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叶斑病

2024-05-23

番茄灰叶斑病(精选八篇)

番茄灰叶斑病 篇1

1 症状和病原

1.1 症状

番茄灰叶斑病主要为害下部叶片, 幼叶少有发生。发病初期叶面布满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 后沿向四周扩散, 呈不规则形, 中部逐渐褪色呈灰白至灰褐色病斑。病斑稍凹陷, 多较小, 直径2~4 mm, 极薄, 后期易破裂, 穿孔或脱落。为害症状见图1、图2、图3。

1.2 病原

番茄灰叶斑病是由茄葡柄霉 (Stemphylium solani) 和番茄葡柄霉 (S.lycopersici) 引起的。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分枝, 有分隔, 灰褐色。分生孢子梗无明显分化, 单生或1~5根束生, 大小 (68~196) μm× (3~5) μm;分生孢子生于梗顶, 多为单生, 倒棒状, 褐色, 光滑, 砖格状分隔, 纵横较多近乎网状, 有的孢子表面生极短毛刺状物, 有性阶段少见。

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5~36℃, 适宜的温度为20~30℃, 最适温度为24℃。产生孢子的温度为14~32℃, 最适温度为20~22℃。孢子在相对湿度93%以上时萌发率为98%~100%, 在相对湿度82%时萌发率为8.5%。水滴中的孢子在适温范围内4 h后开始萌发, 8 h后萌发率达90%以上。

2 发生流行特点

番茄灰叶斑病病菌主要以种子带菌为初侵染源, 菌丝体及分生孢子也可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 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 通过雨水反溅及气流传播至寄主上, 从气孔侵入, 成为另一侵染源;并在病部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 成熟后脱落, 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加重危害, 致使田间病害不断蔓延。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番茄灰叶斑病在3—5月均可发病。发病初期为3月下旬, 4月中旬为发病的高峰期。特别是在春季多雨, 相对湿度大时发病重, 而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阴雨天气多, 日照少, 土壤及空气湿度大, 植株结露持续时间过长时发病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 土壤肥力不足, 植株长势较弱、抗性下降, 也是造成田间发病重的重要原因。

3 发病条件

番茄灰叶斑病在温度2 0~2 5℃、土壤p H5.5~6.5、相对湿度80%~90%以上时易发病。在温湿度适宜而无雨时, 病害只在个别地块的部分植株下部叶片发生, 当连续降雨2~3 d时大部分地块整株发病, 才会造成灰叶斑病流行。此病传播极快, 从发病到全株叶片感染只需2~3 d。这种病害在南方春季很少发现, 2012年重庆发病地块田间温湿度较大, 种苗带菌, 是造成番茄灰叶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4 综合防治

根据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病特点,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培育健壮苗是保证, 加强田间管理, 低洼或易积水的地应采用高畦深沟种植;种植不宜过密, 确保改善田间通透性;发病前后勤施药是关键, 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

4.1 加强检疫

引进品种要确保是经过检疫检验的合格种子, 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

4.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20 min, 然后移入冷水中冷却, 捞出晾干, 催芽播种。

4.3 轮作

选择地势开阔、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 发病地块实行与非茄科蔬菜2年以上轮作, 改良土壤, 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4.4 培育无菌壮苗

育苗时必须选用没有种植过茄科植物的土壤, 或将土壤用高锰酸钾、多菌灵等消毒处理后再播种;提倡用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无病苗;田间定植前喷施药剂保护, 定植时严格选苗, 尽量选用健壮秧苗栽培。

4.5 加强田间管理

提倡深沟高厢栽培, 合理密植, 开好排水沟系, 雨后及时排水, 降低地下水位, 施足基肥, 增施磷、钾肥, 定植后及时防除杂草, 合理进行整枝、打杈, 减少养分消耗, 促进主茎的生长, 当植株高达30 cm左右时及时捆绑搭架, 以免植株倒伏, 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忌大水漫灌, 雨后注意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从而减轻病害的流行及发生。根据田间密度, 及时打除植株下部老叶、病叶, 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6 清洁田园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 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4.7 药剂防治

玉米灰斑病的诊断及防治 篇2

一、症状

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斑为淡褐色,具褪色晕圈,以后逐渐扩展为灰褐色、灰色至黄褐色的长条斑,宽2~4毫米、长1~6厘米。病斑与叶脉平行延伸成矩形,受叶脉限制,后期病斑变成灰白长条形,与叶脉平行。该病最典型的特征是成熟病斑具有明显的平行边缘,不透明,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可使叶片枯死。潮湿时叶片两面尤其叶背病部生出灰黑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最初侵染下部叶片引起发病,气候条件适宜可扩展到整个植株的叶片,最终导致茎秆破损和倒伏。

二、防治

1.消灭越冬菌原。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因此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秸秆,焚烧或深翻压埋,减少来年初侵染菌原。

2.加强栽培管理。播种时施足底肥,及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搞好轮作倒茬,实行间作套种,改善田间小气候。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篇3

1 症状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子叶、茎、荚和种子。一植株和部分豆荚被感染后,均形成病斑,成株叶片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灰褐色,也有灰色或赤褐色,病斑周围暗褐色,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茎秆上病斑为圆形或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豆荚上种皮和子叶上也能形成病斑;此病主要危害成株叶片,病斑最初为褪绿圆斑,后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斑,直径1~5毫米,也可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病重肘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子粒病斑明显,与叶片病斑相似,为圆形蛙眼状。边缘暗褐色,中部为灰色,严重时病部表面粗糙,可突出种子表面,并生有细小裂纹,轻病粒仅产生褐色小点。

2 病原

大豆灰斑病属真菌病害,病原为大豆尾孢,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从寄主气孔伸出,5~12个束生,淡褐色,不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倒棍棒状,基部钝圆,顶部尖细,有1~9个分隔。分生孢子萌发时从两端细胞产生芽管,有时也可从中部细胞长出。

3 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病菌寄主范围窄,除大豆外,仅能侵染野生大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美国用16个鉴别寄主,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我国黑龙江省用6个大豆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7号和10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0%、22%和9%。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种子或病株上越冬,病残体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表层土中的病残体越冬后遇适宜环境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带菌种子发芽率稍低,长出的幼苗虽子叶上可产生病斑并产生分生孢子,但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气候干旱,不易形成分生孢子,因而种子带菌对后期发病影响不大。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在干燥情况下,叶面上降落的分生孢子两天后侵染率降低26%,4天降低94%,6大后完全失去侵染力。病种子长出幼苗后,子叶上形成病斑,生产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重复传播危害成株各部分。在东北一般6月上中旬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多雨,此病发生严重。8、9月份雨水多的年份,种子带病率高。苗期遇低温多雨的天气,土壤潮湿,地温低,幼苗出土困难发病重。大豆开花结荚后如遇多雨天气,相对湿度大,病害会很快流行。

品种抗病性明显影响病害在田间的流行,高感品种往往在田间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形成孢子量大。抗病品种则发病晚、病斑少,形成孢子量小。大豆品种资源中抗源丰富,获得抗病品种不十分困难。但病菌的适应性较强,致使品种保持抗性的年限短,如绥农8号。另外,种子带菌率高,病株残体未清理彻底以及大豆连作等使田间菌量大,发病也较重,低洼高湿地发病常常高于岗地。

4 防治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技术 篇4

症状灰斑病可危害子叶、叶片、茎、荚和豆粒。

1.幼苗幼苗子叶上的病斑为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天气干旱时病斑常不扩展;苗期低温多雨,子叶上的病斑迅速扩延至幼苗的生长点,使幼苗顶芽变褐枯死。

2.叶片成株期叶片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褐色,病斑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密集的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孢子梗。病斑刚出现时为红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严重时叶片布满斑点,互相融合,使叶片干枯脱落。

3.茎秆茎上病斑圆形或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并有不太明显的霉状物。

4.豆英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扩大可呈纺锤形,灰褐色。

5.豆粒粒上病斑轻者只产生褐色小斑点,重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边缘暗褐色,中部为灰色,严重时病部表面粗糙,可凸出种子表面并生有细小裂纹。

病原大豆灰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危害幼苗叶片、豆荚、子粒,子叶上病斑圆形,深褐色有裂纹。病菌的分生孢子梗生于病叶正反两面,以背面为多,无子座或子座较小,分生孢子梗5~12个束生,淡褐色,上下色泽均匀,不分枝。有时顶端稍狭,正直或具有1~8个膝状节,隔膜0~5个,顶端近截形至圆形,孢痕显著,梗的大小为(51~128)微米×(5~6)微米。分生孢子倒棒形、圆柱形,无色透明,通常正直,基部近截形至倒圆锥截形,顶端略钝至较圆,隔膜1~9个,大小为(19~80)微米×(3.5~8)微米。

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

1.侵染循环大豆灰斑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上和病残体上越冬。带菌种子和病残体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源。在秋季收集病叶将其用金属网贮存于室外,并将另一部分病叶埋于不同深度的土层里,第二年春季的不同时期检查叶上病菌的存活情况,到2月27日病斑上还可产生孢子,经萌发试验仍能产生芽管,5月2日叶片已发生腐烂,叶片破碎得很不完整,但在病斑上仍可产生有生命力的孢子,能够萌发,具有侵染致病能力。

2.发病条件据报道,大豆子粒的褐斑率基本上与叶部病情指数无关,而主要取决于盛花期到豆荚盛长期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于病菌侵染和扩展。叶片上病斑数量、大小与气候有关。当温度适宜,平均气温在19℃以上时病斑直径可达3~4毫米。当温度适宜,平均温度在20℃以上和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则潜育期短,病斑小,有的只有一个褐点,因而在大流行年份,叶片的病斑小而多。降雨和湿度条件是灰斑病流行极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病粒率的多少更是取决于荚盛长期——鼓粒中期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这个时期降雨日数多,又有连续降雨,病粒率将会增高。损失会增加,而在无雨条件下,病荚及病粒率均明显降低。因病菌侵入豆荚后,在寄主体内扩展也要求有一定的湿度,如在长期无雨露条件下,豆荚虽受害,但病粒率仍会很低。

寄主的抗病性据报道大豆灰斑病菌小种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和地势、气候、品种有着密切关系。大豆各部位如叶片和豆荚的抗病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叶片抗病者豆荚被害轻,病粒率低,鉴定品种抗性可以叶片为标准。对灰斑病的抗病育种方面,美国已育成的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已有推广使用,但有关育种方法还未见报道。因此,来自不同原产地的野生大豆对灰斑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野生大豆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抗大豆灰斑病的抗原材料。

防治方法大豆灰斑病初次侵染来源是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因此认真清除菌源,合理轮作,种植抗病品种及搞好预测预报。大发生年份及时喷药保护,可以减轻发生为害。

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菌源,秋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时翻地,把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翻入地下,使其腐烂,可减少越冬菌源。进行大面积轮作,及时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对减轻病害作用很大。

2.选种和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能达到防病保苗的效果,但对成株期病害的发生和防治的作用不大。不同药剂对灰斑病拌种的保苗效果是不同的。福美双、克菌丹的保苗效果较好。

3.药剂防治经多年的多点试验,在多种药剂筛选中仍以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效果较好。在防治重点上有不同观点,有人主张防治重点放在叶部,可以压低叶部菌源,进而减轻荚部发病。

玉米灰斑病发生趋势研究 篇5

1 调查方法

调查地点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品种展示田。调查时间和品种,2005年调查了49个品种,2006年调查了76个品种,2007年调查了61个品种;各品种随机调查20株,记录发病株数,病害级别(分级标准见表1)[5]。

1.1 调查标准

玉米叶斑病分级标准见表1。

1.2 病情指数(DI)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undefined

2 调查结果

2.1 不同年份品种发病率差异

2005年结果是,发病率在50%以下的品种有4个,占调查总数的8.2%,最低的是龙青1号,为20%;发病率在50%~100%的品种有5个,占调查总数的10.2%;发病率100%的品种有40个,占调查总数的81.6%。2006年结果是,发病率在50%以下的品种有3个,占调查总数的3.9%;发病率在50%~100%的品种没有;发病率100%的品种有73个,占调查总数的96.1%。2007年结果是,发病率在50%以下的品种有1个是黑255为40%,占调查总数的1.6%;发病率在50%~100%的品种有2个,占调查总数的3.3%;发病率100%的品种有58个,占调查总数的95.1%。

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灰斑病的发病率都集中在100%,表明该病害在这几年的发生极普遍,另外没有发现发病率为零的品种,即未发现对该病免疫的品种。

2.2 不同年份品种病情指数差异

2005年结果是,病情指数在10%~30%(含30%)的品种有40个,占调查总数的81.6%;病情指数在30%~50%(含50%)的品种有9个,占调查总数的18.4%,病情指数最高的是龙单26和龙371,为41.11%;病情指数在50%以上的品种没有。2006年结果是,病情指数在10%~30%(含30%)的品种有67个,占调查总数的88.2%,病情指数在30%~50%(含50%)的品种有7个,占调查总数的9.2%;病情指数在50%以上的品种有2个,占调查总数的2.6%,病情指数最高的是绥玉11,达52.22%。2007年结果是,病情指数在10%~30%(含30%)的品种有40个,占调查总数的65.6%;病情指数在30%~50%(含50%)的品种有21个,占调查总数的34.4%,病情指数最高的是龙单25,为43.33%;病情指数在50%以上的品种没有。

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3 a的病情指数都是以10%~30%为主,表明几年来在发病程度上均表现为轻度发生。只在2007年病情指数30%~50%的品种有所增多,说明在这一年灰斑病的发病较前两年稍重。

3 结论

3.1 3 a所调查的品种均有灰斑病发生,未发现免病品种。在发病率方面,除个别品种外,发病率均为100%,这表明该病害发生极为普遍。在发生严重程度方面,病情指数都集中在10%~30%,整体表现为发病较轻。

3.2 3 a的发病率情况十分接近,年度间无差异;病情指数情况是2005年和2006年之间无差异,2007年较前两年稍重。

3.3 从病害流行的角度来看,玉米灰斑病已具备了充足的菌源,大量的感病寄主,一旦环境条件适宜,该病害将会爆发流行。

摘要:对玉米灰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052007年调查的玉米品种中未发现对灰斑病免疫的品种;三个年度绝大多数品种的发病率都是100%,无年度差异;三年间病情指数大多数集中在10%30%,属轻度发生,年度间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发病率,病情指数

参考文献

[1]王桂清.玉米灰斑病抗病性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18-422.

[2]吴纪昌,马丽君,王作英.玉米抗尾孢菌叶斑病鉴定与抗病材料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1997(5):25-27.

[3]陈刚,张铁一.玉米尾孢菌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J].辽宁农业科学,1993(4):29-31.

[4]高增贵.玉米灰斑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及其发病条件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60-464.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篇6

据调查分析,灰斑子粒中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含量降低1.2%,百粒重降低2克左右,而且大豆灰斑病在种子上形成褐斑粒,严重影响出口。

一、症状灰斑病可危害子叶、叶片、茎、荚和豆粒。

1. 幼苗

幼苗子叶上的病斑为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天气干旱时病斑常不扩展;苗期低温多雨,子叶上的病斑迅速扩延至幼苗的生长点,使幼苗顶芽变褐枯死。

2. 叶片

成株期叶片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褐色,病斑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密集的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孢子梗。病斑刚出现时为红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严重时叶片布满斑点,互相融合,使叶片干枯脱落。

3. 茎秆

茎上病斑圆形或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并有不太明显的霉状物。

4. 豆荚

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扩大可呈纺锤形,灰褐色。

5. 豆粒

粒上病斑轻者只产生褐色小斑点,重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边缘暗褐色,中部为灰色,严重时病部表面粗糙,可凸出种子表面并生有细小裂纹。

二、病原

大豆灰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危害幼苗叶片、豆荚、子粒,子叶上病斑圆形,深褐色有裂纹。病菌的分生孢子梗生于病叶正反两面,以背面为多,无子座或子座较小,分生孢子梗5~12个束生,淡褐色,上下色泽均匀,不分枝。有时顶端稍狭,正直或具有1~8个膝状节,隔膜0~5个,顶端近截形至圆形,孢痕显著,梗的大小为51~128微米×5~6微米。分生孢子倒棒形、圆柱形,无色透明,通常正直,基部近截形至倒圆锥截形,顶端略钝至较圆,隔膜1~9个,大小为(19~80)微米×(3.5~8)微米。

三、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

1. 侵染循环

大豆灰斑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上和病残体上越冬。带菌种子和病残体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源。在秋季收集病叶将其用金属网贮存于室外,并将另一部分病叶埋于不同深度的土层里,第二年春季的不同时期检查叶上病菌的存活情况,到2月27日病斑上还可产生孢子,经萌发试验仍能产生芽管,5月2日叶片已发生腐烂,叶片破碎得很不完整,但在病斑上仍可产生有生命力的孢子,能够萌发,具有侵染致病能力。

2. 发病条件

据报道,大豆子粒的褐斑率基本上与叶部病情指数无关,而主要取决于盛花期到豆荚盛长期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于病菌侵染和扩展。叶片上病斑数量、大小与气候有关。当温度适宜,平均气温在19℃以上时病斑直径可达3~4毫米。当温度适宜,平均温度在20℃以上和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则潜育期短,病斑小,有的只有一个褐点,因而在大流行年份,叶片的病斑小而多。尤其是病粒率的多少更是取决于荚盛长期一鼓粒中期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这个时期降雨日数多,又有连续降雨,病粒率将会增高。损失会增加,而在无雨条件下,病荚及病粒率均明显降低。因病菌侵入豆荚后,在寄主体内扩展也要求有一定的湿度,如在长期五雨露条件下,豆荚虽受害,但病粒率仍会很低。

四、寄主的抗病性

据报道大豆灰斑病菌小种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和地势、气候、品种有着密切关系。大豆各部位如叶片和豆荚的抗病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叶片抗病者豆荚被害轻,病粒率低,鉴定品种抗性可以叶片为标准。对灰斑病的抗病育种方面,美国已育成的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已有推广使用,但有关育种方法还未见报道。

五、防治方法

大豆灰斑病初次侵染来源是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因此认真清除菌源,合理轮作,种植抗病品种及搞好预测预报。大发生年份及时喷药保护,可以减轻发生为害。

1. 农业防治

清除田间菌源,秋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时翻地,把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翻人地下,使其腐烂,可减少越冬菌源。进行大面积轮作,及时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对减轻病害作用很大。

2. 选种和种子处理

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能达到防病保苗的效果,但对成株期病害的发生和防治的作用不大。不同药剂对灰斑病拌种的保苗效果是不同的。福美双、克菌丹的保苗效果较好。

3. 药剂防治

经多年的多点试验,在多种药剂筛选中仍以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效果较好。在防治重点上有不同观点,有人主张防治重点放在叶部,可以压低叶部菌源,进而减轻荚部发病。

4. 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7

1 发生规律

玉米灰斑病由尾孢属病原真菌侵染致病,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 成为第二年的初浸染源。当气候条件适宜, 病菌从子座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 萌发产生芽管, 从气孔侵入。病菌在地表病残体上可存活7个月以上, 但埋在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菌则容易丧失生活力。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可进行重复浸染。灰斑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初期均可发病, 灌浆至乳熟期进入发病高峰期。辽宁地区一般在玉米抽雄期发病, 一般为7月中旬左右, 下部衰老叶片首先开始发病, 然后病害逐渐上移, 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灰斑病的发病程度取决于当年的天气状况, 一般气温在20~25℃、降雨量大、空气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发生严重, 而温度高、干旱的条件下发病较轻。许多栽培因子也会影响灰斑病的发生, 在辽宁地区, 早播一般发病较重, 晚播发病轻些;坡岗地、砂壤土地发病较轻, 黏土地和涝洼地发病较重;增施肥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发病, 氮肥施量少、后期脱肥的玉米发病较重;免耕和少耕地块病残体存留多发病重, 间混套作较清种玉米发病轻。

2 影响发病因素

2.1 品种和生育期

玉米品种之间存在抗性差异, 感病品种易发病。在导致玉米灰斑病发生流行因素中, 玉米本身的抗病性是主要因素。在同样环境条件和同样存在着大量病菌的情况下, 不同品种的发病程度并不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也不同;苗期基本不发病, 拔节抽雄期开始发病, 灌浆期暴发危害。

2.2 环境条件

灰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 苗期低温多雨, 成株期高温高湿, 长期阴雨连绵适宜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病害多在温暖潮湿、雾日较多、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发生。植株叶片的生理年龄影响病害发展, 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 逐叶向上发展。

2.3 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措施中, 与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和施肥管理。免耕或少耕的田块由于病残体积累发病严重;播种时间偏迟、栽培密度过大会使玉米植株过于茂密荫蔽发病重;不施底肥和磷钾肥, 偏施氮肥, 后期脱肥, 管理粗放的地块植株抗病力弱均有利病害发生发展。

3 防治措施

玉米灰斑病有传染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 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 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3.1 选育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选育抗病耐病自交系、组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据自然发病情况调查, 含有热带血缘的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 如当前辽宁主栽的丹玉402、丹玉405、丹玉88等。

3.2 适时早播

玉米播种于3月开始4月底以前结束, 错开7、8月份高温多雨多湿可降低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降低灰斑病对玉米生长的危害和产量的损失, 特别是玉米抽穗期、灌浆期有利于防止玉米灰斑病的发生。

3.3 药剂防治

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田间叶面喷雾, 间隔7~10天喷1次, 连续喷2~3次, 可有效防治灰斑病的发生。

3.4 合理轮作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篇8

1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也可侵染叶鞘或苞叶。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 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褐色长条斑, 与叶脉平行延伸, 长呈矩形, 对光透视更为明显。病斑中间灰色, 边缘有褐色线条, 病斑大小0.5mm~20mm×0.5mm~2mm。病菌最先从植株下部侵染, 开始引起发病, 有时病斑连片, 气候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整株叶片, 使叶片不能正常光合作用, 最后枯死。病斑后期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或灰色霉层,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 发生规律

该病由真菌引起,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尾孢和高梁尾孢。病原菌可以在土壤表层残体上可以存活半年, 如果是埋在土壤层下面的病残体病菌将很快死去。这种病菌的越冬方式是以菌丝体寄主在玉米秸杆或杂草残体上进行, 即为初侵染源体, 在次年病菌进行重复侵染, 如果环境适宜, 病源菌的孢子会借风雨或人为传播, 如此反复感染。病菌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5℃, 它的最佳生长湿度为100%或有水珠形成的地方。所以, 如果是湿度较大, 温度较低的环境是最有利病源菌存活危害发生。7~8月份台风多雨的时, 玉米灰斑病最易发病, 而播期、种植密度、地势、肥料基本上是不会影响灰斑病的。玉米灰斑病只危害玉米产区, 按危害程度一般灰斑病为3级, 严重的地区也有达到5级以上的。高发季节是在7月份左右, 这个时节是每年台风雨最集中的时候, 加之气温高, 湿度又大, 这是最有利于玉米灰斑病发生的环境。

3 防治措施

3.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特别是对新引种的品种, 一定要严格通过植物检疫站认可, 选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 评选出综合抗性较强的品种种植, 如掖单13、神玉2号、西农979和众麦1号等。

3.2 加强宣传

及时了解跟踪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并做好调查, 查清玉米灰斑病历年来严重发生的地形地块, 气候环境, 发病指数, 经常深入田间地头, 组织宣讲培训班, 印发资料, 让更多的农民了解玉米灰斑病防治的必要性, 不断提高防治意识和防治技术水平。

3.3 农业防治

科学合理安排换茬或倒茬, 可以起到利用食物链降低虫害。改变产区小气候, 加强作物之间的空气流动, 降低湿度, 达到防病的效果。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提早播种、提早成熟, 避开7月份玉米灰斑病高发季节, 提高产量。收获后及时砍断玉米秸杆, 集中焚烧或使用传统的堆讴法清除病残体。堆讴法是将砍下的秸杆叠堆, 每放1层秸杆就撒1层石灰;再放1层秸杆, 反复叠加成堆;再用薄膜封紧, 特别是要压紧四周进行闷堆处理, 效果也很好。这种方法不仅能杀死灰斑病及其它病害的病菌, 又能杀死越冬的害虫。加强田间管理, 台风雨过后及时排干水以防湿气太重, 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4 药剂防治

一般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 玉米大喇叭期、抽雄穗期和灌浆初期等这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最重要。在喷药时建议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 尽量保证整片叶喷湿为佳, 这是因为玉米灰斑病的发病蔓延是由下往上发生为害, 第1次施药就是先喷脚叶控制低部病源菌不往上蔓延, 进而控制病害。药剂选用上可用8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喷雾;70%代森锌粉剂800倍液喷雾;50%福美双粉剂500倍液喷雾;25%丙环唑1500倍液喷雾;25%戊唑醇1500倍液喷雾;50%或8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50%甲基硫菌灵或70%进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

摘要:介绍了玉米灰斑病发病条件, 分析了其发病规律, 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上一篇:激励的力量下一篇:工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