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问题》

2024-05-08

《人间问题》(精选十篇)

《人间问题》 篇1

《人间问题》是姜敬爱的代表作, 该小说以名为龙渊的一个农村和名为仁川的城市为空间背景进行创作的。主人公善妃的父亲因地主郑德浩而死, 而善妃在母亲死后又受到德浩假象的引诱而进入了德浩家并被德浩夺取了贞洁。受地主家的压迫, 终于不愿再忍受下去而决定去城里的善妃, 在找到她的好朋友, 也是之前德浩的小妾时, 慢慢接受着难儿传递给她的反抗信号的同时, 遇到了同样不堪德浩压迫而在城里谋生的阿大。阿大在知识分子信哲的带领下, 培养起民族意识并实施反抗。善妃和阿大本来是儿时的伙伴, 最后变为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同志, 最后阿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善妃死去的尸体, 小说也随着善婢之死而结束了。

二.《人间问题》中的女性意识

《人间问题》是以善妃的家庭、德浩的家庭、阿大的家庭、难儿和信哲为中心进行创作的小说。其中各个家庭都出现了女性角色, 而且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 可以不断发现各个女性人物的意识状态。

善妃在父母相继病死后, 受德浩“恩惠”搬到德浩家里当女仆, 在她听说父亲挨德浩打而死后, 仍不愿相信事实, 还幻想着德浩把她当作女儿, 要送她去汉城上学的事。在德浩的引诱和威胁之下, 终于被德浩糟蹋, 这时的她依然忍气吞声, 继续在德浩家忍受打骂和屈辱。直到走投无路时, 才想起了曾和自己同病相怜的难儿, 决定去城里找难儿。找到难儿她们一起到仁川后, 她又受到工厂里监工的引诱, 此时, 在难儿的启发下, 善妃开始觉醒, 开始在思想深处滋生女性意识。她不再受骗、不再屈服, 而监工在打新来的女工的主意后转而对善妃加倍责骂, 善妃生病了也不敢请假直至因病死去。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 不管是阶级压迫存在的地方还是民族压迫存在的地方, 都同样存在男性对女性的性别压迫, 这是根深蒂固的男权夫权的渗透结果。在这种长时间的儒教思想的影响下, 女性开始的觉醒意识显得那么让人惊喜, 却又如此微弱无力。

文中有着和善妃相似命运的善妃的朋友难儿, 是女性觉醒反抗的代表人物。从前的她被德浩纳为妾, 没有理由的谩骂时, 都只是“红着脸跑了出去”, 一直忍受, 直到被赶走。到城里讨生活的她很快觉醒并开始进行反抗, 也不断的启发着来到她身边的善妃及其他女工。在工厂里传字条来反对阶级的难儿, 是怀着作为国家一份子, 是底层人民一份子, 女性中的一份子在进行对压迫和虐待的反抗。难儿是女性意识成熟的典型人物, 她的反抗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女性未来的曙光, 还坚定了男女平等必会实现的信念。

文中除了主人公善妃的在不断被欺压蹂躏的过程中慢慢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和难儿的表现较成熟的女性意识外, 剩下出现的女性人物几乎全部是作为女性的无自主平等意识状态。

信川女人是被卖到德浩家当妾后又被撵走的。说明当时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 女性可以被当作物品一样进行买卖蹂躏后又被随意抛弃。阿大妈靠卖身维持生活, 却遭受和她发生关系的男人的蔑视和辱骂。这是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极端不公平, 女性甚深受精神践踏, 至不如牲畜。玉簪妈虽为德浩的妻子, 却也不仅忍受着德浩的随意辱骂, 还忍受着德浩一个一个的纳妾行为, 却将由此产生的怨气撒到无可奈何的这些妾身上, 这说明女性问题不仅存在于不同阶级之间, 还存在于同等阶级中。在这种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社会现实中, 这些女性人物没有太多的对同样是女性的别人的可怜同情, 反而埋怨她们, 利用阶级身体来折磨她们, 这是灵魂深处的无女性意识。

三.结论

《人间问题》 篇2

关键词:生死场 人间问题 女性意识

萧红和姜敬爱同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的著名女作家。1935年,萧红出版了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笔致,牵引小说艺术轻疾柔美地翱翔于散文和诗的天地”,她是“诗之小说”的作家。[1]而朝鲜女作家姜敬爱的创作生涯也只有8年时间(1931—1938),她最早的作品是1931年在《朝鲜日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破琴》,在1934年8月到12月连载于《东亚日报》的《人间问题》是姜敬爱创作的少数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公认的姜敬爱的代表作。

姜敬爱与萧红共同的特点在于她们于民族危难之际借助小说创作表达出的同情弱者、嫉恶如仇的良知与使命意识。她们在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中亲历体验,在小说中书写了弱势民众特别是女性群体生存的艰难和生殖的苦难,鞭笞了病态丑恶的灵魂和世态人情的冷漠,昭示出女性顽强的生命意识。《生死场》与《人间问题》都张扬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但由于作家思想视角的不同,而导致其性别意识的差异。萧红从女性视角出发,表现出对女性生命悲剧进行独立探寻和反思的强烈性别意识。姜敬爱则多站在男性视角审视女性,展现出的女性意识往往在认同传统家庭文化的基础之上。

鲁迅曾为《生死场》作序:“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2]。《生死场》里几乎一切生与死悲剧的承受者都是女人。小说中金枝发出了“男人是炎凉的人类”[2]的慨叹。这既是金枝对男性的最朴素的认识,也是萧红对男权社会中自私冷酷的男性的批判。鲁迅在《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里也提到“一切国家,一切宗教都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规条,那女人看作一种不吉利的动物,威吓她,使她奴隶般地服从同时又要她做高等阶级的玩具”。[3]《生死场》中的女性面对丈夫的责骂时,只有恐惧和自我反省,却从不敢反抗。面对丈夫的打骂麻面婆从来不敢抱怨或者反抗,总是“像一摊蜡一样消融下来”[2];金枝和福发嫂被男人占有后,传统观念的教化使得她们在亲人面前无法抬头,最终只能嫁过去,之后面对的仍然是男人的斥责和怒骂。

姜敬爱的人生经历使她清楚地看到了当时生活在男权社会下毫无自主权的女性生活现实,其代表作《人间问题》就是这么一部描写了女性一生的小说。小说中描写了善婢从童年在龙渊村的生活到临终前在工业城市仁川的经历,最终善婢终于在间男的引导下明白了究竟是谁在榨取着她们的劳动果实,究竟是谁让她们生活得如此辛苦,而最终她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人间问题》中,新川媳妇由于总是不怀孕而经常被德浩打骂,当她发现德浩开始注意间男的时候,忍气吞声地离开了德浩家;善婢被德浩强占后,竟然认为:“反正已经这样了,不如干脆生个儿子以掌握这个家的权力。”[4]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中把女性规定为特定意义上的“低级性别”,这从根本上扼杀了女性的主体性,使她们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她们沦为世界的弱者和陪衬。弱者和陪衬的地位也就自然免不了接受来自男性群体的欺压。女性反而在思想上自觉地维护着男权统治,这正是悲哀的根源。

葛浩文认为“贯穿《生死场》全书的唯一最有力的主题就是生与死的相走相亲,相生相克的哲学”[5],萧红的性别意识鲜明而强烈,她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为创作切入点,从社会历史文化和性别压迫的角度对笔下女性在恋爱、结婚和生育上所遭受的悲剧进行反思和评说。月英的惨死,金枝的偷情和失身,小团圆媳妇的夭折与其说是阶级迫害的结果,不如说是由性别歧视和偏见造成的。萧红借笔下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达性别歧视与性别压迫,瘫痪的月英夜夜呼唤丈夫给她拿水喝拿饭吃,丈夫却不管不顾,只顾烧饭自己吃,吃完便睡下,一夜睡到天明,坐在一边那个受罪的女人一夜呼唤到天明,“宛如一个人和一个鬼安放在一起,彼此不相关联。”[2]萧红笔下的女性们不仅忙着“生”,忙着“死”,还要忍受日寇和地主的暴虐以及提防成为男性的性奴隶。因此,萧红小说从生与死,灵与肉等多重层面刻画出了女性的生存本相,并创造性地从个体生存体验出发表达出集体生存的经验。她指出男人的处世方式、秉性和德行并不比女人强,这是在对男性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女性自身生命生存与发展的欲望和冲动。王婆的形象就是有力的证明,当看到赵三为感激东家的出力相助而失去反抗的勇气,主动向地主认错的同时还把自家的白菜和土豆等蔬菜送给东家时,她怒火中烧,同赵三激烈吵打。她说:“我没见过这样的汉子,起初看来还像一块铁,后来越看越是一堆泥了!”“狗,到底不是狼。”[2]其性格的刚毅暴烈远远超出赵三等男性。

萧红小说透视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实,力图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其女性意识多通过女性经历与女性体验的融合来展示女性自我觉醒的过程,表现出女性对自身悲剧命运的顽强抗争精神。而姜敬爱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往往是因为受到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启蒙和感召才发生。正如姜敬爱在小说开头《作家的话》中说的:“所谓人间问题,大致可分为根本性问题和枝节问题两种。在这部作品中,我想努力把握住时代的根本性问题,指出解决这种问题的要素。什么人具备这样的力量以及他们的前途。”[4]作家探讨的重点就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问题,也就是她所说的根本性问题。《人间问题》中的善婢美丽,温柔而善良,却胆小内向,软弱可欺,优柔寡断。小说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善婢在德浩家当牛做马,忍辱负重的情景,出现在读者眼里的善婢是个默默无言、只知做事的女性形象。她的无言表明她的无权,而地主的蹂躏与欺辱更加剧了她的无言状态。可见,沉默是她身为柔弱女子的本色,同时也是一种生存策略,而不是为摆脱男性中心社会的压抑和异化而采取的斗争策略。此时的善婢女性意识是很淡漠的,她总是把监工与德浩划归一类,看作是对自己的阶级压迫,从而采取沉默和回避的态度,而没有从女性立场出发思考这除了阶级压迫之外,还存在着更深层的性别压迫。

在《人间问题》中,叙述者的叙述策略是将先验的观点与民众视点相结合,从而具有了一种确定性和完结性的意义,使得读者个人难以进行主体价值判断与修正。这种将女性的个体悲惨境遇消解在集体民众的反抗中的做法是以女性特性的丧失为代价的。姜敬爱采取男性的认知视角来看待其笔下受压迫的女性,难以避免地会将女性所受的压迫与广大民众统一起来,而忽略了女性自身,更不会设置女性个人的空间和女性隐秘的身体伦理了。因此,其小说中的女性在阶级意识和性别意识两条道路上都走得不彻底。作家借用了积极进步的男性叙述视角来评判女性,其小说也在表层结构上发现了女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女性不同的声音,而在深层结构上却立足于男性叙述视角,难以免“俗”,从而步入了男性中心的权力场中。这显然是受到时代主流倾向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她认识并探求女性存在的角度有关,反映出作家在朝鲜女性主义近代化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主体身份不明显。这既是作家认识的局限,又是时代女性的局限。

萧红与姜敬爱都以柔弱之躯经历了艰辛坎坷而又短暂的一生,把握当时的社会问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度,思索着人的生命价值。她们从生命尊严的沦丧,人性的扭曲以及生命本体的痛苦中展现着女性生命的悲剧,思考着人为什么生,应该怎样活。她们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和人道主义的情怀,在小说中真实地书写了女性的生存苦难与命运悲剧:赤贫、饥饿、疾病和死亡的普遍存在,同时深入探索民族的灵魂,发掘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展示了作为普通人的她们顽强的生命意识。

注释: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2页。

[2]萧红:《生死场》,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第21页,第32页,第38页,第65页。

[3]鲁迅:《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页。

[4]姜敬爱著,江森译:《人间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6页,第5页。

[5]葛浩文:《萧红评传》,哈尔滨:北方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人间四月天 篇3

如果你看过,没有人会忘记。《纵横四海》里他与红姑的探戈,《阿飞正传》里他对镜独舞,《春光乍泄》里他与梁朝伟对舞……他是大明星,却没人能忘记演唱会上他迈着舞步,穿着那双红色的高跟鞋。

关于四月,还总会想起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吾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徐志摩,张国荣就像那个我们不得的爱人。

《人间问题》 篇4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这句话,在新闻里,我从一对孤儿姐弟感受到。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十分辛苦,又让人感动。

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弟弟一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弟弟三岁的时候,妈妈也去世了。弟弟就和他的姐姐相依为命,他们住在叔叔家,但是叔叔家也有4个孩子,姐姐读到初三,就辍学了,外出打工。从弟弟上初一起,姐姐就给弟弟打学费、生活费。从来都不间断,弟弟上大学了,姐姐就从外地回来,租了一间房,给弟弟做饭,在这里照顾弟弟。

现在,弟弟上了大学,姐姐却病倒了,起初只以为是小病,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大病。弟弟,每天利用课间时间熬汤,下午放学,坐两个小时的车,在医院一直都陪着姐姐,凌晨5:00又赶去学校上学。姐姐的要4000元一次,弟弟身上只有500块,没有办法给医药费,村里的张主任知道了,找乡亲们凑钱,给弟弟送去了1.8万元,弟弟终于可以给姐姐买药治病了。

姐姐给弟弟说:“这药一定很贵,我们不治了,还要留钱给你上大学呢。”

“不会,不会,你看这药是白色的,说明一点儿也不贵。”弟弟说,悄悄地瞒着姐姐药的价钱。

因为,一会儿有药,一会儿没药,所以姐姐的病一直不见好转。弟弟想尽了一切办法,为姐姐筹钱,救姐姐......

孤儿姐弟演绎人间真情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这句话,就是孤儿姐弟之间的爱。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日之功。

——题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中国小伙子在法国求学,有一次,他意外发现这个城市的公交系统是无人售票模式,车站也不设检票口,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发现逃票被发现的可能率只有万分之三,他沾沾自喜,为这个发现感到高兴。从那以后,他经常逃票,还为自己找了一个安慰的理由:我是一个穷人嘛,能省一点是一点。四年过去了,他从名牌大学毕业,满心高兴地去应聘,但那些公司开始都是热情有加,可过了几日,便婉言拒绝,一次次的失败,让男孩愤怒极了。一天,他冲进某公司的招聘经理办公室,让经理对他不予录用的做法给一个合理的解释,经理说:我十分看重你,因为我们公司在开发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中国人来协助我们,看了你的资料,我们对你很感兴趣,可以说,这个职位,你当之无愧。男孩不解的问:那为什么不录用我呢?经理说,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逃票被罚的记录,男孩笑着说:这只是一件小事,小事?我们并不这么认为,一个没有信誉的人,我们公司不敢雇用。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欧洲,也不会有公司愿意雇用你。直到这时,男孩如梦初醒,懊恼不已,而最让他一语惊心的便是经理说的最后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上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空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品质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拥有良好的道德习俗,是你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和走向成功的基础。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那便是美德”。如果没有了美德,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心中的空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亦是如此,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回报于你。千金易得,真情难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所有人都为你骄傲,让道德在我们心中永远自由飞翔。

人间真情暖人心

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人间处处有真情,点滴的真情编织成一条条七色彩带温暖着人心。

一个夏天的星期一,早上风和日丽,阳关灿烂。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戴着妈妈刚买的帽子,穿着整洁的校服,背着书包,沿着林间小路上学去。路边的树上小鸟唱着动听的歌儿,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引来成群的蜜蜂,招来各色的蝴蝶,它们翩翩起舞,尽情嬉戏。不一会儿,我到了学校,专心听老师讲课。我觉得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特别生动,我也记得十分牢固。一个上午的时间转眼就要过去。

“轰隆隆,轰隆隆”阵阵雷声把我们惊醒。往窗外望去,这才发现外面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我没有带雨伞,帽子是遮不住雨滴的,爸妈又上班去了,怎么办呢?我的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铃铃铃,下课铃响了,雨点儿像断了线的珠子,密密麻麻地从天上落下来,地面一会儿就湿了,我的心也湿了。部分有带雨伞的同学回家了,没带雨伞的大都被父母接走了,校园里的人越来越少了,人声鼎沸的学校,一眨眼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我焦急地等着等着,期盼奇迹会出现,可是凉风阵阵,只叫我觉得更冷清。

忽然,从我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兆铭,你怎么还没有回家呀?”原来是我们班的优秀生显林,我看见了他便喜出望外地回答:“我没有带雨伞,雨又这么大。”“来,我们一起走。”“可是,我们……”还没有等我说完,显林已经拉着我走在了雨中。显林说:“我们是好同学,说那些干什么。”一路上,我们踩着泥泞的小路,冒着风雨往前走,到了家门口,显林已经湿了大半身子,我这才发现一路上他总把雨伞往我这边移。

长留遗教在人间 篇5

编入这本书的论文是杨贤江同志在五六十年以前写的,最早的一篇写于一九一八年三月,距今已经整整六十五年;最晚的一篇写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距今也有五十七年之久了。六十五年以前,我还不到入学年龄;五十七年以前,我小学刚毕业。当时我没有可能读到杨贤江同志的文章,受到他的教诲。因此,我读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感想就是为自己未能及时受到这位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的教导而深感遗憾。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有幸同贤江同志的夫人姚韵漪同志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而且为了编辑出版贤江同志的遗著《新教育大纲》一书,曾经得到她的指教。因此,我对贤江同志的生平、事业和思想,有过一些粗浅的认识。现在读到这本文选,对著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不愧是我国做青年思想工作的先驱者。

我们不是经常强调要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工作吗?贤江同志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冒着失业、坐牢甚至生命的危险,对青年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着革命的思想教育,希望把青年引上革命的道路。他比我们今天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不知要困难多少倍。他为我们树立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以青年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做青年思想工作的典范。

从贤江同志谈青年修养的论文中,我深深觉得他是一位具备大智大仁大勇的革命教育家。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要把青年引上革命的道路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他往往三言两语,一针见血,剖析了当时青年思想上不健康的东西,指出青年人应当走的光明道路。如在一九二三年七月写的文章《青年的大敌》里,他要求青年:“你要有‘反抗强暴,歼除恶人’的魄力。你要有‘尊重劳动,为平民献身,的精神,你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这些话既能避免空喊革命口号徒遭反动统治者的迫害,又能唤醒青年,收到利用民族文化传统进行革命思想教育的效果。这充分表现出贤江同志的教育机智、他对青年人的热爱和他对革命事业的勇敢献身精神。

贤江同志因为积劳成疾,加上生活条件艰苦,不幸在壮年早逝。现在,他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然而,他当时对青年的谆谆教诲,如指导青年立志为社会谋福利,不要为一己谋私利;指导青年要改造社会先要改造自己;指导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指导青年学会读书、自学成才;指导青年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在现在和将来,仍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他提出“指导全人生”的教育方针,也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德、智、体、群、美五育并进(当时的提法),在今后仍然应当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贤江同志的言论所以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论述青年修养和青年教育问题的。我们读这本书,正是要以他为榜样,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青年的教育问题。

最美人间四月天 篇6

我喜欢这样灿烂明媚的春日, 如歌如画。它的清新娇美, 它的优雅风情, 常常萦绕我心, 挥之不去。每到这时节, 我就会莫名地想起这惊艳的诗句。

放飞思绪, 芳菲醉满心。我喜欢春天嫩绿柔软的时节, 处处阳光明媚、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暖风熏人。这个时节,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美丽的, 都会有芬芳温暖的感觉在心头流淌。走在街头, 沿街的橱窗都抹上了明朗的春色, 女性们换上了时尚的衣裙。漫步郊外, 樱桃红、芭蕉绿、菜花黄, 空气里飘满了植物汁液的清香。

我痴迷于这样的柔光, 醉心于这荡涤人心灵的季节。沐浴在暖暖的春光中, 聆听小鸟的歌唱, 瞬间, 宛如心被什么攫获似的。那蓝得高旷透明的天, 那暖得和煦惬意的风, 那飘得绵密多情的雨, 带着独自的气韵柔情地穿越时空, 晕染了浪漫的心事。

人间正道是民生 篇7

对此俺也有同感, 比如春节单位发放的年终奖, 一汽大众笑傲江湖, 足足发放了相当于27个月的工资, 着实让拿个仨瓜两枣年终奖的人眼馋。也难怪, 大部分国人都是靠工薪生活, 属于中低收入阶层, 他们看着近年来收入差距日益拉开的趋势, 多么希望民生这块金字招牌能给他们带来实惠啊。

工薪最能体现民生, 依仗着工薪享受富足生活, 那就是中产阶层嘛。俺听说, 发达国家中产阶层的人占大多数, 甭管是职场上那些“白领小资”, 还是蓝领的货车司机, 收入差距并不大, 都可以位列中产阶层。在咱这儿, 苦大累的货车司机们就别攀这个高枝了;“白领小资”们姑且就算中产阶层吧, 可不曾想, 近两年来的高房价把他们打回原形, 同样也过起了算计收入支出的穷人生活。还有那本应悠哉游哉的企业退休的大叔大妈, 可怜的一两千元退休金, 若是疾病缠身, 除了吃饭以外那就都给医院做贡献了。唉, 咱这儿人与人之间收入差距咋就那么大呢?看官您瞧, 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达到3.3倍, 而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更是明显, 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 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 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企业员工退休金与公务员退休金相差3倍。

念叨着年终奖, 念叨着不同人的工薪收入, 真是冰火两重天啊。去年, 中国的银行业利润达到一万亿元, “两桶油”、电信业等垄断行业利润也位列前几名。若是他们晒福利, 晒工薪, 还不把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人看傻了。至少可领到超过8万元的年终奖和27个月工资的年终奖金, 足以让中低收入的国人睁着一双饥渴的眼睛在期盼:我们何时才能被垄断企业奢华的年终盛宴“和谐”呢?

其实, 国人对占据垄断地位, 独享国家资源的那些企业早已多有不满, 他们的高收入、高福利, 主要是靠政策庇护而坐收肥利, 绝不是靠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成果累累, 可是改革开放的红利并没能让国人分享, 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已然到了非改革不足以平民怨的时候了。

俺曾听说, 2008年年初, 《工资条例》起草列入有关部门议事日程。据悉, 《工资条例》将是一个高于一般部门文件的法律规定, 对象包括除公务员等特殊群体之外的所有企业, 而不分央企、民企。旨在重点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底层工人欠薪等问题, 同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协商机制等。可时至今日, 孕育了四年之久的《工资条例》就是不肯临盆。四年了, 俺邻家咿呀学语的小孩都能打酱油了, 牵扯多方利益的《工资条例》咋就如此难产, 好让俺掩面叹息呀。

俺以为, 人间正道不是沧桑, 不是改朝换代, 而是民生。民生, 国之本也, 牵涉亿万国人根本利益。其中最能让人感受到实惠的就是工薪的提高, 此事, 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事办实。近些年来, 我国的财税收入每年都以30%的幅度增长, GDP也在高位递增, 但人们的工薪增长却没它跑得快, 再加之CPI居高不下, 这让中低收入的国人怎一个愁字了得!

《大寨在人间》探赏 篇8

大寨, 无论作为一个时代的中国农民可歌可泣的壮举看, 还是从瘟疫过后的疫区及其康复过程看, 作为巨大的历史存在, 都是历史馈赠的不可多得的资源, 都不该被忘却———值得庆幸的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报告文学繁荣的热潮中, 大寨没有被回避和遗漏, 而由张正隆这样一位富有责任感又颇具理性与才情的作家选择了, 而且写得如此感人肺腑。

1984年作者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近了大寨。当时的大寨刚从狂热的岁月中沉静下来。一切刚刚谢幕, 整个历史舞台还未来得及彻底清理。可以想见, 背负了特定的历史包袱的大寨不可能像安徽凤阳的小岗村。一方面, 历史的惯性还在顽强地作用着人们;另一方面, 大寨又毕竟在痛苦的蜕变中一步三回头地掉转着方向。作者对这一切作了近距离的观照和扫描。作品着重叙写的自然是为世人所关注的, 即今天的大寨如何, 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革。从而真实地再现出在时代大潮裹挟下大寨人在痛苦与矛盾中抉择的艰难历程。要描写今天的大寨, 不能不回顾昨天的大寨, 探索几十年大寨的轨迹。于是, “人间———天上———人间”构成了《大寨在人间》历史与现实的深厚内容。

作者如实地描述了解放后大寨是怎样凝聚起炎黄子孙、太行儿女渴望温饱, 追求幸福的愿望, 苦战穷山恶水, 成为“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典型, 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文革期间, 又是怎样在“特殊化”、“绝对化”以及“七斗八斗”中被扭曲变形, 从而成为一个杀气腾腾的样板, 一个推行“左”的路线的典型。于是一个好端端的靠“出大力流大汗”干出来的大寨, 变得面目全非, “朝历史的天平坠落了。”“一个失重的时代造就了一个失重的大寨, 失重的大寨愈发加重了时代的失重。”

作者不仅仅满足于对大寨及学大寨运动的教训做出理性剖析, 更要写出血肉之躯的大寨人的情感、心理、秉性和节操。“足踏在地上的大寨人”一小节, 对贾进才老人的“手”的描写可谓一个精彩的片段。

作者以“立片言而居要” (陆机《文赋》) 的方式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从合作化到‘文化大革命’前, 大寨粮食亩产量翻了两番, 达到五百多斤;‘文化大革命’中, 又把这个数字翻了将近一番, 达到九百多斤”。既然大寨推行了“左”倾路线, 为何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这看似矛盾的命题将读者引入深深的思索中。

作者选取了贾进才老人的手, 开始了浓墨重彩的描绘, 从而作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并不矛盾, 因为有足踏在地上的大寨人……

我肃然起敬, 紧紧握住老人的手。

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呵!

人们通常用铜钱形容老茧的厚度, 用蚕豆比喻茧花的大小, 这两样东西我都见过。可此刻面对这双手若仍用铜钱形容的话, 那掌心的老茧少说也有三枚铜钱厚;蚕豆则根本派不上用场, 因为那整个手掌和手指, 就是一片硬板板的茧子铸成的钢与铁的平原和丘陵!瘦骨嶙嶙, 青筋凸突的手背上, 疤痕迭印, 左手食指、中指与手背连接处的骨节, 各凸起一个乒乓球大的硬包;十个指甲全没了“指甲盖”的含义, 有的变成了粗糙的山岩般的骨疙瘩, 有的像断指戳露出来的一节骨头。老人告诉我那两个硬包是锤子砸的, “砸了好, 好了砸, 聚筋了”;那十个指甲, 原来的都砸掉了, 多的砸掉十几次, 只有右手无名指最幸运, 只被砸掉三次。

二十余年来, 每每在课堂上读到这些文字, 我眼里都会噙满泪水, 学生也无不啧啧慨叹。可以想见, 当年作者握着老人的手或写这段文字时, 心头翻涌着怎样的激情———是的, 大寨取得的成就, 只能归功于这样一双双手。正如作者所赞叹的:

“历史把大寨的真经和中国农民的一切精粹, 都凝聚在这一双双手上。我从这一双双手上, 看到了长城的巍峨、大运河的雄浑、葛洲坝的奇伟、引滦工程的壮阔……”

作者生发想象, 将一尊雕塑矗立在虎头山上, 定格在了历史的天宇:

“铁锤砸在钢钎上的声音, 在我耳畔叮叮当当回响。在这山鸣谷应的响声中, 我看到一位老人顶着北风, 披着霜雪, 坐在茫茫黄土高原的岩石上, 一锤一钎, 就像那位磨铁杵的老人, 坚韧地开凿生活, 执著地追求理想, 饿了, 啃口冻成冰坨的窝头;渴了, 抓把浊黄的积雪;指甲掉了, 捂撮汗湿的泥土……”

的确, 学大寨运动, 作为一种政治运动, 由于历史的扭曲而失重了;但是, 大寨人永远不会失重, 大寨人出的力, 流的汗, 几代大寨人渴望温饱追求幸福的愿望, 永远不会失重。再过几十年或几百年, 在后代人的眼中, 许多激情燃烧的话语和政治化的诠释, 或许失去了原初的意义;但是, 贾进才老人的“手”以及那一幅巍然屹立于虎头山的雕像, 却像《老人与海》、《热爱生命》中的形象, 带着强韧的撼人心魄的力度, 化为一种生命哲学、人类学的具象, 获得永恒的审美意义。

如果我们超越具体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视角, 而站在整个人类的历史生活以及人类探索未来追求进步的艰难卓绝的历程上看, 大寨这出剧目, 无论正剧、悲剧、喜剧的因素各占多少成份, 这一切越来越不那么重要。大寨, 这是一出充满了崇高与壮美的值得我们永远凭吊的气吞山河的史诗, 人类将永远铭记着:当年的大寨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不是一个村庄, 而是一个永恒的符号和象征, 就像科学探索中的每次成功、每次失败都令人尊敬一样。是的, 我们的历史并不完美, 每个人都不完美, 然而, 正是这些并不完美的人, 创造了并不完美, 却也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不值得作家以全部的热情、虔诚和敬畏之心去书写么?历史是庄严的、神圣的, 体认到这一点, 你才有资格进入历史。你会觉得当你全身心融入一段历史, 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一切随心所欲的点评或戏谑都是不负责任的, 你会感受到, 你手中的笔是如此神圣而又沉重。

我认为, 《大寨在人间》的成功得益于下面两点:

其一, 作者深深理解并遵循了“物、意、文”转化率。无论做什么文章, 都存在这一问题:“恒患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陆机《文赋》) 。“物”即客观外物, 客观世界或社会生活;“意”即“构思之意”, 是作者要写作的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文”, 即语言文字及表达形式。就《大寨在人间》而言, 作者首先是带着足够的热诚、理性、责任感和敬畏情怀进入这段历史的, 对环绕“大寨的历史变迁”的一切作了准确而深入的把握。作者面对的, 是一棵盘根错节枝叶繁茂的大树, 要雕塑好这一棵大树并不容易, 仅有勇气是不够的。作者对几代中国农民有着深挚的情感, 对那段历史有着深切的感受, 才会对人、事、境以及观念的、心理的、显性的、隐性的一切做了准确的把握和体察。从而达到了“意”“物”相称, 即, 作者在理性思辨、价值判断及情感把握上, 最大程度地切合客观实际, 达到了近距离反映生活难能可贵的准确度———即便今天, 这一切都还能令人信服, 经得住检验。的确, 好的文章是能够经得住历史淘洗的。

深入采访, 掌握多方面材料固然重要, 但具有理性而中正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 才可能使材料找到合理的位置, 得到合理的阐释。面对复杂多面的大寨, 作者的价值纬度、情感纬度都是多元的、立体式的。或肯定, 或否定, 或深深理解, 获激情讴歌, 或含蓄揶揄, 或严厉警示。可谓“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而思纷” (陆机《文赋》) 。

比如, 当写到文革中大寨在“七斗八斗”中, 变成了“大灾”, 从而“朝历史的地平线坠落”时, 作者旋即切换场景, 推出了以往岁月的镜头:大寨遭灾后, 大寨人把国家救灾的钱和物资统统退了回去。而三年困难时期大寨人抓到邻村偷玉米的人, 他们虽然自己饿得浑身浮肿, 却请那人吃饭, 让那人背上玉米, 把他送到村口—————读到这些, 怎能不叫人热泪盈眶、唏嘘再三呢?“大寨呵, 被扭曲, 被阉割, 被玷污了的一个好端端、活生生的大寨呵!”

在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看来, 生活与世界是全息的, 而语言是拓扑的, 语言不能够确保能准确地把握和表述世界。而就新历史主义观点看, 一切历史阐释都是一种叙述。但是读过《大寨在人间》, 你至少会承认, 作者最大限度地把握了大寨的本真。这首先归因于作者继承了史家的优秀传统, 不隐恶, 不讳饰, 秉笔直书;另一方面, 作者灵活移动着价值坐标, 从而获得了多元、立体的价值视角。同时, 在语言表达上到位率也是极高的, 这就确保了内容获得充分的表现, 从而实现了“文逮意”。

其二, 理性与才情的完美结合。《大寨在人间》无疑获得了哲学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新闻的信实以及文学的诗意和美感。这得益于作者的激情、理性和文采的结合。作者充分利用了报告文学长于抒情议论的优势, 深化了主题, 强化了文章的感染力。或深刻透辟, 或激情澎湃, 或凌厉峻拔, 或挟雷裹电, 或朴实醇厚, 或文采飞扬, 或沉郁, 或叹惋……

请看下面的文字:

眼前仿佛划过一道闪电, 一道历史的闪电, 在那倏然的闪亮消失后, 这山, 这梯田, 这“大寨楼”, 这大柳树……都刷上了一层苦涩、苍凉、蓊郁的色调, 溶进了一首已经逝去的无题的带泪的歌……

我不会绘画, 但我想画一幅油画;我不懂雕塑, 但我想塑一座雕像:《中国农民》———背负苍天, 面朝大地, 赤裸的脚掌踏着茫茫黄土高原嶙峋的山岩, 那山岩般粗糙的臂膀上涌奔着力的波浪, 抡圆的大镐吼着黄河纤夫一样雄浑的号子, 满脸的皱褶里扑满风尘浪沫, 瞳仁中闪亮着一个太阳……

如果说世界上真有神灵的话, 那么, 我说贾进才老人和那些足踏在地上的大寨人的那一双双手就是, 我们这块土地上所有如同他们那样的一双双手都是。我愿向这一双双手致敬!

因为有着坚实的叙事描写作为基础, 这类抒情议论性文字也便没有浮泛轻飘之嫌。情感与理性调配得和谐自然, 令人信服。通篇洋溢着壮美崇高的美学风格。在20余年后的今天, 读到它, 仍觉得一股股热浪冲击着心头。

人间四月天 篇9

“旅”“游”二字在中国出现很早。《文字形义学概论》说,“旅”即旅行,“旅犹侣行,谓结侣而行也”,形象地道出了旅的行为特征和意义。“游”,从水,本是指同水上活动有关的行为。《广雅释诂三》云:“游,戏也。”段玉裁注曰:“又引申为出游、嬉游。”

我国的旅游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春秋战国起,旅游就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民间活动,有的甚至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紧密相连,如孔子周游春秋十四国,庄子行踪飘忽四处以“钓鱼闲处”为乐,竹林七贤寄情于山水,苏轼、欧阳修抒怀于自然……是浪迹天涯的他们,打开了中国旅游史上的新篇章。

这里选的一组散文,和旅游有关,都是现当代散文名家的精品。

余秋雨是一位我们都熟悉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以其深厚的文化性著称。他这次带我们去江南小镇——周庄,那里的水,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而那里的历史人物,更是让作者神思千古。

曾以《风雨下钟山》《山雨欲来》等文学作品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艾煊,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所留下的许多文字却让我们过目难忘,《灵洁九寨沟》就是这样的文字。

北京大学的老教授宗璞先生,虽是学者,但也是写散文的好手。因为她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经历,使得她的散文带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个性,这篇旅游西湖的散文就带有这种烙印,虽然这是在秋天读西湖,但西湖的神韵四季如旧。

对于国际大都市香港,相信大多数的读者都没有去过,但却是深怀向往。那么看看著名作家张炜的《还珠后》吧,这虽然不是一篇以写景取胜的游记,但作者对香港的认知,会让我们收获很多。

人间四月天,让我们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自然合而为一”吧!坐飞机、乘轮船,现代旅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早已梦想成真,不过,在大家纵情于山水之间,观前人之遗迹,品民俗之奇趣之余,可得注意安全。一忌单独出游,特别是出远门旅游的人;二忌无目的的滥游,那样既浪费金钱,又徒费精力;三忌暴食暴饮,注意卫生,旅游途中饱一顿,饥一顿,不利健康;四忌在风景区乱涂乱画,杜绝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必须从我做起……

人间仙境——小南江 篇10

走进小南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吊桥的两边各有两条铁链,上面均匀地铺着木板。尽管很安全,但是对于第一次走吊桥的我,还是心惊胆战的。在爸爸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踏上了吊桥。在吊桥上小心翼翼地走着,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蜗牛在前进,手扶着左摇右晃的铁链,眼睛不敢东张西望,更不敢看下面哗哗流着的水,真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掉下河去。好不容易,我终于走过了吊桥。站在岸边,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在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过了吊桥,来到了小南江的上游。上游的水流特别湍急,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溅起的水花拍打着两岸,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大地好像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赶紧拽住爸爸的衣襟,担心自己一失足掉进滚滚的河水里。这时,爸爸指着远处正在漂流的人,对我说:“孩子,勇敢点,别怕。看那些叔叔阿姨正在享受激流的乐趣呢!”听了爸爸的话,我放松了许多,跟着爸爸的步伐来到了下游。

下游的水流和上游形成鲜明的对比,叮叮咚咚的流水声,犹如一曲美妙的钢琴曲回荡在幽幽的山谷里,使人心旷神怡,沉醉其中。我和爸爸坐在凉亭的椅子上,享受着这份恬静。山上各色的野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鸟儿啾啾地唱着。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夕阳西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小南江。在返回的途中,我和爸爸滔滔不绝地讨论着小南江的美景,并计划着下次再来游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间问题》】相关文章:

人间真情05-13

大学在人间04-08

人间世范文05-15

人间亲情范文05-17

风味人间作文04-21

人间笔记故事05-06

温暖感动人间05-06

真情暖人间06-03

人间真情暖人心05-22

最美人间四月天05-25

上一篇:文化遗产开发下一篇:宽窄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