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

2024-05-02

拟态环境(精选十篇)

拟态环境 篇1

一、拟态环境新特点

(一) 就受众而言

第一, 受众地位得到提升。网络技术的升级带来了自媒体的发展, 在自媒体时代里, 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化、便捷化。也因此, 大众媒体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 其部分权力需让渡给受众。受众在传播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 又是信息的接收者。但是, 我们应认识到这一提升是有限度的, 自媒体并未完全摆脱拟态环境。伴随着受众地位上升的是传播的低门槛化和碎片化, 大量的自媒体信息表现出数量庞杂、筛选困难等特点, 常会带来事实失真或受众一知半解的情况;导致受众不易形成完整的、正确的认知,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拟态环境的多层次性和影响的复杂性。

第二, 民众话语权开放。文章开始已谈到, 李普曼提出此理论的一个大前提便是——公众无法独立地对世界形成理性的认识。换句话说,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从本质上来讲是被理性的媒介精英所操纵而构建的信息环境。一方面, 李普曼的预设本身是对公众理性的过分否定;另一方面,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自由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连接民众与社会的信息渠道得到了极大开拓, 民众有能力且有机会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讨论和建设中来。正如学者刘怀丕指出, “在现今时代, 李普曼所谓的被社会精英操纵的结构化的‘拟态环境’已转变为公众积极参与构建的非结构化的‘拟态环境’。”[1]

第三, 受众分众化明显。当下正处于信息变革时代, 新旧媒体形式并存, 不同年龄段群体的信息渠道偏好不同: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以年轻群体为主, 而老一辈人由于长期形成的使用习惯则更倾向于传统媒体形式。此外, 新媒体内部提供了丰富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平台选择, 受众基于阶层、喜好、经验等方面的不同, 亦会发生分众化, 难以像传统媒体时代一样形成统一的整体, 统一的“拟态环境”亦难以建立起来。

第四, 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互联网上信息的零散性与海量性, 以及移动终端阅读方式的普及, 使大众的阅读习惯朝碎片化、浅层化的方向发展, 与网络上海量的、混乱的信息流相迎合。

(二) 就传播者主体而言, 社会控制力弱化

在大众媒体时代, 由于传播者队伍单一、传播基调统一、内容较少等特点, 大众媒体能够严格地控制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 既发挥“把关人”作用, 又负责进行“议程设置”, 进而影响受众的意见。而在网络新媒体的模式下, “把关人”功能被大大弱化, 构建了“弱把关”的拟态环境。之所以如此,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可能:一是网络专业媒体为了追求信息发布和反馈的速度而降低了把关的力度, 甚至放弃把关;二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发布的自由化给网络把关带来了困难;三是受众呈现分众化, 受众难以聚集于传统媒体那样的公共信息平台, 由此导致了媒体社会控制权力的弱化;四是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改变了舆论自上而下的生产方式, 从话题发酵到裂变传播等各方面都对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控带来挑战。

二、发展趋向

基于媒介环境的以上几大新特点, 学界对于拟态环境理论, 以及其中“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激烈讨论。经过梳理可知, 学界观点主要分为两大方向:有的学者持有积极的观点, 认为新拟态环境将在整体上更加展现真实世界, 诸如殷俊、杨丽萍基于“播客”的研究 (2009) 和张娇对新媒体生态的讨论 (2014) 等;但大多数学者持消极 (或观望) 态度, 认为新拟态环境将趋于复杂, 加速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很可能带来媒介与大众的异化, 诸如学者刘怀丕 (2010) 、孔景志 (2010) 、秦一乔 (2012) 、倪洋 (2016) 、刘娜 (2016) 等等。

(一) 拟态环境趋于透明和真实

学者们对于这一趋向的认同, 主要着眼于媒体控制作用的弱化和受众的主体性的增强, “拟态环境”呈现出双方互动、多方影响的格局。更重要的一点是, 他们肯定了受众在信息社会中逐渐提升的媒介素养与理性的认知—表达的能力。人人都可表达, 各种意见都能表达, 且多元意见表达的空间增大, 从而能够促使拟态环境走向动态平衡的真实。

(二) 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复杂、不确定、多维度

传统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经过媒体统一的筛选和加工,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而在新媒体时代下, 信息渠道多元、公众传播主体性及分众性的增强, 加之媒体的把关功能的减弱, 进而带来信息海量而泥沙俱下、意见多元而逻辑混乱、传受者模糊难分、认知流于浅层且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拟态环境的多维度性、多层次性和不确定性也凸显出来。

(三)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加速:媒介与人的异化

之所以持有消极态度, 是因为这部分学者认为, 信息时代只是给人们提供更多信息和渠道的选择的可能, 并不会必然地增强人们对信息的辨别力和选择力;反而, 受众被信息的洪流淹没、被碎片信息裹挟会带来选择力的削弱。因此, 人们更加依赖于如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等媒介, 更加倾向于依照主观的预设去接受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 并将其融入现实环境中, “将虚拟表现为真实, 把想象表现为存在的一种狂欢式的媒介消费”, 从而带来媒介的异化。同时, 在网络时代下, 人们极易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之中, 逃避现实活动。这使得网络拟态环境的影响无限放大, 最终来反对、甚至奴役人本身, 这样的情形便是人的异化。

摘要:拟态环境理论是大众传播时代的经典理论之一。基于网络时代和新媒体样态的现实, 本文对拟态环境的新特点进行了探析, 并进一步反思了拟态环境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向。

关键词:拟态环境,建构机制,网络时代,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刘怀丕.重建拟态环境理论[J].传媒论苑, 2010 (2) :110.

[2]李普曼 (美) .公众舆论[M].阎克文, 江红,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46.

《昆虫的拟态》阅读答案 篇2

自然界里昆虫的拟态类型很多,主要有贝茨氏拟态和米勒式拟态以及进攻性拟态等几种类型。

1862年,英国博物学家H·W·贝茨在研究蝴蝶时提出的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贝茨氏拟态中的被拟者分布广、数量众多、显眼并具有不可食性或其他保护方式。拟者和被拟者经常生活在同一地区和时间,这样捕食者便难以将两者分清。最典型的例子是北美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鸟类不取食有毒的蝴蝶,从而也会避免去取食无毒但是花纹酷似有毒蝴蝶的无毒蝴蝶。

米勒氏拟态是两种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的拟态现象。1878年,由德国动物学家弗里兹·米勒提出,故名。比如,蜜蜂和黄蜂之间彼此相似。米勒解释说,因鸟类必须通过亲身尝试才能得知某种昆虫不适口,几种均不适口的昆虫形色相似,这样鸟类一旦吃到一种不适口的昆虫,另一种具有类似形态的不适口昆虫也不会再遭到捕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

进攻性拟态就是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例如螳螂会模拟兰花或者其他花朵的样子,待昆虫大摇大摆飞来采蜜或者停留的时候把它吃掉,而这个被吃掉的虫子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螳螂的模拟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划线语句不能删去的两条主要理由。(2分)

答:

19.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三则材料介绍的昆虫拟态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材料一】

有一种雌性萤火虫能够模拟多达11种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利用这种光亮来吸引前来求偶的其他种类的雄性萤火虫上钩,然后大口吃掉。

【材料二】

北美有两种有毒的帝王蝴蝶,色彩鲜艳,长得很像,还可以彼此模仿对方的花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令捕食者眼花缭乱,难以区分,只好统统敬而远之。

【材料三】

鸟类也许不小心吃到了蜂类,被蜇伤到口腔黏膜,就会对这种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下一次就会避免取食这种蜂类。有一种访花蝇,自身是无毒的,它模拟蜂类的形态,身上也具有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借此躲过鸟类的捕食。

材料一: ①

材料二: ②

材料三: ③

参考答案:

18.答案要点:如果删去“伪装成自然界里的万物”,① “昆虫拟态”的含义就不明确了。②“隐蔽自己,吓跑敌人,或者方便自身取食” (或 “获得生存机会”)的具体方法就不清楚了。

评分标准:共2分。共2条理由,每条理由1分。

如果删去①就不知道“昆虫拟态”的含义了。②“隐蔽自己,吓跑敌人”的方法就不清楚了。

评分标准:共2分。共2条理由,每条理由1分。

19.材料一:昆虫拟态属于进攻性拟态。因为进攻性拟态就是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这里萤火虫就模仿了其他种类的萤火虫以达到捕食的目的。

材料二:昆虫拟态属于米勒氏拟态。因为该拟态是两种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的拟态现象。两种北美帝王蝶都是色彩鲜艳的有毒蝴蝶,他们互相模仿,骗过捕食者。

材料三:昆虫拟态属于贝茨氏拟态。因为该拟态是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来逃避敌害。而自身无毒的访花蝇正是模仿了不可食的有刺的蜂类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媒介拟态环境与法治文化 篇3

媒介拟态环境对法治文化构建的影响

所谓的“拟态环境”,正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①在法治信息传播方面,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每天向公众传播大量的内容产品,无论这些内容是否与法治有直接关系,它们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公众构建了法治文化的拟态环境。公众即使不直接接触内容涉及的客观现实世界,通过对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的认知,也能对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进行主观认知与判断。因此,媒介构建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公众的法治观念与法治行为。

媒介拟态环境对公众法治观念和行为的影响长期地积聚起来,便形成了对国家法治文化的影响。媒介为公众构建的拟态环境可以促使公民积极使用自己的各项权利,也可以促使公民崇尚他人的权力;可以促使公民形成“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观念,也可以促使公民继续保持“国家本位”的观念……媒介能否对现实法治文化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在于媒介为公众构建了一个怎样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如果构建的是一个健康的法治文化环境,公众就会具有积极的法治观念与行为;反之,则会危害国家的发展和公民基本权益的实现。

媒介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法治系统和媒介系统都一定程度地存在不稳定性、不完整性,因此媒介还不能有效地对法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与传播,还不能针对社会和公众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构建健康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法治文化的不完整构建

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首先要弄清法治文化是什么,在社会中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当今绝大多数媒体都设有法治栏目,但大部分媒体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案件报道、法律制度解读等普法、释法的层面上,对于现代法治观念的传播还处于严重缺失状态。现代法治观念的主要特征是唯法至上,强调法的正义价值和平等价值,强调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要围绕公民利益来进行,而不是单纯地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工具。同时,我国媒体对法治文化的解读方式还不够成熟,大多采用解说、宣传、教育的传播方式,缺少一定的传播技巧,直接导致青少年、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在接受传播时有阅读障碍症、视听障碍症。

部分传播内容强化了公众对自身权利的淡漠以及对他人权力的崇拜

与西方国家公民根深蒂固的“天赋人权”的观念不同,我国社会中相当多的公民说不清自己的权利来自何方。更有甚者,会糊涂地认为自己的权利来自某些权威机构或个人。这与儒家文化长期的影响有关,也与社会上一些不公正现象有关,但某些时候,媒体传播的内容在无形间加剧了公众对自身权利的迷茫感。如对弱势群体的系列报道,报道基本由“事件本身+表扬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或者“事件本身+媒体帮助与协调”组成,忽略了事件的关键点:弱势人群在这个社会中与生俱来的权利哪儿去了,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地保护这些权利得以实现的措施是什么。这样的报道只会使弱势群体更加忽略自己的权利而加大对权威的崇拜。

媒体角色混乱,加重公众厌诉心理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谐,且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司法审判不公正、司法程序所需时间过长等现象,所以国人不同程度地具有厌诉心理和消极的法治情感。而媒体角色的混乱无疑加重了这种厌诉心理。这里的媒体角色混乱是指在社会系统中,媒体在担当信息传播者、舆论监督者之外,还担当起某些职能部门所应具有的社会管理者角色。媒体的这种多重身份往往使社会管理系统走向无序化,无形间为法治建设增加了难度。

追求眼球效应,拟态环境失真、失雅

为了制作能吸引受众眼球或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新闻,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完全漠视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制作传播虚假新闻、低俗新闻,为公众构建了一个失真、失雅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包子”的报道无疑是一条能在社会中产生巨大轰动效应的“新闻”,报道的第二天北京的包子销售量锐减,公众谈“包子”色变。尽管此新闻已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但是由它构筑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拟态环境对公众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却会长久存在。此外,一些法治节目过分娱乐化也使媒介构建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丧失了最基础的严肃性。过分的明星炒作、重情节轻解读、隐晦的语言在提高视听率的同时,也丢失了内容传播最基本的意义。法治文化的传播并不反对娱乐化,但是娱乐化并不意味着低俗化,更不意味着功利化,它应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坚守住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底线的基础上,为受众提供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法治内容。

媒介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

为公众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法治文化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媒体根据国家发展趋势,结合公众的实际接受情况,选择相关的传播路径。

树立公众法治信仰

法治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公众都具有法治观念的基础上的,公众不仅要具有现代法治意识和价值观,而且要对法律充满信任和认同,因此,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要工具,关键在于树立公众法治信仰。

以求是的态度,解读法治文化。媒体需要实事求是地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目前我国法治文化的进展情况以及优秀法治文化的内涵对公众予以解读,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差距。在解读中找出差距,在差距中寻求建设的路径。其中最重要的解读部分是对法的正义价值和对权利本位的解读,其中包括民主、自由、公平、平等、效率等法治文化价值元素和权利意识、主体意识、契约意识等法治理念。媒体切忌以说教的口吻和讲授的方式予以解读,应采用讨论、案例、故事、比较等多种传播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同时,媒体应欢迎法学家走进媒体,面对公众,与其他法学家、公众一起进行法学理论的探讨与研究。鼓励不同的法学观点,为公众展现学术争鸣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为公众构建一个现实与理论、精英与大众互动前进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

构建法律至上的拟态环境。在具有基本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媒体需要为公众构建一个守法、尚法的拟态环境。目前大多数媒体通过对法治案例的传播,已为公众构建了一个自觉守法、绝不违法的拟态环境,但这还远远不够。公众守法的动机源自对法律的畏惧而非内心的崇尚,很多公众还不能心甘情愿地相信法治、接受法治,而更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听从权威的安排。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媒体要继续加大对法治的解读力度,另一方面,开辟专门的互动法治栏目,通过访谈、案例、模拟等形式與公众进行深层次互动。

构建用法、维法的拟态环境。在知法、守法、尚法的基础上,媒体需要为公众构建运用法律、维护法律的拟态环境,把公众对法的崇敬转变为实际行动。对法治的信仰也只有转化成为实际行动才有价值。媒体可采用活动传播的方式,定期在不同的地点举办法治主题的活动。

批判地继承优秀法文化

情与法、道德与法,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彼此不分。鉴于这种情况,媒体需要审慎地对待中国传统法文化,对于法与情、法与道德积极的一面,即我国史上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往往注重人文关怀、讲求人与环境的和谐、提倡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交往、注重通过情对人进行教化,媒体要大力宣传;而对于其消极的一面,即重情轻法、取情舍法、以情改法等情况,媒体在传播时要尽量做现代化的法治解读,强调法与情的辩证关系。同时,媒体要构建以法为主、道德为辅的拟态环境。媒体总编室需合理规划道德类节目与法治类节目的数量比例、内容关联等关系,道德建设一定以法治建设为基础,并以促进与完善法治建设为目标。像父母合谋杀死不孝子、婚外情中的爱情等涉及法律与伦理道德的案例,法治类栏目与道德类栏目可以从法治与道德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解读,并有机互动。但就目前各级媒体对这两类节目的规划来看,往往各自独立,缺少有机的联系与互动。

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媒体社会责任感

媒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和部分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导致媒介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不够成功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媒体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媒体整体社会责任感。

媒体需要对从业者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工作培训。岗前培训需要培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进行法治理论的系统讲授,为其日后制作专业法治节目奠定理论基础;定期工作培训需要结合媒体工作情况和法治建设的建站情况,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理论知识,明确一定时期的法治舆论导向,制定有的放矢的传播计划。

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媒体需要着眼于社会长远利益,制定长期的法治文化传播战略,同时社会各系统需要建立健全对媒体的监管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在传播法治文化方面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同时将创新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本着为子孙后代和民族负责的精神为公众构建一个健康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

注释:

①李普曼著、林姗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9页。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新闻系)

浅析电视真人秀拟态环境构建 篇4

真人秀之所以能吸引受众, 就在于真人秀类电视节目是将观众对“在电视媒体上收看身边真人真事”的观看诉求和节目本身表现的“运用媒体策略和媒体手段来表现真实”的表征所结合。作为受众, 在拟态环境的真人秀节目构建中, 接收到的是媒体奇观视域下有选择构建的“非记录”的拟态生活。真人秀类电视节目对于拟态环境的展现方式, 也就是对其“真”、“人”、“秀”三个主体元素的分别呈现。

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李普曼曾提出:在将人头脑中接受景象和身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区别后, 受众头脑中所接收的符号信息, 并非完全来自身处的外部真实环境, 而是建立在媒体有所选择性提示的基础上, 成为一个投射现实依据, 来自客观环境的现实存在, 并在媒体信息构建中融生出的一个符号化的虚拟世界, 即为“拟态环境”。真人秀通过客观真实环境的投影、游戏环节的制定、生存游戏的规则、生活的背景等, 全都努力打造出真实感强烈的拟态环境。媒体奇观视域下的社会环境已经从最初的真实记录、传达和再现, 产生巨大改变, 也就是通过对拟态环境的搭建, “制造所想要呈现的世界”。

一、拍摄手段的构建:“真”元素的体现

从脱胎于“新电视写实艺术”的土壤之下, 真人秀类电视节目从诞生之初, “真”元素的体现就成为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竭力追求的核心要义和最吸引受众的主要抗点。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竭力追求真实, 最主要的策略就是运用纪录片式的直描式表现手法, 从全方面摄录以及细节的体现来展现其“真实性”和“客观性”。

从发展之初取得极大成功的美国《幸存者》、原创于荷兰的《老大哥》、法国《阁楼故事》、德国《硬汉》等等节目中, 展现的都是24小时不间断的记录和录播, 追求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 以纪录片式的原生记录手法, 将现实生活和自然现状流程结合起来, 将主题人物最真实的生活细节和人性流露捕捉到屏幕上。

从拍摄手段的构建来看, 首先, 最直接简要的体现就是细致入微的拍摄方式。尽管真人秀类电视节目力图还原真实, 但依然达不到纪录片那样完全客观准确记录的效应。节目中为了推进目标凸显而抓捕的细节, 都可以通过镜头设置得到。细节真实的力量最能打动受众, 这也是真人秀类电视节目抓取受众关注的核心要义。以《阁楼故事》《老大哥》为例, 节目中的记录点包括了浴室和卧室在内的每个房间。全天都有摄像头对主体人物进行记录和观察。对于个人空间隐私的涉及, 每一个细节的捕捉和观照, 就是拟态环境构建真实感的内核。

在2013年火爆荧幕的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中, 则是对这一拍摄手段构建的最佳成功注脚。《爸爸去哪儿》以最大可能做到了以真实的纪录代替了“秀”, 突出“真实”, 强调“写实”, 给受众传达更多可感可触的观感。《爸爸去哪儿》的主体人物是演艺明星以“爸爸”的身份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构建呈现。尽管演艺明星们都深谙“表演秀”规则, 但不同于其他娱乐节目, 《爸爸去哪儿》展现的是亲子关系, 是与孩子相处的自然瞬间。因而, 在节目摄像头的捕捉下, 细节的抓取更为可信, 也通常更能体现当事人的真情流露, 创造出最真实的拟态环境感受。

其次, 正如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中, 最常见的就是长镜头的使用。真人秀类电视节目中, 也大量借鉴采取了长镜头拍摄手法。以户外生存类真人秀纪实节目《幸存者》为例, 在野外远离城市的生存环境下, 为了以个人力量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参赛者们在野外用最原始的方式钻木取火、追捕猎物……而这些接近原始的生存手段都被长镜头记录下来, 各个不同的场面被长镜头接移, 连续不断地完成拍摄, 形成了整个完整真实的故事脉络。

二、主体人物的选择:“人”元素的体现

真人秀电视类节目的参与主体人物中的选择, 基本以社会上的普通人为主。这一点在选秀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选秀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中, 对于参与者的选择, 制作方都会事先借助媒体平台面向大众展开宣传攻势征集志愿者。而在这样的广告宣传中, 制作方打出的口号和声明往往是强调“无条件”、“无门槛”。在2005年火爆国内荧幕的《超级女声》中, 制作方就主打“想唱就唱”节目理念, 对于参赛者的要求只缩小到一个性别要求:不限国籍、身份、背景、年龄等条件, 只要是女性都可以报名参加, 旨在宣扬节目的“平民性”和零门槛参与度。正是这样的毫无要求, 导致在选秀类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海选现场, 都往往出现报名者成千上万的盛况, 同时也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攻势下, 给普遍受众产生“人人都可参与, 每一个人机会均等”的印象。

以2005年《超级女声》为例, 报名人数就达到将近15万人次。尽管报名者从甚, 但随着淘汰机制的层层筛进, 100进50, 50进15, 15进10……最后的幸运儿只留下数十人。尽管最后通过淘汰体制剩下的参赛者自身具备实力条件, 但依然符合制作方的周详考虑:最后参赛者的构成, 不仅刻意与节目主旨:草根性出身保持一致, 并且带有不同的个人鲜明的风格。不管是个人特质的中性风格、妩媚风格、甜美风格, 还是通俗风格、美声风格等演唱表现方式, 都刻意保持了分类和风格划分。

正是对参与主体人物的选择把握, 让受众见证了媒介在设法超越昔日边界, 并缠绕于错综复杂的日常生活中的愿望与尝试。也更好地构建了拟态环境中的主体参与, 让受众更能产生代入感, 进而感受到拟态的真实性。

三、游戏规则的制定:“秀”元素的体现

在拟态环境的构建中, 通过记录手段和参与主体的真实性, 真人秀类电视节目尽量还原和保持内容的真实性和原生态, 基本地反应和再现主体内核。也正是因为这些竭力追求接近真实的手段运用, 才使得真人秀中拟态环境得以构建。从而成为一个媒体奇观的典型范本, 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个真实缩影。

然而, 作为节目表现的属性, 尽管在诸多细节和努力上已经接近真实表现, 这类电视节目类型依然摆脱不了“秀”的本质, 仍成为真人秀节目发展的掣肘, 也是广受学界诟病的一点。“秀”元素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建构:

首先, 是在真人秀类电视节目制播过程中媒体手段进行的控制。而对媒体手段的控制,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后期剪辑的处理。真人秀类电视节目和任何类型的电视节目一样, 在前期的拍摄完成后, 同样也需要后期大量的编辑和剪接完成对节目的编排和处理。在短暂的节目时间内, 如何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人物性格, 呈现最明显的戏剧冲突。媒体手段的处理就采取剪掉平淡缓和的部分, 截取冲突对立最为明显的片段表达, 成为节目呈现的最终版本。例如, 在户外竞技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幸存者》的制播过程中, 每一季的拍摄需要耗时将近一个半月。而最终呈现的节目版本一季也只有15小时。在《真实的世界》制播中, 则以为期五个月的拍摄时间开创了真人秀史上最长拍摄期的纪录。

其次, 除却后期剪辑的处理, 媒体手段的控制还体现在画面渲染和音乐烘托两个方面。以选秀类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为例, 在选手面临淘汰的画面中, 节目中切换到选手参赛历程和影音画面, 配合煽情的画外音解说, 极具感染力。在面临队友的淘汰, 镜头切换到选手的不舍、评委流泪的画面, 为场景画面的代入感增加真实可感。这也成为业界诟病真人秀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质疑观点普遍认为:诸如《老大哥》一类真人秀类电视节目所宣扬的“真实”, 都是在媒体手段控制下刻意构建的产物。即使对于参与者而言, 也是事先了解和接触安排的, 知晓摄像机存在的, 刻意的人为演出。

因此, 真人秀类电视节目在拟态环境的构建中, 不仅包括人造环境的搭建, 还包括参与拟态环境的记录主体。在真人秀节目的参与主体选择上, 以社会生活的普通人为主, 这一主体本身也构成了对真实世界的人物构成的拟态。在特定的规则制定下, 以纪录片的真实记录手法, 构成了对拟态环境的秀场构建。

国内的真人秀发展近乎与欧美同步。通过对其拟态环境的构造, 媒体奇观的构建成因, 进而完善和发展国内真人秀的模式创新。加强自身的质量完善, 立足现实土壤, 投射受众心理, 关注时代热潮, 才能使得真人秀的发展迸发活力和生机。在媒体奇观的构建下, 真人秀的价值引导作用日趋显著和重要。去商业化、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也将成为真人秀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摘要:真人秀通过对“真”、“人”、“秀”三个核心元素的呈现, 使得真人秀在节目中所构建和传播的是一个拟态环境, 进而构建媒介奇观, 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并对受众心理产生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其拟态环境构建的分析, 能更好地探寻其媒体奇观的本质, 进而对节目的发展产生指导意义。

关键词:真人秀,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扬.媒介·景观·社会[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2]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

最常见的日语拟声词拟态词 篇5

1.ぎらぎらーー刺眼

▲太陽がぎらぎら照りつける/太阳得人睁不开眼。

2.ぱらぱらーー淅淅沥沥

▲雨がぱらぱら降ってきた/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3.もくもくーー滚滚

▲煙がもくもく上がる/浓烟滚滚髪 4.さらさらーー干爽、松散。

▲さらさらした髪(かみ)/干爽的头发 5.どきどきーー忐忑不安。

▲好きな人に会うとどきどきする/一想到要与自己喜欢的人见面,心里七上八下的。

6.くしゃくしゃーー起皱纹。▲ 服(ふく)をくしゃくしゃにする/衣服弄得皱巴巴的.7..ひりひりーー火辣辣

拟态,动物生存的高招 篇6

黠螳螂

它的两胸节的两侧和前肢的基节,生长着色彩美丽的薄膜。当它隐藏在树叶或花丛中时,便把一对是伪装成花瓣。有些昆虫不辨真似,兴冲冲地飞上前去采花蜜,结果自投罗网,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美食。

尺蠖

形似毛毛虫,擅于用拟态逃避天敌。生物学家发现,春季和夏季出生的尺蠖形态截然不同。春天,橡树挂满了毛茸茸的柔荑花序,此时破茧而出的幼蠖长得很胖且表皮上有很多皱纹。夏天,橡树的花序早已脱光,这时出生的尺蠖一个个精瘦,体表少有纹路,身子一挺,活像一根枯树枝。

圆翅燕鱼

幼鱼一看到敌害就会突然横躺下来游泳,很像有毒的扃虫。敌害见了,便不敢靠近了。长大后的圆翅燕鱼,因为用不着害怕其他的鱼类,所以也就不用拟态的方法来伪装自己了。

叶形鱼

生活在巴两一些小河里的叶形鱼,其身体扁平而呈黄褐色,头部前端还生着一个与叶柄相似的吻突。因此,它伏在水底不动时,与落在水里的一片枯叶毫无两样。有时,觅食的大伍从它的身边游过,以为是一片枯树叶呢,便游过去了,对它毫不理睬;有的大鱼还有意无意的吻了它一下,但也来发现它是食物。

负鼠

生活在美洲热带雨林里的负鼠,在将被敌害抓住时,立即躺倒在地装死:肛门旁的臭腺排出一种黄色液体,舌头外伸,眼睛紧闭,四肢僵硬,肚子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暂停。敌害触动它的任何部位它都纹丝不动。它这样可以装死几十分钟以至两三个小时。待危险过去,它便恢复常态,起身逃去。

灰蝶

生活在亚马逊河两岸树林里的灰蝶,有两个头部,前面一个是真头,尾部的那个是假头。当遇到鸟类袭击时,它立即停落在树枝上,将那假头朝向鸟飞米的方向,真头缩起来。鸟儿见了,啄掉它的假头,但不会致灰蝶于死地。这时,灰蝶则借机飞走了。

蜂天蛾

有一种天峨,拟生成大黄蜂的形态和习性。它们的身躯变得粗壮,上面并“绘”有黄黑相问的条纹,眼睛变得大而突出,翅膀变成了透明的薄膜。它在觅食的时候,也不忘模拟大黄蜂的姿态:快速地扇动翅膀,在吸食花蜜的时候,也是一反普通天峨的常态落在花上慢慢吮吸,而是像大黄蜂那样快速振动翅膀,悬停在窄中吸食。

黑条苍蝇

加拿大有一种翅膀上带有黑条的苍蝇,会利用黑条模拟它的天敌——斑马蜘蛛的一条条细脚,而伪装成斑马蜘蛛。斑马蜘蛛不是张网捕食,而是设埋伏偷袭猎物。当斑马蜘蛛迫近黑条蜘蛛时,见逃跑已来不及了,便张开翅膀,显示其黑色条纹,并微微抖动翅膀,仿佛蜘蛛的脚在爬动,同时它还低头翘尾以模仿蜘蛛的体态。蜘蛛见了,以为是同类呢,便转过头去往别处觅食去了。

蛇颈鸟

它的脖子较长,几乎能扭转360°。它的舌头很像蛇的舌头,比喙长一倍多。它栖居在树洞中,即使周围出现了险情,也不离巢一步,只是模拟嘶嘶嘶的蛇叫声,向来犯者发出警告。如果来者不知趣,凑到巢边,这时它不仅发出蛇的声音,而且还扭动“蛇颈”,并吐出长舌头,简直就是一条蛇了,以吓退来犯者。

花鸟

生活在非洲丛林里的花鸟,它的拟态本领非常绝妙。它是一种小鸟,长相十分艳丽。它落在树枝上,耸起双翼和头部,酷似美丽的花瓣,竖立起黑黑的尖嘴如同花蕊。这种“扮相”,不仅可以躲过天敌的袭击,而且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食物。那些粗心的蜜蜂,会把它当作真正的花朵前去采“蜜”,结果把自己送进了花鸟的嘴里。

蟹蛛

广告中拟态环境的建构与消费需求 篇7

一、广告中拟态环境的建构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广告建构拟态环境是要以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和依据的, 同时, 消费需求的产生和满足又多是通过对广告中拟态环境的感受来完成, 因此, 广告、拟态环境及消费需求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广告是通过建构拟态环境来传播信息

李普曼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因素, 这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 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 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 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行为的拟态环境, 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2]即人与拟态环境、客观环境之间密切相关, 并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区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依据此说, 在第二个世界 (拟态环境或说媒介环境) 中, 广告是建构这种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美国著名广告学者威廉·阿伦斯认为:“在广告活动中, 信源、讯息以及受者均具有多个层面, 有些层面存在于现实当中, 而另一些则存在于现实的另一个不同层面当中———存在于广告讯息自身文本建构的虚拟世界。”“广告的讯息表现形式也是具有多个层面, 广告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模仿。”[3]也就是说, 大众传播在人与客观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 而广告在受众和消费现实中插入了拟态环境, 并通过它与受众沟通, 求得认同。但最终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些, 天真的把经过选择加工过的“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而这种对拟态环境作出反应而引发的行为, 是在现实中实现的。可以说, 这时的广告已经不是简单的口头告白, 而是通过建构拟态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即广告通过画面、语言、人物、声音等元素, 虚拟出各种消费环境, 传达着丰富的消费信息, 从而利用形象而逼真地消费效果、迷人动听的语言感染和极具冲击力的音响刺激, 激发和引导着消费者各种需求, 最终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

2、广告建构拟态环境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消费需求是需要具体表现, 需要是指个体的一种主观状态, 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它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 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生命所必需的客观事物的需求的一种反映。[4]广告与消费需求之间密切相关, 具体地说:

首先, 在现今的消费时代, 广告之所以有巨大的作用, 关键是它在拟态环境的建构中, 要以消费需求为依据和出发点, 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其购买行为的内在动因, 也是商品存在的根本原因, 因而如何使消费者街道并接受某种产品能够满足他的某种需求, 且激发起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就成为广告成功的真正秘密, 也是广告给消费者心理带来的最终利益。”[5]“这种拟态环境的广告就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 变单向的说服性广告为双向沟通的广告;把赤裸裸的推销产品或服务拓展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把一味鼓吹产品的功用、性能、质量拓展为生活理念的推广, 生活情报的提供;把实实在在的叫卖拓展为空灵的迷人的拟态环境营造。尽管也要促销, 尽管也要为广告主做广告, 但是, 其促销与广告的立足点与出发点都转向了消费者。不再是单纯为了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 而是要深入消费者的生活, 把消费者还原为生活者, 并在广告中建构他们所接触的拟态环境与他们沟通, 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需求, 从而使广告适应大众传播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我们接触的很多广告是通过信息传达、拟态环境建构使人联想日常人们接触的拟态环境中的各种需求, 从而刺激消费需求, 实现购买行为;还有的广告通过构建人们的梦想拟态环境, 满足相应的消费梦想, 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5]

其次, 消费者正是通过广告中拟态环境的感受来激发和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如广告中通过人物模特消费名车, 让自己的身份得以体现, 满足了自尊需求;通过送亲人礼物, 满足了人们的爱与归属的需求等等拟态消费的环境塑造, 激发受众对这些需求的感知和认同, 从而引导他们在现实中去满足自己这些需求。

总之, 广告无论具体思想以及表现形式如何变化, 其核心都是消费者的需求, 广告发展到建构拟态环境的阶段仍然要通过再现消费需求或者满足消费需求等形式来实现与消费者的沟通, 使产品巧妙地融入消费者的生活。

二、广告在拟态环境中表现消费需求的形式

广告在拟态环境中形象地展示各种消费需求, 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形式一:再现问题, 告知需求。就是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功效的强大, 从而促成他的认可和购买。再如, 舒肤佳沐浴露广告中用不同的画面建构出孩子经常受到细菌侵扰的拟态情境, 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需求意义。

形式二:设置情境, 表现需求。这是通过设置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意境来表达一种情感, 以此表现对产品的需求环境。如思念汤圆广告《团圆篇》, 用合家团聚吃汤圆来表现产品的需求情境, 广告语:“小汤圆, 大团圆!中国式汤圆, 少不了思念汤圆”, 直接触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又如金六福酒的广告《对山歌篇》, 拟态环境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婚俗情境:迎亲队伍要通过送亲队伍对歌的刁难方能娶得新娘成大礼, 把“金”、“六”、“福”三个字嵌入双方所对山歌当中, 最后是广告语“我有喜事, 金六福酒!”, 这则广告通过拟态环境将婚事与产品融为一体, 将产品的意义和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对接, 以至有些地方都有“没有福酒不结婚”的说法, 广告效果明显。

形式三:引导想象, 刺激需求。在现实的消费活动中, 人们会通过对消费对象的理解来实现或展示自己的理想, 表露自我价值的意义, 这也是人类最高需求。如碧桂园《每日享受篇》广告中, 用不同的画面描绘出“碧桂园人的生活”是:星期一的Party, 星期二的午后在网球场打网球, 星期三的下午在室内游泳池里游泳, 星期四的黄昏一家人在小湖边垂钓, 星期五……亲近自然、休闲身心、享受天伦之乐, 如同在五星级饭店度假一样, 这是现代都市人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碧桂园, 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广告通过系列拟态环境来满足消费者实现自我的梦想———高质量的、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的样板, 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像和向往。

当然, 广告通过建构拟态环境来表现消费需求的形式有很多, 并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三、广告拟态环境中消费者需求的表现内容

依据马斯洛经典的需要理论, 需要分为五种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广告主要是依据此理论来建构拟态环境。

1、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主要是对食物、水、氧气、性、休息等方面的需求。[4]广告以此为出发点来建构拟态环境, 对受众有直接的激励作用。如日本的一则日清方便面广告:原始人一家三口由于饥饿到处寻食, 来到一棵大苹果树下。孩子先举起大棒敲击了一下树干, 几个苹果顿时散落在地上;于是大人又举起大棒敲了一下, 更多的苹果落下来。他们非常高兴, 于是又敲击了一下, 没想到突然一只饥饿的豹子落了下来, 看到这三个原始人立即扑了过来, 令三个人大惊失色。在豹子的追赶下, 一家三口围着苹果树团团飞转。这时, 屏幕上相继出现字幕“Hungry (饿了吗) ?”、日清杯面的特写镜头、品牌形象。整个广告充满了趣味性, 原始人的一举一动都惹人发笑, 将“饿了吗”这一主题演绎得生动形象。广告所针对的诉求点就是人对食物的需求, 而方便面最基本的功能———迅速消除饥饿感。整个广告通过泛黄的色彩、原始的场景、卡通的造型、离奇的故事、有趣的情调等建构出非常形象、奇妙的拟态画面, 让人难忘。

2、安全需要:

这是指人们对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求。[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安是福”, 体现的就是这种需求。平安保险有一则广告用不同地方以“平安”命名的平安县、平安乡、平安镇、平安巷及人们共享天伦之乐的多个镜头, 建构出一系列“平安是福”的拟态场景, 突显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 我们衷心祈求中国平安, 平安中国”的主题思想, 温馨感人。

3、爱和归属的需要:

是指人都“渴望同他人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 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 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作出努力”。[6]在广告中以此为诉求点的也很普遍。如“椰岛鹿龟酒, 献给父亲的爱”、“威力洗衣机, 献给母亲的爱”、“孔府家酒, 让人想家”等, 都是通过对不同亲情场面的模拟再现, 满足人们对爱和归属的需求与渴望。

4、自尊的需要:

是指人们希望有实力、有成就有威望和地位等, 以求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4]消费时代产品丰富, 而人们更注重消费的意义, 特别是消费所带来的自尊和自信。如“自信, 自然出色”、“奋斗, 成就男人”、“您理所应当拥有最好的轿车”等广告语, 配以逼真的镜头, 引导人们认可消费的价值。

总之, 在广告建构拟态环境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 人类的五大需求是必需依赖的诉求点, 是联系消费者与商品的必然纽带。

四、广告建构拟态环境时应注重的消费需求问题

广告建构拟态环境就是为了完成与消费者之间顺畅的沟通, 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对消费需求、商品和市场等进行细致地分析、调查和研究, 是无法很好地实现的。

1、抓住优势需求, 强化消费目标。

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 对同一个商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各种需求的强度不同, 其中强度最大的被称为优势需求, 它直接促使人们行为的产生。因此, 广告要以消费需求为基础就必须先搞清楚人们的优势需求是什么?如当人们在饥饿状态下, 优势需求是快速充饥, 而方便面是最能满足这一需求的商品, 所以上述日清面广告是在很准确地把握了特定环境下的优势需求, 巧妙地创意出《Hungry?》系列广告, 给人以深刻印象。

2、建构拟态环境要合乎情理, 感染消费受众。

在建构拟态环境时, 是可以通过想象来引导人们的消费需求的, 特别是情感诉求的广告。如统一牦牛肉面的电视广告, 镜头中有喜气洋洋的藏族孩子、古朴而有特色的藏族民居、环境优美的藏族风情等, 每个镜头都是西藏风情的表现, 从而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特有的西藏味道。这种广告所设置的拟态环境是通过多个客观的自然景观的累积, 为受众营造出浓浓的西藏风情, 激发和引导受众对产品的向往。而有的广告则完全脱离现实, 主观臆造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广告, 如“六丁目”广告, 用镜头模拟出古人结婚的场面, 在婚礼上, 新郎六丁目拒不下跪, 口称:“不跪、不跪”, 以突出六丁目“不贵”的产品定位。且不说方便面不可能是古代人能享受到的食品, 就说古代人对这类大事都是非常重视的, 决不可能让亲朋好友在这么隆重的大场合上来吃方便面。方便面本身是低廉、简单的食品, 与大场面无法形成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这样的主观臆造的广告, 拟态环境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 只能让人感觉荒唐可笑。

3、错误理解产品定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 随意建构拟态环境。

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的定位和广告的创意是密切联系的, 离开哪一个都不会达到广告的市场效果, 如对感冒药品的需要, 市场调查显示, 很多消费者是关心服用感冒药后易睡问题, 这样“白加黑”的广告就以强调产品“白天吃了不瞌睡、晚上睡得香”为主题来塑造拟态环境, 用以刺激消费者的欲望。而我国许多方便面广告, 不认真研究产品定位和消费需求的特点, 错误地把人们对方便面的需求界定为“口味”、“高档”、“亲情”等, 这就偏离了消费目标, 也模糊了产品定位, 根本没有生活经验。福满多广告中拟态环境是这样的: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欢聚在一起, 有的看电视, 有的聊天, 一个全家团圆、亲情浓浓的场面。这时, 女儿从厨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 一家人像是见到了极致的美味佳肴, 称赞不已。最后, 全家拱手贺喜道:“福气多多, 满意多多!”观者不禁大跌眼镜, 不知谁家是在好不容易等来的全家团聚之时, 以方便面来取代“妈妈准备了一桌好菜 (《常回家看看》) ”, 这样的广告创意谬之千里, 消费者不可能接受。

综上, 广告在建构拟态环境时, 必须以消费需求为依据, 以产品定位为前提, 以市场效果为目的, 只有这样, 拟态环境才能完成广告与消费者顺畅沟通, 实现促销的目标。

摘要:拟态环境是指广告为引导消费,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超真实的、仿真的媒介环境。广告建构拟态环境的过程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 消费需求是其依据, 只有在拟态环境中广告才能更好地完成刺激、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的目的, 也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

关键词:拟态环境,广告,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 (英) 罗素著, 何兆武.李约琴译.西方哲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5.

[2]Lippmann, Walter, Public Opinion, Macmillan, New York, 1956, 15.

[3] (美) 威廉.阿伦斯著, 丁俊杰等译.当代广告学 (第七版)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4]冯江平.广告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杨晓明.拟态环境与广告的实在与空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9) .

拟态环境 篇8

关键词:拟态环境,媒体,受众,互联网

一、湘潭产妇事件回顾及其事件特点

2014年8月10日下午, 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名产妇因术后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发生后华声在线随即进行了跟进报道, 新京报、搜狐、网易等多家知名媒体纷纷转载, 网络上一时群情激奋, 舆论枪口最初纷纷对准医院, 怒斥医护人员的不作为“草菅人命”, 然而随着事件神秘面纱的不断揭开, 部分舆论开始转向指责产妇家属, 接下来的情况更是急转直下, 当公众集体意识到该事件被媒体歪曲真相后, 一场看似简单的医患事故竟又演变成对整个媒体界良知与责任感的大批判。

喧嚣之下, 各方意见众说纷纭, 但无论如何湘潭产妇事件所背负的种种特殊性, 也是社会多个层面矛盾与冲突的反映。首先, 产妇是平民, 是弱者, 在医疗手段如此发达的21世纪, 竟由于分娩生产而惨死手术台, 此消息一出, 医院和医护人员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舆论的焦点, 医患关系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其次, 事件发生后, 院方以“详细情况不便介绍为由”选择集体性失声, 网民的愤怒找不到合理的宣泄出口, 又使得原本的医患纠纷发展成了一起舆情事件;再次, 部分媒体的兴风作浪、不实报道也使得事件不断升级;最后, 由于产妇死亡也牵扯到了家属, 家庭矛盾、婆媳关系等各方面话题都涉及其中。虽然该事件距离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 倘若按照新闻价值的时效性原则, 显然已经失去了它的话题性, 但事件本身所具备的这些特殊性以及能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历久弥新。而这也正是本文选择其作为例证事件的原因所在。

二、湘潭产妇事件中媒体构建拟态环境的相应阶段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李普曼在1922年首先提出“拟态环境”, 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或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的, 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而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虽然历经九十多年的发展, 但目前学界针对拟态环境的定义还没有达成最终一致的意见, 例如学者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将拟态环境等同于信息环境, 而单晓红在《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一书中则将拟态环境视为媒介环境, 此外还有学者根据拟态环境的概念提出了“媒介世界”一词。尽管这些学者在表述上略有差别, 但对于拟态环境本质的认识还是相同的, 即都是传播媒介通过对现实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加工、重新加以处理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在构建拟态环境的过程中, 传媒作为“把关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由于人们的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时间的有限, 要想对自己感知范围之外的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就要依靠传播媒介, 而不同传媒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差异也影响着受众对于现实环境信息的解读。本文以湘潭产妇事件为例, 将媒体构建拟态环境的过程大致划分为“拟态环境的形成时期”“拟态环境的强化时期”和“拟态环境的回归”三个阶段, 并对各阶段中受众的不同反应作出对比。

(一) 拟态环境的形成时期

传播媒介以现实发生的客观事件为蓝本向公众还原事件的原貌, 使人们充分认识并了解客观环境, 为此构建的拟态环境就好比一座桥梁, 连接着广大受众与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 但这种还原并非百分百的再现, 而是传媒筛选和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因此在这一时期几乎是作为传播者的传媒占据着主导地位, 受众根据传媒提供的信息对现实环境加以认识。在湘潭产妇事件中,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某些媒体在事发阶段的不实报道和有意炒作, 引爆网络舆论, 致使公众不加思考的将矛头指向医院。

在湘潭产妇事件的报道中, 华声在线采用的标题为《产妇死在手术台主治医生护士全体失踪》, 文章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妻子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 满口鲜血, 眼睛里还含着泪水, 可却再也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 却全体失踪了, 房间里只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士在吃着槟榔, 抽着烟。”这段触目惊心的描述配上产妇横尸手术台、家属伤心欲绝的图片在随后被众多门户网站和知名媒体转发, 一时间对医院和医护人员铺天盖地的谩骂与指责弥漫在各大论坛、微博上。

这一阶段由于某些媒体罔顾事实真相, 有意夸大该事件中的多个敏感关键词和细节描写, 掀起舆论热潮, 致使一些本应该成为产妇事件关键点的信息却被埋没。例如, 在上述华声在线的文章中也提到了产妇死亡是由于“羊水栓塞发病比较急”, 但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普通公众由于缺乏对相关医学常识的了解, 只能一味地将愤怒情绪泼洒在医院方面。这时公众所接受的拟态环境似乎与现实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偏离。

(二) 拟态环境的强化时期

在这一时期, 随着各大主流媒体和网络公知的相继发声, 最初由媒体构建拟态环境所引起的公众的情绪积聚, 开始形成不同的代表方, 在各自支持的阵营中相互讨伐、对抗。湘潭产妇事件中, 面对一致倒向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负面舆论, 人民网“求真”栏目开始介入并于8月13日下午首发调查稿件普及“羊水栓塞”的危害性及高致命性, 随后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不再选择“失语”, 而是发出9点说明还原事件全程, 试图缓解公众情绪。在微博、论坛等公众平台上, 开始有部分网友转而批评家属、同情医院, 认为真实情况是“患者死亡后家属聚集几十人围攻打砸医院, 医务人员被迫逃离”, 更有一些“大V”甚至声称, 在当时情况下, “要是我我也跑”。

鉴于舆论有扭转的趋势, 部分网友仍然站在家属一方, 坚持医院“阴谋论”观点, 两方各执己见, 这时有部分媒体开始尝试矫正舆论, 还原事件原貌。但在这一阶段总体而言, 由于各方媒体意见的不统一, 公众仍然分为两派, 并通过自身的行动将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在现实的客观环境中所表现出来, 导致虚假信息依然肆意蔓延、谣言盛行。

(三) 拟态环境的回归

拟态环境的建构需要平衡各方面的不同力量, 以求得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距最小化, 当公众的舆论声势逐渐冷却, 各新闻媒介的报道面开始趋于一致, 原先一味抓“热点”、制造噱头的媒体纷纷“挺身而出”辟谣, 开始梳理事件的舆情发展脉络, 例如, 《新京报》发表文章“集体失踪太离奇, 舆论不必着急宣判”、《京华时报》的“医疗责任才是产妇死亡的核心议题”, 等等, 同时中国医师协会也发表文章《尊重生命尊重事实尊重法律》, 呼吁媒体理性报道医疗纠纷。这时, 受众的反应也渐趋理性, 不再明确站队、表态, 而是等待相关机构做出公正透明的调查, 还原事件真相。

如果说传播媒介对于拟态环境的构建是为了追求与现实环境的接近性, 那么这一阶段的媒体才算得上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因为此时针对该事件各媒体已能较真实地反映问题的发展始末, 并开始从中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

三、关于媒体构建拟态环境的理性思考

在湘潭产妇事件中, 尽管媒体几番调整报道走向, 致使事件各方观点相互摩擦、碰撞, 出现戏剧化的一幕, 但如果没有媒体的积极引导, 也许医患矛盾会就此愈发尖锐, 公众对于医院的误解将进一步升级, 甚至法律也可能因此为舆论绑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媒体在构建拟态环境过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媒体营造拟态环境所需背负的责任感与传媒良知。

(一) 传播媒介的“弱把关”

1950年, 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 他认为, 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对获取的众多素材加以取舍和加工的过程。这一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传播学中一个公认的现象, 然而时至今日传媒的“把关人”理论在业界却成为媒体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有意无意操作新闻事件的代名词。这一点在产妇事件中可谓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上文提到的第一阶段中媒体为了在第一时间“抢新闻”, 吸引受众的眼光, 在未经多方实地调查的情况下就断然发表一篇篇观点态度旗帜鲜明、义正词严的文章, 有意放大甚至歪曲部分事实性描述, 引起广大受众对事件的误读。

传播媒介的这种“弱把关”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前对各种突发新闻事件采访报道的限制,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部分媒体为了图省事、抓热点, 更是直接将未经考证的新闻简单地复制粘贴到互联网上, 所以我们常常在互联网上看到关于同一事件的新闻呈现出的几乎是同一版本, “这种统一口径的新闻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优势集中轰炸极易造成强势的舆论场”, 为此造成的信息重复与浪费, 和由于信息不可考而伴随的真实性问题, 也导致受众的流失, 破坏了拟态环境的正常建构。

(二) 两种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核心的传统媒体格局正面临着深刻调整, 向它们发起挑战的正是以互联网、移动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两类媒体资源优势与缺陷并存, 新兴媒体凭借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所具备的新闻时效性以及与受众的交互性是当前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望尘莫及的, 而传统媒体的品牌性与权威性又是新兴媒体无法赶超的。

尽管如此, 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曹培鑫教授的说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割裂的两部分”,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 传统媒体在把握自身新闻资源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全面、客观、真实、快速地传播最权威的新闻, 加强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 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齐头并进”, 共同为受众搭建一个客观真实的拟态环境。

放眼全球, 互联网时代下有关媒体融合的案例不胜枚举, 例如英国的《金融时报》依靠科技有效整合利用人力资源, 采取“网络+报纸”的新型产品模式, 适应各方面受众的需求, 最终达到了报纸影响力和盈利的双赢局面;美国的不少主流媒体也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发配套App应用程序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与新兴媒体的完美融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拟态环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 它使我们对外界客观环境的了解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透明公正。

(三) 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传媒良知

从最初产妇事件曝出引发社会持续关注起直至最终事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公众对媒体的态度也从信任慢慢转向质疑、指责, 甚至在微博上有名为“东大夫”的网友犀利指出“中国最大的医闹是不良媒体”。在事件的第一阶段, 华声在线等媒体的错误报导便将受众引入误区, 这种做法虽然换来了公众的关注度、转发量, 却使得媒介的报道质量大打折扣, 新闻变成了炒作, 媒体报道底线再一次被拉低。

另外, 在21世纪的今天, 媒体具备“互联网思维”是好事, 但一味仰仗互联网而缺失了求知求真的精神则是不可取的。在该事件中, 普通公众缺乏对医学词汇“羊水栓塞”的了解并不奇怪, 但许多媒体包括一些资深媒体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向公众普及这一专业术语, 在事件发生的第一阶段, 他们仿佛开启了自动屏蔽功能, 致使这一本该成为新闻热点的词汇硬生生被媒体选择性埋没。

一直以来, 新闻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 媒体应当把现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受众面前, 而不是通过不成熟的报道呈现出一个真假难辨的拟态环境。这就需要媒体时刻肩负社会责任感并心怀良知, 不得在采访环节有任何懈怠, 更不能一味制造噱头而随意捏造新闻, 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真实、客观、平衡、公正, 媒介的自我约束与自律是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张佳.关于网络时代的“拟态环境”[J].新闻世界, 2009 (8) .

[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A].2004-08-18.

拟态环境 篇9

一、对于动画业“拟态环境”的分析

“拟态环境”一词自1922年由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一书中提出后。李普曼认为, 社会的巨大化复杂化使得人们不可能对所有事物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 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去了解。这样, 人的认知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 而成了对大众传媒重新加以构建的“信息环境”的反应。由于我们又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建构的媒介环境中, 并且这种渗透已达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地步, 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李普曼将其称为“拟态环境” (又译为“假环境”、“准环境”) 。大众传媒形成的拟态环境, 不仅制约着人的认知和行为, 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而动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很显然必然受到这一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我们要对动画业“拟态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要看动画物质的本体——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基础上, 由技术创造出的虚拟现实的光影。从动画的物质性存在可以了解到动画并不是真实的生活, 是虚拟的, 仿真的。它不是真实生活的再现, 但是却是真实生活的折射和反应。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事件的选择、加工, 重新加以结构化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使得人们了解的人物、事件和经验远远大于通过日常生活所获得的;人们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 对社会生活、现实世界有了更独立的理解。由此可见, 动画作为大众传媒所形成的信息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无法逃避的生活世界, 它同现实环境并驾齐驱, 成为决定人们生活情感、生活欲望、期待、认知和态度的两大环境世界。

作为大众媒介, 动画媒介的意识形态的灌输与作为客体的受众反应也是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交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动画“拟态环境”的传播过程。所以说在构建这个环境的过程中, 作者的意识形态存在于每个片段和镜头之中, 并且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我们。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媒介即意识形态。且就宫崎骏导演的动画为例, 无论是《天空之城》《千与千寻》, 宫崎骏的每部作品, 题材虽然不同, 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意识形态融合其中。宫崎骏 (Hayao Miyazaki) 说过:“我希望能够再次藉着更具深度的作品, 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这里就意味着动画导演希望通过动画这个媒介想自己的意识形态表达出来作用与受众者。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里, 虽然有的故事荒诞, 怪异, 天马行空, 但在传播过程中, 却他将自己的意识形态通过动画媒介传达给了观众并产生共鸣, 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欣赏及肯定。再看迪士尼的动画, 无不传达出一种娱乐至上的意识形态, 观众可以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来享受这种轻松的气氛。所以说主客体双方生命空间共同因素越多, 相互影响的作用也就越大。我们可以通过扩大生命空间中的具体位置上应起的作用, 这样一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一种支配型话语, 并使之普泛化, 形成一定的话语权, 从而更大范围影响受众者, 达到其传播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动画需要借鉴的地方。

动画本身就具有天马行空的构想, 可以捕捉到摄影机难以捕捉的镜头, 这也是异于电影的一点。回望世界成功的动画, 无论是日本、韩国的小清新, 小浪漫;还是迪士尼的幽默、流畅的故事等, 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同我们的现实环境觥筹交错着。至少我们说这些动画影响之大, 成功多数在于其意识形态的普泛化。归根究底还是市场定位的问题, 针对的受众者并非只是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儿童或者青年。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普泛化, 使之得到了共鸣, 并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的话语权。

二、动画业的“拟态环境”与我国动画业的契合度

笔者在上一小节中论述的是动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受到“拟态环境”这一规律的影响制约下, 国外动画业的发展, 以及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了话语权的问题。回头再看中国在这一规律下的探索和瓶颈。

尽管在中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 博大精深的艺术, 但国产动画却始终在艺术之林里黯然失色。我们总是感叹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历史, 手冢治虫也备受中国动画影响。如果只是回望过去, 的确有过那么一段傲人成绩。但是那些无论《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再怎么样出彩的短片, 终究被定义为美术片, 与当今主流动画似乎还有一定距离。在题材类型划分中也不过是神话故事又或是教育题材。这在意识形态上来说的确远离了受众者们的心理, 或者说是很难与受众者产生共鸣。当然, 这里并非有意的批判中国经典美术片, 只是就市场发展和技术发展而言, 我们不应一味的提及过去, 应该向前看。

分析大量中国动画样本后会发现, 样本中大多围绕勤奋、勇敢、谦虚、助人等美德为诉求点, 情节单一, 人物造型脸谱化等特点。在性格塑造上, 性格鲜明, 好即好, 坏即坏的评判标准, 好人有好报, 反之亦然。很明显, 这并不是真实社会的反应, 是重新加以构建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是符合这一客观规律的。

动画本身是可以愉悦人的内心, 可以称之为“梦幻加工厂”, 动画所营造的虚拟现实成为人们现实中想要追求的生活, 增强人们内心的满足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后期衍生出来的产物, 随后才有了文化崇拜, 我们开始崇尚Hello Kitty的一切相关产品, 小到一双筷子, 一个装饰物;我们开始迷恋日本民族文化或者欧美文化;我们开始疯狂的爱上Cosplay, 我们可以扮演我们喜欢的任意角色;迪士尼主题乐园的风靡。这一切的现象用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的理论来说, 即:拟态环境实现了环境化。反观中国动画所营造出来的符号化的“拟态环境”, 就近而说, 《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成功的确鼓舞了中国动画业的气势, 并且在后期衍生品开发的道路上走入了正轨;《魁拔》这一原创动画连载, 在日本动漫节上被受热捧, 但不得不从另外一面看是始终脱离不了日式画风的影子, 当然以热血题材为主题, 新的世界观的设定都是值得肯定的;《秦时明月》青年武侠类动画, 一时间也受到了不少青年人的热捧;而最早的《宝莲灯》的确是借由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改编后不错的作品, 但是角色设计, 性格分析后我们不禁唏嘘, 它和美国在中国赚了个钵满盆盈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似乎没有多大差异, 通篇看下来, 能够叫座的动画屈指可数, 能够给我们深刻记忆的更是少之又少。尤其黄金时段播出的动画着实让我们乍舌不已, 完全是少儿们的天堂了, 《熊出没之丛林大冒险》、《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奇趣俱乐部》、《虹猫蓝兔》、《大耳朵图图》等等不是带有强烈的说教意味, 要么就是制作拙劣, 再不济就山寨横行, 但山寨的结果是其意识形态和市场定位却差之千里。

虽然说中国动画符合拟态环境这一规律, 但是我们之前说过, 动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必然要遵循这一规律的限制和影响。上述一些现象的存在, 是没有对现实环境作出合乎实际的反映, 没有找好真正的市场定位, 从而导致拟态环境生态的整体失衡。

三、我国动画未来发展策略

“拟态环境”理论的引入, 是为了探究和解决中国动画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 本论文也就是想要通过“拟态环境”这一理论来审视和观照中国动画也能当下失衡的拟态环境, 以期为它的路径选择作出一点有益的探索。

世界公认,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市场, 因为中国有绵亘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和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中国有13亿人口和7000万海外华人。中国具备的文化产品消费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但在采访调查中发现, 与庞大的文化资源相比, 中国文化产业却严重失衡, 不折不扣地处于弱势地位, 其数字内容产业更是处于幼稚期。有业内人士表示, 欧、美、韩、日等国家以数字内容为媒介的主要文化输出目标之一, 正是自身文化产业较弱, 但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我国动漫产业如何加快发展, 成功转型, 营造良好的“拟态环境”, 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上面都提及过, 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市场定位的问题。在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 笔者始终认为这是中国动画发展的瓶颈。当然, 不完善的产业链, 政策的制约等等也都是发展中不能忽视的因素。但就拟态环境的失衡问题我们做一些探析, 对拟态环境的生态失衡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扫描。笔者认为, 我国动画作为大众传媒在建构拟态环境的时候, 主要存在着多以道德教化、知识传授、劝导、引导等来构建一个虚拟环境。营造的是一个无趣味、内容浅显的环境;这种环境营造, 是没有对文化需求、社会发展、产业方向策略等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反应, 因而建构的是一个不健全的环境;因此作为传媒力量的动画“寓教于乐”功能, 呈现的必定是低龄化, 定式化。我国动画产业的着眼点仍在与“动画负担着教育、培养、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为我国拟态环境的一个独特景观;这种浅显的意识制约着中国动画的发展。再就是如何在动画产业功能和利益上实现最大化, 市场定位很关键。就消费实力而言, 青年人往往更有消费能力但是审美情趣, 文化素养高, 对于动画的品质更高。低幼化的环境构建明显不适合这个更大的消费市场, 这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了话语权。

与此同时受众和动画人才都要正确地解读“拟态环境”, 必须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尤其是动画人才, 我们不是要建立一个代工大国, 而是要培养真正的能够把握市场抓住机遇的人才。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 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媒介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目前, 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我国公众媒介素养普遍低下, 尤其需要重视媒介教育的普及。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动画产业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 政府和社会应该为媒介、受众提供一个具有清晰的轮廓, 真正利于动画发展的传播环境, 无论扶植力度还是引导方面都应该有更周全的规划。努力构建媒介、受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在当前来说是至为重要的。

四、结语

如今的我们身处拟态环境之中,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被大众传媒团团包裹, 因而变得越来越小。1964年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已经成为现实, 时间在开始消灭空间, 这意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媒介新环境将自然界转变成它的背景, 媒介是新的“自然”, 新的环境。我们必须面对我国动画发展不足这一现实, 研究国产动画的生存方式, 迎接它的挑战。做出真正有利于国家动画产业的发展新思路, 新探索。这既是本论文最初的出发点, 同时也是本论文最终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梅尔文L得弗勒.大众传播通论[M].华夏出版社, 1989.

[2]聂欣如.动画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拟态环境 篇10

1 韩剧:塑造拟态环境下的韩国新形象

从第一批韩剧《人鱼小姐》《浪漫满屋》《蓝色生死恋》《对不起,我爱你》等,到如今正在热映的《太阳的后裔》,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男主角和女主角在外型和气质上非常般配。从曾经的金喜善、宋承宪到如今的宋仲基,他们都拥有迷人的外表和气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目光。

第二,每一部韩剧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核心,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光荣以及被富于技巧性融合到日常化的生活场景里,给观众无比亲密的感觉,使观众常常被戏剧中蕴涵的元素所打动。

第三,韩剧中的服装造型和画面场景都遵循简单、自然、清新的唯美感觉,比如《太阳的后裔》,宋慧乔的服装自然、低调和随性,没有张扬的颜色和夸张的装饰,随着剧集的火爆,她的服饰也成了流行的时尚。

韩剧的这些特点使得观众眼中所看到的韩国人多是俊男靓女,性格完美柔情,环境优美浪漫,这便是韩剧所营造出的“拟态坏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世界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媒介对新闻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很多人没有办法亲自去韩国体验真正的韩国是什么样子,而且就算去了韩国,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也很难真正了解韩国,所以,人们心中所建构的韩国形象便是大众传媒,尤其是这些韩剧所塑造的形象,人们在这些韩国影视作品的熏陶下,便会觉得韩国就应该像韩剧里表现的那样,是一个唯美浪漫的国家,这致使很多人对韩国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之情。

2 韩国的改变: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由于大众传媒所营造出的拟态环境下的韩国是如此唯美和浪漫,如今的韩国便也在不知不觉中向着这种拟态环境转变,这便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大众传播虽然展示的是“拟态环境”,并非真实生活中的环境,但是,由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随着韩剧的影响和传播的加剧,韩国文化产品出口量越来越大,韩国政府也越来越注意其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不遗余力地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掘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中力量发展名牌产业和文化,这些举措为韩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和传播拓宽了道路。

随着韩国政府的重视和努力,韩国文化产业日益兴盛,韩国的流行元素也在按着大众传媒展示的唯美境界发展,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大众传媒所提示的“拟态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

3 韩国:唯美形象的塑造策略

国家形象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制定形象塑造策略,就韩国而言,主要有以下策略。

第一,培养国际化、世界化理念,要结合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商业利益的运作,这一点韩国的对外文化产业理念值得借鉴。韩剧在使人们更加了解和认同韩国的同时,不仅赢得了收视率,而且带动了韩国综艺、韩国服饰、韩国旅游业、韩国化妆品等经济产业的发展。

第二,重视国民素质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正负面影响。韩剧中的韩国人形象大多是正面的或者最终会变成正面的,韩剧注重描写大家庭即血缘家庭的亲属关系和因此而引起的喜怒哀乐。

第三,加快造就一些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比如三星、自然堂、SJ等品牌,韩剧在拍摄和播出时也十分注意对韩国品牌的使用和宣传,通过品牌效应使更多人认识和喜爱韩国。

随着“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韩国的发展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口味和需求,为韩国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与更加理想的环境,韩国影视作品也为韩国建构了一个更加唯美、浪漫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CLIL教学下一篇:幼儿园教学艺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