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机组

2024-05-21

冷冻机组(精选三篇)

冷冻机组 篇1

在机组运行当中, 载冷剂对蒸发器铜管的腐蚀问题是造成机组使用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 分析解决载冷剂对铜管的腐蚀成为机组安全、长期运行的工作重点。

1 公司现状

我公司使用的冷冻机组为螺杆式冷水机组, 制冷剂为R22 (CHClF2) , 载冷剂为20%乙二醇水溶液, 机组具体流程见下图:

我公司在机组运行过程中, 蒸发器铜管腐蚀泄漏, 载冷剂进入蒸发器壳程之中, 水冷凝在壳程视镜中发现结冰, 同时制冷剂R22无法正常蒸发制冷, 造成蒸发压力迅速降低, 冷冻机组因蒸发压力低联锁跳车。对蒸发器拆检后发现蒸发器铜管腐蚀严重, 铜管内壁腐蚀呈坑洼状, 管端形成锯齿并薄如刀片。由于蒸发器壳程进水, 整个机组需彻底排净、吹干, 并对蒸发器铜管进行更换, 即增加了很大工作量, 又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2 原因分析

蒸发器铜管损伤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电化学腐蚀, 机理是因冷冻水中含有强腐蚀性杂质, 造成铜管的局部电位不同。由于铜管本身材质含有机械夹杂物, 在冷却水中, 机械夹杂物的电位低而成为阳极, 铜管金属就成为阴级, 此时就产生电化学腐蚀, 使铜管产生穿孔。另外, 铜管中的锌离子比铜离子的性能活泼而成为阳极, 铜成为阴极, 于是产生电化学作用, 造成脱锌腐蚀。

氨腐蚀:由于外界冷冻水 (即载冷剂) 用户主要为列管换热器, 在换热器检修试漏过程中通常采用氨试漏方法。试漏完毕, 由于试漏用氨气未能全部吹净, 投用冷冻水后残存氨气溶于冷冻水中, 由此导致氨溶解量增加, 如此, 最后使冷冻水中氨浓度达到非常高。氨浓度的急剧增加与O2、CO2存在与协同作用, 是导致铜管氨腐蚀的根本原因。铜管发生氨腐蚀的反应为:

阳极反应:Cu++2NH3-e→Cu2+ (NH3) 2

阴极反应:O2+2H2O+4e→4OH-

溶液中的Cu+会被氧化成;Cu2+, Cu2+浓度足够高时, 又可参加阴极还原反应, 构成自催化反应过程:

由于Cu (NH3) 2+、Cu (NH3) 42+是比Cu2O、CuO更稳定的物种, 在氨、氧共存时铜合金表面不存在保护性的铜氧化物, 由此导致铜管的快速腐蚀。显然, 溶解氧、氨浓度等是影响铜管氨腐蚀的主要因素, 在有氧条件下, 铜管的腐蚀速率主要由氨含量控制, 在不同浓度氨溶液中铜管的腐蚀机理和腐蚀产物不同。由于冷冻水槽为常压储槽, 且与大气相通, 所以氨浓度增高是铜管腐蚀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冷冻水溶液中Cu (NH3) 2+含量进行分析, Cu (NH3) 2+含量高达128μg/l, 而正常Cu (NH3) 2+含量应在10μg/l以下。

冲击腐蚀, 发生在冷冻水进入铜管的最初一段, 因磨粒性杂质或气泡在水流冲击下形成腐蚀。

3 处理措施

根据不同腐蚀原因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置措施。

根据冷冻水中NH3-e含量过高问题, 一次性将全部冷冻水重新配制更换, 将NH3-e含量降至10μg/l以下, 减少氨腐蚀。同时对冷冻水用户作出要求, 氨试漏后将氨气彻底吹扫干净, 保证不存在氨残留。而且对冷冻水中Cu (NH3) 2+含量定为常规检测项目, 保证系统中NH3-e含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根据电化学腐蚀资料分析, 由于常年使用, 乙二醇在使用过程中因氧化生成有机酸而呈酸性;对蒸发器铜管及管线都造成了一定腐蚀。所以联系从石家庄买来了缓蚀剂;缓蚀剂的主要组成由缓冲剂和钝化剂组成, 缓冲剂用来缓冲因乙二醇氧化生成的有机酸;而钝化剂可使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 造成电阻极化从而阻止腐蚀的进程。

对于管端冲刷问题, 由于蒸发器进水管正冲蒸发器列管管头, 冷冻水直接对正对管口处的铜管进行冲击, 流速达1.77m/s;在蒸发器进水封头处加挡板, 使冷冻水进入列管前阻挡折流, 流速降为0.15 m/s减少了对铜管的冲击。

4 结论

调整完毕后, 对冷冻水的腐蚀性进行了挂片试验, 2011年8月5日放入, 重102.4693克;2012年3月10日取出, 烘干后称量为102.4654克。腐蚀率为0.0038%。且冷冻机组正常运行一年, 拆检蒸发器未发现铜管明显变化。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冷冻水的腐蚀性有了较大的改善, 对蒸发器的腐蚀控制在了正常范围, 措施实施得当、可行, 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本文对于冷冻机组蒸发器腐蚀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原因分析, 找到问题所在, 并提出防范改进措施,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载冷剂,电化学腐蚀,氨腐蚀

参考文献

[1]山海、铜管氨腐蚀过程.材料保护, 2005.

冷冻机组 篇2

安徽四德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根据白酒质选择温度进行设定过滤温度

1.冷冻过滤后的酒当时进行抽样冷冻查看效果。(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抽样冷冻零下5度时出现失光返浊。)

2.冷冻过滤后的酒储存10天后再次抽样冷冻查看效果。(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当时抽样冷冻零下5度时没有出现失光返浊;但冷冻过滤后的酒储10天后再次抽样冷冻查看效果,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抽样冷冻零下5度出现失光返浊。)

3.冷冻过滤后的酒多次进行抽样冷冻查看效果。(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当时抽样冷冻零下5度时不出现失光返浊;冷冻过滤后的酒储10天后再次抽样冷冻查看效果,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抽样冷冻零下5度不出现失光返浊。)

总结:把设定过滤温度设定抽样冷冻温度进行冷冻查看结果:

1、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当时抽样冷冻零下5度时出现失光返浊。原因:

1、说明过滤机过滤效果达不到工艺要求;

2、过滤工艺设计不符合冷冻过滤工艺原理。

2、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当时抽样冷冻零下5度时没有出现失光返浊;冷冻过滤后的酒储10天后再次抽样冷冻查看效果,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抽样冷冻零下5度出现失光返浊,说明过滤工艺设计不符合冷冻过滤工艺原理。

3、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当时抽样冷冻零下5度时不出现失光返浊。冷冻过滤后的酒储10天后再次抽样冷冻查看效果,比如当时设定过滤温度零下5度过滤的酒,抽样冷冻零下5度不出现失光返浊。说明冷冻过滤工艺设计符合工艺原理。

冷冻机组 篇3

大型冷冻机组是无水氟化氢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在生产中主要是起到对从反应炉出来的氟化氢气体进行冷凝成液体的作用。在2009年5月份, 车间的一台冷冻机组的液晶显示屏上排气和吸气压力显示是0, 说明系统里面的R22已经全部泄漏。这个制冷机组型号是WCOX128N, 产地是烟台顿汉布什, 制冷量是2136KW, 设计出口温度是-10℃。原因分析:前期该机组由于油泵出现问题, 车间停机检修等待备件。当时停机的时候, 操作人员认为还是正常的 (系统的R22共有1175KG, 停机的时候就是开始泄漏, 也不易检查出来) 。当停机一段时间后准备开车时, 发现系统的压力是零, 也就意味着里面的R22已经全部通过冷凝器泄漏。更要命的是冷却水已经进入系统里面。制冷系统最害怕的是系统进水, 即使里面有微量的水, 也会导致冰堵 (是系统中微量水分聚集后因温度低于零度结冰, 影响了制冷剂R22的正常循环) 。

二、维修过程

第一步:打压试漏。先用0.7MPa左右的空压气把系统压力加压到0.5MPa, 通过肥皂泡检测到漏点, 确定是哪一根铜管漏, 然后封住 (也能更换本根铜管) , 然后再打压到0.7MPa, 保压24小时候后压力基本无下降, 确定系统没有泄漏点。

第二步:排水。从系统最低点, 也就是冷凝器下面开始泄压, 同时里面的存水也随之被吹出来。当压力下降到0.2MPa左右时, 继续打压到0.7MPa, 反复多次。当最后肉眼看不到水雾时, 用氮气全部置换完里面空压气, 继续排气。最后用高压热氮气 (氮气瓶不能加热) 加压吹水, 这时可以用一张白纸挡在排气口检查排水情况, 如果白纸出现大面积湿点, 重复用氮气打压排气, 直到白纸不出现湿点。

第三部:抽真空。用真空泵接入系统, 将系统压力降到-10帕到-20帕。在抽真空过程中, 如果真空泵里的油出现变浑浊现象, 说明系统里面还是有水, 需要更换真空泵的润滑油 (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转) 继续抽真空。在抽真空的过程中, 同时通过观察视镜, (当视镜显示红色时, 表示里面有水;当视镜显示蓝色时, 表示正常) 来确认系统是否有水。

第四步:冲氟加油。利用系统的负压将合格的润滑油和R22吸入到系统中。在冲R22过程中, 由于系统容量非常大, 可以先是液体充装, 从冷凝器下面的两个截止阀处冲入, 当R22容器和系统压力平衡时, 需要加压充注。在充装的过程最后是气态冲注。

第五步:更换所有滤芯。包括R22干燥滤芯和润滑油粗油、精油过滤器滤芯。

最后:开机调试, 检查系统的各项参数, 并调整到正常。这时候注意压缩机的运行声音, 如出现干燥过滤器冰凉、膨胀阀结霜、回气滤网前后有0.5 MPa以上压差时应立即停机。重复以上工作, 连续更换干燥剂, 间隔时间可随着次数逐渐加长。最后把干燥剂换变为变色硅胶, 运行24小时确认变色硅胶维持原色。

三、总结

本台制冷机组的维修, 由于系统大, 进水量多, 持续时间长达半个多月, 对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也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操作维护中更要注意日常的巡检力度。同时建议:在一般停车期间, 要每班检查一下系统压力。在冬季停产时间, 如果是短暂停产, 要将冷却水系统一直打循环;长时间停机, 一定要将冷却水放完, 防止出现冻管现象。最好将凉水塔底部淤泥和凉水塔里面栅格的粉尘清理干净, 保证机组在下一次开机时能以最好的状态工作。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一起大型冷冻机组系统进水后的维修情况, 然后提出一些在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避免再次出现泄露进水的建议。

关键词:大型冷冻机组,冷凝器,维修,巡检

参考文献

[1]彦启森.制冷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制冷学会制冷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系列丛书, 2006, 01.

上一篇:羽毛球教育下一篇:资产负债表实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