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的问题

2024-05-08

农田灌溉的问题(精选十篇)

农田灌溉的问题 篇1

1 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

我国的很多农田工程都是在很久以前建设的, 在当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但是, 由于当时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不成熟的, 使得很多的建设项目存在着不先进的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渠道体系不合理的情况, 很多的渠道在长期使用以后出现了塌陷和渗透, 因此, 导致水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渠道的使用效率下降使得整个渠道系统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因此, 要对渠道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规范, 同时, 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在干旱的季节不能更好的保证水资源是非常充沛的, 这样导致了很多的农田在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出现了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 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限制作用。

2 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问题

2.1 渠系配套不完善、防渗衬砌率低

由于我国的幅员面积非常大, 因此, 很多的地方在开展农业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在一些丘陵地区或者是山区, 这样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也要在丘陵地区或者是山区进行修建。同时, 很多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是相对于比较落后的, 因此,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投入的资金也是比较少的, 这样就使得很多的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施工环境, 同时在资金方面也相对比较少, 在整个工程结束以后并没有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非常常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很多的渠道在内衬建设方面非常简单, 很多是没有内衬建筑的, 很多是用土体来作为内衬, 这样在长期使用以后经常会出现渠道塌陷的情况, 同时, 也会导致渠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导致整个项目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2.2 灌溉方式落后

在很多的农业生产地区, 在进行灌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这样对水源的分配和节水效果都不明显。在灌溉技术方面没有得到提高, 也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在很对的地区还在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这样在上游会有很多的水资源进入到土中, 但是, 在下游就会出现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这样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2.3 管护经费严重不足

近年来, 为了更好的保证农业的发展, 国家的相关部门对水利建筑项目的投资在不断增加, 同时, 也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 在很多的地区, 水利工程都是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区, 这样就给管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也是相对较差的, 因此, 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随着国家管制要求的不断提高, 管理力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样就使得管理控制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资金投入相对较小, 在管理控制方面的经费就非常有限, 同时, 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线路方面非常长, 要经过很多的偏远地区, 这样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成本方面也是在一直进行更改。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以后也出现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况, 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过程中, 水资源的使用量非常大, 但是, 在灌溉收费方面却相对较低, 在一些情况下是比成本还低的价格, 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民的利益, 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对导致管制成本低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解决。

2.4 农民本身对水利建设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 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 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农民在种植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了很多的青壮年都到外地去寻找工作计划, 政府想要建设水利工程在人力征集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 粮食的价格上涨, 但是, 很多的农村人员认为在家务农还是不如出去工作, 这也是导致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田灌溉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是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充分开发农田水利资金的来源渠道。二是水利投入资金不仅要在总的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 还要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 要改变现有的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比例,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 在提高水利建设总资金在国家投资中的比重的同时, 严格对政府专项水利资金的使用, 完善与水利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 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 扩大收入。三是加大金融政策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信贷优惠政策, 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贷款业务, 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方针, 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 弥补实际需求中资金不足的状况。

3.2 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

主要是中央政府部门加大对水利专项资金的补助力度, 地方政府部门同样要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 从而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水利建设的队伍当中。这样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由政府承担, 农民的加入是基于自愿原则。政府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树立对种粮的信心, 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 加大对一事一议的奖励力度, 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3.3 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田水利设备的建筑, 能够处理现存水利设备的老化、损坏问题, 替换老旧设备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要有计划的进行农田水利建筑, 重要的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要先建筑。增加对重点灾害区的整治, 创建合理有效的浇灌系统, 争取做到在干旱以及洪涝季节能够得到丰收的标准。

3.4 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

有效浇灌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 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 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 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浇灌区。

3.5 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

节水浇灌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 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筑以及节水浇灌项目的建筑综合在一起, 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 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 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 建筑节水浇灌示范基地, 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国家的利润收入。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新形势下, 要对水利设备建筑的关键点进行控制,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基础设备工程的建设, 同时, 在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能够对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益处。水利工程的建设要能够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 同时也要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灌溉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敏梅.农村水利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农田灌溉的问题 篇2

摘要:水利灌溉设施是确保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旦发生问题,必然会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基于此,本文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田管理;水利灌溉;农业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对保障农业正常生产与完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了解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制度问题、资金问题等,从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为农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管理体制滞后

当前,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将管理工作仅定为收费、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等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其次,由于相关管理部门无自主经营权,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者将水利资源配置转化为市场买卖关系,提倡农户大量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加之,水价设置不当,使得农民未得到应有的实惠,农民节约用水意识薄弱。

1.2缺乏管理资金

近年来,由于农业用水量的增加,水利灌溉设施逐渐增多,而相应的管理费用也越来越多。但因财政投入有限,导致大量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养护,最终丧失灌溉功能。另外,由于资金有限,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享受不到资金补贴或奖励等福利,工作积极性下降,这也是造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1.3农民参与度不高

农民参与度不高,对农田水利灌溉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与种地相比,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得比种地更多的效益,因而对农田作业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也更加忽视了农田水利灌溉;(2)缺乏对农田水利灌溉的了解;(3)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总是被动地等待农户提出灌溉要求,缺乏针对性的灌溉指导,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2、农田水利灌溉的完善措施分析

2.1加强科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水利管理部门在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也要健全水利管理的相关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水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1)科学管理。要想做好农田水利的灌溉管理工作,水利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加强科学管理,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利灌溉的作用。因此,水利部门不仅要落实好水利灌溉设施的规划建设,还要重视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的科学管理与维护,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工作。水利管理部门要根据农协会的需要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要尽可能为其提供用水便利,要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用水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农协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健全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农户还未具备一定的节水意识,这就需要水利管理部门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约束和引导农户的农田灌溉行为。例如,水利管理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利灌溉实施方案,并指导农户采用先进技术灌溉。同时,水管部门还要考虑农户的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用水计价制度。例如,逐步推行阶梯式的计价方法,在降低农民用水成本的同时,允许农民根据自身需求选用适当的用水方式,这对引导农户节约用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2.2与政府及各部门协调,加大财政投入

资金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修护与改进的基础条件,而当前,这方面的资金均由各级政府投入支出。由于财政支出额度有限,且绝大多数可用资金需投入到新设立的基础水利设施上,使得资金周转更为紧张、困难。面对此种情况,水利管理部门当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使政府从根本上了解农田水利灌溉对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取得政府的支持,从各级财政中适当提升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使农田水利灌溉经费开支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还可结合实际需求与银行进行业务往来,申请银行贷款,以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发展扩宽融资渠道。最后,还可采取“民营合资”的方式,进行利益共享,风险划分,这样不仅可增加资金投入,还可从更大程度上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的稳步发展。

2.3加强宣传,提升农民的参与意识

从根本上来看,农民是农田水利灌溉的最大受益对象。因此,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应加大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自主参与到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来,尽最大努力协助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顺利进行。首先,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在农村建立宣传部门,定期就农田水利灌溉相关知识进行讲座,以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的认识;还可将各家各户分成小组,每组委派一个代表协助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等。其次,还要使水利灌溉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从实践中了解农田生产的特点,明确农田灌溉的适宜时机,从而积极与农民联系,降低因灌溉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随着农民的不断参与与对灌溉效果的认可,其积极性必定会越来越高。

结语: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于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工作当中,对农业生产效率、水土资源配置及农村建设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改进,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以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3

[2]李祥高.中国农田水利工程中关于灌溉的管理问题阐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21):177-178.[3]吕海鸿.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讨[J].北京农业,2015,16(09):212-213.[4]郑玉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

农田灌溉的问题 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灌溉系统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31

1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

1.1 输水环节的节水问题

在农田水利的管理中,如何高效处理输水环节的节水,一直是灌溉技术的重点内容,因为在整个灌溉过程中,输水环节浪费的水量占很大的比重,特别是传统的漫灌方式,水分的蒸发和流失量是相当惊人的。据统计,这种方式灌溉法仅能利用一半的水量,所以必须要处理好输水环节的节水问题。可以通过做好防渗及采用管道输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水源地距离灌溉区都比较远,需要修建输水渠道进行输水,近些年,应用较多的防渗材料有浆砌块石、混凝土预制块、干砌块石和现浇混凝土护面等,而在农田水利建设时,多数进行渠道的水泥抹面、混凝土护面以及塑料薄膜材料防渗,能很好的达到防渗效果,但仍存在水量蒸发的问题。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采用管道输水的办法,水源提取后用灌溉管道系统把水输送到灌溉区域,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输水损失,减少蒸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输水方式,但工程造价相对要高一些。

1.2 调整灌溉方法达到节水效果

灌溉方式不同,对于水量的要求及利用程度也不相同,传统的灌溉方式是引水入田,进行大面积的漫灌,存在巨大浪费,利用率不高。现代的灌溉理念是精确调整水量分布,达到按需供水,科学用水的目的。

微灌技术:这是当前比较先进的一种灌溉方式,能对水量做到定量定时的控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但这种技术相对工程建设成本较高,科技含量也较高,在操作上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主要包括滴灌、脉冲灌溉和微喷雾等技术分类,设备主要由输水管道、水过滤系统和灌溉控制系统等组成,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优势比较明显,适合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喷灌技术:这种灌溉技术使用最为普遍,相对于微灌技术工程成本要低一些,工程建设主要包括输水系统、动力机、加压泵、喷嘴等,压力来源可以利用水源的自然降势,水位较低的可以采取加压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水压缩在管道中,达到灌溉点时,通过特殊喷嘴使水喷洒到空气中,在作物周围形成一片水雾,达到灌溉的效果,整个灌溉过程是完整的,灌溉效果也较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相对较多。另外在输水环节中可以采用步行式灌溉,这种灌溉方式的优势体现在设备拆装方面,主要由可快速拆卸和组装的节水灌溉设备组成,可用拖拉机实施灌溉,能有效改善灌溉的效率,在源头上完成水资源的节约。

自压灌溉技术:这种灌溉技术主要是结合地形的特点,利用高度落差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头,把水源通过管道输到田间,在田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灌溉,进行喷灌、滴灌等设施的配套。根据需求可以采用自压滴管灌溉,也可以加大水头高差或是采用加压泵等进行加压灌溉,这种方式具有压力自成,不需要消耗电能,节水、节能、省地、省工,而且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管道可以埋入地下,使用寿命长,可达50年以上,可以说是一劳永逸。

2 农田水利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常年处于干旱半干旱状态,水量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衡,干旱时长期少雨,降水时则往往会引起洪涝灾害,这些情况都对农田水利工程及农业生产产生制约和不利影响,特别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影响更大。所以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及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到灌区的水源情况、输水距离及渠道建设、灌溉方式、灌溉系统等问题,综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当地发展及条件的节水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努力克服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农业灌溉技术的应用,切忌不顾实际,盲目引进一些造价较高的新设备新技术,增加工程成本,结果适得其反。

2.1 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要考虑到土壤及作物情况

土壤的条件不同和农作物的类型不同,对于水量的要求也有所差别,所以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时,一定要按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决策,合理选择。对于农作物产量相对较低的大田粮食作物,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应重点考虑改进地面灌溉的方式,把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主体,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利用机械化免耕秸秆覆盖技术、膜垄沟灌溉技术,加强这两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

2.2 根据种植结构合理选择节水技术

根据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方案,即压缩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尤其是缩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合理确定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效益和经济产出。每一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应站在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环保型社会的高度,而不能仅仅重视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在一些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地区,可采用滴灌技术,把水直接喷洒在植物的根部,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吸收,而且可以降低蒸发量。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地带,可应用和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3 结语

近年来,新疆地区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微灌、喷灌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不仅满足了区内及国内的农田水利建设需要,一些产品还出口到国外,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灌溉水平,使水资源的利用率也大为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区的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农田水利灌溉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篇4

1 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步较早, 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较早, 近年来也没有加以改善, 很多技术和设备都相对较为落后, 这也使整个农田灌溉工程体系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有些水利工程经过长期的使用后, 出现了塌陷和渗透的现象, 这也就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渠道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是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为此, 必须要对水利工程的渠道进行重新的规划。同时, 水利工程中水资源的利用没有即时性和有效性, 如在干旱季节水资源的供应很难得到保证, 这也是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 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渠道系统规划不合理

现如今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水利工程修建通常都是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区进行, 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农业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 由于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 在施工中不仅要面对相对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 同时很多相应的设施修建也不够完善, 这也是现如今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水利工程中渠道系统规划设置的不合理。很多工程中的渠道在内衬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同时, 渠道的设置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来进行农田灌溉, 在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前提下, 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2.2 灌溉方式落后

由于条件限制, 很多地区的灌溉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操作的阶段上, 这样不仅没有提高灌溉的效率, 同时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这样的灌溉方式对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

2.3 管护经费严重不足

近年来, 为了更好的保证农业的发展, 国家的相关部门对水利建筑项目的投资在不断增加, 同时, 也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 在很多的地区, 水利工程都是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区, 这样就给管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也是相对较差的, 因此, 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随着国家管制要求的不断提高, 管理力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样就使得管理控制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资金投入相对较小, 在管理控制方面的经费就非常有限, 同时, 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线路方面非常长, 要经过很多的偏远地区, 这样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成本方面也是在一直进行更改。

2.4 农民本身对水利建设积极性不高

农副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普遍有所降低, 因此, 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性也相对较差, 很多农村务农的人口都大量的涌入到城市当中, 这样也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我国政府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在人力资源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 粮食的价格上涨, 但是, 很多的农村人员认为在家务农还是不如出去工作, 这也是导致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田灌溉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是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充分开发农田水利资金的来源渠道。二是水利投入资金不仅要在总的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 还要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 要改变现有的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比例,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 在提高水利建设总资金在国家投资中的比重的同时, 严格对政府专项水利资金的使用, 完善与水利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 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 扩大收入。三是加大金融政策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信贷优惠政策, 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贷款业务, 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方针, 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 弥补实际需求中资金不足的状况。

3.2 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

主要是中央政府部门加大对水利专项资金的补助力度, 地方政府部门同样要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 从而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水利建设的队伍当中。这样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由政府承担, 农民的加入是基于自愿原则。政府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树立对种粮的信心, 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 加大对一事一议的奖励力度, 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3.3 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田水利设备的建筑, 能够处理现存水利设备的老化、损坏问题, 替换老旧设备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要有计划的进行农田水利建筑, 重要的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要先建筑。增加对重点灾害区的整治, 创建合理有效的浇灌系统, 争取做到在干旱以及洪涝季节能够得到丰收的标准。

3.4 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

有效浇灌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 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 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 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浇灌区。

3.5 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

节水浇灌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 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筑以及节水浇灌项目的建筑综合在一起, 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 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 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 建筑节水浇灌示范基地, 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国家的利润收入。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新形势下, 要对水利设备建筑的关键点进行控制,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基础设备工程的建设, 同时, 在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能够对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益处。水利工程的建设要能够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 同时也要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灌溉道路。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在农业生产中, 水利灌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近年来, 水利工程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农业灌溉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敏梅.农村水利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农田土壤水分测定中的技术问题探讨 篇5

农田土壤水分测定中的技术问题探讨

介绍了在进行土壤重量含水率、土壤水文常数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测定技巧,对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推导,对一些台站在测定中易犯的错误进行了剖析,以帮助各土壤湿度站全面系统深入正确地理解规范,做好土壤水分测定工作.

作 者:黄中雄 夏小曼  作者单位:黄中雄(广西南宁市气象局,广西南宁,530022)

夏小曼(广西气象信息中心)

刊 名:农技服务 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6(10) 分类号:S15 关键词:土壤水分测定   技术问题   探讨  

农田防护林的设置问题分析 篇6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设置问题;分析

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其次还兼有草牧场防护林、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小片用材林、薪炭林及“四旁”绿化,综合构成以护田护牧为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1.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1.1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选择原则

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防护对象是霜冻、旱涝、冰雹、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保证农田高产稳产,同时生产各种林木品并美化环境。因此,对农田防护林的树种有以下要求:

(1)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在次生盐渍化地区还要有较强的生物排水能力;(2)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能更快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3)深根性树种,侧根伸展幅度小,树冠结束不过分开张,对防护林区内的农作物不利影响较小;(4)农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5)能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6)生长稳定,寿命长。

1.2树种的配置

树种配置通常是采取树种与树种混交进行,常见的类型有乔木、和乔木混交、乔木和灌木混交、阔叶树和针叶树混交配置3种类型,其中以乔木和灌木配置混交最好,可以形成复层林冠,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此外,由于农田防护林所处的立地条件一般较好,在考虑混交配置时,除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外,同时还应考虑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林副产品和干鲜果品。

2.农田防护林的设置

2.1林带结构的选择

林带结构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的层次、宽度、纵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度状况等综合情况。不同的林带密度、宽度、树种组成构成保护效能不同的林带结构。根据组成因子的不同,林带结构可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3中基本类型。

(1)紧密结构林带。是由乔木、灌木混交组成的复层林冠,整个林墙上下枝叶密被,无透光空隙,气流很难通过。研究表明,气流遇到林带后,很大部分被迫抬升,在背风面1倍林高处附近上空形成一个高速区,再立林带背风面近地层形成一个大的低速涡流区,垂直范围可达0.6倍林高,水平延伸可达8-10倍林高,在林前林后,气流呈不连续分布。在高速区和涡流区之间形成一个很强的速度梯度,能量向下传递非常强烈,使背风面风速很快得到恢复,从而缩小了防护距离。透风系数在0.1以下的林带弱风区出现在林带背风面1倍林高处,有效防护距离约为林高的15倍,平均降低风速48.9%,防风作用较小。

(2)稀疏结构林带。是由大乔木和亚乔木或边行配置灌木形成两层林冠的林带,整个林墙上下,枝叶分布均匀稀疏,具有透光孔隙,能穿过一定数量气流。其特点是:当气流遇到林带的阻碍被分为两股,一股被迫抬升,在林带背风面1.9倍林高处上空形成一个较小的高速区;另一股气流经林墙空隙中透过,在贴近地表层形成一个低速涡流区,其零值闭合线在4-13倍林高处之间,厚度达0.2倍林高。林带上空的急流区和近地层涡流区之间,产生了一个较弱的速度梯度,其变幅随林带疏透度的减小而增大,它直接影响到林带的防护距离。透风系数好为0.3的林带,弱风区在一般风速下出现在背风面的3-5倍林高处,为对照风速的25%-40%,有效防护距离为25-31倍林高,防护范围大,效果好。

(3)通风结构林带。是由单一的乔木组成一层或二层林冠的林带,林墙上部枝叶稀疏,具有均匀而大的透光孔隙,能通过中量气流,下部为缺少枝叶的树干,具有均匀的透光空隙。其特点是:气流遇到林带阻碍,被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气流被迫抬升,在林带背面上空2倍林高处出现第一个范围较小的急流区,其强度随林冠部位疏透度的减小和枝下高的降低而增强;第二部分气流从树干空隙中通过,在背风面林缘附近又形成第二个强度较弱的急流区,由于地面的阻力,这一急流区逐渐减弱为低速区直至消失,从而增大了它的防风距离;第三部分气流直接从林冠部位通过,在林冠背风面形成一个低速涡流区,并向下倾斜到近地层形成一个低速区,这个低速区和高速区之间的能量传递使贴地层的弱风区得以逐渐恢复到旷野风速。通风结构林带又分为高度透风和低度透风两种结构:前者林冠疏开互不衔接,成林后枝下高与林带高之比1/3以上,整个林墙高度透风,透风系数在0.7以上,弱风区出现在林后10倍林高处,降低风速达50%,有效防护距离为17倍林高,平均降低风速20.9%。后者林冠互相衔接,成林后枝下高与林带高之比在1/5以下,透风系数为0.5左右,弱风区出现在林后7倍林高处,降低风速50%-60%,有效防护距离范围达24-28倍林高,平均降低风速34%-41%。

上述三种林带结构,各有利弊,在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紧密结构林带在风沙严重地区,容易在林带内和背风边缘低速区引起积沙,林带间距过大,条田中间引起风蚀,降雪较多的地区,还会引起堆雪,所以用作农田防护林带应是有条件的。

2.2林带高度、宽度和横断面

林带的防风作用、防护范围与林高有关,随着林高增加,林带的防护距离也增大。所以,在一定范围内,林高与防护作用呈正比关系。因此,用高大乔木营造农田防护林带,是有重要意义的。

林带宽度指林带两侧,树冠垂直投影的距离,林带宽度与防护作用并不存在正相关,但也是一个英雄林带防风作用的重要因子。林带太窄,林墙薄,会形成高度透风结构,通风量大,效果当然很差;林带太宽,林墙厚,也易形成緊密结构,同样影响防护效果,同时还多占耕地。因此确定林带宽度,应以最大限度发挥防护林效能,最小限度占用耕地为原则。

2.3林带走向

农田防护林由主林带和副林带主成。主副林带相互垂直交叉,构成农田防护林网。防止主要害风的林带称主林带,一般与主害风方向垂直。防止主害风以外风力的林带称副林带。林带走向就是指主、副林带配置的方向。林带走向以林带方位角,即林带与子午线的夹角表示。林带与主害风的夹角称为交角。90°减去交角称为林带的偏角。

林带走向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以1年或几年的中风速≥8m/s的大风出现的日数及风向为依据,按8个方位角绘制害风风向频率图来确定主害风,再依此确定林带走向。最适疏透度和最适透风系数都是以主林带与主害风交角的减小,其防护效能也相应降低。

2.4林带间距的确定

林带间距指两条相邻的主林带或两条相邻的副林带之间的距离,包括主林带间距和副林带间距。主林带间距的大小,是由林带的防护距离和树高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害风越过林带后造不成危害的距离为主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副林带的间距大小,可根据防护效率的要求来确定,当防护效率要求为100%时,副林带的间距与主林带相等;当防护效率要求小于100%时,副林带的间距应大于主林带的间距。■

【参考文献】

[1]刘文平,宇振荣,郧文聚,肖禾,张茜.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18).

农田灌溉的问题 篇7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研究

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资金和规模上的投入要求很大, 所以对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农村来说, 小型水利是较为适用的, 这种技术灵活性大, 在山地, 丘陵等地方产生的效用巨大。但是因为小型水利工程有它的局限性, 例如建设标准不高, 配套装置不易实现, 缺少辅助装置, 这些年经常出现渠道坍塌, 事故频发, 使得水利系统对其能用性大大降低, 灌溉效果下降, 特别是在用水和排水的高峰季节, 无法达到利用的计划效果。

1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重要问题

根据调查, 当前我国小型水利事业还有诸多不足, 大致体现在下面几个角度:

第一, 农民对水利了解程度不深, 建设积极性低下, 很多地方宁愿利用传统方法。因为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较长, 而获利有限, 所以,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不愿留守农村从事种植业, 更不用说积极发展说理事业。这几年市场形势变化多端, 粮食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收益, 这时, 粮食成本价格偏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农民难以短时间内看到收获成果, 因此, 水利灌溉事业也随之落后。

所以, 许多农民对进城打工的积极性要远大于种植粮食, 导致大批劳动力转移, 即使水利工程修建完成, 其养护修理仍需大量人员做支持, 从实际情况来看, 更多地方还是倾向选择人工和手动劳动的形式, 过去的配水形式仍然是使用的重点, 这会直接造成农田灌溉水的使用和调节分配的落后, 这种较为滞后的灌溉方式使得水资源出现浪费。现在, 很多地方使用水灌进的方法, 这样的灌溉办法带来诸多问题, 一方面过剩的水造成周围环境受害, 或者无端浪费, 另一方面需要水时又没有足够的灌溉资源, 并不科学。

第二, 灌溉区域的配套设施不到位, 建设达不到标准要求。一般选择小型水利的地方地形都较为复杂, 交通落后, 经济发展缓慢, 财力投入有限, 所以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也十分有限, 往往实现了主流工程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配套设备。而资金来源也较为匮乏, 同时, 在这种复杂地形下从事水利建设活动也有一定难度, 建设受到空间以及空间所带来的连带因素的制约。从实际状况来说, 现在很多小型灌溉工程防渗等级依然不高, 为了节省资金和时间常选择土渠饮引水, 这种地方容易坍塌, 渗水问题突出, 水利工程的实际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第三, 护理费用严重缺乏。尽管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占了绝大部分, 不过, 因为各个地段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面临的困难也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因为战线长而作业不集中, 分散, 客观条件恶劣等, 使得建设难度加大, 近几年, 各行各业已经认识到了管理对工作的重要性, 管理的强度进一步提升, 管理的花费也在不断增加, 而投入的速度明显赶不上管理的需求的增长, 体现为两种情况:一个是水利花费的总额不算太高, 但是相对来说管理经费的投入比例不是很高;另一个情况, 水利作业的时间较长, 地点较为偏远, 建设工作量大, 对于协调和调动的费用相应增加, 这些工作都要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撑。此外, 还包括一些意外花费, 不确定费用在其中。另外还有一项原因, 由于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 国家对农民的照顾要大于工业和其他行业, 因此, 在水费的征收方面, 对农业用水征收较少, 而对其他行业征收较高, 不过通常的农业用水在小型水利工程中比例较大, 造成整个水费难以满足支持其运行。

2 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 要想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 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一是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充分开发农田水利资金的来源渠道。二是水利投入资金不仅要在总的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 还要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 要改变现有的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比例,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三是加大金融政策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信贷优惠政策, 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贷款业务, 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方针, 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 弥补实际需求中资金不足的状况。地方政府应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 引导农民自愿地加入到水利工程建设队伍之中。政府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树立对种粮的信心, 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 加大对一事一议的奖励力度, 从而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2.2 因地制宜兴建水利设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对于山丘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 要支持山丘区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工程的建设, 重点向民族地区、偏远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倾斜。节水灌溉技术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基本国情下, 提高对有限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根本方法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大对节水设备的补贴力度, 将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落到实处, 重点建设好节水灌溉示范区, 从经济成本上分析给农民和国家带来的实际收入。

2.3 创新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的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的形势, 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开展国有建设单位体制改革, 真正落实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开支, 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补助力度。进一明确小型水利灌溉建设项目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将责任承担落到实处;改变传统单一的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模式, 实现多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存。从节约用水、减少农民开支以及有效灌溉的目出发, 实行水价改革和政府补贴并行之举, 从而加快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创新, 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昌祥, 张宗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27) .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篇8

1 农田水利灌溉基本概念

农田水利灌溉是人们为了提升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借助一定的农业设备, 为农田提供充足水资源的一项人为农业活动。该农业活动充分体现着人们的聪明才智, 人们为了改造和适应自然, 在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 而采取的一些列活动。由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 而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也同样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加之为了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 农田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也十分巨大, 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 如何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合理配置水资源, 并进一步挖掘水资源, 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而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 农田水利灌溉设备的引进, 则有着重要作用,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引进, 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 同时有效结合使用农田水利灌溉设备, 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 对于保障农业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有着积极意义[1]。

2 强化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领域作为我国社会各领域中的基础部分, 其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 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为显著, 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 不仅能极大的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提升农民物质生活水平, 这对于稳定广大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对于丰富我国经济结构,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也有着重要意义。而农业发展中, 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水利灌溉问题, 其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质量, 以及能否可持续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 农田可用来灌溉的水资源总量也越来越少, 这就势必要求我国要强化农田水利灌溉建设事业, 加大水利灌溉工程建设, 研发出高性能的水利灌溉设备,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由传统的个体经营, 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背景下, 强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事业, 更显得尤为必要。

3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 水利灌溉工作效率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由以下方面因素决定:一是水利灌溉设备是否先进, 高性能的水利灌溉设备能极大的提升农田灌溉效率, 和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二是管理人员, 水利灌溉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决定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能否有效进行, 水利灌溉设备性能能否充分发挥;三是周围生态环境, 这里主要指的是是当地的地理条件及水资源情况, 良好的地理条件方便于水利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充足的水资源, 则能有效保障农田水利灌溉。然而当前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 由于水利灌溉管理水平落后, 管理体制落后等因素, 导致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4 有效对策

4.1 引进科学管理模式

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 要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的影响, 引进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转变以往只注重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工作, 而轻视对水利灌溉进行有效管理的工作, 应加大对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深刻对其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方面要定期组织村干部及农民开展科学灌溉等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工作, 提升其灌溉农业技能的同时, 也促进其科学灌溉意识的提高, 从而在全体农民中构建科学灌溉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对与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各类农业生产企业, 要指导其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前提下, 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

4.2 完善管理制度

要想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水平, 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及农业生产效率, 首先就是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水利灌溉管理相关制度。由于我国农户普遍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 导致大量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因此水管部门应针对此种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激励制度, 来鼓励农户节约用水, 提升其节约用水意识。如可以制定阶梯水价制度, 对于不同用水量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在促进农户节约用水的同时, 又可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4.3 完善考核机制

水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及其工作态度, 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水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 将责任具体化到个人, 引入竞争机制, 完善员工的考核机制, 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 要予以奖励,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 要予以相应处罚, 以提升其责任意识,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从而有效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效率,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5 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效率, 水资源的利用率, 以及农业生产效益的高低, 因此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 有着深远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作为我国传统经济支柱的农业领域。本文将就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概念进行概述, 指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并由此指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对策,探讨

参考文献

[1]姚凌燕, 高旭梅.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 2014.

[2]田金燕, 赵红.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

农田灌溉的问题 篇9

我们国家的水资源使用率不是很高, 浪费问题很常见。所以, 要秉承科学发展理念, 积极开展节水工作, 创建节水社会, 切实提升用水效率, 确保资源持续使用, 确保人和水环境的和谐共存。具体来讲, 我们要将节水灌溉当成是发展的目标, 积极布局、合理调配, 通过使用节水技术, 提升农村区域的经济效益, 改善群众的生活状态。

1 为何要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 减轻广大群众的生活压力, 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强化水利管理力度, 运用市场运行规则, 为广大群众建立综合化的收费体系, 防止多次收费现象发生, 避免缴费不当, 或是克扣等问题出现, 降低繁琐步骤, 确保广大群众能够用上放心水, 真正的从农业中获取利润, 减轻经济压力, 最终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第二, 节省水资源, 提升使用率。借助水分计收体系, 完善灌溉管理力度, 借助市场之力, 以用水量为标杆开展缴费活动, 这样能够很好的节省水资源。第三, 设置恰当的用水制度, 强化管控力度。强化灌溉管理的力度, 可以确保用水活动有序, 防止因为用水而产生矛盾。为了避免矛盾加剧, 使得广大的群众能够从繁琐的纠纷之中解放, 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生产活动里。

2 当前农业灌溉管理工作面对的不利现象

2.1 政事未能有效分隔

当前的管理体制还是过去的计划模式下的管理体系, 水管机构的关键工作是防汛抗旱, 管控项目, 收取费用, 未真正的将本身看成是市场主体, 未借助经济措施和市场法规, 合理的利用水资产, 没有发展水利经济。除此之外, 政府多部门管水, 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多头管水, 多头治水和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未实行管养分离的现象严重存在。

2.2 管控制度设置不当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 此时水利项目管理费用增加, 因为制度设置不当, 使得费用收取的过低。而且, 在具体的收费的时候效率低下, 一些区域未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取, 有时候还拖欠, 个别区域的费用被不当使用, 导致区域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因为管控工作者的工资不一致, 使得工作状态不佳, 干扰到灌区的正常发展。

2.3 不关注基建设置

只有做好水利项目建设工作, 才可以合理浇灌田地, 才能够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才能够增加收益。我们国家在水利设施层面上花费的资金非常多, 每年国家都非常重视此类投资, 不过绝大多数的资金被用到了治理江河湖泊, 或是那些大规模的水利项目上面了, 几乎没有用到农田水利方面, 而所在区域的政府机构出于自身的原因, 也不想将太多的资金放到这上面。作为广大农户, 他们的能力有限, 无法靠着本身之力开展基建工作, 这就导致当前现存的水利设施均是多年之前建设的, 绝大多数早就老化了, 而且也未得以合理的维护, 此时就使得这些设施无法很好的发挥效益了, 水库也被泥沙堵塞, 渠道多被用以排放污物, 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意义了。

2.4 配套工作不到位

很多小规模的水利项目所处的区域较为偏僻, 比如山地区域, 其所属的县区也较为贫困, 经济能力不高, 此时政府没有能力开展水利建设工作, 自筹费用也无法落实到位, 这就导致项目无法启动, 加上山地区域本身建设难度就非常大, 项目的主体建设好之后, 此时就没有资金在建设配套项目了。目前还有很多的项目存在这类问题, 导致工程的效益发挥不出来。

2.5 灌溉效益低下

最近几年, 我们国家每年的降雨量都不是很多, 加上人口总数持续上升, 水利项目的存水量过少, 各个行业的需水量不断增加, 水污染问题严重, 导致农业以及广大群众的生活用水不断减少。除此之外, 水利主管机构所在区域较为偏僻, 体制革新速率太慢, 费用收取不及时, 时常面临收入无法应对付出的问题。

3 应对策略简述

3.1 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继续深入开展国有水利建设单位的体制改革, 从根本上落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开支, 中央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力度。进一步明确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将责任的承担落到实处,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水利设施管理模式, 寻求建立多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存的局面。本着节约用水、减少农民开支、有效灌溉的目的出发, 实行水价改革与政府适当补贴并行的举措, 从根本上为农民谋取利益。

3.2 注重人才的聘用

人才是水利事业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水里设施管理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水利人才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基层人才进行学习深造, 以适应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同时, 还要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学习, 不断提职工个人的素质, 与此同时还要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细化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 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成为自己业务的行家手里。水利灌溉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方法, 同时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源泉。因此, 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扩展有效灌溉面积

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是提高我国农业产量的有效措施, 但不能为了盲目地扩大灌溉面积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破坏, 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水资源条件, 不能造成先开采后补救的局面。要根据全国的地区粮食的产能调查实施, 在水土资源条件都很充备的地区开发具有潜力的新灌区。

3.4 引进节约型灌溉技术

很多农村在开展灌溉活动的时候, 都是使用漫灌措施, 所谓的漫灌具体的说, 就是直接地从源头地方挖掘沟渠, 将水引入田地之中, 假如渠道太长, 输送渠道是土质的, 就会导致严重的浪费现象。在资源非常短缺的时代, 我们最好不要使用该种措施。为了节省资源, 可以在植被的生长阶段使用比如滴灌或是喷灌之类的方法。

3.5 提高灌溉收益

对水利灌溉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后, 能够保持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由此以来, 则能够不断完善现代水费计收制度, 防止了早期灌溉用水收费出现的问题, 如:收费不齐、价格不清等。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保持了正常的用水秩序后, 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农业价值。灌溉管理实现了用水透明局势, 在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显著。

4 结束语

高质量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不仅具有较好的节水增产效益, 还能够明显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便于田间管理等。合理有效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农田灌溉质量, 保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的推广, 将会大幅度地提高陕西灌溉区域水资源的利用率, 缓解陕西灌溉区域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相信, 只有不断提高农田水利施工控制工程的预算水平, 才能确保农村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田金燕, 赵红.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 (7) .

[2]孙成文.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 2011 (1) .

[3]王晓蓉.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 2011 (7) .

农田灌溉的问题 篇10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现阶段下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强农富农的重要举措之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农村百姓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田水利工程有着调水储水的作用, 从建国以来, 我国各地相继兴建了超过2000万处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促进了农村粮食的增产增收。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 每年的降雨量并不少, 但是由于缺乏农田水利工程, 留不住水, 总体蓄水量较小, 加上贵州省的地貌较为特殊,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山高坡陡, 土层薄, 下的雨水难以储存, 到了地下, 就造成“地表水贵如油, 地下水滚滚流”的局面。且当前很多的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设施较差, 后续的资金投入不足, 工程严重失修,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贵州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甚至威胁着国家粮食的安全。因此, 在现阶段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本文主要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渠的设计。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溉的设计

2.1 确定好渠道的引水量

渠道引水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的基础, 因此, 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 首先要确定好渠道的引水量, 再按照渠道引水量的大小设计渠道的断面, 设计好断面图, 计算好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工程量, 做好工程预算, 再由专业的设计师写好最初的设计报告。渠道的引水量就是农田渠道损失流量加上灌溉净流量的综合, 渠道引水量的大小与渠道的水源条件、农作物的种类、种植面积、农田的地址情况、渠道的长短、灌溉区的气候等因素相关, 渠道引水量的数据应该按照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以及水利工程负责的灌溉面积来计算, 其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

渠道引水量=灌水定额×灌水面积/灌溉天数×有效利用系数×86400

2.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横断面的设计

在确定好渠道的引水量之后, 要根据引水量来确定好渠道的水位高程, 同时设计好渠道的断面, 一般情况下, 渠道横断面与水的流量和比率有很大的关系, 渠道的比率取决于渠道的土质情况、灌面的坡度以及渠道中水流的泥沙含量, 水流的流速越大, 断面就会相对较小, 如果渠道的比率相对较小, 那么流速也会相对较小, 就会导致渠道的雨季, 降低渠道的灌溉能力。因此, 在设计渠道时, 比率过小和过大都不好, 选择渠道的比率应该考虑到渠道经过地面的坡度, 在设计渠道时, 应该与其经过地面的坡度相一致, 当渠道经过一些地面坡度较大, 原有的渠道比例难以适应坡度的变化时, 就可以采用陡坡以及跌水等方式做好渠道比率的调整工作, 使渠道的坡度可以适应地形的变化。

2.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纵断面的设计

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纵断面时, 通常与横断面的设计同时进行, 纵断面的设计包括渠道正常水位线、渠道高程线、渠道最低水位线、沿渠地面的高呈现、渠道旁边建筑物的设置以及渠道分水口的位置等, 在设计渠道的纵截面时, 应该按照渠道的设计图纸, 根据渠道的地面高程, 先绘制出渠道的高程线, 再根据实际的渠底比例以及水流比例绘制出渠道正常的水位高低, 再根据水位的高低情况按照加大水深、最小水深以及渠道的宽度在渠道线上平行的位置绘制出加大水位线、最低水位线以及渠道顶部的高程线。在相应的渠道线设置好之后, 需要对渠道的坡度进行复查工作, 如果发现上一级渠道的坡度比较陡峭或者坡度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就可以综合实际情况, 来选择适应相关坡度的跌水以及陡坡, 并确定好其相应的位置以及高差。

2.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节制闸的设计

在设置渠道旁侧的分水量时, 为了保证正常流量的水可以顺利地向下配水, 以及渠道的最小流量也能够满足下级渠道的引水需求, 就需要在渠道中修建相应的节制闸, 渠道的节制闸主要利用闸门启闭, 调节上游水位和下泄流量, 以满足向下一级渠道分水或控制、截断水流的需要。节制闸常建在分水闸、泄水闸的稍下游, 以利分水和泄水;或建在渡槽、倒虹吸管等的稍上游, 以利于控制输水流量和事故检修;并尽量与桥梁、跌水、陡坡等结合, 以取得经济效益。渠系节制闸的过水宽度要与上、下游渠道宽度相适应, 以利于连接。当采用轮灌时, 节制闸上、下游渠道的设计流量相同, 下游水位即为与设计流量相应的渠水位;当采用续灌时, 节制闸上、下游设计流量不同, 水位需取相应流量的渠水位, 但下游水位需计及下一级节制闸壅水的影响。渠道节制闸多用开敞式, 闸槛高程宜与渠底相平, 采用平底宽顶堰, 闸下消能防冲工程都比较简单, 始流状态可依靠护坦上置的消力墩扩散水流, 撞击消能。上下游翼墙力求平顺, 常采用扭曲面过渡, 以减少水头损失。在平原圩区的河渠上, 在短距离内设置两个节制闸, 俗称套闸, 分级挡水, 可起简易船闸的作用, 既可解决好内外的交通运输, 又可起到防洪排涝和控制水位的作用。

3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与农村百姓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田水利工程有着调水储水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贵州省来说,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 在修建的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到渠道引水量的大小, 也要考虑到渠道的水源条件、农作物的种类、种植面积、农田的地址情况、渠道的长短、灌溉区的气候等因素, 同时, 也要根据渠道地形的变化设置好相应的节制闸, 达到实际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燕芬.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渠的设计[J].工程技术 (科技资讯) , 2008 (21) .[1]卢燕芬.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渠的设计[J].工程技术 (科技资讯) , 2008 (21) .

上一篇:注意力及其锻炼方法下一篇:事故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