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工作机构

2024-05-14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精选十篇)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 篇1

一、当前信息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分散的数据中心与信息化建设规律存在矛盾

从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 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并实施数据大集中, 然而在目前两级法人的体制架构下, 部分市 (县) 级法人机构存在自建数据中心的情况。这种分散的数据中心建设的运行管理模式与信息化发展规律相矛盾, 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重复投资、浪费资源;二是造成系统间业务互联复杂, 差错处理率高;三是造成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渠道不畅通, 特别是在全省性代理业务以及新的电子支付渠道等方面, 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质量, 削弱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二) 缺乏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大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尚未制定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对信息科技工作的定位和目标不明确, 个别地方虽然制定了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但缺乏与业务规划的有机联系和衔接, 信息科技工作疲于应付各类业务部门的需求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由于没有科学的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包括对基础架构的统筹规划, 随着各类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 应用架构以及网络架构不断调整和频繁升级, 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数据中心现已经面临机房空间规划、供电容量、系统资源配置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风险隐患。

(三) 信息科技人才稀缺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工作起步较晚, 虽然近年来通过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等多种方式引进科技人才, 但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目前大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科技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仍较低, 省级数据中心的科技人员配备不到位, 关键岗位兼岗现象严重, 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运行维护、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审计等专业人才均不足, 特别是缺少尖端型专家。

(四) 信息科技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长期以来, 信息化水平落后是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瓶颈。省联社成立后, 充分认识到信息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 但是在信息科技管理方面投入仍较少, 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 缺乏信息科技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信息科技治理架构不健全, 科技决策机制不完善;信息科技制度缺失现象严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薄弱;外包管理缺乏有效约束;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科技考核评价机制等。

(五) 差异化的需求矛盾日益显现

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都是以省为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 省联社承担着全省信息科技管理与服务职能。由于省内各个法人机构所处的地域不同, 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因此带来了信息科技的需求也不一致。这些差异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业务产品和系统功能方面。省联社由于受到资源和条件的限制, 尚不能完全满足不同行社之间差异化的服务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

二、对信息科技工作的思考

(一) 坚持信息科技工作“两统一分”原则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在省级联社的管理与指导下,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开展信息科技工作。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 由省联社负责建设全省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 统一建设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 避免辖内行社重复实施及资源浪费。各法人行社在省联社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从而有效保证最终建设目标的落实与实现。省联社承担对辖内行社信息科技工作的管理、指导与服务职责, 各法人行社负责本辖内的信息科技工作, 省联社与辖内法人行社各自承担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信息科技风险。

(二) 科学制定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省联社应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信息科技整体战略规划。整体战略规划应涵盖业务系统、管理系统、服务渠道、IT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 以及科技管理体系和科技人才体系等方面, 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按照整体战略规划的部署, 明确自身信息科技建设的总体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 合理调配资源,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三) 加强信息科技队伍建设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科技人才需求和补充计划, 通过对外招聘、内部培养等方式, 不断壮大科技队伍, 加大信息科技核心骨干人员的比重, 尤其是在架构管理、项目管理、开发管理、测试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等领域, 加强关键岗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完善科学的用人制度, 建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流动机制;加大对信息科技人员的技能培训, 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信息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健全对信息科技人员的绩效考评机制, 制定信息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充分调动信息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信息科技建设的长期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四) 建立科技与业务部门新型的合作关系

在多级法人的体制架构下, 由于省联社的特殊定位, 造成省联社机关管理人员相对较少, 难以承担业务需求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 以科技为支撑的电子银行产品的创新, 更需要通过科技来引领发展, 因此根据农村金融机构当前的实际情况, 应合理定位科技与业务的关系。在现阶段, 应明确由科技部门负责统筹的业务需求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业务部门负责审核和确认业务需求, 省联社科技部门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科技服务平台, 建立面向业务部门和辖内法人行社的包括但不限于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开发、测试、运维等在内的IT内部管理流程, 建立新型的科技与业务部门关系, 推进科技与业务的融合, 从而有效提升信息科技工作效率。

(五) 加强信息科技治理和基础工作管理

一是要根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特点, 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 明确信息科技工作的授权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 提高信息科技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落实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不断提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加强信息科技内控制度建设, 内控制度应覆盖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项目管理、开发管理、数据管理、外包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重点领域, 确保信息科技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四是要规范信息科技工作流程, 通过适当的技术工具和管理手段, 强化制度与规范的执行力, 提高信息科技合规意识, 防范信息科技操作风险。

(六) 建立统一的信息科技服务平台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篇2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县政府,对各位领导于百忙之中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县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概况

我县行政区划面积17344平方公里,辖3镇、6乡78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6个国营农林牧场,总人口8.3万人(不含XX农场),其中农村人口5.6万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9个、村级卫生室87个。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编制40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06个。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74人、在职乡村医生123人。2009年,我县被列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县,乡镇卫生院于2010年9月1日、村卫生室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二、基层医改政策落实情况

(一)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基本药物使用量逐年增加。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我县农村医疗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688.02万元,其中2011年采购基本药物104.97万元(含2010年9-12月份),2012年采购基本药物74.76万元,2013年采购基本药物267.4万元,2014年上半年采购基本药物240.88万元。目前我县基本药物品种167种,品规达241个,2014年上半年人均基本药物使用量位列黑

河市第一名。二是严格落实网上集中采购政策。乡镇卫生院自2010年9月1日至今、村卫生室自2013年7月1日至今所用基本药物均为网上集中采购,没有网外采购基本药物、采购非基本药物的现象。三是坚持执行药款返还制度。乡镇卫生院的药款缴存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药款返还由县卫生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乡镇卫生院的药款由乡镇卫生院存入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专用账户,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在县财政国库中心的监管下向药品配送企业返还药款。四是积极改进点击配送流程。我县人口少、运距长,基本药物用量少、配送成本高,曾一度出现没有配送企业配送药品的局面,我们积极与国药控股黑龙江省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长富医药有限公司等13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协调,采取“先提计划、先按计划配送药品、货到后网上点击、即时确认”的办法,建立了双赢的基本药物网上点击、配送的新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了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五是设立县级基本药物管理机构。抽调专人在卫生局成立了县级基本药物管理中心,负责全县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和村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网上点击、配送协调、使用监管、药款返还等基本药物使用和管理工作。

(二)深化编制、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一是科学核定了人员编制。我县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中,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和财政补偿原则,按照省编制部门下达的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控制数额,重新核定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共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106名。二是公开招聘了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及院长。为了解决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匮乏问题,2010年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名,于2011

年1月1日签订了聘用合同,并全部充实到各乡镇卫生院。2011年3月公开选聘了乡镇卫生院院长9个。三是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岗位设臵方案》和《乡镇卫生院岗位竞聘办法》,合理设臵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做到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不低于总岗位数的80%,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有一定比例,管理岗位、工勤岗位、专兼职岗位保持合理的比例,组织完成了职工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并签订了聘用合同。落实了绩效工资制度。按照上级关于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构成的要求,于年初确定绩效工资总量。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有关政策的说明》(黑卫办发[2011]294号)的规定,我们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个部分,并将基础性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40%、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60%。修订了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依据省制定的考核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并于今年进行了重新修订,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评价标准,明确了考核方式方法。全面实施了绩效考核工作。依据《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修订稿)和任务量核定情况,于每年12月末,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事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各乡镇卫生院依据《考核办法》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每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未开展绩效考核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予发放。

(三)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的财政保障制度。自2011年开始,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和运行经费,全部按照全额事业单位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保障体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收入足额上缴财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实行绩效工资总额核定、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按考核结果年终发放的制度。正常办公经费按月下拨,特殊办公经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及时追加。2011—2013年县本级财政共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955.8万元。

2011年县本级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122.4万元。2011年县财政拨付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234.72万元,独生子女费0.25万元,供热补贴9.66万元,第13个月奖励工资9.9万元,办公经费39.08万元,职工医疗保险11.29万元,职工住房公积金31.8万元,购臵医疗办公设备6.2万元,共计拨付342.9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专项补助220.5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122.4万元。2011年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为8.68万元。

2012年县本级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449.9万元。2012年县财政拨付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295.08万元,独生子女费0.23万元,供热补贴8.89万元,第13个月奖励工资9.16万元,办公经费48.37万元,职工医疗保险11.4万元,职工住房公积金34.26万元,购臵医疗办公设备233.91万元,房屋维修59.94万元,村卫生所管理软件款13.5万元,共计拨付714.76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专项补助264.9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449.9万元。2012年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为10.37万元。

2013年县本级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运行保障资金383.5万元。2013年县财政拨付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273.6万元,独生子女费0.25万元,供热补贴9.22万元,第13个月奖励工资9.76万元,办公经费68.15万元,职工医疗保险12.89万元,职工住房公积金36.54万元,购臵救护车61.93万元,购臵医疗办公设备9.32万元,共计拨付481.6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专项补助98.1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383.5万元。2013年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15.03万元。

(四)全面推进村级医疗机构改革。一是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向乡镇卫生院提交基本药物采购计划,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点击,药物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后,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发放,药款按月上缴到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存入国库支付中心专用帐户。二是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自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的87个村级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县新农合政策落实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村卫生室全部使用电子处方和票据。共为87个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安装了电子票据管理系统、村级医疗管理系统和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医疗活动和新农合报销全县联网,收费系统全程接受监督。四是合理确定乡村医生补助和村卫生室运行经费。我县共有87家村卫生室,按照人均服务450人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123人;按照乡村医生年人均补助1.6万元的标准,确定了1—2万元的乡村医生补助;按照每个村卫生室0.6—0.8万元的标准(取暖费2000元、水电费800元、网费1200元、办公费500元、差旅费500元、培训费1000-3000元),确定了村级医疗机构运行经费。2013年共拨付乡村医生人员补助93.07

万元,村卫生室运行经费44.9万元,共计137.97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7.2万元,公共卫生定额补助8.88万元,政府购买服务性补助25万元,一般诊疗费23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73.9万元。五是乡村医生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现有的123名乡村医生中,有18名乡村医生已经达到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保险金的年龄,开始享受新农保的待遇,其余105名乡村医生按年龄自行缴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保费。

(五)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一是转变服务模式,提供优质服务。我县自2011年开始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服务,开展率达100%。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12.5%增加到2013年的30.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均有所增加,从根本上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养。2011—2014年共选送13名乡镇卫生院医师,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整体水平。2011—2013年共签订了全科医学专业和中医专业定单定向大学生24人,为我县基层医疗机构储存了后备队伍。同时,完成在岗培训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392人次、乡村医生329人次。三是完善农村医疗机构装备建设。自2011年开始,我县共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立式B超、洗胃机、心电图机、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糖仪、制氧机、自动血压仪、壁挂式全科诊疗仪等医疗设备;配臵了台式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安装了HIS医疗管理系统、博思票据管理系统管理软件,使卫生院的管理更加科学和

规范,为6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极大增强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

(一)历年来新农合基金收支结余情况。

2007年,全县参合人数40626人,参合率为95%,筹资总额198.84万元,补偿支出146.72万元,基金结余52.12万元,其中一般统筹42.14万元、门诊家庭账户结余9.98万元。

2008年,全县参合人数41302人,参合率为96.96%,筹资总额332.79万元,补偿支出299.52万元,累计基金结余85.39万元,其中风险基金 15.89万元、一般统筹基金 64.95万元、家庭账户4.55万元。

2009年,全县参合人数42223人,参合率为97%,筹资总额516.83 万元,补偿支出420.80万元,当年基金结余96.03万元,其中风险基金27.29万元、一般统筹基金68.74万元。

2010年,全县参合人数44744人,参合率为99.16%,筹资总额674.01万元,补偿支出618.55万元,当年基金结余55.46万元。

2011年,全县参合人数45076人,参合率为99.34%,筹资总额1041.82万元,补偿支出796.21万元,当年基金结余245.61万元,其中风险基金103.67万元、一般统筹基金141.93万元。

2012年,全县参合人数46017人,参合率为100%,筹资总额1334.5万元,补偿支出1391万元,累计基金结余189万元,其中风险基金103.7万元、一般统筹基金85.3万元。

2013年,全县参合人数48494人,参合率为100%,筹资总额1697.8万元,补偿支出1694.1万元,累计基金结余209万元,其中风险基金

169万元、一般统筹基金40万元。

2014年,全县参合人数49665人,参合率为100%,筹资总额1936.94万元,1—6月份补偿支出732.22万元。

(二)基金管理使用的具体做法。一是实行了“专户储存、管用分离、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模式。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县合管办和县财政局分段管理合作医疗基金,“合管办见账不见钱、财政局见钱不见账”,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确保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二是建立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动态管理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准入、退出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三是严格执行三级公示制度。县、乡、村各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公示辖区内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情况,使新农合政策执行更加公开透明。四是建立了新农合信息网络监管平台。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安装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HIS系统管理软件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了成功对接,实施网上监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的网上即时监督。五是实行医疗服务项目限额结算制度。凡是超过规定服务项目、结算标准部分的,新农合不给予补偿,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六是严格控制目录外药品的使用比例。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完全使用新农合目录内的基本药物,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药品的使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超过规定比例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七是加强新农合审批的内控管理。实行“两审两核三对一查一负责”(即:初审、复审、复核、稽核、出纳、会计、复审三方核对、主任抽查,实行复审负责制)的程序开展新农合住院资金审批内控制度,严防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

2012年3月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审计署组织的新农合资金审计工作,意见反馈零问题,受到了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我县的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央和省财政对基层医改的专项补助资金比例低,县级财政压力大。就基层医改三年来的情况看,我县累计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投入资金1613.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补助583.5万元,占36%,县本级财政投入1029.7万元,占64%。由于我县是转移支付县,自有财力有限,财政压力很大。目前省财政的基层医改专项资金补助比例是按服务人口和基本药物使用量来核定的,人口少的县份给的少,建议省财政部门应该考虑基层医疗机构发挥功能的因素,提高偏远县份的补助比例。

二是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才招聘难。按现有事业单位人才招聘政策,我县人社局连续为县乡医疗机构招聘卫生技术人员,只为乡镇卫生院招到12名护理专业人员,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一个都没招到,建议省人社部门为偏远县份出台人才招聘特殊政策,按照人才引进的程序引进急需的专科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基本药物能配送的品种过少,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群众常见病急需的低价基本药物品种,医疗机构网上点击后无生产厂家确认,无配送企业配送,目前所能配送的基本药物品种少、价格相对高,群众意见很大。建议省卫计委在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中合理调整常见病所用基本药物的价格,确保常见病所用基本药物货源充足。

四是乡村医生补助偏低,流失较大,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村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村医生的平均年补助标准为1.6万元,远远低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的乡村医生年收入,已经影响到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开始出现了乡村医生流失现象,乡村医生队伍年龄老化,没有后继力量,形势十分严峻。建议将乡村医生队伍纳入编制内管理,和乡村学校的老师一样,变为事业单位正式职工。

五是新农合管理机构人员少、工作量大、待遇低。现有新农合管理机构编制是2007年核定的,编制少,没有增编依据,现有人员一直超负荷工作,导致了工作效率低,报销速度慢。新农合管理机构没有列入职改单位,致使一些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无法兑现职称待遇,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议省编制和人社部门统一核定县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的编制,及时补充人员,同时将新农合管理机构列为职改单位,使这里必需的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能够兑现职称待遇。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 篇3

一、社会公平与农村金融体系

(一)社会公平概述。社会公平是在同等的规则下,人人享有同样的机会和权利,负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最终达到各种资源和利益合理分配。

社会公平的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其中,权利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有获得一定权益、能力和财富的资格;起点公平是指一切影响权利、义务选择的机会对全体社会成员而言是均等的;过程公平是说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其遵循的规则和过程平等、公开;结果公平是指社会成员的结果或回报与其行为相适应。从逻辑上看,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起点公平是社会成员普遍得到发展的前提,过程公平是平衡社会关系的重要保障,结果公平是社会公平最具说服力的体现。社会公平应当正向、依次通过上述路径得以实现。然而由于家庭背景、环境、机遇等原因,各个环节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行政、经济手段修正、消除不同社会成员在权利义务、资源占有、行为规则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不平等。一方面,各个环节内部不公平时可以进行先期的修正。如我国规定全体公民都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贫困地区仍然有学龄儿童上不起学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起点不公平,对此,国家出台了减免学费的措施,促使起点公平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当先期环节不公平时,可以通过对后续环节规则的扩充或倾斜,达到后续环节的公平,如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在起点或者过程可能存在不公平的情况下,对弱势群体进行的后续补助,从而实现结果的相对公平。由此可见,运用行政或经济手段进行适当的调节,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不公平。1.起点不公平: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金融体系迅速发展,建立起了完善的支付结算网络,而农村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支付结算体系。国家启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农业银行逐步撤掉县域以下网点,各项业务向非农化倾斜;农村信用社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经营效率低下;邮政储蓄银行刚刚建立,其充分发挥支农作用还需假以时日;民间金融机构和组织由于其合法性身份和地位得不到承认,发展极为缓慢,农村金融服务在起点就落后于城镇金融。

2.过程不公平:农村金融供给低效。现存的农业银行基层网点单纯吸储上存,涉农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逐年下降;邮政储蓄银行在实行小额抵押贷款试点之前,实行只存不贷的制度,吸收的存款大部分流向城镇。农村信用社因而成为支农贷款的提供主体,但一方面其资金来源有限,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其贷款利率偏高,抑制了农户的贷款需求。而且,金融机构在向农户发放贷款时一般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但农户的土地、房屋等由于政策限制不能作为抵押品,农村商业性担保机构发展相当有限,农户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3.结果不公平: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统计局2005年6月份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10%的富裕人口占有全部社会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却只占有的全部社会财富的1.4%。这部分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他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同时其利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不公平导致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存在较大缺口,加剧了不公平状况,亟需通过其它经济主体参与到农村金融供给中来,对这一不公平进行先期或者-后续的修正。

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公平

(一)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对社会公平的贯彻和完善 鉴于农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撤离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趋势很难逆转,农村信用社一家支农力度有限,只能通过新的金融供给主体以及特殊的政策扶持措施,来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公司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办的宗旨是让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农村地区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力争使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都能得到与其需求和能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服务和金融需求的有效对接,解决由于外部不公平造成的这一弱势群体融资难等问题。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社会公平曲实践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2007年3月9日,全国首家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国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挂牌营业。百信互助社的前身是百信农民合作社。2003年11月,国家村五户养羊农户,采取“有钱帮助没钱,内部开展互助,调节资金余缺”的形式,成立了百信农民合作社。2004年7月升级为百信农民资金合作社。合作社鼓励社员短期借款,社员10日内借款免息只收手续费,一年内的借款费用略低于当地信用社贷款利息,超过一年的贷款利息高于当地信用社的贷款利息,社员最高贷款不得超过股金的6倍,资金来源是社员入股的股金。截至2006年末,共发放66笔贷款,累计金额21万元,全部按时归还。新成立的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10.18万元,32位发起人募股金额从100元到1.01万元不等。互助社制定了《信贷管理办法》,扩大了社员最高贷款的金额,并可以吸收本社社员存款及向其它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向农村中小经济主体提供资金支持来维护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保证起点公平。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后,可以向社员发放相当于股金10倍的贷款,为社员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基本的资金保证。社员可以通过付出数目较少的股金,得到相对较大金额、较低利率的贷款,用以投人生产经营中,从而获得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起点。

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助于消除农村中小经济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因意外灾害、竞争失败等因素导致的不公平,以维护过程公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所在区域社会发展结果的不公平。资金互助社通过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较为充分的信息,从而降低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实现资金从收入较高阶层向低收入阶层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调节和缩小社员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对在一定层次上克服分配不公平具有积极意义。

三、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实现

(一)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于理事会、监事会的产生及其权利义务、社员的权利义务等缺乏严谨的考量和明确的规定,而且部分机构难以摆脱。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另外,多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制约的方法和措施,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因此,应激励和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当转变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方式,从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营进行自上而下的管制过渡到运用外部政策进行引导,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真正按照市场方式运行。

(二)现有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风险防范和转移能力不强的缺陷。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备其它金融组织所不具备的信息优势,因而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经营风险。但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可能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或恶意骗贷等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般覆盖的地域范围较为狭小,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和转移风险。要增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应当实行类似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将超过农村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库存现金者存款的一定比例存人指定的商业银行。该商业银行负责对其资金流向进行监控;其次,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参考农村信用社的授信评级办法。制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授信管理办法;第三,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发生损失时。利用支农再贷款等对其给予扶持。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初期一般较为分散而且规模较小,内控制度和体系不完善。各种指标的统计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监管部门花大力气对其加以规范和引导。目前我国基层监管机构人力、物力有限,现有人员的素质也难以适应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深入监管的要求。应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监管队伍,并分批选派上级有经验的监管人员深入基层,帮助基层监管部门理顺监管体系,整合监管资源,完善监管方法;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监督培训,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缓解基层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

(四)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初期,除社员以外,其它农户和中小企业还是倾向于将存款存入农行、邮储等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这些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各种原因将大部分存款上存,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紧张、盈利能力较低,严重制的了其可持续的能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针对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合作。银行把资金批发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后者放贷,从而扩大金融供给;同时应当给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定的利率浮动权,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上浮存款利率,调动农户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的积极性,增加资金供应。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 篇4

农村五保老人是农村老年人口中最缺乏自救能力的弱势群体。根据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新修订) 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机构 (非盈利性老年福利机构, 在西方国家亦称“院舍”) 养老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农村养老的一大发展趋势。但是, 与社会工作发展成熟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养老福利机构相比,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敬老院在各方面还相当落后。在各省份和地区之间, 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随着院舍机构之封闭性、“机构化”[2]等弊端的日渐显露, 社区照顾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 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 建设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对五保老人施行集中供养是否具有社会推广价值?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是否可以介入其中, 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个案背景介绍

本项调查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直接描述与分析的质性研究, 运用的调查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W市 (县级市) 地处湖南省西南部, 总人口7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60万人, 全市共有五保对象6700余人。自2004年以来, W市总投资800余万元, 参照相同的规格标准改扩建了7所敬老院, 新增床位278张, 2007年申报2所已开工在建。由于地域限制, 笔者选取带有普遍性的L乡敬老院作为主要参与观察点, 访谈样本主要从该院选取。据L乡民政办统计, L乡共28000人, 人均年收入约2000元, 人均月生活开支约100元。全乡包括孤儿在内的五保对象共计194人。L乡以前的敬老院条件非常艰苦, 利用村里小学的破败房屋, 仅能容纳三四个老人, 无工作人员。现在的敬老院于2006年选址新建, 于200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L乡敬老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W市农村敬老院现有的规格质量和供养水平, 而W市其他乡镇敬老院的资料则通过政府文献及电话咨询等方式来获取。

三、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

1.民政系统下的国家财政拨付

农村敬老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要求入住者须由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交由市民政局统一审核资格。敬老院由市民政局直接领导, 运转资金由省民政厅拨款至市民政局后下发至敬老院。拨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敬老院老人的最低供养金即生活费:每位老人每月170元, 老人可从中领取20元钱零用, 其余金额交予院长统一用于全院老人的日常伙食、医疗和水电开支;二是五保老人供养金:全乡每位五保老人每年825元, 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自行领取, 敬老院老人则不直接领取, 而是纳入敬老院财政。相比之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院外五保老人。据一位老人介绍, 他们最多隔一天就能吃上一顿荤菜。

2.机构运转的内部自主化

L乡敬老院院长选出3名有文化的老人组成财务管理委员会, 开展内部自主管理。

(1) 资金监管透明公开。

敬老院实行院长一支笔审批制度, 院内一切财务开支经院长审批后方能报帐。财务管理委员会对此进行审查和监督。一切开支均须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比如, 院长专门负责买菜, 委员会则负责给买回的菜过秤、确定无误后记帐签收, 再交给炊事员。院内财务开支定期公开, 如伙食帐目日清月结, 及时公布。除采购生活用品外, 购置其他设施及办公用品需报上级领导同意后方可购买。财务管理委员会按照上级要求做好一切帐目, 按月向市民政局、当地乡镇报送财务报表, 接受市民政局和乡镇的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督。

(2) 卫生环境自我维护。

财务管理委员会还负责检查卫生。每位老人都须讲究个人卫生、保持住房整洁;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要为室外环境卫生献力, 院内划分卫生区域如走廊、洗手间、水沟等, 并实行专人专管。财务管理委员还会定期在全院开展卫生评比, 对卫生优良者予以肯定, 对卫生差的要求及时改正。

(3) 庭院经济辅助休闲。

为进一步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 敬老院还组织老人们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 利用空闲时间, 发展庭院经济。如L乡敬老院开垦了5分左右的菜地, 由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负责除草种植各种时令蔬菜, 做到小菜自给有余, 另外, 还养了两头猪。W市其他乡镇敬老院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 积极开垦院内的空坪隙地和村组无偿捐赠的种养基地, 栽种果蔬, 并组织五保老人搞好养殖业, 有的敬老院每年出栏生猪10~20头不等, 年养鸡鸭50~100只不等, 共计鱼塘水面50亩。这些都为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提供了后勤保障, 实现了以院养院。

3.纪律严明的封闭式管理

L乡敬老院长期严抓纪律, 如严禁老人捡拾垃圾或长期外出, 对请假外出者的生活费按常规扣除等。一位老人谈到该院领导时竖起大拇指:“他勤勤恳恳、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但也有老人抱怨:“院长很严肃”, “晚上7点就关门, 我有时回来晚, 叫好久他都不肯来开门呢”。L乡敬老院院长也谈到自己与老人交流较少, 平时只是询问饮食需求、天气变凉时嘱咐添衣加被、公布财务开支、安排老人劳动等。他的言行更多地流露出一位管理者的威严。

四、农村机构养老的困境

1.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

施行封闭管理的L乡敬老院与外部社会缺少边界互动, 缺少能量和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作用与反馈。社会工作经典理论的流派之一——系统理论, 以一种生态学类比的方式将院舍体制分为贝壳与骨骼两种。“院舍……具有安全的优势, 但它会导致规定性思维而非解释性思维……建立规范以确定哪些事情应该做, 试图经由减少负面影响院舍正常运行的未曾预期的事件而使风险最小化。……Atherton认为, 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 就如同贝壳保护脆弱的系统, 但不允许成长或在壳内的灵活性, 限制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与其相对立的是骨骼式运作, 骨骼提供架构, 生命可以灵活构建且允许成长, 骨骼系统更加开放, 允许跨越边界的有效互动。”[3]L乡敬老院更类似于贝壳式的院舍运作, 其不开放性表现如下:

(1) 社会养老资源未得到整合。

W市农村敬老院与改扩建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在规格水平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集中供养率低。L乡敬老院有床位30个, 在全乡集中供养率仅15.6%。W市仅W镇敬老院能提供50个床位, 其余乡镇农村敬老院床位都为20到40个不等。目前, W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仅5.6%。二是功能设施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住房无独立卫生间, 尚未设立护理专区, 除W镇敬老院外, 其他敬老院均未组建医务室。但配备了较简单的活动室, 娱乐设施却较少。三是资金支持还有所欠缺。如工作人员数量少、薪金低;敬老院未给老人配给服装和垫被;敬老院的水电费用等仍需从老人每月的生活费中支出, 政府未能另行支付。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反映, 敬老院建设已给政府财政不小的压力, 近期继续增加拨款的可能性不大。而社会团体方面, 仅市老年大学志愿者对敬老院进行过慰问演出和捐助。这一封闭系统的“界限很难渗透, ……一旦有了外部环境力量的干扰, 封闭系统往往没有应对力量, ……甚至会导致系统的崩溃。”[4]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 现有院舍规格无法继续满足养老需求, 若不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 政府财政终将不堪重负。

(2) 与世隔绝的老人。

院内老人基本上已无对外社会联系, 社会交往限于与院友们聊天、打牌、看电视。敬老院“聚焦于控制性事件, 而非探索或试图理解什么可以发展人们的技巧和能力。”[3]封闭院舍中的老人, 精神生活枯燥无味, 极不利于老人精神品质的提高和自我能力的发展。

(3) 机构养老惠及的范围受限。

在饮食、住房和休闲等方面, 院内老人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比在院外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要强许多。此外, 农村中大多数老人都是非五保老人, 他们同样也被排除在敬老院的养老功能覆盖范围之外。农村敬老院的功能还十分局限, 缺乏农村社区养老的整体效应。

2.机构服务半专业化

(1) 当地政府缺乏专业意识。

目前, 敬老院人才配备方面的财政投资力度较小。敬老院内部人员仅1名院长和1名炊事员。L乡敬老院院长称其在政府组织的对常德市敬老院的参观学习中获知, 严格地说, 工作人员与院内老人的比例至少应为1∶10, 而L乡敬老院目前仅相当于1.3∶20。院里老人平均年龄71岁, 目前生活无法自理的仅1位93岁的老人, 由炊事员全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如果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较多的话, 工作人员的压力可想而知。此外, 工作人员的应聘门槛和工资水平都较低:院长限高中学历, 月工资800元;炊事员无学历要求, 月工资400元。业务培训注重政策学习和机构经验推广, 缺乏养老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规范意识, 具有行政性、半专业化特点。当地政府对养老专业的认识较薄弱, 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质量监控机制。

(2) 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敏感性。

台湾学者黄源协说:“机构几乎被视为建筑物 (buildings) 的同义词, ……, 机构化 (institutionalisation) 往往被视为是一种令人感到不快的过程, ……, 冷漠、退缩、缺乏动机, 以及无助感, 主要是由于对其收容者之概括式的处遇 (block treatment) 、例行性, 以及角色的剥夺。”。[2]在L乡敬老院, 冷漠、没有人情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等负面效应若隐若现, 目前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敏感性, 老人细微个体利益诉求易被漠视。如在访谈中, 有老人反映有的穷困老人只能用烂棉絮或床单垫床, 他们希望政府能配发垫被和新衣服。有个老人询问重阳节将至, 政府是否会搞活动、送烟酒。然而, 林院长和另一些老人对此一笑了之,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奢求。这或许与五保老人贫苦的人生经历、较低的需求层次有关。有位老人多次提出要在住房门口修建水台 (公共洗漱间在走廊尽头) , 院长对此向笔者说明了资金难处, 又联系这位老人好吃懒做的流浪经历将其称为“懒汉”。但林院长为老人服务的爱心与热情不可否认, 由于物价上涨, 为改善老人生活, 他向上级部门申请将老人每月150元的最低供养金增加到了170元。然而, 院长主观上愿意做一名服务者, 客观上他又必须充当管理者, 由于其文化程度较低, 又是非养老专业人员, 致使他对老人的内心需求缺少一种专业敏感性。并且, 在仅有2名工作人员的条件下, 院长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这些都使得他的工作捉襟见肘, 难以两全。

五、社会工作理论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中的可行应用

“服务者”是养老机构工作者应有的角色定位, 专业、规范的老年服务离不开老年社会工作的指导。美国社会工作者全国协会 (NASW) 认为“社会工作是向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和社会提供人道的和有效的社会服务, 其目的是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7]但是, 由于财政困难, 地方政府不大可能在敬老院中引入社会工作者或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 而要使文化素质较低的现有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社会工作方法也难度较大。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借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精髓, 以专业价值理念来指导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较为规范和人性化的服务, 并以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8]为辅, 优化、再造和升级服务能力。而在政府层面, 则应适当发挥社会工作的资源整合作用, 进而拓展机构养老的功能。

1.“助人自助”理念的介入

L乡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对机构的资金、卫生、庭院经济等进行自主管理, 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强调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以提升其自身能力进行自我帮助。民主管理在增强全院老人心理平衡感的同时, 也使财务管理委员会的老人得以发挥个人优势。他们谨言慎行, 赢得了其他老人的信任, 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其受损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关系, 提高生活满意度。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功能之一, 即指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发展。在具体实践当中, 应继续发掘老人的潜能, 建立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起所有老人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使其改变被动享受服务的依赖状况, 重燃生命活力, 刷新余生价值。

2.以人本关怀重塑服务灵魂

服务者专业敏感性的缺失好比失去了服务灵魂, 犹如有形而无神, 行到而意未到。社会工作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理论渊源, 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强调“尊重”、“接纳”和“非批判”, 服务者须从价值观上尊重和接纳老人, 不拒斥老人与自己相左的观点或不合乎常规的行为。当老人提出要求时, 要防止以主观臆断为老人贴标签的做法, 应尽力理解其行事作为的背后原因。比如那位要求修水台的老人, 我们先不论他的建议是否切合实际, 也不追究他是否像院长说的那样生性懒惰, 只说老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 他究竟还有哪些需要。这个老人究竟是因为太懒、还是因为腿脚不便才提出要求的, 没有人知道, 工作人员未能了解他的真实感受。而要想了解老人的内心感受, 就应以高度的专业敏感性与老人保持真诚的交流与沟通, 在交流中表达共情 (sympathy) , 对其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并遵循“个别化”原则, 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来提供服务, 以人本关怀重塑服务灵魂。

3.向骨骼式运作发展, 拓展农村机构养老的功能

(1) 拓宽筹资渠道, 整合社会资源。

整合资源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敬老院单一依靠政府财政, 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在有条件的地方动员社会力量以合资、入股、购买或租赁等方式参与现有福利设施的改造和扩建, 探索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逐步实现由国家福利事业型向社会公益事业经营型的转变。此外, 还应拓展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理想的社区照顾注重“在社区内的照顾 (care in the community) ”, “由社区照顾 (care by the community) ”和“与社区一起照顾 (care with community) ”。[9]五保老人基本上已无法从家庭获得养老资源, 因此, 来自熟人社会中亲友邻里的支持格外重要。可尝试将院舍机构建于老人熟悉的社区环境中, 发展社区助老服务, 由亲友、邻里或其他志愿者提供非正规照顾。

(2) 扩大院舍外延, 辐射养老功能。

以院舍为物质载体和中心原点, 将其养老的社会效应向整个社区辐射。若条件允许, 可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非五保老人入院享受有偿服务以增加敬老院收入, 进而扩大院舍养老资源受益面, 使社区更多老人接触这种老年生活方式。另外, 可利用院舍资源丰富院内老人乃至社区老人的精神生活。社会崩溃与重建理论 (social breakdown and reconstruction theory) 认为老人容易成为依赖者, 社会应重建老年人的信心与适应技巧, 避免老人社交生活的瓦解。[10]可经常组织老人外出活动, 也可利用敬老院为场地开展各种农村老年文体娱乐活动, 将社区内更多的老年人吸收过来, 以满足老年人的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等多层次的需求。通过积极向外延伸敬老院的社会养老功能, 打破老年人被相对隔绝的状态, 从而延缓其社会化的退化程度和边缘化速度, 使之保持乐观的精神, 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品质。

六、结论

院舍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封闭性、“机构化”等弊端, 但是正如吕新萍所认为的, “尽管社区照顾模式长远来看具有很强优势, 但基于我国内地的社会经济环境, 院舍照顾的主流养老模式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并发展”。[11]不过, 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忽视社区的作用, 相反, 在院舍与社区之间, 我们可以寻求一个平衡点。

我国内地农村敬老院普遍具有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特点, 以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系统和生态理论的视角来分析, 它属于一种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在内地农村养老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要想提升机构服务质量, 打破呆板的贝壳机制, 就需要有选择性地借鉴和移植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 来指导敬老院的工作。具体而言, 就是要通过“助人自助”、人本主义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介入, 循序渐进地提升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者的业务水平, 同时, 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增强机构系统的开放性, 加强社会第三部门的介入, 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并适当拓展院舍养老的外延, 将院舍与社区结合起来, 建立多渠道、多维度互补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使农村养老机构向骨骼式运作的院舍体制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06-01-21.

[2][6]黄源协.社区照顾:台湾与英国经验的检视[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

[3][5] (英) 佩恩, 马尔科姆著, 何雪松等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4]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7] (美) 查尔斯, H.扎斯特罗著, 晏凤鸣译.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8]张惠.五保福利院服务人员的激励初探——基于湖北、河南、云南农村福利院的调查研究[J].时代经贸, 2007, (02) .

[9]蔡汉贤.社会工作词典 (第四版) [M].台湾:台湾社区发展杂志社, 2000.

[10]王裔艳.国外老年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4) .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 篇5

工作的整改报告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xxxx分局:

根据x银监分局办公室《现场检查意见书》(x监发【2011】61号)的要求,针对贵局2011年7月25日至8月19日对我社2010年贷款风险分类偏离度情况现场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联社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一)贷款风险分类准确性整改情况

贵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我社小部分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现象,我社在接到贵局整改意见后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一是严格按照贷款分类标准进行五级分类,办理展期的贷款及时调整为关注类。检查中发现的2010年已办理展期的正常贷款11笔、余额148.5万元,现已调整为关注类;二是不良贷款仍在正常类贷款反映现象已整改完毕,如文福社刘永东贷款因其经营不善,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现已下调为可疑类;兴福社张晓辉贷款利息逾期181天以上,现已下调为可疑类;三是2010年底逾期或展期已到期的关注类贷款17笔、余额40.7万元,现已下调贷款五级分类形态,其中调整为次级类的贷款6笔、余额29万元,调整为可疑类贷款11笔、余额11.7万元。

(二)贷款风险分类基础性工作的整改情况

一是要求各基层信用社依据贷后检查情况按季度对小额贷款进行风险集中分类,按规定及时调整分类结果;二是不断完善信贷五

级分类系统,确保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各社、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录入、数据复核等日常操作,确保录入信息真实准确。现场检查中发现x社、x社贷款台账数据信息录入错误问题已及时整改。

(三)落实风险分类责任,对违规分类的相关信用社、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我社针对现场检查中发现风险分类偏离度问题,根据《蕉岭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规定发出《关于贷款风险分类偏离度检查情况的通报》,决定对x信用社、x信用社、x信用社、x信用社及相关认定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该项考核得分。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贵局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社进行认真整改,举一反三,杜绝同质同类问题发生。现将我社下一步风险分类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严格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等规定进行贷款风险分类,坚持标准,规范操作,做到准确分类,真实揭示风险。

(二)加强贷款动态跟踪管理,遵循贷款分类及时性原则,及时、动态地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

(三)把风险分类工作与日常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完善机制和制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区别对待 篇6

去年以来,为遏制银行业金融机构无序放贷,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信贷结构,许多省份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控制信贷规模的“刚性”约束措施,个别地方甚至采用了直接向金融机构下达信贷规模的指令性行为。从目前的管理效果看,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规模过快膨胀,但是其科学性、公允性、权威性值得商榷,并在操作过程中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带来了实质性的损害。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2013年的贷款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量,均不到全国的20%。以行政手段强行压降信贷规模,忽视了信贷规模过快增长的复杂成因,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不能对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向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相反,约束政策“一刀切”会直接导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力度减缓,这显然与中央的政策不符。

在强制性的约束政策下,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其支持产业多、服务区域广、回旋余地大,规模控制可创新、能调节;但是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说,县域的规模小、客户低端,调整的空间和创新应对有限。为了实现信贷规模量化控制的目标任务,只能采取年底压缩规模、加大回收大额贷款力度、停止新增信贷等方式,由此造成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助推民间融资进一步活跃,摧生了大量的地下金融活动,甚至助长了民间高利借贷行为。许多地方在信贷规模约束政策执行后,出台了鼓励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设立的政策,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监管手段,由此引发的“影子银行”、挤兑风波等问题在全国已多次发生。二是使“贷款难”、“难贷款”问题更加突出,亟须获得支持的“三农”和小微企业不能及时获得信贷资金,陷入“苦等信贷规模空间”的尴尬境地。三是打乱了农村信贷均衡投放的节奏。信贷规模控制的“一刀切”、“急刹车”,极易造成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规模大起大落,引起借款人对国家政策的误解,减弱了农村对当前中央货币政策的正向响应。

对规模的强制管理,导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贷存比较低,大量资金闲置,形成的事实是:一方面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极为旺盛,另一方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受制于规模计划不能发放,导致银企、银农“多赢”的局面无法形成,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赢利水平,不利于其持续改革和发展。同时受信贷规模控制,从金融机构借款困难增加,导致借款人担心借款到期归还后继续贷款的申请被拒绝,不敢还清贷款,存在企图“倒约换据”或宁肯逾期也不愿归还贷款的现象,导致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增加,稳健经营压力持续上升。

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划分贷款种类,区分机构类别,实行分块管理,下达专项指标,确保信贷控制工作目标顺利实现。要尽量减少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下达硬性的、具体的信贷规模指标,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银行区别对待,给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定的规模灵活度,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要明确信贷规模控制的重点和目标,防止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向“两高一剩”及其他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行业的企业发放贷款,并逐步收回已经发放的贷款;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落实国家绿色信贷政策,遵循“小额、分散、流动”的思路,迅速调整信贷结构。对辖内符合信贷政策的农户、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农村优秀小微企业,要灵活、适度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增加规模空间,及时满足其合理资金需求。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学术职能探析 篇7

1 培养学生成才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学术职能是专门研究教学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问题的最基层单位, 它是把好教学质量的第一关, 也是监督检查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最直接的组织。农村基层科研机构面对着学生动态的群体。对于这样一个群体, 教育者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合力来研究它, 去追踪和关注他们的求知欲望, 选择最佳的方法让他们获得最新的信息。教师的管理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通过加强基层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建设来加强管理就是他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学术组织的教师们可以通过互相听课、开展经常性教学研究活动、对各个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置进行充分讨论等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基层科研机构学术组织活动的内容就是:“领导全组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领导和组织本组学生的自习、实验及学习”;“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组织教师的进修工作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领导所属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②。二者都强调了基层科研机构学术培养人才的职能。

当然, 培养学生成才是整个大学乃至社会的事情, 绝不是基层科研机构可以单独完成的。它在人才培养上最大的贡献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并且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看出,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学术职能培养人才的职能最集中地体现在教学环节, 而要做好这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就必须首先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因此, 我们认为, 基层科研机构开展教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实现基层学术组织职能的必然要求。尽管还有人认为教学纯粹是教师个人的事, 尽管很多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已经不再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了, 但这些现象并不能说明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组织的教学研究工作不重要。相反, 要想高质量地实现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培养人才的职能, 开展教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 促进学科发展

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载体之一,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必然要担负起促进学科发展的职责。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它是实现农村教育特定职能和任务的客观需要, 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科是教师成长、活动的土壤, 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学科水平甚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水平。学科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它在学校中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只有以学科建设为中心, 辐射其他,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工作才会不断发展, 蒸蒸日上。促进学科发展的职能要求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成员不但要向学生正确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还要有发展知识、创造知识的才能;既是教育工作者, 又是科技工作者。只有学科得到了发展, 教师的科研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才能不断更新知识, 把握知识领域的最前沿, 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从而把最新的知识和科学思想引进到教学中, 使人才更好地成长。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促进学科发展的职能可以归纳成两种状况:一种是很少为了发展学科而开展科学研究。另一种是过分重视科学研究, 不惜以牺牲教学为代价。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科研机构改变“教学组织”的性质界定,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科学研究工作。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功能弱化的现象人们一方面熟视无睹、见怪不怪, 另一方面又爱莫能助、回天无力。教学研究不受重视, 缺少压力、动力和活力;因为科学研究活动不多, 所以实力不强, 科研项目就更少。没有了教学研究、科学研究,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就功能丧尽, 有名无实了。

与否认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工作相比, 把科学研究地位抬得过高, 以致科研冲击了教学则是当前更为普遍的状况。这种现象的理论根据往往是对农村基层科研机构 “双中心”的误解。比如, 把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工作定位于科学研究, 只管科研的事不管教学的事;在评价上也是以科研为唯一标准, 教学的成效很少加以考虑。虽然“双中心”的提法不无道理, 但我们必须处理好“双中心”和“教学中心”的关系。“双中心”是侧重于学校的社会地位而言的。一所学校能够提供适当的教学, 培养合格的人才, 它就是一种教学的集中地, 是“教学中心”;如果不仅如此,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还能开展有效的科学研究, 促进科学的发展, 那么它就成了专职科研系统之外的又一大科研集中地, 成为“科研中心”。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许多学校都力争成为“双中心”学校, 提高其社会地位。而“教学中心”是侧重于学校的工作而言的,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 要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3 扶持教师成长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是一种教学的集体组织。有人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比作水滴与大海的关系, 以此说明集体对个人的重大意义。就农村基层科研机构而言, 它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满足成员的多方面心理需要。教师在工作中既需要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又需要与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既需要健康的学术氛围, 又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尽管教师们学历、职称不尽相同, 但共同的角色地位、共同的劳动对象、劳动任务以及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使教师较易形成共同的目标, 具有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语言, 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没有“隔行如隔山”的障碍, 在互相切磋, 共同提高中, 农村基层学术组织的成员更能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这样, 教师们的各种心理需要都可以在农村基层学术组织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方面, 正如前文所言, 教师个体的知识可能有限, 集体的讨论、研究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建议;教师个体教学技能的缺乏可以通过同行前辈的传帮带来加速学习。这种“从做中学”的方式往往比纸上谈兵式的理论学习更能有效地提高成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这是教师个人学习所不能做到的, 是集体对成员的重要贡献之一。在科研方面,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是个体的而是群体的, 不是浅层的而是深层的, 不是单一的而是交叉地进行学术研究。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多学科、多侧面的交叉研究就能克服个体力量的单薄和智慧的局限。在这个团体中, 共同劳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 通过成果来提高组织的名气, 然后再通过组织的名气提高成员的名气。而且, 各尽所能的分工能够循序渐进地促进成员个体的成长。在做项目、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一步步地锻炼能力, 获得科研技能, 依次寻求更好的发展。

4 提供社会服务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作为一种主要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基层组织, 似乎跟社会的联系并不紧密。最终的实施还在基层。从这个角度来讲, 提供社会服务也是农村基层科研机构难以推卸的职能, 它必须为社会各界提供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等。之所以要突出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 主要是因为:首先, 提供社会服务可以拓宽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发展之路。很多农村基层科研机构之所以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是由于无所事事造成的:教学研究不受重视, 没有相应的激励, 因而基层也就没有兴趣开展了;想申请项目、做课题, 但又由于在硬件、软件上实力不强而申请不到。在教学研究不想做、科学研究做不了的情况下,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自然难以生存和发展。而提供社会服务则可以为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发展另辟蹊径, 通过与社会的主动接触联系到项目, 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在“有事可做”的基础上争取“有所作为”。其次, 提供社会服务可以提高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业务水平。一个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开展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的水平是要接受市场的检验的。尽管这不是农村基层科研机构业务水平评判的唯一标准, 但它确实反映了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的工作对社会的适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知识往往是有价的。不论是提供教育培训还是咨询服务, 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劳务报酬。这可以为农村基层科研机构积累一定的资金, 用于购买图书资料、更新仪器设备, 或是提高组织成员的福利等。这都有利于农村基层科研机构改善条件、鼓舞士气, 更快更好地进入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中去。

总之,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应该在培养学生成才、促进学科发展、扶持教师成长、提供社会服务上下工夫, 它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 有名无实地维持现状;也不能超出职责范围去承担行政职能。只有明确了这些职责, 农村基层科研机构才能准确定位, 参照职责权限做好自己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5) :16-20.

[2][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 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1-15.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融资难,金融创新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发展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服务设施不完善、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竞争。2006年末,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愿景。2009年7月,银监会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制定了3年内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目标。《安排》的中心议题就是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2007年末,已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1家;2008年首破百家,成功建立105家新型金融机构;2010年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至891家;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达1373家。

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地域分布并不合理。

表1是我国2014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地域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而且,三大新型金融机构中,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占据绝对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社势力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正在向农村商业银行转轨,这意味着今后将不再存在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但是,小农经济在我国将长期存在的事实不会改变,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性金融是解决农户融资难的有效举措,因此应该鼓励发展农村合作性金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相对于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发展缓慢,这将无法充分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地区。

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改善了农村地区及中小企业融资饥渴的状态,但是,其缺乏良好的外部支撑,依然不足以充分满足农户及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应当积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业务宣传、完善农村征信制度,开发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金融业务,进而健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常是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大类农村金融机构。

(一)村镇银行

县、镇地区是村镇银行的主设地,其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当地农民、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便利。

村镇银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特点是“主发起人制度”。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应当有一个发起行,该发起行需合乎经营规范、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且在一行三会的监管之下。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已有1200多家的村镇银行坐落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但是,其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主发起人制度引起股权异化

“主发起人制度”是村镇银行的特色所在,这一制度的设立,使得村镇银行迅速立于合规性银行之列。但是,事实上,多数村镇银行由发起人绝对控股,发起人在决策中占据绝对优势,非银行股东却缺乏实质性的发言权,股权异化问题日益显现。村镇银行在名义上虽为独立法人,却因发起人在专业能力及控股权方面的优势,失去了管理与决策的自主性,发起人目标与其自身目标之间的矛盾由此激化。

2.虽为小法人,却缺乏灵活性

村镇银行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发起人手中,基于监管与风险控制的需要,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业务的发展进行了诸多限制。为了使其尽快迈入规范性银行之列,发起银行往往利用其已有的,相对成熟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对其进行业务推进。因此,无论是在管理制度上,还是在业务创新上,村镇银行都缺乏自主决定权,这严重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村镇银行的业务还是主要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进行外延扩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开拓,其在业务推广上也缺乏灵活性,这也与小企业法人的宗旨相背离。

3.贷款投放方向偏离目标对象

村镇银行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一些农户资金需求方面的空白,但为了风险防控,有些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逐渐向富裕客户及大客户靠拢,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却鲜有村镇银行的身影,农户及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矛盾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一些村镇因利益所驱,将目标转向贷款金额较大的企业,从而资金的真正需求者可融入资金收到限制,难以扩大生产和消费。

4.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主发起行制度促使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发起银行的分支机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会将其传统的经营理念与技术注入村镇银行,这使得二者的界限并不清晰。村镇银行依然遵循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在经营理念和操作技术上缺乏自身的特色。通常,主发起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干预过多,有限的独立性也阻碍了其开发新理念和新技术的能力。

(二)小额贷款公司

2008年5月4日,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依靠其股本金发放贷款,只发放贷款而不吸收存款。它有特定的服务对象,主要服务于“三农”,且“三农”贷款不得低于总贷款的70%。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已达8910家,较2011年12月末增加了4682家,。可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但是,问题也逐步暴露。

1.融资渠道狭窄

只贷不存的特点要求其只能依靠资本金发放贷款。股本及受赠资金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此外,银监会规定不超过两个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贷款,但是,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实际上,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并非易事,因为,商业银行基于银监会监管之下,有特定的风险控制要求,而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却恰恰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目标背道而驰。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服务于涉农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户,而这类客户无论是在经营规模上,还是在抵御风险的能力上,都不占优势。一旦遭遇不可抗力风险,小额贷款公司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2.监管不足,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不规范

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非金融类机构,从事类金融业务,在银监会监管体系之外。融资问题的困扰,使得一些小额贷款公司非法集资,进行一些违规操作,甚至还出现了贷款利率高于高利贷利率水平的现象。此外,一些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借助工商局等管理部门的程序漏洞,提交虚假报表,逃避审核和排查工作。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环境极为混乱,有待一个规范而又有效的监管机构出现。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员包括乡(镇)农民和农村小企业,社员遵循自愿入股的原则,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主要业务是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及结算活动。相对于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相对薄弱,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1.公众认知度低

同传统的金融机构一样,农村资金互助社为负债经营,主要通过吸收存款筹集其放贷资金。信用等级的高低是决定其吸收存款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时间短,资产规模小,最重要的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对其缺乏基本的认知和信任,公众要从真正意义上接受它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虽然,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一样,共同服务于“三农”产业,但是,后两者均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农户存款的首选依然是那些拥有可靠信用担保的机构。而且,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信用风险仍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最大威胁。因此,应当加大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宣传力度,让公众对其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建立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提高其吸收存款的能力。

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低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员和社员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甚至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和专业技能,人员的整体素质很难同传统金融机构同步,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他们很难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得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而且,该类机构建立时间短,高素质的人才的求职热情低,因此,从业人员大多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他们一方面缺乏从业经验,另一方面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缺乏深入了解,这直接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资金互助社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农村中低收入客户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而一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因利益所驱,将目标转向贷款金额较大的企业,从而资金的真正需求者——农民,受可融入资金的限制,难以扩大生产和消费,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

针对新型金融机构突显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贷款人的担保,二是对借款人的担保。对贷款人的担保主要通过存款保险制度实现。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以防止金融机构因流动性不足引发的挤兑风险。有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最终保障,新型金融机构的公信力就会提升,公众在新型金融机构办理存款业务的几率也会有所提高。对借款人的担保,应当设置多元化的担保抵押物,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农产品等自然风险较大的担保物。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它不仅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强的保证,同时也是对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必要补充。

(二)设立激励机制,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入高素质人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尚不成熟,而且其主要分布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因此对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所以,应该建立有效的激激励机制,如加大补贴力度、满足从业人员的住房需求并解决其伴侣的工作问题等,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基层,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入新鲜血液。高素质人员的专业优势将促使新型金融机构迈向合规性轨道,也为创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改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模糊化经营的现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论是在机构设置、目标对象上,都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很大的差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其特殊性决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能盲目照搬传统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应当依照特色化、差异化的原则进行业务拓展。在监管方面,农村金融额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中央集权化的监管模式不再适用,中央应当将监管权适当地下放到地方,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模式注入灵活性,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引进创新理念与创新技术,从而使我国的监管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立体。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大型机构进行对接,提高自身公信力

大型机构与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者之间严重脱媒,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为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作为中介人,向大型机构借入的资金,然后再发放给资金需求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和资金需求者的桥梁,不仅可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资金脱媒的问题,新型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也由此提升,可谓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王曙光,村镇银行的定位与挑战[J],中国金融,2015(23).

[2]孙萌萌,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分析[N],赤峰学院学报,2014(9).

[3]何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研究[J],财政金融,2014.8.19.

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选择 篇9

1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

1.1投融资机制

一般而言,投融资机制是投融资管理活动与运行机制的总称,是决定投融资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关关系的一整套规范。投融资机制是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机制建设,获得必要的资源,是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而获取和利用资源都具有目的性,衡量投融资效果的标准必然是目标的一致性。因此,投融资机制的含义本身包含了目的性的内容。由于管理活动和投融资活动参与者的利益不同,也就表现出目标的多样性。构建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机制,必须协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最终将目标指向保持一致性,否则,目标的互相冲突或资金的流动性特点将使该领域的发展成为一句空话。只有保持目标的一致性和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协调才能保证可持续性,而要做到这一点,深刻地体会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活动的规律性是必要的。这是一个多学科命题,涉及到经济的、管理的、卫生的、社会的等学科范围。在多学科交叉的活动领域。由于对各个学科规律性认识不够,常常出现“二律背反”的假象。概括而言,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机制是在遵循多学科规律性的基础上,获取和利用资源,并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保持目标一致性的行为规则,它要解决由谁投融资和如何投融资的问题。

1.2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基于农村卫生服务及投融资活动的特点规定的。由于农村公共卫生公共物品的属性,规定了政府在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中发挥主体作用,也由于政府的可能失灵和能力的有限性,新公共管理提出了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源的主张,并针对不同公共物品的提供特点,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提供模型。因此,在投融资结构中,政府的投入主体作用是相对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源而言的。另一方面,由于用于投融资所使用资源权属的清晰性和收益的具体性,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效益描述的模糊性,使投融资活动目标从一开始就可能具有冲突性(包括政府自身资源),在保持投融资活动目标始终指向农民健康过程中只有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而也必然要求在多目标决策的博弈过程中,政府理应成为投融资活动目标的维护者。综合上述分析,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少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投融资主体作用;市场和社会资源利用环境制造者或发起人作用;多目标决策中的规范作用;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作用。当然,还应该注意到,政府自身也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者,因此,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机制还必须考虑作为公共利益受托者的政府的激励与约束。

1.3私人资本的引进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引进私人资本十分必要,这是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和公共产品提供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引进私人资本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缓解政府投入的不足;二是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效率的可行性选择[1]。引进私人资本的总量确定依据是:将私人资本利润对公共投资利益的损失(可以以卫生领域公共投资的零利润作为标准,把私人资本的利润回报看作是公共投资利益的损失)与没有私人资本的效率损失进行比较,当私人资本利润小于效率损失时,社会总福利增加,私人资本投资规模的边界是私人资本利润=效率损失。

2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的设计

委托-代理关系的两个关键词是信息不对称与激励约束机制,因此,在一般概念中,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2.1医疗卫生服务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人的信息获得

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可以理解为卫生公平)过程中,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和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之间的关系。委托人作为代理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游戏规则”的规定者并不直接参与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活动,因此,作为脱离了业务活动的委托人,要及时有效地捕捉到卫生服务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完全信息,并对之进行有效的评价、监督,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卫生服务机构拥有患者需求、卫生服务机构成本、财务状况的私有信息,“理性人”假设的卫生服务机构必定会利用这些私有信息,谋取信息租金。此外,委托人很难判断,卫生服务机构业绩的改善,是卫生服务机构主动努力的结果,还是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运用医患信息不对称谋取的职业权力租金。因此,卫生服务机构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降低成本水平,但它会向委托人找出各种增加补助或提高产品价格的理由,否则卫生服务机构难于生存。如果委托人无法判断真伪,卫生服务机构就会占有部分消费者剩余,委托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就会被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所冲淡。

那么,委托人应获得哪些信息?如何获得信息呢?

对于政府而言,卫生服务产品的成本、数量、质量与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状况是判断卫生服务机构运行状况及满足政府目标程度的关键信息。

获取准确的卫生服务数量与质量依赖于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系统、医疗卫生服务统计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第一,对每一项医疗服务活动,实行财务、统计和居民健康档案并行记录的方法。

第二,规范财务票据管理,实行统一的票据管理办法,并与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的记录相一致,如处方、申请单、接种记录、健康教育、服务过程记录、电脑病历(安全)系统等。

对于医疗质量的了解,可以采用服务范围内人群的事后调查系统获得病人的满意度指标,同时,借助专家系统对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进行专家分析。

由于代理人的成本函数是变动的、也是保密的,如果政府需要准确了解卫生服务机构的成本函数,那么政府可以对该类组织投资,作为其股东,政府有权了解医疗服务组织的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这样,知道其准确的成本函数就不是问题。而政府人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控制和影响组织,故并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这样政府对组织的运作不会产生影响,不会因为政府的入股而降低其效率。

一般而言,现有的承担绝大部分医疗卫生服务的农村卫生机构都有大量的国有资产沉淀。那么可行的是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改革,使其成为市场主体。

2.2激励与约束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是以符合代理人利益的手段,对代理人符合委托人利益的业绩加以肯定,而对不符合委托人利益特别与委托人利益相悖的结果加以否定,从而促使代理人的行为朝着符合委托人利益的方向发展。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私人资本目标明确,效率是其不懈的追求,效率也是公共服务供给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福利不断得到改进的前提。因此,在诸多目标的不同甚至相悖的背景下,找出其一致性,并将其统一起来是合理的、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

2.2.1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具体化与责任的界定。虽然在衡量卫生绩效方面有一些报道,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群健康状况为主要指标的卫生系统绩效分析,另一类是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益的绩效分析。前者不能直接用于一定区域内一个时间周期的绩效考察,因为短期内和较小区域内上述指标的改善不会具备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后者没有把政府的公共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寻求一种新的目标体系是必需的。针对当前卫生领域特别是卫生服务机构运行过程中突出问题,笔者认为目标体系必须遵循诚信与合作的关系基础,一方面,私人资本和代理人不能抛开服务质量恶性竞争,代理人不能以经济等非技术原因选择服务对象,应当从整个卫生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特征出发,着眼于三级预防,强调一级干预;另一方面,政府不能以强势身份挤压私人资本合理利润和经营者的合理报酬来转嫁责任。

综上所述,这一目标体系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以服务对象的覆盖率、服务方式、服务频率和服务质量为内容的过程指标;二是以服务的直接效果和中长期健康状况改善为内容的结果指标。其中,政府应当承担外部性强的服务项目的费用支付,并确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该类服务项目的范围,支持代理人实施项目计划,同时对无支付能力的服务对象给予支持。

2.2.2实行分类补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发挥补偿对代理人利润的影响作用调节代理人的行为是补偿机制的激励内涵。当前政府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预防保健的薄弱、医疗费用过高(过度医疗服务)。为此,政府应将主要利润空间即政府补助的项目侧重于预防保健,同时对医疗费用过高应当加以约束,针对过度医疗服务的主要项目缩小其利润空间,促进其推广和使用适宜技术。

第一,确定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应当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外部效应明显的疾病治疗如结核、乙肝、性病等;二是居民健康体检与疾病筛查;三是对群体不良生活行为及环境的干预项目,如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传染病监测、改水改厕;四是按成本效果原则确定的慢性病、职业病、社会病的预防干预项目,如营养不良、精神障碍、职业病、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预防方面、肿瘤可预防方面和糖尿病可预防方面等[2]。

第二,严格控制药品与大型设备在医疗活动中的利润水平,确定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后,对因使用适宜技术而控制药品与大型设备的使用导致项目亏损的,按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进行补助,同时医保部门也可以给予奖励,而对于项目盈利水平超过一定标准时,则不仅不予补助,反而采取罚没措施予以约束。

第三,市场竞争约束。政府可以在非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方面开放市场,同时对政府购买项目采取竞争机制,允许其他资本提供该类服务,从而为竞争性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可能。

3重构政府行为效率机制

关于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转变的论述很多,针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而言,应当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3.1统筹支持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发挥政府在承担和分散社会风险方面的职能,将个体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转移给某个具有财务承担的群体,使健康风险最小化,同时社会救助的核心是减少贫困的出现,是政府的无限责任。

3.2坚持政府政策、行为理念的公共价值观,坚持公共利益取向,以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为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3.3完善卫生法制体系,加强监督管理,营造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健康环境。同时政府应对居民利用卫生服务给予必要的保护。私人进入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加上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的运用,客观上形成了居民在利用卫生服务过程中对供给者的质量产生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供给者与利用者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也由于居民容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所以,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政府就有必要为他们提供支持和保护。

3.4提高政府预算水平,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与财政能力的协同。政府是否有能力或以合理价格支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决于对项目成本的合理评估以及各级政府对该领域的财政支付限额。

运用项目成本评估进行量化分析,是协同财政能力的依据,一方面可以预算人均成本,即防保机构所覆盖的人群分摊的某个服务项目的总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评估人均累计成本(即按照项目排序,前面各项目的人均成本累加),进而根据地区人口规模、需求程度结合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来确定能够开展的具体项目。

摘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设计新型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一是以政府为主导、适度引进私人资本的投融机制,二是以信息获得、责任界定与补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委托-代理关系,三是以强调政府公共价值与预算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效率机制。

关键词: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主导作用,私人资本

参考文献

[1]周典,刘心报.PPP模式与卫生科技投融资机制的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2007(2):26-29.

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 篇10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 不仅仅是从农信社到合作银行的翻牌与称谓的变化, 更是在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服务模式、监管标准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既带来新的机遇, 如原信用社业务范围的扩大、营业场所设置地点的扩展、可以更多地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等, 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原有的粗放式经营必须转变为市场化的运行模式, 原有的管理层和员工素质必须迅速改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在瞬息万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谋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必须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寻求与自身规模和实力相匹配的客户群体, 充分发挥在当地的比较优势, 并立足长远, 逐步拟定和修正各个阶段的发展战略, 有目标、有方向的将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基于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现状以及下一步发展展望, 笔者认为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总体发展对策是:以改革统揽全局, 以创新推动发展, 以强内控、防风险充实管理内涵, 以区域合作、内引外联、深耕农村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以人才和知识为本推动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以科技与现代技术为业务创新的支撑,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 统一思想, 凝聚人心,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找准市场定位

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实际问题:一是自身赖以生存的体制背景, 二是持续经营所必需的客户资源, 三是竞争过程中的比较优势。这三点结合起来就构成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其中, 体制背景决定了金融机构的内在构成和外在政策约束, 主体客户是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 直接关系到利润的主要来源, 而比较优势则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金融机构只有找准了自身的市场定位, 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实现持续发展。主流经济学认为, 各地区根据自身比较优势进行分工是符合最优原则的, 同样, 各家商业银行能否在科学评价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差别化定位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效率。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脱胎于农村信用社, 这是其赖以存在的体制背景。长期以来, 农村信用社肩负着向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改制后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其客户主体、经营领域、外部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因而它的市场定位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突变。分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竞争环境,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较的差异性和优势所在, 是确立其市场定位的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亦应及时转变和调整原有的市场定位观念, 由原来的支持“三农”逐步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服务“三农”, 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 服务优质客户。具体到贷款投向上, 要由发放生产资料贷款转向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形成适度规模、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项目;业务对象也由农户扩展到依托农业的各类企业、公司、基地和农贸市场。形成以市场需求引导信贷投放, 以信贷投放支持企业发展, 以企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相匹配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经过第一阶段的改革, 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作了探索, 部分规模相对较大、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较强的机构均组建了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合作银行。下一步, 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产权制度上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立产权明晰、股权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并以此促进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架构。一是进一步完善股权设置, 积极探索股份制发展道路。结合当地实际, 合理确定入股起点, 积极吸收种养殖大户、私营业主、企业法人等有能力、有愿望参与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投资人入股, 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决策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因股权过于集中被少数大股东控制, 又要防止因股权过于分散被内部人控制。要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特点, 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省情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制度改革模式, 逐步取消资格股。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 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建立了“三会”制度, 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 增加决策透明度, 提高运行效率。

三、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产权制度改革, 落脚点还是要完善经营机制,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真正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办成“好银行”。在经营机制转换方面, 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抓住制度变革的有利时机, 制订出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务之急, 一是要改革劳动用工制度。通过推行全员考核、竞争上岗、岗位轮换等制度, 逐步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工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在职员工培训力度, 加快人员知识更新, 另一方面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积极引进人才, 以改善人员结构,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二是要完善薪酬分配体系, 增强经营动力。要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将财务资源分配向业务创新倾斜, 向风险控制倾斜, 体现业务人员收入与绩效考核高度挂钩, 管理人员中度挂钩, 临柜员工低度挂钩, 按照贡献度拉开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机制。三是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对信贷决策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四、促进业务创新, 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

一是创新信贷服务品种。在继续巩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品牌的基础上, 抓好信贷品种的创新, 积极探索授信贷款、担保基金担保贷款、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最高额抵 (质) 押担保贷款、动产、权益、仓单质押贷款等新的信贷服务方式, 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拓展个人消费信贷用途, 为客户提供耐用消费品贷款、建房、购房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等业务, 还可以开展个人创业投资贷款、个人工资保证贷款、车主融资贷款等创新业务,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尝试开办并购贷款业务等。二是积极开办中间业务。开办好票据业务、承兑票据业务, 逐步形成集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再贴现、转贴现、商业票据等一系列票据业务;开展好代理业务, 做好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款、代收电话缴费、代售充值卡等业务, 与保险公司合作代理保险业务, 与医院、学校、企业、电力等公用事业部门合作开办代收代付业务;开办国债、金融债券的购销、承销、代销、预约登记等业务;开展好客户投资理财业务, 为客户提供增值保值咨询服务、贵重物品寄存等业务。三是加强与省内同业的合作。要利用大型银行的网络、管理、服务手段等优势, 积极开展在支付系统的连接、开办网上银行、资金清算、银行卡等结算业务方面的合作, 在资金存放、资金拆借等资金业务方面的合作, 以及银团贷款、代开汇票、票据转贴现等方面的合作。

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深化省联社体制改革

在银监会合作部2008年和2009年的工作会议上, 均较多地涉及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

在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上, 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多种意见, 但总体上倾向于组建“省级农村合作银行”, 但保留现有的各县级行 (联社) 的法人地位的。

客观地看, 自省联社成立以来, 在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推动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现有体制的运行也存在不顺畅、不协调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省联社管理多、服务少, 干预多、指导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改革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保持县 (市) 社法人地位稳定。”因此, 下一步省联社管理体制的改革, 应紧密围绕维护县域法人独立地位这个基础和加强改进对县 (市) 法人机构的服务工作这个重心来进行。

六、培育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生于农村、长于农村, 与“三农”有着骨肉相连的血脉关系。这与其说是其先天的弱势, 不如说是其天然的优势。伴随“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市场环境在改变, “三农”在不断成长与发展,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对手在进步, 农村市场已成为各类金融机构 (甚至外资银行) 下一步角逐的重点领域之一, 这在浙江这样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因此, 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客户群体培育上, 还是应把目光瞄准“三农”, 深耕农村市场, 努力培育稳定的农村客户群体, 稳固传统的业务领域。同时结合浙江当地的经济状况, 将当地优质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群体, 加强培育力度。此外,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还应顺应农村改革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要求,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 寻求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在。

七、培植符合自身特质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是企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或者说是管理文明的全部, 是企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方式方法的整体构建, 也可以说是企业所有的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的总和。所以, 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是企业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建设。

与国内外优秀商业银行相比,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还缺乏能体现其自身特点的从上至下统一的企业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灵魂, 因而也就成了一台没有思想和生命力的机器。

上一篇:凸模结构下一篇:被扶养人