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类发展

2024-05-09

农村人类发展(精选八篇)

农村人类发展 篇1

一、韩国政府在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

为了改变韩国农村发展极为落后和工农发展严重失衡的状况, 韩国政府决定把农村开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把工农业均衡发展摆在经济发展的三大目标之首, 并以1971年的新村运动为开端, 取得了显著成效。1971年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计划时, 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只有90亿美元、277美元, 至1981年的10年间, 二者分别跃增至668亿美元和1734美元, 且经济增幅名列世界第二[1]。

(一) 韩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财政支持

在新村运动初期, 政府给予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融资支援。自新村运动开展以来韩国政府在农村的财政投入累计达到20亿美元, 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和村庄自筹, 用于建立农村生产和社会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环境。政府投资在总投资额中的比例很高, 1975年和1979年政府投资在农村发展总投资的比重达42.1%和56.1%。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 在新村运动开展初期, 政府就提供相当于政府预算资金的1%用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桥梁、河堤、公路和改善饮水条件等的基础设施建设。1973年和1974年运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数额分别占当年总投资的64.3%和42.5%, 1975年以后用于增加收入项目的投资则占主要部分, 设立了专门的农民增收项目, 支持农民扩大经济作物、饲养、建立专业区、进行合作耕种和售卖活动以增加农民收入。以1975年为例, 农民增收项目在新村运动中资金总额中的比重占到了63.4%, 1976-1982年该比重平均为43.58%。除了对农村建设给予直接的财政支持外, 在村庄筹集的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政府贷款或政府支持下的贷款, 如韩国政府还为农民提供最长可达30年的低息贷款或为农民争取国际组织的援助性的贷款。据统计, 在韩新村运动开始后的10年间政府的财政投资达27521亿韩元, 政府财政的投入在农村发展的资金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杠杆作用。韩国抱川市蛟洞村上世纪至今农村建设经费累计约19亿韩元, 其中只有6亿韩元是政府财政投入, 由此可见政府财政投入发挥了3倍的杠杆作用, 即吸引了3倍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1]。

从以上分析可知, 政府财政在新村运动的初期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当政府的强权将韩国农村从落后无效率的“锁定”状态开始摆脱出来后, 就逐步从由政府主导、督导向民间主导阶段逐渐过渡, 积极引导民间团体、企业、大学、科研机关参与其中, 最后达到农村开放化与自主化结合的阶段, 强调农村的自我发展。

(二) 韩政府先农村落后地区后发达地区的教育财政政策

韩国政府非常注重农村教育, 由政府统筹管理教育预算, 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而地方政府的经费绝大部分也是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在国民经济实力还不强, 财力较落后的情况下, 韩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提高教育水平中的作用。一是依靠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保证各项教育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如1958年制定了《教育税法》和《义务教育财政交付金法》, 保证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的来源;二是设计了先普及小学教育再普及初中教育、先经济落后地区再经济非落后地区和先保量再提高质量的制度安排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可获得性[2]。1967年颁布的《岛屿、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规定首先优先在偏僻地区、岛屿发展免费教育, 如“教育优先区制度”对这些地区实行拨专款进行补助, 发放“教育代用券”或提供足够的学习奖学金;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第三个义务教育五年计划完成后的1976年, 韩国基本完成了小学六年制的初等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工作, 此后再逐步增加和改善学校的设施, 增加教师的配备, 减小班级密度, 并逐步制定和完善财政保障计划;1985年随着《关于实施初中义务教育的规定》的颁布, 韩国才开始实施免费的初中义务教育, 并且也是首先从经济落后的岛屿和偏僻的农 (渔) 村地区开始实施[3]。

(三) 韩政府先制度建设后财政支持的农民健康政策

由于韩国政府认为在优先发展经济的时期不应该同时发展医疗保险, 韩国政府对提高农民的健康总体来看是先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和制度,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拥有足够的财力后, 才开始从财政上予以支持。如韩国政府1963年就通过了第一部医疗保险法, 但参保人并不多, 到1987年韩国政府修订的医疗保险法, 该法规定韩国农村医疗保险经费筹集由农民家庭支付50%, 政府支付50%, 而占农民总数10%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民的医疗保险费的一部分由政府通过提供医疗救济来负担;2005年颁布的《白皮书》规定农村地区医疗费用40%来自于国库财政支持, 其余60%来自于农民交纳的保险费和烟草税总额的10%;政府对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无任何收入的人如65岁以上的老人、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提供医保补助, 让其免费享受政府健康医疗保险, 其资金来源于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80%和20%医疗救助经费[4]。

二、韩政府财政支持农村人类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 对于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 经济发展中“制度至关重要”, 经济社会的变迁不是骤然发生的, 而是许多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其中就有制度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项好的制度具有以下四大经济功能:降低交易费用、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外部性内部化[5]。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给予制度充分的重视, 并且为提高有限的政府财政在农村的使用效率和杠杆作用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一) 韩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农村中介组织来降低交易费用

诺思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一种政治或经济体制结构的制度基础, 其运行有利于稳定有序的秩序的形成, 避免了经济社会的混乱。韩国政府注重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 包括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金融组织、农民技术推广教育组织, 对农村中介组织给予财政资金的支持。如60年代中期农协为农民生产提供的生产资金中, 70%来自政府的财政资金或金融资金。

(二) 建立专职行政机构为实现农村的发展提供组织制度保证

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交往是制度的重要功能。韩国成立了专门负责新村运动的最高行政机构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组织制度保证, 1972年韩国政府成立了由民政部部长总负责和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参与的“中央新村运动咨询与协调委员会”, 专门负责新村运动的政策制定工作, 即新村运动的制度、机制设计。所有政策经由委员会协商后由参与部门执行与各部门相关的政策和项目, 如卫生部负责乡村供水系统和流动医疗站建设项目, 民政部系统负责乡村基础性建设项目, 工商部负责乡村电力项目、教育部则负责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相关教育项目等。这些专门机构的建立有助于从制度上解决涉及到新村运动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协调与合作问题。

(三) 设计适宜制度激发农民建设农村的积极性

制度的第三大功能是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 它在于通过传递提倡什么、鼓励什么等方面的信息, 借助奖励或惩罚的强制力量得以监督执行, 可以说制度激励程度的大小差异足以决定一个社会发展的快慢。[5]韩国政府在农村发展运动中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先进, 以效率优先, 适当兼顾公平, 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的积极性。具体设计了以下机制:一是将农村按发展程度的高低依次划分为自强村、自助村和基础村, 政府只对前两种村庄的发展提供财政援助, 即财政支持, 而对最落后的基础村主要只是促进其继续改善生活环境, 培养自助精神。这一分类指导法制度的设立, 激发了落后村基础村的发展积极性, 因为基础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政府财政资助的资格, 逐步减少基础村的数量, 由此逐渐推动农村的发展。[6]二是以设立农村发展项目的方式来实现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持, 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项目以及社会进步项目, 只有条件足够好的村庄才能获得资助, 这样竞争就会引导村民逐步积累在某一项目方面的经验, 积累越多既越有可能成功获得项目, 又有利于政府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投资那些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项目, 这样政府可以集中力量, 支持那些在新村运动中表现得更有竞争力、更积极的村庄。[7]

最后, 在外部性内部化的方面, 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有很多项目的受益范围牵涉到多个村庄, 在这种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中, 一般是韩国各级政府与村民各负其责合力完成, 即由政府来解决非纯公共品的外部性问题。

三、经验启示

韩国推动农村人类发展水平的过程展现出了以下几点启示:一是韩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 政府不仅从财政上给予了支持, 而且注重配备完善的制度, 以更好的发挥和提高政府财政支持的作用、效率, 其中在制度方面尤以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作用明显, 它使得各项事业的开展有法可依, 有据可循;二是在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供给中注重对贫困和弱势群体和地区的财政资助, 以保证社会公平性, 并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三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的发展建设, 不仅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方面, 而且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也积极引入私人经营, 以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 使得政府能够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区或领域中去;四是注重农村中介组织建立, 以降低交易成本, 由此保证农村各项制度和项目的实施。

摘要:文章以农村人类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 探讨了韩国政府为提高本国农村人类发展水平, 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的教育、健康水平所提供的财政支持数额、方式和制度, 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韩国政府对农村人类发展的财政支持在制度上的科学合理性, 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韩国,农村人类发展,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樊瑛华, 李秀珍.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比较研究[J].人文杂志, 2008, (3) .

[2]赵丽霞, 武在争.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4) .

[3]张德强论韩国新村运动的教育本质[J].比较教育研究, 2007, (9) .

[4]李莲花.后发地区的医疗保障:韩国与台湾地区的全民医保经验[J].学习与实践, 2008, (10) .

[5]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曲婷婷.我国农村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2009.

人类通信发展史 篇2

百余年已经过去,人类的通信史依旧在不断的进化。从两个罐头加一根线开始,人类就在探索如何利用工具进行远端通信,电报、电话、拨号盘电话、按键电话、手机、短信、VoIP、FreeEIM,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于人类通信演化。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

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04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管。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成功地研究出无线电广播。1907年美国物理学家德福莱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美国电气工程师阿姆斯特朗应用电子器件发明了超外差式接收装置。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24年第一条短波通信线路在瑙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建立,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和第一第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也促使图像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922年16岁的美国中学生菲罗.法恩斯沃斯设计出第一幅电视传真原理图,1929年申请了发明专利,被裁定为发明电视机的第一人。1935年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设立了一座电视台,次年就成功地把电视节目发送到70公里以外的地方。1938

年兹沃尔金又制造出第一台符合实用要求的电视摄像机。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改进,1945年在三基色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子管彩色电视机。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发明了高灵敏度摄像管,同年日本人八本教授解决了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超短波转播站,电视迅速普及开来。图像传真也是一项重要的通信。自从192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第一部实用的传真机以后,传真技术不断革新。1972年以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新闻、出版、气象和广播行业;1972年至1980年间,传真技术已完成从模拟向数字、从机械扫描向电子扫描、从低速向高速的转变,除代替电报和用于传送气象图、新闻稿、照片、卫星云图外,还在医疗、图书馆管理、情报咨询、金融数据、电子邮政等方面得到应用;1980年后,传真技术向综合处理终端设备过渡,除承担通信任务外,它还具备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综合性处理终端。

此外,作为信息超远控制的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77年美国、日本科学家制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集成了13万个晶体管。微电子技术极大地

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成为现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标志。为了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单一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通信介质从普通导线、同轴电缆发展到双绞线、光纤导线、光缆;电子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也飞速发展起来,扫描仪、绘图仪、音频视频设备等,使计算机如虎添翼,可以处理更多的复杂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标志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

教育与人类发展关系初探 篇3

一、人类发展中所表现出的三大规律

在《人类发展》一书中, 美国学者詹姆斯 ?W? 范德赞登 (James W.Vander Zanden) 、托马斯 ?L? 克兰德尔 (Thomas L.Crandell) 、科琳 ? 海恩斯 ? 克兰德尔 (Corinne Haines Crandell) 提出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三大规律。

规律一, 人类发展的“惯性规律”。人类活动, 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 总在不断探索、认识其所在的这个世界 , 不断地发现、利用、改造这个世界原本就存在的各种资源发明;生产、创造出各种供人类在这个地球上更好生存的福利;除非人类毁灭, 否则必然会发展下去。像一列没设置终点的列车。

即告诉我们人类发展是什么?

规律二, 人类发展的“本因规律”。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本质:延续人类世代繁衍需要的消费必须;每人一辈子所需求消费到的物质, 仅仅依赖于他人的恩惠施与是显然不可能的, 其绝大部分还是应出自于其自身努力劳动创造的交换, 劳动创造价值, 而且与之成正比。

即告诉我们人类发展的最根本原动力是什么?

规律三, 人类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好的“组织发展的方式规律”。相对于让人们在其生活中无组织状态的各自所为、各图其利、自由生存、自发贸易的后果;其后果反而总能在不知不觉中更能有效地促进一切供人类在这个世界更好生存的普遍社会经济福利。

即告诉我们人类发展中所表现出的最好组织发展方式是什么?

论及教育,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类要一直发展下去, 就需要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火种, 而延续这种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 同时又需要人类的教育来维持。而最好的组织人类发展的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毫无疑问, 教育在其中的运作, 起着重要作用。

二、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演变经历的时代

一般把人类社会进化的纵向过程所分成的三个时代, 称为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演变经历的时代, 对这三个时代进行梳理, 可以探知教育在人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 元教育时代

元教育, 指在人类活动最早期, 最原始的, 能够直接体现其原本职能的教育形式。通过人类发展中所表现的三大规律可知,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于人类, 是提高人的能力, 改造人的生存环境, 服务于人的生产, 满足人的生产条件。

元教育时代又可以细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 可以看成是个体在群体中如何突破、改变的时期。在元教育前期, 是群体生活体系开创了生物最原始的教育机制。人类学家罗杰 . 雷文通过对猩猩和狒狒的研究, 提出个体选择必须在群体中实现的结论:“群体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库’的作用 , 它保存、选择群体中有用的行为 , 并在传递中促进新行为的创造。任何个体在行为上的突破 , 必须通过群体才能得到保存, 获得更高水平的生存能力 , 作用后代 , 转变为新的生活基础 , 使个体从群体中获得一种全新的知识。”不仅只是局限于狒狒和猩猩, 随着生物种群的进一步进化, “类人猿也是通过群体‘知识库’这一教育机制 , 实现了种的突变 , 把原先抵御猛兽的本能转化为狩猎的能力 , 跨出征服自然、演变为人类最重要的一步。”

在后一个时期, 随着生产力发展, 出现了社会分工, 于是出现了生产开始与人发展相分离的趋势。教育开始有自身的目的性和形式性, “开始注重儿童教育 , 有目的地传播某种观念和生产技能, 形式和内容都日趋多样化。注重语言在教育中的作用 , 并逐渐产生了诸如氏族仪式、巫术、成人礼等专门的教育活动 , 从而演变出学校的雏型—青年之家。”学校雏形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对教育需要的结果, 亦是标志着在元教育时代, 形式化教育的出现。

2. 异化教育时代

科级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飞跃和提高, 社会进一步大分工。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机构——学校, 开始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作用。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这时统治阶级垄断了学校教育, 使学校教育服务统治阶级, 成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教育被异化。

作为当时社会先进的教育组织, 学校本应是集中传授知识、授予技能的场所, 作为当时脱离了体力劳动的教师, 本应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弘扬者, 但在阶级社会里一切都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剥削阶级有意利用下, 学校培养出了不需要进行物质生产、且剥削物质生产者的精神生产者。“学校性质的变质, 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目的, 使先进的教育形式丧失了为生产服务和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性质, 甚至与教育促进生产发展的基本特性对抗。……强烈的统治阶级意识牢牢地压抑着教育, 冲荡着教有的‘格式塔’, 严重偏离了教育发展轨道。”

在异化教育时代,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特质是无序、混乱、功利、冲突。教育的本来宗旨受到异化, 成为少部分受教育者压榨、剥削、奴役大多数非受教育者的统治手段, 教育没有解放人, 而成了人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工具。“学而优则仕”,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是这个时期受教育者的心态写照, 范进式的悲喜剧代表着异化时代教育景况的混沌。

3. 复归教育时代

在文化摧化作用下, 人类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伴随始终, 自然力代替了人力, 科学改变了生产过程, 科学赋予生产以革命的本质。在人类发展的大工业时代, 科学技术的广泛需求与应用, 迫切需要教育起作用。一是要靠教育传承科学技术, 二是需要教育来革新科学技术, 发展生产。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 人类是符号化的动物, 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是由符号形成的, 并最终由这些符号形成了人类文化。符号从人本身扩展到了文化, 同时符号的形成也是人本身本质的体现。“乌托邦的伟大使命就在于, 它为可能性开拓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正是符号思维客服了人的自然惰性, 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 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人类需要文化与教育中的符号指引, 来创新开拓人类世界, 发展繁荣人类世界。

在复归教育时代, 教育终于回到了他应该回到的正确轨道上, 即为生产, 为人类服务。虽然在这个时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缺陷 , 如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 重视生产能力培养而忽视个性培养等短视的教育行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育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关系。“社会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越高, 教育的阶级性越隐蔽或趋于消灭;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越高, 教育的生产性越鲜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越高, 教育的科学性越强。”

当教育回到它应回到的正确轨道时 , 人类开始进入自由教育时代, 教育的本性特质将得到最理想的体现。人在教育中将得到一种解放, 一种最完美的自我实现。这种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 是促进人身心和谐的教育, 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教育。

三、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

人类发展, 从个人与社会这个维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在这个维度的这两个层面, 笔者尝试梳理教育对其分别发生的作用和影响。

1.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何谓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指如下的相关活动:提高自我意识, 发挥个人潜力, 展现个人才华, 达成个人愿望或加强身份等。个人发展不局限于自我发展与帮助;它也有帮助其他人进行个人发展的内涵, 包括向他人推荐个人发展方面的方法、相关项目、工具、技术和评估手段。

深入了解教育在个体发展作用中本身的需要, 是探索和发挥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重要基础。个体发展的具体情况不一而同, 千差万别, 一般定义的个体发展“通过自己的活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从而改变自己的身心状况, 达到一个新的身心状况 ( 同时也改变了环境 ) 。”从这个基本过程总结出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深远的三个基本因素。

第一个基本因素:个体的身心状况。身心, 可以理解为身体与心理, 也表示个体在某个时期所具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 比如幼儿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青年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老年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等。个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的身心境况, 这个状况的具体指标, 制约着个体发展的方式、进程、速率和极限。

第二个基本因素:个体存在的环境。指个体生存与发展中与外界作用的场域, 在向外的维度上, 它包括自然, 也包括社会;在向内的维度上, 它包括精神, 也包括物质;总之, 它包括能直接影响个体的环境, 也包括间接影响个体的环境。

第三个基本因素:个体的主观活动。个体与客观世界的事物互动的方式, 是这种主观活动的内涵。活动既包括生理活动也包括心理活动, 既包括内部活动又包括外部活动。在宏观角度上, 活动还包括日常学习、劳动生产等行为。

这三个基本因素深刻影响了个体发展, 任何旨在促进个体发展的活动, 都是这三个因素起的作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当然也脱离不开这三个因素。“教育是利用这三个基本因素来实现个体发展的过程。由于在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情境中 , 个体的现有身心状况是既定的, 因此, 教育主要是通过环境和活动这两个基本因素来作用于个体发展的;在前一个方面, 主要是调控个体的环境因素;在后一个方面, 主要是引导个体进行一定的学习活动。”应该看到, 个体的主观活动必然会受到个体存在环境的制约, 在教育上表现为个体主观想进行的教育意愿和意欲践行的教育行动, 受到客观的教育资源、教育权利等方面的限制和约束。

2. 教育对群体发展的作用

群体是指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 达到一定基数的人, 以特定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群体总类很多, 按照民族种类分, 可以分为民族群体, 按照社会地位分, 可以分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教育对各种不同群体发展所起的作用, 是需要依照各个群体的特性而言的。

比如, 在论述教育对民族群体发展的作用时, 就需要考虑到民族群体的具体特性, 独有质性。比如, 是中华民族还是外国民族, 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生活区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迥异, 教育对其影响也就会体现出不同的一面。例如可表现为塑造了不同的群体心理性格、形成了不同的群体习俗文化。“教育总是对人的教育, 追求着一种在当时情况下完美的人格形象。由于各民族在诞生时期的境遇不同, 所以就会遭遇不同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挑战, 因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就不相同。”一个群体的文明觉醒, 体现在群体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在生产力欠发达的种群中, 对骑马射箭等打猎技能的教习异常重视, 其宗旨在于繁衍种族生存。在脱离了刀耕火种的种群中, 对科学知识、文化习俗的教育最为重视, 其目的在于脱离蒙昧, 延续文明。但是也应该看到, 即使教育对不同群体的发展影响不同, 但各个群体之间, 都应该有一些共性的影响。

通过以上初步论述可知, 自人类诞生以来, 教育对人类的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 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只初探一二, 予以勾勒, 未能阐述详尽, 但求抛砖引玉。

摘要:本文从人类发展中所表现的规律入手, 通过梳理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所经历的时代, 指明教育在这些时代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通过剖析教育对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影响, 初探教育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人类发展,个体发展,群体发展,教育与人类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增俊.《论教育变迁与人类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60—66.

[2]冯增俊.《论教育变迁与人类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60—66.

[3]冯增俊.《论教育变迁与人类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60—66.

[4]冯增俊.《论教育变迁与人类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60—66.

[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96.

[6]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92页.

[7]丁念金.《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机制试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19卷第3期2—6.

[8]丁念金.《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机制试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19卷第3期2—6.

人类发展指数存在的问题浅析 篇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1990) 衡量人类发展的综合性衡量指标采用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简称HDI) 。人类发展指数的内涵是指“人类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各种选择的过程。从原则上说, 这些选择可以是无限的和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但是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上, 三个最重要的选择是使民众享受健康而长寿的生活、获得知识和较高的生活水准所必需的各种资源。此外还包括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自由到从事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活动的机会, 以及享有个人自尊和人权得到保障。可以看出, 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的各种选择的过程”, 同时也体现了人自身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二、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概述

(一)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

根据UNDP的规定,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部分构成:民众受教育程度, 采用成人识字率指标和综合毛入学率指标来衡量, 其中前者占2/3权重, 后者占1/3权重;健康长寿的状况, 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来衡量;获得体面生活水准的收入水平, 用人均GDP (PPP US$) 来衡量。这三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类发展程度:教育是最能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民受教育程度和一国国民素质修养程度高低的指标。一般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 其教育的普及率就越高, 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也越高;预期寿命主要度量的是人类的健康状况, 寿命的长短主要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有关;GDP是一国全体居民创造的物质财富情况, 是用来反映人们较好的生活所需资源的富足程度。

(二)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

人类发展指数是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GDP指数等权重复合而成, 在计算综合人类发展之前应先生成其各分项指标。在这里引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定的参照值 (见表1) , 并使用计算各个分指标的通项公式, 见公式 (1) , 将各指标表示成0和1之间的数值。

数据来源:《2002 年人类发展报告:在碎裂的世界中深化民主》

指标值undefined

则, 人类发展指数undefined[ (预期寿命指数) + (教育指数) + (GDP指数) ] (2)

由于各分项指标取值介于0和1之间, 可见人类发展指数的取值也介于0和1之间, 其指标值越接近于1, 说明该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越高;反之, 则人类发展水平越低。目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依据各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的高低又将其分为四个类别:

0.900≦HDI≦1.000, 属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0.800≦HDI≦0.899, 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

0.500≦HDI≦0.799, 属于中等发展水平;

HDI≦0.499, 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

(三) 采用人类发展指数的优点

人类发展指数在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其他指标而言有以下优点:一方面, 从三个维度分别对人类综合发展状况的贡献大小予以衡量, 可以为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提出适宜其重点发展的项目, 挖掘自身发展的潜力, 从而对该地区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 可以发现该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 为其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发展提供预警。这样有利于一国或地区制定适宜该国或地区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和认清其竞争的优势和劣势, 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种可行途径, 推进该地区进行改进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人类发展指数存在的问题分析

人类发展指数也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指标。对人类发展指数的批判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对设立人类发展指数的必要性表示怀疑;二是认为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有粗糙之嫌。针对各种批判的观点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基础数据问题、权重分配问题、计算方法问题以及其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于基础数据问题主要考虑的是在进行国际间的综合发展状况比较时, 各个国家基础数据的来源和统计口径不尽相同。另外, 在利用单一指标来衡量综合发展的某一个方面时有时也不完全具有代表性, 例如用人均GDP来衡量某国 (地区) 居民的生活水平时并没有考虑该国或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而对于该指标本身而言, 能否准确而全面地衡量人类发展也遭到了质疑, McGillivray (1991) 曾指出, HDI的各个成分之间正相关或各成分自相关, 从而认为HDI是一个多余的发展指标。不过, 对人类发展指数最主要的异议就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各成分的等权重分配问题 (Hopkins, 1991;Booy Sen, 2002) 。

从公式 (2) 可知, 人类发展指数是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GDP指数三者简单的等权重的复合过程。这种赋予三者权重相等的做法一方面体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考虑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时超越了经济方面, 把人类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放在了和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同等重要的位置, 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这种人为地赋予三者等权重的做法本身的主观性。比如, HDI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取舍关系虽然并不很明显, 但有时也可以产生惊人的结果。例如, 多一年的预期寿命, HDI隐含的货币价值也会增加, 这种货币价值随着收入的急剧增加 (从较低水平的贫穷国家到较高水平的富裕国家) 而增加。人均收入与寿命之间的这种显著的取舍是由于“HDI中更长的寿命的边际效用是一个常量”, 同时, “额外增加的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急剧下降的” (Ravallion, 1997) 。因此, 贫穷国家HDI的寿命价值比富裕国家HDI的寿命价值要小。也有研究者认为, 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人们选择的空间, 而且可以改善其他成分的状况, 所以应该赋予收入水平较高的权重 (Kelly, 1991) 。更有观点认为,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HDI成分的相对值不必相同 (Srinivasan, 1994) , 关于人均收入和预期寿命之间关系的历史经验也支持这种说法 (Preston, 1975) 。现代经济增长预示着预期寿命的提高, 但预期寿命本身增长得更快 (Easterlin, 1999) 。预期寿命的增长或是由于总健康生产函数的提高, 或是源于科技进步引起生产函数的位移。

四、建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取人类发展指数

鉴于UNDP人为赋予等权重的做法本身有失客观性, 对于这种主观的行为方式, 可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获取综合指标。主成分分析法的思想恰是将众多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没有相互关系的综合性指标。因此, 为了避免信息重复, 同时也为了得到各分项指标的客观权重, 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人类发展指数。虽然该方法计算的权重结果很可能接近于等权重, 但使用该方法在权重选择上是基于客观数据本身的, 其计算结果也是基于客观数据本身的, 在分析结果未出前是否是等权重不一定, 而UNDP是未计算前已经规定了人类发展指数分项指标的权重相等, 因此主成分分析法下的权重确定具有客观性。无论得到怎样的权重结果, 都应该来源于原始的客观数据, 正如Noorbakhsh (1998) 指出的, “先验的决定各种成分的权重意味着承认存在一个普遍可接受的人类福利 (发展) 函数, 但事实并非如此”。

摘要:选取增长质量的衡量指标之一——人类发展指数作为研究对象, 概述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 提出人类发展指数构建中还存在必要性受到质疑, 基础数据问题、权重分配问题、计算方法等问题, 提出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来修正人类发展指数中存在的权重分配问题。

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权重分配,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包玉香, 李玉江.基于人类发展指数 (HDI) 的聚类分析——以山东省109个市直辖区、县和县级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09 (14) .

[2]李想, 李秉龙.从人类发展指数与幸福感的比较看社会发展指标的完善[J].统计与决策, 2009 (13) .

[3]杨永恒, 胡鞍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J].经济研究, 2005 (7) .

森林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篇5

关键词:森林,人类文明,发展

1 森林孕育了人类

森林是人类得以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的基本的自然条件。类人猿树上的攀援生活, 带动颈部向上抬起, 头部可以灵活转动, 这就极大地扩大了视野。由于在树上生活, 视觉越来越重要, 嗅觉退居次要地位。它们站得高, 看得远, 敏锐的视觉能获取大量信息, 也促进头脑相应发展。大脑的发展表现在脑量增加, 脑沟回复杂化, 产生了萌芽状态的“意识”活动和“劳动”, 这些都为类人猿向人类转变提供了内在的根基。经过树上生活的磨炼, 使类人猿具备了向人类转变的特殊品质, 借助于劳动而演变成了人类。“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构木为巢”是森林孕育人类文明的生动写照。

2 森林提供了原始人类制造工具的场所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能否制造工具、进行劳动, 社会文明的发达程度正是以人类制造的工具作为主要的衡量尺度。

人类的史前时代被称为石器时代。其实使用木制工具的时代很可能早于石器, 因为树枝很容易得到, 也更容易被制成工具。只是木制工具易于腐朽, 远古的木制工具已无从寻觅。史前人类无论用于钩取果实、挖掘块根还是用于叉取河鱼、猎取野兽, 木器都是最方便、最常用的工具和武器。

农业工具最初也是木器制作的, 新石器时代, 人类已经开始有了农业生产。原始农业俗称“火耕”农业、“刀耕火种”农业, 准确地讲应该是锥耕农业, 因为人类最初是用一种尖木棒来播种的。对土地没有翻耕, 用木棒、竹棒只能“锥地成眼”, 点穴下种,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产量十分低微。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 终于发明了木锄、竹锄, 它们都能对土地进行局部的翻耕, 原始农业于是从杖耕发展到锄耕阶段。

3 森林帮助人类实现了人工取火

火的使用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人类的用火也与森林的赐福有关。所有动物几乎都畏惧火, 人类最初也象其它动物一样, 对火唯恐避之不及。人类用火最初当然是自然火, 开始可能出于偶然的机遇, 人类先祖们遭受过无数次山火之灾, 经历过惊骇、逃窜、祈祷、观望以及被灼伤、烧死等灾难以后, 偶然发现被火烧烤过的兽肉更有滋味, 还发现火光能给黑夜带来光明, 给寒冷带来温暖, 于是尝试着利用山林火灾后的余火, 想办法保存火种, 使自己能够利用自然火。

人类最初利用的自然火, 极可能是闪电引起的森林之火, 因为草原之火瞬息即过, 难以维持和保存, 而森林之火可以延续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树木燃烧以后还留下炽热的炭火, 给人类利用自然火带来更大机遇。一次又一次的森林火灾终于启发了先祖们, 使他们学会了利用自然火为自己服务。

古人使用自然火, 有赖于火种的保存, 由此实现对火的控制。将野火引来, 加以保存和控制, 这是人类对火认识上的飞跃。随着生产实践和人类智力的发展, 人类由利用自然火、控制自然火到能够人工取火, 这是人类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飞跃。当我们在歌颂人类智力的这种飞跃的时候, 切不可忘记丰富的森林资源对人类的贡献, 它是自然火种得以保存的基础。

4 森林迹地产生了农耕文明

从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谷物栽培开始, 农耕文化随之而来。最初的农耕是极其粗放的锥耕活动, 人们不懂得需要清除杂草、灌木、林木后再行播种, 随便地在草丛、灌木丛、林间空地上点穴播种, 结果是收获极少或毫无收获。后来人们发现在火烧迹地上播种的谷物收获较好, 长在森林火烧迹地上庄稼收获尤其丰富。人类逐渐出现“锥耕火种”农事活动, 为了清除森林扩大农用土地, 运用当时的木刀、石斧几乎是不可能的, 放火烧荒很自然地成为人们对付森林的有力手段。但是森林被毁以后, 洪水开始泛滥, 土地、村庄、人们的生命财产被一次又一次的狂涛浊浪所吞没, 农耕的基础也被彻底摧毁。这就是“锥耕火种”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危机。

铁器出现以后, 铁犁、铁锄、铁砍刀大大增进了人们为发展农耕同森林灌木作斗争的能力。这种进步给森林造成双重影响:其一是, 人口的压力迫使人们去砍伐森林辟为农田, 造成人多地少地区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并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其二是, “火种”方式终于慢慢地被废止了, 漫无边际地焚毁森林的现象得到相对的控制, 显示了技术进步对协调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工业式农业时期,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不再片面地把森林看成发展农耕的障碍, 相反, 人们认识到森林是农耕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各发达国家纷纷致力于恢复和发展森林, 森林面积得以稳定下来或有所扩大。

5 森林采伐利用催生了工业文明

森林对工业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工业文明同样是以牺牲森林作为代价而发展起来的。综观世界, 大规模开发利用森林是资本主义初期第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通过发展森林工业取得发展其它产业所需的资本和原料, 从而推动整个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资本原始积累期间经历过无林化阶段的根本原因。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资本家盲目采伐天然林, 使大片森林从地球表面消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但是森林消失, 环境恶化, 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才使人们认识到森林具有许多社会公益效能, 从而产生了加速发展林业的要求和自觉行动。因此,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 随着木材产需矛盾尖锐化, 人们就清晰地意识到必须采用永续利用方式来开发森林。

6 森林生态效应培育了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一个最高的社会文明形态, 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 它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 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 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 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 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 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人类和谐共生。“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是生态文明的最高境界。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首先就是加强生态建设, 维护生态安全, 实现生态良好。因此, 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森林保护和培育了人类需求环境, 具有固碳释氧、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削除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丰富物种、产品供给、增加景观等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既承担着提供生态产品、物质产品的重任, 又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锋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本保障。“种树用树、爱林赏林、借树寓意、以林抒情”的森林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重大变革时期。人们认识到:过去所走过的发展道路, 是一条掠夺式的浪费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持续性发展道路。生态遭到破坏, 已危及到生产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要想永续发展下去, 就必须彻底抛弃这条“黑色道路”, 重新确定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而这条道路, 从本质上必须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在21世纪全球范围内所产生的这种共识, 不仅使人的发展观发生了根本转变, 同时也形成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这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

森林作为孕育生命的摇篮, 一直与人类文明进步同步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破坏森林到保护和培育森林, 文明进步始终与森林兴衰紧密相联。无数事实证明,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森林兴则文明兴, 森林败则文明败;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条件, 爱护环境, 就是爱护我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彭镇华, 江泽慧.绿竹神气[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1 (1) :1-14.

[2]黄巍, 贺沁风, 赵玉林, 石长春.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J].陕西林业科技, 2006, 3 (3) :72-74.

论人类政治思想的发展方向 篇6

为什么说人类政治思想发展总的趋向是越来越趋于进步呢?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大体上来说是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展的进程一致的。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总的趋向是前进的,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一个方面的政治思想,也必然是按照客观的规律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从政治思想发展得历史过程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已经出现过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即原始公有制生产关系、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到高一级形态不断转变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样,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也是人类政治思想从一种历史类型发展到另一种历史类型的根本原因。与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出现了原始社会的氏族政治思想、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思想。人类政治思想的发展,是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的政治思想,进入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政治思想,再进入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思想,这是人类政治思想发展得三个历史阶段,也是人类政治思想曲折进步的辩证过程。所有这些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类型,就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来说,一种类型的政治思想要比另一种类型的政治思想高一级,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每一种历史类型的政治思想,都是人类政治思想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环节,都在客观上起着推动人类政治思想进步的重大作用,都比它前一种政治思想进了一步,假如新的高一级历史类型的政治思想不比旧的历史类型的政治思想进步,它就不可能代替旧的政治思想,这是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的。

人类政治思想尽管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进步的,同时这种上升的途径又是曲折的,有时甚至会出现停滞或倒退现象。政治思想的进步是在阶级对立中实现的。

首先,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思想的发展受阶级斗争的制约和影响。无论在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都是以维护私有制为目的的,都为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承认剥削和压迫是合理的。因而不管是奴隶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绝对服从,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宗法隶属,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个人主义,本质上都是维护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特别是在剥削阶级走上没落时期或代表剥削阶级的某个统治集团发生危机的时候,伴随着经济上的混乱和政治上的腐败,政治思想上往往更加衰颓和堕落,整个社会也会出现伤风败俗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政治思想发展中的倒退和堕落,但从整个人类政治思想发展过程看,这又是政治思想发展中的必然环节,包含着进步的因素,这主要表现为历代劳动人民相继发展着的、健康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在历史上,无论社会政治思想怎样浑浊,上流社会的风气如何腐败,在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人民中间,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热别是反抗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实践,总是能够较多地保存着健康的德风和淳朴的品质,世代相传,永不泯灭。处于被剥削地位的劳动人民为了向统治者进行斗争,他们必须加强团结、相互关心、英勇斗争,把个人利益置于阶级利益之下,形成和发展了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这种矛盾交错进退盛衰的情况,充分表明政治思想的发展必然受到阶级斗争的制约和影响,表明阶级斗争是政治思想发展得直接推动力。

其次,政治思想的发展是在批判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批判继承了历史上劳动人民思想美德的基础上发展的。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曾经相继出现的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无论哪一个剥削阶级,都是以剥削压迫劳动人民才能活下去的,都是同劳动人民根本对立的阶级,从它们自身的阶级利益中引伸出来并置于社会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就其完整的体系和根本的原则来说,也不能不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根本对立的。然而无论哪一恶搞剥削阶级,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统治阶级和反动的,是有一个从非统治阶级地位到统治阶级地位的过程,有一个从推动历史进步到阻碍历史发展的过程。正如毛泽东说的:“在它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雨的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没事革命者,是先行者。”这种情况表明,同劳动人民根本对立的剥削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程度不同地估计劳动人民某些最起码的利益,这是从长远的角度,为了更大程度地剥削劳动人民服务的,而且是非常有限的,是从属于剥削阶级的特殊利益的。与这种政治要求相适应的思想领域,必然要闪现出某些进步的政治思想因素。历史表明,剥削阶级中的某些人物,或者处于外敌入侵,或者在所代表的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或者出于同情劳动人民而提出某些进步的政治主张,对于推动政治思想的发展是起过一定作用的。例如,我国宋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尽管思想中渗透着封建的“忠君”等观念,但是,他在坑及金人贵族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则是不可磨灭的。还有一些剥削阶级的历史人物,他们思想虽然并没有超出他们所属的阶级局限,但其中也有个别进步的思想。例如,宋仁宗时的范仲淹,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中较有原件的政治家,在抵御辽的侵犯个改革内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而且有较好的道德品质。据文献记载他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对当时以宰相吕夷简为代表的权贵们滥用职权,任用私人等事,敢于忠谏直言,抨击时弊,被贬后仍坚持同贵族官僚实力作斗争。

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政治思想,就其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是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思想根本对立的。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历史上剥削阶级政治思想的实际状况,在整个体系和基本原则上予以否定的同时,对某些具体的原则和观点,在剔除其小计反动的糟粕的同时,将其中一些多少好有用的成分的因素,予以利用和吸收。对于以往剥削阶级政治思想遗产的态度,不在整体上和基本原则上予以否定,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兼收并蓄,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反之认为,凡是剥削阶级思想体系中的一切都是反动的成分和因素也是错误的。

继承和发扬历史上劳动人民思想美德,是政治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当然在这种继承中,也还是要坚持科学的批判态度的。无论奴隶社会中奴隶所实际奉行的思想,还是封建社会中农民所实际奉行的思想,都包含着一些消极的、落后的、过时的东西。有的并不能反映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是剥削阶级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渗透进来的影响。因此,共产主义的思想应该而且只能继承历史上劳动人民的思想中那些优秀的,至今还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而且还有经过改造才能予以吸收。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优良政治思想的批判继承问题上,毛泽东曾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有事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以汉族的历史为例,可以证明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个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在汉族的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的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统治。……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我们可以以毛泽东的论述为指导,来批判继承劳动人民的优良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发展正是在继承了劳动人民政治思想美德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如工才变为先进的政治思想。

通过以上政治思想的产生、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分析,使我们看到,尽管政治思想的发展和进步程度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成纯粹的正比关系,但是政治思想发展的最终动力毕竟还是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启示我们,提高整个竟还是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启示我们,提高整个民族的政治思想水平,必须和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同步进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另一方面,社会政治思想的提高,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注意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灌输,这就揭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水平的极端重要性,启示人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关于网络技术与人类发展的讨论 篇7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推进和网络的发展, 人类的生产生活日趋全面自动化和全面现代化, 发达的物质生产体系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为人民提供消费资料, 发达的信息文化环境为人民提供自由地交往、创造和娱乐的条件。网络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自由时间。人类社会就是因为社会时空的相互转换而发生变革的, 而现代科技由于其强大的力量, 使这种转换更为明显、快速, 从而使现代社会的变革更为显著、剧烈, 人

类历史正加速向世界历史转化。现代化生产的日趋全面自动化和超时空性网络的日趋渗透化, 人们的工作时间将大大缩短, 自由支配的个人财富和“业余”时间将大大延长, 从事精神活动的时间就越多, 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的能力的时间就越多。随着财富的增加以及相应的自由时间的增加, 人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空间, 拥有了更为普遍的交换能力。网络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时间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贡献。网络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了一个具有高度选择性与灵活性的社会智能环境。信息高速公路、卫星通讯系统和电脑网络终端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料和用品。电子新闻、电子信箱、电子购物、电子图书馆、专家咨询网络等, 使人们的学习创造能够及时得到外界高质量的支持和帮助, 能够更方便、更高效地进行。各种网络手段的普遍应用, 不仅大为改善了学校的智能环境, 直接提高了知识传授的效率, 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而且增强了社会各行业的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程度, 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知识和智力开发的重视程度, 促使人们能够且必须在不同方面、不同环境和不同时期中不断地、高效率地学习,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社会智能环境不仅可以有力地改变人类分析问题和综合情况的方法, 而且将可以改变人类大脑的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网络发展使人类交往能力大大增强, 使交往领域空前扩大, 一键在手, 把握天下, 使人的全面发展就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主体地位的提升

1. 提高劳动者的地位

信息网络技术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推动整个社会系统的控制自动化、信息网络化, 促进机械化向智能化升级, 将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大大延长人的肢体, 并使人们办事的力量、速度和范围大大扩展, 使劳动者的身心轻松起来、自由增多起来。大量的体力劳动、各种脏活、累活、危险活、繁琐的机械脑力劳动将由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承担, 使广大劳动者转入从事管理和创造性劳动的文职工作, 使劳动者变得更聪明和更有能力去实现全面发展, 从而改善了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网络的发展与全面自动化的推进, 将进一步促进工业劳动与农业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趋向统一, 逐步推动三大差别的消失, 促进不同职业领域、不同社会分工的人们日益朝着平等化方向发展。

2. 增强人自身的素质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 而知识的解放又有赖于知识的传播工具和知识载体的革命。信息革命则是以人的智力增长和扩大为特征的。网络正是新一轮知识经济的火车头, 正建构着日益完善的“人人受益”的科学教育网络, 正推动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 真正使“人人享有教育权”和学习权, 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发达的医疗健康网络为人们的体质增强提供更有利的社会保障体系, 使人身体更健康, 精力更充沛。人的自身素质的增强即人的能力包括精力、体力、智力的全面提高, 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提高, 从而使人们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 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

网络时代是个性化的时代, 网络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众多有个性的选择, 促进着人的个性的发展, 同时为适应人们的个性化的需要而不断地发展。网上的娱乐大杂烩, 能让人们自由选择视听节目, 以进行个性化的休闲;网上品种繁多的时装展示充分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穿着打扮;网上海、陆、空丰富多彩的旅途和景点将是个性化旅行的充分条件;网上交往环境的扩大, 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友情大串连。网络工作方式可以帮助那些具备良好技能但无法或不愿意全时工作的人们很轻松地作出有意义的选择, 通过网络找到更多的工作同时做更多的远程工作, 拥有新的更多的机会, 员工可以把网络提供的自由发挥到极限, 选择权将属于工作者。在家上班打破了统一的劳动步调, 让人们按自己的个性作息时间表去工作。网络的发展, 除了帮助人们把纯粹属于个性的东西结晶以外, 还使人们变成自我形象的生产者, 或者更确切些, 是自我形象的生产者兼消费者。显然, 未来网络社会将依赖一种新的文明模式。它使大众知道得更多、更准、更快, 从而对上层建筑的依赖少了, 个性化和多元化得到了保护。也就是说, 大众的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显而易见, 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信息革命本身, 其意义也绝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的应用, 它将导致一个新的适用于全球的文明的建立。

三、增强自我实现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生存空间扩大了, 社会交往增多了, 文化水平提高了, 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角色意识、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了。人们要求广泛地介入社会交往和政治生活, 要求在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全方位地表现自己, 塑造自己的形象, 表现自己的存在, 追求自己的生活, 发挥自己的作用。人们从狭隘的家庭圈子和物质生活中走出来, 在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寻找生活意义, 实现自己的价值。广泛地介入社会生活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充实, 并在多维参照系中参照自己, 更好地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了解自己的地位、作用、义务、权利, 有效地进行自律, 顺利地选择角色并发挥作用, 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力量的要求, 成为对社会进步、历史发展有用的人。

摘要:科技进步与网络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驱动力和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在网络社会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双重进程中, 要发挥网络革命的伟力, 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网络技术,人类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秀冬.信息时代与民族复兴[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1.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农村人类发展 篇8

但是人类发展指数自身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 它一直忽略了自然界系统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王志平 ( 2007) [2]研究了人类发展指数的方法及改进, 通过增加知识变量的构成, 改进人均GDP因素等, 优化了HDI的衡量指标, 解读不同年份不同国家指数的影响。李晶 ( 2007) [3]研究了污染敏感的人类发展指数及其证实分析, 运用了环境指标 ( Pe) 修正HDI用环境行为指标调整收入成分, 用人均CO2排放量代替环境破坏指标, 建立一个污染敏感的人类发展指数分析框架。田辉[4] ( 2008) 对人类发展指数进行修正, 以环境指标作为修正因子, 通过对收入指标的修正得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 ( HSDI) 的指标体系构建。Ahmad Jafari Samimi等 ( 2011) [5]使用2006—2011年的EPI指标与HDI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 并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研究。可知HDI的指标存在一定弊端, 那么环境因素、人口因素对HDI是否存在影响? 如果存在, 又是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被解释变量为人类发展指数, 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11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1) ( 也是解释变量原始数据来源) , 原始数据共有187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以及相关数据, 此外,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还依据187个国家的HDI指数大小分成四个等级: 人类发展指数非常高的国家 ( VERY HIGH HUMAN DEVELOP- MENT) 、人类发展指数高的国家 ( HIGH HUMAN DEVEL- OPMENT) 、人类发展指数中等的国家 ( MEDIUM HUMAN DEVELOPMENT) 、人类发展指数低的国家 ( LOW HU- MAN DEVELOPMENT) 。在人口因素方面, 数据齐全, 样本数量为187; 在环境因素方面, 去除数据不完整的国家, 并对四个等级的国家取相同数量的样本, 最后每一组35, 总样本量为140。

环境因素方面我们初步选取的是环境绩效指标 ( En- 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 , 该指标关注于环境可持续性和每个国家的当前环境表现,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制定和专家认定的表现核心污染和自然资源管理挑战的指标来收集数据, 虽然对于环境指数的合理范畴没有精确的答案, 但其选择的指标可以形成一套能反映当前社会环境挑战的焦点问题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为确保使用的是最合适的测评基准, EPI指标的选取有四个标准, 其中为了确保标准中的相关性, 指标所追踪观察的相应环境问题必须与各种情况下的国家都具有相关性, 包括多种地理状况、 气候状况、经济状况下的国家。除此之外, EPI使用25个环境指标并遵循10个政策分类对163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绩效情况进行了排名。其中建立的10个政策类别分别是: 环境疾病负担、水对人类的影响、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森林、渔业、农业和气候变化。是目前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衡量环境状态的指标。

2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2. 1模型的设定

因为在环境因素方面我们选取的解释变量只含有EPI一个, 因此我们在设定模型的时候结合Eviews的初步分析, 拟定以下模型:

其中, Y为HDI的数值, X为EPI的数值, β1, β2为常数项, ut为随机扰动项。

2. 2模型的估计

在Eviews软件中输入数据, 进行OLS估计, 得到以下输出结果:

Eviews输出结果显示: x的t检验值15. 02555, 变量的t检验显著, F检验值为225. 7670, 方程的F检验显著, 使用截面数据时R2为0. 620636, 拟合效果非常好。 因为是一元的模型, 所以不需要参考调整的R2, 但是该值也传递出拟合效果好的信号。同时经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自相关的问题。此时的x与y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

可以看到, EPI与HDI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从回归方程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绩效表现越好的国家, 其发展指数越高。这是符合经济上的意义的。EPI目标一是减少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压力; 二是提升生态系统活力和推动对自然资源的良好管理。通过四个标准: 相关性、基于绩效、透明性、数据质量, EPI可以更好地衡量各个国家的环境状态, 并对就如何减少人类健康的压力以及如何提升生态系统的活力、加强自然资源管理这一难题提出建设性的、可行的建议。

2. 3模型的优化———虚拟变量的引入

为考察不同人类发展指数水平的国家之间, 环境与HDI的关系是否有差异, 我们引入了虚拟变量。因为发展水平分为四种, 因此引入三个虚拟变量: D1、D2、D3, 区分了四个等级, 四个等级在数据上表现为每个等级35个数据, 在最终方程的转折点上, 我们选取的是约等于临近两个等级的6个国家的均值。

使用Eviews进行虚拟变量的引入, 得到以下结果:

t检验与F检验显著, 而且R2达到了0. 7989, 拟合效果非常好。由此可以得出四个不同人类发展指数水平的回归模型总方程与分别的为:

3结论与政策建议

首先,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环境绩效指数 ( EPI) 与人类发展指数 ( HDI) 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 而且是正向的关系。这意味着环境绩效指数越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UNDP) 指标下的人类发展水平也越高。同时从最后引入虚拟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可以明显看出, 不同人类发展指数水平的国家, 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不同, 总的来说, 环境绩效指数越高的国家, 其人类发展水平越高。

仔细观察, 我们还能发现人类发展指数非常高的国家, 环境绩效指标对人类发展指数的贡献大于人类发展指数高的国家, 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环境对人们生活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大于另一部分国家。同时, 人类发展指数低的国家, 他们的环境绩效指标对人类发展指数的贡献是所有种类中最大的,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只要多关注环境绩效相关指标, 同样通过改善环境增加一定量的环境绩效指数, 它就能在人类发展指数方面给这些国家带来相对更高的进步。

我国在2011年的人类发展报告 ( HDR 2011) 中排名101位, HDI数值为0. 6871, 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其中, 当年世界平均水平为0. 682, 中等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平均水平0. 63, 高度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平均0. 741. 我国人类发展水平略高于中等人类发展指数国家与世界水平, 与非常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有一定水平。通过图2可以看出, 在21世纪之前, 我国同所在中等人类发展指数平均水平一样, 与世界平均距离较大, 21世纪之后提高很快, 2013年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数据来源: UNDP 官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上我们只是处在世界平均水平左右, 这反映出我们国家在追求GDP增长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不仅仅是HDI包括的人均寿命、教育与经济的这三方面, 我们在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上也任重道远。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 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美丽中国的实现也迈出了重大的一步。首先必须从意识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并持之以恒的付诸行动, 在政府、企业、 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可持续的社会, 不让今天的自己成为明天的敌人。

参考文献

[1]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1[R].2011.

[2]王志平.“人类发展指数” (HDI) :含义、方法及改进[J].上海行政院学报, 2007 (3) .

[3]李晶, 庄连平.对人类发展指数的权重结构探讨——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 2007 (12) .

[4]田辉.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 (HSDI) 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8.

上一篇:绿化提升规划下一篇: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