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奶

2024-05-09

皮革奶(精选三篇)

皮革奶 篇1

近年来, 一些小企业、小作坊、小饭馆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染红的鸭蛋、用硫磺熏的馒头、加石蜡的火锅底料及其回收的地沟油等等歪招劣行, 不胜枚举。在个别地方, 甚至成为一种陋习和“行规”!虽然每次发现, 监管部门都进行大检查、严处理, 但由于他们经营方式分散, 常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避过风头东山再起, 这让消费者感觉到风险几乎无处不在, 防不胜防。更有甚者, 一些知名品牌、大企业也在食品安全上栽跟头, 这对消费者的信心不能不说是沉重的打击。

食品安全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卫生与健康问题, 它更是一个公共管理和社会政治问题。当它演变成一种社会危机的时候, 不仅严重损害了国民身体健康和国家声誉, 同时也充分暴露出了我们在社会危机管理机制和体制上存在的漏洞和失效。面对奶粉质量的理性之余, 还是希望国家对食品安全出台更严厉的整治措施, 三聚氰胺的阴魂不散以及“皮革奶”的“相煎太急”, 不能不说与国家的整治和处罚力度“人性化”有关, 板子高高举起却是轻轻放下, 致使一些无良企业和商家东方不亮西方亮, 甚至变本加厉造假害人。生鲜牛奶物作为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 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生鲜牛奶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生产涉及奶牛饲养、防疫、检疫及兽药饲料监督等多个环节, 只有建立健全生鲜牛奶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 才能有效保障其质量安全。因此, 国家要加强和从严进行监管。

一、健全奶牛养殖档案, 强化养殖源头监控

养殖场、养殖小区要逐步建立健全养殖档案, 全面规范免疫程序、生产记录、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诊疗记录、免疫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等相关内容。按照辖区, 由有关业务科站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明确专人, 分工负责, 专人靠上监督管理。层层签订“监管责任书”和“防疫责任书”, 明确监管人和养殖业主责任, 发生问题严肃处理。通过健全奶牛养殖档案, 可以实现质量安全追溯, 在饲养生产环节确保其质量安全。

二、高度重视食品产地的环境保护

安全的食品离不开安全的水源、土壤、空气等产地的环境, 这是保障食品安全质量的一个前提, 也是一个基础。世界各国都应该自觉地遵循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更加重视食品产地的环境保护, 加强种植、养殖污染治理和农药、兽药残留的治理。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努力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三、落实责任追究制

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重大动物疫情危害, 确保全市无因履行监管职责不力造成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 引起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对于确保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及时地曝光和揭露食品安全事件, 才能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同时, 也要防止少数媒体不顾事实、违背道德、以偏概全、蓄意炒作、制造事端。对食品安全的不实报道, 各国都有义务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 为了实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 需要全面更新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 使配套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在立法原则、监管机构和监管措施等方面匹配《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其次, 及时跟踪食品技术的发展, 及时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 避免出现类似檗氰胺事件这样的监管真空。再次, 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 出台酒精类食品和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法。

从更深层次看, 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两亿多农户分散经营对监管提出了巨大挑战;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着监管漏洞和安全隐患;劣行躲过监管导致了“劣币淘汰良币”。要缓解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 对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再局限于一事一查的方式, 需考虑采取更加日常化、系统化的措施, 恢复公众在食品消费方面的信心。

摘要:本文主要从“皮革奶”事件再次被炒的传闻为切入点, 正视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要健全奶牛养殖档案, 强化养殖源头监控;重视食品产地的环境保护及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等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皮革奶的品牌恐慌 篇2

在中国市场似乎没有什么底线不可以逾越。近期死灰复燃的“皮革奶”丑闻,又为经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大病初愈而信任脆弱的中国乳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首先。皮革奶事件再次证明,品牌的本质是认知。品牌的生杀大权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被消费者掌握,无论对于一家企业还是一个行业。仅仅是源于农业部下发的《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其中提到对皮革奶的检测样本要求,就引起对乳制品行业皮革奶的质疑。乳制品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健康营养,历经10年的努力好不容易培养了国人喝奶的习惯,却在很短的时间就告诉人们喝中国奶会有很大问题,这个要命问题分别被糊精奶、三聚氰胺奶、皮革奶等进行深刻诠释。而还在传统品牌建设思路上的乳制品企业,依然在自顾自的层层包裹,做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三阶段,第一阶段竞争在工厂里,看谁的效率高;第二阶段竞争在市场里,看谁的渠道好,广告猛;第三阶段竞争在消费者心中,看谁是消费者心中的那个答案。我们更多的企业还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对品牌观念没有根本的转变。要想完成行业的救赎,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其次,国内乳制品市场的格局短时间难以改变。国外品牌奶粉占据主动,甚至完成了从高端到中低端的全面覆盖,请问国内乳制品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凭借奶源优势、资源优势,本土乳制品行业本来有可能占据领先地位,甚至也一度形成这个局面,但可惜在有利的局势面前,三聚氰胺马失前蹄,要命的破绽一出,行业天平倾斜,洋品牌不断调整产品线,抢占原先被国产品牌控制的中低端市场,甚至在渠道上也完成二三线市场的布局。美赞臣、惠氏、雀巢、雅培等国外品牌的溢价能力通过提价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因此被媒体称为“这背后隐藏的真相是,洋奶粉已经逐步掌控了我国奶粉行业的定价权”。对于只生一个的宝贝孩子。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买国外品牌质量有保证,钱可以多花一点”,所以国内乳制品企业和行业必须回到营销的本质,也就是产品和服务本身,把那些眼花缭乱的营销奇招高招炒作转化为品牌认知后的真正体验。

再者。国内乳制品企业和行业的应对乏力。品牌种子理论强调无公益,不品牌。公益不仅仅是捐建希望小学,各种慈善捐款,更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承担公民责任,注重环保,尊重消费者,维护诚信的商业价值观念,真正让人们去信赖你。国内乳制品企业必须敢于去面对,敢于去担当,弥补过去的错误对消费者的伤害。在皮革奶的恐蔬中,我们常说是危机也是机会,自然会有人脱颖而出,从技巧的原则来讲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呢?为什么没有人自信地为自己的努力和改变而发出声音?真正的广告不仅仅是换漂亮的LOGO,不仅仅是在电视上地铁里户外大牌上宣传你近乎完美的产品,而是消费者内心能感受到的担当和承诺!品牌种子理论强调持续生长,只要是一颗健康的种子,顽强努力地生长,浇上一盆脏水也不太要紧,谁能不犯错误呢?至关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技巧层面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技巧方法都停留在市场份额市场销量的目标上。相反缩减市场规模,然后再能够严格质量管控体系下再次站立。但关键是你拿出真诚的态度,推出举措维护保证你的品质。没有人会相信广阔的大陆市场会靠从港澳去抢奶粉解决问题。无论是奶粉还是其他的什么,仍然需要靠我们自己重拾信任,解决问题。

皮革奶 篇3

尽管农业部已经澄清:所谓的“皮革奶”报道不实。然而中国乳制品生产企业面临的信任危机,却已经很明显地呈现。

皮革奶,它是指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蛋白质含量。

消费者信任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被信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乳制品企业有今日的危机,正是其长期以来伤害消费者的事实和举动所造成的。中国乳制品生产企业要重塑形象、重获信任,国家相关部门的良好监督检查机制是条件,但企业文化追求、良知讲求、法律遵守以及对生命健康的敬畏意识能否树立,却是谁也无法帮助和替代的根本。

上一篇:地尔硫下一篇:农田微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