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防范

2024-05-08

事故防范(精选十篇)

事故防范 篇1

2010年2月19日, 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 杭舟线 (杭州至舟山) 上两辆客车发生了火灾事故。这天中午时分, 一辆杭州至舟山岱山的班车行驶到甬舟高速金塘跨海大桥上, 驾驶员发现车辆发动机尾部开始冒烟, 马上靠边停车, 打开车门, 关闭紧急断气开关, 疏散旅客, 立即报119火警。在旅客协助下, 共使用6只灭火器进行自我施救, 但火势未能及时控制, 最后导致客车整车和大部分行李烧毁。

所谓祸不单行, 就在同一条高速路上, 当日晚上9时许, 一辆舟山至杭州的旅游大巴在杭甬高速萧山境内发生火灾, 客车整车和行李全部烧毁。由于抢救疏散及时无人员死亡, 但有10多名旅客受伤, 全部经济损失达80多万元。

不及时处置火患是主因

上述事故中的第一辆事故客车于2003年4月购置, 已累计行驶达100万km。该车是从发动机仓内起火燃烧, 因在高速公路上未能及时控制扑救, 整车烧尽 (见上图) , 车上凡是易燃物已全部烧毁, 发动机上的铝质附件也已熔化。现场地面留下近百米的油渍。

该车的康明斯发动机为后置式结构, 发动机右边附件有机械式高压泵、熄火电机, 外侧有中冷器和水箱;发动机左边附件有起动机、发电机和涡轮增压器, 外侧有空调机、电瓶和排气管。车型老旧, 发动机仓内没有其它用电设备, 该车的低压进油管和回油管都采用亚太胶管。

整车烧毁后, 车内一片狼籍, 发动机仓内的橡胶件、电线护套和发电机已全部烧毁, 涡轮增压器壳上部、增压器与中冷器之间的连接管和气门室盖等铝制件已熔化。事故车辆停放在金塘服务区停车场, 因为车上铜质电线均被剪盗偷。发动机下部及排气管和空调机清晰无异常。

根据目击者反映, 火灾是在行驶途中从发动机仓内先自燃起火的, 这说明电瓶和轮胎都是整车燃烧后烧毁的, 也可排除车内人员的人为因素原因。车辆在行驶中驾驶员没有感觉发动机动力不足现象, 是车上旅客先发现发动机仓起火的。事故车辆是驾驶员正常操作停车的, 说明在停车前发动机的进油系统正常。地上的油渍是回油管烧破后的柴油或机油渗漏所致。因为电线被盗和整车烧尽, 根据驾驶员的描述, 具体的起火点基本确定是熄火开关工作不正常或电路磨损短路引发。驾驶员发现客车后部冒烟停车后, 先下车察看情况, 再想上车去取灭火器, 但因全车旅客争先逃身, 无法拿到灭火机, 延误了最佳灭火时间, 导致大部分行李烧毁。

而另一辆旅游大巴的事故完全是驾驶员的责任事故, 该车在行驶途中旅客已闻到有柴油味, 很显然是燃料渗漏了。车辆进入高速服务区检查, 因检查站内无人修理, 在没有解除隐患的情况下继续行驶。驾驶员于安全不顾, 存在侥幸心理, 想把车开到杭州后再修, 行驶不多路就酿成了惨祸。

俗话说:火烧全光。火灾猛于虎, 客车火灾事故更令人谈虎色变。据公安消防部门统计资料表明, 汽车火灾事故逐年大幅上升, 客车火灾燃烧迅猛, 蔓延快, 危害大, 极易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事件, 后果不堪设想。防范客车火灾事故已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车辆结构等隐患是帮凶

随着客车使用要求的大大提高, 客车配置越来越多, 空调、缓速器、视频设施、电脑控制系统等层出不穷, 用电设备、负荷越来越大。客车上的易燃材料多, 客车内饰都是棉布织物, 海棉、塑料件和汽车轮胎等都极易燃烧。而客车的整车技术没有轿车那样成熟完美, 我国的客车改装选配又特别多, 线束多, 连接点多, 电线布局及整车设计不尽合理。后置发动机冷却效果相对来说要差一些, 客车高速大负荷运转时, 发动机仓内温度很高, 柴油机供油系统复杂, 易发生渗漏故障, 柴油的自燃点又低。客车自重增加 (12米的客车装备质量超过12000kg) , 高速运行的汽车底盘负荷大大增加, 车轮制动器和轮胎等机械温度随之升高。因客车附件多, 控制系统复杂, 维修检查空间很小, 造成检查维修困难, 导致隐患故障难以及时发现排除。

客车设计缺陷, 线束、油管、排气管、蓄电池布局不合理, 电线、油管与排气管或蓄电池之间没有很好的隔离措施。没有采取总线技术, 线束多而乱。车辆改装选配多, 有的擅自改装, 随意搭接电线, 用电负荷大大增加, 电线超载运行。

重使用、轻维护, 维修制度不落实, 检查、维修不规范。简化维修作业, 留下隐患如导线绝缘层破损、电线老化、接触不良、电器短路、蓄电池不清洁或电源线损坏短路, 或进、回油管漏油。因漏油漏电引发火灾。

大功率发动机工作时排出大量高温废气, 如排气管接口垫、排气歧管接口垫或排气管石棉隔热层损坏, 则高温废气极易引燃周围可燃物。

夏季高温, 客车长时间大负荷运行, 车辆散热困难, 发动机仓和制动器、轮胎等机械温度高, 如果制动器发生咬死故障或轮胎缺气时, 则极易诱发轮胎起火。

上车前安检把关不严, 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如民工乘车时常有携带柴油、煤气瓶、鞭炮等物品, 或携带发胶、打火机、清新剂等物品在太阳光的直射下极易引爆导致火灾。有的司乘人员在车内吸烟, 安全意识淡薄。

驾驶员收车后, 未能仔细检查车辆, 没有关闭所有用电设备和电源总开关, 导致一些用电器继续耗电, 长时间用电发热, 电线温度升高皮层熔化, 易导致电线短路起火。

预防火患驾驶员最重要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全过程的管理, 重抓事前预防、事中控制, 防患于未燃, 警钟常鸣。落实安全责任制, 强化督促检查, 严格考核。确保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 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车辆选型时要选购技术成熟、配置合理的车型。车辆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用电负荷的平衡性和合理性, 采用总线设计。线束与进油、回油管不能捆扎在一起, 线束和油管要避开高温区和摩擦区, 尽可能减少接触点, 用橡皮减振包扎固定。电瓶箱内要整洁, 加装、改装用电设备时一定要计算好用电负荷, 合理取电、布线, 确保绝缘效果, 包扎固定可靠。要有专业人员完成改装作业。千万不能随意乱接电源, 否则不仅会留下火灾隐患, 还可能损坏其它电器设备或控制系统。

中、高档大客车都采取后置发动机, 发动机工作环境较差, 后仓的隔热防火设计要周密, JT/T325—2010《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高级客车后置发动机舱要有自动灭火装置。随车配备大容量灭火器2只、安全锤不少于4只。定期对驾驶员进行防火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 了解掌握汽车的燃烧特性, 提高防火意识, 组织培训旅客逃生自救和实际灭火操作的能力。

车内严禁吸烟, 车内醒目处张贴标语, 温馨提示, 做好旅客的宣传工作。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 严防易燃易爆物品带上车, 利用科技手段强化安检和监控, 做到防患于未燃。加强对安检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

驾驶员要全面掌握各电器设备的功能, 正确使用, 并加强汽车的日常维护, 做好“三检”、保持“四清”、防止“四漏”。做好“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件的坚固情况, 油、电路系统要重点检查防范。保持“四清”:即保持机油、燃油、空气和蓄电池的清洁。防止“四漏”:即防止漏水、漏电、漏油、漏气。要勤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消除隐患。行车途中要经常观察汽车仪表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有无油味、焦味。回场停车时一定要先关闭所有用电设备, 再切断电源总开关。

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是安全运行的首要前提。要认真贯彻执行“定期检查, 强制维护, 视情修理”的维修制度, 强化维修工作职责, 重点是加强修理工的工作责任心, 严格执行维修技术规范要求, 完善客车回场例检, 完善一、二级维护和维修作业的完整性, 重点检查并确保油电路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排气管和车轮制动器等部件工作良好。要定期检查整车线束在车体上的固定状况及绝缘层是否清洁、完好;检查各配电板中的继电器座的导线连接、插座板中的接插件是否良好;检查导线绝缘层有无破裂、缺损或老化现象;检查保险丝是否齐全、完好, 各开关工况是否正常。检查供油系统是否有渗漏或管路损伤现象, 排气管各接口及保温隔热层工作是否良好。蓄电池清洁、连接良好, 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轮制动器工况良好。发动机正常水温在80—90℃, 车轮制动器轴承松紧度适当, 制动无拖滞现象, 轮胎气压正常。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或故障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绝不能让客车带病行驶。

车辆自燃时应急措施要到位

安全是人们对道路旅客运输服务的第一需求,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 创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树立“人的生命权至上”的理念。客车一旦发生火灾, 驾驶员要沉着冷静、勇敢果断地根据不同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如万一发生起火异常情况, 先靠边停好车, 打开车门和应急门, 切断电源, 组织旅客逃生, 并迅速使用随车灭火器, 顺风方向对准着火部位喷射, 不要谎乱, 冷静应对, 如事态严重应及时拨打119求救电话。如无法打开车门, 就用安全锤或其它坚硬器具打破玻璃 (现在客车上用的大都是双层夹胶玻璃比较坚固) 。

小部位起火, 轻微烟雾溢出, 此时驾驶员应马上靠边熄火停车, 取出随车灭火器找准起火点, 迅速进行自救, 喷射冒烟部位。这类火情只要发现及时, 施救得当就可解除。如发动机处有浓烟或火光时, 在还没有施救增援情况下不能盲目打开引擎盖, 否则空气的大量进入反而会加剧火势。因为保持引擎盖关闭状态, 会阻止氧气的补充助燃, 减缓燃烧速度, 有利于扑救。

如是供油系统起火, 则要迅速切断油路, 避免油箱爆炸, 且不能用水来灭火, 只能用灭火器或沙土及其它覆盖物覆盖使其熄灭。

行车途中如发觉有油味或焦烟味等异常情况, 应立即停车检查, 排除故障后方可再继续行驶。

客车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比较突然, 燃烧速度较快, 人们遇火警时会惊慌失措, 所以驾驶员一定要冷静、机智、利索。不仅要快速反应组织抢救, 还要及时做好交通事故的防范, 如在公路上发生火灾, 则要在后面设置警告标志 (高速公路上必须在距车辆150米外设置) , 以防引发交通事故。严重的交通事故极可能引发火灾, 要及时疏散、抢救旅客, 以防不测。如火灾发生在停车场内, 则要迅速撤离周围车辆, 控制事态的扩大, 降低财产损失。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篇2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病人要有高度责任心,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

苟。

二、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做好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物、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三、严格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班,做到交的准,接的明。各班医嘱应及时核对,并签

名。每周大对医嘱一次。

四、抢救车内的药品及抢救器械应定点、定量放置,并保证性能完好。在抢救病人时,护

士长应合理安排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性,做到忙而不乱。

五、护士长要善于观察护理人员各种不稳定情绪,并做好其思想工作,勿使情绪波动带到

工作中去,影响工作。

六、对新调入的同志、实习学生、进修人员,要热情对待,专人带领、使其尽快熟悉工作。

七、对危重昏迷及学龄前儿童病人应加强安全措施,及时加床挡以防坠床。对不治之症及

精神病患者,加强心理治疗,去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以免发生意外。对长期卧床病人,应按时翻身,以免发生褥疮。

八、使用氧气时注意三防,应放火、防油、防震。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应严格登记差错事故。责任者要及时登记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写

出书面检查。护士长定期组织分析讨论会,提高认识,吸取教训,以利改进工作。

二、发生差错事故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报护理

部,重大差错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和科主任,其责任者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三、发生差错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四、发生差错事故的有关记录、化验及药品、器械等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五、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发现后视情节轻重从严处

理。

六、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本人参加意

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帮助教育之目的。

七、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预防褥疮措施

一、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改变体位,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

二、每次翻身要记录时间、皮肤受压情况等,受压部位可垫气圈、棉圈、棉垫、海绵垫等。躁动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险者,可用透明贴、膜予以局部保护。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三、避免局部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无渣屑,对于大小便失禁者,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出汗、伤口分泌多的病人,尤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

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危重、体弱、及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

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05-01

护理差错事故属于护理工作的缺陷之一,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主要因素,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安危的大事。因此防范医疗事故加强责任心,是医护人员共同责任。

1 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

1.1 是护理部未定期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1.2 是护士长把关不严。

1.3 护士长责任心不強,业务水平不高。查对执行不到位。

2 防范措施

针对发生原因结合我院实际采取的措施是:

2.1 护理部制定管理目标,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并奖优罚。

2.2 各科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当时人登记发生差错的经过、原因后果、并上报护理部、护士长定期组织讨论、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护理部及时参加科室讨论。

2.3 根据差错的性质,做出相应的惩罚,与晋升、晋级挂钩、在护士长例会通报、提出防范措施。

2.4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每月安排讲座两次、树立对技术和钻研业务的责任感。

2.5 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2.6 狠抓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的训练与考核,树立良好的作风。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及业务水平。

3 护士长严把关

3.1 把好护理人员的思想情绪关,新护士的入科关。

3.2 把好治疗室、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关。对药品器械做到四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定点摆放、定量按期消毒、更换补充)。四分开(内服与外用药分开、静滴与外用液体分开、静脉与肌肉注射液分开、药盒内外药品的计量一致、标签醒目)。支持完整的消毒隔离制度,急救药品完好率10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3.3 把好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的护理关,及时发现病情,不失抢救时机,预防并发症。

3.4 把好病人思想情绪关,做好心理护理,以防并发症发生。

3.5 把好正确执行医嘱关,做到每班查对,每人查对,护士长每天总查对。

3.6 把好护理交接班关,做到工作不完成不交接,重病护理不周不交接,药品器械不全不交接,工作环境不洁不交接,工作人员着装不整不交接。

3.7 护士必须做到一爱、二严、三及时、四问、五想、六实:

3.7.1 “爱”热爱护理专业,刻苦钻研业务,忠于职守严于慎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3.7.2 “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7.3 “及时”观察及病情报告及时,执行医嘱及抢救及时,各项护理及配合检查及时。

3.7.4 “问”工作中有疑必问,绝不含糊,不清楚必问,不懂必问,不会必问。

3.7.5 “想”想一想病人的病情,想一想操作规程,想一想差错产生的原因,想一想药物核对是否正确,想一想医嘱执行是否正确。

3.7.6 “实”出现差错时实事求是,护理文件书写客观、准确、及时实际,各项工作踏踏实实,上报各项工作符合实际,健康宣教实际到位,观察病情结合实际。

康复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 篇4

深入了解康复护理规律的同时, 全面认识产生差错的潜在问题, 对有效预防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医德教育, 提高护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防止差错事故的根本

护理工作千头万绪, 护士工作内涵的随意性也很大, 工作细节繁多, 责任心强, 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 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预见性, 操作的正确性, 都要靠护士的道德信念和素质的提高及强烈的责任感来完成。只有对护士进行良好的自身修养, 医德医风教育, 才能不断提高护士本身素质, 从而杜绝差错事故。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医疗安全的基础

建立健全各种物品, 器械的管理制度, 做到专人管理, 定点存放, 随时检查都能保证物品、器械的完好, 是保证医疗, 特别是应急医疗的物质基础;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做好详细记录, 如对重病人进行特殊治疗时, 要做到详细交接班, 处理前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坚持各班自查, 每周2次大查对制度, 认真查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遵守合理的规章制度, 可以有效的防止差错。

3 狠抓专科训练, 建立质量保证机制

康复科护士不仅应熟练地掌握基础操作, 还必须具备外科、内科、中医科、儿科等综合性护理技术, 并具备紧急状态下反应敏锐, 操作熟练, 动作迅速的应急能力, 才能适应专科要求。相反, 基础理论知识贫乏, 技术水平低, 导致专科性差错明显增多。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专科业务训练, 参加各种学习班, 听专家讲课, 结合康复科新技术项目的开发, 结合康复科多发病、常见病的救治, 以及本科季节特点等严格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程序, 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要求这些标准符合具体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根据其年龄, 职称进行严格管理, 对低年资的护士要加强技术指导, 加强基本训练, 专科训练, 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检查和指导, 结合差错事故苗头及防范开展护理教学查房, 写护理科技文章, 使护士不仅了解其工作内容并且理解护理措施的理论依据。

4 抓好安全分析制度, 防止事故差错苗头, 保证医疗安全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 查找不安全因素及事故苗头, 改变那种忽略不安全苗头的现象, 对未遂现象苗头的危险信息, 应积极采取对策, 注意抓好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

4.1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个别现象。

4.2 新入院病人, 病情突然变化的老年患者。

4.3 工作人员少病人多, 工作忙乱时。

4.4 年轻护士单独值班时。

4.5 节假日、休息, 尤其是周末时。具体防范是:

4.5.1 强调严格岗位制, 加强节假日值班时检查。

4.5.2 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

4.5.3 开展质量评比活动, 建立每周一次安全日讲评制度, 及时

表扬医疗安全个人, 纠正和批评不安全苗头, 树立“质量”是科室的一条主线。

5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防范

认识护理文件的重要法律作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防范及处理医疗事故的义务, 如实记录, 不得伪造, 遇到有病人拒绝治疗及护理时, 护士应耐心解释説服, 若解释不通应及时告诉医生记录在病历上。并要求病人签字, 对不请假擅自离院而耽误治疗或影响病情观察者, 也要及时记录以免发生意外。

6 搞好医护患关系, 是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

新型的医护患关系的建立, 使患者有一个安全感, 信任感, 使护士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疾病, 更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以及对治疗护理的要求。要经常主动的艺术的征求病人的意见, 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 把增强医护患关系作为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紧抓不放。

7 有章必行, 是防范差错事故, 护理缺陷的关键

建立严格差错事故记录制度, 发现问题, 及时登记, 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作出系统处理, 使护士懂得“工作认真, 管理要严格”, 有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生存活动的环境及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一方面导致人类的“疾病谱”随之变化, 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单纯的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这种变化, 以器械疗人, 以人疗人的气功、推拿按摩、针灸、穴位治疗、拔罐、熏洗、刮痧、热熨等无毒、绿色、实用的医疗护理将是全方位的、多类型的、因人而异的、高质量的, 已受到世人的青睐, 然而, 做好康复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 增强法律意识, 安全意识, 也是多种疾病的治疗及康复的基础。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差错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康复医学科多年来临床病例实践结果, 分析, 总结。结果多年来从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结论康复护理的过程要注意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因素, 医护患关系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环节。经实践认为加强管理, 有章可循, 提高业务水平此方法是预防差错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康复护理,差错,防范

参考文献

[1]杨百放.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教育[J].当代护士杂志, 1997:1:16~17.

[2]张玲, 刘圣芳, 张长美, 等.重视护理文件潜在的法律问题, 防范护理纠纷[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 5:123~124.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篇5

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同时大大增加项目部的生产成本,影响公司社会声誉,故制定有效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不仅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抓好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最好的降本增效措施。结合8.15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刘总的讲话精神,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锡铁山项目部制定如下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组织管理

以项目部经理为中心,各主管经理为主要领导,各部室负责人、工区长全面监管,各部室成员、工区管理人员全面落实。从上而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安全生产为目标,紧密配合协作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管理人员加大考核力度。

2、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通过每天现场专职安全员、各部室管理人员安全监督检查、点检以及每周三的安全大检查、专项点检,特别是对作业面顶板管理、高空作业、采场的安全设施、采空区的排查及封堵、斜坡道的车辆运输、独头巷道的通风管理、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竖井提运等重点生产环节保证重点监控。对查处的隐患责令现场整改,现场不能整改的立即下发五定表,安全环保质量室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跟踪落实整改,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3、认真抓好新员工和各项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认真做好新入厂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现场培训、特种作业培训、专业培训、违章培训,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视频、理论联系实践的多种方式,纠正员工的习惯性违章,避免习惯性违章的发生,结合公司2016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作为安全警示,吸取事故教训开展教育培训,做到每班班前、班后会指定专人讲解学习,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4、安全环保质量室认真开展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

落实每周的安全活动,做好阶段性总结,查找安全管理漏洞,找出各中段施工作业的重点,使所有安全员相互交流,做到严要求、严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违章人员的考核力度,认真落实好每月三违人员的培训学习并组织考试活动,针对各岗位的违章行为,分析违章作业发生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员工对岗位危险源辨识能力,增强员工安全防范能力。

5、推进班组建设,细化管理

班组是项目部生产的基本单位,是项目部各生产系统的细胞,只有各班组做到了安全生产,项目部整体才能做到安全生产。加强班组日常管理,要求规范填写班组建设各类台账,把握班组安全生产动态信息,履行班组长、兼职安全员责任,提高班组成员之间的互保联保意识;班组之间执行月度评比奖惩结合制度,激励落后班组向先进班组学习,鼓励先进班组做的更好。

6、持续推进现场安全点检确认工作

对班组安全点检、设备和技术各专业口的安全点检、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点检及管理层领导的安全点检等各项安全点检工作,尽量突出重点达到精准化,在方法和制度上要有所创新,以便取得实效,达到进一步排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目的。

7、开展专项整治,严抓现场管理,很反“三违”

紧盯易发事故的关键岗位,落实作业面安全确认和班组互保联保制度,防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强制推行LED照明灯、液压木支柱、反光警示牌、撬棍、锚索机等物件的使用,进一步改善作业条件和施工环境,从而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

8、强化安全工作的系统管理

充分发挥安全系统联手生产技术系统、设备系统、行政后勤系统的联合安保作用,加强通风、供电、特殊工程施工、提升运输、车辆运输、生活后勤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管控。

9、把握规律创新突破

抓好重点区域和要害岗位的安全监控工作,并充分利用员工班前会的时间,强调、布置、贯彻、落实各项重点工作。

10、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

结合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进,进一步提升班组安全建设能力,实现项目部安全生产健康持续有效地发展,确保项目部2016年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锡铁山项目部

从技术支撑上提高防范事故能力 篇6

安全生产事故有其偶然性、突发性等特点,造成事故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这种认识给安全生产带来普遍的精神压力,各级、各部门一边抓工作,一边还要提心吊胆,担心冷不防会冒出个什么事故来。然而,事故真的就防不胜防吗?其实,事在人为,关键看你是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范事故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2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上强调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也是事故易发期,与先进国家相比关键是技术支撑差距很大。安全生产工作的状况和水平,从来都是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技术支撑,是防止人为差错的好办法。如蓄电池正负极很容易接错,要避免发生这样的差错,我们通常强调责任心,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人的责任心再强,也有一念之差。于是,有人想了一个妙招,把电瓶正负极的插头做成不同的规格,正负极接反了就插不进去。一个小小的技术窍门,从根本上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片面强调责任心,而忽视了技术保障;片面强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忽视了责任心与硬件相统一能做到万无一失;片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忽视了治标更须治本。因此,我们不能借口事故“必然发生”,过分强调预防事故的难度,而是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多多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本质安全”程度,从技术支撑上防患于未然。

防范变电运行人为事故的措施 篇7

笔者认为:防范变电运行人为责任事故,一要靠思想教育到位,提高人员的思想素质;二要靠规程制度、责任制的有效落实;三要靠技术管理与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1 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1)人是安全管理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使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让员工树立起忧患意识,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

(2)教育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三严”作风,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

(3)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安全学习活动,学习上级文件、事故通报,开展安全知识问答、竞赛,观看安全图片、录像,并在员工中开展讨论。部门领导积极参加各变电站的安全学习活动,与员工们一起分析、研究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分析本企业及系统内历年来的事故案例等,使员工懂得本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自觉从思想上重视每一项工作,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日后做好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 落实规程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1)运行工作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做到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许可、交接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设备的巡视检查到位,危险点的预控分析到位等,从而有效地预防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

(2)操作时严把“四关”:操作前接受调度命令、认真核对图板开好操作票,了解操作目的,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操作时严格履行监护、复诵核对制;在设备工作时,严格履行工作票的许可、终结制度,特别在工作票的终结时,一定要做好设备的状态验收;在布置安全措施时严格按照工作票的要求,切不可马虎大意,草草了事。

(3)在交接班时认真按交接班流程要求做,特别是交接变动过的设备状态。

3 搞好技术管理与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安全运行

(1)运行技术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技术措施,首先是在防止误操作装置上加大投入,对微机五防装置进行改造、更换,并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对五防装置进行维护,确保微机防误闭锁装置时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其次是及时修订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使其与现场保持一致,保证做到现场设备改到哪里,现场“运行规程”和“典型操作票”的修订就做到哪里。

线下建房触电事故法律风险防范 篇8

47岁的靳某是家里的顶梁柱, 上有83岁的老母亲, 下有7岁的女儿。靳某的死亡对这个家庭来说, 不啻于灭顶之灾。

2011年8月19日, 靳某的家人向某县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该县供电公司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抚养费等共计21万元。后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某县供电公司赔偿靳某家人15万元。

近年来, 高压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违法建房行为, 已成为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最主要诱因。对供电企业而言, 由此产生的诉讼案件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困扰。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全面加强内控管理工作, 是供电企业防范此类法律风险的必经之路。

1 触电人身伤亡事故中供电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线下建房诱发的触电人身伤亡事故中, 供电企业主要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1) 不作为的法律风险。对于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建房的违法行为,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四条第2款规定:“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 应采取适当措施, 予以制止。”这就是供电企业的作为义务来源, 如供电企业对违法建房行为置之不理, 就存在不作为的过错, 即使因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免除了产权人的无过错责任, 也难免承担适度的过错责任而形成法律风险。

(2) 许可违法建房临时用电的法律风险。一般来说, 因建房施工机械需用三相低压电源, 建房人会向供电企业提出临时用电申请, 供电企业在现场勘查后, 发现属于高压线下违法建房的, 应明确拒绝其用电申请。如果许可其接电用于违法建房, 许可行为即表明供电企业认同了违法建房行为, 显然没尽到法定的“采取适当措施, 予以制止”义务, 在此情况下, 一旦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供电企业必会陷入法律风险的泥潭。

2013年1月1日, 《河南省供用电条例》正式施行, 其条款规定供电企业不得向高压线路保护区内的违法建房供电, 否则更是直接违法, 需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3) 安全措施和警示标志缺失的法律风险。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后, 承担高度危险责任的主体从“产权人”变更为“经营者”。“经营者”并非唯一、排他的概念, 按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编著的《侵权责任法解读》第366页的解释:“如果是高压输电线路造成损害的, 责任主体就是输电企业, 在我国主要是电网公司。”可见, 相对之前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侵权责任法》明显加重了供电企业的责任。

在此情况下, 如不妥善利用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 供电企业必然面临极大的法律风险。《侵权责任法》规定的高压人身触电事故的免责事由有4种:一是受害人故意;二是不可抗力;三是过失相抵;四是已经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示义务。4种免责事由中, 前3种供电企业都无能为力, 只有第4种可提前防范。

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示义务, 要求高压线路和设备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规定, 不存在安全隐患, 并且悬挂警示标志, 符合这些条件, 即可成立法定免责事由。相反, 如果高压线路存在安全隐患或缺失警示标志, 一旦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必然会给供电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2 触电人身伤亡事故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为防范因违法线下建房诱发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法律风险, 建议供电企业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线路巡视, 及时发现隐患。供电企业应认真落实线路巡视工作, 切实做好线路的定期巡视、监察性巡视和故障性巡视工作, 并保存好线路巡视记录。对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违法建房现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因房屋建设的施工周期较长, 期间, 如供电企业没有按规定巡视线路, 没能发现线下违法建房行为, 自然无法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 一旦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在所难免。

(2) 依法采取适当措施, 制止违法建房行为。供电企业对于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构筑物的违法行为, 应当采取两项措施:首先, 对建设者送达“安全隐患及违法情况告知书”。1996年《电力法》施行后, 供电企业已完全剥离了行政管理职能, 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普通企业法人, 供电企业和违法建设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 对违法建筑行为无任何法定强制手段可以运用。但是, 针对违法建设者对电力危险认识不足、对违法事实认识不清, 供电企业可以书面形式告知建设者其行为的电力安全隐患和违法事实, 促请建设者停止违法行为, 及时拆除违法建筑以消除安全隐患。其次, 如违法建设者拒绝停工和拆除建议, 或一味拖延, 供电企业还应向当地人民政府送达“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申请书”。《电力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植物、堆放物品, 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 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强制拆除、砍伐或者清除。”《河南省供用电条例》进一步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负责责令违法建房人改正, 拒不改正的, 处以罚款并依法强制拆除。法律授权城乡规划建设部门以责令强制拆除、清除的权力, 为防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因不了解情况以致未履行职责, 供电企业就应向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反映违法建设的具体情况, 申请城乡规划建设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另外, 在送达“告知书”和“申请书”时, 供电企业应要求接收人签字确认, 以证明供电企业采取措施的客观存在, 如接收人拒绝签收, 供电企业可向公证机关申请进行现场送达公证。

供电企业在送达了“告知书”和“申请书”后, 如建设者主动拆除了违法建筑, 或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实施了强制拆除, 则触电人身损害事故的危险源消失, 对应法律风险自然不存在。如城乡规划建设部门未履行法定职责, 在违法建筑施工或存续期间, 不幸发生人身触电伤害事故, 则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建设者违法行为形成危险源;二是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行政不作为致危险源存续。而供电企业一凭最高院的司法解释, 免除了产权人的无过错责任;二借“适当措施”的采取, 规避了过错责任的承担, 防范了不作为的法律风险。

(3) 消除安全隐患, 加装警示标志。一般来说, 线路或设备投运前都要经过验收, 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规定, 在线路运行过程中, 供电企业应切实加强巡视和消缺工作, 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实际情况表明, 许多架空高压电力线路杆塔尤其是10千伏配电线路的杆塔没有悬挂警示标志, 虽然相关电力技术规程并未强制要求全部杆塔装设警示标志, 但为防范法律风险, 建议供电企业严格按照《河南省供用电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 在4类法定的地点, 加装“高压危险”的警示标志。

变电运行事故的处理与防范 篇9

1 事故的常见类型及技术处理措施

1.1 变压器油枕油位异常

电力工作人员在值班和巡视中, 如果发现变压器中油枕内的油位过低而导致无法清楚观察到具体情况时, 应当在第一时间对油枕进行适当的油量补充, 直到达到常规标准为止。在光线较好的条件下,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油枕油位;而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 则无法看清楚。因此, 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 不能轻率地采取行动, 而是要进一步地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油枕油位确实是在下降时, 工作人员就要及时查找出油枕油位下降的具体原因。在查找原因时, 尤其要注意观察水面是否存在油花, 如果存在, 那么表明变压器油枕中渗入了水。这时, 就要在第一时间检查和维修, 从而保证变压器绝缘体的性能, 防止短路或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1.2 变压器发生火情

当变压器发生火情时, 应当第一时间中断变压器与各断路器之间的联系, 并及时关闭电源。变压器发生火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变电运行事故, 因此, 电力工作人员要在做好应急处理后, 及时将情况如实地向上级电力主管部门汇报。与此同时, 应当随时观察变压器是否出现了新的异常特征。在观察中, 如果发现发生火情的地方位于变压器顶盖, 且火情是因油溢出而引起的, 就要及时打开变压器下端的阀门进行放油工作, 从而达到降低油位、切断火情可燃物来源的目的。经过以上一系列操作后, 如果火情仍未得到控制, 就应当采取下一步的扑救措施。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火情是由燃烧油而产生的, 因此必须先用黄砂扑盖, 再使用灭火器灭火。

1.3 定时限过流保护动作引起的跳闸事故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跳闸是因定时限过流保护动作引起的, 那么首先要将事故影响恢复到原有状态, 然后再证实跳闸是否为越级处理造成。如果是, 则只需重新接入和启动变压器即可。假如不能在第一时间确定事故是由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断路器引起的, 那么就要及时中断变压器与所有接入断路器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 还要查看变压器其他侧母线、变压器本身是否存在异常的运行特征及情况。如果在采取了以上措施后还是无法准确地查找出事故的原因, 这时就要先将变压器空载运行, 并一条一条地试运各个线路, 直到找出问题所在为止。

2 变电运行事故的防范

2.1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需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变电运行中, 变电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 并且当事故出现时也会陆续出现很多异常的工作状态, 比如开关拒动、直流消失、电源消失和保护拒动等情况。当发生这些情况时, 就要求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 良好的事故应变、处理能力, 能够有效避免在处理中发生误判、误操作的情况, 进而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

在没有判断清楚情况时就进行盲目的操作和供电, 将会对变电运行系统造成再一次的冲击。错误的操作会延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 甚至给之后的事故检查和维修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 应当着力培养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应当根据变电运行中的实际经验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采取“个人主动提高为主, 单位组织培训为辅”的方式, 将培训人员分批次、分层次,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此外, 还要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学会总结、善于总结, 加强对经验的总结、教训的吸取, 促进个人职业素质的提高。

2.2 熟练掌握规章制度, 正确处理事故

通常情况下, 变电运行人员在处理事故时都是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事故处理程序进行, 比如变电运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此外, 还要及时将事故情况如实地上报上级部门。由此可见, 拥有一套正确、完整、可操作性强的现场运行规程及事故处理预案是高效处理事故的重要指导。而现场运行规程及事故处理预案应当按照正常情况下或特殊运行方式下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制订, 当然还要根据以往总结的经验、吸取的教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确保规程及预案的制订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起到指导的作用。当规程及预案制定完成后, 就要及时定期地组织员工进行学习, 确保员工熟悉规程和预案中的各类事故处理原则、流程、方式等, 从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3 突出设备巡视, 掌握设备运行规律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是围绕变电设备的巡视和维护来展开的, 具体为: (1) 工作人员应当养成注重巡视工作的良好工作作风, 善于发现设备运行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 (2) 巡视工作要根据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和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 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 提高巡视工作的质量。 (3) 巡视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确保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做到全面、充分的了解, 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应当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通知专业的检修人员前来维修, 从而避免造成重大的变电事故。

2.4 展危险分析, 及时做好预控准备

大量的实践证明, 开展危险分析——对设备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做好预控是切实可行的。该工作利用反向思维的方式, 有效地将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划分出来, 提前做好预控准备, 给工作人员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同时还有利于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及时避免违章操作等情况的发生。

3 结束语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工作, 因此, 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 如何做好变电运行事故的处理与防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应当切实做好“防重于治”“重点分明”。

参考文献

[1]常张菊.浅析变电运行事故的处理与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4) :141.

10KV线路事故防范研究 篇10

一、10KV线路常见事故

1)雷击事故。在10KV线路当中,雷击事故是发生几率较高、危害甚大的一类事故。出现雷击事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说来有以下几点。首先,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没有做到位,导致在遭遇雷电天气的时候容易受到雷击。其次,10KV线路周围存在不安全因素,如广告牌、大型导电体等,这些不安全因素若是和线路形成连接,容易导致线路受到雷击牵连。最后,一些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导致的线路破损、老化,线路防雷性能下降而又没有及时处理,导致雷击风险增大。2)外部破坏。外部破坏是10KV线路中另一类较为常见的事故,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比较多,具体说来有三个。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线路破坏,在某些地区,因为线路架设的问题,使得某些人员对其产生了不满,因此出现了破坏线路的行为。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线路破坏。10KV线路在架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穿越林地区域,在遭遇大风天气时,树木折断可能导致线路被压断。不仅如此,在林地还存在不少鸟类,这些鸟类也可能对线路造成破坏。三是天气因素造成的线路破坏。在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如高温、霜冻、雨雪等,会对10KV线路造成较大的冲击,可能导致外部破坏。3)设备本体事故。设备本体事故对于10KV线路而言也是一直存在的事故问题,比如,接地、杆塔基础等隐蔽工程在施工环节没有做好质量把关,在线路进行运行时出现事故风险。再比如,线路规划设计不合理,单纯为了简化线路而增加了穿越林地、靠近河道、低挂等,导致容易出现事故。另外,在设备选型、基础设计上都存在不足,事故发生概率较大。4)线路舞动。在10KV线路的架设中,会留有一定冗余,而这冗余的存在,使得线路存在舞动的问题。不论是大风天气还是地面震动,造成的线路舞动可能使得导线发生碰撞。造成线路舞动的原因不仅仅是架设留有冗余,横担间距不合理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因素。此外,杆塔螺栓松动也是这一问题可能的诱发原因。所以,必须加强对线路舞动的防范,减少问题出现。

二、10KV线路常见事故的防范措施

1)防范雷击。防范雷击是10KV线路的主要工作,首先需要提升线路自身的绝缘水平,尤其是容易遭受雷击的部分需要大幅提升绝缘性能。这可以通过局部加厚的方式设置绝缘层,使得局部绝缘强度有效升高。其次,需要安装避雷器防护线路遭受雷击。在避雷器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免维护的氧化锌避雷器。在雷击比较密集的区域,可以通过线路两侧同时加装避雷器的方法强化其防雷击性能。最后,可以依据线路的保护形式,设置过电压保护器,对保护间隙适当调整,由此实现冲击电压的释放,在遭遇雷击时有效释放雷电电流,对线路形成可靠的保护。2)防范外部破坏。外部破坏的因素众多,相应的防范措施也需要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天气因素这几个方面出发进行构建。首先,对人为因素而言,则需要做好线路周边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其对10KV线路的错误认知。同时需要线路管理人员加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破坏线路的行为,并予以严厉打击,对其他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其次,对于自然因素而言,需要在进行线路规划设计的时候尽量协调安全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优先保证线路安全。同时,需要对线路中存在自然隐患的区域加强重点巡查,甚至可以通过外部手段对这些威胁因素进行排除。比如可以将威胁到线路安全的树木移除、对周边存在安全威胁的导电体进行加固等等。最后,对于天气因素而言,在遭遇高温、霜冻以及雨雪等情况时,需要加强线路巡查力度,不仅要安排更多的专业人员展开线路巡查,还需要增加巡查频率,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3)防范本体事故。本体事故一旦发生,对10KV线路造成的影响必然很大。因此,需要切实防范这类事故的出现。首先,在进行接地、杆塔基础等隐蔽性工程施工时,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能够按照设计方案合理施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其次,在线路规划设计上,需要加强对线路穿越环境的调查考量,提前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在设计上作出变更。若是不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则需提前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排除。最后,在设备选型、基础设计上都需加强对可能出现的事故的考量,提前对其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在10KV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大问题。4)防范线路舞动。针对线路舞动的问题,首先需要设置间隔棒,避免导线出现碰撞的问题,这需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安装。其次,线路舞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空气流动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抑制线路附近空气流动实现线路舞动的防范。空气动力稳定器可以对周边气流进行干扰,降低其流动性,加强稳定性。将空气动力稳定器设置在容易出现舞动的线路段,可以对线路舞动形成有效的抑制。再次,可以将上下横担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大,保证线路之间存在可靠的安全距离,即使发生舞动也不会产生碰撞。上述都是一些舞动前的防范措施,而在线路出现严重的舞动之后,需要对杆塔进行重点检查,查看导线是否出现磨损、杆塔螺栓是否松动、紧固件是否牢靠等。通过事后检查,对线路舞动进行专项防范,可以有效降低该事故的发生几率和威胁。

三、结语

10KV线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事故问题,像雷击、舞动、破坏等,不仅会导致线路受到安全威胁,也会降低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对应的防范措施,减少雷击、舞动、外部破坏对线路造成的影响,保障线路安全。

参考文献

[1]卢洁华.10k V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v.19;No.22610:54+56.

[2]李刚.浅析10k V供电线路常发事故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01:125.

[3]陈少辉.10k V架空线路事故及防范措施[J].硅谷,2013,v.6;No.12808:45-46.

上一篇:农田灌溉的问题下一篇: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