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叩问

2024-05-24

生命的叩问(精选五篇)

生命的叩问 篇1

某学科教师在自己阅读教材时, 认为“观察颜色、形状就是用眼睛看”, 于是在她的整个教学中始终按照这一思路引导学生, 结果导致学生也认为, 所有的观察都是由眼睛而来。

另一位数学教师在教“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一课时, 发现这一课的内容实在太少, 太简单, 于是补充了许多其他的知识。她完全没有意识到, 这一课要教的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建模思想。它的落脚点在“到”字而不是其他。这两个例子说明教师理解教材内容, 特别是理解教材内容背后的课程价值上存在种种困难。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来教”的提法呼吁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材本身所呈现的知识框架上面, 不要受制于教材的设计, 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灵活的调整, 即“用教材来教”。但这一要求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把握这一知识的课程意图。

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的一句话很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他说:“我们应该叫我们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都来问他的老师, 你们今天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 我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用?”鼓励学生来反思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 在我们国家可能还为时尚早, 即使学生有这样的想法, 也很少有学生有这样的胆识。不过, 却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了。在每一次备课时, 教师必须追问, 这一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每一门学科, 都有自己丰富的学科思想。这些思想应该是除了一般的教育理念以外, 教师所时时不能忘记的。

这一话题其实还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那就是在拥有教参的时代, 我们的教学非常“顺利”, 很少有不能“理解”课文内容的;在教参离开以后, 我们怎么就读不懂教材了呢?新课程作为一种开放度更大的课程, 不仅要赋予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权利, 也在试图启动教师的思考力。当我们习惯了过去一切作为定论呈现的时候, 我们也习惯了不需要任何思考和怀疑的接纳, 和学生一样地去接纳。只不过, 学生接纳的是教材, 而教师接纳的, 除了教材, 还有一个使教师成为教师的那个重要文本——教参!“如果我有那本教参, 我也能当老师!”过去, 学生常说的一句话道出了教师职业的“平庸”。这种平庸, 与教师思考的贫困密切相关。如果教师丧失了作为一个成人所具备的思考力, 那么他与学生又有什么区别呢?教参的撤离打破了教师对其他文本的依赖和来自它们的束缚, 而课程标准的出现则要求教师更多地从课程的高度来理解和思考教学。这正是新课程在试图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是现代民主观念的体现。

叩问生命 篇2

生命有多长?没有人知道。

生命的空间有多大?更没有人知道。

生命是在很懵懂的状态下行进。

一个人一生要干多少事,如何去安排这些事,如何很好的给这些事划分出恰当的时间段,这都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无法测算生命的长短。

也许,生命会像潺潺小溪,悠悠的唱着行云流水的歌拍;

也许,生命会像绷紧的琴弦,半夜里来个嘎然而止。

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初生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感叹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接力。

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垂暮之人的时候,我们无奈生命的凋零和悲哀。

走在原野上,看满眼的绿色,都是生命。一棵草、一朵花都是生命,他们静静的站在那里,不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只知道这是生命在守护在这里。满眼的生命呀,你累吗?你苦吗?你寂寞吗?

走在田埂上,看满野的黄土和黄土上辛苦的昆虫们,我知道,这也是生命。黄土是不会说话的生命,静静的生命和地球同岁。昆虫是不要思维的生命,你们忙什么,想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知道。

走进河床,水是生命,石块是生命

仰望天空,星星是生命,白云是生命。

大自然一切皆是生命

大自然的生命是永恒的。

村中的那个碾盘在我是孩童的时候就静静的卧在村子东头,它很古老很沧桑,没有人知道它的年龄,和碾盘相比,孩童的我朝气蓬勃。可如今,当我再一次走进碾盘的时候,我发现,碾盘的容颜似乎没有任何改变,而只有我,却是两鬓苍苍。

村中的那条小河,很古老,很有传说,当我站在和的沿岸的时候,我曾经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调侃小河多伤情,而今,当我又一次漫步在小河旁边的时候,小河容颜依旧,而我已走向垂暮之沿。

多少我们曾经熟悉的生命有幸与我们为伴,但是,我们去总要先行一步和他们告别。

曾经美丽的天空

曾经绚烂的花园

曾经征服的高山

曾经跨越的栅栏

曾经烦嚣的人生

曾经五彩的梦幻

生命终于要从升起走向落幕

我们忙忙碌碌一生。

曾经劳作

曾经苦恼

曾经享受

曾经争斗

曾经无奈

曾经愤慨

曾经嫉妒

曾经艳羡

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实际上,等到生命嘎然而止的时候,贫与富又有什么区别。一捧黄土便又淹没了高贵贫贱。

我有时候很羡慕人类生命之外的那些生命。

比如小草,从来没有见过生命争宠,不论扎根哪里,只有土有水,便有生命。

比如石块,从来没有生命的生与死之说,一生都是静静的,没有过任何奢望和要求。

大自然里的生命都是大智慧

不苛求,生命反而永恒,期求过多,生命反而多了负担,负担多了、累了,反容易病了伤了嘎然而止了。

叩问生命,我们应该向大自然学习些什么?

学习大自然的恬静

学习大自然的沉着

学习大自然的包容

我们无法计算生命的长短,我们只有充实的生活好每一天。

上天给我们的时间有限,面对于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的宇宙而言,我们人类的生命演绎实在是过于短暂。

叩问生命,我们应该过好我们现在的每一天,不敢浪费丝毫的时间哪怕是一分一秒的时间。

叩问生命,就要让生命充实。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生命的叩问 篇3

“爸爸,不好了,我在大冶出了事……”

2007年6月25日下午6时25分,还在单位忙着的张有胜忽然接到二儿子打来的电话。儿子的声音在颤抖,带着哭腔,做父亲的心不由一沉。

张有胜50岁,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人,在镇上一家企业做管理工作。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在本镇企业上班,二儿子张凯。1989年11月12日出生,刚刚参加完高考。儿子成双,又都孝顺听话,镇上没有人不夸,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天早上,正闲在家里的儿子说是高考成绩出来了,要到学校去看看,于是向母亲要了40块钱去了学校,怎么就出了事?

张有胜正迟疑问,电话里传来了另一个陌生的声音:“你是张老板吧?我要告诉你,你的儿子犯了强奸罪……你速准备2万块钱过来,以补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失,把这丑事私了。同时,我要提醒你,你不能报警。如果事情闹大了,对你儿子可没一点好处。”

事发突然,救儿子要紧,张有胜一时也来不及想其它什么。不到半个小时,便赶到了大冶,一进门,他看到,儿子的身边,站着两个凶神恶煞的中年男人,而儿子正双手捧脸蹲在地上,全身还在发抖。他的身上有着多处伤痕,眼角及脖子上,还可见一道道红肿的痕迹。父亲的心一阵绞痛与气愤。他叫了儿子两声,可儿子像是十分恐惧,一直不敢抬头和父亲说话。

那两人告诉张有胜,下午5时多,这小子进来了,他进店之后,先说是找人,后来提出要做按摩,于是便缠上了姚小姐。姚小姐将他带到店里的小包房中。做着做着,这小子竟对我们姚小姐动手动脚起来。不仅如此,最后,这小子竟得寸进尺,强奸了姚小姐

“张老板,一旦报警,你知道,可是要重判的。不过,我们和姚小姐说好了,只要你拿点钱来补偿她的青春损失。这事就私了了。”最后,那两人摊开了底牌。

事到此时,张有胜既担心儿子一时糊涂真犯了事,又感觉到儿子撞上的是黑道中的人,只图快快带儿子离开这里。于是,当那两人最终将要价低至4000元时,他飞快付了这笔钱,离开了大冶。

儿子终于回来了,张凯妈妈那颗久悬的心才落了地。她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只是连忙给儿子拿了衣服,拧开了热水器,叫他洗了澡早些休息。张凯仍不说话,洗澡后一个人上楼进了自己的房间。

隔了一会,母亲想起儿子伤得不轻,便去旁边诊所买了药,再拿到儿子房间给他涂抹。边涂边看受苦不浅的儿子,她几次想开口问问白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见儿子一脸铁青,话到嘴边还是停住了。也许,见妈妈欲言又止的样子。张凯想着也要给家人一个解释,先开了口。他说:“一个同学约我去学校看成绩,我走过发廊门口,被一个30多岁的女人拖进了屋……后来,他们打了我,抢了我的手机和身上的40块钱,还把我挟持到了宾馆里。”说完,张凯的眼角红了,一脸深受委屈的痛苦样子。母亲不好再追问,便对儿子说:“算了,过去的事,不要再想,好好睡吧。”

当晚,因为担心儿子受了惊,张凯妈妈一直不敢深睡。张凯妈妈最后一次进儿子的房间时,已是凌晨三点多。她看到张凯眯着眼睛躺在那儿,以为他已睡着了,怕他着凉,便顺手去关床头的风扇。风扇才停下,张凯便睁开了眼,说了句“好热”。妈妈便看了儿子一眼,再打开了风扇,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里。

次日7时,儿子说,昨天成绩没有看到,今天他还是想去学校。妈妈担心儿子再遇到不测,便劝他不要去。明天她陪他一起去。她望了儿子一眼,叹了口气,转身下楼去洗衣服了。

母亲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眼,竟是她与儿子的永别。

张凯母亲在后院洗了衣服,再走进儿子的房里时,儿子已不在房里了。一个上午过去了,儿子没有回来,天近黄昏,儿子还是没有回来。在儿子书桌的抽屉里,他们找到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对今晚发生的事非常抱歉,我让家庭受到这么大的损失,真是无脸面对你们,我也不想再做什么解释。心里面只有仇恨。如果我的走能减轻你们的负担,那么,我选择走……

走?张有胜夫妇吓了一大跳。当即,他们开始十万火急地寻找起儿子来。可是,所有知道号码的电话都打完了,他们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一个夜晚在焦虑与不眠中过去了,张有胜夫妇遍寻儿子不得。愈加心急如焚。到了27日上午11时,张有胜的手机响了。对方在确定他身份后说,他是大冶市东风路派出所的民警。现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迅速赶来派出所。

在这里,一个消息晴天霹雳般炸响在当母亲的耳边:他们的儿子,在当日凌晨,在大冶市人民医院住院部9楼。跳楼身亡。再没有其它消息能让母亲如此撕心裂肺了,她眼前一黑,双脚踩不到地面……

下午5时左右,在大冶市殡仪馆,当妈妈的终于见到了两天不见的儿子。当蒙在张凯脸上的白布慢慢揭开。妈妈只觉内脏全被撕成碎片,眼前的一切都在发抖与崩溃,她不禁拥着丈夫,一阵号啕大哭。从十月怀胎到蹒跚学步,到送儿走进学堂,再到12年后完成高中学业,为儿子的成长,做母亲的得付出多少心血!而在儿子的成长过程里,浓浓的舔犊之情又给母亲带来了多少快乐与幸福!可是,眨眼之间,儿子的生命就没了……

[太突然了啊,张凯妈妈说,昨天早上儿子不是说到学校看高考成绩吗?怎么会跑到医院去跳楼呢?这一天,他是如何过的?孩子究竟发生过什么事?他前天的遭遇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巨大的悲痛之中,让她的心里翻腾起越来越大的疑团。]

谁能还原少年生命的最后轨迹

东风路派出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由警官吴瑾负责侦查。27日中午。他们立即对那个小姐姚丽丽进行了控制及讯问。

警官对姚丽丽进行了政策宣传与教育,然后要求她实事求是陈述25日下午她与一位少年发生的一切。姚丽丽怔了一会,然后说道:我们店位于大冶老火车站广场旁,名为“乐神”。25日下午5时左右,一个年纪看上去十六七岁的少年在门前经过,我看到了,心想,来生意了,就叫他“帅哥”,将他喊进了包房。之后,我要求他做个“捶背”并凑近他,摸他的敏感部位。他可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一个女人,看上去很害羞,脸色发红,喘着粗气,站在包房里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在我不停的诱惑下,他还是与我发生了性关系。事后,我往他身上一摸,才发现他身上只有40块钱,我向他要钱,他就要走,于是我就打电话给老板,说是有人“白吃”。可能是眼看危险临身,他抽身便跑,可刚跑出店门,就被老板抓了回来……

警方迅速找到了乐神店的老板张宇宁。他承认了将张凯带到新月宾馆,并索要其父4000元的事实。

张有胜夫妇认为,没有张凯的精液及其它更有力的证据,仅凭姚丽丽一纸口供,何以能断定张凯嫖娼事实成立?

欧阳静是张凯的班主任老师。对于学生的死。他深感震惊和悲痛,并且怎么也不相信自杀的说法。他说,张凯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着学生会纪律部的干部,生活态度相当乐观。6月10日,高考结束后,张凯来校拿了

资料袋,当时还一脸笑容。到了26日,学校原定的来校看分数填志愿的日子,他却没有看到张凯的身影。他从上午8点30到下午3点,一直在打张凯电话。可听到的总是关机的提示。他感到奇怪。后来,就是27日上午,张凯父亲来询问看见张凯没有,下午1时,东风路派出所的干警来找他调查情况,带走了张凯的笔迹,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学生已经出事了。

[为什么会这样?母亲了解到,这家“乐神”休闲店,实质上就是一个容留妇女卖淫的场所,开了5年多了,店里的生意也一直红火。这个娱乐休闲店的老板跟相关管理部门有着较硬的关系。

她甚至想,儿子是否成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的牺牲品?就这样让儿子不明不白地走了吗?这种想法纠缠着她,让她无法释怀。]

悲情叩问,这会是最后一个悲剧吗?

7月2日,张凯遗体火化,骨灰运回家中。

这一天,悲楚的气息浓浓地笼罩着这个小镇,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少年,刚刚参加完高考,就突然化成了一把骨灰,这个现实,乡邻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于是,在张凯骨灰所过之处,不少人自发地点起了鞭炮,烧起了纸钱。对乡邻的厚意,张有胜夫妇带着大儿子,只能含着泪水,一个个向他们叩头致谢。

张凯的骨灰葬于家后的山地上。面对一堆新土,张有胜夫妇再次抱头痛苦了一场。

痛定思痛,安排完儿子的后事,张凯的妈妈请了律师,奔走在相关部门,要求对儿子的死问个明白。她不愿意儿子死后还背个嫖娼的罪名,因为即便儿子那天真的有过错,也是姚丽丽引诱的结果。对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来说,其实他才是被强奸者。而张宇宁所做的,明显就是一种设下圈套、再实施敲诈的犯罪行为。其犯罪嫌疑人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如今的“乐神”店里,依旧灯光暖昧,众多的小姐衣着暴露,在门口不停嗲声嗲气地拉客“捶背”。小姐说:“怕什么呀,安全着呢,我们老板关系硬着。你看,他被抓了,店还不是照开?”这让张凯妈妈的心情更加沉重,张凯的悲剧会是最后一个吗?

[儿子就这样走了,对失去儿子的张凯妈妈来说,一个几天前还乖巧懂事的儿子突然就和自己阴阳两隔了,一个17岁的鲜活的生命突然就流星般陨落了。而她一个做母亲的人却又没有任何能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至今,这个做母亲的都无法相信这一切已经成了事实。无疑,这种伤痛会伴随着自己的余生,而她也会永远在悲情中叩问: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谁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编后话:

我们能感同身受这位母亲的悲怆和无奈。发稿前编者获悉,这家休闲店老板父子及卖淫女姚丽丽已经以涉嫌非法拘禁被刑事拘留。然而,即使如此,却仍无法安慰一颗少年的灵魂以及他伤心欲绝的母亲和所有亲人的心。

此案所折射出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性教育问题、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及其背后所藏着的猫腻问题,都应当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不久前,编者路过成都一所著名大学门前,赫然发现夜总会、洗头房、洗脚房居然有数十家之多,我们也会很容易在许多中学的门前发现如此的现象,我们不知道这些会对成长中的孩子们有着怎样的影响。不由自主地,我们的眼前会立即浮现出,网吧里一双双彻夜不眠年少单纯的眼睛,想起酒吧里疯狂的音乐声中青少年们那摇晃的头颅……如果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不改善,我们的孩子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张凯?

“坐在课堂中”的叩问 篇4

课堂观测和教学解释是教师们从事的最为重要而频繁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但是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和操作上的非专业表现, 与日益高涨的教师专业化的呼声相悖。我们需要对其性质、主体、意义和基本方法进行追问, 使之早日走上专业化的轨道。

一、课堂观测是什么

在极力倡导教师专业化的今天, 我们该如何认识课堂观测的性质?有人曾经对其性质概括如下:课堂观测是一群专业人士运用专业工具对课堂教学现场进行的一项专业研究活动。循此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1.教师作为从事课堂观测的专业人士, 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 如研制课堂观测量表的技术, 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管理学等基础理论, 否则教师难以成为专业人士。

2.课堂观测是一项实地考察, 需要亲临课堂现场的观察与测量, 因此真实性、现场性是必不可少的。课堂观测也是一种科学实验, 应以实证主义为指导, 以事实观测为基础, 尽可能避免抽象的臆测和主观想象, 其科学性来源于“亲临现场”的“亲眼目睹”。“从直接可观察的角度说, 看不到‘行为’就等于没有看到‘教学’。”如果教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是观念性的“关系”, 而不是从事实性的“现象”开始, 那么教学研究很容易陷入从抽象到抽象的演绎之中, 使得教学理论越来越空洞, 其结果是“什么都没说错, 可似乎什么都没说”。

3.课堂观测表是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专业工具, 那么研制的课堂观测表内容和要求应该紧扣研究的课题, 具体、明了, 容易把握、容易操作, 主要指向是师生外显行为及其变化, 观测者对其进行现场考察并进行白描式的记录。

正因为课堂观测是一项科学实验, 只有以事实为依据, 方可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的、真实的、第一手现场信息, 以便为研究者提供理性分析的出发点, 还可以为成果分享者的再论证、再分析提供有力支持。如果课堂观测表记录的内容已经是观测者的分析推理, 那么分享者的思维是无法从事实出发的, 也容易被观测者的思想所左右, 难以形成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观点。而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立体透视恰恰需要不同视角和不同观点, 这样的合作研究才能更显理性, 更具有集体智慧。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测

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 课堂观测是一项最为频繁的教学研究活动。但是我们明显感觉到执教者和观测者的情绪反应迥异, 执教者承担着过重的心理压力, 以至于上课时声音和双手都在颤抖, 而观测者懒散而无奈地走进教室, 腋下夹着学生的作业本或用来消遣的杂志, 所以执教者和观测者在课堂观测中可谓“志不同道不合”,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在这“貌合神离”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大家能有多大的收获呢?人人心中明白但谁也不会挑明:大家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而走进课堂。

在“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测”的问题面前, 执教者和观测者都没有形成专业意识, 也没有确立专业提升的价值追求, 更没有形成命运共同体。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上公开课是一种痛苦”、“自己是靶子, 听课教师是枪手”, 主要是因为课前繁重的准备工作和对教学设计的精雕细琢以及课上和课后众人的审视和评头论足。在巨大的评价压力下, 研究课常常蜕变为“做给别人看的表演课”, 粉饰、彩排后的华丽掩盖了事实和真相。那么基于此作出的研究能得出真实而有价值的结论吗?华而不实的课堂让人“怦然心动却又两手空空”, 评价者除了虚情假意的敷衍和应景式的捧场别无其他。执教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 双方最富有意义的研究者的身份意识丧失, 丢失的还有那一份同甘共苦、携手共进的美好情感。那么, 我们费精劳神地“上公开课”、“听公开课”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一场表演、一番假话?如此看来, 评价功能过于强化也是害人不利己的事, 对执教者而言如此, 对观测者而言亦如此。研究——共同研究, 提升——提升自我, 那才是最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研究的视角下诊断分析, 提供不同的可能, 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寻找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路径, 才是我们活动的根本意义, 也是我们寻找出路的唯一出路。

总而言之, 在课堂观测中让每一个参与者觉得有意义、有滋味, 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这是这项研究活动的根本旨归。

三、怎样进行课堂观测

今天, 我们该怎样观测课堂?这是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 但是操作技术是在内在思想支配下完成的, 方法论的前提是认识论, 为此我们需要解决如下一些认识方面的问题。第一, 要不要观测教学理念?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理念”。教学理念是决定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 理念不是讲出来的, 而是通过教师教学行为 (真实的而非做作的) 透视出来的, 理念是流淌在“血液”中、浸透在“骨髓”中的“骨子里的一股劲”, 是教师行为“本能”中的一部分。口头上讲出来的不一定是理念, 就好比有的校长作报告时声情并茂地宣称自己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可当我们深入到校园时发现孩子们见到老师时声若蚊蝇和小心胆怯的神情, 你就会发觉校长的“教育理念”讲起来动人、事实上骗人。课堂观测不是不可以观测教学理念, 而是要通过真实可靠的言行分析判断, 因此需要呈现常态的、真实的课堂, 这是教学研究的必要前提, 否则教学研究则毫无意义。虽然教学理念可间接观测, 但对执教者的教学理念还是要慎重评述, 因为那会有“上纲上线”之嫌, 会给执教者巨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 分数量化就是科学的吗?笔者曾经比较过美国、日本和中国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差异:我们国内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几乎都是量化评价表, 而国外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大多没有分值、没有权重。我们之所以要设计和使用分数量化, 那是因为“分数量化才显得科学”、“没有分数量化, 怎能比出高低?”设计者如是说。那么, 分数量化果真就科学吗?科学研究存在着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但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都习惯于将量化等同于科学, 而将定性研究划归到非科学或“次”科学范畴, 仿佛唯有量化的数字才能表达科学论断。

有一次, 笔者曾经向几位优质课评审专家询问:“1号选手的得分是90分, 2号选手的得分为89分, 那么这1分之差是如何精确计算出来的?您又如何解释这1分之差的理由和意义?”接着再问:“1号选手在教学设计上的2分优势真的比2号选手在教学能力上的1分优势更富有教育价值吗?”、“教学设计上的1分分值和教学能力上的1分分值的意义和价值等同吗?如果不等同的话, 那么一级指标的几项得分又怎能累加比较呢?”他们无言以对。

除了标榜“科学”外, 利用分数量化评价的意图还在于“比出高低”, 从而将课堂观测评价表的引导、诊断和研究等功能置于评价之下——评价功能至上, 对每一位教师的一节课继续量化排序, 再贴上“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的标签。其实, 90分的选手获得“优秀”, 而89分的选手则沦为“合格”, 对此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吗?“不能”, 这是大家冷静思考后的回答。但是我们信奉科学量化远远超过沉思后的定性判断, 正如钱穆先生所言, 我们“太重视科学”, “所欲排斥者, 即一切讥之为不科学”, “不知此不科学语之本身, 却真是不科学”。

第三, 怎样选择观测点?观测点有没有规定性?谁来选择确定观测点?观测点是进行课堂观测的视角或窗口, 观测点选择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观测效果,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视角与效果的最好诠释。

观测者的空间位置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关键问题, 这直接决定着观测者的视角和观察结果。我们一边高唱“以学评教”, 一边却端坐在教室的最后面, 只能看到学生的后脑勺, 这能观察到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及其变化吗?根本不能!那又怎能兑现“以学评教”的诺言呢?

一校一表, 一市一表, 又是值得思考的现象。当我们走进课堂时会发现每一所学校 (甚或一个地区) 都有一张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表中规定了有关评价项目、内容和分值, 这种行政的规定性有没有必要呢?笔者反思当年自己当校长时设计这种量表的初衷后意识到:这种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规定量表是为了加强课堂观测活动的统一管理, 同时为所有教师从事这项活动提供依据。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 行政的强制性压抑了教师的主动性, 规定的统一性应付不了教学的复杂性, 评价功能消解了研究功能。也许在推动课堂教学观测的初期, 这种规定性可能会在短期内有效, 但当课堂教学研究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迈进时其危害性越来越突出。在行政强制下教师品尝不到主动性、创造性的甜蜜, 教师想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时遭受束缚, 得不到自我主张、团队认同和行政支持。

“用一把尺子只能量出身高, 而不能称出体重, 更无法测量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这是笔者在宣传自己观点时常举的例子。确实没有一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表, 任何一节课所呈现的信息量是极其丰富的, 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其内部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因一果的关系, 因此在一节课中几个人的合作也只能有选择地研究部分问题。我们强调课堂的复杂性, 并不是说课堂的不可知性, 而是想提醒校长和教师们, 开展课堂观测宜从“小课题”、“小切口”入手, 可能对我们提高研究的时效性大有裨益。我们不要想通过一节课的研究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 教学研究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以“微型课题”的形式持续关注课堂。一次或一个阶段围绕一个“微型课题”开展课堂观测, 选择和细分观测点就会变得心中有数, 这可以使我们设计观测表和合理分工落到实处。只要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够落到实处, 那么研究的实效性低下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否则, 太大的研究视域是我们目力不及的, 结果必然走形式、走过场。

四、教学解释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课堂观测完成“看到什么”的过程, 而教学解释则是后续的“为什么”和“为了什么”的诠释, 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研究不能永远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上, 因为教学世界在实践行为的背后还有一个极其丰富的精神领域, 这就需要在课堂观测后进行教学解释。教学解释是对教学行为的溯源和展望, 是对教学事实的意义诠释。“教学解释就是为教学行为赋义的过程, 就是揭示或者阐明某种教学的意义, 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生活的全部过程。”正因为存在教学解释, 所以使我们群体丰富和分享教学意义才有可能。为了使这方面的认识具体化, 我们需要关注下面两个基本问题。

谁来进行教学解释?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 那就是把执教的教师和上课的学生“拒之门外”, 执教者和学习者一言不发地站立在会场外, 被剥夺了解释权, 接受会场内专家和其他教师的评头论足, 这场教学解释的合理性不能不让人怀疑。我们不妨通过一个生动的事例来说明其中的道理, 面对“一枚硬币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有人说:“圆的”, 众人都点头应允。倘若有人说:“方的”, 众人都嗤之以鼻或哄堂大笑。如果没有发言者的解释, 大家都会认定“硬币是方的”是多么可笑和荒谬。但是如果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情况会截然不同, 他的解释是“把硬币放平, 你从侧面看时它的形状就是一个扁扁的长方形”, 众人在一阵沉默后不得不承认这个答案的合理性。如此看来, 不能让执教者和学习者等待其他人为自己的教与学行为完成解释, 理应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提供属于自己的理由, 因此他们参与教学解释对于发生科学分析并形成合乎事实的结论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者的感受和体悟应该是最原初的事实性材料, 对于我们评价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解释时能否认定“学生优先发言”的原则呢, 而不是仅仅用旁观教师的感觉来替代学生的感受。“你又不是学生, 怎会知道学生的感受”, 这就是最为简朴的理由。教学解释一定需要理论高度吗?在平常组织教学解释时还存在的另一个误区是“一定需要寻找理论支持”, 否则会理解为“没有理论高度”, 甚至被认为“不够科学”。这种误区的背后是将教学实践当作教学理论的随从, 把教学实践当作理论的验证, 否定了实践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也否认理论的本源。学习理论可以增加讨论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但过于理论化的教学设计就会被理论束缚, 往往缺乏创意、脱离实际。教育实践是灵动的、丰富的, 实践的精彩是层出不穷的, 这也是理论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 教学解释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一个合适的理由加上一个良好的事实佐证, 不需要“装腔作势的行话”。帕克·帕尔默说:“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 教学解释首先需要执教者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然后再在众人的解释中丰富其教育意义和人文价值, 尤其是确认其合理性, 确诊其问题性, 确立其发展性。

叩问的作文 篇5

在喷泉边,我突然看见一个衣衫不整、面黄肌瘦的老人,衣服上两块不同颜色的补丁格外醒目。很显然,他是一名乞丐。电视上经常有关于假装乞丐骗人钱财的报道,“骗人的!”我想。于是我和妈妈赶忙躲开向一旁走去。不远处一棵松树下有张长椅,我们便坐下来看看天看看地看看来来往往的人们,心中说不出的惬意。

“求求你了,给点钱吧。”不知什么时候那乞丐又来到我们身旁,正向一位西装革履的游人要钱。“一边儿去,我没钱!去去去,找别人去!那位游人说着,厌恶地走开了。老人伸出的手垂了下来,眼神悻悻的,我的心不禁一动。突然,一位时髦的阿姨进入了我的视线,她一手提着包,一手拿着香蕉,目中无人地向前走去,香蕉吃完了,手一扬,香蕉皮落在了地上。那位正要着钱的老人快速向香蕉皮跑去。我纳闷极了:他真是饿了,怎么连香蕉皮都吃?但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他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了不远处的垃圾箱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连名字都被人淡忘的老人,却记得用生命里流淌着的朴实血脉,承担起被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我为我对老人的误解而惭愧。

我向妈妈要了两元钱追上去递给了老人,表示我对他的生活处境的同情和对他的崇高敬意。老人用一双像老树皮一样的手颤抖着接过去,连声说:“谢谢,我今天遇到好人了,谢谢,谢谢!”我往前走了几步,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这位老人,他那一身破旧的衣衫和不再挺拔的身躯,在明媚的春光中渐行渐远……

上一篇:HDPE排水管道下一篇:时装摄影的艺术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