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改造技术

2024-05-06

更新改造技术(精选十篇)

更新改造技术 篇1

目前甘肃瓮福公司磷酸浓缩装置目前拥有4套磷酸浓缩系统, 浓缩系统副产氟硅酸约有8000吨。副产的氟硅酸则只能稀释后进入循环水系统作为冲渣水使用, 随着渣场池水多次进行回收使用, 造成装置内循环水氟离子的富集, 此外,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周围居民对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 氟排放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甘肃瓮福公司氟硅酸的处理问题已迫在眉睫。

公司提出的氟硅酸钠更新及扩能改造项目, 是在原有氟硅酸钠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后, 不仅有效解决了公司的氟硅酸滞留问题, 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

经过对各种氟硅酸钠工艺流程的对比分析, 本次氟硅酸钠项目采用工业盐-氟硅酸间歇合成法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用斗提机将工业氯化钠送入化盐槽, 加水化盐, 合格的盐水经溢流进入盐水储槽, 用盐水泵将比重为1.16-1.18的盐水送至盐水高位槽备用;将磷酸装置的氟硅酸加入氟硅酸储槽, 澄清后用氟硅酸泵送入氟硅酸高位槽备用。

按先加酸后加盐水的顺序将澄清的氟硅酸和盐水按质量比1:1加入合成反应槽, 搅拌反应10-15分钟后, 停搅拌桨, 继续结晶、沉淀40-45分钟后将生成的氟硅酸钠料浆从合成槽底部放至沉降洗涤槽, 氟硅酸钠料浆沉降、洗涤合格后经缓冲过滤槽流至离心机脱水;启动离心机, 控制转速, 同时放入经过滤合格的氟硅酸钠料浆, 氟硅酸钠经离心机脱水后用皮带运输至产品堆放区, 母液则排入母液槽循环利用, 洗液进入洗液槽收集后用泵输送到氟盐废水收集池存放。

2.2氟硅酸钠装置更新改造方案

针对目前氟硅酸钠装置存在的设备损坏, 工艺老化等问题, 在尽可能节省费用的前提下, 将氟硅酸钠装置进行必要的改造, 使其能在满足安全、环保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达到生成要求。具体改造如下:

2.2.1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母液收集槽、母液泵及搅拌装置;洗液收集槽、洗液输送泵及搅拌装置, 地下槽、地下槽泵及搅拌装置。

2.2.2将不能运行的设备、管道及仪表进行更新, 将部分能运行的设备进行维修, 使其能稳定运行。

2.2.3将部分闲置的废旧设备及钢结构进行拆除, 清理现场各类垃圾, 以便增加操作空间和消除安全隐患, 保持生产现场的整洁。

2.2.4对装置内成品区、氟硅酸泵区、地沟等地面贴耐酸瓷板进行防腐处理, 对设备、管道、钢构及平台护栏等进行刷防锈漆的防腐处理。

2.2.5在部分操作面增设安全防护栏, 以保证操作安全。

2.2.6更新配电柜、电缆, 照明灯具、按钮箱等。

2.2.7根据工艺要求, 更新显示仪表。

2.3氟硅酸钠装置扩能改造方案

更新改造完成后由于浓缩装置产生的氟硅酸仍有富裕, 为充分消耗富裕氟硅酸, 改善优化工艺条件, 提高生产的连续性, 进一步提高装置产能, 经装置内现场勘查, 充分利用现有装置基础条件, 对装置进行扩能改造。具体改造方案如下:

2.3.1增加两台20m3合成结晶器, 使装置氟硅酸钠合成能力大幅度提高。新合成结晶器采用碳钢衬预硫化胶结构。

2.3.2新增增稠器一台。将澄清的氟硅酸钠母液进入增稠器, 进一步澄清, 排除水分, 使氟硅酸钠浓度提高, 离心分离时提高了效率和氟硅酸钠成品的品质。新增稠器采用碳钢衬预硫化结构, 直径取2500mm, 以提高效率。

2.3.3新增一台刮刀式离心机, 使装置拥有2台离心机, 实现了连续生产, 在故障时保证了生产的不间断, 也提高了产量。

3性能指标

3.1产品为99% (干基) 的氟硅酸钠

3.2生产规模为3000吨/年扩能到9000吨/年的氟硅酸钠。

本改造技术已成功实施并投入运行, 工艺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主要适用于磷复肥行业氟硅酸的处理及氟硅酸钠的合成利用, 在同行业同工程施工范围内, 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存在问题:因反应会产生废水, 其主要成分为硅胶, 盐酸等, 需单独存放, 以面造成环境污染, 盐酸的利用目前公司也没好的处理工艺, 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公司已尝试用芒硝代替食盐进行氟硅酸钠生产, 副产硫酸可在公司装置系统内循环利用, 减少了外排水, 有效缓解外排废水存放压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大军, 揭嘉.化工工艺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6.

[2]张允湘.磷肥及复合肥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

水平铸造机更新及技术改造立项总结 篇2

(铸造车间、设备科)

一、立项概述

随着国内铝冶炼工业的大规模扩建,铝母线市场需求大增,包铝集团一公司原有一条铝母线水平铸造生产线,但由于设备陈旧,其产品规格和产品质量都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更新,同时一公司成立攻关小组对生产线进行了重新设计。

二、设计改进方案

(一)、浇包及冷却系统改进

浇包及冷却系统是完成铸造生产的关键设备,主要改进: 1..浇铸中间包由原来的矩形截面改为斜坡截面,可减少放铝和改善铝液流体力学特性 2.冷却水回水系统改造

冷却水路系统是铸造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母线水平铸造机冷却水系统由于设计不合理及年久失修,常常发生回流堵塞现象,直接造成停产,主要原因为:

(1)铸机回水坑小而深,不易回流 且难清理杂物;

(2)中间沉淀坑只通循环水,与下水不通,当使用自来水生产时,无法回水,只能另接抽水泵回水;

(3)沉淀坑与循环水相通部分易堵塞,造成回水不畅。改进方案如下:

(1)新打了铸机回水池,使之宽敞有斜度且深度合适,易于回水和清理。

(2)在沉淀池内新铺设一条下水管道,使之于下水坑相通。(3)在沉淀池内装一个活动档塞,在使用其中一个回水管时,可方便的堵塞另一个水口。

(4)下水坑内加装一个防护过滤网,以防杂物进入堵塞。改进后,生产中冷却水可用自来水也可用循环水,加以及时的维护保养在使用中都能保证畅通,解决了回水堵塞影响生产的问题。

(二)、拉坯机改进

1、链条装置改造:

水平式铸造机是横向连铸常用生产设备,其中多以链条式传动。我公司水平式铸造机链条装置,原设计链板为A3钢焊接结构,支撑耳焊接在链板上,采用大小双排滚轮。生产实贱中发现链板易变形且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尤其不适于大规格母线生产。

技改中我们重新开发一套链条装置,由链板、支撑耳、滚轮、销轴组成,其特点如下:(1)关键部件链板采用球墨铸铁制造,不但强度高、韧性好,而且具有抗热变形性、耐磨性、耐蚀性,辅以合理的结构是理想的铸机链板;

(2)链板与支撑耳分体式,采用内六角螺栓连接,方便维修;(3)采用单排滚轮装耐磨内套,辅以合理的装配间隙可转动自由;(4)销轴无台阶,拆装方便。

经生产实践证明此链条装置具有链板寿命长、故障率低、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等优点,可推广应用于多种链条传动装置。

2、压辊装置改进:

水平铸造机拉坯机压辊装置为拉坯机主要附属机构,起按压母线与链板紧密接触从而使母线随拉坯机一起运动的作用,由立柱、压辊、滑块、丝杠、丝母及手动齿轮传动系统组成,在生产中原存在装置有几个不足:

(1)滑块为方块状,由于存在装配误差容易卡死或运行不畅,使人工操作压辊困难;

(2)滑道为俩片槽钢状立柱结构组成,不仅加工困难而且安装精度不易保证;

(3)滑块处缓冲弹簧设计不合理,无法正常完成其设计功能:(4)结构庞大,制造不便;(5)故障较多,维修困难。

我们首先对滑道、滑块、弹簧做了改进,具体如下:(1)原来俩片槽钢状立柱滑道改为圆筒状;(2)原来方块状滑块改为空心圆柱状;

(3)将原来四支小弹簧改为一支大弹簧,并重新设计了连接结构;

(4)滑道下设计了燕尾槽可调结构;(5)将原压辊表面挂胶层加厚。

改进后结构明显减小,制造方便且简单化。在使用中没有发生偏移、卡滞等问题,效果良好。

(三)、圆锯床改进

1、圆锯床切削液循环系统改进

母线生产中圆锯床是关键设备之一,它将铸出的连续铸坯切为所需的长度,为了保证锯切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冷却、润滑。我们采用水基乳化液,但由于最初设计时没考虑,一直以来乳化液只采用高位水箱自由冷却润滑系统,此系统由高位水箱、出液阀、水管、喷射管组成,使用时由操作人员打开阀,并调节流量,用后乳液进入下水流走,为一次性使用,这样就存在几个缺陷:

(1)由于乳化液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横大的浪费;(2)废弃的乳化液对环境造成污染;

(3)压力有限,乳液流出无力,不能充分冷却润滑锯片,特别在锯切大母线时由于散热不良,易造成粘锯。

根据现场论证,我们设计了一套乳液循环系统,它由水箱、潜水泵、管路、阀、喷射容器、集液朝、沉淀坑、回水管组成根据乳液用量将水箱设计为1200×1400×1000的钢板焊接结构,随混凝土铸入地下,上留操作口;泵综合考虑压力、流量、使用时间、开闭性能、经济性等因素,选用1.5寸潜水电泵浸入水箱,并与锯片互锁;流量、压力控制阀选用旁通球阀实现;喷射器重新做了设计采用缝隙式喷孔,可微调流量和角度,以保证乳液射到部位。

施工完成后,经调整,系统投入正常使用,达到了预想要求,解决了粘锯、浪费、现场卫生等问题。

2.同步锯床双缸气动压紧装置技术改造 其中原先锯床同步压紧机构由单气缸手动操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单气缸驱动锁紧,锁紧力只有不足300公斤,对于大规格母线而言这个压紧力难以实现无滑动锁紧;

(2)由于采用大通径手动旋钮单向阀控制,气缸下降速度快,造成冲击;

(3)其手动旋钮单向阀控制特点使其无法实现电动控制;(4)由于产品规格增大,架子结构尺寸不足。

从不足点出发考虑现有物件与实际情况,经充分论证我们对其做了重新设计,新结构主要由铰接支架机构、双气缸、气路控制系统组成(见附图),由双缸同时推动一块压板,压在母线上,使锯床与母线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同步锯切。特点在于:

(1)采用双缸压紧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实现大的压紧力,同时设计可活动的绞架结构,以消除部分不同步;

(2)气路控制系统用简单的二位五通换向阀加普通消声节流器即可实现较好同步;

(3)压紧无冲击,压紧后平稳无蠕动;(4)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简便;

设备安装交付使用后,锁紧力、操作性、均达到设计要求,经一年多生产实践其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的优点也很显著,更新改造获得成功。

3.锯片支撑转子系统改进 原设备设计为只适用直径650MM一种规格的锯片,锯切最大规格为220×500,随着电解槽大型化,需要250×550的超大规格母线,因此锯片要加大规格,这就要设计相应的机械转子系统,主要改进如下:

(4)加长锯床行程(5)加长锯切行程

(6)加粗加长锯架导程柱和传动丝杠(7)加高支撑立板(8)强化改进铜丝母(9)设计变速皮带轮(10)设计易拆卸锯片罩

改进后锯床可使用750MM和650MM两种规格锯片,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滑动辊道改进

滑动辊道是水平铸造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基础架、辊子支撑架、滑辊构成,起支撑母线和滑动运送作用。在水平铸造机更新改造过程中为了节约资金,并没有对滑动轨道部分进行改造,但因结构陈旧和产品重量加大使得轨道支撑架负荷不足,出现不易调平或调平后不易保持等问题,对生产作业与产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决定改造。同时因各辊间有400毫米的间距对安全与卫生不利,应设法消除

我们在充分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发现,基础架与滑辊并没有明显劣化,关键在于辊子支撑架因疲劳或强度不足而形变,因此主要对支撑架改进:(1)在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将原制造钢板由10毫米改为12毫米;

(2)(3)将原加强筋尺寸加大,所用钢板加厚;

将左右俩个支撑架焊接在同一条槽钢内槽俩侧,这样做既使结构进一步坚固,又使俩边调平方便了许多。

同时根据辊间空隙形状设计了钢板护罩,安装在基础上,防人员滑跌及杂物进入。加工安装后,在使用中有几个优点:(1)辊道调平简便易行;(2)调平后无变化;(3)维修量小;(4)美观实用,改进达到了预想效果。

(五)电气改造

原铸机的链板传动电机和锯片进给电机是由电磁调速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故障率高、速度不稳定,给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基于此原因,将控制方式改为变频调速控制。

经过改造,电气系统达到故障率低、速度稳定的效果。

三、实施效果及效益

设备安装完成后,经实际生产检验,各项改造内容均达到预期目的,更新改造取得圆满成功。年创效益100万元以上。

水平铸造机更新及技术改造总结

单位:电解一公司铸造车间

更新改造技术 篇3

1.研究背景

黄河河口淤背区生态林既是一道生态风景长廊,也是建设标准化堤防保持工程完整的措施。随着放淤固堤工程的逐年增多,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成熟林木占比重较大,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护功能低下;部分林分造林树种品种单一,树种配置不合理;缺乏技术,采用原有林带行间栽植;造成了林地密度过大,树龄不齐,林分质量下降;管理机制不合理,整体防护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研究黄河口淤区生态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对建设标准化堤防、完善河防林防护结构、保持工程完整性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研究目的

通过实施淤背区生态林更新改造项目,将解决原有生态林存在的的问题;突出林分对淤区的防护功能;提高黄河的景观标准;进一步提高淤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强大功效,进一步增强黄河防护效果,完善黄河防护体系。

3.试验示范区概况

3.1试验区的选择

试验区分别选择在小街淤区、宋庄淤区、双河镇淤区、挖河固堤段,各淤背区总面积1454亩。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降水量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6℃,一月份最低,平均气温为-3.7℃。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为-19.1℃。平均全年日照量2746.4小时,年均无霜期为196天,日平均气温≥0℃为277天,积温为4659.7℃;≥10℃为203天,积温为4222.1℃。年平均降水量573mm,最大年827.3mm,最小年302.1mm,年际变化较大。

3.2试验区生态林林带状况

试验区主要树种包括刺槐、中林46杨、榆树、柳树、苹果等树种。根据原有生态林结构、长势、林龄、功能等因素,将它们划分了4种类型:(1)已到成熟林,长势衰弱,病虫危害严重的林分,主要有榆树、苹果等树种,面积781亩,占原有林带面积的53.6%,分布在挖河固堤段;(2)林相不整齐,缺株断行,林木保存率在80%以下的林分,主要有国槐、毛白杨等树种,面积180亩,占原有林带面积的12.3%,分布在宋庄淤区;(3)林木生长量低、难以发挥效益的“小老头树”林分。主要有刺槐、柳树等树种,面积334亩,占原有林带面积的23%,分布在双河镇淤区。(4)林木保存率在80%以上处于中幼龄期有培养前途的林分。主要有107杨、毛白杨等树种,面积161亩,占原有林带的11.1%。主要分布在小街淤区。

4.生态林更新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4.1林带的主要更新方式

皆伐更新:即将原有林分全部伐除,然后在采伐迹地上营造混交林;间伐更新:以一行或数行树木作为间伐单元,即将原有林分内的一行或数行林木伐除,待新植林木形成并到达要求时,再伐除保留部分林木进行交替更新;渐伐更新:即将原有林分分段逐渐伐除,然后在采伐迹地上进行更新造林;抚育改造:即将不需要更新的或暂时不能更新的林分,通过采取抚育改造技术措施,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其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4.2树种选择与搭配

主选树种有杨树、臭椿、苦楝、银杏、冬枣、刺槐、国槐、南洋槐、桃树、梧桐等。配置实现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相结合,营造混交林,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根据需要进行配置,采用混交模式,增强林带的层次感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坝顶行道树为达到整齐划一,仍以一个树种为主,不与其它树种搭配。

4.3林带改造的程序

4.3.1整地

在皆伐更新和渐伐更新改造方式中,整平、修好排灌渠系统后,采取全面深耕30cm,然后挖穴径0.8~1.0m、深0.6~0.8m的栽植穴或宽0.8~1.0m、深0.6~0.8m的栽植沟。

4.3.2苗木处理

树苗随运输随栽植。阔叶落叶树种栽前剪去苗木的全部侧枝和当年生顶梢的1/3~1/5,并修剪断根。苗木种植时,采用ABT生根粉蘸根,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4.3.3栽植

107杨栽深50~60cm;毛白杨栽深40~50cm;柳树栽深30~40cm;刺槐栽深10~15cm。常绿树栽植时土球略高于地面5cm。栽植时栽正栽直,分层填土,分层踏实,使苗木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密接。

4.3.4基肥

栽植时,每株施土杂肥10~20kg,过磷酸钙0.5kg以上,与土掺匀回填,集中施入植树穴内根系主要分布深度范围。

5试验结果及对比

5.1更新改造前、后林带龄级组成的变化。5.2更新改造前、后各主要树种、面积、蓄积的变化。5.3林带改造前、后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变化。5.4主要树种在不同更新方式中的生长量对比。5.5造林更新后土壤养分变化对比。

6.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主要指更新改造后较一般林区在木材蓄积、间伐材、薪材等方面增加的产值。根据统计,在更新改造后,淤区木材蓄积增长现值320万元,间伐材现值150万元,薪材现值90.3万元。减去前期投资131.3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增长现值429万元。

6.2生态效益

水土保持:在同样坡度条件下,与农地相比,刺槐成林地土壤侵蚀模数、清水径流大为减小,林地减水、减沙效益,其林冠层和林下枯落物层的作用很大;防风固沙:经过对生态林林研究表明,林中0.5米高处的风速较旷野同高度减小,减少了对土壤的吹蚀。林地年平均风蚀模数1535.26t/km2,比农地可减少88.2%。由于采取合理的更新技术,近年每年使淤区水土保持节约经费272万元;抑盐作用:由于林内小气候的改善,特别是蒸发量显著降低和林木的强烈蒸腾作用,对抑制土壤返盐、降低地下水位、加速土壤脱盐,起到了积极作用。

6.3社会效益

更新改造技术 篇4

设备在使用力和自然力作用下的磨损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新, 但有一个最佳更新平衡点, 这就是设备的寿命。它是指设备从交付生产开始使用直到不能使用以至报废所经历的时间, 可分为物质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物质寿命是指设备投入使用到报废为止所经过的过程;技术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无形磨损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 或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价值而不是陈旧落后的时间过程;经济寿命是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继续使用不经济而提前更新所经历时间, 经济寿命用于分析和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年限。

确定经济寿命的方法通常是利用费用曲线确定的。设备的设置费用曲线与维持费用曲线组成的总费用的最低点为经济寿命最佳年限。设备经济寿命可用下式来确定。见图1

T=[2 (P-L) 1/2]M

其中, T为设备经济寿命, 即最佳使用年限, P为设备原值, L为设备终年的残值, M为年平均递增维持费, 包括维修费、燃料动力费等。

从图上可知平行段AC为最佳使用年限。当设备已使用到经济寿命年限时, 再继续使用, 经济上不合算, 就该更新了。在寿命期内使用成本最低, 就是设备的更新时机。

如某设备购置费为15 000元, 可用6年, 各项费用如表1:

从表1中可看出, 在第6年时设备已不经济合算。

如乙设备效率是甲设备的两倍, 又如甲设备2台已用2年, 拟用乙设备1台更换后能使用4年, 是否合理更换。见图2

从图上可知, 甲乙设备有4种不同的交点, 可见更新时机有4种, 从第2年开始就可更新。如设备使用到T年应有残值, LT为使用到T年的残值, 其符合下式:

undefined

举例:如某设备购置费为15 000元, 可用6年, 各项费用如表2:

计算表明:AC值在第四年时, 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 即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4年。

2结语

从经济寿命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机。在设备投资和使用管理中, 必须着眼于设备的经济收益, 力求每台设备均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设备的经济寿命周期短, 该设备就无收益可言, 这样的设备就不应该添置或尽可能少添置。

参考文献

[1]中井重行 (日) .设备工程学[M].北京:一机部生产局出版, 1981.

设备更新、改造、报废计划 篇5

设备更新、改造、报废计划及设施情况

根据我矿设备使用状况,实施更新和改造,积极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选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以适应我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机电设备规划,08年计划投入资金总额217万元,其中更新设备投入35万元,改造设备投入182万元。

一、设备更新

一级架空乘人装置,使用年限长,安全状况较差,计划2008年第二季度更换一部RJY45-20/700架空乘人装置,预计投入资金35万元。已于2008年6月16日投入运行。

二、设备改造

1、主井一级、二级、三级提升机电控使用年限长,设备老化,安全状况差,故障率高,计划2008年第三季度对三部提升机电控进行改造,型号为2JJB-11-155/4变频电控,预计投入资金180万元。将于2008年8月份完成。

2、清车底机是我矿自制产品,使用年限长,设备陈旧,效率低,计划2008年第二季度对清车底机进行改造,预计投入资金0.5万元。

3、翻矸机是我矿自制产品,使用年限长,设备老化,效率低,计划2008年第四季对翻矸机改造,预计投入资金1.5万元。于2008年5月份投入使用。

三、设备报废

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下发的《禁止井下煤矿使用的设备》要求,报废没有煤矿安全标志及安全状况较差的一级斜井架空乘人设备。

根据矿上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各单位做好设备更新改造前期准备工作,设备及材料到矿后,根据矿上安排,按时完成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

吕沟煤矿

浅析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 篇6

关键词:旧工业区;东郊记忆;改造;更新

旧工业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旧工业区改造的成功案例的分析学习,再结合对本地特色的实地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城市更新过程中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模式及其发展动向,为城市更新旧工业区的改造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帮助城市新产业的发展以及旧工业区文化历史的保护和延续。

成都市经济委员会制定《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提出了成都市东郊工业区改造的目标、思路及原则。就地发展一批都市型企业、搬迁改造一批污染企业、淘汰退出一批劣势企业[ ]。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适当的规模、合适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确定旧工业区用地功能调整的发展策略及方向,按具体情况找出不同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工业地段更新的重点,挖掘存量空间资源潜力,针对实际问题采用具体的措施[ ]。

一、功能转变

信息革命给旧工业区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发挥政府、企业、开发商、民众各自的优势,形成有效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配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大力促进信息产业、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并通过它们的进驻实现旧工业区用地功能的置换;同时兼顾传统工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

(一)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旧区的更新

体验在国内音乐产业中快速发展,因此东郊记忆选择高水平打造音乐体验产业,让音乐回归现场、让观众到音乐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

成都东郊记忆也明确了建设目标与内容,确定以音乐产业为核心,规划了包括音乐培训、商务办公、酒吧娱乐、演艺与展览、文化餐饮、音乐主题零售和设计酒店的七大产业业态,力图打造一个融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形态商业街区。

成都东郊记忆确定了三项重点建设项目:(1)以音乐消费为主的步行街,这种消费方式使消费者走进现场体验音乐的各种现场活动及音乐衍生品;(2)依托园内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这个平台音乐企业聚集区,大力发展新兴音乐产业;(3)使成都的音乐人才有展示和交流的舞台,为其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二)加强文化对旧工业区改造的影响

成都东郊记忆的规划设计,与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要素紧紧相连,充分展示其充满人性化的生机与活力。成都东郊记忆注重的文化元素如下:

1、 突出工业老区文化要素。对原有红光电子管厂厂房,旧物利用,对旧厂区进行复原,例如尽量多的保留原有的建筑形式及老式风格,提升老区改造更新的特色性。

2、突出音乐文化要素。东郊记忆大门口的巨型金属琵琶,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也将民族乐器与现代工业完美融合。

二、生态理念

引入生态理念,指导旧工业区的改造与更新.通过生态技术对已废弃污染的老工业用地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系统的景观规划和园林设计对昔日荒凉的旧工业区进行绿化,对被污染的滨水地带进行治理,建立有效的有害气体及灰尘回收装置,控制大气污染.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尽可能避免大量拆除荒废的工业设施,保护环境,减少能耗,节约资金,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无限可能,使生态恢复成为改变旧工业区面貌的主要手段,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东郊记忆在生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对原有的植物进行保留与保护,在改造区内适当的增加新的植被,使其重新构成自身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对区域环境净化的目的。园区内绿色的草地、围墙上的绿化植物给这片曾经喧嚣的工业区带来了许多宁静与祥和,花卉与景观的遥相呼应也给园区增添了很多趣味,很适合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

三、历史保护

改造应做到保护与创意相结合,沿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旧工业区改造并不是把一切都推倒重来,应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保留有价值和有文化特征的东西,处理好更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具体可采用调整用地、整治环境、置换功能和保护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重塑空间环境形态等措施,使之在形成全新的、符合当代使用功能和景观生态要求的一流环境的前提下,又有清晰可见的地段历史发展踪迹和见证物。同时城市化建设也应对城市景观设计和形象设计加以重视,注重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品味。

在东郊记忆由旧工业建筑改造的音乐体验空间,无处不在的生锈的管道、废旧锅炉、废旧钢架改造的创意小品,存托出了怀旧和时尚交融的艺术氛围,通过体验空间的改造,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老旧工业建筑的魅力,还能感受到城市的更新,更能完整的体验音乐的魅力。

成都对于老工业遗址的保护更新是近几年开始的,但也只是零星有所保护,真正完整成规模的旧工业区改造,在东郊记忆之前几乎没有。城市中工业遗产和都市现代生活的结合,主要还是在于人们的意识,现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只一味求新,或者保守守旧,对于老工业这种距离历史不那么久远的文化,反而容易忽略,看不到它重要的历史身份,但老工业确实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看得更远,保护好身边的历史,让我们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

更新改造技术 篇7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地处黑龙江省中部, 北纬46°01′30"~46°37′23", 东经127°54′40"~127°51′15", 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 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气候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候1.2℃左右, 最低气温平均为-23℃;最热七月份, 平均气温20.7℃。大于10℃的有效积温2200℃~2300℃。无霜期约120 d (±12d) , 初霜期平均为9月18日, 终霜平均5月25日。年降雨量为590 mm~660 mm, 其中春季占13%, 夏季占65%, 秋季占18%, 冬季占4%, 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渐增。光照丰富, 年日照时为2350~2550 h。太阳辐射总量为110千卡/cm2, 年光和有效辐射50千卡/cm2。

1 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地适树

红松是一种温带湿润气候下生长的树种, 对气候要求严格, 幼龄时期有较强的耐阴性, 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适应性, 这是次生林培育诱导林冠下红松造林的依据。红松生长缓慢, 寿命较长, 具有长期稳定的生长期, 尤其是10年以前, 直径和树高生长均十分缓慢, 在全光下红松造林, 其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 而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 适应了红松幼龄时期耐阴的特性, 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造林, 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 由于此时杂草不多, 造林前的整地工作省工省力, 大大降低了造林费用, 同时, 这种造林方法又可以解决红松结实、分杈过早, 主干矮、尖削度大的问题以及冻害、病虫害等的危害。调查说明, 只要混交适中, 对上方高大阔叶树间伐及时适当,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一定是成功的。

2 技术措施与方法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主要选择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的中下腹及缓坡, 土层深, 排水良好的地段。可根据设计要求的初植密度来控制行距。栽植密度要求为:郁闷度在0.4~0.6之间, 林分中植2000~3300株/hm2;郁闷度在0.3以下的林分中植3300~4400株/hm2;郁闷度在0.6以上的林地可直接进行林冠下造林。通过抚育管理, 尽可能培育有前途的珍贵阔叶树, 使之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营造红松混交林的关键在于混交树种的选择及林分的确定。混交树种应是第一层的大乔木, 且经济价值高的珍贵树种。通常在沟塘和平缓湿润的地方宜混交在核桃楸、水曲柳林冠下, 在山地阴坡、半阴坡、半阳坡中下腹地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宜混交在紫椴、黄菠萝林冠下, 在山地阳坡、半阳坡宜混交在色木、山杨、桦木林冠下。目前最适宜冠下红松造林的主要树种为柞树纯林, 其培育后冠下既有光又庇荫, 通风良好, 温度适宜。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主要季节为春季, 雨季次之, 秋季较差。春季造林、在灌木林内采用抢盘化土的方法整地, 即将林地栽植穴上的杂草地被物全部清除, 当化冻20 cm深时, 顶浆造林, 在次生林内采用窄缝栽植法。雨季造林先在林地内进行抢盘定点铲除杂草根系, 在阴天有雨时立即植苗。秋季造林应在土壤结冻前完成, 但必须防止冻拔和生理干旱。

抚育管理是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造林成败的关键。造林后采取除草、培土、扶正和除杂灌等幼林抚育措施, 可确保红松幼苗正常生长。抚育次数和时间, 根据幼树生长情况, 杂草茂密程度和立地条件而定, 一般要进行5年, 每年1~2次, 造林后10年左右, 由于红松需光量逐渐增大, 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抚育透光伐, 来增大上方光照强度, 调强种群关系, 促使红松快速生长。抚育采伐一般进行3~5次, 每次采伐强度不宜过大, 以免红松幼苗突然暴露在强光下, 引起生理失调, 长势衰退, 植株出现双杈等现象。

3 以红松为主的改造次生林更新造林效益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 可以恢复经过长期破坏的残破次生林, 促使森林生态平稳向良性循环发展, 增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更新改造技术 篇8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地处位于黑龙江省中部, 小兴安岭南坡, 北纬46°01′30"~46°37′23", 东经127°54′40"~127 51′15", 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 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305124 hm2。森林覆盖率为71.4%。气候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 ≥10℃的有效积温2200℃~2300℃, 无霜期约120 d (±12 d) 。初霜期平均为9月18日。最早9月10日, 最晚10月5日, 终霜平均5月25日, 最早5月14日, 最迟6月4日。年降雨量为590~660 mm, 其中春季占13%, 夏季占65%, 秋季占18%, 冬季占4%。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渐增。光照丰富, 年日照时为2350~2550 h。太阳辐射总量为110千卡/cm2, 年光和有效辐射50千卡/cm2,

1 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地适树

红松是一种温带湿润气候下生长的树种, 对气候要求严格, 幼龄时期有较强的耐阴性, 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适应性, 这是次生林培育诱导林冠下红松造林的依据。红松生长缓慢, 寿命较长, 具有长期稳定的生长期, 尤其是10年以前, 直径和树高生长均十分缓慢, 在全光下红松造林, 其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 而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 适应了红松幼龄时期耐阴的特性, 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造林, 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 由于此时杂草不多, 造林前的整地工作省工省力, 大大降低了造林费用, 同时, 这种造林方法又可以解决红松结实、分杈过早, 主干矮、尖削度大的问题以及冻害、病虫害等的危害。调查说明, 只要混交适中, 对上方高大阔叶树间伐及时适当,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一定是成功的。

2 技术措施与方法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主要选择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的中下腹及缓坡, 土层深, 排水良好的地段。可根据设计要求的初植密度来控制行距。栽植密度要求为:郁闷度在0.4~0.6之间, 林分中植2000~3300株/hm2;郁闷度在0.3以下的林分中植3300~4400株/hm2;郁闷度在0.6以上的林地可直接进行林冠下造林。通过抚育管理, 尽可能培育有前途的珍贵阔叶树, 使之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营造红松混交林的关键在于混交树种的选择及林分的确定。混交树种应是第一层的大乔木, 且经济价值高的珍贵树种。通常在沟塘和平缓湿润的地方宜混交在核桃楸、水曲柳林冠下, 在山地阴坡、半阴坡、半阳坡中下腹地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宜混交在紫椴、黄菠萝林冠下, 在山地阳坡、半阳坡宜混交在色木、山杨、桦木林冠下。目前最适宜冠下红松造林的主要树种为柞树纯林, 其培育后冠下既有光又庇荫, 通风良好, 温度适宜。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主要季节为春季, 雨季次之, 秋季较差。春季造林、在灌木林内采用抢盘化土的方法整地, 即将林地栽植穴上的杂草地被物全部清除, 当化冻20 cm深时, 顶浆造林, 在次生林内采用窄缝栽植法。雨季造林先在林地内进行抢盘定点铲除杂草根系, 在阴天有雨时立即植苗。秋季造林应在土壤结冻前完成, 但必须防止冻拔和生理干旱。

抚育管理是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造林成败的关键。造林后采取除草、培土、扶正和除杂灌等幼林抚育措施, 可确保红松幼苗正常生长。抚育次数和时间, 根据幼树生长情况, 杂草茂密程度和立地条件而定, 一般要进行5年, 每年1~2次, 造林后10年左右, 由于红松需光量逐渐增大, 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抚育透光伐, 来增大上方光照强度, 调强种群关系, 促使红松快速生长。抚育采伐一般进行3~5次, 每次采伐强度不宜过大, 以免红松幼苗突然暴露在强光下, 引起生理失调, 长势衰退, 植株出现双杈等现象。

3 以红松为主的改造次生林更新造林效益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 可以恢复经过长期破坏的残破次生林, 促使森林生态平稳向良性循环发展, 增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 近期效益特别明显, 是一项投资较少, 见效快和缩短次生林经营周期的有效措施。在红松造林后到伐前, 一般可进行7次抚育间伐, 可增加出材105 m3/hm2, 同时红松进入20年期后每年有不同量的红松果结实, 可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到主伐年龄时, 立木蓄积最低可达300 m3/hm2, 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时显。

摘要:通过对红松生物学特性及不良环境对红松造林影响的调查研究, 提出以红松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改造次生林的更新造林技术。

更新改造技术 篇9

一、工程技术档案是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

施工企业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 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要循序渐进, 确保质量。作为施工单位, 在其队伍进场时, 施工准备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大量文件资料, 如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开工报告、图纸会审记录等。随着施工的进展, 文件材料量会越来越大, 加上有些建设项目工程工期较长, 如果都要等到工程收尾时再来编制, 那么工程技术档案将很难保证质量, 不但会给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带来一定的影响, 还会影响工程结算等后续工作。因为国家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都规定工程的内在质量是依据工程技术资料来评定的, 所以如果平时收集及时、齐全, 各个分项的评定等级都是合格以上, 竣工的工程就可以及时交付建设单位使用;如果验收时无原始的工程技术资料或是工程技术资料归档不完整, 那么工程再好也无法评定质量等级, 工程合同就无法履行, 工程款也无法收回, 企业效益会受到直接影响。这方面施工企业是深有体会的。

二、工程技术档案是工程管理依据

工程技术档案是处理工程项目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始依据作为单位工程, 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尤其是隐蔽工程, 就必须借助工程技术档案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 建材市场混乱, 伪劣产品横行, 工程项目肢解现象严重, 工程技术档案作为合同双方都承认的依据, 可以起到法律上的凭证作用。如果工程技术档案准确详实, 就能为施工企业洗清不白之冤, 分清谁是责任方。

三、工程技术档案是施工企业工作的核心工作

技术档案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无论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前期工作, 还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 都要由工程技术档案提供项目的基本信息资料供项目管理层分析、决策。ISO9000系列标准把文件资料管理列入重要的保证条款放在项目管理工作的首位。同时, 对于施工企业, 工程技术档案的信息资源价值显得更为突出, 一个项目的技术档案往往会对其他项目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编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施工管理等内容起到借鉴、参考作用。如果说图纸是设计师的语言, 那么工程技术档案就是项目管理的通用语言。

四、工程技术档案是衡量项目工程管理水平的依据

工程技术档案是衡量一个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和信誉的依据, 每年的企业年审不仅要查看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水平和装备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看企业承包工程项目及工程质量的等级水平, 要取得这些证明材料, 需要靠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来提供。另外, 工程技术档案也是企业招投标过程中的活广告, 是企业本身立于不败之地的无形资产。同时, 工程技术档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工程监理制度的全面推行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开展, 工程技术档案的作用会更加明显。作为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一项基础工作就是技术资料的制作和管理, 它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基本依据, 在激烈的建设工程竞争中, 工程技术档案的制作、管理是施工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既然工程技术档案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怎样避免工程技术资料制作的错误, 提高资料的质量呢, 以下介绍一些关于技术档案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㈠建设单位要的正本资料要求文件内容全部是原件, 但在实际组卷的过程中存在着个别资料是副本的情况例如施工合同, 由于项目部只保存副本合同, 不能提供正本, 所以整理归档时应该在合同上写清正本合同所在。还有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化验、检验等文件, 一般情况下原件少, 使用部位多, 也可以用复印件, 但是复印件上必须加盖供应单位公章。

㈡联络单涉及图纸的内容要在图纸上反映出来施工管理、经济资料、联络单这些涉及经济利益的文件, 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签字盖章的, 必须做到签章、日期、意见齐全, 不可漏填。而且这些资料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前提交并签署完, 否则可能会导致本应属于施工单位的利益却因为超过了索赔的期限而不能获得。

㈢质量评定要与施工进度相符, 并及时找监理或甲方签字确认质量认证在工程竣工后及时进行, 只有质量认证完, 我们才可以把工程技术文件向甲方进行移交,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竣工结算。

㈣隐蔽工程记录表要详细标明隐蔽的部位、尺寸、隐蔽的方法, 便于今后的查找和竣工后的结算隐蔽工程记录表中要填写材料的二检报告单或者是产品合格证的编号, 因为这些是今后隐蔽工程复查的重要依据。

㈤竣工图纸背面加盖的竣工图章内审核、技术负责人、日期栏应手工填写, 不得直接盖章竣工图章的加盖要清晰, 并且竣工图中有变动的地方要标示清楚, 并应有项目经理的盖章。

㈥卷内备考表中文件份数为卷内目录序号文件个数施工资料的卷内目录、案卷移交目录要按统一的规范填写。责任者要填写文件的直接形成单位和个人。例如:检验报告类填写检验单位, 合格证填写生产厂家, 有多个责任者时, 选择两个主要责任者。日期要填写文件形成的日期。同类资料页数多的情况下, 只填写第一张资料内容的日期即可。除最后一项内容页码要求起止外, 其余各项只需填写起始页。

五、结语

更新改造技术 篇10

西电工程始建于1970年, 1989年基本竣工。工程共建成干渠泵站17座, 支渠泵站84座, 装机220台套, 总装机功率58671kW。设计流量6.0m3/s, 加大流量6.5m3/s, 控制灌溉面积1.04万hm2。通过近40a的运行, 泵站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 主要是水泵泵壳磨损、气蚀严重, 电动机效率低, 无功损耗大, 电气设备绝缘老化, 压力管道锈蚀严重, 经常爆管, 管基变形, 机组不能安全运行, 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泵站装置效率低, 能源单耗严重超标, 灌溉保证率逐年降低, 维修劳动强度大、费用高, 运行成本逐年增加, 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2009年2月, 经甘肃省水利厅组织规划, 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审查批复, 对西电工程单站装机大于500kW以上的21座泵站进行改造。通过对拟改造泵站的安全鉴定, 除总干一泵站外, 其他20座泵站机电设备全部评定为四类, 需更新改造。

二、更新改造的原则

按照《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西电工程泵站更新改造的原则是以提高泵站效益为中心, 以设备更新改造为主体, 以提高安全运行为重点, 采用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 本着实事求是, 保质保量, 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应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系列产品和新型产品, 选用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的设备, 尽量采用技术上成熟、先进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 提高泵站的装置效率, 降低能源单耗。尽量采用计算机监控技术, 实现泵站综合自动化, 积极推行信息化。以实现泵站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为基本出发点, 减少和降低运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现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班”为目标。

三、设备改造的主要内容

本次泵站更新改造的设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泵站机电设备金属结构方面的, 一是泵站主机组, 包括水泵、电机等;二是电气设备, 包括变压器和高低压电气设备, 继电保护控制等;三是辅助设备;四是金属结构, 包括拦污栅、闸门、起吊设备等;五是进出水管道包括进、出水管道、闸阀等。泵站自动化监控与信息方面的是通讯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系统。

西电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规划对21座干支渠泵站进行更新改造, 其中干渠泵站16座, 支渠泵站5座。各泵站控制灌溉面积和设计流量保持原有规模, 依据复核的工程规模等参数, 结合工程现状, 更新改造的主要内容为:更新机组86台套, 总装机容量35088kW;更新高低压开关柜307面, 增设泵站监控系统19套;增设灌区信息调度中心1座。

四、主要设备的选型

根据更新改造原则, 本次更新改造重点考虑主机组的选型。

㈠主水泵选型各泵站安装的水泵为原苏联技术生产的sh型泵, 技术标准落后, 质量低劣, 泵体、叶轮制造材料多为灰铁, 效率达不到要求。本次更新根据各泵站的流量、扬程等设计参数, 结合我国水泵行业生产厂家的产品技术资料, 优先选用运行范围宽、效率高、抗汽蚀和泥砂磨损性能好、在国内同行业技术上领先的水泵, 主要为以德国技术为主的中开式双吸泵。该类产品叶轮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 使经水力平衡和动平衡后的全封闭式的叶轮与泵壳完全匹配, 减少了紊流和回流, 确保了泵在规定性能范围运行中具有高效、平稳的性能。轴加粗式设计大大提高了泵的刚性, 同时最小的轴偏差延长了轴承和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完全密封的轴不与介质接触, 避免了轴的腐蚀与磨蚀。泵体补偿式双涡壳设计根本上消除了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力, 延长了轴封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平衡后的径向力和轴向水推力的合成结果确保了泵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安静、平稳运行的性能。特别是在招标中, 又对叶轮、泵轴的材质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规定。叶轮材质要求为铸钢件, 这样就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 即使发生了汽蚀和磨损, 也可以进行焊接补修;泵轴的材质要求为GB/40Cr, 更加提高了泵的刚性;轴封为优质机械密封无泄漏, 机封轴套为不锈钢, 避免锈蚀, 维护方便。具有在线维护功能的注入式填料, 勿须停机维修, 避免造成昂贵的停产损失, 摩擦功耗小。

㈡主电动机选型泵站原安装的主电动机多为JS系列产品, 6kV电压等级, 经过30多a的运行, 绝缘老化严重, 温升高、噪声大、运行效率降低、事故频发。本次更新改造配套电机选型保证与水泵轴功率相适宜, 且有一定余量, 主干泵站选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节能低耗的Y系列电机。

㈢进出水阀门选型泵站原安装的进出水阀为电动单板楔形阀, 阀板密封不严, 体积庞大, 开启和关闭经常发生误操作, 易造成阀底和阀体破损而导致全线停水。还有部分液压重力式蝶阀, 往往由于停电跳闸液压失灵无法关闭, 造成水锤而破坏设备的重大事故。本次改造进水阀采用三偏心蝶阀, 该产品利用偏心原理设计, 使轴与密封面中心线、轴与管路及阀门中心线、阀座斜锥角与管路中心线偏心, 使得阀门在整个开关过程中完全脱离, 利用了凸轮效应, 完全消除了摩擦, 无磨损、零泄露。出水阀为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该产品不需任何动力, 无需操作控制, 阀板启闭完全靠水泵控制, 当水泵启动时, 巧妙利用阀门前后介质的压力变化来控制动力, 使阀门自动按照水泵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动作。融电动阀、止回阀和水锤消除器三种设备的功能于一体, 具有速闭、缓闭以及吸能腔三种消除水锤措施, 而且动作完全联锁, 不会产生误动作, 无需专业调试, 阀门动作不受水泵扬程及流量变化的影响, 基本无需维修, 利用进口端的压力进入膜片下腔支撑膜片压板及阀杆的重量, 阻力损失小, 节能效果明显, 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 满足系统自动化的要求。

㈣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西电工程泵站运行管理落后, 泵站运行基本为手动操作, 通讯方式为磁石交换机, 在调度运行中经常发生通讯中断, 不能及时启停机组和配水调度。本次改造增设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 主要包括骨干网络及通信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泵站运行优化调度系统、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信息调度中心等。可实现信息采集存储自动化, 数据传输处理网络化, 调度指挥现代化决策数据数字化;达到远程监控, 数据共享, 信息远传浏览, 通过远程网络, 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视等功能。准确及时地采集各个泵站的实时运行数据和信息, 并进行分析处理, 科学调度, 安全运行, 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结语

截至2010年底, 西电工程更新改造已完成干渠泵站5座, 支渠泵站2座。在泵站更新改造中, 通过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泵站安装设备的精心选型, 改造后的泵站从根本上解决了机电设备老化失修的问题, 提高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保障了灌区1.04万hm2农田的适时灌溉;提高了装置效率, 降低了能源单耗, 通过运行管理资料和现场测试资料分析计算, 同比年节电250万kW·h。同时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设备操作实现微机控制保护, 减小了维修养护工作量, 达到了设计科学, 布局合理, 安全可靠, 运行平稳, 能耗下降, 劳动强度降底的目标。

摘要:泵站更新改造的核心是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也就是对主水泵、主电动机、金属结构、电气设备进行更新和技术改造。作者从西电 (西岔电灌工程) 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机电设备的选型以及在选型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实践经验,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上一篇:信息嵌入下一篇:国家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