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

2024-05-15

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精选十篇)

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 篇1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城乡教育出现了“马太效应”, 两者之间的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学生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一流的教育设施和优越的教学环境, 参加各种兴趣班, 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却面临着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优秀师资得不到保证等种种困难。

一、目前存在着的严重问题

1.教学内容单调, 教学手段陈旧

乡村教师学历层次复杂, 所掌握的知识陈旧, 教育思维形成定势, 基本没有教研活动和参考资料。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问题更严重。

由于环境的闭塞, 缺少各种新的教学信息的获取, 使大多数的乡村学校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习惯于“我讲你听, 我灌你取, 我考你做”的单调乏味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重单干, 重封闭, 重学生单一的学科成绩的提高, 少合作, 少竞争, 依然扮演着“井底之蛙”的角色, 在“坐井观天”中“无声无息”地“重复着昨天的教育教学故事”。其次由于教育投入不足, 学校教学设施不足, 教学设备落后, 教学手段陈旧, 各类仪器、器材的欠缺使一些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新时期必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不齐全, 使教学行为无法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 大大降低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对学生来说, 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苦差事, 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更做不到主动的学习。

2.优秀师资不足, 结构老化

优秀师资不足是乡村教育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师资结构严重老化。现在在编的乡村教师, 很多都是从民办教师转过来的, 年纪大、观念陈旧;而年轻老师的观念比较新, 水平也高, 更适应现在的素质教育。但是, 愿意来乡村学校的年轻教师实在是太少了。很多乡村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寥寥无几。甚至有些学校几乎没有一名青年教师。年轻老师少, 意味着很多课上不了。在乡村学校, 最缺的是英语和计算机老师, 而这直接影响了乡村孩子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 导致了很多家长带着学生“出走”。而且乡村学校还缺年轻的体育、音乐和美术老师。在很多乡村学校, 体育课只是做做操、自由活动而已, 很多乡村孩子几乎没有上过一节像样的体育课, 更别说系统的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了

3.农村对教育投资意愿下降

教育费用和就业问题对农村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使农村家长昂贵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正在变得越来越低, 导致农村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降低。“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使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甚至农村教育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再次复燃, 在很多农村地区, 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即打工”的现象非常突出。对一般农村家庭来说, 相比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道路, 打工经济来得更快捷, 更直接。

二、产生的原因

1.城乡差距逐年拉大, 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受到地域影响, 政府长期以来在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 使得城乡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严重不平衡。首先是两者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比如校园、操场、教学手段、实验设备等。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乡收入的拉大, 使城乡教师之间的待遇、工作环境、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不断被拉大, 这不仅吸引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留在城市、甚至大城市工作, 也对基层的优秀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城乡教育在软件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更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单调, 教学手段日趋的陈旧, 很多教学研究活动几乎陷于停滞。

2.城镇化进程的冲击

近些年,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蓬勃发展, 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村原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 进而导致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资本和人才等生产要素, 持续单向地从农村流入城市, 使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现在的农村青年都羡慕改革开放初闯天下的老乡, 已经在城市娶妻生子, 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他们也想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跳出“农门”成了越来越多农村青年最现实的选择以及家长的期盼。现在的农村青年对农民身份的认同度逐渐降低, 农业生产严重的低利化, 使很多出门打工的年轻人一直迷恋城市生活, 宁愿干最脏最苦的活, 也不情愿回生他养他的农村耕田种地。绝大多数农村考上来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跳出“农门”, 他们宁愿成为城市待业青年也不愿意回农村去干一番事业。这些无疑影响到了农村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逐渐造成了传统乡村社会的衰落, 农村文化的虚化或者空洞化现象日趋明显, 教育的衰败自然也在所难免。

3.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 阶层固化趋势加剧

教育从来都是实现社会各阶层良性流动的最有效手段, 而目前农村孩子通过自身努力, 获得上升通道, 直至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之路正越变越窄。首先是考入名校的几率在逐年缩小。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教授调查发现, 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 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也不断滑落。其次是农村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遭遇到越来越多的的就业困难, 就业率低, 就业质量不高。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农村对于教育投资的意愿。

三、采取的措施

为了正常社会之良善和文明之传承, 政府尽快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设施的差距和农村教师的差距, 逐步实现教育均衡, 其次在政策的导向性上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重视乡村建设, 塑造别样乡村文化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 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乡村赋予更多的诗情画意, 是知识分子的家园, 是传统中国社会田园牧歌生活的载体, 也是所有成功人士衣锦还乡的最终归属地。

互联网和高速交通网的发展也为乡村生活的便捷性提供了基础, 政策的支持, 城市经济的反哺, 生态农业、绿色种植、农家体验、农村博物馆等形式的探索与实施必将使农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塑造出别样的乡村文化, 构成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归属感。

2. 重树乡村教育文化高地地位

乡村学校成了农村的文化教育中心, 村民尊敬老师, 老师也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好务, 如今的乡村, 村民们陆续发家致富, 乡村教师则一如既往清贫度日, 二者的价值取向也渐行渐远, 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之间的藩篱自然形成。学校和村民已近乎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改变这些现象就要和乡村需求相连接, 提高乡村教育的地位, 塑造特色农村教育。

3. 乡村教育的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

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发展会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而乡村教育的繁荣又会给乡村建设注入活力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首先要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投身乡村建设中来。留住农村年轻人, 一方面要在坚持现有惠农政策前提下, 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在推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 让留在农村发展的农民真正能致富。另一方面, 要从体制机制着手, 真正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 拓展农村年轻人才成长渠道, 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 建立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保障措施, 吸引农村新生力量回流。

4. 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教育

别忽视农村学校消亡的负面效应 篇2

别忽视农村学校消亡的负面效应

作者: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3期

11月17日,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11月18日《京华时报》)。

尽管不是第一次读到相关新闻,但看到这则新闻时,还是难掩愤懑与忧伤。因为,当持续十年的撤点并校,变成有论者所称的“一哄而起”而又“一刀切”的普遍动作时,最终被放置在“受害者”位置的,还是那些农村孩子们。正像抽样调查显示的那样,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加之,撤并后导致的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资源紧张,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更是屡屡进入公众关注视野。

一些本该存在的农村学校,也正静悄悄地走向集体消亡,这足见推行了十年之久的撤点并校,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然已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而仅仅“恢复”就能解决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的所有问题吗?问题注定不是这般非此即彼地简单。正像很多人看到的那样,现如今,不少即便被保留的农村中小学,其资源投入的匮乏、教育资源的贫瘠、教学质量的滞后,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比如在笔者的农村老家,二十年前那些曾教过笔者一代人、现已接近退休甚至是被“”的教师,依然在教诲着笔者这一代人的孩子——原因只是,小学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严重匮乏;目前的工资与待遇,吸引不到年轻人来农村教书。

所以必须思考的是,当年风风火火地撤点并校,现在“确有必要可以恢复”未必有那么顺利;因为每一个学校和的恢复,都意味着公共财产需要多一份真金白银的投入。与此同时,正像杨东平说的那样,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而面对这样的危局,特别是面对那些生源不多、教师年迈、资源匮乏的学校,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未必有大力扶持和投入的耐心。

不错,截至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6.91亿,人口城市化率为51.27%,城镇化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关注城镇化不能仅看数字呈现的光鲜,还应该看到所有人生存的现状。比如,那些仍身处偏远地方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成长问题,绝不应该被野蛮放逐。所以,必须关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不容忽视 篇3

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不容忽视

——来自四川省阆中市的调查

文■荣西武 鲍家伟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一些省份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长此以往,轻则触及耕地保护红线,重则危及国家粮食安全。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有效疏解至关重要。我们近期走访的四川省阆中市,耕地撂荒现象具有普遍代表性,在缓解撂荒上所做的尝试,则体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智慧。

一、基本情况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距成都市329公里,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关于耕地撂荒问题,我们在阆中全市46个乡镇中,选择了17个乡镇进行了调查。这17个乡镇总人口约26万,其中农业人口23.8万,外出务工人口11.6万,约占农业人口的48.7%,耕地总面积19.5万亩。据乡镇干部和部分村民反映的情况估算,这些乡镇长年撂荒耕地2.2万亩,约占耕地总量的11.3%。调查显示,在一些偏远、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耕地撂荒现象较为严重。

飞凤镇瓦店村位于阆中市偏远地区,距镇区3公里。全村辖5个社,392户,总人口1252人。因地处深丘区域,3183亩耕地几乎全是梯田和坡地。耕地撂荒现象在该村部分社尤为突出:有224人、耕地420亩的瓦店村1社,目前在家60人,以老年人为主体还有一定耕作能力的有42人,按较大耕作能力每人耕作4亩来算,全社仅能耕种168亩,必然撂荒252亩;有242人、耕地350亩的瓦店村4社,在家46人,基本能劳动24人,按同一标准计算全社能耕种96亩,必然撂荒254亩。从走访现场来看,当下正值春耕备播时节,依然有大片耕地蒿草丛生,处于撂荒状态,基本能印证了乡镇干部和村民反应的情况。

我们了解到,在1991年之前,当地村民基本以务农为主,精耕细作;1991—1998年之间,村民外出务工逐渐增多,耕地撂荒现象开始发生,但一般都有其他在家村民代为耕作;1998年之后,村民大规模外出务工,务农收入相比务工收入甚微,耕地撂荒现象愈发严重,也没有多余的劳力进行代耕。

二、耕地撂荒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劳力缺乏

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劳力不足以满足生产需要,必然造成一些耕地的撂荒。2000—2013年,阆中市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力就从5.8万人增加到29万人,2013年外出务工数已达该市农村劳力总量38.4万的75.5%。在瓦店村4社,有近八成的人口外出务工,留守的46人中,可用劳力24人,最年轻的是46岁的该社社长,也是因为身体不好做过手术所以在家务农,其余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全社350亩的耕地,全靠人力耕种,即使他们有心,也会无力。

(二)种粮比较效益低

在阆中,按一亩地种一季小麦或油菜、一季水稻的正常情况来算,扣除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每亩地能有700—800元收益,但如果算进劳力成本(大概20天工,目前80—120元一天),种地基本上是亏钱的。如果再考虑农资成本的上涨、风不调雨不顺等情况,种地就更不划算了。与其辛苦劳作一年,还不如种点懒庄稼、两季改种一季甚至撂荒耕地,坐在家里等着领取国家按承包地面积所发放的粮食补贴划算,农民的这一普遍想法,使得耕地撂荒成为必然。“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在外出务工每天100—200元甚至更高收入面前,种粮收入显得微不足道,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大大降低。

(三)农业生产条件差

阆中市处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耕地多为梯田和坡地,且细碎、贫瘠,无法进行大规模机耕,更多的需要借助人力。而地方财政长期对农村投入的不足,导致乡镇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在瓦店村,全村7.5公里村道绝大多数是卵石、泥结路面;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已经严重老化,难以发挥作用。在这种条件下,耕作管理成为既费力又费时的劳苦活。道路两旁、离水较近的耕地多在耕种,而盆谷中的耕地因离村远、道路差、灌溉难等原因,靠人力单枪匹马很难应付过来,久而久之就被荒弃,而这些地以前都是上佳的良田。

(四)农民难以割舍土地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创造了许多非农就业机会,农民得以离开土地在新的广阔天地打拼和生活。如今,一些农户举家在外务工,有的甚至在城市里立足,成为城镇居民。然而他们清醒地认知,所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并不高的体力活,一旦工作机会减少或者工作要求提高,他们很可能无法胜任,但即使没有工作,他们还能回家种田养活自己和家人。农民的这种守土意识,使得他们从思想上无法割舍老家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在瓦店村,就有好几户人家在外10多年都没回来过,老宅是空着的,承包地也是荒着的。因长期外出务工或弃农,不愿放弃承包地又不能有效流转而造成长期撂荒的现象,在当下农村并不在少数。

三、缓解耕地撂荒的探索

依靠基层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飞凤镇在瓦店村实施的四步曲,使得撂荒耕地能集中、成规模、有人种、出效益。

(一)两权分离,农民放心托管

为解决耕种劳力缺乏的问题,村委会想以村社的名义将撂荒耕地集中统一组织耕种,但外出农民却不愿将耕地托管给村社,他们普遍存在顾虑:担心耕地长期撂荒会被村社收回;担心回来种地无法随时要回耕地。因而要么托人代耕,而且是无偿的,要么干脆撂荒,为的是确保对承包地的主动权。

为消除外出农民的心中顾虑,镇里面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交由村社代管的是经营权,承包权归农户,国家的种粮补贴政策依然享受,也保证他们随时回来随时能够收回耕地。而外出户与村上签订《农户承包田地代管协议》,镇上成立土地流转中心进行鉴证,这一举措不仅让耕地代管有了法律效力,也让外出农民吃上了定心丸。通过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大幅提高了外出农民耕地托管意愿。

(二)土地互换,促进规模成片

在家农户耕作的土地插花,导致外出农户托管的大量土地无法成片,不便于规模经营,也难于整体流转。正当飞凤镇干部为此无计可施之时,曾任瓦店村支部书记的王大林提议,可本着就近、整块、成片的原则,由村社出面互换土地,先让在家的农户每户成片,这样一来外出农户托管的土地最后也能成片。土地互换的提议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插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干部带头,耕地能人来种

在家劳力严重短缺,短期也无法吸引外来经营主体进入,耕地谁人来种,是个问题。镇里通过蹲点发现,依靠村社干部,由干部带头,把他们率先培育成种粮大户,建成家庭农场是一条低成本、且切实可行的路子。通过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最后议定瓦店村新任纪检员江浩流转250亩,1社社长杨承彦流转150亩,4社社长莫春许流转100亩。在村民自治的环境下,由村民选出的村干部带头干事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四)多措并举,保障生产开展

解决生产能力问题,是3个带头村干部的首要诉求,为此,镇里为他们配备了适合在丘陵地区耕作的两台55马力的旋耕机,农机购置费用除国家补贴外,政府全额补助;把上级农业部门补贴的良种由原来的分散使用,变为对种粮大户的集中供给;在家农户耕作撂荒耕地,政府给予每亩100元肥料补贴,经营大户耕作100亩以上,无偿补贴全部良种;耕作撂荒农地由村上组织机械打沟,费用由村上负担;土地流转收益每三年确定一次,前三年鉴于开荒的因素,确定为零收益。除此之外,专门成立一个班子,全程指导、督促、协调处理种粮大户在耕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多措并举,旨在保证耕地不再撂荒的同时,也能产出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政策建议

以小窥大,阆中市的耕地撂荒现象,折射出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一个普遍事实,是多种合力作用下所出现的必然。采取可行措施避免出现更大范围和数量的耕地撂荒,实有必要。

(一)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到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鼓励和引导外出农户采取转包、出租、置换、入股等多种方式依法对撂荒耕地进行有序流转。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户籍转移之后的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

(二)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引导各类资本特别是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缓解农村发展长期欠账问题。以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为抓手,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解决农业生产地力贫、道路差、灌溉难等难题。

(三)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创新

统筹解决撂荒与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区别对待撂荒耕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积极组织代耕、统筹复耕、帮户助耕。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适合丘陵山区的规模经营。针对当前农村劳力缺乏现状,大力提倡免耕法等新型耕作制度,使用先进的小型农业机械。

(四)强化农民种粮经济激励

坚持谁种植谁受益,谁耕种补助谁,改变当前按承包地面积发放农业补贴的撒胡椒面式补助方式。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对代耕撂荒地的,代耕收入归代耕人所有,其粮食及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可适当提高。■

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 篇4

一、国内农村防灾减灾现状

(一) 我国的地震灾害大多发生在农村, 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损失也十分严重

唐山地震后20多年绝大多数致灾地震发生在广大村镇地区, 且主要发生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仅2003年我国大陆发生成灾地震21次, 这些地震的震中全部位于农村地区, 房屋大面积倒塌, 人员伤亡惨重,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 一些强度很低的地震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四川盐源5.0级、甘肃岷县5.2级、云南鲁甸5.1级和5.0级也平均使11个乡镇、16.47万人受灾, 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房屋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震影响为6~7度, 造成农牧民房屋受损28827间, 其中倒塌及严重破坏合计1.5亿余间, 经济损失达到6亿元。

(二) 农村建筑缺乏必要的抗震措施, 抗震能力很低

我国农村的传统房屋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 材料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差, 房屋抗震薄弱环节多, 缺乏统一的施工管理, 传统施工做法不合理, 这些都造成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另外, 一些民居的选址不当也造成房屋的抗震能力较低。有些村民将房屋建设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方, 如滑坡地区, 洪水的行洪道上等, 这些危害性都很大。

1.不同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一样。我国农村大多数都是采用土木、砖木结构、生土墙承重结构, 经济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地区采用砌体结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些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的抗震性能都不一样。

土木结构在8度地震区大部分都发生了严重破坏和倒塌, 在9度地震区基本上全部倒塌。农村生土墙 (包括土坯墙、夯土墙、土窑洞等) 承重结构在6度地震区就有相当数量的房屋产生较严重的破坏, 8度地震区则基本全部倒塌。这些都是我国农村房屋抗震能力的普遍反映。

2.对于一些抗震性能较好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农村工匠缺乏必要的抗震技能培训, 工程建设缺乏管理, 很多传统习惯的不当施工做法, 如缺乏牢固的基础、圈梁和构造柱等必要的抗震措施使得房屋存在许多抗震薄弱环节。

3.受经济水平的制约以及一些传统的房屋建筑类型 (湘西地区的吊脚楼, 西北地区的土楼等) 抗震性能不好, 使得农村建筑的抗震性能普遍都比较差。

(三) 我国农村民居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 建造方法缺乏指导规范, 普遍未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农村民居基本上都是私有私建, 有些没有经过有关行政部门的审批就进行建设, 缺乏统一的规划。而且我国现行的大多数规范主要是针对城市房屋, 对农村民居不太适用。另外, 对一些地震多发区, 也只是针对城镇进行了相应的防灾减灾规划, 忽视了农村的防灾减灾, 一旦灾害发生, 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二、农村防灾减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农村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在防灾应急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同日、美等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的防灾应急法律体系还相对不健全。目前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很多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城市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技术标准体系, 在村镇方面尚不完备, 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村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只是在一些标准中有所涉及。所以,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二) 基础资料缺乏制约农村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

由于经济比较落后, 在编制农村防灾减灾规划过程中需要的一些基础资料很难获得, 如地形图、地质资料、历史上发生灾害的情况、基础设施防灾能力等, 基础资料的缺乏使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很难开展。

(三) 村民防灾减灾意识薄弱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一些了解笔者发现很多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非常薄弱。一些村民认识不到编制防灾减灾规划的必要性, 另外对规划中的一些强制措施不理解。由于大部分农村民居都是私有私建, 农村工匠缺乏必要的抗震知识, 很多建起来的房屋抗震性能很差, 如没有构造柱和圈梁, 这些都是防灾减灾意识薄弱的表现。

针对目前农村存在的防灾减灾的各种问题, 笔者结合曾编制的绵虒镇克约村防灾减灾规划, 进行农村防灾减灾的探讨。在现有的规范指导下, 结合农村自身的情况, 综合考虑各致灾因素, 从单灾种向多灾种综合防御发展, 建立农村防灾减灾体系, 力求使灾害发生时各种损失降到最小, 保障村庄的健康发展。

克约村地处汶川县绵虒镇境内, 属高半山村落, 仅有少量农户散落在河坝地区居住, 大部分村民生活、生产在高半山地区。由于受自然、历史、地理等条件限制, 地震造成山体严重滑坡, 生态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基础设施脆弱,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5.12”大地震共发生灾害滑坡点40个, 大片滑坡点10个, 泥石流点19个。次生灾害隐患大, 一旦出现余震或大的降雨, 还会出现山体大面积滑坡和泥石流, 极大地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后重建规划难度大 (见图1) 。

考虑到村庄建设用地范围有限且适宜性较差, 政府在农村防灾减灾方面拨款也有限, 单靠加强防灾工程设施建设不仅在经济上不可行, 而且也不能保证村庄免受灾害。因此, 规划人员确立了“保障当遭遇正常设防水准下的灾害时, 生命线工程、公共建筑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 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不发生严重次生灾害, 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规划目标, 以保障人身安全为主, 经济损失为辅, 注重灾前预防、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以及灾后应急机制的建立, 建立农村的防灾体系。

三、农村防灾体系的建立

(一)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防灾减灾规划标准体系

通过建立一整套各灾种的农村防灾减灾规划标准体系, 使得村庄的防灾减灾规划能够有据可依, 有理可循, 使得农村的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

在克约村防灾减灾规划编制中, 我们将“十一五”支撑项目中编制的《村镇防灾规划技术规范》作为示范工程的依据, 并结合其它防灾规范指导规划的编制。

(二) 建立健全农村房屋的建设监督管理系统

建立统一的农村房屋监督管理系统, 只有经过审批的房屋才能建造。乡政府可以集中对农村工匠进行免费的抗震知识培训, 考试合格者颁发“上岗证”, 以提高农村工匠的技术水平。

由于“5.12”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使得克约村农房几乎全部损毁, 无法居住, 大部分村民向山下河坝地区搬迁 (见图2) 。绵虒镇镇政府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地方特色, 推出了几套有利于抗震的房屋图集供村民选择。规划区内民房按照地方政府提供的图集全部新建, 保证了村民房屋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

(三) 建立健全灾害分析、预防、监测预警体系

在克约村防灾规划中, 规划人员首先进行了灾害的分析, 确定了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为主要灾害, 并综合考虑火灾、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等, 加强防灾设施和基础工程的防灾建设, 建立统一的防灾通信系统, 并结合绿地、农田所在地及村庄道路布置, 统筹规划村庄的防灾避难场所和避难疏散通道 (见图3) 。

其次, 规划出禁止建设区。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的地质情况, 对于村庄中一些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行洪道以及抗震不利分区等不适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地区, 将其规划为禁止建设区, 禁止村民在这类地区建造房屋。在克约规划中, 克约组原址为斜坡地带, 场地变形明显, 危险性大, 不适宜作为建设用地, 需加强对斜坡体的监测。克约村落汤组原址和三倒拐组原址处均为陡斜坡, 有三倒拐滑坡、大流沙滑坡、松树林滑坡、李桂平二升二滑坡、上祖场坝滑坡、落汤不稳定斜坡六处滑坡地带, 且出现了地面开裂、垮塌、滚石、房屋变形等变形迹象, 不能作为临时性和永久性安置点。大坪安置区为河谷阶地, 安置区西侧为陡坡, 陡坡脚50米范围内为禁建区, 不适宜作为安置区, 且应当控制房屋建设层数。

再次,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受地形影响, 规划区所在地西侧仍有滑坡隐患点。通过对村民的防灾教育, 在村庄中建立以村委会为主的监测中心对村庄中可能存在灾害隐患的地段进行监测, 力求在灾害发生前向村民发出预警, 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保证村民的安全。

(四) 提高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建立灾时救援体系

灾时自救也能使灾害的损失减少。通过防灾减灾教育提高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当灾害发生时村民可以通过平常所掌握的自救知识确保人身安全。

在克约村的规划中首先通过定期宣传和介绍相关的防灾减灾知识、房屋的抗震知识、自救措施和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性等, 以提高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其次, 定期实行防灾减灾演练, 引导村民在遭遇地震时如何进行避震疏散, 告知村民哪些地方是临时避震疏散场地, 哪些是永久避震疏散场地以及疏散路线, 使得村民在遭遇地震时不会惊慌失措, 提高村民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再次, 建立农村防灾组织, 指定带头人。可以将住在同一片区域的村民划分为一个小组, 指定一个小组长, 可由村民自己推选, 村长或者村委会主任作为总的带头人。灾害发生时, 小组长和带头人要负责把自己区域的村民疏散到避灾疏散场地。

(五) 灾后救助体系建设

在克约规划中, 首先要求建立防灾物质的贮备系统。村庄内应时刻保证防灾物质的贮备, 如铁锹、千斤顶、沙袋、手电筒、帐篷、医用急救包等, 以备不时之需, 条件允许的村庄可修建救灾物资贮备仓库。贮备物质定期更换, 在临近物品保质期时可发放或出售给村民, 重新补给新的物质, 保证贮备物资的质量。其次, 保证避灾疏散场地的生活条件。一旦发生灾害, 大部分村民都会转移到避灾疏散场地, 所以疏散场地要有供电和供水设备, 有条件的村庄还可配备医疗卫生设备。在克约规划中, 将村内的绿地、农田作为临时疏散场地, 确保灾害发生时村民可以就近避灾。村民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作为永久避灾场地, 在活动中心内配备供电和供水以及必要的医疗用品, 确保灾后村民的生活。

四、结语

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每个地方发生的灾害种类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进行防灾减灾规划时需要对多灾种进行综合考虑, 需要权衡各种方案后再选择最优的防灾方案。通过编制农村防灾减灾规划, 可以提高农村建筑的防灾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只有这样, 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研究》中期成果报告, 2008.

[2]于静, 曹珊, 等.我国村镇住房典型建筑结构、灾害危险性与致灾模式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北京, 2008.

[3]苏经宇, 郭小东, 马东辉, 等.城市灾害控制与规划基础研究的若干问题[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 29 (6) :102-106.

[4]马东辉, 贾抒, 等.大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建立情况分析及对策[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 29 (1) :106-110.

[5]田杰, 苏经宇.减轻村镇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J].工程质量, 2006 (11) :15-17.

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 篇5

一是“治怕”。由于各种经济利益和社会习惯的影响,以及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限制,致使农村工作涉及面广,出现的问题复杂多变。因此,一部分乡镇机关干部怕接触实际问题处理起来复杂难办考人,怕下乡跑田坎走路又远又难行累人,怕与群众见面,更不愿住在农家,以至多数时间是“遥控指挥”或与村支书、主任拉关系,依靠他们“一篮子”承包工作,导致干群距离越来越大,问题累积愈来愈多。因此,乡镇党委、政府严格要求机关干部首先务必加强学习,充实各方面的知识,重点熟练掌握涉农法律、法规、政策,提高自己解决问题能力。其次,要循序渐进,从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入手,提高自己在村工作的威信,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再次,要极力提倡“千家万户、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保持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拉近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治懒”。目前,乡镇机关内有少数干部工作懒得想办法,只求过得去,不去追求工作最佳境界。尤其是诸多原因导致福利待遇兑现不及时或不很客观公正时,消极的东西就“应运而生”,有的思想上不思进取,行动上无所作为,工作上只做“传话筒”,头懒、手懒、腿懒。于是,乡镇党委、政府在着力强化机关干部的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要千方百计创造公(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平竞争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职工们潜在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同时,经常与之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心换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三是“治浮”。乡镇机关内有少数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善于搞投机取巧,面对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做认真调查了解,不动脑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以“拖”为上策,讲大话空话。对这样的干部,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强化督查督办工作,继续坚持并完善以《党委会议纪要》、《政府联席会议纪要》为载体的督办形式,乡镇党政领导要对每个机关干部所负责的工作反映的问题,不仅亲自过问,还要随时了解落实程度。对个别由于太“浮”造成工作被动拖拉的,除单独严肃批评外,还要在各种大会上“擂重鼓”,打破他们“蒙混过关”的幻想。

分享经济不能忽视偏远农村 篇6

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移动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战略,将此视为帮助国家从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换为以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分享经济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平台,公众自由参与,通过分享资源而产生收入的经济业态和经济形态。目前来看,分享经济更多地还是集中在大众消费和服务领域,但未来最大的亮点可能会出现在生产领域。生产能力的分享将对未来经济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在我国,分享经济正依托6.2亿多手机网民规模快速壮大,出行、住宿、办公空间、医疗等各个传统领域的闲置资源,被高效、灵活、精准的网络平台“盘活”。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全景解读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规模约为1644亿美元,我国分享经济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关数据分析称,我国分享经济产值将在2025年达到3350亿美元。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分享经济成功逆袭传统的消费观念,已经成为崭新风口。但是,越是新越需要探索,越是新越需要大胆和谨慎并重。通过笔者和其他一些政协委员一线调研发现:中国滴滴、WIFI万能钥匙等分享经济的代表,多半只盯着大中城市持续发酵共享交通、共享金融、共享医疗、共享技能,却忽视了偏僻农村地区。

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力度實施农村地区分享经济项目,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需要解决的一道重要课题。

分享经济不仅意味着通过技术网络手段建立相关主体参与分配市场的过程,也意味着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市场增值收益。事实上,在我国农村不乏分享经济的成功例子。第二届“全国十佳农民”获得者、河北省第一个家庭农场主李素敏,成功利用物联网设备种植了285亩地,其家庭农场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习基地。

笔者建议分享经济不能忽视偏僻农村地区: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探索“农村淘宝”延伸服务,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点。各地要加大对农村草根电商创业扶持力度,安排电商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村淘宝”等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同时,支持大都市电子商务分享经济代表为供需双方免费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为农村资源轻松找“婆家”。

二是打破体系难题。各地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围绕耕、种、管、收、加、贮、销等农业生产环节,提升“互联网+农村资源”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冷链物流、农产品期货交易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

农村慢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篇7

农村慢病上升形势不容乐观

一项人群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表明, 我国农村慢性病呈不断上升趋势, 防控形势严峻。2010年全国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 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城市为27.9%, 农村为28.4%。农村过量饮酒、危险饮酒、有害饮酒的比例分别达到28.2%、8.5%、10.2%, 明显高于城市 (23.2%、7.4%、7.5%)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每天摄入400克以下) 比例也是农村 (55.7%) 高于城市 (46.1%) , 农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 (11.5克) 也高于城市 (9.1克) , 农村居民经常锻炼率 (8.2%) 也低于城市 (19.9%) 。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 主要慢性病的直接经济负担已经高于全国农村地区水平。

今天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慢性病防控。应对这个挑战决不是单纯通过改善医院服务条件所能解决的, 而是要通过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预防为主机制, 把慢性病切实管起来, 把慢性病留在社区、留在基层。我国慢性病防控体系薄弱, 难以应对慢性病挑战, 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时不我待, 动员全社会参与成为提高慢性病防控效益的重要途径。

弥补医保短板购买健康服务

经过十年的发展, 我国新农合制度取得了空前的进步, 农民看病告别了“全自费时代”, 过去那种“小病拖、大病扛”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从今年开始, 肺癌等20种疾病纳入农村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畴, 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 农村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大大减少, 极大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但是, 这一制度的一个重大缺陷是, 重视了“治大病”, 却忽视了“治未病”。就像一位村医所说, 以前是大病难治, 现在是大病难防。至今很多农民一辈子也没有做过一次体检, 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这是错过治疗疾病最佳时机的一大原因。

现在, 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仅有30元, 连做一次体检都不够。这也难怪许多农民的“健康档案”里, 只有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少量信息, “健康档案”的实用价值很低, 不少成为“死档”。

在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 我国医保制度需要更新理念, 医保不仅要购买疾病治疗服务, 同样需要购买健康管理服务, 实现“防治结合、防治并重”, 以减少大病重病的支出。众所周知, 投资于疾病的“末端治理”, 其效益远低于投资疾病的“源头治理”。因此, 新农合制度不妨将健康管理纳入支付体系, 改变农民得了大病之后再“买单”的旧观念, 创新“预防为主”模式, 千方百计让农民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

增强保健意识提倡“个人奋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抽烟喝酒、膏粱厚味、以车代步成为时尚, 网民与日俱增, 沉湎于电脑前的人越来越多, 这样的生活方式是绝对不利于健康的。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难以控制的一个原因。

关注人民健康, 改善健康状况是民生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 指望政府创造更好的条件确保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是当下的流行舆论。但并非所有的事情政府都能一手包办, 有许多事情是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善自己的际遇的, 但近来却很少受到舆论的提倡, 健康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

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保健意识是防控慢性病的治本措施。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不能画等号的, 就像一个饮食无度、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与医药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无论医学科技怎么发展, 医疗技术多么先进, 都难以治愈疾病。当然, 今天亚健康人群增多, 有着许多难以排解的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结构快速转型, 导致生态、生活、工作环境以及社会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调”, 不可避免地对个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相关部门、工作单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外, 归根结底还要依靠个人调节, 对许多事情不妨“看穿”一些, 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 但是“身”它自己肯定不是。

发展民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方向, 但无论多么理想的政策都不会十全十美。况且民生漏洞和不公平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 而“个人奋斗”却可以弥补客观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在所有现代社会里, 个人奋斗都是个人命运的主要决定因素, 它和政府对公平环境的创造是相互不可取代的关系。

改善健康状况, 提高健康水平, 个人奋斗与国家进步双管齐下是最理想的状态。国家要为每一个人的健康创造更好的条件, 通常说来就是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 通过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等方式, 让健康保健意识深入人心, 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和生活方式, 并逐渐转化为个人行为。这样, 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个人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 全民健康指标的提升当是顺理成章之事。

不能忽视农村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篇8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农村小学的独特价值

(一)有利于改善农村小学的课程结构,更好地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农村小学,现有课程结构单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成为学校的全部,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缺乏动手能力,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这样的课程,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合格人才,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将农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正式的必修课程的范围,使之制度化、系统化。

(二)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性、综合性、开发性等为主要特点。无论是信息技术的教育,还是研究性学习,以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都是要求学生要亲自实践、亲自动手,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兴趣等来选择题目,选择活动,自我决定进度,其评价方式也不是简单的对或错等,这些转变对于在农村学校占主导地位的以书本知识为学习的一切,以端坐静听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考试分数为衡量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有利于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农村小学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个人与社区发展的紧密关系以及各种技术特别是农业技术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等;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使学生走入社会,增强对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了解,特别是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信息技术的普遍落后,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的了解、熟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游艺活动课

此类活动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等有趣味的语文活动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教学《村居》《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我运用了多媒体手段,通过“旧知导入,激发兴趣”“自学全诗,解词释句”“感情朗读,深化理解”三个步骤,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田野的迷人景色和儿童活动的欢快情景。学了课文之后,我不禁想到:像课文这样的古诗有很多。这些古诗,不仅深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更有多种教育功能,可入选教材的古诗毕竟是有限的。怎样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呢?于是,我把学生带入背诗、赛诗、赏诗的学习活动中。我利用班队课的时间,教学生读古诗、背古诗、欣赏古诗。伴着舒缓的古典乐曲学生们欣赏着古诗,大家读的读,记的记,议的议,怡然自得。我要求大家利用两周时间背诵以下十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第一场:“春”诗擂台赛。由教师选择诗题,以“击鼓传花”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春”诗擂台赛,比一比谁背得多。胜者则封为擂主。第二场:填字游戏:(1)填写含“春”字的词。(2)填写有关“春景”的词。

为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我趁热打铁,利用语文活动课的机会,带学生走出课堂,到郊外踏青赏诗。大家走向田野,惊喜地看到了诗人笔下所描写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田埂;大家走在河提上,高兴地发现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见河面上鸭子正自在地戏水,不知谁说了一声:“这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引来一阵欢笑声。学生们一路踏青,留下一路“春诗”朗诵声,好不热闹。赏诗活动,使大家真真切切领略到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受到了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

(二)专题探究会

在学了课文《曼谷的小象》之后,有学生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象的机灵、乖巧令学生确实着迷,课后议论不休,还不时跑来向老师问这问那。我们就借机帮助他们确立了“有趣的象”研究专题,而后,他们还编了一份手抄报。既有插图又有文字描述,做得是有模有样。我们不仅以教材为载体设立专题探究会,还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来确立专题探究。例如,设立“家乡的一种农产品”汇报会,“我身边的新鲜事”等。

(三)主题活动会

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引导学生甚至于家长或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数据测量、查阅资料等实践性的活动,解放学生的口、鼻、手、脚、身、脑,去掉那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应试形式的空洞的说教,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例如学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后,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村里的池塘开展环境保护探究活动。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探讨了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开设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综合实践,农村小学,课程价值,具体操作

参考文献

[1]何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2,⑷。

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 篇9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根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 在全国随机抽取2个直辖市 ( 北京、重庆) 、7个省 ( 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苏、海南、云南、陕西) ; 从每个省抽取1个省会城市和2个地级市, 共计7个省会城市、14个地级市和2个直辖市。随后在每个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中各抽取1个县 ( 山西省抽取4个县) , 北京市抽取2个县, 重庆市抽取4个县, 共计抽取28个县8 2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其中男生4 171名 ( 50. 5%) , 女生4 081名 ( 49. 5% ) ; 少数民族学生占6. 4% 。

1. 2方法

1. 2. 1问卷调查采用“中国农村12 ~ 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常模” ( 以下简称“常模”) 中规定的量表和方法进行。与全国抽样的9个省/直辖市建立课题协作组并共同完成调研任务。问卷由学生本人现场填写, 调研员核查无误后收回。

1. 2. 2忽视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常模”规则计算受试儿童受忽视的总体及6个层面的得分, 得分越高, 表明受忽视程度越严重; 若某儿童在某一层面或多个层面受到忽视, 则判定该儿童受到忽视。忽视度表示受忽视强度, 其最大值为100; 忽视率表示受忽视频度, 其最大值为100%。计算公式如下:

忽视度 =[被测儿童的整体忽视分值 ( 或在某一忽视层面的分值) ÷忽视满分值 ( 或在该忽视层面的满分值) ]×100

忽视率 = 受忽视儿童数/受测儿童数×100%

1. 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 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 应用SPSS 13. 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处理。

2 结果

2. 1不同年级、性别中学生忽视状况12 ~ 17岁中学生忽视率为47. 3% ( 3 398/7 188) , 忽视度为 ( 49. 40±9. 48)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忽视率与忽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χ2值分别为21. 62, 22. 43, F值分别为14. 44, 9. 00, P值均 < 0. 05)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部分数据有缺失值。

2. 2中学生忽视率单因素分析以忽视率为因变量, 对年级、性别等20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见表2。

注: * P <0. 05, **P <0. 01。

2. 3中学生忽视度单因素分析以忽视度为因变量, 对年级、性别等20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3。

2. 4中学生忽视率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忽视率为因变量, 以可能影响因素为协变量 ( 受忽视: 否 =0, 是 =1; 年级: 初一 =1, 初二 =2, 初三 = 3, 高一 = 4, 高二 = 5, 高三 = 6; 性别: 男 = 1, 女 = 2; 民族: 汉族 = 1, 少数民族 = 2; 是否留守儿童: 是 = 1, 否 =2; 父亲年龄: ≤40岁 = 1, 41 ~ 50岁 = 2, ≥51岁 = 3; 母亲年龄: ≤40岁 = 1, 41 ~ 50岁 = 2, ≥51岁 = 3; 是否独生: 是 = 1, 否 = 2; 父亲职业: 农民 = 1, 外出打工 =2, 个体户、养殖户或老板 = 3, 会计、医生或教师 = 4, 其他 = 9; 母亲职业: 农民 = 1, 外出打工 = 2, 个体户、养殖户或老板 = 3, 会计、医生或教师 = 4, 其他 = 9; 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或没上学 = 1, 初中 = 2, 高中或中专 =3, 大专及以上 =4, 不知道 =9; 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或没上学 = 1, 初中 = 2, 高中或中专 = 3, 大专及以上 =4, 不知道 =9; 家庭类型: 三代同堂 =1, 核心家庭 =2, 单亲家庭 = 3, 再婚家庭 = 4, 其他 ( 孤儿或寄养) =5; 家庭年收入: 1万元以下 =1, 1 ~2万元 =2, 2 ~ 3万元 = 3, 3 ~ 5万元 = 4, 5万元以上 = 5, 不知道 = 9; 是否有单独房间: 是 = 1, 否 = 2; 是否住校: 是 = 1, 否 = 2; 父母工作地点是否变动: 是 = 1, 否 = 2; 父母收入是否减少: 是 =1, 否 =2; 与父亲关系: 好 =1, 一般 =2, 不好 =3; 与母亲关系: 好 =1, 一般 =2, 不好 =3; 父母之间关系: 好 =1, 一般 =2, 不好 =3) , 进行二元Logis- tic回归分析, 共筛选出10个影响因素。见表4。

2. 5中学生忽视度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学生忽视度为因变量, 20个可能影响因素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见表5。

注: * P <0. 05, **P <0. 01。

3 讨论

研究显示, 12 ~17岁中学生忽视率与忽视度分别为47. 3%与49. 40, 初中生分别为45. 1% 与48. 7, 高中生分别为49. 4% 与50. 1%。说明中学生受忽视现状较为严峻, 亟待确定其影响因素, 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本研究纳入20个涵盖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中学生忽视的可能影响因素, 经单因素χ2检验, 发现影响12 ~17岁中学生忽视率的最重要因素有“是否留守儿童、父母职业与文化程度、是否有单独房间、父母工作地点是否变动、父母收入是否减少、与父母关系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 对儿童6个忽视层面均有影响; 其次是“年级、家庭类型、是否住校、家庭年收入、民族、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对忽视的4 ~5个层面产生影响; 另外, “性别”影响忽视的3个层面, “母亲年龄”仅影响忽视的2个层面。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年级”影响忽视度的5个层面, “父亲年龄”与“母亲年龄”影响4个层面, “性别”影响3个层面, 其余因素均影响6个层面。将影响忽视率的各层面因素个数进行排序, 依次为身体忽视20个、医疗和社会忽视各18个、教育忽视16个、情感和安全忽视各15个; 将影响忽视度的各层面因素数排序, 依次为身体和社会忽视各20个、医疗和安全忽视各19个、教育忽视18个、情感忽视16个。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的影响因素, 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性别、是否有单独房间、父母收入是否减少及其工作地点是否变动”, 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5,6], 但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儿童忽视与性别无关[7,8]。可能是因为我国农村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 且男孩与女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被关注的重点不同, 所以他们受忽视的状况有差异。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中学生受忽视状况的影响因素, 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 在全国随机抽取9个省/直辖市28个县的8 252名1217岁在校中学生。采用“中国农村12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常模”中的量表和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国1217岁中学生总忽视率为47.3%, 总忽视度为 (49.40±9.48) , 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忽视率与忽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影响儿童是否受忽视及其受忽视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按其强度大小依次为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工作地点是否变动、父母收入是否减少、性别、是否有单独房间、是否独生子女 (P值均<0.05) 。结论 中国1217岁农村中学生受忽视状况严重, 其影响因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需多部门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减少农村中学生忽视的发生。

关键词:虐待儿童,农村人口,学生,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潘建平, 古桂雄.儿童虐待与忽视[M]//古桂雄, 戴耀华.儿童保健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230-234.

[2]焦富勇, 牛倩, 唐哲.忽视对儿童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3) :192.

[3]潘建平.不能忽视对儿童的忽视[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1) :6-8.

[4]MCGUINNESS TM, SCHNEIDER K.Poverty, child maltreatment, and foster care[J].J Am Psych Nurses Assoc, 2007, 13 (5) :296-303.

[5]HILDYARD K, WOLFE D.Cognitiv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child neglect[J].Child Abuse Negl, 2007, 31 (8) :895-907.

[6]潘建平, 曹春红, 张华, 等.中国城市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 21 (4) :397-401.

[7]GERRA G, LEONARDI C, CORTESE E, et al.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nd cortisol plasma levels directly correlate with childhood neglect and depression measures in addicted patients[J].Addict Biol, 2008, 13 (1) :95-104.

“留守儿童”教育不容忽视 篇10

一、留守儿童基本概况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亲属及他人的14岁以下的儿童。

我所在的城市集安,南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个朝鲜族集居地。全市23万人口,朝鲜族占1.5万,其中外出打工人员高达63%(不完全统计),留在家里的一半以上都是老人和孩子。我校是集安市唯一一所朝鲜族学校,父母出国打工,是我校“留守儿童”形成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我校小学部有学生107人,“留守儿童”91人,占学生总数的85%。其中老人监护的有65人,占学生总数的60.7%,寄养他人的有26人,占学生总数的24%。

这些孩子自理能力相当差,在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他们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财物;学习成绩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经常会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大多数学生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

二、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及问题所在

1. 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家庭教育是形成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

曾经在学生中间做过一个小调查:当你有问题时,最想和谁讨论?98%以上的学生都回答是父母。可见,父母、家庭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家长的重视。与家长的一次对话,像烙印一样,让我至今难忘。我说:“钱赚多少是多啊,孩子耽误了,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家长无奈地回答:“生活所迫啊,没办法,不赚钱怎么供孩子上学,怎么给他更好的生活环境啊。”甚至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他们每个月只要按时寄生活费回来就可以,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一切行为的好坏是老师的事,最终在这种无人关怀的环境下,这些孩子变成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在家好好照顾孩子,所以更好的补偿办法就是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渐渐地,孩子们就养成了贪图享受、不知珍惜劳动成果的不良习气。偶尔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的财源断了,孩子们很容易就学会去偷去骗,慢慢地走上歧途。

2. 隔代教育或上代教育的不足

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老辈人监护的,形成了隔代教育。而这些爷爷、奶奶们,多数人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比较低,经常溺爱孩子,简单地认为只需要给孩子们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对孙辈纵容、放任,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

3. 学校的教育不到位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的特殊群体,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做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他们的认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

4. 孩子自身的自我监护能力差

孩子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极差。空余时间他们会寻找新鲜刺激的事去做,模仿大人抽烟喝酒,有时还会和同学打架,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导致无心上学,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1. 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心理健康卡

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父母打工地点、目前监护人的联系电话要另类登记造册,并针对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留守学生成长记录卡,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日常行为和情感变化以及成长过程等相关评价材料留存在成长记录袋中,分析他们的成长过程,掌握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动态。

2. 关注留守学生生活,用爱开启留守学生孤独寂寞的心扉

教师在爱心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基础上,班主任要清楚每个留守孩子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清楚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定期与留守孩子谈心交心,定期到留守孩子家里家访,用爱开启留守儿童孤独寂寞的心扉。

3. 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既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又要辅以良好的行为指导和训练

留守儿童大多数其实是很自卑的,老师可以在他们取得小小的进步和成绩时,及时地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比其他孩子差。

4. 要号召全班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友爱、温暖和谐的班集体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他们学会怎样和别人交流,怎样很好地融入班集体,使他们的心理能健康地成长,从而创建一个和谐温暖的班集体。

5. 多同其亲人沟通,教会他们怎样教育和管理孩子

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6. 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总之,教师不仅要关注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细心体会,耐心倾听,让他们的各种烦恼与困惑有地方倾诉,为他们打开心结。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国打工者越来越多,也就是说留守儿童也逐渐增加,这就给现代教育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原因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史学研究下一篇:网络金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