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曲线

2024-05-10

经济运行曲线(精选十篇)

经济运行曲线 篇1

1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计算公式

(1) 变压器带任意负荷时的铜损计算公式

式中Pke——短路损耗;

I2——实际负荷电流;

I2N——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流;

β——实际负荷系数。

(2) 2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经济运行计算公式

式中P0——变压器铁损。

实际运行中, 还需要考虑由于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 则式 (2) 可写成

式中Q0= (I0%SN) /100;

Cj无功功率经济当量, 一般取0.05。

当2台主变压器在某一负荷下并列运行时, 其总损耗计算公式

当负荷减少, 需要切除一台主变压器单台运行时, 其总损耗计算公式

假如某一负荷下的电流为Ij, 当主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和单台运行时总损耗相等, 则这个电流Ij称为“临界电流”, 即是改变主变压器运行方式的分界点。即

整理后可求得临界电流为

根据以上分析和公式, 现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 就可很方便地绘制出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

2 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的绘制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 我们以某35 kV变电站为例, 这座变电站有主变压器2台, 其参数相同:

(1) 首先我们将以上参数输入到Excel中, 如图1所示。

(2) 根据式 (3) 计算Q0和Qke, 在Excel中公式分别是

(3) 为了保证绘制的曲线平滑, 实际负荷电流以20 A等差递增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等差数值) 。

(4) 利用式 (4) 和式 (5) , 分别计算单台主变压器运行和2台并列运行时的变压器总损耗, 在Excel中的公式如下

单台主变压器运行时的损耗

并列运行时的损耗

(5) 利用Excel的单元格拖放功能, 将不同电流下的功率损耗自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6) 以图2所示的数据为数据源绘制曲线。首先在Excel中全部选中△P和△P总的所有数据, 点击图表向导功能, 选择折线图, 然后点击下一步, 点击系列选项, 分类 (X) 轴标志, 选择负荷电流I的所有数据, 最后点击下一步直到完成。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如图3所示。

根据式 (6) , 计算出临界电流I=99.7 A, 在图3中进行标注。从图3中可以很方便地看出, 当总负荷电流小于99.7 A时, 单台主变压器运行损耗较小;当负荷电流大于99.7 A时, 2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损耗较小。因此可以在日常的电网运行中, 随时监视负荷状况, 根据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 调整主变压器运行方式, 达到节能降损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很方便地查看不同电流下的主变压器损耗数值。

经济运行曲线 篇2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一、需求函数

(一)需求的定义: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的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三)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此处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Qd = f(P)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

一、供给函数

(一)供给的定义: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三)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此处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Qs = f(P)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表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价格是指商品的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一)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2、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

(二)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移动

1、需求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2、需求的变动:

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图2-5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二)供给曲线的移动

1、供给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2、供给的变动:

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2-6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

(三)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2、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总结】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一、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二)经济模型既可以用文字语言的形式来表示,也可以用数学的形式来表示。

如均衡价格模型既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也可以用方程式表示出来。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

(一)内生变量:是指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二)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三)参数:是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可以被看成是外生变量。例如,在均衡价格模型 Qd = α-β.P 和Qs =-σ+γ.P中,Q 和 P 是模型所要决定其数值的变量,被称为内生变量,α,β,σ,γ的数值是由模型以外的外部条件所决定的,被称为外生变量。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一)静态分析:是指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例如,在均衡价格模型中,α,β,σ,γ的数值被确定后,便可以求出相应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的值。二)比较静态分析

例如,在均衡价格模型中,α,β,σ,γ的数值被确定为不同的数值时,由此得出的内生变量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的值是不同的。显然,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比较静态分析:是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分析方法。

(三)动态分析

在静态模型中,变量所属的时间被抽象掉了,全部变量没有时间先后的差别,而且在分析由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内生变量的变化过程中,也假定这种变量的调整时间为零。而在动态模型中,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差别。动态分析:是指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例题分析

已知某时期,需求函数为Qd=50-5 P,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 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 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解答】

(1)需求函数Q d=50-5 P和供给函数Qs=-1 O+5 P代人均衡条件Qd=Qs。有:50-5 P=-1 0+5 P 得均衡价格P=6,代人需求函数Q d=50-5 P,得:Q=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6,Qe=20。

(2)需求函数Q d=60-5 P和供给函数Qs=-10+5 P,代人均衡条件Qd=Qs。有:60-5 P=-10+5 P,得均衡价格P=7,代人Qd=60-5 P,得:Q =25。(3)将需求函数Q d=50-5 P和供给函数Q s=-5+5 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 P=-5+5 P,得均衡价格 P=5.5代入Q =50-5 P,得:Q=22.5。

(4)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1)题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如(2)题中,均衡点变动。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一)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二)弹性的一般公式:

(三)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弧弹性:e =(ΔY/Y)/(ΔX/X)= ΔY / ΔX •X / Y e:为弹性系数。点弹性:当经济变量趋于无穷小时,即ΔX →0时,e= dY /dX •X / Y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方面的弹性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其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又被简称为需求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三)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也就是说,他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一)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几何图形

计算从a点到b点以及从b点到a点的弧弹性。一般使用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来计算。

(二)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例如,几何图形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的价格分别为5、4,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当商品的价格由5下降为4时,或者价格由4升为5时,相应的计算是:

1、由a点到b点(即降价时):

e =(ΔQ/Q)/(ΔP/P)= -ΔQ / ΔP •P / Q = -(Qb-Qa)/(Pb-Pa)•Pa / Q a = -(800-400)/(4-5)• 5 /400=5

2、由b点到a点(即涨价时):

e =(ΔQ/Q)/(ΔP/P)= -ΔQ / ΔP •P / Q = -(Qa-Qb)/(Pa-Pb)•Pb / Q b = -(400-800)/(5-4)• 4 /800=2 可见,由a 点到b 点 和由b 点到a 点的弧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原因是:尽管ΔQ 和 ΔP 的绝对值都相等,但因Q、P所取的基数不同,结果也不同。因此,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值不相等。

如果只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价格的弧弹性,而不是具体地强调这一弹性是作为涨价还是降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通常取两点价格的平均值,即(P1+P2)/2,以及两点需求量的平均值,即(Q1+Q2)/2,来分别代替P和Q,因此,需求价格弧弹性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e =-(ΔQ/Q)/(ΔP/P)= -ΔQ / ΔP •P / Q = -ΔQ / ΔP •[(P1+P2)/2 ] / [(Q1+Q2)/2] 该公式被称为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例如:上例中a、b两点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为: e =400/1×[(5+4)/2] / [(400+800)/2]=3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在a 点,当P=5时,由Qd可得:P=5时,Q=400。根据:e= -dQ /dP •P /Q E=-(-400)•P /Q

= -(-400)•5 /400=5 在b 点,当P=4时,由Qd可得:P=4时,Q=800。根据:e= -dQ /dP •P /Q E=-(-400)•P /Q

= -(-400)•4 /800=2

(二)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在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小。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三)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如图a所示。

(四)两种特殊形状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是相等的。如图b、c所示: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如果需求富有弹性 E > 1,说明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如果价格上调10%?

由此可见:厂商变动商品价格能否提高销售收入,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即P•Q。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该商品的厂商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对于ed ﹥ 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动。这是因为:

厂商降价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入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反之,则相反。第二种情况:

对于ed ﹤ 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的变动。原因是: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量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第三种情况:

对于ed = 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因为: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相等。这样,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因厂商的销售收入就等于消费者的购买支出,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和结论,对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消费者的购买支出之间的关系同样适用。

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一)商品的可替代性(如国光苹果与香蕉苹果、食盐)

(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狭窄的商品弹性小)

(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必需品弹性小)

(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比重大的弹性较大,因为注重该类商品价格的变化)

(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考察时间与弹性成同方向变化)。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一)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注】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1、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假定供给函数为Q=f(P),用es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es=(ΔQ/Q)/(ΔP/P)= ΔQ / ΔP •[(P1+P2)/2 ] / [(Q1+Q2)/2]

2、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表示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计算公式为:

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的价格是成同方向变动的,供给量的变化量和价格的变化量符号相同,系数为正值。

3、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求法

结论: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则供给曲线所有的点弹性都大于1;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点弹性都小于1;若交于原点,则等于1。

4、供给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

5、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因素。时间与供给价格弹性成同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随产量而变化的情况。如果生产成本的变化大于产量的变化,则弹性小,反之,则相反。

(3)生产周期的长短。生产周期短的产品,供给弹性大;反之,则相反。例: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毒品犯罪? 毒品需求弹性小(对某些人必需),而供给弹性大。禁毒是控制供给。

结果: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的不多。毒品贩子的收益因为禁毒而增加。(政策效果正相反)反毒品教育控制需求更重要。

结果: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较多。毒品贩子收益减少

(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假如商品 X 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f(PY),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弧弹性公式为:

eXY=(ΔQX/QX)/(ΔPY/PY)= ΔQX / ΔPY •P Y/ QX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

(1)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2)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3)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

(4)可以根据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其他弹性

1、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的比值。

2、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对于易腐商品如何定价,才能保证全部数量的商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售完,又能获得尽可能大的收入呢?以夏天的鲜鱼为例进行分析。

如果已知销售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以根据准备出售的鲜鱼数量确定价格P1。如果定价过高为P2,就不能完全售出;如果定价过低为P3,虽然能完全售出,但总收入却因单位价格过低而减少。因此,P1是最优价格。

二、价格放开

(一)对于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零的商品,放开价格可以提高商品的供应量。如图所示:政府原来对某商品的限价是P1,政府限价取消后,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供应量提高,最后实现供求平衡。

(二)对于供给价格弹性为零(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如文物、资源条件或技术条件限制)的商品,取消限价不会带来供给量的增加,只能使价格上涨。如图所示:政府原来对某商品的限价是P1,限价取消后,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供应量没有提高,价格水平上涨。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一)最高限价

1、概念:最高限价也称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高价格。最高限价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如图所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e,如果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格是P0,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2、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某些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垄断性行业的价格,尤其是抑制通货膨胀。

3、最高限价的后果:

(1)消费者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2)政府不得不采取配给制;

(3)生产者可能会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二)最低限价

1、概念: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如图所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e,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是P0,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2、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农产品支持价格就是普遍采取的政策。即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来实现这一政策。

3、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 措施:政府实行配给制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利: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弊:

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 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 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总结

支持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限制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四、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描述的是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平移至S’的位置。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由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同样,在歉收年份,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数量减少的幅度将小于由于它所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使农民的总收入增加。

五、“薄利多销”:富有需求弹性商品,E > 1 如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1、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2、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经济运行曲线 篇3

两个单个的数据可以画两条曲线,一条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上升的曲线1月份3.2%,2月份2.1%,3月份3.O%,4月份3.8%,到了5月份达到了4.4%,6月份则为5%。另外一条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逐月下降的曲线1到2月同比增长53%,1到3月为47.8%,1到4月是42.8%,1到5月份34.8%,而1到6月已经是28.6%。有消息说,这种投资降速之快是近10年来没有的。

围绕这两条曲线,有关人士解读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说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可能最有感触的就是咱老百姓了,已经退休八年的柳老师,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物美超市购买新鲜蔬菜和生活日用品,柳老师说“像去年这个时候吧,黄瓜、白菜、西红柿、苦瓜等等这些东西差不多都是五毛钱一斤,现在差不多翻了一番。”柳老师拿出记录了十年的账本给记者看,账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自1994年以来每天的菜价,她说可别小看这本账,它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年物价的涨跌。她告诉记者,过去的蔬菜品种非常单调,每天都是萝卜白菜,现在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到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同时柳老师也担心物价继续上涨。

据了解,自今年上半年以来,水、电、米、油、蔬菜等生活日用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种上涨对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认为”这个问题关键要看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在9%以上,并且在增长的同时效益指数、企业的利润指标有明显改善或提升,即使物价再略有上升,整个经济的消化和承受能力也能够承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说“根据统计局的统计,在整个物价上涨当中,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占物价总体上涨的80%,它可能还不是反映总供给和总需求严重失衡的一个表象,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只要我们解决了粮食的供给问题,到今年8月份,整个翘尾巴的因素消失了之后,物价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按照这个判断,全年的ClP的涨幅控制在4%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谈到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曲线,承德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洪如说“建筑钢材在调控之前,已经卖到4000多元一吨,原料也涨的很猛。这么高的价格自然会吸引很多社会资本进入钢铁行业,引发钢铁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减缓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钢铁等基础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国家不调控,企业的损失更大。”

巧绘变电站主变经济运行曲线 篇4

关键词:巧绘,变电站,主变,经济运行曲线

所谓经济运行曲线, 就是变压器在各种运行方式下, 变压器损失率随负荷电流变化的曲线。变电站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是掌握主变是否经济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许多管理软件中都有此项功能。但如果没有软件, 手动绘制则比较繁琐, 一是数据计算量大, 容易出错;二是手动绘制精度较差, 没有计算机定位准确。笔者经过研究, 发现用我们常用的办公软件EXCEL即可实现自动计算与绘图功能, 只需输入相应基础数据, 即可实现。

1 基本原理

变压器的铁损 (ΔP0) 为一不变损耗, 铜损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ΔPmn (I/In) 2, 那么变压器的损失率 (a) 随负荷电流 (I) 变化的表达式为:

式中α——变压器损失率%

Un——变压器额定工作电压k V

I——负载电流A

ccosφ——负载功率因数

为了简化计算, 我们假定变压器电压为额定电压, 负载功率因数不变, 将变化的主要数据, 即负载电流I作为变量, 将变压器参数代入公式 (1) , 求得一系列的变压器损失率α, 再利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 则可自动生成一系列图表曲线。

2 举例计算及绘图

以66KV某电变所两台主变为例, 主变参数如下:

1#主变:型号SZ7-6300/63

阻抗电压Uk1=8.16%

铁损ΔPO1=10.62k W

额定铜损ΔPmn1=43.93k W

二次侧额定电流In1=330.7A

2#主变:型号SZ7=6300/63

阻抗电压UK2=8.91%

铁损ΔPO2=11.52k W

额定铜损ΔPmn2=35.9k W

二次侧额定电流In2=330.7A

我们就以这两台变压器为例, 绘制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

(1) 单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曲线。功率因数按该主变平时值取0.94, 电压按二次额定电压, 分别按不同的电流值代入公式 (1) 。

(2) 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经济运行曲线。由于两台变压器的阻抗电压不同, 并列运行时, 两变压器所带负荷并不与变压器额定容量成正比, 我们在绘制两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经济运行曲线时, 必须考虑阻抗电压的影响。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电流与总负荷电流有如下关系:

式中SN1、SN2——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I——两变压器总负荷电流A

I1、I2——两变压器各自的负荷电流A

将以上结果代入公式 (2) 得

并列运行的两变压器的总损失率为

将以上各值代入公式 (3) 即成并列运行的两变压器总损失率。

(3) 用电子表格实现计算及绘图。以上公式和基本数据已准备好, 但由于电子表格的公式较短, 为了录入及查阅方便, 所以把公式分解成若干小块, 先将铁损, 额定铜损等基本数据录入, 将一些公式细节分解, 如下表:

将已知参数和分解数据代入已设好公式的表格中, 再设若干电流值, 形成下表 (其中, 除电流值为录入值, 所有数值均为公式自动计算生成) :

再将光标移至表下, 在菜单“插入”中选“图表”, 图表类型中选“折线图”以表中计算结果为数据源, 即形成以下图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 每条曲线都有一个最低点, 即某种运行方式下, 变压器的变损率最低点。两条曲线的交叉点, 即为改变运行方式的点。

参考文献

[1]陈道舜.电机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PS曲线调整轻松详解:初识曲线 篇5

在Photoshop中打开如下的照片,

PS曲线调整轻松详解:初识曲线

。可以将它转为灰度看看亮度的分布情况(看完后可撤销转换操作)。

调整后如下图。可以看到近处的山体属于暗调区域,天空属于高光区域,远处的山体属于中间调。

现在我们使用曲线命令【图像>调整>曲线】〖CTRL_M〗,将会看到如下图的设置框,其中有一条呈45°的线段,这就是所谓的曲线了。注意最上方有一个通道的选项,现在我们先选择默认的RGB。

我们经常在音乐播放软件中,或是组合音响调板上见到过音色调整按钮。如下图。向上移动至增强,向下是减弱。声音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一般左端控制低音部,右端控制高音部。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来看待曲线,Photoshop将图像的暗调中间调和高光通过这条线段来表达。如下图,线段左下角的端点代表暗调,右上角的端点代表高光,中间的过渡代表中间调。

注意左方和下方有两条从黑到白的渐变条。位于下方的渐变条代表着绝对亮度的范围,所有的像素都分布在这0至255之间。渐变条中间的双向箭头作用是颠倒曲线的高光和暗调。为保持一致性我们使用图中默认的左边右白的渐变条。

位于左方的渐变条代表了变化的方向,对于线段上的某一个点来说,往上移动就是加亮,往下移动就是减暗。加亮的极限是255,减暗的极限是0。因此它的范围也属于绝对亮度。

注意曲线设置框右下角的“预览”选项需勾选。然后在线段中间点击,会产生一个控制点,然后往上拖动如下左图的位置。就会看到图像变亮,如下右图。通过勾选或取消“预览”可以比较调整前后的效果。“预览”右边有一个带下划线的字母P,这就是快捷键。相应的还有载入快捷键L和存储快捷键S等。凡是出现此类带下划线的字母,都可以按下键盘上相应的按键来开启或关闭某项功能。不过它们只在曲线设置框出现时有效。并不是针对全局的快捷键。针对全局的快捷键一般都是F4、F5这样或用CTRL/ALT/SHIFT组合的字母键。

那么为什么这样改变会变亮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下图,假设线段上有abc三点,结合前面的知识可以知道a是图像中较暗的部分,c是较亮的,b位于两者中间。经过调整后都往Y轴上方移动了一段距离。由于往上移动等同于加亮,所以综合起来就是:较暗部分加亮,中间部分加亮,较亮部分加亮。图像看起来当然变亮了。

别满足于此,再仔细看一下。abc三点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不同,b较远而a和c较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点加亮的程度不同。

将思路扩展一下来看,位于中间调的b增加幅度最大,而靠近暗调的a和靠近高光的c增加的幅度相对小些。这意味着:原图中越暗或越亮的部分,加亮的幅度越小。

位于曲线两端的点并没有移动,这意味着:如果原图中有些地方是纯黑或纯白的,那么它们并没有被加亮。不过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范例图像中没有纯黑和纯白的像素。至于我为什么会知道,稍后解释。

为了验证上面的理论,我们将改变前后的两幅图像放在一起,并且定下高光区域、暗调区域和中间调区域,如下图。12是高光,34为中间调,56为暗调。将信息调板〖F8〗切换为HSB方式,用鼠标比较一下12、34、56的亮度值,即B的数值。看看有什么变化。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我们可以使用颜色取样器工具〖I或SHIFT_I〗,在图中顺序点击1234处,就会在信息调板中看到4个取样点(也称为采样点)的颜色值。将它们都转为HSB方式,大致如下图。注意颜色取样器工具的热点在吸管的尾部,也就是光标的左下角,如果不适应,可按下大小写转换键〖Caps Lock〗切换到十字光标方式。

颜色取样器工具和吸管工具两者的图标很接近,注意区别不要混淆。吸管工具是,颜色取样器工具是。

现在比较一下12的亮度,分别是87%和95%,增加了8%,

比较一下34的亮度,分别是57%和78%,增幅为21%。

由于一次最多只能有4个取样点,如果需要其它地方的数据,可使用颜色取样器工具移动现有的取样点位置。大家可以将34点上的采样光标移动到56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大概也是8%左右的增幅。

通过上面的实际比较,验证了前面我们根据曲线变化所做的推理。即暗调和高光部分变化的幅度小,中间调变化的幅度大。

再深化一下。来看下图,其实从中我们就可以得到abc三点变化前后大概的B数值,而不必依赖取样器。

我们知道X轴数值代表原图绝对亮度,Y轴代表调整后绝对亮度,那么观察b点在X轴和Y轴的起始位置,均为50%。这代表“原50%后50%”,就是没有变化。在加亮后b点的Y轴位置大约是71%至73%左右。这代表“原50%后71%”,换句话说,原图中50%亮度的像素,在调整后应为71%至73%左右。大家可以分别比较两图中的143,144坐标处。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c点,应该是“原75%后87%”。调整后大约位于86%至89%。可以分别比较两图的253,125坐标处。

仔细看a点在Y轴上升的距离,其实和c点并不相等,比c略大一些。应该是“原25%后40%”,大约是39至41%左右。可分别比较两图的366,260坐标处。

让鼠标在没有调整过的原图像上四处游走,注意信息调板中的B数值,会发觉最高的亮度在90%左右。在调整后的图像上游走,会发现最高的亮度在96%左右。这说明在调整之前和之后,图像中都没有最亮(即B值为100%,也就是纯白)的像素存在。可以通过增加调整的幅度让它出现。

我们可以将信息调板放在一个不会被其他东西遮挡的地方,然后使用曲线调整,在调整时将鼠标移到图像中,信息调板就会出现两组数值,中间用“/”分隔,左边的是调整前数值,右边的是调整后的数值。如下图。在坐标487,29处,亮度从89%提升到了100%。此时如果确认曲线调整,这个地方就是纯白了。

信息调板的这种参数比较功能,也适用其他种类的色彩调整方式,是非常方便的。因此一般将信息调板放置于界面的边角方便察看。

当然,大部分时候都是凭眼力去判断整体效果是否合适,需要这样精准追求局部效果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了解这种方式对深化认识色彩原理还是有好处的。

虽然使用B的百分比数值来表示和对比亮度较为直观和方便,但是大家心里要记住,这个百分比基于一个亮度的基础数值,这个数值就是256。这个原理在本课第一节就已经提到过了。也就是说,我们在上面得到的那些B的百分比值,如果要对应为实际的亮度级别,就应该乘上256。如下图。

还要记住一个问题,色阶的总数是256级,但最高的数值是255。这个原理我们早在课程#01中就提到过了。

前面我们推理abc三点改变幅度的时候,用的单位都是百分比,那是为了和HSB中的B数值对应起来。其实曲线设置框中本身就有一个色阶数值,当鼠标在曲线框格中移动的时候,左下角就会出现一组动态数值。如下图。

当在曲线上确立一个点后,输入和输出就指示着目前所选中的点。如下图。其中的输入表示变化前色阶值,输出则表示变化后的色阶值。可以直接输入数字进行精确的调整定位。此时两个数值不再随着鼠标移动而变化,如果要恢复动态数值,可用鼠标在远离曲线的位置(如下右图鼠标处)点击一下即可。如果距离曲线太近光标会变为十字箭头,点击会增加曲线控制点。

前面我们推理过b点的变化幅度为“原50%后71%”,两者换算为色阶分别是256×50%=128,256×71%=182(近似)。可以看出和上图中的数值是差不多的。其中的误差主要是因为71%是依靠目测得出的大概位置。

大家也许不明白我为何要这样绕一个弯,而不在开始部分就引入色阶?刚才已经解释过了,是为了和HSB色彩模式中的B值对应起来。那为什么要和B值对应呢?因为在实际使用中,用信息调板来查看亮度是较为方便的。而信息调板中没有色阶方式,最好的亮度测量方式就是HSB中的B值。

经济运行曲线 篇6

关键词:国债收益率曲线 宏观预示 宏观调控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这对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债收益率曲线能否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回顾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宏观经济指标预示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Kessel(1965)研究发现,在美国,当经济逐步走向衰退时,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利差通常较小;当经济逐步开始走向扩张时,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利差通常较大。Estrella和Hardouvelis(1991)研究发现,在美国,3个月与10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对未来1到4年的季度GDP平均增长率有预测作用,较大利差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会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较小利差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会以比较慢的速度增长;美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则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经济衰退;如果用10年期国债和3个月期国债之间的利差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可以预测一年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Campbell和Shiller(1991)的研究则发现,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实际短期利率、通货膨胀、消费投资等指标都具有统计上的显著预测功能。

国内关于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宏观经济预示能力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2007)通过对1962年以来美国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与经济衰退期的关系、1994年以来美国国内国债规模的变动、1980年以来美国国债资本流入的实证研究,初步探索了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期与其经济衰退期的关系,研究了美国国债资本的大规模扩张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及经济走势的重要影响。结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可能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先兆。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2013)研究表明,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具12个月的先行作用,可为货币政策提供参考。康书隆等(2010)研究认为,由于长期国债收益率提前于CPI变动3个月,而长短期利差同经济景气指数序列一致变动,两者可以作为预测和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宏观经济衰退和宏观经济繁荣均具有较强的预示能力。以美国情况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预示未来半年左右将出现经济衰退。

下文将运用最新数据,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宏观预示能力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我国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国债收益率曲线提供参考。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宏观经济预示能力实证分析

(一)国债收益率利差对GDP的领先预示能力

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Kessel(1965)、Estrella和Hardouvelis(1991)、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2007)、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2013)、康书隆等(2010)等文献可知,国债收益率利差对GDP具有领先预示能力。

本文采用我国2002年1月—2014年12月国债收益率利差数据,检验其对我国GDP的领先预示能力。一般来说,国际上研究国债收益率利差多采用的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定义为S1),而根据以往研究,我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基于国情,采用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定义为S2),因此,本文同时选取这两种国债收益率利差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1。GDP选取经过GDP平减指数处理的真实GDP(定义为RGDP)和统计局公布的GDP同比指数(定义为GDPI)作为指标。图1和图2展示了国债收益率利差与实际GDP及GDP同比指数的变动趋势。

2.模型构建及结果

本文运用Eviews计量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GDP同比指数的一阶差分(DGDPI)和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S1)进行回归(结果见表1),变量ADF平稳性检验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变量均通过平稳性检验(见表2)。怀特异方差检验显著性大于0.05,通过检验,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见表3)。DW自相关检验值约为2,模型不存在自相关。F值显著性检验小于0.05,F检验通过,说明国债收益率利差对GDP的一元回归方程在整体上线性关系显著,模型结果可信。S1变量系数t值为2.02,具有显著性模型t值显著,说明国债收益率利差每增长1%,GDP增长率的变动会增长0.16,但是模型R2较低,说明国债收益率利差对GDP的解释程度较低,所能反映出来的领先预示能力有限。

(二)国债收益率利差对CPI的领先预示能力

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F. Browne & P. Manasse(1990)、Campbell and Shiller(1991)、Sebastian T. Schich(1999)、陈震(2009)、刘英等(2011)、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2013)等文献可知,国债收益率利差对CPI具有领先预示能力。

本文采用我国2002年1月—2014年12月数据,检验国债收益率利差对我国CPI的领先预示能力。据前文所述,本部分仍然选取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S1)及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S2)两种利差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CPI选取的是统计局公布的CPI同比指数。图3展示了国债收益率利差与CPI同比指数的变动趋势。

2.模型构建及结果

运用Eviews计量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CPI同比指数(CPI)和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S2)进行回归,变量ADF平稳性检验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变量均通过平稳性检验(见图2)。怀特异方差检验显著性大于0.05,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见图3)。DW自相关检验值为1.96,残差自相关Q检验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均在正负两倍标准差内,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F值显著性为0.00,说明国债收益率利差对CPI同比指数在整体上关系显著,模型结果可信。模型所有变量系数t值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国债收益率利差每增长1%,CPI变动幅度会反向变动0.53,当利差为0时,控制其他变量,CPI约等于103.32,模型R2为0.93,说明国债收益率利差对CPI的解释程度很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领先预示能力。

模型2:

t: (109.70) (-1.94) (27.40) (2.14)

Se: (0.94) (0.27) (0.03) (0.08)

R2=0.93 =0.93 SE=0.58

DW=1.96 F=679.6 n=155

研究结论

(一)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对GDP的领先预示能力较低

由模型1的实证研究可知,国债收益率利差每增长1%,GDP增长率的变动会增加0.16,但是国债收益率长短期利差对GDP变动的解释程度较低,领先预示能力较为不具有参考性,因此,国债收益率长短期利差对GDP变动领先预示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对CPI的领先预示能力较高

模型2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债收益率长短期利差对CPI变动的解释程度很高,为93%,国债收益率长短期利差每增加1%,CPI同比指数将下降约0.53;当利差为0时,其他不变,CPI约等于103.32。而AR(1)和MA(1)均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说明上一期的因变量和上一期的扰动项与本期的因变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市场预期等也是影响我国CPI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尚不能成为预示我国经济衰退的指标

针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预示着经济衰退的国际研究共识,本文查询并绘制了2002年1月到2014年12月国债收益率长短期利差的图形(见图1),发现这种倒挂在我国仅存在几天,主要分布在2013年6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目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完善过程中,这种倒挂尚不能成为预示我国经济衰退的指标。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宏观预示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四点:一是国债市场法律制度与市场供需相脱节;二是国债市场分割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缺乏一致性和代表性;三是使国债收益率曲线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我国的应用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政策建议

(一)完善与国债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专门规范国债市场的最高层级法律是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在金融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该条例无论是名称还是具体内容,都已无法适应国债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因此,笔者建议修订《国库券条例》,制定新的《国债条例》,对国债的定义、种类、发行方式、还本付息、国债管理工具、交易场所安排、登记托管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

其次,建议修订《证券法》,明确规定国债二级市场的适用性问题。为促进国债市场的市场化发展,应制定统一明确的税收制度,建议税务部门出台统一明确政策,尽快明确国债利率免税收入金额和收入确认标准,统一国债交易营业税的计算标准口径等。同时,也应完善与国债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尽快推进国债由四分类转变为两分类。准许企业选择将国债按公允价值计量或摊余成本计量。以国债为质押担保品,应以该国债所分类的计量性质选择按公允价值计量或摊余成本计量,促进国债市场运行的市场化公允化。

(二)提高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一致性与代表性

首先,建议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债市场互联互通。具体来说,包括统一国债各市场发行交易规则及交易券种,推进国债市场各子市场的平衡和统一,推进统一集中的中央托管,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债结算托管效率,从而改善我国存在三条不同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情况,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一致性与代表性,为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预示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

(三)提高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与公允性

建议不断完善国债发行与交易制度,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与公允性。在发行层面上,完善国债续发行,推行“随卖”发行制度,推进国债滚动发行制度,拓展国债发行品种,提高发行频率,进一步推进国债预发行制度。在交易层面上,丰富拓展产品交易方式,完善做市商机制,提高其活跃市场和稳定市场的能力,丰富参与国债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类型,培育具有较强定价能力的投资交易主体,积极引入并逐步扩大境外投资者,推进国债成为跨境担保品,为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预示领域的应用提供市场条件。

(四)提高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交易定价主体的逐步成熟、国债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逐步可以较为完全地反映全市场的供求关系,这会使得国债收益率曲线与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关联度逐步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领先预示能力将逐步增强,从而成为我国宏观预示的重要指标。因此,应建立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关键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财政投融资数据的监测分析系统或体系,为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经济预示及下一步在宏观政策调控中的应用做准备。

注:

1.笔者进行模型构建时运用了S1、S2两种国债收益率曲线利差进行实证研究,由于S1、S2相似度较高,为避免模型重复,本文只选取了S1、S2中拟合效果相对较好的模型呈现,即模型1、模型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牛玉锐 孙惠玲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美国国债收益曲线反向与经济衰退的关系初探[J].经济研究参考,2007,25:44-54.

[2] 康书隆,王志强.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风险特征及其内含信息研究[J].世界经济,2010,7:121-142.

[3] 李云林.债券市场——美国四位一体宏观调控的结合点[J].债券,2008,1:51-53.

[4] 李蓺、朱萍、贾知青.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J].债券,2013,4:79-82.

[5]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的先行关系及货币政策传导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3,1:27-44.

[6] Arturo.Estrella and Frederic S.Mishkin..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mplications for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07:1375-1401.

[7] Campbell, J.Y., and R.J.Shiller..Yield Spread and Interest Rate Movement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48:495-514.

[8] Kessel R A.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J]. Journal of Finance, 1971:337-390.

经济运行曲线 篇7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东省危中求进,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坚持高点定位,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和扶持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向代表知识经济的信息整合、发明创造、关键技术和代表服务经济的组装、销售、售后服务的两端发展,加快改变目前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基本处于利润最小的生产环节这一最低端的不利局面。

1“微笑曲线”理论

“微笑曲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有台湾“IT教父”之称的宏基(ACER)总裁施正荣根据波特理论和他多年从事IT产业的丰富经验提出的。1992年,宏基开始推动台湾地区生产组件、海外事业单位组装销售的“快餐店模式”,但部分员工不愿放弃原本的组装业务,施振荣因此分析产业的附加价值,说明计算机产业在生产变革后,原本附加值最高的系统组装已经变成最没有价值的部分。施振荣说服员工,要维持竞争力,就要集中在专精领域,放弃低附加值的组装工作[1]。如果用图来表示制造工序流程中的附加价值,就好像微笑的嘴型,因此被称为“微笑曲线”,如图1所示,后来加以修整成为“产业微笑曲线”,作为各产业中长期发展策略的方向,如图2所示。

所谓“微笑曲线”(见图1和图2),就是附加值高低随着产业链分工中的业务工序上中下游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位于价值链中游的任意动点a2、b2、c2的附加价值最低,而上游的动点a1、b1、c1与下游的动点a3、b3、c3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随着上游动点向曲线左端移动,而下游动点向曲线右端移动,上、下游与中游之间附加价值的差距也将越来越大[2]。一般情况下,在产业链业务工序的上游即产品的开发、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和产业链的下游即渠道运营、品牌管理、售后等服务这些业务,工序上可以产生更高的附加值,获得高额的经济利润;在产业链业务工序中的中游部分,比如模块零部件的生产、组装产品等这些工序产生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因而利润也较低。

简言之,“微笑曲线”是以附加价值的高低看待企业竞争力。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块移动和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良好的经营。施振荣认为,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信息技术企业在累积了附加价值最低的中有部分的足够经验和能力之后,只有不断创新进取,向“微笑曲线”两端逐步升级,才能争取竞争的主动,扩大附加值及利润空间。宏基也正是秉承这一战略思想,紧紧抓住了上游的研发创新与下游营销创新两大环节,从而使宏基(ACER)不仅成为业内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其“微笑曲线”理论及宏基公司发展过程也成为美国名牌管理学院的经典案例[3]。

2 山东经济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在动荡中。2008年末,金融危机势头凶猛,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中国也适时抛出大手笔,各项方针政策顺势出台。作为沿海省份的山东在这种形势下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比较明显,当金融危机已经开始波及实体经济的时候,沿海地区无疑收到了更为明显的冲击。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一些“大块头”行业表现尤为明显。据统计,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10月山东省16个行业出现用电量的负增长,其中钢铁行业受停产的影响,用电量下降了28%。专家分析说,出现下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行业,因此要注重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微笑曲线”理论,使其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增强产业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山东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山东作为中国第二大经济省份,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具备相当强的抗冲击能力。而2009年是抗击金融危机一役的开局之年。依照中央要求,2008年12月21日至22日,山东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山东在2009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拿出1.6万亿元投向能源和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项目、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社会事业建设、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八大领域。抓住这些领域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增加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整体附加值,对于发挥投资效益,驱动山东经济的发展,将带来山东增强发展力的后劲[4]。

3 山东经济发展的启示

山东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体现出了向“微笑曲线”两端———代表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领域拓展。

(1)优化战略布局,争做区域经济增长极。

山东对全省区域经济格局进行全新战略布局,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把区域经济发展与优势产业培植融合起来。今年以来,围绕建立蓝色经济区,山东拉开了“一区三带”的战略布局。“一区”即全面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带”是指依托沿海七市,优化涉海生产力布局,形成三个特色产业带:在北部黄河三角洲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在胶东半岛打造沿海高端产业带,在南部构建以日照精品钢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进而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

(2)激活创新机制,拖延“微笑曲线”。

山东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山东今年各类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改投资有望实现6 500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上半年,山东用于技术改造、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投资分别增长25.5%、31.9%和32%。山东省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企业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据统计,山东通过产学研结合,目前累计为企业解决了1 00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新增经济效益600多亿元。此外,山东服务业短腿正在拉长。山东省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等服务业。这样山东省的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利润大幅度增加,不断拓展“微笑曲线”的两端。

(3)聚焦“民生经济”,发展惠及百姓。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山东省推出减免困难企业社保负担、强化职业培训、增加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措施。青岛市财政出资1 000万元实施“企业在职职工培训援助计划”,对培训合格的政府给予每人200~500元培训费补贴。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城镇新增就业63.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3.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70.1%、83.9%。截至6月末,山东省外出农民工达到86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万人,失业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再就业。来自山东省财政厅的数据显示,山东省上半年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8.3%,事关“民生经济”的各项重点支出明显增速。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了24.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6.2%[5]。

4 结束语

作为我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山东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迅速转型。要想挣脱金融危机就必须着眼和重视“微笑曲线”的两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扩张,一个是向自主知识产权扩张,另一个是要向同样重要的服务经济扩张,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对山东经济的不利影响。在持续有利政策和措施之下,山东省的建设必将呈现出一番新景象。

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山东省的经济需要蓄势转型,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微笑曲线“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怎样优化战略布局,使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增加山东省的整体附加值。

关键词:微笑曲线,区域经济,创新机制,民生经济

参考文献

[1]陈致中:《宏基“微笑曲线”》[J];《东方企业家》2004(4):88.

[2]陈鹏、郑翼村:《“微笑曲线”曲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的启示》[J];《企业发展》2006(11):94-95。

[3]陈查某:《微笑曲线与上游攻略》[J];《理论.前沿》2003(5):83-88。

[4]杜启洪:《山东经济蓄势转型》[J];《走向世界》2009(7):12-14。

经济运行曲线 篇8

1.1 最小二乘法

对于已知数据 (xi, yi) , 选定一个逼近函数多项式为s (xi) , 使其总误差平方和最小, 即

式中:ɑi为拟合方程待定系数, 本文多次拟合, 最终选取三次多项式作为逼近函数。

1.2 样条函数

样条函数较为常用的就是采用一个三次多项式, 将数据点之间的各段建模, 使其满足相邻两个三次多项式在节点处一阶、二阶导数都相等, 这样可以确定各段上的三次多项式, 并且多项式通过节点的斜率和曲率是连续的。

1.3 神经网络

1.3.1 改进型BP神经网络模型

BP网络拟合是最常用的神经网络方法, 其拓扑结构主要包括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

本文选取4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 2个隐层的传递函数分别选取为'purelin'函数和'tansig'函数, 神经元个数分别为60个和8个;输出层采用'purelin'函数, 训练函数为'traingdm'函数, 学习函数采用'learndm'函数;引入动量项, 学习率0.05, 动量因子0.25, 训练步数20000, 目标误差0.00002。

1.3.2 BRF神经网络模型

BRF神经网络由3层构成, 输入层只将输入信号传递到隐层, 隐层单元的特性函数采用非线性的径向基函数, 对输入信号产生局部化响应, 而输出层结点则对隐结点的基函数输出进行线性组合。

本文选取'newrbe'函数建立一个严格的径向基神经网络, 设计均方误差为0, 分布密度根据不同实验数据组的拟合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选取在0.3~0.7之间。

2 曲线拟合及分析

本文采用型号为IRG15-80的两台相同的离心泵进行联合工作, 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泵的性能参数曲线及管路特性参数曲线, 如图1至图4。

从图1至图4可以看出:四种拟合方法拟合所得特性曲线的趋势大致相同, 其中多项式和改进型BP神经网络拟合所得特性曲线整体较为光滑, 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但个别实验点略微偏离曲线。三次样条函数与BRF神经网络所得曲线通过了几乎所有实测数据, 但曲线整体波动较大。

3 结语

本文基于实验所得数据, 分别采用四种拟合方法对泵的特性曲线进行拟合, 分析发现BP神经网络法和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与实际较吻合, 其中前者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在样本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明确的条件下, 其优势越明显, 但拟合耗时较长。

摘要:针对两台离心泵联合运行方式下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难以确定的现状, 通过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三次样条函数和神经网络法分别对联合运行的特性参数进行拟合和分析。

关键词:离心泵,联合运行,特性曲线,曲线拟合

参考文献

借助数学思维巧解经济学曲线图题 篇9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们可以借助数学思维的“东风”, 遵循一定的思维秩序, 把握经济学曲线图与数学曲线图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运用数学方法突破此难点。下面我们以高考真题为例一一做全面系统的介绍。

一、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是前提

解读经济学曲线图, 首先要运用数学函数知识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 这是解读经济学曲线图的前提和基础。数学曲线图一般都是横轴为自变量, 纵轴为因变量, 但经济学曲线图却与数学中的曲线图不同,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 如果试题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出了说明, 我们直接运用数学方法解读即可。

例1 (2014·广东文综卷·25) 下图中, X为自变量, Y为因变量,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下列选项与图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

A.X为汽车的价格, Y为汽油的需求量

B.X为物价总水平, 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C.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 Y为恩格尔系数

D.X为出口额, Y为外汇收入

【分析】本题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出了说明, 我们运用数学方法解读即可。图示曲线反映的是正相关关系。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 如果汽车的价格上涨, 那么, 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如果物价总水平上涨, 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会降低;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恩格尔系数会降低。故A、B、C三项反映的是反相关关系, 均排除。如果出口额增加, 那么外汇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故选D。

(二) 如果试题对自变量、因变量没有说明, 除了一些经济学中常见的特殊曲线如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外, 与数学思维相同, 一般判断横轴为自变量, 纵轴为因变量。

例2 (2010·福建文综卷·28)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在一般情况下, 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

B.X轴为居民收入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轴为经济增长率Y轴为失业率

【分析】解答时, 先判断自变量、因变量。此题中没有特殊说明, 则默认横轴是自变量, 纵轴是因变量, 横轴影响纵轴。此曲线为反相关曲线, 税率影响财政收入, 二者为正相关关系, A错;居民收入与商品房价格没有必然联系, B错;商品价格总额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正相关关系, C错;随着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社会失业率会相对降低, 二者是反相关关系, 故D正确。

(三) 可以通过题干文字说明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如“A影响B”“A引起B的变化”或“B受到A影响”或“B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 表明A是自变量, 而B是因变量。

例3 (2015·安徽文综卷·1) 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 其需求量 (Q) 受出境游价格 (P) 、居民收入 (M) 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分析】此题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横轴是自变量, 纵轴是因变量。由“其需求量 (Q) 受出境游价格 (P) 、居民收入 (M) 等因素影响”可以看出, 纵轴出境游价格 (P) 、居民收入 (M) 是自变量, 横轴需求量 (Q) 是因变量, 纵轴影响横轴。一般情况下, 商品价格上涨,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商品价格下跌,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需求。据此可以判断①正确, ②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收入增加, 消费量也增大, 故④正确, ③错误。正确答案为B。

(四) 与数学曲线图中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相反, 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一般都是纵轴为自变量、横轴为因变量。需求曲线一般表示价格影响需求, 即纵轴价格P影响横轴需求Q (需求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而供给曲线则表示价格影响供给, 即纵轴价格P影响横轴供给S (供给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

例4 (2013·江苏政治卷·5) 一般来说, 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 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分析】需求曲线一般表示价格影响需求, 即纵轴价格P影响横轴需求量Q (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为反比关系曲线, 排除C、D;粮食为生活必需品, 需求量受价格的影响较小, 因此排除B, 选A。

二、判断曲线形状是关键

运用数学知识, 通过对曲线的形状、开口方向、临界点、斜率等的判断, 来排除干扰项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是做曲线图题的关键。

(一) 判断正比 (正相关) 还是反比 (反相关) 曲线:根据数学知识, 左下右上曲线为正比 (正相关) 曲线, 左上右下曲线为反比 (反相关) 曲线。

例5 (2012·四川文综卷·24) 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 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下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先通过判断曲线的正反相关关系来排除干扰项。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 汽油价格上涨会引起汽车需求量的减少, 为反相关关系, 而A、C曲线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排除A、C;汽油价格上涨后与上涨前相比汽车需求量应减少, 而B曲线的箭头是增加, 因此排除B。

(二) 解读抛物线式曲线图一定要注意拐点或临界点, 拐点或 (临界点) 前后的情况是相反的。

例6 (2014·海南政治卷·3) 经济学常用倒U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 来描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②B→C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③美丽中国应该在B点出现④美丽中国应该在C点出现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分析】题目中的曲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B是拐点, A→B, 单位GDP的污染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 但B拐点后则相反, 单位GDP的污染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降低, 因此B→C应该是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 故②正确, 排除①;相对于B点来说, C点的经济发展质量更高, 环境污染更小, 因此美丽中国应该在C点出现。故答案选D。

(三) 注意曲线开口方向不同则表示内容不同。

例7 (2011·重庆文综卷·25) 工资水平 (W) 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 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 以获得更多收入, 此时, 劳动力供给量 (L) 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 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 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 致使劳动力供给量 (L) 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分析】根据材料, 先判断出最初劳动力供给量 (L) 与工资水平 (W) 成正比关系, 随着工资的增长劳动力供给量也增长;到一定阶段, 二者成反比关系, 即随着工资的增长, 劳动力供给反而下降, 正确描述这一变化的是B。本题考生可能误选D。而D表示的反比函数的有问题, 体现的是随着工资水平的下降, 劳动力供给数量在增加, 明显不符合题意, 故不选D。

(四) 注意曲线的斜率。斜率表示一条直线相对于横轴的倾斜程度。在有关需求弹性的曲线图中, 斜率不同则代表的含义不同:商品的需求受商品价格影响较小时曲线的斜率较小;商品的需求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时则曲线的斜率较大。

例8 (2016·江苏政治卷·11)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 指在丰收的年份, 农民的种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下图 (d表示需求曲线, s表示供给曲线) 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分析】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正确判断粮食的需求弹性大小以及需求曲线的斜率。谷贱伤农”是说虽然粮食产量增加 (即粮食供给量增加) , 但是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 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达到饱和之后就不会再显著增加, 从而导致了供大于求, 引起价格下降, 进而出现“伤农”的现象。A中需求曲线几乎是一条直线, 表明粮食的需求是恒定不变的, 这与现实不符, A不选。B中供给曲线竖直, 表明粮食供给没有变化, 这不符合题意, B不选。C中曲线表明粮食供给增加, 粮食需求量却增长缓慢, 最后供给量超出了需求量, 这与谷贱伤农”现象相符, 当选。D与C相比较, 可以看出D中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供给量变动幅度大体相同, 变动幅度较大。由所学理论可知, 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 它的需求弹性较小, 需求量是不可能有较大变动的, 故D错误。

三、注意其他事项是保证

(一) 注意根据箭头方向是左移还是右

移, 是上升还是下降, 来判断曲线的变化趋势。

例9 (2009·北京文综卷·29) 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 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 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分析】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 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 曲线图应为反比曲线, 而C、D为正比曲线, 排除;再根据题干中“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 可知箭头方向应该向下, 而B箭头方向向上, 因此排除B, 选A。

(二) 注意区分数额与比率 (增长率或下降率) , 增长率上升 (下降) 数额不一定增加 (减少) 。

例10 (2014·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Ⅰ·13) 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反映的是增长率的变化而不是数额的变化, 该国人均用于日用品的消费支出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增长率仍然为正, 因此用于消费的支出数额仍是增长, ③符合题意, 这是突破此题的难点;人均用于奢侈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呈逐步上升趋势, 意味着该国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④符合题意。①②与材料不符。正确答案为D。

四、注意常用的一些特殊曲线图的特殊内涵

(一) 曲线的平行移动: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水平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 而由其他因素如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国家政策等引起的供给、需求变动。它表现为整个供给、需求曲线的移动, 曲线向左移动表明供给、需求量减少;向右移动表明供给、需求量增加。这类曲线一定要与价格变动引起供给和需求变化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区别, 这是突破此类曲线图题的难点。

例11 (2016·全国文综卷Ⅰ·14) 因原材料价格上涨, 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 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 不考虑其他因素, 正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

【分析】政府对企业实施补贴意味着药品价格不变, 由于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增加, 供给曲线应向右平行移动, A符合题意, B错误;C、D是价格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化, 不符合题意, 这是突破此题的难点。

(二) 均衡价格曲线:均衡价格曲线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达到的价格水平曲线。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交叉点E叫均衡点, 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 E点所对应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理论主要研究需求与供给如何影响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反过来又如何影响需求与供给 (注意:是供求与均衡价格的影响, 这区别于我们所说的单条的供给或需求曲线。单条的供给或需求曲线只表示价格影响供给或需求而不表示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 , 价格、供给、需求是均衡价格曲线的三要素, 主要是运用“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知识解读该曲线。

例12 (2016·全国文综卷II·12)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 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 争相传抄, 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 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 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经济运行曲线 篇10

一、概述

1. 农村公路的界定

在我国2003年国家计委、交通部关于印发《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中首次出现了“农村公路”一词,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一文中, 将“农村公路”作了如下说明:农村公路是全国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 (2) 。由农村公路的概念得知农村公路也应包括农村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 (3) 。

2. 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村公路是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钮带, 将农村与相对发达地区的信息、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 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和交流, 达到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经济的效果。农村公路的开发与建设给受益片区的农民提供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使全社会的人都能够公平的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 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公平 (4) 。

二、曲线拟合分析

MATLAB软件中曲线拟合就是利用软件计算出两组数据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 由此描绘其变化规律及估计非采集数据对应的变量信息。通过曲线拟合能明确显示两组数据间的影响关系, 并由图形直观看出他们之间的影响程度。

本文通过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第一产业收入、农村人均支出三个指标来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村公路发展近似选取等级公路总里程作为其衡量指标, 利用重庆市等级公路里程数与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第一产业收入、农村人均支出三个指标间的曲线拟合来显示它们间的影响和联系。所选数据均来源于重庆市社会发展数据 (5) , 数据选取时间段为2004年至2013年, 具体数据见表1。

政府为改善农村区域交通现状, 必定会加大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最直观体现在等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 从表一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等级公路里程与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第一产业收入、农村人均支出呈现了较为同步的递增趋势, 我们进一步将四组数据用MATLAB软件进行多次拟合分析, 拟合得到如下多项式:

进而得出两者之间的拟合曲线如图一、图二、图三所示, 其拟合优度较高, 方程总体性好, 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从以上图中我们清楚的看出, 等级公路里程的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第一产业收入、农村人均支出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并且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随着等级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 农村区域内的交通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农村区域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减小, 农村区域的生活水平质量也有了提高。

三、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1. 提高农业生产总值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增加, 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大量流动, 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提升了农产品的交换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从而增加了农业总产值, 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公路里程数的逐年增加, 使得发展高效农业成为可能。同时随着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和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 农民学习机会的增加也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水平, 其就业机会也随着增加, 其工资收入的大量增涨也推进了农民人均收入的增涨,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在教育方面, 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得农村的孩子可以更加方便的就学, 同时也加速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医疗保障方面, 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得农村区域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改变了农村区域居民的就医习惯;在生活方面, 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得农村区域的公共交通体系逐渐完善, 在此基础上农村区域居民的生活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 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本文以曲线拟合方式分析证明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增涨、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加;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 能很好的提升农业总产值,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城乡交流,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使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方向转变。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 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提升了农产品的总产值, 所以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应该提前规划, 加速推进, 使农村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充分发挥其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 除了提升劳动生产率外, 还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使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大幅提高, 其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 政府在加大公路建设的同时, 要按比例配套做好教育、医疗、生活等设施建设, 让农村经济按有序、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摘要: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社会资本, 利用曲线拟合分析的方法研究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与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关系, 确定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增涨的重要因素, 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政府制定合理的公路建设投资政策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农村公路,曲线拟合,农村经济发展

注释

11 马明超.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3.

22胡胜楠, 李东旭.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民营科技, 2011 (5) :266.

33杨光.农村公路建设对沿线区域发展影响分析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44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 2006 (3) :113-116 .

上一篇:恶法亦法下一篇:法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