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及性能指标

2024-05-14

参数及性能指标(精选三篇)

参数及性能指标 篇1

1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结构

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结构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而言,动力电池代替了燃油系统为整车提供动力能源,驱动电机代替发动机成为动力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动力电池输出直流电经过电机控制器,转化为交流电为驱动电机供电;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经过变速器、传动轴,驱动车轮行驶。

2 整车性能目标对驱动电机系统参数需求分析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动力性能包括最大行驶速度、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常规行驶速度、最大行驶里程等,这些动力性能指标,根据驱动电机的运行状态,可分为驱动电机的持续功率需求、峰值功率需求、峰值转矩需求、持续转速需求、峰值转速需求、能量需求等。其中,能量需求可由动力电池进行匹配满足,本文不进行讨论。下面将分别分析纯电动汽车的这些动力性能指标对驱动电机参数需求的影响。

2.1 最大行驶速度对驱动电机的参数需求

纯电动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需要驱动电机功率克服行驶阻力功率,并达到平衡。对于平直的公路可简化为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空气阻力随着车速增加而增大。为了满足电动汽车以最高车速公路巡航的要求,将电动汽车最高公路行驶功率需求视为对驱动电机的持续功率需求。由于传动系统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因此最高车速下驱动电机的功率Pe应满足:

式(1)中:M为整车满载质量,kg;g为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f为滚动阻力系数;η为传动效率;Cd为风阻系数;A为迎风面积,m2;vmax为最高车速,km/h。公式(1)在计算时,需要纯电动汽车整车参数,以某纯电动汽车整车参数为例,其参数见表1。

通过式(1),以某纯电动汽车参数为例,对整车最高行驶车速性能进行分析,可得出不同的最高车速与驱动电机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整车最高车速要求越高,驱动电机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越大,驱动电机功率需求越高。例如,某纯电动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要求为80 km/h,则驱动电机需要输出11.4 kW的功率。

2.2 加速性能对驱动电机的参数需求

受驱动电机的低速大扭矩、高速恒功率的外特性影响,纯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对驱动电机的参数影响主要体现在加速时间上。不同的加速时间,将要求不同的功率需求。假设汽车从v0到v1的加速时间为dt,需要的电机功率为Pc。则:

公式(2)中:σ为旋转质量换算系数;dv为速度的变化量,km/h;dt为加速时间,s。

以某纯电动汽车的参数为例,v0为30,v1为80,根据公式(2)可得出不同的加速时间与功率需求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对于给定的加速性能要求,驱动电机的功率随的增加而减少。图示中车速由30 km/h加速到80 km/h,如加速时间要求为25 s,则驱动电机功率需求为32.6 kW。

2.3 爬坡性能对驱动电机的参数需求

汽车处于爬坡状态时,驱动电机的功率需要克服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坡道阻力、空气阻力。假设汽车以va车速在坡道为α的路面上行驶时,驱动电机的需求功率Pa:

公式(3)中:α为爬坡度,%。以某纯电动汽车的参数为例,根据公式(3)可得出在给定的坡度下,不同车速与驱动电机需求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在一定的坡道下,驱动电机所需求功率近似与车速成正比。如果要求纯电动汽车能够以40km/h爬1 5%的坡,则驱动电机的功率输出为29.5 kW。

2.4 常规行驶车速对驱动电机的参数需求

纯电动汽车的常规行驶车速,是一个具体车型具体分析的参数,并与车型的使用工况相关。目前,纯电动汽车一般行驶在城市工况居多,则整车常规行驶车速在30~60 km/h。由于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首先需要满足最高车速的功率需求,因此常规车速对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影响较小,但要求驱动电机在常规车速行驶下,驱动效率最高。因此,常规车速时驱动电机的转速可设计为驱动电机的额定转速,此时可获得较高输出效率,并能保证驱动电机良好的长期使用。

由传动系统结构可知,驱动电机转速的设计与车速、速比、轮胎半径等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下:

公式(4):ni为驱动电机转速,rpm;vi为汽车车速,km/h;ig为变速器速比;i0为主减速比。

由式(4)可知,驱动电机的转速ni的设计不仅与车速vi有关,还与变速器的速比、轮胎半径等有关。由于驱动电机一般具有低速大扭矩,高速恒功率范围宽的转速-转矩机械特点,使得其更适合用作车辆的动力系统(如图5所示)。额定功率扭矩曲线所包络区域为电机的连续运行区,额定功率扭矩曲线与峰值功率扭矩曲线中间的区域为瞬时运行区。可满足瞬时爬坡、瞬时加速的性能要求。

正因为电机的这种特性,使得新能源车辆尤其是纯电动车辆不再需要传统内燃机汽车那样具有多个挡位的变速箱,而是采用1个挡位或者2个挡位的自动变速箱非常适宜汽车的运行工况。以某纯电动汽车为例,属于单速比的减速器,速比为6.9。因此,驱动电机的转速与车速成正比关系。

3 基于整车性能指标的驱动电机参数匹配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驱动电机的参数设计与整车的动力性能指标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在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能指标已确认的条件下,可进行驱动电机参数的匹配选型。

3.1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

驱动电机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源,应能满足纯电动汽车的峰值功率需求,即:

3.2 驱动电机持续功率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以最高车速公路巡航的要求,将电动汽车最高公路行驶功率需求视为对驱动电机的持续功率需求,即公式(1)中的Pe。

3.3 驱动电机的转速

由公式(4)可知,当对最高车速时,驱动电机的转速最大,即:

当车速属于常规车速vt1时,驱动电机的转速,可视为额定转速nt1,即:

同时,由于驱动电机的最高车速与额定转速的比值一般为2~3,所以驱动电机的持续转速nt如下:

3.4 驱动电机的额定转矩

根据驱动电机的转速、转矩特性,可知驱动电机的额定扭矩Te:

3.5 驱动电机的峰值转矩

根据力的平衡关系,驱动力需满足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需求,行驶阻力包含滚动阻力、坡道阻力、空气阻力,即:

由于减速器的速比关系,可得驱动电机的峰值转矩如下:(10)

在得到整车动力性能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可初步分析得出驱动电机的峰值扭矩需求。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在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能指标确定,减速器速比确认的基础上,可计算分析出驱动电机的基本性能参数需求。以某纯电动汽车的参数为样本进行计算,并通过实车测试验证,驱动电机的性能匹配能够满足整车的动力性能目标。可见此方法在汽车前期开发设计中是可行的,可作为一定理论依据。同时,由此方法也可进一步优化整车性能目标值。但由于此方法是基于单速比确定的状态下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驱动电机的匹配设计,因此驱动电机的参数还可通过优化速比的方法进一步优化,从而使整车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更加良好。

摘要:文章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及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能的主要指标,分析了整车动力性能指标对驱动电机系统的要求。以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指标为基础,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了纯电动汽车性能指标中对电驱动系统参数设计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单速比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参数匹配优化的方法,并总结出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的参数匹配原则;所得结果对于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参数设计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参数设计

参考文献

[1]余志生.汽车理论[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孙家永.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性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4]方锡邦.微型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参数匹配及仿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网络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篇2

1、网络可用性。

网络可用性是指网络是否能正常通信,路径是否可达,可以在终端电脑上用“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例如:ping 10.48.128.1,这条命令测试的是从该终端电脑向目的10.48.128.1发送icmp echo request,并等待接收icmp echo reply来判断目的是否可达。ping命令的目的可以是IP地址,也可以是域名,例如ping oa.shtl.com.cn,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目的是域名,则需要一个可用的DNS去解析该域名。

Ping 命令有非常丰富的命令选项,比如-c 可以指定发送 echo request 的个数,-l 可以指定每次发送的 ping 包大小,-t 可以不停的向目的发送echo request。通常ping命令的返回结果常见有以下几种

Reply from 10.48.128.1: bytes=32 time=1ms TTL=50 该结果表示收到10.48.128.1的reply包,说明目的网络可达。Request timed out 请求超时,该结果表示没有收到reply包,说明存在目的网络的路由,但网络不通。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目的主机不可达,该结果表示没有到目的主机的路由。Unknown host 不可知的主机,该结果表示无法解析域名为IP地址。Hardware error 硬件错误,该结果表示硬件故障。

通常情况下,使用-t参数长时间测试时,当网络性能良好时,不会出现丢包现象。如果出现是出现丢包,甚至是丢包严重时,则说明了网络中某些地方存在着问题。

2、网络响应时间

网络响应时间是指终端发起到远端的连接请求,到收到远端的回复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用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的响应时间,Ping 命令的 echo request/reply 一次往返所花费时间就是响应时间。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响应时间,如网络的负荷,网络主机的负荷,网络的带宽,网络设备的负荷等等。

在网络的可用性良好的时候,使用ping命令测试时,返回结果: Reply from 10.48.128.1: bytes=32 time=1ms TTL=50 结果说明该终端到远端10.48.128.1的响应时间为1ms Reply from 220.181.111.86: bytes=32 time=26ms TTL=54 结果说明该终端到远端220.181.111.86的响应时间为26ms 对比两个结果,可以看出该终端到10.48.128.1这个主机的响应时间要比到220.181.111.86这个主机的响应时间小,从而可以反映出那个网络的性能更加良好。

3、网络抖动。

网络抖动是指分组延迟的变化程度。如果网络发生拥塞,排队延迟将影响端到端的延迟,并导致通过同一连接传输的分组延迟各不相同,而抖动,就是用来描述这样一延迟变化的程度。

利用ping命令加参数-t可以观察出网络抖动的情况: C:>ping baidu.com –t Pinging baidu.com [123.125.114.144]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54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8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50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8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9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7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7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8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51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7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48ms TTL=50 Reply from 123.125.114.144: bytes=32 time=52ms TTL=50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终端到123.125.114.144这个目的主机的网络响应时间大概均为50ms左右,网络非常平稳,抖动非常少,说明了网络性能较好。

若是过程中出现大延迟的数据包,甚至偶尔的丢包现象,则说明该网络抖动程度较大,网络的性能不佳。

4、网络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可以在交换机上通过show interface summary命令查看该交换机端口的数据流量。

ZHL_6509A#sh int summary

*: interface is up IHQ: pkts in input hold queue

IQD: pkts dropped from input queue OHQ: pkts in output hold queue

OQD: pkts dropped from output queue RXBS: rx rate(bits/sec)

RXPS: rx rate(pkts/sec)TXBS: tx rate(bits/sec)

TXPS: tx rate(pkts/sec)TRTL: throttle count

Interface

IHQ

IQD OHQ

OQD RXBS RXPS TXBS TXPS TRTL-----------* GigabitEthernet2/1

0

0

0

0 171848000 30276 152596000 32948

0 * GigabitEthernet2/2

0

0

0

0 1469000 648

0

0

0 * GigabitEthernet2/3

0

0

0

0 275000 221 1666000 758

0 * GigabitEthernet2/4

0

0

0 10830

0

0 449000 485

0 * GigabitEthernet2/5

0

0

0 10348

0

0 448000 485

0 * GigabitEthernet2/6

0

0

0 11061

0

0 470000 490

0 * GigabitEthernet2/7

0

0

0 10833

0

0 470000 490

0 通过该命令,可以看出当前端口每秒钟通过的数据量,例如GigabitEthernet2/1接收数据量为171848000bits/S,换算后为171.8Mbits/S,发送的数据量为152596000bits/S,换算后为152.6Mbits/S,该数据反映了当前网络的使用和负载情况,当网络中的吞吐量非常大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交换机压力大、CPU占用率高,及网络阻塞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平时正常状态下的网络吞吐量的大概范围有一个了解,当出现网络缓慢、阻塞时,通过对比能及时发现那些接口的吞吐量过大,从而判断解决问题。

参数及性能指标 篇3

关键词:番茄侧枝;扦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Fv/Fm;Fv/Fo

中图分类号: S641.2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194-0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是以光合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体内叶绿素a荧光,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与逆境胁迫关系的理想探针,是近年来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中发展的一种新型、快速、简便、准确、无损伤的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生理状况的新兴技术,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状况及各外界因子对其细微影响的新型活体测定和诊断技术[1]。近年来,随着叶绿素荧光理论和测定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光合作用超快原初反应及其他有关光合机理的研究,因而在作物各种抗性生理[2-3]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番茄具有较强的分枝和发生不定根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枝条(侧枝)进行扦插栽培。扦插用的枝条来源广泛,扦插的成活率高,可达90%以上。番茄侧枝扦插育苗较播种育苗具有节省种子、成本低、育苗时间短、管理方便、提高繁殖系数等优点[4]。此外,侧枝扦插属于无性繁殖,是无性繁殖中最简便易行、应用最广的方法,可较好地保持本品种的特性,适宜一代杂种的繁育[5]。本试验在进行了自根苗与侧枝扦插苗的预试验基础上,选出各项指标表现较好的扦插苗进行不同灌溉量试验,探讨不同灌溉量对番茄侧枝扦插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级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番茄侧枝扦插栽培技术筛选出最适宜的灌溉标准。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以春茬种植的“瑞克斯旺409”番茄侧枝为材料。

1.2试验设计

使用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栽培种植[6]。对于春茬番茄应用高密度低段栽培技术,可以促进番茄提早成熟,缩短生育期,控制番茄集中采收期,以期达到高产高收益的目的。选择生长一致、长10~15 cm、具4~5节、生长点完好的侧枝。侧枝基部用刀片呈30°切口切下,将侧枝下部4~5 cm处的叶去掉,每枝顶端留3~4张叶,顶端较大叶片剪去一半。将削切好的番茄侧枝以株距30 cm、行距45 cm的规格扦插到已整理好的试验地中,缓苗后进行处理。共设置25%、50%、75%、常规4个灌水量,根据番茄生育期设定灌水次数为5次。灌水前采样测定各项指标。

1.3指标测定方法

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法[7]测定;可溶性蛋白采用考马斯亮蓝法[7]测定;荧光参数用FMS-2脉冲式调制荧光仪(Hansatech,英国)测定。光下荧光测定:应用开放夹在自然光强下进行,先照射检测光测定稳态荧光(Fs),然后照射饱和脉冲光[12 000 μmol/(m2·s),脉冲时间0.8 s]测定光下最大荧光(Fm′);打开远红光,同时用黑布快速给叶片和叶夹遮光,5 s后测定光下最小荧光(Fo′)。测定光下荧光参数后叶片暗适应15 min,再测定暗适应荧光参数。 通过以上测定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计算出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Fv/Fm、潜在活性Fv/Fo[8-9]。

1.4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绘图,用SPSS 16.0软件对平均数用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侧枝扦插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高温等胁迫下会增加。由图1可知番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在坐果期和红果期达到最高点。25%灌水量处理在坐果期时显著高于50%、75%处理,但在生长后期呈现急剧下降趋势,表明在较少灌水量处理时番茄侧枝扦插叶片表现出逆境胁迫。可溶性蛋白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的一种,它的多少可以用来衡量作物逆境下的受胁迫反应。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在坐果期后整体较之前要高,在青熟期时达到顶峰,达到高峰时,50%、75%处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积累量显著大于常规灌水量处理,红果时均呈下降趋势。

2.2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侧枝扦插叶片Fv/Fm和Fv/Fo的影响

Fv/Fm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反映了PSⅡ反应中心内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o则反映了PSⅡ的潜在活性[1]。它们是表明光化学反应状况的2个重要参数。图2表明番茄叶片Fv/Fm和Fv/Fo在14:00之前呈现下降趋势并在14:00达到最低,在12:00至16:00之间Fv/Fm较低,说明这段时间光

抑制加剧(Fv/Fm值的变化是研究得最为广泛的光抑制指标)。在14:00以后,随着光强减弱、温度降低,Fv/Fm和Fv/Fo逐渐升高,在19:00时基本达到06:00水平,说明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器官在中午光强和温度较高下其光合活性受到了暂时的抑制,光合器官并没有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14:00后随着光强和温度的下降其功能得到完全恢复。可见其中午PSⅡ的功能下调是可逆的,说明这种PSⅡ的功能下调可能是避免中午过大光强伤害的一种适应方式。在14:00时50%处理的Fv/Fm与其他处理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50%和常规处理的Fv/Fo在14:00和16:00时与其他处理间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高温等胁迫下会增加,可溶性糖的积累在番茄果实发育的调节中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降低水势,维持水和溶质向果实流入;另一方面果实中的糖代谢需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运输形成的糖迅速转化,增加溶质浓度,维持低水势;可溶性糖还可尽快转化为不溶性成分或分解消耗,以免产生过度的反馈抑制。由图1可知,番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在坐果期和红果期达到最高点。25%灌水量处理在坐果期时显著高于50%、75%处理,但在生长后期呈现急剧下降趋势,表明在较少灌水量处理时番茄侧枝扦插叶片表现出逆境胁迫。在后期常规灌水量处理的番茄叶片含糖量又急剧上升并在红果期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番茄叶片在灌水量充足或过高时也会表现出逆境胁迫;同样表明不只干旱胁迫会造成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10],灌水量过大同样会造成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植物调节细胞渗透势有关。可溶性蛋白含量是植物体代谢过程中蛋白质损伤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可以反映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变性及降解等多方面的信息[11]。也有研究表明,淹水或干旱等逆境胁迫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诱导蛋白质的降解,从而使植株体内的总蛋白质含量降低[12]。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与植物的衰老密切相关,也是逆境对植物的一种伤害作用。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在坐果期后整体较之前要高,在青熟期时达到顶峰。达到高峰时,50%、75%处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积累量大于其他2个处理,说明50%、75%的处理可能对番茄形成了干旱胁迫,使其需要合成较多的蛋白,起到抗脱水的作用。而在红果期时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又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生长后期番茄叶片蛋白酶的活性迅速提高,加快了蛋白质的水解。本试验红果期25%和常规灌水量处理的可溶性蛋白显著低于其他2个处理,结果与上述研究成果相符合。

Fv/Fm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反映了PSⅡ反应中心内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o则反映了PSⅡ的潜在活性[10]。它们是表明光化学反应状况的2个重要参数。非环境胁迫条件下叶片的荧光参数Fv/Fm极少变化,不受物种和生长条件的影响。遭受光抑制的叶片其参数变化明显,是表示光抑制程度的良好指标和探针[13]。Schansker等发现,Fv/Fm值降低,PSⅡ活性降低,光化学猝灭效率(qP)降低,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下降,用于光合电子传递的能量减少[14]。

从图2看出,过高或太少的水分处理都可使Fv/Fm与Fv/Fo比值变低,表明水分胁迫使PSⅡ受到了伤害,降低了 PSⅡ 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使番茄叶片PSⅡ潜在活性中心受损,午间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受抑制加重,光合电子由 PSⅡ 反应中心向QA、QB及PQ库传递过程受到影响[15],叶绿素衰减和光合膜的功能失调也导致PSⅡ光化学活性下调[16]。而适当的灌水量(50%和75%处理)可维持较高的 PSⅡ 潜在活性和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有利于光合色素把所捕获的光能以更高的速度和效率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为碳同化提供更加充足的能量,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50%处理的Fv/Fm值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的0.8左右,并且一天当中的变化趋于稳定,而75%处理除14:00外也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的0.8左右。

本试验在已确定番茄侧枝扦插技术的各项优势的基础上,对番茄侧枝扦插进行25%、50%、75%和常规灌水量处理,以期在得到最优效果的基础上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通过对部分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基本确定50%和75%处理效果较好,所以在应用番茄侧枝扦插种植技术时采取常规灌水量的50%~75%浇灌即可,至于是否可以推广种植还需参考其他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守仁.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J]. 植物学通报,1999,16(4):444-448.

[2]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 水分胁迫对小麦光系统的影响[J]. 植物学报,1994,36(2):93-98.

[3]罗俊,张木清,吕建林,等. 水分胁迫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29(1):18-22.

[4]刘明启,王焕新. 番茄扦插育苗评价与思考[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249.

[5]鲁述霞. 番茄侧枝扦插繁殖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1):47-48.

[6]宋胭脂. 不同扦插基质对番茄成苗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5(1):49-50.

[7]邹琦.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Schreiber U,Schliwa U,Bilger W.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photochemical and non-photochemic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a new type of modulation fluorometer[J]. 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86,10(1/2):51-62.

[9]Bilger W,Bjrkman O. Role of the xanthophyll cycle in photoprotection elucidated by measurements of light-induced absorbance changes,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in leaves of Hedera canariensis[J]. 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90,25(3):173-185.

[10]邹琦. 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1-56.

[11]邵世光,阎斌伦,许云华,等. Cd2+对条斑紫菜的胁迫作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113-116.

[12]魏良民. 几种旱生植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变化的研究[J]. 干旱区研究,1991,8(4):38-41.

[13]许大全,张玉忠,张荣铣.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4):237-243.

[14]Schansker G,van Rensen J J S.Performance of active photosystemⅡcenters in photoinhibited pea leaves[J]. Photosynth Res,1999,62:175-184.

[15]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等. 水分胁迫对小麦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激发能分配的影响[J]. 生物物理学报,1995,11(1):82-86.

上一篇:科技银行发展模式研究下一篇:意义整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