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计算机

2024-05-03

专科计算机(精选七篇)

专科计算机 篇1

1 学情分析

我校为专科层次的医学院校, 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 以德育人, 重视理论, 强化实践, 学生将来的就业单位是医院等医疗机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课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性强的知识, 而是注重实践, 看重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掌握工作、生活中需要的计算机知识, 紧扣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由于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 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地区, 在中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计算机知识几乎为零, 这部分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 甚至更多。少数学生来自地级市, 在家中或学校进行过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他们的计算机知识相对较好, 这部分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

目前我们的计算机课程内容相对单一, 只包含了操作系统、Word、Excel等内容。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应进一步加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要统筹兼顾, 既要让没有基础的学生跟上, 又不能让学得好的学生觉得没意思。

2 课改方案

2.1 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不再单纯地只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 而是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引入了一些简单的语言类课程, 如VF、VB等[5], 并设置动漫设计、计算机组装、硬件维修等选修课;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比赛, 如甘肃省创新杯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等, 指定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等;根据学生以后的就业环境, 我们还进行了相应的软硬件培训、学习。

2.2 教学方法改革

原有的教学方法大都是教师照本宣科, 缺乏灵活性, 学生不愿意听, 上课睡觉的人很多。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实践中总结教学方法, 采用边讲边练法, 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小模块, 模块中包含1~2个知识点, 每讲完一个模块就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针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再进入下一个模块, 也可以在每次练习后随机点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这种方法消除了“满堂灌”带来的弊端, 可以提高学生的紧张度, 将他们的注意力一直吸引在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法, 即布置课堂任务, 学生练习, 教师随堂进行辅导,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讲解,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对上课内容进行预习;采用分组讨论法, 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尝试, 多动手、多动脑。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3 师生交流方式改革

教师与学生只在上课的时间见面, 短短的90分钟, 教师既要讲课又要辅导学生, 课下也没有交流的机会, 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 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 例如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创建班级QQ群进行群组讨论, 在BBS等平台上发帖讨论等[6]。

2.4 考核机制改革

原有的考试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考试相关的内容[7]。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例如一些上机操作内容可以随堂考, 一些语言类课程可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方式进行,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考试, 还能拿到国家级证书。对于硬件维修等课程可以通过组装计算机、制作水晶头、设置交换机等方式进行, 还可以和电脑公司、医院、企事业单位联系, 给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 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计算机课程改革从多方面考虑了学生的需要, 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提供了多种方式方法,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授计算机知识。其更好地体现了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 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计算机基础。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计算机已经成为工作中的一种工具, 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 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 分析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 探讨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专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董琴.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8) :64-66.

[2]黄汉堂.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18) :5004-5005.

[3]陈旭生, 郭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09 (15) :36-39.

[4]肖川, 张向东.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5) :41-44.

[5]陈刚, 朱晓燕.江汉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7) :167-169.

[6]司红伟, 全蕾.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12-15.

专科计算机毕业实习报告 篇2

我是***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06级网络系的学生,我在2009年7月份毕业以后来到了北京***商务网站进行实习工作,我主要做的是网页设计,在办公室有很多同事都和我一样是刚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应届毕业生,我们都为了同一个理想来到了这里,那就是通过实践工作来强化自己的技术,使自己能为这个国家、这个社

会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贡献。现将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习工作介绍

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是一家做网上招商的商业网站,公司接收各种厂家提供的信息,然后由网络的技术人员,将商家的信息做成网页广告,然后挂在我们的网站上,以此达到商业推广的目的,类似我们公司的网站在同行业还有u88、28招商网等。

我和其它几位同事做为网络部的技术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接收美工人员的网站模板,将其通过photoshop切片,然后导入dreamweaver进行排版,(排版主要使用css+div),并进一步的加以制作,完善美化,如加入js代码,或透明flash,因为网页是用css+div进行排版的,所以在最后一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进行浏览器测试,因为css+div排版方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浏览器不兼容的问题,典型的如:ie与fireworks,因为各种浏览器使用的协议不同,所以会导致页面在最终浏览的时候有一些小问题,如:页面混乱,图片、文字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页面不美观等等,做为一个新人,我在有些方面的技术还很不成熟,所以在技术总监张伟的帮助下,解决了很多问题,所在我很感谢他,当每天我们做完网页后,都会在代码页面加入注释代码,在里面写上每个人姓名的汉语拼间和工作日期,这样方便月底做统计工作,公司领导会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数量进行奖励,每做一个页面会有2块的提成,虽然少点,但是积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

二、初来公司的时候

(一)初级考试

初来公司的时候,我们经过了初期考试,培训,与最终考试三个阶段,在接到公司让我面试的电话后,我来到了**公司,因为要干的是网页设计,所以要有一个小测验,技术总监要求我们在网上自找图片和文字,做一个简单的页面,要求是:什么样的页面都可以,考查的主要是面试者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与代码掌握的熟练成度,说实话,从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写代码了,刚一上机,还有点生疏,但是凭借在学样扎实的学习功底,我很快就恢复了自己的英雄本色,将html代码写的很熟练,做了一个左右分栏的页面,没什么太大难度,技术总监看了以后,说不错,让我三天后参加培训,合格扣就可以正式上班了。

(二)三天的培训工作

三天后,我来到了公司,一看,来参加培训的人有很多,大概在十多个人左右,其实所谓的培训,就是让大家先熟悉这家网站的工作,先做一些他们平时干的活,做一些广告网页,这些网页都是静态的,没什么难度。我后来发现,自己在这些人当中,还是较较者,心里优势还挺好的。

(三)最后的考核

三天的培训后,我们迎来了最后的考核,合格的人会被留下,并得到一份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合同,然后会在根据你在实习期的表现决定你的去留问题,最优秀的人会转正,得到很优厚的待遇。

考核的内容,就是在公司的商务网站上任选一个页面,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我还不错,技术比较熟练,是第四个做完的。当我们把网页做完后由这家公司的经理进行审核,最后的结果是,最先做完的前8个人可以有底薪加提成,每人页面的提成是2元钱,而后面做完的,只有提成,没有底薪,他们的提成是每个页面5元钱,最后的几个人就被淘汰了,制度虽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刚毕业的学生能忍也就忍了,就这样,我们每个人得到了一份一个月的临时合同,正式开始了实习工作。

三、正式工作

我们每天的上班时间是从早上8:30分到下午的17:00,这是我见过最有激情的一些人了,年纪轻轻,干劲十足,来了以后就工作,连平时聊天的内容也和本行业分不开,我喜欢他(她)们,回为是实习期,所以每天做的数量没有太大要求,但是每个人都玩命似的干活,抓紧时间做网页,我们做的网页是比较简单的从上到下式的网页,通过css+div排版,这样在后期浏览器兼容测试中,就好做的很多了,文字与图片之间就不会有太多的麻烦,我干的很不错,不过有些追求精致,我做网页的速度慢了很多,最初每天只能做3--4个网页,这对于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后来我改变了工作方法,我第次工作的时候,先订下计划,比如今天做多少网页,然后我将要做的所有网页,先做好排版,这时的网页虽然排过版,但是不美观,因为没有进行美化工作,然后我会在下午的时间,集中全力做美化工作,就这样我的速度提高了很多,快了将近一倍

多。只要更加熟练速度不会更快,我相信自己。

四、业余的生活

每天的工作都是很快的,有时感觉时间过的很快,想停都停不住,早上出去的时候,见的是太阳,晚上下班后看到的是即将落日的夕阳或者是星星,每天就这么快的过去了,每个工作日结束后,我都会在下班后步行一段时间,去附近的图书城充会电,或者放松一下,找一些

我喜欢的书,看上几个小时。

五、工作心得体会

实习期结束后,我和其它同事得到了正式合同并留在了这家公司,通过这次工作,我得到的最大体会就是,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一技之长,那他是没有办法很好的活下来的,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学习才行。所以,尊敬的老师,我会在业余时间好好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只有这样才能上到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下到为自己、为父母、为学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报告人:***

专科计算机 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医学;计算机基础;专科教育;教学模式

G642;TP3-4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有助于学生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扮演的是一个引导着的角色,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任务,并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来串联多个分散的知识点,从而可以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对自身所掌握的学习资源进行主动的应用,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点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对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这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能够为我国社会培养较多的技能型和实用性人才。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验分析

1.将学生进行分组管理

本次实验选择的是某医学专科学校药学系2015级制药专业甲班和乙班为实验对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班级的人数和男女比例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这样有助于我们合理的控制变量,从而保证最终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任务驱动教学班:2015级制药甲班,人数55人,将每11个同学分为一组,一共五组,并且通过考察保证了每组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层次分布相近,这也是为了控制变量的需要,而且还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任务。传统教学班:2015级制药乙班,总人数是56人,不进行具体的分组。为了控制变量,两班都是由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并且所使用的教材以及上课的时间都是相近的。

2.教学任务的活力设计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并且充分考虑到医学专科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教师设计了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方面的任务,同时每个学习任务中包括了几个具体的任务,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的过程

任务教学模式在医学专科院校极端及基础教学中实施的具体过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设定了一个情景,并且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了情景阐述,之后教师再通过引导的方式不断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寻找知识点,最终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第二,教师将需要教授的知识点设置为很多细化了的小知识点,并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寻找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对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明确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4.任务驱动教学的结果分析

医学专科院校对药学系2015级制药专业甲班和乙班在学期末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考试,其中所考察的基础知识都是相同的,但是两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制药甲班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制药乙班:其中,2015级制药甲班任务完成情况Word部分、Excel部分、PPT部分的未达标人数分别是2人、3人、2人;达标人数分别是17人、19人、15人;优秀人数分别是41人、38人、43人。而2015级制药乙班任务完成情况Word部分、Excel部分、PPT部分的未达标人数分别是5人、7人、4人;达标人数分别是27人、28人、32人;优秀人数分别是26人、23人、22人。

通过对某医学专科院校药学系2015级制药专业甲班和乙班的学习考察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學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通过对比可知,制药专业甲班的合格人数达到了95%以上,而且优秀人数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制药专业乙班的学生。第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甲班的总体成绩要远好于乙班,这就说明了甲班的学习氛围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这样就会激发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进而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导致学生整体成绩水平较高。第三,任务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因为在实际的任务教学过程中,同一个小组的学生会进行任务的划分,并且很多学习任务都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努力才能够达到,这样就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在这一个过程中必定会增强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语

任务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并且很好的满足了新时期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任务教学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这样有助于医学专科院校学生将自身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进而可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从而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专科计算机 篇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就业,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就业对策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根据自身几年来负责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经历和就业指导工作总结的经验,对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对策。

1 就业情况

1)目前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数年来全国高校大规模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2009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11万,截至2009年,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近400万,就业队伍可谓庞大。再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可见,全国高校大规模连续扩招,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产业结构状况等都是导致就业形势严峻的外在因素。自1999年全国高校第一次大规模扩招以来到现在,整整十年的各类人才积聚,计算机教育行业渐露疲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行业的调整、经济的转型和计算机本身的局限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将面临长期的就业困难期。

2)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的自身原因。面对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如何帮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详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和择业动态,确保对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做到心中有数,长期以来特制定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综合几年来回收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就业意向表明要找专业对口而未做第二选择的毕业生都占60%以上,不管是从事如计算机的销售与技术服务、支持,数据录入,办公网络管理等计算机专业相对低端的工作,还是如从事软件开发、编程,网络工程师等计算机专业高端工作。并且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就业区域选择上,毕业生大多数倾向于留在工作环境好的大城市和地理地置好、生活条件优厚的沿海发达地区。虽然国家现制定许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和到基层锻炼,但是,就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的统计,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等沿海开放城市,及各省省会城市仍是大学生首选就业之地。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的择业主要趋向专业化,就业区域趋向经济发达、条件优越的大城市。

经过对毕业生这种就业观念的深入了解,获知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态:大学期间花了好几万的高昂学费学习专业,毕业后如果能够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用工作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并做出相应的专业成果,否则就浪费了专业。就业区域大城市化,是因为大城市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人文素质高,薪金待遇高。如此看来,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没得到转化,就业被专业化和就业地点理想化的思想牵制。

2 思考与对策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就业状况的分析,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虽然就业面临一定的困难期,但是IT产业仍是一个就业前景比较好的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就业机会不多,而是大学生培养模式不能适用市场需要,就业的学生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与市场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几年来的就业指导工作,我觉得帮助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就业指导工作细化,把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就业指导工作期限不能局限于毕业前期给毕业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进行指导,而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求职的技巧,学会了解企业和就业市场,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引导学生不仅在大学期间做好大学生涯规划,而且要进行为就业和自身发展做职业生涯规划,根据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特点,及时定位,找准发展方向。临近毕业,应深入毕业生队伍当中,听取毕业生的就业心声,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根据毕业生的职业正确定位提供就业机会,推荐具体工作岗位。

2)就业信息与时俱进,保证获取就业指导信息途径通畅。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必须拥有庞大的信息量,多方位和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时刻关注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并把这些优待毕业生的政策和最新的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传输给学生。

3)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任课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根据教学计划可以看出,专科生大一主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马哲等基础课程,专业课集中在大二一年和大三第一个学期学习,一年半的时间虽然上完了所有专业课,但是专业课上完并不等于学好了、消化了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得不到根本解决。所以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应加强市场调研,对就业市场进行细分,明确自己的毕业生主流的就业岗位与市场需求,结合本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特点与资源特色,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根据市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及时淘汰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特别对计算机专业的专科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既要适应科技发展的知识基础与结构要求,又要以人为本,以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精的毕业生为出发点,从而确保毕业生就业。再者,大学生虽然要培养学习能力,获取知识不能全靠课堂上从老师讲学中获得,但是任课老师作为教学者,作为知识传授者和指导者,应该摘取课本中实用性强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所教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应根据专业发展的岗位需求和市场需求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

4)校企实训相结合,专科计算机人才培养加强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适应专业市场的需要。就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各大企业在给公司注入“新血液”时,都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直接给公司带来效益。而对专业感兴趣并且就业必须专业化的学生虽然拥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缺乏实习经验,虽然有实习经验,但是能完全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去从事计算机专业高端工作肯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跟经营计算机行业的企业合作,由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相关硬件设施,企业承担提供一定的设施使用费用,提供实训知识和项目,指导学生完成企业需要开发的项目。学生运用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短期的实训,掌握一门开发的计算机语言或是技术,企业给学生进行实训过程中,发现技术过硬并且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吸收为公司员工,而且可以减少对这类员工的技术开发培训。通过实训的学生积累了实训经验,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准备。

5)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突破就业专业化的思想,完善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对学了专业但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并且没有专业技能,而无法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感到惋惜,对这类型的学生,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应指导他们根据SWOT或者其他方式对自己进行职业分析,找出自己的职业兴趣,分析自己具备的优势,确定职业,以便有针对性地找工作,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专业技能不强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虽然面对专业化工作没有优势,但是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广泛的人文素养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是备受市场青睐的学生。所以在专业技能没有优势的大学生应该注重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个人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特别是专科生就业难,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找准了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按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注重实训过程和动手能力,并展开校企合作,为IT产业培养高端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市场会乐意接受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从大学生自身来讲,大学生学习应变主动为被动,强化学习,加强技能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注重素质拓展能力培养,为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8.

[2]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2):76-80.

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介绍 篇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从信息搜集与加工、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信息利用、信息服务、信息产品推广、信息产业宏观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工作,并掌握必要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相关管理岗位知识,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能力,适应某一管理岗位工作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的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以实用岗位群为指向深入细化,加强与文、经、管、艺等学科交叉结合,构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大的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群,培养文理综合的复合型人才。采用课程体系和证书体系相结合的“双证”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和面向岗位群的综合训练四部分组成。

三、学制与学习形式

实行学分制,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给予电子注册,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主要课程

计算机专业指南(专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微积分初步、网络实用技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基础与应用、Dreamweaver网页设计、信息化管理与运用、ERP原理与应用、二维动画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系统开发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网络数据库SQL、电子政务概论、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五、教师配备

本专业教学工作有我校工程系承担,该系具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占70%以上。还特别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六、职业资格证书信息管理专业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提供方便。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学生可获得下列证书:

专科计算机 篇6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在数据库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运用案例教学手段, 进行示范教学, 实现边讲边练,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大大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情境的差距。在教学中编制一些贴近学生专业和生活的案例, 通过案例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 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 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也较好地掌握这些特定含义或意义, 并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理解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要想真正实现专科教育的职业化改革, 在数据库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当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认真选择, 精心准备, 形成既能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又能促进职业化教育的案例。

在案例的选择上, 应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应用领域, 具有实用价值的素材, 例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留言系统等。在选择教学案例时, 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1 典型性原则。

典型案例的选取与使用可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典型案例能集中反映同类问题的共同本质和特点, 有助于学生把握解答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应用技巧, 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就能触类旁通、迎刃而解。比如在创建表一课中, 选择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具有的登陆界面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用户的登录信息应该如何存放比较好, 从而引出该课的中心问题:表的创建。这样, 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带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习, 既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又增加了成功的喜悦感。

1.2 针对性原则。

一个案例如果太简单, 答案一目了然, 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分析、争论, 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 案例如果太复杂、太难, 超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水平, 也同样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 采用什么类型的案例, 何时引入案例, 在何种程度上使用案例, 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接受水平为依据, 要充分体现案例的针对性。

1.3 系统性原则。

在运用案例教学之前, 首先应将所有案例做一个整体规划。特别要注意案例本身的完整性和各案例之间的关联性如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由若干案例组成的案例群, 教学效果将更加明显。为此, 笔者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贯穿整个学期的综合案例, 并围绕这个系统讲解其中的子案例。

2、大案例和小案例相互结合, 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和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

所谓大案例教学法, 就是在整个一学年的教学过程中, 始终紧密围绕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工程案例来展开, 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 将这个大案例逐步解剖为一个个独立的子案例, 这些子案例又可以分解为更小的案例[1]。这些小案例覆盖的知识点较少学生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学生在学习、掌握这些小案例的过程中, 逐步理解了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后再将这些小案例逐步组装成大案例, 在此过程中, 学生逐渐把握了SQL Server的总体架构, 实现了对SQL Server开发与应用知识的构建。由于所选的大案例直接来自于实际的工程应用, 因此学生在将这些小案例组装拆装的过程中, 可以掌握大量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从而积累经验, 获得成就感, 应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大案例教学并非指教学中不再采用其他的案例。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必须采用更多更丰富的案例, 但这些案例并非是成系统的, 而是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知识点。例如, 在讲完"用触发器实现学分的自动管理"这个子案例后, 还可以分析触发器在其他方面的典型应用案例, 如进销存系统中库存的自动管理等。现实生活中数据库应用的实例非常多, 教师平时应注重积累。实例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案例教学的基本流程可大致归纳为:选择并设计教学案例--角色定位--案例导入--组织案例讨论--实现案例并总结[2]。其中组织案例讨论阶段旨在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该阶段, 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掌控教学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 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 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若干条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教师关键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 想方设法创造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 在宏观上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 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真正主体,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 大胆地交流研究。

由于对于同一个案例, 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共同研讨, 教师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而且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得一些新的东西, 增强自身的素质, 更好地推进教学。

4、深刻认识一杯水-一桶水-一缸水的关系, 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企业工作经历和对最新技术的把握。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教师有一桶水并不是给学生一杯水, 而是设法使学生有一缸水。俗话说的好:施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给人金子, 不如授人以点金之术。一个老师不能满足于给学生一杯水, 而是应该设法使学生有一缸水。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讲究教学的艺术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从哪里来, 这是每位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甚至是长流水[3]。厚积才能薄发, 只有以丰富的知识为后盾, 才能处理好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为了获得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 自己不光要不断积累, 不断研究, 还要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加强对最新技术的把握, 必须关注企业最新需求, 甚至到相关就业单位、软件企业顶岗实习。

5、重新组织课程, 由原来的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革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弱化对学科体系的体现, 强化针对岗位任务能力体系的体现。打破过去按学科体系组织课程而形成的课程体系, 采用按知识和技能单元组织课程。这样改革以后国内几乎没有现成的教材, 所以, 教师要从课程群和岗位技能的视角, 按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重新组织课程, 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 进行教材及教学案例建设, 逐渐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教材体系。

在进行案例库建设时应注意:

(一) 案例经过学生的讨论后, 教师应该及时做出讲评, 并再次讲授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课后作业中, 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精心设计案例练习题, 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实现教学目标。

(二) 案例教学法在课时上要有充足的时间, 要进行统筹安排, 保证案例讨论充分有效, 避免仓促收场, 影响教学效果[4]。

(三) 案例教学应该与其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 即案例教学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 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应该并存使用, 并各有侧重, 相互促进, 促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教育职业化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手段的合理结合, 学生对专业课程厌学局面明显改善,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能动性明显提高, 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 极大地影响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就业教育等环节。

摘要:针对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案例的选择、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具体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在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据库,案例教学,教育职业化改革

参考文献

[1]际建平, 潘李宜基.数据库选材与教学策略[J].肇庆学院学报, 2005, 26 (2) :58-60.

[2]林大辉, 黄世国, 翁宜慧, 等.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电脑, 2007, 9:26-27.

[3]贾丹.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系统概论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7 (2) :172-175.

专科计算机 篇7

本人所在的学校为师范类大专院校,学校的定位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另外,他们还承担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维护等技术工作。但在近些年来,由于受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实验时数较少

就目前的课程来看,计算机网络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计算机网络实验依然是计算机网络理论的一个配角,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时上过少,没法完成等多的实验内容。就拿我们学校的实验课程来数,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实验没有单另开设,实验时间只有12学时,而在此学时里面,根本做不了几个实验,学生基本得不到锻炼机会,只能做简单了解。

2)实验内容过难,过旧

由于过去多数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计算机设计和研究人员,因此在以后的专科计算机专业设置中也出现了类似于本科,工科计算机专业的简化设置,所以在内容的设计上追求大而全,最终导致专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过于太多,太难,感觉“听不董”,“学不好”。

另外,计算机网络不同于其它课程,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出现了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而受传统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模式的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实验都过于陈旧。

3)实用性不强

在先前的课程设置中太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不符合社会对专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感觉“学了以后没有用”,“不知道学了干什么”。

4)实验环境低下

实验环境主要包括实验室专业技术人才及设备,由于专科院校受资金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验室人才储备不够,实验设备也受到限制,导致整个实验水平无法提高。

基于以上原因,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设计的指导原则及案例。

1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1.1 以学生发展,就业为导向

不管设置什么样的培养方案,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服务社会,能应用于实践,因此在设置计算机网络课程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因此一定要适时的了解市场需求,变换课程方案,以学生将来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1.2 体现专科性

大专层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要求打下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好计算机科学的原理和开发方法,有较广的知识面。[2]而大专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首先应把握够用的原则。

1.3 体现实用性,前瞻性

大专培养的不是研究性人才,而主要是应用性人才,在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体现实用性原则,简单理论部分够用即可,复杂理论应该舍弃,加强实验部分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应用能力培养。通过整合,减少了理论部分的学时,因此可以在实践投入更多的时间,应该通过实践环节的形象化、感性化认识,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内容上一定要有前瞻行,目前需要什么,流行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以便让学生不被社会很快的淘汰。

1.4 体现师范特点

另外,也应该注意师范性的特点,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不是单纯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当中也应该注意与理、工科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具有不同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具有与理、工科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的素质,主要表现在思想素质、理论认识素质和心理素质。

2)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除了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专业知识、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还应具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

3)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阵目六爪统设计和开发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3]。

2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设计、管理与应用的实验技能,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达到懂、建、管、用的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全过程的教学,即从质疑出的问题开始,经设计、实验、释疑或分析该实验现象和数据,写出报告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取或巩固计算机网络知识,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验手段处理计算机网络问题时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内容的分类层次

3.1 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验证网络的各种协议,开设目的是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主要实验有:以太网帧的构成、IP地址分类与数据包组成等

3.2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网络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综合性实验又可分为基础实验和高级实验两大类。主要实验有:(1)基础实验,包括双机互连、以太网组网实验、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及操作、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了解,TCP/IP诊断实用程序、流媒体的认识与应用,SSL实现安全数据传输的利用。(2)高级实验,包括虚拟局域网的配置、路由器的使用、网络数据包的监听和分析网络故障仿真及分析,管理TCP/IP网络互联环境等。

3.3 设计性实验

主要是用SOCKET套接字进行网络程序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UDP及TC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学习应用Java、C#进行简单的面向连接的网络程序设计,实现网络数据传输。主要实验包括异步串行通信编程实验、实现利用停等协议传输数据文件、编写简单的C/S程序、编写简单的SMTP邮件服务器并观察其通信过程,建立一个网络API函数库、编制一个多服务的服务器、设计一个时钟同步协议和一个滑动窗口协议。

3.4 操作性实验

操作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网络知识,提高动手组网能力。主要包括布线类实验和网络互联类实验两部分:(1)布线类实验,主要是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通过此实验,使学生能够明白双绞线与直通线的不同点,能够使用测试仪测试网线,能够制作出合格的双绞线;(2)网络互联类实验,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二层交换技术、本地局域网互联、远程网络互联、VLAN(虚拟局域网)划分、动态路由配置、ACL(标准访问控制列表)配置。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方式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小型网络、配置网络,具备初步的网络设计建设能力。

3.5 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网络知识,培养其灵活运用现有专业知识和现有国内外最新技术,带有研究性的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当前,丰富的软件资源为虚拟实验的开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通过网络虚拟实验,能够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现象或是实验设备,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条件。

4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设置的案例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人提出如表1所示的设计方案。

5 结束语

要培养一名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必须要为其定制合理科学的;培养方案,因此设置合理科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硬能力,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综合应用的能力至关重要的。

摘要:文章对大专师范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作了分析,并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适合大专师范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设置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师范院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参考文献

[1]程刚.大专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2]钟乐海.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

上一篇:加热炉节能改造评价下一篇:连续模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