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2024-05-10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精选十篇)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1

1 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环保行业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多为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两个专业的毕业生,从专业知识结构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往往缺乏环境科学知识,不熟悉污染治理工艺和施工特点,在进行环保设施和设备施工时往往难以把握其特点[6,7,8]。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培养多从反应原理、处理工艺的角度来进行,很少涉及环境施工、工程概预算、项目招投标、环保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因而一线环保单位设计及施工从业人员存在现场施工理论不足,工程管理能力差,更不能很好地承担环境施工现场指挥及设备调试的任务[9]。

2 一体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1“理论—案例—实践”的一体式教学模式构建

课堂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使课程教学向着多元化、大容量、生动直观的方向发展[10]。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注重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与侧重分工问题,从环境工程施工的角度来阐述环保设施的原理、设计及施工的问题,用二级建造师的理论知识来补充专业知识,用施工录像来进行案例讲解,以施工现场来进行实践。

紧紧抓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具体工程案例为主线,注重将学生的书本理论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不“照本宣科”。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充分利用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的教学机会,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环保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中的所见、所感相结合,使得学生不出课堂就能了解国内在环境污染治理与施工方面的具体案例[11]。“理论-案例-实践”的一体式教学模式构建图如图1所示。

2.2“立体化”教学的实施

通过建设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施工录像、试题库、专题讨论、实习基地等教学环境,强化教学手段,实现了立体化教学。结合课程章节与理论,通过施工现场录像及专业知识的拓展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立体式教学方式和方法[12]。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要结合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工程案例适当综合,以增加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知识的连续性、实践性。利用施工现场录像或视频资料辅助施工方法的理论讲解。

例如,在讲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即补充建筑材料中砂、石、水泥的性能和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内容,由设计配合比过渡到实验室配合比,再过渡到施工配合比,进而到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完成了混凝土的整个施工过程。在讲室内、外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时,不是直接讲施工技术,而是先讲室内、外给排水管道的组成,补充《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在明白了各种管道的特点和作用之后,再讲每种管道的施工技术。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在学时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既拓宽了专业基础,又增加了知识的整体连贯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理论教学中的实践元素的提炼

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中提炼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元素,本课程提炼出15个实践元素,具体包括:(1)土方工程的计算;(2)土方工程的计算实例;(3)“三一”砌砖法视频;(4)“二三八一”砌砖法视频;(5)砖墙的组砌形式一顺一丁视频;(6)砖墙的组砌形式梅花丁视频;(7)砖墙的连接视频;(8)现浇钢筋混凝土贮水池施工现场图;(9)混凝土的浇筑的现场照片;(10)混凝土的浇筑的现场照片二;(11)施工配合比;(12)环境工程构筑物图纸及实物照片;(13)混凝土搅拌机原理及实物照片;(14)混凝土的垂直运输机械设备;(15)接触氧化池的结构图。

3 结论

《环境工程施工》是环境工程重要的专业课,同时又是工程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掌握好环保工程施工知识和具备其专业技能,才能满足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要要。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更加重要,同时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已成为教学的核心。《环境工程施工》课程基于“理论-案例-实践”一体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不仅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兼顾常规环境工程专业共性培养,突出应用型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落到了实处。

摘要:应用能力培养是地方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环境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引入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了该课程基于“理论-案例-实践”一体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2

内容摘要:由于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路径,努力寻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口,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对策。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一体化 对策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因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由于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路径,努力寻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口,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才能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的作用。“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一、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必要性

1、理论基础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概括与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休系。科学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正确的结合,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现实依据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

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论述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一系列文件精神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主体与实践教学主体的一体化、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 活动的一体化、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有效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二、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内涵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就是指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生主客体角色的统一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灌输和说教的教法进行,在教学关系中教师是主体,即知识的传授者,而大学生是客体,即受教育者。思政课引入实践教学以后,大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大学生主客体角色在教学环节中的分离,客观上把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割裂开来。实现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必须首先将大学生的主客体角色统一起来,并且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明确和认可大学生在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内化为内心信念,从而避免教师无意义的强制性的理论灌输,使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创设属于学生自己的有特色、有品位的话语空间、活动空间和成长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处于一体化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

2、教学目标的统一

由于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长期的分离状态,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目标,理论教学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目标,实践教学以实践人格的养成为目标,两者之间的转化是需要具备条件的。受多元文化形态的影响和冲击,当代大学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以较强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实践人格,这种实践人格在某种情况下与理想人格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只有协调好理想人格与实践人格之间的矛盾,把大学生现实的成长环境和客观的需要与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理性要求有机结合,把对大学生要求的理想程度与其实际接受的现实程度有机结合,从而找到教与学之间的共性,形成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的科学标准,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落实到大

学生思想转化的实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想人格为标杆,在实践养成中以因人施教为特征,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用科学理论进行武装,用社会实践加以锤炼,用浓郁的主流氛围给予熏陶,通过一般性的思想理论教育与学生个性化的实践结合,塑造学生健康的实践人格。因此,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中心内容和有效载体既不是理论教学,也不是实践教学,而是学生的实践人格教育。它通过设置特定专题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块,把理想人格教育与学生实践人格的养成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自我思考、思想转化和身体力行,推动学生由实践人格向理想人格迈进。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常被称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一,它是获取知识与积累经验的统一,也是学理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统一。成为高校思政课同一教学环节中的两个不同方面。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与强化实践教学排斥理论教学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特点和作用。把两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案例分析、新闻播报、校园文化、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进行整体安排,实施整体推动,引导学生一方面用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把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和困惑进行梳理,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激发他们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

三、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对策

1、强化理论教学,切实发挥理论先行功能。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大学生系统的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学说、基本理论。强化和重视思政课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提升思想境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和理论对于实践具有导向作用: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为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时代,认识对实践的导向、预测、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削弱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便无法开展。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认清理论教学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丰富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富有成效的理论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辩证的、理性的思维分析、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倡导的理想目标和信念追求与现实中的功利取向和实用导向的巨大差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规范实践教学,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比理论教学更具优势,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吸引力强,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

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由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不同,它的复杂性导致操作中的不规范性。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首先,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其次,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要求等形成为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实践教学具备制度上的保障。再次,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最后,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实习实训中,与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为一体,坚持实践育人原则,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3、化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和冲突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属于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环节,但理论教学以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则以运用知识和积累经验为主。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以积极的态度予以回应,化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首先,运用主流与支流相结合的分析法,阐明科学理论与错误行径的关系,科学理论作为社会的主流,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现社会正能量,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而错误行径作为社会的支流,与人民利益不符,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被淘汰,不会长期存在下去。主流与支流相结合的分析法可以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其次,运用发展分析的方法,阐明理论与现实之间转变的条件、动力、途径,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衡性和长期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再次,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社会新问题,客观公正的肯定成就,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相信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学生把坚持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有机统一起来。

4、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性。

首先,协同理论学习与理论应用。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通过典型案例和新闻事件,指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百姓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基本理论认识、分析、解决各种现实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也应主动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总结经验,升华经验,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理论修养,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塑造完美人格。其次,协同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因此要调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判断,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实践自律,促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协调配合。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设实践教学的环境和情

景,鼓励学生将实践素材带入课堂,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实践成果,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再次,协同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理论是实践的反映,实践发展又是无止境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理论的创新。教师在做好理论传承和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善于把最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用创新理论指导学生实践,并且根据实践变化,引导学生推动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加强与实际的结合,对于掌握并运用理论具有重要作用。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杜会的进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加强实践环节,己变得迫在眉睫。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准确把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精神落到实处。[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 [4] 王飞.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在意蕴 [J] 江苏教育(职业教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初探 篇3

【摘 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改革。面对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专业建设,改革传统专业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笔者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 职业教育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就是利用具有一定职业环境的教学实训基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共同在专业教室里教、学、做,进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全面构建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具备以下特点:

一、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训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训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不相关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采取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穿插进行,即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或原理构造后,学生就动手操作,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实物边讲边做,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例如,在讲解“汽车变速箱的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直接面对一台变速箱讲解,讲完原理后马上进行变速箱的拆装实训,学生们通过动手很快就掌握了汽车变速箱的原理和功能。可见,这种教学方法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训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适合学生的素质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多数文化课基础都不扎实。教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尚可接受,大多数学生听起来则昏昏欲睡,常常会造成“黑板上教修车”的现象,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组织中课堂学习与实训场地分离的形式,上课的地点既是理论学习的课堂,同时又是实训的场地,突出职业本位教学的理念,使理论与实践在空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模块都是在教学实训基地完成的。同时,在教学理念上,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职业技能。

三、 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首先,在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方面,要求学生在进行每一

项实训操作中按步骤操作、按规范标准操作。其次,在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养成方面,注重给学生创造逼真的职业环境,强化他们的职业习惯。例如,要求学生们每天穿工装来上课、不得留指甲、女生要把长发盘起来。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每次操作中都会非常认真地去完成这些内容,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就会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 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运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自主研究性学习,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化。我们把每节课的内容都划分为任务项目小单元,学生是带着任务来上课的,要想办法完成任务,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例如,在“离合器拆装”中,有一颗螺栓扭不出来,同学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最后解决了问题。又如,在“发动机电喷系统排故”中,面对种种故障,同学们自发研究故障原因,通过运用检测、排除等方法最终把故障解决。在一体化教室上课,具备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能很好地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五、 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

要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任务,就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实用的自编教材。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而且实用性不强,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大胆舍弃一些繁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校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为此,编写校本教材的原则就是以“够用”为原则,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编写。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中心,即学生来到学校要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再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实习、就业。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合职业教育。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对人才的理论要求是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像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那样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应当采取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教学模式。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实践素质不强,那么在生产中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与中职教育紧密结合的教材。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日新月异。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也必须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一体化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把握专业发展趋势,实现教学设备、教材不断更新。作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应站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了解本专业发展动向,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并将其及时充实到教学设备及教材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要自我提升,关注专业动态;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如让教师进修,帮助他们不断吸收新成果,掌握新科技。

二是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创新。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信息和通信技术正推动教育教学的革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及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媒体的有效结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以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一体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对课堂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对教育产生一个崭新的认识,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出更强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应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途径。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材料、时间和岗位。如果我们能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途径,不仅能有效解决材料消耗问题,而且能使教学与市场紧密结合,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才生.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袁桂萍.论21世纪职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0(6)

[3]赵太平.浅谈素质教育中职教教师观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10)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4

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是指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 将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专业教材一体化、专业教学场所一体化、专业教师一体化等。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 减少理论课之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 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 课程之间的配合更密切, 知识的衔接性更强,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传统会计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 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 课程体系应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仍是采用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要求设置课程, 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设置, 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束缚;设置的课程与传统的专科院校差不多, 或是大学本科课程的翻版;课程被人为地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忽视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这种课程模式一方面导致理论仅仅被用于考试, 而没有被用于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实践未能很好地支持理论学习, 培养出来的学生, 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 教材本身的不足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 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 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套完整的会计教材应符合高职培养目标, 能体现会计学及相关课程的系统性和会计教学的逻辑性, 应囊括会计学的主要课程。目前, 各高职院校所用的会计教材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 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严重不足, 教材大多存在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 或自编教材编写质量不高、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 缺乏结合会计准则变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容详实、规范实用、体现高职会计教育特色的系列教材。

(三) 教学场所上的不足

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室进行, 实践教学在实验室进行, 理论教室教学设备简陋, 只有一块黑板;实验室建设过少, 满足不了所有课程教学需要, 且理论教室与实验室相隔较远, 这种理论教室与实践教室分离的状态, 不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 不利于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比如, 教师在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时, 需要随时展示相应的实物资料, 需要借助多媒体功能展示具体做法, 需要随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由于理论教室本身不具备实验室教学功能, 致使这些教学活动无法有效开展。

(四) 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

高职院校办得好坏, 教育质量的高低, 关键要看师资队伍的强弱,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搞好会计教学、提高会计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会计学本身的学科特点, 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 同时要有扎实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理论水平丰富但整体实践能力不强, 其主要原因:一是这些教师大部分是大学一毕业就到高职院校任教, 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二是近年来, 不少高职院校从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引进一些高级会计人才来校任教, 这些教师长期工作在会计第一线, 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却相对不足。

(五) 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仍然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口述加手写”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 忽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而学生只是听或做笔记, 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 这不仅加大了教师上课的强度, 而且无法满足学生对大量信息及实务了解的需要,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会计事项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 设置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 按照会计职业岗位基本技能的要求, 设置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如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课,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与基础会计主课程的融合。这种融合, 在内容上要衔接一致, 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对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种类的识别、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的编制等训练,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 编写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的专业教材

教材是实现高职会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为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必须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有效性的原则以创新的精神, 编写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材。教材内容特别是会计专业课教材内容应尽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合在一起。教材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 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 或者选用理论与实践配套教材, 以满足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建设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室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室与实践教室相分离的状况, 构建融教学、实验、实训、考核等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教室必须配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会计多媒体模拟实验软件、会计教学常用工具、用具、用品等教学资料及实训资料, 使其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强化训练和考核等多种功能, 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师生双方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对照实物, 提高感性认识, 又可以及时进行实际动手训练,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应加强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办法:一是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到社会兼职, 或到企业进行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学习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开发。二是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 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聘请或引进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丰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及行业能手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从而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过硬实践经验的高职会计教师队伍。

(五) 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打破理论课、实践课的界限, 将某门课程的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 由同一教师主讲, 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再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认知规律构建新型会计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 边讲边练, 讲练结合, 即在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 及时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的问题, 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又来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 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四、结论

总之, 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它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使抽象的会计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培养, 培养既能实践操作, 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体现高职会计教育的特色。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会计人才, 应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加强实践性教学, 为此, 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会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慧翮.高职财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J].财会月刊, 2005 (12) .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5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ot only mean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forms but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plans and curriculum setup.The curriculum setup of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take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all the advantages in both pre-professional and post-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raining so as to maximize the favorable factors and minimize the unfavorable on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obey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 prospect, object, development,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group of teachers, construct the pre-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curriculum with close relation 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post-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curriculum with close relation to the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Key words:teacher education;integrated curriculum;construction

在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一体化已逐步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就是指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1]目前人们在理论上已经就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达成共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机构。就实施的情况看,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依然是各自为政,没能形成有机的整体。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方案、一体化的课程设置。课程选择与构建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离开了课程,教师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不仅要在组织形式上一体化,更要在培训方案、课程设置上真正实行一体化。设置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是一个关系到一体化能否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因此,探索如何建构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理论探索

(一)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课程一体化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基本上实行“一体两面”的教育体系,即在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实际上,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一体化的,包括职前准备和职后提高两部分。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是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一体化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全面设计、通盘考虑。但目前为职前培养服务的课程体系和为职后培训服务的课程体系各自为政,互不关联。职前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反映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未来教师的发展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而且缺乏对中小学实践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理论内容不能很好转化为实际教育行动。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既不能很好地针对教育的实际问题,又不能很好地研究教育理论的前沿动态及最新成果,与职前培养的课程相比,不能体现其发展性、上升性、连续性和整合性。而要适应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就必须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课程加以整合,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的一体化。

目前,由于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先导性的战略地位,许多普通教师教育院校与教育学院合并,实现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机构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不仅要在组织形式上是一体,更要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真正实现一体化。普通教师教育院校与教育学院的合并仅仅是组织形式上的“一体化”,仅仅是设置一体化课程的组织保证,更为重要的是要真正将“一体化”的观念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设置理念。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程有着任何独立的教师教育院校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2]它的优势就在于“一体化”,在于培养课程与培训课程的统一整合。

首先,一体化课程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优势互补的课程。普通教师教育院校的优势在于学术研究,教育学院的优势在于实践训练。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课程,可以为在职教师提供教育理论的全面熏陶,也可以为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实际的教育教学案例训练,对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都有很大的益处。建设一体化课程可以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相互沟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二,一体化课程可以使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更强。理想的一体化课程应该可以为普通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教师提供广泛的选修机会,增强其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择课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针对普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培养课程可以允许在职进修的教师选修学分或旁听,并按规定结业。同样,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课程也可以允许普通大学生或研究生选修或旁听,也可按相关的规定结业,允许培养课程与培训课程的学分通用。

第三,一体化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双方原有的潜在课程资源,改变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潜在课程因素受到忽视的状况。一般来说,由于普通教师教育院校主要面向高中招生,青年学生可以为校园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术氛围、硬件建设等方面要优于成人教育院校,因此良好的潜在课程对于在职教师身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学院与基层中小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于普通高校来讲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基层中小学完全可以与高校合作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为普通教师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实际的接触与联系,这一笔潜在课程资源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讲是无价之宝。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中介入一批在人生经历上比较成熟的在职教师,对于在校大学生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最后,一体化课程既向普通大学生打开实践之门,也成为在职教师提升自身层次的重要途径。一体化课程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象牙之塔”,接触实践,体验社会,也可以使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提高的机会不再受师资条件所限,随时灵活地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教学技能、教研能力。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原则

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充分利用普通高校与教育学院的优势资源,互相取长补短,在统一的体系下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培养、培训教师的目的。因此,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整合职前培养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的优势,扬长避短。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建构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开放性原则。要着眼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着眼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习者,建立开放的课程系统。要求教师教育课程走出原来封闭、单

一、保守、画地为牢的局限,融入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只有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才能创造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引导他们关注中小学的实际,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为教育教学实践准备“素材”。

●前瞻性原则。基于高度信息化时代特点,教师教育课程要适应全球电子化生存方式的挑战,就必须保持课程改革的适度超前,使学习者在接受教师教育时,能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教育技能,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要使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具有更大的智力附加。

●客观性原则。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现实,实事求是地做好课程规划。宏观方面,要从国家实际出发,满足社会对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需求。微观方面,要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需要出发,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该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将严谨的调查研究作为设置课程的依据。

●发展性原则。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无论是教师教育院校中的预备教师,还是在职的中小学教师,都有一个自我发展、充实提高的过程,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该原则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研究教师的成长规律,进而分层次目标、分任务、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变以往重学科学术、轻教育专业,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缺陷,真正从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内容

1.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的一体化

教师教育培养与培训方案的一体化,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前提条件。课程方案的一体化是分职前、入门、在职三个不同阶段实现的,它们各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制订出各自的阶段目标,并使其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为总目标的实现服务。职前教育的任务侧重于学习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以及教育学科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进行初步的实践,形成教师的品质,为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基础。上岗培训则是将职前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够较好地适应工作。在职教育应使教师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反思,对工作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性的总结和研究,并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信息,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向成为优秀教师不断努力。

此外,一名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教师的培养培训必须注重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在一体化课程设置上,既注意不同阶段的针对性,又必须考虑区分不同水平的教师而分层实施并形成体系。一般来讲,教师的成长可分为预备教师──新手教师──合格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不相同的。预备教师是指立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院校的在校学生,对他们的培养主要应以传授教育基础理论、学科专业知识、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理论为中心,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破专业壁垒,同时加强文艺、体育、卫生等多方面素质能力的训练和熏陶。新手教师是指新上岗或欠缺经验的年轻教师,他们的问题是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因此对他们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微格教学,主要用于提高新手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尽快进步;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组织化和非组织化观摩;以老带新,增强他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信心和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多媒体交互式训练。合格教师是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对他们而言,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等,为向专家型教师迈进做好充分准备。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点包括: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多年,有教学专长,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的效率很高;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对他们的培养,应是拓宽、加深教育科学理论功底和跨学科的专业水平,综合性、研究性课程比较适合他们的需要,增强他们独立或联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能力。

2.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

职前和在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不是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叠,重点是实现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相互衔接,探寻其结合部位,使之形成既彰显教育的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第一,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应侧重理论课程,力求理论课程的实践化。在大学前两个学年中,应加强基础文化学科的学习,对文理两类的学生,都有必要将跨科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开,内容应以实际应用知识为主。特别是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课程,更应强调实际技能的培训,以足够的课时加以保证,并规定相应的级别标准,使毕业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兼具特长、技艺,成为“复合型”人才,以便用人学校择优录用。在现代教育迅速发展时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后两年的学习中,应开设教育哲学、教育史、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科。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气息,贴近中小学教育实践,要强调课程的“灵活性”。另外,现行的教育学科课程,大多是纯理论性课程,须加强教育实习,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应加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数,并将之贯穿于职前教育的全过程,与理论交错进行,使师范生在理论学习、应用、理论反省、实践总结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相应的能力。

第二,教师教育的职后培训,应以实践课程为主,力求实践课程的理论化。课程可以多种多样,如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设的研讨课程、推行新教法的实验课程、传递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的知识更新课程等等。要构建教师在职教育课程的“立交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职称、不同岗位特点的教育、教学问题所激发的需求及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设置课程,使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自发地、积极地各行其道,以求在职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做好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的衔接,保证培养培训的规格与质量。一是对于职后培训中应设立而职前教育未开的课,一定要开足;二是职后培训应设立但职前教育已开过的课,可考虑开设专题研讨,避免重复,充实提高理论基础知识;三是对于职后培训应设立而职前培养中已开,且课时足、内容相当的深,不再重开,节约课时,加强选修课和实践课。职前培养课程要注重师范生职业素质的准备,要培养教师专业情意。职后培训课程要注重教师专业内涵的发展,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支持下的方法论的领悟、技能的改组和转型。

最后,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实践层面上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能否在反映社会需要的同时,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只有能激励学习者主体认识与探究积极性的课程,才是好的一体化课程。(2)一体化课程是否采用了一种螺旋递进的方式编排,课程内容是否注重前后的连贯性和深入性。(3)一体化课程是否能有利于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发现能力、鼓励创造、培养创造力,就应该成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重中之重。

二、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实践探索

(一)努力打造一体化的课程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既能胜任职前培养,又能承接在职培训任务的一体化教师教育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保证。在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上,既要注重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要注重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要求教师既具备职前教育所需知识,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在职培训所需本领,熟悉基础教育,具有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逐步形成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精通师训、干训工作的专家型学术骨干,使一些学历高、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在培训的舞台上开始展示身手,成为一支充满希望的有生气的力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能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创造极为便利的条件。一大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资历教师走上了师范生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可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师的职后培训,如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中,许多优秀的师范学院专业教师为培训班开课,介绍本专业发展前景,拓展了中小学教师的知识面,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好评。

(二)建构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职前培养课程

当前的教师教育,普遍存在着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不够的问题,使得高等教师教育不仅不能很好地推动与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反而造成了职前培养的教学改革工作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职前课程设置方面,应特别强调课程要关注基础教育,主动研究基础教育,积极推动与引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让学生较早接触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以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为主线贯穿职前培养课程的全过程。最好从学生进校开始,每个学期都有两周教育见习时间,由教师带队到中小学听课,与中小学教师、学生座谈,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校的发展实际。

第二,调整教育类课程结构,深化教育类课程改革。当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较单一;二是课程内容庞杂、抽象而空泛,对教育实践关注不够;三是学生在学习教育类课程时,完全没有前置教育经验,处于一种“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被动学习状态。[3]针对教育类课程结构和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应把教育类课程置于当前整个社会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调整,找准职前与职后课程的衔接点;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作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

第三,开设中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该门课程适宜在大学四年级时开设。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理论和进行了大量的教育体验活动之后,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产生许多疑惑,这就需要进行一番反思总结。最好方式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研讨,师范学院的教师以及特邀而来的中小学教师则参加指导或成为研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这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很好途径。

第四,将职前培养的教育理念向中小学教育渗透,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引入职前培养课程中去,形成互动。师范学院的教师要经常走进中小学,特别强调培训者要走向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真切地把握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与中小学间的亲密合作。也可邀请一些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走进大学校园、走上大学讲台,为本科生讲授教材教法、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动态、新课程改革、案例教学等课程,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引入职前培养课程中去。

(三)建构与综合性大学教育紧密结合的职后培训课程

对于教师教育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其学科和专业的综合优势。综合大学学科门类多、基础学科强、学科之间具有互为支撑与融合的优势,从而为设置跨学科、超学科、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提供了便利,为造就创造性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文文沟通、文理沟通的资源条件和文化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职后培训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建构与综合性大学教育紧密结合的职后培训课程时,应特别注重以下两点。

1.凸显教师培训课程的灵活性

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应立足本校,同时注重借鉴外地资源。建立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申报制度,广泛发动培训者以课程主持人的身份申报立项。每一层次的培训课程均分成公共通修课程和专业分科课程两大类。要求主持人在中小学教师队伍现代的实际需求和主持人及其合作者的专业优势、基础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教育与技能训练、导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体地位的交互点上精心设计。鼓励主持人优先考虑有助于转换学员教育思想、优化其整体素质、帮助其学习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鼓励主持人与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共同开设形态多样的课程。鼓励自编教材,特别是活页教材、电子教材等。

从2002年起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在课程建设上推出了多项创新之举。一是开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包。由于学习包不受学习地点和时间的牵制,可以让中小学教师自由、自主地学习,受到教师欢迎。二是超市式微型课程的开发,更适合教师的知识需求。三是实现资源集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化培训的时代气息。在共同培训的同时开展自主性培训。四是一些较为成熟的教师培训课程陆续上网。

2.探索教师培训模式的多样性

教师培训模式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按需施教,从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着眼,大力倡导采用灵活实效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师发展需求。目前我学院着重抓好了以下几种较有特色的培训模式的实验。

一是全员培训模式的创新。

●菜单自选式课程研修。面向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开列限选类和自由选修类课程,自编或精选教材,采用导读—研讨—作业(考核)的主程序进行操作。

●宏观调控下的自主式学习。面向全员,校本培训。每年发布教师自学要求和有关书目,供中小学组织教师自定计划、自主学习,并由中小学负责考核。

●以第二轮课堂教学“三优化一提高”活动为载体的校本培训。面向全员,通过组织“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验活动,采用实践—反思—实践—评比—总结的主程序进行操作,重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大面积地发现、考察、培养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力量。

●利用教育电视台和互联网开设公共必修课程。面向全体教师,聘请名师主讲,精选课题和教材,采用分散收看—集中考核的主程序进行操作。

二是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

●骨干教师的分层级分学科培训。我学院在江苏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下,扎扎实实开展了6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并承担了6个项目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任务。这些培训项目一般以集中讲座—要籍导读—学员论坛—外出考察—分散实践实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为主程序进行操作。

●骨干教师的跨学科培训。围绕“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主题,我学院开设若干文文渗透、理理渗透、文理渗透的综合课程,阶段性集中学习与持续分散研修相结合,课程学习、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导师指点、合作互动、个人自学相结合,旨在拓宽骨干教师的文化视野。

此外,我学院还经常举办专家论坛、教师论坛、校长论坛三者合一的“希望论坛”,尝试实行“专家门诊”式的教育专家定时定点咨询服务制度,安排继续教育导师团成员送教上门等灵活实用形式,创新培训模式。总之,师范学院应始终把职后教师培训作为学校教师教育未来发展的生长点,通过职后教师教育来提升师范学院教师的专业水平,反哺于职前教师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6

关键词:电气设备控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是高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其基本内容是各种低压电气设备及电气控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该课程的控制对象是电机,所以《电气设备控制》课程既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先导,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电气类工作的基础[1],《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一般都配备相应的实践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重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气控制理论知识,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仍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下面分别从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问题。

一、教学体制方面

同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其的两个方面,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两者往往过于独立,很难实现一体化。

要想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教学,首先要从教学体制上改革,其中重要的是不再区分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而是构建既是讲师又是技师(或工程师等)的“双师素质”教师,这种“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技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系统讲授理论课、能熟练操作演示、解决现场技术问题。这样就是实现同一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由同一任课教师来承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统一安排和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能够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比如,在理论课上可以强调一下与实践相关的内容,而在实践课上,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较快地应用于实际。又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做合一"。

理论课和实践课由同一教师承担,将“教学做合一",无疑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方面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就会出现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课程实施起来也相对较容易,而实践课程实施起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成本也较高。但当今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践课正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

对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要形成一个合理的搭配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课程有验证性实践课、设计性实践课和综合性实践课等,验证性实践课通常属于随堂实践,对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就要求实践课的内容和进度一定要和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要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及时完成验证,若相隔较长时间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更不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设计性实践课是指所学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达到一定效果的实践;综合性实践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是基于学生经验,体现对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实,通常是一门课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后一般有一至几周时间的综合实践。设计性实践课和综合性实践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问题以及不同性质的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问题值得认真研究,这种比例的设定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然后进行科学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果有条件要将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这种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除了能够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之外,还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使之具有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的硬件设施、功能作用、分布摆设、实训操作流程等都与所进行的实训项目吻合[2]。到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融合到一起,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演示实践过程,在课后师生进行技术交流讨论,这样可以加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电气设备控制》课程在课堂上没有演示实践过程,学生上完理论课后要等到实训中心的安排,可能要等较长时间才能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其结果是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实践巩固,没有起到配合理论知识的目的。另外,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督促学生自觉自主学习。

在实践教学中,特别是那些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一定要通过实际的设备来完成。比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装调与维修”,“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装调与维修”,“机床电气线路安装、测绘、运行与维修”等典型内容的教学活动时,最好在教学现场面对实际的设备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掌握相关内容。

四、考核方式方面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作为不同的课程实施,各是各的分数,即课程考核是完全独立的。如果将两者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在考核方式上两者结合考核将比单独考核更加客观。比如理论成绩占60%,实践成绩占40%,理论课的考核将从学生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听讲情况等方面综合考核,实践课除了看实训报告还要看学生在实训期间如何做、是否是亲自操作等动手能力方面考核。将两者的总和作为《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的考核成绩。

在《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要从多方面考虑,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能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教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要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实行教学与管理一体化,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共同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爱红,罗海方.《 电气设备及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31-32.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7

主讲教师切实组织, 防止这种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导”字上。但我们切不可就此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组元, 教师只是负责协调, 只是“配角”。实际上,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这个系统中并列的两个组元, 在学习知识中学生是“主体”, 而在教学组织中教师是“主体”。在目前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我们过于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忽视了教师的“主体”作用, 从而在很多时候使一体化教学流于形式。这样极其不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进和推广。那么, 对主讲教师来说, 怎样才能切实组织好一体化教学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做好教学准备, 加强课堂管理好的教学首先要有完善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可由教师和学生分别完成, 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 包括知识点、教学设备、材料、工具等, 学生则应提前对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熟悉, 并准备相关资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硬件设备是不够的, 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台设备, 所以, 一体化教学场所内总有部分学生只能观看同学操作或协助同学操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放任他们, 那么, 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就无法完成学习内容, 甚至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巡回指导, 加强教学管理。

注重身教而不是言传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工作过程。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应讲清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并将操作步骤写在黑板上, 然后进行操作演示。通过教师的演示, 学生也跃跃欲试, 这样既便于学生思考, 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将学生分成3~4人一组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 提醒学生并引起学生重视, 对一些学生作个别辅导,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学生的认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体化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识,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双重身份, 即“学生身份”和“工人身份”。在一体化学习场所 (车间或实训室) 应严格按照企业生产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和生产, 不能只布置任务。除了要求动作规范外, 还应强调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对在规定时间按质量要求完成的小组和学生进行表扬, 对没有完成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自己抽时间补做。

出台激励政策和管理制度, 确保一体化课程能长效运行

(一) 统一思想, 明确认识, 以制度和规范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

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问题, 归根结底是教学理念的问题, 一体化课程改革最终是为了基于工作过程重构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 若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不能摆脱传统学科型教学体系的束缚, 仅在几门课程中做一体化试点,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且孤立的几门课程进行一体化试点必然在客观上造成一体化课程无法整体深入。因此, 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及时总结研讨, 制定制度和规范, 以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

(二) 出台政策保障一体化课程改革所需的师资

一体化课程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师资。若授课教师不能全身心地进行课前的教学设计, 或者在一体化教学实施中不加强“巡”和“导”, 那么, 课程效果可想而知。这里有两个问题是必须关注的。

保障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 大多数学校开展一体化教学还停留在“试点班级”中, 不能大规模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队伍条件不够。一体化课程需要的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目前多数教师还不具备这种水平。因此, 从学院层面来讲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或安排教师到工厂进行实践训练,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这样才能为一体化课程长效运行提供保障。

提高一体化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之前, 教师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设计方案、项目、任务, 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不停地巡视和指导学生, 工作量比平时上课大出许多。若仍然按通用的计量办法去计算教师的工作量, 势必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因此, 应针对一体化课程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 合理安排一体化课程的时间和硬件环境配置, 保障一体化课程的运行

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的特点决定了一体化课程授课地点必须在车间或拥有一体化环境的实训室。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我们的硬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有限的硬件资源使得在试点班级中小规模开展一体化课程不成问题, 但大面积推广到各平行班级, 就会出现时间冲突、硬件缺乏的问题。

为此, 可根据一体化课程的项目设置情况来合理安排一体化课程的时间, 比如可采用每周集中1~2次时间完成一个教学班级的某门一体化课程的一个项目, 在一体化课程之外灵活安排其他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时间。这样, 一个学期下来可以安排几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在硬件资源配置上, 可利用有限资金购置不同模块的教学实训设备。比如在完成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调试课程时, 我们依托的硬件是数控综合实验台, 我们可以配置为一台系统配置若干台 (块) 电气实训控制板。这样, 教学班级分组后就可以在各自的实训板上先完成电气系统的连接装配, 然后共用一台主机和伺服硬件进行调试, 从而可以保障一体化课程的良好运行。

深化校企合作, 为一体化课程长效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持的不规范、短期性的低层次合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这种低层次合作已明显不能满足改革的需要。只有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才能使以一体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

企业参与一体化课程项目设计目前进行的一体化课程, 大多是学校教师根据企业调研情况自行设计项目或任务, 和企业真正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一体化课程学习时, 工作环境工厂化气氛不浓, 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得到培养。因此, 在一体化课程进行之前, 应邀请企业一线生产技术人员一同参与教学项目或工作任务的设计与开发。如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系统调试》一体化课程教学中, 我校采用南京日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床电气综合实训装置, 在课程进行前, 日上公司的技术人员和教师一起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开发, 项目设计不管是内容安排上还是组织形式上都依照企业标准进行。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时, 日上公司又派技术人员同教师一起为学生授课两周, 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校通过一体化课程为企业创造价值一体化课程的项目应该来源于企业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这样才能使一体化课程模式不断推进。如在进行《数控机床加工》一体化课程教学时, 我们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数控机床的操作和基本编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为数控加工能力的提高阶段;第三阶段为数控加工能力的强化阶段。在后两个阶段, 要学生完成的项目大多是来自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真实产品。在第二个阶段学生完成的产品相对简单且加工精度要求不高, 第三个阶段则完成相对复杂且精度较高的产品加工, 由企业提供加工所需的刀具和材料以及其他成本费用。这样, 学校通过企业提供的项目完成一体化课程教学, 减少了在耗材上的支出, 而企业同样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产品加工, 学生通过真实生产提高了技能并培养了职业素养。

通过在校企之间“角色置换”来完成一体化课程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时, 我们选派部分学生到相关企业通过顶岗方式完成4~6周课程, 同时, 企业按照学生和工人2∶1的比例置换出一批工人, 被置换出来的工人在企业或到学校进行为期4~6周的免费集中再学习。这种角色置换的方式, 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 一方面满足了企业职工的再学习需要, 同时对企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小, 比较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可, 从而加强校企双方的联系, 教师自身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保证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宏亮.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

[2]李祥富.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3]钟燕瑾.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势促进高职教育专业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4]葛道凯.点击核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8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 有关水准仪、经纬仪等基本仪器操作部分, 一般都是采取理论与实践完全分离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解, 边操作, 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和看。这样, 一两节课之后, 只有坐在教室前排的一小部分学生达到似懂非懂, 教学效果不好。接下来的课堂实习受教学计划限制要等到一两天甚至一个星期以后进行, 教师又需要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重复一遍。以每个班级10个实习小组每组4~5人为例, 教师就要重复讲解至少10遍, 既费时又费力, 没有充足的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 且学生也没有充足的实践操作就匆忙结束了课堂实习。由于实习安排在室外, 教师要不停地巡回指导, 一次课堂实习结束后, 能够基本掌握仪器操作的学生仅占40%左右, 其余学生就随着教学进度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如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安排教学进度, 则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三大仪器操作占据了主要课时, 一学期下来学生能把基本仪器操作掌握下来就不错了, 直接影响测量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

测量实训室的建立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我校建立了测量仪器操作实训室。其中, 有水准仪实训室约400m2, 在实训室内墙面钉有固定水准标尺, 其功能主要满足普通光学水准仪、精密光学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功强化实训, 为学生到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二等、三等、四等水准测量, 沉降变形观测和技能鉴定打下基础;经纬仪实训室约400m2, 实训室内墙面贴有角度测量标志, 其功能主要满足普通光学经纬仪、精密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的基本功强化实训, 为学生到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基本角度测量和技能鉴定打下基础;全站仪实训室约400m2, 室内四周安置好对中杆和小棱镜, 其功能主要满足全站仪的基本功强化实训, 为学生到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角度、距离、高差、坐标的测定、测设及技能鉴定打下基础。

实训室内都安装了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 并配备了可灵活移动的小型桌椅以方便学生学习和数据记录计算。所有的基本仪器操作教学都可在实训室内进行。在实训室内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考核, 考核通过后, 才可以到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习。

测量实训室教学的实施

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要求测量专业课程紧跟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 所以对各种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三大仪器的构造及使用的讲解都应在实训室进行。实训室的功能, 一是在实训室授课, 学生可边听教师讲课, 边操作仪器。二是遇到恶劣天气时, 每个实训室都能同时容纳2个班的学生进行仪器操作的课堂实习。例如, 在水准仪实训室讲解一测站四等水准测量的过程时, 讲到采用“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的观测步骤和手簿的记录计算时, 先由教师演示一遍整个过程, 然后各组再分别操作。又如, 在讲经纬仪的读数系统时, 不同经纬仪的读数方法不一样。以往只靠在黑板上讲学生总是不能很好理解, 只有再通过实习环节, 才能弄清楚读数的方法。而在经纬仪实训室上课, 学生一边听教师讲, 一边动手操作, 很快就可掌握读数的方法。再如, 讲到水平角的测量方法———全圆观测法时, 以往教师在黑板上边写边讲, 尤其对于“盘左先瞄第一个目标, 顺时针转到第二、三、四个目标, 归零回到第一个目标;倒转望远镜成盘右, 先瞄第一个目标, 逆时针转到第四、三、二个目标, 归零回到第一个目标”这一过程, 近50%的学生听完之后还是弄不清楚盘左怎么转, 盘右怎么转。但是在经纬仪实训室3~4个学生一台仪器, 教师一边讲解, 一边演示, 用不了10分钟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全圆观测法的过程, 剩余的时间学生可动手操作, 从而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新型的电子仪器如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讲解, 实训室的功能更为突出。电子经纬仪是较先进的测量角度的仪器。采用测回法测角时初始目标能够准确地设为零度零分零秒, 具有键盘功能及信息显示屏, 所测角度可自动显示在显示屏上。键盘共7个键, 其中6个在不同的状态下有2个不同的功能显示器显示不同的符号。在讲解用电子经纬仪观测水平角的常用方法———测回法时, 具体操作如下:对中→整平→照准目标→PWR (开机) →OSET→HR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 或HL (逆时针转动照准部) →HOLD→测回观测。可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每组一台电子经纬仪,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动手操作、亲眼看到显示屏上随按键的功能不同而显示不同, 学生能很快地接受知识, 掌握技能而且不易忘记。

全站仪操作面板要比电子经纬仪功能多, 对于全站仪的学习学生有很大兴趣。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全站仪的构造和功能, 尽管教师讲桌上放着全站仪, 但教师无论讲得多仔细认真, 由于学生距讲台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具体按的哪个键、菜单怎么转换的、显示屏显示的什么学生都是看不清楚的, 教学效果不佳。而在测量实训室里, 可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每组一台全站仪,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全站仪其他功能如数据采集、坐标放样、存储管理、程序 (悬高测量、面积测量、对边测量等) 和参数设置等就更加复杂, 在实训室教学更能够体现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优越性。

测量实训室的管理模式

测量实训室的维护管理是保障测量实习技能训练的重要条件, 因此对各个实训室的管理要做到专人专职负责, 实行岗位责任制, 由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学骨干兼任实训室主任, 统一管理。我校根据实训室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遵循教学规律、实验规律和分工协作规律等客观规律, 建立健全了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 并结合测量实训室特点和学校的实际,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学生实训守则》。此外, 还编印了实训情况记录表、实训室日志等,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网, 将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推进。另外, 实训室实行开放式运行模式, 在原定时间内没有掌握技能的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提出申请, 指导教师和学生讨论并分析实训中产生的问题的原因, 提高他们对测量仪器操作各项基本功的技能,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并且能够因材施教,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潜能教育。

测量实训室也可以作为高职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化实践考核场所, 并承担对外培训与服务。

测量实训室教学的成果评价

我校自从建立了以上三大测量室内实训室以后, 就在测量学教学中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 在2006和2007级4个班级中实施, 三个学期下来, 学生反映良好, 普遍感到在实训室上课学习效率高, 遇到问题可以当堂解决,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测量实训室进行教学实习, 可使测量实训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实战化,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激发学习热情、理论联系实际的理想练习场所, 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测量知识的学习及测量仪器操作的兴趣。实践证明, 实训室教学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双重功能, 教师感觉效果良好, 学生反映满意, 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秀风.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 20 (6) :126-128.

[2]于万成.深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2) .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9

《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是笔者所在系自动化专业和数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课程。近五年来, 单片机课程围绕教学改革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 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单片机课程内容与特点

一直以来, 单片机的教学方法是多数学校及教师研究的重点, 该系的单片机是以51系列单片机为基础, 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单片机的组成及硬件结构、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的设计及单片机的系统扩展及应用等内容, 单片机的教学内容枯燥, 要想使学生全面掌握单片机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 就必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多年来, 该系的单片机教学一直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以学生的培养能力为核心, 对“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造,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课程在体系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有机结合, 注重贯彻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思想, 为充分体现技能训练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 形成了与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对学生实行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 增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提升了“双师”教学团队的业务能力, 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1) 对单片机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遵循高职专业“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 建立科学、实用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引用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这个中心, 培养创新人才, 进行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2 教学研究的改革与创新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中心的教育, 实践教学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理论教育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思想在单片机课程中已经得到了贯彻。笔者在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和数控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专家组的建议,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制订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应于学生的能力基础状况, 遵照高职教育“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 紧密结合当地企业对单片机的应用需求和现实生活中单片机的应用实例, 将单片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和综合性的实训来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达到了“精理论、重实践、会设计”的人才培养效果。

2.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计算机网络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课件, 将本次课程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实现此教学目标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步骤向学生演示, 同时将重点的知识利用板书加以强调, 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生动,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课外建立专用邮箱、QQ群进行交流。通过这些平台, 学生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料。另外, 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 更容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解决疑难问题的机会增多。

2.2.2 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 根据单片机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 设置了一系列包含能力要素的项目任务, 如模拟霓虹灯的设计、汽车转向灯的设计、点阵显示电子广告牌等。在教学中, 通过完成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模拟霓虹灯的控制系统, 要求用8个LED灯模拟城市夜空中霓虹灯的闪烁效果。这一任务要用P1口输入/输出和调用延时程序等知识, 学生希望自己完成这个任务获得成就感, 所以就产生一种想学的欲望。这时, 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就会更主动, 更积极、更认真。完成这个任务后, 老师对此任务再做修改, 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自主完成。最后提出扩展性任务让学生课外训练。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不知不觉的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了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增强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2.2.3“引-激-拓”课堂教学模式。

“引-激-拓”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引:课前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例, 用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用引入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好奇心和本身的求知欲。

拓:拓展教材上的知识点,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4 采用多种课堂形式。

采用讨论课、小组交叉检查、课堂答辩, 师生换位等多种课堂形式, 促使学生对内容的关注和对理论学习的主动。同时, 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师生换位让学生经历不同角色的变换, 获得检查别人与被别人检查的不同体验;获得当老师和当学生的不同感受, 进而学会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2.2.5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的高职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听课, 从听课的“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在学习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方案讨论和工作步骤制定, 承担小组中的各自工作任务, 协作完成。

2.3 考试方法的改革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验收的一种手段, 既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 也注重考核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考察。改革考试方法, 将过去的一张理论卷考核方式变为将学生的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实践操作等方面均纳入考核成绩的评定中, 全面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际能力。

2.4 建立完善、适用的实践体系和基地

单片机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 利用系里的各类实验室进行了较科学的实验, 完全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笔者所在学院先后与辽宁华兴机电有限公司、锦州市天华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市天华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利纳马汽车系统无锡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园区乐波索罗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学生实习、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都开展了更为广泛的合作。

单片机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 在师资队伍的配备、教育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 已取得一定成果,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 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 成果的应用取得了鲜明的效果, 课程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建设在校、系两级的支持下取得了大幅的发展,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为该系电气自动化专业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 为他们在工作中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良.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2]漆晓静.单片机教学方法的改进[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22) .

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 篇10

一、理论课教学设计

(一) 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证券投资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应用技能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 其理论教学是为其后续的技能服务的,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少而精,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目前证券行业的需求, 证券投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可以设置两大模块, 即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前者着重于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基本方法的介绍, 比如《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等课程。后者侧重对实际操作的指导, 像《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发行与承销》等课程。另外, 很多证券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之后会参加证券和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 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要充分考虑应试科目的设置及教材的选用。

理论课的讲授是为实训服务的, 因此理论课讲什么、怎么讲都要围绕实训课展开, 可以不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 实训课上需要什么理论, 遇到什么问题, 在理论课上就学习什么理论, 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可以组织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 编写适合自己学校课程安排的校本教材, 这样理论课可以更好地为实训服务。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证券投资专业的课程会涉及到很多的图表、曲线,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法, 尽可能多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因特网教学等, 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还可以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 实时接收深、沪两市的行情, 利用证券分析系统, 演示大盘和个股的走势, 讲解各种技术分析的方法, 利用模拟股票交易系统, 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股票交易全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 更多地运用案例教学, 根据课程的需要, 教师给出相关案例,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职业道德培养

证券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向成熟市场迈进, 职业道德建设也不断进步;强化诚信, 提升服务, 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断完善;降低风险, 合规经营, 职业道德建设效果逐渐提高。尽管如此, 证券行业作为新兴的行业, 无论是在整个行业层面, 还是在员工个人层面, 职业道德建设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高职证券投资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多数是在一线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岗位。当个人在进行业务操作时直接与金钱、资本发生关系, 在不断追逐业绩攀升的同时, 往往伴随着风险的扩大。很多案件的发生就反映了证券从业人员在金钱、业绩面前丧失了理性。因此, 职业道德课、法律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必须与专业课教学提到同等甚至更高的高度上来。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有才有德的高素质人才。

二、实践课教学设计

(一) 建立证券模拟实训室

在证券模拟实训室, 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网络技术、实景播录、股市模拟交易等手段进行模拟化教学, 还可以进行设计性、操作性、综合性试验。学生可以通过股票发行、上市、交易的设计性、操作性实践训练证券投资及融资的实际应用能力, 进行股市模拟炒股, 进行仿真实战, 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完成实践训练的教学要求。从而, 将证券投资的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提高证券投资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 实验内容设计

制订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 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安排证券实务操作项目。过去证券投资实验以技术分析为主, 已经不适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现在的证券投资实验应包括下面几个内容:学生利用模拟软件开户、熟悉交易环节;利用各类信息对投资对象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投资组合理论构建最优投资组合;对资产组合进行业绩评估。此外, 还可以将资本资产模型验证、债券组合管理等内容纳入这一流程。这个实验流程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 而是和新的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按照现代投资理论模拟了整个投资过程, 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实验体系。

(三) 实验层次设计

证券投资实验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即课程试验、综合试验和毕业实训。课程试验即在每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都有实验部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综合试验是指在所有专业课学习完成, 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之后, 根据证券行业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的实验教学, 这种综合实验教学要尽可能地贴近证券公司实际操作情况。毕业实训是指在学生进入到实习阶段后, 安排学生到证券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实训。这是学生由模拟转向实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在校期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牢记, 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不会再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错误。

(四) 增强考核成绩中实验操作成绩的比重

改变过去证券投资专业凭借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每次的实验课程结束后, 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环节、实验结果作出评价, 给出成绩。在一门课程结束后, 将每位同学所有实验情况进行总结, 给出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不应低于50%。

(五) 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践课程软硬件都具备的情况下, 还要重视教师操作能力的提高。鉴于证券投资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系统管理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常用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 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能够对各类证券走势曲线进行熟练的操作和分析预测;能够对金融政策和各类宏观经济动态进行基本的分析, 而且能应用于证券投资市场。只有这样, 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 更好地指导学生。

高职证券投资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不只具备专业的证券投资知识, 而且要能够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实际操作。为能够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这样的人才,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理论教学, 又不能偏废实践教学,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1]蒋丽君.构建以应用为特征的高职证券投资教学体系[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2]孙家瑜.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

上一篇:RH(D)下一篇:来华留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