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主义

2024-05-04

心理主义(精选十篇)

心理主义 篇1

them powerfully dramatizes the conditions of urban life—specifically, the hardscrabble existence of an impoverished working class—and also stands as Oates’s most thorough portrayal of Detroit, which she has call“the quintessential American city.”In them, Oates remarks that“all of Detroit is melodrama, and most lives in Detroit fated to be melodramatic.”Although some reviewers criticized the novel for its many sensational and violent episodes, Oates insisted in her“Author’s Note”that she had actually toned down the reality of inner-city Detroit:“Nothing in the novel has been exaggerat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drama—indeed, the various sordid and shocking events o slum life, detailed in other naturalistic works, have been understated here, mainly because of my fear that too much reality would become unbearable.”[1]

1 A General Overview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Psychological realism is a writing principle that combines reality with psychology, material with spirit, and the individual with society.It is a way of interpreting reality through a character’s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and observation.In addition, perception and observation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psychology and the reality.The character’s psychological world is within an externally ordinary world, and psychological states can cast intense feelings on the outside world and re-establish an objective world.

Psychological realists put emphasis on showing rather than telling.Instead of summarizing an event, they bring the readers into the event as if the readers were watching it in a movie or on stag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James’s self-containment.The author does not have to intend to explain or make something happen.It is as if the reader were right there watching what is going on.

Psychological realism presents moral visions.The author does have a purpose for presenting an objective account of real life.Often a moral sense resides in the author’s purpose.Psychological realists are ethical writers, who are fond of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s of the individual conscience in conflict with social institutions.Generally, these writers show how an individual’s conscience wins when it opposes social conventions and social practices.This indicates their suspicion from romantic individualism.

2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them opens with an announcement of violence:one day the teenage Loretta Botsford brings her young lovers to her bed and is awakened the next morning by the sound of her brother shooting the man on head.As a result, Loretta’s youth is over.Oates seriously portrayed and totally, vividly described Loretta.Loretta exhibited a traditional and enduring literary image of a woman perfectly.She is not only patient, submissive, good-natured, but talkative as well.Men around Loretta are such deadly creatures that they dominate her life so easily and smoothly.According to Loretta’s inner monologue, her mother has gone crazy and died because of her father.Loretta represents an era and a victim of social force conducted by men.Her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are taken shape by the famil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she lived in.She has become numb because of being teased frequently and habitually.When she is only sixteen years old, she has already realized the fact that“Children were teased, especially girls;it was inescapable”.[2]Her personality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se profound feelings and thoughts originating from the past several years’unhappy experience in her family:she was obliged to bear conscious or perhaps unconscious ridicules from her grandfather, father, and even some mischievous kids in streets“she was used to (being teased and ridiculed) anyway...”.[3]Loretta has been treating by continuous teasing and injustice treatment.At last, irrationality gradually turns into rationality and women gradually turns into those what men demand.Loretta loses heart to live a happy and harmonious life, and makes efforts to escape from the family, even the social reality ultimately because of being influenced deeply in her mind.

These familiar and social factors lead to Loretta’s unhappy and miserable life, it is clear that Oates offers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at life contemporary women live in the society.Her view of women’s lives is certainly a bleak one, like Loretta and Wendall’s, reflecting the women’s apathy towards family even society.

Maureen, Loretta’s second-born after her favorite child Jules, is a strangely diligent daughter.Maureen’s fate is her wil to escape the shabbiness of her life.Her career as a prostitute ends when her stepfather discovers her cache of money and beats her severely.When Maureen’s stepfather discovers her money and he knows immediately how she got it, he almost kills her The attack puts her in a comatose condition that lasts thirteen months, a period in which all she does it grow fat, one of the Oatesian woman’s bizarre responses to her disgust with men and with her life in general.Unlike Jules, who lashes out in his frustration, Maureen, the“good girl, ”turns her miseries in upon herself, giving up the struggle and assimilating death in her catatonic condition.She is not obsessed with an irrational fear.She simply knows what can happen and is understandably afraid.Maureen is the victim of the family even the society, she is incapable of getting happiness from her family, which urges her to get money by prostitution.Her stepfather’s hard beating, her clients’impassive intercourse, and her fear for the apathetic family make her feels hostile to her family even the society she lived in.

Jules is believable as a young man, enduring some of the same agonies that Maureen endures, but endowed, because he is a boy, with better opportunities to escape their common fate.The most likeable one of them is Jules, whose freedom of movement and capacity for romanticizing his love affairs is pleasant contrast to Maureen’s sense of entrapment.Jules is every bit as desperate as Maureen, and he comes to lead a more disastrous life than hers.But his is at least enlivened by greater energy and choice A comparison of this brother and sister make the particular fears and responses of a woman more noticeable.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could be merely the quirks of two personalities, but too much arises from their roles as man and woman to ignore The unsuccessful love with Nadine and his personality of pursuing freedom enable Jules escape from his fixed and passionless familial life and the society to quest for the success and freedom he has been dreaming.His sense of value and self-identity only can be realized by his alienation and escape from the real life.

3 Social Reality and Psych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women’s movement does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women’s voices.In 1920’s and 1930’s, a lot of American women began to take action and devote their great energy and determination to control their own fate.Their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identity were awakening during this women’s movement.After the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America went through a radical change American people lived in a relatively steady social environment and wealthy material life and American people began to enjoy a comfortable family life.Therefore, facing a new challenge for women, they were demanded to return home and they no longer need to seek their fortune in society.“Returning Home”became a social trend at that time.Women sacrificed their talent, youth and ambition to meet various needs of male-oriented society.

Women described by Oates, whether physical or mental is surrounded by violence and hurt by violence.They struggled, resisted and wanted to fight for their own piece of blue sky.However, we sadly find that the women in Oates’s novels are so helpless that they simply can not get rid of violence.Love, money can not save them from the violence.

Perhaps women are not inherently weak, but the male-centered patriarchal society does not give women more living space Oates describes violence, not only for so much violence itself, but to perceiv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women in American society and reveal the hidden violence against women under the sorrow and helplessness.In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women’s confusion and sadness, Oates noticed the persecution of women under the male-centered ideology, and also dug their own weakness of women in contributing to women’s role in the tragedy.

4 Conclusion

Literature has always been a sensitive, responsive medium creating and reflecting the attitudes and values of society.By means of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Oates showed us Maureen’s dreams, probed into her inner world, so as to give the reader a panoramic picture of Maureen’s whole life.Not come in singly but in pairs, Jules’s 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is displayed vividly and thoroughly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In this novel, the characters constantly pursue their ideal life in their particular way, nevertheless, their dreams become unreal and indistinct due to the torture of life.No more than a deep and exquisite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could revel the internal transmutation of the characters.With the proficient writing technique and sympathetic tone, Oates described the unbearable life and miserable destiny of lower-class people, displayed the authentic social life from 1930s to 1960s in America, reveled the violence, contradictions, decadence, evil, etc—the another side of America, which

参考文献

[1] Oates, Joyce Carol. them[M]. New York: Vanguard Press, 1969.

[2] Grant, Mary Kathryn.The Tragic Vision of Joyce Carol Oates [M].Duck University Press, 1978.

[3] Kazin, Alfred. Bright Book of Life[M]. New York: Dell Pub, Co., 1973.

[4] Parini, Jay.Conversations with Joyce Carol Oates, [M]. Lee Milazzo.Jackson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89.

人本主义心理学 篇2

(一)社会背景

美国人民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表面的经济繁荣与严重的信仰危机、精神危机的矛盾

(二)哲学背景

人文主义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力 人性论,人性本善论

现象学通过对人“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揭示人生活的本质

存在主义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是中心问题,人是有目的的(三)科学背景

生物学

有机体生命的实现倾向

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

从人类自身本性中发掘其潜能和价值

(四)心理学背景

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

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与继承

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及基本理论

(一)代表人物

1、奥尔波特

生平及主要著作

《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生成: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看法》

《人格的模式和成长》

2、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生平及主要著作

《咨询与心理治疗》《受辅者中心治疗》 《论人的成长》《学习的自由》

3、马斯洛生平及主要著作

《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

《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

4、罗洛·梅生平及主要著作

《焦虑的意义》《人寻求自我》《存在心理学》 《心理学与人类困境》《爱与意志》

(二)研究对象

研究健康人的心理或健康人格

研究人类中出类拔萃者或精英

(三)研究方法

整体分析方法

人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

现象学方法(罗杰斯)

对意识经验的直观描述

个案研究法(奥尔波特)

通过对个别对象案例分析找出其特殊规律,并依此

提出对同类案例的推论和解释

(四)基本理论

1、人性本善论(理论支柱)人是一个独特的有机体,有能力指引和改变生命历程的主导或设计 人性中的恶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当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时,人的本性就是善的 美德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奖赏,能够得到一种更深刻的幸福感和内在生活的丰富感

2、需要层次论(动机理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动机引起的行为包含有意识的和潜意识的 人的动机是综合性活动 人类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高级的需要 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的性质 人类需要有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类 人类需要成等级系统 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 各层次需要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3、自我实现理论(核心)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完美人性和个人潜能的实现 需要层次论是自我实现论的心理动力学基础 自我实现者拥有的15种人格特征 通向自我实现的八种主要途径 自我实现有健康型自我实现和超越型自我实现两种类型 自我实现者能更多的体验到高峰时刻的出现(高峰体验)

4、受辅者中心治疗法(罗杰斯)任何一种生物体只要被赋予了生命,就会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生长、发展、活动的趋势,一种求生存、求强大、求茂盛、求完满的趋势(实现倾向)动员当事人主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解释,改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 成功的咨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咨询者真诚一致;咨询者无条件积极关注受辅者;咨询者设身处地的体会受辅者的内心世界

实证主义的心理学 篇3

欧美人喜欢搞“荒岛音乐”:如果你被流放到荒岛,允许挑选若干唱片带去,你会选择哪些?假使挑选类似的“荒岛心理学读物”,那么,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首当其选。这不单由于该书被誉为“社会心理学圣经”,严谨认真的作者已经删删改改出到第九版,也不仅因为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过所有三项大奖(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著作奖)的心理学家,更是因为书中对人在社会环境中可能的体验和行为,作了最为客观全面的描述。其中的大量论述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例子也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

阿伦森对读者兴趣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衔接把握得十分自然顺畅。理论不再是空洞死板的标题一二三,而其讨论的深度,也远远超越了卡耐基励志读物里的人际关系“小贴士”。比如对于人际吸引,卡耐基的建议是,如果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要“毫不吝啬地去赞扬他们”。然而阿伦森正告我们:“戴尔·卡耐基的建议并不是一贯正确的。”现实中的人际吸引远没那么简单,它受到各人能力、外貌、情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一些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和人的直觉相悖的。

众所周知,约翰·肯尼迪担任总统期间,发生了入侵古巴的严重事件。但他在随后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的个人声望竟然升高了。一位总统犯下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错误之一,美国人民却更加喜欢他。对于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肯尼迪以往可能“过于完美”,而能力超群的人偶尔犯下过失,往往会令普通公众对他产生新的认同感。

为了验证这一解释,阿伦森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制作了四段访谈录音,找人来听,并让他们对录音中四个人的吸引力作出评价。录音中被访谈的四个人分别是:A.一个近乎完美的人;B.一个近乎完美但访谈中笨拙地将咖啡打翻在地“出丑”的人;C.一个平庸的人;D.一个也出了丑的平庸的人。结果,最没有吸引力的,自然是那个平庸而且出丑的D;但在两个近乎完美的人中,B居然更讨人喜欢!

类似的精彩例证也对种族歧视、性别偏见、两性关系等热门话题给出了全新的描述。比如对于婚外情,增益理论给出了有趣的解释:配偶或恋人的长年付出,可能已经接近极限,甚至被忽视,而此时陌生人略微的一点付出,却会带来显著效果;老夫老妻之间的相互宠爱已经令双方审美疲劳,这时,陌生人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之辞,却能让你心花怒放。人际关系中的“稳定收入”让人越来越麻木,而“增益”总是能提起人的兴趣。这一点同样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尽管女权已是一个极为油腻的口号,但对女性的偏见依然渗透文化的各个角落。阿伦森指出,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和广告中,女性极少被描绘成权威人物、知识分子或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她们的常规角色是极富魅力却头脑简单的女孩,过分忧虑应该使用哪种品牌的洗衣粉,在重要的问题上要靠男人指点迷津,而且经常被描绘成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等等。相应的研究也发现,大量的商业广告向女性灌输心理暗示,把她们描绘成能干的家庭主妇,进而抑止了她们成就事业的理想。随之而来的噩梦便是,被广告洗脑的女性果然安于家务生活,这又被男性沙文主义者拿来当做女性事业能力低下的例证。

正如阿伦森所强调的,社会心理学是实证科学,同时却富含艺术。社会心理学家面对的不是斜坡上往下滚的小钢球,而是社会上性格多样、老成世故的成年人。这是社会心理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实际研究中的重要挑战。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必须同那些利用社会心理技术达到利己目的的人区别开来。作为科学家,如果他们不能防止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滥用,至少也要恪守自己的中立立场。像卡耐基那样肆无忌惮推出《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这类书,阿伦森只能表示,“书名便令人感到心寒,有些试图操纵他人的感觉。”虽然人际关系技巧是当代青年梦寐以求的能力,而卡耐基类作者正是抓住这一“大众心理”吸引读者,但这种不入流的心理学,却不知不觉中给社会心理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制造了一种颇具邪恶意味的口碑。

心理学视角下的个人主义 篇4

一、个人主义的出现

集体主义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价值观, 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 这在儒家著作中就有所体现。儒家对社群持一种目的论的观点, 如认为家庭、宗族、国家等均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善, 尤其是道德的善而形成的。儒家不重视个体的权利而极为关注群体的利益, 他们认为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牺牲小我, 保全大我”。儒家把社会群体看作是关系的共同体, 每个人在其间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 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角色等都有明确的认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进丰富了我国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力图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越来越重视人们的个人利益。时代的进步为个人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包容的社会氛围, 而人们的利己行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普遍, 这些人的行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无视、甚至损害其他与其有着同等权利的个体的利益。

二、由个人主义的利己行为引起的负面情绪

根据情绪体验者的不同, 负面情绪可分为利益获得者方面和利益受损者方面。

1. 利益获得者的负面情绪:愧疚

愧疚, 是指一个人察觉到自己对所做的消极行为负有个人责任时产生的一种带有痛苦、自责体验的情绪, 是个体良心的发现。利益获得者在运用非常手段获得利益的同时, 往往损害其他人的合法利益, 原本公平的竞争复杂化, 使得其他仅靠个人能力的竞争者处于劣势。偷、抢、骗行为更是在个体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利益受损者因利益获得者而遭受财物的损失。利益获得者虽然最终获益, 但其生长于我国, 从小受集体主义传统观念的熏陶, 深知其行为有违伦理, 必然产生一种愧疚感, 心理上觉得对不起其他人。

2. 利益受损者的负面情绪:愤怒、痛苦、焦虑

愤怒, 主要是外界对自己或者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的侵害时产生的情绪;痛苦, 是指由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难过和不愉快的心理;焦虑, 是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定、精神紧张的状态。利益受损者由于自身利益遭受他人侵犯, 付出了努力而又没有相应的回报, 期待落空, 心理上很容易产生愤怒、痛苦、焦虑等负面情绪, 而愤怒、痛苦、焦虑又自然地衍生敌意。台湾犯罪心理学家蔡墩铭认为, 社会上有很多犯罪都是由于行为人情绪的急剧变化, 不能自我控制而导致的。此外, 消极情绪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情绪与疾病的关联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此外, 负面情绪可直接导致冠心病, 也可导致个体行为的改变,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集体主义背景下个人主义现象的心理探析

1. 经济飞速发展,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个体心理失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资源配置并不均衡, 区域之间相差较大, 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但随着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人们在心理上产生落差。试想一下, 曾经同是住着瓦房、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的确良衬衣的邻居, 摇身一变挤入富人之列, 住着别墅, 开着轿车, 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不仅如此, 随之而来的还有别人的尊敬。差距在悄无声息的对比之中扩大, 让人除了羡慕, 还会自卑, 从而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缩小差距, 缓解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 个人的实际利益成了个体追求的目标, 尽管有些行为损害了集体利益, 但却依然未能阻碍行为人前进的脚步。相反, 这种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成了个体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捷径。

2. 外来价值观的引入

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愈加密切, 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也随之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流动着。我国是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大影响力的国家, 不可避免地也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撞击。国外节日在我国的兴起并带来经济效益, 国外食品、饮食企业在我国大受欢迎, 这些都是文化交融最好的证明。文化在相互交融,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自己, 对个人、对自我的这种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改变。而这种自我的意识在无形中促进人们更加追求个人利益。

3. 大众传媒的不良引导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也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带来了冲击。影视作品中关于暴力、拜金主义、色情等堂而皇之地大肆渲染, 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着不良的导向作用。

4. 自卑心理导致过度的补偿行为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生理上的缺陷、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以及人生早期接受的不良教育, 会导致自卑感的形成, 自卑一旦形成, 人就会对环境采取敌对态度, 从而推动人去追求优越目标以获取补偿。生理上的缺陷和地位的低下, 使个体得不到成长过程中应受的关注, 甚至感受到被社会的遗弃, 从小在自卑的阴影中度过。为了在心理上获得补偿, 当他们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 就有可能不择手段。如果个体能把自卑化为自身奋斗的动力并有明确的目标, 就会坚持不懈, 力求成功, 通过证明自己的能力的方式来摆脱自卑感。而对于心理补偿的急切需要, 个体会为自己提出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目标的要求, 进而促使奋斗过程中损人利己的行为。如果个体将自身的自卑感归咎为社会的不公平、命运的不眷顾引起的, 就容易引发报复社会的行为以获取补偿, 如偷、抢、骗等行为。

5.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 人是理性的, 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是获得经济报酬和自己得到满足, 人在本质上是自己利益优先的。根据这一理论, 人的自我利益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着核心作用, 人的行为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那么, 腐败行为、各种非公平竞争以及一切利己现象都是人出于本能的选择。

四、适度回归集体主义

尊重个人利益, 提倡个人利益, 但不应打着个人主义的旗子侵犯他人利益。当前, 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我们应该以道德为标、以法律为准, 严格要求自己, 各安其位, 各尽其能, 在世界交融的文化大餐中坚守自己那份至纯至真的善。

1. 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个人主义的损人利己行为, 有现实根源, 也有心理因素根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但是国民心理素质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未能与其保持同步。当物质变得越发丰富, 当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入, 人们似乎对这一新的世界还来不及做出理性的反应, 面对种种新生物品, 产生的疑惑在心中愈加累积而无从排解, 最终导致行为的不理性。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有利于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进行科学引导, 尽可能减少成长中不良情绪对人造成的伤害, 提升人民大众的受挫能力, 从而可能正确、理智地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 提升个体综合素质

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 篇5

整体论的研究路线:把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内外一致的人格整体。力图通过对某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把人生的意义、价值观、自由选择、潜能和责任等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主题。通过某些外部表现的观察和分析来了解人的内部存在。存在的三个世界:组成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内部和外部世界,或称周围世界;由他人组成的人际世界;人与自我和自我价值所体现的,潜能的自我内在世界。三个世界息息相关、互为条件,人同时存在于物-人-己三个世界中;它们不是分属三个不同的世界,而是人的三种存在方式。因此,若仅仅强调其中之一而忽视甚至放弃其他两种存在方式,则会妨碍人们对自我真实面目的理解。

为了认识人,我们必须努力体验别人的经验。这种放下任何理论,放下任何学派,对个人的直接经验进行探索,正是存在心理学的出发点,也是罗洛梅研究人的现象学倾向的方法。梅所主张的有关人的基本理论,都是以其临床经验为基础。可见,研究真实的人是梅心理治疗的基础。

罗洛·梅的心理治疗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关注人对现实存在及其生活意义的解释、理解和体验,在治疗中强调整体论、意向性和体验性。

存在是罗洛·梅存在分析论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人的具体存在,即作为意志或行动主体的个人存在。具体地说,人是具体的存在、此时此地的存在、1

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存在、自由选择的存在、与死亡焦虑等非存在统一的存在和发展中的能动的存在。这种存在指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的存在的能动性、觉知性、选择性和发展性。罗洛梅的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使患者发现意向性,从而获得自己的存在感。在帮助病人或的存在感的过程之中,心理治疗者要体现理解性、在场性、体验性和信奉性四个原则:作为心理医生要理解患者在自身世界中的存在;治疗者要进入患者的心理场、理解患者的存在情景;使患者体验到自己的存在,这种体验包括一直到它的潜能和方向;使患者信奉自己选择的方向并为之献身、使之付诸实践。罗洛·梅“把愿望、意志和决心这三个不同的层面集合起来”,把他们看成是获得意向性的三个阶段通过愿望阶段、意志阶段和决心与责任阶段这三个阶段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找回自己的存在感,从而也就找回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

在罗洛·梅看来,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容易导致人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不是由本能压抑所造成,而是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帮助病人认识和体验他自己的存在”。存在主义疗法主要关心的是了解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帮助他们有新的理解和选择。着重点在于来访者当前的生活情景,不是帮助来访者重新发现自己的过去。

直面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它鼓励人们勇敢的直面人生的处境(人生的焦虑和困境),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接纳自己的生命现状,在接纳的基础上自我超越。

心理现实主义为基石的艺术创作 篇6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认识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一般意义的现实主义戏剧的概念和特征——“现实主义戏剧强调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基本特征为“1,在题材与主题方面,现实主义戏剧扩大了反映生活的范围,特别注重揭露社会的黑暗现象,试图在舞台上暴露现实的真相,激起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索。2,在艺术表现方面,现实主义戏剧将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作为基本准则。他们主张在舞台上严格地按生活的逻辑组织冲突和场面。无论人物的心理刻画,还是动作细节的描绘都应尽可能做到逼真和准确。3,根据上述特点,现实主义戏剧的演剧形式必然相应地要求从生活的真实再现中求美感,致力于在舞台上造成逼真的生活幻觉。”在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释中所容纳的内容是广泛的。我们说同时代的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和梅耶荷德也都有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那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和布莱希特、梅耶荷德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区别在哪里?其创作特色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从指导演员创作和培养演员的角度来认识的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以演员创作中的心理现实为核心的,这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培养演员及指导演员创作的根本和目标,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现实主义创作区别于他者的本质特征。

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美学观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概念也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我认为从心理的现实主义去认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倡导的“体系”演员的培养和实践是正确认识和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关键。

我们认识心理现实主义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美学特征。不仅要从美学观念、审美原则上去把握,更要进一步将其引入到指导演员创作和培养演员的教学实践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工作中要求演员遵循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强调演员在创造角色时着重研究和表现角色作为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变化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从一种心理状态发展到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过渡过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强调对角色内心世界挖掘和创作的重要性,更强调演出中角色的心理和情感细腻的发展过程。这也是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倡导的“体验艺术”的创作目标和创作方法分不开的。作为表现手段,他教导演员在剧,本最高任务的指引下通过演员赋有潜台词的语言、有效的内外部动作和极富心理内涵的“停顿”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克服当时概念化、程式性的匠艺表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美学特征及创作方法的确立是经过了一个从不自觉地实践到自觉地总结和遵循的过程。这本身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深入认识舞台现实主义的过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期的创作不自觉地受到了著名的莫斯科小剧院的创作影响。小剧院的艺术创作所遵循的传统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演员普多夫金的衣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创作中多次提起普多夫金的传世遗训——“从生活中选取范本。”他在自己一生的创作中也确实是依此而行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的早期及至莫斯科艺术剧院创建之初的这一段时间,他一直致力于舞台上外部生活真实的创造。为了创作历史世态剧《伊凡·雷帝》,再现历史世态风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率演员和舞台美术创作人员专程赴外省去收集古俄罗斯时代的服装、道具。外省修道院僧侣出卖的成堆古时代的服装曾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欣喜若狂。舞台美术设计每一处细致入微的创作都给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极大的帮助。然而毕竟舞台创作的最终体现有赖于演员的角色创作。为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指导和帮助演员的角色创造。为了追求舞台上创作的角色如生活中一般的真实可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但自己身体力行地在创作中为角色“从生活中选取范本”,“在现实生活中演戏”。为寻找到角色的创作感觉,他作为导演带领演员尽可能地深入到剧本提到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即使如此,求实地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注重的是舞台和角色外部的现实主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来认识到这一点时说,就当时对戏剧的创作来讲“我认为导演应该研究和体会角色以及剧本生活中的日常生活方面,以便把这方面的东西展示给观众看,使观众生活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就像在自己家里似的。后来我才认识到所谓现实主义的真正意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坚持继承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虽然有相当长的时间,他的追求仅仅停留在舞台布景和角色外部的真实乃至趋向自然主义,但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探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识到了自己趋向于自然主义创作的不足及问题的所在,开始自觉地和这种创作倾向告别。经过深入思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得出了结论。他指出舞台上演员之所以产生自然主义的创作倾向是因为创造角色时缺乏内在的心理依据。漫无控制地表现角色的一切而不是有机地执行角色的行动目标。因此演员在创作中缺乏角色的内在依据和目标时,现实主义就会流向于自然主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总结这段创作历程时写道:“历史世俗的路线只能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最初的过度阶段,它是由于种种原因才形成的。这些原因很不少,但首先是演员本身缺乏去完成巨大任务的足够训练。我们掩护了他们。我们用舞台上世态风俗和历史的新颖细节掩饰了他们的不成熟。”随着创作的深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逐渐理清了自己对现实主义认识和实践的误区,开始放弃了仅仅停留在外部的现实主义而开始致力于心理现实主义的追求。创作上的不断努力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开始接近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真正精髓,并最终确立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目标。

应该说是契诃夫和他的剧作真正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领人到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海鸥》的创作成功和契诃夫的剧作影响,“体系”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的确立会往后推迟多少年。1898年在丹钦科的劝说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接受了契诃夫曾经上演失败的《海鸥》的创作。正是从接触并试图理解契诃夫的剧作开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才逐渐认识到舞台现实主义的真正内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从《海鸥》开始的创作称为直觉和情感的路线,因为“这里全部关键就在于创作直觉和演员的情感”。契诃夫无疑是位伟大的天才作家。他善于用平淡的笔端在仿佛是了无情节的故事中开掘出富有诗意的真实生活、活生生的人。他似乎有通神的能力进入到芸芸众生中人的心灵深处,并用最凝练而自然的手法把这一切表现出来,这正是契诃夫的伟大和其作品的美妙之处。通过亲身创作斯坦尼

斯拉夫斯基深刻地理解了契诃夫和舞台上迷人的现实主义的内涵。在谈起契诃夫的作品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

“契诃夫的剧本很富于动作性,不仅在其外部发展中如此,在其内部发展中也如此。他所创造的人物在无动作中总是隐藏着复杂的内部动作。契诃夫比谁都更好地证明了:舞台动作必须从其内在意义上来理解,只有依靠那已经清除掉一切虚假的舞台性的内在意义,才能够组织好演出。并为演出奠定基础;同时,舞台上的外部动作固然能娱人心目或使人激动,而内部动作则能感染、抓住并支配我们的心灵。当然,这两者——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如果都有。并能紧密地融合为一,那就更好了。这样一来,作品一定会表现得既完整而又合乎舞台要求。不过,内部动作还是应该占据首要地位。”并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契诃夫作品中的外部真实都是充盈着生命的律动,他说“契诃夫既善于掌握舞台上外部的真实,也善于掌握内部的真实。在自己剧本的外部生活中,他比任何人都善于运用无生命的纸板做的道具、布景和灯光效果,使这些东西显得生动逼真。他使我们对于舞台上的物件、音响和灯光的认识变得细致而深入起来,这些东西在剧场中,正如在生活中一样,是能给予人的心灵以巨大的影响的。黄昏、日落、日出、雷雨、小雨、清晨的鳥叫声,马儿过桥的得得声和远去马车的辘辘声,敲钟声,蟋蟀的叫声,警钟,——契诃夫需要这些,不是为了外部的舞台效果,而是为了向我们揭示人的精神生活。”

契诃夫创作的剧本为舞台现实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内涵,更为剧中看似平常的普通男女组织了充实和丰富的内心生活。总之剧本中所描绘的一切极具生活的典型性。在《海鸥》的创作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舞台真实,特别是关于演员对角色情感逻辑的设计和把握得到了天才的发挥。也正是从这一时期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开始了舞台内部现实主义的追求。他更加关注对角色的心灵探寻和对角色情感的创作,这一切都来自于契诃夫提供的意义非比寻常的创作素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直觉和情感的路线是由契诃夫暗示给我的。…‘如果说,历史世态剧的路线把我们引向外表的现实主义,那么,直觉和情感的路线却把我们引向内心的现实主义来了。从这里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有机的创作,而这种创作的微妙过程是在演员的超意识领域内进行的。它是从外表的和内心的现实主义结束的地方开始的。”正是从“直觉和情感的路线”创作起,随着实践的深入。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成为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创作特征,也成为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美学特征和指导演员实践创作的具体方法。

一经确认了艺术剧院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演员的创作风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在多种场合表达了对心理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理解和追求。早在1901年他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洗炼到象征性地步的现实主义也可以在舞台上达到任何的抽象、风格化、印象主义。”1908年他在读了诗人布洛克的一部“非现实主义”剧本后,开诚布公地提出了意见并且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他说:“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现实主义者。……我开始感到我是对的,艺术中的印象主义和任何其他的主义,不是什么别的,正是经过精选、洗涤、简化了的现实主义。我在排练《钦差大臣》时,曾按这个方向做过数十次尝试,我觉得从现实主义出发,我能达到鲜明的概括。”同年他在给戏剧理论家古列维奇的信中更进一步的总结了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心理现实主义的认识。他写道:“当然我们已经回到了现实主义,回到一种更深刻的、更精练的和更多的心理描绘的现实主义。让我们在它的抚育中变得更坚强起来,我们将再一次继续我们的探索。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聘请戈登·克雷的缘故。在彷徨中寻求新的方法之后,我们将重新回到现实主义以吸取更大的力量。我毫不怀疑舞台上的每一种抽象的观念,例如,印象主义,是能够以一种更精练的和更深刻的现实主义的方法获得的。一切其它方法都是虚伪的和行不通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不是以理论家的身份纸上谈兵地讨论自己关于戏剧美学的看法。他关于戏剧创作美学认识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的创作实践。可以说作为戏剧创作的美学特征,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来也是指导演员创作实践的方法论。所谓心理现实主义就是强调舞台演出必须体现在创造“人的精神生活”中,这也成为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创作的核心。为了达到这一崇高的任务,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解,演员必须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善于通过创造“活生生的人”(角色)来表现“活生生的真实”。演员创作中心理的真实和情感的细腻是成功创作的主要条件也是最高目标。这也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体验艺术”理论和指导实践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外部的真实必须与内部真实相适应,是性格化和典型性的集中体现。以心理现实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创作,剧本既可以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的写实作品,也可以是抒发某种情怀的写意作品。舞台设计可以是完全按照生活本来样子的写实布景设计,也可以是以抽象的线条结构的、时空变换自由的舞台装置;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强调创作中心理空间的营造、角色内心逻辑的合理,强调创作者心理的真实,侧重角色心灵的表现和“热情的真实”。这样的指导思想就破除了以往必需写实的剧作、写实的演出的创作习惯。以瓦赫坦戈夫创作的童话剧《杜兰多公主》为例,导演在演出中所应用的假定性的手法获得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认可和推崇。他认为瓦赫坦戈夫创作的这部描写中国公主杜兰多的童话剧完全是才华横溢的现实主义创作精品,导演准确地表达了剧作家和剧中角色的真实而细腻的情感。

心理主义 篇7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能动体系,构建

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徒增及就业方式多样化、网络漫布、道德迷失、恋爱观混乱等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研究大多侧重于教师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方法, 本文试从高校辅导员视角探讨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构建, 使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由被动的“被指导”逐步转为自身自觉性的活动, 激发其心理能动性, 构建自身心理能动体系。

一、心理能动性与心理能动体系

所谓心理能动性是指人的心理固有的特性, 表现在人们通过实践把对客观现实外部现象或外部联系的反映, 经过抽象和概括揭示其本质与规律, 了解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 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指导自己行动的目的与计划。正因心理能动性是人基本的心理特性, 使构建心理能动体系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施成为可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向青年提出“要自强, 以拼搏的精神鼓足前进的勇气。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朝气, 有激情, 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党和国家关注着青年的心声, 把培养青年的独立性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 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而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 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心理能动体系, 就本文来看即基于心理能动性产生而形成的自主解决心理问题的一整套原则、方法和实践的路径,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理念与实践的集合。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能动体系

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原则———人本主义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 (C.Rogers)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的责任、“此时此地”、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依据他们对人的内在潜能、内在价值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对呼唤人性回归、完善理想人格的思想主张。[1]于此, 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给我们以实践启示:一是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有自由意志, 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 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二是尊重并珍惜现在。三是人可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罗杰斯指出:“我看重人的价值。在我看来, 在世间所有那些令人感叹的生命和非生命形式之中, 人的个体是最富潜能、最有发展的可能性、最有丰富的自我意识的存在。”[2]四是强调人的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正是强调人的成长是人发展的最高目标。

三、在实践中构建心理能动体系

如前所述, 心理能动性并非随心所欲的“自由意志”, 其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也要从实践入手。

1. 从静态看, 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存在的普遍性。

从整体看,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5%, 近年来高达30%以上。据2009年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23.66%, 北京16所大学中因精神疾病退学休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退学、休学人数的64.4%和37.9%。[3]每个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不同方面都存在着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承认心理问题的普遍性, 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这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式讲授心理学知识, 让学生正视并重视心理问题;在讲座、论坛和交流会中,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交流。在“共情”的作用下, 适当宣泄和沟通, 彼此互助。

2. 从动态上看, 可采用“太极式”沟通方法。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采用个体交流方式居多。面对学生时不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本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原则, 要让学生自我发现。只有自己发现的问题才能让其更深刻地接受理解并有效发挥主体地位。在逻辑梳理下让学生改变认知和思考、处事方式,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 机制化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

(1) 建立年级、班级、宿舍三位一体的心理能动平台。以辅导员所带年级为单位, 设立诸如“阳光心理部”等“部门”, 通过心理驿站、心理教室, 讲座论坛或交流会等方式将健康心理作为项目运行。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促进对“元认知”的理解。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设负责人密切关注同学情况, 辅导员常下宿舍与学生谈话, 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发现和解决。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学生就愿意主动倾诉并积极解决问题。 (2) 项目化开展校园心理文化活动。罗杰斯认为, 在人际交往中, 人总是愿意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尊重。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 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 他的自我概念是准确的, 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4]通过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游戏、心理剧和自拍心理情景剧等方式, 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积极的体验, 获得肯定或者活动后积极反思,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对自身的心理和情绪懂得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激发主动性, 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性。 (3) 发挥榜样作用。利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开展心理教育活动。选拔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组建一支队伍, 通过各种形式与心理有问题、情绪消极或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进行沟通, 使得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柔和而亲切。 (4) 提供平台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感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制”情绪长期低落、心态消极或短期内适应性问题的学生参加团体活动, 在活动前辅导员和其他老师积极指导, 增加活动成功几率。大学阶段同辈认同、同辈集群的情感需求逐渐增强, 他们发展自我功能、展示自我风采的愿望非常强烈, 更愿意也更容易从同辈群体中接收有价值的观念, 模仿有益的行为方式, 非常乐意担当同辈教育的教育者。[5]有了改变自己的意向, 学生便会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理能动体系, 抵御不良情绪的侵袭。综上,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依托, 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保障。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同时促进自身心理的完善, 教学相长, 实现与学生共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100.

[2]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23-24.

[3][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琴,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137, 140.

[4]刘晓明, 钱福永, 沈健, 王晓刚.学校心理咨询模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125.

心理主义 篇8

一.什么是心理现实主义

心理现实主义是现当代欧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现实主义小说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偏好源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司汤达、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 甚至可以追溯到以斯泰因、理查生和卢梭为代表的18世纪感伤文学。19世纪末, 亨利·詹姆斯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和自觉创作实践, 这一流派便进入了有意识的发展的阶段, 亨利·詹姆斯本人被视为心理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创者。到20世纪中、后期, 经过欧茨、塞林格、厄普代克等一代欧美作家的不屑努力, 心理现实主义被发展到新的高度。

心理现实主义的特色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相结合。它与现代主义的连接点就是对小说人物心理的特殊处理。现代主义文学不强调用作品去再现生活的理念, 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 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说:“一部艺术作品的最大成功永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体现。”[2]现代主义近一个世纪的创作实验创造了不少伟大的文学作品, 但是它也现出艰深晦涩的毛病来, 原因就在过分强调主观内心世界。20世纪中、后期, 世界文坛开始回归现实主义, 但是此时的现实主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而是一种经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实验文学发展阶段之后的新思潮, 即“新现实主义”或“后现代现实主义”, 心理现实主义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欧茨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他们》非常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二.《他们》处理小说人物心理的方式

同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家如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 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等人一样, 这部小说注重刻画人物孤独、绝望的心理, 探索心理的无意识活动, 剖析精神病性的心理。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时长达数页, 例如对莫琳丢失了会议笔记本的那段。有时又只用寥寥数语就让我们感到完全了解了这个人物。

《他们》中大量探索人物的无意识活动, 非理性活动。在表现人对暴力的恐惧, 和对美好生活的天真向往时, 作者都非常地直接。小说中的人物的脑海里总是会不自觉地浮现暴力恐怖的场景, 事实上这正是人的日常心理的一部分, 但是大多数作家里对此少有涉及。小说中的“他们”———美国社会底层———对于美好的生活有着天真的向往, 他们渴望侪身社会上流, 过着更加富足的生活, 摆脱贫穷的尴尬。例如在朱尔斯成为伯纳德的司机后, 伯纳德数次因为多种原因给他开支票:一百元, 二百元, 一万元。朱尔斯对这些钱来得如此轻而易举感到惊奇, 当伯纳德开给他一张二百元的支票让他换一身衣裳时, 他密切地关注支票上的数字是否拼写错误, 当发现它没有拼写错误时, 就松了一口气。他将支票兑现后去服装店买衣服, 售货员告诉他这件衣服需要修改, 不能马上穿上, 朱尔斯因此而感到沮丧和遗憾。这些心理活动表现得非常直接。

《他们》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善于抓住细节。美国评论家查·吉尔曼说她“对日常事物的细节具有极佳的、几乎是摄影机般的眼睛和耳朵。”[3]例如在洛雷塔发现伯尼被自己的哥哥杀死时, 她慌张地跑了出去, 当时的想法是要搞一把枪。她走下楼梯, 来到通道时, 注意到地上有人掉了一分钱, 她把它捡了起来, 还想到:真走运!这个细节似乎与当时发生的血腥事件毫无关系, 但是它告诉我们:此刻洛雷塔的心理不单单是恐惧而已, 她已经完全地着了慌, 心里乱成一团糟。莫琳在图书馆看书, 她说她天天都来, 但是那个图书馆管理员“装作不认识我”。这个细节对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状态颇有揭示, 同时她也让我们了解了莫琳的心理:她是多么地渴望与人交流和接触, 她的内心极度地敏感。

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还使用文字的特殊排版来突出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她采用黑体字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内心一掠而过的感受。这是纯粹的形式上的手法, 这样的表现效果别具一格, 给读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将个体的心理活动同广泛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他们》于出版后次年即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 它令人深刻地刻画了当时动乱的美国社会的图景和迷惘的一代人。作者选取了底特律作为整个美国的缩影, 它是工业城市, 是“世界汽车之都”。它是奢侈品的源头, 但是它自身却是一座贫穷和暴乱的城市, 贫富差异悬殊、种族冲突严重、暴力事件频发, 是光鲜的美国外表下一切不堪之处的集中体现。

《他们》作为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成功地将个体的心理活动同广泛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这是这本书的突出成就。作者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做到这一点的。作者选取的人物非常典型, 介绍人物时总不忘点明他们的阶级身份, 他们如何谋生, 哪怕是非常次要的人物也是如此。而且作者在刻画人物心理时总不会忘了反复提及他们对底特律和整个美国社会的评价。如同小说里的朱尔斯在一家家具店门外感受到的那样:桌子不会移动, 就像社会不会改变。然而, 最后底特律还是发生了大骚乱, 有人在这场骚乱中死亡和受伤, 财产损失多达一亿多美元。小说的人物心理对这场骚乱的反应也得到了丰富的刻画, 特别是朱尔斯的心理, 他因这场街头暴动从长期的精神崩溃中醒来。他并没有因此感到绝望, 反而看到了希望。从大规模的群体暴力事件中体验到兴奋和狂热, 从破坏当中看到变革、发展和进步, 这正是底层的特征。

在仔细研究《他们》中的人物心理对底特律社会的反应时, 正如前文所述, 底特律的底层如朱尔斯、莫琳、洛雷塔对社会上层和中产阶级并没有什么排斥心理, 更谈不上仇恨, 这种心理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内。洛雷塔在房子被炸毁后同其他难民一起被安排住在一个大砖房里。房主很明显非常富有, “她的手指上戴着一只大钻石戒指”。洛雷塔衷心地爱慕这位优雅的太太, 称赞她“举止文雅”、“不失身份”, 认为她同她的牙科医生丈夫是“一对极妙的夫妻”。朱尔斯也非常地喜欢富有的伯纳德, 因为他与自己过去见过的人都不同。他并没因为他操纵货币、不务实业就觉得他是万恶之源。他们怀着天真的希望艳羡着、爱慕着这些人, 希望能过上他们那样的生活, 这是在分析《他们》的社会历史层面时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

几位上流社会角色伯纳德、娜旦、费伊被处理成哥特式的人物。同其他人物相反, 对这几个人物, 作者并没有详细交代他们的出身、他们如何谋生、父亲母亲是什么样, 他们被彻底地神秘化, 我们所看到的只有郊外别墅、黑人女仆, 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哥特式细节。这不仅是出于风格的需要, 也是刻画人物的需要, 小说中的人物确实这样看待上流社会。人是这样的脆弱而美好, 人人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以至于宁愿忘了原罪的存在, 这不只是革命理论所说的不革命性, 而是令人感动的本真人性。因了这一面, 这部小说在人物心理方面的着力就不只是为了反映特定社会问题, 而是上升到了普遍人性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欧茨.他们.[M].李长兰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2]Ronald Gottesman, et al.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W.W.Norton&Company, 1980:1066

体教融合理念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阐释 篇9

1 体教融合的提出及释意

“体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是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也是一种正处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的运动员教育培养模式。有研究者认为, “体教结合”存在一定弊端, “教体结合”才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双赢发展模式[1], 无论是“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 在当代中国都处在改革阶段, 虽然有诸如“南体模式”、“清华模式”这样比较成功的例子, 但是不得不承认, 无论是现今的哪种模式, 都有不足之处。[2]针对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率先提出了“体教融合”的基本理念。2011年9月召开了“体教结合”工作座谈会, 12月又召开了“体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 曹卫星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其中他提出抓好“体教融合”工作。2012年2月29日在南京西康宾馆召开了江苏省高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 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的有关领导齐聚一堂, 重申体教结合的重要性, 并提出体教融合的指示精神, 再一次为进一步推动竞技体育健康发展以及深化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如何促进体育与教育融合, 构建体教融合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了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需要, 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为中国独特的“教体分离”行政体制才会有“体教结合”这种称呼。我国教育与体育是两个行政级别相当的、相互独立的管理部门, 这种体制使当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学训矛盾突出、后备人才缺乏以及竞赛参赛机会缺乏等问题, 因此, 如何更好地深化体教结合, 将体教结合变成体教融合是决定体教结合工作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 体教融合并不意味着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合并, 它要求考虑社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建立以运动员学生与学生运动员、教练员与体育教师、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等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体制, 在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引导下, 充分利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资源, 让体育回归教育, 实现教育与体育的双赢, 也避免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争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体教融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让人们对体教融合有一个新的认识,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体教融合范式。

2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审视体教融合

新华大字典有解, “结合”为几种事物之间发生某种关系, “融合”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体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理念的出现, 本身就体现出整合性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受人道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也提出了整体动理论的原则。因此, 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为体教融合提供理论基础。

2.1 坚持主体性原则, 以人为本

马斯洛认为, 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在适当的环境下人们能够利用并发展这种潜能, 实现人性的完满, 即人的自我实现, 在自我实现需要的驱动下, 人们倾向于成为与别人不同的、独特地个体。[3]我国现在的社会强调尊重、保护和发展人的个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教结合应坚持运动员的主体地位, 尊重运动员的需要和要求, 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理想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 这说明在教育中, 人是主体, 无论体育还是教育, 都应该注重运动员的自我实现和完整人格的培养, 人本主义认为自我实现的人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实现自我的成熟与健康。体教融合作为体教结合的深化,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同时, 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我实现, 发展其乐观积极的人性和完满的人格。学校应抓住训练和比赛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感受成绩之外的体验, 如尊重他人、自尊自律等,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体验体育精神。

2.2 秉承层次整合, 多样化发展

人本主义受格式塔学派影响, 坚持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 其研究对象是整体的人及其经验、行为, 他们由部分构成, 但是不等同于部分的简单相加。在人的内部, 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之间是一种整体的、动力的、功能性的关系。[4]人与外界的关系也一样, 在人性发展的最高层次上, 人能将整个自然界纳入自身, 实现与宇宙的统一。现有的体教结合模式有直接引进退役的运动员模式、联合办队或直接招收现役的运动员模式、自主招生培养运动员模式、一条龙培养运动员模式和竞技运动学校培养运动员模式[5], 后三种模式被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深化“体教结合”, 促进“体教融合”, 要在统一体制和政策下, 打破部门所有、行业界限, 体育和教育部门齐抓共管, 允许多种模式共同协调发展, “不管黑猫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体育与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和部署, 将权力和责任下放给各级区县和学校, 鼓励区县和学校在坚持政策的前提下, 探索适合自己培养特点的特色体教融合模式。上海市将这种体教融合模式运用到实践中,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例如普陀区的“一条龙培养人才网络”;徐汇区的“基地建在学校”;闸北区的“强强联手输送人才”;黄浦区的“区长主抓体制渗透工程”等等, 交通大学“目光瞄准世界大运会计划”;华东理工大学“乒乓俱乐部一条龙”;复旦大学的“排球构筑校园文化”;金融学院的“亮剑进取精神”;上海大学的“排球队完全学分制管理”;东华大学的“足球梯队建设行动”等等[6], 各个区县和学校各有指导目标和特色, 充分实现了层次整合兼多样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2.3 以问题为中心选择方法

马斯洛强调心理学的方法论应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 他认为, 研究方法要顺应问题, 并为问题服务, 即以对个人或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 因为方法必须顺应问题, 要根据问题选择方法, 而不能被方法捆住手脚。纵观体教结合的诸多模式不难发现, 都是围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寻有效地方法, 方法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实践应用进行检验, 方法的中心是围绕“体教结合”为核心展开的, 而问题的中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掘和培养的质量, 那么体育与教育的简单结合在一定层面上会出现局限性, 与问题中心所对应的思想与理念应该是体育与教育的深层次结合即体教融合。因此, 从宏观来看, “体教融合”理念出现是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中心问题的核心方法, 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选择方法”之观点。从微观来看, 现有的体教结合模式虽然可以使运动员科学化和专业化, 但仍存在学训矛盾:一些运动员在繁忙的比赛时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 如何解决时下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 也是体教融合的目的之一。

2.4 强调训练结果, 重视学习过程

罗杰斯认为, 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 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 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 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因此, 重视学习过程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特点。体教结合中学训矛盾突出, 关键在于竞技后备人才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绝大部分很难适应学校千篇一律的培养要求, 学校还要一味地追求和其他学科结合, 必然会形成“教非教、体非体”的情况, 这些都不是体教结合的初衷, 也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体教融合, 强调训练的结果是必要的, 我们国家需要高素质、强技能的竞技人才, 这也符合“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如何能在保证训练和比赛的同时, 有针对行的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 成为现在体教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知识的学习, 不能仅仅依靠学校, 还要依靠人的自主学习和积极自我教育能力。这两种能力一旦养成, 会伴随人的终身, 只有把学习从外界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 才能让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在训练和比赛的间隙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努力学习文化课, 并为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校应为这些特殊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配备专、兼职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掌握学习策略, 使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能够准确把握训练和学习的时间, 从而做到两者兼顾, 两者并重。

3 小结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体教融合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政治淡化推动的必然结果, 国家不再强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需要, 允许省市体工队、体育俱乐部和高校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同时, 追求社会利益和物质利益, 其发展和教育需要得到了满足, 成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内在动力;从个体角度来看, 体教融合承认并尊重运动员作为一个具有精神和物质利益需要的个体, 使个体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 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合理需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从而成为运动员积极训练、努力参加竞赛、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体育与科学, 2008, 5 (29) :62-64.

[2]黄玉珍, 胡科.“体教结合”的逻辑与模式选择[J].体育学刊, 2008, 3 (15) :52-57.

[3]戈布尔著, 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24-126.

[4]王时红.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含[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30-32.

[5]吕赟, 徐长红.体教结合——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教育模式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10, 3:139-140.

简谈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进展 篇10

关键词:当代,心理学,人本主义,进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1. 含义及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人文取向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标志,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 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新思潮和新取向, 在60年代至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下述四个特点:从研究对象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是从动物、患者或一般人中去选取, 而是从精英、名人或心理健康者中去抽样;从研究内容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不是探讨低级心理现象和认知历程, 而是专门研究人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从基本观点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元素论、本能论、环境决定论和悲观论, 坚持整体论、潜能论、性善论和自我实现论;从研究方法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排除传统的研究方法, 主要强调采用整体分析和现象学的方法, 强调研究方法要和研究对象相适应。

2. 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走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生成与发展, 经历了下述四个发展趋势或走向。 (1) 从思辨性研究走向科学性探讨:把人的心灵活动由专门的哲学研究扩展到具体科学研究的领域。 (2)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走向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就是对存在主义由前期比较片断地自发接受, 到后期比较自觉、主动地采纳。 (3) 从自我实现论走向自由选择论:由前期马斯洛、罗杰斯强调自我潜能的发现和展示到后期罗洛·梅、布根塔尔追求个人设计和自由选择。 (4) 从追求个体自我走向超越自我:由个人中心论转变到宇宙中心论。

3. 简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 并且建构了人类系统化的需要理论, 提出了客观—实验范式与主观—经验范式整合的新构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促进了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及心理治疗的发展。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缺陷在于未摆脱自然主义的羁绊, 缺乏实证性的检验和支持。

二、超个人心理学

1. 超个人心理学的概述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派, 号称“心理学第四势力”, 主要探究人类的心灵与潜能的终极价值和真我完满实现的问题。超个人心理学是适应西方解决人的高级精神活动、社会需要的产物, 是西方科学、心理学与东方智慧融合的结果。20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跃发展, 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富裕但社会矛盾和人性裂变却使人陷入“自恋狂文化”的状况, 由热衷“小我”的自我心理学发展出专门探究“大我”的超个人心理学就应运而生。

2. 超个人心理学的特点

超个人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均以人、人性和意识为研究的主题和核心, 均属于人文取向的心理学范畴。超个人心理学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母体、基础和来源,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补充、扩展和提升。

超个人心理学有下述三个主要特点: (1) 从研究对象来看, 超个人心理学不研究人的现实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 而是以超自我、超时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 (2) 从研究中心来看, 超个人心理学不是渴望以人或个人为中心、崇尚自由和尊严的心理学, 而是以宇宙为中心、超越人类和人性的心理学; (3) 从研究范围来看, 超个人心理学并不是一般地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而是探究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由于心理学中第一势力 (行为论) 、第二势力 (精神分析论) 以及第三势力 (人本论) 在内容上多未超越对个人心身研究的范围, 因而超个人心理学又称为高度心理学、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第四心理学。

3. 简评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家主要的贡献在于:首先, 它承认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局限性, 公开呼吁应当重视和探索东方的精神遗产, 洞开了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沟通之门;其次, 它更全面和深入地揭示了全部人性潜能和人类全部经验, 提出了超个人或超自我的第四层——基于生理、情绪、理性之上的“灵性说”, 开拓了心理学更高层次的研究领域;最后, 它促进了超个人心理学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诸领域的应用。当然, 超个人心理学也存在着种种局限, 如缺乏严格的科学基础和充足的实验验证、过于理想主义, 表述晦涩和费解、具有神秘主义迹象, 等等。

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1.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概述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亦称“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 是反对科学主义的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研究范式和知识形态, 是有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以来产生的一种旨在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心理学思潮。在后现代文化哲学思潮的冲击下, 它直接缘起于非主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润泽, 更是科学主义心理学陷于困境时应运而生的反叛性思潮。

2.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兴盛时期晚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且具有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极端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倾向, 甚至某种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分述如下: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倡导生态人主体论;反对科学主义, 倡导心理学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融合;反对普遍主义, 倡导实现人的个性。后现代主义在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冲击的同时, 又在反对科学主义、重建人际沟通和实现人的个性等方面有某种一致性。

3. 简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促使我们拓展视野、更新观念, 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并且促进心理学方法论的转换, 它重视高级心理的研究, 不断深化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

但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对科学心理学的批判存在独断论和绝对化的倾向, 另外它缺乏完整的理论建构, 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不成熟性。

四、积极心理学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在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 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探讨消极、病态心理方面的一门科学。它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均以人为本, 以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为着眼点, 以人文主义为研究取向。其实积极心理学也是一场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 它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相同或交叉, 但在思想背景和研究方法上却有科学心理学的来源和内涵, 主要表现在用客观实验和量化的方法来研究积极心理学。

2.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

积极心理学有下述三大支柱或研究领域, 一是积极体验, 指积极主观幸福感, 包括对过去感到满足, 在当下感到快乐, 对未来充满乐观。二是积极人格, 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 包括创造性、勇气、同情心、正直、自制力、领导力、智慧及精神素养之类的美德。三是积极社会制度系统, 指积极的团体、社区和文化, 即要努力促进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生态, 包括功能良好的家、共享式的社区、有效运作的学校, 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媒体及民间对话的开展。

3. 简评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扭转了消极心理学的统治地位, 开辟了一条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的新路径。另外, 积极心理学家依赖的是严格实验研究, 促进了人文取向与科学取向地融合, 逐步实现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局限在于被试以成人为主、以女性为多、反映“白人价值观”, 缺乏全面性, 因此积极心理学只能作为整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补充。此外积极心理学发展历史短暂, 且缺乏纵向研究, 基础比较单薄, 理论框架和科学体系尚不完整。

上一篇:人文主义宗教观下一篇:中医药技术防治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