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

2024-05-11

纪实摄影(精选十篇)

纪实摄影 篇1

两者在“时效性”上的不同

新闻摄影的价值, 是对现实事实进行记录。除了必须真实外, 新闻摄影还必须包含新闻的另一特性———“时效性”。时效性, 是指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作为图像传播方式的新闻摄影, 当然也要遵守时效性这一原则。

对于内含新闻特质的新闻摄影而言,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所拍摄的图片一旦成为“过期”产品, 就将失去任何意义。但是我们要强调的“过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事实一旦发生, 记者用图片的形式将其记录, 再通过媒介传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总是有一定程度的延迟。这里所说的“过期”, 是指新闻图片或者新闻本身已经失去了已有的社会影响, 而仅仅作为一种历史材料保存了下来。与伊拉克战争相比, 克林顿的性丑闻就是“过期”的, 因为它对美国乃至世界政局不再产生影响, 而伊拉克战事虽已结束, 但其余波却仍在影响着世界的政局以及人们的生活 (包括阵亡将士的家庭) 。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是指新闻图片在到达受众前, 应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 新闻价值就越高。” (1)

纪实摄影的价值, 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述。纪实摄影的价值在于历史性和可研究性, 而历史是不会“过期”的。研究纪实摄影, 实际上是在研究摄影作品中所记录的那段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在摄影技术未发明之前, 人们以文字或绘画等形式来记录历史。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更直观的记录历史的方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与新闻摄影不同, 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作为纪实摄影的题材, 只有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义 (问题) 的素材才能作为“历史”记录下来。

正因为如此, 纪实摄影往往需要摄影师对所处时代和社会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 这就需要摄影师对所处环境或事件长期予以关注并深入地采访和调查, 一幅珍贵的纪实摄影作品在时间的锤炼下更能表现出它的张力。“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张没有修饰、平平淡淡的纪实摄影图片对当时的人们也许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和效应, 但在后人看来, 那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

总之, 新闻摄影作品应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作品, 而纪实摄影作品则是相对“静止”的。新闻摄影是事件的“现在进行时”, 而纪实摄影则是事件的“过去时”。

两者表述事物本质的路径不一样

新闻摄影要及时、客观地把“进行”中的事件讲清楚。概括来说, 新闻摄影要求能表达出主题的最重要面貌, 真实而确切, 把彼此之间和整个事态的重要性表现出来, 它不能对事件或者是社会进行深度剖析, 主要是有两个“不允许”。

首先是时间上不允许。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各个传媒都把“时效性”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条重大新闻, 从采访到传播, 甚至是以秒来计算的。时间上的压缩就使得新闻, 至少是很大一部分新闻摄影作品由于时间的制约, 不能够对整个事件的过程及其影响追根溯源, 比如说伴随消息产生的新闻图片等。

其次是新闻的性质也不允许。新闻是客观的, 新闻摄影也是如此。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该做到的是, 把真实的事实“摆”到受众面前, 让受众一看图片就领悟到发生了什么。但是摄影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图片、强加于受众。当我们向别人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 (注意是陈述, 而不是评论) , 虽然新闻摄影追求的是想把事情客观地告诉别人, 但实际上事情在经过我们的大脑“过滤”之后, 难免有所偏差, 新闻摄影要求将这种偏差减小到最低。如果要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 即对事件的社会影响发表看法, 如果看法来自图片作者, 就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了。

新闻摄影由于受到上述两方面的限制, 而不可能对事件背后的东西充分地强调和挖掘, 当然它也不需要强调和挖掘。新闻摄影者的职能, 就是通俗、快速、准确和客观地向受众告知和传播近期的社会和世界又发生了什么。

纪实摄影要求把反映历史、文化的事件展示给受众并深度剖析。从时间上看, 纪实摄影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概括整个事件, 并对事件乃至事件所处的社会进行充分的评议。

纪实摄影有充裕的时间去构思、去观察社会。纪实摄影作品的完成, 从理论上讲, 是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的 (排除与编辑约定的截稿期等制约) , 当作者确定一个主题的时候, 可以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它。比如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家贝伦妮丝·阿博特, 她于1929年从法国回到纽约以后, 看到了城市的迅速变化, 意识到记录下这种变化的重大价值, 于是她以《变化中的纽约》为题, 克服了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 坚持至少每周用一天的时间来拍摄纽约的变化。到1939年, 《变化中的纽约》出版, 整个拍摄历经十年之久。由于时间上的充裕, 纪实摄影师们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深入了解事件, 甚至是当时的社会。

从表达内容上看, 纪实摄影作品是摄影家对社会和时代长期观察总结的结晶, 这种结晶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总结。我们来看看两位纪实摄影家———法国的阿杰特和美国的阿博特的杰作。阿杰特镜头下的巴黎, 舍去了那些繁华的街道与建筑, 而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狭窄的街道和残破的老房子。阿杰特的《巴黎》构图简单, 用几乎与人的视角相同的镜头记录下了“大”巴黎中的“小细节”。本杰明描述道:“这些影像里不仅人迹罕至而且毫无生气;照片中的城市打扮得干干净净, 就像一间房间还没到新的客人……” (2) 整个作品充满了作者对在工业飞速发展的脚步中的巴黎老街的怀念。阿博特的《变化中的纽约》却全然不同, 在作者的镜头下, 纽约的繁华一览无遗, 作者多采用广角从上到下俯拍的方式, 使纽约繁华的街道和高大的建筑尽收眼底。顾铮在他的文章中写道:“阿博特的纽约印象交织着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精神, 俨然一部都市发展的印象交响乐。” (3) 如果说阿杰特企图用镜头来挽留消失的旧巴黎, 那么阿博特则是用摄影来为纽约辞旧迎新。

所以, 由于少了一些制约, 纪实摄影给了摄影家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但是相反, 对作品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目光、渊博的知识和对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由此来看,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是由于其各自的社会职能而产生了重大差异。

两者在画面构成上的迥异

摄影作为一种主观的创作, 从根本上来说是感性的, 但是由于需要的不同, 也会存在着更偏向理性或者是更偏向感性的一面。这里就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之处进行一下比较。

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记录新闻, 在满足新闻的前提下再来谈美感。摄影记者的首要使命是将客观发生的影像记录下来, 这个影像是具有新闻价值的, 并且是真实的。新闻摄影本身的内涵决定了“新闻”的价值排在决定性的首位, 在某种情况下, 甚至可以放弃技术性的要求。一幅重大突发事件的图片, 如果拍摄技术上有些缺陷, 如清晰度不好, 甚至有点跑焦, 但仍然可以刊发, 因为事件是重大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新闻的“宽容度”。但是, 一幅偏重艺术性, 忽略新闻性的新闻图片, 却不易被刊用。这是新闻摄影在艺术性上的“雷区”。

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根植于新闻性, 新闻性应当是前提,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艺术表现的问题。因为事件有报道价值、新闻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度, 才给艺术表现提供了基础和空间。艺术表现服务于和服从于新闻性, 在不歪曲新闻事实的限制条件下, 摄影者可以考虑采用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拍摄, 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

新闻摄影更多的应该是偏向于理性的, 即明白自己拍摄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和传播, 其中的摄影技巧的运用以及加入的艺术效果都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新闻的内容, 而不是相反, 为了构图或者是画面的华丽而忽略了新闻性, 导致照片拍得很美, 新闻的要素却一个也没有。

纪实摄影是摄影师用自己的观点表达历史观的方式, 应该寓审美于事实之中。如果我们把纪实摄影放到西方现代艺术史所提供的艺术评价系统中考察, 纪实摄影的艺术性的确有些“可疑”。从印象派开始, 西方艺术家和理论家特别强调艺术形式的独立价值, 认为只有纯形式, 只有纯粹的各种形式因素才构成艺术的本质, 而文学性的表达, 道德的诉求这类外在于艺术的东西, 从根本上说, 都是非艺术因素, 是艺术不该承受的负担。

总起来说, 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是一个“减法”的过程:去内容而强调形式, 去三维空间而追求平面表现, 去具象而追求抽象——一直减到除形式因素外再无可减为止。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我们不能因为打着“抽象是简化的精髓”的旗帜而否认那些具象作品, 如同我们不能肯定毕加索而否定达·芬奇一样。

纪实摄影是艺术作品, 至少与新闻作品相比, 它应该是朝着艺术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因为与新闻摄影相比, 纪实摄影在创作思想与表现手法上, 是更靠近于艺术的。

主题的选择上自由度更大。纪实摄影在内容选择上与新闻摄影相比要宽泛许多, 它可以选择新闻摄影能够选择的所有题材, 比如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反映文化生活的人和事, 甚至是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景物。如纪实摄影可以拍摄在北京的某剧院的一场民间京剧表演, 用来反映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 可以拍摄苏州某一古老小镇上的某个建筑, 以此反映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的魅力。前面已谈到, 纪实摄影是没有“时效性”限制的, 所选择的题材的时间跨度和自由度是很大的, 可以是几天、几个月, 甚至是几年、几十年。

画面的构成上自由度更大。新闻摄影从本质上来说是为新闻服务的, 是为了让一则新闻更完整或者更直观而存在的。而纪实摄影可以说是为摄影师的主观意愿和“小算盘”而服务的, 摄影师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通过作品传递给受众, 这在构图上给受众预留了更多遐想和解读的空间。纪实摄影往往是一组照片而不是一张照片, 这一张照片不能完整表达的问题可以留给下一张或者是下几张照片, 所以摄影师在镜头的截取上可以更大胆, 有的时候, 纪实摄影的某一张照片可以是一束光、一个剪影, 或者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物截取, 在这些照片中, 往往“意境”的传达要高于照片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即使一张照片没有说明问题, 该组的其他照片也是可以作为补充的。

所以, 由于排除了某些机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 纪实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挥。他们可以充分地构思, 将现实与自己的感性思维充分结合, 先考虑把照片拍美, 然后把自己对世界或者是文化的认识贯穿于照片中, 同时再兼顾于写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新闻摄影作品有可能在几年、几十年或者更久以后, 转化为纪实摄影作品。从当下的某一具体历史语境来考量, 新闻摄影毕竟不是纪实摄影, 但今天的新闻摄影作品是能够变成明天的纪实摄影作品的。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第二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91页。

纪实摄影浅谈 篇2

(马达)

一、器材选择

工欲行必先利其器,拍摄纪实摄影首先要选择器材,没有合适的器材是没有办法拍摄出效果好的纪实照片的。

1.相机的选择:相机操作起来要方便,重量要轻便,不宜太重。

2.镜头的选择:最好使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24-70mm以上),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更好。

除了模特,人们不习惯被近距离拍摄,利用长焦距作远距离拍摄可以令被拍者放松。而广角便于你在一组照片中抓取全景。

3.忌用闪光灯。大部分人对闪光灯非常敏感,应尽量避免。

4.不必带三脚架。因为随时需要走动,保持装备轻便能令拍摄更轻松。应注意锻炼自己的手持稳定性,至少要保证1/15秒不糊片。

二、什么是纪实摄影

纪实为“记录现实”的摄影手法,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影像,作文件式的记录。纪实摄影是在与拍摄对象平等关系的同时,在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的前提下,使用抓拍纪录真实的场景,或用“摆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与表现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纪实摄影其实没有清晰的界定,一般而言,照片多是一系列及有主题的,用作记录历史事件,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可以用文字作辅助,表明时间、事件、人物、地点。

最重要的,纪实摄影需要让人欣赏和了解拍摄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及摄影师的感觉,可以带出故事,彷如一短篇小说一样。

三、纪实摄影的不同种类

题材可以是非常严肃的,比如:战地拍摄;重大灾害拍摄,重要历史事件拍摄等等。

但也可以很生活化,比如:旅行拍摄的照片,记录旅程;街头抓拍,记录社

会现况;采风摄影,记录所见所闻。

再更具体的多说几个,例如:记录你自已最熟悉的居住地区;连续一星期每天探访养老院,记录老人们平时的生活;当个“随行摄影记者”,跟随你的朋友,记录他们的活动;当个忠实的旁观者,拍摄工人、农民、战士、市民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或者就呆在家里,给自已的家人拍记录,拍什么都可以。

四、纪实摄影主题的选择和提炼

照片是对正在发生并即将消逝的事物的凝固,每张照片都具有唯一性,不可能绝对精确重复再现,纪实就是忠实地记录事物真相。

记录真相只是一种摄影风格或方法:它是写实的、事实的、史实的,强调的是照相本身这一动作自身的特点,模仿绘画是其美学功能。

纪实摄影的图片,诠释了摄影者的社会观和生活观,并影响观看者。纪实摄影通过记录社会现状、民众生活等等,充分表现人文关怀,唤起人们对被摄主体的尊重和重视。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人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记录边缘景象或被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借助影像的强大视觉感染力,使之成为参与和影响社会活动的工具。

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摄影是指社会纪实摄影,而社会纪实摄影的最大困难不是“如何拍”,而是“拍什么”。

真实性和倾向性是纪实摄影的两大要素,真实性是纪实摄影的生命,这是纪实摄影爱好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倾向性就是纪实摄影拍摄的动机,确定主题的目的,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影像表现和视觉冲击来阐述摄影人的社会理念。纪实摄影不是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纪实摄影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必须要承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就需要纪实摄影爱好者用理性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晰的思路判断现象,用合理的元素描绘对象,用摄影的语言诉说情感。

1.宏观看问题,微观找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题方法。要表达宏观的主题,我们可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寻找具体的现象。

比如说人口问题,我们可以从人口的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因为人口数量而引起的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道路的拥挤、车站的排队、就业的窘迫、社会资源的紧缺等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因为人口素质而造成的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吸烟、街面门前的广告、意外事故的围观等等。

这就是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化整为零的纪实摄影题材选择方法。2.从自身出发,从身边思考。这就是要你从本人的职业出发,充分发挥你的职业优势。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是你个人的遗憾,也是你们当地摄影界从专业角度看世界表达手段的缺失。

如果你是工人,你最好从工人生活出发,在自己身边的工友中寻找你最熟悉的人和事。如果你是教师、干部、军人也应该这样去寻找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

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生活,最能找到纪实拍摄题材。如果你没有作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没必要跑几千里路去猎奇,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只能拍些走观观花的旅游片。所谓“远行拍风光,近游拍纪实”,其实就是说明的这个道理。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居住地点来选择最方便的拍摄题材,这就是扬长避短的纪实摄影题材选择方法。

3.走出误区,关注民意。个人觉得现许多纪实摄影爱好者走进了选题的误区。

一是猎奇的误区。有的人放着身边最熟悉的人群不拍,偏偏喜欢到西藏、新疆、云南等地拍少数民族,虽然能拍到一些很有视觉张力的片子,但是我们能有多少时间、多少次机会深入到拍摄对象实际生活中?

二是唯美的误区。有些纪实摄影爱好者陶醉于光影的效果、构图的精典、焦外的虚化,结果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当然,这并不是表示我们在纪实摄影时不要光影,也不讲究构图,不必突出主体,如果有条件,这些也是必须的,但不能为光影而光影,为构图而构图,为突出主体而盲目虚化背景。

三是底层的误区。有的纪实摄影爱好者把目光放在拾荒人、乞讨人身上。这类人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什么社会都存在,这不是政府的决策和行政的干预就能解决的,更何况这类人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阶层,因此把这类人当作主体来选题,最后得到的除了视觉的刺激以外,在几秒钟之后就会淹没在视觉疲劳的海洋里,就如现在人像摄影的糖水片一样。

五、纪实摄影快速抓拍技巧

1、手动估焦预设景深拍摄

将对焦置于手动模式,然后调整焦点至适当距离,比如3米或者5米。接下来你所要做的事就是等被摄物进入你的对焦距离,或者你移动到被摄物进入你的对焦距离,按下快门即可,颇像陷阱对焦。当然,这个要求你的镜头带有景深窗或者是手动镜头。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练习,要保证你目测的距离与镜头实际设定的对焦距离吻合。熟练程度决定了你可以使用的最大光圈,越熟练,你就越可以合理使用大光圈,同时还有不错的成功率。听起来似乎颇有点难度,实际上练上几次之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女同胞我不知道情况如何,但男人通常空间感和距离感都不会太差。

这种抓拍速度是所有方法里最快的,因为你除了构图按快门,不需要做其他动作,非常简单快速。这个方法,一定要掌握。

2、手动对焦

数码时代的相机都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但这种方式需要对焦系统要比较强大才行。但是中低档数码相机的合焦提示不够敏感,实际上是在合焦平面前后的一个范围内,指示灯都会一直亮着。这会或多或少给大家造成一定的困扰。而高档机型,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实手动比起自动,速度上毫不逊色。运用熟练的人可以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或者前后快速移动机位进行对焦点的微调,不仅好用,还很有趣。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与预设景深法搭配使用,效果非常好。

3、自动对焦区域对焦模式

这种拍摄法对相机的对焦功能有一定的要求。用区域对焦法拍摄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相机会在一堆对焦点里自己选择离拍摄者最近的一个点,或者选取若干对焦点组成的平均焦平面,对焦并拍摄。有些相机带了人脸识别,会选择最贴近人脸的那个对焦点。不过,这种功能在取景器里没法实现,必须在屏幕取景或者电子取景器里才能实现。

不过,毕竟是相机帮你选择往哪对焦,所以会出差错,还好出错概率不算大。这种对焦模式最严重的问题是要做大量运算,对焦速度不甚理想。按下快门,相机会计算一下,稍有延迟。

4、自动对焦单点对焦模式

用单点对焦想要快速的捕捉到对象,你需要仔细的观察和具备预先构图的能力,在取景器里微调对焦点到拍摄对象身上,随即按下快门即可。这种方法对善

用定焦镜头的人比较好用,而时不时变换焦距的话是比较难有预先构图的。好在现在相机多具有对焦锁定功能,可以对焦后锁定,再构图拍摄。

5.使用自动ISO 把最高ISO设定到当前光线下能接受的最高值。很多人可能会担心画质,噪点之类的东西,说实话,在纪实摄影中,这个不是关键因素,何况我们大都在白天拍摄,一般现在大多数CMOS相机在ISO=1600都不会出现明显噪点,所以,放心大胆的使用自动ISO。

6.使用最佳光圈

使用最佳光圈可以获得最好的画质,而使用更小的光圈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景深。只要你熟练地掌握抓拍的技巧,就能随心所欲的使用各档光圈。纪实摄影往往要求交待环境,所以不必考虑什么焦外虚化的问题,而是注意构图时的相互避让,以突出主体。

7.关于测光和曝光

对于初学者或者摄影技术掌握尚不完全熟练的人,建议使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自动程序、或者干脆全自动档拍摄,以保证成功率。

测光方式可以选用区域评价测光,这样可以基本保证全画面均匀曝光。如果你的拍摄对像相对静止,或者移动缓慢,可以采用中央重点测光,甚至单点测光。当然,这个要求你对18%灰的原理运用娴熟,并能熟练掌握白加黑减的原则。

如果你对上面这些都非常熟悉了,就可以采用M档拍摄。这种方式是建立在同一环境,类似的光线条件下,曝光值近等的原理上,测光正确后,固定光圈和快门,也就固定了曝光,拍摄时只考虑构图和对焦。即使光线稍有改变,有经验的摄影人会随之调节快门或者光圈来获得适当的曝光,也非常迅速。

六、纪实摄影的后期处理

一般来说,纪实摄影的后期处理要求尽可能还原画面的本来色彩,不能做过多的色彩变动,但可以做成黑白片。除了裁剪以外,不能人为增减画面中的任何元素。

如果是参赛作品,只能进行曝光修正、曲线调整、对比度和亮度调整、提锐、降噪、色彩浓度调整等。如果拍摄环境需要加补光、滤镜,应在拍摄时加上,不

能后期处理时用软件加上。此外,也不能在画面上加相框、文字、水印等。如果需要文字说明,应单独行文。

纪实摄影一般是组图,大场景和表现整体效果的,可以单张表示,但数量不宜过多。中景和近景,是我们纪实的主要内容,可以独立成张,也可以做成组图,即多张拼合。不管什么形式,组图的张数,一般控制在12张以内为好,同时注意照片的连续性、逻辑性、故事性。当然,如果是全过程实录,那是资料片,不能全部参赛。

作为个人保留的影像资料,原片应单独建立文件夹命名并备份。后期复制到新的文件夹处理,处理后的照片一般都是JPG格式,可用批处理功能为这组照片命名并加上编号,方便以后查找。

七、纪实摄影实例(以下均为国际大赛获奖作品)

八、后记

此文为本人多年来收集的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有关摄影经验综合而成,目的在于与摄友交流纪实摄影的有关问题,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出。

纪实摄影演义 篇3

纪实摄影的社会功用性,贴近生活性,让它不仅受到专业摄影师的青睐,更吸引了一大批普通摄影爱好者,可谓“老少皆宜,四季适用”。历史上的大师先贤,除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纪实摄影拍摄理念和经验。比如: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罗伯特·卡帕的“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总结他们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这样几个特点:作品拍摄主题符合当时人们的求知需要;拍摄手法符合人们的一般审美要求;作品内容和形式虽历经时间的打磨,依然有其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审美欣赏价值。

今天我们就在大师经典作品的引领下,展示当今纪实摄影圈的魅力。

★ 经典的纪实

★ 现代的纪实

★ 身边的纪实

声明:约稿之前,编辑与诸位作者协议商定:作品允许适度剪裁、调整色调,但不许使用除此之外的Photoshop软件中的其他功能。

京剧守望者宁舟浩 摄

演出前,青年演员马良在楼梯边耗腿。在经历了三年的试用期后,与马良一起毕业的同学只有他一人当年被剧院正式录用。

在纪实摄影中,除了拍照片,勤于记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被摄者的姓名、身份等等。在写图片说明或是平述故事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素材。

海因·刘易斯·W

1874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1940年去世。世界纪实摄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摄影家,对于他而言,照相机既是拍摄工具,更是推动社会改革的齿轮。他尊重那些经常受残害、受剥削、受压迫的个人,为他们奔走疾呼。使他一度成为美国价值观的体现者。

解海龙

1951年出生,中国当代著名的纪实摄影家。他的代表作《大眼睛》不仅成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也将中国的纪实摄影与推动社会进步,真正地联系在了一起。

纪实摄影刍议 篇4

由于摄影的目的不同, 拍摄对象也不相同。纪实摄影同艺术摄影一样都有美的属性, 纪实摄影师都善于利用光线、影调、构图为自己的作品服务;纪实摄影的美, 是一种“发现”的美, 内在的美, 经过思考才能体会到的美。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相比, 艺术摄影的目的是通过事物来表现摄影师的思想感情, 着眼点在于“表现”;而纪实摄影在于再现事物, 着眼点在于“发现”。目的不同手段也不同, 纪实摄影必须忠实于事物本来的面目, 严禁摆布和修饰, 它强调事物本身的内涵。

新闻摄影的价值主要是新闻价值, 艺术摄影的价值主要是审美价值, 纪实摄影的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说起社会, 常常使人想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一张照片的价值不能仅用美学的观点去衡量, 还必须从对人类和社会在视觉上的表现整理提供强度去判断”, 纪实摄影作为社会的见证者, 从一开始就为人类的自身尊严、存在、人性的回归作出不懈的努力。

美国摄影师路易斯·海因, 在本世纪初对童工进行的摄影纪实提醒了公众注意穷人的困境, 他的这些照片促使美国人相信有必要制定一部关于童工的劳动法;本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摄影师对日本的水银中毒事件的曝光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这些都是人类利用摄影这一利器为人类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典范。

把摄影当作艺术殿堂里的那些艺术家, 经常会把平平凡凡的人间影像视为纪录, 但那些执着于苦难时代去为人性做见证的纪实摄影师是不会理会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够得上“艺术”水准, 他们只拍人, 并且只拍苦难的人, 只拍为生存而与苦难拚搏的人, 只拍社会里不平等的有关人和事, 他们忘我地去拍照, 记录下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失去的人性光辉和即将逝去的事物。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性见证者———纪实摄影师们的不懈努力, 人类在这个迸裂的年代才会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换取更大的自由。纪实摄影不光只记录事件的表层, 而且还记录了事件的时代意义, 因此它的社会价值还表现在它的很强现实性上。纪实摄影并不是要否定那些对于任何艺术来讲都是必要的美学因素, 但它又确实不同于其他方面。但所有用来获得高质量的手段都将为主题服务, 最本质地反映社会的人。

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视觉是模糊的流动的、分散和非连贯地观察现存的一切, 人们的视觉中心大多只是对着那些司空见惯的加上运动着的空间和时间, 人们更不会对这些分散的“元素”进行取舍和组合。当然, 包含在其中的意义也并不是一眼就可全部发现的。大千世界里生命呈现的千姿百态会让我们感到吃惊, 人们会通过自身的影像看到自己眼晴视而不见的东西, 会从中领悟到与平时亲身体验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来意义, 都会为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自拍像”中找到答案。摄影术发明以来, 摄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60年来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 同时还带来了新的文化。作为工业文化的先锋, 摄影大大拓展了形象思维的空间, 使图像能够替代文字成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就是说, 摄影开创了能够直接通过图像来获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科学及艺术信息。摄影为现代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谈对纪实摄影的认识 篇5

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指真实地记录现实的摄影类型,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记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的属性。在拍摄此类摄影的过程中,需要摄影人带着职业作风、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创作,因此纪实摄影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摄影确切纪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乃是它的一个根本长处,在其发展的早期,这一根本长处并没有得到评论家.甚至是摄影家自身的正确评价。事实上,只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一些形象性的报道、各种画报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摄影纪录真实生活的能力。在我理解,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摄影从此有了它独特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因此纪实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所给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照片所讲述的内容胜于千言万语。纪实摄影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图片故事一般指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图片系列是指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图片短评指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纪实作品之所以泛起朴素的光芒,很大程度上与它多关注的普通或特殊群体有关,这些群体让人感同身受的是他们朴素的情操核对生活自然的态度,他们单纯的表示昭示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七情六欲都反映在脸上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上。

纪实摄影”给了惰性十足的摄影人一个充分的不思想台阶,有了台阶就好轻松下台,就好自然而然地为自己的无新闻性作品找一个归宿。河南一位资深画家也是一位老报人马国强先生曾说过一段让人感悟颇深的话:“摄影,真正的意义是新闻摄影,除此之外的艺术摄影、纪实摄影永远无法与绘画相比,只有新闻摄影的瞬间和历史性才是绘画无法抗衡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从“纪实摄影”的误区回归到“报道摄影”所代表的新闻摄影的本体上来,应该是摄影记者从观念和思想认识上的转变。那就是重视新闻摄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直观纪录性价值,那就是抬起勤奋的腿去跑,开启智慧的大脑去思索,睁开调查新闻的眼睛去观察。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新闻的传播力量和受众的受信息容受度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但是,这个任务由谁来承担?这就需要一批具有超前思维能力,对新闻摄影理念认识充足,又有十分活力的年轻人来带动。柴继军先生,他对新闻的准确把握和认识水平是一般刚走出大学校门没多久的人中所少见的一位。也许就是这种人民大学学子深厚的文化积淀奠定了他对新闻摄影超前、准确的把握能力。从去年第十一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中他荣获的二等奖图片《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的春夏秋冬》和他荣获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赛三等奖的图片《目击乡村直选》,都可以看出他在新闻摄影本体上的超前认识和把握能力。且不论照片的质量,但就这两个获奖图片中对事件的超前认识水平,就很值得学习。当我们还在琢磨上网如何用Email传输图片这些初级电脑技能的时候,他已经是半个电脑专家了,新技术的运用已驾轻就熟,因此,《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的春夏秋冬》获奖就顺理成章了。他的新闻价值是运用摄影家的头脑和眼光而去定格的。摄影家们如何向摄影报道靠得最近,做得最精到,这是个思维定位问题。只有在创造中去完成新闻摄影的主体意识,才能使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有更强大的市场和读者。因此,把握好新闻摄影本体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真正从新闻摄影本身的道路走,这个本身的道路也就是典型瞬间的报道之路。谁抓得牢,谁就成功不可置疑。

新闻摄影应当属于纪实摄影的一个类别。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一向是被作为并立的两个概念。一幅照片通过大众传媒成为所谓“新闻摄影”,它必定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的,是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的。况且今天是新闻,明天就将成为历史,明天的明天也就成了文献资料。我们现在把新闻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也许是因为它强烈的时效性和所肩负的传媒任务。新闻摄影概念的两个层次含义:广义上它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我国老一代行文摄影家蒋齐生认为利用摄影技术,用画面形成,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的传真、纪实(或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就是新闻摄影的特性,也就是新闻摄影的定义。1999年,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组织在编写《新闻摄影学概论》一书时给出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因此,新闻摄影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的媒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摄影本身或者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因此它又有别于纪实摄影。

摄影具有纪实性的特征,纪实乃摄影的天人属性,一张照片能够瞬时框取局部形象,并且令瞬间变为永恒,这既是一种对现实真实的纪录,一种对社会真实的反应。然而,纪实摄影同样具有艺术的特性,认识这一点也很重要。比如说提出决定新瞬间理论的布列松,以及法国著名摄影大师罗伯特-杜瓦诺,细细观察他们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纪实摄影作品)往往不但其纪录的事件耐人寻味,通过艺术角度如用光、构图、瞬间抓取等方面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与众不同的优点。比如布列松拍摄的《巴黎穆费塔街》这张作品,作者采用瞬间抓取得手法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前提下给与被摄体以完美的形势,这张作品首先打动我们的是小孩子那纯真自然的表情——好像刚刚完成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兴冲冲走在回家的路上,把儿童那种天真无邪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叹服摄影家对瞬间的敏感、对构图尺度的把握都是那么天衣无缝,深层次体现了摄影的艺术价值。美国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用特写拍下一棵大白菜的剖面,善于表现出天性的形状中出乎意料的美,说的确切一点,就是用创造性的纪实行动补创了这种美。这幅照片揭示出这类植物的结构美,并且正是摄影的特别强有力的纪实的方法来揭示的。我们看到了纪录的极其精细的细节:大白菜叶子的纹理。这幅照片是严格纪实的,其中体现了具体的一棵大白菜的独特性,同时又有作者对世界观的看法,有美的内容。我认为,艺术中即使是最深刻的思想,也可以用这样的形式来体现:不是根据文字或口头上的解释,也不是根据标题,而是直接从作品的内容就明白作者的意图,这就印证了“艺术的天性,就是他的社会性,人民性和普遍性”这句话。

我觉得电影也是纪实摄影的一个表现媒介。“电影”型的纪实摄影。电影的篇幅长短介于小品和电视剧之间,它并不要求对一个故事娓娓道来,而是更主观性、观念化,更具有导演的个人色彩。在纪实摄影中同样有这样一类的作品,它们并不像新闻摄影那样一张照片就包含所有信息,也不像报道摄影或专题摄影那样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它们也许会围绕一个主题,但照片与照片之间并不具逻辑性,它们富有摄影家的独特风格,写实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写意性或象征性。例如广为流传的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拍摄的《埃塞额比亚士兵的脚》,摄影家没有将镜头对准战火纷飞,或是流血牺牲,然而一双“饱经苦难”的脚却毫不留情的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埃塞额比亚人民条件的艰苦。再比如《面包师傅》,它源于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的《时代的脸孔》--其中的每一帧照片从表面上看都没有情节上的关联,每一个人物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集合在一起却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桑德也用他拍摄的日耳曼民族的众生相为历史做出了见证。在评价标准上,对于具有较多写意性或象征性的“电影”型的纪实摄影而言,关键在于恰如其分地把握写实与写意的尺度。因为对于纪实摄影而言,内容才是灵魂,过于追求形式到产生“雾里看花”的效果,恐怕是有违其宗旨的。而象征性是否能象征的到位,也是需要揣摩的,这恐怕就要看摄影师的造诣了。

城市题材的纪实摄影 篇6

他认为:现在很多摄影人跋山涉水拍风光或者深入阴暗面拍纪实(记录和揭示某些社会的阴暗面似乎可算是社会文献摄影——不少人称其为“社会纪实摄影”的光荣传统,但今天好像只有社会的阴暗面才有记录的意义或者“纪实摄影”就是记录阴暗面、记录土老破旧的认识都是有失偏颇的),对于都市题材的摄影人拍了很多,但和国外的城市题材的作品比较,很难发现我们的这类摄影中有什么优秀的作品,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不同的文化差异,对这方面题材的把握没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有关?

肯定有关。应该说你对中国都市摄影的批评我也是基本赞同的,早些年我也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谈过一些看法。不过,近年来我们的都市摄影还是发生了些许变化。据我所见,还是有一些优秀作品的。比如上海就有一帮摄影师坚持多年拍摄变化中的上海,他们已经办过有关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摄影联展,还有几位摄影师出版了自己有关上海的摄影集。实际上顾铮、陆元敏、周明等人眼中以及被他们敏锐地定格于胶片中的上海是各有不同的,尽管他们几乎都是以记录的方法来直面上海,但他们关注的对象、选择的视角并不相同,呈现出可喜的多样性。当然你用什么样的“标准”定义“优秀作品”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也许,与国外同行对他们的都市进行的摄影相比,我们的“都市题材”或者“城市题材”摄影在内容的挖掘上不够深入、方法的使用上不够多样、角度的选择上不够多变……或许更重要的也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对这类题材——对日新月异的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建设中涌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在思考上缺乏深度?! 这也难怪,在这么一个急剧动荡的经济转轨时期,很多政治家、经济学家以及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也在思考,同样也有许多问题思考不清或者思考不够深入,摄影师把握得不够好也不算什么过错,当然这绝不是为了给我们自己找个什么台阶来下,事实上我们对于城市影像的把握并不比官员们管理好城市容易多少。

没有新的发现,我们的现代城市题材总是局限在背街小巷的破烂不堪(中国的都市摄影的确缺乏“新的发现”,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新的发现”,象前面说的上海的城市摄影终究有不少“新的发现”;并且,尽管也确实有人热衷于将镜头对准“背街小巷的破烂不堪”,但并非都是“局限在背街小巷的破烂不堪”。照你的说法,你镜头中的“现代都市题材”难道“总是局限在背街小巷的破烂不堪”吗?)。虽然这些记录有它一定的意义,有它的道理(单纯从历史的文献的角度来讲这种“记录”就有难以估量的“意义”)。但社会发展中的现代的前卫的现象,表现在年轻一代身上的这样的东西却很少反映。是不是我们现在社会处于这种“中级阶段”(绝对只是“初级阶段”,还没到“中级阶段”)?和现代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还是我们接触这些太少不知道怎么表达?!

要说我们的城市都发展成了“现代城市”还太夸张了,但我们对自己的城市并不缺少“接触”,相反倒是更缺乏“触动”,并且,我们的的确确对都市社会中的“现代的前卫的现象”,尤其是“表现在年轻一代身上的这样的东西”缺乏把握,或者说根本就是难以把握。有位朋友去年恰好跟我说过一件与此相关的事,说是在“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老外放了两组“新新闻摄影”的幻灯片,都是有关城市年轻人的题材,其中一组与“性问题”有关我们这里就不说了。另一组照片共100多张,主要用一种虚晃、极具动感并带有阴沉影调的影像来揭示一群年轻人及其人性所受到的纽约这座城市的伤害和压抑,整组照片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其中情节起伏跌宕,又不乏细节的凸现,并且加上了贴切的背景音乐,特别是这组照片的虚晃、阴沉的影像尤其能让观众直接并比较好地感受和了解整件“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乃至对他们情绪的影响,看懂这组照片的同志都比较佩服这位作者把握题材的不寻常功力。不料有位我方代表突然站出来质问:为什么给我们看这种东西?你们太不了解中国了,这样的照片中国有的是!据说摄影节的艺术顾问法国人阿兰十分惊讶,连声说道:真的吗?我们这一次就是想在中国找找这样的摄影师,他们是谁?在什么地方?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时马上又有人上前递给老外几本在中国称得上比较“另类”《城市画报》杂志,事情后来的发展不得而知。就我个人来看,我方代表的确够“威”,精神可嘉,但依本人浅见,中国似乎还没有出现什么有头有尾、有起有伏能成系列的同类成组作品。或许个别摄影师拍的单张照片还不错,就象《城市画报》有时刊登的一组照片中也许其中一张相当不错,可就是整个系列太平淡,缺乏深度、缺乏过程,比较多地是停留在对人家所用手法(浅表性层面)的模仿上,二者难以同日而语。这样一来“不知道怎么表达”也就不足奇怪了!

我总在尝试怎么用摄影的语言来表达我对所住的城市的看法,但每次出来的照片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武汉的江汉路我也拍过很多次,也看过别人拍的一些感觉总不那么好!我还想在这个热天去拍些城市题材的照片,面对很多困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希望黄老师给点建设性的建议!

每个人对自己住的城市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他们所住的同一座城市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就象你我虽然我们都住在武汉市,但我们的感受会一样吗?有经济学家说武汉可以建设成为东方的“芝加哥”;有作家说武汉这座城市没有什么特点就是他最大的特点;有朋友说武汉是中国最大的县城;还有人说武汉是中国最大的集镇,说法万千,但这都是这些人个人的感受——不管他们是否带有偏见——颂也罢,贬也罢,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对它的感受,它让你触动——无论是喜悦、愉快,还是心烦、忧伤,你感受了,你才有可能把握,你知道了你为什么想要这个城市的影像以及想要这个城市什么样的影像,接下来“如何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多的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知道这对你能不能算是一个建设性的“建议”?

欢迎读者参与本栏目

聊天信箱:E-mail:sheyingliaotian@sina.com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关系的粗浅探索 篇7

新闻摄影是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 摄制图片进行新闻报道的方式。它要求迅速及时地反映实际生活中的事实, 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不干预事件的进行与人物的活动。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所涵盖的范围都涉及工业、农业、科技、军事、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一些如从事工业、农业、科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为了将自己的创作 (或科研) 成果或过程记录下来, 于是用手中的相机在不同的角度里将其收录, 于是纪实摄影中的一部分内容就产生了, 它虽然真实地记录了事件的产生、发展及最终的结果, 但它却缺乏新闻摄影中最主要的美感。充其量这样的摄影作品只能叫做资料片。因为新闻摄影不但要现场记录事件, 还要尽可能地将周围环境和与事件 (人物) 相关的元素都纳入方格之中, 才可能完美地展现事件 (人物) 的全部内涵, 才能更好地做好宣传作用。

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最大的相同点在于, 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实, 并且用相机对其进行了真实地记录, 都客观地反映了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 二者紧密相依, 如果新闻摄影离开纪实摄影中最基本的要素去追求完美画面, 那么这张照片就可能步前人的败着, 让人不齿。其次, 二者又各有侧重, 纪实注重第一感觉, 以抓拍为主, 往往背景、光线等不太注重。而新闻摄影注重的是“今后的故事”, 不但要有纪实摄影的速度与技巧, 还要尽可能地讲究画面的美观, 并且要使读者更多地关注事件的后期结果, 以激励大家的士气与信心。

纪实摄影的力量 篇8

——亚当·弗斯

纪实摄影将“真”刻画得淋漓尽致, 摄影家运用照相机这一高科技的机械, 将人类社会中的客观事物复制在图片上, 以供人思考。它的内容是真实生活的完全呈现。而这“真”不是将眼睛所见的世界转变为一种审美的真实世界, 而是感受真实世界既有范围内的审美真实, 并且在摄影家的创造力达到最佳表现的结晶的那一瞬间, 拍到未受干扰而忠实的记录。真实是摄影的优势也是短板。复制现场的手段单一而缺乏创意, 貌似距离深刻的思考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是纪实摄影的力量即在于摄影者以其思考的力量, 运用摄影的技巧, 将现场中无法复制的场景, 以特定的角度、方位、色彩记录下来, 以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来完成思想的凝聚, 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因此, 纪实摄影的底蕴来自摄影者的思想积淀, 来自摄影者的灵感和摄影技术的纯熟运用。

也许没有诗意的温柔, 没有牧歌的韵味, 但是纪实摄影却被摄影评论家喻为摄影艺术中的“史诗”, 纪实摄影家利用照相机特有的复制视觉现场的功能, 将人类社会中具有某种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关系所做的相对全面的记录, 令影像观者进行某种思索。纪实摄影家坚守着他们人文关怀的理念拍摄人类社会历史中的过失与不幸。他们的这种拍摄行为, 不是简单的人类社会的“不幸”和“苦难”的观看者, 而是这种“不幸”和“苦难”的见证者和思索者。历代的纪实摄影家企图利用手中的相机改变人类社会中种种“不幸”和“苦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纪实摄影的审美内容虽然是悲剧性的, 但它也是一种“善”的审美。这种“善”沉潜在摄影家对被摄对象的尊重与人文关怀之中, 无论镜头前的被摄对象是美还是丑, 是贫穷还是富裕, 是灾难还是欢乐, 他们都常怀一颗赤子之心, 以一种人道主义情怀, 去关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 肯定人的生存、尊严、追求和自我实现。

美国纪实摄影家保罗·斯特兰德就曾深情地表示:“拍摄者必须学会并且保持他对眼前事物真诚的敬意, 并借着作品中无限宽广的超出人类双手技能极限的阶调值将敬意表现出来。要完全将它实现并不需要搬弄拍照与冲洗技巧, 而是使用直接的摄影方法完成的……”所以摄影家们以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顽强意念和忠挚情感, 创造了俊采星驰、可谓“光照临川之笔”的杰作。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 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表现, 使它们一无遗漏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示出来。这里或许有明媚的忧伤、甜蜜的苦涩, 或许是领悟的感伤、无奈的唏嘘, 又或是人生的知性观照, 但却使世事情怀变得非常充盈、真实、可贵。

南非摄影师戴维·戈德布拉特将视线投向脚下的热土, 喜欢拍摄导致新闻事件的社会现状, 探究充满大冲突的时代;爱德华·伯汀斯基试图营造一种禁阻的快乐, 即根据自身的审美逻辑营造画面, 牢牢吸引住观者, 但同时也让观者内心挣扎、抗拒, 映衬出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欧内斯托·巴赞自称一条迷路的狗, 到处漂泊着, 找寻着哺养自己心灵的粮食, 关注个人情感, 触及精神层面;法扎勒·谢赫更是雄心勃勃但却真诚地表示希望通过他的影像, 在业已存在的各种宗教的、文化的、国家间的乃至政治领域的裂痕两端, 架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

中国纪实摄影家卢广的一组有关中国环境污染的照片就含蕴着巨大的社会伦理力量, 惊心动魄, 给人启发。当一张张充满视觉冲击的图片冲进视野时, 作品的创作也就完成了。观赏图片的过程伴随着紧张的理智的思考和深刻的精神探索。在同情悲愤中探索追求, 在强烈的情感激荡中奋发抗争, 同时也荡涤了日渐冷漠的灵魂。那一朵从污水中盛开的花朵, 带着妖冶的气息吞噬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转眼间便是生死两茫茫, 那新冢上一缕缓缓升起的青烟, 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的冲击, 在死亡面前产生了一种深厚沉郁的“此在”情感。这些图片的背后是一种个体实践的严峻斗争与善高度结合的美, 一种在矛盾对立、冲突抗争中的庄严的美、雄浑的美。这里是对人的生存现状的揭示, 对人的生存权利的呼唤, 对人的命运、追求的关注和尊重, 对人的主体意识和生命意义的张扬, 而这, 便是摄影的力量。

论纪实摄影的美学价值 篇9

关键词:纪实摄影,美学意义,社会价值

从字义的分析,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应该分为现时的和历史的纪实摄影, 现时的纪实摄影意义在于协助观看者了解社会的真实状态,而现时的纪实摄影随时间流逝,便成为历史。所以, 纪实摄影的历史性是其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即经由漫长的时间和历史考验,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也即真实的还原所处时间、场景、 人物真实的关系,并具有可被历史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经得起科学的考证。

以我自己的理解,纪实摄影可被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我们通常所定义的为狭义的纪实摄影,但从摄影本身的特性来说,所有的摄影拍摄均可被理解为纪实摄影, 因其拍摄者曾真实的在拍摄的时间、地点面对实际存在的景物进行曝光,因为唯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影像。但以上是纯粹哲学角度对摄影的悖论和吊诡,我们对于纪实摄影的研究应该从狭义的,即经典的纪实摄影定义入手,首先探寻一幅摄影作品之所以被定义为纪实摄影的本质属性。那么我们会发现,历史性是纪实摄影的根本属性。

与纪实摄影的经典定义不同,摄影家对于景物取舍、 表达诉求点的不同使得作品被细分为不同的摄影形式, 纵观摄影发展以来的摄影作品和流派,一些摄影的创作刻意剥离了可在画面上被历史考察和验证的属性,但根植于摄影技术本身的历史性非常难以被完全剥离,我们也可以从摄影家选择与“历史性”剥离的程度认知摄影作品纪实属性成分的多寡。

如果不加以说明,我们很难(虽然可以)从一幅纯粹的人体摄影,静物摄影或人像摄影中找到更多的可被历史研究所参考的价值,因对于创作者来说,历史性并非其诉求点。他追求的可能是纯粹的美感、场景于创作者个人的意义。而另一方面,我们从那些过去的报道新闻摄影、表现人及其生存环境关系这样题材的照片中得到更多的社会学的历史研究参考价值,这些价值体现在: 摄影作品表现出了某个时间、时代、地点、所发生的事件或人的生存状态,体现出了鲜明的历史性,可在对于这个时代或事件的研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纪实摄影是最直接继承和发展摄影本身特性的摄影类别,也正因为这样,其存在概念模糊和分类困难的问题,我们如果认真下来,甚至可以将所有的摄影作品定义为纪实摄影,因为没有现实世界,摄影过程不可能完成。 但我们确认,影像作品的纪实价值体现在作品本身对于特定研究的价值。从宏观和历史的角度来说,是其所表现出的历史性和可研究性。

此时为我们展现社会真实的纪实摄影便自然发生了变异。首先,摄影和摄影师社会影响力的衰退导致其对社会问题的冷漠,没有更多的人关注,纪实摄影便成了玩物,起不到对于摄影师来说的理想状态。

其次,摄影师对于摄影的理解在变化。随着摄影工业的发展,专业摄影领域更多的在趋向于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发展,纪实摄影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影的发展也在减缓。当然我们从现今的新闻摄影中看到了新闻摄影更加“纪实化”而“去新闻化”的倾向,更多的新闻摄影师开始以纪实的态度拍摄纪实风格作品,即以较大信息量为主的,不过多强调新闻属性的照片用于存留。 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一个最关键的区别就是,新闻的最重要目的是传递给当代人信息,而纪实摄影则更多的要求对未来而言的历史参考价值。

摄影方式发生了变化,经典的程式被打破,当代的纪实摄影开始更多的追求奇异的构图和视角,追求个人化的表达,这是我们在布列松、马克·吕布等的作品中难以看到的,当然经典不是落后,在萨尔加多和纳切威等这些新一代的摄影师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经典摄影无穷的魅力。

浅议纪实摄影的界定 篇10

(一) “纪实摄影”概念的由来

1935年, 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聘用30多名摄影师赴灾区以真实记录方式反映当地状况。1936年, 经济学家罗伊·斯特瑞将这次拍摄活动命名为“Documentary Photography”。[1]

1984年, 《国际摄影》编辑王惠敏为国外某一种摄影样式起名为“纪实摄影”, 后与“Documentary Photography”相对应, 在国内普遍使用。

“纪实摄影”中文翻译的争议一直持续到今天。我们认为, 吴新元在《硬伤不再, 并非误导》一文中, 对“Documentary Photography”翻译为“纪实摄影”的正确性, 给予客观公正的阐述。吴新元认为, “纪实”并不完全等于记录, “纪”字与“记”字有明显区别, “纪”字有人为选择、归纳整理的意思, 而“记”字则是不加干预地记录的意思。[2]因此, 纪实摄影是指经过拍摄者选择之后的, 以图片形式记录某一段历史的真实情况, 引起人们关注并引发深思并作为珍贵资料得以保存。

(二)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区别

在选择范围上, 新闻摄影强调反映具有新闻价值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 而纪实摄影则可包括经济、政治、人文等。在时效方面, 新闻摄影强调尽可能争取事件“现在进行时”, 而纪实摄影则不受时效性约束, 可以说, 今天的新闻摄影可能成为明天的纪实摄影。在艺术性方面, 不同于新闻摄影的强烈客观性, 纪实摄影更强调艺术性, 强调拍摄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主题选择、构图、拍摄方法上, 可使拍摄者发挥更大空间。在内涵方面, 新闻摄影侧重从客观角度反映新闻事件, 而纪实摄影则附有拍摄者的目的性, 通过图片令人深思并留有想象余地, 这一点可以从解海龙的代表纪实摄影作品——希望工程《大眼睛》看出。

二、有关纪实摄影的分歧

(一) 传统纪实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理论

1952年, “现代新闻摄影之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决定性瞬间》一书中正式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 即通过抓拍手段, 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瞬间中, 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 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在决定性瞬间理论影响下, 以抓拍为拍摄形式的纪实摄影对中国摄影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侯登科纪实摄影作品《麦客》为例。麦客是在我国陕西、甘肃、宁夏三区经常流动替别人割麦子换取微薄收入的一群农民。侯登科用十几年时间融入麦客们的生活, 进行跟踪拍摄, 记录下麦客的真实生活, 为中国当代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留下宝贵纪录。

(二) “实验性”纪实摄影中的“摆拍”

与“决定性瞬间”理论为指导的传统纪实摄影倡导抓拍相对应, “实验性”纪实摄影摆拍的摄影方式一直被边缘化。

以美国摄影家“阿瑟·罗斯坦德”纪实摄影作品《骷髅》为例, 阿瑟·罗斯坦德在树丛中发现了一个牛头骨, 他把牛头骨移了几米, 放在干裂的土地上进行拍摄。照片以强烈视觉冲击感渲染了当地旱情, 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极大影响力。但就是那几米的移动, 使该作品广受争议。

中国也出现过类似争议作品。“李京红”在1980年“自然·社会·人”影展中的展出作品《别忘了孩子》, 以几个抽着香烟的少年为拍摄对象, 反映了中国“文革”时期, 时代动荡导致孩子缺乏社会关注与正确引导, 当时受到观展人员一致好评。但当人们知道这幅作品是摆拍出来的, 该作品又成为中国纪实摄影争议最大的名作。

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则坚持发挥摄影者主观性, 运用摆拍方式, 记录下当时日耳曼民族的脸孔及从脸孔中透露出的心灵, 他的坚持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像摄影家、时代脸孔的留影者, 并被誉为“德国人性的见证者”。

中国摄影家宋朝则大胆运用摆拍和引导工友们在镜头前自由展现的方式进行拍摄, 以不同于其他摄影者对矿工日常生活表面化的记录, 展现矿工真实的内心世界。

三、对纪实摄影的界定

实验性纪实摄影的问世, 给大众带来了疑惑, 纪实摄影是否能够运用摆拍手法?摆拍后的作品是否能够称之为纪实摄影?

首先, 需要明确的是, 抓拍过程中, 被拍摄者是有极大概率在被拍摄瞬间知道有人在拿着相机对他进行拍摄, 这种知情会直接反映到行为及面部神经。同时, 拍摄者在抓拍过程中, 也是经过主观内化后, 有意识地选取角度选取内容进行构图后的拍摄。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抓拍并不是“绝对的真实”, 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

其次,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曾说过:“瞬间性照片只能提供虚假的影像。拍摄一个正跌倒的人, 你只能表现跌倒了的瞬间, 而不能表现跌倒本身。”“实验性”纪实摄影的拍摄者正是以此倡导运用摆拍手段进行拍摄, 从而以一个静止了的动作引导观众进入想象空间, 达到对传统“瞬间”局限的突破, 作品《厨师》《矿工》《另类人生》及其他“实验性”纪实作品能看出在“相对的真实”前提下, 实验性纪实摄影能给人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与深思。

但是, 遵循事物客观事实、表现“相对的真实”的摆拍, 与造假式的摆拍截然不同。著名的战地摄影机记者罗伯特·卡帕的《阵亡的一瞬间》拍摄于1936年西班牙内战期间, 曾震惊当时的摄影界, 对后世影响极大, 但在近几年被定为造假图片。历史学家证实, 卡帕当年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 那里还没有开始战争。这幅有名的图片显然是经过造假式的摆拍后形成的, 违反了事物客观事实, 违背了纪实摄影最根本的原则。

由上所述, 纪实摄影中的“真实性”, 是指事物存在的真实性, 不论是抓拍、摆拍或是摆中抓拍, 只要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具有事物真实特性的, 都可以被运用于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中。但是, 杜撰场景的纪实摄影作品则是毫无争议地完全违反了纪实特性, 是对纪实摄影或是新闻摄影一种真实本质性的违反, 是在纪实摄影中被严令禁止的。

摘要:进入读图时代, 纪实摄影这种以图片对事件人物进行叙述的方式, 成为报纸发展的路径之一。但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法究竟如何界定, 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本文尝试对纪实摄影的分歧进行梳理并对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法进行界定。

关键词:纪实摄影,实性,抓拍,摆拍

参考文献

[1]杨成文.中国当代纪实摄影风格之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纪实摄影】相关文章:

摄影纪实类论文题目05-03

纪实摄影论文题目大全05-06

纪实摄影的拍摄技巧08-16

城市题材的纪实摄影05-09

采访纪实05-27

工作纪实04-24

转型纪实05-13

参观考察纪实05-22

工作纪实表09-20

村发展纪实04-09

上一篇:基层牧区下一篇:智能校园建设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