进而实现其管理职能。 (2) 保证国家税收政策和有关经济政策准确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和其他有关经济政策是制定税法的依据, 它规定了税法所要规范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

2.国内税法对于纳税人的作用。

(1) 通过税法, 使得纳税人明确了其权利、义务及其所享有的合法权益的范围, 并且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2) 通过税法, 保证税收的公开及公平, 提高纳税人纳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要:功能是由事物内在属性决定的, 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互动后而产生的效应。法的功能是由其自身属性所决定的, 而法的作用是法的功能的外部化和现实化。税收协定属于国际条约, 对缔约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国内税法是一国国内的强行性规范, 因而两者在功能方面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强制功能方面, 由于两者的外部环境不同, 两者所外化出的作用是不同的。

关键词:税收协定,国内税法,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旺生.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辨异[J].政法论坛, 2006 (5) :112.

[2]田开友, 阮丽娟.税法功能研究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分析路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5 (5) :60.

[3]陈大钢.国际税法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89.

[4]刘剑文.财税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109.

[5]徐孟洲, 谭立.税法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14) .

[6]周旺生.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辨异[J].政法论坛, 2006 (5) :113.

[7]孙玉刚.国际税收协定与反避税[J].涉外税务, 2007 (4) :36.

国内外工程总承包业务的税收筹划 篇6

1、存在的问题

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虽然包含设计、供货、安装、土建、技术服务等不同内容, 但一般只签订一个总承包合同, 而且不同的内容都是为了建造一个实体项目, 因此无法做到合同的分立, 要按照一个总的合同对待, 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税收问题。根据财税[2003]16号文的规定, 对于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合同应该都属于营业税征税范畴, 这样就需要总承包商依据合同总价缴纳营业税, 即按照上述包含设计、供货、安装、土建、技术服务等不同内容的合同总价值缴纳营业税。但是, 合同中的供货部分一般需要总承包商给业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业主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而开具增值税发票就必须缴纳增值税, 这就形成了对于供货部分既要缴纳营业税, 又要缴纳增值税的不正常情况, 同时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通过税收筹划找出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情况, 分析[2003]16号文, 对于设备价值部分能否从营业税计税金额中扣除就成了关键。文件规定对于设备价值部分扣除的具体名单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 第一, 在合同谈判和签订时, 主动积极地要求将一个总承包合同分拆成两个分合同, 将设备部分单列, 这样就避免了设备部分再重复缴纳营业税。第二, 如果无法签订分立的合同, 在一个总承包合同项下, 按照[2003]16号文的要求申请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设备部分的扣除。通过税收筹划安排, 既可以满足工程执行中业主对于固定资产入账的需要, 又可以节约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税收成本。

二、国外工程总承包业务

对于国外工程项目总承包业务, 由于建筑业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建筑劳务, 因此国外工程项目总承包业务无须交纳营业税, 其所涉及的税收筹划主要是境外所得税境内抵免的问题。按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协定, 作为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当地缴纳 (或免除) 所得税后, 在国内要办理抵免境外所得税。

1、关于境外所得税扣除, 国家的税收政策和企业工程方面的税收有以下几种基本情况

1.1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同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为避免产生双重征税问题, 按照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 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1.2企业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 在汇总纳税时, 可选择分国不分项抵扣办法进行抵扣, 即在境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 包括纳税人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及视同已缴纳的税款。纳税人应提供所在国 (地区) 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凭证或纳税证明及减免税有关证明办理抵扣。

1.3作为工程总承包企业, 在境外承揽工程项目合同, 需要按照所在国的税法办理税收注册登记手续。针对税收政策的规定和实际企业工程总承包的特点, 企业在境外缴纳所得税税款后, 应取得相应的凭据, 即代扣代缴凭证或纳税凭证, 然后按照不同国别进行抵免。

2、进行境外所得税抵免的步骤和要点

2.1分析签订的总承包合同, 一般在合同中的税收和费用条款中会明确规定, 在国外的税收由业主来负担。另外还要关注是否可在合同执行期中, 有当地的税务机关出具纳税 (包括代扣代缴) 或免税的凭证或证明。

2.2按照工程所在地法律和规则要求, 在当地办理注册税务登记手续, 选择不同的会计系统, 项目的所得税按照当地的税法要求进行预缴, 可根据当地的税收管理要求预缴半年或一年。

2.3预缴税款后, 应取得预缴所得税的纳税凭证或免税证明。

2.4按照计算公式分国别计算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

2.5虽然境内外业务在财务上是分别核算, 预缴也按照各自规定进行, 但是每年在汇算清缴时, 要将境内外业务合并计算。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减免税的问题

如果总承包商在与中国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 按照所在国家 (地区) 的税法规定获得的减免所得税待遇, 工程总承包商应提供有关证明, 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 视同已缴税款准予抵免。这一点对于工程承包业务比较重要, 因为大多数的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 在工程当地的任何税费全部由业主承担。这样的描述从合同双方的角度看, 显然不能免除承包商的纳税义务, 因为即使在境外免税或由业主负担该项税收, 如果不能提供要求业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证明, 也需要到国内进行补缴所得税税款。

2、工程总承包商在境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低于计算出的该国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的

应从应纳税总额中按实际扣除;超过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的, 应按计算出的扣除限额进行扣除, 其超过部分, 当年不能扣除, 但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 用以后年度税款扣除限额的余额补扣。

3、对于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关于双方的税收义务责任

因为一般的合同条款约定都是境外的任何税费由业主来承担, 总承包商得到的是除税以外的净额。但是如果要进行所得税的抵扣, 必须取得相应的纳税证明或免税证明, 因此在合同签订的前期, 应进行税收筹划, 要求业务部门将取得一定的纳 (免) 税证明放在合同条款的业主责任中, 由业主协助公司取得当地税务机关的书面证明。这样才可以办理相应的境外所得税抵扣程序,

对于总承包合同, 如果签订时是包税的, 即总承包商的所得税或是由业主代扣代缴, 或是直接按照对于总承包商的税收优惠进行减免。

摘要: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主要是依据税法并结合企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对企业涉税事宜进行策划, 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前期筹划, 减轻税收负担, 以获取一定的税收利益。针对企业的业务实质, 企业税收筹划的重点也不相一致。笔者仅就所在的山西建筑工程 (集团) 总公司在国内外工程总承包方面的经验, 介绍如何对国内外工程总承包业务进行税收筹划。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业务,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国税发 (2000) 84号, 2000。

国内税收竞争 篇7

当前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优惠税率或定期减免税, 税收先征后返, 人情引税、买卖税款、折扣收税, 税收自由裁量权滥用, 对具有税收性质的规费减少收取等。

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 通过税收竞争已获取利益的地区会想法首先保住已获取的优势, 进而想法提升税收竞争力去获取更多的资源;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区也会采取更进一步的竞争措施, 争取扭转不利的局面。这样税收竞争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程度会越来越深, 初期适度有序的竞争终被过度失控的无序竞争所取代, 税收竞争的正面效应会被负面的效应所代替。

一、发挥税收竞争的积极效应, 促进城乡区域及早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 既是各经济区的黄金发展期, 又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在此时期将会长期存在, 如何化解诸多矛盾“碰头”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发展中存在的长期风险, 最为根本的在于发挥好税收竞争的积极效应, 落实和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创新分配手段, 搞好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在协调中促发展, 在发展中促协调。我国目前最大的发展差距是城乡差距, 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是城乡二元结构, 这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30多年来, 我国GDP年均增长10%, 但城乡差距却从1998年的1.26:1升至2011年的3.13:1。2011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少477元, 比全省城镇居民少近12000元, 农村80%的耕地仍旧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农民增收之难的心结挥之不去。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发展, 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

1. 围绕主题主线, 明确统筹协调经济区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城乡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更是落实对“三农”“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夯实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 为提高农民收入创造条件。城市经济发展是城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统筹城乡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城乡经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2.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关键在于有效破解城乡利益二元结构。我国的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村资源过多地流向了城市。就河南如此近亿的人口大省, 城乡衔接、城乡协调发展, 理应成为与城市化并行的, 并用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路径。而城乡衔接、城乡协调发展既非消灭村庄, 也不是城乡隔离, 而是确立一种有机联系城乡经济和城乡社区的衔接带, 实现村庄新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资源要素总是向高收益高回报的产业和区域配置, 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 更易从农业转向工业, 从农村流入城市。

今后一个时期应稳定集体土地承包权, 让农民获得土地资本收益。应强化承包权的继承、抵押、转租、转让、互换等功能, 使农民充分享有对土地的占有, 使用, 收益和处分权益。坚持农民自愿原则, 不能强行收回农民土地, 设定农民退出土地条件, 保证农民退出土地时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

3. 有效落实和完善涉农税收政策, 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1) “三农”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难题。工业化、城镇化越是加快发展, 农业的基础地位越是显得更为重要。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 我国实行了一种城市与农村有别的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在税制上表现为二元税制特征明显, 就是对农村居民剩余的索取远高于城市居民, 政府的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城市居民而不利于农村居民。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背景下, 这种利益分配模式有违现代公共财政的公平性, 不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难以实现城乡间的包容性增长。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在于统一城乡税制, 实现城乡居民税负公平, 避免税负向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的不合理转嫁。 (2) 实施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重视税收政策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正效应。要树立科学的税收管理观, 深入分析研究减免税政策效应, 拓展税收优惠的作为空间, 主动服务好中央的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 在权限内科学调整、合理适用税收政策, 最大限度发挥各项税收政策的积极效应: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减征企业所得税。 (3) 发挥税收优惠引导作用, 促使金融为“三农”和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为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 完善涉农信贷税收激励政策。 (4) 完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其吸纳更多城乡劳动力就业。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 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持术产业, 承担着全国数亿人口的就业。就业作为民生之本, 小微企业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国小微企业数量约为4000多万家, 提供了全国近78%的就业岗位。中小微企业中请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 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0%, 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力量。

4. 创新分配手段,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当代中国从沿海到内地城市, 从古代名都到现代新兴城市, 大体上都循着相同的结构、功能、样式发展, 正在失去自我、失去自然和地方性。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城乡发展失衡格局,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其要害在于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也孕育着社会的未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中原城镇化发展滞后, 严重牵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之一, 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要在城乡平等互利、城乡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原则的基础上, 统筹谋划城乡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城乡互动发展;构建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机制, 做大县城、乡镇所在地城镇化规模, 大力发展县城、乡镇经济, 促使中小县城走内涵式发展、乡镇走集聚式发展规模经济之路。中原城市化已形成居高不下的高耗能城市化模式, 应有针对性提出对资源高消耗城市化的化解之道, 走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城市化模式, 创造本土化的充分就业和公共服务场等化城镇化模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提升城乡协调发展的承载能力。要把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作为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设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和谐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镇, 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5. 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税制, 构建中小城镇“土地生财”机制。城乡统筹, 城镇化加速,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趋紧的情况下, 农村集体土地“城镇化”趋势强化。这是基于城市建设用地存量不足的难题, 不得不将土地征用和开发扩展到农村。

如何破解小农生产与集约化、产业化的矛盾事关“三化”协调的大局。而目前的问题是在大区域都市圈内的城市之间, 在省城城市行政区间, 在县与县城镇之间、在县域内的乡镇区域间, 在街道与村组间, 存在大量或大或小的“区域性结构空间”, 存在多类型、显性化的“三不管”地带, 成为不同类型的落后区域和被遗忘的“社会角落”, 造成就业、居住、生产、生活和消费空间的不合理区隔, 其结果是城市化发展越快, 传统乡村和乡镇发展越相对落后, 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固化。2011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4.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04.3元, 城镇几乎是农村的3倍, 二者分别培长8.4%和12.7%。

推进城镇化, 涉及社会财政投资、城市规划等一系列制度问题, 而其核心是鼓励发展中小城镇和农村社区, 鼓励民间投资创业, 扩大农民进城镇就业, 以此提高农村土地比较收益, 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进而为农民进城镇、社区提供财力支撑。分税制改革后, 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但也造成了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 形成了城市“征地—卖地—收益”的粗放式土地经营模式, 使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风险。

二、抑制税收竞争消极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各区域既要逐步缩小区域间人均发展水平的差距, 更要努力实现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税收竞争的双重效应, 需要加强各级政府和经济区域税收协调, 将税收竞争的各主体限定在中央政府设置的秩序框架内开展竞争, 从而建立和维持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竞争规则体系, 以达到趋利避害,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1. 规范省以下财政分权秩序。中国自1994年以来基本确立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但基于国有经济、国有资源、国有土地大量存在的国情, 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分税制, 中国的分税制在财权划分体制上应考虑分税与分租、分利的适度平衡。尤其是国有土地、国有资源和国有企业 (经济) 所带来的大量租金收入、产权收入、分红收入需要进一步规范。应将这些收入纳入财权划分体制, 减少因收入主要归地方所带来的对中央财政宏观控调的负面影响, 或因收入主要归中央而带来的大量转移支付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因此建议建立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财政间的分租与分利体制, 进一步完善财权划分体制, 减少因收入监管不力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在改革过程中, 中国的财政分权出现了无序化行为, 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

2.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区域之间、区域内行政分割突出现象并未因经济区域规划的出台而减弱, 资源整合和区际协调的任务仍任重道远。消除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 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集聚, 是中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难点。如何在竞争中促进合作, 在彰显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 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 避免各区域恶性竞争显得尤为关键, 为此应优化地方政府合作基础, 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横向合作与竞争, 培养和提升地方政府的合作意愿和能力, 增强省级政府深化区域合作管理的职能。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秩序, 开展有序的政府间税收竞争, 须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地方政府是否享有宏观经济调控权, 在现行宪法中规定不明确。分税制的不彻底性也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频发。

3. 转变政府职能。要准确定位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摒弃企业化思维, 回归到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上来。政府要代表全局长远和公众利益, 把握经济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导向。政府财政介入的范围要严加限制。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政府公共投资应突出结构调整, 围绕社会转型, 公共投资应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围绕政府转型, 公共投资应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财政要坚决退出一般生产建设领域, 禁止向特定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投资, 截断政府和企业间的直接利益, 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应通过提供公共服务, 创设制度环境来进行, 以使政府职能公共化。政府决策必须向社会公示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使辖区政府间能预见彼此的行为, 减少“囚徒困境”博弈, 以杜绝“暗箱操作”式的政府间恶性税收竞争。规范政府收入, 将一些经常性的税收性非税收入转为税收, 清理乱收费性的非税收入,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主要通过税收来补偿, 实行收费预算管理, 切断政府及其他部门与规费收入间的直接利益关系。通过政府职能的公共化, 减小政府间恶性税收竞争的经济动机, 政府行为的法治化和收入的规范化, 提高财政政策的透明度和受控性, 限制地方政府利用非税收入开展恶性竞争的空间。

4. 创造规范税收竞争的基础条件。建立和完善一般市场竞争规则, 让多数市场竞争者按市场规则行事。对政府竞争规则进行界定和规范, 一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开展公平税收竞争活动, 引导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另一方面要引导各级政府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平税收竞争活动的基础条件, 推动政府行政服务职能的转变及效率的提高。

5. 加强区域税收协调。构建区域税收协调平台, 为抑制税收恶性竞争建立长效协调机制。要建立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 打破行政框架制约, 协调相关主体进行沟通, 发现问题并督促解决。适应区域经济协作深化的要求, 为实现趋利避害, 上级政府要完善和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以产业鼓励为主, 税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匹配, 在现行税制的框架下, 体现税收支持的公平性, 结合区域内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整合应用所得税、流转税、行为税等税种优惠政策, 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研发、产品推行使用等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建立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47页) 起协调规范的税收竞争运行机制, 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6. 树立经济税收观。经济决定税收, 要坚持依法治税, 弱化税收计划刚性。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组织收入特别是税收计划的关系, 将依法治税贯穿于组织收入和税收计划的全过程。改革税收任务分配方式, 建立税收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调整机制, 努力使税收计划与税源相符合, 加大税收征管质效考核力度, 实现由任务型考核向征管质效考核的过渡。

对中原经济区实行有效引导, 一方面抓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 另一方加强税收政策、外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的引导, 发展先进制造业, 避免走上传统增长方式和国际分工体系的老路。而区域经济内各主体则要共同清理不符合税制规定的、有害税收竞争的政策规定, 改变外资大量涌向一般生产、加工、消费性行业, 引导外资向区域协作所急需发展的产业流动上来。将原“以优惠政策促引资”的思路转为“以优化投资环境促引资”, 各区域成员都要承诺不重复征税, 不擅自减免税, 不出台和实施与税法和国家有关政策相背的单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等, 以保持现行税法公平性取向, 区域各主体都要按统一规范的尺度执行税收政策, 协调区域内税收负担率, 公平税负。

7. 完善财税体制。探索建立相关各方实现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 通过制度安排保障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科学发展。分割现象严重的财政体制, 使得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各级政府间权责不清, 财权、事权不匹配, 很大程度上存在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突出问题。转移支付体系不健全, 一般转移支付规模不足, 缺乏促进各地财力平衡的机制。资源税费体制的不完善, 不利于保护和促进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

完善横向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分配办法。解决区域税源分布和税源争夺问题, 协调地区间的税收分配, 将有利于实现公共事业的均等化,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促进各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好税收管辖权与税收属地入库原则的背离、资源类产品非市场定价导致税收与税源的背离、税制设计本身造成的税源与税负归属的背离、地方政府税源竞争导致的资本在区域间无序外流、税收流失和不合理转移所形成的背离。

税制改革必须面对国际税收竞争, 从竞争的角度来设计税制;严格履行WTO的有关规则, 积极鼓励外资投向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和领域, 把提高税制竞争力作为税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应椐据WTO和国际惯例, 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的财税支持政策, 减轻企业税负, 做好结构性减税这篇大文章, 促进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中国应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 支持WTO、OECD等国际组织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和讨论, 坚持通过减免关税等多种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对华出口创造条件, 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摘要:中原经济与我国各经济区建设的主题是科学发展, 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目标是富民强省, 动力是深化改革, 方法是统筹兼顾。税收管理如何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内、外日趋激烈的税收竞争, 如何加强区域经济建设中的税收政策管理, 把中原打造成新型工业化的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 在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已成为新时期全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税收竞争,区域经济发展,效应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 政府经济学, 春秋出版社 (1998)

[2].冯兴元.中国辖区政府间竞争理论分析框架[J].天则内部论文稿, 2001

[3].周克清.论我国财政分税体制下的政府间税收竞争[J].税务与经济, 2002 (3)

[4].黄桦.我国区域税收竞争的规范与协调[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6)

[5].刘笑萍.国内税收竞争的经济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 2005 (2)

[6].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2

[7].张战军.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示范引导作用, 加快实现中、西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 (2011年中国税官论税制改革) [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2011)

谈转型时期的政府间税收竞争有效性 篇8

在转型时期,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不成熟, 从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障碍, 建立一套完善而有效的制度体系就成为了我国及众多转型期国家的主要任务。建构主义学派认为, 在新古典主义的框架下可以由经济人通过成本利益分析选择出有效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演进主义理论认为, 个人理性在理解它自身的能力方面有一种逻辑上的局限, 这是因为它永远无法离开它自身而检视它自身的运作。因此, 在演进主义者看来, 社会活动主体间的竞争产生活动规则。竞争不仅是在特定秩序下的活动, 竞争活动本身就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在平等市场环境下的竞争能够保证生命力旺盛的制度胜出, 使之成为社会活动者共同遵守的规则。

所谓政府间竞争, 是指政府之间围绕有形或无形资源的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制度竞争或体制竞争。它突出了内在规则和外在规则体系对于各辖区的成本水平以及辖区竞争力的重要性。正是这种竞争成为转型期政府运行体制有效性的裁判。政府间竞争作为制度竞争或规则竞争, 主要在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资源流动等方面展开。其中, 政府间税收竞争是各层次政府竞争的重要手段或工具。通常来说, 政府间税收竞争是指政府间为增强本级政府 (及其所属部门) 的经济实力、提高辖区 (或部门) 福利, 以税收为手段进行的各种争夺经济资源及税收资源的活动。

二、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有效性分析

转型期的政府间税收竞争是现代高效的政治经济运行体制的发现机制。如果缺乏有效的政府间税收竞争, 则会使各层次政府陷于僵化的运行状态。幸运的是, 我国的改革开放国策给予了各层次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竞争的充分条件。同时, 我国的改革属于自下而上的改革, 它本身要求地方或基层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条件和动机。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制度变迁有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分。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的改革以“摸着石头过河”为特征, 下放了各层次地方政府改革和创新的利益, 从而形成了以诱致性变迁为主、强制性变迁为辅的制度变迁过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政府间的税收竞争才逐渐展开。

(一) 我国现有体制下缺乏稳定的竞争性政府主体。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 政府机构的层次性得到法律的稳定性保障, 确认了竞争性政府主体的相对稳定性。但是, 由于我国现实的政治体制, 政府官员的任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行政首脑对政府活动具有超强影响力, 因此不确定性的政府官员 (特别是首脑) 任免机制危及到竞争性政府主体的稳定性。同时, 在我国单一制的国家政治体制框架下, 高层次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强制权力过多, 基层政府官员对高层政府官员的依赖性相对较高, 造成低层次政府竞争性主体的地位缺乏较高的稳定性。

(二) 转轨时期我国的竞争性规则具有不稳定性。

建国以后, 我国相继颁布了宪法及一系列法律准则, 确认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规则的稳定性。但是,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政治经济进入了转型期。国家转型期的基本特征是政治经济体制不断突破原有的框架限制, 创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规则。新规则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违背原有规则、构建新规则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危及现有国家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的权威, 因而与现有体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作为一种制度发现程序, 其目的在于不断改变或改良旧有规则, 提高运行效率。政府间税收竞争不断打破旧有规则建立新秩序的同时, 不仅要改变政府独立活动规则, 而且要涉及到地方政府博弈规则的变更和完善, 从而使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稳定。这就使得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是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中的上述缺陷, 我国政府间的税收竞争还处于弱势有效性阶段。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的政府间税收竞争越来越与地方保护主义联系在一起, 进一步弱化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有效性。

政府间税收竞争作为政府活动秩序的发现者, 是在互相争夺资源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我国尚不具备同一竞争规则的条件下, 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使政府间税收竞争更加混乱。这在税收优惠条款的制定和实施上具有非常突出的特征, 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权力边界过于模糊。如, 在现有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虽然没有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 但它们却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能够对各种事项按照自身利益驱动进行弹性较大的处理。比如, 在招商引资中的税收优惠条款大多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 包括免征地方企业所得税或者税收返还等。在引进海外学子及其他外地各类人才时, 也有类似的措施。甚至于在争夺其他经济资源的各类活动中, 地方政府对外地经济主体的排斥和对本地经济主体的宽容则更加露骨。政府间税收竞争在地方保护主义活动中变质了。地方政府间的 (税收) 竞争本来是要发现和使用更有效的制度或规则, 但是在这里它反而成为统一的市场制度运行的障碍。

三、结论

经济学原理说明, 竞争要有效地展开必须满足有关条件: (1) 经济活动主体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制定者; (2) 资源自由流动; (3) 信息具备充分性。与之类似, 政府间税收竞争也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 如各层次政府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资源自由流动及信息完全充分等。

同时, 政府间税收竞争还要求有稳定的竞争主体和竞争规则。稳定的竞争主体保证了博弈的多次重复进行, 稳定的竞争规则可以保证竞争结果预期的稳定性, 从而成为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必要条件, 具体可采取如下两条对策: (1) 建立相对稳定的竞争规则和政治经济运行体制, 增强税收竞争的有效性; (2) 构建双层司法体制, 削弱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薛钢, 曾翔, 董红锋.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认识及规范[J].涉外税务, 2000.8.

上一篇:有机锡稳定剂下一篇:柔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