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陷阱

2024-05-22

创新陷阱(精选十篇)

创新陷阱 篇1

多数企业已认识到, 只有采用独特的专利技术模式, 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为了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创新。但是, 有的企业因为实行盲目的创新, 未从自身的实际考虑, 极易陷入创新陷阱, 导致企业受到重创甚至破产。因此, 如何规避创新陷阱, 成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西门子Xelibri系列手机创新失败案例

1.Xelibri系列手机创新失败

西门子公司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企业, 在我国也是广为人知的一个品牌。特别是西门子手机, 销售量最高时世界每卖出10部手机其中就有一部是西门子。1998年生产的世界上第一款滑盖手机SL10得到了用户的喜爱, 为以后的滑盖手机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此辉煌的西门子, 也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遭遇了“滑铁卢”。

在2002年整个通讯行业低迷时, 西门子公司为了转变消费者对其产品缺乏创新的印象, 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钟爱, 该公司推出了Xelibri系列手机。

2003年2月, Xelibri系列手机在巴黎时装周开幕式上首次登场, 推出的四款Xelibri手机立刻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瞩目, 并且带来了新的手机概念———时尚手机。西门子公司领导层也不无得意地讲:“Xelibri将会瓦解现有手机市场, 使移动电话进入时尚佩饰时代。”

Xelibri系列手机在诞生时备受人们关注, 它摈弃了手机只是通讯工具的传统理念, 注重款式和设计, 将手机当做表示用户自身个性和身份的标志, “表现力”正是Xelibri的最大卖点。当人们第一眼看到Xelibri系列手机时, 能记住的似乎只是“酷”, 而这恰恰是Xelibri所要的效果。不可否认, Xelibri系列手机在产品初期吸引消费者眼球方面是成功的。

在Xelibri系列手机的营销手段上, 西门子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创新。Xelibri系列手机未直接进入通信市场, 而是进入了通讯与时尚相结合的新兴市场, 该公司希望该系列手机在时尚专卖店出售。

从Xelibri系列手机上市到停产, 竟然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内, 该系列手机出现了令公司管理层意想不到的巨大亏损, 每卖出一部手机亏损11欧元。据统计, Xelibri系列手机销售总量还不到2003年西门子品牌手机全球销量的2%。

2005年, 西门子公司全球新总裁上任后, 被迫将手机业务部门卖给台湾最大的手机厂商“明基”。至此, 西门子公司运行20年的手机部门终于淡出了手机行业。

2.Xelibri系列手机创新失败原因分析

Xelibri系列手机之所以会失败, 原因就在于掉进了创新陷阱。

西门子公司最大的错误就是太“超前”了, 过早地进行了创新。产品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是问题, 但是超越了消费者的需求也是问题。正所谓“领先一步是先进, 领先三步是先烈”。西门子的Xelibri系列手机就成了“先烈”。不可否认, 追求时尚并且把手机作为时尚配饰的消费者虽然存在, 但是比例很小, 尤其是在手机技术不成熟的阶段。当时, 一款具有新功能的手机远远比外形时尚的手机更有吸引力。西门子公司忽略了当时刚刚出现的彩屏和照相技术, 只是一味追求手机时尚的外表, 产品创新的方向并未与市场紧密结合。

西门子公司的案例给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创新固然重要, 但是在创新过程中掉入陷阱, 比不创新带来的危害更大, 更具有破坏性。

创新陷阱的特点和类型

1.创新陷阱的特点

创新陷阱, 是指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因为某种错误的认识, 而对这种错误的认识在创新过程中因其隐蔽性而不容易察觉到, 并且有时会向创新人员传达一种错误的认知———自己是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创新的, 从而导致企业受到损失或发展中断。

创新陷阱的特点是:

(1) 行为的损失性。创新陷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 阻碍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获得竞争力的能力, 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轻则导致企业发展受损, 重则直接导致企业破产。

(2) 影响的渐进性。创新陷阱对企业的危害不是突然出现的, 不具备突发性, 而是在创新过程中一点点积累形成的, 当达到一个点时就显现出来并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正是创新陷阱的渐进性, 使企业不能正确估计它所带来的危害, 导致企业由创新陷阱进入经营陷阱。

(3) 效果的阶段性。创新陷阱对企业的破坏性具有阶段性, 表现为隐蔽性、显现性、破坏性三个连续的阶段, 这也与它的渐进性相关。

(4) 因素的复杂性。创新陷阱并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因素, 而是多个因素集结在一起形成的。既有市场环境这个客观因素, 又有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思想这个主观因素;既有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又有可控的内部因素。

2.创新陷阱的类型

(1) 业绩陷阱。企业管理者往往把高额利润作为衡量业务优劣的标准, 尤其是可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的业务更是管理者最为偏爱的, 这使得管理者往往会放弃那些在两年以外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并且更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创新项目。一些目前业绩良好, 并且核心业务的增长势头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落入业绩陷阱中。有些企业制定的目标很高, 但是视野太窄, 为了获取一鸣惊人的创新效果, 投入巨大的资源, 却未得到相应的回报;有些企业为了追求“杀手”级别的创新产品, 管理者会忽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商机。

(2) 投入陷阱。企业在某个创新项目上投入过多或过少都会陷入创新陷阱。通常有两种投入陷阱:一种是企业坚持“审判”的理念, 管理层不愿把资金真正投入创新项目, 但也不愿放弃创新的想法, 概念和测试未真正付诸实践。这样就会丧失创新的机会, 更为严重的是被竞争对手抢占了先机。另一种与此相反, 企业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 把某项创新作为企业的重大转折点, 在未对目前的技术、财力、市场等进行充分分析就投入企业全部或大部分资源, 等到发现这项创新不可能成功时已无法退出, 企业的前途也就变得岌岌可危。

(3) 范围陷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到来, 企业管理层为了追赶市场潮流, 进行多元化经营, 无限地扩大业务边界, 导致企业的资源严重分散, 核心业务因得不到充分的资源而被削弱。

(4) 意识陷阱。意识陷阱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创新指导思想偏差。一些管理者认为, 创新资金和时间成本高于引进技术, 于是通过引进技术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偏好。但管理者在引进技术时未对其进行评估, 这样就很容易引进已淘汰的技术。企业过度依赖引进技术, 短期看虽然节省了大量的创新资金、避免了创新风险, 但是长久看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二是创新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任命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员作为创新活动的主管人员, 而这些人员却认为只要拿出足够优秀的方案, 创新活动就会事半功倍, 忽略了沟通的重要性。创新团队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 就很难完成创新任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证明, 研发团队人员要想在工作上富有成就, 至少要一起工作两年以上。

(5) 商业模式陷阱。当企业所寻求的创新要求组织具备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战略和能力时, 最容易陷入商业模式陷阱。研发颠覆性的技术不仅要求企业具备新的技术能力, 还要求企业具备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商业模式, 从而把技术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如果企业要进行的是激进的创新, 但是又想把旧的业务要求生硬地套在这些创新上, 这样做必定会削弱甚至丧失创新的潜力。

创新陷阱的五种类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之间有关联。如果企业不小心陷入某一种创新陷阱, 那么就会掉进另一个创新陷阱, 甚至掉进所有的创新陷阱 (见下图) 。

规避创新陷阱的路径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是必要的选择。但是, 企业不创新会“死”, 而创新又容易陷入创新陷阱。因此,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要寻求规避创新陷阱的路径, 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获得效益的一种良策而不是一个拖垮企业的陷阱。

1.制定市场发展度和消费者新需求的时间表

时间表不需要很精确, 只要能大约反映市场发展度和消费者新需求即可。企业不能根据猜测而随意创新, 而要根据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和消费者的新需求, 进行必要的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在创新时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准确的市场定位, 并且在对消费者需求进行调查时, 划分消费者的年龄段, 掌握消费者各个年龄段的消费需求, 避免出现某个年龄段消费者占多数的情况, 从而影响调查结果。

西门子Xelibri系列手机创新失败的原因之一, 就是在手机的消费者新需求时间表上出了问题。该系列手机的卖点是它时尚的外表, 但功能却单一。当时手机的一些新功能正在开发中, 还不完善, 消费者的需求大部分还停留在手机的功能上, 而手机的一种新功能比时尚的外表更有吸引力。当时, 该系列手机与消费者把它作为一个时尚配饰的时间点还有很大的距离, 被该系列手机震惊的消费者虽然很多, 但是实际上真正为这款手机“埋单”的消费者却很少, 并且消费者的集群状态很严重, 大部分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西门子公司花费大量资金研发的这个新产品, 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不认可, 需要普通消费者为它“埋单”, 但是普通消费者需求的时间表还未走到这个时刻, 因此, Xelibri系列手机的失败其实有其必然性。

2.完善组织和管理流程

一个完整、有效率的组织和管理流程, 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忠诚度。当创新在一个完美的环境中进行的时候, 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企业掉入创新陷阱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3.鼓励全员参与创新

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也是企业资本运营的目标。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理念的进步, 企业已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 而非以前的股东权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 所以企业的全体员工有责任有义务为创新作出努力。企业应鼓励基层员工以独有的经验和眼光, 发现管理层、技术人员所不能发现的创新中的问题, 并及时解决, 防止掉入创新陷阱。

4.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企业家应具备创新精神、拥有较高的管理技能。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火车头”, 掌握着企业运行的方向, 不仅要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创新的意见, 还要明确不同类型的创新在企业中的地位作为导向进行创新 (见下图) 。

在创新“金字塔”中, 以技术创新为中轴线, 商业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逐层向上排列。在创新过程中, 商业创新是基础、管理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环境, 要使创新成功, 缺一不可。

5.确立创新界限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创新活动与创新主题不符的现象, 最后使企业陷入各种创新陷阱中。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企业必须明确创新的界限, 即创新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核心价值结合在一起, 在创新过程中始终以企业的利益为基础, 避免出现业绩陷阱和投入陷阱。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还会使创新人员在创新过程中看到的不仅是企业当前的利益, 还包括企业的未来利益。

6.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相结合

企业一般都会运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前者是指不断地开发原创性的新产品和服务, 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后者则充分利用探索式学习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获得大量的现金流, 确保企业当前的发展, 并且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消化、吸收, 为下一轮的探索式学习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基础。如果企业只运用探索式学习进行创新, 很有可能陷入投入陷阱, 大量的投入很有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造成资金困难而陷入困境。如果企业只运用利用式学习进行创新, 很有可能丧失获得先进技术、产品或模式的先机, 进而丧失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两种方式是相互补充的, 企业在同一时间运用这两种方式进行创新, 既可避免掉入投入陷阱, 造成资金困难, 又可获得创新成果。

教育非科学 创新有陷阱 篇2

教育非科学 创新有陷阱

当我最喜爱的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威廉・巴格莱教授,于19世纪末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时,他期望着将来有一天会出现真正的教育科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认定这是一个错误的希望。与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比起来,教育有着太多的不可测量的维度。后来,巴格莱使自己成为了心理学同行的眼中钉。一旦有心理学家投身于某个伟大的理念,巴格莱便通过对其数据和论据的严格考证去揭穿他们的虚荣。巴格莱认识到,大多数被误导的狂热,并非来自倡导者的愚蠢或不良动机,而是没有意识到有关学校教育的事实和理论的不确定性。他指出,教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站得住脚的原则非常少。他说,当一个人离心理学家越近,感受到“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纷争”就越激烈,因为持相反观点的人对基本的事实和原则都不能达成一致。 在他出版于1939年的名著《作为艺术的教学》中,巴格莱指出,教学甚至不可能成为应用科学。他说,教学不是一种能够以精确方式复制或再现的`技术。技术是能够以精确方式复制的。他认为,在艺术中可以找到对教学最贴近的比喻,如音乐、绘画、雕塑、文学和戏剧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知识、技能以及对材料的把握。要取得成功是困难的,不能轻而易举。而那些受误导的教育科学的倡导者,却坚持要把教学方法和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分开,正是这部分人在教授脱离学科内容学习的教育理论课。而教师艺术家明白,他们必须同时掌握教学方法和他们要教的科目。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巴格莱作了以下的对比: 如果我患了重病,必须立即就医,在一种神奇力量的帮助下,我既能请到古希腊名医、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能请到刚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拥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年轻医生,我当然要选择这位年轻医生。但是,如果我要负责为一群十几岁的孩童选一位教师,同样在一种神奇力量的帮助下,我既能请到古希腊圣贤苏格拉底,也能请到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刚毕业的博士,尽管后者身怀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技能,尽管我对聘用我的这所学院和我的学生怀着应有的敬意,但我理所当然地要利用这个机会抢到苏格拉底。 巴格莱先生的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尽管他对医学界的创新深信不疑,但对教育专家推出的最新技术,则基本上看不上眼。 巴格莱的时代过去后,我们又进步了多少呢?我们现在有了一套经得起检验的教育原则和理论了吗?“基于科学的研究”被教育学教授和研究者社群普遍接受了吗?显然,当今各个学术流派在理论、政策和实践方面的纷争与巴格莱所处的时代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关教育政策的研究可能产生了一些站得住脚的思想,但我怀疑有人敢说,政治和经济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了无可争议的科学基础。当然,我们的决策者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既然如此,教育还真的需要创新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需要。任何事业拒绝创新都会衰退。故步自封必然将丧失活力。尽管创新如此必要,但创新也有它布下的陷阱。 首先,很多声称有创新的主张,仅仅是过去曾经失败的理念的复活。如果有人要对新奇事物投资,了解教育改革的历史是很重要的,否则有可能投资一项在1个世纪以前就被视为“创新”的项目。我最近接到波士顿一位经验颇丰的记者打来的电话,问我是否听说一项激动人心的计划:没有课程,没有考试,没有课本,学生所有的学习都来自个人经验。我不由得笑了,不是因为她的热心,而是我确实听说过类似的计划:1907年玛丽埃塔・皮尔斯・约翰逊在阿拉巴马州创办的“有机学校”;1905年朱尼厄斯・玛丽安在密苏里大学创办的实验学校;还有上世纪初英格兰著名的萨默希尔学校,它于60年代作为一本畅销书进入美国。 当我第一次听说教育部要建立“创新与进步办公室”时,我一点都不热心。不是因为我反对创新,而是因为我强烈怀疑联邦政府具有促成有效实践的能力。根据我过去40年的印象,联邦政府有可能被蒙蔽,被一时流行的狂热所欺骗。大多数真正的革新者专注于自己的学校,没有时间去游说政府、争取经费。 美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从来不缺少冒险家和革新者。教育,和其他领域一样,受惠于那些勇于打破常规走新路的人。这些革新者分布在全国各城市、各学区。他们之所以创新,是因为他们有创新的信念。新的重要实验在不断涌现,有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是为了重组教育服务的供给结构,还有的是让教育更有效地服务于所有儿童。特许学校就是最近15年来最有成效的革新之一。大城市里小规模学校的重新出现,也是一个重大变化。虽然它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但确实打破了此前的常规。新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满足残障儿童的需要带来了希望。而KIPP计划的出现及其推广,也是一项很有前途的革新。 我们需要更多的革新,因为我们不满足于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教育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支持那些设计成熟、有前景的革新项目,而不是把联邦政府的经费浪费在一时的狂热及其贩卖者身上。 (本文作者迪安・拉维奇系纽约大学教授、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著名教育历史学家。本文是作者去年4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出自《教育未来》杂志2004年冬季号。)

跳出片面创新的“陷阱” 篇3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中,完整、准确地理解创新,至关重要。当前普遍存在一种片面认识,将鼓励自主创新与保护知识产权简单等同起来。保护知识产权固然重要,但它只是鼓励自主创新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知识共享。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循环,是抽象知识与具体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之间互补共生的循环。只抓住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战略性的偏差,欲速则不达。

创新是知识循环

将鼓励创新简单等同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观点,将知识仅仅视为一种单向过程,仅仅关注创新成果的保护;而忽略了知识是一个循环过程,创新成果与创新过程同等重要。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关于知识的完整体系。波普尔的世界三理论,为这一体系提供了世界观的坚实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布瓦索在《信息空间》中,建立了一个反映知识循环过程的三维体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信息社会的价值空间中,创新是如何运转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肯定不应忽略这方面最基本的常识。

按照布瓦索的理解,信息空间是由“抽象知识—具体知识”、“编码知识—未编码知识”、“已扩散知识—未扩散知识”这三个维度建立起来的。抽象知识相当于理性知识,具体知识相当于默会知识;编码知识相当于显性知识,未编码知识相当于隐性知识;已扩散知识相当于公共知识,未扩散知识相当于个人知识。

创新过程,就是信息和知识在这三个方面不断循环更新的过程。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前一类知识称为结果知识,把后一类知识称为过程知识。从依赖关系来看,前者是鱼,后者是水。从保护方向来看,前者是保护昨天,后者是创造明天。从行为特征来看,前者更接近认识,后者更接近实践。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保护理性知识、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而对默会知识、隐性知识和个人知识爱莫能助。

单纯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片面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割断两种知识的联系,使创新从活的过程变为死的结果;二是容易忽略与结果知识相辅相成的过程知识。而这两个方面走向极端,都会损害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损害:“不幸的是,今天美国从政府到企业的兴趣是保护‘昨天’,而不是创造明天的研发成果。美国近年来一连串动作,从努力延长专利权年限,推动严格限制模仿产品设计和造型的法案,坚持以输出技术来收取专利费等,在显示美国缺乏创新的信心,还无形中降低了竞争的力量。”

特别要强调,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在整体上所具有的片面性,不是说知识产权保护不好、不对,而是说“把一个片面说成是整体”这一点,不好、不对。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是中国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和必要过渡。只有将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共享两个“片面”合成一个“全面”,将原创创新与扩散创新(包括集成创新)两个“片面”合成一个“全面”,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创新。这是形成“好”的、“对”的创新之路的必要前提。

警惕被美国诱入“现代化陷阱”

《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开宗明义地明确提出“知识共享”的理念;而美国在同一时间却极力将中国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这是历史上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它的实质是争夺信息社会世界秩序的定义权,具有与安排工业社会世界秩序的雅尔塔协议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美国知识界,实际存在着两种对下一代世界秩序的制度安排,焦点都集中在土地和资本之后的第三资源—知识的产权设计上,一种是以盖茨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设计(copyright),一种是以斯台尔曼、莱斯格为代表的知识共享的制度设计(copyleft)。主流是前者,即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世界经济秩序。美国为什么会在波特明确指出单纯采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损害国家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仍然排斥斯台尔曼的知识共享路线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的国家特性(海洋特性),排斥任何以资源共享为诉求的发展道路。二是美国处于知识出口国地位,利益最大化是提高知识价格水平,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本质,就是提高知识价格水平。而一旦有朝一日美国沦为知识净进口国,就会将知识与毒品放在一起进行贸易管制,就像它过去做的那样。

美国下一代现代化战略和世界秩序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知识。它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将无形资产有形化,二是用有形资产的制度安排对“有形化的”无形资产进行相同处理。也就是说,把知识当作物质来治理。其历史背景是,美国希望躺在工业化的制度成功史上进入信息社会。

但还存在另一种与之竞争的制度安排,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知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先把无形资产有形化,就可以直接进入制度设计,用无形化对付无形化。具体到创新上,就是设计专门对付无形化—如默会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知识—的机制、体制和制度。所有“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知识”的制度安排,都有一个共同内核,就是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有悠久历史传统。虽然在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的共享上,所有尝试都不成功;但知识共享与土地共享、资本共享完全不同,具有“共同消费性”这一公共产品内在特性。欧洲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强调扩散创新,就是基于无形资产特性的合理选择。

美国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就是要抑制“扩散创新”战略,反对各种知识共享主张。对于中国,就是要把它牢牢捆绑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战车上,而不使其“知识共享”的一面得到发挥。策略则是用当年英国诱骗法国和德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那样,苦口婆心说服中国人相信知识产权保护是惟一出路(诱骗点设计在“惟一”二字上)。中国人如果真的相信了这种说法,就会陷入美国的秩序安排,落入与新型工业化初衷相悖的“现代化陷阱”—本来想搞信息化,却被拉回工业化。

加强科技创新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篇4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是指人均GDP在3 000~10 000美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 在迈向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高收入国家行列时, 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同时社会矛盾在此时期集中爆发, 贫富分化和贪污腐败严重,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停滞徘徊期。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 二战以后世界许多国家经过努力, 都先后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在“中等收入转型”中,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换滞后, 一直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线上;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东亚经济体则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宝贵机遇, 通过实施“技术立国”、“技术驱动”等发展战略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成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如何躲避和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是我国当前亟须考虑的问题。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 000美元,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跨越;也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以下是对我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几点思考:

第一, 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韩国和巴西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先决条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 我国将进入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对科技创新提出紧迫需求的同时, 我们也要自信地看到, 经过经济多年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我国已具备了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 继续加大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持力度。韩国和巴西的发展实践表明, 科技研发投入与人均GDP增长存在高度正相关。自2006年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颁布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但2010年我国全社会R&D/GDP的比重为1.80%, 没有达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2.0%的目标, 离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同时, 科技投入的长期持续增长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投入结构不平衡、投入渠道分散、缺乏宏观协调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内, 要建立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保障机制, 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进一步加大对聚焦国家需求的投入力度, 有效提升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求职陷阱请注意,别把陷阱当馅饼 篇5

1、贩卖个人信息

很多诈骗团伙以求职的借口召集很多求职者填写资料等,但是其实他们就是为了获得你的电话信息进行贩卖。因而求职者在填写简历时不要随便泄露家庭电话等,也要早做预防跟家里人交流过有利用家庭电话的诈骗行为。不然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你会收到多种垃圾广告和诈骗电话。

2、廉价劳力的收集

很多求职者不知道当你看到宣传页上写着惊人的数字收入时,你心动了。但是你并不知道这是某些企业赚取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情况一般体现在试用期满后立即解雇员工的情况,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就记住一条就好,天上没有馅饼,如果你觉得这是馅饼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陷阱。

3、强迫加入某些非法组织

新的一些求职陷阱让你防不胜防,有时候你上班很长时间了你才发现你的老板会要求你们加入一些组织,名以上说是公司的统一组织,但其实上是别有用心吗,宣扬一些非法理念。有些事 等组织,这样你的馅饼梦就真真实实成了陷阱了。

4、偷盗你的作品

以私企创新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篇6

很多问题,或者克服很多困难,推动整个国家的创新。”

波兰副总理兼科学与高等教育部部长雅罗斯瓦夫·戈文在中国为期5天的访问目的十分清晰:他会见了中国主管科技的副总理刘延东,与科技部部长和教育部部长座谈,会晤了中国多所大学校长,在走访成都的时候,还不忘与四川大学校长谈办学合作。他努力促成的中波两国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合作,其实正是他在波兰国内大力推进的一项改革的向外延伸。

波兰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之后,经济曾一度下滑。从1992年起,波兰经济止跌回升,并逐步成为中东欧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加入欧盟后,经济更是突飞猛进。

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营商环境年度报告》曾指出,波兰是自2005年以来致力于营商环境改善速度最快的欧盟经济体。然而,戈文却表示,目前,波兰正面临着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为了避免这一局面的发生,波兰需要增强自身尤其是私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了给创新提供土壤,在戈文的主导下,波兰正进行着一场颇有雄心的科研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这无疑对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改革具有启发意义。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就波兰科教改革及中波合作等问题专访了这位副总理。

“私人企业也就是民办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比国有企业好一些”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人均GDP远高于中国的国家,波兰为什么对于科技创新仍然有这么强烈的兴趣,同时又对传统经济模式表现出很强烈的危机感?

雅罗斯瓦夫·戈文:波兰的发展战略跟中国几乎是一样的。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依靠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最近10年,波兰是全欧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虽然没有中国高,但每年平均增速达到3%~4%的水平,这在欧洲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而第二名可能只有我们增长率的一半。

然而,我们仍意识到,眼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保证我们将来的继续发展。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比较低的劳动成本——也就是说比较低的收入——是最重要的竞争力基础。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低劳动成本优势正在消失,因而这种增长模式已经无法再持续。

我们现在希望,不仅能够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也都能享受到波兰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也就是说,要增加老百姓的财富,那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创新来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社会转型,目前波兰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如何?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经济对科技的发展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雅罗斯瓦夫·戈文:目前,波兰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私有企业,我们认为,这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种状态。但是,同时我也认为,自由市场和计划经济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的政府也希望引导私人企业,去发展一些很有潜力的产业。

那么,我们想鼓励企业投资一些比较有前途或者发展潜力的项目,鼓励的方式主要依靠税收政策,比如说免税优惠,或者政府补贴。举个例子,新能源汽车,这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产业,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要发展这个产业,必须要靠科学研究。因此,我们新一届政府组成的时候就决定,把科技与高等教育部部长提高到副总理的位置。所以,我作为政府副总理,主管的是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而另一位副总理则专门负责经济发展,我们之间保持着密切合作,以协调我们的政策。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波兰经济是一种“模仿经济”。我们想知道你为什么这样说?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雅罗斯瓦夫·戈文:按照欧洲许多经济学家的评价,欧洲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它主要的表现有4种:第一就是该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左右,就是比较低;第二是这个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不再有创新性;第三是工资收入滞涨;第四是就业低迷,就是没有新的工作岗位。

按照这一观点,虽然波兰的经济增长率比其他欧洲国家要高很多,但我们认为,波兰将来也会进入这样一个中等收入陷阱。波兰现在缺乏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很多企业是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技术,而不是自主开发的技术。另外,我们现在发展比较好和比较快的产业是农业和家具制造。这两种产业本身的技术创新含量不是很高,因此,它的利润也很低。我们希望,波兰的企业家将来不是模仿别的国家开发的产品,而是会自己开发新的产品。

我们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是一个值得参考的经济体,因为中国过去长期也是依靠科技含量较低的工业和制造业来发展,但是最近,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在科技创新方面非常强的国家。

中国新闻周刊:实际上,中国目前也有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感。对于中国该如何避免这一情况,你有什么样的建议或者看法?

雅罗斯瓦夫·戈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我随意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能并不合适。但是,如果我们要比较波兰和中国,或者参考波兰的一些经验的话,那么,我们认为,私人企业也就是民办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比国有企业好一些。如果我敢于向中国提出一些建议的话,那就是我们应该相信这些民间企业与企业家的能力。他们肯定有能力解决很多问题,或者克服很多困难,推动整个国家的创新。

中国新闻周刊:据报道,波兰的科研经费投入占本国GDP的比例不到1%,未来政府是不是有加大投入的计划?

雅罗斯瓦夫·戈文:我刚刚会见了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先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当时我就恭喜他——中国的科技投入已经达到了你们GDP的2%。波兰如果要达到我们的目标,即建立一个创新型的经济体,那当然需要很快地提高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投入。

但是,我所说的这个投入的提高,不仅仅涉及我们财政经费的安排或者分配。我提出一个创新法的法案,上个星期刚刚由波兰国会通过。依靠这部新的法律,我们将鼓励企业提高这方面的支出。万钢部长也告诉我,在中国,科技方面的投入大概有70%多也是来自企业,并不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在波兰,这个比例目前达到了50%左右。

我们这个新的创新法,同样是鼓励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科研的活动中去。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提高科技投入在GDP的比率,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科技投入的比率,看看能否达到中国的70%多这一水平。当然,企业家如果出钱投资,就必须能收回;如果投资没有收回,他的公司就要破产,雇员就会失业。因此,新的创新法通过制定一些政策与优惠措施,希望使企业的研发投资变得合算。

“一个很重要的改革理念,

就是加强科学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

的结合与合作”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你正在波兰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我们想知道这一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雅罗斯瓦夫·戈文:我们改革的第一个理念是减少官僚主义,提高自由度。此外,说到高等学校,他们目前培养的大学生数量已经太多了。目前,在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之中,大概有50%的人能够上大学。这在理论上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就在大量增加大学生数量的同时,大学的教育水平降低了。

中国新闻周刊:这类似于中国大学扩招以后出现的状况。

雅罗斯瓦夫·戈文:因此,我们想在波兰的传统大学之外,成立一种新的大学,即所谓的研究型大学。这些研究型大学培养大学生的规模会相对较小,但它会更集中于科学研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科研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没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我们就无法建成一个创新型的经济。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改革理念,就是加强科学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的结合与合作。波兰的一些基础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的水平特别高,而应用科学的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基础科学好,但应用科学跟经济有直接关系,它能直接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或者服务。我们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改变政府分配大学经费的方式。比如,一所大学如果搞应用型的研究,就将得到更多的资金。

同时,也会在科学领域开通一个新型的职业模式。通常而言,一名研究生毕业留校后,一般循着博士-副教授-教授这样的职业上升轨道,这是一种传统的模式。我们想开创一个新的模式,比如说,在企业里搞研发的人员如果研发出新的产品,他们可以用这种应用型的研究成果来申请博士或者教授资格。我们准备明年就立法,开通这样一个新的模式,如果成功的话,波兰将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这样模式的国家。

中国新闻周刊:你刚才提到,波兰要创办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实这件事情中国目前也在做。中国的主要办法之一是大量引进海外人才。我想知道波兰做这件事的办法,是依赖本土人才还是依赖引进人才呢?

雅罗斯瓦夫·戈文:我们在这方面也会参考中国的经验。我知道,中国有很多优秀学者都在海外的一些大学搞研究,但是目前,中国政府正积极地吸引这些海外人才回到中国。波兰在2004年进入欧盟之后,也有许多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到全欧盟各国的大学学习、工作。现在,我们希望他们回到波兰。此外,我们认为,吸引外籍的优秀专家也非常重要。我也希望将来有中国的教授、专家到波兰工作,同时能够派遣波兰的优秀学者到中国工作。我与刘延东副总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以及科技部部长万钢会谈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波中双方都比较赞成这种做法,即加强两国教授与学者的交流、交换。

“2018年中国打算发射一颗卫星去

探索月球背面,届时,这颗卫星上

会有波兰科学家研发的一些设备”

中国新闻周刊:中波两国在科技与教育领域有哪些重点合作领域?下一步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合作计划?

雅罗斯瓦夫·戈文:波兰和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有一个传统的方式,就是交换大学生。目前在波兰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000多名,波兰在华的留学生大概也是1000多人。首先,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两国交换大学生的规模。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这个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是开始进行教授、专家的交换工作。

波中过去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6月习主席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两国元首把双边关系提高到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水平。这种合作水平就包括科技和高等教育。我这次访华的目的之一,就是与中方商谈一些具体的科技合作项目。

在我访华期间,波兰和中国签署了一个关于太空研究的合作协议。我们知道,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是一个世界大国,而波兰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好的工作。2018年中国打算发射一颗卫星去探索月球背面,届时,这颗卫星上会有波兰科学家研发的一些设备。

几乎什么东西都是中国比波兰多,但是当我乘飞机飞到中国领空的时候,发现有一样东西中国可能比波兰要少,那就是森林。波兰是全欧洲森林最多的国家,而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森林保护,一直以来都在有计划地在一些地方重新种植树木。在这个领域,波兰有很丰富的经验,我们的科学家将会支持中方的这一工作。

此外,我跟万钢部长会谈的时候,提出了极地研究领域的合作意向。类似这样潜在的合作领域还有很多。

中国新闻周刊:中波两国留学生的规模在现在1000多名的基础上,未来预计会增长到什么规模?

雅罗斯瓦夫·戈文:中国的人口比波兰要多40倍,所以如果波兰在中国有1000名留学生,中国就应该派4万名留学生去波兰——当然,我这是在开玩笑。我们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数字,但将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促进两国学生的交流。比如我们有一个奖学金,专门提供给在华的波兰留学生,这个名额我们会增加。针对中国来波兰的留学生,我们打算让他们在波兰学习的同时,有机会去波兰的一些优秀企业实习。

此外,我们也会鼓励中国学生来波兰学习医学。波兰的临床医学教育水平很高,欧洲各地都有波兰培养出来的医生。目前,有几千名外国留学生在波兰学医,大多是来自美国和西欧国家,但几乎基本上没有中国的。刘延东副总理告诉我,中国现在大概缺少100万名医生,我们培养不了100万名医生(笑),但我们可以帮助中国弥补这一缺口。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这次访问期间会见了中国7所大学的校长,在与大学的合作方面,中波两国是不是有一些新的动作?

雅罗斯瓦夫·戈文:我这次与好几位校长都进行了会谈,不仅是北京的一些大学的校长,还有郑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但是校际合作不能依靠部长的工作,最终需要依靠学校的师生来进行。今年,我们在华沙举办了一个波中大学校长论坛。我希望明年有机会再来中国,在中国举办下一届波中大学校长论坛。估计到明年,你会看到我们在校际合作方面的具体行动。

此外,我们今年在高等教育合作领域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习主席访问波兰期间,我与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签署了一项双方互相认可学历的协议。它将是我们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波兰国内正大力推行科教改革。那么,你这次来中国达成的许多协议,包括今后中波在科教领域即将展开的合作,是否也是你在波兰国内所推动的改革的一部分?

破解五大面试陷阱 篇7

因此, 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 能否清楚地掌握老板的弦外之音并巧妙地作出应对, 是赢得职位的关键。

陷阱一:“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 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分析:问这样的问题, 老板绝对不是单单为了让你彰显自己过去的辉煌成绩, 而是在观察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如果你如数家珍地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一一罗列, 只会给人一种骄傲自满、好大喜功的印象。

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 我曾经带领大家……”这样的回答不仅显示了你注重团结精神、积极主动、勇于进取的一面, 同时也表明自己尊重别人的劳动与贡献, 以及客观、公正的处事态度。

陷阱二:“你几时能来上班?”

分析:一般的情况下, 听到这类问题时, 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录用了。事实上, 对方很可能是在考查你的责任心。通常一个人想离职, 必须将手中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你若是急不可耐地说马上或随时可以上班, 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 很可能使老板对你产生不信任感而失去机会。

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会尽快做好原公司的交接工作, 按时前来报到。”或是:“我原工作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好了, 可以随时听候你的安排”。

陷阱三:“如果你作为财务经理, 总经理要求你在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 你会怎么做?”

分析:面对这类问题, 如果你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 或者思如泉涌地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 都会掉进老板的圈套。实际上, 老板这个时候想要考核的并不是你的业务能力, 而是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 因为遵纪守法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对策: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想你的问题只能是一个如果, 我确信像贵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不会做出违法的事情的。如果你非要求我那么做, 我只能选择辞职, 因为无论什么时候, 诚信都是我做人的第一原则!”

陷阱四:“我发现你有一门科目经常不及格, 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

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顺着竿儿爬, 回答说:“那门科目太难了, 所以……”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老板问这种问题时, 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验你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从自身查找原因, 还是喜欢推卸责任。

对策: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不推卸责任, 也不要一味自责, 而是直接面对现实。你可以这样回答:“是的, 我这门科目成绩不是太好, 但我相信这并不会成为我拥有这份工作的障碍。”

陷阱五:“真对不起, 我们不能录用你!”

分析:面试过程往往是求职者与老板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些老板可能会问一些极为刁钻或是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 以考验求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时, 他们甚至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 或是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如果这个时候你被激怒, 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 那你可就中了圈套!

避开“陷阱”十法 篇8

能够避开猎人设置重重陷阱的动物, 那是世间的精灵;能够看破人世间迷雾, 避开人为设置的“陷阱”, 那是人知识和能力的体现.高考命题往往以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 思考问题不全面, 思维不灵活等为切入点, 设置各种“陷阱”, 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灵活运用程度, 具体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一、吃准、吃透概念, 避开“陷阱”

为了考查学生对化学概念掌握和理解程度, 出题人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 如果概念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就难逃一“劫”.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 Na2O2是碱性氧化物

(C) NH3的水溶液能导电, NH3是电解质

(D) 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量子数为 m, 中子数为 n, 则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m+n

解析: (A) 答案是考查对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物等概念的理解.只含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 即存在同素异形体.故 (A) 对. (B) 答案是考查氧化物定义及分类概念的理解,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而Na2O2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 还有氧气产生.故 (B) 错. (C) 答案是考查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NH3溶于水反应生成的NH3·H2O是电解质.NH3是非电解质.故 (C) 错. (D) 答案是考查对相对原子质量理解,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故 (D) 错.

答案: (A) .

点评:平时学习概念时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总结各概念易犯错误特例, 提高避开此类“陷阱”的能力.

二、理解有关化学知识的内在规律避开“陷阱”

为了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知识间内在规律掌握, 出题人往往根据化学知识间关系设置“陷阱”, 如果对化学知识间关系掌握不准, 就很易落入“陷阱”而失分.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 RO-3、R-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则R位于ⅤA族

(C) pH=3的酸溶液和 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是生成了强酸弱碱盐

(D) 金属阳离子可能具有还原性

解析: (A) 答案考查化学键与分子极性关系, 分子极性除与极性键有关外, 还与分子几何形状有关, 故 (A) 错. (B) 答案考查离子中元素化合价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RO-3中R的化合价为+5价, 误认为R位于ⅤA族, 其实R的最高正价应由简单离子R-确定, 由于R-能稳定存在, 则最外层电子数为7, 位于ⅦA族, 故 (B) 错. (C) 答案是考查强弱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关系, 具有相当的迷惑性, 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若不认真分析它们之间内在规律很易误认为正确, pH=3的酸溶液中, c (H+) =10-3 mol/L;pH=11的碱溶液中, c (OH-) =10-3 mol/L, 只有酸为弱酸, 碱为强碱, 因酸过量, 混合液显酸性. (D) 答案考查元素化合价与氧化、还原性的关系, 金属阳离子都具有氧化性, 但也有的还具有还原性.故 (D) 对.

答案: (D) .

点评:平时复习要善于找出各知识间的联系, 总结它们之间联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三、准确把握限定条件避开“陷阱”

为了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与反应物间的量及反应的顺序性, 出题人往往在考题中加以限定条件而设置“陷阱”, 如果思维不严密, 则易落入“陷阱”.

例3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Cl-、Cu2+、SO32-,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 溶液仍呈无色, 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学生易认为加入溴水溶液仍呈无色而误选 (B) .其实, 由于题中限定溴水为少量, 因反应的顺序性, 加入的溴水只能氧化SO32-,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I-.故 (D) 对.

答案: (D) .

点评:解题时注意限定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具体分析实际情况, 可避开“陷阱”.

四、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避开“陷阱”

物质的性质即要记忆, 更要灵活应用, 方可避开出题人设置的“陷阱”, 以不变应万变.

例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向Fe (NO3) 2溶液中加入硫酸不产生气体

(B) C6Η5Li+CΟ2C6Η5COOLi是加成反应

(C) 含4 mol HCl的浓盐酸溶液与2 mol 的二氧化锰加热可生成1 mol Cl2

(D) Fe (OH) 3、FeCl2、NaHCO3、H2SiO3都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解析: (A) 答案考查NO-3、H+的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与Fe2+反应产生NO气体, 故 (A) 错. (B) 答案考查加成反应的实质, CO2中含有碳氧双键.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故 (B) 对. (C) 答案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变小, 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 故 (C) 错. (D) 答案H2SiO3学生易犯从SO3+H2O=H2SO4类推SiO2+H2O=H2SiO3而出错, SiO2难溶于水, 不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H2SiO3, 故 (D) 错.

答案: (B) .

点评:做题时思维要有发散性和连续性.

五、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避开“陷阱”

人们往往习惯定式思维去解决问题.出题人利用这一点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

例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00 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

(B) pH=6液体一定呈酸性

(C) pH=6的溶液稀释100倍后, pH=8

(D) C2H2Cl2没有同分异构体

解析:该题各项都易受思维定式影响. (A) 答案忽视了溶液中的水及水含氧原子, 故 (A) 错. (B) 答案易受通常情况下进行判断, 误认为是正确, 忽视了溶液酸、碱性主要由溶液中 c (H+) 、c (OH-) 大小决定, 当100℃时水KW=10-12, pH=6, 但溶液呈中性, 故 (B) 错. (C) 答案受较浓酸或碱稀释影响, 误认为正确, 但在极稀酸或碱稀释时要考虑水的电离, 故 (C) 错. (D) 答案若受平面结构影响很易判断成不正确, 实质它是四面体结构, 只有一种构型, 故 (D) 对.

答案: (D) .

点评:认真细致的审题, 结合对知识熟练掌握可给你一双识破“陷阱”的慧眼.

六、全面思考问题避开“陷阱”

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细致, 否则会掉进出题人精心编织“陷阱”中.

例6 检验是否含有某种离子,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A) 加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含有Cl-

(B) 加入BaCl2溶液, 析出白色沉淀, 加入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 证明有SO42-

(C) 加浓NaOH溶液后加热, 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证明有NH+4

(D) 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证明含有CO32-

解析: (A) 答案中, 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多种, Cl-只是其中的一种, 故 (A) 错; (B) 答案中SO32-也可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氧化性的稀硝酸可生成不溶硝酸的BaSO4白色沉淀而不消失, 故 (B) 错; (D) 答案中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除CO2外, 还有SO2气体, 故 (D) 错.

答案: (C) .

点评:全面思考, 认真理清各知识要点, 才会准确答题.

七、正确运用语法知识避开“陷阱”

化学试题中出题人往往运用语法编织“陷阱”, 考生若不认真研究很易上当.

例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含Fe2+与含ClO-溶液混合因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B) 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丁达尔现象

(C)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一定能产生沉淀

(D) 液氨汽化过程吸热, 但不属于吸热反应

解析: (A) 答案Fe2+、ClO-它们确实都能水解, 但它们不能大量共存原因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故 (A) 错; (B) 答案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征而不操作, 故 (B) 错; (C) 答案若CO2过量生成可溶于水CaHCO3, 而得不到沉淀, 故 (C) 错; (D) 答案汽化吸热是物理过程, 而不是化学反应, 故 (D) 对.

答案: (D) .

点评:选择题常出现“一定”、“最终”、“恰好”、“可能”等字样, 审题时千万要注意.

八、谨防因一字之差而落入“陷阱”

审题时, 要看清题干每一个字, 特别是关键信息, 谨防一字之差, 落入出题人设置的“陷阱”中, 费力不得分.

例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某温度下NaCl溶液中 c (H+) =2×10-7 mol/L, 则 c (OH-) =5×10-8 mol/L

(B) SO2、O3、Cl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纯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D) CH3Cl是四面体形分子结构

解析: (A) 答案若把“某温度”看成“常温”, 直接用常温水的离子积常数求 c (OH-) , 故 (A) 错; (B) 答案三种气体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若把“不”看漏, 则误选 (B) 而错; (C) 答案若把“纯”看漏, 易误选 (C) 而错; (D) 答案若把“四面体”看成“正四面体”而误认为 (D) 也错.有的学生因上述原因得出此题为答案为 (A) 、 (B) 、 (C) .

答案: (D) .

点评:做题时当判断出的答案比题目说明答案多时, 千万要查找是否看错了字.

九、思维要有发散性、创新性避开“陷阱”

例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某烃的衍生物中含碳40%, 则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必为30的整数倍

(B) 标态下22.4L NO与11.2L O2混合后体积为22.4L

(C) 已知苯和甘油混合物含碳60%, 则无法求出含氢的质量分数

(D) 向一定量Fe、FeO、Fe2O3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盐酸, 恰好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mL, 且无Fe3+, 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无法求得

解析: (A) 答案中烃的衍生物可能含有C、H、O等元素, 好像无从做起, 而误判为错, 因分子中碳原子数肯定为正整数, 当为1时, 相对分子质量为12/40%=30, 故 (A) 对; (B) 答案若只考虑2NO+O2=2NO2而不进一步考虑2NO2=N2O4, 则误认为 (B) 对; (C) 答案由于C6H6、C3H8O3在组成上似乎无规可循, 而误认为正确, 但将分子式改为C6H6、C3H3 (H5O3) , 即把混合物看成是由 (CH) n和H5O3混合, 则可求出含氢质量分数为8.3%; (D) 中混合物有三种物质, 只有两个数据, 按常规思维认为无法计算, 但认真分析根据铁守恒 (2Cl-~Fe2+) 及氢守恒 (H+~H2和H2O) 可求得含铁质量分数为81.4%.

答案: (A) .

点评:解题时思维不要表面化、单一化, 要具有二次“冲浪”性.

十、应用性质相似性同时注重特殊性可避开“陷阱”

例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H5为共价化合物且氢元素都为+1价

(B) 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2

(C) 由分子式为C2H4O2组成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D) 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解析:此题都是考查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及特殊性应用. (A) 答案按常规想法会误认为正确;但认真想想, 这样物质中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了, 联想NH4Cl把NH5改写成NH4H可知为离子化合物且氢元素有显+1价, 也有显-1价, 故 (A) 错; (B) 答案易从钠与氧气燃烧中误认为正确, 实质由于锂金属活泼性比钠差, 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Li2O, 故 (B) 错; (C) 答案若单一思维它符合乙酸分子式, 则为误以为正确, 乙酸、羟基乙醛分子式都为C2H4O2, 故C2H4O2组成物质可能为混合物; (D) 答案铍和铝在周期表中呈对角线上, 它们单质及化合物具有相似性, 故 (D) 对.

答案: (D) .

点评:解题时要应用类比推理发散思维, 同时要注意性质的特殊性.

湖北省郧西县第一中学

别把“陷阱”当“馅饼” 篇9

【背景】

时下打开电视, 经常能看到许多电视购物的节目, 那些泛滥的电视画面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那些煽情的话语、轰炸式的播出节奏以及所谓的星级化服务, 让人看了不由得心动。主持人把所宣传的产品美化到极致, 他们的产品真的如宣传的一样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今年的3·15投诉中, 电视购物成为一大投诉热点。其中通过电视购物买到的劣质手机投诉比例最大。

【事件回放】

事件一:某电视购物栏目推销手机, 此款手机最大的卖点是不怕摔, 甚至不怕砸, 在主持人用块板砖狠狠地拍向手机后, 手机居然完好无损。其价格也只有499元。家住大连的小杜平日里总是毛毛躁躁的, 手机经常被摔坏, 看完刚才的节目后, 他想, 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手机么, 于是立马打电话订购了该手机。不料, 没过几天, 在一次不经意中, 手机又落地了, 捡起后却再也开不了机了。

事件二:上海的佟先生一直想买一款防水手机。恰好有一天他在一个电视购物节目中看见一款不怕水的手机, 价格也很公道, 只卖598元。画面中, 只见一泓清水浇向手机, 而后没有任何损伤, 画面非常逼真, 佟先生兴奋不已。很快地, 佟先生买到这部心仪的手机。没想到, 有一次他不小心将茶杯弄翻, 茶水扣在了手机上。遗憾的是, 自打那以后, 手机的很多按键都失灵了。

事件三:打电话不要钱的手机, 你相信吗?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相信。可是就有一个电视购物节目上推销这种手机。“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产品, 卫星手机, 不通过移动运营商, 就算你24小时拨打国际国内长途电话, 随时随地跟五湖四海的朋友视频聊天, 都统统免费”这样的广告语充斥在屏幕上。出身名门的手机价格却不贵, 只要998元。福建的李先生兴冲冲地购买了这款手机, 而且一拿到货就放心大胆地打起了长途。几天下来, 李先生的手机话费居然被打爆了。

【我说两句】

上面三段电视购物买手机的经历是笔者无意中在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的一期节目中看到的。五花八门的电视购物广告让人目不暇接, 每一位受骗消费者的惨痛经历也让人咋舌。说实话, 看后心情很久都无法平静。的确, 近年来, 许多商家都把电视购物当作宣传自己产品的一个有效平台。但是现在看来, 这个平台搭建得并不怎么样, 不敢说某天会轰然坍塌, 但也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仔细看看这些电视购物广告, 主持人表情夸张, 声嘶力竭, 反复描述某产品的优点和卖点, 真可谓一好百好。价格也很优惠, 才卖几百元, 商场要卖到几千元。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打进电话购买有限数量的产品, 伴随着节目中滴答滴答的钟表声, 听的人不免有些紧张, 唯恐晚了一步, 被别人“抢空”。对于电视购物产品的经销商来说, 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多销售产品获得利润, 所以他们往往就是从消费人群的角度考虑, 根据消费欲望“炮制”广告卖点, 夸大功能、功效。再加上邀请所谓的“专家”进行认证, 并出示一些伪造的权威机构鉴定书, 拿“采用国外技术、原装进口部件”等作为噱头, 以购买产品, 就可以附带赠送价值不菲的礼品为诱饵, 还有看上去很美, 实际上很虚假的退换货承诺。不得不承认, 面对种种真真假假的诱惑, 有一定“免疫力”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不为所动, 但是抱着试试看心理的也不乏其人。全国这么大, 对于商家来说十网打鱼, 有一网收获就足矣, 或许电视购物越来越火的原因正在于此。

2009年, 对于电视购物行业来说, 注定是“特殊”的一年。一方面, 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过后, 电视购物在2009年实现了飞速的膨胀发展,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另一方面, 从不断有业内人士自曝电视购物广告内幕, 什么产品包装、夸大功能, 什么名人虚假权威, 什么超低成本, 什么特技处理, 镜头拼接, 什么只出现销售热线, 不出现公司信息……以至各大媒体的深入报道, 无不反映出当前电视购物存在诸多问题。

在百度上敲入“2009电视购物投诉统计”搜索发现, 在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上共接评点“电视购物”投诉7 090宗, 经过统计, 有效投诉共计6 829宗, 无效投诉共261宗 (投诉人姓名、联系方式不实, 反映的问题虚假以及投诉人使用了偏激或辱骂性的语言) , 其中已处理的投诉共6 457宗, 正在处理的投诉共372宗, 投诉解决率为94.55%。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一切, 电视购物行业急需动一次大“手术”。

其实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有效的销售形式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十分风行, 并且发展良好, 但在我国却完全变了味儿。事实上, 电视购物本身并没有过错, 而且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销售模式,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电视购物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 关键在于企业诚信的缺失和营销模式的失误, 以及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机制。

若想走出阴霾, 电台自律是首要的, 再就是相关标准的有效规范。

首先, 说说自律。电视台作为一个载体, 不能只顾收取广告费, 不对其内容把关。电视台有责任要求电视购物公司在节目中公布自己公司的名称, 描述商品要实话实说, 也有义务引导其将电视购物节目制作得更加健康。电视台若在这方面把好关, “馅饼”变“陷阱”的事就会大大减少。庆幸的是, 针对电视购物行业存在的问题, 国家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予以重视, 并相继出台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个文件, 新的管理办法也于2010年1月1号起正式施行。效果究竟怎样, 我们拭目以待。

再来说说标准规范的问题。据了解, 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电视购物行业的相关标准, 以期规范目前较为混乱的电视购物市场。因为没有看到标准文本, 所以不敢妄加评论。但可以简单聊聊笔者对标准的期待。标准是不是应该将电视购物的广告性质定义为电视节目, 这样就可以改变只要不违反广告法就可以轻松过关的现状。而且, 一旦作为电视节目, 就有专门的制片人负责, 如果节目被亮黄牌或者红牌, 制片人和栏目组就将被淘汰。标准还应该对电视购物的节目长度、内容、主持人服饰及语言、节目制作手段等都进行明确的规定。比如, 不能用虚假化妆术;不可以一个产品在同一时间段内循环轰炸式播出;主持人要严格培训、备案;电视购物节目不能超过一定时限等。

“艾滋女”陷阱 篇10

某日, 一则新闻突然跳入眼帘:《河北容城“艾滋病女”与279名嫖客发生关系》。艾滋女—嫖客—279人, 仅仅这3个新闻要素就足以把人们的神经调动到一起。

“人生既然已经烂了, 那就要烂出名气”。自称来自河北容城县的女子闫德利于2009年10月12日在自己的博客上自曝曾与279名男子发生过性关系, 并公布了这些男子的手机号码。

“我家住在河北省容城县, 从小家庭贫困, 父母都患有大病。”闫德利在博客中讲述了自己悲惨的童年:没有上过学、不到10岁就在外流浪, 后来到了北京, 在一家洗头房做了小姐。

她说, 每天面对10多个陌生男子, 做自己不愿做但却能获得大把金钱的事情。但, 存款多起来了, 身体却出现了问题:她染上了艾滋病。

闫德利得了绝症, 但却突发奇想, 一定要“烂出名气”来。在这个思想指导下, 她不仅整理出一份性接触者通讯录, 还在博客上发布了大量裸露照片。为了证明真实性, 她还公布了自己的全家福。

仿佛一枚重磅炸弹, 各个网站迅速转载, 舆论一片哗然!

尽管闫德利的博客很快被封, 但其博文和照片却在各大网站快速传播, 当天的主帖数量多达780篇, 两天总数已超过1000篇, 短短数日, 在网上搜索“艾滋女”相关网页高达21.6万个。

网上披露的信息令人心惊胆战:名单公布的当天就有不少人打来电话, 这些人放出狠话:一定要“做”掉她!

14日晚上, 有几个愤怒的陌生男人在闫德利北京的住处外整整堵了一夜, 他们与闫德利素不相识, 但却被列上了“通讯录”, 他们一定要问个究竟。吓得闫德利只好立即搬到一位朋友家中暂住。

网上的舆论越炒越热, 平面媒体与网络互动, 大批记者根据闫德利“公布”的家庭地址和电话进行采访核对, 最终证实, 河北容城县确实有闫德利此人。但对接触者通讯录的核对却出人意料:这些电话大都分布在北京、保定、石家庄, 机主有生意人、有机关干部、有老师, 也有社会闲散人员, 有男人还有女人, 有年轻人还有年老的长者。电话接通后, 有的惊诧、有的愤怒、有的莫名其妙、有的满是无奈, 更多的人大呼惨遭陷害。许多人根本就不认识闫德利。

奇闻还在不断出奇。风暴中心的闫德利还在网络上不断爆料, 在谈到公布这么多“接触者”的动机时, 竟然传给记者一段5分多钟的视频, 闫称:这样做都是为了寻找未婚夫。

故事令人感动:原来未婚夫知道闫德利做“小姐”, 不仅不嫌弃, 还百般照顾, 但闫德利家里的继父却百般阻挠, 并把未婚夫“暴打一顿”, 从此两人再未见面。闫德利每天晚上都上QQ等待未婚夫出现。

就在人们被网上不断披露的消息“雷”得东倒西歪震撼不已的时候, 10月19日, 真正的闫德利勇敢地站了出来。她在接受一家媒体专访时声称:自己从来没有患过艾滋病!

这则消息再次把网民“雷”倒。接下来的新闻让“雷”倒的网民“站”了起来, 网民们震惊了愤怒了, 继而发出震天吼声。

10月的一天, 闫德利来到容城县疾控中心进行健康检验:HIV抗体呈阴性;19日, 她又来到北京疾控中心, HIV抗体也为阴性。

闫德利拿出3份检测结果, 她告诉前去采访的记者, 得知网上消息十分震惊, 她从来没有开过博客, 更没有到过什么洗头房, 网上流传的一切都是假的!

是谁开了如此天大的玩笑、又为什么要开这样的玩笑?在人们的追问下, 闫德利揭穿了谜底:这些博客的内容很可能是前男友所为。

原来, 几年前闫德利与男青年杨某相识, 由于各种原因闫提出分手, 没想到杨某纠缠不放, 并多次到闫家闹事。据闫德利回忆, 博客上公布的照片只有前男友有, 在闫提出与他分手时, 杨曾威胁:如果分手, 就把这些照片公布到网上。

“艾滋门”事件给闫德利及其家人, 尤其是被公布电话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闫德利向警方报案。要求立即追查, 还她清白!接下来的故事没有任何悬念, 情节的发展急速转折, 公安部门顺藤摸瓜, 轻而易举地抓获了始作俑者杨某, 为泄私愤的杨某在铁窗之下坦承自己的所为只是为了报复女友。至此, 这一纷纷扰扰的“艾滋门”画上了句号。

这个故事让人们领略的不仅仅是杨某拙劣低能的智商, 还告诉人们许多道理。看起来只是一场恶作剧, 实则发人深省:媒体和网络对于未加甄别和核实的信息迅速传播, 使网上虚假信息大肆泛滥。正是新兴媒体特殊的传播手段, 才使网络诽谤得以大行其道。

网络, 一半天使, 一半恶魔

近些年来, 网络呈现在网民面前的除了灿烂的天使一面, 还有令人不安的恶魔的狰狞, 对于闫德利等人来说, 网络让他们感受更深的是恶魔的一面。网络上已经发生的诽谤事件由于性质不同表现各异。人们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生活的丑陋。

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弘扬, 而尊重人、保护人的隐私是法制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艾滋门”事件不仅侵犯了闫德利的权益, 还伤害了正在构建的公民社会, 以及互联网这个最大信息舆论平台的公信力。

鲜花和陷阱从来都同台出现, 聪明的人们应该具备识别能力, 只有失去理智的人才只看到簇拥的鲜花, 或者眼前只有陷阱。

随着网络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网络表达诉求一吐为快, 尤其对日益猖獗的腐败现象, 网络更加成为人民群众的新平台。近年来, 人们通过网上举报, 确实揪出了一些贪官, 如江苏的那位抽着名烟戴着名表大放厥词的周局长。

正是由于网上举报屡试不爽, 人们的分辨能力开始弱化, 一些虚假新闻趁机出笼。曾有一则消息在网上广为流传, 引起高层领导重视, 引起网民哗然——

“高干子女占亿元富人的91%”。醒目的标题被各大网站反复转载, 跟帖言辞激烈, 人们义愤填膺。在社会分配不公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时刻, 这则新闻无疑是一磅重型炸弹。

可是, 经过认真核实, 这则新闻列入虚假新闻之列, 南方最先披露这则新闻的小报受到了应有惩处。

最为“雷人”的当属金庸之死的虚假报道。

2010年12月6日晚, 《中国新闻周刊》在官方微博上转发了“金庸去世”的消息。晚8时左右, 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的谣言在微博中迅速传播。

提起金庸, 华人世界谁人不知?就在武侠迷们痛心疾首惋惜不已之时, 有人对这一信息提出质疑, 20多分钟后有知名人士站出来辟谣:金庸先生安然无恙。

金庸“被去世”让有识之士重新审视微博海量信息的真实性, 始作俑者大概已经很难追溯, 但《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也曾转发信息令网民不满, 直接导致该杂志一位副总编辑、一位主编和一位编辑辞职。

金庸“被去世”风波画上了句号, 人们对网络的思考却没有停止:在互联网时代, 网民如何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如何正确分析、独立思考, 如何不被忽悠呢?

也有专家认为, 政府和社会公众应该对网络舆论持一种宽容态度, 既要防止被网络舆论忽悠, 但也不要对网络的虚假信息大惊小怪。如果要求网民对网上信息全部一一辨别真伪之后再来发表, 无疑是一种苛求。

当务之急要建立一种“纠错机制”。一旦发现信息失真, 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应该积极地加以纠正, 而不是采取沉默、回避等消极的应付方式。当然, 互联网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毕竟时间还不长, 随着网民的日益成熟、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 网络的鲜花肯定会多于陷阱。

网络反腐的六大风险

毫无疑问, 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显然呈现了相当程度的民意, 但如何不被“民意”裹挟, 如何警惕网络陷阱, 这是亟待思考的新问题。

网络反腐使一些贪官落马, 正义得到伸张, 人心得到振奋, 一时间, 网上举报成为时髦, “上访”不如“上网”成为一些人申诉冤情、寻求正义的最佳途径。可是, 上网举报存在一些法律风险, 人们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 一定要牢牢抓住法律这根手杖, 只有这样, 才能在依法维权的道路上走稳。

网民“王耀虎”经过对网络反腐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需要规避的六大法律风险:

风险之一: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目前流行的“人肉搜索”, 将个人信息公布于网络, 成为一种“公共资源”, 其所涉及的个人信息资料已经侵犯到了公民的隐私权, 使个人的网络不安全感加重。

风险之二:影响司法公正。从法律上来讲, 网络提供的举报材料只是线索, 有待查证, 不能直接作为证据。尤其对于一些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 网上一边倒的舆论造势变成“舆论审判”, 会给法院和法官带来巨大的压力, 进而影响公正审判。

风险之三:泄露线索和秘密。民间反腐是在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信息, 举报犯罪嫌疑人, 曝光证据, 这样容易打草惊蛇, 让举报对象及早准备, 事先串供或销毁证据, 不但加大了查处难度, 反而使举报人陷于被追究诽谤责任的被动地位。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 许多腐败官员开始伪饰自己, 以低调简朴的面目示人, 甚至借助网上获得的举报信息, 处处设防, 仓皇出逃, 影响司法办案。

风险之四:诬告和诽谤侵权。网络反腐是公民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 但也很有可能出现诬告诽谤等不好的现象。网民在高涨的反腐败热情之下, 一定要加强法律意识, 提高法制观念, 理性反腐, 不能在一时的激愤和冲动下突破了法律的禁区。

风险之五:侵犯公民的名誉权。网上不乏低俗之风, 不少文章打着监督的旗号, 进行诽谤谩骂和人身攻击,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造谣和污蔑。如果因虚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或造成其他后果, 要向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即受害人可通过公安部门查证加害人, 并向法院依法提起诉讼, 要求法院判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严重的不但要承担民事责任, 还要承担行政责任, 更严重的将要承担刑事责任。

风险之六:形成网络暴力群体性事件。由于法律保险滞后, 客观上还为网络“软暴力”盛行留下了伏笔。在群体心理中, 人们都有一种要表现社会正义感的需求,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 人们更容易淋漓尽致地进行这种需求的宣泄。然而, 这也容易形成一柄双刃剑, 走向极端就会演变成一种精神层面的群体暴力行为。虚拟社会的民间力量, 在这里很容易失去理智, 对社会构成巨大伤害。动辄发动“人肉搜索”上演网络暴力的行为一定要注意避免。要避免网络私刑化倾向, 从网络延伸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来, 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六大风险概括得恰到好处, 法律是严惩坏人的利剑, 网络也是一种工具。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法律, 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上一篇:网格化服务管理下一篇:供配电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