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山区

2024-05-04

毕节山区(精选五篇)

毕节山区 篇1

境内的草场, 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带, 草场面积从比较零星、分散、小块到相对较大, 万亩以上的草场65.2%分布在威宁、赫章两县境内海拔2000~2900.6m地带, 其余的分布在各县海拔1600~2100m地带。全区共有草原面积675.06万亩, 涉及242个乡 (镇) 2737个村, 其中天然草地620.33万亩, 人工草地54.73万亩。

草地土壤类型, 划分为三个类型, 即西部高中山、高原黄棕壤、棕壤类型, 包括威宁县全部和赫章县西部;中部中中山、高中山黄壤、紫色土类型, 包括纳雍县全部, 毕节市和大方县 (含百里杜鹃管理区的两个乡) 大部, 织金县西南部;东部低中山、中中山黄壤、石灰土类型, 包括金沙县和黔西县 (含百里杜鹃管理区的两个乡) 全部, 织金县大部, 毕节市和大方县东北部的少部分地区。境内草地土层浅, 粘性重, 酸度大, 是制约天然草山草坡鲜草产量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毕节市野生牧草现状

在毕节地区各类草场中, 羊茅、知风草草坡草场, 画眉草、白草草坡草场, 野青茅、鹅冠草草坡草场, 五节芒、白茅草草坡草场, 菅草、野古草草坡草场, 雀麦、翻白草草坡草场为一等草场。草群质量优良的禾本科、豆科牧草占50%以上, 莎草科、菊科、杂草及灌木占30%, 草群利用率达60%, 鲜草产草量每亩400kg以上, 10000亩以上的大型草场进了等级评价:一等牧地占40%;二等牧地占35%;三等牧地占25%。毕节地区基本草原的牧草枯草期在3~6个月范围内, 随着海拔升高而增长;草场的质量和利用率, 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通过对草地进行评价, 为今后推行草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1.1 草场类型

境内天然草山草坡因形成条件不同, 植被演替阶段不一样, 使其具有多种类型。全区基本草原划分为草场型、草场亚型和草场组3级。其中草场型划分为草坡草场、灌丛草场和疏林草场三类;草场亚型划分为高原草场、高中山草场、中中山草场、低中山草场、丘陵草场等共11个类型;草场组3级按次生植物群落的优势品种划分为44个类型。全区已划定的675.06万亩草山草坡面积中, 草坡草场占79.36%、灌丛草场占11.82%、人工草场占8.82%。基本草原的类型的划分, 为今后改良时合理选择草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牧草种类

通过对全区天然草山草坡植被资源进行了调查, 天然草山草坡野生牧草共有45科378种, 其中常见的178种, 有多年生牧草108种, 一年生牧草39种, 水生草本牧草8种, 藤本植物、灌木、乔木和竹类70余种, 为今后改良时合理选择牧草品种奠定了基础。

1.3 野生牧草特性

经观察比较, 本地野生牧草与引进外来牧草相比, 具有区域适应性强, 耐寒、耐热、耐干旱、抗病虫害等优点, 在降水不足、土地贫瘠且保水能力差的情况下, 仍然能够正常生长, 建植天然草场使用年限长, 维护成本低。主要缺点是, 产量较低, 虽然营养生长期品质优良, 但开花结实后营养含量迅速下降, 适口性降低。

1.4 草场生产力评价

地区内草山草坡的产草量, 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大。由于毕节地区为云贵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气候、土壤特征区, 因而产草量相对较低, 而且质量和适口性也相对较差。而且有的天然草山草坡或因离人户较远, 或因坡度较大等原因, 其利用率相对较低, 有的简直不能利用。据测定, 以白茅、羊茅、知风草草坡草场, 画眉草、白草草坡草场, 野青茅、鹅冠草草坡草场, 五节芒、白茅草草坡草场, 菅草、野古草草坡草场, 雀麦、翻白草草坡草场等形成的天然草场覆盖度为60~95%, 草层为1~4层, 其中, 高层115cm, 中层80cm, 底层25cm左右, 据测产, 全区草山草坡平均每亩鲜草产量为1435.5kg左右, 根据草场资源等级评定办法, 区域草场一般在中等。

2 本地野生牧草的利用方法与途径

牧草种质资源即是决定多种遗传性状的基因资源, 也是筛选优良栽培牧草及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近年来,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有了较好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直接利用野生牧草与引进牧草培育新品种, 利用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选育牧草新品种, 利用野生牧草与人工培育牧草进行草原改良及建植人工草地, 利用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材料驯化和培育草坪草种。

2.1 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研究

建立优良野生牧草资源圃, 毕节市喀斯特山区有着丰富的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 是天然植物基因库, 研究和开发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 不仅能够丰富牧草育种材料, 而且对于发现培育优良草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目前, 我们主要在草场资源普查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 进一步摸清野生牧草种类、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 同时确定优势种,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其优良性状, 发现高产基因, 建立优势野生牧草基因库。

2.2 开展基础生物学研究

对发现和进行的优势野生牧草开展基础生物学研究, 对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等进行调查和试验。对于植被环境特征主要研究其分布区域、土壤条件、群落科属组成、营养成分、季节动态变化和产草量等。生物学特征主要研究耐寒性、耐旱性、耐热性等, 为合理开发利用积累基础资料。当前, 主要开展金荞麦、扁穗雀麦、马齿苋、花飞蛾、马唐草、野荞兰等优势草种的生物学特性。

2.3 驯化、筛选优良草种

毕节山区 篇2

畜牧业作为毕节市重要支柱产业,在毕节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以来,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尤为突出。2013年年末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牛存栏量为79.51万头,同比增长0.02%;出栏20.67万头,同比增长15.34%;渔业产值达94.06亿元,同比增长6.8%,占农业总产值的33.08%[1]。随着我国牛肉需求量的逐年攀升,牛肉价格不断上涨,肉牛养殖缺口越来越大,不少地方出现了“弑母杀青”和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的恶性循环。为此,笔者就毕节喀斯特山区适度规模养牛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以期为毕节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和谐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发展优势

1.1 资源优势

毕节市具有丰富的草山草坡、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等饲草料资源,具有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潜力。全市天然草场49.82万hm2,人工草地5.3万hm2,规划期内计划新增人工草场13.33万hm2、灌木林42万hm2、林地120.6万hm2,每年有冬闲田土13.33万hm2,以及超过300万t的农作物秸秆及副产物。因此,如果将上述资源合理利用,其承载能力在300万个牛单位以上。

1.2 政策优势

毕节市自1988年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陆续提出了建成能源、畜牧、绿色、旅游“四大区”的目标;1997年首选草地生态畜牧业为支柱产业。按照《试验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8—2020)》提出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把试验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2007年针对毕节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现状、资源状况、存在问题和困难把畜牧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将草地生态畜牧业列为毕节市试验区农业产业化“五个100亿”工程和“3321”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1.3 基础优势

“十二五”期间,毕节市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3年年末全市有牛改良冻精输配改良点383个,定点冻精配种发情母牛14万头。加之不少地区采用优秀种公牛本交配种,因此这一数据将超过20万头。

毕节市试验区有汉、彝、苗、回、布依等40多个民族聚居,老百姓素有养牛的习惯。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畜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通过实施优质畜产品基地、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能繁母牛补贴等项目以来,新增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场(小区)169个,发展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大户(场)0.56万户(个),草食动物规模养殖比重得到有效提高。拥有各类牲畜交易市场209个,年上市交易牲畜345.6万头;有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151个,入会农户7 000余人,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基础优势日趋明显。

2 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化程度低、养殖成本高

受特殊地理生态环境限制,与平原地区相比,毕节喀斯特山区的规模化养牛机械化程度低、饲草料收集半径增大、劳动力成本激增,呈现养牛规模越大越亏的趋势,因此多数农区以老百姓小规模散养和役用为主,不能作为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2.2 周期长、效益低,农户积极性不高

母牛从断奶饲喂至配种至少需要4个月,怀孕期10个月,哺乳期6个月,农户每16个月得到1头犊牛,才能见到效益。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最多收入4 500元,按每个劳动力饲养5头能繁母牛计算,1年仅收入22 500元,扣除投入的精料和药品费用后,实际效益不足20 000元,并且还有疾病死亡、多次配种以及配种失败等风险,因此多数农户饲养能繁母牛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牛源紧张。此外,饲养育肥牛从出生至400~500 kg出栏至少需要24~30个月,售价约12 000~15 000元,除去精料、药品、人工等成本,效益仍然很低。

2.3 养殖方式落后、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明显

农村散养户绝大部分以老人、小孩为主要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养殖观念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副产物进行养殖,仅部分地区可适当放牧。养殖规模通常在5头以下,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精饲料投入不足,生产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明显。

2.4 产业链不健全

养牛产业中养殖属于中间环节,其上有牧草品种筛选、饲草料种植、病虫害防治、饲草料加工和调制等多个环节;其下有产品销售、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就养殖这一中间环节而言,也还涉及配种、育肥、疫病防控等环节。对于毕节市的养牛业整体而言,所涉及的相关环节分属不同的单位或部门,各环节缺乏系统的研究、试验、推广,各环节功能不健全且缺乏有效衔接。显然,小规模散养农户对于整个产业的上下游环节无法控制,饲草料的丰盈程度又取决于自然气候,养殖产品的售价取决于市场行情,导致整个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

3 模式探索

针对毕节市喀斯特山区养牛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等问题,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养牛团队经过多年的调研与探索实践,成功总结出以下养殖模式。

3.1 以“家庭牧场”为主的“古胜模式”

毕节市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地处乌江上游六广河西岸,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区,山高谷深、土地石漠化严重,拥有丰富的饲草料资源。自2012年起,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养牛团队先后对该村30余户贫困农户进行考察,针对各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协调相关项目经费,加强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每个农户新建圈舍100~120 m2,设计每户10~15头的养牛规模,辅以高产牧草种植及林地适当放牧,可年增收2.5~3.0万元/户。成功探索出了一套以“家庭牧场”为主的养牛模式———古胜模式。

目前,该村已完成新建圈舍600㎡,改造圈舍300㎡,投入资金30余万元,该模式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一致认可。现已通过补贴形式成功新建110头母牛基础群分散到16户养牛示范户,可新增犊牛近百头,新增养殖效益近50万元,为古胜村老百姓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3.2 以“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为主的“林口模式”

七星关区林口镇地势起伏明显,属喀斯特中低山丘地貌,多林地及荒山草坡。畜牧业和烤烟为其主要支柱产业。以新庄村为基础,凭借其传统养牛基础成功组建天生桥养牛专业合作社,建立肉牛育肥场1个,常年存栏育肥牛80~100头,产值近百万元;带动周边80余农户饲养能繁母牛近200头;建成犊牛繁育基地1个,年生产犊牛近150头,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在大寨村新建标准化暖棚牛舍6个,近700 m2,扶持养牛示范户6户,户均年存栏15头。投放各型号草料粉碎机6台,推广种植皇竹草、苜蓿等优质牧草,初步形成以优质牧草为主,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的多元化饲草料基地,总结出一套以“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为主的“林口模式”,极大地助推了养牛产业发展,成为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此外,在养殖模式的探索中还总结出“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促动、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积极主动”的“四动”和“养殖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品种优良化、饲草多元化、营销市场化”的“五化”机制,提高了农户散养的经济效益。

3.3 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为主的“雪山模式”

雪山镇属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区,畜牧业是该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以饲养良种乳牛(黑白花)、肉牛(西门塔尔)等草食牲畜为主。种草养畜已成为该镇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先后成立了以种草养牛为主的雪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雪山万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为主的“雪山模式”。

该模式以家庭牧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框架、龙头企业资本强势入驻,促使产业发展升级。专业合作社建有集中育肥的养殖小区,同时带动周边100余养殖户以家庭牧场的方式从事能繁母牛养殖和育肥牛生产,户均存栏5~20头,并建立优质牧草种植基地353 hm2。

龙头企业乌撒牧业有限公司建有规模化养牛场1个,总投资1 000余万元;建有标准化圈舍2 700 m2,年存栏能繁母牛及育肥肉牛500余头,青贮池2座,总容量700 m3;人工种草120 hm2,改良草地66.67 hm2。2015年该公司又投资200万元从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种牛150头,逐步形成了以能繁母牛为主,肉牛育肥为辅,兼顾冻精和胚胎生产为一体的畜牧产业化开发企业。

4 结论

毕节喀斯特山区养牛总体遵循“小规模、大群体”的原则,采取“藏牛于千家万户”的策略,既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计问题,又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解决了畜牧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问题,既保住了“绿水青山”,又守住了“金山银山”。

毕节喀斯特山区养牛应坚持“能繁母牛分散饲养、商品肉牛集中育肥”的原则。经过测算,能繁母牛集中饲养不能产生养殖效益,相反还会带来发情不明显、受孕率低等问题,造成亏损。将能繁母牛分散饲养其饲养管理成本降低,并且母牛运动量加大,受孕率提高,效益明显增加。而商品肉牛的生产则恰恰相反,集中育肥在饲养管理、饲料能量控制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农户进行商品牛育肥时在管理、资金、草料以及精料投入上不够科学,进而延长育肥周期,相对成本增加,产品品质也不容易控制。因此,商品牛育肥应选择经济实力较强、懂管理、会经营的人建场集中育肥。

毕节喀斯特山区养牛应坚持“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由于毕节市大多数地区属山区、农区、半农区,饲养方式主要是放牧+舍饲,饲料来源主要是天然荒山草坡和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因此,以家庭牧场为主的农户散养总体规模应控制在5~20头为宜。规模太小不产生养殖效益,规模太大饲草料来源紧张,容易产生过度放牧,导致环境问题。集中育肥场受场地、草料供给半径等诸多因素限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增加,导致成本增加,因此集中育肥场总体规模宜控制在80~150头为宜。

毕节喀斯特山区养牛应坚持“种草与养牛”相结合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具备草料加工机械、青贮窖、草料调制技术等软硬件设施;在草种选择上应以高产、高品质牧草为主,确保牛群有足够的饲草料越冬。经过多年的调研总结,“种草与养牛”相结合的养殖户在养牛规模上较不种草的养殖户要大得多;从纵向上看,坚持“种草与养牛”相结合的养殖户总体上受草料供给因素制约的风险较小,规模总体趋于恒定或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参考文献

毕节山区 篇3

1 毕节市贫困山区工商资本发展现代种养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各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工商资本在助推毕节市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截止20l5年底,毕节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已达27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0家、市级龙头企业2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 541 个,获国家级示范社称号12家,资产总额66.99亿元,固定资产12.24亿元,成员数共23.8万户,农产品销售总值45.86 亿元。据初步调查统计,自2010年以来,全市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企业有31家,总计投入工商资本约18.336亿元,资产总额达21.137 5亿元,实现销售1.797 4亿元,利润5 219万元,上缴税金915万元;主要从事茶叶、蔬菜(食用菌)、养殖业、中药材、花卉、食品精深加工等行业,31家企业中从事种植业的13个,从事养殖业的11个,发展加工业的7个,带动1 960hm2基地建设,带动6.544 5万户农户发展。另外,工商资本与农户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形式,工商资本的注入为山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1 促进了现代生产要素聚集

毕节市由于经济落后,财政资金紧张,缺乏资金支持农业发展,而工商业资本的注入,不仅带来了充裕的资金,还带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了“土地、劳动力、资金”三大生产要素向农村的配置,优化了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通过土地的适度规模流转,改变在经营过程中土地过度细碎化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此外,工商资本的进入增加了农业产业化的资本总量,农产品的市场流通能力迅速加快,提高了农业全产业链的经营效益,改变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带动了农民的就业增收。

1.2 带来了现代农业组织方式

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带动了科技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等各方面人才向农村地区的集聚,促进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在生产中的有效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养。工商企业家的创意、专利、产业化经营等理念,以工业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现代经营模式,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生产与外部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毕节市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就采用“公司+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由公司统一制定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统一培育供应菌种和菌棒、统一由合作社按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出菇)管理、公司统一保护价回收产品、统一加工销售。目前,该公司带动农户650户,户均年增收3.5万元,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双赢之路。

1.3 加快了农民致富增收进程

充足的资本投资农业,一般是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经营主体,以单位土地的粮食产值获得补偿,然后外出务工或给公司打工,加快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了增收致富。毕节市的织金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每年支付5 250kg·hm-2大米折价的土地流转费为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每户农户土地流转收益3 000元以上,同时,该公司还提供了600多个就业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雇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每个岗位年均劳务性收益1.5万~2.0万余元,比原来单纯种植1季水稻纯收益1 500元左右,增加了10倍左右的收益。由于增收效果显著,该公司2013、2014年在全省高效农业园区的考核排名中名列第三。

2 工商资本投资毕节山区现代农业的主要路径

随着毕节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在国家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措施的引导下,在农业自身提高发展质量的内在需求下,在资本本身的逐利本性诱导下,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工商资本的进入不仅改善了毕节市的农业生产条件,而且扩大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推进了农业的品牌化生产,提高了农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增加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4,5]。可以说,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为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正在成为毕节市现代农业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工商资本进入毕节市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三种。

2.1 大批建筑和矿业工商企业急需寻找资金出路

毕节市由于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大区,在前些年,建筑和矿业行业利润相对丰厚,但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对建筑和矿业行业规范和整治,导致行业间竞争激烈,从而驱使部分工业和商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以占据丰富的农业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据调查2010年以来工商资本在毕节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31 家企业中就有达到45.2%即14家原来从事建筑和矿业行业的企业转行投入农业行业。并且,随着楼市和煤炭行业的持续不景气,转向农业领域的企业有增无减。毕节市的贵州竹园惠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原来从事煤炭行业积累的资金,投资2 800万元在大方县竹园乡歹鸡村按照国家无公害蛋鸡饲养标准,首期建成了占地面积23.33hm2的50万羽蛋鸡的养殖基地。该基地密闭型鸡舍内全自动喂料机、清粪机、乳头全自动引水机、热风机、湿帘、风机、自动化温控系统等配套设施齐全,是毕节市最大、最齐全、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的主要以蛋鸡养殖、品牌鸡蛋销售为主的公司。该公司当年就实现2 400多万元的收入,解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800人左右,并带领该地区2 000多位农民增收致富。

2.2 特色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吸引企业投资建厂

毕节市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加之境内工矿企业少,水质和空气质量良好,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原生态农业生态系统,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毕节市盛产核桃、茶叶、生漆、油菜、辣椒、马铃薯、大蒜、天麻、半夏、竹荪等山地农特产品,并且,在被调查的2010年以来工商资本注资的31家企业中就有17家企业从事毕节市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养殖。毕节市从事苦荞麦系列产品加工的贵州威宁爱心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来威宁旅游,了解到威宁县1 500m以上的高寒山区生长苦荞麦,该苦荞麦集生物类黄酮、微量元素等各类营养物于一身,所含芦丁在其它谷物中几乎没有,制成的苦荞茶更是一种纯天然、原生态的健康饮品,因而,将公司落户威宁。该公司自2011年至2012年12月以来先后被评定为县、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11 月取得有机苦荞和有机苦荞转换证书,带动1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具有“中国竹荪之乡”美誉的织金县,有毕节特有的清香型红托“织金竹荪”,该产品独具气息清香、味道鲜美、质地脆嫩、爽口不腻、口感极佳的特点,是其它同类产品不可比拟的,因此获“织金竹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由于该产品种植投入在22.5万元·hm-2左右,单独的农户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所以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然而,随着大量工业与商业资本的注入,该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标准化加工,从而加快了毕节市竹荪产业的发展壮大。

2.3 农业生产功能的拓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人们渴望能够在典型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身心的完全释放,因此,都市农业在此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由于毕节市拥有大量的特色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资源,吸引了大量工商资本的注入,带动了一批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毕节市水西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的黔西县水西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投资由原来煤矿积累的3 000多万元,建设多功能的生态餐厅以及集精品水果蔬菜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及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园。该公司的农业园区建设,既展示了其先进的山地农业科技水平,又为黔西市民提供了一处理想的休闲场所。

3 工商资本投资毕节现代农业面临诸多问题

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三农”政策的鼓励下,以逐利为目的工商资本洞察出蕴含巨大商机的农业,开始携带着强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技术、理念等纷纷涌向农村[6,7]。而毕节市由于“三农”投入严重不足,虽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和建立长效投入机制,还亟需社会力量的强力投入,以形成多元投资的格局。但工商资本在促进毕节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3.1 警惕土地的“非农化”

一些涉农企业承租农地后,就私自改变农地用途以追逐更高的利润。目前毕节市大多数的工商资本,是直接从农户或村集体手中承包土地,直接进入规模化种养殖的农业生产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为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企业。为规避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毕节市的工商资本都不愿直接投资回报率相对偏低的玉米、水稻等传统粮食种植业,而是转投蔬菜、苹果、樱桃、猕猴桃等经济果木作物和特种养殖,因此可能造成部分良田“非粮化”。更有甚者,有些企业不进行农业用途,反而以租赁等方式牟利,造成部分耕地“非农化”。这些改变农地用途的行为,若监管和引导不当,极可能出现耕地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的倾向。因此,在毕节市土地资源稀缺、适合集约化经营的连片农地更是少之又少的情况下,更需要严格加大对耕地的保护,严禁土地“非粮化”与“非农化”倾向。

3.2 警惕政府的“盲目性”

在吸引工商资本的入驻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或农村基层组织为了政绩工程,缺乏对本地农业优势资源的总体把控和农业长远规划的把握,对引进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能力、信誉资质等把控缺位,为了政绩盲目追求引进企业,导致引进的企业良莠不齐。在引进中,个别地方政府或农村基层组织盲目地为实现入驻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常常在土地流转中,违背了当地农户意愿和利益诉求,采用行政手段强行流转,缺乏农民大量失地后带来社会问题的预见性和防范性,严重侵蚀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企业入驻后,政府又因服务跟进不及时,承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严重影响了入驻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及预期效果,入驻企业又怨声载道。因此,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考核,不但要考核招商的数量和规模,更要注重引资企业对当地农业的带动成效以及整体效益。

3.3 警惕农业的“不可持续性”

毕节试验区是生态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区,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后,由于都有一定的承包期限,企业就有可能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生产以获取短期效益,从而造成土地质量的沙化、盐渍化等。农业投资的回收期较长,生产过程中当企业出现高风险时,就极有可能提早退出,成本无法收回,同时,在农用地上配套修建的大棚、水池、沟渠、硬化晒坝等农业基础设施,对原有农业自然生产资源都造成较大的破坏,恢复还原的成本极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极有可能造成长久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毕节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必须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领域、方式和行为进行有效规范。

4 工商资本实现毕节山地现代农业良性发展对策

4.1 必须规范工商资本投资的领域、方式和行为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迁,毕节市农业已由种养殖单一功能向更广阔的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农业商贸物流、农业观光体验等领域拓展。然而基于毕节市人多地少的基本市情,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在77.97万hm2,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仍然是农业部门的基本责任,也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因此,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的投资方向上要积极引导,不能以牟利为目的擅自改变农地用途,必须规范工商资本的投资领域、方式和行为。毕节市工商资本投资重点在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种养业产前和产后服务和荒山、荒坡、荒沟、荒地“四荒”资源开发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限制对于资源破坏性较大的木材加工和天麻、竹荪等食用菌等行业的发展规模。由于毕节市地处山区耕地资源较少,但包括“四荒”地的非耕地数量远远超过耕地面积,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要坚持“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可重点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允许在承包期内继承、转让、地面建筑抵押、土地参与入股等方式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经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企业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从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分享农业发展的成果;也必须不断完善毕节市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健全市、县、乡、村土地流转四级服务网络,从而有效防治目前毕节市土地流转价格普遍偏低的现象,防止农民经济利益受损害。

4.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融资途径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以“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打通农村基础设施 “最后一公里”,改变毕节市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吸引工商资本流入。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合作,积极探索发展村镇银行、贷款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工商业主融资难问题,通过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参股、担保、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经济建设,构建多元化融资途径。

4.3 大力培育扶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快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政府必须不断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毕节市各类龙头企业发展。二是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 771个,基本覆盖全市3 603个村民委员会,然而,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较弱,运行机制有待规范。必须不断开展“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重点的规范化建设,在不断做大做强单个合作社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三是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根据毕节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布局,必须出台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鼓励发展善经营、会管理的大户,使其通过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政府必须不断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现代职业农民的有效培育。

4.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鼓励社会保险机构开展政策性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等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必须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保险制度,以防范企业短期经营性套利行为带来的风险。同时,由于毕节市城镇化进程还有待提高,非农产业吸纳就业数量有限,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不能完全吸纳原有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因此支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培育山地特色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全力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参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摘要:工商资本注入为最缺乏资金支持的毕节贫困山区农业带来了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模式,推进了毕节市从传统农业向山地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但逐利的工商资本也易加剧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倾向,为实现毕节市山地现代农业良性发展,今后需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毕节贫困的农业农村,为毕节市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关键词:毕节,工商资本,种养业

参考文献

[1]谢天成,刘顿,施祖麟.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问题对策研究—基于对嘉兴、开封两市的调研[J].当代经济管理,2015(8):30-34.

[2]胡中习.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引入工商资本投入机制—关于农业现代化新特征、新内涵、新路径的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95-100.

[3]严瑾.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11-1212.

[4]宋菊香.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引导机制[J].中外企业家,2015(8):31-33.

[5]韩博.浅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3):36-38.

[6]黄彩英,苏亚然.工商资本助推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J].农业经济,2013(7):20-21.

毕节山区 篇4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在视觉上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的演变过程和自然现象。近年来, 由于各种干扰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土地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2.96万km2, 且以2500km2·a的速度扩张。其中, 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面临的两大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有人认为, 喀斯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关键点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下, 这些地区正处于贫困—人力资源弱—资源破坏—贫困的恶性循环。加之喀斯特山区资源蕴藏量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造成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和资金的矛盾相当尖锐, 资源面临严重的危机。可见, 自然资源对于石漠化山区的发展影响重大。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仍旧保留着传统的用能习惯, 传统能源资源的开采和使用直接或间接地对该区的石漠化造成了影响, 而石漠化带来的自然资源破坏, 甚至枯竭的状况又反过来限制了该区农民的用能结构与消费倾向。长期以来, 这一地区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单一, 用能设施技术含量低, 能源转换的层次较少, 利用效率低, 浪费大。目前该区的农村能源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但距离富足的能源需求量和合理的消费结构差距尚大。因此,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背负有“三农”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多重压力。探究这一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和结构影响因素, 能够为今后制定该区适宜的能源开发利用对策、进行技术改进及新能源开发提供基础理论及实践依据, 对于提高该区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示范区 (以下简称“撒拉溪示范区”) , 位于贵州省毕节西部, 主要涉及了9个村:撒拉溪镇的朝营村、冲锋村、龙凤村、撒拉溪村、沙乐村、水营村、永丰村、钟山村和野角乡的茅坪村。

示范区面积共8627.20km2, 地貌类型多样, 地形破碎, 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面积占示范区总面积的73.94%。石漠化面积较大, 为5593.11km2, 占喀斯特面积的87.31%。示范区属喀斯特高原山地生态环境, 海拔为1509~2180m, 气候冬春温凉干旱, 夏秋温润湿热。区内旱土耕层浅薄、肥力较低, 地带性植被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

2010年末, 示范区内总人口2.02×104人, 人口密度为235人/km2, 其中大部分为农业人口, 占总人口的99.62%, 农业人口密度233人/km2。区内保留着传统的种植业与养殖业, 玉米、土豆种植范围广, 家畜养殖则多为猪、鸡和牛。

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课题组于2013年和2014年, 针对示范区的9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及实测称重等方法, 问卷及访谈对象大多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或家庭主妇。而对于典型农户的单次能源消费进行了随机实测称重, 以收集更为详细的能源消费信息。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收入及来源、单项能源的消费情况, 土地面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牲畜养殖情况等。课题组向农户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248份, 有效问卷242份。

3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消费结构现状

示范区内较大一部分农户使用秸秆 (柴) 等生物燃料用于日常炊事和猪食熟化, 极少数家庭将沼气用于炊事。几乎所有农户使用煤进行日常炊事和猪食熟化, 冬季用其取暖, 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用电取暖, 但电能主要用于照明及娱乐方面。烧水时薪柴及煤的使用量较大, 还有相当的农户用电。此外, 由于特殊的生活习性, 示范区居民将煤用于玉米、辣椒及烤烟的烘烤 (表1) 。

由于沼气、液化气及太阳能在示范区内的使用量极少, 因此将分类调整为传统生物质能 (主要为薪柴和秸秆) 、化石能源 (主要为煤) 、新能源 (主要为电能) , 用此标准来分析示范区具体的生活用能结构。通过统计计算, 示范区内家庭生活用能人均消费量为1276.204kg标准煤。一般认为, 人均年消耗1t左右属初步温饱型, 达到1.4t属温饱型, 在1.4t到2t的属小康型, 在2t到3t的属初步富裕型, 在3t以上的属于富裕型。示范区农村能源的人均年消耗量为1.3t, 还属于初步温饱型阶段。

示范区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人均消费量为680.257kg标准煤, 占人均总用能的53.33%, 处于主体地位:其中, 薪柴人均消费619.769kg标准煤, 秸秆人均消费60.488kg标准煤, 主要用于炊事、猪食熟化及取暖等生活用能。化石能源煤的人均消费595.947kg标准煤, 占46.67%, 主要用于烧水炊事、取暖。新能源电能人均消费为79.189kg标准煤, 主要用于照明及娱乐等日常生活。从单项能源消费来看, 人均消费量居前两位的是薪柴和煤, 其次是电能和秸秆 (图1、图2) 。

9个村消费总量最高的为钟山村, 最低的为撒拉村。计算得出, 人均能源消费量由大到小为:钟山村>茅坪村>朝营村>冲锋村>沙乐村>永丰村>龙凤村>水营村>撒拉村。从各项能源消费来看, 钟山村、茅坪村对薪柴消费量较大, 均超过人均总能耗的60%;沙乐、茅坪、冲锋及朝营4村煤消耗多, 相互间相差不大。全区均有电能使用, 其总体间消费差距不大, 电力消费量最高的为撒拉村 (115.140kgce) 接近最低的朝营村 (41.775kgce) 的3倍。从单项生活能源消费看, 钟山村及茅坪村对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依赖相当大。

按照经济收入状况将示范区所调查的家庭分为三组:平均家庭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 平均家庭人均年收入1500~3000元, 平均家庭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如图3可知, 生活能源结构随收入变化明显, 收入1500元以下的家庭薪柴、煤及秸秆消耗大于其他两组, 其中薪柴的消耗几乎为收入3000以上家庭的3倍, 收入3000以上的家庭消耗的电能较其他几组多, 约为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的1.5倍。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家庭特征类影响因素。

调查中发现, 示范区居民使用的煤成本在850~1200/t之间, 价格偏高。而年龄大的居民由于消费观念的差异, 对煤这种商品能源的接受能力比年龄小的居民低。示范区海拔较高, 冬天漫长而寒冷, 而相对于其他商品能源, 煤对设备要求低, 一直是当地用于取暖的主要能源, 人口越多, 对煤的消费需求越多。而电能主要用于照明、碎草及家庭娱乐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 其对电能消费的频率加大, 消费量自然增加。

3.2.2 家庭财富类影响因素。

节约、省钱是农户选择能源时考虑的一个首要因素, 农户在选择家庭生活能源时, 必须考虑能源的消费成本问题, 即是否消费得起。根据研究区调查资料显示, 家庭常用能源的经济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薪柴、秸秆、煤、电。传统生物质能价格低廉但采集使用不易, 而示范区内的煤多数含硫量较高, 使用时产生的气体味道重, 污染大。因此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 农户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高, 对其二者的消费将减少, 转而选择更为优质的商品能源 (如电能等) , 即随着收入增加, 家庭消费结构将会升级。毕节政府在近几年推出了家用电器下乡活动, 使得示范区内对电饭煲和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的使用得到了普及。

3.2.3 资源可获得性类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 海拔高交通不易的地区对煤的依赖大于海拔低交通方便的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对取暖的需求大, 而海拔低特别是临近公路 (省道、国道) 的地区其经济水平也相对高, 居民更倾向于清洁便捷的电能。

3.2.4 地理特征类影响因素。

在海拔1800m以上的茅坪村、冲锋村、钟山村, 当地居民与外界联系困难, 外出务工人员少, 耕地资源有限, 经济贫困, 村民对薪柴的依赖程度就远大于其他村。结合实际调查来看, 随着示范区海拔的升高, 居民获得薪柴的方便度增加, 因此会选择价格低廉的薪柴作为日常用能的首选。而海拔升高使得气温降低, 居民冬天需要取暖需求比海拔低的居民强, 因此用于取暖的块煤数量也相应增加。

4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看, 示范区农户用能是以传统生物质能和化石能源为主, 而居民对电能消费量也较大。具体表现在示范区农户的家庭生活用能结构较单一, 人均能源消耗量大而有效利用率低。农户在利用传统生物质能源时一般都采用较为粗放的土灶, 用于猪食熟化、炊事、取暖等。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不良的自然条件以及贫穷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其农村能源利用的特殊性。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用能现状反映了喀斯特山区能源利用的普遍现象。在“取暖”文化、经济基础、地形及观念和行为等因素的制约下, 造就了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农村能源消费长期以消耗薪柴为主的现实, 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 为改变这一用能现状, 提出以下建议: (1)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农村必须立足于当地的实际, 发展喀斯特山区特色能源利用模式, 其中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能源模式是首选, 节柴灶节煤炉等节能设备可作为高效用能的辅助器, 进而能够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提高其利用效率; (2) 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提高农户的节能意识, 另外不断地探索节能途径才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而避免石漠化的发生, 实现当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共生。 (3) 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能够成为能源结构升级的助推器,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煤、液化气等的使用成本, 也可以提高其使用的便捷性, 从而实现优质能源的普及推广。 (4) 探索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也是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农村能源发展的一个途径,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也能让当地农户成为资源利用的受益者。

摘要:对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专题问卷调查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出结论:示范区农村用能是以传统生物质能为主, 辅以煤、新能源电等能源。并从家庭特征、家庭财富、资源可获得性及地理特征对现有的用能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优化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能源家庭消费结构, 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 制定适宜的能源发展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生, 姚小华, 任华东, 等.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贵州林业科学, 2010, 29 (3) :51-55.

[2]苏维词, 朱文孝,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中国岩溶, 2002, 21 (1) :19-24.

[3]苏明山, 周庆, 兰标.喀斯特贫困地区村级能源生态建设计划方法与应用[J].中国沼气, 2004, 22 (2) :40-43.

[4]杨世基.农村发展与能源建设—农村能源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1993.

[5]王效华, 王正宽, 冯祯民.中国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0 (8) :97-100.

毕节山区 篇5

1 数据来源

1.1 调查样区选取

作为典型喀斯特山区, 贵州毕节市的农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种植业结构也得到不断地调整, 并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村域发展模式, 因此在对毕节市种植业结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选择了毕节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毕节市清水铺镇橙满园村和梨树镇保河村进行调查, 两个村都是从传统的谷物种植而转向以经果林或蔬菜种植为主, 95%的耕地种植经果林或蔬菜, 2009年两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845.5元, 高出毕节市农调队抽样的农民人均收入3894.4元50%, 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村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1.2 调查方法

依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 对毕节市清水铺满园村和梨树镇保河村进行实地调查。调查采用现场访谈和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根据保河村铺和橙满园村自然组的农户数, 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 每个自然组调查农户10~20户, 共调查农户150户。在此期间, 还到国家统计局毕节市农调队收集了相关数据资料, 确立了研究的数据基础。

1.3 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2 农户借贷行为分析

2.1 农户借贷水平及借贷用途分析

2.1.1 借贷水平。

根据调查可知 (表3和图1) , 保河村有借贷行为的农户23户, 占调查农户的46%, 其中借贷金额小于5000元的比例为8.7%、金额在5000~10000元的为34.8%、金额在10000~30000元的为13%、金额大于30000以上的为43.5%;橙满园村有借贷行为的农户45户, 占调查农户的45%, 其中借贷金额小于5000元的比例为13%、金额在5000~10000元的为44%、金额在10000~30000元的为26.7%、金额大于30000元以上的为15.6%。这与农户的贷款需求和意愿有比较大的差距, 反映农户的借贷比例较小, 借贷水平较低。

营单位, 也是生活消费单位, 既需要生产性借款, 又需要生活性借款。从两个村的借贷情况来看, 农户借款用途以生活性借贷为主, 占了61.0%, 用途主要是建房、子女上学, 分别占了28.0%和20.7%;生产性借贷占了30.9%, 用途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和交通运输, 分别占了19.5%、7.3%、7.3%。这说明农户借贷的生活性特征明显, 而且在生产性借贷中, 农户主要用于种植业, 主要因为农户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获得更多的收益, 愿意在种植业投入更多的资金以获取更多的收益。

2.2 农户借贷方式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农户的借贷方式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和民间借贷, 分别占了46.4%和49.6%。从民间借贷的途径来看, 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农户之间以及私人贷款, 分别占了64.5%、16.1%和11.3%。这说明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户的贷款最主要金融机构, 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自身机制及规模的问题以及农村金融供给的缺乏, 很难满足农户的借贷需求, 从而使非正规的民间借贷成为农户借贷的重要渠道。

2.3 农户借贷的抵押担保及归还情况分析

2.3.1 抵押担保。

抵押和担保制度的健全与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融资途径的完善程度, 也是评价农户融资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准。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在确保还款方面有严格的限定, 一般要求有抵押 (或质押) 和合格的担保人, 也有小额贷款等业务不需要抵押和担保, 但要经过农村信用社严格的审查。从调查结果看, 两村农户担保的贷款占25.4%, 抵押贷款占52.1%, 信用贷款占22.5%, 抵押贷款是农户的贷款方式。

2.3.2 归还情况。

从调查所反映的情况看, 保河村和橙满园村的农户贷款能够按期偿还的比例分别是82.6%、95.6%, 不能按期偿还的比例分别是17.4%、4.4%。农户贷款未能按期归还的原因主要是没钱还, 还有少数是因为纠纷、破产及其他原因。从还款的经济来源来看, 67%的农户主要是靠种植业和打工收入。

3 农户借贷行为存在的问题

3.1 农户的信贷知识缺乏, 信贷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贷机构服务农民的意识不强, 宣传力度差, 加之农户文化程度较低, 自主学习和获取信贷信息的能力弱, 缺乏基本的信贷知识和培训, 以至于农户对金融信贷机构的贷款政策, 贷款类型、贷款对象、贷款程序等信贷知识和信贷信息了解少, 导致农户的信贷知识缺乏, 信贷信息不对称。调查发现, 有23%的农户反映对相关政策不了解, 有100人次认为金融机构应该加大信贷的宣传力度。

3.2 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难, 贷款利息高, 导致农户贷款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户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农户拥有的贷款抵押资产和抵押物十分有限, 但无抵押的贷款却又存在较高的借贷风险, 正规金融机构需要在收益性和风险性方面做出权衡, 对缺乏抵押品的农户只能慎贷和惜贷, 从而增加了农户从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 同时, 有55%的农户认为贷款利率比较高, 从而影响了农户贷款的积极性。

3.3 金融机构的借贷手续繁杂, 促进了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

调查得知, 有67%的农户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复杂, 加之农村金融部门投放的农贷绝大部分是春贷秋收, 当农贷所支持的项目还未产生效益时, 贷款已到期, 农户无资金归还, 既影响了农户的信誉, 又要承担逾期罚息的风险。因此限制了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促进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

3.4 农户贷款偿还能力有限, 农户信贷后劲不足

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 同时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影响, 导致其效益较低、风险较大。这恰与银行信贷资金“三性中的“盈利性”、“安全性”相矛盾。据调查, 有38.1%的农户认为贷款的风险大和自身的还款能力差, 贷款的后劲不足, 这将进一步降低农户自主发展的能力, 制约了农户发展的动力。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对农户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

政府或金融机构应该利用电视、报纸、条幅、黑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或由金融机构派出业务人员向农户进行广泛宣传、介绍新增优惠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 让更多客户了解该业务的功能, 使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真正走向农村, 贴近农民, 发挥信用社联系农民金融纽带和桥梁作用, 同时结合信用村镇建设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农民的信用观念。

4.2 简化贷款手续, 延长贷款期限, 为农户创造一个良好的信贷环境

首先, 适当调整和延长贷款期限, 逐步改变年初放、年末收的传统做法, 做到常年收、放, 满足不同时期农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化大农业的资金需要。其次, 在符合风险控制要求的前提下, 要减化贷款手续, 对符合条件且在授信限额内的支农贷款建立快速审批通道, 为贷款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4.3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质量, 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

涉农金融机构应该根据从农村家庭基本情况、偿债能力、经营状况和信誉状况等特征, 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 开发适宜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 积极开展针对性、灵活性、便利性农户信贷服务, 坚持以农户为本的理念, 加大信用乡镇的建设, 为小额信贷良性发展创造良好信用环境。同时, 加大对农户的信贷资金供给, 拓展农户贷款的渠道, 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政策性银行的配合, 对政策性银行扶持的农业项目和企业, 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予以配套支持。

4.4 探索民间借贷有效的组织方式和模式, 扶持、规范民间借贷的发展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供给的不足, 使得民间借贷成为农民维持生活、发展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 民间借贷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所以政府应该积极探索民间借贷有效的组织方式和模式, 引导农户在民间借贷基础上发展社区性的资金互助组织, 扶持、规范民间借贷的发展, 积极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优势, 使民间借贷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沂喆,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4 (5) :45-49.

[2]刘纯彬、刘俊威, 中部较发达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经纬, 2009, (5) 140-143.

[3]阚先学, 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经济师, 2010, (7) :20-21.

[4]宫建强、张兵, 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农户调查的经验数据[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5) :501-507.

[5]罗芳、李平, 新疆兵团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09, 28 (3) :88-95.

[6]游碧蓉, 福建省农户借贷需求调查与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3) :41-4.

上一篇:金融机构融资门槛下一篇:会计监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