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2024-05-22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精选十篇)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篇1

一、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 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人文素质。有人比喻:“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为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在你讲话时, 被别人打断, 你会怎么想?让学生设身处地为发言者着想, 尊重发言者。只有你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别人才能耐心地倾听你的意见。

二、规范引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倾听习惯

1、倾听前明确目标。

多数小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 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 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 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 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 听后“评一评他的发言”, “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等目标指令性问题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欲望。

2、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

(1) 洗耳恭听, 捕捉教育契机。教师要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 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否正确, 是否流畅, 不要随意在学生发言的时候, 做其他事或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 有时候教师“无意”间坐到“听众”席, 真诚地和学生一起聆听, 让听者更感兴趣, 说者倍添兴奋。 (2) 察言观色, 帮助学生解惑。教师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并捕捉学生困惑点, 思维的创新点……稍纵即逝的动态生成资源。

3、引导点拨, 教会倾听方法。

(1) 专心致志地倾听。引导学生尊重发言者是学会倾听的前提。当同学发言时, 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 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 不随便打断、不嘲笑、不起哄、边听边思考、不随便给予否定, 待别人说完后才能对发言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或提出意见或补充。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 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 从而形成倾听的优良品质。 (2) 有的放矢地倾听。我给予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听优点: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培养说者的自信心。

听缺点: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 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说者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

听异同:听差别不大的话语, 比较异同, 大大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

三、优化方法, 强化训练学生高效倾听能力

1、细化“听”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要四心”, 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二要耐心, 不随便插嘴;三要细心, 及时发现别人的小失误或不尽如意之处, 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四要虚心,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 要能虚心接受, 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2、进行专项训练, 培养倾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学生听的能力、听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而必须经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因此, 在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后,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安排专门的倾听训练, 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 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 使学生善于倾听。

(1) 听读接力: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 我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开火车的形式读, 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 (听的同学特别认真, 读书的同学更认真,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的效果。)

(2) 练习“听”写:“听写”是个训练学生听力的良好途径。听写词语、句子、课文片断, 在听写时, 报的遍数可先是多遍, 过段时间就开始减少为两遍、一遍,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3) 听评。先听发言后评价。听同学朗读时, 可突然刹车, 指名其他学生从朗读的技巧及情感方面去评价。

(4) 听后复述——转述或概括别人的发言:如上课时复述同学和老师讲过的话:刚才同学说了什么, 你能再说一遍吗?在听完同学的发言后, 我常以这样的问题来问学生:“你听明白了吗?那你也来讲讲看。”让学生转述他人的发言,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检测学生倾听的效果。

(5) 听读:利用晨读或者阅读课时间, 教师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课外读本, 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 间或停下让学生猜测一句话中的一个词语、故事里面人物的语言, 设想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者故事的结尾, 有效地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

(6) 听答训练:这种训练是培养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课堂上, 专门设计一些判断题, 改错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 再根据学生的表现, 评出“小

医生”、“小小评论家”、“小博士”、“小小设计师”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7) 听记训练-传口信: (1) 游戏“交头接耳”。把学生分成几组, 老师在第一个同学耳边说一句悄悄话, 然后让他把此句传给下一个同学。待传话结束, 请各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这句话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这个游戏有趣, 可操作性强, 更重要的是, 在欢声笑语中, 既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 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口头作业。学校、班级的通知, 有意让学生做传话员, 口头通知家长或同学, 口头布置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每次布置家庭作业时只讲一遍, 语速稍慢。家庭作业也尝试让学生不要记在本子上, 而是记在心里。

(8) 听辩训练:争辩的基础是认真地倾听, 学会在听中思考。只有认真地听清别人的观点, 明白其优劣, 才能很好地进行反驳。

四、发挥评价功能, 鼓励学生倾听

学生说得好时, 教师应给予表扬、赞赏;教师讲述得精彩时, 学生同样给予鼓掌。带着互相欣赏的心情, 就会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 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你真是倾听能手呀!”“他听得可认真了, 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你听得最认真, 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大家看, 他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 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 多棒呀!”“他真厉害, 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他的眼睛一直看者发言的人, 他听讲多认真。并能指出不足及时补充,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你倾听得真仔细,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 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 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这样, 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 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方向。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每当孩子注意力开始不集中的时候, 我会提醒一句“看, 芳芳听得多认真呀, 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看到她的眼睛, 我讲课更有自信了!谢谢芳芳。”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持之以恒给予评价, 孩子倾听的习惯一定能养成。

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篇2

一面坡中心小学胡志华

一、问题的提出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作为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养成的初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中,倾听,是教师容易忽视也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意识地将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形成一定的倾听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将会受益匪浅。

二、原因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更长时间去养成一个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却总是能够发现学生在倾听能力上的薄弱和欠缺。

1)做“小动作”。不少孩子学前智力开发较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2)很努力让自己“端正”坐好。不少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啃咬手指。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有的孩子或者因为紧张情绪,或者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渐渐养成了“啃咬手指”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孩子产生倾听障碍的表现。

(4)频频要求发言。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每次老师提出问题,话音还没有落,他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发言,并且不断地用语言提醒老师注意自己。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断“插嘴”,其实,这是这些孩子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给予表现自己的行为,至于老师和同学发出的信息,他往往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通过对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和问卷调查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在本次课题研究中,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学生倾听能力习惯养成的方法实施和练习。

(一)从教师的主导性而言,分阶段有以下几个方法:

1.净化学生倾听环境

(1)、净化课桌环境

课桌环境包括多种功能的文具盒,琳琅满目的文具,芳香扑鼻的文具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干扰低段学生倾听的不良因素。这些物品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听课习惯。下课时,老师可预先叫学生摆放好桌椅、文具要放在文具盒里、书本摆在指定位置、水杯放在教室后面„„通过这些手段,尽量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2)、净化听课环境

培养孩子静心倾听的习惯,与课堂周边环境密切相关。教室外面其他班级上体育课发出的吵闹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传出的喇叭声,窗户外面的美景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干扰。作为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关起门来上课”,必要时甚至拉上窗帘,切断了与外界相通的渠道,学生的心就乖乖地收回来。

(3)、净化座位环境

一年级学生自控力差,上课总有一部分同学管不住自己。因此,教师在排座位时,尽量做到“动静”结合,让爱说话的同学和沉默寡言的同学同桌,彼此互相影响,综合对方的性格。

2.创建良好的师生课堂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仅是指课堂氛围,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建议一个让学生自如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当老师在学生的心里不仅只是老师也是可以让大家信赖的朋友、伙伴,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老师的课,会主动听老师上课,主动积极地课堂发言,形成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

3.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作为小学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能力是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朗读对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次抑扬顿挫的课文范读,不仅会吸引学生的倾听专注程度,还会成为学生心中的朗读目标。因此,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因素之一,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语言能力,说得精彩、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耳朵。

4.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和情趣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起来。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努力倾听别人的朗读,指出优缺点,同时也对自己有所提高。

5.教师的榜样示范。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插嘴,除了有自身生活环境的因素外,另一方面便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不论是否正确都不应该去打断学生的发言,可以等学生回答完了再作评判。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而且可以用这样最直接的行为告诉学生,当有同学在说话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随意插话,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而习惯于插嘴的学生也往往不能够很好的记住或者是重复先前学生说的话。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提醒学生尊重别人,给别人发言的权利,以正确的行为去引

导学生正确的习惯。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时,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有意识的训练。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6.教学中的有意提示。

这种提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老师发觉学生有不专注听讲的行为的时候,以不停止课堂教学环节为前提的一种隐性暗示,让被暗示的学生能及时将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当中包括⑴眼神暗示,这种暗示是很多老师的会在课堂上用到的,在某一个学生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行为时,老师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提醒学生;⑵手势提示,手势提示学生重新专注于课堂听讲,比眼神暗示更为巧妙。比如老师可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或者是检查课堂练习的时候有意地走到开小差的学生面前摸摸学生的头,让学生不好意思再继续下去。⑶不定时检查,让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毫无征兆地起身读课文或者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转述先前学生的话,都是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而又不会打乱课堂节奏。

(二)从学生的主体性方面而言,有以下几个方法:

1.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生的倾听姿势需指导。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我们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互为补充。

2.细化要求,针对练习。

虽然经过老师强调,但是还是会出现学生有意识地倾听但是仍然不能达到倾听目的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倾听之前,老师可以将倾听的要求和目的细化,从简到难,逐步提高。比如,“小熊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离开它的城堡,到山的对面去找妈妈了。”这样一句话,在朗读第一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的?学生听后可以回答。朗读第二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到哪里去?学生听了朗读后再回答。朗读第三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去干什么?学生听了第三遍之后可以回答。而随着这样有针对性的倾听练习的增加,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数量,由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变成寻找两个甚至多个问题的答案。

3.运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倾听主观能动性。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适当、真诚地评价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主体性。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里,可以不仅让学生听,还让学生对听到的内容通过自我的感知而给出一定评价。比如,在语文

课堂上,进行朗读比赛,这样的场合,评判的权利可以完全给学生,让学生去倾听朗读,请学生评价朗读者的优劣,从而让学生逐渐专注于课堂上倾听老师,倾听同学。

4.“听”与“说”结合。

倾听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有行为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到老师的话才能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那么检验学生是否有认真倾听,是否在有效倾听,可以通过先听后说的方法来练习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可以是毫无预知地请学生起来重复先前同学的话,也可以请学生说出老师某句话中的某个关键点,可以是简单重复一个听到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语。当然课堂上多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有交流倾听思考的发言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主动性的学习中,真正将自己听后所得的思考及时和同伴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来。像有的孩子比较胆怯,还不能适应在班级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小范围的小组学习中比较容易尝试。总之,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让学生从被动倾听转为主动倾听,逐渐养成倾听习惯。

5.“听”与“写”结合。

同样,“写”也是“听”的检验手段之一,最常用的就是平时老师经常在做的听写词语。当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写出简单词语的时候,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难度,可以将听写的内容从一个词变成一句话,可以从单一的听写,到寻找听到的内容中的关键点。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的倾听能力和思维内化。

四、课题研究的课堂反馈

本课题研究,从课题的确定,到计划,再到实施,在将近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对于小学一年级倾听习惯的养成练习对课堂效率的正面作用。

1、课堂纪律的转变

在经过阶段性地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约束能力已有明显提高,从一开始的会被老师注意到而被动倾听转为习惯性地主动倾听。如此一来,整个课堂更为连贯,教学节奏就更为完整。也正是因为学生能初读地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课堂效率和作业效率上都能有所进步。

2、学生课堂表现的转变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因为倾听的专注程度的提高,使得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相比较之前有所提高,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在课堂纪律上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也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比较,之前一些怕举手和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专注的课堂倾听,使得对教学内容良好掌握而愿意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同时,学生在评价同学之间的发言时,也能说得比较清晰,有条理。

3、学生作业有效性的转变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是检验学生当天的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那么,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的时候,自然就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认真听讲。经过对课题研究前后学生的作业对比,包括正确率,书写端正程度,很多同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课堂上强调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完整地在作业上体现出来。而这些在作业本上反映出来有进步的学生,在课题研究后期在课堂上也都有明显的转变,都能够更为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

五、小结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探索 篇3

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他们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有时必须借助物质等手段来维持40分钟的课堂,这样做虽然有可取之处,但不能滥用。所以,培养倾听的能力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那么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方法就是问题关键。

由于学生自身资质的参差不齐,他们的倾听能力和倾听状态也会有很大差异。学生的这种初始状态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必须从课堂抓起,从习惯开始。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有趣的活动,鼓励学生的倾听意识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引导学生了解“倾听”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安静地听、认真地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当别人说的内容自己知道时,不急着插嘴,而在别人说完后再举手补充。这不能靠单纯说教,而是要辅之以生动的佐证。如组织一次数字接龙游戏:学生报数字(20以内的数字),教师说运算符号,指名口算结果,然后在上一个得数的基础上加或减另一个新数字,继续口算,依次循环下去。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能让学生感受倾听的必要性,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潜在的老师。

二、真诚的话语,激励学生的倾听意愿

低年级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倾听。

正确适当的语言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认真倾听”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但却蕴含着教育的智慧,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就会逐渐愿意倾听。

三、小小的奖章,激励学生的倾听意向

适当的物质奖励也能激励学生认真倾听。我制作了一枚“倾听宝贝”的印章,对于每一节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在他的数学书上印上印章,并在以后的每一阶段都为这些会听讲的学生颁发“倾听宝贝”奖状。通过这种手段,很多学生上课听讲情况比以前好了很多。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有一个学生,其实是很不错的,特别能说,但用他的话来说:“我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上课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经常趴前仰后地说话。在最严肃的考试时间,他嘴里都要嘟囔几下。通过这个活动,他课上很多次都能举手回答问题,书上的印章都有好多个了,自然数学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当然,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种种从教师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四、多样的示范,营造学生的倾听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注意到,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自身也要用心听学生的发言,为学生做好榜样。所以,每当学生发言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所有的动作,认真仔细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并做出回应:“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谁来说说你的收获”……让发言的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也让其他的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同时,适时地引导学生像教师一样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之后,在教学活动中,我会经常从各个方面检验学生是否倾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采用的具体方法是: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眼神,或者随意指名某个学生重复刚才发言的同学所说的话。对于那些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有仿效的对象。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篇4

一、榜样示范, 培养倾听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上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 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这样, 就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例如, 笔者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一课时, 在练习环节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25 × 48 = ”, 对于这一道题小学生都能够把48 分成40 和8, 然后把原式转化成“25 × ( 40 +8) ”进行简便计算, 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 我说: “学生, 看来你们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已经很深刻, 并且能够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这时, 有一位学生低声地说: “这有什么简便的. 其实这一道题把'25 × 48’转化为'25 × 4 × 12’计算会更简单. ”我说: “可以看成25 × ( 40 + 8 ) , 这样计算很简便. ”马上就有学生说:“老师, 我觉得'25 × 48’看成'25 × 4 × 12’不更简单吗?”我听到了以后, 立刻对他进行了表扬: “你的想法真不错. 老师要向你学习. 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计算方法说给其他学生听一听. 学生, 你们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像老师刚才那样认真仔细喔. ”那一位学生很自豪地上台来介绍自己的方法, 其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认真倾听了他的发言, 并且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以上案例中, 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认真倾听、悉心捕捉, 并且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发言的学生进行了互动, 这样, 就给学生以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经过长期这样的坚持, 小学生定能形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二、设置矛盾, 吸引倾听注意

倾听注意力是有效倾听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的倾听注意力往往是受所要倾听对象与自己的原有认知匹配度的影响. 小学生的倾听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生设置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 这样, 就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倾听的注意力[1].

例如, 在教学“24 时计时法”这一教学内容时, 笔者为小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矛盾情境.

师: 学生, 我们都知道新闻联播每天播出的时间都是晚上7 时. 这是老师拍下的昨天晚上7 时新闻联播开始时的电视机画面, 请看大屏幕. ( 大屏幕出示了教师课前拍下的“新闻联播”片头的图象. )

师: 学生, 新闻联播播出的时点应该是7 时呀, 可是电视上怎么显示是“19: 00”.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每一位小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听着教师的发言, 并且深入地思考着. 以上案例中, 教师之所以能够吸引小学生倾听注意力的主要原因是为小学生创设了矛盾化的情境, 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了在课堂上主动倾听和主动求知的欲望. 可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生创设具有矛盾性的情境, 这样, 就能够有效地吸引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倾听注意力, 从而为他们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服务.

三、引导反馈, 提升倾听品质

有效倾听的品质应该是能够在倾听的基础上理解他人发言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在倾听他人发言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及时反馈, 这样, 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倾听的品质.

例如, 在教学“比的性质”一课时, 笔者给学生出示了“2∶3 = 6∶9”, 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这一组比值相等的比的前项与后项存在什么规律.

生: 我发现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 0 除外) , 比值不变.

从这一位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 他对比的性质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 此时, 教师这样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倾听反馈.

师: 刚才这一位学生其实说的是比的性质的一部分. 你们刚才也听得很认真, 谁能够结合黑板上的“2︰ 3 = 6 ︰ 9”, 具体解释一下他说的意思.

生: 在这组相等的比中,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了3, 所以比值是不变的.

生: 前面一个比的前项是2, 后面一个比的前项是6, 扩大了3 倍. 前面一个比的后项是3, 后面一个比的后项是9, 也扩大了3 倍. 但是, 这两个比的比值是不变的. ……

师: 你们能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刚才那位学生说的话, 说明你们听得很认真. 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品质, 老师要向你们学习.

以上案例中, 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发言进行了反馈, 这样, 就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倾听品质的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中,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 倾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把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并且在具体的环节中进行落实, 这样, 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篇5

江苏省黄埭中学鲁衍春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学生首先要沉浸于文本之中,学会了倾听文本,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渗透自我的情感,才能入境悟情;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者必须引导学生倾听老师的要求,提高交流反馈的效率;再次学生还需做到倾听同学,就是合作和共享,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

倾听文本入境悟情倾听老师交流反馈倾听同学合作共享

“提高学生倾听能力”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的新内涵,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学会倾听,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使全体学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学会倾听。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是大家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如果它只是少数人的舞台,他们在课堂上是主角,占领着自由表达的绝对优势,而剥夺大多数同学自由表达的机会,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优化、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倾听文本,入境悟情。

学生只有沉浸于文本之中,学会了“倾听”文本,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渗透自我的情感,才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象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从而入境悟情,从而为有效对话作好必要的铺垫。教师在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文本”的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四点:一是时间到位。引领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倾听”文本,不是一般性接触文本,而是学生作为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学生才能真正听到自己心中“哈姆雷特”的声音。二是方法到位。“倾听”的要求应该明确,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至少应 1

引导学生弄清楚三点:①“倾听”文本,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②“倾听”文本,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③“倾听”文本,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创新性的要求。第三,方法到位。应该教给学生相关“倾听”的基本方法。有意识地架设“倾听”的桥梁,降低“倾听”的难度,保护好每个学生“倾听”的热情。

倾听文本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涵咏品味,联想揣摩,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激发,想象才能通畅,主体性得到释放。文本天生就带有作者的喜怒哀乐,带有作者对人生独有的感悟,体验文本,实际就是倾听与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感受和思考。教者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时,对文本中黛玉的外貌的研读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运用朗读,沉思玩味等倾听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对话的欲望激烈, 发现更多的高质量、有价值问题,不断丰富自我主体的精神世界。而如果课堂上,学生懈怠,不读课文,不认真“倾听”,一知半解,无知妄说,不着边际,天马行空,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助长浮躁之风,只会造成行课堂的低效、无效、负效之后果。

二、倾听老师,交流反馈。

在阅读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法和讨论法,在这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必不可少,但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却发现,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却难得静心去倾听他人的发言,不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或重复他人的见解,以致交流反馈的效率极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倾听老师的要求,比如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然后判断出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使学生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有针对性地回答。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倾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难发现,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走神,昏昏欲睡,听得不认真;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因此,无论是论述文还是应用文抑或文学作品的教学,我在备课时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常据文本体式和学生需求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

其次明确要求,引导倾听。讲课时,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听清我或者其他同学在说什么,需要倾听者做出哪些回应等等。我经常提醒学生:“听清我提的问题。”“认真听其他同学在说什么。”“听别人朗读课文,读错的地方如字音、断句等提出来”、“认真听别人发言,听他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妥”、“其他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听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等等。明确了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听得更有针对性了。

再次激励评价,鼓励倾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表扬,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个眼神,一句称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学生认真倾听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三、倾听同学,合作共享。

生生倾听的缺失又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又一大弊端。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沉默的是大多数,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生各说各的,不善于互相合作;有的学生

性格不合群,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指指点点,不善于作必要的妥协;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生生倾听就是合作和共享,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如:集中注意的技巧。在听同学发言前,可以猜测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这样有利于集中倾听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发现学生有不愿倾听的苗头时,要及时提醒学生,不能任其发展。要引导学生运用意志的力量去自我控制,去战胜分散注意力的内外干扰,做到有意识的注意,有目的的倾听。

其次归纳整理的技巧。归纳整理就是对具体的形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在听一个同学阐述他的观点时,要求其他同学对其所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这时,学生的倾听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思维。如大家都在讨论教师提出“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的问题,有同学在讲述,小组其他同学听了之后要想想,然后用“他认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等方式概括。这样,边听边思考边整理,不但有利于倾听,也为后面的沟通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记录分析的技巧。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有几层意思;而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因此要引导学生记录下关键词,记录下主要内容,也可以记录下当时自己的感受。总之,通过传授倾听技巧,要求学生时时与教师和同学同思、同想、共鸣,以提高倾听的有效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教师:“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的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①生活中常有人说“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可见,善于倾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着眼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我们应尽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快对培养听说能力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才有可能改变“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现状,才有可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只有倾听,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才能更快地进步,从而自觉自愿地学会倾听。“ 认真倾听”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我们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活动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释]①《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建议15》 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文献]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生;倾听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曾经有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就充分显示了,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的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而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是良好学习习惯、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所以,无论如何,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那么,造成低年级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课堂现象

现象一: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并提出思考要求时(或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并想提出具体要求时),未等老师说完要求,孩子们就已迫不及待地读起了课文(或讨论起了问题),老师的要求早已被他们的读书声淹没了。(不听完)

现象二:当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孩子们纷纷举手,老师叫某一个学生回答时,其它几个孩子边举手,边叫“老师!”“ 老师!”根本不听那个孩子的发言。要么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了答案,经老师几次提醒大家安静后,这个孩子总算回答完了问题。可当老师再次问大家对这个同学的回答有何建议时,孩子们却不知所云……(不听别人,自顾自己回答的)

现象三:老师叫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许多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会一气儿把全文读完。(听要求不过心的)

现象四:老师叫第二个同学接着第一个同学读课文时,第二個同学不知道第一个同学读到哪里。(不听的)

现象五:甚至有的同学,老师讲的,同学讨论的,都好像与他无关,他自顾自地在下面做小动作,或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听的)

归结起来,产生上述课堂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倾听的技能和习惯。

二、低年级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

(一)较弱的集中注意能力。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比如,叫他们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事情没做到一半,他们的注意力就转移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内容也就做不到倾听了。

(二)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表现欲望强,总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希望课堂成为他独自展示自我的舞台。于是乎,在别人发言时也积极举手的大有人在,并且不听别人说什么,而是不断地用语言行动提醒老师注意自己,好让自己发言。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不断“插嘴”,所以导致只顾表现自己却没能听清同学的发言,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三)枯燥的学习内容。受教材的约束,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课以学习拼音和生字为重点,故事性不强,变化性不大,每天学习的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枯燥乏味,不吸引他们。即使现在的教材进行了改进,也还是较为枯燥的。

(四)平淡的课堂教学过程。初代完六年级学生的我,还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准确地教好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却忽视了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下工夫,忽视了在培养学生兴趣上下工夫,忽视了如何把较为枯燥的拼音学习过程和识字学习过程变得有趣起来。

三、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学到东西的捷径。要想当学习最好的学生,就得先学会倾听。”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确了倾听的重要性,有了努力培养倾听能力的意识,这就为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和习惯奠定了思想的基础。

(一)多样的口头鼓励。口头鼓励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作用很大。老师要有多样的口头表扬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我常常这样说:“我发现你听别人说话最有礼貌,从来不打断别人的发言,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别人说话最专心了,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生怕漏掉了一个字。”……这样的鼓励很多,有时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睁大眼睛,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及时表扬注意倾听的孩子,和会倾听的孩子。努力激发倾听的兴趣,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如:教师可以下载形象而生动的动画教学课件(网上有许多这样的课件:如:《乌鸦喝水》课件),在上课时适当运用,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有,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如:小蚂蚁,小蜻蜓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廉价而又形象的物质奖励。给一年级学生上课时,每堂课我都要带一些剪好的小红花,夹在书里,上课过程中,哪一个孩子认真听了,听得效果好,都可以从他的课堂发言中反映出来,这时,我就会在口头表扬的同时,发给他一个小红花作为奖励。领到小红花的孩子,会非常高兴,没有领到小红花的孩子也会积极争取。主动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来。

参考文献:

[1]丹尼斯·沃克拉迪.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J],小学青年教师,2005,05.

[2]刘莉.试论教师德操对小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J],贵州教育,2005.24.

[3]陈静.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志[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篇7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以身作则———学生的述说你倾听了吗

1. 做示范, 抓闪光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般人都渴望有人倾听自己的讲话, 更何况对小学生而言倾听者是老师呢?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学生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和责任.常常有蹲下身子和孩子交流这样的说法, 其实也不必要真的蹲下身子, 只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 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 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们的表达, 用更多的耐心去面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问题.你竖起耳朵, 作出认真倾听的姿态, 思考他们的表达, 既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鼓励.你认真有效的倾听行为就会直接告诉孩子, 倾听是重要的.

在一些现实的展示课中,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热闹的课堂上, 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交流自己的发现时, 老师正关注着自己的教案或者多媒体资料, 或者板书课题.对学生的发言只是一味地赞扬:“你说得真好!”学生一些错误的想法, 不科学的说法没有得到立刻的纠正, 对一些学生出格的回答, 还会来上一句:你的回答真有创意!这些不认真倾听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2. 不要打断学生的述说

课堂是动态的, 以往的很多观摩课都像一场预演过多次的电影, 老师就是那个导演, 有位教师在教学《十几减8, 7》一课时的大段如下:

师:15-7你想怎么算?

生1:我摆小棒计算.

生2:我先用10来减7等于3, 再用3加5等于8.

师:你说得太棒了!

生3:我拿15枝铅笔, 给同桌7枝, 我还有……

师 (打断) :谁还有别的想法?

当学生说到自己预设的算法时, 老师心中暗喜;当学生没有说出自己想听的方法时, 老师迫不及待地打断.课堂是丰富多彩的, 就跟孩子真实的心声一样五花八门, 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关注, 听他们真实的想法, 听他们直觉去选择的方法, 而不是强权地去让学生往你的套子里钻.学生在得到老师认真的倾听后, 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进而就会敢于表达自己, 敢于和老师和同学交流.相反, 我们急躁的打断只会让孩子盖起自己的心, 去猜测、去揣摩、去迎合老师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

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你吸引学生去倾听了吗

兴趣永远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否具有吸引力, 对孩子的倾听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动作来思维的”.图片、动画、游戏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趋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倾听.

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一课中, 最后一个练习是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在卡片上写一个数字57, 让学生来猜测这个数是多少.

师:老师在卡片上写了一个神秘的数字, 你能猜到是多少吗?

生1:100!

师:太大了!

生2:20!

师:太小了!

生3:50!

师:少一些.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中,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信息, 很快地作出判断, 并且达到教学的目的, 同时学生热情高涨.这里的倾听就是有效的, 因为学生听老师的信息, 及时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三、授人以渔———你教给孩子倾听的方法了吗

大部分低年级的孩子是不会倾听的, 这就出现了一句话要说好几遍才能听明白, 一件事要强调很多次也不一定记得.在让孩子感受到倾听的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要教给孩子倾听别人说话的方法, 下面就几个小细节来谈一谈.

首先要教给孩子倾听的姿态, 眼睛注视着表述者, 这也是最基本的礼貌.遇到和自己一样的观点要点头表示赞同.其次要调整孩子的心态, 认真倾听和积极发言同样重要, 发现别人有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时, 不能直接粗鲁地打断, 应该耐心听下去, 结束后可以再总结补充.

四、持之以恒———你坚持训练了吗

倾听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不是掌握了方法就能拥有的, 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

在美国有一批教学创意专家设计了一些游戏, 专门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有倾听和绘画, 就是蒙上学生的眼睛, 让他按照别人的描述来画画;还有倾听错误, 就是听别人读书或者讲故事, 找出其中的错误,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 有些简单易行的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篇8

一、指导学生倾听方法,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1. 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听学生发言时, 要求学生做到神情专一, 听完别人的话, 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插嘴. 如果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 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听教师讲解时, 要求孩子们目光紧紧跟随教师, 一边听一边动脑思考.

当然, 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 在平时课堂上可训练一些口令: “小耳朵, 认真听!”“手放平, 身坐直!”“小眼睛, 看过来. ”等等, 进行师生对答.

2. 教师要树立倾听的榜样. 教师是孩子们的偶像, 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 教师首先应带头倾听, 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 随意打断或做其他事. 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 我们都要专心去听, 教师只有自己学会倾听, 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也这样写道: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 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 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 对此, 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 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 对于后者, 可以认为, 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由此看来, 倾听可以增进沟通, 促进理解,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应首先学会倾听.

二、改善教师教学行为, 激发学生的倾听意愿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 然而, 新课程标准强调: 第一学段数学教材的编写,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数学资源, 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 使之产生亲切感, 从而吸引学生倾听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 为了让学生对1毫米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我将一分硬币、一张银行卡展现在学生面前, 问: 你们知道这两样东西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呢? 这时学生看到生活中熟悉的东西, 非常地兴奋, 都想要知道答案. 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我抓住时机, 告诉学生一分硬币和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 采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由于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 课堂上孩子倾听的持续性也需要想办法保持好. 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来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 注意动静搭配, 在讲授时, 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 动手摆一摆, 动笔练一练, 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 调整学生听讲情绪, 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当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加.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时, 要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与角的两边分开的大小有关. 真正理解这一点, 对初学者来说较有难度. 为了保持学生倾听的持续性, 在课堂上, 我先让学生动手自制了可以活动的角, 然后让学生通过亲手分开角的两条边, 感受边分开的距离慢慢变大时角也在慢慢变大, 接着, 我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边比较长的活动角, 让学生猜想两个角的大小、最后交流、验证. 整个教学过程, 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动有机结合, 通过动手操作、感悟后, 激发出认知矛盾, 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愿望, 最后再由教师讲授知识要点, 这样调动了学生倾听的主动性和持续性, 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上, 教学难点一下子就攻克了.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愉悦学生的倾听体验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受人表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 人去拼搏、去努力, 很大程度上是想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 反过来说, 如果一个人的辛勤努力得不到肯定, 那必然会使他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所以, 在倾听能力的培养中, 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赞扬, 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倾听带来的愉悦感.

记得一次上课, 一位学生不小心把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背成“六九四十五”, 一个学生高喊着: “教师他背错了. ”我表扬他: “你真是个会倾听的孩子! 你听出了他的不足, 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并奖励他一颗会倾听的星星. 学生都羡慕极了. 我顺水推舟告诉学生: 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与它交朋友, 它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 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长期坚持正面评价和激励, 不断地对善于倾听的学生加以奖励. 一句赞扬, 一个微笑, 不花时间, 不费力气, 可是在学生心中却能洒下滋润的雨露, 愉悦他们的情感体验,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促使倾听能力的养成.

浅谈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篇9

一、晓之以理, 树立积极的倾听意识

所谓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 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是一种礼貌。二是要“会听”, 要边听边想, 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 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到了高年级, 还要能听出“话中话”来, 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知晓倾听的这些重要性, 树立积极的倾听意识呢? (1) 以富有情趣的氛围, 暗示“倾听”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有限空间, 给孩子以长久的暗示。比如在教室的墙上贴上关于倾听的“名言”, 像“今天, 你在听吗?”“听也是读, 用耳朵来读。”教师布置作业时, 不直接写在黑板上, 而是采用“我来说, 你来写”这种方式……引导孩子倾听, 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 (2) 以充满情趣的语言, 诉说“倾听”的重要性。能说会道的孩子总是吸引着教师的目光。在这些孩子“读”“说”时, 教师满面笑容地注视着、倾听着, 而对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熟视无睹。长期下去, 学生不去倾听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何留意“听众”的状态, 随时予以调整, 以充满情趣的语言激起孩子“倾听”的兴趣呢?教师可以走到孩子们中间, 和他们一起听, 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予以表扬, 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

二、优化教学, 激发浓厚的倾听兴趣

内因决定外因, 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听、爱听, 他才会主动地去倾听, 这样学习的效率才会高。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教学,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1) 优化课堂提问。 (1) “情境创设”型提问。在我们低段语文教学课堂中,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要一条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我执教《云房子》时, 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小鸟, 小鸟, 你在这宽敞的礼堂里干什么呀?有学生说:“我在宽敞的礼堂里尽情地舞蹈。”老师:“哦, 那是你专用的舞蹈房啊!这里肯定将诞生一个舞蹈家。”学生乐了。有学生说:“我在参加阿姨的婚礼。”老师说:“多气派的婚礼。这礼堂够宽敞的。”学生在情境中认真地听着, 专心地思考着, 完全融入其中。 (2) “故弄玄虚”型提问。此中提问, 问题本身不是目的, 真正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倾听, 集中学生听的注意力。用一句句“煽情”的语言激起学生“想听、愿听”的欲望。这种提问在“听读”中用得较多。例如“听写”, 在听写之前, 我总是先让学生听我读词语。一般先听3~5个词语。听过一次, 就请小朋友用笔“复述”。在听读之前, 我往往这样提醒:“小朋友, 比耳力的时刻到了。”学生都摆好了架势。“侧耳倾听”用在此刻最合适了。 (3) “抛砖引玉”型提问。低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一句“你能猜出老师心中的问题吗”或“猜一猜, 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总会令他们集中心智, 侧耳倾听。其实, 我们都知道, 老师的问题学生是猜不到的。我们也明白, 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 他们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此类问题, 贵就贵在让学生明白, 学会倾听, 不单单是用双耳倾听, 更要用心去倾听。 (4) “化繁为简”型提问。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必须精简提问。把教案中的许多“?”转化为“。”, 减少随意性的提问,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学生营造一个明确的思维空间, 给学生一次明确的倾听机会。

(2) 优化教学语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当灵活多样地运用语文教学语言, 把握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 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眼睛与耳朵。 (1) 导入语——新颖而激趣。导入语应该像磁铁, 深深地把学生吸引。因此, 我们每堂课的导语设计都力求新颖, 并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组织语——民主而有序。充分发扬民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我们要经常利用学生上进心强的特点, 使用赞美的语言, 而少一些批评与指责。在宽容与民主的氛围中, 学生自然会多一点倾听。 (3) 启发语——巧妙而艺术。启发语重在“点拨”。合理运用点拨语, 帮助学生开启学习的门径。振奋精神, 活跃思维, 激活他们身上每一个“倾听”的细胞。 (4) 体态语——贴切而形象。尤其是低段的语文课堂, 我们要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合理运用我们的表情、眼神、身姿等肢体语言锁定学生的视线, 从而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三、细化要求, 授予必要的倾听方法

给孩子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如: (1) 要专心。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 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要听清同学发言的思路, 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精妙之处。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应在同学发言后提出询问或质疑。 (2) 要耐心。不随便给予否定, 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 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样既尊重了他人, 又创设了理解、平和的交流氛围。不打断同学的发言, 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 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给予适当的评价。 (3) 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 要能虚心接受, 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在课上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 有哪些错误, 应该作哪些补充,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等。也可以采取一些语言的引导, 例如:“注意听他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不同的意见吗?”“他哪些地方说得好?你能比他说得更好吗?”或者:“你听懂他说的了吗?你赞成吗?你有什么疑问要问?”

四、强化训练, 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

借助课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篇10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倾听

倾听是阅读教学的精魂, 学会了倾听, 就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 课堂上师生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所以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创设多种对话的情境, 要开展多形式的对话训练, 让学生在对话中养成倾听习惯, 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听答训练所谓听答就是听了发言后能回答发言者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回答是什么、是非的阐述、解释分析、补充说明等等。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培养倾听能力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摆正“平等中的首席”位置, 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把阅读教学中的知识的权威转入对话的情景中, 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 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听答交流空间。在语文课堂上, 这种听答时刻在发生。例如《雨点儿》一课学习生字“数不清”时,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数不清的“清”字?生1:我在《数星星的孩子》这课里见过。生2:我在数学书里见过。师:数学书的“数”与数不清的“数”是同一个字, 但你仔细听, 能发现什么?生2:它们是字同音不同。师:看这个“清”,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生回答略。以上教学片段, 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上经常见到, 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实现听与答的训练过程。学生为答而听, 为听而答。

听问训练所谓听问就是听了发言 (或学习材料) 以后能针对发言 (或学习材料) 提出问题。这种训练在低年级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只要教师有创造性的设计, 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熊住山洞》这课时, 教师边点播课件边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说:“你们看, 这是大森林, 这里有高高的松树, 青青的草地, 美丽的野花, 清澈的湖水, 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 蹦蹦跳跳的小鹿。今天, 老师还要带大家去小熊家做客呢!你们想去吗?别急, 我们先随着声音到小熊家去参观吧!”教师放课文朗读。听了朗读后教师提问:“听了小熊家的介绍, 大家有不理解的问题想问小熊吗?”生1:小熊家条件这么差, 为什么不建一所新房子啊?生2:小熊, 你住在这样的山洞里多冷啊, 还是换一换地方吧……教师:是啊, 小熊为什么要住在这么差的环境中呢?还是让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后, 替小熊给大家回答原因吧。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开始读课文了。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 充分利用课文阅读材料创设一个听的学习环境,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又为深入阅读课文打下基础。而随后安排的学生质疑问难, 既为学生思考提供了指向性思路, 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阅读期待。学习过程成了听、思、说的过程。

听辩训练从平时的教学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 以话题作牵引, 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 课堂的气氛就热烈, 思维也就更活跃。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 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 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 有利于培养学生听的专注性与准确性, 从而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如学习了《狐狸与乌鸦》后, 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听问训练:“刚才有同学说这只乌鸦可怜, 也有同学说要批评这只乌鸦, 那到底是该可怜她呢还是要批评她, 现在我们分两个辩论小组, 一个是同情组一个是批评组, 请你们自由选择, 准备五分钟后我们两组开一场辩论会。”辩论会上同学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反击, 他们既在唇枪舌战也在侧耳倾听, 因为没有听清对方的观点怎么能反驳对方呢?

二、在写话教学中培养倾听

为记而听记忆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也是积累知识的保证, 在写话教学中, 为了降低起始难度, 教师往往为学生读下水作文或者提出课文提供的例文和精彩语段, 让学生背诵。学生在听中积累语言, 在听中掌握语言形式, 在听中学会了迁移运用。

为想而听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创设情境, 让学生听、欣赏、想象, 从而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与倾听能力。请看吴伟芳老师设计的《学会使用象声词描写》习作指导课, 就是一次很好的听说训练的过程。请看片段: (1) 教师创设情境。“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聪慧的耳朵。有了耳朵, 我们能聆听到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有了耳朵, 我们能领略到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接下来老师要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听着这些声音, 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滴答滴答”的水声 (2) 学生交流。生1:一个早晨, 晶莹的露珠在绿绿的树叶上滚来滚去, 还滴答滴答地往下掉, 真有趣。生2:“滴答滴答”是哪里的水声, 哎呀!是谁忘了关掉水龙头?浪费水多可惜呀!生3:滴答!滴答!下雨啦!雨水落在池塘里, 落在大树上, 还落到我们的房顶上呢! (3) 教师再创情境。“小朋友真了不起, 不但听得仔细, 而且想象力丰富。老师再为大家播放一种声音, 听到这种声音, 你又联想到了什么?”教师播放婴儿“哇哇”的哭声。 (4) 学生交流。 (5) 教师总结。以上教学片段, 教师两次提供了声音素材, 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再描述故事, 为“写什么”打开了素材, 为“怎样写”打开了思路, 同时也使得倾听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为评而听在写话教学中, 修改文章的指导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修改写话内容, 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写话修改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不应越俎代庖。设计“朗读评改法”是提高学生修改能力的一种方法。如三年级“语文园地八”中《我变成了……》在讲评的时候, 可以先让同学把自己作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小组同学先自己听, 听后给予评价, 最后小组推荐精彩的部分到班上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 给每个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同时一人读, 人人听,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的过程。互评又使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呈现了一种“动态”。

三、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

新课程实施以后, 语文课堂新增了一项专项能力培养, 那就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顺畅地进行人际交流。口语交际对学生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它同时生发出的资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闪现出新的亮点。

先倾听后转述人教版使用的这套教材安排了许多口语交际活动, 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先听同伴或者老师发言, 学生倾听, 再设计活泼有趣的转述的情境开展互动活动。如杭州特级教师蒋晓红在执教《气球》时, 设计了一次训练倾听的口语交际课。蒋老师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1) 小朋友, 刚才你们认识了哪些气球娃娃, 你是怎样跟气球娃娃一起玩的?你能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吗?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哦, 你的朋友会告诉你什么。 (2) 刚才你的好朋友告诉了你什么?你对他的什么话印象最深?能大声地说给全班同学听吗?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情境性的倾听训练与表达训练, 在富有童趣的转述中, 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再如《打电话》中有这样的环节安排: (1) 教师创设情境, 告诉中午班级同学要参加活动, 就餐可能推迟十分钟。 (2) 情景模拟, 请学生给食堂李师傅打电话。 (3) 评价同学在电话中是否讲清了主要内容, 是否符合打电话的礼仪。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耳脑并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先倾听后辨别在口语课中有很多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开展讨论的, 这些机会是开展倾听训练的好机会。平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听到的新闻、故事、报告等作出评判, 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如在学习听说训练《自我介绍》时, 可以安排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刚才××同学的自我介绍, 你觉得他介绍得怎么样?你觉得他什么地方介绍得好?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再如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中就是进行倾听后辨别的训练。先安排学生听故事《骑驴》, 然后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展开讨论, 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意见呢?为什么?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这种听辨结合的训练既能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训练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猫捉老鼠”的游戏。如让同学读绕口令, 其他同学扮猫听, 如果能听出错误, 就是抓到了老鼠。这种游戏, 学生兴趣很浓。

先倾听后感言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 因此在口语课中,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想法与独特体验。例如让同学听广播新闻或者故事, 听后根据所听的内容谈谈或者写写自己的感想, 这样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综合运用。

上一篇:i+1下一篇:青春飞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