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2024-05-05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精选九篇)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1

动画电影的影响并非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 它原本就是不存在的, 它的“动作”幻觉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制造出来, 即创作者的艺术加工, 再通过摄影机记录下来, 它的运动感来是通过展现胶片上每一格的画面与它之前及之后的画面, 这些极小的细微差异或变化展现出来的。如何实现中国动画产业的振兴, 是中国动画电影一直谈论的话题。当今, 有些人提出了着重打造完善的动画产业链这一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民族资本的参加, 促进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但是, 考虑到中国动画电影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除了加强产业链运作这方面, 还应该积极宣传动画电影的艺术特性, 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动画产业, 同时, 也是提高动画产业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动画电影的艺术特性

1、特性一:动画电影的非关涉性

动画电影与其他常规电影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动画电影遵循了美学上的非关涉性。常规电影始终保持着一种关涉性, 这主要体现在常规电影在时空、影响和叙事上, 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摹写, 始终让人们能够找到真实感。即使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数字电影, 比如《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 嘴里喘着粗气, 皮肤内的血管清晰可见, 各种表情真实的画面;《深渊》中变形自如的水怪等等, 这种场面不可能如实记录, 也对电影真实性概念和电影本体论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但是, 在数字电影中, 电影时空、影响以及叙事与现实世界仍然保持着一种关涉性。这种关涉性体现在电影展示出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社会经验, 认同于电影中所展现数来的真实性, 并建立起良好的视听渠道。而在动画电影中, 其影响特意与真实世界保持了距离, 显示出了和现实世界的非关涉性。这种非关涉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常规电影的制作过程宏观概括为两个阶段: (1) 拍摄; (2) 后期制作;而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则分为三个阶段: (1) (绘画) 造型; (2) 拍摄; (3) 后期制作。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是动画电影在拍摄前的重要阶段, 包括角色形象、造型设计、画面分镜头、美术设计、镜头场面、背景等等。动画创作者决定了动画电影的影像、场景、运动、色彩以及画面, 同时这些也都体现出的是动画创作者的意识而不是客观事物, 这一点, 正体现出了动画电影的非关联性。

(2) 动画电影的运动。动画电影的动作是虚幻出来的, 而不是像常规电影那样拍摄出来的, 这种运动是动画设计者想想出来的, 并通过逐格记录或者3D软件经过程序生成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因此, 这种动作是一种主观的运动, 带有明显的艺术造型性。

(3) 动画电影的画面和叙事风格。由于动画电影的造型和动作都具有非关涉性, 那么, 其所表现的内容和中心也具有外化, 只剩下符号化的能指起纯粹而随意的作用。

2、特性二:动画电影的双重简约性

动画电影与不同电影相比, 更抽象、简约, 这主要表现在其形态影响中。虽然, 动画电影文字较少, 但是它可以通过镜头的转换来表达更多的丰富内涵。动画电影的双重简约性: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包括形象素材的收集、对素材进行提炼概括、进行造型设计已经场景设计等。在一系列的环节中, 除了形象素材的收集这一环节需要对真实对象进行临摹外, 其他的环节都主要是对各种素材以及影响的艺术加工。在对素材进行提炼的过程中, 适当对素描草图进行分解、归纳, 对各种元素进行夸张和变形, 如史努比、唐老鸭、米老鼠、兔八哥等等, 这些卡通人物的效果是建立在简约化上: (1) 身体比例、运动方式、五官比例等等都被简化; (2) 各种形象肌肉的颤动真实效果被强化。与此同时, 人物的表情也具有风格化和符号化。

3、特性三:动画电影的狂欢性

动画电影的狂欢性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动画电影的狂欢性主要体现在其所创造出的氛围, 就如狂欢节所给人们营造出的幸福感和“幻想游离”感, 即在动画电影的世界中, 它所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取消了人们的规律和界限”的世界。 (2) 动画电影的逻辑规则是为人们展现出了一种“反常态逻辑”, 通过这种逻辑, 来体现自身独有的隔绝于现实的场景, 这种狂欢性, 与非关涉性和双重简约性互相影响、互相共生。

三、动画电影对当前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1、动画电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表现多种题材

动画电影不能等同于儿童电影, 在我国, 在很大程度上, 都把动画电影的受众群偏向于儿童 (不论是任务造型和电影主题) , 忽视了成年观众的需要。而在美国和日本等动画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动画电影的题材已经扩大到了成人电影及常规电影领域。如:《梦醒人生》、《最后一个吸血鬼》等。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而言, 应该积极发挥动画电影的艺术特性, 增强动画电影的表现力, 扩大电影的受众面。

2、中国动画电影应注重人物造型的设计, 更符合动画电影的特性

在我国动画电影的人物造型中, 多少都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而动画电影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现实人物的描写, 更重要的是表现出造型中抽象的精神特质和艺术元素。在美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作品中, 虽然在任务造型中会有写实的印记, 如:睡美人、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但是其场景和各种动物都是在真是原貌基础上的夸张再现, 现今, 美国动漫产业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性, 体现出了任务造型的非关涉性, 如《南方公园加长版》、《圣诞惊魂夜》等, 不仅受到孩子们的喜欢, 也被广大成年观众所青睐。

3、中国动画电影应注重增加狂欢性

无论是传统动画, 还是当代作品, 中国的动画电影都缺乏一定的狂欢性,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在中国的动画电影中, 主角的定位以少年英雄居多, 给儿童受众树立一种榜样力量, 确立一种表率形象, 因此, 这类人物都具有坚毅果敢的精神, 很难体现出动画电影的“反常态逻辑”。 (2) 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些作品直接取材于古代寓言或成语, 如《鹬蚌相争》、《螳螂捕蝉》、《三个和尚》等, 这样, 就抑制了电影的非关涉性和狂欢性。 (3) 中国的动画电影作品更注重审美意境, 如《牧笛》、《山水情》等, 但是电影自身的狂欢性不够, 缺乏表现力。而纵观国际动画电影市场, 不论是从角色定位, 还是情节构造, 都彰显出了动画电影艺术本身的狂欢性, 体现出了一种“自由畅想”的世界, 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变形处理以及反规律刻画, 使观众找到一种“艺术想象力的异常自由和轻灵”之感, 从而将观众体会到轻松狂欢的气氛。

参考文献

[1]黄方, 朱晓菊.基于产业角度论中国动画角色造型民族化[J].电影评介, 2009 (03) :21, 48.

[2]戎宁.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J].电影评介, 2007 (04) :25.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2

1117030221 王翔 力二

—我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

浪潮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现代背景的法西斯独裁主义的案例,但是仍然能够引起我们中国人深深的思考,结尾与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那最后开枪自杀的学生,我突然想起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细细想来,这两者的处境是何其相似啊!

片中的这个学生,之前可以说是被家庭和社会(包括学校)给抛弃了,他的生活索然无味,他的生活毫无目的,他就像是一只没有目标的航船随时可能会倾覆,就算没有浪潮这个活动,他照样是个空虚的人,是这个社会中的“危险因素”。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呢?就我看到的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和片中这个年轻人相似的。他们毫无理想,毫无目的,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是要干什么的,整天除了打游戏还是打游戏。而学校和社会对这种情况也是不闻不问(确实是做的很不够)。这样是很危险的呀,大学生就是中国的未来,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将变成什么样子?

集体意味着归属感,在这样的机构里,人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奋发向上,集体的每一个人团结友爱,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所谓1+1>>2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集体。如果这个集体产生了腐化,那么他就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战斗力。电影中的浪潮显然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

让我们回顾一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那时候的德国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肆虐,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整个国家陷入了巨额赔款之中,政府濒临崩溃。街上随处可见缺胳膊少腿的正在乞讨的退役官兵,他们佩戴的铁十字勋章象征过往的荣誉。德国总参谋部甚至连一只腿脚完整的凳子都没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连基本的温饱的都很难保证。人民对于国家的未来毫无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来一个领导人,那么一切就会改变,人民就会重新看到希望,什么会使人民重新燃起希望?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然是狭隘爱国主义。如果这个领导人是邪恶的,那么一切完了,第三帝国就是个典型。

我们再来看看当代的中国,当代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可以说是颇有成果的。据说外国人只承认中国中学教育的文凭,却不承认中国大学的文凭,虽然这不足以作为例证,但是参考一下开可以。中国中小学教育可以说是集体性质的教育,我们有统一的校服,口号(校训),我们同在一个教室,一言一行都在同学的注目之下,后面往往贴着成绩表,黑板上方也会写上诸如团结友爱几个字。学生们终日埋头学习,学习了大量科学文化知识。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学术人才。

再看中国当代大学的环境,中国大学的环境适合学习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估计很多的老师也会赞同我的这个观点。那中国的大学适合干什么呢?难道是谈恋爱?

看看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高中,我们的老师都在向我们灌输集体主义的观念,我们也的确形成了一个集体,其实如果大学也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集体,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还是很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作为一个集体生活了,这样继续进行集体的生活还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前提下很有好处。但是现实里大学的班级形同虚设,可以说是真是实现了庄子的“打游戏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许多人甚至“打游戏忘食忘忧,不知考试将至”。

相反的,可以说宿舍所形成的小集体取代了以前班级这个大集体。于是一切都变了。我见过许多宿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变坏了,腐化堕落了。宿舍与班级究竟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是缺乏监督与成员的惰性,这两个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此松散的组织与之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人迷茫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不得不说在小学中学和高中,老师的监督确实是我们“成才” 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在大学,这一切都改变了,只有一个辅导员和一个一年都不会见到的班导师,这样的监督机制自然是形同虚设的),学校事实上也没有进行足够正确的指导(只是浮于形式的象征性的开了几个宣讲会,应该说是玩手机会),当然手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竟然衍生出了智能手机这个奇葩,实在是出乎意料,估计也让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大跌眼镜,深深为之所困扰。严格来说这应该是乔布斯的错,他最早开发的iphone确实是将手机从通信工具变成了娱乐工具,在娱乐和通信行业这也许是个革命性的发明。在大学,学生们突然多出了很多空余时间,怎么办?时间毕竟还是要挨过去的,总不能睡觉吧,于是就玩手机,不少人将床与手机创造性的结合—躺在床上玩手机……大量的学习时间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这是何其的让人痛心啊!)。除此之外最大的敌人就是网络游戏和虚拟社区,先说网络游戏,很多人说网络游戏可以开发心智云云,在我看来就中国大学生的现状来说,网游有百害而无一益,它耗费了大学生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再说网络虚拟社区,这个东西直接使许多大学生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他们沉迷在诸如贴吧或其他各类论坛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学生。河海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学校也大差不离了。

再谈谈我们的家长,不得不说他们很有责任,学校主要承担的任务乃是教书(中小学校里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实现起来可以说是勉为其难,在这种集体环境下,人们只会变得机械,但是会更有效率,所以中国的中小学在教学的方面还是很有成果的),那么培育个人品格素质的地方只能在家里了。在家庭里,家长们又都是怎么教育的呢?事实上家长确实是在放纵是在溺爱。家长将学生当成了期货股票,当成了是一种投资。学生成绩不好,自然就对应股票大跌,股民们砸不了交易所,可家长可以打孩子。这样学生的素质自然就教育不起来。成绩好品德的学生自然就是品学兼优,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就会变得充满仇恨,他们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充满着仇恨,这样的畸形的人步入社会之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这个社会里的很多人,不仅仅是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有一个“邪恶的领导人”“少数别有用心分子”站出来,可以说结果将会非常可怕。

现代德国倾向为被看做已经与纳粹德国一点关系也没有了,现代德国看起来已经不可能再产生独裁政治,然而电影却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就算是像德国这样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依然还可能发生类似于第三帝国这样的悲剧,遑论中国。片中的德国学生和中国大学生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上很相似,他们也是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是在混日子。然而那位老师改变了一切,看得出来,我的同学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产生了共鸣,因为一切都与中国太像了,他们走的不过是我们在小学中学一直在走的老路。其实我个人还是喜欢这样的生活的。这样的生活毫无“技术含量”,十分简单,而我就是个简单的人。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3

一、 立足于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用伦理、文化和情感征服观众

在李安的一系列作品中不难发现,李安的创作跨越了国界,用全球化的目光来审视电影。他的影片无论是华语片还是西片,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无论是武侠片还是科幻片,主题总是在关注伦理、探讨人的情感问题,以永恒不变的爱,穿越古今、穿透东西文化的差异,以理解、宽容来描写文化或世俗之外的边缘人生。

李安善于从文化反思的层面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与代际关系。他自编自导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以家庭为主线,描写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

“家庭三部曲”中《推手》描写从北京来到美国的退休太极拳师朱师傅,原本想到美国颐养天年,尽享儿孙膝下承欢之乐,没想到到美国后,却遭遇了文化上的种种差异和尴尬。儿子是留美博士,娶的是一位洋媳妇,她自然不会说汉语,朱师傅又不懂英语,二人在语言上无法沟通,加上文化观念上的差异,这两个整日在家的人之间的矛盾自然就产生了。儿媳玛莎想成为一个知名作家,却因公公的到来一个月一个字也没写出来,种种的不和谐使玛莎催促丈夫晓生让朱师傅到老年公寓去住。在美国年老后到老年公寓去住对美国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事,对中国人而言,则是大逆不道的。与儿子、儿媳发生矛盾,朱师傅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到餐馆打工。这是本片的转折之处,也是东西方文化在养老这一问题上冲突的体现。后来他与重利忘义的餐馆老板发生冲突,被警察带到监狱。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反抗是多么的无力和渺小。影片的最后,他作出了妥协,搬进了老年公寓,偶尔也到儿子家去住。

《推手》中由郎雄扮演的70多岁高龄的老朱喜爱太极推手、气功、围棋、书法、京剧等国粹,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中国老人既不能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东方文化价值观,又不能像儿子朱晓生那样融入西方文化体系,那么在西方文明的世界里,他只能是一个边缘人”。[1]

《喜宴》中李安较为大胆地触及了同性恋这个敏感的社会话题。片中高伟同是一个在台湾长大,后到美国留学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同性恋者,有一个名叫塞门的同性恋人。高父高母是具有传统思想的中国老人,伟同为满足父母心愿,决定同大陆来的女孩顾威威假结婚,没想到在新婚之夜,两人假戏真作,并且威威还怀了身孕,塞门知道后异常生气,三人在饭桌上吵了起来,高父也因此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在1990年前后的美国,同性恋已被主流文化所接受,但对于国人而言却依然属离经叛道之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意识在一起必然会发生冲突和碰撞。其次影片的冲突还产生于东西方文化对婚礼的不同看法,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婚礼是结婚最重要的仪式,必须办得体面而隆重,西方人则认为结婚是个人的私事,该简则简。这些看似平常的冲突,则有力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使观众在戏剧性的冲突与宽容的平衡之中,体会李安含蓄而富有深意的表达。

《饮食男女》则将故事的叙事空间转移到了台湾。片中的朱师傅是中国烹饪大师,他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整日不辞劳苦地为三个女儿奔波忙碌,甚至连女儿的内衣裤也去洗。一家人靠一周一次的聚餐来联络感情,然而每次聚首都有意外发生,不是二女儿要搬出去住,就是三女儿要生孩子,或者就是大女儿要结婚,但最让家人震惊的是朱师傅宣布要同锦荣(大女儿的同学)结婚。在饭桌上提出的这诸多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与“饮食”密切相关,但不外乎“男女”二字,这与片名息息相关,“饮食”与“男女”也构成本片的两大线索。李安将本片的叙事背景由美国转换到了台湾本土,是因为有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更具历史传承性,将摄影机对准台湾,更能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以及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根源。东西方文化在这个家庭的成员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片中的大女儿朱家珍虽是一个基督教徒,却内化了最多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特征,该嫁人了,却拼命压抑自己的情欲,在穿着打扮以及与异性交往上,保守而矜持,这正是华夏社会“五千年性压抑”之产物,家珍因这种压抑已濒临病态边缘,好在李安是宽厚、善良的,他让家珍从自我压抑、自我封闭的泥潭中跳出来,让朱师傅娶了比自己年轻许多的锦荣,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这或许是李安“对中国文化的一点祝福”。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以家庭为切入点,来反映整个大干世界、芸芸众生,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已经成为其电影的一个标志特征,父权也一直是李安电影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尤其在他的华语电影“家庭三部曲”中,一直由郎雄扮演父亲形象。这一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中国传统化的人格化符码。比较这三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推手》中的父亲固执而不善变通,宁折不弯,导致他被带进警察局。《喜宴》中的父亲已经逐渐学会了妥协和变通,他接受了儿子同性恋的事实,承认了塞门的身份。《饮食男女》中的父亲则由原来的只为女儿活着,变为不仅为女儿活着,也要为自己活着。“三位父亲在三部影片中的不同遭遇和选择,则大可看成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不断面临挑战及其不断自我转化的‘现代启示录。”[2]

1997年的《冰风暴》李安选择了一位美国的父亲形象,他与中国的父亲有很多不同之处,相比之下他们是冷漠的,与妻子儿女无法达到沟通,代表了美国当时父亲的共同品质,他们对待家庭、对待妻儿并不像中国父亲那样有责任心,虽是失败的父亲,但家庭又是他们最终的归宿。李安把片中主人公追求“性解放”的生活同美国历史上的水门事件巧妙结合在一起,如果《饮食男女》是对一个家庭幽默的解构和重组的话,那么《冰风暴》已经提升到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途忧患的高度,所以美国很多影评人都视这部作品为李安描写家庭的极致之作。

《理智与情感》中的父亲显然一开始便去世了,只剩下几个女儿,但在那个以父权为主的年代,女儿们只能用自己的罗曼史去争取社会上的一席之地,设法让自己依附在一个父权的社会之下,片中的四个女性,都设法扮演父亲形象的某个角度,那个时代的英国文化特质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李安因此对其中人物的“理智”与“情感”把握得很到位。而在《与魔鬼共骑》中父权被主从关系取代了,因为那个时代主人比生父更重要,南北战争中作为德国后裔的托比本应帮助北军作战,但她却选择了捍卫主人的家园,加入了南方的游击队。李安首部武侠题材的影片《卧虎藏龙》中的大侠李慕白,也可视为另一种含义上的“父亲形象”,“她与玉蛟龙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视为一种变相的父女关系(当然还有师徒关系和隐含的情侣关系)”。[3]

李安影片中的东西方的父亲形象,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其作品中的中国父亲是具有代表性的,是生动而逼真的,且象征了中国人的生命哲学;相比之下,西片中的父亲形象,是虚的,不如中国父亲那么真实可感。尽管李安对中西文化的掌握已游刃有余,但东方文化的传统已深入骨髓,所以中国的父亲形象才能被他诠释得深刻而富有内涵,西方父亲的刻画则显得有些浅白。但总体而言,李安电影中的父亲形象承载、包含的内容非常深厚,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浓缩,是李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影片中的生动呈现。

武侠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产,他不同于日本的武士道和西方的骑士精神,他不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阶层,而是一种精神传统的产物。武侠电影在中国影坛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独特途径,中国人与武侠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张艺谋曾说过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如果说《卧虎藏龙》是李安武侠梦的实现的话,那么《英雄》《无极》《夜宴》便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武侠情怀在中国影坛的延伸。

在《卧虎藏龙》中李安继承了武侠电影大师胡金铭的“文侠”风格。他用细腻而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江湖的故事。这部影片改编自民国时期王度庐的武侠小说,讲述的是古代中国的侠义故事。但在李安的武侠世界里,不仅有剑道,更重要的还有心学,李安把二者融合得天衣无缝。李安与片中的大侠李慕白很像,攻心为本而非以暴制暴的制胜策略,也正显示出李安武侠精神的独到之处。经由《卧虎藏龙》,李安对中国古代传统的侠义精神、江湖义气有了新的、别样的解读,所以制片人邓建国称深具李安特色的《卧虎藏龙》是一部“武侠片中的武侠片”。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同性恋自古以来就存在,但一直是人们禁忌的话题,是与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在我国同性恋在任何时代都没有获得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认同。

用电影来讲述同性恋是需要足够的能力和勇气的。在李安电影中就有两部涉及同性恋题材,分别是1992年的《喜宴》和2005年的《断背山》。尤其是《断背山》的成功,“同志”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同性恋一直被人们所唾弃的时候,李安却以宽容的态度理解他们,他对同性恋的看法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观念,一切是以人性为基础。所以无论是《喜宴》还是《断背山》,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人文化”对爱情的同情和关怀。李安曾这样描述这两部影片:它们讲述的是不同的故事,《喜宴》是家庭伦理剧,最初是拍给台湾主流观众看的,在片中“同性爱”是一个问题,影片以此反省和检视传统礼教中的东西,而《断背山》讲的是一桩秘密的同性恋情,但其归根结底是个爱情故事,情与爱是影片的中心,同性恋因素比《喜宴》更强一些,性爱因素更突出。

《断背山》能如此成功,用李安的话说就是“爱能够穿越和穿透文化差异”,对于同性间的情感,他认为“当爱来的时候,异性之间的爱和同性之间的爱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影片中,李安对同性情感的表达拿捏得非常到位,对情感场面的控制是克制而抒情的,他希望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而不仅仅将其视为一部同性恋影片。

李安拍摄的电影,几乎每部都能获奖且能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归功于他把影片中的人文气息与商业元素结合得天衣无缝,游刃有余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既能跳开假大空的剧情,又避免了过分的艰涩难懂,把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完美结合起来,用文化奇观、世界性的视听文化,追求最大化的市场份额。

李安是一个很会用情感讲故事的高手,他强调电影的戏剧性,对剧本的驾驭能力非常强,能很好地做到“讲人”与“讲事”之间的平衡。常常站在全球的高度,立足于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李安的创作跨越了国界,他影片的主题都离不开“情感”二字,他用超越地域超越文化界限的博爱与宽容来表达思想。他认为“爱能够超越和穿透文化差异”,他从人类都能接受的情感高度出发,创作世界性的视听文本,在创作中自觉地力求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被尽可能多的观众所喜闻乐见,《卧虎藏龙》的美术指导叶锦添就指出,《卧虎藏龙》“追求西方电影中一直贯彻的严谨的世界性的阅读特质”。[4]其实,李安的每部作品都致力于跨越狭隘的地域性,而成为世界性的视听文本。正如李安自己所说:“不管西片、国片,我面对的是世界的观众,做西片我要到亚洲发,做国片要到西方去放。”[5]只有站在世界的高度,才能放眼全球,博得世界影迷的青睐,显然李安做到了这一点。

李安非常注重剧本的创作,其高超的驾驭剧本的能力在他早期自编自导的“家庭三部曲”中即已可见。同时,李安也非常注重同优秀作家、编剧的合作。《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等影片都特地邀请好机器(Good Machine)制作公司的创作者犹太编剧James Schamus,参与拍摄剧本的构思、加工和修改。《卧虎藏龙》剧本先由James Schamus改写成英文大纲,再由台湾著名女编剧王蕙玲执笔,最后由我国著名作家阿城过目才定稿。《断臂山》更是改编自普利策奖得主安妮·普罗克斯的同名小说,后由好莱坞的金牌编剧拉瑞·麦克莫特里和戴安娜·澳萨娜改编。有了好的剧本,影片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李安对电影技术的驾驭与他对电影的天赋,李安登上影坛的巅峰也是意料之中的。

二、 以独特的美学风格追求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文学理论上讲“文如其人”,在电影方面,也是“影如其人”。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李安最具中国文人的气质,细腻、严谨、温和、唯美、幽默的电影语言构成他独具魅力的美学风格。李安拍摄的电影中,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生冲突,正统观念与边缘人生不断发生碰撞,李安一直试图在这种冲突与碰撞中寻求电影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用李安式的中庸与包容来谱就电影的表达方式和美学风格。

李安拍摄的电影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原因之一,是他对细节与真实性的一丝不苟,他细腻而严谨的电影语言征服了世界影迷。在《喜宴》中,婚宴上伟同在众宾客的要求之下与威威亲吻之后,赛门趁众人不注意的时候,用手巾去擦伟同的嘴唇,这一细节刻画得非常精彩,不仅传神地表现出同性恋者微妙的心理,而且极富喜剧效果。《卧虎藏龙》中多次出现李慕白用剑或手指点玉蛟龙“玄关”的画面,李安用心良苦的设计在于引导观众明白李慕白一心想把玉蛟龙引入武当正统中来。《断背山》影片结尾,恩尼斯在杰克的房间里发现他们初识时各自穿的衬衫整齐地套在了同一个衣挂上。这一细节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他们意识到无论是异性之爱还是同性之爱,只要是真诚的,同样感人,同样值得尊敬和同情。

李安是一个很会用影像讲故事的人,他用唯美的视听语言构建了一个动感的影音世界。在《卧虎藏龙》中,李安展示的武侠世界并不同于一般武打片凸显技击的爆烈,片中优美如画的古典建筑群落,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飘逸的竹梢打斗,如鸟般的屋檐追逐,这些都让人耳目一新。《断背山》中粗犷辽阔的西部风光,壮美、苍郁的断背山,让观众在欣赏边缘人生的绝尘之恋时,领略了一番俄亥俄州的西部风情。李安电影中的音乐,犹如天籁之音,把其唯美的风格更是推向了极致。《卧虎藏龙》中如泣如诉的音乐,把古代中国豪侠义女的爱恨情仇挥洒得淋漓尽致。《断背山》中阿根廷音乐鬼才古斯塔瓦·桑塔米拉拉的配乐以清新的吉他和弦及提琴协奏,筑起了一个与大山的自然风光相辉映的音乐世界,以轻柔的音调来渲染两个外貌刚强男子细腻的内心,在行云流水的乐声中,他们相遇,相爱,告别,惦念重聚,超越生死……

李安拍摄的电影中有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时时流露出一种文人式的幽默。“表达了他对生活细腻而深入的观察,折射出李安宽容、温和的士大夫襟怀。”[6]这种幽默是通过电影特有的声画手段来完成的,如《饮食男女》中锦荣的母亲第一次出场时,影片配以夸张的无声源音乐,不仅符合该人物夸张的个性,而且极具幽默意味。《喜宴》结尾,高老先生在接受机场人员检查时,高高举起了双手,这与“投降”的姿势很相像,李安幽默、含蓄地表达出高父对儿子做出的妥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的对抗中作出的让步形象的表达。

李安的美学成就在于他展现了一种理智和情感、东方与西方碰撞交汇中的生命体验,在追求细腻、严谨、唯美、幽默、温和的同时,演化为从容、质朴的叙事风格和独特的审美品质,并从中追求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商业性,电影也被称为“最昂贵的艺术”,能把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很好的导演并不多,而李安就是其中的姣姣者,他把电影的商业性与人文气质结合得恰到好处,使其影片更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推手》的成本仅为50万美元,仅用了24天拍摄,而其票房则是成本的几十倍,并在当年的金马奖评选中,共获9项提名,最终赢得三项大奖。评论认为《喜宴》“是一部用艺术包装的商业电影,而不是其它。商业卖点是编导苦心经营的根本,因此在人物设置、情节走向、主题与风格上都以满足大多数观众的集体价值取向为依据”。[7]它的成本也仅为75万美元,而收益却高达3350多万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43倍之多;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无数,并获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饮食男女》被认为是“家庭三部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作品。后来的《卧虎藏龙》《断背山》则使李安的电影事业再一次达到高峰,票房都超过1亿美元,高居北美票房榜首,更使使李安梦圆奥斯卡。尤其是《断背山》成为各大电影节上最大的赢家,李安也因此获得了象征导演最高荣誉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自电影问世以来,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一直深深困扰着无数电影人,也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和讨论。而李安却用儒家的中庸之道化解了这一矛盾,使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和谐”的境界。正如有评论指出,“李安电影的精神实质,所在是极强烈的商业责任心和有限度的艺术家的责任感这两者的混合”。[8]

李安学贯中西,双重的文化体验,使他更能把东西方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李安自幼在台湾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在美国接受的长达十年之久的高等教育,使他对中西方文化都深谙于心,对东西方观众的欣赏品味了然于心,故能自由地行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

李安擅长在电影中展示独特的文化奇观,与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新民俗”电影相比,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奇观显得更真实、更平和、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喜宴》叙事上的切入点是一对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举办的中式婚礼。对外国观众而言,中国人的婚俗显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奇观意味,李安在片中一一展示的新娘子吃莲子汤、童男踩婚床、客人千方百计向新郎灌酒、亲朋好友闹洞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婚俗,必会令外国观众感到新奇、有趣。对中国观众而言,在千里之外的美国举办的中国式婚礼同样会使他们好奇。另外影片还涉及了同性恋这一敏感而热门的话题,从而使该片有了多重奇观和多重卖点。《饮食男女》则将中国烹饪文化搬上银幕,《卧虎藏龙》中将古代江湖恩怨、儿女情仇等诗意化地表达出来:武当奇峰、竹梢打斗、飞檐走壁……就连打斗也被赋予舞蹈化,从而别具风情,使中外观众耳目一新。《断背山》不仅以同性恋这个敏感的话题为题材,更是把故事背景设置在风光秀丽的美国西部俄亥俄州,来展示两个西部牛仔情深意切、缱绻决绝的爱情故事,这不仅打破了东西方观众对西部片原有的认识,更使人们用全新的目光来审视西部牛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期待和窥探的欲望。

同时,李安又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客观地揭示双方的不足,提倡两种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故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二者之间。因此,李安的影片不仅能在本土高奏凯歌,也能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

结语

在中西方双重文化体验方面,李安与近代作家林语堂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经历两种文化的熏陶,都学贯中西,在东西方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安早已跳离台湾新生代导演的行列,跻身于国际大导演的行列,更多的评论称他为好莱坞的华人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中深厚的人文积淀更多地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谙熟,得益于他背后强大文化背景的支持。李安从“外人”的角度和边缘性格来描绘美国,力图摆脱好莱坞文化权力中心的干扰,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去蚕食好莱坞文化霸权并刻意与主流价值保持距离。这方面李安与科波拉有很多相似之处,科波拉的《教父》《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等都站在“他者”的高度对美国文化及其二战进行深入的洞悉,二人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正如中国有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安电影给美国人提供了一面镜子,帮助他们重视认识“熟悉的陌生人”。李安及其电影的成功使得李安也被当成一种现象来研究,即“李安现象”,它又被称为“旗袍文化”,即使从旧的而来,又可以成为现代服装,老的和新的结合成一体,这种思维反映到电影上就是“李安现象”。李安面对强大的好莱坞文化霸权,抱着他独有且坚定的文化立场,用自己的声音在世界影坛上说话。可以说,李安用他的成功为中国当代电影人指明了可能的航向。

参考文献:

[1]孙慰川.当代港台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138-141.

[2]伍静.在探索中走向世界:好莱坞华人电影发展探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29-33.

[3]袁玉琴.中国文化史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21-124.

[4]叶锦添.《卧虎藏龙》的点滴记录[J].香港电影双周刊,2003(533):19-30.

[5]吴冠军,谭政.我面对的是世界的观众:李安访谈寻[J].电影艺术,2001(2):17-18.

[6]袁玉琴,谢伯梁.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26-33.

[7]吴琼.李安:电影道场的修炼者[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53-60.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4

关键词:中国电影,民族文化,中西价值观

1 中国电影在文化传播上的现状

近几年, 华语电影主要以两种形式进军世界影坛。一类参加国际影展, 主要以较低成本的文艺片为主, 参展戛纳、柏林、威尼斯等世界各大电影节;另一类是依托好莱坞这一“电影工业世界中心”, 吸引西方制片公司投资拍摄商业片, 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例如《卧虎藏龙》、《英雄》等。有人评价《卧虎藏龙》几乎浓缩了西方人想象中“东方”的所有要素, 它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神秘、浪漫、优美、含蓄、古典的东方家园。而《英雄》也堪称一盘用无数中国符号装饰出来的精美点心 (黄维敏, 2003) 。

有许多学者担忧中国电影目前发展的趋势中有两种负面趋势, 一是趋“全球”而离传统之流, 二是所谓“文化奇观”之流。例如西方人能够马上被武侠片中精美的画面、服饰、民乐、武术所吸引, 但却很难理解东方人的含蓄内敛, 智与情。《卧虎藏龙》里的女子像是一个穿着中式旗袍的东方美人, 衣服下裹着的的确是一颗西方女子的灵魂。 (黄维敏, 2003) 我赞同这个观点, 因为这两派一方面偏离了电影应该揭示民族特色, 关注生存状态, 关怀生命本质这一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忽视跨文化交际冲突, 特别是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中西价值观的冲突。我认为这才是电影的本质任务。

北京师范大学史可扬教授犀利地指出:“至于中国特色、本土文化、民族审美, 已经日益退出中国电影话题范畴, 其结果, 区分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的标准只剩下了演员和肤色。”贾磊磊同样也担忧:“如果电影仅仅注重个体文化差异, 会强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分歧, 乃至抗衡、冲突, 起码会加剧不同文化之间原本存在的隔阂与对立, 这样不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延展。” (史可扬, 2011) 电影评论家钟惦棐也指出:“真实地反映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 就必然是民族的。电影其它艺术形式不同, 过分强调民族化有副作用。”

回顾中国电影百年, 我国已创作出产了7千余部影片, 我们可以把其国际传播的目标大致划分为如下几个时期:80年代以“宣传品”为主导;90年代以“作品”为主导;21世纪的“产品”、“票房至上”。中国电影无论在专业制作和商业价值方面还远不及欧美, 要制作出像《阿凡达》这类影片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探索。高科技是手段, 但它不是电影的全部更谈不上灵魂。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即中国电影在文化的传播和国家整体形象提升方面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么为何我们不思索如何让中国电影展现民族特色, 关怀人性, 反映中西文化冲突、对话与融合呢。这类题材恰恰最能体现出电影的灵魂, 能让中国电影走出去。

2 构建民族文化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入, 特别是后殖民主义环境下, 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是我们不断探讨和实践的迫切议题。著名美国后现代学者弗里德·里克杰姆逊认为:在后现代后殖民时期, 国家和民族并没有消亡, 因此, 一方面应当看到这个时期全球文化的趋同性, 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他指出, 后现代后殖民时期, 经济依赖是以文化依赖的形式出现的, 第三世界由于经济落后, 文化也位于非中心地位, 而第一世界由于强大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 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 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 处于边缘地带的第三世界则只能被动接受, 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 母语在流失, 文化在贬值, 价值观受到冲击。

因此, 我们亟需一种有效媒介来传承和传播母国文化。著名东方学家爱德华·萨伊德认为:“图像在当今社会已象征性地取得了一种支配权”。无可否认, 在今天影视传媒这种可视的符号图像和标识, 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威力不可替代。然而电影应如何反映民族文化, 如何体现民族特色、叙事方式、审美趋向等是每个文化群体所要探寻的。

3 借鉴电影《刮痧》成功案例提出未来文化传播思路

那么一个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即如何通过电影这门综合艺术重建另一种民族文化, 让它能够成为东西方共同消费的精神粮食?我们可以从一些成功的电影案例来找寻答案, 郑晓龙导演的电影《刮痧》便是其一。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时围绕“刮痧”事件发生的一系列跨文化交际冲突, 集中反映了中西方人权文化价值观的种种差异。而这些差异并非像中餐和西餐那般显而易见, 影片反映的差异是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即无意识的差异, 需要在一定的文化碰撞当中才显现得出来。例如思维方式、人际关系、法律观念、人权观念等。《刮痧》正是把这些差异通过曲折的故事线索串联了起来, 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第三空间”。第三空间的提出者是后殖民理论三剑客之一霍米·巴巴, 他认为“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自我与他者) , 而是之外的某物”。也就是说在后殖民时期, 某种文化身份的确立过程是永远接近于某一形象, 有永不能完成的过程。形象指的是本族文化或是异质文化文本。这个过程是一个永续的质疑、协商和妥协, 旧矛盾被消除了, 新的矛盾又产生了。

该影片在国内外不仅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价值以及颇高的影评, 更重要的是许多外国观众对故事很感兴趣, 产生强烈的共鸣。编剧王小平回忆该片在美国圣路易斯市放映时的场景:深情的场面, 你回头看你周围的观众, 不是热泪盈眶而是抽泣不止 (剧场内60%-70%都是美国观众) 。如果说《卧虎藏龙》在国外票房的成功源于“距离产生美”, 那《刮痧》的成功则是源于“文化产生感动”。所以国外观众才会对这种遥远的、有着巨大文化差异的文化产生了理解的愿望和兴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如下几条思路。

首先, 我认为要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应该落脚到中华文化传播,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不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在影片里“孙悟空”这个意向无论出现在游戏软件、神话故事, 还是玩具、法庭辩论中, 它一直贯穿电影情节始终。它寓意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或是中华魂, 时刻警醒着旅美人士即使生活在美国也要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重任, 让移民后代成为中华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继承者 (李馥辰, 2012) 。

其次, 导演对本族和异质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是电影成功的首要一步。《刮痧》导演郑晓龙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表象, 不同语言创造了不同的文字, 不同的文字衍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我们不想对一种文化厚此薄彼、评头论足, 我们会认为那是“不同”。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 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 比如亲情、家庭层面时, 则是相通的。”郑晓龙与其夫人常年旅居纽约, 他们曾做客《海外来风》谈了一些面对文化冲突的亲身体会。他说, 中西方爱孩子的方式虽然差异很大, 一个趋于溺爱, 一个设立专门的儿童福利局保护儿童权利, 但中西文化都关爱儿童。中医和西医依托的哲学思想不一样。中医基本是靠经验医学, 口耳相传, 建立在老庄哲学之上;而西方的哲学是实证论, 他的医学建立在解剖学之上。因此要拿西医解释中医的七经八脉、中医的气, 是怎么也解释不出来的, 要拿到法庭上说清楚, 再过多少年我觉得还是解释不出来。

再次, 电影服务于中西文化理解与传播, 也将引导和鼓励人们创建一个大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在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的文化熔炉中, 不同族群、不同类型、不同传统的文化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电影《刮痧》不仅成功地发掘出中西文化冲突, 把故事一步步推上高潮, 更重要的是在解决冲突上给东西方人提供了一条途径, 即通过不断探索自身文化身份, 回归母国文化, 反思文化差异, 最后双方妥协, 创建属于自己文化杂糅的“第三空间”。 (李馥辰, 2012) 。《刮痧》主人公大同一直在祖国文化和移民国文化之间彷徨迷惑, 当他挣扎着去实现美国梦, 想全盘接受美国文化时, 却发现骨子里的中国魂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事实上整个刮痧事件揭示的是一场艰难坎坷和潸然泪下的文化身份探寻之路。

本文回顾了中国电影发展现状, 提出电影在构建民族文化和传播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电影《刮痧》的成功在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让中国电影走出去应该落足于本族文化的传播;其次导演自身要对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异同有足够认识;再次电影所倡导的文化兼具两种文化的特色, 为迷茫探索文化认同的人们创建共同的心灵家园。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伊德.《东方学》绪论[Z].东方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2]黄维敏.图解文化与人造珍珠——解读武侠电影中的“东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11) .

[3]胡智峰, 张炜.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问题三思[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2 (3) .

[4]李馥辰.后殖民背景下对《刮痧》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再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 2012 (4) .

[5]刘立行.国家电影制度:政治、经济、文化、产业之理论与实务[M].正中书局.

[6]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伦敦的启示与中国体育的方向 篇5

《文化纵横》:这届伦敦奥运会,层出不穷的乌龙、误判和组织失误惹人非议。作为一个亲历过现场的媒体人,你对这一点怎么看?

王青雷:仅仅从整个奥运会的城市工作水准来说,伦敦跟举国办奥运的北京无法相比。伦敦只依靠其城市的力量来主办一届奥运会,所有的预算都要经过城市议会的层层审批,有些特别预算还要经过首相卡梅隆的特别审批。投入影响效果,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前10天时,安保公司居然向全世界宣布安保力量不足,只得调来一万多的军队。我在奥运会比赛结束的前一天前往温布利球场看男足决赛时,居然没有任何的指示牌告诉我应该如何入场,询问在场的一名志愿者,他想了十秒钟后对我说,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而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几乎是一个小电脑,他所有的信息都能储备,非常清楚能够给你提供什么。

另一个问题是错判和漏判,裁判来自于各个单向体育联合会,他们的执法水准占了重要因素。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各个单项联合会在这届奥运会之前审看场地时,对各方面的配套设施,包括裁判员的标准,都提出了指责、质疑和不满,直到整个奥运会结束的时候,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在奥运会结束前,在伦敦奥组委的全体内部会议上,几乎所有的单项联合会,都在指责奥运组委会:对基本要求的疏忽,才导致了裁判团的错漏。

《文化纵横》:这或许折射出中国和英国对待奥运的不同态度。北京奥运是一件举国关注的政治任务,因此我们在培训志愿者方面非常严格,绝对不能出差错。但伦敦奥运,是否国民的心态更为轻松?

王青雷:我提前20天到伦敦,目的是在伦敦观察英国社会,报道一届奥运会,一定要跟社会的各个层面去接触,要先了解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然后才知道这届奥运会发生的很多东西,跟这个国家的关联是什么?在奥运会离开幕还有8天的时候,除了塔桥上的奥运五环标志和牛津街上的各国国旗,我几乎感受不到这个城市对奥运会的兴奋和热情。那种北京距离奥运会1个月时就表现出的热切,在伦敦是看不到的。

我一开始也觉得他们是不是对奥运会不太认真?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我们不能出于自己对于奥运会的憧憬和冲动去理解英国人。伦敦奥运会的整个服务不是很好,这或许也有另外一种解读方式。在IBC,我们的新闻采访中心,整个楼道里面没有一张座椅。而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可能出现,甚至所有给文化纵横提供的水都是免费的,用餐也非常好。我认为这不是一个财力对比的问题,而在英国人的概念中,我以我的财力来办我的奥运会,不和其他人去比较。在中国办奥运会的时候,很多程序都是免费的,但是在英国不是,就是该付钱的一定要去付钱,他作为一个主办者并不大包大揽,而仅仅按照奥委会的标准去完成。如果说他抠的话,我觉得他抠的有道理,每一个纳税人交出来的税金去举办奥运会,奥组委没有挥霍的权力。

当然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好做直接的价值判断。但就英国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他有理由按照这样的理念和标准去执行。同时由于英国社会中,每一个人身处的境遇都比较好,他缺乏冲动和热情。即使不考虑北京奥运会在国家层面的支持力度,每一个人对奥运的热情也是发自内心的。对于英国人来说,保持自己既有的生活水准就已经很好了,缺乏社会发展的冲动和欲求,奥运会的各种不足,我认为跟它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文化纵横》:不过这也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了。那么举办奥运会,对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对上至国家认同的塑造、下至全民体育的发展,奥运对英国是否还有这种推动力?

王青雷:坦白地讲,我们和英国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这种差距感不在经济方面,伦敦的生活水准和中国一线城市差不多。相反,北京的市容更接近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伦敦反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都市,二者对生活的感受差异很大。我们驻地的楼下就有一条小河,每天下午一两点钟,能看到附近的孩子在里面玩赛艇。公园里也满是踢足球和打篮球的人群。这样的一种体育文化,是伦敦每天生活的必须。一个英国教授聊天却还跟我抱怨:现在英国孩子每天的锻炼时间太少了,只有3小时。

我在伦敦市政大楼门口,看到一个下班的人,西服里边穿的就是自行车赛车服,然后骑着自行车走了。它的群众体育基础,让你觉得英国拿20块金牌是应该的。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但却不是一个自行车运动强国。我们是用举国体制去培养几十个体育冠军。而英国是用最大的可能去为全民体育营造空间,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最终成为奥运会的参与者,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动理念。

像英国这样的国家,从人口来说是一个小国,但它在奥运会上的好成绩,来源于对大众体育和基层体育长期一以贯之的培养,政府提供给国民的是机会、氛围和环境,最终让国民从中成长起来。在我们的奥林匹克体育已经达到相当高的高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过来,更加重视大众体育?

《文化纵横》:英国的这一套机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王青雷:英国在自行车、足球这样的项目上,拥有大量的群众体育基础。伦敦一个城市就有5家英超球队,这意味着这个城市有能容纳5支英超球队的群众基础。当群众体育的这种理念和基础具备时,更为上层的竞技体育,才有切实的保障。它不仅关于体育人才,而且关于体育的经营机制如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首先是基础设施,像在北京这样的一个城市,校园作为体育场所的开放还是近两年的事情,更不要提大型运动场。我们能期望去工体踢球吗?当然,英国也不能人人去温布利球场踢球,但像温布利这样水准的球场有很多。第二,光有场地和基础设施,并不能够足以引起人们对体育的兴趣。我们的孩子由于受到这种上学和竞争的层层压力,没有谁敢于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玩”里面。而对英国人来说,“玩”是一种对技能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对体能和协调性的锻炼,也是通过集体协作,去建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判断自己的价值。真正能干好体育的人,他的专注力和毅力的要求都极强。

中国体育何处去?

《文化纵横》:这一次中国游泳队的成绩,使得孙杨、叶诗文成为本届奥运赛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新人,甚至又引起了一波西媒的质疑之声。最终这一胜利被证明为实力,游泳队的胜利,似乎体现出中国竞技运动的一些新特点。

王青雷:中国游泳运动的胜利,一方面与浙江省游泳项目的群众基础好有关。但这只是能出一个好运动员的基础,最关键还是在训练。当年刘翔的成功,就在于110米栏更取决于技术而不是体质。叶诗文和孙杨的胜利,更多源于专业训练水平的提升。孙杨能拿到游泳长距离1500米项目的冠军,是因为这个项目更为考验技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合理的体力分配、不同时段的动作控制要领都很重要。这些技术性因素来源于国外教练员的指导训练,我们在技术层面越来越与国际高手对接。另外一个因素是,妨碍一个专业运动员的最大因素是伤病。谁能够减少自己伤病的次数,谁就能延长体育寿命,取得更好的成绩。如何使得伤病不在高强度的比赛当中复发?这是对医疗技术和运动恢复技术的全面考验,目前全世界最好的这一技术在德国。这个时代,“刻苦训练”早已不是出成绩的唯一因素。大家都是天才,而天才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靠一系列的技术。

《文化纵横》:这种“科技为本”的训练模式,必然要求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这个保证运动资金投入的机制又是什么?

王青雷:这次中国能够在英国伦敦奥运会上取得海外历届奥运会当中最好的一次成绩,应理解为北京奥运会的延续。自从2001年我们获得申办权后,中国就开始在体育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就像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对西班牙足球运动的推动,让西班牙历史性地连续拿了两届欧洲杯冠军。巴西是下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国,这次的三大球,巴西拿了两个亚军一个冠军。一旦知道自己是下一届的主办国,他一定会在体育方面有大量的投入。体育现在已经是一个科技产业,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科技性元素。你必须要有这样的投入,才能够使运动员最终在体育赛场上有一个好结果。

现在每一届奥运会之后,大家都会看到,一个运动员和国家的利益划分纠纷。中国人总说国家培养了你,但国家培养我是为了让我去替国家争取一种荣誉,双方的付出是等量的。今天的中国财政,在国家怎么用资金,与公众的监督没有紧密关系。一来看不懂人大财政报告,二来民间不存在制约能力。这就使得即使国家把钱投入体育后看到了效果也存在利益分配的弊端。作为观众,你只看到了50块金牌,你没有看到其身后被牺牲掉的人群。而如果我们的体育机制从群众体育开始培养,那么一个人即使最终无法成为专业运动员,他依然有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根本。

《文化纵横》:这就涉及中国体育的选拔体制,到底是举国体制,还是群众体育?如今我们都认为要转向群众体育,但这其中的困难是什么?比如很多人认为,对贫困的农村孩子来说,走奥运竞技这条路,虽然有风险,但也是他能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王青雷:目前对农村孩子的选拔,靠的是道听途说、慧眼识珠的方式。其实在体育这个领域,天才是很难得的。像博尔特这样的人,100年可能就出这么一个。是去挖掘天才效率更高,还是给天才一个平台,让天才涌现出来效率更高?最终要靠的是体制的力量去挖掘天才,而不是靠个体的力量去发现天才。更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国家的体育要有长足的发展,靠的不是对天才发现,而是对全民素质的培养。一个运动员投入1000万,使他成才。不如用1000万建一个好的足球场,也许可以给10万人提供有效的体育活动空间。

目前改革中最难的,还是各地方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利益,在旧的这种体制当中,很多人以此为生。如果你的考核标准是在于能不能出运动员,能不能出奥运冠军,能不能出省内的冠军,自然而然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对官员的考核方式是大众体育推广,你的城市有多少个球场,有多少个公园,自然结果就会不同。

我觉得举国体制不可能一夜被打破,是一个需要去逐步探索的过程。足球、篮球、排球这些有商业化价值的项目已经走向了市场,但像射箭那样的项目,依然需要保留举国体制的方式。从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奥运会开始可以赚钱,这对于奥运会本身的推动是巨大的,没有人愿意赔钱去做一件事。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是不能回避商业的。

我们现在很多的项目,之所以没有一个市场发展的空间,是因为我们对商业运作方式不熟悉,而并不是说没有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现有的体制下,怎么让商业更好地去融入、去推动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这个项目,就应该躺在举国体制的床上睡觉。

每一个小的项目,比如拳击、柔道,只要有观众群的地方,就意味着有商业广告可以投入。你只是现在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两者之间的嫁接上。旧有的这种举国体制的突破点,在于以经济为刺激点,让体育运动不断循环发展。

《文化纵横》:但中国足球可以说是商业化失败的一个典型,失去了行政力量的推动,却又没有建立起商业化后自我造血的有效机制,反而成为了中国体育领域中水平最差的项目之一。

王青雷:第一要知道,即使是从原有的传统体制走到现在的商业体制,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平,其实要比传统体制下高。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第二,中国足球本身发展的水平,和世界存在着巨大差距,需要在低层级完成量变积累过程。不是说融入了商业的元素,足球水平就可能突然提高。英国老牌的俱乐部有90多年历史,我们的俱乐部只有十几年历史。一个项目的水平,跟你的人种、培养机制、长期以来对这项运动传统的尊重都有关系。

根本问题在于,中国足球真正职业化了吗?中国从未脱离中国足协。真正职业化的足球,应该由作为自治机构的职业联盟委员会来管理。在英国,足协只是一个负责处罚的公共裁判法庭,另外还负责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而中国的足协却是足球市场中最大的利益相关方,在任何一个场地的广告费用,60%以上最终归到中国足协的账户上。这些年的假球也说明,我们没有走上真正的职业化道路,很多俱乐部还不依靠足球本身来正常运转。许多大型企业一年的广告费是4000~5000万,与经营一个甲A足球队的花费相等。于是企业就做出了经营球队以获取广告效应的决策,但这些大型国企其实完全不在乎这个俱乐部是否盈利。真正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要以此为生,要靠买卖球员来赚钱。如果足球赚不赚钱不能成为问题,怎么能称它是职业化的足球?很多事情不是说我们走不到,而是走的路径和方式不对的,才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遥远。

奥运气质与大国心态

《文化纵横》: 除开制度问题,我们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奥运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其中展现出的主办国的审美趣味与国民气质。

王青雷:我这次去伦敦,带的任务是白岩松的开闭幕式解说和《奥运1+1》的奥运观察。在新闻频道做体育不完全以赛事为核心,它更关注的是和体育相关的社会视角。每一届奥运会,其实都是一个国家展示它的核心价值和各方面的成就的机会。而国内的媒体,也是抱着对一个国家文化、体制、思想全方位的观察和报道。

比如说开幕式,很多人都认为,若干年后回想,其实你只能记住个别奥运冠军,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则决定着这届奥运会能否成功的一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给了我一种不一样的一种启示,这种启示是我在过去的这20年当中,其他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所没有看到的东西。坦白说,作为创意产业领先世界的英国,这一点火仪式绝对称不上无与伦比。但整个开幕式有一种国家的气质:你在这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能够看到英国工业革命的辉煌与黑暗,能够看到憨豆的幽默,能够看到曾经批评女王的乐队歌手和歌曲,这是一个国家的胸怀,大部分国家在举办奥运会的开幕式时,一定要把自己最灿烂辉煌、最有文化内涵的一面展示出来。可是英国人会把这个国家历史进程当中最为深刻的那些变化,不论对错,全部真实地去展现出来。它给我们一个感受,英国人尊重历史的真实。作为一个媒体人我认为,整个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体现出胸怀与气魄,恰恰是很多国家,应该去学习和尊重的。

《文化纵横》:这说明英国人已同自己的历史和解,面对这些富争议的历史事件,并没有尖锐冲突和避讳心态。反观中国,这一次伦敦奥运会的气氛跟之前很不一样,很多反对的声音出来了。

王青雷: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大国心态的阶段。不同的声音能够出来,与微博这样技术性条件的出现有关。中国正处于一个逐步向大国心态转变的过程当中,甚至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而已。一个大国心态最重要的元素,一是各种不同意见的声音都能够出来;二是一个社会,应有一个基本统一的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社会最缺乏的东西。比如面对刘翔退赛这件事情,你会发现在中国社会只有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的对立。我们可以在共同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争论事情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观点。但如果你完全不在一个价值体系里,你怎么争论都没用。

比如在奥运这件事情上,觉得金牌最重要的人和觉得体育精神最重要是无法逃离问题的。我们必须建立在体育精神最重要这个共识上,再去讨论哪一种夺金方式最重要。这两年在政治领域里,喜欢用“误读”来描述西方对我们的态度。误读是指对方对你的信息掌握的不够真实、不够准确。但如果对方知道你、懂得你,但是不认同你,就不叫误读,而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产生的价值认同的问题。

我认为,在中国做新闻的价值是抬高社会的底线,然后不断碰触社会的上限,让公民对于一个社会的认识逐步递进。我们不能够老守在自己既有的价值体系里,我们现在的价值体系确实是有问题的,关键是在现有的体系上,你怎么去接轨和融合。主流文化对亚文化同样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大家的任务,还是寻找这个共同的基点。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6

关键词:运动员,全面发展,体育电影,铁血教练

在好莱坞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 各种类型的电影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有着种种不同的影响, 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各行各业, 我们也很难忽视体育与电影联姻所产生的体育电影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体育的解释是:“以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的重大事件和体育工作者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体育电影将或激烈或优雅的运动形式搬到了荧幕上, 使得具有不同情感体验的体育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铁血教练》 (又名《卡特教练》) 作为一部励志类的体育电影不仅在情感上给大家带来了冲击, 其中所蕴含的对教练员、运动员乃至整个社会的期望, 我们应从从中看到更加

1、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的启示

1.1、注重运动员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

在影片《铁血教练》中有一幕, 在踏上卡特教练的的训练场之前, 所有队员都签署了一份保证自己必须在球场上和课堂内同样努力并同样出色的合同。但在锦标赛即将到来的紧要关头,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所有队员学分成绩不达标, 卡特教练毅然用一把大铁锁将训练馆的大门紧锁, 将所有的球员赶到图书馆补课。此事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报道与球员的强烈反对。谁也不会想到卡特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为整座城市都在为这支不败的球队而疯狂, 每场比赛都座无虚席, 到处充斥着球队支持者们的尖叫声。

卡特教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强大压力但他并未为此屈服。在卡特看来, 赢得比赛固然重要, 但保证队员的文化课成绩, 为他们确定一个选择更为充分的未来同样重要。卡特教练在电影中向体育教练员们诠释了这样一个理念:体育运动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毅力、纪律和团队精神, 足够的学识成为了开展训练的必要条件。这部电影子所以让人信服是因为他改编自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在情理上更具说服力。这样的故事告诉教练员们:除了让运动员出人头地的比赛, 学校的教育塑造是指引运动员走上了正确人生之路的必要条件。

1.2、注重运动员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提升

在卡特教练的第一堂训练课上便向自己的球员要求用“Sir”来称呼彼此, 首先在行为细节上改变队员的习惯, 然后将自己提出的规矩分发给队员, 与队员在训练和学习上约法三章, 但在第一次会面时队员的不尊重甚至人身攻击触动了卡特教练, 正如他所说的一样, 只有球员的所有条件在达到要求标准之后才会教授篮球技巧, 不管是道德修养还是身体素质。

在球员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便骄傲自大, 在言语上羞辱对手, 而卡特教练在一次训练结束后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教育了自己的球员并告诉他们“Act like a champion”。不要侮辱自己喜爱的运动。电影也旁敲侧击的提到了关于种族歧视的问题, 在黑人球员用“Nigger” (黑鬼, 对黑种人的不尊重的称呼) 称呼彼此时引发了卡特强烈的不满。正如他所言, 自己连自己都不尊重怎谈让别人来尊重自己, 只有将社会责任始终担负在自己的肩上才能为这个社会所赞同。

1.3、注重挖掘运动员潜在意识与能力

每个运动员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只要教练员合理正确的指引, 运动员会从不同深度不同层次领悟到自己的潜能并不断奋斗。科鲁兹离队后跟其堂兄混迹街头, 做不法勾当, 曾浪子回头但因卡特教练的铁索而再次退出, 直至其堂兄毙命街头才明白卡特教练的谆谆教导, 于是毅然归队决心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运动员因为自身或者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原因不能对自己的将来以及自己的潜能有很深的了解, 作为教练在为人处事以及对运动员潜能把握上需要对运动员进行详细深入的把握与分析。片中感人至深的的是科鲁兹幡然醒悟后的一番话:“我们害怕的不是一无所有, 我们害怕的是我们无法估计的力量。”

对运动员的教育应是以人为本, 为运动员将来发展做好铺垫。球队精神核心的建立离不开球队的规则, 正如在社会中人不能离开法律的约束一样。队员巴特尔迟到时全队队员要一起接受惩罚, 这使得个人行为在集体中有所收放, 而莱尔为巴特尔辩解使得全队惩罚加罚一倍, 即使自己的儿子因办转学手续而迟到也要接受惩罚, 在一系列规则的实施与强压之下, 球员在潜移默化之中收到了规则的约束变得行为统一。队伍的整体气势与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无形之中球队渐入佳境, 尤其是在队员渐渐形成了规则来到让规则成为正如队员莱尔所说:“我们是一个团体, 一荣俱荣, 共进同退”。这使得运动员更加明白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角色, 而有更好的发展。

2、结语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7

1 “健康中国”战略概述

“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于2008年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并部署的一项工作理论。这一战略指出, 全面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平衡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途径。只有全面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水平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使我国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国际卫生发展的水平保持一致。

“健康中国”战略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该战略提出到2010年之间, 中国应该建立起完善、全面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体系, 城乡居民都应该享有良好的医疗基本保障;第二阶段是截止到2015年度, 中国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应该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在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 我国的该项事业的发展水平应该处于前列;第三阶段为截止到2020年度,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医疗服务水平应该争取赶超发达国家。同时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导下, 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素质水平应该得到全面的提升, 其中包括人均寿命期望值、新生婴儿以及产妇的死亡率、传染疾病以及重大慢性疾病的控制率都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指标。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主要包括9项行动计划, 其中涵盖了疾病控制与预防的各项计划、传染性疾病控制与预防的计划、母婴安全计划、烟草控制计划、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计划、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的运动计划、发展我国传统中医药行业的计划以及保证我国居民的饮食安全与卫生的计划等等。

可以说“健康中国”战略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与服务事业发展, 提高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理论指导。

2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状态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能够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生活的积极作用。同时体育运动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竞技水平, 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阳光体育最基本的特征为“动”, 但是这种“动”不是随意的动, 而是要通过大脑的支配, 完成特定的动作。可以说, 体育不能脱离运动而存在, 阳光体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完成基本的身体锻炼。

从结构角度出发, 可以将阳光体育看作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物质方面包括体育项目的资料、运动环境、运动设备、运行场所以及所要应用的相关体育物品。精神方面包括各项比赛的规章制度、运动人员的行为规范、体育思想、价值观念、娱乐的方式以及体育精神面貌等内容。综合来说, 可以将阳光体育的特征总结为3点:一是阳光体育是一种以通过肢体活动进行锻炼的运动方式;二是阳光体育的开展主要针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在校学生;三是阳光体育工程浩大, 能够起到提高全民体育素质的目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阳光体育虽然得以发展, 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从4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 导致阳光体育事业无法进一步开展。调查显示, 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的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的发育情况明显好转, 营养不良现象的检出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水平却明显下降。力量素质连续10年呈下降趋势, 耐力素质更是在连续20年内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首先,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 学生长期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导致其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过短。在升学、课业等因素的压力之下,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逐渐降低。其次, 为了延长上课时间, 很多教师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为学生展开教学, 大大减少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时间。

二是高校体育资源不足, 这种不足体现在师资力量上和运动设施上。从师资力量上来看,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还存在着传统观念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只是按照以往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教学, 没有花费时间研究新的教学形式、学习新的知识, 导致其教学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从运动设施上来看, 近年来, 高校持续扩招, 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而很多高校没有根据学生的数量购置相应的体育器材, 导致体育设备匮乏。另外, 很多高校存在忽视体育教学的现象, 导致体育方面投资不足, 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三是教学的内容缺乏实用性。目前, 高校的体育教学多以基础教学为主, 忽略了教学与学生终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的编排上, 虽然很好的体现了继承性和稳定性, 但缺乏创新思想,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造成了体育教学实用性较差的现象出现。

四是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目前, 很多高校已经将体育教学设定为选修的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使教学形式有了一定的转变, 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的现象。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 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和示范, 甚至将时间浪费在学生的管理上, 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由于体育课的课时较少, 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已经将前期所学的知识遗忘, 因此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不仅浪费了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水平。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各个高校虽然对阳光体育的概念有些了解, 在体育教学中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必须充分明确阳光体育与学生终身建设之间的关系, 使阳光体育教学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3 “健康中国”战略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健康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主题, 人类对于健康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目前,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 认识到了健康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健康中国”作为新时期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概念, 其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3 . 1 在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时要树立“健康为本”的意识

将健康作为根本目标, 为实现健康目标而付出努力。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要根据现代健康观念的要求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其体质情况, 制定出完善的健康测试标准,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健康干预, 全面提升其身体素质。各个高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 可以借鉴“健康中国”中的相关理念, 准确判断评估需求、确定出优先项目、完成具体目标的制定、制定出详细的干预策略、准确的实施干预、完成对结果的评定。通过具体工作的实施, 不仅提高了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性, 也提高了其实用性。如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国开展了亿万学生冬季长跑云顶, 该项体育运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耐力,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积极的干预, 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3 . 2 高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要树立生活化的意识

体育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想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必须为其制定详细的体育运动方案, 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通过开展多种体育活动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为学生创建优质的体育文化环境, 完善体育资源的配置, 激发其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也要从生活中积累教学的素材, 并将这些素材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将体育运动中的生活化特征更好的展现出来,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 . 3 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调查显示, 高校学生普遍对体育运动有着很高的兴趣, 但是在校期间运动时间有限, 再加上很多体育项目不适合学生, 导致学生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因此, 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增强其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加强自身体育道德的建设。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 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运动上的指导, 还要使其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 掌握运动的意义, 以便于从根本上唤醒学生的体育意识。由于体育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制定出长期的计划, 使学生能够阶段性的取得进步, 不断的提升其运动热情。

3 . 4 高校要与家庭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只有不间断的进行体育锻炼, 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因此高校要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 使其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与学生一同完成体育锻炼, 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此过程中, 高校要搭建其交流的平台, 通过这一平台完成与家长的交流, 将学生的情况告知家长, 同时听取家长的反馈信息。调查显示, 大部分家长对阳光体育的内容不够了解, 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高校在与家长建立沟通的同时, 还要将阳光体育的内容和内涵完整的告知家长, 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阳光体育的活动中来。由于体育运动具有生活化的特征, 学生在学校之外的锻炼也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不仅能够使学生家长对阳光体育的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 也能间接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 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 . 5 高校要树立起合作的意识

由于阳光体育运动中包含的内容较多, 高校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完成阳光体育项目, 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合作, 使阳光体育项目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政府的领导下, 与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制定出完善的会议制度, 使阳光体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为了得到技术上的支持, 高校还要与体制监测部门、器材营销部门取得联系, 以便于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更大的动力。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项目, 必须具备理论上的支持, 因此, 高校还要积极的进行宣传, 加强大众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 使阳光体育运动能够顺利的开展。

总之, 在健康中国理念的引导之下, 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有了新的理解。但在运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高校还应注意一系列的问题, 使运动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 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4 结语

随着生活观念的不断更新, 健康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健康中国”的理念也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理念。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能够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生活的积极作用。在“健康中国”的理念的引导下, 高校要树立“健康为本”的意识, 使体育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并与家庭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树立起合作的意识, 使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摘要:青少年是保证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因此, 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至关重要。我国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经过不断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但是其中仍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理论指导, 有利于改变目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缓慢、效果不佳的状况, 文中对“健康中国”战略以及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目前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重点讨论了“健康中国”战略对于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关键词:健康中国,高校阳光体育,启示

参考文献

[1]蔡云楠, 谷春军.全民健身战略下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思考[J].规师, 2015 (7) :5-10.

[2]鲁骁.学校体育对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优势与不足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 :107-110.

[3]朱富明, 冉强辉, 张业安.中学体育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上海市20所中学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 :495-501.

[4]于健.高校体育构建心理健康目标实现机制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 2015 (13) :176-178.

[5]王利红.刍议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J].科技风, 2014 (22) :184.

[6]李琴, 苏利群.基于体育三大领域发展态势探讨中国体育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 (6) :53-57.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8

1 中西方对奥运会理解的差异

1.1 中西方对奥运会体育项目理解的差异

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和地理文化差异,在体育项目上中西方在对“体育项目”理解上的差异。从传统文化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注重神韵、内涵、和谐等,而西方体育则提倡竞争、惊险、征服等。所以中国人讲“中庸之道”点到为止,中国摔跤胜负以倒地为评判的标准,而西方人讲彻底的征服,以双肩着地为判定胜负的标准。

究其原因,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儒家的安贫乐道和保守,惯性思维方法和缺乏开放的意识的社会心理。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因此,对形成文化观念影响巨大的自然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我们既不能加于夸大,也不能过于缩小,既不能过于强调,也不能随意忽视,而应该客观、公正。

1.2 中西方运动员对奥运会比赛理解的差异

我国运动员从事这项运动更多是为了谋生,而西方人完全因为兴趣使然,是以征服对手显示自身强大为动机,故而双方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状态就不一样。有人提出“为什么比赛时中国运动员如处于守势时得分机率就高,相反就小得多”的问题,解释道:“因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中国人更善于抽象思维,而西方人善于具象思维,中国人注重宏观而西方人更强调细节,中国人强调和谐包容,西方人强调竞争,优胜劣汰。”中国人是在和谐中抗争,西方人是在抗争中寻求秩序。

1.3 中西方对奥林匹克精神理解的差异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首先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才有对奥林匹克的热爱。国际摔联主席曾用四个字称赞我们农大奥运场馆“无与伦比”,更有西方媒体评论说道:“让我们暂且忘记鸟巢,水立方,把目光投向摔跤馆!”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的影响,也正是每个人心中那份爱国情感使我们给世界呈现出这盛大的宴会。而西方人则是出于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喜爱而参与到奥林匹克工作中来的。过去我们更是简单地认为奥林匹克就是拿金牌,而西方人把它看作是一个大的聚会。”

2 中西方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中西体育价值观

2.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体育价值观

2.1.1 缺乏竞争性的体育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融会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化、教育思想中,并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中国传统体育淡化竞争,更多地反映在个体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炼上,因此,中国人的个体竞争受到压抑。“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把人们伦理生活置于物质生活之上,把伦理原则和人们的物质利益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实用价值,这种传统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在传统体育中,竞争与胜负占居次要地位,使得体育最为核心的竞争特征遭到弱化。修身养性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被放在首要地位。同样反映在体育价值观中,如在武术技艺的传授过程中,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练武必先修德。一方面强调修己,在道德方面塑造自己;另一方面则强调治人,要求能“便于四方”,“见危受命”,在政治上谋进取,即学而优则仕。

2.1.2 体育的工具性价值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其主旨精神或其旋转的轴心,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由于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具体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整体性中,使得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人在社会中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人格出现,去改造一切。相反,总是被动地接受某种盲目力量的驱使,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与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与非、善与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的影响极大。在中国体育文化中是以和为贵,要求机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则健,不和则病”,要求把机体各部分、生命各功能调整锻炼到最佳的和谐之中,不主张部分各功能脱离整体的独立发展和竞争,更反对因此而干扰、破坏“和”。很少有对抗性的活动。正是这样,体育的竞争价值不突出,因而,过分剧烈带有损伤性的运动项目自然进入不了人们的视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重文轻武重德轻技,重群体价值,轻个人需要。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养生学理论和实践在赢得正统文化的认可和支持下,得到了充分发展。中国的养生学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其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颇具科学意义。但是,养生的实践又呈现出极为保守的一面。它虽然强调动静结合,实际上是以静为主,通过调气、调息来达到养心、养神、养身的目的。这种养生形式符合儒家传统文化中“克己”的需求。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上取守势,做到“清心寡欲”,将修身与修德统一起来,但却忽略了积极的肢体运动。

2.1.3 着重体育的现实价值

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际,执著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理论思辨的轻视也有不可否认的狭隘一面,在造就了有效的人生哲学和先期发达的实用技术的同时,也阻碍了思辨理性的发展和理论科学的进步。而追求稳定不求变化也养成了中国人在稳重的同时不思进取、知足常乐的惰性限制了竞争与冒险,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民族生存发展中蓬蓬勃勃的活力。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现方式上,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项目为主,如礼射、投壶、棋牌等;而对抗性的、竞争性强的、集体性的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开展较少,也难以流行。许多风靡一时的运动项目,始终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对抗性竞技制度。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的特点。一方面这种形式的体育价值追求限制了中国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古代有影响的中国体育形式,真正流传下来具有世界影响的并不多,特别是在现代体育项目中,很难找到中国体育项目的影子;另一方面,中国体育在保证人们追求健康、安宁的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使不同的体育形式能够源远流长,成为了中国人几千年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

2.1.4 体育的从属地位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倚。以至从“爱人”的角度出发,首先做到“调内调神养心,修身养性”;到“调外非动”、“非利”、“凡人行事,有当于理义,其心必畅然自得;悖于理义,心气必沮丧自失”,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理想化色彩。体育毕竟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又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这一点恰恰与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合拍。中国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色。儒家文化强调文化意境,更多地注重艺术性。八卦、太极、形意中的意境强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意境”表现的一种反映,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映,使中国武术形成了有别异国文化的民族性。正因为如此,外国运动员在没有了解中国文化之前,很难掌握中国武术的精髓,一般情况下只是机械的套路模仿。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视实际操作。

2.2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西方体育价值观

2.2.1 体育服务于人的价值

作为西方体育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社会,是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宰,人可以改造和征服自然世界,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地得到发展。不管古希腊精神的成因何其深沉,但这种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却在西方社会世代传承,即使是中世纪宗教的淫威也没有使其泯灭,西方人保持了先前富有生气的生活方式,竞技运动始终得到了较好发展。而希腊加上海洋文化的独特影响,使其精神世界,表现出勇于开拓、敢于进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从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

2.2.2 体育中的宗教因素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的作用。西方宗教中主要是基督教,其教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主张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体育活动存在的最根本的在于对人的肯定,而宗教的本质却恰恰就是在要否定“人”而肯定“神”的地位的,否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和尊严来肯定神的地位和尊严。这样宗教自然也就否定了体育存在的根本前提,因而就谈不上有什么人格尊严了。但是古希腊宗教特有的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样,古希腊竞技不仅意味着对雄踞奥林匹亚山顶诸神的献祭和取悦,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人在按照高度理想化的自身形象和能力构筑神的形象的同时,又反过来以这些人格化的神为模式来塑造人本身,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理上积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层从个性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体育风尚。

2.2.3 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有形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是扩张的、外化的。通过个人奋斗来取得自我的成功,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西方的观念中,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因而,体现西方体育文化的外向型特征。西方是从个人出发来立论,所以个人与集体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

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人性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也是在这场文化变异中被他们内心的炽热的竞技追求轰轰烈烈地推向近代。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以及体育的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在体育文化中,充分肯定运动员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如西方体育世界的球星文化,将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到了极致。

2.2.4 强调多元的体育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和第三帝国都不过是些松散的集合体。新兴的资产阶级鼓吹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以民主、自由为武器从封建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他们从原罪的理论出发,认为权力对人性有腐蚀作用,反对权力过分集中,主张实行分权和制衡。因此,多党议会制在欧美国家甚为流行。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充分反映这一特征。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时在人们选择运用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色。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而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正如前所述,突出个人价值的同时,也重视团队力量和对他人的包容。可以看出,在西方体育占主流的世界体育中,也能看到东方体育文化和运动项目的身影。

3 从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看中国体育发展趋向

3.1 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观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地域坐标

3.1.1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体育发展的需求

现代社会,由于运动不足导致了多种“文明病”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适、病痛甚至死亡。因而,人们求助于体育活动,希望重新寻找回生命的活力。现代社会强烈的竞争压力,使人们的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由此而产生的心力疲惫、焦虑等症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以及离、退休后,人们普遍出现的失落感等。为此,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寻找生活的平衡点。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人们获得了身心愉悦的感受。身心愉悦也是一种需要,它代表参与运动的人们对于体育需要的满足感受。现代社会竞争使劳动者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的巨大压力。在生存竞争中,高度紧张使得劳动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疾病增加,尤其在心理方面。人们不能从劳动中充分体验快乐,造成心理失衡。休闲体育可以使身心和谐统一。身心和谐统一,其实就是身体活动本身与人的心情愉悦相互协调。休闲活动产生愉悦的心情,而愉悦的心情又反过来巩固身体的健康。在休闲体育运动中,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且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不必肩负成败胜负的责任,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能上都不存在任何压力。人们可以在闲暇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活动的项目、方式、时间,依据自己的意志和想法,自由自主、轻松愉快地从事身体活动或观赏休闲体育活动,从而忘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痛苦,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解放、自由和快乐感。缓解人们的心理疲劳和精神压力,从而维护人的身心健康。

3.1.2 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现实需求

人的价值突显既是体育的目的,也是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进入20世纪以来,发达社会的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技术性及体制性的转变降低了生产领域中的自发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的不断丰裕,大众生活在基本需要方面的匮乏状况也已明显改变,能否生存的忧虑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转化为怎样生活的问题,经济因素对整个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它肯定了个人、群体乃至整个人类在经济领域以外的生存选择空间的扩大,从而彰显出文化领域在当代社会中的自主性,同时伴随着它对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作用的提升。从这个角度分析,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文化领域的需求及文化价值的提升,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无论是风靡于西方国家的休闲运动,还是在世界拥有亿万观众的竞技运动,其总是与社会发展的创造的巨大财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积极价值,客观上为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体育不仅成为人们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更是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3.1.3 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世纪之交的竞技体育已经进入一个体育和体育人有国家、无国界的全球化新时代,体育资源的国际化将继续成为21世纪的潮流,并继续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民族化、地域化是前工业社会中体育活动的主要特色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各国体育之间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体现出强烈的同一化倾向。不仅世界性和国际、洲际性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而且它们与各国的体育赛事越来越紧密地形成为一个层次分明、层层衔接的整体。与此同时,那些没有被纳入现代国际竞赛体系的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只在较小范围内流行的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正在因被边缘化而迅速衰落。

3.2 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体育的历史定位

3.2.1 社会发展的休闲化趋势

休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自由、快乐、承担社会责任”,是21世纪的人类的休闲价值观念。让我们在休闲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享受休闲去设计生活的蓝图。休闲体育主要是以娱乐、健身为主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愉悦、宽松,休闲体育活动没有竞技体育那样专业,运动时间和强度均由自己控制,轻松、随意,这样的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体味休闲体育无穷的乐趣,又能锻炼身体,也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具有丰富、自由度大、随意性强、趣味性高、参与面广等基本特点。人们主动地、愉快地从事某种身体活动,以达到自我实现、满足个人愿望等目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休闲也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来两个变化:第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人们也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会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体现出来。

3.2.2 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协调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体育界明确提出了“三个协调发展”的思路,即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与教育、文化等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协调是一个过程,是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是从旧的平衡过渡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竞技体育无限性超前发展,远远地走在全民健身的前面,使其在整个社会体育中处于先导作用。长期以来,领导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广大体育工作者受这种体育环境的影响,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强调以竞技体育为重,忽视了群众体育工作。因此,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全民健身的超前发展都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为此必须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规划的关系,坚决克服目光短浅的短期行为,协调所要解决的是关系问题。要使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就要对竞技体育子系统和全民健身子系统内部的关系,竞技体育子系统、全民健身子系统与学校体育系统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系统与整个社会体育大系统的关系进行不断的调整,使之能够保持协同。还应以每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为约束条件,调整本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各自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整体的运筹和规划。

3.3 人文关怀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

3.3.1“以人为本”将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个人价值的实现。如果人人都能解放心灵,发展个性,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社会整体也必将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和希望。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创造个性充分发展的环境与条件,让人们多方面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世纪转换之时,中国体育应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进步说到底是作为历史行进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认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体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世纪的最高命题,其根本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体育自身的价值,其价值就在于使那些饱受文明重压肢体不能伸展的脑力劳动者们拣回日渐衰落的肉体力度,摆脱了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地限于“工具”的局限性,工具的价值取向弱化,人本价值取向强化。这一趋势已在目前发生着变化中显露端倪。健康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新世纪的体育事业将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体育价值观念的变革。体育以人为本,是新世纪体育要弘扬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新世纪的体育发展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当代主题,成为人、社会和体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动力。

3.3.2 老龄化社会对体育发展的需求

中国属于老龄化后来居上的国家,据统计1997年我国老龄人口已达到7%,而中国老龄人口到2010年预计达到10.1%,到2020年预计达到14%。我国老龄人口由7%发展到14%仅用了23年的时间。“老吾老及人之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老年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健康问题。因此,要重视老年人的体质和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强调全社会必须关注老年人体育,加快老年人体育设施的建设,公共体育场所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4 结论与建议

1.中西方体育价值观是两种不同体育文化的集中体现,要深入探讨体育价值观,有必要通过体育文化视角,探讨体育文化的思想基础、宗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从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与集体在体育文化中的表现等方面挖掘体育价值观的特点。

2.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存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体育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目标和标准以及实现途径和制约机制等现实操作层面。因而在表现形态上会有所不同,这是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冲突的根源,但中西方体育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融合,因而对中国体育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在认识中西方体育价值观时,既要看到二者冲突的一面,也要探寻相互融合的一面。

3.体育价值观也不是孤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价值观将影响我国体育的发展。因此,在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重视人们的主体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正视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以实现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 现代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和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好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人为本”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个体的关怀的基本理念,在此理念的观照下,中国体育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使新世纪体育理念能够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4,176.

[2]杨秀丽,李淼焱,毛惠媛.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与西方休闲价值观[J].沈阳大学学报,2004,(6):67-69.

[3]杨国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当前体育观念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南京),1988,9(4):24-26.

[4]徐维克.中西体育传统价值特征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2(4):41-42.

[5]熊志冲.心灵的慰藉与人格意识的欢乐[J].体育与科学(南京),1989,10(5):1-5.

[6]周西宽,胡小明.体育文化研究与体育观念的更新[J].体育与科学(南京),1987,(1):5-7.

[7]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202-210.

[8]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4-360.

[9]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5:63.

[10]冯承柏.西方文化精义[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9:4-5.

[11]马铁.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9-13.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篇9

关键词:宏观叙事,个体话语,文本映射,悲剧美学

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创作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 被认为是顺应世界体育盛会的适时之作。电影选取中国历史上参与奥运盛会的第一人刘长春, 讲述了这位传奇的英雄是如何突破日军封锁线, 站在第十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的故事。电影曾在体育界与影视界都刮起过一阵不小的旋风, 采用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体育电影作品也较为罕见, 最重要的是,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似乎为中国体育电影由宏观叙事到个体话语的转变, 提供了一条可供研究的探索之路。

中国体育电影在创作技巧与手法, 以及体育精神的展现方面, 基本采取“运动员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或者是“主人公身怀绝艺但个性孤僻, 需要组织的引导与规训, 使思想的进步成为夺冠的必要条件”的叙事模式。于是国家民族大义的宏观叙事成为影片主导, 人物创作变得刻板与老套, 体育真精神缺乏冲击力与感染力, 体育电影也成为政治的号角与意识形态宣扬的工具。《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部作品从表面看, 似乎仍旧遵循了传统体育电影的创作模式, 但深入研究便可发现, 它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宏观叙事的窠臼, 表达了个体话语诉说的欲望, 使体育精神的传达更加生动而富有人情味。

1 历史真实与角色扮演的文本映射

体育电影是以展现体育精神为核心, 围绕运动中的主体而展开的叙事。在《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部电影中, 历史真实与角色扮演正好形成强烈的文本映射, 刘长春孤军奋战奥运的故事是电影创作的基础, 演员李兆林特殊的表演背景完成对历史的重演和书写, 真实与艺术在电影中实现对话和问询, 讲述了一个人在国家民族大义重压下完成的体育挑战, 电影中个体话语得到充分展示。

世界电影历史上, 最能振奋人心的体育电影往往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如1980年由马丁•斯科塞斯创作的《愤怒的公牛》讲述的是拳王拉莫塔从成功到失败的一生;1981年的《火战车》剧本创作灵感是20世纪20年代两位青年短跑选手埃里克•利德尔与哈罗德•亚伯拉罕为参加奥运会刻苦锻炼最终获胜的故事等。当历史真实与电影创作重合, 体育电影中体现的励志、正义与救赎等效应会更加令人震撼。《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具有取材的现实性意义, 在此之前中国体育电影基本采取虚构的人物与故事情节, 展现的是意识形态主导的群体利益至上观念, 使得故事结构和立意苍白单薄, 主题空洞宏大, 从而让体育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发展始终不温不火, 流于表面。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真实与艺术的文本映射首先体现在创作题材的选取上。奥运是世界体育盛世, 也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体育梦, 选取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本身就带有再现那段激动人心历史的意味, 而一个中国人远赴重洋单刀赴会的壮烈情感和体育精神中积极参与拼搏的情感也是相吻合的。同时电影在进行改编时采取了删繁就简的叙事方式, 利用蒙太奇交叉剪接和时空转换, 将故事中刘长春参加奥运前后的人生经历重叠对比, 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所以电影创作以历史为依据, 采用围绕真人真事的传记片式手法, 将电影主人公刘长春形象塑造得尤为鲜明与个性独特。电影真实与艺术的文本映射体现在刘长春的扮演者李兆林身上, 这位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演员同时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 在中国体育电影演艺人才极度缺乏的情况下, 李兆林以精湛的演技和过硬的身体素质, 和历史上的刘长春完美重合, 达到形神皆似的审美效果, 这在中国体育电影中难能可贵。

2 由意志胜利到科学锻炼的转变

中外体育电影创作本质区别之一就是, 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西方体育电影体现的体育精神中, 科学锻炼与竞赛是体育的根本, 运动员们经过有计划的训练以及合理的饮食安排最终获胜, 所以西方体育电影中所呈现的竞技状态是理性的。中国体育电影创作中, 常忽略科学规律的合理性, 把体育竞技的胜利看作是思想意志的胜利, 一旦思想退步个人利益至上, 其训练效果也会退步, 而一旦思想进步团体利益至上, 在他人 (队友) 的帮助下, 其训练也会很快进步。这种以意志的转变决定胜负的论调一直存在于我国体育电影创作中, 尤其是“十七年”体育电影, 典型如《女篮五号》 (1957) 、《水上春秋》 (1959) 、《冰上姐妹》 (1959) 与《女跳水队员》 (1964) 等。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严肃探讨了体育科学训练重要性的作品。在电影开端, 刘长春在短跑中以低头奔跑的不科学动作战胜了日本选手, 但其德国教练语重心长告诉刘长春, 要想跑出好的成绩就必须改变他跑步的姿势,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刘长春没有听取德国教授的意见。在去美国洛杉矶的旅途中, 刘长春心系祖国, 为了取胜, 他在轮船的暴风雨中咬牙坚持锻炼, 又遭到随行教练宋君庭先生的强烈反对。到了比赛日, 自信的刘长春以为能凭借对祖国和民族的一腔热血赢得比赛, 但事实证明要赢得比赛光有意志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强健的体魄和科学的奔跑方式。最终在200米的小组预赛中, 刘长春主动提出要改变自己的热身方式和跑步姿势。由以上可以看出, 电影在叙事的过程中层层推进, 不断发生的事件累积使刘长春与观众都意识到, 奥林匹克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地方, 要想在竞技中获胜, 就必须合理安排积极训练, 用科学的方式获得胜利, 这亦是体育真精神的体现。

3 孤胆英雄式的悲剧美学

中国体育电影善于塑造群像, 特别是在需要团体互助的体育竞赛中。运动员们通过友爱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所展现的体育精神才能代表祖国和民族的荣光。这种创作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导致中国体育电影基本上是以获得胜利的喜剧结尾, 即便是没有夺冠, 团体的精神力量仍旧具有感召力。个体在这种荣誉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完成个体身份仪式的转换, 最终变成团体中的一员, 却失掉个体的个性与存在意义。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没有回避失败, 也不羞于表现失败。刘长春更像是西方体育电影中的孤胆英雄, 有种壮烈的悲剧美, 这种悲剧感能“净化”人的内心, 通过刘长春的奋斗, 反而激起对体育精神与奥运真义的追求。本片导演侯咏在谈及创作时曾言:“原剧本名是《他——代表中国》。看了原剧本以后我就觉得剧本名字不行, 于是我查资料反复思考, 把片名改成《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随后我就沿着这个题目的创作思路去思考这个片子该怎么做, 首先要紧紧抓住这个人的个性, 抓住他内心的原动力, 抓住他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电影中正如片名“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在表现刘长春参加奥运的征途中, 他始终是孤身一人, 没有团体来帮助他, 没有政府接纳他, 也没有人相信和理解他。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 刘长春还要遭受同学的误解与政治的孤立, 在他千辛万苦到达洛杉矶后, 国民政府和华侨组织又将他当成权力角逐的工具与手段。

这种将个人命运与梦想置于时代大背景下, 却最终身不由己无力抗争的创作方式, 体现了无情命运下人性的挣扎和个人心灵的闪光之处——即便刘长春历经千辛万苦, 也要站在比赛现场;即便失败过一次, 但仍旧还要站在起跑线上。也因此,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写了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脱离了群像感召的, 鲜活而又生动的个体。

4 类型之下的探索之路

中国体育电影不乏优秀作品, 如1934年孙瑜创作的《体育皇后》、1981年张暖忻创作的《沙鸥》等, 但就如其他电影类型一般, 体育电影始终未能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类型系统。中国体育电影仍旧停留在创作手法老套、叙事模式刻板、体育演员缺失、电影立意单薄等问题中。再加上体育电影常成为政治的代言与意识形态的表达工具, 导致其娱乐性不强, 久而久之体育电影便逐渐失去了它的生存市场, 其创作也变为体育盛会热潮之下的应景之作, 缺乏持续性和实际意义。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之所以称为中国体育电影的探索者, 一是因为他在某些方面逐渐靠近西方体育电影, 充分地展现了体育精神中的个体, 电影视角也由宏观叙事转移到个体话语表达, 但另一面, 电影也存在着中国体育电影较为普遍的创作问题。首先, 电影中除主人公刘长春以外, 其他配角人物都是扁平化形象, 缺少个性特征和矛盾冲突, 被简单设定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征途中的助推力, 如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老父亲、新婚燕尔送别丈夫的妻子、常将民族大义挂在嘴边的教授、受到感召的国外友人以及见风使舵的华侨等, 使电影创作深度不够, 无法挖掘更深层次的关于体育中人物命运的探讨。其次, 该片叙事较为松散, 沿袭中国体育电影一贯的创作方式, 将叙事的重心放在人物如何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意志力较量之上, 而对具体而科学的训练方式一笔带过, 即便在表现刘长春决定改变自己的热身方式和跑步姿势时, 也没有明确的训练计划, 而是用镜头特写刘长春的面孔和眼睛, 意图达到主旨的升华。最后, 在体育竞技的原动力上, 推动电影发展的不是人类体育竞技的欲望和本能, 而是国家存亡与危难。刘长春把跑步视作生命, 他热爱跑步, 但只凭借爱好他绝不可能远涉重洋到达洛杉矶, 克服重重困难参加开幕式。正是因为刘长春拒绝了日本伪满洲国派遣的命令, 又被当做是叛徒, 为了洗刷身上的耻辱, 他才会坚持到底。也因此这部作品和几乎所有中国体育电影一般,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是使命的感召。

5 结语

体育电影是传播体育精神的有效方式, 电影以其强大的艺术感召力, 征服着世界喜爱体育运动、期待体育艺术的人。随着世界各地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开展,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和竞技中来, 体育电影的创作是顺应时代变化, 是必不可少的。当西方体育电影以体育精神为核心, 写个体人的故事时, 中国的体育电影创作仍旧止步不前, 远远没有达到体育电影所具备的特征。《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或许不是最好的体育电影, 但它至少做出了一些尝试, 这种尝试逐渐向展示体育真精神作出努力, 中国体育电影或许可以借鉴一二。

参考文献

[1]郭学军.体育电影研究断想:《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及其他[J].大舞台, 2011 (1) .

[2]张新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讴歌[J].电影文学, 2011 (23) .

[3]刘智跃.论“十七年”体育影片的革命伦理叙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2 (6) .

[4]齐效成, 杨艳.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体育电影[J].电影文学, 2011 (13) .

上一篇:工艺确定下一篇:全程无缝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