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文化

2024-05-02

党内民主文化(精选五篇)

党内民主文化 篇1

一、知情权是党员作为党组织的主体, 行使其他各项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党员的知情权, 是指党员依据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所享有的了解党内生活的权利。知情权是党员行使其他各项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 在党员知情权的落实方面, 还存在着党员主体意识不强, 想要知情的意识不强。知情范围有限、内容流于表面、渠道狭窄和保障措施缺乏等问题。

为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 首先要强化教育培训, 使广大党员想知情。坚持把党内民主教育作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尤其是通过对党章、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宣传和教育, 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对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不断增强广大党员自主表达意识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

二是要实行党务公开, 让广大党员能知情。让党员了解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有关工作和活动情况, 正确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 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提高。

二、参与权是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 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基本内容和最重要体现。

党员的参与权, 是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 也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七大修改后的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 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推进党内民主, 实现党员的参与权, 需要在多方面作出努力。其一, 重大问题在党内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 营造党内畅所欲言的民主讨论氛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 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加强党代表与选区党员群众的联系, 真正使党代表成为党员群众的“代言人”。二是要扩大党员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范围。使党员意愿得以充分表达和体现。三是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完善投票表决制度, 明确表决范围, 实行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

党员积极参与组织决策和管理, 党的领导机关才有可能集思广益, 制定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更加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员通过广泛参与视野将会更加开阔, 素质将会得到提高, 将更加具备执行党组织决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三、选举权是每名党员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民主权利

党员的选举权, 是指党员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选举党组织的领导成员和出席某一级党的代表会议的代表的权利。选举权是每名党员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民主权利, 在党员的权利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选举是党内生活中的大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是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 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而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是通过党员或代表选举产生的, 党员通过行使选举权, 将自己认为最优秀的党员推选为党的代表或者选举为党组织的领导干部, 这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活动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方式, 可以更好地调动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党员充分行使监督权是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党员监督权, 是指党员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监督党的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权利。党员的监督权主要包括党章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批评权、揭发检举权和要求罢免权。党员享有监督权, 既是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 也是防止权力异化变质的客观需要。

目前, 在党员监督权的实现方面, 还存在着不敢监督、无力监督和不愿监督等现象。党员在选出党代表后, 即使对党代表的行权情况不满意, 也不能及时收回自己的权力, 撤换或罢免自己选举产生的代表。

为切实保障党员的监督权, 必须实现党内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建立和完善党内批评制度, 着重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完善党内质询制度和举报制度。加强日常监督, 疏通信访渠道。加大惩处力度。构建党内问责体系, 建立长效机制, 把党员监督权实实在在地渗透到党员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中去, 激发党员的监督积极性。

提高党员民主素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篇2

一、党员民主素养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党员的民主素养影响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党员当家做主,拥有和行使对党内事务的最高、最终权利。但这种权利要在党内实际政治生活中行使。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程序加以规范和保障,而且需要党员主体意识的觉悟和强化,要求党员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而党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是同其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紧密相联的,只有广大党员对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必要性具有高度认同,能够正确认识、看待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维护和正确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既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实际发展水平,也同党员自身的民主素养密不可分。因此,从根本上说,党员的民主素养影响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影响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也影响党内民主的健康深入发展。

党员的民主素养决定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民主以理性为前提,要求其成员具有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能力。充分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不仅要求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基本权利,也要求广大党员具备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素养,如对党内信息的归集、分析、运用能力和在党内事务上的表达、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员的民主素养和党内民主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党员的民主素养越高、参与能力越强,党员的参与越充分有效,党内民主发展的水平也越高。

党员的民主素养关系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和路径选择。党内民主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关键性建设,对于促进党的团结统一、激发党的创造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必须看到,党内民主这种功能作用不是必然产生的,党内民主生活作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其发展受到整个政治生活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脱离实际发展党内民主,其结果必然是不全面、不系统、不稳固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旦把党内民主推向极端并使之简单化,党内民主对党的建设和发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因此,发展党内民主,需要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出发,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要求出发,从党的建设的实际状况和党员的民主素养出发,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发展路径,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

二、党员民主素养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从目前党内民主的政治实践来看,党员的民主素养与推进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党员的主体意识需要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员思想日趋活跃,对党内事务的关切程度和参与要求越来越高,主体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党员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愿主动参与党内事务,不能独立发表意见,不会维护自身权益,不敢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实行监督等情况依然较为普遍。二是正确的民主观念有待形成。党员的民主观念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有力支撑。目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于发展党内民主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的党员也还存在一些顾虑和模糊认识,比如,扩大党内民主,会不会引发党内元休止的争论,影响党的团结统一?发扬党内民主,会不会影响党的领导机关的权威和领导者个人的威信?等等。在这些方面,都需要加以澄清和解释,进一步统一思想。三是党员的参与能力需要提高。就目前党内民主参与现状来看,党员民主参与意识发展较快,但总体参与水平不高,且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差异较大。

党员在民主素养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晚,传统的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员民主意识、民主思想的发展。二是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诸如等级观念、忠孝观念、权力本位、宗法思想等对党内民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三是党内民主的实践存在缺陷。从历史和现实看,在党内民主的实践中,往往是强调纪律和服从多,强调民主和自由少,加之长期以来党在政治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权、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党员对党内工作积极参与的热情受到抑制,主体意识趋于淡化。四是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在实体性规定多、程序性规定少,对违反党内民主程序行为的问责机制尚未健全,影响了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基本途径

在党内广泛开展民主教育。加强民主教育是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把民主教育作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章程规制,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使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运用更加自觉。在党员领导干部中,重点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重点解决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发展党内民主的能力。

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民主实践。党员民主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党内民主的实践习得。要进一步优化党内民主生活环境,鼓励广大党员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积极发表不同意见,坚持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党内思想理论上的分歧,努力营造敢说真话、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内事务的透明度,做到重要情况党内先通报,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需要决策的重要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改革相关程序,通过具体制度和程序的建立,为党员主体权利的行使提供多维、多样的信息平台和参与渠道。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活动载体。积极开辟畅达意愿的渠道。通过落实党内信访工作责任制,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开通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系统、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方便党员反映情况、表达意见。

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规范、完备的党内民主制度是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党内民主的规章制度,必须认真抓好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纪律和党内法规,加大对违反党内民主制度、程序的组织和个人问责的力度,切实提高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既明确党员享有哪些民主权利,也明确规定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程序和方式,以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具体措施,使党员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的、正确的行使。根据党内民主的实践和发展,改革完善党代会、党委会、党内决策、党内选举、党内监督、党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试论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 篇3

一、党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邓小平同志指出,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 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 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 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 也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江泽民同志对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作了进一步强调, 提出了在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的思想, 提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党内民主的本质含义是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 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和管理党内一切事务。发展党内民主,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生机活力。从我们党90年的实践看, 党内民主建设搞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党特别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这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党内民主建设认识的深化。

二、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辨证关系

总结党内民主发展的实践历程和经验教训, 可以看到, 党内民主是在与民主集中制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和前提。

任何组织, 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 只有它在政治上是民主的或者其成员之间是平等的, 只需要也才可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否则, 如果它在政治上是非民主的或者说是专制、独裁的, 其内部成员之间是不平等的, 那就不需要也不可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而只能实行专制集中制或官僚集中制。这就是说, 作为组织原则的民主集中制是由作为政治原则的民主所决定和制约的;不仅民主集中制的是否实行取决于是否民主, 而且民主集中制实行的可能程度也取决于民主的发展程度。我们党之所以在组织原则上必须也只能选择和实行民主集中制, 而绝不允许搞专制集中制, 归根结底在于“其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民主集中制之所以屡有执行得不好的情况, 归根结底也正在于党内民主发展得不充分。

2、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在组织上的体现和保证。

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的联系和制约是相互的、双向的, 而不是单方面的。就是说, 不仅民主决定和制约着民主集中制, 而且反过来, 民主集中制也制约和影响着民主。这种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在于:民主集中制为党内民主服务, 使党内民主在组织上得到具体体现和保证。如果没有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 政治上的民主就会因失去组织保证而难以实现, 甚至导致无政府主义。

3、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性质与地位是不同的。

民主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内在要求, 集中则是党领导和组织革命运动的现实要求: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体现, 集中则是任何组织 (包括政党、国家、社会) 进行活动的必然要求。因此, 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民主与集中也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民主是本质, 集中是属性, 民主高于集中, 民主决定、制约着集中, 即决定集中的方法及集中的科学程度。通过对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的科学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之间存在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离开民主这个前提, 就无所谓真正的民主集中制, 存在的只能是专制集中制。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能有效推动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进程

1、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提高人们民主意识的重要手段。

时代在前进, 事业在发展, 人们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 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根据实践的发展, 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恢复、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问题, 并把充分发扬民主作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和前提, 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思路, 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推进党内民主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步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把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作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内生活中, 党员的思想空前活跃, 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意见的风气正在形成, 特别是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党员的权益比过去有了更多的保障, 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监督的渠道越来越多, 党内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大大增加, 党内政治生活和党的领导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

2、发扬党内民主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 建立健全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探索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和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凡属重大决策, 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 不允许个人说了算。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建立和完善党内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 拓宽监督渠道,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采取包括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 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 大群众的民主参与。只有这样, 才能使党内民主制度化、规范化, 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民主集中制的重要途径。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篇4

那么,目前党内民主的现状如何?从总体上讲,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多数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意识增强了。但是,也有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在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民主民主,就是党员能当家作主,而现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党员在党内缺乏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思想,民主意识不强。党员的积极性,说到底,就是党员把党的事业真正当作自己的事业的一种积极负责精神。有了这种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就能做到“工作活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以及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爱护观点出发的监督作用。”

据专家研究介绍,目前我们党的民主气氛不浓,党员缺乏积极向上的主人翁思想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把党员当作党的主人看待,而是被看作教育对象、管理对象、监督对象、改造对象、提高对象。比如在对待党员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上,在党内生活中长期存在着片面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严重忽视党员“应有的权利”的倾向;在党内监督上,往往片面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而忽视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在党内管理上,往往片面地只把党员作为被管理的对象,而漠视党员有一律平等地参与党内管理的权利;在党的决策上,往往只强调党员无条件地贯彻党的决策的义务,而忽视党员以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党的决策的权利;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往往只把党员作为教育的对象,对党员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很难鼓励党员有健康的人格和独立思考;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党规党法的制定仍然只限于少数人的圈子里,党员主体往往只有贯彻制度法规的义务,而没有参与制定的权利等等。

应该怎样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呢?要通过党内民主建设,强化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过去我们经常强调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宣传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倡导当家作主的积极主动精神。那么,在党内是否也应该这样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党组织作为一个先进的团队,为了提高凝聚力,每个成员都应该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地关心党的事业和党的工作,积极地维护党的形象和威望,为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努力工作,率先垂范。如果每位党员或者大多数党员都具备了这种党员主人翁精神,就会积极自觉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全体党员都应该树立民主的观念。比如在党内监督方面,党员是监督者,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是被监督者;在党内决策方面,党员是党内决策的主体,而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是党员决策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党内管理方面,最大的管理权在于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而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只是按照党员的意志为党员服务。因为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人,党内领导干部是由党员民主选举出来为党员服务的仆人。仆人理应服从服务于主人。有了这样的思想观念,就能大大增强党内的民主氛围,使党员因把党的工作和党的事业看作自己的事而敢于对党的工作和党的事业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随时监督检查党内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以便尽到主人之责。如此,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必然会得以迸发。

要建立和健全党内民主建设的有关制度。尤其是党内选举制度最重要,因为“民主政治,选举第一”。选举能否体现民主,是党内是否民主的主要标志。要健全候选人提名制度,严格执行差额选举方针,扩大党内直选范围,必要时也可建立实行党内职务公开竞选的制度,以选举出真正能够体现党员意志的真心为党员服务的党内领导干部。在监督制度上,要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真正确立各级纪委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落实党代表的监督权和责任,为全面深入执行党代会责任制找到最佳切入点。近年来,有的专家提出“建立党员代表提案制度”“建立有党员参加的‘党内听证会制度’”等,对党内民主建设都很有价值,理应引起全党的重视。

要做到关心、尊重和爱护党员,首先要使党员有民主权利。比如选举权利、监督权利、管理权利、党内信息的知情权利、制订党内制度权利等等,党员都应充分享有。然而在现实的党内生活中,党章规定的诸多权利往往没能很好地得到落实。在党的建设中,强调党员义务的声音一直都较大,但强调党员权利的声音一直都较小。权利和义务本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讲义务多而讲权利少的矛盾一旦突出,党员的义务也就必然难以实现。在党员缺少应有的权利的情况下,一味地要求党员要尽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吃亏、不怕牺牲、全心全意地为人民作贡献的义务,显然不可能会有好的效果。现实中有些党员缺乏参加党内生活的积极性,不能在群众中率先垂范发挥应有的先进性,与此大有关系。道理很简单,如果党员在党内的活动中发表的正确意见经常受到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尊重,他就会经常地为党的建设或党的事业出谋献策并付诸行动。反之,如果他的正确意见总是不为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所重视,他就不愿意发表意见了,甚至不想参加党的活动,因为他的权利被忽视了。同理,如果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能够及时地去关心和帮助,让这位党员感到自己是党的主人,必然会激发他进一步地热爱党、热爱党的事业,促使他进一步地去关心和帮助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反之,如果党的组织对党员所关心的事不予置理,党的领导干部以党员喊自己为“老板”为荣,那么党员就失去了主人的感觉,对党的事业只会逐渐冷漠,更不用谈发挥党员积极性和先进性了。

党内民主文化 篇5

关键词:

党内民主;基层党员;民主意识

收稿日期:2010-02-28

作者简介:侯峰(1969-),男,辽宁海城人,中共鞍山市立山区委党校副校长。

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建党目标,是提高党的活力,创新党的机制,强化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作为党的一分子,每名党员在党内民主建设中,都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特别是基层党员,做为党的基石和细胞,更是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可以说,基层党员民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成效。因此,在发展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中,首先要加强基层党员民主意识的建设,这关系着党内民主建设的成败。

一、发展党内民主建设是每名基层党员的职责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7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又是一个执政党,就此点而言,党内的大事就是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重大方针的制定,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来不得半得错误,否则,就会引起巨大的、无法想象的损失或后果。所以,实现方针政策制定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势在必行,不可或缺。党内民主建设是新时期党为了适应新形势新目标而实行的一项新举措,是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可以说,如果党内民主建设目标能够实现,那么对于整个国家、民族、整个社会的民主思想、民主理论、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都将是一次巨大的、良好的推动和导向,必将把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氛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步骤,历史经验也表明,我们党每一次重大的胜利和成就的取得,都与发展党内民主有关,反之,党在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失误与挫折,也都和党内忽视民主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就必须大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基层党员占党员的绝大多数,是我党当仁不让的基础,是保持党的稳定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内民主建设不能只为少数精英而制定,一定要有广大基层党员的积极参与。如果没有广大基层党员的参与,党内民主建设就如同沙上建屋,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所以广大基层党员与党内民主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实现了包括基层广大党员在内的民主,才能真正称得上“党内民主”的实现。

二、当前在基层党员中发展党内民主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党内民主建设离不开广大的基层党员,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存在的主客观原因,目前广大基层党员对发展党内民主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意识不清,参与度不够等许多问题,影响着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党内民主建设与自身的关系。民主建设是党建工作中惠及到每名党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更是党员参与党的民主政治生活的关键。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并不是每名党员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许多党员特别是一些基层党员由于平时缺乏学习、政治敏锐力不足等原因,在党内民主建设工作中,没有确实认识民主建设的实质,漠不关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2.对党内民主建设内容不了解或知之甚少。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党员对什么是党内民主,以及党内民主的目标、性质、实质等基层知识一问三不知,或者答非所问,认识上模糊不清,没能很好的掌握其精神实质。所以,在建设进程中,在谈及民主时,只能就民主而民主,大而化之,空无一物,没有一点实际内容。

3.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民主建设不理解,不支持,导致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无法顺利进行。过去,由于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党内民主政治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导致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只有集中,没有民主,“民主集中制”完全成为摆设,长些以往,当党内民主被提出来后,就不可避免地触动到一些人的利益,也就受到了一些消及的变相的抵制,这样党内民主建设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就不得不变得困难,步伐不得不缓慢下来。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人的思想意识中的不足所造成的,不在于政策制度的本身,而在于人的大脑,是思想上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根本性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要加强民主建设,就必须从人的思想意识入手。要保证党内民主建设取得实效,根基稳固,要从广大基层党员的思想入手,这是前提,更是保证。

三、加强基层党员民主政治意识的培养,是党内民主实现的必由之路

培养民主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超级大党来说,广大基层党员由于人数众多,存在的问题也是大不相同,对党内民主的认识更是无法做到统一,所以要把广大基层党员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改变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则任重而道远。

1.民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任务。具体问题具体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观点,针对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内政治文明和民主意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体制上看,我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新的改革和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开展的;从政治形态和政治结构上看,要把党内民主建設看作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政治改革的新的探索。正因为如此,对广大基层党员来说,认识了解党内民主,民主意识的养成,也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缓慢的浸渗和教育,要经历一个从筑基到发展再到提高的过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体党员参与,民主气氛浓郁,民主政治清明的政治环境。

纵观世界政治历史,每一个民主气息浓厚的政党,无论是无产阶级政党还是资产阶级政治,党内民主的发展都不是漫无边际、随意发展的,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和要求,所以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时候,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民主意识的教育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要循序渐进。只有这样,党内民主建设才能沿着科学的轨道不断前进,才能实现党内民主建设的目标。

2.一定要认识这次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质和重大意义。党内民主的发展,并不是说要广大党员无原则的民主,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章规定的范围内实行的民主,它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广大基层党员中开展民主意识教育,首要的目标是要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对党内民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认清其实质。一定要让全体党员都清醒的认识到党内民主建设是党内改革,是政治创新,是党在新形势下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只有不断地深化和推进这场改革,才能把我党建设成为一个新的与时俱进的,能够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党员更加自觉地开展民主意识的自我教育、自我培养,从而加速全党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党内民主的完善和进步。

3.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它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本质就是保障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突出出来。基层党员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和从属地位,所以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必须充分保障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尊重基层党员的主体地位,保证他们的知情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别是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保证民主的实施,更是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基层党员的民主意识的养成得到保障,才能推动民主意识形态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4.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学习掌握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意识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党员民主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对民主政治内容学习的融会贯通。基层党员必须认识到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了解什么是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弄清了党内民主的基本核心理论,才能真正懂得发展党内民主的本质所在,才能从根本上使自己的民主意识不断提升。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科学规范定位执政党的地位,作为党内民主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每名党员必须学习并掌握的三大核心,是每名党员提高民主意识所必备。

总之,党内民主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改革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所在。党的基础在基层,党的基石是基层党员。所以,发展党内民主,一定要加强基层党员民主意识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内民主建设的稳固发展,才能实现党内民主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素贞.论党内民主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2007,(2).

[2]陈小玲.当前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蔡霞.党的建设机制与党的先进性[J].中国共产党,2003,(10).

[4]陈兆德,徐腾.党内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6).

[5]陈尧.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J].南京社会科学,2003,(9).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下一篇:奥瑞姆自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