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2024-05-19

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精选十篇)

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篇1

1 症状

杨树受害部位有叶片、嫩梢、干部。叶片发病呈水渍状圆形褐色斑点, 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斑, 边缘黑褐色, 病斑中央灰白色, 天气潮湿出现灰绿色霉点, 多个霉点相连成片, 使叶片枯萎脱落。嫩叶受害时, 病斑扩展迅速, 边缘不明显, 叶片很快卷缩, 枯焦。顶梢发病, 多产生梭形的黑色病斑, 扩展后可环切枝梢使上部枝叶全部枯死, 俗称“黑脖子”, 易被风折断。在枯死风折的病梢下部, 有一些休眠芽长出嫩梢, 形成无主梢的多杈苗。幼树干部发病, 初期在树皮上长出长椭圆形的褐色灰斑, 长1~4cm, 失水下陷, 后期颜色渐渐变黑, 病斑中央变灰白, 并长出灰绿色霉点。随幼树生长, 病皮破裂, 其周围产生愈伤组织, 使病部呈肿茎状。

2 病原菌

杨树灰斑病菌的无性世代较长见, 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棒盘孢属的杨棒盘孢菌。分生孢子盘宽40~160μm。分生孢子梗褐色, 有1~2个分隔。分生孢子浅褐色, 梭形, 有2~3个分隔, 一端呈钝角状弯曲, 中间细胞较大, 大小为 (25~40) μm× (6~11) μm。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的东北小球壳undefined菌。

3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病梢和干部病斑上越冬, 越冬后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在50%以上, 是春季的初侵染来源。一年可发生多次侵染, 分生孢子在3~35℃皆可萌发, 以20~25℃为最适宜, 但该病原菌对湿度要求严格, 以在水滴中萌发最好, 低于95%的相对湿度难于萌发。因此, 病害发生与降雨和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每次明显降雨之后就会出现孢子飞散, 1周后叶片出现发病高峰, 雨季叶片发病率增高, 枝梢上“黑脖子”增多。在地势低洼、林间湿度大的情况下, 病害发生早而重。苗圃受害重, 留床苗和大龄苗菌量积累多受害较重。

4 防治方法

a.选用抗病品种, 双鸭山农场适宜种植品种有小黑杨14号、迎春5号、银中杨等。

b.做好苗圃和造林地的整地和排水工作, 避免积水使苗圃湿度过大。

c.适当稀植, 增加苗圃和林地的通风透光。

d.留床苗不宜超过2年。

杨树腐烂病与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篇2

杨树腐烂病与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杨树腐烂病与溃疡病都是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的林木病害,在我国大部地方都有发生.阐述了杨树腐烂病与溃疡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763.721.1 关键词:杨树   腐烂病   溃疡痛   发生   防治  

核桃黑斑病发生与的防治 篇3

【关键词】核桃;黑斑病;防治

最近几年,核桃的栽植范围愈来愈广,大多数农户的房前屋后都有几棵核桃树。2013年夏季,笔者在农村发现几乎每家的树上都有黑核桃,黑核桃几天就烂掉,而且不能食用,尤其在一些抗病力差的品种(如香菱核桃)上,这种表现更为明显。1棵树能烂掉1小筐核桃,损失严重,经过观察发现是核桃黑斑病。为了帮助果农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核桃黑斑病的有关知识和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

1 发病规律

核桃黑斑病是细菌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幼果感病后,初期果面产生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周围有水浸状晕环,后期病斑凹陷,全果变黑腐烂,而后干缩为僵果。叶片感病后,产生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黑褐色外缘有半透明油状晕圈,后期病斑愈合,叶片皱缩而焦枯。

2 不同物候期的表现症状与防治办法

2.1 休眠期(11月至翌年3月)

黑斑病的病菌在病果、病叶、病枝上越冬。

防治办法:(1)加强核桃园管理,改良土壤,合理施肥,适时整形修剪,使其通风透光,以促进核桃树健壮生长和增强抗病能力。(2)彻底清扫枯枝、烂叶、落果和铲除杂草,并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僵果,将其集中焚烧。

2.2 萌芽、开花和展叶期4月份

黑斑病病原菌借风雨传播到叶和枝上引起发病;5月份果实膨大期,病原菌借风雨传播到幼果上引起发病;6月份花芽分化期及硬核期,进入发病盛期。

防治办法: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00倍液等,于4月、5月、6月分别喷1次,同时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

山药炭疽病、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4

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山药叶片和茎秆。叶片受害初期产生褐色下陷的不规则小斑, 之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边缘清晰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病斑直径约0.5毫米;后期病斑中部呈灰白色, 有不规则轮纹, 病斑周围健叶发黄。茎部受害初期产生褐色小点, 之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棱形黑褐色病斑, 病部略下陷或干缩, 病部以上茎叶生长不良或干枯。天气潮湿时, 病部可产生粉红色黏状物, 后期部分病斑穿孔。该病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 6—8月份发病严重, 常造成山药植株枯黄、落叶。

2.防治方法。1种薯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浸种。2清洁田园。挖山药前将地上部茎叶清理干净, 集中烧毁。3增加架高。增加架高有利于改善通风条件, 降低田间湿度, 减少病原。注意开好四周排水沟, 雨后迅速排水。4药剂防治。发病前可喷1∶1∶100波尔多液预防保护。发病初期, 可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喷雾, 每7~10天喷1次, 共喷2~3次。

二、黑斑病

1.症状。该病在山药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 在高湿的初秋开始表现症状。染病后, 块根中下部先出现淡褐色小点, 后发展为椭圆形深褐色病斑, 并逐渐扩展成片, 形成不规则褐色病斑;地上部表现为叶色淡绿、植株矮小, 重则茎叶变黄, 提前枯死。块根贮藏期条件适宜时, 病斑会继续扩展蔓延, 后期病部失水干缩、表皮龟裂。黑斑病是由一种短体线虫引发的病害。该线虫是一类无色、透明、不分节的无脊椎动物, 一般体长1毫米以内, 幼虫在10℃以下停止活动, 主要分布在20厘米深的土层内。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5

一、发病症状

玉米褐斑病是由古生菌纲节壶菌属玉米褐斑病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斑主要表现在叶片(尤以第6~9片叶上表现更为明显)、叶鞘和茎上,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黄色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叶片上也出现横带状症状。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到赤褐色,并形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叶片初生褪绿的小浅黄色斑点,渐变成圆形、椭圆形褐色斑或深褐色斑,隆起成疱状,直径约1毫米,叶脉上较大的病斑约3毫米,且颜色呈紫褐色。有时病斑相互结合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后期病斑的表面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孢子囊)。病组织细胞瓦解,并显出脓疱状突起,其中含有黄褐色到暗褐色的孢子囊。叶鞘受害的茎节常常在感染中心折断。

二、防治方法

1.大力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旱播种可使玉米苗期得到锻炼,根多、根深、苗壮。配方施肥,增施氮磷钾肥,使玉米发育健壮、快速,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大力推广保健栽培技术。采取施足底肥、合理追肥、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等措施,均既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又能消灭寄主,减轻病害。

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篇6

1 危害症状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核桃叶、新梢、果实。叶片受害后, 形成圆形灰褐色病斑, 但边缘呈褐色, 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 有时叶柄上也出现褐色长形病斑, 严重时导致枝条上部枯死。幼果受害后, 有黑色小斑点现于果面上, 后逐渐变黑, 深入果肉, 直至腐烂脱落, 老果受侵害只达外果皮[1,2]。

2 病原及发病原因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pv juglandis (Pierce) Dye., 属黄单杆菌。渐呈短杆状, 大小为1.3~3.0μm×0.3~0.5μm, 端生, 1根鞭毛, 其生长适温为28~32℃, 致死温度为53~55℃, 在PDA培养基、牛肉膏培养基上呈现不同的生长状态, 在葡萄糖、蔗糖及乳糖中不产酸也不产气。生长适宜的p H值为5.2~6.5, 以5.8最好。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春季多雨, 发病早而重。由于树形高大, 又多为陈年老树, 品种抗病性不强, 在湿度过大、雨水多时, 降雨后病害迅速蔓延[3,4], 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梢的病斑中或病芽里越冬, 翌春溢出细菌液借风雨传到叶再到果及嫩梢上。在核桃展叶和开花期花序受侵, 产生黑褐色渍状病斑。花序可被病菌侵染。因此, 花粉与昆虫一样, 是传带病菌的媒介。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 病菌由气孔、皮孔、蜜腺及伤口侵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育期后发病, 叶片潜育期一般为8~18 d, 果实为5~34 d, 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该病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 展叶及花期最易感病。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土管理, 山区注意刨树盘, 蓄水保墒, 增强树势。清除病叶、病果, 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 集中烧毁或深埋, 剪除病、枯枝, 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 保持树势健壮生长, 增强病力。及时防治核桃举肢蛾等害虫, 采果时避免损伤枝条[5]。

4.2 化学防治

4.2.1 展叶前。

核桃展叶前喷1次5°Bé石硫合剂, 消灭越冬病菌, 减少侵染病源。石硫合剂在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防治上具有重要作用, 其还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褐烂病、褐斑病、黑星病及红蜘蛛、介壳虫等多种病虫害, 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杀虫剂。其使用浓度因植物种类、病虫害对象、气候条件、使用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生长季节采用0.1~0.5°Bé, 早春或冬季采用3~5°Bé, 熬制好的母液为20~28°Bé, 一般用原液消毒刮伤的伤口, 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2.2 落花后。

核桃落花后喷洒1∶0.5∶200 (生石灰、硫酸铜、水) 波尔多液, 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 或40万U青霉素钾盐5 000倍液。波尔多液也是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常用药剂之一。一般在发病前, 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 隔15~20 d再喷1次, 是优良的保护剂和杀菌剂, 其作用机理是在植株上形成白色药膜, 以免受病菌侵害。配制方法:将硫酸铜和石灰分别用2/3、1/3的水化开, 然后将二者混合, 并不断搅拌即可。

4.2.3 发病期。

5—6月发病期, 选用50%代森锰锌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效果较好。同时, 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可兼治多种病虫害[6]。

参考文献

[1]史爱霞.陇县核桃黑斑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 2010 (3) :15-17.

[2]陈成娃.核桃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河南科技, 2010 (8) :32-34.

[3]高新民.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 2010 (6) :28-29.

[4]柳荣军.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 2010 (8) :49.

[5]和春元, 蔡灿, 李祥康.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 2008 (4) :49-50.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篇7

玉米大斑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2 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斑上产生的灰黑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如果病斑上霉层不明显,可采用保湿法促其产孢。方法是:以湿润的滤纸铺于玻璃培养皿内,剪取有新鲜病斑的叶片段平放在滤纸上,再以培养皿盖严,1~2天后即可看到病斑上有霉层产生。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数个成束,不分枝,青褐色,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顶端,淡青褐色,梭形或长梭形,直立或向一边稍弯,有多个分隔,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以外。

3 发病因素

玉米大斑病在全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华北地区,春玉米6月上旬,夏玉米7月中旬。由于气候条件与玉米感病阶段吐丝灌浆期相吻合,夏玉米病情发展快,受害重。(1)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由于感病玉米杂交种大面积种植,在一些地区造成大斑病流行,损失严重。(2)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3)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

4 防治方法

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②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

③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夏玉米早播可减轻发病;与小麦、花、生甘薯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玉米圆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8

1 玉米圆斑病症状

玉米圆斑病菌主要危害玉米生长的中后期, 危害部位有叶片、果穗、苞叶及叶鞘。在侵染初期叶片形成分散的水浸状浅绿色至黄色小斑点, 侵染后期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 大小为 (5~15) mm× (3~5) mm, 中央浅褐色、边缘褐色, 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偶尔也会形成长条线状斑, 大小为 (5~21) mm× (1~5) mm。随着病斑扩展, 多个病斑常会连在一起。病斑表面也生黑色霉层,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苞叶染病后出现深褐色病斑。叶鞘侵染最初呈褐色斑点, 具有同心轮纹, 后期病斑扩大连片, 形成不规则大斑, 在潮湿时, 表面会产生黑色的霉层。玉米果穗也会被侵染, 先侵染果穗的尖端, 然后向下蔓延, 到发病后期果穗籽粒呈煤污状或干腐状, 籽粒表面着生黑色霉层, 用手捻动籽粒即成为粉状物。

2 病原菌特征

玉米圆斑病病原菌无性阶段为玉米生平脐蠕孢 (Bipolaris zeicola) , 有性态为碳色旋腔菌 (Cochliobolus carbonum) 。玉米生平脐蠕孢在25℃下, 在PDA平板上培养5 d, 菌落直径可达到78 mm。菌落呈圆形, 深绿色至黑绿色, 边缘不规则, 偶尔有缺刻。气生菌丝非常发达, 绒毡状或绒毛状, 可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暗褐色, 膝状弯曲, 多为单生, 偶有2~6根丛生, 梗短时偶见分枝, 基部细胞膨大, 两端钝, 稍圆, 有隔膜3~6个, 大小 (7.3~9.9) μm× (64.4~99.0) μm。分生孢子大小 (42~85) μm× (12~21) μm (平均为64.5μm×16.3μm) , 黄褐色至深橄榄色, 初期颜色较浅, 后期颜色较深, 大多数正直, 长椭圆形, 两端较窄, 中央稍宽, 孢壁较厚, 顶细胞和基细胞钝圆形, 有脐点, 但不明显, 具有隔膜4~8个 (多为6~8个) 。圆斑病菌形态与玉米小斑菌极为相似, 鉴定者很容易混淆, 后者分生孢子稍弯曲, 纺锤形或新月形, 多为浅黄褐色。

玉米生平脐蠕孢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在5~35℃, 最适生长温度是25℃, 在5~25℃, 随着温度的增加生长速度越快, 15℃以下或30℃以上生长较缓慢, 38℃菌丝停止生长。分生孢子在5~40℃均可萌发, 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8℃, 在5~28℃时, 随温度的增加萌发率增高, 5℃以下或40℃以上分生孢子几乎不萌发。病原菌的p H值有较宽的生长范围, 在p H值2~12范围内都能生长, 但最适宜生长的p H值为7, 菌落直径达35.3 mm;在p H值4~9, 病原菌菌丝生长较快, 当p H值<4或p H值>9时菌丝生长较慢。p H值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也较大, 分生孢子在p H值3~11的溶液中均可萌发, 但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孢子萌发, 碱性溶液不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 在p H值为5时萌发率最高, 在p H值3~7分生孢子萌发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当溶液p H值达到8以上时, 萌发率大大降低。光照对病原物的生长没有太大的影响。在光照、黑暗、光暗交替条件下, 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没有明显差异。光照和黑暗处理间分生孢子萌发率无明显差异, 孢子萌发对光照表现不敏感。

3 玉米圆斑病的发生与流行

玉米圆斑病菌的侵染循环与玉米小斑菌极为相似。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叶鞘、苞叶、果穗上越冬,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先在叶片上感病, 待果穗抽雄后, 再在果穗的苞叶和叶鞘上进行初侵染。初侵染后叶片和苞叶上的病斑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并借助风、雨水和人为传播进行再侵染。潜育期1~2 d。此病害在苗期发病和成株期都可发生, 但大部分则在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始发, 灌浆期至乳熟期为盛发期。若种植抗病品种, 该病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 一般减产5%以内, 但多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则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甚至绝产。

玉米圆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水分条件。苗期感病较轻, 8月下旬进入雨季, 高温高湿则是圆斑病的发病的有利条件。据调查, 当田间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 温度在25℃时, 病菌通过风力传播, 经5~7 d后植株叶片、苞叶就会大量感病, 产生大量病斑。而干旱年份则发病较轻。各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根据李淑荣等[7]调查发现, 杂交1代种子发病轻于制种田父母, 自交系母本发病率高于父本, 且主要为害果穗以下部位。

4 防治措施

在弄清玉米圆斑病发生与流行规律的基础上, 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 适当配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各玉米品种间对玉米圆斑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目前无对圆斑病的免疫品种, 在推广的玉米品种中大多数对圆斑病表现为抗性, 抗圆斑病的自交系和杂交种有二黄、铁丹8号、英55、辽1311、吉69、武105、武206、齐31、获白、H84、017、吉单107、春单34、荣玉188、正大2393和金玉608等。

4.2 栽培防病

延后育苗, 培育壮苗, 适时晚播, 错过发病高峰期;搞好田园卫生, 冬季深翻土地,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水旱轮作;及时摘除病叶, 减少再侵染菌源;高起垄, 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 加强田间管理, 增强植株抗病力。

4.3 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 拔节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对叶片进行喷雾预防, 一般喷雾1~2次, 每间隔7~10 d喷1次;在玉米吐丝盛期 (超过50%的果穗吐丝时) , 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淋果穗, 连续防治2~3次, 每间隔7~10 d喷1次。

参考文献

[1]周善平.玉米圆斑病发生调查报告[J].植物保护, 1982, 8 (6) :22.

[2]董国菊, 申晚霞.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的分离鉴定[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 :119-122.

[3]肖永贵, 薛宝东, 曲彦明.警惕玉米圆斑病的再发生[J].吉林农业, 1999 (3) :9.

[4]董国菊, 申晚霞.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2) :8-13.

[5]卢灿华, 吴毅歆, 黄莲英, 等.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28 (3) :411-415.

[6]白金铠, 潘顺法, 姜晶春.玉米圆斑病防治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 1982, 9 (2) :113-118.

[7]李淑荣, 李惠春, 刘淑杰, 等.玉米圆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 12 (6) :42-43.

[8]孙广宇, 王琴, 张荣.条斑型玉米圆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 2006 (6) :494-500.

[9]王景山.玉米圆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玉米科学, 2004 (12) :114-117.

玉米大小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9

1 危害症状

玉米叶片、叶鞘及苞叶均可受大小叶斑病危害, 以叶片为主。大叶斑病发病后, 有黄褐色或灰褐色长梭形病斑产生, 长5~10 cm, 宽1 cm左右, 有时出现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 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 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3]。小叶斑病发病后, 有水渍状病斑形成, 随着病情的发展, 病斑变为中央黄褐色、边缘红褐色的椭圆状, 病斑大小不一, 最长约2 cm。如果种植的玉米品种抗病性较强, 感病后仅表现为圆形坏死小斑点, 但病斑连片后会造成叶片干枯死亡, 有稀薄的黑色霉层在病斑反面或枯死叶片反面产生。

2 侵染循环

玉米大小叶斑病病菌属半知菌类,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同玉米的病株残体在田间以及玉米秸秆的病叶上越冬, 种子也可带少量菌源。第2 年越冬分生孢子再经风、雨飞散传播, 进行侵染。

3 发病条件

玉米大小叶斑病主要在低洼、密度大、种植较晚、植株矮小、氮肥施用量大、连作多年、盐碱大的地块发生[4]。

3.1 大叶斑病发病条件

大叶斑病在气温20~25 ℃、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发病, 10~14 d病斑可以产生分生孢子。低温过高或过低, 相对湿度低于60%则病害受到抑制。从拔节到抽穗期, 气温适宜, 降雨频繁, 病情发展迅速。

3.2 小叶斑病发病条件

小叶斑病在气温26~29 ℃时适宜发生, 气温达到24 ℃时, 孢子萌发只需要1 h左右, 高温多湿, 时晴时雨, 会造成小叶斑病流行。

4 发病规律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玉米小叶斑病, 以气流、雨水传播为主, 雄穗抽出后发病最重。玉米大、小叶斑病常常混合发生, 不仅对叶相关部分进行危害, 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或果穗腐烂。玉米生长季节内, 经过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在田间, 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垂直扩展。该病潜育期短, 经多次再侵染, 危害加重, 于玉米收获后随病残体越冬。叶片被害后, 使叶绿组织常受损, 影响光合机能, 导致减产。一般抗病性差的品种, 生长期田间闷热潮湿以及地势低洼、施肥不足等情况下, 发病较重。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 由于越冬菌源量多, 初侵染发生早且多, 再侵染频繁, 易造成流行。

5 防治方法

5.1 农业防治

5.1.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高产、 优质、 抗耐病的玉米杂交品种, 如榆单9 号、陕单609、郑单958 号等, 并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 避免品种单一化。

5.1.2 加强栽培管理, 控制菌源。玉米收获后, 机深翻30 cm以上, 并及时刨根拾茬, 清除秸秆落叶, 避免连作, 实行3~5年倒茬1 次, 消灭菌源;适时早播, 施足底肥, 配方施肥, 增施磷、钾肥, 合理密植, 在种植形式上, 采用大垄双行、间作套种、宽窄行种植等技术。

5.1.3 搞好预测预报。选择大小叶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块, 建立测报点, 进行定期观察。如果出现病株且病叶开始由下至上扩展, 且近期天气预报有中到大雨, 则可得出15 d左右病害流行的预报, 以为科学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5.1.4 摘除玉米底部老、 病叶, 消灭侵染来源。 为了有效压低田间再侵染的菌量, 推迟发病高峰, 可对玉米底部老、病叶进行摘除, 并带出田外烧毁, 同时也可起到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作用。打叶标准:当病叶率在20%左右, 病株率在70%以上, 摘除玉米底部2~3 个叶片及底部枯叶。

5.2 化学防治

玉米抽雄前, 喷施叶面肥和杀菌剂, 可有效预防玉米大小叶斑病的发生。掌握玉米抽雄灌浆期的防治关键期, 在发病初期, 用25%苯菌灵乳油8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7~10 d喷施1 次, 连续防治2~3 次。发病后,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0%康正津可湿性粉剂750 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喷雾防治[5]。

摘要:对玉米大小斑病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因素进行介绍, 提出针对该病的防治方法, 以为玉米大小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大小叶斑病,危害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赵桂东, 陆化森.夏玉米大、小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玉米科学, 1996 (1) :74-75.

[2]王晓鸣, 巩双印, 柳家友, 等.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J].作物杂志, 2015 (3) :150-154.

[3]陈梅英, 夏瑛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 2000 (7) :19-20.

[4]郑明祥, 胡盛根.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治试验[J].植物医生, 1997 (4) :29-30.

灵武长枣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篇10

据2012年监测调查,危害严重的枣园感病率高达45 %以上。为此,于2012-2013年我们对枣叶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

枣叶斑病由一种或几种病菌感染所致,其中Conithyrium aleuritis 称枣叶橄榄色盾壳霉;C.fuckelii称枣叶斑点盾壳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春季和夏季雨水多的季节易发此病。枣树花期开始染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感病后,出现灰褐色或褐色圆形斑点,进而形成大的圆斑,多发生在主脉两侧或基部,病重时可导致叶片黄化早落,影响坐果。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第2年在枣树生长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多雨年份发病率较高。

2发病条件

2.1发病与当年的降雨次数和枣园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在春季和夏季雨水多的季节易发此病。阴雨天气多的年份,病害发生早而且重,尤其5-8月,若连续阴雨天数多时,病害就会暴发成灾。

2.2发病与树体通风不良有关枣叶斑病是真菌病害,属于弱寄生菌。生长季节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下旬都可发病,一般潮湿庇荫、通风透光不良、树势弱等发病重。

2.3发病与树势的强弱有关树势弱发病早而重,树势壮发病晚而轻。果树营养不良,抗病能力低,是叶斑病发病的内因。

3防治措施

3.1清洁果园,铲除菌源秋、冬季进行清园,清扫并焚烧枯枝落叶,消灭越冬病原菌。 枣树萌芽前全园喷布3~5 °Be石硫合剂。

3.2合理整形修剪及时剪除受害枝、徒长枝、重叠枝、密生枝,使枣园内保持通风透光。

3.3加强枣树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控制氮肥施用量,注意氮、磷、钾肥的比例,增施微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枣树的抗病能力。生长季后期注意控水、排水,防止徒长。

上一篇:全媒体融合云平台设计下一篇:幼师剪纸艺术及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