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生物显微镜

2024-05-08

超声生物显微镜(精选八篇)

超声生物显微镜 篇1

在实际使用中, 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 因为在探头的扫描部分表面没有膜覆盖, 又出于对眼球的保护, 只适合于水浴检查法, 眼杯内只能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不能用以甲基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超声传送介质, 并切忌用力擦拭传感器表面。

(2) UBM传感器位于探头的底部, 是用于发射、接收超声波的, 平时只能用棉球占蒸馏水、酒精轻轻擦拭, 不可用自来水、酒精、消毒液浸泡消毒或高温消毒, 更不能使用次氯酸钠和盐溶液。应避免传感器长时间在溶液中的浸泡, 要注意保护好传感器免受震动, 不能用质地粗糙的物品擦拭探头, 必须保护好探头表面的薄膜镀金层。

(3) 为延长探头的使用寿命, 应尽量避免在非诊断检查时做探头扫描, 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扫描, 减少对探头的磨损。

(4) 机器对使用环境是有要求的, 温度建议在18~25°之间, 相对湿度一定要小于70%, 对于南方的潮湿地区, 建议使用空调, 要注意定期开机去湿, 尽可能每月开机三次, 每次一小时左右。

(5) 作为超声类设备, 对电源要求比较高, 除了电压误差小于10%外, 保护接地的连接一定要可靠。

(6) 使用中还应避免气泡的产生, 它会影响超声的传播, 影响检查的结果。

(7) 眼外伤严重或有传染性疾病者均是UBM检查的禁忌症。

实际使用中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1) 探头不能动

很可能是探头无意间设置在锁定状态下。

(2) 探头动, 却无图像

(a) 软件增益太小;

(b) 探头上可能有气泡;

(c) 探头本身有物理故障, 需要检修。

(3) 探头幅度摆动过大

(a) 探头物理有问题, 需要检修;

(b) DSP板故障, 需要维修。

(4) 图像有干扰

(a) 外界有强磁场或电气振动干扰;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

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等两个二级主题。前面第一单元介绍了生物和生物圈,学生对生物圈等生物入门知识已有所了解。本单元逐渐深入生物的微观结构进行学习。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对学生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三)教学对象

初一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目镜、物镜各配备两个不同倍数的)、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上”字的不透明纸、永久玻片)、擦镜纸、显微镜操作步骤的视频、课前培训每组组长,以便课上帮助老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并结合导学案,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操作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比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显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得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并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

二、教学反思

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课中,大部分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生物仪器,很多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只有认真掌握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后,才能为今后做实验打下基础。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有许多规范和要求,如果讲解过于详细,他们会觉得找不到重点,但讲得太简单,学生则掌握不到要点与考点。所以,我认为在讲清要点的同时,应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尝试,在动手实验中去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对较为直观、简单的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节课对“显微镜结构”的学习,我采取的方法是:

1、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2、教师引导全班同时观察手中的显微镜,竞赛说出结构的名称,顺带着分析其作用。

用最短的时间将这部分内容处理完,主要给学生建立一种直观上对显微镜的认识。而对“显微镜的使用”这一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加强学习:

1、分步学习,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认真观看显微镜操作步骤的演示视频;

2、学生两人为一组,自己动手操作显微镜,同组之间的同学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互相讨论和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印象;

3、讲与练结合,强调重点,通过思考题和小结部分,再一次强调使用显微镜中的注意事项;

4、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该学生的错误操作,从而达到强调的作用。

超声生物显微镜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选自2010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玻切+硅油注入术后6个月以上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期行硅油取出, 裂隙灯、房角镜、眼底检查发现有硅油乳化滴的病人。行全景UBM及眼压测定并积累手术前后的相应资料。

1.2 方法

病人的裂隙灯、房角镜检查、眼底的检查取坐位。可见均为虹膜、前房上角、视网膜前表面的硅油乳化滴。眼底检查用90DVOLK前置镜。全景UBM检查, 采用的是国产天津索维SUOER全景超声生物影像镜SW-3200L型。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 检查中可见乳化硅油滴群, 附着于角膜后、前房、晶状体、睫状体后表面。硅油取出用美国爱尔康公司的constellation vision system型玻切仪, 采用23G手术。硅油自动灌、取手术系统。手术操作均由同一位老师熟练完成。手术后随诊时间为1~3个月, 观察的指标是硅油残留的情况及眼压的变化。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主要是观察硅油乳化残留硅油滴的程度, 及眼压值控制的效果。对于视力的提高, 硅油依赖眼的硅油多次注入不在本次统计范围内。UBM下硅油乳化程度的分级因没有参考标准, 我们且将其分为四期, Ⅰ期为角膜后附着少量倒三角形的硅油滴群声影, Ⅱ期为角膜中央和晶体前倒三角型硅油滴声影。Ⅲ期为中轴区前房充满硅油滴群声影, Ⅳ期为前房充满乳化硅油滴声影。

2 结果

2.1 本组41例, 术前裂隙灯下即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硅油乳化, 轻者仅前房上角有少许硅油滴, 患者可见虹膜表面有乳化硅油油球附着, 前房上角可见硅油形成的油滴液面, 似反方向的前房积脓;在UBM下, 轻者仅可见角膜后少量硅油滴群声影, 重者乳化硅油可充满前房、晶状体、虹膜、睫状体的后表面, 且乳化程度不等:房角镜下所见更为明显。因硅油乳化程度UBM下所见目前尚无判定标准, 为统计观察方便, 我们暂且将其分为四期, Ⅰ期, 中央角膜后有少量硅油滴群声影, 呈倒三角型;Ⅱ期, 角膜后倒三角型的硅油乳化滴声影的倒三角是角膜、晶状体、前囊声影并相连接;Ⅲ期, 硅油乳化滴声群前房中央1/3~1/2, 且后房晶状体、虹膜后、睫状体部边可见乳化硅油滴群附着;Ⅳ期, 前房几乎或完全充满硅油乳化滴声群, 后房于硅油界面前及晶状体、虹膜、睫状体后表面间。

2.2 表Ⅰ41例硅油乳化眼, 手术前后UBM下硅油乳化情况比较: (表1、2)

3 讨论

随着玻切手术设备、手术技术的进展, 手术越来越广泛, 对复杂病例术中使用填充物的作用及其随之带来的合并症也逐渐成为眼底病学者们备受关注的热点。

UBM检查的过程中, 常出现盐水或接触角膜而引起眼部轻微的不适症状。为避免患者恐惧心理, 并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在检查前要向患者详细交代操作过程的风险性, 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 以达良好的检查效果。测定方法:患者正常取正卧位, 注视天花板或注视灯, 检查者坐患者的头位。可根据情况调整患者的头部高低, 以尽量减少患者头部活动。保持良好的固视下检查, 在提高了结果可靠性的同时, 也提高了检查结果间的可比性, 术中操作当全景UBM部位调整时, 应将探头高于眼杯防止探头误伤角膜, 检查前调整好位置[1], 则在检查中可节约处置不必要的时间, 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全景UBM的分辨率是将不同密度的结构分开, 解剖清晰。

硅油乳化是玻切+硅油注入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而在UBM下, 对硅油乳化程度的判断优于裂隙灯房角镜下的观察。全景UBM下, 不仅可见前房硅油乳化滴, 还可看到当前眼部的结构, 并测距还可以得到睫状体及平部后表面的结构。UBM可提供对眼部浅表组织的无扭曲的观察, UBM的角膜图卡与组织切片极类似, 角膜各层均可被显示。UBM的相向和侧向分辨率为传统超声的5-10倍。

影响硅油乳化的因素。玻切+硅油注入术, 术中采用的均为德国进口精度5000的硅油。据临床观察, 正常条件如期硅油取出的未出现过硅油乳化现象, 而据我们观察, 硅油乳化的程度与放置硅油的时间有关系但也不一定成正比例。因有的病人仅半年时间即可出现硅油乳化, 初步考虑除手术时间外, 硅油的充满程度、病因、外伤史有一定相关性。全景UBM更早地观察到乳化硅油滴及硅油乳化程度。同时也能为硅油取出术后硅油滴是否残留及残留程度提供客观、可信、准确的信息、方法。

参考文献

超声生物显微镜 篇4

从本院2008-2010年的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中发现患有高眼压的患者中探及有睫状体部有囊肿的病例为数不少,遂整理本院2008-2010年就诊患者中双眼或单眼眼压高并且进行过UBM检查的患者眼部检查资料,选取了上述200例高眼压的患者做详细的分析,得出眼部睫状体囊肿与高眼压有一定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0年1月在本院行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双眼或单眼高眼压患者的眼部检查资料,其中病历中眼科眼部检查的前房描述约为3 mm的作为选择对象。前房轴深<2.5 mm或房角镜检查已经明确查明为房角关闭,房角检查描述为狭窄的患者不作为选择对象。共选择200例高眼压患者397只眼,结合临床眼科病历和UBM检查的图像进行分析。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小9岁,最大77岁,平均43岁,其中男87例,女113例。眼压范围为23.5~46 mm Hg。

1.2 方法

使用国产天津迈达眼科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时已详细记录检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并已详细记录了受检眼的眼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虹膜形态等临床资料。检查前常规给予受检眼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行表面麻醉三次,待麻醉后给受检眼做360度方位全眼超声扫描。测量及记录超声生物显微镜扫描的前房深度,房角的形态和角度;虹膜的形态;睫状体的形态;超声探及睫状体部有囊肿时记录囊肿的位置、大小和个数。探查后房及周边玻璃体的情况并记录。

2 结果

检查397只高眼压眼有258只眼房角开放并探及睫状体部有睫状体囊肿存在。258只眼中有40只眼房角虽然开放但房角局部呈狭窄状态,狭窄处可探及的睫状体囊肿直径>2 mm。其余139只高眼压眼房角开放,也未探及睫状体部有囊肿存在。这139只高眼压眼中有7只眼探及到存在房角后退。上述397只高眼压眼前房深度测量为2.57~3.41 mm,虹膜平坦,周边玻璃体部分混浊。

3 讨论

超声生物镜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超声检查仪器。该技术具有无损伤性、准确性、可重复性、动态性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已成为眼科临床对一些眼前节疾病检查的重要方法[5,6]。UBM广泛应用于青光眼、眼外伤、葡萄膜疾病、晶状体疾病、角膜疾病、脉络膜等眼前节疾病,能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检测结果。该项检查是一种超高频,无损伤的超声检查方法,可在静态下观察到虹膜根部的附着位置和观察房角的形态,眼科超声生物镜最主要的优点是观察睫状体的位置和形态。随着UBM的临床使用,睫状体囊肿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常由非色素上皮增生而成,其囊壁是由成熟的上皮细胞组成,囊腔内有液体,主要发生于虹膜后和睫状体区。好发于虹膜睫状沟和睫状冠,由于虹膜的遮挡,用眼科的常规检查方法很难发现虹膜睫状体囊肿,而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偶有患者体检时发现眼压偏高于正常范围,无眼部不适症状才做进一步检查[7,8]。所以睫状体囊肿的患者会常常造成漏诊。虹膜睫状体囊肿除因手术、外伤引起的植入性囊肿外,还有一种因胚胎时期眼泡发育不良所致的原发性囊肿,有生长倾向,达到一定程度后,将虹膜根部顶起,使房角关闭,较多发生青光眼(图1);也可多发,以瞳孔缘、虹膜根部或睫状突部位多见(图2)。本院上述2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有近半数患者为体检时发现眼压偏高而就诊。原发性睫状体囊肿继发青光眼的患者常伴有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患者往往主动就医易于被诊断及治疗。而单纯睫状体囊肿的患者,眼压升高不明显,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延误治疗。据临床上研究睫状体囊肿致眼压升高的原因大概可分为三方面:(1)囊肿刺激睫状体细胞分泌房水量增加;(2)囊肿分泌黏液等物质沉积于小梁网,阻碍房水流出;(3)随着囊肿的不断增大,周边虹膜向前推移,房角变窄或关闭[9,10]。

虹膜睫状体囊肿体积较大时,导致虹膜形态改变明显,或囊肿与虹膜完全游离,脱位于前房内时用裂隙灯显微镜可做出诊断,但对于小的囊肿,不引起形态改变的则不能发现(图3)。特别是较小的多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也可引起类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关闭。由于UBM的应用,这些病例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为今后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将睫状体肿瘤导致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鉴别出来提供了依据与方法。直观的二维图像,不仅可以明确地分辨病变的囊性或实性,而且还可以对囊肿的大小进行定量的测量,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为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注:直径大于3 mm, 虹膜被推挤变形, 房角关闭, 其旁可见卫星样直径小于2 mm睫状体囊肿

注:挤压虹膜, 虹膜膨隆, 房角狭窄

注:直径大于2 mm,挤压虹膜根部,虹膜变形,房角关闭

总结以上的分析及结果,笔者认为高眼压患者检查UBM十分重要,睫状体囊肿的发现对于临床高眼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认为睫状体囊肿会导致高眼压这一结论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石忠鑫.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图谱[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46.

[2]郭永红, 赵瑞博.双眼睫状体囊肿继发青光眼1例[J].国际眼科杂志, 2009, 9 (9) :9.

[3]蔡小于, 刘杏.原发性睫状体囊肿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J].广东医学, 2004, 5 (15) :773.

[4]赵堪兴, 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56.

[5]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75.

[6]王宁利, 刘文.活体超声生物显微镜眼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456.

[7]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98.

[8]吴中耀, 杨华肥.虹膜睫状体肿物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J].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2 (23) :154.

[9]刘玉清, 候四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虹膜睫状体囊肿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 2009, 17 (41) :4.

超声生物显微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5月, 我院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36例 (174眼) , 其中男72例, 女64例, 年龄38~84岁, 平均63.52岁, 作为观察组;取慢性同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0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114, 女86例, 年龄36~81岁, 平均 (62.17±8.47) 岁。两组基本资料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测量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眼前节、视力、眼压以及眼底检查, 在应用药物控制眼压后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和超声诊断仪对眼轴长度 (AL) 和眼前节生物测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每只眼的鼻上、鼻下、颞上、颞下4个方向的房角情况。并测量每只眼的小梁睫状体距离 (TCPD) 、各象限的房角开放距离 (AOD) 、以及前房角深度 (ACD) 、虹膜睫状突距离 (ICPD) 。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χ2检验, 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眼内压为 (41.7±14.2) mm Hg, 对照组为 (13.2±4.1) mm Hg,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ACD为 (1.54±0.24) mm, 对照组为 (1.79±0.24) mm, 两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 ;对照组的AOD、TCPD、ICPD均大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青光眼是世界上不可逆致盲的重要原因[2], 也是导致全球视力下降的第二大原因。原发性青光眼主要见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且女性的发病率要远高于男性, 其发病与前房角的结构有关[3,4]。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晶状体位置较前, 晶状体较厚, 眼轴较短, 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较小, 角膜横径较小和前房较浅等特点[5]。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房角突然关闭致使眼内压升高, 患者表现为头痛、眼痛, 同时可能会造成众多结构的功能损害, 如角膜水肿、球结膜充血水肿, 虹膜睫状体炎症, 虹膜萎缩, 眼底出血、房角粘连等, 应及时给予处理, 否则后果严重。Palvin等首次提出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眼前节结构, 其具有不受透光组织影响、无创伤、非干扰、实时、高分辨率等特点, 用于人体的探头频率为50~100 MHz, 探查深度是6~1 mm, 分辨力是70~20μm;轴向分辨力约为40μm, 中心频率为40MHz, 可在活体状态下观察眼前节病变, 对房角相关组织进行精确观察。王宁利等[6]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单位眼球, 发现患者的前房均较浅, 相对靠前的厚晶状体, 合并睫状突前倾, 睫状体位置改变。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本身的眼前结构已不正常, 晶状体较厚或靠前, 导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ACD要浅[7,8]。本研究表明,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均小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ICPD、TCPD也小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表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更浅、眼轴更短, 晶状体更前, 房角区域结构空间小, 容易在各种因素下造成房角关闭, 导致急性青光眼的形成。

临床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多见于虹膜膨隆型的显著窄房角眼, 而ICPD、TCPD均小于对照组以及前房深度的变浅也表明诱发因素导致眼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 自主神经系统失去平衡, 增加瞳孔阻滞, 后房内压升高, 导致前房更浅。

综上可知, 超声生物显微镜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前结构进行仔细观察, 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眼内压为 (41.7±14.2) mm Hg, 对照组为 (13.2±4.1) mm Hg,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ACD为 (1.54±0.24) mm, 对照组为 (1.79±0.24) mm, 两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 ;对照组的AOD、TCPD、ICPD均大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早期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工具,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参考文献

[1]Pavlin CJ, Harasiew icz K, Fost er FS.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of anteri or segment structures in normal and glaucomat ous eyes[J].Am J Ophthalmol, 1992, 113-381.

[2]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97-303.

[3]杨帆, 梁晟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J].广西医学, 2004, 26 (10) :1496-1497.

[4]陈光胜, 马丽华, 黄红波, 等.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 2004, 26 (3) :389.

[5]姜霄晖, 闫洪禄, 张捷,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生物结构的超声测量[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2, 20 (4) :284.

[6]王宁利, 周文炳, 叶天才,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 1995, 31:133.

[7]刘严正, 杨桦, 等.两类青光眼眼前节结构在超声生物显微镜下的表现[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0, 8:501.

超声生物显微镜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 0 0例需做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4], 纳入标准: (1) 未经过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二磨牙; (2) X线片显示非畸形根管; (3) 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 按时复诊。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4 5例和观察组5 5例, 其中男性5 1例, 女性4 9例, 年龄 (3 4~8 2) 岁, 平均 (5 3.4±2.8)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1.2 器械材料

根管显微镜 (G l o b a, l美国) , 超声治疗仪S u p r a s s o n P-M A X (S A T E L E C, 法国) , E T 4 0、E T 2 0、K 1 5超声工作尖, K型锉8~3 0#, 1 0~2 5#显微扩锉针 (D e n ts p ly m ic r o-o p e n e r, 瑞士) , R a y P e x 5型根管测量仪 (V D W, 德国) , 垂直加压器、热牙胶系统 (B&L, 韩国) 。

1.3 治疗方法

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术前均先拍摄X线根尖片, 了解患牙的髓腔形态、根管口位置、根管形态及数目、根管弯曲情况;常规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法;观察组予以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 具体如下: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局麻成功后, 用高速手机开髓揭顶, 充分暴露髓腔, 确定根管口位置, 在根管显微镜下, 根据牙本质颜色的变化仔细探查根管口, 用超声工作尖 (E T 2 0, E T 4 0) 疏通根管口上段, 以1 0#K型锉探查根管上段确定根管方向, 用超声工作尖 (K 1 5) 沿根管方向上下移动, 逐渐向根方深入, 再用1 0#K锉往复捻动、上下提拉, 直至能顺利到达根尖孔, 再换用1 5#K锉重复上述步骤, 建立根管通路。用R a y P e x 5型根管测量仪测量工作长度, 按常规方法完成根管预备, 冲洗, 再测工作长度, 试尖, 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分析应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运用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以患者治疗过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为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版本为S P S S 2 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和±s表示, 采用χ2和t进行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

经过比较,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长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具体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患者有9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包括7例疼痛、2例牙尖折裂,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 0.0%, 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疼痛,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具体见表2。

3 讨论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 牙体牙髓的治疗是通过根管治疗或者塑化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能否彻底清除坏死的组织, 完好充填根管系统[5]。常规的根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但是由于视野不清晰, 因此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口腔器械的发展和完善, 根管显微镜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中。在显微镜下操作, 使术野更加清晰, 同时联合超声技术, 使得根管内的感染和坏死组织能彻底被清除, 治疗效果明显[4]。相关文献报道显示, 应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优势在于超声技术能彻底清除患者的牙本质碎屑, 杀菌力较强, 提高了冲洗效果。通过临床实践, 结果显示,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能清晰的观察到治疗的各个术野,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 本次研究结果与之一致[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长于常规组, 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0.0 5)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运用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缺点是治疗时间较长, 优点是并发症少, 治疗效果好, 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运用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 0 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4 5例和观察组5 5例, 常规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法, 观察组予以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 (70.4±1 2.6) min]长于常规组[ (4 3.6±1 0.8)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 0%) 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3.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结论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运用在牙体牙髓中虽然延长了治疗时间, 但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得到广大患者认可,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根管显微镜,超声技术,根管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蓉斌.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4 (6) :3129.

[2]闫奇, 王翀, 叶青, 等.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 :87-88.

[3]徐华.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S1) :159.

[4]Shao, Y.Chen, Z.Dynamic feature sofplanet arygearset with toothplastic inclination deformation due to toothrootcrack[J].Nonlineardynamics, 2013, 74 (4) :1253-1266.

[5]生安菊, 王新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困难根管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5) :2435.

超声生物显微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患者接受根管显微镜治疗, 而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技术治疗。观察组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28~70岁, 平均 (49±10.4) 岁, 病程1~4个月, 平均 (2±1.2) 个月;对照组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28~72岁, 平均 (49±11.7) 岁, 病程1~4个月, 平均 (2±1.2) 个月。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排除根管治疗禁忌证等, 保证患者各项功能基本正常, 并在术前进行X线全牙摄片, 制定治疗方案。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向患者科学地解释患者的病情和将要采取的治疗方案, 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4]。并做好治疗前器械准备, 包括根管显微镜、超声根管治疗仪及相关治疗设备和器械, 并在术前做好检查, 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患者取仰卧位行局部麻醉[5]。观察组患者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进行治疗, 在传统治疗中寻找根管时主要根据医生的工作经验, 因此具有盲目性, 存在遗漏根管的可能, 故首先要寻找遗漏的根管, 可以根据髓底牙本质的颜色进行寻找, 因其与根管周围的牙本质有很大的区别, 髓底牙本质颜色呈黄色且不透明, 而根管周围的牙本质呈黄色但为半透明, 或者其中夹杂着粉红色[6]。其次是要处理钙化的根管, 在打开髓腔后, 应用显微镜对存在钙化的根管和正常的牙本质进行区分, 在不破坏正常牙本质的前提下, 对存在钙化的根管进行疏通[7]。随后检查根尖断面, 在显微镜下进行根尖外科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主要是完成对钙化根管的处理, 然后取出腐败变质的组织, 给予根管治疗[8]。患者的牙神经是否需要保留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若近髓没有露髓等情况发生, 则先用药物治疗2周, 若患者无其他不适症状, 也无相关并发症, 则在此基础上直接进行修补。若有露髓的情况, 或者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 牙神经不能保留, 则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处理患者的牙髓神经。

1.3 观察指标

本组观察指标包括患者麻醉时间、治疗时间、治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和治疗时间比较

由表1可知, 观察组麻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而治疗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由表2可知,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为口腔科的主要疾病之一, 牙体牙髓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尚缺乏特效疗法, 目前仍以根管治疗为主, 其主要目的就是将已坏死甚至感染的牙髓组织进行彻底的清理, 在此基础上将缺损部分用根管进行填补。进行根管治疗时, 传统的术式主要依据操作医生的感觉和经验进行, 因而可能会清洗不彻底, 从而使冲洗效果较差, 因此传统的操作手法成功率较低而且并发症较多[9]。近年来, 根管显微镜以及超声技术逐渐应用于口腔疾病的诊治, 并广泛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 本组对二者应用于牙体牙髓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根管显微镜技术弥补了传统治疗时盲视的缺陷, 从而使治疗效果更加明确。在进行根管显微镜治疗时, 治疗成功的关键主要是寻找根管是否有遗漏的情况, 将已经出现钙化的根管进行治疗, 对折断的根管进行清除, 如果根管出现穿孔则要进行修补。在寻找遗漏的根管时, 我组主要是根据髓底牙本质的颜色进行寻找, 研究表明, 正常髓底牙本质和根管周围牙本质的颜色虽可能均为黄色, 但髓底牙本质不透明, 但根管周围的牙本质为半透明而且可能带有粉红色, 这为二者的区别提供了依据。在处理钙化的根管时, 也许要用显微镜区分存在钙化的根管和正常的牙本质。在此过程中, 通过X线摄片, 可以了解根管的位置, 是否钙化以及钙化的范围, 从而为显微镜下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超声技术对于坏死以及感染的牙髓组织的清除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麻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愈率为75%, 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0%, 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而观察组仅有1例并发症,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虽然观察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但根管显微镜的优势较超声技术明显, 因而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但根管显微镜治疗时的治愈率为75%, 因此治疗效果仍不十分理想, 治愈率有提升的空间。也有研究表明, 根管显微镜技术和超声技术联用可以提高至于效果, 因此, 本组在日后的研究中应对二者联合应用的价值进行探究。

综上所述, 口腔科医生在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 选用根管显微镜技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但在本组研究中也发现了根管显微镜治疗用时较长的缺点, 因此应做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秦宗长.根管显微镜及其在牙体牙髓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 2008, 14 (14) :2135-2138.

[2]邱伟, 迟明霞, 张婷婷.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用于阻塞根管治疗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 4 (2) :107-108.

[3]曾莲, 马红红, 陈华, 等.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塑化根管在疏通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2, 28 (3) :338-340.

[4]郑文娟, 刘焕.老年人牙齿闭锁根管预备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 26 (6) :776-777.

[5]薛明, 田鹤, 詹福良.根管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金属异物47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 (2) :90-91.

[6]范兵, 边专, 樊明文.可视化根管技术[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 41 (4) :246-247.

[7]凌均, 韦曦, 高燕.应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处理阻塞根管的效果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 38 (5) :324-326.

[8]侯本祥, 张海英.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D].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2 (3) :249-253.

生物显微镜多种故障排除方法 篇8

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它是由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等组成。在使用中要正确调节瞳距、校正光轴以及调焦、使用油镜等。在日常的维护、保养中要注意防尘、防水、防潮、防热、防腐蚀,而且要正确擦拭、正确移动、正确使用电气部件等。

笔者长期从事显微镜管理维护工作,分别介绍显微镜3个主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故障现象和主要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维修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心擦拭光学配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和拿取光学零件,夹持光学配件的工具必须进行脱脂处理。

1 机械部分故障及排除(见表1)

2 电气部分故障及排除(见表2)

3 光学部分故障及排除(见表3)

综上所述,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是高等医学院校形态实验室非常重要和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必需予以重视。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及其操作技能,掌握好生物显微镜的保养维修技术,可以提高显微镜的成像质量和观察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好保证教学、科研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宗义.医用电子仪器手册[K].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

[2]李祖江.医用检验仪器原理使用与维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87-390.

[3]蒋德云.光学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措施.[J].现代仪器,2000(3):52-54.

上一篇:外墙吊篮下一篇: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