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疫情管理

2024-04-30

性病疫情管理(精选三篇)

性病疫情管理 篇1

1 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全部资料均来源于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性病门诊疫情登记本及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1.2 监测病种

所报性病病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监测的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五种性病, 此外还有艾滋病。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性病诊断行业标准执行。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共报告的性病疫情1140例, 其中2005年159例, 2006年356例, 2007年350例, 2008年170例, 2009年105例, 见表1 (说明:2007年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依据为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疾控发[2007]158号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性病监测工作的通知。之前无该规范诊断[1], 故文中2005年及2006年没有对此病进行统计) 。

2.2 性别与年龄分布

1140例性病患者中男887例 (77.81%) , 女253例 (22.19%) ,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14岁以下儿童7例 (0.61%) , 15~22岁青年127例 (11.14%) , 2 3~4 9岁青壮年8 5 6例 (7 5.0 9%) , 5 0岁以上中老年人1 5 0例 (13.16%) 。

2.3 文化程度

学龄前18例 (1.58%) , 小学70例 (6.14%) , 中学826例 (72.46%) , 大专以上201例 (17.63%) , 文盲25例 (2.19%) 。

2.4 婚姻状况及发病地区

已婚909例 (79.74%) , 未婚225例 (19.74%) , 不详 (患者拒绝回答) 6例 (0.52%) 。发病地区:本市区942 (82.63%) , 本省其他市区及外省市198 (17.37%) , 境外未发现。

2.5 职业分布

1 1 4 0例患者中工人2 8 4例 (2 4.9 1%) 居首位, 其他职业2 1 5例 (18.86%) 次之, 再次为农民206例 (18.07%) , 无业者161例 (14.12%) , 其他依次为干部职员121例 (10.61%) , 个体81例 (7.11%) , 商服人员43例 (3.77%) , 学生23例 (2.02%) , 儿童6例 (0.53%) 。

3 讨论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可以看出, 近5年来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性传播疾病病种中, 列前3位的分别是尖锐湿疣、淋病、梅毒。

从发病趋势来看, 前5种性病总体呈现出一个峰型结构:2005至2006年呈逐渐上升趋势, 2007年达到一个高峰, 从2008年起又出现下降趋势, 2009处于较低水平;而艾滋病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析原因, 这可能与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所处的环境有关, 在2007年10月, 南昌市青云谱区被列为全国105个国家级性病监测点之一,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作为青云谱辖区医疗机构, 加强了对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性病诊断及检验行业标准等业务培训, 对多次就诊患者严格实行首诊报告制, 杜绝了重复报疫情的现象。此外, 对性病门诊就诊者, 我们还通过建立健教宣传栏、发放健教资料及安全套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病干预活动, 让更多的患者了解性病对个人及家庭造成的危害, 提高对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 加强道德教育, 提倡洁身自爱, 杜绝非婚性行为;同时劝导患者及其性伴, 对已发生的性传播疾病正确认识, 及早地积极进行正规治疗。2008年以后疫情下降的事实证明, 这一系列的干预工作是行之有效的。

从性别上看,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男∶女=3.51∶1, 这可能与男性社交范围广, 涉足娱乐场所机会多有关;而女性患者相对隐蔽, 不愿到正规医院就诊, 另外, 有些性病与妇科疾病易混淆, 导致女性性病患者就诊率及报告率较低。

从年龄上看, 23~49岁青壮年居首位, 占总病例数75.24%, 这符合性病发病的一般规律。这部分人群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频繁, 而且正处于性活跃期, 因而增加了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发现, 性传播疾病有低龄化扩展的趋势, 尤其是HIV感染者近两年来表现明显, 18岁左右的学生是一个有待关注的群体。为此我们建议全社会都应该引起重视, 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加大对中小学生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关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力度, 防止性传播疾病向青少年蔓延, 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从职业及文化程度上看, 工人及中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居多,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我院地处市郊, 前来就诊的多为周边企业职工, 这部分人群文化程度偏低, 接受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较少, 预防保健知识缺乏, 自我约束能力差, 很容易发生性混乱行为。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 今后健康宣教活动应该结合本地特点, 多深入周边工厂及社区, 在宣传资料的编写上力求通俗易懂, 让更多的低文化层次的人群乐于接受性健康知识教育[1]。

综上分析,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会重点人群的管理及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是控制性病的传播与流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性病疫情报告 篇2

一、性病疫情报告病种为:

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二、报告病例标准

1、为最新诊断的性病病例,即首诊病例,第一次诊断的病例。

2、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最新性病诊断标准。

三、梅毒

梅毒分为Ⅰ梅毒、Ⅱ梅毒、Ⅲ梅毒、隐性梅毒、胎传梅毒

1、一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B、C、临床表现特征:硬下疳。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时间不足,仍未产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该试验可阴性,应于1-3月后复查。

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时间不足,仍未产生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该试验可阴性,应于1-3月后复查。一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符合诊断条件:A+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1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3.(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一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一期梅毒的诊断必须有硬下疳的表现。如果没有硬下疳的表现,不能诊断为一期梅毒

2、二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B、临床表现特征:病期在2年以内。出现多形性皮损,如暗红斑、斑疹、斑丘疹、脱屑性斑丘疹等;外阴及肛周扁平湿疣、湿丘疹;口腔黏膜斑,虫蚀性脱发等。可出现骨关节、眼、内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等。

C、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二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1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B+C3.(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二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出现多形皮损的表现,病期在2年以内。如果无皮损或相关的表现,不能诊断为二期梅毒。

3、三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B、临床表现特征:

B1、病期在2年以上。

B2、晚期良性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上颚、鼻中隔穿孔等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

B3、神经梅毒表现。B4、心血管梅毒表现。C、实验室检测:

C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C3、脑脊液检查:白细胞≧10×106/L,蛋白量﹥500mg/L,VDRL试验阳性(或RPR/TRUST试验阳性)或FTA-ABS试验阳性(或TPPA试验阳性)C4、组织病理检查;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改变。三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B1+B2+B3+B4+C1+C2+C3+C4.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3+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4+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2+C3+C4;或B1+B3+C2+C3+C4;或B1+B4+C2+C3+C4.或

● 符合诊断条件:A+B1+B2+C2;或A+B1+B3+C2;或A+B1+B4+C2。无条件开展脑脊液检查。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4(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三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三期梅毒的诊断必须有晚期良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或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或心血管梅毒的临床表现,且病期必须在2年以上。如果无上述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三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不能诊断为三期梅毒。

4、隐性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

A1、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A2、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

B、临床表现特征:无任何临床症状与体征。C、实验室检测:

C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C3、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隐性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1+A2+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2+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2+B+C1+C2。无条件做脑脊液检查(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隐性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无任何临床表现,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阳性

5、胎传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B、临床表现特征:

B1、有症状的早期胎传梅毒: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

B2、有症状的晚期胎传梅毒: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三期梅毒表现。

B3、无症状胎传梅毒:无症状,无体征。C、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母亲4倍及以上。但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C4、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19S-IgM抗体检测:阳性。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胎传梅毒的诊断(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符合诊断条件:A+B1+C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1+C1 ● 符合诊断条件:A+B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1+C4 ● 符合诊断条件:A+B1+C2+C4 ● 符合诊断条件:A+B2+C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2+C1 ● 符合诊断条件:A+B2+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3+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3+C4 ● 符合诊断条件:A+B3+C2+C4(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

胎传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胎传梅毒的诊断表必须结合生母梅毒感染情况、治疗情况、梅毒血清检测结果,婴儿的临床表现与梅毒血清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为了明确诊断,须进行随访,随访检测时间为0月、3月、6月、12月、18月。胎传梅毒不分期分类。不具备胎传梅毒诊断能力的产科、儿科医生遇到可疑胎传梅毒时,建议转诊或会诊。

性病疫情管理 篇3

资料来源:来自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性病疫情年度汇总表,报告病种为《性病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8种性病;人口资料来自东阳市统计局。

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流行趋势:2002~2006年东阳市累计报告性病29676例,年均发病率为748.46/10万,2002~2006年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13.40/10万、532.63/10万、868.42/10万、904.36/10万、1018.0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9.75%,从各病种各年的发兵情况来看,梅毒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率快速上升,由2002年的11.67/10万、185.78/10万上升到2006年的68.51/10万、759.63/10万,年平均增幅分别为42.47%、32.53%;而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

病种构成:2002~2006年除性病性淋巴肉牙肿以外,卫生部规定的其余7种性病均有报告,2004年首次在术前检查的病人中发现艾滋病病例,2002~2006年报告性病构成比中NGU最大(66.02%),其次为尖锐湿疣(13.35%),淋病(13.31%),梅毒(5.06%),生殖器疱疹(2.22%);随着各种性病增长速度的不同,其构成比在不断发生改变,NGU和梅毒的构成比在逐年升高,由2002年的44.94%、2.82%上升到2006年的74.62%、5.06%,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在渐渐下降,由2002年的28.53%、20.64%、3.07%下降到2006年的8.19%、9.59%、0.84%(见表1)。

性别分布:5年报告病例29676例,其中男性7317例,女性22359例,平均男女性别比为0.33︰1,2002年为0.55︰1,2003年为0.63︰1,2004年为0.32︰1,2005年为0.26︰1,2006年为0.21︰1,男性病例所占比重由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女性NGU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NGU的发病构成比在逐年上升所致。

年龄分布:报告病例最多的是20~29年龄组,报告病例11554例,占所有发病的38.93%,其次为30~39年龄组,11110例,占37.44%;从年龄分布趋势来看,性病发病有向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扩散的趋势,15~19年龄组的发病比重逐年上升,2002年(1.56%)、2003年(1.74%)、2004年(2.23%)、2005年(2.64%)、2006年(3.22%),40~49年龄组发病比重也由2002年的14.17%发展到2006年的17.13%。

职业分布: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分别为农民(15517例)、个体(5495)、工人(2031),占总发病比例分别为52.29%、18.52%、6.84%,前三种职业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7.65%,干部职员1548例(5.22%)、其他1612例(5.43%)、无待业1270例(4.28%)、饮服1265例(4.26%)、供销278例(0.94%)、驾驶223例(0.75%)、学生190例(0.64%)、不祥190例(0.64%)、儿童57例(0.19%)。

6 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24064例(81.09%)、小学文化2912例(9.81%)、大专以上2441例(8.23%)、不祥108例(0.36%)、文盲93例(0.31%)、学龄前58例(0.20%)。

传染来源:经非婚性接触传染23624例(79.61%)、配偶传染3028例(10.20%)、间接接触传染1938例(6.53%)、不祥1041例(3.51%)、母子传染43例(0.14%)、血液传染2例(0.01%)。

讨论

近5年,东阳市性病发病持续上升,特别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增加明显,除去自然增长因素外,可能与实验室检测水平提高和性病报告质量完善有关;从增加幅度上看,梅毒病例增长迅速,其5年平均增幅达42.47%,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职业分布来看,农民的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可能与城乡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繁所致。

上一篇:炉顶设备下一篇:围填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