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贯通工程

2024-05-06

水系贯通工程(精选三篇)

水系贯通工程 篇1

1 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概况

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征地拆迁、河道开挖、桥梁建设、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等具体工程, 需要较长时间地不断建设与完善。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总结概括为“3538”工程, 即贯通平天湖、南湖、清溪河三大水系, 整合搏浪平湖、绣春夜月、激情活力、东方巴黎、清溪塔影五大景区, 建设齐山峡谷、体育会展中心、清溪船闸三大节点, 改建万罗山路桥、寄隐路桥、齐山大道桥、长江南路桥、天堂湖西路桥、沿河路桥、平天湖堤桥、清溪大道桥八大桥梁。对清溪河、南湖等水体进行综合整治, 促进水体流动, 增强自净能力, 恢复南湖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维护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构建环绕平天湖—南湖—清溪河的水上观光航线, 将池州优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串联起来, 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2 水生植物与生态环境、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 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既有观花植物又有观叶植物[1,2]。我国水系众多, 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 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可分为五大类[3,4,5]:一是沉水植物。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 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 常见的有苦草、狐尾藻等。二是漂浮植物。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 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 常见的有浮萍、凤眼莲等。三是浮叶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 叶柄细长, 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 常见的有睡莲、菱等。四是挺水植物。其茎叶伸出水面, 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 常见的有荷花、芦苇、黄花鸢尾等。五是滨水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 耐水湿, 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 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等。

2.1 水生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水生植物对湖泊、河流生态具有良好的生态修复作用, 在改善水质、优化水域环境等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水生生态系统中, 水生植物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 起着固定与转化太阳能并向其他组分提供能量的作用, 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转[6,7,8]。研究证明, 水生植物还可以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 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 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再释放, 同时它有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 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故在植物选择上应以当地抗污染能力强、净化效果好的水生植物为主, 如选择芡实、茭白、香蒲、水花生、凤眼莲、扁竹等。

2.2 水生植物与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

水生植物对园林景观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丰富园林景观。水生植物种类众多, 大小、形态各异, 观赏价值多样。荷花婷婷玉立, 花大色艳, 清香远溢, 凌波翠盖, 而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 可广植于湖泊中, 蔚为壮观。睡莲、萍蓬草、荇菜浮于水面, 花美叶绿。池衫、水杉植于水畔岸旁, 屈膝根显著, 别有一番风味, 为著名的滨水观叶树种。蒲苇、斑茅、芦苇植于浅滩、湿地, 倩影婆娑, 富有野趣。花叶杞柳、花叶芦竹、花叶水葱叶色丰富, 为点缀水面、岸旁观叶佳品。绿萍、紫萍、槐叶萍小巧玲珑, 浮于水面。金鱼藻、黑藻、狐尾藻沉于水下, 光影摇曳。蔷薇、云南黄馨、杜鹃、碧桃、夹竹桃、木芙蓉植于水边岸旁, 花开时节, 水天一色, 花影相映成趣, 美不胜收。总之, 水生植物既可以形成水上、水面、水下立体景观, 又可以形成由观花、观叶植物组成的美丽生物群落景观, 既体现色相变化又体现季相变化[9,10]。二是创造园林意境。水生植物合理配置不仅可以营造美丽的园林景观, 还可以赋予植物人格化创造深邃意境, 实现欣赏植物由形态美到意境美的升华,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诗云:“夹岸复连沙, 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白雪, 无处认渔家。”诗中茫茫芦花, 阵阵涟漪, 混似白雪, 水天一色, 秋色美景, 意境深远。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景观就是成功的范例, 以夏季荷塘景观而著称。坐在亭子里可以尽情欣赏开阔的水面、碧玉的荷叶、硕大的荷花, 更重要的是荷塘上吹来的阵阵凉风中夹杂着醉人的荷香, 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主人的良苦用心。景观营造又与附近的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紧密联系, 体现季节景观, 使意境感无限延伸。

3 水生植物引种原则及应用方式

3.1 水生植物引种原则

目前, 池州市主城区水生植物已经应用的种类还很单调, 与国家园林城市的身份还有一定差距。池州市主城区水系发达, 为了做足水文章, 创造优美的水体景观, 应适当引进观赏价值高、水体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在引进外来水生植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外来水生植物引种时应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为原则,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11]。对于那些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引种时一定要慎重, 如水花生、凤眼莲、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曾经都是由于生物入侵引发本土生态灾难, 曾经都作为恶性杂草来处理。同时, 在引种时注意选择适应能力强、净化水质能力强的水生植物作为受污染水域水体净化的良好材料, 以使本地生态得到很好恢复, 如大漂、水葱、再力花、水生美人蕉等。二是坚持乡土水生植物为主体原则。因为乡土水生植物适应能力强、养护管理简便易行, 所以水生植物的应用应坚持乡土水生植物为主, 如荷花、菖蒲、香蒲、茭白、芦苇、莎草、睡莲、芡实、水花生、荇菜、金鱼藻、黑藻、苦草等。三是坚持功能需求与景观营造相结合原则。园林中有不同类型的水面, 如河、湖、溪、涧等, 不同的水面其水深、面积、形状不一样, 在进行水生植物应用时, 应考虑到不同的功能, 同时也要考虑到水生植物景观[12]。水质较差的水域应主要选用净化水体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既可应用沉水植物也可应用挺水、浮水、浮叶植物, 从而形成立体水面景观, 如水面配置芦苇、荷花、香蒲、凤眼莲、水浮莲、浮萍, 水下配置眼子菜、玻璃藻、黑藻等。从植物种类选择上既要应用一些观叶植物如水葱、花叶芦竹、花叶杞柳等, 同时注意搭配一些观花植物如睡莲、荷花、再力花、梭鱼草、黄菖蒲等。在布局上还要注意季相变化, 根据花期合理安排水生植物种类, 使局部区域花开不绝、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赏, 如春季的黄菖蒲、夏秋季的荷花、睡莲等。四是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坚持乡土水生植物为主体的前提下, 水生植物造景应适当引进观赏价值高、适应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体现出设计的新颖性和物种多样性, 从而丰富水面景观。如适当引进再力花、水葱、花叶水葱、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梭鱼草、花叶杞柳、紫露草、泽泻、雨久花、野芋、萍蓬草、黄花水龙等。

3.2 水生植物应用方式

目前池州市水生植物种植方法单一, 种植技术水平不高, 水生植物基本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 很难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区域, 建议采用新的材料、新的种植技术。一是水岸植物应用。园林中的水岸主要有草岸、树桩驳岸、卵石驳岸和土石相间驳岸等, 不同水岸园林植物配置及种植技术也有所不同。如草岸种植力求自然, 植物搭配应高低错落, 疏密相间, 主要以块状、线状轮廓为主, 形成丰富多彩的人工栽培群落。植物配置还应考虑色相、季相变化, 还要考虑优势种与建群种的影响。二是水中植物应用。水中植物种植应考虑空间合理构图, 避免水生植物布满整个水面, 特别要注意具有地下茎、地下根的水生植物。传统水生植物种植方式主要有自然种植、缸式种植和种植池法。为了更好展现水体园林景观, 近些年来出现的浮岛种植、箱式种植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其关键技术是利用一些浮力设施、种植平台和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巧妙结合利用, 尤其适合深水区域的水面绿化。

4 主城区现有水生植物调查

为了给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建设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提供第一手资料, 工程技术人员以主城区平天湖、南湖、清溪河三大水系为重点, 以其他水域为补充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水生植物资源调查。先后对平天湖、清溪河、南湖三大水系水生植物资源进行了重点调查, 还对朝阳湖、月亮湖、齐山湖、百河公园、白洋河等水域进行了详细调查。

为了掌握主城区三大水系及其他水域水生植物资源的实际情况, 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 仔细、科学、认真地进行了调查。一是普查。对于水面面积较小区域的水生植物资源, 采取普遍调查, 如百荷公园、朝阳湖。二是典型调查。选择平天湖、南湖、清溪河三大水系中植物群落丰富、分布范围较广、景观效益较好的水域作为典型调查对象, 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三大水系水生植物资源分布特点。三是重点调查。以平天湖、清溪河、南湖三大水系为重点调查对象, 根据调查结果, 为水系贯通工程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实施方案与科学依据。四是抽样调查。分别以平天湖、清溪河、南湖3个水系作为3个独立总体, 根据不同的水域面积分别设置若干个样本, 再从中随机抽取适量样本分别对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及滨水植物进行精细调查, 最后汇总、收集信息, 供工程指挥部参考决策。

经过调查, 基本摸清了池州市主城区现有水生植物资源总体情况, 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 池州市主城区现有水生植物以挺水植物与滨水植物种类偏多, 而漂浮植物与沉水植物种类较少。

5 主城区水生植物景观价值分析

经过对池州市城区的调查, 发现水生植物种类总体偏少, 水生植物园林景观有待进一步提高, 具体如下:一是观花类。黄菖蒲为浅水挺水植物, 花黄色, 花期为5—6月, 为著名的晚春至初夏观花植物。荷花花大色艳、品种众多, 花期为夏季, 同时具有观叶、观花价值, 适于在较深水域应用。千屈菜植株直立、花色鲜艳, 为著名的夏秋滨水植物。睡莲花叶浮于水面, 花大色艳, 品种较多, 花期经历春夏秋三季, 为浮叶观花植物中的精品。荇菜为浅水性浮水植物, 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 花多花期长, 是点缀水面的佳品, 同时其净化水体能力较强, 更有食用价值。芦苇为大型挺水观花植物, 夏秋开花季节, 十分美观, 具有野趣。二是观叶类。菖蒲、香蒲和茭白为挺水观叶植物, 菖蒲为浅水植物。香蒲果实呈蜡烛状, 别有一番风趣。莎草、水蜈蚣茎三棱形, 为矮小湿生植物, 适于在浅水域配置。茭白叶剑形, 既可观叶同时可以净化水体, 还具有经济用途。灯心草直立丛生, 圆筒形, 适于在浅水或湿地种植。芡实为大型观叶植物, 同时具有较强的水体净化能力和一定的观花价值、食用价值。水花生为浮叶植物, 净化水体能力强, 但生命力强, 要注意控制栽培。菱为良好的浮叶植物, 具有一定的观花价值, 同时具有较强的水体净化能力。浮萍、紫萍、槐叶萍为小型浮水植物, 为水面景观绿化不可缺少的材料, 一般喜生长在富营养化的水域。金鱼藻、黑藻、苦草、狐尾藻等为良好的沉水植物, 既可以丰富水下园林景观, 又是良好的水体净化材料。水芹为良好的湿生植物, 可以丰富岸旁地被植物景观, 同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6 建议

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平天湖、南湖、清溪河三大水系。由于其水域范围广、地形地貌较复杂, 水生植物的应用应立足于当地生态条件, 坚持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园林景观的原则, 科学规划, 精细施工。在水生植物应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注重开发乡土水生植物;不同水位深度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种类和相应的种植技术;不同土壤环境条件选择不同水生植物;发挥湿地植物群落的作用;不同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

摘要:以水系贯通工程为切入点, 阐述了水生植物与生态环境、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根据池州市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 分析了主城区水生植物园林景观应用价值, 并对水系贯通工程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意见, 指出了水生植物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系贯通工程,水生植物,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应用,安徽池州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2]杨倩, 李永红.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构建——以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为例[J].中国园林, 2010 (11) :76-79.

[3]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4]吴玲.地被植物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5]文井.园林景观设计实录3[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6]梅晓阳, 邬传丽, 金迪佳.一径向池斜, 池塘野草花——上海辰山植物园水生专类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 2010 (7) :36-41.

[7]崔心红, 钱又宇.浅论湿地公园产生、特征及其功能[J].上海建设科技, 2003 (2) :43-44.

[8]刘海音, 张明娟, 郝日明.南京城市滨水植物群落研究[J].中国园林, 2010 (7) :86-89.

[9]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 2003 (7) :63-65.

[10]吴彩芸, 夏宜平.杭州园林水景的水生植物调查及其配置应用[J].中国园林, 2006 (1) :83-88.

[11]高增祥, 季荣.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J].生态学报, 2003, 23 (3) :559-570.

水系贯通工程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消防水系统;系统安装

1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消防水系统特点

对于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来讲,消防水系统的安装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为确保系统安装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需要先明确其基本特点。首先,消防水系统具有较高的危险等级。当前建筑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特点,当发生火灾隐患时,人员疏散难度较大,容易酿成人员伤亡的悲剧。对此,在安装消防水系统时,应综合火灾影响范围、救援时间等因素考虑,保证建筑内部人员可以快速疏散,为灭火工作的开展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其次,消防水系统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1]。静水压力大小会直接影响消防水系统的安装质量和使用性能,水压不足时无法保证消防水的正常供应,影响灭火救援工作开展;水压过高时可能会造成管网渗漏,浪费大量水资源,还存在较大危险性。所以,便需要对消防区域进行分区划分,并结合建筑楼层高度,控制好静水压力。

2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消防水系统安装

消防水系统组成较为复杂,在开展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时,为确保消防水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安装工作,现将安装要点总结如下。

2.1消火栓安装

消火栓是消火栓灭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安装质量将会影响到整个消火栓灭火系统的使用性能。首先,为了保证灭火时应用的便捷性,应将消火栓安装在建筑内比较显眼的位置,发生火灾时方便取用,这是消防规范的最基本要求。其次,应通过计算确定消火栓的最佳位置,确保消火栓与供水设施以及邻近消火栓之间距离的合理性,在满足消防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安装成本。如果有特殊需要,则应按照规定安装消火栓,如消防电梯处等。另外,应控制好每一个消火栓用水量,在参照消防系统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与设备型号的匹配性,尤其是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为保证消防用水的正常供给,应详细分析消火栓用水量。

2.2消防管道及附属设施安装

消防管道在消防水系统中起到水能输送作用,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安装。对于室内消防栓来讲,为充分发挥其灭火功能,在与外部给水管道连接时,需要用到两条进水管道。并且,应采用环形方式布置消防管道,避免与其他管道发生冲突。除此之外,还应保证阀门安装质量,确保其密封性良好。而对于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等附属设施,也需要加强安装控制,根据建筑消防需求,确定设施最佳安装位置,并保证各个部件之间能够正确、合理连接。

2.3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安装

在建筑消防系统中,自动喷淋灭火装置的应用较为广泛,需要对其安装过程进行分析。首先,该装置所需要的水量是比较大的,为保证消防水的正常供给,可以将自动喷淋装置直接连接到自来水管上,并在楼顶设置大型蓄水池,利用电机进行自动补水。其次,建筑内的每一个房间都可以安装自动喷淋灭火装置,设置相应的压力开关和空气开关,即可发挥其灭火作用。另外,为避免蓄水池供水不足而影响自动喷淋灭火装置的正常使用,可采用重力式供水方式,利用大楼高度差设计供水系统,控制好楼宇的水压,在重力作用下保证水源的正常供应,满足建筑消防需求[2]。

2.4自动喷头安装

自动喷头是自动喷淋灭火装置的重要部件,必须进行科学选择及合理安装,进而才能确保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功能的有效发挥。选择自动喷头时,应保证与自动喷淋装置的匹配性,并对喷水量进行计算,确定最佳类型和参数。自动喷头的安装位置通常选在建筑顶板或吊顶上,既能够扩大灭火范围,又能够实现均匀布水。实际安装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保证自动喷头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在受到水流冲击后,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现象。并且,在保证自动喷头实用性及可靠性的同时,还应从美观性方面进行考虑,通过优化设计并进行规范安装,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2.5加压水泵安装

解决消防水静水压力过大问题,在安装消防系统时,需要增设加压水泵,控制好供水压力,使其能够满足消防供水实际需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指出,部分建筑工程在开展给排水施工时,应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根据该规定,必须严格规范消防水箱及气压水管的安装。设置水泵时,为保证其工作性能的良好性,应通过试运判断其是否满足消防给水需求。一般情况下,消防水泵是安装在建筑吊顶内的,为提高其安全性,应采用防火电缆供电,即便吊顶发生火灾,也不会影响消防水泵的正常使用。另外,为避免消防栓使用时出现溢水现象,应控制好消防水泵电压,以24V最为合适。

3总结

消防水系统的规范安装,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给排水施工时必须进行详细分析。实际安装过程中,应从消火栓、消防管道及附属设施、自动喷淋灭火装置、自动喷头、加压水泵等几方面安装作业进行充分考虑,保证消防水系统安装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曹斌.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中消防水系统安装刍议[J].冶金丛刊,(6):126~233.

水系贯通工程 篇3

【关键词】暖通空调;原理;安装;施工技术

暖通空调在我国的购物商场、宾馆以及物业大厦中已经广为普及,通过暖通空调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让温度更加适宜,让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舒适。但暖通空调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为保证暖通空调质量就需要加强暖通空调水系统施工管理,加强工程规范管理,保障工程质量。高质量的暖通空调工程不仅可以提高用户对工程的满意度,还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信誉度,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大有帮助。

1.水系统管道安装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暖通空调工程水系安装应遵循管道避让原则,例如建筑工程在建筑施工设计阶段需要对工程内部各种管线的铺设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因为只有对管道设计进行有效地规划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各种管道之间出现位置打架现象,对工程施工带来难度甚至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暖通空调水系统管道最为众多管道中的一种,也应在管道设计中被合理规划,遵循管道避让原则。

管道室内铺设不挡门窗、室外铺设严防冻土原则。暖通空调工程水系安装环节所铺设的管道要进行避让门窗。北方管道铺设要考虑冬季冻土对管道的影响,要通过对不同地区冬季冻土情况的分析,合理的埋设室外地下管线。

管道与管道之间的间距要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采用带法兰不保温与不带法兰管道,管道与管道之间应控制的间距是不一样的,前者应按其凸出部分净空不小于50毫米;后者则应按管道凸出部分之间的间距来保持间距进行铺设,其净空不小于80毫米;另外管线与墙体和柱边之间的间距也要严格控制,其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00毫米。

2.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过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

2.1暖通空调设备配管安装施工技术

配管安装技术主要从风机盘管配管安装、空调机组配管安装与水泵配管安装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风机盘管配管的安装要适盘管管路而定,盘管管路主要分为两管制、三管制与四管制三种。我们今天主要就应用较为普遍的两管制进行论述,着重就风接自来水机盘管的配管进行介绍。在对风机盘的供水与回水支管进行设计时需要对接头与阀门进行特别的选择,不能选择硬性装置,多采用软性装置。在对风机盘管水阀进行安装时,在靠近机组与支管连接部位加设减震装置,这样才能保障在机组运作用过程避免震荡对接头、水阀长期震动所带来的借口松动漏水问题。在进行风机盘管安装时要充分考虑盘管的耐压性,多选择弹性较好的接管。冷凝水支管与风机盘管机组多采用透明塑料软管连接。安装时,软管连接不应有死弯或瘪管现象。在对供水支管与回水支管进行安装时,要选择好安装坡度,并确定正确的坡向。当安装管线中出现凸点或部分线路出现凸点时,应在安装官衔上加设排气阀。

空调机组的配管装置技术。在进行空调机组配管装配时,可以采用并联或串联方式,对表冷气进行连接使用。当表冷气与空气的基本流动方向为并联时,此时在安装冷热水管时也应采取并联方式进行连接。串联则与之相反。空调机组与冷冻水供、回水的连接应按产品技术说明进行,无说明时,应保证空气与水流的逆流换热,冷冻水水管一般应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空调机组表冷段的配管方式有多种,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管和管路上各类阀门的选配。为了有利于提高表冷器与空气的热冷交换效果,冷冻水的进水管应在表冷器的下侧接人,回水管在表冷器的上侧接出。在空调机组冷冻水进出水管路上应设置便于调节、检修和启闭使用的阀门,常用阀门有平衡阀、电动二通阀、合流电动三通阀、蝶阀等。三通调节阀有合流三通阀和分流三通阀之分,合流三通阀安装在冷冻水回水管,分流三通阀安装在供水管上,合流三通调节阀的接管方式采用分流式三通调节阀的接管方式也有,但很少采用。

水泵配管安装技术的选择要根据设计图纸而定,不能随意安装。通常情况在多选用挠曲软接头作为连接水泵吸入管与泵体的连接器。压出管的选择应与吸入管相同。水泵配管安装与风机盘管安装相类似。在装置接口处应安装减震装置。可挠曲软接头、减振装置可以降低和减弱水泵的振动和噪声传递。球型橡膠减振软接头的工作压力一般按1MPa考虑.为了便于水泵的检修,在水泵的吸人管和压出管上应分别设置进口阀和出口阀,以利于关断时使用.对于进口阀,在通常情况下它是全开的,通常采用的是流动阻力小的手动闸阀。对于出口阀,由于启闭比较频繁,会选用电动、液动或气动阀门。出口阀除了水泵在检修时的关断作用外,它有调节流量的作用,对于空调水彩用蝶阀或截止阀,因为这种阀门在系统启动时能缓缓打开,可以防止因水快速流动而造成整个管路系统发生颤振现象。此外,水泵的出水管、吸水管上还应设置安装压力表的短管,短管长度150-200mm。压力表前安装表弯和旋塞阀。

2.2暖通空调设备冷凝水管安装技术

暖通空调工程水系统安装工程对冷凝水管管材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多选择聚氯乙烯塑料管与镀锌钢管。冷凝水管径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一般情况下直接与空调器接水盘连接的冷凝水支管管径应与接水盘接管管径一致,冷凝水干管管径通常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采用镀锌钢管时,注意按设计要求采用防结露措施。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设防结露的绝热层。冷凝水管安装时,应就近接人的卫生间、地漏等处进行排放,其水平管长度不宜过长,弯头不宜过多。冷凝水管安装应保持一定的坡度,设计无规定时,水平于管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o,水平支管宜大于或等于100。冷凝水水平干管始端应设置清扫口。冷凝水管与设备连接处应设置软管接头,一般软管接头长度不超过150mm为宜。冷凝水排放管接人排水管时应设置存水弯,冷凝水排放管接入污水管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冷凝水排放管不得接人雨水管和其他有压管道。当空气调节设备的冷凝水盘位于机组正压段时,冷凝水盘的出水口应设置水封;位于机组负压段时,冷凝水盘的出水口应设置水封,水封高度应大于冷凝水盘处的正压或负压值。组合式空调机组表冷器冷凝水排放水封设置方法详见组合式空调机组配管的相关内容。

3.总结

为保证暖通空调工程水系统安装质量,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入手,既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完备性,又要保证工程安装程序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提高工程选材的质量,并在建筑工程实际当中对暖通空调工程进行合理规划,才能较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暖通空调工程的作用,通过暖通空调工程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科]

【参考文献】

[1]王天伟.关于对暖通空调循环水系统的思考[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11).

[2]李郑波,陈民治.中央空调水系统安装问题浅析[J].机电信忽,2010,(36):35-35.

上一篇:盘盈盘亏下一篇:数字式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