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标识设计

2024-05-15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精选十篇)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 篇1

一、国内外儿童安全标识设计现状

无论国际或国内的儿童安全设计研究与标识设计都不密切, 并没有完全针对儿童群体的安全标识设计的系统论述。已有的安全标识的信息识别度也是难易不一, 很多标识对于大人尚且不能识别, 更何况儿童。即使有些儿童场所会针对安全问题进行标识设计, 但是其在设计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 系统化程度低:目前儿童安全标识系统还没有出台规定, 大多时候都是在一些公共场所作为“补丁”的形式出现, 没有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出发, 结合当今儿童安全突出问题来进行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 对儿童的安全隐患也是越来越严重, 同时, 人们的常规观念中只有机体的损伤才是伤害, 但实际上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也是主要的儿童安全隐患。因此, 对儿童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 将安全标识的进行整体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 针对性缺乏:安全标识设计主要以危险源为依据, 危险源的对象、种类、场所都会影响儿童安全标识设计。因此,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应该从儿童角度出发, 明确危险源的种类, 尤其关注儿童一些隐性安全问题, 比如诱拐等。

最后, 识别功效缺失:由于安全标识设计没有针对儿童安全问题, 其图形的构成、色彩等方面的识别对于儿童而言都是有难度的, 甚至很多安全标识仅仅用文字来表示, 更是降低了儿童对安全标识的识别度。

二、儿童安全标识设计及其特点

儿童的认知思维与成人的认知思维是明显不同的, 儿童的认知会停留在表象上, 关注相对写实性的形象, 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近代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 前运算阶段 (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和形式运算阶段 (12~15岁) 。2感知运动阶段, 他们只能通过身体运动来适应环境。前运算阶段, 儿童运用语言符号或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 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进行内化, 在内化过程中会将一些细节摒弃掉, 毕竟这时的思维受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已经摆脱了表象的影响, 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也逐步具有抽象概念, 但是还不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支持。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可以摆脱具体事物, 可以依靠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感知运算阶段的年龄段过于小, 其认知能力是具有依赖性的, 而具体运算阶段的认知思维与成人比较接近, 因此对于儿童安全标识设计范畴应该是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根据这些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区别, 其对于图形的认知也是有差异的,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需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 因此, 其包含以下特点:

1. 易识别性。

标识的主要特点在于简洁, 易于识别。儿童安全标识应该遵循儿童图形的认知能力规则, 在图形表现上显示事物的特征, 明确标示事物的区别指向。

2. 醒目性。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醒目性高的信息更具吸引力。但是在现今“信息爆炸”的环境下, 仅仅采用艳丽的色彩, 标新的图形已经不足够吸引儿童, 甚至有些图形还可能造成儿童延长再反映时间。因此,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需要结合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干扰因素。

3. 准确性。

标识符号是有很多意料之外的误解, 尤其儿童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因此需要明确含义, 将标识设计确定于普遍理解的范畴。

4. 有效性。

标识设计要求审美性, 但是不能脱离功能性, 毕竟无效的安全标识是达不到警示与教育的功能。因此, 在进行儿童安全标识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功能传递的有效性。

三、儿童安全标识的设计要求

首先, 需要全面客观整理现有安全标志, 量化儿童对安全标识的难易程度:从针对性缺乏、识别功效缺失和系统化程度低等方面, 对现有安全标识进行梳理, 同时进一步对儿童安全标识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阐述, 主要从安全标识内容、安全标识设计、安全标识指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儿童安全标识系统的设计要求, 从儿童角度出发, 量化儿童对安全标识设计的理解, 为儿童安全标识系统的设计做准备。

以上为公共场所卫生间标识的两款设计, 这两款设计对于成人而言已经非常熟悉, 很多成人都可以清晰的判断。但是对于儿童而言, 图1那款的识别率是比较低的, 很多儿童会认为烟斗的设计是吸烟室, 而吸烟有害身体的观念使他们止步。而图2的设计虽然简单但是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却明确的表现男女的区别, 同时对于儿童而言也是具有很大的识别性和亲和力。

其次, 归纳儿童安全标志的类别与相应特征:根据分析和归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 结合儿童的活动范围及心智成长等要求, 观察儿童的行为特征, 对安全标志系统进行分析, 可分为四个类型: (1) 外出安全标识; (2) 上学安全标识; (3) 家庭安全标识; (4) 交际安全标识, 每个系列根据不同环境以及功能要求分析其特征。例如第四个类型就是针对隐形安全问题, 比如拐骗、性侵等, 这些都是安全教育中难以表达的区域。

再次, 确立儿童安全标志设计原则:对安全标志的构成要素——颜色、造型以及文字内容表述进行分析, 了解儿童安全的设计要求, 总结归纳儿童安全标志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如醒目原则、易识辨原则、安全原则、普通原则。安全标识应该设计的醒目、简洁, 易于儿童联想, 适合后期的普及推广。安全标识的主要目的就是警示教育, 将标识从环境中显示出来, 根据视觉传达原理, 以合理、简洁的图形来表现会更易于儿童辨认和记忆。当然鉴于儿童心理变化的反映, 我们还需要考虑图形的联想性, 有错误联想或歧义的必须杜绝。而且对于设计师而言, 独特、美观会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 但是很多时候独特性是会加大儿童理解标识的时间, 所以儿童安全标志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将图标普通化, 以便于满足儿童的普遍理解图标传达的意义。

四、儿童安全标识设计创新思想延展

近几年新媒体作为第五种媒体语言不断冲击我们的视线, 标识设计也将在新媒体环境下展现不一样的活力。儿童安全标识其针对的对象——儿童更是对动态的图形、有声的图形, 甚至交互的图形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因此, 安全标识的传达形式可以多样化, 在儿童安全标识设计中加入新媒体语言是创意设计标识的新起点。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讲究统一性和持久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境的变迁我们应该关注儿童安全标识的有效性,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订。

五、结语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从儿童认知能力的角度进行儿童安全标识设计研究, 应该与儿童心理学、符号学、色彩学等相关学科结合, 针对儿童安全问题归纳总结出儿童安全标识的分类、特征, 形成系统的标识设计体系, 能为如何加强儿童安全意识以及全面儿童安全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视觉依据, 对儿童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燕波.儿童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 2005 (11) .

[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马谋超.广告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7.

[4].李树贤, 马春华.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实施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5].杜鹏宏.安全标识识别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 篇2

许多父母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家具时往往以自己的喜好作为选择的依据,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因为孩子也有自己的审美判断,对于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儿童,家长应当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喜爱的家具。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儿童独立思考与选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杜绝父母替孩子做决定可能导致儿童不喜欢父母所选择的家具的尴尬局面的出现。

二、儿童家具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尽管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家具时会考虑很多因素,但是市场上存在的许多儿童家具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健康需要,使得设计出的家具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1.缺少安全防护设计

在发生过的许多家具伤害儿童事件中,许多都是因为家具设计不合理、没有采用合适的安全防护设计导致的。例如在一些案例中,设计者在设计儿童上下双人床这一家具时,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好动、喜欢攀爬的特点,将顶层床的防护栏设计过低,使得儿童受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

2.复杂结构中的安全隐患

一些设计复杂、功能繁多的儿童家具成功地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例如有的设计者将儿童用的椅子设计成带有脚轮的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椅子的功能性和趣味性都有所增加,但是设计者可能忽略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如果有孩子站到椅子上面,很有可能造成椅子滑动、孩子摔下的情况发生。

3.家具材料可能带来的伤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材料被运用到家具制作中来,它们可能具有良好的性能、可能具有亮丽的外表,但也可能存在能够使儿童受到伤害的危险。例如使用金属材料对家具进行封边处理、使用玻璃材质作为学习桌的桌面,这样做使得家具更加坚固与美观,但是金属边有可能造成儿童被划伤、玻璃桌面破损后有可能造成儿童受到伤害。另外一些可以散发有害气体的材料也可能被用于儿童家具的制作中,例如刨花板、三合板等合成板材在家具中的使用,这些板材使用含有甲醛的胶水黏合而成,不断释放的有毒气体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受到伤害。

4.色彩造成的视觉污染

儿童具有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他们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非常高,喜欢让鲜艳的颜色充满自己生活的环境。因此一些儿童家具的设计师抓住儿童这样的心理特点,将儿童家具设计成具有鲜艳色彩的样式,采用此种设计成功的案例很多,但也有许多设计师滥用色彩,造成了视觉污染,成为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具色彩污染。一方面是家具自身颜色的不协调,家具本身从整体看给人以非常难受的感觉,另一方面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不协调,使得家具虽然摆放在某处,但是给人以非常突兀的感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儿童会形成心理上的阴影,不利于今后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儿童家具的安全性设计

儿童的身心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因此儿童每天都在使用的家具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性研究。儿童家具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与化学安全两种,物理安全指的是家具的硬度、棱角等物理方面是否符合儿童安全的需要,化学安全指的是家具材料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儿童使用安全的需要。在对儿童家具成功设计案例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将儿童家具设计安全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如下:

1.儿童家具设计的造型与结构安全性

在造型方面家具的设计应当更加多样化,用美观的造型赢得儿童的喜爱,但是在关注造型美观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儿童家具的实用性,家具的设计应当满足儿童生活学习的客观需求,这是儿童家具设计的根本要求。另外还要考虑家具的舒适性,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舒适的家具有可能造成身体的发育受到伤害,影响孩子的成长。例如对于儿童课桌椅的设计,既要注重桌椅美观,在设计中加入卡通等儿童喜欢的元素,又要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其视力、骨骼发育的保护。在设计结构安全性方面,应当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要素:一是要保证儿童家具的牢固与稳定,儿童家具的设计尽量避免使用可拆卸、折叠式的结构,防止儿童在接触家具时被夹伤,另外设计的家具应当具备一定的抗压、抗摔的强度,以免因为家具的破损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二是对于可抽拉、开关门式的家具在设计时要使用缓冲设备,防止儿童在抽拉抽屉或者开门时挤伤身体。三是注意小配件的安全性,小配件的安装应当非常牢固,不易于被孩子拆卸,另外在体积方面也可以考虑将小配件的体积设计得大一点,以免被孩子获得导致误食的危险。

2.儿童家具设计中的色彩

色彩是儿童家具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不同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儿童正处于自身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长性与变化性决定了他们的心情与性格会因周围的环境与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色彩这一元素,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儿童家具的设计师们应当详细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与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及对人的影响。色彩鲜明、带有儿童趣味的家具是儿童喜欢的家具类型,设计师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性将产品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力求使家具实现开发儿童智力、增长儿童见识的目的。色彩的使用应当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确保家具本身色彩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二是要确保家具色彩与儿童学习、生活环境的协调性,避免在设计中滥用色彩,污染了儿童成长的环境。

3.儿童家具设计中材料的选用

儿童家具的制作材料非常丰富,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用于制作不同类型的家具或者制作家具的某个部件。材料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环保、安全因素,目前市场上儿童家具甲醛超标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家具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保证儿童的健康,因此在选用家具材料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大量胶黏合剂的材料,应使用如实木、塑料、太空铝等不含有胶黏合剂的材料。另外为了减轻某些儿童家具的重量,确保儿童不会受到家具有可能带来的的伤害,中低密度的板材、中空的合金材料可能会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轻质材料也要充分考虑家具的稳定性,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家具不稳定,翻到砸伤孩子的情况。另外在使用金属材料时要防止出现金属切割时出现的锋利边缘,尽量将金属材质的棱角处打磨圆滑,以免割伤孩子们的身体。

4.注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儿童安全座椅测试:警惕设计缺陷 篇3

儿童在快速行驶的汽车内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一张儿童座椅可以很好地保护儿童。

那么市面上销售的儿童安全座椅质量如何呢?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下称基金会)就联同奥地利、瑞士、法国、英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共同完成了对242款儿童安全座椅的一系列测试。

关键要素

选购儿童安全座椅有三个关键因素:安全性、操作性与人体工学设计。

首先,安全性会通过对儿童汽车座椅正面碰撞和反面碰撞进行检测。这类碰撞试验复杂而昂贵,此次连同多国组织共同完成的检测结果更具国际性和权威性。然后,会由家长和专家评估操作性:儿童汽车座椅是否能够很好地安装并合适儿童?最后,人体工学设计则考量孩子坐着是否舒服,是否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舒展双腿。

基金会建议消费者选择最好是带有ISOFIX固定装置的座椅。ISOFIX固定装置位于座位和靠背之间。该座椅固定方式在正面碰撞的安全性测试中特别突出,可以很好地固定住身体,比座椅和安全带连接更加安全。目前几乎所有新型汽车都有ISOFIX的标准接口。

安全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消费者在选购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好的儿童座椅很宽,会占据后排并列两个位置。消费者购买时,需注意座椅是否与汽车匹配。

在使用时,家长要注意,即使是很短的路程,也请使用儿童座椅并确保安全带是正确系上的。儿童座椅的安全带必须紧密地贴住身体,孩子和安全带之间以平放一只手的距离为佳。

警惕设计缺陷

在2013年5月的测试中,取得最佳成绩的座椅是德国Kiddy Phoenixfix Pro 2。该供应商提供的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的汽车安全座椅质量很好,能够有效降低汽车互相碰撞时对宝宝身体各重要部位的冲击。它还保持着得分最高的记录长达四年之久,在欧洲被评为整体安全性能最佳的婴童安全座椅。

在2012年6月的碰撞测试中,带有ISOFIX固定装置的Kiddy Guardianfix Pro出现座椅从其三点式固定安全带中脱落的危险缺陷。在2013年10月新的测试中,它的后继型号Kiddy Guardianfix Pro 2 凭借过硬的质量,取得了较高的分数。

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儿童座椅是没有缺陷的。但也有例外,德国Cybex Aton 3的座套就检出甲醛超标。同样地,Chicco Neptun也由于含有害物质而受到大家的关注。Vorganger Convertibile在测试中由于头垫松动,被评为不合格。

如何选择?

1、请先尝试。专业经销商建议,在你买一个儿童座椅之前,最佳途径是在您自己的汽车内安装座椅,让孩子尝试坐一下,以此来检查座椅的大小和舒适度。

2、请查看是否符合安全认证标准。欧洲 ECER44/03 安全认证标志是目前欧洲最为严格的安全认证标准。德国Kiddy,德国 Recaro、德国Concord、英国Britax、日本Bombi、美国Graco和意大利Chicco,它们的产品全都通过了ECE-R44/04认证,值得信赖。

3、请不要选择二手儿童汽车座椅。不要在旧货市场买二手儿童汽车座椅,除非你明确知道它的来源,否则可能存在质量及安全隐患。

4、关于装饰。大多数儿童座椅都具有不同的颜色、材料及样式。这些装饰影响了价格,但是在安全中不起什么作用,所以如果你想选择一个质优价廉的儿童座椅,那么不要考虑装饰的因素。家长可以买一个带有可清洗座套的儿童座椅,在使用前先清洗干净。

安全设计与设计安全 篇4

1 项目源起

本案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柳州路以西,星火南路以北的地块,规划为学校用地,拟建十轨九年制学校,服务于旭日·爱上城居住区及周边地区。

2 安全选址

校园的外部环境,包括安全环境,适于教育的环境,良好的卫生环境,良好的就学环境和安静环境。规范对上述环境有详细的条文要求。

1)选址安全性规范。首先,安全就学和合理的服务半径。“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 000 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 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本条规定为使城市内学校布点均匀,小学生上学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中学生上学时间控制在15 min~20 min左右,且小学生上学途中不得穿过有各种车辆威胁的城市干道及铁路。其次,学校用地应有安全的周边环境。选择在良好的自然地质区域内,不应选择在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地段,水库下游以及高层或多层建筑包围之内等等。

2)选址安全性设计。经过现场调研,场地内部及周边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均符合规范要求,不存在对学生身心不利的因素,并且满足学校服务半径的要求。

3 安全规划

规划学校时运用的组织策略必须考虑诸多安全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大量实践及测算得出的“硬性”指标要求:建筑间距,包括防火间距、地震间距等;由学生入校路线而产生“软性”要求:学校的出入口设计,内部交通组织等。

3.1 规划安全性规范

3.1.1 校外交通

外部交通的规定量化到数据上面:“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

3.1.2 功能分区与交通

1)校园内部各功能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2)学校交通流线的特点是人流活动集中,有规律性,静与动有间歇性等特点。校园内道路系统应简明、直接,在正常情况下人流通行顺畅,在紧急情况下应保证人流疏散安全。3)学校内部道路宽度的设计应满足规范数值。4)学校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泊位计算需要查阅地方标准,合理布置。

3.1.3 建筑间距——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是指为了防止建筑物间的火势蔓延,在各幢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教学楼层数一般为3层~4层,耐火等级应按照“一、二级”考虑。学校内建筑之间以及学校建筑与周边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学校建筑防噪间距规范要求不小于25 m,因此,防火间距通常均满足消防要求。

3.1.4 建筑间距——地震间距

根据唐山地震的受灾情况,建议在8度地震区内,住宅区中的住宅、公共建筑应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建筑物间距可参照下式核算:D=d1+d2+6 m(D为建筑物间距;d1+d2为前后两栋建筑倒塌范围)。根据建筑物层数,计算倒塌范围,进而确定建筑物的地震间距。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指出,地震灾区的中小学重建和围护,安全原则为首位原则。要把地震灾区学校建设成最安全、最牢固和最让群众放心的建筑,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导则表示,地震灾区中小学重建和围护时,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抗震、防火、防洪、抗风雪和防雷击等安全措施。

3.2 规划安全性设计

1)校外交通及校门设计。a.学校主入口的确定:基地北临城市次要道路,车流量相对较小,对学生来说安全方便。因此,学校主入口设置在该道路上。b.校门缓冲空间设计:为了满足大量学生出入和集散场地的要求,在校门外侧留出深7 m的缓冲空间,在校门内侧设置集中绿化带。2)校内功能分区与交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 m”,基地外西南有沪宁铁路穿过,又从可达性和安静角度考虑,基地内东北为教学区,尽可能远离铁路,西北为办公区,东南为后勤区,西南为运动区。校园道路贯穿各功能区之间,流线通畅便捷。

4 安全建筑

首先,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其次,合理组织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即在特殊时期,做好最便利的交通和快捷的疏散;再次,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与设备,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阻止火势蔓延。

4.1 建筑安全性规范

4.1.1 防火分区

正确划分防火分区,对于火灾时防止烟气扩散、阻止火势蔓延、保证人员疏散、赢得扑救时间和减少火灾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我国城市用地较为紧张的前提下,新建中小学校应尽量节约土地资源,因此设计时建筑的耐火等级通常为一、二级,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 500 m2。

4.1.2 建筑内部的交通与疏散

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时,疏散问题是规范里最普遍的概念,分为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设计。主要通过最远疏散距离和最小疏散宽度对其进行控制。不同功能的建筑,其水平交通(走廊宽度)的规定数值也不同;楼梯间及通道形式的不同,同样影响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设计时不需严格满足规范规定。楼梯宽度的计算:“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3.17-1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4.2 建筑安全性设计

以小学部教学楼为例,每层建筑面积为2 923 m2≥2 500 m2,学校建筑通常不设自动喷淋装置,因此每层设两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5 结语

安全问题涉及到生命安全(如消防与疏散)、使用安全(如建筑材料与设备需便于学生使用)等。在设计的所有环节中,安全问题贯穿始终,设计师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符合一般条文的规定,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设计出舒适的空间、宜人的场所。

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才能保证设计作品的安全实用。

摘要:依托实际案例,从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选址、规划以及单体三个阶段入手,对涉及到的安全性规范进行研究,探讨了二者相互制约又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保证校园建筑安全的设计建议,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中小学校建筑,安全性,安全规划

参考文献

[1]GBJ 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S].

[2]GB 50035-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3]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4]布拉福德·珀金斯.中小学建筑[M].舒平,许良,汪丽君,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公司安全设计方案 篇5

为深入贯彻集团公司精神要求,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安全行为,杜绝“三违”现象,特制定此方案,请各部所、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安全责任,对照执行,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范围:各职能部门

时间:2017年11月16日至2017年12月31日

目标:通过专项整治,规范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杜绝“三违”现象,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和减少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检查方式:自查、专业检查、综合检查等多种方式。

检查频次:公司、职能部门及各部所1次/月,课题组或班组1次/周,逐级建立检查台帐或记录。具体要求: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安全主管领导 成员:各部所负责人。

党群综合部负责劳动纪律、现场管理方面的具体安排和督查;公共支持部负责设备、电仪、公共设施、公用库等方面的具体安排和督查;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方面的具体安排和督查,以及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各部所以自查自纠为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组织实施。

2.落实《公司反“三违”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利用内网信息平台组织全员进行学习,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察。

负责部门:安全部 负责人:马玉冰 计划完成时间:2017.11.16-2017.11.20 3.各职能部门根据《检查安排表》要求对各部所、各职能部门按照所负责的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督促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必须落实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限期整改。

负责部门:综合部 公共支持部 安全部

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 计划完成时间:2017.11.20-2017.12.26 4.公共支持部加强检维修安全检查;各部所进行工器具专项检查,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负责部门:公共支持部 安全部 各部所

负责人:各部所负责人 计划完成时间:2017.11.20-2017.12.26 5.各部所及各职能部门每周开展一次班组活动,学习事故案例、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本岗位安全风险及防范、应急措施等内容。

负责部门:各职能部门 各部所 负责人:各部所负责人 计划完成时间:2017.11.20-2017.12.26 6.综合部加强现场管理,危化品摆放是否按照规定分类摆放、标识明确,储存条件和数量符合要求。

负责部门:综合部 安全部 各部所

负责人:各部所负责人 计划完成时间:2017.11.20-2017.12.26 责任考核:

1.未按照要求开展安全检查或台帐记录不全; 2.隐患整改不及时,并且没有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班组活动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培训、学习; 4.存在“三违”现象;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 篇6

关键词:儿童公园;视觉感知

儿童公园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满足儿童身心健康需求。视觉是认知事物的首要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视觉需求不断增加,要求外界事物不同视角、视距、色彩、形状的视觉刺激。视觉景观的舒适度影响儿童的视觉感知与心理活动,因此,儿童公园在视觉设计上要注意带给儿童和谐舒适的视觉环境。

一、儿童视觉感知需求

(一)色彩感知需求

儿童对色彩的感知是建立在其色彩辨识度上的,选择种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在色彩设计上应注意对低龄儿童的引导。2~5岁的儿童只能辨认出红、黄、蓝、绿等纯度较高的原色,6~10岁的儿童选择色彩的种类增多,对混合色开始增加好感,尤以红紫色为最。11~14岁儿童偏爱蓝色、紫色、黑色等明度较低的色彩。同时,不同性别的儿童对于色彩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差异。女孩喜好的颜色种类相对于男孩较分散、丰富,而男孩喜好的颜色体现出相对集中性。色相选择上,女孩更倾向于红、黄、紫红系暖色调,男孩集中于蓝色系冷色调和绿色系中间色调。

(二)图形感知需求

图形包括图案和形状,儿童对图形的喜好与图形辨识能力和熟悉度相关。儿童对图形的喜好差异主要表现在年龄因素上,趋势基本相同。形状上,多偏好于圆形,形状种类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图案上,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选择结果趋势相同,喜好顺序为:卡通人物>动物>植物>其他。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对植物的喜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更加应该引起设计者的重视,从幼龄儿童开始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

二、基于儿童视觉感知需求的儿童公园设计

(一)儿童公园色彩设计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是影响儿童视觉需求的两大主要因素。儿童公园色彩设计可将儿童色彩喜好与色彩心理学相结合。

1.儿童公园色彩选择

幼龄儿童活动区(1~3岁)。幼龄儿童对色彩的辨别度不高,此活动区的色彩选择应以纯度高的色彩为主,辅以其他混合色彩,强调对幼龄儿童色彩感知的培养。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他们对纯度较高的红色、蓝色、绿色以辨别度较高,所以这三种颜色是首选颜色。另外,橙色能够促进儿童食欲,粉红色能够培养儿童的同情心,所以在混合色中选择橙色和粉红色作为辅助色。

学龄前儿童活动区(4~6岁)。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增强,选择色彩的种类增多,特别是对混合色的偏好明显。色彩喜好程度为:红紫>蓝>黄>红>紫>黄绿>蓝绿>绿>黄橙。此年龄段正是儿童对色彩注意力极高的时期,色彩选择上应丰富多样,注重混合色的使用,使儿童接触不同纯度、明度的色彩。但是,色彩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视觉刺激强烈,容易影响他们的情绪,因此在色彩的选择上要减少会引起消极情绪的色彩使用,诸如红色、紫色。

学龄儿童活动区(7~12岁)。学龄儿童多喜好冷色调色彩,虽然冷色调有消除紧张情绪、使人心理平静的作用,但也是容易导致抑郁情绪产生的色彩,色彩的选择在适当满足儿童喜好的基础上,配以互补的色彩进行中和。根据学龄儿童偏好益智类活动的特征,选择对智力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颜色。如黄色能够使人集中注意力,激发心理活动与创造力;红紫色能够给人以温暖的鼓励,促进自信心的增长。

2.儿童公园色彩搭配

色彩的搭配要与整个环境的主题色调相和谐,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儿童公园色彩搭配以植物色彩为基调,和谐的融入建筑小品、地面铺装的缤纷色彩。植物多以绿色为主,通过纯度和明度的过度形成有规律的基调色彩。建筑小品、地面铺装的色彩应丰富多彩,但要注意与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过于花哨的环境会使儿童对环境产生“脏、乱、差”的印象。

搭配手法上,采用多种色彩搭配方式调和。对比色、互补色搭配吸引儿童注意力,活跃空间氛围;类似色搭配缓和视觉冲击,避免视觉疲劳;韵律色搭配让儿童感受色彩的韵律美,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二)儿童公园图形设计

儿童公园的图形设计要给与儿童一个健康的审美引导,根据儿童图形识别能力与图形的偏好,选择简单的几何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配以儿童喜欢的图案,通过不同构形手法的应用,为儿童设计出一个具有和谐美的视觉效果。

针对不同年龄儿童活动区给与不同的图形设计。在构形手法上由简到繁,达到不同的目的。幼龄儿童活动区以圆形为主,应用重复式构形手法将大小不一的圆连续、反复、有规律的排列,突出重点。这种构形手法在幼龄儿童活动区的应用能够使儿童对反复出现的形状元素产生深刻的记忆,对儿童图形识别能力有所帮助。学龄前儿童活动区在图形元素上增加种类,将不同的图形经过切割、透迭等方式重新组合,应用发射式构形手法,吸引儿童注意,增强视觉效果。学龄儿童活动区可选择多边形,应用渐变构形、发射式构形、重复式构形等多种构形手法进行设计,提高儿童审美能力。

另外,可将图形与图案结合,选择多数儿童喜好的图案加入到图形元素中,引起儿童的注意。还可根据光色的变化带给儿童不同的视觉体验。

论儿童车载安全座椅设计 篇7

20世纪以来, 汽车的数量突飞猛进, 人们随之提高安全意识, 慢慢的认识到在汽车上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很重要。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儿童安全座椅的公益广告以及我国从2014年9月1日起“儿童安全座椅实施强制认证”等三项新规定的实施, 更说明了儿童安全座椅问题受到国家的重视。所有成长期的儿童都应使用安全座椅, 他们的身体非常脆弱, 我们力求通过设计让儿童安全座椅不仅乘坐舒适, 造型美观, 更能发挥出其安全保护作用。

貌似简单的儿童安全座椅, 其实内部有着复杂的安全结构。处于成长期的儿童身体尺寸变化很快, 而且儿童不同于成人, 能够清楚的表述出乘坐座椅的感受, 所以儿童的身体尺寸数据是重要的人机座椅设计科学依据。

2 儿童安全座椅的设计

在设计儿童安全座椅时要结合人机工程学中的儿童身体各个部分的尺寸, 主要从以下八方面进行设计。

2.1 椅面高度的设计

椅面高度是指座椅的座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因为儿童座椅是安置在汽车座椅上面的, 所以在这里的椅面高度指的是椅面到脚踏或者是悬空脚的距离。要想乘坐舒适, 座椅应使儿童的大腿部近似于水平, 小腿部接近自然垂直, 脚掌平放于地面或者脚踏上, 既保证不因椅面过高而使儿童腿部肌肉受压, 又保证不因椅面过低而增加背部肌肉负荷。

2.2 椅面宽度的设计

座椅坐面的宽度呈前宽后窄的形状更有利于保护儿童。儿童都好动, 所以座椅的宽度应使臀部得到全部支承, 加上合适的活动余量, 同时也要更好的考虑到安全性。以10周岁儿童为例, 一般可取295-355毫米, 对于有扶手的安全座椅来说, 要考虑儿童手臂的扶靠应该以扶手的内宽来作为椅面宽度的尺寸。可以以自然垂臂的舒适姿态时的肩宽为标准增加适当的尺寸余量。

2.3 椅面深度的设计

主要是指椅面的前端至后端的距离。椅面深度对儿童乘坐座椅是否舒适的影响非常大, 其尺寸设定应该使臀部、腰部得到靠背的支撑, 同时椅面前端与小腿之间保留有适当的空间来保证小腿可以自由活动。因此在安全座椅设计中, 椅面深度的人机尺寸非常重要, 椅面深度超过大腿部的长度, 儿童背部将有很大的倾斜, 腰部缺乏支撑而悬空, 增加了腰部肌肉活动强度致使疲劳产生, 在长时间的乘坐下还容易让儿童产生麻木难受的感觉。椅面深度的人机数据应取于儿童的坐高和坐深。以10周岁儿童为例, 椅面深度取在225-325毫米为宜。

2.4 倾角的设计

含座面倾角和靠背倾角两部分内容。座面倾角是指椅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座椅面应稍向后倾斜, 以防止在汽车行驶不稳时臀部向前向后滑动, 而且这样设计背部在重力影响下自然向后倾靠, 贴向靠背以寻找舒适的背部支撑。由于儿童安全座椅是安装在汽车座位上, 这里同时还要考虑汽车座椅的倾角。整体倾角在14-24度为宜。而靠背倾角是指有靠背的座椅中靠背与椅面间的夹角。借以保持儿童脊柱正常自然形态, 长时间乘坐更加舒适。从人机角度来讲最适宜的倾角为94-116度。

2.5 靠背的高和宽的设计

靠背能够让乘坐更加舒适, 同时也是座椅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靠背的高和宽与坐姿肩高和肩宽有关, 对于安全座椅的靠背设计, 一定要考虑到安全性原则, 让儿童的头部很好的贴合头部靠枕, 这样既安全又舒适。要使座椅更加人机, 座椅应该考虑使靠背能够调节高度以适应儿童的坐姿。

2.6 扶手高度的设计

作用在于支撑手臂重量, 借以减轻肩部负担, 减少手肘部的疲劳。在起身和入座时, 因为儿童好动, 手臂可以利用扶手支撑身体。在车辆行驶摇摆、颠簸状态下扶手可以帮助儿童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不同年龄儿童身体尺寸不同, 扶手上表面至座面的垂直距离应该尽量可调, 同时扶手前端略为升高, 随着座面倾角的变化扶手倾斜度一般为±11度, 而扶手在水平方向的左右偏角在±11度, 一般与座面的形状吻合。靠近手腕端呈平缓起伏的扶手设计不会让上臂的血管和主要肌肉发生扭曲, 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也不会发生疲劳, 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2.7 安全带设计的设计

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带来说, 应该是可以以舒适妥帖的方式将儿童的胸腹和腿部束缚在座椅上, 具有一定调节范围的紧固系统。当碰撞事故发生时, 将儿童限制在座椅上, 让孩子的身体不发生大幅度的晃动而在车内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 最大程度的保证孩子的安全。

2.8 头枕设计

头枕是一种用以限制孩子头部相对于躯干向后移位的柔性装置。儿童安全座椅头枕应该把头部和颈部作为重点保护部位。婴儿的头部重量相当于其全身重量的50%, 一个3岁的儿童头部重量可以占到体重的18%, 但是颈椎却十分的脆弱。而在紧急刹车甚至撞击的情况下, 儿童脆弱的颈部根本无法支撑头部巨大的惯性, 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在发生追尾或者撞车事故时, 头枕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孩子颈椎损伤的发生。座椅头枕应该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 这样能最好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适应儿童头部, 当发生车辆安全事故时, 头枕就能有效地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 而对儿童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3 结语

儿童成长速度快, 所以系统性的人机工程学数据运用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是非常必要的, 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保持健康, 更为重要的是对儿童生命权利的尊重。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儿童安全座椅设计是人性化设计观的体现, 能真正体现出人性化设计对人的关怀, 体现人性化社会对儿童人身安全的重视。深入研究人机工程学在儿童安全座椅设计上的运用同样对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儿童安全标识设计 篇8

一、建筑出入口设置

在医院的整体布局方面, 我们考虑到人流主要来向, 将一期建筑适当偏向东侧布置。同时, 考虑到儿童康复环境对日照通风的要求, 将病房区布置在院区西北侧, 门诊医技区布置在院区东南侧。在北侧龙山大街设置探视主入口, 满足利用城市交通出行病患的需求。在东侧城市支路, 开设急诊区主入口。在南侧城市次干道, 开设门诊人行入口及车行主入口。人行入口结合城市公交系统设置, 车型入口结合门诊区域停车楼设置, 减小人车交叉的概率。

办公、教学及后勤保障区设置于院区北侧, 并在龙山大街设置专用出入口。感染病区设置于院区西南角, 在南侧规划道路设置独立出入口, 合理利用偏北向的主导风向。留出大于30 m的绿化隔离区域, 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二、功能分区布局

按照各单体医疗功能的关系, 我们采用了一核两轴的方法。一核是指医技区, 两轴是指门急诊—医技诊疗轴线和病房—医技诊疗轴线。门诊区、病房区分别通过各自独立医疗街与医技部直接联系, 病房区围绕医技区展开。通过各自连廊与医技区紧密联系, 后勤保障区可通过架空连廊方便地与各功能区域相连。通过这样的设计, 可以让医院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 不同的功能又相对独立存在, 不会受到其他部门过大的干扰。

三、交通流线组织

在医院外部的交通流线组织方面, 以人车分流为设计出发点, 合理组织外部车行流线和内部人行流线。在建筑外周边设置环形道路, 组织各功能分区车流。在主要建筑入口, 设置入口广场。通过广场, 对区域内车流进行引导组织。院区停车采取以地上停车楼为主, 地下停车库为辅的停车体系。停车楼靠近车行入口, 入口广场附近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 识别度高, 便于车辆快速疏散至地下车库。在院区南、北侧设置人行入口, 入口靠近公交车站, 设计出租车落客区。院区内部无车辆贯穿院区, 减少人车流线的交叉。

四、建筑造型设计

在造型方面, 我们充分借鉴了中国院落的思想, 创造一个内在世界。同时, 这又是一个完全21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之间的空间, 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融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 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当走近建筑的时候, 儿童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 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

五、外部环境的细节

在建筑环境方面, 我们在建筑表皮中加入色彩元素。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缓解儿童面对医院环境产生的恐惧感。在外围入口广场的设计中, 以满足人流疏散为基本条件, 缩小广场的空间尺度。通过绿化和景观小品对空间的分隔, 降低区域内人流密度, 以避免儿童就诊时负面情绪的相互传染。在内部步行广场的设计中, 以彩虹为纽带, 串联三个主题儿童乐园。舒缓曲线围合儿童乐园, 布置抽象的卡通雕塑, 配合柔和的儿童轻音乐, 愉悦儿童的身心。在这样的环境中, 能够调动儿童积极的情绪, 转移儿童注意力。

六、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 充分考虑环境、功能以及造型之间的关系, 营造一种最为适宜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胡展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设计[J].南方建筑, 2005.

浅谈机械设计与安全设计 篇9

由于人与机械的广泛接触, 就有可能对人产生损伤或者危害人的健康, 机械作业是一种事故多发性作业, 近年来, 机械设备的事故比较多, 发生机械事故的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三个方面, 据统计, 造成机械伤害事故中的直接原因, 由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因防护缺陷 (没有防护、防护不当、保险装置、信号装置缺乏等) 而造成的各类事故占机械伤害事故的71.56%。我国机械伤害事故中, 多数事故也与防护不当有密切有关, 因此, 重视机械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机械伤害的隐患, 应尽量采用各种有效地先进的技术手段, 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的存在;使机器具有自动防止误操作的功能;使机器具备完善的自我保护能力;优先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就必须从设计入手。在机械的设计时, 就要考虑机械的本质安全, 设计有安全可靠的各种防护措施、安全保障装置等。全面分析、研究机械运行、使用、维修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把保证机械的运行、使用、维修安全贯穿于整个设计中。

机械安全设计作为现代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动和市场对机械产品需求的多样化, 通过10多年来对传统安全工程的摒弃、扩展和延伸, 逐步形成了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 以基础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构成的多层次的安全科学。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危险识别

危险识别在机械安全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的目的是描述危险的性质和识别它们各自危险所产生的后果。在对机械进行安全设计、制定有关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价时, 必须要对机器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识别。它是安全评价和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 危险识别的准确与否, 直接影响到安全性能的好坏。机器可能产生的危险主要分为2大类:

(1) 机械危险主要包括挤压危险、剪切危险、切割危险、缠绕危险、吸人或卷入危险、冲击或碰撞危险、刺伤或扎伤危险、摩擦和磨损危险、高压流体喷射危险等。

(2) 非机械危险主要包括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材料或物质产生的危险、未遵循人类工效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及综合性危险等。

2、安全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现有工艺水平对机器在每种危险状态下可能产生伤害的概率和严重度进行全面评估和判定。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帮助设计者根据现有技术水平, 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约束确定最优的安全措施, 使机器达到最高安全水平。

(1) 风险评价要素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要素:

(1) 评估可能伤害的严重度。可通过伤害的范围、伤害的限度、伤害的严重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2) 人们暴露于危险区的频率。通过对进入危险区的性质、频次、持续时间和人数等因素来进行评估。

(3) 预测危险出现的概率。主要对以下因素进行预测:机器及其它元器件的可靠性及有关统计数据, 类似机器事故历史资料。

(2) 风险评价的定性方法

风险要素评估完成后, 需对机器进行危险评价, 以确定机器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3) 综合运用各种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已有近20年的历史, 发展了数十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价。从分析的数理角度出发, 这些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分析的逻辑观点出发, 又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其中, 不少方法是相似的、重复的, 但是按照系统寿命周期的时间进程, 这些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之间又互有联系, 各有利弊。

在伤亡事故分析预测方面, 比较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初步危险分析 (PHA)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 (FMECA) 、事件树分析 (ETA) 、故障树分析 (FTA) 、管理疏忽和危险树分析 (MORT) 等。其中, 在我国乃至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故障树分析。

3、机械安全设计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安全设计, 在选择安全设计的最优方法时,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结构安全设计机械安全设计的第一步是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安全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 使机器外观达到本质安全的结构设计, 在不影响正常功能实现、使用的情况下, 凡人体易接近的机械外形结构应平整、光滑、不应有易引起损伤的锐角、尖角、突出物、粗糙表面等。

(2) 使机器有关运动参数达到安全的设计;直线运动部件之间或直线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 (包括墙、柱) 之间的距离, 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距离的规定, 应保证不该通过的身体部位不能通过。限制操作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往复运动件的运动距离和加速度、机器的噪声和振动、机器的表面温度等。

(3) 合理规定和计算零部件的强度和应力;

(4) 合理选用材料;

(5) 选用本质安全技术和动力源;使机器与所有动力源或其他供给断开。断开必须做到既可见 (动力源连续性明显中断) , 又能通过允许检查断开装置上操纵器的位置而确认, 并且还必须明确表示出机器的那些部分已被断开。如果需要 (例如:对于大型机器或在设施中) , 将所有切断装置锁定在"断开"位置。机械的动力源不管什么原因中断或波动后, 要重新建立时不得导致危险状态。

尤其是:

A、机器不得意外起动;

B、一旦停机命令发出, 机器必须停止运转;

C、机器的运动部分或由机械夹持的工件不得落下或抛出;

D、不得防碍自动或手动停止机器的运动部分;

E、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全有效。

F、采取措施保证在断开点的下游不再有:位能 (如:电解、可以释放的液压或机械能) ;动能 (如:通过惯性可以继续运动的部件) 。

在一旦停机命令发出, 机器必须停止运转的措施效果通过工作安全系统进行验证。这些措施会使机器达到“0能量状态”;断开和能量泄放可提供很高的安全水平。

(6) 应用强制机械作用原则; (7) 应用人机工程原则; (8) 应用人类工效学原则; (9) 提高机器及零件的可靠性;10使机器的调整、维修点位于危险区之外。

(2) 安全防护措施的选用与设计, 对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仍不能避免或充分减小的危险或风险, 应合理选用和设计安全装置和 (或) 防护装置进行防护。

从儿童思维谈儿童玩具设计 篇10

人们经常把聪明的儿童称作“小机灵鬼”, 之所以会用到“灵”这个字, 是因为儿童能够进行思维。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中, 思维的发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儿童的智力一般来说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是智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儿童的思维一旦发生, 就不是孤立地进行活动的。它要与感知、记忆结合起来, 互相作用渗透, 以达到理解周围事物的目的。由于思维的参与, 感觉和知觉已不单纯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 而成为在思维指导下的理解过程, 这就使儿童的低级认识过程逐渐复杂化起来, 所以说思维是整个认识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最核心的成分。

二、用玩具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鲁迅先生在《风筝》一文中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儿童天生就喜欢玩具,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将接触很多的玩具,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玩具。一个婴儿从不会翻身到学会走路的这段时间, 选择有辅助儿童翻身、爬行、坐立和走路的玩具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比如婴儿在学习走路的时候的小推车和小滚筒, 可以使儿童在学习走路的时候保持平衡。在儿童的成长中之所以要用一些玩具帮助他们, 是因为这些玩具可以刺激儿童的注意力, 在婴儿到幼儿阶段, 他们的一些反映是无意识的, 玩具则可以很自然的将儿童的无意注意, 逐渐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玩具还可以训练儿童有意注意力的持久性。如摆积木, 儿童在锻炼掌握远近、高低、左右、长短、宽窄等空间关系中就会不断加强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培养儿童的有意识的注意力, 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以儿童思维设计儿童玩具

(1) 通过玩具的色彩和形状发展儿童视觉思维

色彩和形状组成了我们整个视觉世界的外观, 但是比较两者, 对于儿童来说色彩比形状更能够直接吸引他们。天真活泼的儿童喜欢鲜明的色彩, 这是儿童的审美能力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表现。色彩心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的色彩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思维活动, 儿童也不例外。儿童喜欢强烈、张扬和艳丽的色彩, 因为这些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儿童刚走入这个大千世界, 大脑思维一片空白, 什么东西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 所以需要简单的、明亮的、强烈刺激的色彩, 他们的神经细胞产生的快, 补充的快, 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感知力, 对一切都有新鲜感, 同时, 他们认识色彩的能力也在迅速发展。因此在儿童玩具的设计过程中, 色彩的应用非常重要!好的色彩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能快速、生动和正确的传达出商品的信息。

儿童固然喜欢鲜艳的颜色, 但他们的注意力短暂, 很容易视觉疲劳, 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在那些对比强的颜色之间加入灰色系的颜色来协调。在儿童玩具设计时, 这种灰色能够起到一种过度的作用, 但是整体的色调还是要高调的, 明度对比强的。高调愉快、活泼;明度对比强则形象清晰度高。最终要达到玩具能够从视觉上吸引儿童, 使儿童思维兴奋, 从而刺激视觉思维的发展。

(2) 通过玩具的声音提高儿童的听觉思维

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感觉器官, 用听觉语言思维更是一种思维的高级形式。当儿童还不会说话的时候, 听觉是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起点。所以, 了解儿童的听力发展进程,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 给儿童玩能够发声的玩具, 刺激他们大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对声音是十分敏感的, 我们可以通过给玩具加入一些声音来引起儿童的注意力。

从一开始, 就要给儿童不同的声音, 一个多彩的声音世界将会给儿童带来很多乐趣。可以用音乐来引导儿童, 因为儿童对音乐感受能力比大人强。可以在儿童玩具里加入音乐, 来刺激儿童对声音的思维儿童会用耳朵接受各方面的声音, 他们接受这个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用耳朵, 这会带给他们很多的快乐, 也让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很丰富。

(3) 通过益智玩具发展儿童的动手能力

“如果说眼睛是艺术活动的父亲, 那么手就是艺术活动的母亲。”不少人认为, 儿童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 事实也正是如此, 儿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思维要依赖动作才能完成。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 在人的大脑里, 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 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灵巧的动作时, 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 否则这些区域就处在沉睡状态。人们常说:“心灵手巧”, 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 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 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 又由大脑反馈到手, 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 这种联系越多, 越能促进两方面的发展。因此, 具有培养儿童动手能力的玩具是十分必要的。

童年是人生的希望之窗, 开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 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 人类智慧的四分之三是开发与学前教育的。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玩具是儿童成长的最好的教科书之一。作为儿童玩具设计者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应设计出具有安全性、启发性、娱乐性、生动性、激励性、艺术性的玩具, 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乐, 健康成长!”

摘要:在儿童智力发展中, 思维的发展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儿童智力一般来说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玩具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 因为儿童具有好奇、好动和好模仿的心理。实践证明儿童通过玩具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 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玩具使儿童的视觉, 听觉及动手能力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

关键词:儿童,儿童思维,玩具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启萃.儿童思维发展与训练[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5, 01

[2]凯瑟琳·费希尔.儿童产品设计攻略[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04

[3]冯淑芝.儿童玩具选择与智力开发[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 01

[4]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03

上一篇:心灵的风景下一篇:控股股东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