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洋人街

2024-05-03

重庆洋人街(精选四篇)

重庆洋人街 篇1

关键词:都市游憩带,创新理念,旅游开发,重庆洋人街

重庆洋人街是中国先进旅游休闲理念的倡导者和大型群众性休闲娱乐社区开发的实践者。它形成了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和快感体验于一体的重庆首座非主题游憩商业公园, 集约渡假、观赏、婚庆、商务、运动、影视拍摄、城市宣传等多功能。项目开发创新理念的运用是重庆洋人街开发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 颠覆传统的创意文化理念

1.1 杂乱无章的拼凑文化

洋人街百变无形, 是“非主题公园”, 拼凑文化随处可见。在洋人街, 随时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无论是歪七倒八的怪房子, 还是造型独特的路边雕塑, 或是“穿起龙袍也不像太子”的擦鞋服务。洋人街力求为游客创造出“移步换景”的新奇, 让他们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事物中, 感受“山寨”的乐趣。策划者通过对其他地区尤其是国外的旅游景点的实地考察, 吸取了大量经典而独特的建筑风格、民俗习惯、服务特色等, 加以“中国式”的加工改造, 在洋人街展开了实验性的构建, 再根据反馈效果进行调整、改良, 就成为了洋人街的经典。

1.2 多元包容的冲突文化

策划者洋人街的结构设想, 并不局限于缘自国外“原汁原味”的店面打造, 而是不仅希望能够给外国朋友创造一个展现的平台, 还能为本地的创业者提供最大的便利。中西合璧、土洋结合是这里的最大特色, 无论是建筑或娱乐项目都带有浓郁的非重庆感觉, 就连擦皮鞋也有美式、德式、中式之分。要看“老外”, 可以到他们的店铺去逛逛, 用不够标准的英语进行交流。要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可以到四合院、庙街去体验, 雕梁画柱的建筑会让人产生置身古代的幻觉。洋人街冲突文化能给游客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 多元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包容。

1.3 无厘头的标语文化

在重庆洋人街, 千余米长的街区, 到处贴满了各式各样很有创意的标语, 甚至包括工人食堂、公共厕所, 洋人街正成为全国最大的标语主题公园。“世界上本来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就没有了路”、“给情敌的肥臀来上一脚”、“以不爱看女人的屁股蛋子为荣”、“爱护公共卫生长命百岁, 随地乱丢垃圾断子绝孙”等等。标新立异的标语广告牌赚取了广大群众关注的目光, 也成为了洋人街的一张名片。这些标语, 不只是为了逗乐, 也有很强的公益效应, 在嬉笑怒骂的同时, 也让大家审视自己的言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比教条式的灌输更能让人接受。

2 洋人街开发与管理创意核心——和谐

2.1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

从景观学的角度, 自然景观是形式和依托, 人文景观是内容和灵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 可以相得益兼, 互为补充。洋人街即体现了这种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意境。洋人街的主要景观大都以人造为主, 但在这些人造景观中, 依山而建的“旧金山花街”, 临水而建的各式廊桥亭阁, 都是巧妙运用了自然元素。洋人街坐落于南滨路旁, 长江之滨, “水”更是成为其景观构成和娱乐项目设计的重要因素。洋人街本身就是一曲人文和自然、建筑和自然和谐的交响乐。

2.2 传统与创意的和谐

在洋人街, 各种传统建筑风格集中展示, 庙街、清明上河图、江南四合院等重现了古典建筑的经典;“知青农庄”演出大量的文革时期的怀旧节目, 激起了游客强烈的怀念往昔的情感;洋人街特色商铺, 摆设着形色各异的木雕、编织品、生肖图等等, 散发出传统艺术的美。除了传统文化以外, 洋人街还是创意艺术的集合。各式稀奇古怪的建筑、雕塑、造型表达了极具想象力的创意灵感。其中的不少建筑还源自不少世界经典, 由于其中蕴涵了设计师的创意与突破, 所以显得独一无二、别具一格。传统与创意, 看似矛盾和冲突的事物, 在洋人街巧妙地融合。洋人街不设门槛, 海纳百川, 是实实在在的“无主题公园”, 也成为各种文化要素集中表现的舞台。没有排斥, 没有歧视, 只有包容, 所有的文化要素, 不论是中外传统文化, 还是新潮时尚的后现代创意文化, 都平等地融汇成了洋人街“无主题”的主题风格。

2.3 人与人的和谐

在洋人街, 中西文化差异冲突下的国人与洋人的和谐相处, 他们一起交流彼此的语言, 一起学习彼此的文化。洋人街也恪守了“穷人经济学”的行为准则, 不与经营户争利, 不与游客争利, 秉承低价微利的经营思路, 服务大众, 贴近大众, 创造出了一个价廉物美的大众化旅游消费场所。正是洋人街的这种经营模式满足了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旅游消费需求, 让他们有了和富人一样平等休闲娱乐的权利。据目标市场构成调查显示, 洋人街的游客收入构成中, 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游客所占比例达到了78.62%。另外, 洋人街实行三年免租金 (房租和物管) 的优惠招商政策, 直接将利润转嫁给经营户, 提供了不少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的机会, 让他们以洋人街为创业的平台。同时还不断改善创业和就业的环境,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尽可能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 使劳动者的收入显著提高也就成为了洋人街奋斗的目标。洋人街另一个创举之一, 是“雷锋车”的出现, 洋人街专门安排一辆配置轮椅、婴儿车、药品等物品的雷锋车巡逻, 将与家人走散的老人和小孩放在花车上, 以便他们找到自己的亲人。洋人街对弱势群体的这种关注与爱护, 是很多旅游景点都兼顾不到的, 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体现。

3 洋人街的经营创新——穷人经济学

“穷人经济学”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奖时提出的。经济学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最为普通的社会生活现象, 所以经济学本身就应该为大众服务, 为穷人服务, 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学的效用。然而, 中外主流经济学实际上都是一种富人经济学, 穷人问题始终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 使得主流经济学日愈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中下阶层群体的利益, 贫富差距问题也逐渐显现。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穷人经济学”的重要性, 强调“穷人经济学”的现实意义。重庆洋人街, 在这方面通过尝试, 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实践经验。

3.1 免费服务

在洋人街, “免费的午餐”无处不在。这是一个没有门票限制的、纯开放式的旅游社区, 有免费的饮用水, 有免费的馒头面包, 还有免费停车的服务。游客能免费乘坐花车, 免费使用高档次的旅游服务设施, 就连经营户的门面租赁、物业管理等税费也是免费的 (前三年) 。

提供免费服务项目是重庆洋人街“做穷人经济学践行者”的第一步, 在经营当中适时融入了服务大众的公益理念。洋人街提供了不少的免费服务项目, 这既不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也不是为了制造噱头, 而是为了真正地贴近大众, 服务大众, 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实惠, 特别是给了社会低收入群体一个可以自由走进来, 与有钱人一样享受快乐的机会。

3.2 廉价旅游项目

洋人街“一元钱项目”给很多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稀奇谐趣的花车、幽幽游荡的河船、“猪坚强”式的馒头、惊险刺激的鬼屋、花样百出的人工湖、绿色生态的湿地公园……这些“一元钱项目”让重庆洋人街平易近人、独树一帜, 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一元钱消费, 正悄然掀起一股草根消费的潮流, 可谓穷人经济学最好的践行。

一元钱, 对很多人来讲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重庆洋人街, 它却能实现最超值的作用, 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对重庆洋人街而言, 一元钱是探路石, 是一项利于民的措施, 它吸纳社会弱势群体参与到洋人街的商业运营当中, 使他们有机会有能力经营自己的一份事业, 并通过这份事业, 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对经营者而言, 依靠价廉物美、薄利多销。对游客而言, 最大程度满足了占大多数的低收入水平人群的消费能力。在洋人街, 一元钱让所有穷人跟富人一样, 有尊严地享受, 用低廉的价格平等地消费同样的商品, 获得同样的旅游体验, 享受同样的尊重, 这是对穷人经济学最好的解读。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重庆洋人街作文 篇2

洋人街的飞饼被称为“洋人街第一美食。”“走一走,看一看,好吃的飞饼千万不要错过。”“卖飞饼了,卖飞饼了!――飞饼的香气充满了整个洋人街,人们都围过去看。

我顺着香气走到了一家店铺,那里有个非洲人正在做飞饼。只见他拿出一团面粉,揉了揉,捏了捏,再摊在手上。忽然,周围发出一声惊呼,我定睛一看,非洲人正在甩飞饼呢!他的手腕儿一转,指尖一顶,飞饼就像小雏鸟一样飞了起来。他再一甩,飞饼越来越大。

甩着甩着,他还把飞饼当成了手绢,跳起了坝坝舞,围观的人不禁拍手叫好,赞扬声雨点般的落到了他的身上。

甩好以后,非洲人把飞饼摊在一边,拿出香蕉,“唰唰唰”麻利地把香蕉切成了香蕉片,还切了好几列呢!他拿起一列香蕉,像变魔术似地放到了飞饼上,围成一圈,包裹起来。就这样,一盘香喷喷的飞饼被“变”了出来,围观的人不禁啧啧称赞他,无不拍手叫好。

“啊――,啊――,啊――”我被尖叫声吸引了过去,原来是激流勇进呀!我走了过去,看见许多人都在玩。他们有的上下蹬着脚,发出一声声尖叫,有的张着大嘴,好像一头金雕在天空中飞翔;有的闭着眼睛,双手拉着杆子,好像很怕似的。一会儿,激流勇进终于停了,在上面害怕得发抖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居然有的人还意犹未尽呢!

过山车向来都是洋人街的热门项目。瞧,许多小孩都在快乐地玩耍着。“哈哈哈,真好玩!”我一看,过山车车头到车尾形成了一条弧线,好似一条长长的龙,一会钻到顶上,一会蹿到下面,似龙蛇在盘绕。那些人在顶上时传来一阵“啊――”的声音,震耳欲聋,他们一定是被吓着了。

小火车上的小孩脸上洋溢着笑容,旋转飞车上的大人发出一声声尖叫;而摩天轮上大人和小孩正津津有味地看着风景……再看看另一边,羊肉串和飞饼的香味在整条街弥漫,而臭豆腐臭气四溢,炒鱿鱼正吸引着众多买家……

走进西部“洋人街” 篇3

西街客

露天咖啡座上,随处可见三两个黄头发、蓝眼珠被当地人简称之为“哈罗”(因见面即说这两字的缘故)的外国人。有时甚至就是一个人,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面前小桌上的啤酒还是满的,咖啡早已凉了。

西街位于阳朔古镇的中心,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县城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西街的一个别称叫洋人街,不独因为外国人多,满眼都是中英文融合的店铺招牌,还有一说是“中国的外语镇”。每逢寒暑假,外地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这儿,图的就是有一个外语环境。

西街的“快乐星球俱乐部”门上贴着一块标语,中英文对照写着如下的句子:

你的同学说外语吗?

你的朋友说外语吗?

你的亲人说外语吗?

你的同事说外语吗?

你周围的人说外语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

那么请你换一个环境到西街来!

西街的外语学校最多时达到48家。在这里,外语不仅指英语等外国语言,对外国人而言,中文也是外语,所以,这里的外语学校也给外国人教中文。

县上的电视台有专门教授英语的节目,当地政府还把英语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指标。

英语成为西街的一种流行语,男女老少都会讲几句。最典型的是“兄弟酒吧”老板高双忠,高双全兄弟,不仅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伦敦英语”,还能说流利的“新西兰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甚至能用德语、法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其实,他们也只念过几年小学而已,西街人的英语,全是和老外“实战演练”而成的。

西街上分布最多的是旅店和酒吧,隐在一间间青瓦斜坡屋顶的桂北民居里。不到千米长的街上,密集地分布着100多家各式酒吧,餐馆、咖啡厅,民俗小店,其中有20多家为“老外”所开,老外也成为西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桂林山水甲天下”,坐船游漓江山水的终点,就在阳朔,所以就有了“阳朔山水甲桂林”的说法。

1987年6月24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到阳朔,携夫人骑自行车从西街出发到各个风景点游览,一路上对阳朔的风光赞叹有加,还说骑自行车是观赏阳朔山水最好的游览方式。

至今,阳朔接待过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首脑。还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最佳休闲度假目的地”。2006年,西街成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而且还戴上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的桂冠。

除了风景秀美,阳朔吸引外国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排外,让外国人在这里可以找到家一样的感觉。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1978年,阳朔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县,但外国人到这里享受着和中国人一样的待遇,无论是买东西还是住宿,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价格就高。外国人在阳朔还可以“打工换吃住”,这是最吸引外国背包客的地方。住在店里或居民家里,帮老板或房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口语翻译,帮小孩补习外语,管吃管住,有些旅游者就能较长时间呆下来了。

在阳朔,老外逗留的时间短的三,五天,一般是几个星期,也有半年或一年以上的西街常客。有许多背包老外签证到期后,就到香港转一圈,算再次入境,又在阳朔呆了下来。有的觉得这样也麻烦,索性把护照换成了“户口”。

定居者

西街“无名咖啡店”的老板许志发原是新加坡人,到了阳朔西街,突然像找到了老家,索性与阳朔姑娘杨小兰成婚,成了阳朔女婿。

来自新西兰的杰克曾经是新西兰国家武术队的总教练,在阳朔碰到当地习武的高艳滔一家,交手之后才知遇上了高手。杰克与高家合伙开了家武馆,给喜欢武术的外国人传授中国功夫。随着武馆生意日渐红火,杰克干脆在阳朔居住了下来,在阳朔娶妻生子,开了家阳光酒店。

“牛头吧”餐厅的老板是澳大利亚人,来阳朔后与一位香港老板共同经营一家足球酒吧。后来,他爱上了一位桂林姑娘,当时不会说汉语的他,每天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上“我爱你”之类的文字,终于用韧劲打动了姑娘。

劳雷夫妇原为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教授,一次阳朔旅游,让他们做出了变卖家产迁移阳朔的决定。他们一边在一家外语学校教学,一边到附近的农村小学支教,还给山村孩子送去了助学金和学习用品。近10年间,劳雷夫妇先后到福利龙尾小学、普益勇村小学、高田凤楼小学、兴坪大源小学等偏僻山区学校支过教。

美国客商杰夫先生开了一家“未来恩饭店”,在饭店经理华征女士的协助下,杰夫用饭店经营所得帮助了阳朔数百名贫困生和山区学校,还将善款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工程等,已先后付出愈百万元,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民间扶贫办”。

其实,除了投资开店的老外,还有人是利用其职业特长在阳朔谋生的。法国小伙子奥里干起了攀岩向导的职业:美国游客约翰则每晚手拿吉他在酒吧卖艺换取生计;西街名人“唐老鸭”是德国法兰克福人,在阳朔断断续续呆了有10年,居民和老游客没有不认识他的。他总爱说一句话:“我是大鼻子阳朔人!”他没钱了就回德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回到阳朔。他每年有三个月是在阳朔度过的,他为希望工程捐了不少款,款项来源是在网上出售他拍的阳朔山水和民俗风光照片,还把中国棉布做的T恤衫和裤子卖到德国。

“唐老鸭”义务教小朋友英语,他把这看成是一种娱乐。他还是外语练习者最好的操练对象,只要你不断地给他的杯子里续啤酒,他能陪你在酒吧坐一天,不仅纠正你的发音,还借助肢体语言给你加深印象。

西街59号的。旅行者酒吧“前后换了多任老板”最早是湖南人开的,叫“希尔顿饭店”,后来经手过广东人,阳朔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马来西亚人,就像击鼓传花般地传递着。在美国人手里,酒店变成了现在这个名字,尽管又换了老板,但店名却留用至今。有人说,“旅行者酒吧”浓缩了西街的发展史。

阳朔是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向全球游客推荐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07年西街接待外国游客近90万人次。

留在阳朔的老外,甚至将西街效应向外围扩散。

5年前,一个名叫阿卡的荷兰小伙子,独具慧眼地看上了农村已经废弃了的“泥巴房”,他在阳朔镇朝龙村租了几户农舍,保留原先的土坯墙,将内部另外装修了一番,院里种上花草,客人可以在小院里聚会,聊天,晒太阳……谁知这外表朴实,内部舒适的普通农家旅馆,却得到了真正想品味乡间情调的外国游客的青睐,住宿价格尽管比阳朔城里的客栈还贵,依然客源不断。

曾经是导游的荷兰人喀斯特带着家

人在阳朔镇矮山门村以每年3万元的租金,租下该村4户农舍,整理成20间客房,办起了“格格树”饭店;澳大利亚客商阿泰不满足于在西街投资开酒吧,又到兴坪,普益办起了分店;派梅在遇龙河畔的农家办了一家中国菜烹饪学校,吸引了许多迷恋中国餐饮文化的西方游客拜师学艺……

代言人

在阳朔,文双福是妇孺皆知的名人。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中国魅力乡镇评选活动,全国参赛的乡镇有1 00个。为争取10个入围名额,杀入决赛圈,参赛乡镇各出奇招。而阳朔的点子就是请法国人文双福做形象代言人。

1991年,22岁的文森特·克里斯托夫来到中国,这个出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欧盟总部所在地,被称为欧洲的首都)的小伙子,从小就向往冒险刺激的生活,曾以特种兵的身份在非洲加蓬共和国服过两年兵役。退伍后,他当了一年的警察,随后拿着自己的积蓄游览了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最后被阳朔迷住了。1993年,文森特·克里斯托夫在阳朔定居,并起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文双福。

“因为我觉得在法国的生活比较无聊,我不在乎舒适,我喜欢有特色。”文双福定居阳朔的理由似乎很简单。

起先,文双福做过一段时间的出口中国木刻工艺的生意,后在西街经营了一家法式餐厅,租用了有200年历史的江西会馆(买断20年的经营权),给餐厅起了一个名字叫“乐得”。因为文双福和法国旅行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有一万名左右的法国游客光临“乐得”。餐厅的法语名字叫“您的”,意思是在阳朔可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文双福的“乐得”法式餐厅可以说是西街上规模最大的一家餐厅,餐厅门口有一个广场,广场上的假山有瀑布泻下,晚上的红灯笼也给这个广场增添了一抹浓郁的中国色彩。餐厅里摆放着古雅的八仙桌和红木凳,四壁用中国仿古画以及傩面具装点,古色古香。餐厅菜品也是中法合璧,有价廉物美的阳朔本地特色菜啤酒鱼,也有价格昂贵的法国牛排,90元一份,牛肉是专门从巴西空运来的。

据说,这个餐厅耗资60万法郎,其中60%是文双福投资的。他还负责培训面包师、厨师,编写菜谱。正式开业时,法国驻广东省的领事、阳朔县委书记,县长都出席了。

文双福在中国过得乐不思“法”,引起了弟弟的好奇,于是弟弟也来到阳朔,谁知一来便不想回去了,他随着哥哥的名字也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文双禄。

喜欢中国功夫的文双禄最初在西街的中国功夫馆习武,闲暇之余竟认识了一个在一家酒吧当服务员的姑娘,后来成婚生子。

不久,双福,双禄兄弟投资100万元在离“乐得”不远的地方又开了一家饭店,饭店建筑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庭院。饭店完好地保存了这座庭院的原貌,新添的雕花门廊和高悬的大红灯笼都极具中国古风。饭店取名“鸿福”,意思是“福气多多”。

如今的双福,双禄兄弟不仅在阳朔很有名,在法国的名气也很大。“阳朔代表很美的中国环境。中国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希望我们(法中)两国关系越来越好。我们希望永远呆在这里。”兄弟俩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愿望。

樱花屋

无独有偶,在云南丽江的大研古城,有一条酒吧密集的小巷,也叫“洋人街”。

这条街上有一个叫“伦勃朗”的咖啡屋,房屋是木结构的错层,窗户贴着中国民俗剪纸,三块木版拼接的桌面,周边摆着做工精良的竹椅。杂物台上摆着一个从阿姆斯特丹带来的空铁盒,盒子上印有伦勃朗的画。因装修很有情调,时常成为自助旅游者彼此介绍的一个点儿。

在这条街上,还有一个名叫“小吧黎”的酒吧,是一个东北女人和法国丈夫开的,用老板娘的话说,我们是为了留在丽江才开酒吧的,而不是为开酒吧才来丽江。

2001年5月1日,“小吧黎”开张时仅有八、九张桌子,如今已是楼上楼下,同时可接待300人的大酒吧。在这里,客人可以欣赏到像打跳这样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表演。法国老板说,在他家乡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省,有一种叫“FEZ-NOZ”的舞蹈,和纳西族的打跳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让他在丽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不过,丽江最有故事的当属韩国女子金明爱。

1997年1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中文的金明爱和另一个女孩子一起到云南大理旅游。在大理下关的一个十字路口,两人查看地图时,碰上湖北小伙子牟鑫的热心指点,并建议三个人结伴而行,这期间,牟鑫喜欢上了金明爱。

两天后,金明爱离开大理去了丽江,牟鑫被强烈的思念牵引着,也追到丽江。当时手机并不像现在这么普及,为了找到金明爱,牟鑫就在一家家宾馆,客栈里留言:韩国来的金明爱小姐,如果你看到这张纸条,6点在黑龙潭公园毛泽东广场等我。

后来两人果然在黑龙潭见了面,但不是因为留言。以当时金明爱的汉语程度,她是看不懂留言的。两人见面后,牟鑫将留言的内容读给金明爱听,金明爱很感动。

又到了分手时刻,牟鑫鼓足勇气要了金明爱的电话,随后便是一番电话攻势。两个半月后,牟鑫凭着好口才,说服金明爱转学到丽江民族学院。

1998年,为了解决两人的生活,他们在新华街开了一家只有两张桌子的韩国餐馆——樱花屋酒吧。

其实,他们两人都没有经营酒吧的经验,牟鑫压根不会做饭,而金明爱在韩国的家境也不错,又是家里的老小,连泡菜都不会做。

刚开始,金明爱照着菜谱做饭,但客人却不喜欢吃。后来,她干脆抛开菜谱,自己摸索着做,试着在切开的白菜里放一点辣子,放一点大蒜,放一点盐,再放进泡菜坛子里。没想到夹着这种酸辣白菜的面包,客人很喜欢吃。现在,酒吧里300多种菜品,都是金明爱自己摸索着做出来的。

韩国人和中国人结婚,手续很麻烦,来来回回整整折腾了3年。直到2000年,两人才在北京拿到了结婚证。

2007年6月20日,樱花屋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金明爱的父母。

金明爱很是意外,因为父母一直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她和牟鑫结婚后,父母很生气,很长时间连她的电话都不肯接。现在父母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酒吧里,金明爱自然是又惊喜又激动。

金明爱的父母在丽江呆了一个月后回到韩国。听说8月份的丽江最美,一月后,他们又返回了丽江。金明爱夫妻俩抛开手中的一切事务,陪父母游了泸沽湖和香格里拉。这一个月过后,金明爱的父母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回韩国了,留在丽江安度晚年。得知父母的决定后,金明爱高兴得哭了。

如今的樱花屋已是一个拥有多家分店的酒吧集团,在丽江就有三家店,在北京,上海,昆明,平遥,九寨沟也有分店,还有几家分店开到了老挝,柬埔寨和韩国。

在丽江生活了10年,金明爱现在倒是对韩国有些不习惯了,每年回去一次,身上就会过敏,脸都会肿起来。在韩国时,她还会特别想念云南的米线。

美丽的洋人街 篇4

洋人街在南岸弹子石,是一个具有欧洲风情的地方。

在街口,你会看到一座长城的模型,再往前面走就会看到一座房子,这可不是一般的房子,它可是斜着的看上去就像刚刚发生了地震,房子要塌下来了。里面还有一些假人呢!它们有的在向外望,有的正使劲地往外爬,还有的手里拿着一张白帕子上下摆动着,好象在说:“救命呀!救命呀!”

走在街道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商店,商店里吃的东西最多了,有酸辣粉、凉粉、还有烧烤......真是应有尽有啊!

沿着一条斜斜的小路往下走,就到了江边,江边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江水像一条翠绿的玉带,装扮着美丽的长江。浪花轻轻地拍打着江岸,像唱着一首欢快而又轻快的歌,这是,只见一艘巨无霸似的游船,威风凛凛地行驶在江心,它昂着头,挺着胸,雄赳赳,气昂昂地游来游去。

洋人街多美啊!多么令人陶醉啊!

洋人街在南岸弹子石,是一个具有欧洲风情的地方。

在街口,你会看到一座长城的模型,再往前面走就会看到一座房子,这可不是一般的房子,它可是斜着的看上去就像刚刚发生了地震,房子要塌下来了。里面还有一些假人呢!它们有的在向外望,有的正使劲地往外爬,还有的手里拿着一张白帕子上下摆动着,好象在说:“救命呀!救命呀!”

走在街道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商店,商店里吃的东西最多了,有酸辣粉、凉粉、还有烧烤......真是应有尽有啊!

沿着一条斜斜的小路往下走,就到了江边,江边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江水像一条翠绿的玉带,装扮着美丽的长江。浪花轻轻地拍打着江岸,像唱着一首欢快而又轻快的歌,这是,只见一艘巨无霸似的游船,威风凛凛地行驶在江心,它昂着头,挺着胸,雄赳赳,气昂昂地游来游去。

上一篇:玉米种植与气象下一篇:对话教学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