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习策略

2024-05-21

翻译学习策略(精选十篇)

翻译学习策略 篇1

做好翻译,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的, 其水平必须相当。另外, 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否也决定了翻译水平!

我们经常说:“投其所好。”其意为:“迎合别人的喜好。”翻译其实也应该是这样, 汉翻英要投“英语”所好, 英翻汉就要投“汉语”所好。这里的“所好”, 应该是指“特点”的意思!也就是翻译时要符合各自语言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本篇文章所要极力阐述的翻译学习策略——特点学习法!

那英语有什么特点呢?汉语呢?

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 英语属印欧语系, 汉语属汉藏语系, 所以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

1. 英语喜欢用名词表达其思想, 整个语言呈现静态语势

名词越多, 形容词也会多起来。因为修饰名词的大多是形容词。同样的道理, 介词和副词也会多起来。这样形成的结果就是英语中以名词为中心多用形容词、副词、介词, 其表达力很强。而汉语喜欢用动词, 整个语言呈现动态语势。所以翻译时, 我们势必要将静态和动态语势进行转换, 这样就产生了这个基本并常见的翻译方法:词类转换法。例如:

Wa te r works for we ig ht los s.

该句话中只有一个动词“work”, 其他都用名词表达。而译成汉语则需要三个动词:“经常饮水有利于减肥。”由此可见这一特点——汉语喜欢多用动词——在翻译中的充分体现!

2. 一般来说, 省略和替代是英语的又一大特点

省略和替代的范围也很广, 小到单词, 大到句子, 凡是意义相同或只是部分相同的, 均在省略和替代之列。而汉语中重复现象比比皆是。这个特点也是增词法和减词法的一个依据。例如:

⑴Courage in excess becomes foolhardiness, affection e a kne s s, thrift a va ric e.

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呢?还原回去, 就可以发现它的真面目:Coura g e in e xc e s s b e c ome s foolha rd ine s s, a ffe c tion in e xc e s s b e c ome s we a kne s s, thrift in e xc e s s b e c ome s a va ric e.原句在第二和第三部分中省略了这几个单词“in excess becomes”。这就是英语喜欢省略这一特点的体现。其汉语翻译为:“勇敢过度即成蛮勇, 感情过度即成溺爱, 节俭过度即成贪婪。”汉语中“过度即成”重复三次, 这充分体现了汉语不怕重复的特点。

⑵他将她埋葬在她能看到群山的地方, 那本英文诗集和她躺卧在一起, 丛树林里采来的鲜花和她躺卧在一起。这句话里“和她躺卧在一起”重复两次, 那么该怎么翻译这句话呢?这时候就应该想到英语避免重复的另一方法———替代。通常情况下不能把“和她躺卧在一起”重复翻译两次, 否则就是汉语式英语。所以其翻译应是:

“He buried her where she could see the mountains.The b ook of Eng lis h p oe ms la y with he r a nd s o d id the flowe rs from the tre e s.”

这里用了英语中的替代句型so+do+主语”来替代“lay with he r”, 从而避免了重复, 这样就符合英语的特点, 才算是合格或地道的翻译。

3. 四字格是汉语词汇的又一大特点, 因为我们的汉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这使得汉语很容易形成四字格

这样的词语俯拾皆是:“天马行空”, “腰缠万贯”, “天生丽质”, “骨肉同胞”, “幅员辽阔”等。所以汉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组, 并且这样的词组内容言简意赅, 形式整齐划一, 语音顺口悦耳, 表达效果形象生动。而英语词汇的音节参差不齐, 结构长短不一, 所以很难像汉语那样形成四字格。例如, 单词“eye”就只有一个音节;单词“limit”就含有两个音节;单词“company”就包含三个音节;而单词“congratulate”就有四个音节, 当然还有更多音节的单词。所以在汉翻英时, 对于四字格, 我们只能译“意”而不要拘泥于“形”, 在英翻汉时, 可以想方设法把英语的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翻译成汉语的四字格, 从而也体现了汉语的魅力!例如:

(1) s ome d a y可译为:总有一天、有朝一日

inc omp a ra b le可译为: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这两例是单词译成汉语的四字格。

(2) 隔墙有耳可译为:Wa lls ha ve e a rs.

知足常乐可译为:Enough is as good as a feast.

这两例是将汉语的四字格译成英语的完整句子。

4. 汉语中, 被动语态适用范围相对狭窄, 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可能就要考虑到语态的转换问题。否则, 我们的译文就可能不太地道。当然这一特点, 说深度点, 就涉及到翻译中的主语选择和无主句的相关知识。例如:

⑴A rope has been stretched across the narrow lane.

译:“狭窄的小巷中间横拉着一条绳子。”分析:这里将原文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中的无主句, 原文中的主语变成了汉语中的宾语。这样翻译才符合汉语的特点。否则, 如果译为:“一条绳子被横拉在狭窄的小巷中间。”就使人感觉翻译腔太浓, 不像地道的汉语那么流畅、自然。

⑵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 必须坚持教育为本。这又是汉语中的无主句, 当然也是主动语态, 该怎么译呢?如果能想到英语喜用被动语态这一特点, 并找到适合的主语, 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可译为:“The vit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 ros p e rity of e c onomy mus t b e b a s e d on d e uc a tion.”此句译文没有用“we”作主语, 而是把类似表示目的的状语“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当做主语, 译成英语中的被动语态, 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翻译路子。

5. 英语重形合 (hypotaxis) , 习惯考内在逻辑关系连接, 而汉语重意合 (parataxis) , 往往采用重复名词作为衔接手段

那么什么是形合, 什么是意合呢?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语言中, 句子内部连接和句子外部连接几乎都不外乎使用三种手段:句法手段、词汇手段和语义手段。笼统地说, 使用句法手段、词汇手段进行句子连接的语言为形合, 使用语义手段进行句子连接的语言为意合。例如:

It is fla tte ring to b e lie ve tha t the y a re too p rofound to b e e xp re s s e d s o c le a rly tha t a ll who run ma y re a d, a nd ve ry na tura lly it d oe s not oc c ur to s uc h write rs tha t the fa ult is with the ir own mind s whic h ha ve not the fa c ulty of p re c is e re fle c tion.

译为:“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 不可能表达得清楚, 让任何人都能理解, 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 问题还是处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的思考能力。”

分析:从上面的英文句子和汉语句子中可以看出, 英语句子需要借助不同的连接词 (如too…to…, so…that…, that, and, whic h等) 来表明其内涵逻辑, 而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译文却主要是较强的依赖上下文来展示复句内含逻辑的表意功能, 即全凭语义的贯通来行文, 这是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的重要表现。也有人说“汉语像竹竿”, 英语像“一串葡萄”, 这其实也是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在语言外形上的形象表述, 因此, 简单地说, 形合语言和意合语言之间的翻译, 亦可以说是“竹竿和葡萄之间的变换”。另外, 这一特点也是英语中多长句, 汉语中多短句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所以翻译时就应该注意形合和意合这一特点的运用了。

上面就是我学到的一些知识和得到的一些感悟, 当然还有很多的特点我没有学到, 但是只要懂得了这个思维和学习方法, 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古人说“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嘛, 这一战略思维也完全适合于我们的翻译学习。

参考文献

[1]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2]张新红.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电影字幕翻译之翻译策略 篇2

一、缩减式

缩减式翻译是译者在充分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言语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从译入语角度出发,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而非盲目地缩减、删除原语信息。主要体现在译者可根据信息接受者的特点,将一些在有限时空中与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对于信息接收者固有认知结构的缺乏,而在有限时空中又无法补充的信息可从略;对画面或音乐、动作等已提供了充分语境的信息也可以考虑进行缩减。

翻译实践中缩减法可分为三种:浓缩(condensation)、压缩性意译(reductive paraphrasing)和删除(deletion)。

电影台词翻译过程中多采用这种翻译策略。

1、浓缩

眼中钉、肉中刺比喻最痛恶的人或事物,译者在翻译时直接将原语中的翻译成thorns in one’s flesh,显得简洁,同时这样在目的语中更能凸显其意义。

2、压缩性意译

如:我已是古稀之年,身体又多病。(i am too old and sick.)(《建国大业》)

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古稀之年表示人老的意思。而目的语也就是英语并没有这一概念,因此直接将这一成语翻译成old,将身体多病翻译成sick。

3、删除

由于字幕翻译的时空局限性,译者在翻译时往往要对一些与故事发展关联性不强甚至没有关系的信息进行删除(deletion),去粗存精,以有效地传达重要信息,减小目的语观众理解和接受的难度。

如:吃人家东西嘴短,要见的。(of course.)(《建国大业》)

吃人家东西嘴短是当时毛主席说的一种客套话,在交流时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若将此句也翻译出来势必会造成目的语观众的混淆。因此在翻译时直接将其删除,只要翻译出这句话所传达的意义即可,而且能凸现所要表达的重点信息。

二、归化式

对于原语与目的语意义相差很大的词语应该采用归化(adaptation)的翻译方法。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旨在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当、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消除语言文化的障碍,为其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归化是用与原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语词语,其优点就是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

这句话的翻译应该是从那天开始,我们经常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但这样的翻译,对中国观众是难懂。在西方国家,豌豆和胡萝卜用做菜,因而用在一起来比喻关系的密切。对于中国观众不予理解,单纯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用归化的手法翻译为形影不离,中国观众对于这个词语的含义非常熟悉。译为形影不离既能准确表达阿甘的语义,又能保留原句的生动性让观众易于理解。

2、鄙人今天看到你们二位站在一起,确实有一些激动和兴奋。(to see you standing next to each other,i can’t help but feel excited.)

2、例3都是引自《建国大业》。在中国,跟长辈和上级说话时与同辈或下级说话时不一样,往往要使用某些尊称和敬辞。这是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上下有义,贵贱有分,男女有别的,这也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所以,敬辞或谦辞在汉语中的使用常常是讲话者有礼貌的一种表现。而在英语中,与长辈、领导谈话无需用特殊的词语,得注重语气。因此,在翻译时也应特别注意要根据译语的特点与习惯进行翻译。

三、直译

翻译学习中的难点及策略刍议 篇3

翻译学习中的难点及策略刍议

■陈伟

翻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翻译的学习一直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性特征;关联理论有助于解释翻译过程及对译文的理解。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这种最基本的特点着手,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形合和意合的特点,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汉翻译的基本学习方法及策略。

一、导语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学习者在系统学习翻译这门课的初始,大多遵循着先学翻译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再来学习翻译技能和技巧。翻译理论的指导性在于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因循性,而提高科学性、功效性。不同的翻译学者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不同的派别,比如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文学-文化学派;结构学派;社会符号学派。翻译技能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能力即翻译教育需要学员具备一定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

翻译技能是语言基本功之一,锻炼和培养学习者独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真正使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语言学家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一类是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英语和汉语同属于分析语,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语意表达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两种语言都用声音作为语言的载体,它们的几十个音位形成种种组合,和意义相结合,构成语素。语素又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词,词组,句子。音位,意义,英译结合的语素,词,各有自己的种种聚合,为进行组合提供了种种的可能。整个语言系统就依靠各层单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在那里运转。”

英汉两种语言又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大相径庭。众所周知,英语语言重“形合”,以形相连;而汉语语言重“意合”,形散而神不散;这种“形合”和“意合”的差异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西方侧重线性的因果式思维,强调形式逻辑;汉语思维偏重的是直觉,富于想象,强调领悟。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形式上的“形合”和“意合”特点以及其所反映出的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翻译的侧重有所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英汉互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化,因此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为这种转化提供了理论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讲,英语多使用代称,而汉语则用实称,从形合到意合的转换过程中,较多地采用重复手段,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在意合到形合的转换过程中,常常避免重复,以求结构的平衡和对称。

“语言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而且汉语以意驱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差异性,但这种差异并非是绝对的,在组句成篇时,无论是使用英语还是使用汉语,形合和意合是相辅相成使用的,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英语中有意合,汉语中也有形合;文体不同,形合意合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无论是从形合的英语到意合的汉语,还是从意合语到形合语的转化,应根据实际需要,同时可用形合和意合的语言来处理。

三、认知性理论的运用与翻译实践

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是语言交际的前提和基础。 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阐述并修正了Grice的会话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新的语用学观念。Sperber&Wilson于1986年提出关联理论是言语交际理论,它从认知学角度出发,研究交际的实现过程;着眼于交际与认知的关系,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示意和推理两方面的认知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在获取信息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联理论中的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与认知主体的理解过程相联系的动态的心理构建。其理论中的另一重要认知机制就是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即主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是找出最佳关联性,即在交际双方公认的认识环境中寻找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然后通过推理判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获取语境效果,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将关联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翻译领域,为翻译实践开拓了新的思路。翻译是一个多元交际活动,涉及到译者、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跨语际交际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关联理论翻译观并非是对翻译做出规定或描述,而是为实现翻译这一目标进行解释。Gutt认为“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应该努力作到使原文作者的企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由于交际双方的情景语境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所以,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译者要传达的并不是源语文本的文字本身,而是源语文本所代表的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译文最终决定于译者的双语能力。

四、结语

翻译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差异的存在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很多的误解甚至错误。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密切的今天,翻译为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翻译学习中,适当地学习一些翻译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做大量的翻译实践工作。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学习者必须加强个人基本素养的提高,使自己的翻译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在翻译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翻译能力的目的。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2]Sperber,Dan and 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3]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翻译,2011.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大学外语翻译学习策略探讨 篇4

为了了解学生对翻译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2006年10月笔者在本校2004级和2005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放150份问卷, 回收136份问卷, 有效问卷是127份。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a.学生在翻译中对翻译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所采用的翻译学习策略比较少;b.在学生所用的策略中绝大多数是以语言学为基础的, 他们较少了解并使用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翻译学习策略。为了更好得发挥翻译学习策略的效能, 笔者结合大学外语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了几种既适合学生学习特点, 又有利于提高翻译水平的翻译学习策略。

1 图式策略

人一生下来就在同外部世界的交往过程中开始认识周围的人、物体、各种事件和各种情景, 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模式。这样的认知模式是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形成的有序的知识系统。人们把这种知识系统称为图式, 它是人的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组织形式, 是人们赖以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的基础[1]。图式实际上是一些知识的片断, 它以相对独立的形式保存在人的大脑记忆中, 对言语的理解其实就是激活大脑中相应的知识片断的过程。如果面对的新信息在我们大脑中没有现存的相类似的图式, 就会对理解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需要将“图式”引入翻译学习策略研究, 使译者能成功激活脑海中与文本相关的图式以求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翻译时, 文本内容可以激活译者头脑中相关的图式, 这有助于译者预测文本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景。翻译时如缺乏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地运用背景知识, 既不能成功地激活图式, 理解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译者在对原文的理解过程中应成功激活脑海中与文本相关的图式, 以求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需要激活图式才能正确理解的语言材料, 然后根据这些材料进行翻译。应用图式策略时, 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翻译中常常出现图式应用错误的情况, 尤其是文字表达比较含蓄的时候;二是学生所拥有的认知图式并不一定都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或者都已经完善。因此, 教学中, 教师既要帮助学生记忆语言形式及其功能, 又要帮助他们调动相关图式, 正确运用技巧弥补在字面上没有表达的意义, 还要帮助他们修正或充实对事物的认知图式。

2 推理策略

推理是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 它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维活动出现, 经常参与许多其他的认知活动[2]。推理是文本结构的内在特征, 不是译者凭借想象所作出的随意行为, 翻译时有些文本需借助推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翻译时人们在看到文本的内容后, 往往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一系列推理, 这些推理为译者提供了额外的信息, 把文本中的所有内容都联系起来, 使人能充分理解每一个句子。翻译时采用推理策略可以增加信息, 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促进言语的理解。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推理技巧, 如从文本的整体结构进行推理, 从作者的暗示及上下文线索进行推理;根据逻辑指示词进行推理;利用文本中的解释和定义对某些词句进行推理, 上述这些推理理解技巧一定要和正确地识别语言结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否则这种推理就成了脱离文本的主观猜测。

3 猜词策略

学生的概念能力在翻译中起重要作用。所谓概念能力是指在理解原文过程中如何对语言文字的零星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 是原文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最佳理解的全部过程。一个学生在词汇贫乏时, 词句、段落形不成概念和对关键词在原文中的含义不甚理解的情况下, 得不到文字信息的反馈, 就会陷入对内容的胡乱猜测, 所以要指导学生使用猜词策略。翻译中的猜词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a.根据词的构成猜测生词词义, 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 特别是词根、前缀、后缀的意义;b.根据意义上的联系猜测词义, 句子的词语或上下文之间在意义上常常有一定的联系, 根据这种联系可以猜测词义;c.通过换用词语推测生词词义, 在文本中常会出现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种意思, 难易词语交换使用的现象, 据此可猜测生词词义;d.利用信号词, 在上下文中起着纽带作用的词语叫信号词, 注意这些词语对猜测生词词义有时能起很大作用;e.结合实例猜测生词词义, 有时, 在下文中给出的例子对上文中提到的事物加以解释, 可以结合例子中常用词猜测所要证明的事物中的生词词义, 反之, 也可以猜测例子中的生词含义。

4 语境策略

语境就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 它既指言语的宏观环境, 也指言语的微观环境[3]。微观语境是词的涵义搭配和语义组合, 它使意义定位在特定的义项上;宏观语境是话题、场合、对象等, 它使意义固定化、确切化。在翻译中, 既要考虑微观语境, 又要考虑宏观语境, 两者相互结合才能确定话语意思。语境的实质是认知的, 是人的记忆中的百科知识与反映在短期记忆中的具体的交际情景和说话人的言语刺激合作用的产物[4]。翻译中译者除了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获取句子本身的意义之外, 还必须根据原文语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思辨、推理, 找出原作者隐于明说之后的意图, 以形成自己对原作意义的认知心理图示, 进而确定相应的译文形式, 准确表达原义。

语境在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 语义的确定、选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因此, 语境构成了正确翻译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翻译实践时, 不但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 反复琢磨, 译语表达也必须密切联系语境, 准确达意传神。

上面列举的几种翻译学习策略有的适用于整个翻译过程, 有的适用于翻译过程的某一阶段, 这几种翻译学习策略是互相联系的, 可以彼此促进和补充, 学生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 可以交替应用几种策略, 在教学中, 老师也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摘要:翻译学习策略是影响翻译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 它解释学生如何学习翻译, 促进翻译知识的自动化。为了更好得发挥翻译学习策略的效能, 笔者根据大学外语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了几种既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又有利于提高翻译水平的翻译学习策略。

关键词:大学外语,翻译,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明东.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 2002, (6) :55-58.

[2]王, 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308.

翻译学习策略 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进入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不仅与企业自身息息相关,还涉及到国家的.对外形象问题.但是企业在对外宣传中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外国顾客往往被不确切的宣传翻译所误导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中式英语的普遍存在就是其中一个.然而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不合格宣传翻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陈述企业对外宣传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 者:徐晟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商场现代化  PKU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06 “”(9) 分类号:H3 关键词:企业   外宣翻译   中式英语   负面影响   改进措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图书馆公共关系现状和发展策略

★ 论文:浅谈电力营销现状与营销策略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及赏析

广告翻译常见问题研究及翻译策略 篇6

[关键词] 广告 广告翻译 文化

广告是一门说服的艺术,能使观众产生强烈购买欲望的广告就是成功的广告。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加入WTO,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外国产品也大量涌入中国。各个国家为了争夺国际市场,竞相推销本国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就是利用广告将本国的产品和企业的声誉向国际推介。因此,中外企业都面临着商务广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即广告翻译的问题。

一、文化与广告翻译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在心理文化方面,人文文化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而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然的索取。而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中的商品介绍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产品介绍,应该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透过产品的表象,抓住其本质,保证产品形象与信息准确传递。

例如:某机场的候机大厅有一条英汉对照的公益广告标语:“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吸烟请到吸烟区。”“For your and others health, the passengers wh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这条标语是想告诉大家候机室不准吸烟,如要吸烟,请到吸烟区。标语的用意中国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但从它的汉式英译结构分析,英译汉的意思便成了“为了健康欢迎候机乘客吸烟。”因为机场特意为吸烟者安排了吸烟的场所。这哪里还有禁止吸烟的提示,简直就是纵容乘客吸烟。

广告翻译需要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由于用英汉两种语言的人在民族心理、思维和推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相异文化的人在使用对方的语言交际时,文化差异因素必然会制约语言的使用。在广告翻译方面则表现为获得不确切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广告信息。例如杭州的西湖藕粉是自古有名的滋养品,历史上曾作为“贡粉”每年进献给皇帝。但对英美人士来说却鲜为人知。当翻译人员根据具有权威的《汉英词典》中的“藕粉”英译为“Lotus Root Starch”向外宾作广告宣传时,不少人仍是不乐意购买。原因在于“Starch”(淀粉)一词。因为多吃“Starch”容易发胖,而许多西方人都怕发胖。后来将“Starch”改译成“powder”(粉)后,购买者明显比以前增多了。

二、英语广告翻译的常见问题

1.广告翻译中用词不当

我国广告的英语译文中用词不当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上海生产的“标准牌”缝纫机曾被误译成Typical Sewing Machine, “标准”在《新华词典》中是指产品质量技术和规格都符合进口市场的标准,而typical是典型的,普通的意思。普通的缝纫机在追求新、奇、异的国际市场上怎么会有销路呢?又如有一则锅巴的广告词:“本品可即购即食,食用方便”译者曾译为“Opening and eating immediately”。用immediately译此广告中的“即”不是很好。因为国外消费者读到所产生的联想是“不吃掉,商品马上会坏。”谁会买这样的产品呢?

2.语言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

一则广告能否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激发其购买欲望,关键在于广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可是一些翻译广告的语言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1)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译文:没有什么能象可乐那样令你神清气爽。将原文和译文相比较,我们会发现译语广告平淡,而原文则透出一种只有我才能做到的霸气。笔者认为该英文广告可译为:“可口可乐—提神醒脑,无与伦比”。而且,原译将“Coke”译为“可乐”不甚妥当。实际上Coke指的是Coca-Cola,是商标的简写体,在美国已很少用其全称了。“可乐”固然可以指代“可口可乐”,但还有其它品牌,如“百事可乐”、“非常可乐”等,很容易引起误解。(2)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译文一:和我们做买卖意味着您做了一笔好买卖。译文二:同我们做买卖,都是回报丰厚的好买卖。译文一翻译痕迹太浓,机械照搬原文用词,致使译文表达生硬。译文二较译文一虽然摆脱了翻译腔,没有将“mean”对号入座的翻译成“意味着”,但是译文广告文字表达没有力量,不象原文广告那样给人充满自信的感觉。笔者试译为:同我们做买卖,保管您回报丰厚。

3.重形似轻神似,缺乏广告味

翻译必须译出原文的“味”。翻译说明文要有说明文味,记叙文要有记叙文味,同样翻译广告要又广告味。然而一些英语翻译广告相比原文广告仅仅做到了形似,而无“神似”,广告味缺乏。笔者认为,翻译广告之所以因形损神,是由于译者“一厢情愿 ”强求再现原语的某些表现形式,如:夸张、双关、典故等修辞手段,企图让读者欣赏广告语言的妙趣,可是这些原语修辞所带来的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而得不偿失,弄巧成拙。例如:(1)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译文一:对于您的偏见我们没有傲慢。译文二:对于有失偏颇的报道,我们并不引以为自豪。这是《泰晤士报》为自己做的一则广告。稍有英国文学基础的人都知道该广告源于奥斯汀的名著“Pride and Prejudice”.译文一,译者是想让译文使读者同样领略原文典故的妙趣,但效果如何呢?恐怕没有几个读者能够看懂,译文为了形似,竟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译文二虽然不像译文一那样使人不知所云,也巧妙的将原文用典的妙趣传达在译文中,但文字不精练简洁。笔者认为应译为:“我们不以偏见为荣”。原语掷地有声,译语也同样铿锵有力。虽然译文看不出原文用典的精妙,但原文的本质神韵在译文中得以体现。(2)I’m More satisfied.译文:摩尔香烟,我更满意。虽然译文既照顾了More(香烟品牌)和构成比较级(更)的双重意义,但译文广告读起来不象广告语言,欠缺广告味。笔者将其译为:吸摩尔香烟,那才叫舒服呢!译文虽看上去没有比较级,但实际上比较意味蕴涵其中。

三、广告翻译的策略

1.尊重和把握民族心理差异,迎合译入语消费者的美学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对相同的事物具有截然相反的联想,因而广告翻译要实现其目的,译者必须熟悉译语文化,翻译时发挥译语的文化优势,转换商品所承受的负面意义。前几年我国生产的“白象”牌电池,在国内很受欢迎。因为“白象”在中文里有“吉祥如意”的文化内含。此产品销往国外,如果直译为“White elephant”不但不能吸引异国消费者,甚至引起反感。因为“White elephant”在国外是固定词组,在南亚一带地区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而不做役用;这个词组还有沉重负担的意思(a burden of possession),引申为看不中用的东西(something useless)。这种“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外国消费者是不会掏钱买的。后来改译为“pet elephant”,这种译法给外国人美的感受,使他们联想亲切、可爱的小白象形象,因此很快打开了产品的销路。

我国出口一种口红,商标叫“芳芳”。在汉语中这个名字确实很好,中国人一看到这两个字,就能联想起漂亮、优雅、青春的女孩。然而如果直译成“Fang Fang”,就将这种商品推向国外,商品定会无人问津。因为“fang”在英语里是一个英文词,意思为:(A) a long and sharp tooth of a dog. (B)a snakes poison-tooth.一看到这两个字,外国人头脑中出现的或许是一头“青面獠牙”的怪兽,或毒蛇。“Fang Fang”的译法,忽略宣传对象的化,一味直译,结果“美少女”形象变成“怪兽”或“毒蛇”。这种口红涂上会变成丑八怪,哪里还会有人敢买!如果译成“Fragrance”商品就有了美好形象,这种译法使外国人联想到时尚,漂亮,香水味十足的女孩。

2.语言朴实规范,节奏简练明快

广告翻译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广大消费者通过译文“一劳永逸”的记住自己所代表的商品,建立长久深远的销售网。因此,广告翻译就必须朴实规范,形象生动。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广告译名又长又不知所云,难以起到沟通商品与消费者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与消费。如“红梅”译成Red Plum Blossom, “山水”译成SHANG SHUI BRAND, “白云山”译成White Cloud and White Mountain等等都有不足之处。休利特—帕卡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仪器与小型电脑制造商,其产品商标在中国最初被译为其公司名—休利特—帕卡德(Hewlett-Packard),长达6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既长又无实际意义,后改译为“惠普”,却成为该行业一个著名的品牌。又如Head &Shoulder曾译为“海伦仙度丝”,后改译为“海飞丝”,吸引了无数的爱美者。

因此,在英语广告翻译时,译语广告要适当的简化,译者不应机械地找搬原文用词,应大胆翻译才能化平淡为精彩。

3.创造性翻译

广告翻译为了获得异国消费者,实现其目的,译者必须在译语环境里找到能调动和激发消费者产生购买欲的语言、文化手段,这时广告翻译已显而易见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Poison百爱神(香水品牌),Poison一词本意是“毒药”或“毒物”,那些令人憎恶的东西。但一旦用作香水品牌,就不能直译了。国外的市场专家分析研究发现,一些女性追求一种野性、粗鄙的异国风情,为迎合他们的口味,精心设计Poison香水,受到了不少国家女性的青睐,开拓了商品销售市场。这种品牌名称介绍到我国,译者要充分考虑我国女性温柔娴淑的特点,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创造性翻译。译者创造性产物“百爱神”香水,一下子受到中国女士的欢迎,打开了中国市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用了“百爱神”香水,人见人爱,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告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既有信息价值,又蕴涵艺术价值。尽管好的广告植根于好的产品,但广告的说服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广告语言实现的。它直接关系到商品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并对社会产生间接的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影响。因此译者翻译时应使译文具有同原文一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甚至优于原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质量,才能更好的把我国的产品展示在国际舞台上,促进我国企业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孟琳詹晶辉: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5)

[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崔刚:《广告英语3000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翻译学习策略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 大学生对于翻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动机、兴趣较低。由中学进入大学, 英语学习环境相对较宽松, 在缺乏约束之下, 一些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更不用说对自己翻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了。对于英语翻译, 他们以缺乏兴趣为由, 采取放任的态度。如此长期以往, 大学生对于整个英语的学习缺乏动机, 丧失了兴趣。

1.不注重学习策略, 缺乏学习的计划性, 效率低下。一些同学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 对整个学期缺乏规划, 对英语翻译自主学习采取随意的态度, 有时间就学, 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和安排, 或者是在学期之初制定了计划和安排, 但很难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因此, 在无合理规划地情况之下, 学习效率低下, 翻译水平提高不明显, 学习自主能力缺乏。

2.缺乏集体合作, 不注重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大学生相对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多, 很多同学选择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环境中, 不注重与同学的交流, 难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无法与同学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

3.一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有困难, 不注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往往一味地依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走了不少弯路, 有时候到头来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二、解决的策略

1.端正自主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动机能够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 对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和奋斗起到了一种鼓舞和激励作用。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驱动力。端正学习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提升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大学生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学习动机, 明确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端正自主学习动机首先需要从培养学习兴趣着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我们要注重对英语翻译兴趣的培养。例如,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从实际出发, 根据每节课教授内容的不同, 寻找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点, 并根据兴趣点寻找相关的英语课外书籍和电影, 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使自己的兴趣得到满足、视野得到开拓, 又在阅读过程中使自己的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我曾经在学习关于“成长 (growth) ”这个话题之前, 阅读了一些关于成长的英文原著, 例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和高尔基的成长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对他人在成长中所经历的事情有所了解, 同时回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记忆尤深的事情, 并尝试着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这种以兴趣点为导向的学习中, 不仅开拓了视野, 还使自己翻译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2.注重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提升翻译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随意的, 而是需要注重策略,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学习效率。首先, 同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自己翻译能力有一个清楚地认知和判断。例如, 自己的英语基础如何, 翻译的薄弱点在哪里等, 这样才能有依据有针对点地制定学习策略。有的同学英语基础差, 可以从翻译的基本元素单词和短语入手, 若是语法的问题, 可以着重关注相关语法的运用和翻译。有的同学基础好, 翻译能力强, 可以尝试着阅读较难的英语原著或者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脱离字幕对台词进行翻译。其次, 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根据计划有步骤有规划地学习。在实践中, 我采取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在每一学期开始前, 我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在目标的驱使和计划的督促下, 我能够有效率地去完成任务, 注重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 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每一学期计划内的小计划可以采取一个难度梯次, 时间的分配上也应当平均。学期计划和学期计划之间应当各有侧重, 难度逐步提升。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 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安排合理, 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再次, 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之后, 要严格执行。对于自觉性好的同学可以靠自我约束能力来实行自我监控, 保证计划的执行。而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则需要借助外力。这些同学可以向老师或者是其他同学寻求监督。此外,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 要对前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反思和总结, 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为下一步的执行进行调节和控制。因此, 注重学习策略, 根据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并且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 在计划中有条不紊地提升翻译的自主学习能力。

3.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提高合作能力。环境对一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对于翻译能力的提升, 要注重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环境。我们在实践过程中, 通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课上, 班里的同学在老师的安排下将班上同学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 基础好的帮助基础弱的, 注重每个小组的成员构成安排。在课堂上, 对于一些扮演活动和讨论, 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或者是分角色扮演, 调动了同学的自主学习性、活跃了课堂氛围, 也让同学在参与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翻译能力得到提升。在课外, 我们通常也会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阅读和兴趣活动, 并常常聚集在一起阅读书籍, 观看电影或者是对某个同学遇到的翻译问题展开讨论。学习小组的建立, 不仅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自主学习氛围, 而且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 使我们能够在合作中提升翻译能力, 实现共同发展

4.加强师生合作, 注重师生互动。大学生作为翻译自主学习的主体, 应当牢固树立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但是, 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完全全的靠自己学习。我们作为学生, 认知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与老师相比, 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 有时候对于翻译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这时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让我们学生从思想上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时候遇到一些翻译上的问题, 单纯靠自己可能没办法得到正确解决, 这时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 通过一对一座谈、交流会等多元化的交流形式, 为我们学生构建交流解疑的平台。因此, 我们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助, 注重与老师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答疑解惑。

三、结语

我们作为大学生, 要努力提高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英语水平, 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摘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应当注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翻译能力作为英语学习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实际中存在着对英语翻译学习兴趣较低、缺乏学习计划性、缺乏集体合作等原因, 阻碍了其英语翻译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 要端正自主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注重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提高合作能力;加强师生合作, 注重师生互动。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篇8

因此, 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 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 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 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 (Schleiermarcher) 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 “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 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 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 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 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 (“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 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 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 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 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 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 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

“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 (Nida) , 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 “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 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 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 (Venuti) 指出的, 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 就交流而言, “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 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 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 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古代佛经翻译时期, 即东汉末年到北宋仁宗景佑年间。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是以佛经翻译为基础的, 如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家支谦在《法句经·序》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 就文体而言, 他主张意译;东晋、前秦佛经翻译评论家道安是直译派的代表人物, 他在佛经翻译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 三不易”的翻译理论。他们是最初提出直译与意译之争的人。玄奘 (602-664) 是唐代著名的僧人兼翻译家, 他主张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 在翻译史上被称为“新译”。

第二时期是近代西学翻译时期。在这段时期里, 大量西方的文学和学术作品被介绍到中国, 许多翻译家投身于此。如林纾的小说翻译、严复的学术翻译、朱生豪的戏剧翻译。这段时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是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方式进行的。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翻译界出现了一场“翻译标准”的论战。这场论战中的主将, “信”派的代表人物是鲁迅和瞿秋白。“顺”派代表人物是梁实秋和赵景深。双方针锋相对, 集中讨论了: (1) 信与顺的问题; (2) 直译与意译的问题; (3) “欧化”与“归化”问题; (4) 重译问题。这是这场论战的四个焦点。其中的“欧化”与“归化”问题就是本文所说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第三时期是现代西学翻译时期。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开放, 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外国作品被翻译到中国。与此同时, 各种边缘学科如信息学、符号学和语言学也激起了中国翻译界的强烈兴趣。中国翻译家将这些理论和中国传统理论结合起来, 建立了自己的翻译理论体系。刘英凯在1987年率先以“异化”翻译挑战占主流文化的“归化”翻译, 他声称翻译应以“异化”为主, “归化”会带我们进入歧途。随后, 这两种翻译策略激起了中国翻译界热烈的讨论, 掀起了新一轮“归化”与“异化”争论的高潮。

二、“归化”和“异化”的对立

就文学翻译的目的而言, 一方面, 译者试图忠实地介绍原文, 尽量给普通读者呈现异域文化;另一方面, 译者希望普通读者能够完全或更好地理解原文并从译文中获得美的享受。这两方面是互相对立的。如果译者想保留原文的异域性, 普通读者就会发现译文难懂;如果译者想向普通读者展示流畅和优雅, 译文就会不忠实。不同的翻译目的解释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选择。

“归化”是以译入语文化为依托, 而“异化”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依托。在中国翻译理论界, 确实存在着“归化”和“异化”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翻译家们各抒己见, 一些人赞成“归化”, 如赵景深认为, “宁愿要语言的流畅也不要思想的忠实”;梁实秋认为, 异国情调会使语言晦涩难懂;朱小安认为, 适当的归化是为了避免“影响或损害翻译的交流作用, 造成某种理解的困难。”

三、“归化”和“异化”的统一

如果考虑到作者的意图、译者的翻译目的、读者的层次和要求, 我们认为, 在文学翻译中, “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翻译策略服务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类型的读者。因此, 两者各有其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实际上, 两种翻译策略并非水火不相容, 而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

首先, 没有一种译文是完全“归化”或完全“异化”的。正如没有完全直译或完全意译的译文一样。只是由于译者的翻译观不同, 在翻译中根据某种翻译目的, 采用某种翻译方法, 从而表现出某种翻译策略。而自觉的译者, 则会考虑到作者的意图、译者的翻译目的、读者的层次和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自觉遵循某种原则和方法, 译文也会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某种倾向。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1,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红楼梦第六回) 。

“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 (杨宪益)

“I know‘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 (Hawkes)

例2, 万两黄金容易得, 知心一个也难求.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Ten thousand tales of gold are easier come by than an understanding heart. (杨宪益)

Easier a golden hoard to win than find one understanding heart. (Hawkes)

作为译者, 杨宪益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 是以想多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 因而基本上遵循了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 即采用了异化的方法;霍克斯的翻译目的非常明显, 是为了取悦译文读者, 是为一般的英美读者翻译的, 因此他遵循了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 即采用了归化的方法。对学习汉语的英美读者, 他们阅读杨宪益的译本将大有裨益。一般英美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是为了猎奇, 为了消遣, 他们阅读霍克斯的译本就能达到目的。

“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是一对矛盾体, “异化”要求忠实于原文, 保存异域情趣, 更多地保留语言文化的民族特性, 它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一种趋势。“归化”是在“异化”的译文不能被理解或是不能准确传达原意的情况下, 从而使之本土化的一种翻译策略, 是一种迎合普通读者的变通转换。好的翻译是在“异化”和“归化”策略之间找一个适当的折中点。折中就意味着有所不忠实, 这也是文学译者要付出的无可奈何的代价。正如皮特斯所说, “民族中心主义会造成对外来文化的否定和排斥, 这与翻译作为文化桥梁的作用是不相容的。”绝对的“民族主义”只会抹杀翻译存在的依据, 翻译的目的将无法实现。然而对外来语的全盘接受也会使译入语失去自我。因此, 以翻译形式进行的对话和交流, 既要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 也要尊重外来的“异”的成分, 这两种态度的结合就是译者努力达到忠实的翻译的基础。“异”的消融是由译者来完成的, “异”的保留程度也是由他来控制的, 所以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才是真正的语言主角。

参考文献

[1]Schuttleworth&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STJE Rome Publisher, U.K, 1997.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3]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6]曹雪芹, 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翻译技巧与翻译能力培养之策略 篇9

笔者认为重视主题意识, 注意语言递变, 实现文化位移对翻译技巧训练和翻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主题意识

我们知道, 词语的多义性只能通过语境来抉择。主题意识就是基本的语境。美国很有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 (EugenceANida) 曾指出:“语音交际产生于社会场合, 把它从这个场合中抽出来, 它就不可理解。”这里说的“社会场合”主要是指主题范畴和主题思想。正因为如此, 许多常用词语一旦用于科技文体, 其含义就另有千秋了。例如, 在电脑专业中, family可解作为“系列”。Grandfather为“原始数据”, father为“上一级”, child为“子项”, motherboard为“主板”等等。当然, 语言作为信息符号, 其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之间, 往往存在明显的通道。像单词knee在采伐运输业中指“卡木桩”, nose在军事上指“弹头”, ear在报业中指“报头小型广告栏”, eye可指“光电池”, 而mouth可指“通地面的巷道口”等等, 它们都是从其基本意义中衍生出来的。

科技用语本质上就是一种“行话”。外行人觉得生疏, 内行人则亲切悦耳。但是初学翻译的人很难定行固业, 因此就必须扩大自身的“科普”知识范围。例如, 1998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 有一个表示宇宙大爆炸的词语“Big Bang”, 有的考生竟将它译成“大本钟”。固然, 它和“Big B ang”有点形似, 但只要细看上下文, 便知它和主题范畴是风牛马不相及。

相对而言, 翻译的基本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那么, 怎样才能快速掌握多种科普词汇呢?主要办法则仍是多用“随乡入俗”的办法去沟通常用词汇的主题含义。例如, 汉语中的“大理石”, 英语为marble, 而“大理石渣”却译为chicken grit, 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的观察角度不同所致。因为鸡肉的透明晶亮, 正是大理石的基本属性。

二、注意语言递变

在忠实主题的基础上, 翻译要力求两全其美, 用施耐尔马赫的话说, 就是:“译者或是可能地不惊动作者, 让读者去适应作者;或是尽可能不惊动读者, 让作者去适应读者。”这里就涉及到大量翻译技巧问题, 但是核心是句法问题, 即语层观念的运用问题。且不论兰姆 (Sidney Lamb) 和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 的层次理论的精确定义如何, 最通俗的理解可以是:词不可离句, 句必分层次。为什么要突出概念支离破碎, 分析句子疑团滚滚。若待学好语法再学翻译, 必然影响边学边练。引出语层说法, 就是为了简化语法概念, 突出语法核心, 以便准确理解句子的语法意义。

其实, 句子无论长短, 只有三种基本层次:先是中心层 (主谓层) ;再扩展就有连带 (宾语层、表语层) 或附加层 (定语层、状语层) 。分好了层次, 才能确定两种语言要素的对应点, 在相关层次内, 选择适当的顺、转、增、删的处理手段。因为一般的句子都可以区分为对等层 (对应直译) 和递变层 (相应变译) 两大类型, 所以技巧训练的重点自然就在递变层了。下列诸例, 可见一般。

1. 递变层在主语部分。例:Wheth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the financing of pure science at the expense oftechnology or vice versa/often depends on the issue of which is senn as the driving force.

分析:主语层是个并列从句, 其中包含一个海南译短语at the expense of, 它相当于at the cost of (以…为代价) 。

译文:政府究竟是以减少对技术的经费投入来增加对纯理论科学的经费投入, 还是相反, 这往往取决于将哪一方看作是驱动的力量。

2. 递变层先在谓语部分, 后在主语部分。例:Such a chance/wasdenied me.

分析:全句难点在分词结构denied me (拒绝我的) 。直译为:“这种机会不肯惠顾于我。”故应主谓倒置变译。

译文:我丢失了这样一个机会。

三、实现文化位移

鲁迅先生说:“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丰姿。”这是说既要移花接木, 又要原汁原味。语言既是社会的文化, 不同语言之间, 也必然具有绝对的可沟通性;但语言更是民族的文化, 很难译出原作的神韵。初学翻译, 可多接触一些谚语。谚语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翻译谚语, 最能体现两种文化的位移。如: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好汉) 。At mute as a fish (噤若寒蝉) 。如有意收集, 实不可枚举, 美不胜收。

一般说来, 凡涉及风土人情、时代气息、习语典故的语言, 是最富有文化内涵的。所以, 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翻译, 最宜多寄匠心。积累, 比较, 极有利于吸收不同文化的滋养。众所周知, 文学作品的翻译, 已不乏名篇巨著。但有心去揣摩其中写人、写物、写时、写地的手法, 还蔚然成风。以下数例, 可供争议。

1. 写人的———O, Tom Canty, born in rags and dirt andmisery, whatsight is this! (Mark Twain)

分析:读过原著便知, 贫穷出身的儿童汤姆, 现在竟穿上了王子的服装, 当然今非昔比。所以句中用了sight一词, 表示“奇观、壮观”。

译文:啊, 汤姆·康迪, 原来出身在破烂、肮脏和苦难之中, 可现在是神气非凡。

2. 写物的———To him, the birds sang, the squirrel chattered and theflowers bloomed.

分析:句中用了“拟人”修辞法, 造就出一种欢庆、祥和的气氛。

译文:为了他, 百鸟欢歌, 松鼠争鸣, 鲜花怒放。

3. 写时地的———It ws a bright September afternoon, and the street ofNew York were brilliant with moving men.

分析:金色的秋天。繁华的纽约, 要通过btight brilliant两个单词体现出来。

译文:这是一个晴朗的九月下午, 在纽约的大街上, 人头窜动, 气象万千。

至于诗歌的翻译, 更重要的翻译, 更重入情传神。在文化位移上, 有较多的讲究。初学者不必试笔, 只宜多多习读一些名篇。

总之, 翻译技巧的训练应提前加强力度。而宏观指导的适时, 才能使人才辈出、早出的愿望, 不至落为笑谈。

参考文献

⒈谭载喜.跨语交际.

[2]王秉钦.文化翻译学.1995

商标的英汉翻译与“归化”翻译策略 篇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各国都在尽力拓展海外市场,增加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产品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潮流。广告创意策略的“全球本土化”和商品的“全球化”要求广告翻译特别是品牌名称的翻译应尽量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避免损害产品乃至生产经营者的形象。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商标的翻译涉及语言学、文体学、跨文化学依据、消费心理学及美学等学科。在商标的英汉翻译中,如何使产品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取得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心理认同,顺应消费国的文化语境 (context) 是决定商标文化处理问题归化、异化策略选择的关键。

2. 商标语言的功能特点、文化内涵及翻译目的和要求

商标,俗称“品牌”或“牌子”(trade mark或trademark),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生产或销售的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这种标记通常由文字或图形单独构成或由文字和图形组合构成。

商标词是具有特殊意义及功能的专用符号。商标名称的构成简单、独特,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分同类商品或类似商品,让消费者借以辨认商品质量和品牌。按照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 (Peter Newmark) 的语言功能理论,商标名应含有信息功能 (informative function) 、美感功能 (aesthetic function) 和祈使功能 (vocat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即商标名应尽可能地向消费者提供关于商品的相关信息,并因它的联想意义而给消费者留下印象;美感功能是指商标名能通过书写、读音、语义或意象联想来给人一种美的感受;祈使功能即商标名必须让人们感兴趣并且劝诱消费者消费,它以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为基础。

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文化性,是一种文化载体 (loaded words)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地缘文化因素 (geo-cultural factor) 和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语言具有异质性 (heterogeneity) ,以语言形式反映各自的思维特征,而文化上的差别又导致对语言的不同理解。世界各国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种族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人们在商品商标的认识角度、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同之处,反映在商标词上就是一个商标词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不一样。

根据彼特·纽马克的理论,翻译的目的分为文本目的和译者目的,文本目的反映了原文作者对待主题的态度。商标词的文本目的指的就是源语商标词的内涵,包括其外在形象(非词汇含义)和内在文化涵义。商标翻译是在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其目的是介绍产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其对商品或服务的占有欲望,最终采取购买行动,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正是由于商标功能上的这种特殊要求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and Action) 决定了在商标翻译中注重的是功能对等。按照功能等效原则,商标名的翻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 根据信息功能等效的要求,译名应具有商标名的特征并尽可能含有原名所带信息; (2) 按照美感功能等效的要求,译名应语言简练、易读易记,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 (3) 按照祈使功能,译文应像源语商标名一样富有吸引力,以促进消费行为,达到商标广告目的。因此,英语商标汉译时如何针对其文化内涵,体现其文化价值,放弃语言层面的等值而强调文化层面的等效十分重要。

3. 归化、异化与商标的英汉翻译

商标翻译正如商标创意一样,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广告学、工业设计、文化(跨文化)、法律等。从商标词的创意、构造、功能等多方面综合来看,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比其字面意义更为重要。

“归化” (foreignization) 与“异化” (domestication) 是译者在翻译中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对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等方面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根据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ance Venuti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的观点,从文化角度而言,异化法是指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是以一种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熟悉的内容,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按照奈达(Nida)的功能等效理论 (functional equivalence) ,“理想的、高层次的功能对等可以陈述为:译文读者理解、欣赏译文就如同原文读者理解、欣赏译文一般。” (“A maximal, ideal definition could be stat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 readers did.”) (Eugene A.Nida, 1993:118) 。由于不同的语篇体裁具有不同的功能,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不同的语篇体裁翻译中有不同的侧重。按照纽马克的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和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划分法,商标翻译应以传递信息、介绍产品为主,此动机决定了商标翻译策略的采用。因此,商标翻译必须具有文化差异意识,除了那些较少涉及文化内涵的商标 (如一些专有名词) 外,对包含丰富文化联想的商标 (如一些普通名词和杜撰名词等) 的翻译,应深入目的语市场,寻找符合目的语市场的文化切入点,了解和考虑当地消费群体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消费观,更多地用文化“归化”翻译原则指导具体的商标翻译,呈现其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讲求功能对等以迁就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和表达习惯,达到交际目的。

4. 归化策略指导下的商标英汉翻译方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消费者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与西方民族存在差异,他们和英语民族的文化信息中既有互通也有冲突的部分。汉民族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其语言的审美有着深厚的文化预设。因此在商标的英汉互译过程中,应更加慎重地处理。

我国商标命名的主要特点有:1)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2)民俗风情影响深刻;3)常用富含文学内涵的词语;4)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具有性别色彩。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辖制译文文本的规则是广义上的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忠实性原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而二者均服从于目的性原则。也就是说,忠实让位于目的,形式让位于功能。为达到翻译目的,实现译文文本的功能而必须改变原文文本时,忠实性原则不再适用。因此,翻译应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语境,注重文本的功能传达。商标词的主要功能是劝诱和审美,而文化意象又是其劝诱功能和美学功能的主要实施体,所以,商标翻译中必须对文化意象进行恰当变通,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译语商标词的劝诱功能和美学功能。为了在商标翻译中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在商标英汉翻译过程中应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4.1 译名应符合中国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的表达方式

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特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会带有不同的倾向性。人们对商品的认知角度、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和心理联想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其在商品消费上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表现出不同态度和倾向。当这种不同的倾向性反映在商标名称中时,就应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适当变通,使之符合其国情和语言文化的表达。在英语商标汉译时,译者应更多地考虑中国消费者的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的表达习惯。例如,在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中,“吉祥”是颇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爱讨吉利、喜讨口彩”的风俗习惯就必须成为英语商标翻译中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汉语“八”与“发”谐音,于是“8”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吉利数,而seven在英语里是个吉利词,表示非常幸福、快乐的意思。因此一种叫做Mild Seven的香烟品牌,在被译为“万事发” (原文中seven被译成“八”,“八”和“发”谐音后,就因其吉利的译名而身价倍增。另如众所周知的美国隐形眼镜Bush and Lomb,译者根据中国消费者的文化环境及对知识的崇尚心理,将它译为“博士伦”,给购买者以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多才多艺的成就感,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4.2 译名应有利于中国消费者理解源语商标的文化信息

一个成功的商标往往既能暗示产品特征,又富于文化内涵,让人产生某种联想,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对于某些蕴含在商标中的文化涵义产生不同理解甚至不能理解。因此,当商标翻译为目标国本土文字时,译文应体现源语文化特征,使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都能得到同样的信息。从产品角度看,英语商标的汉译名应向中国消费者暗示产品的效用或质量、表现出与原商标相似或相同的内涵、提示产品的特点、介绍产品的品质、说明产品的原料、表现象征意义、译出原文形象等。以德国产的BMW系列高档跑车为例,原商品名“BMW”是德文Bayeriche Moteren Werken(巴伐利亚汽车公司)的缩写,只有商品信息,并无文化涵义,但根据“B”和“M”两个字母音译为“宝马”,就使现代载人工具蕴含了丰富的汉语文化信息。该商标译名不仅优美响亮,而且个性鲜明,使中国人将汽车性能与一匹宝马的特性相联系,增添了中国文化信息和审美观念。宝马风驰电掣,一日千里,令人联想到“BMW”的车速非同凡响,这样既展现了汽车的速度性能又表明了汽车的尊贵品味,从而引起人们的消费行动。

4.3 译名应回避消费国文化禁忌

禁忌是指违反社会期望的行为,也包括犯忌讳的言语行为。它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敏感的问题,稍不注意就容易伤害对方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因此,英语商标汉译要十分留意消费国或地区在形成自身民俗、民风过程中个性的特殊禁忌。如果缺乏对中国消费者审美心理、消费心理和传统习惯的认知,忽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势必使品牌译名出现败笔之作。以法国塞诺菲集团中国分公司推出的“OPIUM” (鸦片) 牌男用香水为例,该商标发明者圣罗兰1977年曾来过中国,他从中国鼻烟壶的造型获取灵感,创造了“OPIUM”牌香水,并试图利用“鸦片”的诱惑力,使中国男士对该香水上瘾。但是圣罗兰先生万万没有想到,“鸦片”一词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意味着鸦片战争所带来的奇耻大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中国人对鸦片深恶痛绝。自然,该香水在中国上市时受到消费者的猛烈抨击,并最终因违反中国的商标法而被禁止销售。

5. 结语

英语商标汉译是涉及文化与艺术的创造性劳动,事关经济效益与国际影响。是否以彻底的跨文化指导思想作指导、与汉民族文化契合是决定商标翻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只要商标翻译工作者不懈努力,充分挖掘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尊重消费者的宗教信仰、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注重译名与产品属性的关联性,就能使译出的商标与原来的商标形神皆备、珠联璧合,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Nida, 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Venuti, Lawra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ge, 1995.

[3]陈振东.浅论英语商标翻译[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4]贺川生.商标英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

[5]龙森祥.从商标的功能谈汉语商标名的英译[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5年第4期.

[6]曾邵求.论商标文化涵义之“归化”翻译策略[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1期.

上一篇:医疗诊疗床下一篇:单病种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