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2024-05-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精选十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1

一、从伟大征程和辉煌成就中坚定道路自信

习近平同志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长期自觉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

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对这条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从开创到拓展,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生成、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自觉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实践经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境界的道路。这条道路秉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承继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路线,继承、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过不懈探索和奋勇开拓,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事实雄辩证明,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强大和人民的幸福安康。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时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有了道路自信,我们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沿着这一伟大道路奋勇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锤炼和形成了以自强不息为核心内涵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迥然相异。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同于“苏联模式”,更与“西方模式”有着本质区别。

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依靠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中战胜困难、不断发展,创造出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实践中正确选择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熔铸其中,既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规律,又立足中国的具体实际;既具有真理的世界性、时代性,又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中国自孔子以来,历代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均对经世致用的思想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我党向来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传统,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求真务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精髓,是对中华民族致知力行、学以致用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体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鲜明的民族特色。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准确把握当今时代特点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坚定道路自信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也告诉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各方面的保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政治前提。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形成和制定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党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可靠保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使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拓展和深化。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

我们党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提出并不断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重申了这个发展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和方向。

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坚定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建立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之上,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规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开辟、坚持和发展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准确把握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是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阐释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坚定,道路,自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2007-10-24,新华网.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篇2

自信、制度自信

袁盈儿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2级20122106

53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加倍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着力点、落脚点,用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进行教育,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在2012年11月8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明:“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报告深刻的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并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报告表述可以分析:三个自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够进一步增进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能够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力量,在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不畏艰难,顺利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从十八大报告原文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对理论自信的认识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对制度自信的认识。十八大报告中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者的辩证关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二、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首先,坚定道路自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内涵和重要性。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尽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其次,坚定道路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我们现在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或者说在现实上给每一人民带来了好处和利益,90后一代就能够明显的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因为我们接受了比以前更好的教育,享受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水平,体会了比以前更开放的观念和视野。所以我们更应该自信的坚定这条正确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第一,坚定理论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回答重大的理论问题,从而形成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坚定理论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毛泽东思想)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第三,坚定理论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关系。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础性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开创性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回答发展的重大问,是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逻辑严谨,体系完善,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些理论通过每一届国家领导人的更替而与时俱进的更新,并不断更加实践的变化指导中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所以我们要坚定理论是正确的,自信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首先,坚定制度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优势。社会制度的本质是对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作用;我国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激烈国际竞争中显示优越性,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发展规律,这是制度的优势。其次,坚定制度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阶段性原则的有机统一。最后,坚定制度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需要通过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来体现和实现的。制度是具体如何实践目标的具体要求,如果制度构建的好,并且执行的好,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等一定能走的更加坚定。现在我国虽然有很多制度上的缺陷,但是我们应该自信,在国家进步的过程中一定能不断改进现有的不足,最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45-01

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提出

(一)“三个自信”是对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高度革命自信优良传统的继承。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保持高度的自信,是党的优良传统,正是凭借这份自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建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而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份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确立起来的坚定革命自信,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并以文化基因的形式深深嵌入到党和人民的血液中,成为中国新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个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理论升华。自信源自于成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走过的道路、形成的理论、确立的制度是正确的。“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多年来,党在治国理政中所积累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三个自信”是理性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攻坚阶段,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这些都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处理和化解世界危机的智慧和胆量。

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对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中国共产党自身来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更加繁重、更为紧迫。

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刻内涵

(一)道路自信。所谓“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选择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一百多年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理论自信。所谓“理论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理论创新价值的充分肯定。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原理组成的观点体系。坚定理论自信,就是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制度自信。所谓“制度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制度设计及其优越性的充分肯定。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等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自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坚持“三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一)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型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其强大的优越性,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应该不断增加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研发水平,鼓励科技创新,让科技创新成果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政治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增强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目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权利、有义务积极投身社会的政治社会中去,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从而保障公民的切实利益,对“公权力”实施有效的监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听证会,民主协商都将成为我们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三)树立积极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杜勒斯的预言在苏东地区的应验,给我以重要的警示作用。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不是要全盘否认西方的价值理论,我们不能否认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生产力,竞争机制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相互借鉴。我们应该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利用其理论营养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2-13,13.

[2]饶银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6-1.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2011-7-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2-13,13.

作者简介:

袁玥(1992—),女,汉,安微阜阳人,辽宁大学。2014级法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荣辉(1989—),女,汉,河北唐山人,辽宁大学。2014级法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4

一、坚持道路自信的原因分析

(一) 道路自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升华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 就会发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真正可以使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也是唯一一条。这一道路的成功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多年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功与成就, 而道路自信, 正是在这种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二) 坚持道路自信是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前提

党的十八大在回顾和总结十六大以来十年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时指出, 在这十年中我们所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 为日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表明, 只有始终坚持道路自信, 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保持道路自信, 才能继续又快又稳的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 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2) 只有始终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

(四) 坚持道路自信是回应国际社会质疑的有力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 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论调不断涌现, 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模式威胁论, 再到中国崩溃论等等。中国始终承诺, “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都永远不称霸, 永远不搞军事扩张。” (3) 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都明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9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 我们更有理由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并以此来回应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质疑。

二、坚持道路自信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发挥理论引导力量

对于现代化这一主题, 就中国而言, 该用什么模式, 该走什么道路, 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探索的重中之重。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时曾多次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 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 但没解决好。”“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 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 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2]这些论断都是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 也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以发挥理论的引导力量。

(二)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 解决好中国的问题, 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只有更加重视自身的建设, 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及制度自信的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外记者见面会这样表达: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不但是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应有之义, 也是我党坚定三个自信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使道路自信的实现有更加强有力地保障。

(三) 依靠人民群众发挥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其说是我党的决定, 不如说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对道路问题的探索中,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 之后相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也都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新的历史征途中, 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刘爱武.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J].山东社会科学, 2013 (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5

“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概念解释

三个自信是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即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

理念意义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2]

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2]

道路自信 来源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意义

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90多年来,我们党勇敢承担起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 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同样也将不可逆转地书写社会主义中国生机勃勃,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明前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大的创新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理论自信 来源

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意义

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坚持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现实需要。90多年来,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历程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敏锐的理论自觉,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制度自信 来源

制度自信源自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意义

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9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

社会制度,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确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代表并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在制度确立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制度自觉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代表讨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成为来自理论界的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代表们认为,这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所在,必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伟大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

代表们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伟大的理论源于伟大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哲学博士王伟光代表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恰恰就是在这个发展进程中破解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做出新的科学回答,也就是说它是从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30多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不断地随着实践创新而推进理论创新的10年。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实践创新而形成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2]

什么是中国梦?高校青年学生如何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即中产梦)

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二)但凡伟大的文明,大都有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强国梦、复兴梦、现代化之梦是中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2012年11月末,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对“中国梦” 作了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又一次全面阐述,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习近平主席再绘“中国梦”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高校学生作为青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青年学生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笔者就对高校青年学生如何实现“中国梦”做以下探讨:

一、在党的引领下寻求圆梦的精神动力

高校的青年学生要去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正确的奋斗方向,这个正确的奋斗方向则必须要有引领青年学生前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则必然会引领高校青年学生朝着正确的奋斗方向前进。因此,高校青年学生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实现“中国梦”寻求精神支柱。

实现“中国梦”的路并不是依靠青年学生一腔热血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才能寻求到努力的方向,才能寻求到实现“中国梦”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便是高校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所以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通过树立先进的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高校的青年学生,从而为他们圆梦提供精神动力,以便他们满怀信心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在社会实践中探寻圆梦的现实问题

高校青年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对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难免认识不足,容易形成“空谈误国”,会将为实现“中国梦”停留在口号上。因此,高校青年学生必须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走入社会,根据各自的专业实际,去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去发现现实的问题,然后去根据自己所能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现实问题,让“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

例如:高校法学专业的青年学生利用周末去参加普法宣传活动,就会了解到法律在我国的普及状况,也会了解到老百姓对我国法律现状的满意与否,更能发现自己法律理论学习的不足。通过发现社会现实的问题,他们就会了解到老百姓的“法治梦”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就会结合自己的自身学习去逐步的为实现这个构成“中国梦”的“法治梦”而奋斗。因为“中国梦”是由人民的梦构成的,“中国梦”源于中国的现实土壤,所以高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容易发现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激发他们为之而奋斗尽全力,在校园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

三、在脚踏实地的实干下实现中国之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靠高校青年学生的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空谈是不行的。空谈只会是雾里看花,误国误民、害莫大焉。实现中国梦,必须要高校青年学生脚踏实地,立足国情,立足自身现实,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牢固专业基础知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事。

实现中国梦,说到底就是要高校青年学生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青年人只有脚踏实地的实干,才能把美丽的梦想变成光辉的现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作为高校青年学生要牢总书记的教诲,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获成功、托起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青年正当时。一切有志于实现中国梦的高校青年学生,都应该扬帆起航、中流击水,在党的指引下把握方向、围绕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中书写璀璨篇章,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留下青春的脚印!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连日来,代表、委员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建言献策。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呈现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转变趋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代表说,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在一些地方,涉及环境问题的上访、信访量居高不下,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坚决对高耗能高污染说不”

“经济不发达地区求‘资’若渴,但不能‘饮鸩止渴’,尤其不能成为污染企业的转移目的地和落后工艺的新家园。”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组长周宝生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河源市市长彭建文则认为,当前的生态保护区、生态发展区,往往都是欠发达地区,要切实推行生态补偿机制,保护、鼓励、调动欠发达地区的环保积极性。

“工业‘下乡’不能再走村村冒烟、处处点火的旧路。”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长韩永东认为,必须提高环保门槛,所有项目严把环保关,坚决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说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工业和生活排污治污等设施要配套。

“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输入性污染不解决,任何一个地方都难独善其身。”全国人大代表、海南三亚市市长王勇表示,应该在全国范围统一提高环保标准,施行统一的环保政策,让解决不了污染问题的项目,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生存空间。

关键词 转变方式

“生态环境也是核心竞争力”

“挖煤挖铁总有挖完的一天,单靠资源往下走,只会污染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也是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实现永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邢台县副县长史书娥认为,要加大资源集约利用的力度,实行最严格用地、用水制度等。

“现在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1/3,剩下的或者留在了土地里,或者被雨水冲进河沟,形成污染。”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说,资源集约利用特别重要,尤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让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浪费,也减少污染。

“炼化企业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大户,应该更加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环保。”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总经理朱建民建议,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高端、绿色环保产品。

关键词 全民行动

“每个人都不应缺席”

“‘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树木园副主任覃建宁表示,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不应缺席。全国人大代表、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坤认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关乎美丽中国,只有把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内化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建设美丽的省、美丽的市、美丽的县、美丽的乡镇和美丽的村庄。其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础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耀表示,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所有人的共同行动。

“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芍药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忠认为,加强青少年环保教育非常重要,建议学校加强环保课程,让青少年成长为对环境、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世界公民。

如何正确认识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除了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不同外,还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得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主体认同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3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党必须回答也必须回答清楚的一个首要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上系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目标、领导力量,并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明确提出“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9。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117。党的两任总书记如此坚定地强调道路问题,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战略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要依据自信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的正确性的信心和肯定,所展示的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心理状态。自信绝非自傲自大,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是如此。

1.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路径,是回答“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的必然选择。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先辈们进行了无数次探索。无论是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洋务运动,再到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追求强国富民的运动一次次都失败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救国方案都相继破产。“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直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才找到了一条改变命运、富民强国的道路。随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紧密的结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百年梦想。

革命如此,建设亦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学习,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沿袭苏联老大哥的做法。1950年代中后期,我们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以苏为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但由于当时没有摆脱“左”的思想影响,没有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的有效结合,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还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灾难性的运动……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毛泽东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此开启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征程。

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发展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2]2。

2.坚实的实践基础

自信虽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主体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找到的满足感、成就感,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感受或感觉,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必须来源于实践上的成功,否则,就会成为盲目的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是源于我国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公正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加认同。

1840年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府腐败无能,经济发展落后,百姓流离失所,人民毫无幸福可言,整个民族完全生活在自卑状态,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盲目崇拜,对西方的制度更是亦步亦趋,甚至有个别激进国人喊出“改良人种”的口号,如果那时谈自信完全是痴人说梦。而如今人们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是因为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3]251。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6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乐业,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的增速。2012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西方国家不管对中国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对此也是赞叹不止。有许多学者盛赞“中国模式”,并认为中国模式是有别于西方模式的更优的社会发展道路,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模式。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易善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逻辑意蕴3.坚定的未来预期

道路选择来之不易,道路的坚持和坚守更是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系列飞跃的重要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历史显示,一个国家可以渡过艰难困苦时期,可以挺过重大灾难时期,但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国家在表现出勃勃生机之时,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时期。在这个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人亡政息、改旗易帜的情况。殷鉴不远,苏联曾经对自己的发展模式信心百倍,结果却消亡在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改革时期,消亡在苏共第四代领导时期,从而丧失了对自己道路的坚守。

自从我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和国家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毋容置疑,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克难时期,“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1]494。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努力在现实中予以解决。可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提出种种所谓“富国方案”,认为腐败、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是改革开放,主张中国走回头路;或主张引进西方的宪政、多党制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醒。要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富裕的中国。不管改革出现什么艰难险阻,不管前进道路上出现什么样的杂音,我们绝不动摇,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久性、可持续性。邓小平同志1990年代初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2]280。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胡锦涛同志用“三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表明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立场。习近平同志更是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1]84,“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1]439。

4.人民的主体认同

道路自信不仅表现为客观成就,更表现为主体认可,主体认可的成就是道路自信的主要依据。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发展的享受者。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尊重人民意愿、使人民满意,始终是其执政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路线和政策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执政的宗旨,把满足人民福祉作为执政的依据,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得失的标准。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3]314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饱含深情地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69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认可我们党,并将自己的美好期待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当代中国最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才能够战胜“98洪水”、“非典”、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才能够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世纪盛会。当下中国正处在比历史上任何盛世都更加辉煌的重要时期,人们正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征程,这会进一步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富强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长期探索过程中走出来的,它既不是传统的苏联模式,也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发展道路,而是我们独创的富民强国之路。然而,要真正做到道路自信,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近代中国的苦难史早已表明:要改变中国的命运、实现国家富强,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辉煌史也进一步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其领导下的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托付给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选择。其次是我们党是用先进理论指导的党,具有自我革新的能力。“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5]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党的阶级性及其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历史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永葆生机和活力,拥有无限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取决于其在实践上具有的自我革新能力。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私利,始终保持“现在先进不代表将来先进,现在执政不代表永远执政”的忧患意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反应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淘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6]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表明我们党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具有自我革新的决心和能力。

2.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109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其他道路的显著区别,也是对各种误解的有力驳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都有一些人对中国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存有疑问,“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早产说”等哗众取宠的名词不断涌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回到解放前”“深圳除了红旗是红的,剩下的全是资本主义”等耸人听闻的怪调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果断提出“不争论”的方针,为的是不让有利的机遇在争论中失去,致使部分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就是实行资本主义。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邓小平始终强调在改革进程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这绝不是坚持或回到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恰恰相反,那种保守的、固步自封式的社会主义正是改革的重点,必然会被历史抛弃掉。当然,抛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不等于放弃社会主义去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走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对此强调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世界形势日新月异……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思主义者。”[2]291-292因此,当前的改革,不论怎么改,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这些,那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了”[1]110。社会主义是改变中国命运、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社会主义,任何其他主义,不管其如何包装,都会给中国带来灾难。

3.坚持中国特色

唯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才是中华民族的选择,其生命才能长久,本本主义、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都不可能带来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究其根源在于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是对社会主义“反着讲”,也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实际上,中国特色有着理论和历史的必然性。从理论上讲,人类社会上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不是开倒车,而是顺应时代潮流。这不仅体现了“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而且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但实际上各个国家在具体发展道路上并非完全一致,这是因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色彩差异”[7]。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也是如此。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列宁是在一个资本主义尚未获得充分发展的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并进行了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两种发展模式的探讨。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是不会完全一样的。”[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过去搞革命照抄苏联,曾经有过痛苦的失败,现在搞建设必须“以苏为鉴”,走自己的道路。毛泽东进行了曲折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2]2-3。由此可见,中国的实际就是中国特色,离开了中国国情,即使取得暂时的成功,也难以持续、难以长久,更不可能自信。

三、道路自信为当前和今后中国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我国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长期发展、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实践道路,它必将成为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发展、富强之路。

1.道路自信是坚守理想信念的前提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信念是对奋斗目标的坚信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精神追求。理想信念的前提是人们对未来充满憧憬,看到未来美好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而缺乏可能性的理想只能是幻想、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及其成功实践,必定成为人们对未来期盼的基础,成为医治各种理想信念冷淡症的良药。

毋庸讳言,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和道德滑坡现象,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1]80。个别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行了,对中国前途不看好,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捞钱,并使用各种非法手段力图将其非法资产合法化。历史表明,这些贪官之流终究将被历史抛弃、被人民厌弃。当下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更加发展,制度更加完善,步伐更加稳健,“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83。社会主义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们对国家更有信心,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2.道路自信是拨清思想迷雾的航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如何看待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挑战,取决于看待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一些“左”的思潮仍抱着旧思维不放,认为改革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必须重新回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上。还有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9],极其错误地主张中国应实行政治多党制、经济自由化、意识形态多元化,阴谋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妄图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邪路。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坦承,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不是逃避、畏首不前、退回过去,更不是改变社会性质,实现“西方化”“美国化”,而是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来解决。“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自信,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2]2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举措。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必须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决不犯方向性错误。

3.道路自信是整合中国力量的有力纽带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中国国情复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人民利益需求不一致。如何凝聚大家智慧,整合全国之力,聚精会神地搞好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精神支撑,需要一个凝聚中心。在当代中国,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可以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条道路也许在发展的进程中并非尽善尽美,但这条道路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穷、实现了富裕,让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摆脱了落后与挨打,实现了国家强盛,创造了灿烂的民族辉煌。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我们才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才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1]235,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总之,我们只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6]习近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N].人民日报,2014-07-16(00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94.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 这从根本上区别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首先是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 它的本质属性、价值取向、最终目标等都是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相符合的,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要明确这一点, 不能质疑和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前者必须坚持以后者为指导, 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 离开马克思主义也就说不上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与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必须以正在应用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必须在坚持中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否则我们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中,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如下概括: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消灭私有制、个人消费品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按照社会需要对生产进行计划调节、过渡期内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等等。这些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追求的。

然而, 社会的演变不可能是骤然的突变与过程的中断, 从前一个社会形态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必然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存在一个过渡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 同时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 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二)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从鸦片战争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 我国有识之士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反复比较和选择的必然结果。历史告诉我们,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 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 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劳永逸的, 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依然不断地经受着考验。改革开放伊始, 面对十年内乱中“四人帮”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 社会上和我们党内有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怀疑。当时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世界的舆论, 认为中国是搞资本主义, 或者认为我们这样搞最终要走到资本主义。针对这种情况,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他强调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学习外国的技术, 利用外资, 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要搞现代化, 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历史选择。中国会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无论国内外环境如何改变, 也不会走新自由主义之路、民主社会主义之路, 更不会回到过去僵化的老路上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是立

足于中国国情的创造, 不是对经典论述的照抄, 也不是对他国道路的照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自己的特色, 符合自身的国情, 这是它的国情基础。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国情和发展特点,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 不能禁锢于科学社会主义教条, 也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 必须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特色

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顺利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然而,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 怎样去建设社会主义, 当初人们并不清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完美的。因此,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从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到提出寻求“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最初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邓小平对这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又进行了进一步升华, 那就是要“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针对中国国情是什么的问题, 邓小平也鲜明的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后来, 邓小平又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特征、存在时期等问题作了系统准确的回答, 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找到了立足点和科学依据。由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

因此, 中国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就必须牢记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只有如此,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继续繁荣和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实践特色”, 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色性, 这种“特色性”是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 通过社会主义建设而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的具体实践体现出来的

在经济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坚持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在政治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 健全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思想文化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军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

在外交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构建“和谐世界”等等。

在社会建设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总之,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内涵的特色性就体现在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与时代发展共进步, 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正因如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当今世界上建设得有声有色,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内涵的特色性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涵义和精神实质, 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更加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促进社会和谐,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江泽民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 2008.

[4]江泽民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4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7]陶文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学习论坛, 2010,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1) 根本思想路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3) 领导核心——无产阶级政党; (4)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 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为人民服务,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 (7) 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8) 发展基本途径——持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全面体现了这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那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的观点, 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否定或歪曲, 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体系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 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 更不同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党、工党等政党实行的所谓社会主义, 而是具有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总趋势的中国特色。

1. 指导理论中国特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中国特殊国情及当前世界基本潮流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逻辑, 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近代以来, 中国地主官僚阶级里的先进分子、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各阶级阶层, 面对民族的屈辱和国家的危亡, 自提出过自己的主张或理论, 也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图挽救国家民族的苦难, 但由于没有也不可能深刻而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世界潮流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而先后归于失败。

只有当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历史传承、基本国情和世界潮流相结合, 不断地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反复吸取各国人民, 尤其是苏联东欧人民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 从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 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立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厚植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土壤中孕育出的珍果,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们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诞生, 也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被检验和发展。它们既具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共同属性, 又处处凸显出鲜明的中国印记。

2. 实践道路中国特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仅根本区别于世界各非社会主义国家, 也大异于现代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基本经济制度, 又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及政府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宏观调控与保障作用;政治上,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这样, 既保证了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又保证了人民群众充分享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上, 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互促进与同步提高, 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世界的文明精华、中国的时代精神和国际的主潮流创新性地结合, 融会贯通。可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与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道路有根本性区别, 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东欧模式有原则性的差异。

3. 制度体系中国特有

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 是中国全部制度体系的核心使命。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在这些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无不是围绕这一使命而各司其职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 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能保证中国开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天地, 保证中国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新社会, 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公民。

4. 价值观体系中国特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与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体系、世界历史的主旋律、中国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而提炼出来的,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历史精华、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与中国时代精神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全球仅有、别具一格。

历史上和现实中, 有的国家及势力, 不惜调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工具, 甚至包括血腥的战争手段, 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灌输其所谓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 并美其名曰普世价值观。可是, 当今世界依然是由阶级及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构成的主客观统一体, 不同阶级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必然具有本阶级的根本特性, 并成为本阶级统治的国家的根本国家制度, 并以之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相矛盾的, 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全盘接受, 与此对应, 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也不可能被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所全盘接受。不然, 世界怎么会存在那么多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或非暴力革命呢?因此, 所谓的“民主”“自由”“宪政”普世价值观在阶级和国家存续的历史阶段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国际国内各种敌对势力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向中国强力输送所谓的“民主”“自由”“宪政”普世价值观, 并大肆污蔑、歪曲、诽谤中国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价值观体系, 根本目的就在于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只有她才是指引中国人民自信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探索和阐述了在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且不平衡、不协调、多层次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使中国获得了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最快发展速度, 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最快提升速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中国特色共同达成的最重要中国特色。

三、坚持“中国特色”自信,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和平演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实践中被成功运用、又在实践中被检验了的科学实用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 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富强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保障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优越的制度体系, 也是不断自新自强的制度体系;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中国力量、开掘中国道路的中国精神体系, 是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南。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坚如磐石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 中国日益壮大的综合国力和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 必然会更激起敌对分子、敌对阶级、敌对势力、敌对国家的嫉恨。同时, 中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让他们看到可乘之机。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在美国主导的和平演变战略的驱使下,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历史虚无主义一时甚嚣尘上。和平演变战略就是要颠覆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 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配合该战略, 在内部不择手段地否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灿烂、光荣而又辉煌的历史, 从而摧毁人民的精神信仰, 达到夺取国家政权、颠覆人民江山的目的。若让和平演变和历史虚无主义得逞, 中国必将重新陷入内无民权、外无国权的屈辱苦难境地。

我们应该时刻准备进行新的发展实践和斗争实践, 坚定地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努力使她的“中国特色”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更加光彩夺目。

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也即坚定我们的“中国特色”自信。

综上所述, 将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辩证统一,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只有坚定而勇敢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我们才能最终开创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境界。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及特殊性, 认为中国特色表现在指导理论、实践道路、制度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的独特性四方面, 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历史阶段, 不存在所谓的普世“民主”“自由”“平等”“宪政”价值观, 我们有理由也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篇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是一次全新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没有提到过, 也没有其他国家的现成经验可循, 只能靠党和人民在现实的条件下努力摸索、稳步前进, 正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在这里, “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石头”是客观规律与具体实际, “过”是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过渡的艰苦历程, “摸着”就是实践着, 用实践开路。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时, 既没有水下地形的图纸, 也没有插在水中的路标, 只能通过我们的行动, 先行而后知, 再以知促行。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敢于实践, “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而且要“走一步回头看一下”, 尽量避免错误, 遇到错误用实际行动及时纠正,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经验之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实践第一性的形象描绘。

“摸着石头过河”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生了严重波折, 正是由于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符合客观实际。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着眼实际、提倡实践、拒绝本本, 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如此璀璨的成就。坚持实践第一性, 坚持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也最朴实的道理, 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基本原则之一。

要想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必须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贯拒绝墨守成规, 而是始终立足于具体国情, 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扩展思路, 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不断推进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探索真理的道路不能浅尝辄止, 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也不能食古不化。世上绝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 也不会有固若金汤、无懈可击的发展模式, 我们既不能把经典论著里的某些论断、某些本本当成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桎梏, 也不能把之前实践中确有成效的东西看成是完美无缺的模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秉承实践第一性的观点,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坚信全部道路、理论、制度都来源于实践, 检验于实践, 发展于实践, 才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实践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作为一次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这就坚持和彰显了实践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从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中进一步发展的。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险在大包干协议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 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全国农村;从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果作村村民自发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 到村民自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抑或是从早年为商品经济正名, 到如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历史一次次向我们证明, 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走在前面, 才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开创, 并朝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发展。我们党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凝结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从而进一步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 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 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 概括起来, 加以提倡。”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不断总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将其上升为理论, 并让理论掌握广大人民群众, 不断进行“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过程, 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紧握“群众路线”这一法宝, 紧密依靠人民群众,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立起新时期恪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榜样。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指出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都一以贯之地弘扬着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我们党始终融血脉于人民、汲力量于人民, 尽心为人民服务, 切实为人民谋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实践的创新性

实践的创新性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邓小平理论着眼于时代的主题, 立足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 突破“姓资姓社”观念的藩篱, 拨云见日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 因势利导, 与时俱进,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 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 进一步创新了发展观念, 实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飞跃式进步, 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成为党和人民推进各项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可以看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正是一部一脉相承的创新史, 只有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新的实践, 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境界, 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四个深刻变化”是中共中央对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科学判断, 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 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拓宽实践领域、扩展创新前景的关键着力点。当今的改革处在关键期和攻坚期, 具备许多新的历史特点, 过去不曾有过的新矛盾纷至沓来, 理论不曾回答的新问题接踵而至, 需要我们切实承担起创新的历史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为新的实践提供指导。正是由于我们不断用实践把握了新时期下的新情况, 用实践回答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才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 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地向前发展。

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哲学依据。始终重视实践、始终重视群众、始终重视创新,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只有我们把实践和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把实践和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任务, 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就一定能够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作风, 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18.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261-267.

[3]邓小平年谱 (1975~1997) :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1311.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64.

“四个特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10

一、从认识层面看, “四个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的丰富, 更是对内涵特征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伟大号角中, 党领导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党和人民的实践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大法宝是解放思想;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回首在这布满荆棘、充满挑战的道路上, 党和人民不懈奋斗取得辉煌成就的三十多年, 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一方面, 党领导人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一方面, 又理性思考、善于总结。正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 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前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哪里, 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是什么?“四个特色”的提出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又深化了我们对内涵特征的认识。

新时期伊始, 我们走出了一条新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 更是党和国家事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关头, 作出的历史性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好、认识也罢, 都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启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实践的发展,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丰富, 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更加自觉和自信。党的十二大上, 从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就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有”字的变化, 体现的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彰显的是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到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1]从“道路”, 到“道路和理论体系”再到“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 这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认识的丰富, 同时伴随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征认识的深化, 也就是对“中国特色”的深刻认识。

改革开放伊始, 邓小平就指出:“过去搞革命, 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东同志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进而他在党的十二大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有不少教训。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里着重论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模式, 同时, 揭示了其内涵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此后到党的十七大, 明确道路和理论“二位一体”的内涵时,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在理论体系上, 就是体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3] 这里讲的“特色”, 仍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根本的方法论层面上讲的。同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论断, 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3] 这里所讲的“三个特色”, 是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特征的揭示。到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提出“三位一体”的内涵时, 进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整体的内涵特征。“四个特色” 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丰富, 更是对“中国特色”的深刻认识。

“四个特色”的概括, 是从具体的方法论层面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形成的方法和路径。实践特色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实践历程, 实践第一的原则;理论特色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内生动力;时代特色标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发展的时代域境。

二、从实践层面看, “四个特色”的提出明确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和路径

十八大前夕,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强调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告诉我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探索和创造是与我们始终把握其鲜明特色分不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明确“中国特色”中开启的, 是在不断丰富对“中国特色”的认识, 创造性地实践“中国特色”中奋力推进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错综复杂, 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仍然只能在“中国特色”上做好文章, 要对“中国特色”更加自觉和自信, 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四个特色”不仅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对“中国特色”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它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主要方向, 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实践中产生发展, 指导中国实践并得到实践检验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实践性。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就是要立足实践、勇于探索, 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开拓道路、创新理论、完善制度。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实践第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集中表现。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还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践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 从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成长。社会主义不是印写在书本上的僵化教条, 也不是某种具体形式, 作为一种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和发展规律只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展开和显示,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其次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伟大创造。人民至上, 要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实践第一,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实践标准, 是亿万人民利益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 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特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 根本是立足实践,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三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突破性发展, 创立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绝非出于一种单纯的理论创新的冲动, 而是出于解释和回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 善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 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 作出新概括;在于努力实现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1]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 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意志、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魄和民族风格, 集中表现于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民族文化的代表和传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 中国共产党不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把本民族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 而且更是在实践上创造了本民族特色的实践模式——中国模式。这种实践模式, 在内容上与民族价值认同相一致, 即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解决民族的危机与重大课题, 体现民族精神, 深深扎根在民族实践的沃土中;在形式上, 与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相一致, 与民族发展的时代潮流相统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基础和动力源泉, 是赢得未来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关键。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始终不渝地“走自己的路”, 创新中国模式, 坚定民族自信。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增强民族自觉。民族特色凝炼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上, 通过文化的弥散和渗透, 鲜明地体现在道路、理论和制度上, 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血脉, 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石, 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一个民族自强自立, 其背后往往充盈着一个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正是这种思想文化内涵拓展了民族国家的发展视域, 开辟了民族国家新的发展空间, 昭示了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路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培育, 发展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在开放的世界中包容互鉴, 实现民族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民族的实践形式, 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内容, 既吸收了外国的积极成果, 也融入了传统的积极因素, 它既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只有基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将一个民族或国家置于一定世界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不是我们自己的孤芳自赏, 而是在世界百花园中的争奇斗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特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首先要把握好时代主题。列宁指出:“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 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7]改革开放伊始, 邓小平在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同时, 对中国国情、世界发展的态势和时代的特点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重要前提。今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但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 我们需要进一步科学判断和分析这一主题, 谋划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次, 就要把和平与发展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准确抓住中国在当代世界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回应时代的要求, 实现理论、实践的创新和与时俱进。再次, 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或主要特色, 影响着时代进步的方向和潮流,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要更加鲜明地弘扬时代精神,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

“四个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内涵特色,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它也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和路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和依托所在。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最根本的就是要将这“四个特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 不断深化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断推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8]

参考文献

[1][2][6]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4、12、51.

[3][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1.3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5.

[7]列宁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143.

上一篇:烟台银行下一篇: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