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方案

2024-05-14

系统方案(精选十篇)

系统方案 篇1

Suzlon风机变桨系统后备电源设计缺陷, 造成风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极限情况可导致重大事故。后备电源箱体结构、保温措施和电池充电管理设计缺陷, 在低温情况下, 电池组充电不足, 无容量释放, 在电网停电或紧急停机时, 无法完成紧急顺桨, 风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另外, 由于后备电源系统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充放电管理, 导致电池故障率高, 增加维护成本, 风机利用率低。

1 风机变桨系统现有问题

a) 电池管理系统不合理, 电池使用寿命短;b) 电池箱保温措施、加热措施、防震措施不合理;c) 由于电池箱体原设计缺少保温泡棉, 后期在箱体外壁贴有保温泡棉, 并加装新壳体, 结构比较复杂, 不方便维护。

2 蓄电池测试

2014年5月6日收到国华锡林浩特风场寄来的6只型号为LC-P127R2ST1的松下电池, 外壳为灰色的普通型, 生产日期两只是2007年、两只是2008年、一只2011年、一只不详。电池外观壳体起皱, 一只电池已经看不清生产日期和批次。电池为单节, 无固定支架。另外, Suzlon风机每个轴采用22节电池, 采用Powertronic充电器, 固定充电电压300 V, 充电电流2.1 A, 三个轴电池组并联充电。22节电池组分两个箱体安装, 每个箱体11节电池, 无防震措施, 电池之间无散热缝隙。箱体无弹性支撑。据风场技术人员反映, 电池使用期限为1 a左右。箱体内加热, 由于受空间影响, 采用薄膜式加热器和辐射式加热器, 箱体内无保温泡棉。

2.1 容量测试

针对以上情况, 对蓄电池容量测试。容量测试1:a) 充电。恒压14.4 V限流0.1 C (0.72 A) 充电16 h;b) 放电。10 hr (0.72 A) 放电到10.8 V。容量测试2:a) 充电。恒压14.4 V限流0.1 C (0.72 A) 充电16 h;b) 放电。10 mr (20 A) 放电到7.8 V。容量测试3:a) 充电。恒流0.1 C (0.72 A) 不限压充电12 h;b) 放电。10 hr (0.72 A) 放电到10.8 V。容量测试4:a) 充电。恒流0.1 C (0.72 A) 不限压充电12 h;b) 放电。10 mr (20 A) 放电到7.8 V[1]。容量测试见表1。

2.2 电池解剖结果汇总

电池解剖结果汇总见表2。

2.3 结论分析

2.3.1 失效模式

失效模式是:A+H (A为板栅腐蚀;H为开路) 。从解剖分析, 电池正极板脱粉较为严重, 板栅腐蚀较为严重;负极板比较正常。汇流排断裂, 造成电池开路。

2.3.2 失效原因

造成失效的原因是:充电电流较大, 板栅腐蚀较为严重;箱体无防震措施, 造成汇流排断裂;箱体内加热器加热方式不合理, 造成加热不均匀, 局部温度较高, 加速腐蚀;电池块之间装配比较紧, 无散热缝隙, 加速电池腐蚀;箱体保温措施不好, 在低温状态下, 电池容量较低, 紧急情况下无法释放能量, 影响风机安全。

2.3.3 后续建议

后续处理措施建议:合理充电管理, 合理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防止电池过充或充电不足;合理控制管理环境温度, 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采取合理的防震措施, 避免电池因震动造成失效;

3 变桨电池检测系统优化

风力发电机组使用的铅酸蓄电池主要为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其使用寿命和性能与环境温度、维护质量、检测方式密切相关。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 需由备用蓄电池供电进行顺桨操作, 以实现安全停机。因此, 应加强风力发电机组蓄电池的维护、检测、更换、保存与技术管理。

3.1 蓄电池电压监控优化

根据风机整机设计需要, 顺桨时需要变桨系统提供7°/s的顺桨速度。考虑到变桨电机为直流电机, 则电机转速与电机电压成正比关系, 电机扭矩与电机电流成正比。电机参数如下:额定电压250 VDC、额定电流30 A、额定转速2 410 RPM、额定转矩24 N·m、额定功率6 k W。由以上两个条件, 结合变桨系统总传动比为1 705, 顺桨时需要变桨电机的工作转速为1 990RPM, 对应工作电压206 VDC。另外, 考虑到电机转速与蓄电池电压成正比, 顺桨时间与电机转速成反比, 根据后备电源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 (1) ~式 (2) 中, W为电源能量, J;V为电源电压, V;I为电源电流, A;T为时间, s;X为电压需求, V。I=36A, V=144 V, 11.4为在电压需求为206 V时单个电池的电压。由之前的能量需求W>Wmax=72 705 J, 则得出X>8 V。这表示在最短时间内放出最大的能量, 顺桨时间按放电至最低电压所需时间进行计算, 此时顺桨时间最长, 顺桨能量按放电最大能量核算。同时考虑到X越大时间T越短, 此处按顺桨时间最短 (约为13 s) 考虑。得8 V<X<11 V, 考虑电池实际要求截止电压应大于9 V以提高电池的寿命防止过度放电, 则取X=10 V, 即蓄电池监视模块设置值为180 V[2]。

3.2 充电器报警监控优化

由于充电器内部的蓄电池电压采样电阻属于易损件, 其本身无优化价值, 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优化:a) 在硬件上新增充电器无输出时的报警回路;b) 为保证充电回路的可靠性, 在软件上对充电器实现自检, 实现软件/硬件双冗余保护, 具体方案是在软件上加入一个周期性检测子程序来实现充电器断线检测的功能, 即变桨控制器每隔24 h, 即在每天的中午12:00或每次回桨至限位开关时, 对变桨充电器进行断线检测一次, 检测时间为1 min, 其检测原理为当变桨在检测时, 切断充电器的输出主回路60 s, 检测充电器Battery OK。

4 电池系统改造方案

鉴于风力发电机组由于其使用环境、运输环境、仓储环境的特殊性, 导致其本身配备的蓄电池使用性能大大下降, 加之风机蓄电池不能每三个月作一次活化性放电 (0.1 C/0.5 h~1 h) , 也就不能使蓄电池极板有效物质得到活化, 容量得不到可靠恢复。这就使得电池组中总是出现一些落后电池, 而落后电池又将进一步加速整组电池的损坏, 由于电池组的容量取决于该电池组中容量最低一节电池的容量。因而, 发现并获知落后电池的容量、及时对落后电池进行处理是电池组运行维护的关键。要防止由于容量下降带来的安全隐患, 必须定期检测风机蓄电池内阻, 使用交流阻抗法测得电池内阻同时比对其充满电条件下的标准电池内阻, 了解电池健康状况确定其是否存在老化失效。基于以上, 提出可采用超级电容替换蓄电池的方案。

4.1 超级电容方案

变桨用超级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风机正常运行时, 电网正常输入电能, 智能管理单元控制的充电器给超级电容器组充电, 直至超级电容达到额定电压;紧急运行工况下, 风电机组需紧急变桨, 控制系统发出指令,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放电, 驱动变桨系统将叶片顺桨, 风机安全停机。

4.2 后备电源设计

4.2.1 超级电容参数选取

以Z72型号2 MW电动变桨系统为例, 以超级电容作为其后备电源, 则超级电容需满足该变桨系统对后备电源参数要求。此外, 依据NB/T 31018—2011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电容组的容量应满足桨叶在规定载荷情况下完成一次以上顺桨动作要求。

4.2.2 容量校核

对采用该设计方案的后备电源进行电压跌落值、放电能量、最小电容量核算, 计算公式如下:

式 (3) ~式 (6) 中, ΔU为电压跌落值, V;Uc为电容引发电压跌落值, V;UESR为直流内阻引发电压跌落值, V;Iave为平均放电电流, A;Δt为放电时间, S;C为电容额定容量, u F;RESR为直流等效阻抗, Ω;E为放电能量, k J;Umax为放电起始电压, V;Umin为放电中止电压, V;Cmin为放电所需最小电容量, u F;P为放电功率, W;U为放电电压, V。

4.2.3 后备电源充电设计

为满足上述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充电要求, 需选用专用的超级电容充电器进行充电。为保证充电器及后备电源长期可靠运行, 充电器还应当具备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功能, 同时满足变桨实际应用环境的振动可靠性要求。

4.3 测试分析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 搭建基于超级电容的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并进行实际测试分析, 测试其充电、放电等特性, 并评估其能否满足变桨系统后备电源需要。

测试曲线中各量与实际值对应关系如下:电机转速100 unit/s对应变桨速度1°/s;桨叶位置100 unit对应实际桨叶位置1°;电容电压值与实际值一致。

4.3.1 充电测试

充电起始电压为90 V, 充电截至电压为450 V, 环境温度为15.6℃。可见, 基于超级电容的变桨系统后备电源从90 V~450 V的充电曲线平滑, 接近理想充电曲线。90 V~450 V充电时间为736 s, 实测0 V~450 V的充电时间为931 s, 远小于铅酸蓄电池7 h~9h的充电时间, 充电特性优异。

4.3.2 放电测试

模拟电网及电容供电条件下桨叶往返运动, 给定桨叶角度范围61°~91°, 给定变桨速度3°/s, 环境温度15.3℃。超级电容供电条件下, 其位置、速度给定与响应特性与电网供电条件下基本一致, 基于超级电容的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可满足变桨系统运行需要。紧急顺桨测试模拟变桨系统紧急顺桨功能, 给定角度0°~91°, 给定变桨速度7°/s, 环境温度14.4℃。出现电网供电中断的情况下, 变桨系统自动切换至超级电容后备电源供电, 同时启动紧急顺桨, 将桨叶关至安全位置。上述测试表明, 文中搭建的基于超级电容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可满足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充电、放电及紧急顺桨功能需求, 且相比于铅酸蓄电池, 超级电容所具有的耐低温及长寿命特性使其作为变桨系统后备电源更具优势。

4.4 超级电容容量自检

将变桨系统外部供电恢复, 此时变桨系统将会给超级电容充电, 等待超级电容充电完毕, 记录变桨电容充电到400 V的充电时间T1, 同时计算出充电过程中直流母线电压的平均值Us。根据充电时间可以计算出电容值, 即:

式 (7) 中, T1为充电时间, s;R为充电电阻, Ω;Us为充电过程中母线电压平均值, V;U1初值电压, 充电开始时电压, V;U2为最终电压, 充电后电压, V;C为电容值, u F。

根据计算出的电容值, 可算出变桨电容在上面的动作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为:

式 (8) 中, U2为电容消耗之前的电压, V;U1为电容消耗之后的电压, V;C为电容值, u F;J为变桨电容的消耗能量, J。

变桨系统动作时的功率为:

式 (9) 中, T为变桨力矩, Nm;ω为变桨速度, m/s;k为变桨系统传动比;P0为变桨自检功率补偿值, W;P为变桨系统动作时的功率, W。

变桨系统动作所消耗的能量为:

式 (10) 中, JC为变桨系统动作所消耗的能量, J;P为变桨系统动作时的功率, W;t为时间, s。

通过上述公式, 可以计算出变桨自检时电容消耗的能量值与变桨系统自身的能量消耗值, 由于整个自检过程是超级电容驱动变桨系统工作, 因此, 如果超级电容能量存储出现问题, 那么这两个能量消耗值之间必然存在相当大的偏差。通过这两个自检过程, 可以检查超级电容的供电和电容的能量存储是否正常。如果电容出现问题, 为保证风机安全, 风机将停机等待维护人员检查超级电容。

5 结语

Suzlon风机变桨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风机各系统均运行正常, 在随后三个月的运行时间段内, 两台风机均未发生因变桨系统故障而导致停机的情况, 极大地提高了风机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风电场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同时, 从根本上消除了风机发生“飞车”事故的安全隐患。此次改造达到了预期目标, 改造方案可以在其它同型机组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辉, 杨超, 赵斌, 等.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评估与测试[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11) :20-25.

系统方案 篇2

一、学校监控项目概述:

一 系统概述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学校是众多学子求学的地方,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血案频发,接二连三的恶性案件,学校的安全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老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各地学校,公安部门都加强防范措施,但人防还是受限制,如果学校配备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弥补人防不足,人防+技防可以提高安全防范系数。为此,教育局和公安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学校必须在校门口和校内一些关键地方设置监控探头,强化防控,并安排人员后台值守,可以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理学校异常情况,从而保障在校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使得教育管理部门,尤其是学校,将校园安全摆上了重要位置。如何有效的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他们拥有一个可靠舒适的学习环境。成了排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这里我们提供的校园闭路监控系统。为学校的安保提供了先进的技术防范平台。闭路监控系统与红外线报警联网使用,为校园安保提供了重要的预防手段。

二 系统设计目标

在进行闭路监控系统设计的时候,依照某学校对该系统的基本需求,本着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出发点,并依此为某学校提供先进、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统解

决方案。

■架构合理:就是要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来架构系统,使整个系统安全平稳的运行,并具备未来良

好的扩展条件

■稳定性和安全性:只有稳定运行的系统,才能确保某学校闭路监控系统平稳运行。系统的技术先进性是系统高性能的保证和基础,同时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麻烦。良好的可扩展性则是为了用户的发展考虑。随着学校校园系统应用时间的增长,未来对系统的要求会更高。可扩展性保证当用户有更多的要求时,引入的新设备可以顺利地与本次配备的设备共同工作,进一步扩展与提高系统的性能。不仅能够为校园安全服务

学校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等)直接观看学校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它可以把学校的图像全部或部分的记录下来,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同时学校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学校防范能力更加强大,能及时发现事故和事件的隐患,预防破坏和避免造成不好影响。

学校是国办的国家级重点学校。现在需要根据整个校园的实际情况,设计安装一套校园监控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将校园内的各区域、公共场所等尽收眼底,实现学校全方位监控,坚决杜绝学生宿舍被盗、自行车丢失、图书馆及实验室等公共财产遭到破坏、餐厅、运动场发生骚乱等事件的发生。

2、长时间录像以及报警触发录像,为后期快速破案提供依据;

3、减少学校大量的人员开支以及人员疲于奔命搞巡逻,做到动静结合,有效节省学校开支;

4、优化校园治安环境和学生自律意识;

5、学校领导可以通过网络内的任意一台终端计算机,实时监看任意点的监控画面,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

6、借助学校视频监控,可以清理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情况,还校园一片安宁;

二、学校监控设计原则和依据 2.1、设计原则

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a、先进性:

在学校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b、可靠性: 学校监控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系统一旦瘫痪的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系统必须可靠地、能连续地运行,系统设计时在成本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设备选择、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服务及维修响应能力等各方面均应严格要求,使得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少。即便是出现故障时,影响面也要尽可能小。c、安全性:

对于安全防范系统,其本身的安全性能不可忽视,学校监控系统设计时,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防止本系统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破坏。d、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应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e、规范性:

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学校视频监控方案介绍

根据项目的需求分析及现场勘测报告,确定此校园监控系统工程基本是有北教学楼、南教学楼、家属区组成,学校校区视频监控

其中动点安装在校门口外侧、办公楼前、餐厅、主要是监看校门口、办公楼前的车辆及人员的出入流动情况,学生秩序,防止发生骚乱情况,做到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快速跟踪,第一时间上报处理,实时的录像资料可以作为事件处理的第一手材料,使得校方处理问题果断、迅速。在此,我们选的红外摄像机,其内置索尼机芯,的红外灯,白天为彩色,晚上自动转为黑白,并且自动启动红外灯进行补光。防尘、防水,可直接室内外安装。另外14个定点分别安装在校园内的主要道路、各楼周边、以及办公楼、主要用于监看校园内各个部位以及公共场所学生的活动情况,各楼走廊人员出入情况,防止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制造事端,避免入室行窃、财物丢失等状况发生,保证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红外灯,可以做到日夜监控。当白天,采集到的图像为彩色,到晚上,自动转为黑白,并且启动红外灯进行补光,使得晚上没有灯光的时候,一样可以采集到清晰的现场图像;此款摄像机还具有光滤光片切换功能,通过双滤光片日夜自动切换,使得白天的图像更加逼真,接近于肉眼识别的颜色,到晚上噪点更少,画面更干净;摄像机标配为6mm.12mm或16mm(红外摄像机)镜头,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监看范围,选配其他焦距的标准镜头;防尘、防水,可直接用于室内及室外安装。

所有采集到的14路视频信号通过传输部分传回到监控室,便于值班人员快速跟踪可疑人员。同时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还支持视频的网络远传,方便相关领导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本地的网络硬盘录像主机,观看实时画面。

南校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其中动点安装在校门口主要是监看校门口的车辆及人员的出入流动情况,防止学校发生骚乱情况,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六、学校监控系统监控设备清单: 器材表一份可以选择安装

2线材可以依据实际用量来计算用多少算多少

3监控摄像机建议安装好一点的,因为好一点的质量用保证。

4采集卡建议安装防雷击的。因为摄像机和线缆好多在室外,夏天雷雨天气容易被雷击,5所销售产品施行以下品质担保: 1对其所售产品提供一年期免费质保和终身维修服务。即一年内,由于产品本身材质不良或设计缺陷造成的损害,负责免费更换或维修品外观没有磨损,一年以后,所进行的维修、更换将收取一定成本费用。我们会给您及时修复或更换新的产品。

2.以下非本公司因素造成的产品损害或其他原因均不在本公司的免费维修之列:

A.电压不稳

B.自然因素

C.意外事故

D.未按使用说明书使用而造成使用不当

E.非本公司授权的维修或改动

F.未提供应有的工作环境

G.机器缺少必要的保养

6如果需要增加摄像机双方需要协商具体安装事宜

若对本方案的内容或其它方面有不详尽之处,我们随时欢迎您们的宝贵意见。

单点登录系统方案研究 篇3

关键词:单点登录;统一认证;LDAP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073-02

随着企业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公司内部都有了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及专业应用系统,如ERP、Oracle、MAXIMO、Lotus Notes等。

部署这些应用面临双重的安全挑战。首先,必须保证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访问相应的应用资源。其次,实施安全保护措施时应尽量避免增加用户的负担。随着业务系统的增加,每个用户需要记住多个口令,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不同的口令。这虽然能够保证用户对应用资源的合法访问,但增加了用户的负担。一方面,为了方便记忆,用户会采用简单的口令或将口令记录下来,这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用户每访问一个应用资源都需要登录一次,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目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将各个独立的系统进行归纳整理,并建立一个统一的认证平台,使用户在一套用户名口令下根据其权限,就可以访问各个系统的所有数据。

采用SSO单点登陆技术(Single Sign On)可以解决统一认证的需求:将WEB应用系统,Notes应用系统,各专业应用系统进行统一认证,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企业用户高速协同办公和企业知识管理功能。

1单点登录(SSO)方案

SSO就是通过一次登录自动访问所有授权的应用系统,从而提高整体安全性,而且用户无需记录多种登录过程、ID或口令。

目前单点登录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基于网关SSO技术方案和基于代理SSO技术方案(即前置代理、后置代理)。

1.1基于网关SSO方案(前置代理)

在这种方案中,所有的应用服务器都需要放在被网关隔离的受信网段里。当用户需要访问网关后面的应用服务器时,首先需要通过网关连接的用户数据库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网关自动将用户身份传递到要访问的目标应用服务器进行认证,经应用服务器认证通过后,用户通过网关对应用系统进行后续的访问。 网关负责将用户的帐户信息传递到访问的目标应用服务器,自动实现从客户到服务器的认证转换为服务器到服务器的认证,同时负责认证结束后客户与目标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工作。

1.2基于代理SSO方案(后置代理)

在基于代理的技术方案中,每个应用服务器中都需要安装一个代理程序完成用户的身份认证工作。当用户访问目标应用服务器时,代理程序向SSO服务器询问该用户是否已经登录,如果是,则代理程序从SSO服务器中取得该用户的用户信息自动登录该应用系统,登录成功后,用户直接访问该目标服务器。如果未曾登录过任何应用服务器,则该应用要求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认证结束后,代理程序将认证结果发送给SSO服务器。

1.3方案论证分析

基于网关SSO方案对应用系统基本不做任何改变,可容易实现用户对应用系统的资料加密传输,实施和维护相对简单,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复原相对简单。但对应用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都需要经过网关,大用户量访问时,需考虑效率问题。

基于代理SSO方案用户统一认证后,可直接访问应用系统,访问效率较高,但需要针对每个应用系提供相对应的代理插件。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对单点登录系统的功能进行如下说明:

①所有应用系统共享一个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的认证系统是SSO的前提之一。认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用户的登录信息和用户信息库相比较,对用户进行登录认证;认证成功后,认证系统应该生成统一的认证标志(ticket),返还给用户。另外,认证系统还应该对ticket进行效验,判断其有效性。

②所有应用系统能够识别和提取ticket信息。要实现SSO的功能,让用户只登录一次,就必须让应用系统能够识别已经登录过的用户。应用系统应该能对ticket进行识别和提取,通过与认证系统的通讯,能自动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登录过,从而完成单点登录的功能。

③单一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并不是必须的,有许多系统不能将所有的用户信息都集中存储,应该允许用户信息放置在不同的存储中。事实上,只要统一认证系统,统一ticket的产生和效验,无论用户信息存储在什么地方,都能实现单点登录。

④统一的认证系统并不是说只有单个的认证服务器,整个系统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认证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甚至可以是不同的产品。认证服务器 之间要通过标准的通讯协议,互相交换认证信息,就能完成更高级别的单点登录。

⑤单点登录系统要满足即插即用、高可扩展性、应用无关性、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用户认证信息多样化的需要。

2单点登录系统实施效益

①风险最小化。周密的流程设计和测试演练,可行的安全、易用的网络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性灾难对业务环境的影响

②改善性能。通过全面而个性化的系统配置和单点登录的部署,企业业务系统更加安全、快捷、方便。

③增加灵活性。提供后期的关键业务单点登录集成,新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集成建议方案和实施方案服务,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持续的发展。并且提供包括快速响应,及时修复,安全规则审计等针对性的服务支持。

3结语

通过实施建立企业级的单点登录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为企业用户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认证访问入口,建立统一的、基于角色的和个性化的信息访问、集成平台;通过实施单点登录功能,使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则去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企业用户高速协同办公和企业知识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毅时,怀进鹏.基于Web服务的单点登录系统的研究与

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3).

[2] 李兰友,杨晓光.VisualC#.NET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4.

[3] 杜亮.亲密接触ASP.NE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系统方案 篇4

广电运营商在融合网络时代开展业务创新, 其业务模式将经历从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向增值业务、从单一内容提供业务向融合业务的迁移过程;相应的, 随着新技术、新业务和新应用的部署而不断地建设新的服务平台, 导致网络和应用技术架构的日益复杂, 并造成重复建设和投入, 从而增加了投资和运营的成本, , 加大架构管理的难度。这样看来, 广电运营商应选择在互联网领域具有强大实施实力和丰富实施经验的厂商来进行合作。

智能EPG系统她打破了用户传统的收视习惯, 使用户从原有的按频道收看电视改为按节目收看电视。智能EPG系统通过将电视节目提取、扩展再重组, 然后反馈给用户。这样用户就能够快速查看到需要的电视节目, 并且能够得到更为丰富的EPG信息。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行为, 如收藏、预约、评论、分享等。

智能EPG系统的特点:单向EPG和双向EPG兼顾, 一次发布和审核, 单向EPG和双向EPG同时使用;更为准确的EPG信息;多维度的EPG信息。用户能够快速的找到喜爱的电视节目;更为丰富的EPG信息。用户能看到电视节目更详细的数据, 如海报、导演、嘉宾等;更为多样的EPG交互功能。如收藏、预约、评论、分享等;打通直播和点播。用户在直播的情况下, 就能够快速找到自己VOD信息;个性化的EPG信息。针对不同的用户, 返回不同的EPG信息;更准确的EPG推荐系统。根据用户历史行为, 返回更符合用户的精准EPG信息;多样化的EPG运营。可以针对电视台、电视频道、节目、用户多维度的运营;多平台, 能够运作在基于中间件的webkit上, 也可以运行在新的android系统上;支持三屏互动;多样化的输入。支持语音输入;更稳定、更快速。

主要技术指标:业务群分组数量:255个;频点数量:100个;频道数量:1024个;节目数量:无限制 (EIT表最大播放未来64日的节目单) ;单播放卡最大频点数量:32个;CAS管理数量:8个;EIT刷新周期:60秒;SI/PSI刷新周期:1~600秒可调, 支持不刷新方式;单PID传输流带宽:1kbps~38Mbps;播放卡出口带宽:60~180Mbps (ASI码流卡限定) 。

基础数据库包括媒资数据、EPG数据、VOD数据、系统数据、用户数据等。媒资数据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节目、艺人等基本信息、海报剧照、分集介绍等等。EPG数据包括电视台、电视频道, 以及每个电视频道每天的节目信息、关联信息等。VOD数据包括每个可以点播的数据源的SP/CP信息、播放源信息等。系统数据主要包括系统运行的日志数据。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所用的行为数据。基于这些数据, 挖掘中心可以通过运算能够得到系统报告和用户行为模型。为提供跟精准的服务提供支持。

数据挖掘中心主要包括BI系统、收视统计系统、智能推荐系统等。BI系统主要是根据系统运行的数据, 得出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并根据不同纬度形成不同报表, 为运营及更高层的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收视统计系统主要负责实时统计各个频道当前实时在线人数。智能推荐系统主要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 建立用户模型, 针对不同用户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资源, 提高用户体验和用户粘度。

数据运营中心包括对媒资及节目数据的管理、主题及推荐的管理、广告管理、权限分配、系统设定等。对媒资及节目数据的管理就是对新播出的节目进行入库和矫正, 主题及推荐的管理主要是对现有的节目和VOD信息做针对性的推荐和打包推荐。广告管理就是按照不同频道不同时间点对广告的精准投放。权限分配就是对系统内各个用户能够管理的模块进行权限分配。系统设定就是对系统运行的各个参数按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手动调整。

系统中采用nginx的反向代理作为系统的均衡负载管理。同时采用nginx的proxy_cache来缓存页面文件。减少web服务器的压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为硬件均衡负载设备。

推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接口和应用展现接口两个部分。数据采集接口接口就是EPG系统要将各个用户的行为数据通过实时/非实时的方式提交到推荐系统。推荐系统通过运算再通过应用展现接口按照EPG系统需求展现给EPG系统的用户。

EPG系统本身有自己的搜索引擎系统, 如果需要和独立的搜索系统对接, 需要提供建立索引、修改索引、删除索引、查询的接口。

考虑到EPG数据有多个模型, 每个模型之间属性有较大差异, 采用了Nosql数据库。Nosql数据库却别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最大的区别就是无模式。数据库中每条记录的字段可以各不相同。同时又提供大量快速的查询语法。

有硬件均衡负载设备当然更好, 如果没有, 我们采用了开源的软件来实现均衡负载和反向代理。目前nginx作为软件来实现均衡负载和反向代理已经比较成熟。

从文件层面采用了反向代理作为缓存, 从数据层面采用memcache缓存数据, 从而减少数据库压力, 提高响应速度, 改善用户体验。

由于EPG系统的特殊性, 实时用户的并发访问量比较大, 对数据库的压力比较大。为了提高分担单服务器压力, 应该对数据库服务器做了分片部署, 通过多服务器来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业务需要逐步进入增值业务运营领域, 建立广电的“制播分离”业务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同时, 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 系统能够实现标清、高清等数字电视业务;实现CP/SP的接入, 对接入的CP/SP提供的各类音视图文内容根据广电总局播控的要求进行审核和播出控制, 并且提供一个TV万事通的综合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类增值服务, 从而实现互联网业务与传统广电业务完美融合。

视频会议系统方案设计方案 篇5

将政务视频会议系统作为武汉市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整个电子政务平台一起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采用电子政务平台统一的安全体系结构,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与武汉市电子政务平台的其他各个子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集成,符合国家的政务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和效益。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技术,并能在将来实现系统的平滑升级。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本设计中的电子政务视频会议包括信息化平台接口和分级的基本视频会议系统两部分。① 视频会议系统与电子政务平台中其它部分的接口

电子政务平台是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它集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视频点播、信息发布等政府应用为一体,同时数据总线的可扩充结构,为政府的其它应用提供了综合接口,使所有的应用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应用。模块化结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框架,每个模块可以单独使用,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件相连。视频会议系统作为电子政务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政务系统中其它部分有着紧密联系。具体关系如下:

l 网络平台接口:网络平台应为视频会议系统预留足够的带宽;网络互联性要求,市政府中心局与各会议中心间具有可寻址的IP地址。

l 管理平台接口:用于用户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如会议预约,会务管理,会议记录,帐户管理,权限管理,与信息发布接口等。

l 资源平台接口:提供视频会议系统与政务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的交互接口,包括会议系统的视频和音频数据记录与回放工具,信息记录格式定义,会议资源查询和管理接口,信息交换协议等。l 安全平台接口:身份认证接口,安全准入接口,安全控制接口,会议资料加密接口。这些平台接口必须与整个电子政务平台一起予以设计,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和整体性。② 分级的基本视频会议系统

城市有若干个区,市政府有多个直属部门,并和中央、省政府及多家市直属单位有信息往来,共计终端数在几百个。系统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使用范围的扩展和各级部门在会议使用上的相对独立性,必须从未来发展及整体规划的角度来考虑,所以在方案设计上应采用可直接升级为多级级联MCU会议模式,构建分级的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将系统扩展到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部门及各个政府部门下属的职能部门等,利用MCU作为中心单元构建级联型会议系统,构成系统的主要设备为:

l MCU: 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从来自各会议场点的信息流,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议场点的信息和信令,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议场点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的终端系统设备。MCU配备在市政府网络中心。

l 网闸(Gatekeeper):又称网守,网闸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主要提供准入控制和地址翻译功能。主要具有以下功能:提供会议带宽管理和会议准入控制;目录服务;控制其它网络区域的网闸协同工作,召开网络区域之间的会议。网闸也配备在市政府网络中心。

l 会议终端:

从产品形态上看,终端系统分为桌面式会议终端和会议室型会议终端两大类。桌面式会议终端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适合个人办公使用和召开小规模的会议。会议室型终端配备有高品

质变焦镜头、高保真音响、大屏幕彩电或投影等外部辅助设备,加上视频的前处理/后处理器,使得画面画质更清晰、达到更好的会议效果,适合召开较大规模的会议。会议室终端适用于会议室,几个到几十个与会人员的环境。广播终端是单向接收终端,它可以接收会议的图象与声音,但是不能发送图像与声音。广播终端可以用于只需要单向传递信息的场合,例如上级向下级传达政策等场合。移动终端是在桌面型终端的基础上,配上无线接入卡和无线发射装置,可以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移动加入会议。会议终端配置在视频会议中的本地会议场点和各分会场点。

在市委、市政府机关的会议室设置中心会场,在各行政区及市直属部门设置二级会场,在直属单位及基层单位设置三级会场。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本着“先主后次、先近后远、先固定后移动、先基本功能后综合应用”的指导思想进行实施。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市政府的中心会场设置中心MCU和一级网闸,并在市政府的主要会议室设置会议室型终端,中心会场主要在市政府及各区及市局机关之间召开大型跨区域视频会议。二级会场配置二级MCU和二级网闸,配备适当数量的会议室型终端和桌面终端,二级会场主要在区和局机关内举行中小型会议。三级会场适合在直属和基层单位召开单位内部小型研讨会。各级会场既可以举行独立的系统内部会议,也可以联合起来举行大型的全体会议。

通过分级方式实现整体结构的分布式管理。在一个跨地域范围的大规模会议系统中,可以采取通过一级主MCU来控制二级MCU、二级MCU控制三级MCU的树型结构,各级MCU相对独立管理其所在范围的会议终端,从而可以实现召集大型会议的方便高效,在上级MCU的统一管理下各级相对独立管理,避免了单个MCU管理多个区域、部门的繁琐和不便以及因各部门的网络差异,如不同网段、不同带宽等情况所带来的对性能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因某个局域范围的故障而影响整个会议系统。而且在这种方式下,会议终端的增减应该更为方便,可以用“即插即用”的方式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要求

① 对视频会议系统的总体要求

l 技术先进性。总体方案设计先进,系统关键设备选用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产品,符合当前视频会议系统发展方向。在技术上严格遵循作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国际标准ITU-T H.323系列协议,并与其它厂家的网络视讯产品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l 系统功能设计合理。核心技术和主要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明显,可以满足市政府视频会议功能需求。系统具备多媒体通信应用平台的特性,扩展性强,升级方便。

l 系统定制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视频会议系统必须是整个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要具备和平台中其他部分的良好的交互性和兼容性,系统只有具有良好的定制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才能满足需要。

l 良好的性价比。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要求在图像分辨率、传输帧率、传输延时、唇形同步以及会议功能等综合性能指标上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l 产品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会议管理功能,符合国情的会议模式,根据中国情况,增强主席控制功能,如广播功能,画面切换等,便于主席组织控制会议的进行;设置大会发言功能和会议讨论功能,更适合国内用户使用。

l 产品安全性。由于网络视讯会议系统属于网络产品,特别容易成为安全上的隐患。因此,政府机关等部门基于安全上的考虑,要求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施及使用不会给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任何隐患。

② 对视频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要求

l IP可视电话功能。可实现点对点的IP可视电话功能,通过拨打对方IP地址或在电话簿预存对方的名称和IP地址来拨号。该种通讯方式,能实现加强员工相互沟通的效果,节省长途电话费用的目的。

l 快照录像功能。视频会议系统提供的会议录像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录制会议过程。能方便再现会议全过程,实现自动的无纸会议记录。同时会议系统还提供照相功能,能随时截取在会议中的图像。

l 任选多画面。中心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可以在各自地点共同召开视频会议, 具有单、多画面切换功能。在单画面模式下,支持画中画功能,能同屏显示异地和本地视频。多画面模式下,在各会场能通过显示多个画面的全屏幕同屏显示功能。主会场能任意切换选择各分会场画面,各分会场也能自由选看其他各会场的情况。

l 智能数字混音。多路混音技术实现在会议过程中所有分会场同时就某项议题展开讨论,所有会场的声音都能在会议系统中传播。

l 语音激励切换。语音激励模式实现各会场画面随发言人的变化自动切换技术。在一些特殊会议中,要求会议中的图象能自动切换到发言者会场,实现无人值守操作。

l 超高清晰度图像发送。要支持双路视频模式,大画面高分辨率高清晰度视频传输。除了与会者的人物图像外,增加另一路视频可专门用来传输演讲内容。为实现演讲内容远距传输,内容信息必须达到1024X768的分辨率,并采用先进的无损压缩技术。

l 画中画同步讲解。在传送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图像的同时,在右下角显示一个小窗口,用于同步讲解(即画中画功能)。这一技术的使用,使视频会议系统能方便地用在工作报告、政策宣讲、现场办公等需要图文显示的演讲活动中。

l 远程控制。支持远程摄像头控制技术。主会场能通过会议遥控器随时遥控配备有会议室型终端的各分会场的摄像头的方向、远近、焦距。并能实现摄像头自动跟踪技术,支持多个预置位的设定功能。

l 中心会场全无线操作。系统可通过遥控器或无线键盘操作,全图像化控制界面,并配备文字说明,方便用户使用。

l 会议权限设置功能。会议系统能设定会议名称和密码,确保会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并支持会议终端权限设定功能,能分配终端权限,实时指定和切换终端角色。

③ 设备选型原则

l 系统关键设备选用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产品,符合当前视频会议系统发展方向;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U-TH.323协议规范,具有良好的互通性。基于H.323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指按照H.323协议开发配置的会议系统,它对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远远高于传统的通信网络,可以很方便地集成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信息等综合业务。IP技术是未来网络综合的根本力量,它可以很容易地集成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图像和视频业务。因此,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符合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方向。

l 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便于与整个电子政务平台集成及扩展。

架空线路监测系统电源方案 篇6

【关键词】架空线路;监测系统;电源

1.前言

近年来,各行各业对电力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应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迫切的需要进行高压线路在线实时监测,以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电压输电线路污秽绝缘子串的泄露电流,导线覆冰监测,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等设备大量使用,但其电源的供给是个问题。

低压线路取电需要从杆塔下面牵引导线,对实际的工程施工不利,同时存在高压线路串扰的安全隐患。由于大多数的输电线路都地处偏远,难以按常规办法解决电源供给问题,因而这些设备普遍采用太能供电。由于太阳能电池受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蓄电池进行进行电能的存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寿命问题,使得设备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在这里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小功率设备电源的设计,侧重于提高取电装置的电流适应范围和保护电路的设计。经实际调查二次接地线中存在20A左右的接地电流,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

2.感应取电的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电源取能线圈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从二次接地线上感应一定的交流电,再经过整流、稳压和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为监测终端供电。方案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高压感应取电是一个金属线圈套在导线上,在高压线上固定线圈有诸多问题函需解决:产生涡流,从而引起取电装置发热;在线路电流的宽范围变化情况下,电源输出不稳定;在大电流的情况下取能铁心易于深度饱和,铁芯过热,外壳温度升高,设备内部绝缘损坏;在短路及冲击电流下电源的可靠运行得不到保障。

在这里我们选电流相对较大且稳定的高压线路二次接地线作为取电的母线。对于采用本线路电流感应取能供电方式来说,电源的能量是来自高压线路的,取能途径是通过在导线上套装取能线圈将导线能量转换到二次侧,实现隔离式供电。装置以蓄电池为储能元件。这种方式可以为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以及较大的瞬间电能,更适合用在电源质量较高的场合。当线路电流过低或者需要瞬间大电流的时候,将接入电池以辅助供能。

防雷保护电路用来避免因雷电冲击造成电源电路损坏。在取电线圈后加TVS管,限制因雷击或者线路瞬时大电流造成的瞬间高电压。

整流滤波电路将感应到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升压稳压电路将整流之后的较低的直流升压到15V左右。

使用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合理的充放电管理非常重要。充放电管理电路采用电单片机采样信号。单片机判断电池充电状况,充放电管理电路通过恒流、恒压、浮充三个阶段为蓄电池充电。当电充满后,控制电路工作,控制分流线圈导通,停止取能。

3.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

3.1 取能装置中磁芯材料的选取

二次接地线的电流在20A左右,磁芯材料选择的原则是效率高,损耗小。磁芯的启动电流越高越好,换言之,需要选取初始磁导率较高的磁性材料。另外,实际的可供输入的能量和系统的负荷需求相差不大,这就需要磁芯的充磁和放磁的效率高,即BH特性曲线所围成的面积越小越好。在查阅大量的磁芯材料的参数特性手册之后,选取微晶磁芯。

3.2 磁芯的尺寸和线圈匝数的确定

由于磁芯材料工作在非饱和电流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最大的输出功率点,且最大功率点仅和磁芯的磁导率、磁路长度及截面积、一次侧电流有关,与副边线圈的匝数无关。在上面的材料确定之后,需要确定磁芯的磁路长度(周长L)和磁芯的横截面积(窗口面积S)。本方案中的系统功率设计在10W左右,经计算得L=6cm,S=580mm2。副边线圈的匝数和后面的DC/DC的输入电压的变化范围有关。

3.3 升压稳压电路的设计

升压稳压电路如图2所示。输入电压经过升压电路上升到15V左右,为蓄电池充电。在这里,输入电源为直流电流源。与普通的boost电路不同,相应电路为电流-电压型boost电路。

3.4 充电管理

单片机通过采样得到电池电压,当检测到电池两端电压小于13.5v时,开关管始终导通,采用全通方式充电。如果检测到蓄电池电压大于13.5v并小于14.4v时,采用脉宽调制方式充电。当蓄电池了两段电压达到14.4v时,停止充电。这种方式能够达到延长蓄电池寿命的目的。

3.5 蓄电池的选取

系统中的监控终端中的摄像头设备,在操作时的功率不少于在10W左右,不操作时其它设备的待机电流也在300mA以上,日耗电量大于10Ah,为了满足频繁操作云台的需求,同时也为了系统供电留一定的裕量,实际选取20Ah。

4.实际的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由于该电源工作在室外环境,除满足一般电源的基本要求外,电路的防护也是电源安全性的重要保证。电源的防护设计既要使电源能够在温差范围大的环境正常工作,还要使电源具有防火、防潮、防雨、抗震、防雷电浪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5.结束语

针对在线监测开发了感应取电装置,采用通常的10w模拟摄像头对电源输出,电池充电等情况进行测试。设备在二次接地线各电流状态线均能输出稳定的12v电压,并且没有发热状况出现。在短时间的电压跌落然后恢复的情况下,设备稳定工作。

由于缺乏电源装置,目前高压输电线上的设备一般都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陽能电池效率低,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因而开发在线取电装置时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开发了一种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上的供电设备。通过单片机对取能、保护、充电等过程进行管理。从实际应用中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取能问题。

参考文献

[1]徐青松,季洪献,侯炜等.监测导线温度实现输电线路增容新技术[J].电网技术,2006(S1):171-176.

[2]王晓希.特高压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7,31(22):7-11.

新媒体播出系统应急子系统方案设计 篇7

在改造方案中, 全部更新播出系统是一种选择, 但是, 由于既没有足够的可以停机建设的时间, 也没有足够可以建设26套播出系统的场地, 并且, 全部更换设备的投入成本巨大, 因此, 不具备条件这样实施。改造应急子系统是另一种选择, 可以显著提升播出系统面对故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具有安全、便捷、有效等优点。

一原有系统的分析

系统 (如图1) 建设时间较早, 最早是在2002年, 后期经过2003年、2005、2009年的几次扩容, 形成现在的新媒体播出系统。

播出服务器、切换器、键控器、编码器、复用器等通路设备, 虽老旧, 但是故障率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受到架构存在不足和早期技术不成熟的影响, 此系统存在着以下四方面不足:

部分通路是单路, 存在安全风险。由于早期缺乏流切换设备, 编码复用传输部分初始架构是单路设计。虽然为了避免发生停播事故, 后期以备件的形式补充了单点设备, 但是, 这些设备在事故应急时只能依靠跳线盘接入系统, 既不灵活便捷, 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二选一设备存在无法应付难题。在播出实践中, 我们遇到过节目内容出现无声静帧、播出服务器因码流故障假死机、因特殊情况导致播控系统紊乱等现象, 此时主备路同时受到影响, 二选一设备是无法应付的;

现有的流二选一设备性能不完善。流二选一设备由于采购时间较早, 只能实现本地切换功能, 没有远程遥控面板, 远程控制只能依赖不十分可靠的控制软件, 有时操作不成功;

故障状态下集中监看易受干扰。复用器一旦出现故障, 不但汇集到此复用器的几路信号通路被阻断, 而且这几路的监看也会失去, 非常不利于事故的处理和解决。

二改造方案的设计

针对此系统存在的不足, 我们主要从架构上重新打造应急子系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调整建设思路, 使用主备辅播出机制

主备辅播出机制的好处是增加了除主备通路之外的第三条通路, 以方便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操作。新媒体行业整体面临着频道数量较多、人员数量较少、技术体系较为复杂、设备档次普遍不高等现状。节目数量过多, 一旦审看不严就会出现各类事故画面;大量的节目通过转码后进入播出服务器, 不可避免存在个别节目的码流有问题, 会导致播出服务器出现假死机的现象;播控系统受到诸如G P S时钟漂移、人工干预频繁等因素影响, 会出现播出紊乱, 形成空播。这些问题虽然是偶发事件, 不会经常出现, 但是, 一旦发生, 采用主备通路的技术系统是没有快速应急手段的, 只能进入设备机房去手工改变线路,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不利于事故的处理。而带有辅助通路的系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合理设计的辅助通路会确保时刻有可以垫播的信号, 为事故处理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手段。此外, 主备辅播出机制有利于实现播出系统在故障状态下仍然安全和可靠的运行。播出系统的设备难免出现故障, 如果某个重要或关键的设备损坏, 最坏的情况是损失一条通路, 而整个播出系统仍相当于两个通路运行, 安全风险受到管控。

2. 辅助通路的规划

辅助通路的作用就是为了在发生突发情况时提供垫播节目信号。我们在SDI辅助通路里采用固态硬盘播放设备作为信号源, 在TS流辅助通路里采用TS垫播服务器作为信号源。一般来讲, 辅助通路的垫播节目应该与正式播出节目不同, 以避免因节目内容出现同样的问题而丧失应急作用。新媒体播出没有要求节目必须按照精确时间播出, 我们没有设计辅助通路与主备同路的节目一致的三播出方案。垫播节目是经过节目部门原先审核的, 放到垫播服务器里循环播出。

3. 三选一设备的选型

由于新媒体播出系统内部既有嵌入音频的SDI信号, 又有MPEG-2 TS流信号, 考虑到三选一设备需要同时兼容, 并且, 本身要具有掉电直通、掉电记忆、自动切换、可热插拔等功能, 我们采用了大连捷成的数字视频三选一。这个设备是模块卡, 使用标准的i-mode机箱, 支持热插拔, 可由专用面板远程控制。三选一有三路输出, 其中一路是具有掉电直通功能的线路输出, 另外两路是分配输出。机箱使用双路冗余电源供电, 有网管接口卡, 既可监测工作状态, 也可集中控制。

三改造方案的实施

根据设计方案, 我们改造了此系统的架构, 建设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应急子系统, 增加了辅助通路, 部署了SDI和流垫播服务器, 如图2。

改造后, 主备播出服务器的SDI信号经过切换器、键控器和主备分配器传输到主备SDI三选一。SDI三选一的第一路和第二路分别接主备通路送来的信号, 第三路接SDI垫播服务器的信号。这样做的好处是, 如果主备通路中的某一路出现问题, 可以切换到另外一路;而主备通路同时出现问题, 可以切换到播出垫播节目的辅助通路, 再到机房通过跳线盘, 甩掉有故障的设备。即使出现了因分配器故障而导致某一通路阻断的极端情况, 经过应急处理, SDI播出部分仍然向下一环节输出正常的主备路信号, 并且, 自身仍有辅助通路作为备路, 不必担心检修期间再发生严重的通路阻断事故。

主备路SDI信号进入编码复用系统, 经过编码器和复用器传输到主备流三选一。流三选一的第一路和第二路分别接主备复用器送来的信号, 第三路接流垫播服务器的信号。流三选一的作用与SDI三选一的作用是相同的, 可以根据需要应急切换到某一通路。

由于传输出去线路是单路的, 我们在流三选一的后面加入一个流二选一 (考虑通用性, 实际设备仍是三选一) , 选通一路来进行传输。如果未来传输线路改造成为主备通路, 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相应调整。

集中监看环节也进行了完善。将二选一的分配输出送到监看网关, 输出和监看是一致的。若主备通路因设备故障而阻断, 只要人工手动切换, 即可恢复正常输出和监看。

合理配备设备, 消除应急切换设备本身可能出现的故障。我们配置了主备两个i-mode机箱, 每个i-mode机箱配置了N+1块三选一切换卡, 多出的一块卡插在机箱里面处于加电状态, 还备份了一块不加电的卡。

经过近3个月的运行, 整个新媒体播出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辅助通路正常运行, 应急切换及时可靠, 事故处置时间大为缩短, 改造工作达到了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税务影像流系统建设方案 篇8

目前, 全国各级税务机关正在使用CTAIS系统 (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等工作, 实现了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专业化。然而, CTAIS系统在执行征管业务的诸多环节都需要纸介质的资料, 包括文书审批、申报征收等。税务人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纸质文档容易损坏遗失。

采用影像流等信息技术将纸质文档转换为影像文档, 在CTAIS系统中增加影像流管理功能, 使其利用影像文档来替代纸质文档完成业务处理流程, 以便提高征管质量, 改善纳税服务和自身的工作效率。

1 建设方案

1.1 系统技术路线

该国税局税务影像流系统将采用多种技术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保证整个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先进性, 其中主要包括扫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PDF文档技术、无缝外挂技术、电子印章技术等。利用以上技术实现本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1.1.1 无缝外挂

本系统采用无缝外挂技术, 就是要在不修改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各系统之间的高度集成, 使用户感觉是在一个单一的系统上和谐工作。

本系统为了实现与CTAIS系统的无缝外挂式集成, 将采用目前已经非常成熟的BHO技术, 在CTAIS系统中注入浏览器插件。当用户在CTAIS系统中进行了某个事先约定的操作时将触发影像流系统的界面呈现, 用户可在此界面中完成影像流系统提供的功能。

1.1.2 PDF文档

在本系统中, 纸质资料的影像文件将采用PDF格式, 主要原因在于: (1) PDF格式的文档占用空间较小, 适合在远程网络中传输; (2) PDF格式文档安全性高, 针对该格式的病毒极少, 因而安全性高; (3) PDF格式文档支持数字证书, 即支持电子签章功能。

1.1.3 电子印章技术

为了保证纸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杜绝文件被篡改和伪造的可能性, 本系统将采用电子印章技术, 提供对纸质资料的PDF文档进行电子签章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实物印章的习惯, 在必要时对纸质资料进行电子签章。

1.2 系统总体架构

基于上述技术, 税务影像流系统结构上将分为服务器端、客户端、外挂模块3部分:

服务器端提供后台数据存储和数据查询的功能, 并实现文档分类管理和用户访问权限的管理, 同时还提供Web服务供用户通过浏览器查询浏览文档。

客户端提供影像录入、电子签章、查询浏览、系统管理以及业务信息管理的功能, 以控件方式部署在客户端应用平台上。此外, 客户端还可以利用IE浏览器实现文档的查询浏览。

外挂模块利用无缝外挂技术将影像流系统的客户端控件挂接在CTAIS系统上。

1.3 系统业务架构

1.3.1 业务模式

税务影像流系统建设完成之后, 针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工作的业务模式将主要包括:

(1) 影像文档的采集。 (1) 办事大厅协税员收取纳税人提交的申报表、申请文书等, 在CTAIS中录入处理业务必需的相关信息, 完成相关业务操作; (2) 办事大厅协税员利用高速扫描仪将纳税人提交的纸质资料扫描转换为影像文件, 上传至影像流系统; (3) 影像流系统自动从CTAIS系统中获取文书受理序号、纳税人识别号、提交日期等关键信息作为影像文件的索引信息。

(2) 影像文档的使用。工作人员在CTAIS系统中办理审批业务时, 影像流系统自动列出所有相关资料, 并以合适的方式提示审批人员可浏览相关资料的影像文件;审批人员点击影像文件名称, 影像流系统则提取影像文件并展现出来。

1.3.2 相关业务数据

税务影像流系统所涉及的业务数据包括:

纳税人基本附报资料类:指反映纳税人基本情况的附报资料, 如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财务报表等, 这类资料常常会在多项业务中使用。

基本附报资料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一次性提交、很少变更的附报资料, 如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等; (2) 需要纳税人定期更新的基本附报资料, 如财务报表等; (3) 待批文书表格及相关附报资料:包括发票类、核定类、认定类、减免类和延期类表格及其附报资料; (4) 申报类表格及附报资料; (5) 登记类表格及附报资料。

1.4 系统建设环境

1.4.1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本系统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2003, 客户端建议采用Windows 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

数据库:本系统的数据库采用Oracle 9。

中间件:本系统采用BEA的Weblogic提供web发布服务。

开发工具:本系统服务器端开发使用J2EE, 客户端软件使用Delphi开发工具。

1.4.2 硬件环境

(1) 服务器。由于本次项目是试点项目, 因此本系统的服务器端将暂时统一部署在一台IBM X3400上。该服务器上将部署数据库、中间件以及本次项目开发的税务影像流系统服务器端软件。

(2) 客户终端。本项目的客户终端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将分为: (1) 扫描客户终端———负责纸质资料的扫描录入工作; (2) 查阅客户终端———查阅影像文件, 办理审批业务。

两种客户终端要求都已安装了CTAIS系统客户端软件, 并将安装定制开发的税务影像流系统客户端软件。但在硬件配置要求上, 扫描客户终端的配置要求高于查阅客户终端, 具体配置要求请参见软硬件配置清单。

(3) 扫描仪。本项目中将使用扫描仪来获取纸质资料的影像文件。若扫描工作分配给办事大厅的协税员, 则扫描仪应安装连接至协税员的工作终端上。

1.5 系统网络结构

税务影像流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影像流系统服务器将安置在该国税局的中心机房中, 并通过国税局的专网与各客户终端实现互通。扫描客户终端位于办事大厅中, 并安装了扫描仪和电子印章。查阅客户终端位于管理科和业务科等需要调阅影像文件的科室中, 并为审批用户分配电子印章。

2 系统功能

该国税局税务影像流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分为6大子系统:

(1) 无缝挂接子系统:与CTAIS系统无缝挂接; (2) 扫描录入子系统:纸质文档转化为影像文件, 并优化、压缩、保存; (3) 查询浏览子系统:查看、查询、浏览影像文件; (4) 电子签章子系统:对影像文件签章、验证; (5) 业务信息管理子系统:自动获取、录入或配置业务信息; (6) 系统管理子系统:用户管理、单位管理、权限管理、软件升级。

摘要:在CTAIS系统中增加影像流管理功能, 通过影像流等信息技术将纸质文档转换为影像文档, 使其利用影像文档来替代纸质文档完成业务处理流程, 以便提高征管质量, 改善纳税服务和自身的工作效率。税务影像流系统将采用多种技术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保证整个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先进性, 其中主要包括扫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PDF文档技术、无缝外挂技术、电子印章技术等。

楼宇无线抄表系统方案研究 篇9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 实现无线抄表远程控制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由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成熟、运行费用高等弊端, 智能家居控制器与外网无线通讯技术成为导致市场接受度低的重要因素。而通用分组无线通讯系统的特点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通用分组无线通讯网络通信业务是通讯公司推出的一项数据传输通信业务, 在通用分组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区域内, 传输距离不受限制, 通信费用相对低廉, 传输速率较快。

论文首先简介通用分组无线通讯技术及楼宇无线抄表系统相关背景, 分析了其各自基本特点和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通用分组无线通讯无线抄表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最后总结系统核心通用分组无线通讯芯片软硬件实现方法。

2 系统总体架构

长期以来, 楼宇能耗数据抄送问题都是相关供应部门非常想解决但又得不到切实解决的问题。在行业信息化过程之中, 户表数据的自动化抄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因为户表数据是相关行业销售过程中最原始的数据, 这个数据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直接影响了行业内部其它信息化水平。传统的手工抄表费时、费力, 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这导致了相关营销和企业管理类软件不能获得足够详细和准确的原始数据。一般手工抄表都按月抄表, 对于用户计量来说是可行的, 但对于相关供应部门进行更深层次分析和管理决策却不够。

无线抄表系统对无线通讯数据的传输和保存有着很高的要求, 即数据可靠性要求很高。由于用电池供电, 因此对功耗要求也很苛刻。无线抄表系统可以摆脱人工抄表的办法, 利用数据通讯协议传输数据。基于以上原因, 本文提出无线远传抄表系统具有计量准确、通信可靠、抄表方便、功耗低等远程抄表系统的优点, 以及节省人力、远程监控、远程维护的功能。楼宇抄表控制器为无线数字抄表系统的核心。可采用ARM嵌入式系统设计, 能够自动运行、处理数据, 通过RS485总线管理和控制各控制终端。

3 基于通用分组无线通讯智能家居控制器的实现

通用分组无线通讯通信模块安装在楼宇抄表控制器中, 主要功能为通过通用分组无线通讯网络连接到Internet网络, 并主动与监控中心建立通信链路, 进行双向数据通信。通用分组无线通讯通信模块设计采用了M O T O R O L A公司生产的内嵌T C P/I P协议的G 2 4通用分组无线通讯O E M。通用分组无线通讯通信终端收发模块主要由G 2 4模块、天线、S I M卡、相关的电平转换电路和RS232串口组成。模块的供电电压为5V, 可采用USB端口供电。通用分组无线通讯通信模块通过RS232串行口与楼宇抄表控制器A R M进行通信。

G24收发模块采用AT指令操作, 通过RS232串行口进行数据通信。通用分组无线通讯网络通信原理为:首先通过S G S N节点使通信终端模块附在通用分组无线通讯网络上;然后通过G G S N节点由PPP协议获得一个随机分配的I P地址, 连接到I n t e r n e t上;最后通信终端模块通过Internet, 按照监控中心设定的端口号与监控中心建立通信链路。

(1) 测试G24通信是否正常。首先选择串行口并设置波特率, G 2 4波特率的范围为600到460800bit/s, 支持自动波特率侦听, 能够自动与监控中心通讯模块的波特率保持一致。发送“A T”, 如果模块返回“O K”, 则通信正常, 否则重发。

(2) 接入Internet。首先测试当地是否有通用分组无线通讯覆盖, 向模块发送“AT+CGPRS?”, 如果返回“+C G P R S:1”, 则有GPRS覆盖, 否则隔5秒钟后再次检测。然后发送“A T+C G A T T=1”使模块附在G P R S网络上。最后发送“AT+MIPCALL=1, cmnet”通过P P P协议建立与G G S N的无线连接, 获得一个动态的IP地址, 接入Internet。

(3) 连接监控中心。向模块发送“AT+MIPOPEN=, , <"D e s t i n a t i o n A d d r e s s">, , ”建立与监控中心通信连接。如果返回“+MIPOPEN:Socket ID, 1”, 则说明与监控中心建立了通信连接, 如果返回“+MIPSTAT:1, 1”, 则说明有物理链接中断, 须重新进行连接。

(4) 数据收发。与监控中心建立通信连接后, 就可以进行数据收发了。发送数据用“A T+M I P S E N D=1, ’D a t a’;+MIPPUSH=1”。“Data”表示要发送的数据, 本设计采用了G24默认的ASCII码编码, 须用十六进制的ASCII码形式表示。一旦有数据到达, G 2 4模块就会通过RS232串行口返回“+MIPRTCP:, , ”。其中Left是一个十进制的数字, 表示还有多少个字符在协议栈中尚未接收, 如果数据全部接收, 则Left为0;接收到的数据“Data”是十六进制的ASCII码形式。

(5) 断开通信连接。向模块发送“AT+M I P C L O S E=S o c k e tI D”, 模块返回“O K”, 表示断开成功。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通用分组无线通讯楼宇无线抄表控制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是采用通用分组无线通讯技术实现远程终端对楼宇抄表系统的远程控制;采用R S 4 8 5总线技术实现抄表系统的组网。最后本文提供系统核心通用分组无线通讯芯片软件实现方法, 为后续及相关工作提供技术基础。

摘要:本文提出采用嵌入式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搭建楼宇无线抄表平台方案, 并提供通用分组无线核心软件实现方法。该方案将能通过短信和Internet网络等方式实现对楼宇无线抄表系统的远程监控。

关键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无线抄表

参考文献

[1]马增强, 燕延, 井海明.基于GPRS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2005.

[2]管耀武等.ARM嵌入式无线通信系统开发实例精讲[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播出系统防病毒方案 篇10

1、病毒发展趋势:病毒发展第一阶段:偶然性、无意识、无破坏;病毒发展的第二阶段:破坏性、传染性、攻击性。

2、计算机病毒是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运行是非授权入侵, 可以隐藏在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

·病毒的破坏性:如CIH引导区病毒, 可修改引导区信息, 系统无法正常访问硬盘数据, 甚至无法找到分区。

·病毒的传染性:传染性是衡量一个程序是否是病毒的重要条件, 病毒制造者会花大量时间考虑如何使病毒能够快速、广泛地传播, 从而达到恶意报复或显示编程能力的目的。

·病毒的隐蔽性:有些病毒隐藏在系统目录下, 命名类似系统文件的文件名, 不易发现。

·病毒的寄生性:病毒传播过程需要一个载体, 病毒会寄生在这些载体上传播。病毒主要载体有引导区、文件和内存等。

·病毒的触发性:病毒的触发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CIH根据系统时间, 还有很多病毒是运行后即触发。

3、反病毒技术的发展:第一代反病毒技术采取单纯的病毒特征诊断, 但对加密、变形病毒无能为力。第二代反病毒技术采用静态广谱特征扫描技术, 可以检测变形病毒, 但误报率高, 杀毒风险大;第三代反病毒技术将静态扫描技术和动态仿真跟踪技术相结合;第四代反病毒技术基于病毒家族体系的命名规则, 自身免疫模块等先进技术, 分布处理技术, 安全网管技术。

二、防病毒的几种常见方式

1、硬件防毒:以H3C公司的ASM防病毒卡为例, ASM防病毒卡可以很好地防御目前流行的混合型数据攻击, 有效的减少内部网络不必要的带宽浪费, 有效地保护内部网络。

·防病毒卡部署在网络设备上, 配合在每台主机上安装的防病毒软件, 显著提高了杀毒效率。

·防病毒卡使用专门的硬件平台。既不占用网络设备的硬件资源, 也不影响网络设备的性能。

·灵活的设置。提供针对HTTP、FTP、SMTP、POP3四种协议的查毒和杀毒功能, 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病毒特征库支持动态更新, 具有自动升级和手动升级两种方式, 保证了杀毒引擎对新型病毒的查杀。

2、软件防病毒:现阶段大多防病毒软件厂商均有防病毒企业版软件。通过“系统中心”、“服务器端”、“客户端”和“管理控制台”四个子系统的协同工作, 实现了对网络上病毒的实时监控、定时扫描、手动扫描、自动或手动升级、信息管理等功能。

三、吉林电视台播出、字幕系统防病毒方案

防毒体系多种多样, 但对于播出、字幕系统来说由于我们不连接外网, 病毒只可能通过光盘、U盘等移动设备传播。所以我们选择以下方式来建立防病毒系统。

1、建立防病毒工作站:防病毒工作站可采用以下方式:一是软件防治。二是在工作站上安装病毒卡。防病毒工作站除对上传文件进行查杀外, 还应定期对系统内各个站点和服务器进行查杀。

1) 服务器安装

a.安装SYMANTEC服务器

启动安装界面, 选择服务器对话框中选择要安装到的服务器, 使其添加到对话框中。在选择服务器组的对话框界面, 选择已存在的服务器组使服务器加入这个组成为这个组的二级服务器。

b.安装SYMANTEC系统中心

SYMANTEC系统中心是一个基于MMC控制台的集中管理工具。

c.安装SYMANTEC PACKAGER

SYMANTEC PACKAGER是用于客户机端的分发包创建工具, 这个工具安装完成后, 会自动创建客户端安装包配置文件。在“配置产品”标签栏中打开产品编辑器, 选择客户端所需安装的组件, 配置以下选项。

d.配置IIS服务器

将服务器上SYMANTEC安装文件夹SAV中的clt-instwebinst文件夹拷贝到一个独立位置, 并在IIS中创建一个虚拟目录指向这个位置, 虚拟目录名为SAV。

2) 客户端安装

打开IE, 输入服务器机器名/sav, 进入SYMANTEC客户端安装页面。单击“立即安装”按钮, 安装程序将自动安装。

2、为从根本上防止病毒侵入, 整个系统网络与外网应物理隔离, 同时封闭所有工作站与服务器的USB接口。

3、媒资系统传入的文件我们采用天融信VPN网关系统进行把关。SJW11网络密码机是由一套专用硬件设备——网络密码机、一套管理器软件、一套基于串口的管理配置软件组成。

网络密码机是基于安全的操作系统平台的高级通信保护控制系统, 可安装于内联网内各局域网出口处或内联网与公共网络接口处。

管理器模块:是一个安装于网络密码机上的管理系统软件。它可以由内部网上的管理终端通过一次性口令等安全认证方式, 实现对网络密码机隧道的配置、管理与审计功能。

基于串口的管理配置模块:安装于网络密码机上。管理员可以通过串口进行基本网关信息配置。

工作原理:网卡接收报文数据, 明文数据经过PF、FW等的访问控制后, 送给IPSec模块, IPSec检查隧道策略, 提交给加密卡加密, 完成封装, 再由路由转发模块将加密报文转发给目的。接收到的数据, 由IPSec根据相应策略解密再交由路由转发模块将解密报文转发给目的。

4、加强管理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绝的, 只有提高防范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首先应从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及用户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

其次应有专人负责具体事务, 及时检查系统中出现病毒的症状, 定期用查毒软件检查服务器的病毒情况。

总之, 目前的防病毒工作的意义已脱离了各自为战的状况, 技术也不仅仅局限在单机的防病毒。目前, 如果需要对整个网络进行规范化的病毒防范, 我们必须了解最新的技术, 结合病毒的入口点分析, 很好地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自己的网络中去, 形成一个协同作战、统一管理的局面, 这样的病毒防范体系, 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病毒防御体系。

摘要: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 防病毒的常见方式和吉林电视台播出内网防病毒系统的建立。

上一篇:三体时代来临下一篇:闪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